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范文

2023-10-30

案例范文第1篇

“第32”随着王书记念到通报里人数的不断增加,让我感到十分的震惊,因为这就是在我们中石油,我们赖以生存的企业中发生的真实的腐败案例,从集团的高层到采油厂的厂长,所涉及的范围之广,人数之多,让我清醒的认识到,反腐败工作就在我的身边,更让我时刻警醒自己,要坚持党员原则,严守纪律底线。结合此次通报,谈一下自己的深刻体会。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一些党员干部放松了理论学习,降低了自身政治要求,忘记了共产党员的宗旨,在光怪陆离的物质大潮冲击下,经不住诱惑,迷失了自我,放纵个人欲望,置党纪国法于不顾,疯狂追逐利益,在权力、金钱面前丧失了原则,辜负了党和国家多年的培养,利用职务之便,做出有悖于共产党员原则的事情。通过对通报材料的学习,我认为:前车之鉴、教训深刻、令人痛心,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深刻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因此,我们党员干部必须要加强政治论学习,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科学的方法论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持续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坚决抵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物欲横流诱惑,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将其用在为职工群众谋福利、办实事上,经受住权力关、金钱关和人情关等各种考验,筑起抵御各种诱惑的“精神长城”。

一是加强学习,坚定信念。正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修心。纵观任何领导干部的腐败案件,无不是放松了学习理想信念动摇,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所致。腐败分子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究其原因,就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在金钱名利的诱惑下,放下了对三观的改造,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出现了“只讲实惠,不讲理想;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钱财,不讲原则”的不良信念。因此,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自我坚持经常性的深入学习,大力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在学习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反面案例与正面教育相结合,结合自身工作,大力提高自我约束潜力和自我警省潜力,不断增强新时期自身拒腐防变的潜力。

二是以案为鉴,廉洁自律。我深刻认识到,领导干部一旦贪欲膨胀利欲熏心,就会丧失理想信念,在金钱面前打败仗;一旦追逐名利捞取功名,就会导致急功近利,贻误事业的发展;一旦恃权轻法、心存侥幸,就会触犯法律受到制裁,最终变成人民的罪人。权力非药,却能迷醉心魂;利欲无牙,却能吞噬理想;金钱无手,却能推人堕落。为此,务必强化自律意识,防患于未然,坚持防微杜渐,时刻为自我敲醒警钟,要明白自我该“做什么”, 2 不该“做什么”。正风肃纪的螺丝要越拧越牢,拒腐防变的发条要越上越紧。

案例范文第2篇

2004年,联想公司正式从“Legend”更名为“Lenovo”。从此树立其自己的世界品牌。

联想获得如今的成功,是与其与IBM公司并购这一重大举措分不开的。没有那一次的并购,就没有今天的Lenovo.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并分析那一次伟大的并购。

一、联想与IBM 公司并购背景及动因

1. 联想并购背景及动因

。联想并购IBM 的动因: ¹扩展海外业务, 获取世界一流品牌, 借助IBM 的品牌提升国际地位和形象; º获取IBM一流的国际化管理团队;获取IBM 独特的领先技术;并购IBM 的个人电脑事业部后, 能得到更丰富、更具竞争力的产品组合;获得IBM 的研发和技术优势, 并获得IBM 遍布全球的渠道和销售体系和国际化公司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市场运作能力。

2. IBM 出售PC 部背景及动因

IBM, 全称为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或万国商业机器公司,总公司在纽约州阿蒙克市公司, IBM 出售个人电脑事业部动因: ¹剥离弱势PC 核心业务, 从1998年开始其个人电脑业务年年亏损, 成为各部门亏损之最, 卖掉PC 业务, 卸下包袱集中资源发展服务器及1T 服务等高利润业务, 重新在另外一个高端领域抢占制高点。º将PC部卖给联想既帮助IBM 卸掉包袱同时也借机获取更多的中国市场。

二、联想与IBM 公司并购过程跨国并购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投资活动, 并购过程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专业知识, 仅靠并购企业单枪匹马是难以完成的。联想在并购IBMPC 业务过程中, 中介机构阵容强大, 比如2003 年聘请麦肯锡作为战略顾问, 全面了解IBM 的PC业务和整合的可能。在进行了长达13个多月的艰难谈判之后, 2004 年12 月8 日双方终于达成了最终的并购协议:财务方面。IBM 全球PC 业务的实际交易价格是17. 5 亿美元, 其中包括6. 5 亿美元现金、价值6 亿美元的联想股票及PC 部门5 亿美元的债务。IBM 将持有联想集团约19% 的股份。2005 年第二季度起, 联想将分三年支付给IBM7. 05亿美元的服务费用, 分别为2. 85 亿美元, 2. 23 亿美元和1. 97 亿美元; º人事方面。董事会方面, 杨元庆先生接替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先生, 成为联想董事会主席。柳传志先生为董事会非执行董事。前IBM 高级副总裁兼IBM 个人系统事业部总经理Stephen Ward 先生为联想首席执行官及董事会董事。另外, IBM 提名Robert W. Moffat Jr. 先生及周伟馄先生进入联想董事会作没有投票权的观察员。在股权交易完成后, 将有三位来自三大财团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美国新桥投资集团、泛大西洋集团的代表加入董事会。联想还宣布朱立南先生获任命为非执行董事,代替辞任董事会职务的曾茂朝先生, 联想集团将拥有约19, 000 名员工( 约9, 500 来自IBM, 约10, 000 来自联想集团) 。»业务方面。联想集团和IBM 将在全球PC 销售、服务和客户融资领域结成长期战略联盟。IBM 的全球金融部( IBM Global Financing) 和全球服务部( IBM Global Services) 以其现有的强大的企业及渠道, 分别成为联想在租凭和金融服务、授权外包维护服务方面的首选供应商;品牌方面。此次

交易包含一个五年期的对全球知名的IBM 品牌的许可使用协议, 并且拥有了享誉全球的Think0家族商标。

三、联想并购IBM 所面临的风险及其治理

1. 人才整合风险及其治理

为了留住优秀的海外员工同时又安抚老员工, 使所有的员工同心同德联想采取了以下措施:在企业文化融合过程中, 有效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杨元庆提出了联想高层员工要注意三个词: 一是坦诚, 二是尊重, 三是妥协。为促进联想不同国籍员工之间文化融合,联想以实际行动来证实他们对人才的重视, 并购完成后的头18 个月, 联想把原有人才,文化整合停留在加强沟通、改用英语为官方语言、跨文化培训等。对高层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则认真宣讲公司愿景, 给予高级员工充分的施展空间, 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保证老员工的各种收入、福利、工作环境等保持与IBM 的相同, 联想还宣布不裁员以稳定员工心态, 而且IBM 高级副总裁兼IBM 个人系统部总经理史蒂芬# 沃德留任收购完后的联想的CEO,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原IBM 的员工有些许亲切感。

2. 财务风险及其治理

联想收购IBM 的个人电脑业务需要大量的资金, 而联想并购前全年营业收入为29 亿美元, 利润为1. 44 亿美元。联想的财务风险主要有:联想并购IBM 付出了

17. 5 亿美元的成本代价, 再加上股票和负债联想此次收购所付出的实际成本已经达到了24. 55 亿美元。联想本次的收购大部分通过银行贷款以及发行新股筹集资金, 使其承担了大量债务, 资产负债表也因此而恶化。联想向战略投资者发行了大量的可转换优先股, 这些优先股可以赎回, 且每季都须支付现金股利。联想采取了以下措施:联想在高盛和IBM 的帮助下, 与巴黎银行、荷兰银行为首的20 家中外资银行签订了6 亿美元的融资协议 ( 其中5 亿美元为定期贷款), 用于收购支付的现金。3 月份, 联想又获得了美国二大基金3. 5 亿美元的战略投资( 1. 5亿美元作为收购资金, 2 亿作为口常营运之用)。这两笔交易确保了对IBM的顺利收购, 同时也使得联想有足够的现金维持企业运作。在国际融资构成中, 联想这次还获得了三个国际投资公司3. 5 亿美元的资金。根据这一投资协议, 联想集团将向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美国新桥投资集团发行2730000股非上市A类累积可换股优先股, 以及可用作认购2374147474 股联想股份的非上市认股权证。该交易总现金为3. 5 亿美元, 其中, 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投资2 亿美元、泛大西洋集团投资1 亿美元, 美国新桥投资集团投资5000 万美元。这笔巨资的进入为新联想未来发展上了一大大的保险。

3. 客户流失风险及其治理

原IBM 庞大的个人电脑用户群是联想最为重视的。IBM 个人电脑业务每年可以创造将近10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 联想当然希望并购后能继续保持这份成果。联想客户流失风险来源有: IBM 个人电脑业务的主要客户为企业团体, 联想的个人电脑有六到七成为个人消费者, 每年美国政府及其他官方组织在IBM有10亿美元的固定订单, 这笔业务约占IBM 个人电脑业务的10%, 但是, 美国政府一直实行压制中国经济的对华政策, 这将导致美国政府的PC 采购转向其他的美国供应商, 这部分的订单极有可能流失。联想收购后尽管还是IBM 和Th inkPad 的品牌, 但是一个联想管理的IBM 和ThinkPad 品牌是否还能保持原有的口碑很值得怀疑。毕竟联想在国际市场上毫无知名度, 在美国人眼里Lenovo是一个低端品牌, 如果顾客不认可贴上了联想标志的ThinkPad 品牌则会转而购买惠普、华硕等品牌。新联想对客户流失风险是有预计的, 并采取了相应措施:联想和IBM 一起一共派

了2500 个销售人员到各个大客户去做安抚工作、说明情况, 一起和大客户进行交流和沟通, 让新老客户真切的认识新联想, 了解新联想, 对新联想重新定义。联想和IBM建立了广泛的、长期的战略性商业联盟; º全球销售、市场、研发等部门悉数由原工BM 相关人士负责, 联想的产品也通过IBM 加盟到联想的PC 专家进行销售。将总部搬到纽约, 目的是把联想并购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IBM 通过其现有的近3 万人的企业销售专家队伍, 并通过ibm. com 网站, 为联想的产品销售提供营销支持, 创造更多的需求, 同时联想开始大力开掘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 并加紧夺取成熟市场上的中小企业用户。

4. 品牌整合风险及其治理

联想并购前的路线是走中低端市场, 这与IBM Tink2Pad, TinkCent er 的高端产品形象是不匹配的, 联想要成功的将这两种品牌进行整合风险在于:联想只拥有IBM 品牌五年的使用权, 所以联想要在短短5 年限期内完成高端品牌建设, 用5 年的时间来用自己公司的品牌价值挽救TH INK 品牌, 这意味着联想付出比17. 5 亿多得多的代价。IBM 的品牌是值得所有使用PC 的消费者所信赖的ThinkPad 是IBM 的子品牌, 而且ThinkPad 并没有自己的品牌根基, 它一直依赖IBM 在PC 界的权威。当这个ThinkPad 的商标转给了联想, 它就不再是背靠一个强大的主品牌, 而是成为了联想的一个子品牌。当它不再属于IBM 之后, 这些忠实的顾客是否会继续保持对ThinkPad 的忠诚度, 一旦失去了IBM品牌, 缺少了IBM 品牌的支持Think 商标将黯然失

色, 很多客户将可能转向美国或日本品牌。

联想采取的措施有:营销战略,2004年联想为冬奥会提供了近5000 台台式电脑、600 本笔记本、近400 台服务器、1600 台桌面打印机以及技术支持和服务。战略联盟,联想集团与可口可乐公司结成市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已就共同助力北京2008 年奥运会签署了合作意向。同时, 双方将在未来充分利用品牌、渠道及营销等综合优势, 联合发动一系列大规模的合作推广活动, 共同在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上谋求双赢。

四、给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带来的启示

( 一) 做好并购前的准备

1. 收购前进行详细的准备

2. 充分考虑自身的财务状况

( 二) 注重并购后的整合

1. 明确总部职能, 对供应链进行整合

2. 快速确定新的组织结构

案例范文第3篇

摘要:针对军队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存在的学生自觉学习意识差、教学成效低等问题,结合军队院校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将课堂趣味案例教学作为主体、赛课结合作为助推剂,以合理的考评机制补充教改方案,对方案的应用过程、趣味案例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程序设计;自觉意识;教学改革;趣味案例;赛课结合

1 背景

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要从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进行转变,即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依赖性”向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转变。

人们在改造世界时,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使人们从客观现实中引出概念、思想、计划等指导行动,使行动具有目的性、方向性、预见性,并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物质力量。因此,列宁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具有层次性,这是因为人的意识不同于一般动物的心理活动,它具有自觉性,是一种自觉的心理活动,所以,也可以把意识称为自觉意识 。自觉学习意识是指学生把自己置于主人的地位去学习,把学习当成享受的事情,成为一种生活乐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如何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培养使之自觉地进行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一直是学术界和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的第一门计算机专业基础课,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程序设计素养和对计算机科学的浓厚兴趣,对学生后续专业知识的掌握都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学院目前开设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为C语言程序设计,所有专业均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初学积极性都比较高,但由于C语言具有大量的概念、术语、语法规则,传统的教学方法侧重逐个知识点讲授基本语法,所选案例大多用于语法规则的验证和说明。这种教学方法往往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吃不透、用不活所学的语言知识 ,导致教学效果越来越差,课堂效率低下,学生自觉性越来越低,厌学情绪越来越重。

2 自觉意识培养思路

在军队院校“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的新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大学生的自觉学习意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一系列教学活动支撑。笔者提出将“课堂调动、课后助推、考评保障”3种手段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使学生由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依赖性”向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转变。

2.1基于趣味案例教学的课程奠基石

趣味案例教学关键在于“趣味”。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兴趣存在于动机之中,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它可以推动学生积极行动,对于开发智力、丰富知识具有重要意义。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启动有关器官处于最活跃状态;能发动和强化学生内在的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自强不息地学习 。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全美杰出教师奖”获得者,被誉为“美国最伟大教师”的雷夫·艾斯奎斯说:“最好的班级管理就是使你的课堂教学变得非常有趣,如果学生对老师的教学真正感兴趣的话,那些不良的表现就会消失。所谓管理,也就变得容易多了”。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趣味教学的强大力量,在案例中充分融入趣味性。

2.1.1实施要点

以趣味案例充当课堂教学的奠基石,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课堂讨论。这个环节教师要设计好趣味教学案例,然后学生分组对案例进行讨论。讨论要按照每个案例中知识点阶梯式增长的方式设计,前后贯穿,既交叉起来,又各自独立,达到将难点化解的目的。设计出来的案例和知识点的比喻尽量带有趣味性。

(2)趣味案例模拟。根据前面分组讨论的结果,让学生自己模拟趣味案例执行程序并分析结果,根据源程序和运行结果分析其程序中包含的语法知识点及程序结构、具体实现的功能。

(3)程序扩展。教师对所给案例进行讲解,并在已给案例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程序扩展要求,学生通过已模拟案例的相关知识修改相应语法及结构,完成程序扩展要求。

2.1.2趣味案例分析

该题目以广东卫视的一档节目“活动大冲关”为背景。“活动大冲关”第六关是智力加法,为了公正公平,减少人为的干预,智力加法的出题由电脑随机出现两个数,再由选手做答。

活动一:模拟活动大冲关现场,学生分组并计时讨论。

活动二:教师采用启发式方法给出程序,主要讲解①变量没有定义时,把lnt x,y,sum注释掉,看看有什么错;②关于随机函数编写简单程序,让学生明白如下问题,没有randomize()会怎么样?Random(100)真的随机生成0到99的数吗?

活动三:让学生修改程序,拓展知识点为①把随机函数的值改大一点,数据类型改成浮点型;②根据随机函数的意义,改写一些实现简单功能的程序。

活动四:根据上述提示,要求学生互评。

对于趣味案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抽象知识点,可以采用喜闻乐见的通俗比喻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增进理解。现例举其中几个具体知识点,如表1所示。

2.2 赛课合一的课程助推剂

早在二十世纪,很多学校就利用竞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很多外国学者认为,竞赛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和渴望成功的强大动机,被认为足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强烈诱因。在竞赛过程中,学生获得成就和声誉的动机表现得更为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使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1994年,教育部与信产部创办全国高校电子设计大赛,旨在选拔优秀学生,锻炼和考察其短时间内软硬件设计制作与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清华大学电子设计大赛是一项普及型赛事,每届有上百支队伍参赛,比赛类似于机器人设计大赛,难度大,观赏性强,对参赛选手的软硬件素质要求更高。竞赛可以使参赛者加足马力、提高效率,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加自觉学习意识。

2.2.1实施方案

实施要点:竞赛以趣味性、刺激性、竞争性为原则,重在结果;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觉学习意识为终极目标。

实施难点:竞赛内容的选择、过程监控、成果评价。

实施过程:竞赛的组织范围可以从班级内部的竞赛、学校范围的竞赛到全国范围的竞赛,一级一级逐步扩大。随着竞赛范围大小的变化,竞赛内容、难度、参加学生数量、分组情况也随之变化。

2.2.2竞赛评价方案

(1)要求与考核是指挥棒,不同类型的竞赛,制定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

(2)基础型竞赛在于实验验证,要求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之间的误差小,即实验与理论分析相符合。

(3)设计型竞赛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设计与实现能力,根据竞赛结果达到的技术指标评定成绩。重结果,淡化过程,淡化报告。

(4)研究型竞赛提倡竞赛过程中的探索和研究,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尝试各种方案,在摸索与研究中得到启发、锻炼、提高。轻结果,重过程,不以成败论英雄。

竞赛应体现鼓励进步和团结互助,要把比学赶帮的良好学风纳入竞赛之中,不仅“先进更先进、后进变先进”应受到鼓励,那些有了进步的后进者也应得到表彰。教学实践证明,竞赛能有效地引发学生进入活跃和兴奋状态,强化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3 教改考评手段

考试成绩是决定学生能否真正自觉主动学习的指挥棒,所以如何设计考评成绩至关重要。传统的笔试成绩缺陷明显,笔者设计“课上表现、竞赛成绩、考试成绩”三者合一的考评模式,具体为:上课按照完成案例设计程度计分,占30%;对于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竞赛按照前面设计的竞赛评价标准进行计分,比例占30%;最后考试成绩占40%。在这样的考评激励下,学生每次都能看到自己阶段性的成果,学习热情得到最大程度的鼓舞。

3 结语

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是一项长期的、渐进的过程。笔者密切关注新教改,在前人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两年的课题实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建立了一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方法;完善了趣味案例教学的教学评价方法和手段;积累了比较丰富的问题自查与改进的经验。由于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教改有待进一步研究:教材需要在教学中不断修订,吸取更好的趣味案例;课堂安排很关键,还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改进;竞赛实施过程及教学评价手段还需要不断创新。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能够通过不懈探索、大胆尝试,进一步修改完善,在教学效果上更上一层楼。

案例范文第4篇

1 使用案例教学的目的

案例教学的第一个目的就是让大家熟悉那些需要做出决策和采取措施的实际的专业领域或管理领域。

第二个目的就是让大家把这些实际情况与有关的理论模式和知识联系起来。由于老办法已经过时, 他们需要学习如何吸收新知识和利用新关系。为了做到这一点学习应该是现实而实用的。在这方面, 学员们实际上不是从案例中了解信息或学习专门的知识, 而是学会如何在变化多端的形势下把信息或知识付诸实践。

第三个目的也是案例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提高学员们的思维、决策和采取适当措施的能力。使用案例分析为学员们提供了应用数据、把事实与措施相联系、决定该做什么和有责任采取措施等方面的经验。提高技术水平比对知识的理解需要更多的时间。

最后, 案例教学的目的重在让学员们参与, 以便他们能够理解为什么需要介入到过程中去, 对成果和自身的学习 (如内容与过程) 负责。有了参与和经验, 他们就增强了使用法律等专业知识的自信心。

2 案例教学与传统讲授法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 着眼于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是模拟真实问题, 让学员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诊断和决策, 从而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所追求的不是要求学员找到唯一正确的解决问题答案, 而是依据学员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 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增强消化和运用知识与经验的能力。在案例教学过程中, 学员不仅能从讨论中获得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上的益处, 而且能从讨论中学会与人沟通, 提高学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2) 教学案例具有真实性。案例的素材取之于实践, 有真实的细节。案例教学法是把案例作为一种教学工具, 使学员有机会身临其境地将自己置于决策者或解决问题的地位, 认真对待案例中的人和事, 认真分析各种数据和错综复杂的案情, 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 教学案例一定要真实可信, 这样才有可能搜寻知识、启迪智慧、训练能力。

(3) 保持案例管理问题客观性。尽管案例编写者对情景素材有选择的自由, 但案例是对真实情景进行客观描述, 作者要表达的是事实和背景, 而不是任何的解释和判断, 不应掺有个人倾向性的意见或观念。学员将所学的理论和所积累的经验应用于案例中蕴含的管理问题, 根据案例材料提供的信息做出客观分析、判断, 提出切实可行的决定方案。

(4) 强调全员参与性和主动性。案例教学法中教学的主体应是全体学员, 教师的责任是选择组织好案例, 组织和指导好课堂讨论, 让全体学员都参与进来, 在案例所描述的特定环境中, 对案例所提问题进行讨论、争辩, 并在此过程中相互学习, 促使学员刨根问底地找到最佳决策。因而, 它强调全体学员的共同参与和积极思维, 强调主动学习。

(5) 案例答案的多元化和最佳化。案例为全体学员提供了同样的情景和信息, 从同一起点出发, 人们会提出不同见解, 它不存在什么标准答案。为了解决问题, 有时会有多种解决的方案, 有时也可以从多种方案的比较鉴别中寻找出最为合适的答案 (即最佳化) 。当问题较为复杂时, 也可能会一下子找不出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此时教师可通过提问引导学员一步步思考、探索, 直到能看出这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为止。这种多元化和最佳化答案选择, 可开拓学员思路, 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3 案例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生动、新颖、真实的效果

(1) 案例教学必须坚持系统设计、广泛参与和师生互动三大原则。教师在课前要进行系统的设计, 精选案例, 并且编写教学案例解析材料;教师要认真参与到案例的搜集、选择、加工和应用的工作中, 并且随时提取现实中的材料充实课程, 只有教师自己仔细选择、认真研究案例, 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在案例应用过程中, 注重师生互动, 让学生对案例进行点评,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坚持案例为教学目的服务的要求。案例的运用重在与课程教学内容密切相关, 不要牵强附会, 生动不是好案例的唯一标准, 好案例的第一标准应该是为教学目的服务。案例教学应遵循简单而实用的模式, 即穿插、展示案例, 学员讨论分析案例, 以及教师引导、点睛、释疑三个环节。三个环节之间并无一成不变的顺序, 而是由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教学要求及教育对象的不同而灵活调整。当遇到教学内容抽象难懂的情况, 案例教学一般采取教师讲解、设疑-展示案例-学员讨论分析-教师总结、释疑的顺序;反之, 则可采用展示案例-学员讨论分析-教师总结、释疑的顺序。

具体到每个环节上, 也要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在穿插、展示案例环节中, 时机的把握要因案例特点的差异而有所不同。那些内容复杂、争议性强、时间跨度大的案例, 应在上节课结束后展示给学员, 给他们充足的时间查阅资料;那些耳熟能详、耐人寻味的案例, 可以先于授课内容展示给学员;那些教育意义大、感染性强、新颖的案例, 要穿插在授课内容中, 在给学员带来惊喜和震撼的同时, 引发他们的讨论;那些总结性强的案例则往往安排在下课之前展示, 以加深学员对授课内容的印象。

(3) 教师应当发挥好穿针引线的主导作用。在案例教学中, 教师起着穿针引线的主导作用, 是整个教学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因此教师引导、点睛、释疑环节格外重要。首先, 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 要根据案例的内容和教学目的的需要设置疑问, 提出问题, 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进而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观看案例;其次, 教师要采用即时点评和总结性点评相结合的方式, 发挥答疑解惑的作用;再其次, 教师要发挥组织者的作用, 在案例教学的时间安排上要把握适度原则, 同时采取激励措施,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能始终保持学习和探索的热情。

4 结语

通过案例分析, 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 学员们对中国法律的理论和司法实践有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认识, 开阔了视野, 也看到了依法治国方略必然会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摘要:案例教学在教师教育领域中有着独特的价值, 本文对案例教学的使用目的, 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及教学中的所遇到的实践问题作一浅简分析。

关键词:案例教学,教学目的,实践

参考文献

[1] 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J].教育研究, 2005 (2) :50~57.

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保险案例;案例选择;过程设

保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更好地帮助学生将保险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案例教学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而如何选择制定周密的案例教学方案,选择恰当的保险案例,设计缜密的教学过程,是确保案例教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所在[1]。

一、保险学案例教学选择标准

合理有效的保险案例选择是保险学案例教学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和保证。那么,怎样的案例选择才是合理有效的?对此,本文拟在吸收和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下述拙见。

(一)相关性

与当前学术界的观点不同,本文认为,案例选择的相关性应从下述两方面理解:(1)与教学内容重点难点

相关。谈到相关性,通常被认为是指所选择案例必须与保险学理论知识相关。其实,这样理解和讨论相关性毫无意义,因为在保险学教学过程中,任何教师都不可能选择与保险学知识无关的案例,且鉴于可用于案例教学时间的有限性,也不会简单地将任何与保险学理论知识相关的案例都引入案例教学中来[2]。相关性,当然不是与教学内容无关,但也并不局限于有关,其所强调的是案例选择必须高度契合保险学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或者说,教师必须围绕保险学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选择案例。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主要的保险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在学习那些难以理解或不好掌握的保险理论知识的时候,理清思路,化解障碍。

(2)与学生未来生活和工作需要相关。谈到相关性,如果只从上述意义上理解,是不够的。学生之所以学习保险学的理论知识,是因为这种学习有助于满足其未来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没有这样的判断,自然也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学生未来既是生活者,又是工作者,我们可以从生活者需要的角度引入相关案例,帮助学生树立保险意识,培养有效获取投保收益和维护投保权益的能力,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参保者或投保者;我们也可以从工作者需要的角度引入相关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保险工作理念,精通保险法律法规,熟悉保险工作的流程、方式与方法,成为一个合格的保险从业人员。

(二)适度性

我们所选择的具有相关性的案例并非越大越好,在规模上必须保证大小适度。案例可以小至三言两语,只包含一种关系、一件事情或一个问题,也可以大到几百,甚至上千文字篇幅,包含多种关系、多件事情或多个问题。而所谓大小适度,则是相对于我们要求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的多少,或者所要达到目的的复杂性而言,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或标准。如果我们只期望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某种知识或某一知识点,或者只需训练某一实操技能,那么,就只能选择与这种或这个知识与技能相对应的小规模的案例,在这里“小”是适度的,贪大,将适得其反,降低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如果针对特定章节复杂或多元的知识内容,或是思维训练与多样化技能的学习,就应该选择较大规模的案例,尽可能全面涵盖相对应的关系、事件或问题,在这里案例“小”就不适度了,会影响学习的综合性与训练的系统性。

(三)典型性

所谓典型性,是指具有特殊性的保险个案能突出、显著代表或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保险关系、事件或问题。保险案例千千万万,即使同类案例也是数不胜数,我们选择时必须切实关注和从中发现那些具有典型性的保险案例,以增强案例教学的知识教育与能力训导的价值[3]。根据典型性的要求,本文认为,具体可从三个方面着手选择案例:(1)选择保险学界长期传承下来的国内外经

典案例,因为经典保险案例往往具有内容的成熟性、事件的普遍性与代表性;(2)选择国内外保险生活中所发

生的重大事件,这些事件涉及特殊或者广泛的对象以及巨大的投保或理赔金额,其合理处置可能对生产、生活具有重大影响;(3)可以选择那些广泛传播或引起了社

会普遍关注的事件。这类案例就其本身而言,并无重大内容和影响,但在特定语境下因媒体传播而变得众所周知,家喻户晓,也就具有了典型性。

(四)新颖性

选择和采用富有新颖性的案例,能增强案例教学的吸引力,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关于案例的新颖性,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特色。我们选择的保险案例首先要具有中国特色,能充分反映中國保险行业的实践、问题与变化,避免一味引用西方保险案例进行教学。其次要具有地域特色,反映学校所在地区保险的实践、问题与变化。(2)新鲜。保险案例要具有时代感,能最大限度地贴近当前生活,反映当前我国保险行业的经营实践。一般情况下,我们应避免选择那些年代过于久远的陈旧保险案例进行案例教学。(3)独创。独创是案例新颖性的重要特性,也是案例新颖性的重要来源。保险学相关课程任课教师不仅要善于运用“案例拿来主义”,沿用现成案例,还要善于根据自己或同学、同事,或亲朋好友的工作与生活经历,创造出属于自己教学经历中的特有案例,这类案例往往因为其亲切平易、生动独特而更能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动力。

(五)可参与性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向内的转移和传递,更是学习者主动构建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换言之,学习结果不是学生接受了知识,而是学生个体知识经验得到了改组。保险学案例教学能通过案例来检验知识,诠释知识,使知识在直观和经验形态上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还是一种能有效增加学生学习主动性,自主获取知识、构建知识、形成能力的方法或过程[4]。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必须高度重视案例的可参与性,具体做到:(1)有情境,可模拟。在保险案例中,有时间地点,有人物关系,有矛盾冲突,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去经历案例中的事务,通过思考、讨论、合作去处理案例中所面临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答案,在模拟经办保险业务的过程中理解消化知识,培养形成实际工作能力。(2)有深度,可研究。我们所选择的保险案例有的可能并不适合模拟,但必须有深度,值得学生认真研究探讨,也就是说,案例不能太过简单,太过浅显,要有一定的学术性或研究空间,从而促使学生在开展相关调查或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判断、推理,得出结论,或在质疑、讨论、辩论与分享的过程中相互激荡碰撞,擦出思想与知识的火花,以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

二、保险学案例教学过程设计

在遵守上述标准合理有效选择案例的基础上,成功进行案例教学还要求任课教师精心地设计案例教学过程,实现对各个环节的合理安排与有效控制。

1.发挥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强化案例选择环节。案例选择是案例教学的首要环节,其任务是选择和积累案例以满足教学的需要[5]。强化案例选择环节,要求我們切实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1)教师应发挥主动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充实与更新自己的保险学教学案例库,以保证有足够必要和恰当的案例可供选择。(2)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动员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案例选择中来,并教会学生如何选择案例,包括教给学生案例选择的标准或要求,避免在选择案例时陷入随意和盲目,事先让学生清楚本章或本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以确保所选择案例在内容上切实吻合教学的进度与需要,同时向学生介绍与保险相关的专业书、报、刊,专业网站,让学生知道从哪里以及怎样寻找所需要的案例。(3)在学生选择案例之后,教师必须及时地对案例进行审核把关,以确定案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切忌听之任之,撒手不管,否则,就会因为案例选择不当而严重影响案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高度重视案例教学动员与布置。(1)有效导入和展示案例。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习、理解与训练的需要有机导入相关案例,同时通过PPT播放视频、录音或网页链接等方式展示案例,对于那些文字性的案例,可用PPT呈现并要求学生用手机拍摄下来,或以纸质材料的形式发放给各个学生或学习小组,使学生清楚了解案例内容。(2)做好案例教学动员。案例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介绍具体保险案例时,学生们饶有兴趣,好像听故事一样,可一旦进入研究与分析环节,很多学生就觉得研究案例是一种负担,没有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这种情况的产生,首先,一定程度上根源于学生不十分了解案例教学对于专业学习及其未来生活与工作的价值,在思想上缺乏对于案例教学的必要重视。其次,对于案例学习、案例研讨与模拟的具体任务要求以及成绩评价标准,学生缺乏参与案例学习、案例研讨与模拟的压力和动力。所以,在开展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积极宣讲和引导,让学生充分认识案例学习、案例研讨与模拟的意义,同时明确制定并公开宣布案例学习、案例研讨与模拟的任务要求以及成绩评价标准,使学生知道要做什么以及可能会对自己的保险学课程学分造成的影响。关于成绩评价标准的设定,教师应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知识运用的有机性,分析问题的逻辑性,行为方法的有效性,思维观点的独特性,以及文字和口头表达的清晰、流畅与准确性。

3.有效组织实施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案例教学的主要环节,直接决定案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如何组织实施案例研究,本文认为,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强化知识准备。进入案例研究环节,相当一部分学生之所以觉得是负担,懒惰或不愿意参与其中,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对已学过知识的碎片化或已经遗忘,面对案例时往往紧张畏惧,不知道需要运用哪些知识,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如何进行分析。因此,在布置一些较为大型的保险案例之前,任课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回顾、梳理当前章节或前面章节有关的重点知识,有了知识准备,相关案例一呈现出来,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很自然地将其与相关知识结合起来,知道应该运用哪些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案例中的实际问题。(2)选择合理方式。案例研究分析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第一,讲解式。在案例内容明确、规模小、主要与某一知识点关联的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采取直接讲解的方式。第二,提问式。有些案例的内容相对比较复杂,教师可以设定多个具体问题,分别请学生回答,然后更正、补充和完善。第三,讨论式。对于那些具有较强学术性的案例,可以开展课堂自由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或看法,也可以先由学习小组集体讨论,然后选举一名代表发言或提供集体书面案例分析报告,由教师总结归纳。第四,模拟式。对于那些有情节或实操性的案例,可以让所有学习小组,或者指定某一学习小组在课堂上进行模拟,学习小组互相点评,教师总结归纳。其实,方式的选择并非这样简单,在具体选择时还需要考虑教学班级学生的数量、教学时间的充裕程度等,而且在一个案例的教学中采用以某种方式为主,多种方式兼用的形式。(3)精当讲解案例。有些案例是教师讲解的,在讲解中,要做到因材施教,方法得当,条理清楚,言简意赅,富有启发性和引导性,力求能很好地吸引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使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提升。(4)调控学生行为。在组织实施案例研究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其中,减少旁观者数量,避免“南郭先生”现象,教师必须当堂记录学生参与案例研究的表现并及时肯定和表彰,要求各学习小组提供参与研究或模拟学生的名单,并介绍每个学生所分担的任务及完成的情况,以便于根据学生的贡献程度进行评分。

4.加强及时评定与反馈。(1)有些案例研究是当堂完成的,教师就要当堂进行归纳总结,并根据事前给定的评价标准,给出和公布此次活动中学生所获得的平时成绩分数,让表现优异者得到激励;(2)有些案例研究分析是在课后或课外完成的,提交的是书面报告,教师应及时对报告进行评阅,并把研究成果以及承担不同责任的学生所得分数在教学班级进行公开反馈,使大家分享信息,力求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力争上游;(3)加强案例教学效果分析。在案例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必须及时回过头来,从案例选择是否符合标准,案例教学环节设计是否合理,教师的分析与方式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并有理有据、视角独特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否强化以及知识和能力是否取得了预期的进步等几个方面,综合评价案例教学的效果,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到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对策。在效果评价过程中,教师应主动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倾听他们的意见,共同制订案例教学改进计划。

参考文献:

[1]刘子操,刘璐.案例教学在保险课程教学中的推进与设计[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1).

[2]何宏庆.保险学案例教学模式初探[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0,(1).

[3]郑玉华,崔晓东.浅析案例教学在保险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1,(28).

[4]周紫哲.保险学案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思考[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2,(4).

[5]张晓香,胡宏琴.案例教学法在《保险学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

[责任编辑 包玉红]

案例范文第6篇

——典型案例汇报

【基本案情】申诉人张兵兰、张蛟英、张翠玺均系被诉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临汾尧都区支行员工。申诉人张兵兰于1986年1月至1993年10月在北门储蓄所担任出纳。1993年4月份 至2010年12月份在被诉人鼓楼西储蓄所任主任。2004年4月份至2010年12月在被诉人西城分理处工作。2010年12月底被诉人与申诉人张兵兰强行解除了劳动关系。

申诉人张蛟英于1997年11月在被诉人南城办事处储蓄专柜从事会计、出纳工作。2004年3月至2008年12月在被诉人金钥匙支行档案室工作。2010年底被诉人强行与申诉人解除了劳动关系。

申诉人张翠玺于1987年6月在被诉人处工作,先后担任出纳会计,1988年担任被诉人城区营业专柜负责人,2000年担任供销楼储蓄所主任,2004年任西城分理处主任。2010年底被诉人强行与申诉人解除了劳动关系。

三申诉人在被诉人处工作期间被诉人未给三申诉人办理社会保险手续缴纳社会保险费用,2008年1月后未与三申诉人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书,在与三申诉人解除劳动关系时未支付三申诉人经济补偿金,因此三申诉人特将被诉人诉至临

汾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

【原因分析】:本案系员工与企业因社会保险待遇、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工资差额和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而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这个案件反应的现象比较普遍,但是又具有典型意义。一方面现实中少数企业特别是经济较好的企业为了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漠视我国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员工依法享有的权利毫不重视,应该为职工缴纳的社会各项保险费用,要么是不缴,要么是少缴,尽量逃避法律规定的义务,以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尤其是对少数积极主张权利的员工不是刁难,就是用解除劳动关系相威胁,致使员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和保障。另一方面是企业员工因为迫于现实中就业压力,工作不好找的难题,认为既然能找到一份比较体面的工作,尽管工资低,明知企业没有为自己依法办理社会保险手续,缴纳社会保险费,也是忍气吞声不敢争取,只怕丢掉工作。可喜的是随着我国《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这一情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在我市国企和经济效益较好的私企中基本上都为员工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但少数企业仍存在不给劳动者缴保险或少缴保险的情况。

我委根据三申诉人与被诉人提供的证据在查明事实的基本上,依据我国《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十条、第十二条,《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

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第五十条,《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七条之规定,裁决被诉人为三申诉人按工作年限补缴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费,补缴数额由相关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单位应缴部分由被诉人负担;裁决被诉人支付三申诉人解除劳动关系的赔偿金;裁决被诉人支付未与申诉人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两倍工资差额,现该裁决书已发生法律效力,被诉人已全部履行。

【对策与建议】我国现行保护劳动者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比较完善,关键的问题是用工单位与劳动者的法律观念不强,不能较好的依法办事。因此我仲裁委提出如下几点对策和建议:

首先,加强法律宣传教育。让每个用人单位和每位劳动者都清楚知道,自身享有什么样的权利,承担什么样的义务,不能只考虑个人得失,要维护法律权威,树立公平公正、法律至上的理念,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实际情况,制定落实用人单位负担的起得用工义务。既要让用人单位社会和经济效益持续健康发展,又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待遇。

其次,劳动者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市用工单位大多数劳动者,认为找到一份工作不易,往往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敢也不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要么

走极端与用人单位私力对抗,激化双方矛盾;要么忍气吞声吃点亏算了;要么打包走人不干了。这些现象均不利于新形势下建立良好的劳动关系。因此我仲裁委认为劳动者应该拿起法律武器文明维权,这样通过个案的努力来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但惩治了用工单位不法的做法,而且使法律得到正确的实施,同时也使用工单位有所顾忌。

再次,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对极个别有能力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单位拒不缴纳或者少缴纳的,主管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大力度,一经查出依法对其予以严厉处罚,迫使其重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互为矛盾的统一体,既对立又分不开,只有企业发展了,劳动者的权益才能更好保障。只有劳动者辛勤的工作,企业才能健康稳步的发展。因此,建议发挥全社会正能量,综合治理,多管齐下,为我市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合法、和谐、稳固的新型劳动关系而努力!

上一篇:机修钳工技师论文范文下一篇:回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