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的应用范文

2023-09-20

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的应用范文第1篇

1 案例教学法在医事法教学中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 (Case methods of teaching) 最先运用于法学界和医学界, 其后运用于管理学界。从广义上讲, 它可以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 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 它是与讲授法相对立的[1]。在医事法教学中, 无论对于学生, 还是对于教师, 案例教学法都具有重要意义。

1.1 对于学生的意义

首先, 案例教学法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医事法基础理论知识繁杂, 需要掌握的法律概念、法律规定和法律制度较多, 但单纯地讲授理论知识枯燥无味, 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 不能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而案例教学形象、生动, 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教学效果。如讲授《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 引用2004年6月发生在山东的北京同仁医院某眼科医生“走穴”的案例, 就比照搬法条的效果要好。

其次, 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医事法教学中, 单一的理论讲授往往会照本宣科、脱离实际, 难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案例教学把理论知识和社会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 既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又提高学生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另外, 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一方面, 通过对医事法的学习和应用, 可以理解情、理、法之间的关系, 可以在专业知识之外, 看到另外一些理性的东西, 并能够拓宽视野, 拓展思维, 领悟更广阔的学术视野。这样一些人文品质有助于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使其成长为人性丰满的合格医务工作者[2]。另一方面, 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 这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对于教师的意义

在医事法教学中成功实施案例教学法, 首先要求教师知识结构合理, 不仅扎实掌握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基础理论知识, 而且具备社会实践经验, 在医事法专业上达到一定水准。其次, 案例教学法的开展是对教学形式的丰富, 它涉及课程教学组织、课堂管理、师生互动、启发学生思维等多个环节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用心体会案例教学法的各个环节, 并针对自身薄弱之处进行改进, 将有助于不断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和教学水平。

2 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2.1 选取与编写案例

在案例教学法中, 案例的选取与编写至关重要, 可以说, 它是决定案例教学法实施成功与否的前提和基础。

案例的选取是针对媒体上报道的真实案件而言, 它发生在现实生活中, 同学们可能听说过, 有人比较关注甚至进行过一定的思考, 有人可能只是略有耳闻, 仅有较为模糊的印象。无论是哪一种情况, 案例都会激发他们的兴趣, 尤其是那些与学生相关度高, 给学生一种“似曾相似”之感的案例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激发学习动机, 促进他们去主动思考。

案例的编写是对真实案例进行细节上的改编或整体上的重新设计, 通过对原始材料的加工, 重新呈现的案例知识点可能更为集中, 也可能综合性更强。无论是哪一种情况, 案例都要符合教学的根本目的, 达到使学生通过案例掌握理论知识, 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培养法律思维的目的, 这是对所用案例的基本要求。因此, 在案例选取和编写上, 既不能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而选取偏、奇、怪但不具有代表性、典型性, 和教学内容不具有相关性的案例, 也不能使案例成为理论知识的堆砌, 呈现出脱离现实生活的“完美”, 而应该既反映理论知识, 又不失其体现社会实践的生动性和鲜活性。

2.2 课前组织

为保证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效果, 应在上课前将案例资料印发或通过邮件形式发送给学生, 以便学生进行较为充分的准备。学生应熟悉案例, 进行思考与分析, 必要时, 查阅相关资料, 这样, 在课堂上才能积极参与, 保证课堂互动的有效进行。

2.3 课堂实施与总结

案例教学法的课堂实施主要以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为主, 教师讲授为辅, 重在鼓励学生参加讨论、发表观点、各抒己见, 活跃课堂气氛, 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 教师还要掌握、控制案例讨论的方向和时间, 比如, 可以在讨论前预设、规定时间, 并向学生明确提出, 以使讨论紧紧围绕主题, 实现教学目的。此外,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案例, 以巩固所学知识或者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在完成案例教学的课堂实施以后, 要进行总结。总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从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出发, 对案例的讲授或讨论进行分析, 思考案例反映的理论知识是否被同学掌握, 其中涉及的重点和难点是否在讨论中有所反映。二是从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出发, 对学生个人及整个小组的表现进行总结, 指出在认识、思考、分析案例过程中, 学生在逻辑思维、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的优缺点, 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3 提高案例教学法质量的几点思考

首先, 教师平时应把案例搜集、选取、整理与设计贯穿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留意报纸、杂志、专业网站等, 加强对相关案件的关注和积累。实效性强、反映社会热点的案例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维。另外, 即时性的报道可能会配有图片, 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直观且有美感, 有些甚至会找到视频资料, 将案例以这些形式呈现给学生, 将会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同时应建立案例库, 使案例资料与理论教材相配套, 增强医事法课程教学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

其次, 课程结束后, 应通过调查表、访谈等方式, 对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效果进行调查和评估, 了解学生对于教学方式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同时, 加强与同行的沟通、交流, 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经验总结, 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 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另外, 有必要加强与医疗卫生机构相关部门、律师事务所、法院之间的联系、沟通与合作, 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进一步丰富教师实践经验, 充实案例内容, 促进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完善。同时, 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 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医事法专业人士如资深法官、律师等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 满足医事法案例教学的需要。

摘要:在医事法教学中, 案例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包括选取与编写案例、课前组织、课堂实施与总结等环节, 进一步提高案例教学法的质量, 需要教师平时注重案例的积累, 建立案例库, 对教学实践进行经验总结和反思, 并加强与多个部门的联系、合作, 促进案例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完善。

关键词:案例教学,医事法

参考文献

[1] 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6~7.

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的应用范文第2篇

一、高职会计专业开展案例教学的意义

会计是实践性很强的管理学科, 而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在会计专业中运用案例教学可以使掌握理论知识与发展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把学生引入到社会实践中。故尝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有着现实意义。具体来讲, 会计专业采用案例教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案例教学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案例教学是基于真实的案例背景,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这样的方式能够把教学素材由枯燥乏味的会计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活泼的企业场景, 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知识, 进而提升学习效果。

(二) 案例教学能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会计理论知识的同时, 通过剖析案例,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案例中的问题, 将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提高会计实践能力。

(三) 案例教学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案例教学常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 模拟真实工作环境, 任务导向, 学生需要通过团队协作, 共同完成任务, 解决案例中的实际问题。这样的方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认识, 还加强了学生交流意识和协作能力。

二、当前会计专业开展案例教学的常见问题

(一) 案例来源受限, 质量不高

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所用的案例往往来自于知名企业的实际经营过程中, 再经过加工总结提炼而成。而这样的案例往往来源受限, 需要深入企业, 获得公司的第一手资料。尤其对于会计专业, 财务相关的数据资料是企业的敏感信息, 难以直接从公开网站上获取, 即使有某些专业付费网站或者相关渠道可以获得部分财务信息, 处于商业保密的原因, 企业也不愿意披露过多的财务数据和相关细节。一般能运用到会计教学过程中的案例, 由于深度信息与数据来源受限, 往往仅限于事件描述, 新闻报道等, 内容简化, 使得应用者对案例的分析挖掘深度不够, 仅是浅谈辙止, 难以运用到财务理论, 达到用所学理论分析案例的教学效果。

(二) 教学模式和考核机制单一

在目前高职会计教学中,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理论讲授为主, 教学模式体现为老师讲、学生听, 配合多媒体课件展示, 教室中讲台、黑板、学生座位的设置也是配合此种授课模式。这样的模式使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学生与老师, 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 不利于创造力的激发。即使授课过程中有意穿插“案例”分析, 往往也是教师分析、宣读结果, 并没有实现学生分工合作的案例教学模式。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核方式主要是期末统一的理论考试, 平时考勤、作业等表现作为参考。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下, 即使在教学过程中尝试案例教学, 学生关注的重点也会集中到最后的理论考试上, 而忽略分析案例, 解决问题的过程, 案例教学因此难以展开。

(三) 师生双方能力欠佳

完整的案例教学包括教师展示案例提出任务、学生分组分析案例、小组合作讨论案例解决问题、学生展示任务成果、教师评价五个过程。这就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一定程度的要求。对教师来说, 需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否则案例教学无异于纸上谈兵;需要有更强的理论能力和较广的知识面, 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启发和准确的评价总结;同时, 由于案例教学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度, 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 引导并管理学生。对学生来说, 需有更高的积极性,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 充分的参与到案例教学中;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推动任务进展;此外, 案例教学通常采用合作模式, 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沟通合作能力, 部分优秀的学生作为小组领导者有一定的管理协调能力。案例教学对师生有更高的能力要求, 而且需要相互配合默契, 教学相长, 师生双方均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三、会计专业开展案例教学的措施

(一) 拓展案例资源渠道, 建设案例资源库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 丰富的案例资源是顺利开展案例教学的关键。案例既要典型, 紧扣理论知识点, 又要合理完善, 达到教学的要求。这既需要拓展案例资源渠道, 保障丰富的案例来源, 又需要教师们对案例精心编排, 合理运用, 针对教学特点建设专业的案例资源库。作为教师, 需要留心与课程相关的热点, 可以从公共资源中筛选整理所需案例, 也可以在社会调研和企业实践过程中收集案例, 如会计教师在与企业或者会计师事务所交流合作时, 可以与企业沟通, 适当合理的运用真实的财务信息, 进行案例整理编排, 从中选取使用价值高的案例来向学生们讲解。从学校层面来看, 作为高职院校, 应充分开展校企合作, 将案例合作融入校企合作中。比如, 安排会计老师定期给企业工作, 派出自己的学生到企业去实习, 老师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共同整理财务数据, 形成案例资源, 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的资源共享, 这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也有利于学校教育的发展。

(二) 实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

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 教师与学生都是参与的主体, 更多时候教师是扮演着“导演”的角色, 而学生则是“演员”, 双方互动合作、默契配合, 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这需要实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 并且灵活运动。在进行必要的理论讲解之后, 给学生布置案例任务, 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案例, 合作完成任务,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提交案例分析结果, 进行成果展示。考核方式由传统的期末考试, 改为任务评价, 将此成果作为考核的标准, 按合理比例结合平时表现, 合理形成最终考核成绩。例如审计课程中, 可以安排实训周, 由教师提供某一具体审计案例资料, 要求学生3-5人为一组, 模拟注册会计师角色, 提出审计意见, 并提交审计报告, 以小组最后呈现的审计报告为标准, 结合平时成绩, 形成最后综合成绩。

(三) 提升教师业务能力, 激发学生积极性

老师的业务水平与授课质量对教学效果起到很大的作用, 为了会计老师合理有效的运用案例教学, 应该组织老师进行专业培训。首先, 会计教师之间要充分合作, 共同编排案例, 定期进行教研讨论, 交流教学过程中问题与技巧。其次, 学校应利用校企合作, 派出教师和企业合作交流, 并分享交流成果, 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此外, 案例教学对教师掌握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教师需要运用合理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主观上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另一方面, 要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 综合学生提问、分析、讨论、发言、报告等环节的表现, 设计合理的考评方式, 对学生的专业判断、决策、沟通、协作等综合素质进行恰当评价。

(四) 正确处理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手段的关系

为了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使学生尽快进入职业角色, 在高职会计教学中运用的方法很多, 例如网络教学、仿真教学、实训教学等。案例教学法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教学手段, 也不能忽视传统的理论讲授, 否则, 就会以偏概全。教师需要懂得不同教学手段的优缺点, 扬长避短,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同时案例教学法自身也需要改进和发展, 教师需要与时俱进, 继续探索新的教学形式, 不断学习提升业务能力, 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会计应用型人才。

摘要: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高职的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故而, 高职会计专业开展案例教学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会计专业开展案例教学的常见问题, 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案例教学,高职教育,会计教学

参考文献

[1] 潘国庆, 陆建军, 朱文英等.谈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商业会计, 2016 (17) :118-119.

[2] 吴高凤.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7 (07) :409-410.

[3] 吴敏蓉.案例教学法在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财会学习, 2016 (17) :210-211.

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的应用范文第3篇

1 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1.1 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经济法案例本身就是一种司法实践, 是法律在经济生活中的运用。采用案例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法律知识, 并且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也很有帮助。同时, 通过案例教学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以及应变能力也能得到锻炼。

1.2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 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与存储, 不可能自觉的、主动的、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 根本没有学习的积极性。而如果采用“互动式”案例教学法, 学生和教师都要参与讨论, 教师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去, 特别是学生可以就与案例有关的实际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有利于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并且选用适宜的、典型的经济法案例进行课堂教学, 所教授的内容就不会是空洞枯燥的法律条文, 而是真实的法律知识, 学生学起来也就不再感觉乏味了, 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1.3 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 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在案例教学中, 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 从而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师需要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并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课下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手段方式广泛采集案例材料, 对案例材料进行筛选、加工、整理, 使之成为适合教学需要的具有实用性、可读性的教学案例, 通过对案例的收集、加工、整理, 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案例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

案例教学关注的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性、独立性和主体性作用如何充分发挥的问题。基于这一要求, 笔者认为, 实施案例教学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并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1) 知行合一与重在实践的原则。传统教学模式追求的目标在于“知”, 即帮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理论, 而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而言, 求知的目的在于“行”。即利用法律知识, 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案例教学的目的应寻求“知”与“行”的有机结合, 重点在于培养实践应用能力。

(2)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原则。结合案例教学来成功地实施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教师角色就要相应地实现从传统教学中的主讲人到组织引导者这一角色的转变。教师虽然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 但仍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 应始终发挥主导作用。

(3) 有效引导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原则。案例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 不论采用何种形式的案例教学法, 教师都应当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分析并质疑,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求索, 成为真正的教学主体。

(4) 明确案例教学的辅助地位原则。我国只有案例, 没有判例。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 我国也不可能建立起类似英美法国家的判例法制度。这就决定了法学教学仍要以讲授法学基本原理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 而以案例教学作为辅助方法。两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才能既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 又可弥补其不足。因此, 一概否定传统教学法以及过分推崇案例教学法都是不可取的。

3 经济法概论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案例教学法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 要求任课教师在组织经济法案例教学时, 必须切实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3.1 做好案例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案例教学前的准备, 应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的课前案例准备。主要是教师要根据本学科的教学进度、教学要求和教学对象, 精心选择或设计案例, 所选用案例应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与所讲授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 使它们互相印证, 这样才能达到使用案例的目的。

具体操作过程中, 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3.1.1 案例的难易程度要适当

案例不能脱离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能力实际, 让学生不知从何下手, 产生畏难情绪或依赖思想, 造成冷场, 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案情太简单, 答案一望而知, 学生会感到索然乏味, 同样会降低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1.2 案例要典型、贴近生活

真实性强、贴近生活的案例, 能够拉近案例与学生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心理距离, 吸引学生的注意, 教学效果会更好。如果教师能把发生在大学生中的经济法案例运用于课堂之中, 会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兴奋点, 使他们有一种现实感、求知欲, 从而自觉地想弄懂与案例相关的法理依据, 明白最后的处理结果。

另外学生的课前准备。学生应根据教师的安排, 认真阅读相关案例, 了解案例中提供的各方面细节、信息和事实, 并查阅相关资料和法律、法规条文, 为课堂的案例分析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3.2 组织好案例教学中的讨论与分析

案例教学中的讨论与分析旨在说明案例、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法理依据。在案例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角色的转变, 此时, 教师应充当设计师、导航者、聆听者、击鼓手与示范者的角色, 时刻注意引导的方法和技巧, 不要直接表露自己的观点, 以避免约束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氛围,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讨论, 成为案例讨论课的主角。引导学生紧紧围绕案例讨论的主题, 分别从各自角度剖析案例, 阐述自己的观点、见解, 相互辩论, 形成热烈探讨问题的气氛。

3.3 注重案例讨论后的总结

案例讨论结束后, 教师应针对学生在讨论中的观点、理由、论证方法和表达技巧等进行总结和点评。分析讨论的思路是否正确, 分析解决问题的途径、手段是否得当。指出本次案例讨论所运用的理论知识, 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并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发挥余热, 引导同学们展开课下新的讨论。最后还要肯定本次讨论的成功之处, 指出存在的缺陷及不足, 激励同学们下次更好地参与讨论分析。

3.4 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

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是案例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让学生通过对案例分析与讨论的总结, 巩固所学知识, 加深学生对经济法理论的理解, 使所学的知识更加融会贯通, 起到锻炼和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作用。

经济法是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却总以抽象的概念、原理、制度、规范等形式出现, 要使这些抽象的理论具体化, 使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摘要:《经济法概论》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较扎实的法律理论知识, 而且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以解决实际问题。案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应用专业理论, 提高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养成开拓进取的良好品质。

关键词:案例教学,经济法,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1] 吴思嫣.财经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案例教学法探讨[J].商场现代化, 2005.

[2] 闫燕.浅谈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6.

[3] 郑金洲.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 (7) .

[4] 卢海涛.谈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管理类学科中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 (13) .

[5] 周宏.教学方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1.

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的应用范文第4篇

1.1 案例教学法概念

案例教学法是有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院长克里斯、哥伦布、朗戴尔教授所创设的现代教学方法。实质就是按照教学大纲规定对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进行现实教学的理解和需求比对中, 将优秀的典型案例进行运用;也是有效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团队协作精神。案例教学方法在对选择的信息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同时, 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及角色融入, 也是有效提高学生自身对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的互动式教学方式。

1.2 适用范围

案例教学法在现实的课程教学应用, 其实际开展相关内容教学的前提是由一个基本假设, 在学生进行现实教学方式的教学内容吸收和知识获取中, 其也通过这样的形式对自身的学习意识和探索精神进行个性化形成, 在教学内容和学生现实生活接触事物进行联系和创设时, 也是在调取学生自身记忆进行知识、技能的提升;同时, 使教学效率和质量达到教学任务的指标。案例教学法非常适合与学生进行思维开发分析、综合素质及能力评估等高级智力技能。而这些技能在管理者或专业人员的案例分析在一定程度上, 也是学生在接受教学课程内容中, 有效结合自身情况并与之进行对比的前提。为使相关的教学方式能在不具备现实风险的同时, 使案例教学法更具优势, 教师和高职院校也许在学习环境进行用功, 及在为学生提供符合其专业知识和能力提升的案例教学内容时, 也需注意对课堂教学内容中的辅助设备、设施进行完善。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模式的结合中, 也在学生求教、自学途径上, 将传统的课上学习、提问, 向计算机技术辅助下的线上线下同步互动交流进行知识和技能提升。这之中, 教师进行教学时一定要确保学生对执教的专业知识内容有较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也是保障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

1.3 特点及作用

案例教学法具有的目的性、真实性、综合性、启发性、实践性等, 都是其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的特点要素。教师在进行单个或多个内容独特且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中, 也在促使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自主思考、分析、讨论的过程里, 不在将自身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而是将学生作为主体进行适当性的思维引导和指点;也在不干涉学生自主思维和个性的同时, 使其形成具有自身性格特征的全面、完整的逻辑思维和问题思考方式;也在提升其自主学习意识、研究分析问题、互动交流里, 能在可观真实的案例中, 使学生能站在客观角度, 对教师所陈述的案例进行自身意识和思维辩证的理解和结论得出。而案例教学法较之一般的案例其内涵更为丰富, 但在现实的案例解析和问题解决措施也较为复杂。从侧面也要求学生在具备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 也要具备较高的应变力、观察力及决策力;而在对学生综合运用和技能选择中, 教师也要明白案例教学的目的不是使学生形成固有的传统思维模式, 而是在没有正确、决定性的定案中, 对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探索和问题分析能力的启发和自我见解问题的逻辑思维构建。并在实际实践中, 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综合复合型素质的组成部分。为此, 教师在进行学生思维引导的过程中, 就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度, 使整个教学课堂的过程呈现动态性, 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景象。

而案例教学法对学校教学质量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即在发展教师自身专业和指教创新精神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及品质;教师在学习案例教学方式的过程中, 将相关知识和自身教学经验进行融合、内化, 也能在相应程度上对我国当前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中的错误思维和不确定性知识进行统一整合和分析。在对教师教学理解出现的问题的有效化解中, 也使教师对实际所开展的教学方式在实践中进行分析和反思;大大缩减情境教学和实际生活情境之间的差距, 让教师对案例运用的理论掌握更加得心应手。

2 当前时代背景中高职金融学教学面临的考验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整体的社会发展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并将传统计划经济进行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完善途中, 全球经济的统一也使得我国市场经济和消费视角出现改变, 也使得群众对金融行业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强;在其地位不断上升的过程中, 国内金融机构也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其涉及业务种类也在不断更新。而在社会经济大跃进的过程里, 金融行业所进行的实践和措施开展也使社会发展要素出现多元化的同时, 也相对出现诸多不足和问题;而为使相关的金融经济发展和我国现实社会发展情况有联系及需求满足, 我国高职金融学教学过程中也要重视其教学改革。

2.1 金融教学出现调整的原因

20世纪70年代,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并出现金融管制;使国际整体的金融业和社会各界人士受到严重影响, 且改变了全球金融业面貌。随后因第三次科学革命产生的互联网等现代技术也在辅助金融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时, 使传统的金融行业和学术理论知识结构在相关研究人事认识到其不能在有效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将其进行现实金融学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相应调整;以满足当代社会发展对金融经济发展的需求。

为此, 将金融专业的教学内容和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金融创新及金融衍生工具等新兴课题中, 将其与金融学专业教学内容进行融合, 也是推动我国现实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

2.2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金融学教学中存在问题

对案例教学法引入我国高职金融学教学的现实状况的分析, 我们了解到其使得我国的教育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但由于引进和进行实际教学的时间较短, 我国实际对其现实的应用还存在一定无法调和的问题及弊端;而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多个因素造成的。从教师方面来看。我国绝大多数教师对实际课堂进程的课堂主体认识出现错误理解, 在传统应试教学中, 教师为课堂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意识中, 教师在教学课堂开展的内容以自身见解和教案安排进行教学, 在将知识答案进行固有答案的灌输中, 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升限制和固化;其次, 教材反复多次的使用, 也使得教材与社会现实发展存在偏差、脱轨。在对大量国外先进教学案例进行实践教学和指导时, 教师也忽略了国际和国内之间的教育差异和区别;不对我国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需求进行实时掌握的过程中, 我国目前的金融教学案例也存在与实际发展不符的情况。同时, 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也使得我国案例教学在高职金融学教学中长期处于停滞的初级阶段。

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进入高职院校并学习金融专业的学生而言, 其自身的政治素质和决策能力远不及高职院校中的教师, 在其自主学习意识不能有效发挥的过程中, 学生固有的进入高职院校是进行生存技能的固有思想, 也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至于萌芽状态。不利于我国金融行业现实发展的人才需求满足。

3 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步骤

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内容为案例教材、课堂讨论及期末测试。而教案的背景信息和摘要作为案例教材;课堂讨论中的教师及学生之间的任务;也在教师进行苏格拉底式提问并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思考中, 使学生能在自我逻辑思维意识的转化中将创设情境机型案情的客观陈述、案例评定和现实对比。实际教学方式的课堂教学开展是为大大“向法律人一样思考”的目的;为此, 在处理原始法律文件能力和社会学法学思维方式的培养中, 期末测试也成为检验学生专业知识和实际应用验证的一种手段。

3.1 自主准备阶段

通常情况中, 正式进行集中讨论前一至两周的时间, 是教师将案例材料分发至学生的阶段。在学生对所要进行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阅读和信息收集时, 也是使学生思维意识里形成对应问题结构框架和解题思路的过程, 在加强自主思考和研究的同时, 学生的思维框架和观察事业也会得到拓展。教师在贯彻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内容中, 清晰认识到学生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及自身实际教学作用为引导。对该阶段的学生准备阶段进行需思考问题的罗列, 也是有效辅助学生开展针对性知识内容阅读和信息资料收集的关键。

3.2 小组讨论准备

教师在依据学生具体学习年龄和阶段学习内容的情况掌握中, 也需考虑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学历、专业等因素。在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小组分组中, 保证小组中的学生认识在三至十人之间。而学生的个性多元化, 也会让其在小组讨论过程中, 不会只对一种单一的情况和意见进行探讨, 而是在不同意见的活跃表达中, 使学生能通过互动交流加强对案例的理解和认识。

3.3 集中讨论

在小组讨论得出对应结论的过程中, 教师再进行集体讨论的开展;通过各个小组派出的代表, 对本组所讨论出的案例分析内容和处理方案的见解发表中, 学生之间提出的问题和对答, 也是凝聚团队协作能力的关键。教师在这样的过程中, 与其说是引导者, 其更像是活动开展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进行有效时间的“一问一答”中, 也是对开放性接收不同意见和理解的认识过程, 而教师对学生辩证中的问题进行对应选择和问题提出, 也是在学生自我思维意识构建中, 可能出现偏差的组件进行纠正和注意力吸引的教学质量确保的重要环节。

3.4 总结阶段

在小组和集中讨论结束后, 教师应留出对应时间, 让学生对实际所探讨的问题和思路进行总结。在规律和经验双向把握中, 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术经验的现实途径。其教学方法在于英美法系特色紧密契合的过程中, 也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氛围进行活跃和革新;为教师授课带来相应好处。而学生知识系统知识的欠缺和不能通用于所有学科也成为案例教学法的不足之处。

4 高职金融学教学的改革措施

4.1 明确高职金融学的教学目标, 并选择对应的教学案例

我国在现实的教学开展中, 不论是哪一种教学科目或教学模式,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知识内容的讲学中首先就要明确金融科学的专业知识教学的教学目标。也只有在教师真正了解到金融学对现代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和作用, 即“金融学是什么?”、“为什么学金融学?”、“如何进行金融学内容教学?”等相关问题的反思和研究;才能在改变教师传统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的过程中, 从指教思想上真正认识并了解到金融学专业的实际教学意义, 在进行适应与现代社会进程需求和学生情况的掌握里, 将其传输给该专业的学生。也是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并重视金融学这门专业知识课程内容的前提, 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质量和效率。

此外, 在教材的设置和教学案例的引用中, 教师也要在根据国内行业现实发展情况, 即在以我国当前的金融形势为设置课程案例教学内容的过程中, 将市场经济作为实际编排导向, 适当选择公众较为关注或知晓的金融案例进行课程开展;也是在有效规避国际金融案例, 防止教材出现贫乏、不切实际的知识内容。为此在案例选取完成后, 对应设置涉及的内容连接;如:保险合同生效的研究内容中, 教师可将以往涉及的无效合同、错误合同进行列举;并在下方或图片周围注明保险合同生效与否对投保人和保险人自身利益的影响波动, 在实际案例的呈现中也是对学生在相关合同概念意识和认识的加强。由此, 我们得出案例选择是否具有代表性、鲜明性、新颖性、恰当性, 直接决定了教师金融学专业课堂教学的效果好坏。

4.2 创新设计教学教案;对布局进行合理编排

案例教学法实际上就是将案例进行课程教学的模拟开展。而一个精彩的教学案例需要教师通过长期的执教经验和教学情况的实时分析进行提出, 可以说, 这样的教案就是教师倾注所有心血完成的成功的课堂授课的前提保障。即在课堂开始之前, 教师需按照当下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实际教学指标, 在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等现代搜索工具中, 对授课内容进行线上的案例查找, 也是丰富课堂教学被容, 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的重要内容。在此之中, 教师以学生的角度对课本、教案进行解读和逆向思维的思考, 在对学生现实学习状态和情绪的实时把握和评估, 也是对学生所提出的多样化问题进行有效范围分类和互动环节准备;不至于在了解整体教学方向过程中, 因为学生的突发提问出现被动局面。同时,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在对课程内容和呈现方式不再以传统文字和口述表现中, 运用PPT、视频、音频等手段方式, 也在丰富学生视角和加强理解中, 使学生能在更为直观的案例形象展示中, 激发学生对金融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及课本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4.3 转换课堂教学的主题思维, 并采用鼓励方式

案例教学进程中, 分析、研究环节成为实际教学模式的重要内容;其实质也是有效提高学生问题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所在。师生互动是加强双方之间的沟通, 同时在相关环节中, 以往教师没有办法对所有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一讲解或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及想法的现实掌握;为此, 开展案例教学法, 从另一个角度来家讲也是在将总数量较高的学生个体进行对应小组组成的学习小组的讨论和分析中, 使较大的基数能在分为一定数量的小组枝干时, 学生能在组内的想法和问题讨论中, 得出多元化因素构成的结论, 并在开展班级性的集体讨论中, 通过选任的小组代表对讨论结论进行表达和学生问题的解答。共同观点是大众认可知识内容的基石, 但在实际的讨论中, 从组员、组长在到老师的互动流程模式, 也是在保证课堂纪律的同时, 使学生的思维有开发行的拓展和多元化的见解;减轻着教师在解惑上的教学压力和强度。同时, 观察学生个体在集体讨论中的实际表现, 对参与度高的学生进行见解误导的引导;对不发言或害羞的同学进行实时的心理疏导, 在鼓励其克服心理障碍的同时, 也是加强学生团队凝聚力、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和上进心的有效措施。

4.4 教师对讨论进行整合总结

教师对讨论进行整合总结, 也是确保课堂评价提高的方式。教师对学生在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中得出的结论和成果进行高效归纳和整合的同时, 开展课堂评价也是对本次课堂教学活动的客观评价和效果的集中认识;深化课堂讲解的中心环节之中, 其也在教师进行实际得出结论的归纳总结中, 对学生学习小组实际得出的知识结论和成果进行统一步调的整合, 在清晰掌握学生对金融学知识掌握情况和运用熟练程度的了解中, 确定下次案例教学课堂开展所要进行的内容回顾和新知识占比的大小, 提升整体课堂的教学效率。除此之外, 也能对学生讨论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和问题 (如:立意不明、逻辑不清、陈述不强等一系列问题) , 在全面把握的过程中, 针对此次课堂讨论的重点进行相应存在问题及错误认识的指出和及时纠正, 而对没有进行纠正的内容进行之后课堂内容的考虑和编排;也是在及时修正错误思想, 加强学生思考能力。且有效使学生完善自我学习意识、提高学习能力的重点。其次, 学生进行课堂活动的评价。课堂活动最终展现的质量和效果高低评定, 起决定作用和最高发言权的人员为学生;因此, 在案例教学课堂结束后, 教师也要及时了解学生对此次课堂活动开展的现实情况反映和状态了解、交流,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吸取, 并结合实际教学需求进行实时调整和课堂活动内容的改进。也只有做到尊重学生态度和意见时, 真正让金融行业的发展和构建在符合社会和谐发展进程原则中, 推动金融学教学的发展。

而在实际进行的案例教学法中, 教师也要注意将案例讨论的内容尽量摒弃主观臆想的成分, 不做学生思维的决策者, 而是在做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过程里, 引导实际课堂的讨论方向;在认识到案例教学耗时性中, 对实际选择的案例内容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其适用性、新颖性的与其判定。即坚定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过程中, 不走过场、摆花架子的过程中, 办出信誉的课堂活动。

5 结语

综上所述, 案例教学法在金融教学中的应用, 切实提高着高职金融学教学水平, 但由于相关教师对其研究的时间和深度较为浅短, 其与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融合还需要一定时间, 并需要教师及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不断地研究、探索;在创新出适应与我国社会现实发展需求的高职金融学教学方式的过程中, 也是有效提升我国金融行业在国内、国际上影响的关键。当然, 文章对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金融学教学中的应用技巧和相关内容的研究分析, 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此项研究的主要目的还旨在于抛砖引玉, 增强院校和教职人员在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高职金融学教学内容及措施实践、分析、实施的重视, 即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在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上的深入研究和发展。

摘要:我国自改革开放后, 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进程不断提升, 而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从侧面强调了社会的上层建筑都产生于现实的经济基础之中, 而经济的提升自然离不开人才。在全球金融行业统一发展的过程里, 我国高职金融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也在学习国内外先进教学模式和经验时, 案例教学法的引入对我国相关教学水平进行相应的提升。但由于相关教学方法在国内应用、普及时间较短, 实际方法应用的教学里仍存在无法协调的弊端;即在不重视学生在课堂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应试教育知识的讲解;在限制学生思考范畴及能力发展;教材案例没有和现实社会及国际趋势对接;大量引进国外成功案例;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 也成为国内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金融学教学中的应用阶段中教师所要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职金融学教学

参考文献

[1] 斯琴图亚.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金融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 2015 (70) .

[2] 程献粉.浅析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金融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 (教师版) , 2014 (13

[3] 周明.《金融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2 (27) .

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的应用范文第5篇

基于以上原因, 笔者认为, 案例教学法如何在《营销心理学》授课过程中进行有效运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1 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 在美国得到普及后,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案例教学法被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以及东南亚国家都引进。当前, 案例教学法已经成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与培训中一种十分普及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是指教师本着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宗旨, 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 以案例为基本素材, 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景中, 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双向和多向互动, 积极参与, 平等对话和研讨, 重点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并促使学生充分理解问题之复杂性、变化性和多样性等属性的教学方法。

根据教育界对案例教学法含义的共识, 结合营销心理学课程的特点, 笔者在论文中将营销心理学课程中运用的案例教学法的含义界定为:一种以一些典型市场营销心理现象为中介, 通过体验再现的、真实的公司营销情境, 将教与学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的教学方法, 即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展开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法。

2《营销心理学》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强调:学习同时包含了认知和行动两个方面, 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同等重要。基于这种思想, 案例教学法在《营销心理学》课程中的应用需要同时关注以下相互关联的三个部分:案例课程的设计、案例课堂运用的基本过程、案例教学的总结, 从而增强学生将新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环境之中的可能性。

2.1 案例课程的设计

案例教学中, 教师对于课程设计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和发挥的空间, 但同时教师也需要担负更多的责任。教师不仅要准备教学材料, 具体教学目标等也需要由教师具体落实。

2.1.1 教师的准备

(1) 确定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是案例教学课程设计的第一步, 只有在教学目标明确的前提下, 教师教学材料的收集和组织、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等活动才能有方向、有序地进行下去。

(2) 选择好合适的案例。

在案例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做的不是匆匆忙忙地去选择若干案例, 而是以每次课的教学目标为依据, 围绕教学实践中的高影响力问题来组织案例选择。案例选择是否适当,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效果。

2.2 案例课堂应用的基本过程

笔者在《营销心理学》课程教学中运用了案例教学法, 经实践和总结, 将课堂实施的基本过程概括为案例引入, 创设问题情境一案例呈现一案例讨论一总结。

2.2.1 案例引入

案例引入阶段就是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在案例引入前布置作业, 让学生收集相关信息, 为新课的学习建立概念框架。

2.2.2 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其实就是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并让学生独立探索的过程。

案例教学的实质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型学习”, 案例中包含了多个问题, 同时也包含了问题的多个解决方案。案例教学的课堂就像是随着一连串问题不断深入的“头脑风暴”的课堂, 我们可以用图1呈现这一过程展开的方式:

问题提供给学生, 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边看案例边进行思考。案例教学是否能成功进行, 问题的创设成了关键环节。常言道“问则疑, 疑则思”, 只要所设问题切中要害、发人深思, 学生就能在对问题的探索中, 学习知识, 学会方法。

在设立问题时, 笔者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一是要紧扣教学的中心目的。提出的问题要符合案例的主体, 能够揭示案例所要的本质东西.大体限制思考和讨论的范围, 加强案例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二是提出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讨论兴趣, 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 问题应有问可答, 有论可争, 给人思考和启发。三是提出的问题要具体, 便于学生有言可发, 切中要害。四是要变化提问的角度, 因为从不同方面提问, 可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2.3 案例呈现

案例呈现给学生的时间和方式可能因为教学目标、案例形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以呈现时机而论, 可以放在讲授知识之前, 也可以放到讲授知识之后, 就案例的呈现方式而言, 我总结了一下几种方式:

(1) 给每个学生发放文字材料;

(2) 运用投影仪将案例投射到屏幕上;

(3) 播放案例录音;

(4) 教师或学生生动形象地描述案例;

(5) 利用多媒体呈现案例等等

以上方式可以兼而施之, 但不管使用何种方式, 我都尽可能地渲染出案例所描述的氛围, 让学生尽快地进入案例情境之中, 从而充分感知案例, 为后面的分析讨论做好准备。

2.2.4 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阶段就是支架式教学的协作学习环节, 即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 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 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

孔子曰:“不愤不启, 不徘不发”。教学就应当是一个不断启发、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人说, “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 好的教师讲解, 优异的教师示范, 伟大的教师启发”, 这个说法是有见地的。教学语言的启发性, 就是在教学时用语言把学生的心灵点亮。教师的教学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就要求教学语言相应地应当耐人寻味, 发人深思, 富有启发性的艺术效果。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富有问题性, 给学生留下想象地余地, 让学生能够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由个别及一般, 及至“一石激起干重浪”的效果。在案例教学中, 教师的启发引导也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引导学生步步深入, 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 (发) , 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启) 。

3.2.5 总结延伸

讨论结束后, 教师应对讨论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对有异议的问题, 鼓励学生课后深入思考, 求得新知。总结阶段对发表错误意见的同学也应给予鼓励, 鼓励他们这种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敢于异想天开的思维方式, 当然也应加以引导

在每次的案例讨论结束和, 我都会对讨论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和重点问题进行总结, 并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进行口头总结, 旨在交流个人学习体会。然后由整个小组合作完成一个书面报告。书面报告的撰写是学生综合能力的表现, 是锻炼书面表达技巧的机会, 有利于细致地利用、消化、吸收案例学习的成果, 加深对课堂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获得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效果, 也有利于帮助他们更好地回顾案例的讨论经过和解决方案的形成过程。

4 案例教学的效果

4.1 案例教学发展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活动的主体, 展开独立的学习活动, 进行相互之间不同观点的交流、切磋和争鸣, 取长补短, 互相促进提高, 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获得观察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及学习策略, 获得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必备条件。同时小组内的协作与小组之间的竞争又让学生不断地获得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 这些竞争与协作又成为学生对解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决策的动力。

4.2 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中, 案例中的问题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 学生对案例和案例中的问题提出各自的观点与解决办法, 教师利用学生个人对案例的自学, 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形成个人独立的对问题的看法。同时, 由于问题解决本身是一个内在的奖励。学生们学习动力由外在的教师奖励变为个人在自行解决问题所固有的内在奖励。在班级讨论中, 视角独特, 观点新颖而又能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受到教师的特别欢迎和赞赏。教师的这种评价倾向使学生力求对问题解决方法的设计大胆假设, 而这正是培养创造性思维所必须的。

4.3 能对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进行整体优化

案例教学能对多种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优化组合。在课前的案例准备阶段, 学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案例中的问题对案例进行自学, 在小组讨论阶段, 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在班级讨论阶段,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观点, 各小组阐述各自的观点。这样, 案例教学将个别教学、分组教学和班级讨论等形式进行了合理组合和综合运用。同时案例教学还可以在案例呈现等阶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媒体, 使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高。总之, 案例教学的这种对方法运用的综合性与媒体运用的灵活性使其具有更强的弹性和适应性。

摘要:案例教学以教学案例为载体, 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 选择一定的教学案例从事教学的一种教学法。在《营销心理学》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 是该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的特殊性所要求的, 中专“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中专生学习的特点, 使得运用案例教学法不仅必要而且可能。本文结合营销心理学课程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探讨营销心理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管理学原理,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1] 安平.案例教学法研究与实践[J].长春大学学报, 2002, 5:22.

[2] 郑金洲.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教育理论与实践嘉玛.案例教学及其在国发展现状[J].中华读书报, 2003 (8) .

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的应用范文第6篇

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 教育理念不断更新, 教育已经不再仅仅为了教会学生掌握固有的知识, 更是为了充分发扬学生的个性, 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 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 以促进社会和谐地发展。这使得传统的物理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客观上阻碍了上述目标的实现, 弊端多多。

而案例教学法在物理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就是通过案例就某个实际的物理问题提供了真实的背景情况介绍, 探究问题中隐含的关键所在, 给学生留下一个创造性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锻炼他们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体会物理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 案例教学法在物理新课程教学应用的背景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形成和运用, 早期发生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法学院和医学院, 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种教学方式十分注重对原理的应用, 引用的例子大多是现实中的实例。举例来说, 在讲到弹性问题时, 首先会详细讲解农产品缺乏弹性的特点, 然后帮助学生从经济学角度理解政府补贴农业的原因。一句话, 这样的案例分明是在告诉学生:你学到的知识、原理是有用的, 它可以用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案例法在这两个领域取得的显著成绩激励了商业教育领域, 案例教学开始被运用于其他学科, 其内容、方法和经验日趋丰富和完善, 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案例教学法在国内推广开始较晚。改革开放后, 随着国际交流的加深, 我国开始引进, 采用案例教学法。此后, 案例教学逐步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可, 在我国的各类学科教学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 取得了一些经验, 也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物理教学法是“教”与“学”的教育方法, 这种方法虽然对传授物理知识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是, 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

第一, 在教学目标上重知识的积累, 而轻思维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积极参与, 把学生的头脑当成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第二, 忽视个体差异, 不注重因材施教。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之前, 对丰富多彩的物理世界的认识因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同而各有差异, 学生在心理状况上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传统的教学模式按等量、同速度进行教学, 这样不利于因材施教, 难以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

第三, 过份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传统的“传递—接受型”教学模式提出了“五环节”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即:组织教学—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是“教师中心论”, 缺乏对教学信息的适时检测和反馈, 不能实现对教学过程的及时调节和最佳控制。

第四, 重结果、轻过程。教师的讲授只着重在物理知识的结论及其应用上, 对于物理知识获得的过程重视不够, 对于学习方法也缺乏指导, 更谈不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其结果是培养的人才思路不活, 迁移能力差, 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针对以上弊端, 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提高科学素养, 注重科学探究”的理念, 指出:“必须倡导物理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体验和感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逐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物理课程要全面反映物理学与技术、社会的广泛联系, 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而案例教学法则恰好能够反映出物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这使得教育者也开始逐步探索案例教学法在物理新课程教学中应用。

2 案例教学法在物理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我们已经了解到, 案例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 案例教学法绝不是仅仅在物理课堂中举几个现实生活中的物理故事。为了起到很好的效果, 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精心的“策划”。

2.1 案例的选择

这一步往往是根据当前的教学计划, 在现实生活中选择合适的案例, 使学生们能够通过案例学习到教学计划中所要学到的知识。

2.2 案例的设计

案例的选择往往是根据将要学习的知识点在现实生活中选择合适的物理实例, 而案例的设计则要相对复杂得很多, 它往往对案例设计人员或老师素质有着很严格的要求, 因为设计好的案例必须在理论上能够达到预期所要达到的效果。这个效果不仅要使得其能够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同时最好能让学生们更加能够体会物理的作用以及现实生活中物理的存在, 从而加深学生对物理的兴趣爱好。

2.3 教学的设计

教学的设计往往跟案例的设计紧密相连, 设计好的案例需要通过课堂上来发挥其作用。那么, 如何在课堂中将案例的作用发挥出来呢?如小组讨论, 集体讨论等方式。通常, 案例教学法的策划需要进行以上步骤, 但也有一些步骤是可以附加的, 如课后总结, 以及同学们对相关课题的后续调查等。下面, 通过一个常见的案例“宇宙航行”作为示例, 来分析案例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3.1 案例的选择和目标

由于学生已经学过了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 具备解决宇宙航行问题的知识基础。另外, 学生对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及其在天文学上的理论应用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对人造地球卫星的原理尚不清楚, 对人类航天事业也需要进一步的了解。因此, 案例上可以选择人造卫星的发射和中国神舟飞船发射情况视频。期望达到的目标有:

(1)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数值及意义, 并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2) 了解人造卫星的原理及运行规律。

(2) 过程与方法: (1) 经历探究人造卫星由设想变为现实的过程, 体会猜想、外推的科学方法。 (2) 通过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 养成用万有引力是天体运动的向心力这一基本方法研究问题的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了解人类探索太空的过程, 感受科技发展对人类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促使学生树立献身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通过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的了解, 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2.3.2 案例的教学设计

(1) 案例展示:利用多媒体工具播放人造卫星发射与中国神舟飞船发展历程等录像。

(2) 设置疑问: (1) 人造卫星绕地球做什么运动? (2) 发射人造卫星需要多大的速度? (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3) 如果要研究其他星球, 航天器的发射速度得多大? (第二、第三宇宙速度的意义) (4) 卫星在不同高度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行的快慢如何?卫星运速度与发射速度一样吗? (人造卫星的运行规律)

(3) 小组讨论:使得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进行思考和发言。

(4) 集体讨论:在讨论中交流互补, 并得出答案。

(5) 总结评价:教师合理的评价, 对学生起到促进和激励的作用。

(6) 后续的探究活动:阅读课文“梦想成真”、“科学漫步”和“STS”, 组织学生搜集资料, 编写论文。

(1) 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到中国神舟飞船的历史过程。

(2) 航天事业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3 案例教学法在物理新课程教学中应用的问题

我们看到, 案例教学法在物理新课程教学中应用还是具有很多优势的, 如:案例教学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概括、分析能力:协作、交流能力:学以致用等等。并且在扩展学生知识面、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局限性, 案例教学也不例外:

第一, 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有时候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它常常要求教师必须经过良好的训练, 尤其是教师要想自己写出优秀的案例对教师无疑不是一种考验.在这一点上教师所需要的准备时间一般要比运用其它方法进行教学的时间长。

第二, 案例教学法同样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学生在对案例进行分析之前, 应该具备比较全面的相关知识, 如果学生的知识掌握不足, 有的时候可能看到案例后不知道从何下手, 甚至在讨论的时候没有人发言, 出现所谓“冷场”的窘境。这要通过教师和学生较长时间的实践, 让学生能够尽快适应。

第三, 案例教学的效率有时较低。案例教学以学生的主动积极地参与为前提, 以教师的有效引导和组织为保证, 以设计或编写出来的能达到教学目的案例为材料而要做到这些方面的有机结合往往较为困难, 有时甚至产生耗费时间较多而收效甚微的效果。

从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可以看出案例教学实质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的自主探究性学习过程。实践证明, 运用案例教学, 课堂自主性学习气氛会因此而活跃, 切实显示出了物理学科教学的特色, 对于推动物理课教学方法的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不过, 案例教学法固然有效, 也不应千篇一律, 还应灵活运用, 用之得法, 方能收效。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 科技力量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而科技力量的发挥关键在于人才。以往, 我国众多学科的教育, 包括物理, 大多采用传统的“教”与“学”的教学方法, 这种应试教育的方法尽管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选拔人才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我们也越来越认识到, 这种方法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上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发展, 国外原本在工商管理、法律和医学教学中采用的案例教学法得到了很大的推广, 流传至我国, 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本文就是根据这一情况, 分析了案例教学法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及其在物理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并举出一实例具体分析了案例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最后, 本人探讨了该法在教学中的一些缺点。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物理,新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 任长松.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 杨光富, 张宏菊.案例教学:从哈佛走向世界—案例教学发展历史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8 (6) :1~2.

[3] 邵晓明, 黄斯敏, 陈宗造, 等.高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6.

[4] 曹长德.教育学案例教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8:3~29.

[5] 孙军业.案例教学[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4:17~26.

上一篇:产后脱发的原因范文下一篇:模范事迹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