案例分析法范文

2023-09-23

案例分析法范文第1篇

“第32”随着王书记念到通报里人数的不断增加,让我感到十分的震惊,因为这就是在我们中石油,我们赖以生存的企业中发生的真实的腐败案例,从集团的高层到采油厂的厂长,所涉及的范围之广,人数之多,让我清醒的认识到,反腐败工作就在我的身边,更让我时刻警醒自己,要坚持党员原则,严守纪律底线。结合此次通报,谈一下自己的深刻体会。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一些党员干部放松了理论学习,降低了自身政治要求,忘记了共产党员的宗旨,在光怪陆离的物质大潮冲击下,经不住诱惑,迷失了自我,放纵个人欲望,置党纪国法于不顾,疯狂追逐利益,在权力、金钱面前丧失了原则,辜负了党和国家多年的培养,利用职务之便,做出有悖于共产党员原则的事情。通过对通报材料的学习,我认为:前车之鉴、教训深刻、令人痛心,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深刻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因此,我们党员干部必须要加强政治论学习,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科学的方法论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持续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坚决抵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物欲横流诱惑,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将其用在为职工群众谋福利、办实事上,经受住权力关、金钱关和人情关等各种考验,筑起抵御各种诱惑的“精神长城”。

一是加强学习,坚定信念。正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修心。纵观任何领导干部的腐败案件,无不是放松了学习理想信念动摇,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所致。腐败分子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究其原因,就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在金钱名利的诱惑下,放下了对三观的改造,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出现了“只讲实惠,不讲理想;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钱财,不讲原则”的不良信念。因此,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自我坚持经常性的深入学习,大力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在学习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反面案例与正面教育相结合,结合自身工作,大力提高自我约束潜力和自我警省潜力,不断增强新时期自身拒腐防变的潜力。

二是以案为鉴,廉洁自律。我深刻认识到,领导干部一旦贪欲膨胀利欲熏心,就会丧失理想信念,在金钱面前打败仗;一旦追逐名利捞取功名,就会导致急功近利,贻误事业的发展;一旦恃权轻法、心存侥幸,就会触犯法律受到制裁,最终变成人民的罪人。权力非药,却能迷醉心魂;利欲无牙,却能吞噬理想;金钱无手,却能推人堕落。为此,务必强化自律意识,防患于未然,坚持防微杜渐,时刻为自我敲醒警钟,要明白自我该“做什么”, 2 不该“做什么”。正风肃纪的螺丝要越拧越牢,拒腐防变的发条要越上越紧。

案例分析法范文第2篇

1、你的公司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程度如何?差异化的基础是什么?

杜邦的农药产品差异化程度很高,最近的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其在2007年研究出来的含有Rynaxypyr(氯虫苯甲酰胺)成分的杀虫剂。Rynaxypyr(氯虫苯甲酰胺)获得2007年布莱顿最具创意化学奖,并且被《研究和开发》杂志评为2008年上市的100种最具创新的新产品之

一。这种新型杀虫剂一上市便获得了如此高的评价,证明了其差异化程度很高。

差异化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卓越的品质:Rynaxypyr杀幼虫活性高、持效期长,在害虫发生前期使用,能有效阻止害虫种群的建立,最大限度增加作物产量。在作物生长过程中使用,能使害虫迅速停止取食,它持效期长且极耐雨水冲刷,能迅速并持续地保护作物。由此可见,Rynaxypyr(氯虫苯甲酰胺)在耐久性和可靠性方面十分突出。

2.卓越的创新:①在推荐用药剂量下,Rynaxypyr(氯虫苯甲酰胺)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小。高温、碱性和紫外光会加速它的降解,产生无毒性的降解物。该系列杀虫剂产品对非靶标生物如鸟、鱼、哺乳动物、蚯蚓、微生物、藻类以及其它植物,还有许多非靶标节肢动物影响也非常小。因此,这种杀虫剂的低毒环保是一大创新。

②在全球18个国家所做的4000多个试验中,没有发现Rynaxypyr(氯虫苯甲酰胺)与现有的任何其他种类杀虫剂存在交互抗性,因此仍能够有效控制那些已对其它种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害虫。这表明,Rynaxypyr(氯虫苯甲酰胺)成分十分独特,非常适合害虫综合治理和抗性治理。

2、你的公司对细分市场的战略是什么?如果他对市场进行细分,那么细分的原则是什么? 杜邦公司采用高度细分市场的方法,为每一个细分市场提供不同的产品。例如杜邦的尼龙材质工程塑料,包括Zytel尼龙树脂,Zytel HTN聚酰胺树脂,Zytel PLUS尼龙树脂,Zytel RS可再生资源尼龙树脂以及Minlon 矿物增强尼龙树脂五大类,上百种型号的产品。这些产品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设备、汽车、消费品、电气、电子、工业品、运动用品等行业。

杜邦公司对尼龙材质的工程塑料的市场细分原则主要有两个方面:

1.可赢利性:例如,用某种工程塑料做零件替代金属零件不但减轻了汽车的重量(汽车塑化还可以产生节能减排的效益),而且在稳定性方面十分可靠,生产成本不断降低。这就使得汽车厂商对这种工程塑料的需求不断增加,这给企业带来了长期的利益。

2.可区分性:这些工程塑料拥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包括强度、韧性、抗化学性和耐高温性能,以及易于注塑和挤出的加工性能等等。由于不同行业的不同产品对于工程塑料在性能方面的要求不同,因此杜邦公司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工程塑料,以满足多元化的需求。

3、你的公司拥有什么样独特的企业竞争力?(运用上一章职能层战略单元所获得的信息回答这一问题。)效率、创新、客户响应或这些要素的综合是你的公司的主要驱动力量吗? 安全性与可持续性是杜邦公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并且是杜邦在中国本土发展以来,一直坚持的理念。效率、创新、客户响应是杜邦公司的主要驱动力量。杜邦公司历来重视研究开发,拥有多项专利和重大发明,注重知识的更新与利用。杜邦新的经营战略是:运用独特的技术情报,选取最佳销路的商品,强力开拓国际市场;发展传统特长商品,发展新的产品品种,争取巨额利润,这是客户响应的表现。

4、你的公司的基本商业模式是什么?它是如何通过业务层战略实施这一模式的?

杜邦公司作为化工业的龙头,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转型成为致力于以科学为基础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企业。其基本商业模式为:通过卓越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客户提供包括生物科技、精细化工、食物等领域的具有高度差异化的产品。它专注于通过科技创新保持高度的产品差异化,为客户提供其他竞争者所不能够提供的新产品,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杜邦的顾客群体遍及全球的众多领域,但都有着与杜邦相同的价值理念,即安全、健康、环境友好。同时杜邦的核心竞争力是十分显著的,即卓越的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已深深扎根于杜邦的企业文化之中,是杜邦的立足之本,这是其他竞争者难以模仿和超越的。

根据这一商业模式,杜邦公司采取了差异化战略来获得独特的竞争优势。产品的差异化主要来源于品质、创新及客户响应这三个方面。杜邦的差异化主要来源于产品的创新。杜邦以科技起家,创新是其核心竞争优势所在。目前,杜邦公司的核心技术已经涵盖化学品、聚合物、生产过程科学和工艺,以及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等诸多领域。杜邦每年在研究和开发上的投入高达10多亿美元。正是通过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与支持,杜邦才形成了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满足顾客的需求同时,也保证了较高的盈利能力。

5、 你的公司所选择的商业模式和业务层战略的优势和缺陷是什么?

杜邦公司所选择的商业模式是以卓越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去满足顾客对于高科技产品的差异化需求。而杜邦选择差异化作为业务层战略的目标是通过创造一种顾客认为重要的有差别的或独特的产品(商品或服务)来获得竞争优势。

在这样的商业模式和业务层战略下的优势具有以下几点:

1、杜邦所研制的高科技产品具有创新性,领先于其它行业的高性能产品,使得顾客的品牌忠诚度较高;

2、因为具有差异化使得杜邦在市场上获得价格优势,使得供应商的讨价能力影响减少;

3、杜邦的提供的®® 都是独特的产品,如:杜邦tedlar薄膜,solametpv 701太阳能导电浆料产品。这些产品

的独特性很有力地控制着购买者,使出现强大购买者的机率大大减少;

4、由于差异化战略的投入成本高,杜邦公司产品独特性以及客户忠诚度构成了竞争者进入这一行业的壁垒。

当然,有优势之余,差异化的战略也给杜邦公司带来了某些方面的弱势:

1、杜邦公司也面临着替代产品的威胁;

2、行动迅速的竞争对手对差异化企业的模仿和复制,的导致竞争加大。例如: 3M公司生产的绝缘纸就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杜邦绝缘纸的有力竞争者。在竞争激烈的今天,随着行业整体质量水平提升,品牌忠诚度的维持也有所下降。

7.你的公司选择哪一种投资战略支持自己的基本战略?这一战略如何配合公司在产业中的竞争地位和产业生命周期的具体阶段?

杜邦公司在中国的三大投资战略包括:

1) 将更多的地区业务总部迁至中国大陆。

过去几年,杜邦已有系统地将一些业务的中心迁至中国。

据了解,过去几年,杜邦在华投资规模继续扩张,并进入了一些新的领域。在食品与营养方面,杜邦的先锋种业在山东省莱州市建立了一个合资企业;杜邦全球合资企业Solae公司在华成立了独资的杜邦郑州蛋白有限公司和合资企业杜邦双汇(漯河)蛋白有限公司。2002年10月,杜邦-旭化成(张家港)聚甲醛有限公司破土动工;杜邦工程塑料部设在深圳的技术中心开始运作。2003年初,杜邦又为包装用塑料和工业用树脂部以及工程塑料部在华的新生产设施举行了奠基庆典。

2)实施“中国15”计划,加速培养优秀本地人才。

查布朗介绍说,目前杜邦正在实施一个名为“中国15”的人才培养计划,由总部出资为杜邦中国公司聘请1 5位高素质的人才担任各种重要职务,直接支持中国的业务发展。

3)早期投资策略:区域分散,以便充分了解终端市场

杜邦投资中国的策略大致如此:厂房尽量设在贴近客户的地方,在众多领域、众多地点进行广泛投资,这样做是为了能够使公司业务可以更好地符合中国市场的需要;每一个投资项目可能都不是很大,但一定要贴近市场、贴近客户,这样能够使公司更充分地了解本地市场和合作伙伴;北到长春,南至深圳,投资区域非常分散,使公司对最终市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杜邦通过这样一些小项目的不断积累,既保证了杜邦中国能够有一个比较适当的规模,也为其随后的一些大中型项目投资做好了准备工作。

4)近期投资策略:更加集中、规模越来越大。

从杜邦近年来的最新的一些投资动向来看,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步成熟和前期投资战略使命的阶段性完结,其在中国的投资战略已经开始进行调整、升级,从小到大、从分散到集中。杜邦在山东省东营经济开发区建立了世界级的钛白粉生产基地,总投资额将超过10亿美元,计划于2010年投产,初期年产20万吨钛白粉,这将是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钛白粉生产企业。这表明杜邦前中国区总裁查布朗一直在中国坚持的“小步快跑”投资战略正在改变。同时,在投资区域上,更加集中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

杜邦公司的投资战略是如何配合其在产业中的竞争地位和产业生命周期的具体阶段的: 杜邦公司的投资战略能够非常良好地配合其在产业中的竞争地位。这是因为杜邦公司在刚刚进入中国时,对中国市场并不了解,因此采取分散的区域投资方式,这样能够更加快速地收集到顾客的反馈信息,使得公司对终端市场的需求具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杜邦公司不但增强科技投入力度,同时积极收集市场需求,这对于当时才刚刚进入中国的杜邦公司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这样的投资战略使得还处于初创期的杜邦中国逐渐积累了客户需求信息,完成了产品差异化的准备,在各个细分市场上逐步建立了客户忠诚度。

当杜邦公司对中国的市场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后,杜邦公司开始将投资方式转变为集中型的、规模更大的投资,如在山东省建立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钛白粉生产企业。此时杜邦中国正处于成长期,市场需求稳步上升,并且提高生产技术,降低成本,以研制和开发新产品的方法来争取竞争优势。

杜邦结合本地化和全球化,采取了立足本土市场的国际化投资战略,先融入中国市场,默声做一个中国企业,从一般性生产项目的导入,到研发中心的建立;从满足本地需求,到面向全球市场;从壮大“四肢”,到健全“头脑”,杜邦公司在华投资战略奏响“步步高”。

8、怎样才能改善商业模式和业务层战略、提高竞争优势?

杜邦的差异化战略虽然可以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但是市场细分越来越细,在采取差异化侧路的企业中,只有抢在竞争对手前面把产品推向试产的企业才能获得优势,而快速的响应顾客的竞争战略能够获得市场优势。快速发现顾客的需求,快速研发产品,快速制造产品,快速物流配送等环节构成了快速响应顾客的机制。

案例分析法范文第3篇

案例分析

1、一家连锁便利店想提高响应性,以便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及时为顾客提供所需要的商品,便利店供应链保持快速响应的几种不同方法是什么?每种方法的风险有哪些?

对于要求对顾客需求反应迅速的便利店来说造成缺货的原因是多种的,目前的主要问题在于:信息传递不准确、不及时、配送体系响应速度缓慢造成,只有通过建立标准化的运作体系,精确掌握销售信息,提升配送体系的响应速度,才能有效降低缺货率。因此应从以下方面努力的提高快速响应。

首先,建立快速响应系统机制,采用先进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利用高效的信息系统对速度的提高将大有裨益建立一个适合于企业的信息处理系统以便实现便利店的内部之间及与供应商有效快速的信息交流。例如利用互联网技术与EDI更加快速的与供应商进行信息交流从而使得便利店在缺货的情况下能够很快的得到供应商的反应及快速的补货。目的是减少商品到销售点的时间和整个供应链上的库存,最大限度的提高供应链管理的运作效率。贸易双方用技术来有效地管理彼此间的商品流和信息流的时候,管理中接受这种新的“开放”关系的时候,快速响应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快速响应业务成功的前提是便利店和供应商的良好关系。1供应商为便利店的商品进行快速补货并保证很高的存货水平;2. 便利店公司每天为供应商提供销售和存货数据;3. 双方通过各自的沟通机构达到了新的沟通水平。这种合作关系发挥了增加了销售额、加快了库存周转速度,尤为重要的是,降低了成本的作用。

实施快速响应需要六个步骤,分别是:条形码和EDI,固定周期补货,先进的补货联盟,零售空间管理,联合产品开发,快速响应的集成。利用EDI数据交换,实现JIT和VMI采购模式。快速响应的成功有两个重要的先决条件:第一,便利店企业的内部机构之间应建立更好的合作关系;第二,便利店企业必须和厂商建立更好的合作关系。这两个条件是快速响应的前提。采用连续补货,借助配送中心实现当日配送到达。从而实现快速响应。 其次、对门店、配送中心之间的配送方式作详细剖析,建立需求拉动的物流模式,形成“快速响应”与“最大库存水平”模型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提高消费者满足水平。“最大”的库存是保障需求的很有效的保障。

最后、在配送方面,通过采用适合自身的配送模式实现快速的配送从而实现有效的顾客反应

模式一:自建配送中心,以该中心为向所有的门店进行配货,通过大量存储商品,以做到对门店的及时配送。

模式二:采用第三方物流,即零售终端企业并不自建物流中心,而是将配送工作委托给专门从事物流配送的企业,采用社会化分工的集约化作用,实现物流成本的最小化,而更多的是非本地的产品生产商,在异地将产品生产完成后,通过第三方物流向零售终端的配送中心送货,目前第三方采用第三方物流方式进行配送,从而实现了整个供应链的高效、低成本运作在现有的计算机技术支撑下,生产商、第三方物流与零售商之间完全可以实现信息的及时共享,在此条件下,当零售商收集到消费需求信息后,及时传递给第三方物流和生产商,生产商根据需求安排生产,并由第三方物流及时将商品配送至零售商的各个门店,当需求与供给保持匹配的状态下,整个供应链的库存量将大幅度降低,存储成本、运输成本。 风险:

1) 伙伴关系风险及信息风险,与供应商之间信息交流会导致商业机密的外泄风险。信息传递风险。供应链上发生信息错误的机会也随之增多。信息传递延迟将导致上下游企业之间沟通不充分,对产品的生产以及客户的需求在理解上出现分歧,不能真正满足市场的需要。

2) 库存风险以及需求风险,较大的库存会造成成本的增加以及当对顾客需求预测失真以及调度存货系统出现问题时,均可能造成伤害。季节性的变化及需求变化都要求库存因该合理化而较大的库存会造成需求风险。

3)配送风险,配送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商品流动,尽可能快速会用顾客所需要的商品同时符合生产进度。若发生运输故障及缺货率严重。但是无法迅速的回应配送或者是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沟通不畅导致配送的错误。

2、 7---11在日本的供应链战略可以被描述为试图通过快速补货一平衡供给与需求。与这些选择相连的风险是什么?

1) 供应链协同风险。快速补货需要供应商,零售商,原材料供应商,第三方物流公司等等协同配合,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快速补货,所以快速补货需要各方准确无误的生产加、流通、配送等,但其中有许多不可控的因素,如自然灾害,战争,道路拥堵,各地交通政策等等因素的影响,都会影响到快速补货,所以其风险较大。2)与供应商关系的风险。快速补货要求其供应商快速及时补充其短缺商品货物,这要求供应商增大其库存量,保证随时供给补货,这必然会导致供应商成本的增加,降低供应商的利润,影响与供应商的关系,增加其风险。3)资金链的风险。快速补货需要强大的供应链的支撑,这要求其建立便捷快速的供应链,这就需要巨大的资金做后盾,所以会增加其资金风险。4)管理风险。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差异很大,这必然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文化,营销策略,员工工作习惯的差异。而快速补货需要便利店员工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适应性,而这又有很多不可控因素,所以会增加其管理成本。5)信息共享与传递风险。快速补货需要便利店、供货商及第三方物流公司信息的共享,其需要强大的信息网络的支撑,而信息网络的建立如果保管不善会导致企业信息的泄密,增加其风险。6)运输成本增加的风险。快速补货需要运输车俩及相关人员随时待命,根据系统命令迅速、及时、准确、无损的把货物送到指定的地点,这就增加了运输成本,如车辆耗油费,折旧费,过路过桥费、司机及其他工作人员的相关费用。7)配送系统网络性能需提高,成本增加。快速补货需要有强大网络系统的支撑,而系统网络的建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及相关技术人员,其系统的运行及维护需要大量资金和人员,这必然会增加其运行成本。8)便利店人工成本增加。快速补货有时一天需要几趟,需要相关人员的装卸、搬运、分类及便利店人员的物品上架 ,这会增加其便利店的劳动成本。9)缺货风险。快速补货在运输过程中有很多不可控因素的出现,如大雨,山体滑坡,车祸道路拥堵等等都会影响其快速响应性,一旦不能及时处理必会影响货物的安全准时到达,造成缺货,影响企业形象,甚至造成客户流失。

3、在日本,7-11在选择设施地点、存货管理、运输和信息基础设施以开发能支持供应链战略的能力时做了什么?

设施是影响供应链响应性和效率的关键因素。设施就是存货运输的起点或终点。当一种产品只在一个地点制造和存放,公司便可以从中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这种集中提高了效率,但这种成本的降低是以牺牲响应性为代价的。把设施建在靠近顾客的地方,可以增加必要的设施数目,加快响应,但降低了效率。7-11考虑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便捷, 从大的方面来讲, 就是要在消费者日常生活的行动范围内开设店铺, 诸如距离居民生活区较近的地方、上班或上学的途中、停车场附近、办公室或学校附近等等。除此之外, 7-11在店铺开发中还十分关注其他便利店的选址情况, 因为强调店铺的便捷性是所有便利店共同的出发点。在进入新地区时, 根据地方零售商的建店要求从事店址考察, 并在此基础上, 探讨有无集中设店的可能, 即在目标市场实行高密度、多店铺建设, 迅速铺开市场。由于集中设店能降低市场及店铺开发的投资,有利于市场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便于7-11的高效率管理。

在供应链中存在库存是因为供应与需求之间不匹配。库存在供应链中的重要作用是通过备好的货物,在顾客需要时随时可得来满足顾客,从而增加需求,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在生产和配送过程中利用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库存是供应链成本的主要来源,对快速响应性有重大的影响。而7-11便利店利用先进的信息系统而后配送中心系统提高他的快速响应性。

运输使产品在供应链的不同环节之间流动。像供应链的其他影响因素一样,运输对响应性和效率都有很大影响,快捷运输是供应链响应更加迅速,但降低了效率。公司所使用的运输方式同样也影响着供应链中的库存和设施的位置。利用快速运输方式会提高响应性,增加运输成本,但也会降低库存持有成本。

信息深刻影响着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信息作为供应链各个阶段的联系,信息能够发挥协调作用并使供应链的总盈利最大化。信息对于供应链每个阶段的日常运作也至关重要。一个仓库管理系统运用信息创造了仓库库存的可视性,然后公司可以利用这一信息确定新的订单能否实现。好的信息可以帮助公司改善其响应性和效率。信息因素可以改善其他因素的绩效,信息的使用建立在其他因素所支持的战略定位基础上。准确的信息可以帮助企业通过降低库存和运输成本来提高效率,准确的信息也可以帮助供应链更好的调剂供需,改善响应性。

4、7-11在日本不允许直接商店运输而是通过其配送中心运送所有产品。7-11从中得到什么好处?什么时候直接商店运输更加合适? 直接运输是所有货物直接从供应商处运达零售商,每次运输的路线都是指定的,管理者只需要决定运输的数量并选择运输的方式。同时,管理者必须在运输费用和库存费用之间进行权衡。直接运输网络在零售店的规模足够大,每次的最佳补给都与卡车的最大装载量想接近的情况下是行之有效的;而对于小的零售店,成本太高。如果承运商对满载的要求较高,出于成本考虑,货运必然是大批量的,这必然导致供应链中的库存水平较高。7-11便利店在日本的占地面积在125平方米左右,并且,日本7-11便利店数目到2003年已达到10303个,这样店铺面积小,店铺数目多的7-11便利店不适合直接运输。

通过配送中心的运输是指供应商将货物运送到配送中心再配送到销售网点,依据空间位置将销售网点划分区域,并在每个区域简历配送中心,由中心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将货物送到销售网点。区域内大批量进货,配送中心保留库存,并在销售网点进行大批量送货,配送中心通过交叉理货的方式将不同供应商的商品通过组合运送不同的地点,这样就加快了供应链中产品的流通速度,也较少了处理的成本。便利店依靠的是小批量的频繁进货,只有利用先进的物流系统才有可能发展连锁便利店,因为它使小批量的频繁进货得以实现。典型的7—11便利店非常小,场地面积平均仅lOOm2左右,但就是这样的门店提供的日常生活用品达3000多种。虽然便利店供应的商品广泛,通常却没有储存场所,为提高产品销售量,售买场地原则上应尽量大。这样,所有商品必须能通过配送中心得到及时补充。配送中心根据各个零售店对商品的需求在配送中心进行组合再通过陪送车送达零售店,满足其对商品的供给。7-11便利店的密集型店铺展示了7-11店铺的高密度的市场形象,也能够高校利用配送中心,进而提升配送效率。7-11便利店的陪送系统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根据顾客需求的变化来调整进货次数。各个店铺的订单是分开的,配送中心可以很容易根据订单信息将商品装运到发往不同店铺的车上,每辆车给很多零售店铺送货,每辆车送货的店铺数目取决于销售收入,这样大大降低了进货成本,并且能够满足多种新鲜食品的配送要求,同时也提高了供应链的响应性!

7-11实施物流共同配送系统。实施共同配送好处是全方位的。从社会方面说,实施共同配送可大大减少配送车辆,节约燃油,减轻交通负担,保护了环境,推动绿色物流向前发展,产生良好社会效益。从店铺方面来说,实施共同配送可保证商品的新鲜度,减少来店车次,增加服务时间,减少库存储量,增加商品品种,减少商品因过期而产生浪费的现象,降低了物流成本。对供应商来说,共同配送系统的使用,可使其及时根据店铺订货情况来组织生产,使原材料库存降至最低;同时,随着配送店铺的不断增加,其物流成本越来越低

5、你对日本7-11的7Dream概念有什么看法?透视其供应链,在哪里可能更会成功,日本还是美国?为什么?

相对于传统的有店铺商业存在诸多缺陷,例如营业时间有限制,商店的商圈有一定范围,店铺陈列的商品品种有局限等等,网络商店则可以克服这些缺陷,可以24小时不停地营业,服务范围可以拓宽到全球任何一个可以上网的地方,网络上陈列的商品也可以成倍几十上百倍的增加,还可以提供更加细致入微的服务。可以说,网络商店刚好弥补了便利店的缺陷,发扬了其服务的长处,并将商圈范围扩大到了无限。2000年2月,日本7-11便利店与索尼、NEC、三井物产等共同成立了“7梦幻”(sevendream.com)的网络商店,该网站提供范围极为广泛的商品和服务,包括:旅行、音乐 、照相 、礼品、移动电话等、入场券销售、书籍、汽车服务、信息提供服务等。

7-11便利店的7Dream网上商店可以将成千上万种商品真正搬到网上,运用“网络”放大其小小的店铺,通过网上网下“虚”“实”结合,便利店可以突破商品品种的限制,将商品经营范围扩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种。这样,7-11便利店既可以凭借丰富的商品与便利的服务与大型商店展开正面竞争,又可以凭借管理、顾客、物流、信誉等优势与纯网络商店竞争,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我认为这种模式在日本会更为成功。

首先,日本7-11便利店的覆盖范围更广。至2004年,日本有10615家店铺,而美国领土比日本大的多却只有5798家。用户在网上购物后,由于对在互联网上使用信用卡付款会产生各种疑虑从而更愿意在商店里提货付款。而日本7-11便利店密度较大且广泛分布于居民区附近,在市区,大多数人从家步行5分钟就可找到一家7-11便利店,顾客可以选择附近的任何一家7-11便利店付款取货。因此,7-11便利店理所当然地充当起了物流角色,这一新市场的开拓将使它成为信息时代网络购物的最大赢家。

其次,日本的配送系统是通过其配送中心运送所有产品。人们在网上订购产品一般情况下是高频次、批次、小批量的。各个供应商可以先将产品大批量运至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可以根据订单通过分拣等作业将产品送至不同的店铺,可以提高配送效率,节省运输时间,降低成本,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而美国店铺的配送体系与日本的差异决定了在美国采用7Dream相对于日本而言不具优势。 6.7-11试图在美国复制已经在日本成功的供应链结构,引入CDC,这种方法的优势与劣势是什么?注意商店同时也由批发商和制造商DSD补货。

这种做法的优势有以下几点:(1) CDC和文中的供应链结构在日本已经成功的运行,可以有效提高便利店商品管理的科学性和对顾客需求的响应性,产生的效益巨大,这对于在美国引入CDC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可以减少或避免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行性较强.(2) 美国商店同时也由批发商和制造商DSD补货,DSD补货和CDC配送相结合,双方可以实现互补.①采用DSD补货可以尽快的满足商店进货的要求,减少商品的运输搬运调拨等中间环节,可以降低产品的配送成本,尤其适合较大批量的订货,增强了响应性;②CDC配送方式较适合较小批量产品的配送,在联合配送中心可以实现对多批次小批量产品的细分,满足不同商店的订货要求.两种补货方式相结合可以实现对商店的订货需求的快速响应,减少由于缺货而造成的损失.(3) 引入日本的供应链结构和CDC, 使企业可以及时准确的了解各商店的商品信息,包括商品销售和商品库存;而且可以根据商品的销售信息,做出更加科学的需求预测, 从而实现快速响应和高水平的服务,为补货做好准备。

此外,这种做法也存在一定的劣势:(1) 在美国引入CDC,企业需要自有或租赁一定的基础设施,还需要决定自营或外包企业由配送中心到商店的配送业务及相关的网络设计与规划, 营建信息管理系统等一系列的工作,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营运成本.(2) DSD补货和CDC同时采用,难免会产生矛盾.企业需要对收到的订货信息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判断,判断某批补货是需要由DSD实现,还是需要经过CDC完成.因此,企业需要完善原有的只采用DSD补货时的信息系统,实现与订货终端扫描终端商店计算机POS收银机等的对接,实现信息的高度共享;此外,还要有一套严格的标准来选择两种补货方式的使用.(3) DSD补货是货物直接由制造商或批发商直接发货到商店,运输途中的货物风险和费用应该是由制造商负担,而引入的CDC补货方式,货物到配送中心的风险和费用是由制造商负担,但是由配送中心到商店的期间的风险和作业费用是由企业来承担的.简言之,引入的CDC,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承担的风险和费用. 7.美国拥有同样为便利店补货的食品服务配送商。利用配送商负责给便利店补货和像7-11这样管理自己的配送功能的公司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一)利用配送商负责给便利店补货的优势有:(1)利用配送商补货可以降低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和运作成本,从而降低企业成本,增加盈利。

(2)可以利用配送商的经营网络为商店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服务的质量较高。 (3)可以降低管理的难度,提升管理效率。

劣势有:(1)对供应商的要求较高,配送商能否达到企业要求的响应速度和服务水平成为选择配送商的关键,这就要求供应商必须具备高效率的信息系统、完善的运输网络等要素。

(2)由于第三方的介入,使得企业自身对物流的控制能力下降,在双方协调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物流失控的风险,从而使企业的客服水平降低。 (3)客户关系管理风险,企业不再从商店得到第一手的资料,如果配送商不能及时的将各个商店的销售、订货等信息反馈给企业,企业将不能做出准确的市场分析和预测,不利于企业完善自己的物流服务水平。

(4)经营连带风险,物流配送商由于自身原因导致的经营失误,将连带影响企业物流的正常经营。

(二)公司管理自己配送功能的优势有:

(1)企业能够及时的掌握商店货物的销售、订货信息,能准确的做出市场需求的分析预测,便于企业对需求的快速响应,提供优质的服务,增加客户满意度。 (2)企业可以掌握控制权,企业可以运用掌握的信息有效调节物流活动,直接控制所提供的物流配送服务,能够达到企业既定的物流服务水平及响应速度。 劣势有:

(1)企业自营配送业务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势必增加企业的物流成本,增加企业的负担,削弱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如果企业的规模不大且配送不是核心业务,采用自营物流将会削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案例分析法范文第4篇

1、维修人员维修完溜子后,在未清退溜子周围作业人员的情况下便打点开机调试,溜子开动后作业人员不慎落入溜槽内绞伤致死。其中维修工安全意识淡薄,冒险蛮干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工作面作业人员发现溜槽内跌落有单体支柱,随即打点停溜前去处理,突然溜子启动将作业人员闪在溜槽内绞伤致死。其中溜子司机在他人打点停机后未查看停溜原因也未打信号再次启动溜子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3、溜子司机开动溜子后坐在溜子机头处睡觉,在其睡着后翻身时头部被联轴器绞住致死。其中溜子联轴节无防护隔离设施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4、人员在溜子掉大链后采用开动溜子进行上链,在作业过程中因机尾无压柱致使机尾翻翘将作业人员砸伤致死。其中溜子敷设不平直发生掉链故障且机头未进行固定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5、人员在接溜槽时恰逢掉闸停电,于是前去变电所送电,工作面打眼工作业发现停电后,既不找电工也不找司机擅自启动溜子查看是否送电,恰逢刚送上电,溜子启动将接槽人员刮伤致死。

6、由于溜子安装位置不合理,致使溜子使用过程当中经常出现掉链,在掉链后人员采用点动溜子处理掉链,在处理过程中因机头压柱不牢固,拉翻机头挤伤作业人员。其中机械设备安装、验收制度执行不到位,致使机械设备不合格便投入使用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7、在处理溜子掉链故障时,点动溜子时未发现有人踩在溜子上即行点溜刮住其脚后,紧急制动失灵将其右腿刮断。其中在作业过程中未经认真查看便开溜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机械设备日常检修、维护不到位致使制动失灵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8、人员在延伸溜子后 采用扛钩代替压柱固定机尾,在溜子运行中扛钩脱落致使机尾翻翘发生伤人事故。其中相关部门未对溜子机尾如何固定进行明确规定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9、人员在他人停机修理转载溜的时机下未与其取得联系站在转载溜上处理转载溜与工作溜之间的刮板,在其作业时他人已完成作业要开转载溜试车,转载溜启动将其抛下受伤致死。其中人员启动溜子试机前未进行安全确认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10、溜子机头处溜煤嘴被堵,人员违章不停止运行溜子便使用钢管去捅,致使钢管不慎被刮板刮住将其带入机头绞伤致死。其中机头及溜煤嘴无防护隔离设施也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皮带机伤人事故案例(10例)

1、工人在皮带机头巡检皮带运行情况时,由于联接筒观察窗缺少护罩,不慎将手托入窗内,致使本人受残。

2、皮带运行期间皮带司机发现机尾滚筒内有杂物,其未停止皮带运行便伸手到滚筒内往外清理杂物,将其卷入滚筒致死。其中机尾滚筒无防护隔离设施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3、人员在完成接带作业后,需进行开动皮带试机,皮带司机冒险蛮干,在操作人员还未撤离的情况下未打信号便行开动皮带致使作业不慎被卷入滚筒致死。

4、人员在对皮带机接带时,由于皮带不能对接住,于是开动皮带机进行拉拽,致使作业人员被卷入滚筒致死。其中在开动皮带时,作业人员未撤离皮带滚筒附近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5、维修工违章在皮带运行期间下到皮带机尾坑内检查皮带清带器,不慎被卷入底皮带上,挤压致死。其中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冒险盲干,不停机情况下进入皮带机尾坑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6、人员在对皮带机接带时,因接头输送带短不好钉带需倒转点皮带,于是班长去开车,2人用钳子拽住皮带,一人站在皮带机头扶住钉带机,在班长点动皮带后机头晃动上方站立人员失衡,将左腿挤入滚筒受伤致死。

7、在换打输送机卡子时,站在机械运转部位且司机开车前,未认真观察和提醒作业人员站稳不慎落入滚筒绞伤致死。

8、在进行安装皮带机头卧底时,人员使用倒链吊住减速器的起吊鼻进行起吊过程中起吊鼻突然断裂,导致吊起的皮带机头突然下落,将工作人员砸伤致死。其中在起吊过程中仅吊住减速器起吊鼻进行起吊,造成超过起吊鼻的承载极限发生断裂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9、巡检工发现皮带下料口堵塞后,前去停止皮带运行后返回下料口处理。在其处理过程中皮带突然启动将其卷入滚筒致死。其中巡检工停止皮带未闭锁启动开关,皮带司机擅自脱岗,在其回岗后未查看停机原因,也未进行观察便启动皮带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10、在拆除皮带作业过程中需进行拖拽作业,人员违章采用皮带滚筒代替小绞车将钢丝绳缠在滚筒上开动皮带进行拖拽时钢丝绳被滚筒缠死,在倒转皮带试图将钢丝绳处理出滚筒时将作业人员带入滚筒绞伤致死。其中相关技术部门在进行拆卸作业前未制定安全技术措施令作业人员学习,遵照执行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采煤机伤人事故案例(4例)

1、在工作面安装采煤机滚筒时,由于滚筒欠高于是在顶板锚杆上悬吊倒链并使用螺母拧在锚杆上固定,使用倒链进行起吊作业,起吊过程中锚杆上用来固定倒链的螺母突然被拽脱致使滚筒掉下并翻倒,压伤周围施工作业人员。其中固定倒链方法不当且紧固不牢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采煤机司机违反规定在采煤机停止工作或检修时,未打开其磁力起动器隔离开关及滚筒离合器致使人员在滚筒附近作业时,他人误启动采煤机发生滚筒伤人事故

3、在进行拆卸采煤机作业时,因需要拧开采煤机底架下面的螺丝,人员在未对采煤机进行固定的情况下便躺在溜子上拆卸螺丝,致使在螺丝被拆开后采煤机发生下移将其压死。其中在进行拆卸工作前未制定相关安全措施,并组织贯彻学习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4、人员在采煤机运行期间违章跨越刮板机,右脚不慎被卡住并陷进滑道与电缆槽之间的空隙内,身体倒在溜子上被托运至截割滚筒上绞死。

支架伤人事故案例(6例)

1、人员在关掉前立柱供液手把更换前立柱腔液管时,本应拔掉前立柱腔液管,由于其操作失误,误将后立柱腔液管拔出,致使前后立柱下腔液管全部失压发生支架自降伤人事故。其中操作人员粗心大意,未认真辨别确认管路便进行操作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在移架过程中,由于必须提高支架底座方可实施移架作业,作业人员于是采用轨枕支住支架前梁当作“支杆”,操作液压手把回缩液压缸以提高支架,在操作过程当中发现“支杆”受力不均发生倾歪现象,于是操作人员便立即前去调整“支杆”,由于其未将操作手把打回“零”位,导致支架缸继续回缩支杆”倾歪,前探梁突然下降将其压死。

3、人员在向工作面运送金属网时,因工作面溜子处于运行状态,影响运送,于是便站在机尾向工作面扔投,扔投时不慎将金属网的一端抛落在支架操作手把上,另一端被刮板机拖带,拉动了护帮板的操作手把,导致护帮板突然撑开将在其下方作业的人员挤死。其中作业人员冒险蛮干,不停溜子向工作面抛扔金属网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液压支架操作阀组无防护设施也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4、在采煤工作面拆卸吊装溜子减速器时,作业人员贪图省事,采用液压支架进行起吊,在起吊时操作人员误操作护帮板控制手把,导致护帮板突然下落将在作业人员挤死。作业人员违章使用液压支架起吊设备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5、在支架运送到位后,设置卡轨器阻车进行摘钩,由于卡轨器设置在有坡度地段且两个卡轨器不同步,致使卸车过程中卡轨器移位支架倾斜摆动伤人。

6、在回收运送排头架时,采取使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撑固定顶梁,对排头架进行捆绑时单体支柱发生倾倒,排头架顶梁突然下落将下方作业人员压死。其中人员在支撑顶梁时不使用专用的支撑工具使用单体液压支柱且未采取防倒柱措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其它事故案例(26例)

1、物体穿刺事故

材料车运送长料时人员违章操作,跟车运送,过岔道时摆动跳掉,跟车人员未发现及时躲避被长料刺伤致死。其中道岔敷设不合格发生跳道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2、物体飞溅伤人事故

工作面支架发生歪斜后,人员采用圆木一端顶在支架头,一端顶在煤机进行调整,支架移位后圆木松脱掉落在运行的溜子上,刮板刮住圆木将其折断飞溅打伤采煤机司机。

3、重物滚落伤人事故

人员违章将皮带托辊放在皮带上,且未进行固定和采取防滑措施开动皮带下运托辊,运行期间托棍下滑抛滚砸伤皮带侧行人。其中对员工的思想教育不到位,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冒险蛮干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4、物体打击伤人事故

运输移变时,由于巷道压力大,造成巷道高度不足,于是作业人员便拆除轨道,采用强行拖拉移变作业,因底板浮煤、杂物清理不彻底,在运行中移变被掩埋在浮煤中的挡煤板挡住,拉断移变底托架三角铁,崩飞打伤附近人员致死。

5、矸石山卸载架滑轮断轴事故

矸石山卸载架上升时,因卸载架动滑轮轴磨损超限,长期失修,日常检查维护不到位,导致动滑轮轴断,支撑扛崩出伤人。

6、真空开关翻倒伤人事故

人员在移动真空开关时,使用撬棍撬住开关下方进行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开关突然翻倒将作业人员压伤。其中作业时无人员指挥,各作业人员配合不协调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7、回柱伤人事故

在回柱作业时,因支柱钻底严重采用回柱绞车回柱,在回柱过程中看顶人员距离过近,致使柱子突然崩出将其打伤致死。其中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未撤离到安全区域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8、棚梁倒塌伤人事故

在使用绞车牵引移动转载溜时,在牵引过程中溜子卡住支护棚腿将其拉倒,顶梁掉落砸伤作业人员。其中作业前作业人员未进行安全确认工作,未处理影响作业的棚腿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9、锅炉爆炸事故

车间使用土制锅炉,司炉工夜间离岗,锅炉停火,排汽胶管结冰堵塞,在早上返岗后重新生火,锅炉蒸汽无法排出聚集在炉内压力越来越大直至发生爆炸。

10、挤压伤人事故

抓岩机司机操作时信号工对其喊话指挥开机,司机未听清于是将头伸出操作室查看信号工说什么,腿部误触动径向滑车的操作手柄使司机室移动,司机头部缩回不及被挤伤致死。信号工在发号开车信号时不使用信号装置而是喊话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11、高压管路伤人事故

因活节溜嘴与高压胶管连接不使用U型卡,而是采用铁丝绑住且捆绑不牢,在浇注混凝土时,高压气管脱打在人员身上将其砸倒,头部正好碰在槽钢端头致死。

12、煤泥伤人事故

因井底煤库发生水煤溃泄涌入巷道造成巷道内存积大量泄煤泥且过深,于是人员组织将煤泥装车拉出,有一人员找来废旧风门放在煤泥上然后踩在上边欲滑到中部查看情况,不慎跌入煤泥中陷入窒息死亡。

13、钎子打人事故

在司机驾驶装岩机进行作业时,操作不谨慎,顶板上遗留的钎子绊住装岩机起重环,司机继续驾驶装岩机进行翻矸钎子突然脱开回弹打在司机头部致死。其中打锚杆时遗留的钎子未及时进行处理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14、吊装伤人事故

人员使用吊车及倒链相互配合吊装物件,在吊装过程中配合不协调,倒链提升过快造成吊车那边悬挂钢丝绳不吃力发生松绳从吊车主钩内脱出,物件快速向倒链方向滑翻撞伤周围作业人员。其中吊车主钩无锁扣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15、矸石飞滚伤人事故

掘进工作面迎头积矸多,在放炮后未等迎头矸石稳定下来,人员就到工作面进行支护作业,致使矸石突然下滚砸伤人员。

16、物体打击事故

在运输耙斗机过程中因巷道断面小,巷道内安设的管路存在卡阻现象,未进行拆除处理的情况性爱便开始强行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卡住管路法兰盘使管路发生弯曲,在车辆继续行走时法兰盘突然断裂,被弯曲的管路回弹打伤护送人员。

17、机械伤人事故

用撬杠撬管子时,在2人撬不动的情况下,让扶垫墩人员一起撬,才将管子撬起,撬起后垫墩翻倒,其中一人便去扶垫墩,在其松手后,因管子较重,2人压不住撬杠,致使撬杠突然弹起将作业人员打伤致死。

18、溜煤嘴坍塌伤人事故

在煤库通过溜煤嘴往皮带上放煤时,煤库壁四周的原煤突然坍塌落下冲击溜煤嘴将其冲击脱落坍塌伤人。其中溜煤咀连接件日常检修、维护不到位,锈蚀严重致使受冲击坍塌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19、挤压伤人事故

人员采用倒链挂在顶网上,然后用绳钩挂在钻机下端一侧,开始拉动倒链移动钻机,在移动过程中钻机侧翻挤伤致死周围人员。其中人员作业时绳钩所挂位置不当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0、溺水事故

选煤厂员工私自到浓缩池涮墩布不慎跌入溺水死亡。其中相关部门管理不善,未禁止人员到浓缩池涮墩布等作业且池子周围无防护隔离设施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21、塔吊倒塌事故

在塔吊起重时基座突然坍塌,致使塔吊倒塌发生伤人事故,其中塔吊基座施工不合格且使用期间多次超负荷起吊致使基座严重损伤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2、单体液压支柱三用阀飞崩伤人事故

回柱工在回柱时发现三用阀变形,回液勾无法插入三用阀内,便违章使用石块敲砸回液勾,三用阀在高压液的作用下脱位飞出,打在其脸部。

23、皮带逆止器断裂抛滚伤人吊装伤人事故

使用吊车吊放溜槽时,吊放到位后未认真检查溜槽是否放稳放平便盲目大力抽拽捆绑溜子的钢丝绳,致使溜槽滑落将其砸伤。

24、锚杆机伤人事故

作业人员在未认真观察前方是否有人的情况下开动锚杆机调机将前方人员扎伤。锚杆机司机在开动机器前未进行安全确认,便开动锚杆机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5、耙斗机伤人事故

移动耙斗机时,用旧钢丝绳做绳套,由于旧钢丝绳抗拉强度不够,导致绳套拉断,耙斗机发生跑车伤人。

26、搅拌机伤人事故

案例分析法范文第5篇

摘要:三星在自己的发展中,一直将世界一流的标杆企业作为学习的对象。

质量是三星的生命,三星视残次品为摧残组织生命的“癌症”。

三星人要有速度制胜的意识,要做到力争第

一、决策适时、行动快速、经常沟通。 三星“新经营”战略能成功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李健熙力排众议发展半导体业务,从而为“新经营”战略实施提供充分经验和技能的结果。

当三星手机要超越摩托罗拉时,李健熙就下达了这样的指示:“无论花多少钱、用什么手段和方法,只要能研制出具有摩托罗拉手机品质的产品就行。”在这种宽松环境下,三星Anycall手机诞生了,不久,它超过了摩托罗拉。

三星必须把资源和力量集中于全球第

一、第二和具有三星特色的领域,卖掉或者彻底取消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业务。同时,必须在保证一定利益的前提下,以当前相对稳定和长期的业务支持高速成长的战略性业务,实现预备经营。

三星上上下下都流传着这样的观点,即“优秀人才一人就能够养活十万人”,“十个一级围棋选手联合起来也不能战胜一个围棋一段选手”。三星这种“人才第一”的理念非常深入人心,是三星一个重要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三星 “新经营” 品牌 战略 产品开发 人才 技术

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作为大韩民国电子产品生产企业,是韩国规模最大的企业,同时也是三星集团子公司中规模最大且在国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该公司在全世界共65个国家拥有生产和销售法人网络,员工数多达157,000人,2009年超越惠普(HP)跃升为世界最大的IT企业,其中LCD TV、LED TV和半导体等产品的销售额均在世界上高居榜首。

20世纪80年代末之前的三星,与今天的不少中国企业非常相似,经营着低利润、低价格产品,除了本土市场,除了价格就没有多少竞争能力。然而,今天的三星,已经是全球名列前茅的品牌企业。2007年,它的营收首次超越1000亿美元,达到1034亿,名列全球IT类企业第三。它在手机市场超过摩托罗拉,排名仅次于诺基亚,位列第二;在液晶电视市场占有率第一,在等离子电视(PDP)

市场份额仅次于LG;在半导体芯片市场上也是位居前三。

三星的董事长李健熙信奉第一主义,因此,三星在自己的发展中,一直将世界一流的标杆企业作为学习的对象。

三星在世界一流的企业中做了些调查,将三星应当向这些世界一流的企业学习什么,做了归类。

1.向SONY学习经营哲学。要成为世界最好的企业,就得先成为世界的先驱,SONY以其最新的技术创造力称霸国际市场。

2.向Nordstrom百货公司学习顾客服务。Nordstrom总公司位于美国西雅图。从1975年开始进军百货业,现今在美国国内拥有77家百货公司、122个卖场。2000年的销售额达59.9亿美元。Nordstrom以绝不向顾客说“NO”而闻名。

3.向惠普学习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美国惠普是三星学习生产作业管理的对象,惠普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级企业的原因之一,就是凭借着其优异的生产作业管理系统。惠普的生产作业管理系统又被称为“产品数据管理”(PDM:product data management)。PDM系统指的是开发新产品或修正现有产品时,一套专责管理组织内所有相关情报信息的系统。从产品零件的所有信息,到产品的结构、文件、CAD档案、许可文件等,与产品生产相关工程的所有信息,以及管理这些信息的情报信息等,都包括在PDM的系统当中。PDM是保存产品信息情报的安全储存所。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纪录并追踪产品相关信息的搜寻过程。在处理过程中,负责控制、传递与监控信息间流向的信息管理,以及对上述过程所搜集到的所有信息情报进行管理。

4.向麦当劳学习行动标准手册。最先创造这种行动标准手册的是麦当劳(McDonald’s),麦当劳虽然在全世界120个国家,拥有多达29000家连锁店,但是各连锁店的口味几乎完全相同。因为麦当劳已经针对这多达29000家连锁店的口味、经营方式、服务内容等建立了一套标准的作业流程。为此,麦当劳制作了600多页的作业指导手册,从设备、制造、卫生、经营,到打招呼的方法、说话的技巧、打扫的方式等都详细地加以规定。

5.向The Limited和微软学习营销。营销方面的标杆学习对象是微软以及美国的服饰店——The Limited。The Limited是世界最大的服装零售企业,The Limited的顾客只要来过卖场一次,计算机系统就会将顾客服装的尺寸、喜好的颜色、偏好的式样等键入档案。当顾客下次再来时,就能直接提供最符合需求的商品服务。The Limited更进一步的扩充作业手册的服务阶段:在产品的测试制度、具备各种特色的企划方向、节约产品的运送时间、更有效率的物流体系等系统建立之后,开发出销售与订单几乎可以同时完成的体系。之所以会有这

套系统的出现,主要是着眼于如何提供顾客更好的服务。这套完善服务系统的建置,为的就是让顾客看了宣传广告,来到卖场之后,每次都能很轻易地购买到所需要的任何产品。

6.向3M学习商业哲学。“3M的商业哲学”成为后来3M新技术保持领先的动力来源。3M在1949年的最高领导者麦奈(Willian Mcnight)说:“不要苛责与批判从业人员的失误。严厉苛责从业人员的失误将会扼杀同仁的自发性。为了企业持续性的创新与发展,我们需要自动自发的人员。”结果,直到今日,3M对于员工的失误均能给予宽待,并且成为强调自发性的企业。对于努力想做得更好的员工,即便稍有疏失,公司也从不严苛地追究其责任。今天,李健熙董事长同样也强调这一点,只要员工试着做到更好、努力追求进步,对于失误方面的责任尽量不予追究。然而3M早在50年前就已经订下这个原则了。

1993年的一天,时任三星会长的李健熙与各分公司的社长在美国洛杉矶的一家美国商场考察。而他们看到的是:日本电器摆在商场中间,擦得干干净净,卖的是高价;而三星的产品则堆放在角落里,落满灰尘,即便便宜也无人问津。他当即从商场买回日本产品,回来和随行一起拆开仔细研究。结果发现:韩国产品体积大、零部件多;相比之下,日本产品体积小、零部件少、成本低,自然畅销。

国际市场把三星产品视为二流货,无疑给三星高层以强烈的刺激。身为会长的李健熙更是扪心自问:我们离21世纪只有7年的时间了!世纪之交将会使世界发生多少变革?走向21世纪的三星将如何立足于世界?他先后在美国洛杉矶、德国法兰克福、英国伦敦、日本东京和大阪举行集团管理者会议,向他们灌输危机意识。特别是当年6月的法兰克福会议,诞生了著名的法兰克福宣言,其核心内容就是强调“要勇于自我剖析,要有危机意识,企业的寿命不会永久”;“企业领导人要放眼世界,不要坐井观天,安于现状”。基于这个宣言,三星制定了“新经营”战略。提出了“除了老婆和孩子之外其他都可以改变的” 的口号,进行彻底变革。

“新经营”基本思路是:

一、重质经营:

质量是三星的生命,三星视残次品为摧残组织生命的“癌症”。

三星的质量目标是拥有多项世界级的产品与服务。为达到这一目标,三星必须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人力资源质量和经营质量。

①三星提高产品质量的途径:

坚持顾客满意导向,特别强调发挥顾客服务人员的重要性。

立足长远的产品与技术开发,以技术领先保障产品质量,同时注重发展独特的三星设计。

倡导文化营销,将那些对顾客有吸引力的企业文化与颇具魅力的设计融合在具体的产品与服务中,一起销售给顾客。

②三星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的途径:

在招聘环节:执行公开、公平、公正的招聘制度,杜绝血缘、学缘、地缘和国籍的不当影响,努力在全球范围内吸收富有智慧,勇于挑战,开拓进取的创新型人才。

在培训环节:为所有三星员工提供适当的培训机会,同时,突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努力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

在薪酬环节:执行以能力和业绩为基础的评价制度和薪酬制度,鼓励员工自觉开发自身的潜能,改进工作绩效。

在员工配置、选拔、晋升环节:打破“年工序列制”的藩篱,肃清已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基于资历的用人思想的影响,强调以能力为基础对员工进行选拔,以此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责任感;打破传统的“以官为本”的升迁体系,将职称与职务相分离,构建职务序列和职称序列同时并存的多样化职业生涯通道,为管理者提供以职务为基础的升迁机会,为专家提供以专业为基础的发展空间。

在日常管理环节:要求所有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学会与创新型人才共同工作,尊重其独特个性,为其创新才能的发挥提供足够的空间和舞台;坚决反对利用权力约束人才,磨灭他们的创新意识已创造能力。

特殊政策:大力开发居于前5%的A级人才,使其具备多样化的专业技能,能够承担不同的工作,满足公司多方面的用人需求。

③三星提高经营质量的途径:

实施速度管理,同时努力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预备经营;另外,珍惜商业机会、合理控制成本、争取协同优势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星人要有速度制胜的意识,要做到力争第

一、决策适时、行动快速、经常沟通。 优化资源配置是三星提高经营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手段。三星必须把资源和力量集中于全球第

一、第二和具有三星特色的领域,卖掉或者彻底取消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业务。同时,必须在保证一定利益的前提下,以当前相对稳定和长期的业务支持高速成长的战略性业务,实现预备经营。

二、信息化、国际化、复合化:

①信息化:

在21世纪,企业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使用程度。所以三星

必须建立一流的信息系统,以加强企业的竞争力。

②国际化:

国际化是创建世界超一流企业,实践贡献人类崇高使命的必由之路。三星坚持本土化、最佳化、复合化的国际化策略。

③复合化:

复合化是21世纪市场竞争的核心。通过复合化,能够提高组织的系统运行效率,增强组织的竞争力,为顾客提供最优的产品与服务。三星坚决走复合化的道路,努力实现从业务选择、产品计划、设计、采购、生产,以致售后服务的多重组合,以此获得在市场竞争的优势。

“新经营”的实施平台:

三星“新经营”战略能成功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李健熙力排众议发展半导体业务,从而为“新经营”战略实施提供充分经验和技能的结果。

20世纪70年代后期,李健熙向父亲三星集团创始人李秉哲提议,要涉足半导体业务。但是,他的提议遭到上自韩国政府、下至韩国舆论的一致反对。然而,坚持认为三星未来在于半导体的李健熙,最后还是说服了父亲,启动了这个项目,20世纪90年代初期,他把这个业务做到全球第一。

半导体业务对三星的贡献,不仅是业务量本身。不少三星人都意识到,如果没有这项业务,就没有三星后面的一切成功。

半导体业务是三星与国际接轨的开端。20世纪80~90年代的半导体市场,是一个全球化、数字化的市场,技术密集,市场变化快,投资巨大而风险极高。投身到这样一个市场,就必须要具备先进的技术、高效的管理、应对变化的灵敏能力等。投身这个业务,让三星学到了很多全球化、数字化的经营之道。而这些方法,首先应用于三星半导体事业部内。在当时封闭的三星集团内部,半导体事业部相当于一个特立独行的全球化组织,这里引入了全球先进的经营体系,以绩效而不是资历来管理员工,重视技术和人才,同时,置身于快速变化的市场,这里也充满了危机意识和不断提升的动力。

显然,这里就是“新经营”战略的试验田。这里的经验和模式,后来都被李健熙注入到“新经营”战略中。因此,当这个战略经过三星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快速实施后,使得三星有能力在随后爆发的数字化时代中发力。此后,三星在半导体业务上的成功,被先后延续到平板电视和手机业务之中。

在主持半导体业务时,李健熙就坚信,对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是成为一流企业的首要保

证,而且,他还认为,只有获得一流的研发人才,才能获得那样的研发能力。因此,在半导体研发中,他很早就引入了世界顶级科学家,并给予最好的待遇,让他们心甘情愿为三星服务。

当李健熙成为三星掌舵者后,他立刻在高层中推广自己的人才观念,改变他们以往对研发的急功近利意识,而且要求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招揽人才。这样的要求已经被列入到对三星高层的绩效考核之中,比如,集团各分支机构的负责人,每年都有一定指标,要找到世界顶尖人才,而且,还要在这些人才身上尽量投资,让他们在各个方面都感到满意。

因此,进入三星的研发人员,都能感到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工程师天堂”。他们可以不用承担过大的压力,而只需专心做事。比如,当三星手机要超越摩托罗拉时,李健熙就下达了这样的指示:“无论花多少钱、用什么手段和方法,只要能研制出具有摩托罗拉手机品质的产品就行。”在这种宽松环境下,三星Anycall手机诞生了,不久,它超过了摩托罗拉。

三星转型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创造价值,提升产品技术和价值含量。显然,如果没有李健熙对研发能力的如此高标准要求,三星的转型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成功。

三星公司自创立至今,其产品开发战略演变大致经历了“拷版战略”、“模仿战略”、“紧跟技术领先者战略”和“技术领先战略”四个阶段。

拷版战略——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成本打入市场。

拷版战略是指一个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技术、设计和零部件完全依赖外界的供给,该企业就像另一家企业的一个生产车间,只是依样画葫芦地进行组装而已。

模仿战略——消化吸收外来技术,努力提升自身产品、市场和技术匹配的档次。

模仿战略是指一个企业所开发产品的关键技术虽然不是企业自己创造发明,但企业通过种种途径已经掌握了这种产品的关键技术,能够在模仿产品的行业主导设计的基础上对产品的设计和零部件设计作出改进或一定程度的创新,使自己的产品与其他企业的同类产品有所不同,更适合某些特定市场的需要。

紧跟技术领先者战略——用先进技术开发处在生命周期导入阶段的新产品,占取中高端市场。

经过多年积极进取的技术学习、技术吸收和技术能力培育,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中,三星电子的技术开发能力和所开发产品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公司的差距已大幅度缩小,在某些领域已接近或赶上世界先进公司。

技术领先战略——引领尖端技术,占据高端市场

三星电子其品牌竞争力迅速提升背后的原因其实得益于管理上的一些独特之道,尤其是

三星的人力资源风险管理,从人才的吸纳、培训,到激励,无不渗透着三星“人才第一,”的理念。而这一点,正是三星成功的关键。

不拘一格揽人才

三星上上下下都流传着这样的观点,即“优秀人才一人就能够养活十万人”,“十个一级围棋选手联合起来也不能战胜一个围棋一段选手”。

放权+制度约束

一个新入公司的职员,他要接受非常系统的教育直至他成长为三星内部的专家或者是中层干部甚至是最高领导层。三星对每一个职员都有非常系统的教育计划。员工在担任相应的职务期间,三星的高层会把所有工作的管理权限大胆地下放到每一个人的手中,但在放权的同时有会有一套规范的制度体系作为规范制约,这种非常大胆的权利下放,同时规范制度的约束,这样一松一紧正是三星人才培养成功的重要要素。

赏罚分明的考核系统

按照能力给予“待遇”是三星电子的一贯做法。三星集团子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年薪中基本工资所占比重只有25%,其余75%是按照股价上升率和效益性指标EVA(经济性附加值),对照目标的成果率等每年做出不同的决定。

入社教育培养忠诚

把送礼和违规者拒之门外

三星集团李健熙会长常常强调,“不正之风是癌症,是传染病。只要存在不正之风,会社终究就会垮台。”因此,和三星谈业务时,绝对不允许送礼、请客等不正行为。在三星,经营诊断部门在必要时连各部门海外法人也要进行一连几个月的审计,找出违法行为。如果发现牵涉到违法活动是事实,就当场宣布辞退。

案例分析法范文第6篇

作者简介:陈石(1985.05- ),男,江西九江人,硕士研究生,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会计研究。

曹计(1984.02- ),女,江西九江人,硕士研究生,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审计。

摘要:审计作为一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在大多高校会计专业都会开设此类专业课。现今高校审计教学模式普遍以理论教学为主,案例教学为辅的模式,学生在学习审计理论的同时缺少对于实际问题的接触,难以满足高素质审计人才培养的需要。有鉴于此,对审计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并改进,弥补传统审计案例教学模式的缺陷,以此构建新型审计课堂教学模式就成为了当前高校教育改革必须要面对的问題之一。通过审计的案例教学,使学生加强对于审计的理解以及相应知识点的掌握,从而提高整体学习质量。

关键词:审计案例;课堂教学;实践;模式

引言

审计作为会计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其拥有理论知识体系关联性强以及实践性强的特点。审计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与审计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同时又能够掌握一定的实践技术,提高应用能力。理论结合实践,从而全面地加强对于审计学的认识。传统审计课堂教学中,仅仅针对理论知识的教授是难以让学生对该课程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知识消化与提升。为了提高审计课堂教学效果,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案例教学融入理论教学就成为了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一、现今审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审计课堂教学虽然在理论教学的同时也会引入相关案例。但生硬地“理论阐述”加“案例分析”,同样也难以达到使学生融会贯通的效果。经过研究,发现审计课堂教学中有如下问题:

1. 理论与案例结合性不强。目前审计课堂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所选择的案例与理论知识联系不够紧密,针对性不强,以及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不成系统的问题。由于现代审计教学体系的问题,大部分审计教材中所选用的案例多为西方经典案例或者是上个世纪的案例。教师以这些案例进行讲解分析授课,不能够有效地结合中国审计现阶段的实际情况。

2. 教学队伍结构单一。目前国内高校中审计教师大多接受的是学校教育,而没有真正进行过审计业务操作,缺乏审计实践经验。虽然大部分教师对于审计的基础理论、审计方法、工作流程和技巧都能够掌握,但在缺少实践操作的前提下,将抽象复杂的审计理论整合在实际案例中则成为了一项艰难的任务。审计作为一门操作性强的会计课程,将理论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是审计课堂教学效果能够提升的关键。

二、审计案例教学模式的建立方法

1. 拓展审计教学案例。审计案例拥有理论性和实务性两种特性。理论性的审计案例侧重于对于审计理论的诠释,使用者可以通过书籍查阅、网络搜索及新闻媒体报道等方式进行搜集整理;实务性的审计案例则需要具备相关的审计实践经验,对于审计业务处理流程相对熟悉。这部分案例需要使用者亲自参加会计师事务所的相关工作去体验审计实际业务,并对搜集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及加工,使其能够达到课堂教学的要求。审计案例的搜集、整理与编辑,需要教师集体努力,灵活运用会计多门学科的知识,才能建立系统化的审计案例库。

2. 深化审计课程体系的改革。在现在的会计专业内,审计课程多作为一门课程开设。实际上审计学涉及基础与原理、技术与实务、理论与实务等多个独立的知识点,如果仅仅将所有审计相关知识全部整合在一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则很容易造成教学体系结构的紊乱。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高校可以将审计学拆分为审计学原理和审计学案例两门课程。通过两门课程之间知识点的区分与衔接,可以在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强学生们的实践能力。

在审计课程考核上,传统考核方式主要采用试卷考核的形式,期末试卷的卷面分数占比较大,平时分数则难以得到体现。在这样的考核制度之下,学生很容易养成“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在一般高校里,审计课的平时成绩依据主要是出勤率以及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缺乏课堂的讨论以及审计业务模拟、实训等环节。改变传统的审计考核形式,使之综合反映课堂讲授、案例研讨、审计实验三者之间的平衡,建立一个合适的比例,这样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方式会引起学生对于审计课程的重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 对教学队伍进行结构化建设。根据调查,现今高校内的审计教师多数缺乏审计实践经验,没有亲自参加过审计实际业务。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可以以系部为单位,采取相应手段提高教师的能力和水平:

(1)利用教师寒暑假或教学任务相对较轻的时间,由校方安排或自己联系进入公司相关岗位或会计师事务等机构进行脱产顶岗实践工作。通过接触实际业务,教师们可以增加自身的实践经验。

(2)鼓励任课教师参加各种与审计相关的在岗学习或其他活动,例如通过网络在线培训、参加交流讲座或组织学术讨论等形式,从实务角度出发,以更深层次为目标去认识审计、了解审计。

(3)从企业或是会计师事务所聘请实务经验丰富、业务水平较高的审计人员来学校进行专题讲座,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以其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课堂案例教学建议模式

1. 知识讲授结合案例分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并不完全作为传授的一方,可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选取与当堂审计理论相关联的审计案例,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找相关资料,再进行小组讨论及分工合作。最后,由教师对整个分析过程进行概括总结,帮助学生将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案例情景模拟。在课堂教学环节,可以从中抽出2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模拟一个审计案例的情景,时长控制在10分钟以内。在模拟审计情景的时候,中间有意加入一些与审计准则相悖,或不遵循审计准则的行为。表演完后,组织全班其他同学集体并讨论分析情景剧当中的问题,最后由教师来进行分析总结。

通过案例情景模拟的形式,无论从表演上还是从问题讨论上,都能够让全班同学自主参与进来。这种方式比生硬地口述知识点更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自发地参与到审计学习中来。“学生表演,学生点评”的方式同样也能使本来枯燥无味的案例学习变得轻松直观,学生在近乎于“娱乐”的同时也学习到了相应的知识。

在整个模拟环节中,教师需要做到的是在学生讨论中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方式;在讨论完成后进行归纳总结,最后给出评价。通过教师的引导、总结和归纳,最终将案例分析的目的定位在对相应的审计理论的理解上,以及具体审计技术、审计方法的掌握上,完成整体的审计教学。

四、课后实践教学

1. 校内审计模拟。审计模拟是对审计实践当中涉及到的各个环节进行一次统一的整合,为学生在校内就创造出较贴合实际的审计实践环境,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较为全面的审计工作流程,加强对审计基本理论的理解、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将专业理论和审计实务紧密结合。

校内审计模拟结合了手工审计环节和审计电算化的内容。其中,手工审计模拟主要是将课本上所学到的审计技术方法在模拟实际情况当中进行应用。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以合适的方式解决问题,强调审计检查、计算、分析程序的基本功训练。模拟实习资料可以取材于已发生的实务,依照教学需求进行一定量的筛选与增补。手工审计模拟的要求是希望学生能完成从审计的准备工作到编制审计计划,实施审计测试,最后撰写审计报的全部过程。通过这种形式,为没有真正接触过审计工作的在校学生提供了感性认识审计职能岗位的锻炼机会。

在审计电算化模拟的阶段是通过操作相关审计软件,要求学生完成审计工作当中关键步骤。审计电算化的内容也可以与手工审计互相结合,这样可以使整个审计课程的结构更加地紧密,学生也能够更完整、更全面地接触审计实践工作。

2. 校外审计实习。到真实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审计实习,可以帮助学生在接触实际审计工作之前能够更好地进行准备,为了在未来社会工作中能够实现在校是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做更好的结合。在校外实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了解课本理论与现实工作的差异,弥补理论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最终将学校内学习的知识转化成生产力。

校外审计实习可分为假期实习和毕业实习两个阶段。其中,学生在校期间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根据审计课程的进度和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以学校牵头,将学生分批送入会计师事务所,接触真实审计实务。

毕业实习是在毕业前一个学期,由学生外出自己选择实习单位进行实习。在实习期内,学生至少应该参与一个完整的审计业务,从而切实提高其对审计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能力。

总结

通过对于审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能够使学校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發展,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素质的审计人才。学生经过系统学习审计相关课程,并通过审计实验室模拟实训以及顶岗实习,成为具备审计操作的知识和能力,最后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中介机构以及相关部门从事审计工作的高端应用型人才。(作者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汪燕芳.审计案例教学模式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

[2]张其镇.案例法:审计教学改革的探讨[J].审计与理财,2004(7).

[3]叶江虹.案例教学在审计课程中的创新实践[J].会计之友,2011(3)(上).

[4]何芹.审计实践教学及其管理模式——以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8).

上一篇:行政管理的精细化范文下一篇:小学生半学期自我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