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观研究论文范文

2024-01-26

马克思主义观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正处在由大向强跃升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与机遇相伴随的,我们的国家安全也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在第四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记者就如何准确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如何从世界和未来的角度认识中国国家安全、新时代如何维护国家安全等问题,专访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张文木教授。

中国国家安全首先是道路安全

记者: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我们党关于国家安全理论的重大创新,如何理解这一重大战略理论的时代内涵?

张文木: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中国国家安全问题认识的新成果,其本质要求是在总体和动态平衡中把握国家安全问题。这里有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

从横向看,我们既要从国内全局中认识国家安全问题,又要从世界总趋势以及中国与世界的总体关系中认识和把握中国国家安全问题。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中,当代中国的安全与世界安全紧密联系,“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不可分割。与生存安全不同,当代中国的发展安全更是一个与世界安全密切联系的概念,正如马克思《共产党宣言》所说:“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从纵向看,总体国家安全观又是一个有历史纵深的认识。中国国家安全首先是道路安全,也就是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如习主席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脱离了这条主线,中国的国家安全就失去了方向,而没有方向或选择了错误的方向才是影响国家总体安全的具有颠覆性的因素,其灾难性的后果可以苏联为前车之鉴。

世界上有两种国家的安全没有保证。一种是“身体”不好的,一种是“脑子”不好的。“身体”不好的就是国家的政治、经济主导权操控于外人之手,因而失去了自我发展的内在能力及由此产生的国家自主性。“脑子”不好的则是对国家发展的道路缺乏认识,没有主见,反而对外部思潮迷信盲从。就像苏联末期对西方的幼稚幻想,结果稀里糊涂被西方送进了坟墓。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感叹说:“从来没有一个世界强权未经交战失利,就如此迅速、彻底四分五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记者:总体国家安全观涉及的安全领域众多、内容丰富,如何辩证、全面、系统把握这一创新理论?

张文木:习主席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总体国家安全观既有鲜明的政治指向——这是唯物论的本质要求,又有内在诸多要素丰富联系——这是辩证法认识论的必须视角。

当前,我们学习习主席的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注意避免两种误区:一是脱离国家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谈国家安全,或脱离国家总体安全而只看局部的安全。忘记了整体,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都没有把握住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精神实质;二是从本位主義出发,将任何安全问题都看作是国家安全问题,或将总体国家安全观庸俗地解读为四平八稳和面面俱到,其结果必然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有本位,而忘了大局和总体,这些都是对总体国家安全观有失辩证法的误读。我们只有“注意把握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区分不同发展阶段国家安全面临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总体和动态平衡把握中,才可能将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正确的思想武装对于国家安全极端重要

记者:苏联解体的教训启示我们,思想路线出错,就会犯方向性、根本性错误,就会从根本上动摇国家安全,所以说思想武装对国家安全极端重要?

张文木:对,谈国家安全,必须谈思想武装问题,这是从大安全的角度说的。历史的经验值得借鉴。在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实践中,也可以看出正确的思想武装对国家安全、民族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遵义会议前,因为“左倾”错误路线指导,中国革命接连遭受重大挫折。遵义会议上,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的正确领导,中国革命从此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通过延安整风,全党的认识统一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路线上,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相继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路线,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建设党、建设国家,取得了辉煌业绩,实现了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在党的十九大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党的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在当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学好、用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是我党积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并不断取得伟大斗争新胜利的根本保证,更是确保国家安全的根基所在。

记者:当前,我国面临的安全和发展环境日趋复杂,如何在伟大斗争中强化思想武装?

张文木:习主席指出,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同时蕴含机遇与挑战。但这机遇与挑战对世界其他国家也是机会均等的,机遇并不专属中国。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习主席指出,“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是我们思考新时代一切战略问题的出发点,也是贯穿国家安全研究始终的底线思维。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伟大斗争的意识。

思想上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装,进而全面接受西方的所谓“普世价值”,是苏联亡党亡国的最根本的原因。在当前,我们迫切需要将全党的认识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并以此指导中国国家安全的生动实践。

中国国家安全正与世界安全融为一体

记者:如何在中国与世界的总体关系中认识和把握中国国家安全问题?

张文木:当今世界,安全是一个整体,人类命运也日益联系为一个整体。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而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包打天下来实现所谓的绝对安全。

国家是全体国民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以往国人对国家安全的认识,更多地侧重于国家的生存安全。在这种认识中,本国的安全与世界的安全相对分离。但在今天,中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在相当程度上正与世界安全日益融为一体,只有世界安全,中国才能最终安全。

今天中国的国家安全已不是生存意义而是发展意义上的概念,今天中国的发展不仅仅是国家内部的历史运动,而是一种与世界紧密联系的一体的历史运动。与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国家安全观念不同,新时代中国的国家安全应当主要是以维护中国发展权为核心的世界性的概念;對中国国家安全的关注,应当从传统的维护本土安全,转变为维护已走向世界的中国政治和经济利益安全;对中国国家安全系数评估基点,不仅要建立在本土安全还应建立在由本土辐射于世界的国家利益安全之上;此外,维护中国国家安全,也应当从封闭的独守家门的模式,转变为进取开放的模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良好外部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总体国家安全观对于我们走向世界具有指导意义。

记者:总体国家安全观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理解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世界意义?

张文木:近年来,中国积极向世界传达强有力的中国声音,世界的关注点开始转向中国。2013年9月,习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2017年2月10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次写入联合国决议。

在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前,习主席访问了坦桑尼亚,并凭吊坦赞铁路修建期间因公殉职的中方人员,缅怀中坦赞三国用鲜血和生命凝结而成的传统情谊。坦赞铁路是中国向世界提供援助,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向世界提交的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世界治理的方案及其实践。习主席此举向世界传递出的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社会主义世界观、安全观及建立其上的中国治理的新方案。

中国搭建起“一带一路”这个平台,是向世界发出相互扶助的请帖:在这个平台中,没有殖民主义,没有霸权主义,只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和平共处的理念,发展同所有“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友好合作,开创合作共赢的新模式,共同建设和谐共存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同样,世界安全才有中国的安全。中国人民将以“环球同此凉热”为目标,将中国的安全与世界的安全不可分地连为一体,我想这大概就是习主席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世界意义。

(摘自4月15日《解放军报》。作者均为该报记者)

马克思主义观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马克思技术观中蕴含着当今环境伦理应当确立的技术尺度。一是超越异化思维,塑造技术的自在尺度:异化思维的标签使技术异化,展现技术的自在性才能克服技术异化;二是超越经济人思维,塑造技术的人本尺度:技术是为人的,应当从生态关系而不是经济关系来推动技术发展;三是超越抽象化思维,塑造技术的时空尺度:技术是一定社会中的历史性存在,技术运用要顺应时空演进规律。

〔关键词〕 马克思技术观,环境伦理,技术,自在尺度,人本尺度,时空尺度

技术首先是人们在与自然打交道的过程中生发于头脑中的科学方法与技艺理念,当把这些观念中的技术与人的自然力和为人所用的自然力结合时,就产生了作为生产力要素的技术,技术的发展构成经济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实体可见的作为生产力的技术与政治制度、行政体制、法律体系、社会意识等结合时又产生了作为上层建筑的技术。这就是马克思技术观念的三个层次。可以看出,技术的形态以及技术形成发展的每个阶段都离不开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技术的资本主义化逾越了技术的本性,给技术打上政治的烙印,这就是失度;技术与市场效益间缺失了人文关怀,给技术打上了纯粹经济的烙印,这就是失度;技术丧失了存在的时空,被剥夺了历史性的存在,这就是失度。马克思从自在尺度、人本尺度、时空尺度三个方面解决技术的失度问题。

一、超越异化思维:塑造技术的自在尺度

马克思对于技术的理解告诉我们,技术是在实践中自在的存在,而不是政治的或者意识形态的东西。如果给技术打上意识形态的标签,就会出现技术异化。同样,解决技术异化问题也不能依赖一种新的意识形态的生成。当技术“控制自然”的力量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结合在一起,由自在意识上升为意识形态时,马克思展开了对“技术理性”的批判。首先,马克思敏锐地看到当时社会状况下,蕴含在每一种事物中的自己的相反力量。几乎同时期的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给予了文学的描述,“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我们面前无所不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可见,当时社会的矛盾与冲突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心理感受与社会认知。技术异化以及异化引起的对人与自然的禁锢也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来。机器被大规模运用于农业和工业,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但是劳动者的饥饿和劳累却并未减少。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似乎同技术的不断进步成反比例地减退。人们控制自然的能力增强了,每个人作为人的方面却削弱了,自然的人化水平提高了,人的动物性却发展起来。人们的生活世界成为技术殖民的世界,以机器的应用为前提的工厂生产“把一切水都变成臭气冲天的污水”(马克思语)。本来应该为人所掌控的技术反过来控制了人,降低了人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也贬抑了自然的存在价值,将自然纳入其殖民范围。资本的本性同时葬送着资本本身,资本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并形成了自己效率第一、经济增长和物质主义的社会价值观,意识形态化的技术服务于业已成形的价值体系,生态环境损毁的成本并不在资本的考量范围。但是正如资本家与穷人都成为技术的奴隶一样,被技术殖民的环境同样既是穷人的自然也是资本家的自然。

技术进步本身是人类运用自然力的胜利,并且从总量上增加了人类的财富,但是它的资本主义应用却让人受制于自然力,让劳动者变得贫穷,让资本持有者变得只有金钱。技术成为人类的禁锢力量。马克思技术观揭示出了环境伦理的自在尺度。技术作为人们头脑中的东西决定物质生产力的形态,它是自由存在于人们智力发展中的。技术的固化形式承载着一般社会知识,不断改良的机器表明人类的智力在不断转化为现实的生产能力,表明人们的社会生活过程不断地受到人们头脑和意识控制并发生改变。反过来,自然的和社会的生产力也不断地转化为知识的形式,成为人从事实践活动的直接手段;技术的自在尺度还因为它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思维之间的关系,正如马克思对“工艺学”(这是马克思描绘技术的另一词汇)的评价,他认为工艺学通过人对自然的行为方式,直接表现为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并进而成为人们社会关系和思想意识的产生根源。

资本主义的技术观正是忽视了技术的自在尺度,使技术具有异化的功能,从而发生人被技术统治的颠倒局面。后来哈贝马斯也看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在现代社会,“技术统治”作为一种新的异化思维,割裂了社会生活中自我理解与交往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且以技术的模式来取代社会生活领域中的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科技理性成为理解一切问题的关键,科学技术的异化功能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直接侵袭了人类要求解放的欲望本身。但是,他把消除技术统治寄希望于去掉技术的异化,同样是忽略了技术的自在尺度,不能反映出马克思技术观的环境伦理尺度。在这一点上,卢卡奇犯了同样的错误,他把物化和技术异化的克服完全取决于无产阶级自我意识的成熟。把自我意识当作“革命过程本身”,把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等同于革命的实践。然而,脱离实践纯粹在头脑的框架之中显然是无法解决技术异化这个物质世界中发生的重大课题。只有把握好技术的自在尺度,超越异化思维局限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当今社会既不是马克思时代阶级对立的资本主义社会,也没有达到“每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而是阶层分化、利益分野的社会。技术进步不再是简单的增长人的自然力,而是通过人们的感觉和认知,再加以分析判断与反思,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条件融合起来,新的更先进的文明形态的建立需要先进的政治意识引导下的技术条件。马克思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意识统治下的技术条件,认为当时的任何技术进步都是人类发展的标尺和福音,但是对于资本主义异化思维控制下的技术运用又不能过分乐观,因为最终将结出既不利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又不利于自然持续运行的恶果。技术与能力的提高与人的生产力的提高是一体两翼的关系,人的生产力的提高会促使物质生产日益变为对自然力的科学合理的支配。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技术可以让人的实践活动“科学”地对待自然;同时,技术又只是经济基础层面的东西,技术的滥用或误用又必须避免。尽管在马克思时代,资本主义制度是最先进的,技术的运用担负着创造丰富物质基础的使命,但是,人类历史的发展必定会将资本主义制度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会有更先进的制度和更革命的力量继承以前积累的一切社会财富,包括科技进步的成果。也就是说,要使技术发展的目的性服从于先进的上层建筑。因此,处于进步的上层建筑管理之下的先进的技术运用是环境伦理的一个重要尺度。

二、超越经济人思维:塑造技术的人本尺度

马克思看到了科学技术通过创造经济效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特别是那些可以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技术发明。作为一个社会科学家,当时每一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中的每一次进步,即使还没有被应用于生产实践的过程,马克思都会感到“衷心喜悦”(恩格斯语),那些改变人类发展进程和显著提升工业化水平的发现或发明就更为他所重视。因为人们首先要有相当充分生存下去的物质保障,才能谈论思想的解放和人性的自由。马克思的高明之处更在于他发现了这样一个真理,即技术产生与发展的全过程都是围绕人,通过技术手段创造经济效益只是人与技术关系中一个并非最本质的体现。马克思认为,自然科学本身就是人本学的自然,它既通过工业生产与工业产品从实践上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又通过物质和精神的力量推动人的解放。人们并没有从人本学的角度理解技术,作为工业发展生成的人的对象性存在,技术表征着人的本质力量,它内在于人的心灵和头脑。但是,人们往往只是从技术外在的与人的功用关系来理解它使用它,忽略了它对于人的本质的表征。至少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技术的人本尺度,一是科学技术或者说技术通过人类全方位的实践进入人类全面世界中;二是技术中介了的自然界才是属人的自然界。技术是为人的,技术之为人是全面的。

资本主义的技术观正是忽略了技术的人文方面,而单纯地从外在有用性方面来理解技术,从经济人的视角来观照技术。一方面,只是把技术作为效益最大化的工具,忽视人的实际物质和精神需求;另一方面,寄希望于技术的自我完善来解决技术异化甚至人的异化问题,从而不加限制地放大了市场的贪欲,使经济与人的疏离感同向增长,并且技术的完善与人的解放也无法同步。物质变换断裂的问题集中表现了这一点。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逐利本性和垄断特质,社会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违背了自然循环的本质和规律,产生了无法弥合的裂缝,不仅造成当地自然物和自然产品的过度使用,而且由于商业的发展和世界历史的展开影响到更远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此处的“裂缝”就是指资本主义工农业生产中物质变换的一种“断裂”现象。正是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和按工业方式经营的资本主义大农业都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才带来了如此严重的物质变换“断裂”,农业对土地自然力的破坏表现更直接,工业则更大面积地滥用和破坏劳动力,蹂躏着人类的自然力。资本主义生产中技术的发展过程,就是土地和工人被破坏的过程,而此二者是创造一切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体。这种破坏还相互促进,工业化的农业产业制度让劳力和地力双重衰竭,后者让工业发展缺乏动力。技术臣服于资本直接表现为生产对价格的无上依赖,而与人和环境的真实需求的不断疏离。马克思举例加以说明:在资本主义前提下,农业被市场规律所控制,人们不是按照土地休养生息的规律来安排农业生产计划,而是根据市场农产品价格的高低来决定生产计划。这显然有悖于农业永续供应人类生存发展的本质需要。正是在资本“经济人”思维方式的支配下,技术不是服务于人的真正的、普遍的、自然的需要,而是一味地去追求交换价值,即利润,这必然导致人的异化,自然的异化,必然导致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断裂”。首先,大工业的发展,产业工人的大量需求形成了设施相对完善的大城市,农村人口流失严重,土地荒芜,肥力丧失;其次,农业也促成着同样的“断裂”,工业化的农业生产在实现短期高效农业同时,也破坏着农业持续发展的地力根基。城乡对立加剧,永恒的自然条件被破坏。在工业化以后,“土地分配不再基于家庭的需求量,而是基于机器作用于土地的能力。人与土地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前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如今他成为自然的剥夺者”。〔1 〕 (P33 )因此,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不断扩张和追逐利润最大化的本性必然割断了社会与自然之间自然的新陈代谢,从而阻滞了自然资源的再生产。人和自然之间无法进行持续的物质变换,人的存在与发展就失去了基本条件,技术也失去了可以依托的平台,人-技术-自然的整体性被解构。

马克思的技术观揭示出由于技术发展通过劳动而不断深化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其本质上应当是生态关系,而不是经济关系。只有把握技术的人本尺度,超越经济人思维,才能弥合“断裂”,将人—技术—自然置于一个整体主义构架中,实现自然的人性化的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超越抽象化思维:塑造技术的时空尺度

技术不是凭空存在的,它必然存在于一定的时空之中,并且与人和自然的存在具有时空同构性。技术是一定社会中的历史性存在,这就是技术的时空尺度。首先,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进程是不可逆转的,也只有在技术进步条件下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产品日益丰富的过程中,人和自然才能得到日渐深入的救赎,因为“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 〔2 〕 (P367 )正是从这一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马克思肯定了技术的解放力量;其次,技术是变革社会关系的重要动因,并且这种变革要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通过实践的革命手段才能实现。确实,技术的关键性发展能够催生新的社会关系,人类运用工具的分类甚至可以划分人类历史的进程。而每一次根本的社会变革过程,都是一次人与自然的解放。从这个意义出发,马克思肯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力量。因为正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开始,自然科学被直接用来服务于各种生产过程,具体地表现为风、水、蒸汽、电等自然力广泛地运用于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中,自然力表现为劳动的社会因素。相比较以前落后的人类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社会更大程度上挖掘出技术的解放力量,为人与自然获得全面自由积蓄力量;另外,技术的时空尺度还体现在更加具体的方面。在马克思看来,新陈代谢发生的前提是集约化的大规模生产与劳动,因为可以产生大量的生产和生活废弃物,这是循环利用的前提条件。不仅集约化的基础是技术进步,而且要想变废为宝,将废物再利用更要依赖先进的技术发明,技术进步通过机械方式和化学过程促成了新陈代谢。确实,生产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而只有同步推进技术的发展与运用,才使得大规模集约化的生产成为可能,这不仅为提高效率,节约自然投入成本提供了前提,而且为废物的回收利用,从而形成生产流程反馈环做了准备。

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总体上存在着将技术抽象理解,忽略技术时空尺度的问题,这也就是它注定要被超越的原因之一。资本为国家意识所控制以及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本性,使得过多利用人力来加速环境元素的产生、发展到成熟,不论这个过程中人类运用了多么高明的科技与智慧(事实上确实有很多科技发明得到运用),都因为违反了环境的自然运行规律而给自然生产力的持久发展带来负担,甚至是永久的损坏。过度种植与养殖、人为改变生物物种的种群数量和生存领域,过量开采和使用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都与自然发展的时间节奏不一致。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初期,由于违背了技术的时间尺度伴随着生态恶化、资源能源浪费与人们生存环境恶劣等一系列自然的惩罚性表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技术空间尺度的悖离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让人与自然生态不断疏离,人与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的分离,与天然洁净的空气、水的分离,与可以用来休闲审美的自然环境的分离等。二是让人们的居住空间日益丧失人的本质,随着资本对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的垄断与掌控,一无所有的工人和丧失土地的农民对生存空间的需求中,人的方面不断降低,阴暗狭窄潮湿和没有卫生保障成为他们的居住状态。三是让未来空间与当下生存出现断裂。资本主义生产对可持续关注的完全丧失是不可容忍的,因为这将最终使人类的生存失去动力。显然,如果对待自然采取急功近利的伦理态度,不只是对土地、水等生态资源,就是在使用矿产等自然产品时,过分夸大技术的空间运用,其后果都是自然与人的整体不可持续。

马克思技术观揭示出技术使用的伦理标准,即时空尺度。首先,技术运用要体现并符合时间运行规律。“时间因素在人与共同世界的交往中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生物过程有另外一个、通常是缓慢得多的、作为技术过程的时间尺度。” 〔4 〕 (P118 )其次,技术运用还要体现空间尺度。主要表现为与自然整体价值相协调。要认识到自然的整体价值,并以此为标准来规范技术的空间运用,即人类应在多大范围内向自然索取,以及在怎样的一些有差别的伦理层面上体现人对自然的伦理关照等。必须认识到,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技术,其实质并不是否定技术本身,而是在批判脱离时空存在的技术以及技术运用,环境伦理必须有技术时空尺度的考量。

四、结束语

“环境伦理学的任务是为人类干预自然制定出一些可欲的和可负责的尺度标准”, 〔3 〕 (P4 )分析马克思的技术观可以提炼出这样的技术尺度。马克思认为技术发展水平可以用来表征一个社会的发展阶段,事实上他也从这个角度进行了人类社会的阶段性划分,但是他绝对不是把技术发展看作是推动社会变革的独立或决定因素。但是,当马克思把技术作为社会发展指标之一时,就将它纳入了他的全部理论包括伦理思想的视野之中,并且通过对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直观本性的解析,将技术要求与环境要求的伦理矛盾呈现出来:攫取与自在,分解与完整,牺牲与保全。马克思技术观展现出的自在尺度,人本尺度和时空尺度为解决技术与环境的矛盾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方案。

参考文献:

〔1〕Robin Attfield.Social history,religion,and technology〔J〕.Enviromental Ethics,Vol,31.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瑞士〕司徒博.环境与发展——一种社会伦理学的考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苏玉娟

马克思主义观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马克思主义观是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等问题的看法或观点。从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及其教育现状来看,进一步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教育至少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向“老祖宗”请教;用发展着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学生;指导学生向实践学习;充分利用反面教员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做好教师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和培训工作;深入进行学理上的探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观; 大学生; 教育; 科学

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大学生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教育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现就与这一工作相关的几点看法略陈如下。

在这里,首先阐明何谓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也许是十分必要的。所谓马克思主义观,一般地说,就是人们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或看法,具体地说,它至少具有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方面内容。

一是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看法。这里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发生、发展、本质、特点、结构、体系、形态、功能和命运等等一系列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发生观、发展观、本质观、特点观、结构观、体系观、形态观、功能观和命运观等等。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是什么”、“不是什么”问题的回答,也可以说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的说明。这是马克思主义观的首要内容。

二是关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看法,这里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学习、教育、宣传、解释、研究、运用、捍卫、坚持和发展等等一系列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不同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学习观、教育观、宣传观、解释观、研究观、运用观、捍卫观、坚持观和发展观等等。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应“怎样做”、“不怎样做”问题的回答,也可以说,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说明。这是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内容。

以上两方面内容的区别是明显的,但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前一方面,即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问题的看法,是后一方面即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的看法的前提和基础,后一方面,则是前一方面在主体方面、实践方面的体现,前一方面归根结底要落实在后一方面上。两方面的有机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观的整体框架。

马克思主义观的问题很多,也很复杂,但基本的问题,就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样两个问题。马克思主义观的其他许多问题,都是围绕着这两个基本问题而展开的,而且,其解决也都与对这两个基本问题的解决有直接的联系。

在现实生活中,马克思主义观是多种多样的。从性质上看,马克思主义观有正确的与科学的、错误的与非科学的两类。正确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指的是那些能够正确反映马克思主义本来面目(包括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方面面的正确观点和看法)和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包括对待马克思主义方方面面的正确观点或看法,其中,最重要的标志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与此相反的,则是错误的,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一般地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马克思主义观,但是,并不是每个人的马克思主义观都是正确的,也不总是正确的。实践真正需要的,是正确的或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同样地,在我国高校,每个大学生也都有自己的马克思主义观,但是并不是每个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都是科学的。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大学生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当前,对中国大学生加强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帮助他们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首先,这是由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我国未来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顺利健康地发展,与当代中国大学生能否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有直接的联系。“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约有2000多万人。”[1]他们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对他们来说,完成这一使命,需要多方面的条件。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因为,众所周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能否正确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与能否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直接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完成“历史使命”的情况,决定于他们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程度和水平。要真正帮助大学生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就不能不加强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教育。

其次,这是由目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及其教育的状况决定的。长期以来,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在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从总体上说是科学的。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问题也是存在的,而且在有些人身上,在有些方面,有的时候,还很严重、很突出。其主要表现在于:一是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缺乏准确和深刻的理解;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尤其对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缺乏深入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的内容结构和科学体系缺乏整体性的认识和把握;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理论形态及其相互联系认识不够;对于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发展规律了解不多;对马克思主义的作用和功能存在着片面性的看法,如此等等。二是在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缺乏科学性的认识,科学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区别不完全清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对学习马克主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方法上存在简单化、庸俗化的倾向和做法,尤其在文本的学习、研究上思想不够重视,行动不够自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特别是必要的“灌输”,存在严重的逆反心理;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在强调坚持时,忽略发展,有教条主义倾向,并把必要的发展视为“自由化”,在强调发展时,忽略坚持,有“自由化”倾向,并把正常的坚持视为思想僵化,如此等等。总之,无论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还是在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都存在许多模糊的、错误的认识。可以说,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并没有确立起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与当前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存在的不足有直接的关系。一是在认识上对加强大学生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教育没有完全到位,对其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行动上缺乏自觉性,没有明确地将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内容加以强调。二是原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只注意了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没有注意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尤其缺乏关于马克思主义观的系统和集中的阐述;即使有些阐述,在对马克思主义观的理解上也还存在一些不完全科学的地方。三是不少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观也不是完全科学的,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某些模糊的甚至错误的认识。另外,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在许多单位和教师那里还没有作为自觉的行为。这些不足,必须克服。

加强大学生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帮助他们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不容易做好的工作。真正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从多方面作出努力。总结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着重指出以下几点,恐怕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引导学生向“老祖宗”请教。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以及其他一些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创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除了对马克思主义原理、观点增添了新内容外,还留给我们一笔具有特殊意义的精神财富,这就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比如,马克思关于否认他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关于反对对自己的学说采取“奴隶式的盲目崇拜”和“简单模仿”的思想、关于“正确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的思想等等;恩格斯关于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科学方法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学说,等等思想,都是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内容。[3]又如,列宁写下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和《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历史命运》等著作,直接论述的就是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问题,是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代表作。他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等论述,都是对马克思主义观的创造性贡献。再如,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毛泽东、邓小平关于马克思主义观的一系列论述,都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增添了重要内容。以上这些以及其他关于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思想,作为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好好地学习、研究,以往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是不够的,现在是到了弥补这一缺陷的时候了。

第二,用发展着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学生。在邓小平之后,我们党在进行新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着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创新,提出了许多关于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新思想、新观点。具体地说,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产党人提出了一些重要思想和观点,比如: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实践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4];“两个毫不含糊”、“三个思想解放”[5]等等。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一些重要思想和观点,比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坚持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等等[6]。这些关于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思想和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新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必要条件,对于加强大学生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帮助他们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有直接而又特殊的现实意义。

第三,指导学生向实践学习。从特定的意义上说,我们的一切实践,归根到底都是坚持、运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实践的成功,我们创造了确立并坚持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宝贵经验;伴随着实践中的某些失误,我们又获得了不能很好坚持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深刻教训。总结成功的经验,是十分有益的;吸取失误的教训,也是特别重要的,甚至是更重要的。恩格斯曾经说过,从错误的经验中学习,比什么来得都快。这是至理名言。不断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并注意用这些经验教训教育学生,就会使学生更好地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第四,充分利用反面教员的作用,注意在破中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不是自发的、自然而然地形成的,而是在与各种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对立、斗争中发展。毛泽东曾经指出,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同样,也是马克思主义观的发展规律。列宁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是在同各种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斗争中确立并发展起来的,毛泽东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是在同以主观主义为特征的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斗争中确立并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是在同“两个凡是”等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斗争中确立并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要帮助大学生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必须注意教育他们学会同一切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作斗争,在批判中建设、在破中立,充分发挥反面教员的作用,使他们在各种马克主义观的比较中获得正确的认识。

第五,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要充分利用新一轮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调整和教材建设的契机,在教材编写中,把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作为重要内容予以特别的阐述,并放在首要地位。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编写、修改中,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编写、修改中,也要结合其特点,加以适当的说明。

第六,做好教师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和培训工作。大学生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工作能否做好,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水平和科学性程度。因此,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和行之有效的形式,帮助高校教师进一步确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特别要使他们深刻认识和更好地掌握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澄清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引导他们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第七,深入进行学理上的探讨。以往大学生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存在的不足,与马克思主义观的科学研究滞后分不开。吸取这一教训,现在,应当加强马克思主义观的科学研究,以便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教育提供理论上的支撑。笔者曾经提出建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学的建议,并一直在为此努力。所谓马克思主义学,简单地说,就是以马克主义本身为研究对象、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问。马克思主义学的研究内容很多,其中最根本的内容,就是马克思主义观,特别是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等问题的研究和科学说明。过去,我们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内容的研究,而且侧重分门别类地研究,但忽略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综合性研究,而马克思主义学的研究尤其薄弱,这恐怕是人们在确立并坚持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上发生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说,在确立并坚持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实践中的某些失误,与对马克思主义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观的理论准备不足有一定的联系。弥补这一缺陷,是我们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当在这方面作出自己的努力。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成为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建设为我们开展并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特别是马克主义观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把马克思主义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真正开展起来,力求早出多出精品或力作,为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教育提供学理上的支撑。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大学生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教育,这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周向军.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42-145.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C].2009.

[3]周向平.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观:基本内容与重要意义[J].理论学刊,2006(8):4-7.

[4]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2.

[5]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4.

[6]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上)[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59-378.

[责任编辑:杨淑珍]

马克思主义观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唯物史观的创立具有奠基意义。马克思对异化劳动所作的四个规定,被学者们认为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精髓与核心,对解读当代社会现象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当今社会发展迅猛,如何在快速发展的趋势下正确看待异化劳动并对其进行合理地扬弃,是值得深入分析和研究的。

关键词:异化劳动;唯物史观;贡献;扬弃

哲学术语“异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自身的素质、力量转化成与其对立,而又能支配自身的素质、力量,表达本质的存在和主体向客体转化的关系。黑格尔认为的“异化”是纯粹概念向外转化为同本身相异的反对方面,是到了一定时期后必然的转化。

学者们认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精髓与核心部分是异化劳动理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肯定了黑格尔辩证法中有关劳动的思想。马克思认为黑格尔抓住了劳动的本质,看到了人的本质是劳动这样一种现实的能动的活动,人通过劳动才能走向自然的对象化,即异化。马克思汲取了之前学者们的思想精华,通过对异化劳动的批判性的分析,探寻人类劳动的本质与作用。

一、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又称劳动异化。他认为劳动(自由自觉的活动)虽然是人类的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及劳动本身的关系发生异化。马克思通过分析异化劳动给出了以下四个观点: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的异化,成为自己产品的奴仆而不是自己的产品的主人。劳动者同劳动本身相异化,劳动从私有的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的活动异化为被迫且非自愿的强制性劳动。劳动者同类本质相异化,意味着人的本质发生了异化。人和人的异化,此异化产生了对立的关系,即劳动者和资本家的关系。

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人们靠自己劳动生产出的产品不是属于劳动者本人,而是属于资本家,劳动者不得不依靠出卖自身劳动力为资本家劳动才能维持生存。无论是工人还是工人生产的产品都属于资本家,工人并不能自由支配生产出来的产品,产品生产的越多,工人能占有的越少,工人的富有程度与生产产品的数量成反比,而资本家因生产产品的扩大却变得更加富有。劳动者在这样的劳动中感受不到任何自由更无法实现自我的价值,这些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发生异化。工人之间为了维持生存获得更多的机会而竞争,另一方面是劳动者与资本家成为了两个对立的阶级,这是最凸显的异化表现,与此同时大的资本家为了谋取更多利润而并购小的资本家。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只有异化劳动消失了,人类才能成为真正的人而存在。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本质,人和社会的辩证发展也由此显现出来。

二、異化劳动理论同唯物史观的关系及其贡献

马克思的思想理论体系中,劳动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范畴,同时也是马克思两大新发现:剩余价值和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石。异化劳动理论促进马克思由“异化史观”继而转向唯物史观。异化劳动理论是创立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关键点,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崛起,从异化劳动理论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法是唯物史观深入的发展,是一次辩证的飞跃。

(一)从分工和交换的角度体现了唯物主义的思想

林宏彬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经济学思想探究——马克思向唯物史观的转变》一文中认为劳动异化的第四个阶段,异化已经超出自我异化的逻辑,已经发展成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马克思的关注点开始转变为人之间交往的异化。马克思的逻辑观点走向了复杂的社会关系,从社会交往角度去观察,人与人的关系在交往的过程中转变为买卖关系即物品之间的交换关系,并且产生了异化。《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虽然并没有真正确立唯物史观,但从分工和交换问题上的思想,蕴含了唯物主义的思想,是创立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关键点。

(二)从市民社会角度切入唯物史观的思想

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是产生私有财产的直接原因,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关于政治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的思考,认为是市民社会作为经济基础决定了政治国家即上层建筑,此观点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在《手稿》中,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理论分析也正是基于市民社会,而市民社会正是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切入点。

(三)从对象化劳动角度切入唯物史观的思想

劳动观点是唯物史观理论的开端。人最初是为了满足自己生活需求而劳动,劳动使人具有社会属性。例如,猎人为了生存专注于打猎,但当他的房屋漏雨的时候自己却不擅长修理,他找来了会修理房屋的人帮他修好房屋,作为报答把打猎来的动物回报给他人。这使修理房屋的人发现他可以用自己的擅长的手工活去换取维持温饱的食物,同时猎人也发现可以用自己猎取的物品换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样产生了劳动交换,用自己的劳动去交换所需的他物。劳动使人在满足自己的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他人的需求。

人与人之间的媒介是劳动,生产劳动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包含了唯物史观的萌芽。人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而实践的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异化劳动理论也包含着实践观的思想。在《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全部所谓世界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的诞生。”启示我们人类通过使用劳动去创造历史,并且一步步的认识历史,劳动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

(四)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角度切入唯物史观的思想

马克思研究异化劳动理论,表明物质生产在社会中起到了支配的作用。表达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原理奠定了基础,这是马克思历史观的重大飞跃。

异化的根源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抽象的劳动就是生产力,劳动的形式则为生产关系。人的异化因生产关系与人的自主活动不适应造成的,扬弃人的异化要变革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当人的异化被扬弃,人才能实现自由自觉的发展。通过人同他人的劳动关系来表现人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异化劳动在发展中不断否定并且超越异化本身,是异化劳动的扬弃。异化劳动蕴含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个概念,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唯物史观的的重要概念,也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唯物主义的思想范畴在异化劳动理论中已经萌发。

三、现代社会异化劳动的扬弃

马克思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劳动都是异化劳动,而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尤其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雇佣劳动。现如今社会发展迅猛,异化劳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雇佣劳动,而是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的全面的发展必然经历异化并超越异化,实现异化的扬弃才能达到自由全面的发展。

(一)异化劳动的扬弃是对私有制的异化扬弃

马克思以研究异化劳动为基础,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私有制条件的存在是异化的原因。班珍曾分析认为:劳动异化是异化的突出表现形式,劳动作为控制人的力量存在,将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活动变成了生产剩余价值的活动,外在强制劳动的结果只能是自我牺牲的体现,最终导致工人的自我丧失。劳动者同自我生产的产品产生异化,高“水平”的房价和建筑工人的工资相比,建筑工人的劳动一定意义上变成了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不可否认随着生产力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劳动的分工也越发细致,而分工对生产力的发展是毋庸置疑的促进作用,但分工却导致了劳动异化,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因分工被固定在自己的岗位上,不再按照自己的需要而发展,人们从事着强迫性的劳动,导致了人们与这种自己的需要相异化,即与劳动本身相异化。分工的细致化积累了更多的资本,从而使资本与劳动也发生异化。

劳动是表现人有意识的自主选择的活动。劳动者应当既是劳动的管理者、监督者同时也是决策者,是自由活跃在社会生活中的。人通过全面自由地发展要克服异化劳动,劳动应当是自愿的自由的,是应当回归到人的价值体现上,而不是局限于私有制上。这种扬弃异化是同共产主义理念相一致的,是真正自由、自觉的活动,走一条消灭私有制的共产主义道路。共产主义需要的是高度发达的集体主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同体理念,共同的价值诉求,不再局限于私有制的占有,这是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

(二)异化劳动的扬弃是对劳动服务资本的异化扬弃

如今金融自由化程度已经使人们异化了,大学生更多的是想学金融专业,因为这样来钱快,但是这样钱生钱的模式必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资本和金融业如此发达的局面下,应当联合劳动支配资本,而不是使资本支配劳动。金融资本为生产劳动而服务是一条亘古不变、无法反驳的马克思主义真理。

如果继续着劳动服务资本的模式,使经济完全脱离生产和实体经济,必然走向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经济都陷入的那样的困境之中,这也是遍及全球的经济危机的根源。正如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要让制造业回归美国一样,使资本为劳动所服务,这样经济才能回归于生产和实体经济。用劳动去交换雇主的工资,代表着资本统治着劳动。假如雇主不再存在,劳动者彼此就能够直接的交换他们的劳动和劳动产品,这是自由的劳动,是共产主义社会。

(三)异化劳动的扬弃是人与生态关系的异化扬弃

当人们对资本的无限追求的欲望扩大化时,对自然的利用也往往达到掠夺的程度,过度的开发与消耗对自然的破坏性也是无法想象的,这样的发展更是不计任何后果的。任何阻碍资本获得的因素都将要被摧毁,即使这个因素是来自自然界的,而这必然会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人与生态的关系是长久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基础。

中国是一个讲究长远设计的国家,讲究利害关系,是一个会做长远打算的民族。我国是人口大国,但是资源却相对匮乏,生态环境不容乐观,中国的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生态资源问题已然成为中国发展的挑战之一。

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应当看作是异化劳动的扬弃,是人与生态关系之间的异化的扬弃。人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之一,应当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不与生态环境相对立,改变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并和谐发展,走可持续的绿色发展道路是人与生态关系异化的积极的扬弃,优质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培养绿色的消费观念。调动可以调动的一切力量去克服人与自然的负面效应,发挥积极效应,这不仅需要政府、企业的努力,更需要社会大众在日常生活中的配合。这条绿色的发展道路是对片面追求资本利益的扬弃。

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保护动植物生存的环境也是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正确的道路选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个重要方面,保护生态环境是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同等重要的。

(四)异化劳动的扬弃是对消费异化的扬弃

人们物质需求程度的极大丰富,带来了极大的消费需求。购物方式的多样化使人们不再仅仅停留在实体消费。电商平台推出的“6.18购物节”,“ 双十一”,“ 双十二”等购物节日,通过广告的宣传,使人们产生对该产品的需求欲望,大多数消费者囤货后会发现,买来的东西可能并非自己现階段的必需品。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是极其必要的,用这样的异化消费去刺激经济发展从长远看也是不可行的。享乐主义与拜金主义为异化消费提供了“理由”,摒弃这种观念,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识观念水平,认识到快乐并不是通过无节制、非必需的消费来满足的。扬弃这种消费异化要从自身出发,要有自己的判断力,明确地认识到自己真正所需要的是什么,不能受外界输入性的理念所扰乱。盲目消费行为并不能使自身快乐,真正的快乐是正确的消费观,有节制的消费理念。

(五)异化劳动的扬弃是对技术发展的异化扬弃

技术领域的发展促进了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人工智能对人的异化也愈发的显现。人工智能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运用,资本对人工智能大量的投入,导致人工被排挤甚至可以完全替代人工操作。人工智能技术运用的扩大化,大幅消减了人工的投入。虽然人工智能在一定时期内并不能在所有领域替代人工,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工智能已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自由全面的发展。生产工人只需要简单且机械化的操作机器就可以轻松地完成工作,甚至在高端的企业,人工智能已经达到了全部智能化,也就意味着只需要后台设定好就可以几十台机器同时自动地操作。

先进技术造就的人工智能,也给人们造成了担忧。阿尔法狗战胜世界冠军,无人驾驶汽车的技术造成的死亡事件,都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人工智能与人的异化,使人愈发脱离了实际,而被技术所控制。智能手机,智能学习机等产品不断更新换代,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学生们有学习的疑问可能会更多依赖电子设备带来的答案,减少了与老师的沟通和独立思考,学生们的近视年龄也在不断的低龄化。

技术的开发与运用是应当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技术运用需求的。技术的不完善性、复杂性与不确定性都将导致人工智能的异化。加强对技术的认知与控制,使先进技术带给人类的是利大于弊而非弊大于利。加强技术的研究开发,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缩小人同人工智能技术之间的差距,才能更大的发挥正面效应。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应当促进人类全面自由的发展,而劳动才是关键。

我们必须认识到技术强大但非万能,它仍旧是人类智慧的体现,是一种外化。人类需要理性对待技术在现实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利用好技术以促进人类自身的发展。技术的改革和发展应以实现人们自由自觉的劳动为目标,使人们自由全面的发展。

四、结语

马克思对劳动异化问题的研究和提出的社会问题,使我们认识到要扬弃社会中的异化问题,应当消灭私有制,异化了的经济制度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都应当改变。进一步研究探讨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将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类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指导意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为了改变这种异化,实现人自由平等全面的发展目标。无论是人与自身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或是人与社会的关系,都是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息息相关的。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当今世界,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对异化劳动的扬弃应当通过现实的变革来实现。古人云:“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人们应该基于当下现实,只要能使百姓获益,就不必效法古制;只要符合当今现实情况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遵循旧俗。变革与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如果拒绝变革、拒绝创新,就会被时代所抛弃,被历史所淘汰。应当在变革中揭露社会中存在的有碍于人全面发展的现象,并在变革中扬弃异化,在人类未来的发展中发挥巨大影响力。

对于当代异化中的扬弃,目的是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随着人们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必将挣脱一切异化的束缚,正确处理异化中的扬弃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参考文献:

[1]程晓.异化劳动走向唯物史观——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意义[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279-280+294.

[2]林宏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经济学思想探究——马克思向唯物史观的转变[J].经济论坛,2016(06):144-146.

[3]吴小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唯物史观思想探析[J].文学教育(上),2017(04):136-137.

[4]孙月才.劳动异化论与唯物史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唯物史观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1983(05):68-71.

[5]姜喜咏.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唯物史觀意蕴——兼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方法问题[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31-35.

[6]班珍.马克思异化理论表现形式、批判角度和扬弃路径分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5):110-112.

[7]韩毓海.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8]贺善侃.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及其扬弃——对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的一个解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9(02):18-24.

[9]张卫良,何秋娟.人工智能时代异化劳动的技术形态机器扬弃路径[J].理论探索,2019(03):28-35.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观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主体间性教育理念揭示了师生间的交互关系,近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以主体间性教育理念为导向,加强了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改革探索。笔者在《基础》课教学中尝试了“主题探究”式教学,以师生交往互动、协同探研为特征,构建交互式新型师生关系,在共同探研学习中促进师生的情感交融,思想、知识的相互渗透,促进双方共同成长。

关键词:主体间性教育;交往互动;协同探研

一、主体间性教育理念的突破: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现代转型的关键

1.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代转型,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所在。确立现代教育观念,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代转型,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课生命力和实效性的必由之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创新一直“在路上”,但由于教育教学理念存在多样化并且含糊不清,教学的方式方法依然陈旧、单一,局限性大,导致教学实效性不足。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转型,需要围绕教学理念、管理体制、教学内容和手段等进行整体改革,以解决最根本问题为切入点。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两个基本要素,师生关系是支撑整个教育活动过程的基石,教育活动在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中展开,教育活动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交互关系张力的显现,因而,师生关系问题是教育的基本问题,也是如何认识教育本质的问题。传统认识论意义上的教育理念,视师生关系为一种主客体关系,学生仅仅被当作教学活动指向的对象,即客体,而忽略了学生作为人类学意义上的个体具有自主能动性这一事实,存在着将学生“客体化”、“矮化”的明显倾向,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单向性的教化。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人的主体性的觉醒,上世纪80、90年代,主体性教育研究和探索在我国逐渐展开和深入,在诸多争论中,肯定学生主体地位的观点越来越占据主导,学者提出了师生两者是“互为主体、互为客体的关系”的师生交互主体说,主体间性教育理念逐渐形成。主体间性教育理念认为师生关系是主体间性关系,教育应倡导师生平等对话、交往学习,教育理念的突破使思想政治课改革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2.构建多维交互型师生关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现代转型的基础。在这里,还需要明确表述一下“主体间性”这一重要概念。“主体间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主体的内在相关性,即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主体间性理念不是把人看作单子式的个体,而是看作与其他主体的共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主体间性关系。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主体间性理念所建构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内涵是: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主体间性实践活动,教师和学生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是师生之间双向或多向交互活动的过程。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明确了师生二者的主体定位,师生都是平等、独立、自主的个体,亦是教育中相互影响、共同受益的个体,二者的交往关系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并且成为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师生间的交互关系是现代教育活动本质的呈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关键在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即师生间多维度多层次的交互关系。

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主题探究教学范式的尝试

主题探究教学范式的内涵及创设。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推进,就必须以一定的教学模式为载体,在特定的教学方式方法下展开。近年来,笔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学中,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逐渐形成了“主题探究”教学范式,以交往互动、协同探研为特征,促进师生相互学习、和谐交融、共同进步。其基本内涵是:在教师组织指导下,由学生以班级(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自主阅读、调查、讨论、多媒体制作(小课件)、艺术创作(小品、书画、音乐、诗歌)、课堂展示和讲演等探究式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深刻领会内容精华,接触和了解包括学校在内的社会现实,发现自我思想道德状况,在自主探究、协同学习中促进自身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的良好发展,培养探索与创新的能力和品质。具体教学环节包括:①科学设计探究主题。根据《基础》课教学大纲要求,以及大一新生的思想实际情况,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设计学习主题。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为阅读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儒家经典、近现代西方哲学名篇研读等;二為观察调研类:如“观察校园环境,熟悉大学生活——自拍大学生活小视频”、“追寻校史、探访杰出校友”,小型调研包括开展大学生消费状况、诚信状况、勤工俭学、志愿者活动、网络失德现象以及大学生恋爱观、择业创业观调查等;三为座谈交流类:开展“与师兄师姐对话”、“中国梦.我的梦”、“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探讨爱情婚姻中的道德与法”、“大学生法律意识一席谈”等小班讨论或主题辩论赛等;四为社会服务类:以学生专业为基础,开展对口的各种社会服务,如给留守儿童义务上课、广泛宣传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知识等。②选择合适的主题探究方法。学习方法主要根据主题内容的特点而定,包括阅读、调查、辩论、社会服务、课堂讲演等,往往是融多种方法于一体,同时运用新媒体技术提高自主探究的创新性。③创设丰富的活动环节。包括:主题设计、阅读、调查、小班讨论、艺术创作、课堂展示和讲演、总结交流等,使课前课后、课堂上下紧密衔接,研究学习活动丰富多彩。④搭建网络主题探究学习平台。利用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网站,开展网络化主题探究式学习。利用网上资源,丰富各种学习资料,通过电子邮件、微信、QQ群,开展主题讨论,加强教师对探究学习的全程指导,加强师生之间的协作交流。⑤把主题探究学习纳入学生考核。学生的表现及其研究成果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组成部分,计入期末总评成绩,以规范学习,提高实效。主题探究教学范式最核心的元素,是置师生于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积极交流互动,共同展开对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习探讨。通过阅读、讨论、调查、艺术创作、课堂讲演等方式方法相结合,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增加趣味性和吸引力,学生在系列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完成由教材知识到个人内涵素质的转换,体味研习过程的乐趣和付出,锻炼能力,增长才干。

三、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学的动态生成: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层次递进

主题探究性学习的实施,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过程,这一过程的一个关键节点是教学由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不同层次的递进。

1.师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与教师角色的重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师生之间交互关系的建立为前提条件。首先是在课堂上确立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生成的基础。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是具有自主能动性的主体存在,教师应当把民主平等的理念带进课堂,围绕学生开展教学。其次,教师角色的重塑。教师的身份不变,但教学过程中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知识传授者,而是身兼多重角色:一是传统“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授者,教育科学的研究者,以及高尚道德与人格的导师;二是课堂学习的组织、引导与调控者,把握教学大方向,协调师生之间的复杂人际关系;三是与学生一起探研、交流学习的学习者与合作者。教师是与学生共建课堂生态的一员,当然也是“首席”成员,与学生共同营造多彩的课堂生活,和他们一起共同成长。再次,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与协调。大学生是正处于蓬勃生长阶段的生命主体,不断发展和趋向成熟是其本质特征和要求,探究性学习模式尊重学生作为具有生命力、成长力、创新力的学习主体和活动主体,通过贴近大学生活实际的主题设计诱发学生兴趣,激发他们身上潜藏的能量。而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和主导作用是不容置疑的,这是教师主体地位的体现,现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面对的是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他们获取信息快捷,思想活跃,与世界交流广泛,有着独有的优势,作为教师对此应有足够认识,放下架子,尊重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在《基础》课堂上,主体探究式教学平台赋予了学生自主活动、自觉思想、自由发展的空间,同时强化了思想政治课教师对学生的精神引领、品格影响及知识传播的作用,达到了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深度合一。

2.师生主体间性关系的生成。主体间性教育的生成,有赖于师生主体间关系即师生交互关系的形成。为此,要致力于师生交互关系的建构:①要去个人中心化。个人中心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的需要和感受作為价值尺度衡量一切,不顾及他人的利益和感受。个人中心化倾向是师生交往关系生成的极大障碍。首先是要去除教师个人中心化。由于课堂教学由教师主导,教师的个人立场、观点、道德情感甚至个人喜好都会带进课堂,因此容易陷入教师唱独角戏,而真正主角——学生被严重忽略的状态,出现只见教师不见学生的状况。其次是要纠正学生个人中心化。据调查,大学生“自我中心”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一些学生以自我为一切,自我意识膨胀,对他人冷漠,对公共生活缺乏关怀意识,课堂上旁若无人地讲话、玩手机、吃零食。课堂上教师要突出掌控作用,引导学生共同开展探研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对话、融合。②构建“多维互动”的师生交互关系。我们依托主题探究学习这一平台,在研读、探究、调查、社会服务、艺术创作等协同学习过程中,构建以师生关系为基础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与学习内容之间,课堂前后、网络上下的多层次交互关系。首先,根据主题学习计划要求,由同学们自由组合而成若干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既单独展开探索,又相互探讨交流。其次,教师通过课前调查摸底、课堂讲授、课后坐谈、微信沟通等方式,与同学们一起开展学习,加强全程指导。再次,师生共同参与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志愿活动等,在实践磨炼中体验各种苦与乐。通过以上几个途径,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主体、多角度、多层次的交叉互动,产生教学共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四、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探索的思考

1.把握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使教学切合实际,才能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的基本要义是促进教学对象自我完善和发展,真正的教育建立在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深度确认之上,远离学生实际要求的教学,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无视。大一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面临着适应大学新环境、开始新生活、逐步走向独立自主的人生等新课题,但是,他们在个性心理及思想上又还不成熟,因此需要给予多方面的指导帮助。我们坚持教学走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原则,结合运用现代互联网科技,通过课堂、QQ群、微信、个别交流等方式,在理论上给予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科学引导,并一起探讨让他们常感到困惑的各种问题,诸如理想追求、恋爱交友、人际关系、公德诚信、生活法律常识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使教学接地气、课堂长人气,通过搭建主题探究式教学平台,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宽阔空间,使学生愉快地汲取知识,自由地探求真理,在亲身体验和历练中成长。

2.使师生两个主体成为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教学有事半功倍之效。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构成一种客观的共生关系,这一共生关系的内涵是:其一,师生交往是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师生人际关系具有平等、现实、复杂等特点,教育不仅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还要顺应学生的个体特性、内心追求,促进健康成长、自由发展;其二,二者通过教学活动联结而成为“学习共同体”,师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形成一种学习场。教师的重要作用在于以知识、信息为纽带,引导课堂上师生互动融合,“学习共同体”的和谐与互动程度越高,共同体的能量就越大。叶澜教授指出:“每个学生以完整的生命个体状态存在于课堂生活中,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主体,而且是教学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即教育过程应当是师生共同创设课堂生活的过程。课堂上教师要通过积极引领,把学生凝聚在一起,创设一个民主、开放、共享与和谐的“共在”学习生态。构建这样一种学习生态,首先是师生之间要有高度尊重与信任,形成民主对话沟通的课堂基础;其次要相互鼓励与共勉,激发每个生命的能量和探索精神,使每个成员都成为课堂的自由创造主体;再次要加强对话与沟通,促进师生思想情感交流,丰富共同体验,从而产生“共建共享共进”的课堂效应。这样的课堂使师生双方都非常受益,和谐互动、共同成长的师生关系,使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献:

[1]王占伟.微语录(叶澜教育名言)[N].中国教师报,2016-01-20.

The Realization of the Inter-subject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ath

——Subject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Paradigm

CHEN Xue,HE Xiao-chun,ZHOU Han-jie

(Guangdong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Industry,Maoming,Guangdong  525000,China)

Key words:educa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interaction;cooperative study

马克思主义观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奥康纳对历史唯物主义生态观的阐释体现了以生产劳动和阶级政治的观点透视当代生态问题的“应用马克思”的理论取向。奥康纳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框架内分别就工具主义自然观、文化与自然之间的异化关系以及环境史的叙事模式所关涉的资本主义社会背景等问题予以独到的分析;通过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彰显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内蕴对深化当代生态哲学研究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奥康纳;历史唯物主义;生态哲学;劳动;阶级政治

鉴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察视角和解释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所处的根本地位,英美生态马克思主义各家无不将历史唯物主义生态观的建构和演绎作为首要的选题。这其中尤以美国当代资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詹姆斯·奥康纳(James O'Connor)在《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一书中的相关阐发最具代表性。奥康纳基于生产劳动和阶级政治的观点对资本主义社会机制所固有的生态破坏性的揭示,彰显了唯物史观的社会批判理论内在的“深绿”立场及其对透视生态危机的根源和实质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思想力量。

一、空场与力量

与简单化地指责马克思为“人类中心主义”的典型或把马克思构造为“生态哲学先驱”的做法相反,奥康纳对历史唯物主义生态观的辩护和阐发可谓严谨、中肯而有说服力,体现出较为鲜明的“应用马克思”意义上的“效果历史意识”。奥康纳承认,由于历史唯物主义聚焦于对人类社会系统的研究并偏重自然界的社会建构问题,所以,“自然界之本真的自主运作性,作为一种既能有助又能限制人类活动的力量,在该理论中却越来越被遗忘或者被置于边缘的地位。”① 这一理论空场表明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视域应当扩展到对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问题给予充分的关注和系统的阐释。但提高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生态意识”的关键并不是将其生态科学化以求在表层论述上附和当代西方生态哲学的观点,因为,“上述两者之间的根本差异源自于对人类社会应该成为什么样子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与此紧密相关的一个问题是,社会劳动将变成什么样子?”② 也就是说,在奥康纳看来,历史唯物主义与西方生态哲学不可通约的关于劳动和劳动的社会组织方式这一解读视角和核心观点正是马克思主义分析和透视生态危机问题的本质力量之所在。

奥康纳指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交互作用的物质界面,在人类史与自然史之间起着最重要的中介作用;以一定方式组织起来的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身处的物质世界,并通过建构人们内在的精神世界来反作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言之,“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事实上取决于社会劳动的组织方式、它的目的或目标,取决于社会产品的分配和使用方式,取决于人类对自然界的态度和知识水准。”③比如,资本主义化的社会物质生产活动引发了土地商品化、城市污染和温室气体效应等“自然界向人生成”的消极生态后果,并催生了“自然的祛魅”和“征服自然”等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这种“人向自然界生成”的现代文化精神。

在奥康纳看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华之处在于对阶级斗争的概念和事实的指认”④,因此,对生态问题加以阶级政治立场上的阐释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生态观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这就是说,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力量还在于指证当今生态破坏全球化的严峻事态同日益普遍化的劳动剥削现象一样都关涉社会运动和斗争等阶级政治问题。在马克思主义阶级政治学的解释框架中,生态危机现象紧密关联于当今社会的阶级分化和阶级矛盾状况。比如,贫富差别和剥削程度的加剧会强化对自然界开发的力度;环境污染对工作和居住条件悬殊的富裕阶级和贫困阶级的实际影响并不相同;强有力的环境运动能够发挥关键作用以阻止资本无限扩张对生态系统的大肆破坏。应当说,在阶级政治的主题渐已淡出我们的理论视野之时,奥康纳等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坚持以阶级分析的方法切入生态问题的思考,其重要意义就在于提示我们应当对所谓的“人类中心主义”概念的主体内涵作具体的理解,必须明确“征服自然”的“人类”实则有着特定的阶级区分,所以,剥削者阶级对生态破坏负主要责任,而不应当抽象地谴责和追究“全人类的原罪”。

二、自然的观念与资本主义

在技术理性批判的思想潮流中,对西方自然观的现代转型及其生态效应所作的非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可谓论著颇丰,但都未能触及现代自然概念生成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机制这一唯物史观的深度。与此相反,奥康纳明确指出,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考察关于自然界的用语和隐喻会发现,科学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现代的自然概念的产生及其内涵都应当置于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史的现实情境中来加以深入的阐释。具体来说,科学主义自然观取代传统有机论的自然观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所带来的人与自然尤其是人与土地在物质生产劳动中的强制分离这一客观的社会变革过程。原始积累和随后的竞争性积累推进了土地商品化和资本化,“抛开了土地使用方面的传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束缚,并建构起了对生态具有潜在破坏作用的生产方法。”⑤ 与此相应,自然概念的主导内涵首先发生了显著的转变。原来那种“有机整体”的含义逐渐被“事物之堆积”的含义所取代,以至于自然越来越被看作仅有工具价值的数学化的机械结构体。其次,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中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疏离也带来了把人与自然加以严格区分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这种区分具体表现为,我们把自然与文化、自然与历史、农村与城市、人之外的物质与人类精神等当成了相互对立的几组概念,从根本上说,这反映了对物质存在与人类文化之间关系的一种割裂。”⑥奥康纳认为,这种工具理性主义的意识形态今天仍然在我们的思想观念中占据主导地位,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塑造着我们对待自然的态度。

根据奥康纳的进一步分析,作为对工具主义自然观的抵抗和消解,兴起于18、19世纪并延续至今的浪漫主义自然概念把“自然”解释为充满率真性情的“人的初始状态”和未被人类污染和开发的“荒野之地”,强调以审美的直觉来体验自然以替代意在操纵自然的科学认知方式。但在奥康纳看来,“对自然界的浪漫主义和伤感式的关注恰恰是以自然界本身现实发生的客观异化过程为前提条件的”⑦,反映了人们对都市生活的厌倦和渴望回归田园生活的情感。而且,这种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诉求仅仅停留在唯心的主观意识层面上,不属于唯物主义客观实践的范畴,所以,浪漫主义自然概念只不过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虚假性的另一表现而已。

在对科学主义和浪漫主义自然观的内在关系和共同本质的认识上,奥康纳与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相关阐述可谓高度契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谱系在自然观问题上思想路径的一致性。在卢卡奇那里,“自然是一个社会的范畴。……因此自然按照形式和内容、范围和对象性应意味着什么,这一切始终都是受社会制约的。”⑧进而言之,科学主义和浪漫主义自然观的并存和对立反映了物化的社会经济结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初总体性的消解所带来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二律背反,即“它一方面是关于人为了自私自利的利益利用的规律的意识,另一方面是关于他内心对事件所作的反应的意识”⑨。所以,卢卡奇深刻地指出,固然以卢梭和席勒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自然观力图克服理性和感性、内在自然和外在自然之间分裂状态的价值取向十分明确,美学原则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世界观意义,但世界的美学化意味着掩盖了作为问题根源的生活基础。而且,把美学原则提升为塑造客观现实的最高原则就是用另一种方法把作为主体的人重又变成纯直观的存在者,并把改变世界的行动一笔勾销。同卢卡奇一样,奥康纳认为对总体性的自然概念的存在是否完全可能的问题只能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回答,也就是说,非异化的自然观的普遍生成有赖于“社会的经济结构”这一制度背景的支持。由此观之,主张以生态价值观的转变来颠覆机械主义自然观念的西方生态哲学其理论上的不彻底性就在于忽视了生态道德革命发生的现实基础是以生产关系的批判为先导的社会物质生活世界的改造。

三、文化、自然与劳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文化效应曾作了如下揭示:“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⑩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文化多样性的丧失牵连着生态环境加速退化的世界。早期殖民主义势力对美洲印地安文化的摧毁和随之而来的动物种群的大规模灭绝{11}和现今资本强制力的全球扩张对文化异质性和生态完整性的一并祛除,无不印证着资本的运行机制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加速推进对传统文化和自然环境之间互惠关系的巨大破坏力。正是基于“保护或恢复传统的文化实践和自然景观免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侵袭”这一实践上的关切,奥康纳主张“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致力于探寻一种能将文化和自然的主题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或物质生产的范畴融合在一起的方法论模式”{12}。也就是要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模式的扩展和应用,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用下的文化和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为方兴未艾的文化与自然的保护主义运动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奥康纳认为,事实上,人类的劳动不仅开展于阶级权力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之上,也植根在一定的文化规范、文化实践和自然系统之中,而文化规范、文化实践和自然系统反过来又被社会劳动的形式所决定。这意味着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不应忽视主体间性、语言、协作方式等文化要素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影响及其生态效应问题、自然环境为社会生产方式和阶级结构的发展所提供的多种可能性问题以及自然和文化的历史积累形式之间的关系问题。但更为重要的是,历史唯物主义还必须立足于对工业技术、劳动分工、财产关系以及权力关系的分析来揭示按照资本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劳动对自然与文化的作用方式问题。奥康纳指出,强调劳动是自然与文化的媒介,研究具体的生产方式对自然与文化之间内在关系的建构作用这一解读视角的选择并非抽象的理论预设,而是基于对资本在全球化范围宰制人文和自然的严重后果的密切关注。从目前的趋势看,资本主义的市场、金融和生产过程的全球化扩张日益侵蚀着古老的文化和本土的环境,过去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价值、劳动方式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统一性正日益加速地瓦解。这表现在“在差不多每一个生产部门,市场以及标准化的技术需求、融资方式、劳动管理模式等已经取代了旧式的那种文化与劳动之间的更为紧密的联合体形式”{13},生产技术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从民族的文化形式和自然形式中脱离出来。所以,在当今的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中,特定的文化与自然之间传统关联已经被遗忘已久,“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现代性的、商品化的自然与文化形式,这些形式是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以及雇佣劳动形式的世界化的一种反映。”{14}

奥康纳在揭示资本和雇佣劳动对文化和自然的建构及其生态后果的同时,强调以阶级政治学整合地缘政治学和身份政治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他指出,在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自然景观日益受到全球资本和市场规律严重制约的时候,主张生态区域论的地缘政治学和主张文化多元论的身份政治学却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政治学持拒斥的态度,令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些人类物质活动对文化与自然史的影响这一主题往往处于缺失状态。由于回避资本和经济阶级的论题,把各自的论域局限在“自然”和“文化”方面,地缘政治学和身份政治学就遮蔽了经济和社会阶级观点的核心地位,从而无法对文化和自然的保护问题作出有说服力的解答。这反过来也说明了“资本与劳动在文化与自然建构中的重要性事实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也许是最重要的政治学主题”{15},应当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生态政治学研究新的增长点。

四、环境史与资本的逻辑

环境史是相对晚近才出现于西方学界的历史书写类型。虽然大多数环境史学家把自然史与人类史视为一个整体过程的两个相互建构或相互决定的方面,但他们往往局限于从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维度上对环境史作平面化的宽泛描述,不能在社会劳动和阶级政治的理论框架中对人类史与自然史的内在关系作深入的整合研究。这说明从马克思主义角度考察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我们透视地球生态变迁过程的人为根源、深化环境历史学研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知道,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16}的论断表达的是以人类物质生产活动为中介对自然史和人类史相互关系的总体性理解,为此,奥康纳从生产劳动和阶级政治的角度对自然史和人类史的辩证统一关系作了进一步阐释。他指出,马克思之所以把劳动或人类物质活动置于唯物史观的核心地位是因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交互作用的最广泛的层面和最强大的原动力就是物质生产活动。正是在此意义上说,自然的历史就是人类生产劳动的历史。进而言之,“在生产模式和社会结构的彻底的历史主义解读语境中,劳动处于被剥削的地位,……这样,自然史在上述解读维度上就成了人类的一个集团剥削另一个集团的历史。由于这种剥削的历史同时也是劳动者进行斗争以及其他社会斗争的历史,因此,自然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劳动者的斗争以及其他斗争的历史。”{17}

根据奥康纳的分析,首先,环境史学的产生反映了资本积累和发展的“深层逻辑”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层面上依次递进的过程。现代西方历史书写的谱系从政治、法律与宪政的历史开始,19世纪中后期转向经济史,20世纪中期关注社会与文化史,到20世纪晚期聚焦环境史,这与资本主义在政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与文化、自然领域依次展示自身所形成的四次结构转型是一一对应的。而特定的结构性变化导致政治的、经济的、社会与文化的、环境的社会斗争类型依次递进地出现,从而对历史叙事主题的转换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置于这种“历史之历史性”的语境中,我们就会发现,环境史的研究之所以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它主要源自于环境保护运动以及全球性的、多方面的环境危机,正是这种危机导致了为自然界而进行的各种斗争”{18}。这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既是环境变化与环境运动的前提,又是历史学家新的理论关注点。

其次,奥康纳认为环境史的叙事之所以呈现出对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史兼容并蓄的丰富内容,也源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逻辑线索。也就是说,“与现实实践中的资本积累以及它沿着政治—经济—社会—物理/生物这么一条普遍性的次序来展开自己的过程相呼应,历史的书写也在吸收和扬弃的基础上表现为一种积累的过程”{19},从而使环境史的研究呈现出对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主题的吸收、激活和扩展。也就是说,过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背景积淀在当今的环境历史叙事之中,而现在的环境史的书写由于其认识过程处于后来者的状态和在所关注的问题上的推进,能够看到在过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历史叙事中被遮蔽了的环境问题,从而使环境历史的视域更具贯通性和跨学科性{20}。我们可用伽达默尔关于由时间距离所形成的“视域融合”的解释学原理对奥康纳的论点作进一步说明。伽达默尔认为,“当我们的历史意识置身于各种历史视域中,这并不意味着走进一个与我们自身毫无关系的异己世界,而是说这些视域共同地形成了一个自内而运动的大视域,这个大视域超出了现在的界限而包容着我们自我意识的历史深度。”{21}在奥康纳看来,在环境史学的“大视域”背后蕴含着一种结构性的根本原因,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势力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作用的不断综合累积而造成的人与自然之间日益加剧的全方位的矛盾冲突。所以,只有考察资本展开其自身的强制力和加剧开发自然界的历史进程,才能对环境史学的宏阔视野作出有“历史深度”的清晰阐释。

总之,身处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氛围中的奥康纳等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信念持守很是令人钦佩,而且,照比形上思辩的封闭循环,奥康纳式的批判现实主义的生态哲学研究取向难道不正是历史唯物主义本真精神最好的体现吗?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12}{13}{14}{15}{17}{18}{19}{20}[美]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唐正东、臧佩洪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12、8、2、38、36、39、59、147、148、133、43、100、106、87页。

⑧⑨[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18、210页。

⑩{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5、21页。

{11} 参见关春玲《美国印地安文化的动物伦理意蕴》,《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21}[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391页。

(责任编辑 刘龙伏)

上一篇:秸秆还田生态农业论文范文下一篇:医院病案质量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