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教材范文

2023-09-18

商务英语教材范文第1篇

摘 要: 中国大学生学习英语普遍存在“费时低效”的现象,不能用英语进行较为流畅的表达和交流,“听不懂,说不出,写不来”。造成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忽略大学英语与高中英语教材的过渡与衔接是一个非常重的原因。本文确认了高中和大学的英语教材的衔接确实存在问题的真实性,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大学 高中 英语教材 衔接

1.引言

随着世界的迅速发展,英语频繁地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使用,它已经成为被广泛使用的国际语。中国加入WTO以后,全民学英语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人们学习英语的热情日益高涨起来,并保持着长盛不衰的势头,英语教学也取得了一些辉煌成就。但是在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中仍然普遍存在“费时低效”“哑巴英语”的现象。学生在大学毕业以后,不能流利地使用英语,有的学生甚至在大学期间,英语反而越来越退步。大学英语教育的现状不尽如人意,造成这些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忽略大学英语与高中英语教材的过渡和衔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2.高中与大学英语教材衔接研究的现状

范文芳在《大、中、小学英语教学“一条龙”规划》中讲过:“目前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不利于大学英语与中学英语教学的顺利衔接。”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我们要研究编排一套大、中学相互衔接的一体化教材,在注重教材的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时代性的同时还要体现其系统性、连续性和整体性。

井升华教授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原因》一文中分析英语教学“费时低效”三个原因,其中就有两个与大纲和教材有关。一是教学大纲所附词表滞后,没有考虑到形成旨在培养吸收先进科技信息的阅读能力和参与对外交流需要为目的的共核词汇,词表选词与实际应用脱节;二是教学内容滞后,有“可教性与可学性”,而忽视最重要的实用性。结果大学生学习英语10多年,看不懂英文报纸、电传、证单、信函等,不少学生在出国前面对填写各种表格束手无策,不会简单的口语。

还有学者在肯定我国十几年来英语教材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的同时,认为现行高中、大学教材的衔接问题仍未解决:教学内容和要求在各阶段接口处重复较多,在词汇、语法和句型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这是其一。其二,教材编写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如有的教材比较强调语法结构和语言功能,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不够重视;有的教材语言优美,但忽视了实用性;有的教材内容较新,但编写缺乏系统;有的教材本身梯度不够平均,册与册之间跨度太大。其三,教材种类单一,尤其是大学理工科缺乏三、四年级的专业英语教材。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现行的各阶段英语教学大纲、教材衔接不好,是造成许多学生,学了十几年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却很低的最主要因素。

3.数据收集及分析

从武汉的不同的大学随机抽取的200名09级的大一新生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法。

表1 进入大学以后,你需要多长时间才能适应大一英语新教材?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发现,占43%的学生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适应英语新教材的学习,另外有25%的学生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才能适应大一英语新教材的学习,有20%的大一学生从未适应大一新教材的学习。总的来说,大部分进入大学的学生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来适应新的教材,这些时间用来适应教材,太可惜了。这也证明了高中和大学英语教材的衔接确实存在问题。所以,我们要做好英语教材衔接的工作,才能为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学习更多的知识,而不是用来适应教材。

表2 你认为高中英语教材对大学英语教材的促进作用如何?

从表2中,我们可以发现,59%的学生认为高中英语教材对大学英语教材有促进作用,20%的学生认为高中英语教材对大学英语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大一的学生都认为高中英语教材对大学英语教材有促进作用。这也就证明了大学英语教材和高中英语教材确实存在衔接的必要性。

表3 你认为高中英语教材的教学重点是什么?(可以选择多个答案)

表4 你认为大学英语教材的教学重点是什么?(可以选择多个答案)

在这200名的学生中,大部分认为高中和大学英语教材的教学重点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注意这些变化,在使用教材的时候注意好衔接的问题。只有完成高中与大学英语教材的顺利过渡,才能使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一英语教材,真正地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通过以上的调查研究和对相关数据的整理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有关高中及大学英语教材的衔接确实存在问题。学生普遍不能在大一新学期很好地适应新教材。所以,英语教育者应该认真对待这个问题,不能忽视它。这样在以后的教学工作,才能够找出可行性的建议来解决这些问题,使学生进入大学以后能够更加轻松地学习英语。

4.教学建议

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认真学习大学英语新课标、新教材,而且要深入研究高中英语新课标、新教材,认真领会新课程改革的实质和内涵,真正理解教材变更的意图,将高中、大学英语语言知识有机地融合起来。高校特别是师范类院校可与若干中学结对子,从大学的角度帮助中学英语教学,这样能使中学和大学英语的教学更好地衔接。大学教师要熟悉中学英语教材和课程标准,了解其重难点,熟悉高中英语教法;经常去听高中英语课,相互交流英语教学信息,以便找准衔接点,包括词汇、语法项目和语言功能等。

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利用讲新的语法、单词、短语和句子的时候联系学生在高中学习的旧的知识。每次学习新知识之前,都可以顺便复习旧知识,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到学习较容易,上课较轻松愉快,使学生认为大学英语学习起来不是那么的困难。

反思高中英语教材与大学英语教材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好其衔接,目的就是要提高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更好地使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首尾相连,环环紧扣。然而,要解决好高中英语教材与大学英语教材的衔接问题,每个英语教学工作者仍需付出繁重而艰巨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戴炜栋.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

[2]孙晓萍.论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的科学性[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3).

[3]范文芳.大、中、小学英语教学“一条龙”规划[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6).

[4]吕中舌.关于一条龙服务问题外语教学与研究[J].1999,(1).

[5]井升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耗时低效的原因[J].1991,(2).

[6]刘祥树.初、高中英语教材衔接的研究[C].2007,(12).

商务英语教材范文第2篇

二、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将英语指定为官方交流语言.在世界性国际会议、论坛和学术研讨会,在国际商务谈判和国际商贸合同文本,在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工作中,英语已成为重要的交流工具.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往后,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国际交流的广泛化和多样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以及国际活动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国越发广泛融入国际社会,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范畴的交流活动一天比一天频繁,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在党的"十六"大以后,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将更加扩大,全国和京津地区、环渤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各企业对即懂商业贸易、市场营销、经济管理,又精通英语、外贸、商务英语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紧缺,英语、外贸英语、商务英语人才已成为各行业、各领域的骨干人才、通用人才.

三、 入世后,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进一步深化,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英语人才,尤其是即懂商业贸易、市场营销、经济管理,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紧缺,商贸英语人才已成为各行业、各领域的骨干人才、通用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大都在外贸企业从事外贸业务工作,在涉外大型饭店、旅游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员和翻译工作,就业率达90%

以上.

1 、国际贸易实务方向

本专业方向掌握外贸英语、商务英语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技能及商业运作能力,能从事商务与秘书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该专业由英语语言能力、商务运作能力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三个技能模块构建成整个教学计划的核心,就业前景乐观。

2 、国际商务管理及秘书方向

本专业方向掌握商务英语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技能及商业运作能力,能从事商务管理与项目策划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该专业学生毕业后掌握商务运作的知识与技能,能熟练运用英语和计算机从事国际商务及秘书工作。

3 、外贸英语方向

商务英语教材范文第3篇

1 旅游英语教材研究现状分析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 是学校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广义的教材, 泛指教师和学生用于教学活动的所有材料, 包括教科书、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指定的阅读书目等等。旅游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 专门用途英语系列教材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 结合学生毕业之后工作实际的需要, 努力追求向学生提供其未来工作岗位所需要的专业英语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旅游英语教材是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的一个分支, 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在从事旅游涉外业务时所需要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 包括专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社会对高素质旅游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地增加, 为了提高旅游英语的教学质量, 很多学者开始关注旅游英语教材的研究。例如庄智象提出建设立体化旅游英语教材, 教材内容立体化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创设真实语境;二丰富的教学辅助资源;三教材多样化和个性化。杨雨桦提出了旅游英语教材的编写理念, 旅游英语教材应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目的, 突出旅游特色, 强调教材所选语料的真实性同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李曹提出了以情景设计旅游英语单元教学模块, 以工作岗位为情景, 以岗位职业语言为素材来编写旅游英语教材等等。

2 旅游英语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在发行的旅游英语教材可谓是琳琅满目, 种类众多, 但是被广泛使用的精品教材却屈指可数, 目前高职院校使用的旅游英语教材比较混乱。现有的高职旅游英语教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教材定位不明确

现有很多高职旅游英语教材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主要体现在一部分教材内容选取和编写体例上模仿本科教材, 涉及的知识面广, 理论深度大, 教材内容侧重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术语的介绍, 与教育对象的特点和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不符。一部分旅游英语教材套用国内外企业的岗前培训手册等资料, 选取的素材和设计的情景对话岗位贴近度比较高, 但是涉及的知识面狭窄, 练习部分设计过于简单, 只适合入职岗前培训速成, 无法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目前使用的很多旅游英语教材可以视为岗前培训手册的延伸版, 本科教材的压缩版,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旅游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2.2 教材中文化知识偏少

旅游业处在国际交往的前沿, 中西方交流存在文化差异。现在出版的旅游英语教材中涉及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内容较少。对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树立中西文化差异意识不利。在旅游英语教学过程中适当介绍外国的文化, 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能够增长知识, 扩展视野。将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 更有助于学生在旅游服务工作中与外国客人进行交流, 避免在交流过程中出现误会, 留下不好的印象。现有旅游英语教材中除了缺少中西方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 也需要基本地理历史等人文知识的输入。因为景点之所以成为景点, 不仅仅是因为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更多是因为其丰富的文化底蕴, 而谈及文化底蕴离不开历史地理知识。所以旅游英语教材要很好地介绍一个旅游景点, 需要基本历史地理知识的嵌入。

2.3 教材课后练习设置比较单调

练习是教材内容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以训练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和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为目的。现有的旅游英语教材中, 多数练习部分设计比较单一, 在训练语言技能方面多为选词填空和翻译题。在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方面多为角色扮演, 情景对话题, 然而在情景对话的选材方面基本上是对前文对话的模仿, 缺少趣味性和实践性。存在训练基础语言技能和提高实践能力无法融会贯通的缺点。对语言技能的训练不能更好地起到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作用。不能很好地体现工作岗位对英语能力的要求, 练习部分侧重语言读、写、译方面的训练, 听说训练偏少, 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2.4 教材选用的素材滞后

现有很多旅游英语教材选取的内容、素材与情景比较滞后过时, 不能体现旅游业更新和发展的现状。旅游英语教材内容陈旧, 与快速发展的国际旅游业的实际需要存在一定差距。很多教材内容与实践脱节。使学习者无法满足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很多旅游英语教材没有配套的视频材料.基本都是朗读文章或者对话的音频和磁带, 没有视觉效果不利于在课堂上创设真实语言使用的情景, 学生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 旅游英语教材编写建议

3.1 高职旅游英语教材要突出高职特色

高职旅游英语教材作为知识载体和教学的基本工具, 要突出实践性强的特点。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能力培养和技术应用为本位, 其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尺度、就业为导向。为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 旅游英语教材编写应强调应用性和适用性, 既要满足学科教育又要满足职业教育的需要。为了使学生取得双证书, 旅游英语教材的编写与职业资格考证相结合。如为考取英文导游资格证服务。强调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整合, 努力形成外语语言应用能力对职业能力的支撑,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教材的编写应将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与旅游专业知识有机结合, 使学生在提高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了解旅游专业知识, 培养以英语语言为工具, 以旅游专业知识为依托的新时代复合型、实用性旅游英语人才。

3.2 基于真实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材设计

旅游英语教材结构基于英文导游的工作过程进行设计, 以英文导游接团—带团—送团的工作过程为主线, 围绕这条主线教材内容设计六大项目。分别为行、住、食、游、购、娱。项目一入境, 包括办理通关手续、机场接团、去酒店途中讲解等。项目二入住酒店, 包括酒店预订、办理入住登记手续、行李服务、问询服务、客房服务、处理投诉、结账离店等。项目三美食, 包括介绍中华美食文化、中餐厅服务、西餐厅服务。项目四游览, 包括介绍我国著名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地方民俗风情等。项目五购物, 包括旅游纪念品商店、超市、化妆品商店、珠宝首饰店等地的购物介绍, 正确引导游客购物技巧。项目六娱乐, 包括欣赏京剧、运动项目、舞会、音乐会等。最后游客旅游行程结束离境这个环节归入行这个项目, 包括致欢送词, 机场送别等。教材根据每个项目的具体内容创设生动的工作情景。以英文导游的工作岗位环境为情景, 以工作职业语言为素材, 围绕一条主线六大项目展开, 引导学生进行情景模拟, 熟练运用旅游英语的专业术语、习惯表达。在编写过程中注重选取的内容要体现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现状, 生动活泼, 从实际出发, 结合项目。通过在不同场景中进行英文导游活动的示范和演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英语语言知识和旅游专业知识, 熟练掌握旅游活动各个环节。

4 结语

教材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最基本的建设, 教材的编写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高等职业院校使用的旅游英语教材应突出高职特色, 体现以能力为本位, 以就业为导向, 教、学、做一体化的高职教育理念。旅游英语教材的编写采用基于英文导游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设计思路,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技能, 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旅游英语应用型人才。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出入境旅游, 社会上对既懂旅游专业知识又懂英语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开设了旅游英语课程, 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现在使用的旅游英语教材存在一些问题, 为提高旅游英语教学质量, 对旅游英语教材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分析高等职业教育旅游英语教材现状和存在主要问题, 提出了编写高等职业教育旅游英语教材的建议。旨在探索如何编写适合高等职业教育和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旅游英语教材。

关键词:旅游英语,教材,高职教育

参考文献

[1] 张燕玉.高职高专旅游英语口语立体化教材建设研究[J].南昌高专学报, 2009 (2) .

[2] 董智馨.分模块分区域编写旅游英语教材[J].中等职业教育, 2006 (4) .

[3] 李曹, 刘宝昌.按情景分岗位编写旅游英语教材[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13) .

商务英语教材范文第4篇

摘 要:独立学院的教务工作改革,一直是独立学院进行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工作。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运用到教务管理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文章介绍了独立学院的特点、教务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教务精细化管理策略,从精确定位教务管理工作、规范精简操作流程、精细教务管理者的培训、严把监管考核精细化程度这四个方面提高独立学院教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教务管理;独立学院

作者简介:李素娇(1988—),女,福建泉州人,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研究实习员、材料工程系教学秘书。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扩招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新生事物。独立学院目前存在公办型和民办型两种形式[1]。中央一直将其定位为“民办高等教育”类型[2],并进行规范化管理。但是,由于独立学院是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办学时间短,因此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参照,其管理过程中会不断遇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务管理,一直是与学生学习直接相关的管理内容,涉及学生选课、学分、考务、毕业等非常烦琐和具体的工作内容。尤其是当前高校逐渐放开选课的自主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能力培养的倾向性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选修课程,这也使得教务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加。如果无法做到注重细节、注重量化、重视工作效率和绩效考核,整个教务工作将会面临危险,甚至引发严重的教务事故。“精细化管理”则是一种强调细节管理、消除工作失误、简化工作流程的管理理念[3]。而迄今为止,“精细化管理”虽然得到企业管理的认可,但是并没有在高校管理、教务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笔者认为,教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能够通过教务管理工作中细节的优化、工作失误的避免、工作流程的简化,来实现工作质量的提升。

精细化管理对教务工作的改革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缺乏办学经验和管理经验的独立学院,工作中如果一味地沿袭母体学校的教务管理模式,会缺乏针对性、缺乏创新性,也无法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管理。因此,在独立学院的教务工作中引入“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显得十分必要。

一、现状分析

独立学院已经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成为大众化高等教育、民办教育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独立学院形式多样,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同传统高等院校有所区别,使得独立学院在运行和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在学院的日常管理中,最为烦琐、工作量最大的往往就是教务工作,而它又恰恰是与学生利益关系最为紧密的工作。当前的独立学院的教务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学籍管理

学籍管理包括了学生的注册和报道、成绩管理、毕业生工作及证书管理、综合教务系统建设等方面。随着电子办公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很多工作都是在网络管理系统上进行。而目前的很多独立学院是沿用母体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统,但是在系统对接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数据共享困难、联网故障等问题,使得整个教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较差,无法充分利用母体学校现有的优质教务系统。

2.教学质量

在教学运行的过程中,独立学院具有难度。首先是生源问题,独立学院大多是在本科第三批次或专科招生,学生学习基础薄弱、自觉性差,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教学运行过程中,与教师的互动性和配合性较差,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与此同时,独立学院在品牌和福利待遇上,都无法吸引优秀的高教育背景人才到校任教,师资力量薄弱,在科研条件、科研平台上也无法与母体学校相提并论,缺少科研支撑的教学工作,质量也无法得到提升。

3.教学运行

独立学院的主要收入源是投资和学费收入,主要支出包括职工工资、学校公用经费、贷款本息、向母体学校缴纳的管理费等。对于初创阶段的独立学院来说,学费收入是有限的,而日常的运行经费、工资支出等会随着物价的提升而不断增加,从而使得很多独立学院入不敷出[4]。资金的缺乏,使得教务管理中,在师资力量引进、教学设备更新等方面的投入不足,而母体学校对独立学院的师资、管理力量和课程体系的辅助投入也有限,这使得独立学院的教学顺利运行难以保障。

4.培养计划制订

独立学院的教务处在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上,往往具有同质化和同一化的倾向,它们大都倾向于开设短期热门、低成本运行的应用型专业,而缺乏基础学科建设。很多独立学院开设金融专业、营销专业、会计学专业、英语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国贸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等,或者就是沿用母体学校的学科建设体系,并直接删去对教学设备和科研素质要求较高的专业。这样只会使得独立学院的办学和人才培养缺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缺少办學特色,或是对母体学校过分依赖。

二、教务精细化管理策略探索

“教务精细化管理”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精准性、发展性、以人为本和创新。教务工作的改进和提升,需要以教务数据为基础,强调数据的精准管理;需要以当前的管理实务为基础,强调持续改进和发展;需要以学生利益为核心,以教务工作者为主体,强调人本管理;需要以管理创新为方式,强调自我改进和提升。

1.精确定位教务管理工作

(1)在教务岗位的设计上,做到按需设岗。一般情况下,设置学籍管理科、教学运行科、教学质量科、教材管理科、实践教学科等,每一个科室有明确的职能要求,进行教务、考务、成绩、教学建设、督导等工作,尽可能删减不必要的科室或人员岗位。

(2)明确岗位职责。①学籍管理科,需要负责新生入学、学籍信息采集、成绩管理、毕业信息校对、证书发放等工作;②教学运行科,需要负责任课教师安排、课表编制、选课管理、重修管理、双学位管理、考试管理等;③教学质量科,需要负责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新专业申报工作、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等;④教材管理科,需要负责学生教材发放、组织教材研讨活动、教材入库管理、学生教材费账务管理等;⑤实践教学科,需要负责实验室管理、实习管理、毕业论文管理、课程设计管理等。并且,所有的教务人员都需要挂牌上班,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

2.规范精简操作流程

要做到教务工作和操作流程的规范精简,需要理顺当前的教务管理业务各项流程,消除流程中的多余环节,增加一些服务学生的环节。而规范和精简的方式,主要可以采用“精细化管理方法”中的ESIA法(Eliminate、Simply、Integrate、Automate),即删减、简化、整合、自动化。

(1)操作流程的删减:在教务管理操作中,各个科室之间存在着业务重叠和冲突的部分,因此很多教务工作者需要在各个科室之间来回走动,资料來回传递,还有很大一部分的跨部门协调工作。因此,需要删减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重叠部分,尤其是某几项工作需要使用相同的一手数据和资料时,则可以将这几项工作交给某一个科室完成。

(2)操作流程的简化:当前教务工作的简化,包括了文档简化、沟通简化和流程简化这几个部分。在文档简化方面,可以将多个文档引入超链接,防止内容重复、栏目烦琐、数据不一致等情况;在沟通简化方面,可以在学生开学和教师入职时,对他们进行教务培训,并及时与一线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务管理内容的交流,节省后期办事时间;在流程简化方面,通过整合各科室的流程,来制订每一个科室的职能范围和办事流程,张贴在办公室外侧,并注重服务流程的改进。

(3)操作流程的整合:将原本几项任务合并,统一交给一个科室或一个人来处理;将同一个数据源所涉及的操作也进行合并。例如,毕业信息作为同一个数据源,就可以将相关的毕业信息的校对工作、学位资格审查工作、学位证书管理工作交给专人完成。

(4)操作流程的自动化:强调的是信息系统的使用。通过建立网上的综合教务系统来进行学生选课、上课、考勤、考试、查分等工作;同时建立教务网站,发布相关教务信息。

3.精细教务管理者的培训

教务管理者是执行教务管理制度的主体。教务管理者对于精细化管理的理解和实施,直接决定了教务精细化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因此,要对其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培训工作,提高工作质量。

首先,是观念的普及。要组织教务管理人员就“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原则、管理方式等方面接受系统的培训,使得精细化管理的观念深入人心。另外,对于新增的教务管理规则、系统、设备设施等,需要进行专门的操作培训,让工作人员熟悉操作流程,提高业务技能水平。其次,采取激励措施,对于认真履行精细化管理制度的人员实施奖励和表彰。每一个岗位都制定了明确的责任和权利,这不仅仅是日常工作要求,也是绩效考核的要求与依据。再次,安排高水平的业务培训。鼓励教务工作者参加教学研讨会、教务系统培训会,或者到其他子弟学校进行观摩和考察,来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方式。最后,注重教务工作者科研能力的培训和培养,尤其是教务处的科级以上管理者,需要学习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并运用到教务管理的实践中,才能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务工作方法,解决独立学院教务管理中面临的新问题。

4.严把监管考核精细化程度

落实岗位职责,建立一整套完备的教务监管考核体系,提高教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岗位职责的明确,是监管考核的依据和基础;绩效考核的评价指标和评价过程,必须有严格的定量考核方法,并保证过程的公正公平;考核结果要直接与薪酬挂钩、与职业晋升机会挂钩。

三、结束语

独立学院在当前的教务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在引入“精细化管理”之后,能够通过精确定位教务管理工作、规范精简操作流程、精细教务管理者的培训、严把监管考核精细化程度这四个方面的改进,来解决当前独立学院在学籍管理、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等方面面临的问题,提高教务工作效率,提升独立学院的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李小红.浅谈独立学院教务管理队伍建设.中国电力教育,2011,(1):24—25.

欧子艳.独立学院教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90—92.

喻夜兰,许春英,高志强,等.独立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特点及增效措施.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48—49.

王 巍.独立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1):150—151.

商务英语教材范文第5篇

摘 要:英语“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是指结合视觉词(Sightwords)的学习,以拼读规则(Phonics)教学为中心,通过绘本(Picture book)的使用,培养小学生早期英语阅读素养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学生阅读入门教学的不同时期,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运用SPP教学模式。文章从教学过程先拼读后阅读和教学过程先阅读后拼读两方面来谈笔者对英语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的见解。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SPP教学模式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人类社会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英语教学中,阅读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必不可少的手段。英语“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是由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赵淑红老师所提出的。它是指,结合视觉词(Sightwords)的学习,以拼读规则(Phonics)教学为中心,通过绘本(Picture book)的使用,培养小学生早期英语阅读素养的一种教学模式。

王蔷和敖娜图仁雅在讨论母语阅读素养的内涵和比较母语与外语的异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中小学生外语阅读素养应包括“外语阅读能力”和“外语阅读品格”两大要素九个具体构成成分。(具体见图1)

SPP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一理论提出的。视觉词的掌握会极大地提高阅读的流畅度,拼读规则的掌握则是音素意识和拼读能力的基础,这些都是学生阅读素养中“外语阅读能力”的外语解码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方面,英语绘本有它的独到之处。英语绘本主题丰富且与生活密切相关,富有情境,语言鲜活,有利于学生了解英美文化,拓展学生思维,尤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起英语教材,英语绘本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因此在广州市近年来的大部分低年段阅读教学的研讨上,都采取了这种教学模式,而这种教学模式的使用,也大大促进了低年段的英语阅读教学。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索,笔者对SPP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层次的解读。结合赵淑红老师和王蔷教授的观点,笔者认为这个模式可以有以下两种解读。

一、教学过程先拼读后阅读

教学过程先拼读后阅读,即S(sight words)——P(phonics)——P(picture books)。赵老师通过教学流程图(图2)向我们清晰地阐明了一节阅读入门课的教学步骤。

下面我们来看一节运用了以上教学流程的二年级的阅读课。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字母组合“ow”的发音以及相关的绘本《Yellow Pillow》。教师在热身环节中通过游戏复习了已学的字母和组合的发音,并把在绘本中出现的一些视觉词放到句子中,让学生认读。由于有长期坚持、潜移默化的訓练,学生能很熟练地认读出视觉词,也能拼读单词。接着老师呈现新授字母组合“ow”,通过瑞格叔叔的微课视频,让学生感知“ow”的发音。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视频兴趣颇为浓厚,甚至能跟视频里的瑞格叔叔进行互动。当学生知道了“ow”的发音后,老师再借助多媒体软件让学生进行替换拼读练习、打乱字母拼词练习,教师有意识地把绘本故事中含有“ow”发音的单词放到这一环节让学生拼读,希望能为后面的阅读扫清障碍,使阅读更流畅。学生们在这个环节里已经能拼读出符号发音规律的新单词,也能通过小组合作把打乱字母的单词重新拼写出来并粘贴到黑板上,做小老师教其他的同学拼读。教师在引入绘本阅读环节后,先采用图片环游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结合提问锻炼学生的思维,并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如提出“What will you say?”“What will you do?”等问题。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阅读、表演展示,最后教师再次提问“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进行思想教育,升华情感体验。从学生的小组展示中可以看出他们的自信与能力,以及对英语阅读的喜爱,而这些与教师教学模式的转变是分不开的。

从以上教学案例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流程能有效地让学生掌握视觉词和拼读规则,从而为阅读扫清障碍,增强学生阅读的兴趣与成就感。在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上,外语的解码能力得到了良好的训练。我们也知道,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很多中下生之所以学不好英语,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无法记住单词。这种拼读规则的训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阅读,还是他们有效记忆单词的良好方法。掌握这一方法,将极大地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

二、教学过程先阅读后拼读

教学过程先阅读后拼读,即S(sight words)——P(picture books)——P(phonics)。结合王蔷教授提出的英语分级阅读的图片环游教学法,笔者认为这个模式可以有另一种教学过程,即先通过图片环游讲故事,在默读朗读故事环节中拼读单词,感受字母发音,然后再总结发音规律,最后做拼读的巩固操练。以《Yellow pillow》为例,在进行热身和复习后直接引出故事,教师通过图片环游,呈现故事的两条主线:乌鸦如何想办法拿到枕头以及Mr. Low对于乌鸦的做法反应如何、心情如何变化,让学生清楚故事的情节发展,并不断地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提出问题,让学生设身处地,获得更真实的阅读体验。而Phonics的学习则是隐性地与讲故事的过程结合在一起的。教师可在讲故事时通过“yellow”这一已学单词的迁移,让学生判断出“ow”的发音,然后在一系列的提问与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文本,提升阅读技巧与策略,内化知识。故事初步体验后,小组尝试自主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自行解决单词的拼读。最后,教师才引导学生总结“ow”的发音,并给出更多含有相关发音的单词,让学生做巩固拼读和听音辨词、听音写词等练习。

王蔷教授说过:阅读教学应该去引导孩子体会语言的精妙,启发孩子的心智,为孩子享受阅读创设环境和机会,给孩子留出自由思考和自主表达的空间。而这种模式正是为了给学生更享受的阅读体验而设计教学流程的,这种方式不管是对于英语阅读的初级阶段,还是更高阶段都是不可或缺的。语言学习重视习得的过程,而语言规律同样可通过隐性学习习得,到了中高年级我们可以多放手让学生去对语言进行归纳学习,以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增强他们阅读的信心。

在学生阅读入门教学的不同时期,我们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运用SPP教学模式。正所谓“教无定法”,只有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才是真正适合的方式。我们不能固守陈规,学生在变,学习内容在变,我们也要随之改变教学方式。教学模式之所以存在,除了是让我们学会套模、用模之外,更重要的是能脱模,教出自己的特色,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提升自我。

商务英语教材范文第6篇

[1] 2000 年,语言学家、威尔士人格兰维尔· 普赖斯,在他编辑的《 英国与爱尔兰的语言》 中发表了如下的观点:

因为英语是个杀手。正是英语,导致坎伯兰语、康沃尔语、诺恩语和马恩语灭亡。在那些岛屿的部分地区,还有较大规模的群体讲比英语更古老的当地语言。但是,现在日常生活中,英语无处不在,人人― 或者说几乎人人― 都懂英语。英语威胁到那三种遗留的凯尔特语:爱尔兰语、苏格兰盖尔语和威尔士语,„ „ 所以必须意识到,从长远来看,这三种语言的未来„ „ 十分危险。(第141 页)在此几年前,1992 年,英国学者罗伯特· 菲利普森(他如今在丹麦工作)在牛津大学出版了一本书,名为《语言领域的帝国主义》 。在书中,他指出,主要的英语国家、世界范围内英语教学产业,尤其是英国文化委员会,实施的是语言扩张政策。他还把这种政策和他所称的“语言歧视”(这个情况类似于“种族歧视”、“性别歧视”)联系在一起。在菲利普森看来,以“白人”为主的英语世界中,起主导作用的机构和个人,或故意或无意,鼓励或者至少容忍英语大肆扩张,他们当然不反对英语的扩张。英语的扩张开始于大约三个世纪以前,最初表现形式是经济与殖民扩张。

[2]菲利普森本人为英国文化委员会工作过几年。和他一样,还有一些母语为英语的学者,也试图强调英语作为世界语言的危险。在过去儿十年里,人们从三个群体的角度,就英语的国际化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第一个群体是ENL 国家,英语是母语(这个群体也叫“内部圈”) ;第二个群体是ESL 国家,英语是第二语言(“外部圈”) ; 第三个群体是EFL 国家,英语是外语(“扩展圈”)。20 世纪80 年代,这些词语开始流行。从那时起,这第三圈实际上己扩展到全球范围。

[3]从来没有像英语这样的语言,这既有利也有弊。曾经有许多“世界语言”, 例如:阿拉伯语、汉语、希腊语、拉丁语和梵语。总的来说,我们现在认为这些语言比较好,经常以赞美、感激的语气谈论与它们相关的文化以及它们给世界带来的变化。我们这样的态度,没有什么不妥,因为那些语言现在都不构成严重威胁

[4]我们现在可以冷静地讨论古汉语对东亚或古拉丁语对西欧的影响。但是,我们与英语关系太紧密,无法同样冷静地分析、评价英语。在对英语的审判中,陪审团还没有露面,可能需要好几个世纪才能做出裁决。但即使如此,值此欧洲语言年,我们可以提出这个问题:普赖斯和菲利普森就我此时使用的语言对我们提出的警告是否有道理。

[5]当然,不难发现有这种情形:人们也许咒骂英语。澳大利亚就是一个例子。澳大利亚常被看成是不折不扣的英语国家。到那里的第一批欧洲人经常使用拉丁语描述、谈论这个地方。“澳大利亚”这个词就是拉丁语。显然,当时没有人想到只称它为“南方土地”(这是“澳大利亚”的含义)。此外,在澳大利亚南部,有一大片土地叫“纳拉伯平原(Nullarb Plains ) ”。其中,第一个词听起来像土著语言,但Nullarb 是拉丁语,意思是“没有树木”。最重要的是,早期的定居者把这个大陆称为“terra nullius ”。1999 年Encarta world English Dictionary 是这样解释“terra nullius " 这个拉丁词组的

„ „ 指这个想法和法律概念:第一批欧洲人到达澳大利亚时,这片土地不属于任何人,因此可以随意定居。这种观点已被判定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但是,只是最近才这样判定的。欧洲人来的时候,澳大利亚人口稀少― 不过有人居住― 无论从哪个海岸到哪个海岸。当时部落和语言都有儿百种,其中许多语言现在已经灭亡了,而正在灭亡的更多。这些死亡的和正在死亡的语言,大都被多种混杂英语或者通用的澳大利亚英语所取代。取决于你的立场,这或者是令人哀伤的损失,或者是进步的代价。

[6]但是,同时有一个问题:土著语言的灭亡能完全归咎于英语吗?最早发现澳大利亚的欧洲人是荷兰人,他们的语言本可以成为殖民与定居中使用的语言。任何定居者的语言都可能有同样的作用。例如,如果蒙古人能维持他们幅员辽阔的欧亚帝国,蒙古语可能就会成为世界语言,传播到澳大利亚。再例如,如果历史有一些变化,那么今天世界语言可能是阿拉伯语。如今,阿拉伯语在西亚和北非是一种强大的语言,影响到许多其他较小的语言,包括科普特语和柏柏尔语。西班牙语对所谓“拉丁”美洲的土著语言产生了消极影响,而俄语从欧洲传到西伯利亚太平洋地区。如果英语是个祸害,是个杀手,那可能仅仅是因为任何大的语言都可能会影响、威胁到较小的语言。

[7]但许多人认为英语是有益的。我这里暂不讨论任何世界语言具有的明显优势,例如:交流网络庞大、文学与传媒体系发达、文化与教育机构强大。让我们看看与此不同的问题:政治、公平与平等。这里我用南非为例来说明。十年前,南非结束了种族隔离为原则的统治。在南非语(这种语言来源于荷兰语)中,这种制度叫" apartheid ”。出现这种制度,是因为欧洲血统的南非人群体― 血统主要是荷兰的欧洲定居者― 认为自己优于他们建立殖民地的当地人。

[8]说英语的、英国裔的南非人不是非常积极反对种族隔离制度。黑人的反对力量中,成员使用多种语言,他们起初缺少力量与组织。但是,使这种反对力量增强、更有组织的语言是英语。对于他们来说,英语成为自由与团结的主要语言,而不是用司必来压迫的语言。今天,南非有11 种官方语言― 英语、南非语和9 种当地语言,包括祖鲁、恩德贝勒语和塞茨瓦纳语。但这9 种语言中,南非黑人使用(或准备使用)哪一种作为本国通用语言呢?除了母语之外,他们希望子女还能熟练讲、写哪种呢?答案是,哪一种也不是。他们所希望的是英语,而且他们特别希望有与非洲相适宜的英语。

[9]所以,对于澳大利亚土著人来说,是个祸害,而对南非的土著人来说,却有一些好处„ „

[10]那么,在当今全球化而多样性受到威胁的世界里,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英语?在我看来,答案似乎很清楚。与很多事物一样,英语有时是福、有时是祸― 对于个人、群体、国家甚至国家联盟,都是如此。东亚“阴”、“阳”的象征意义也许能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两者虽相反,但共存。就我们这里的问题来说,指的是在同一交流圈内。这种象征意义说明,使用世界通用语言的人应该努力尽可能用其利而避其弊。

第一课B 一大堆相矛盾的语言忌讳

[1] 2002 年初,位于美国西北部的华盛顿州引起媒体轰动。当时,该州通过法律,禁止在官方场合使用“Oriental (东方的)”这个词语。而应该使用“Asian (亚洲的)”这个词。这个新法律只禁止用“Oriental (东方的)”指人。所以,有一个法律提到“少数民族”包括“orientals (东方人)" ,这就要改成“AsianS (亚洲人)" ; 而另一法律提到“Oriental medicine (东方医学)”则不变。该法律的提案人是韩裔美国人、州参议员保罗· 申,他说这个法律通过的原因是," Oriental (东方的)”是“贬义词”, “令人厌恶”。 [2] " oriental ”来源于拉丁语的“。riens " ,意思是“升起的太阳’,或“东方,,。因为亚洲位于欧洲以东," oriental”就意为“亚洲的”。“The orient ”、“Far East ”和" East Asia 了这三个名词词组,都是指亚洲大陆的东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俄罗斯东部通常不在东方和东亚所指的含义之内,尽管俄罗斯向东部延伸范围比其他任何欧亚大陆的国家都远。

[3]申先生和其他批评“Oriental ”这个词的人认为,这个词令亚洲人厌恶,因为它暗示出一种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观。在美国的太平洋海岸,即华盛顿州所在位置,所谓的“Oriental (东方)”是在西面,不在东面。

[4]这个论点的问题是:有许多被广泛接受的地理词汇来源于这类过时的世界观。我的家乡是威斯康星州,那里属于被称为“中西部”的地区。但我住在美国东部地区。出现这个词语,是因为人们是自东向西定居美国的。对于18 世纪末、19 世纪初从大西洋海岸开始定居的人,任何在阿帕拉契亚山以西的东西都被看成是“西部”。

[5]不久以前,欧洲人和美国人还愿意使用“Near East (近东)”这个词来指从埃及到伊朗的这片区域。近儿十年来," Middle East (中东)”己经取而代之。这两个词语和“Far East (远东)”或“orient (东方)”一样,只有把欧洲作为参照物时才有意义。 [6]在这方面,其他语言和英语一样糟糕。阿拉伯世界以西奈半岛为界,把自己分成Mashrib (西方)和Mashriq (东方)两部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把古代世界分成亚洲和欧洲两个部分,这可能是希腊人从胖利基人(今天黎巴嫩人的祖先)那里借用来的。其实,“欧洲”和阿拉伯的“Mashrib ”很可能来源于闪米特族的同一个词根,意思是“太阳落下”。中国满不在乎地自称是“中央之国”,对于这样的文明,我们能说什么呢? [7]在这样的语言问题上要求精确,这或许有些过分。无论认为“Oriental (东方人)”一词令人厌恶,这是否有道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该词己经渐渐不被用来指亚洲人或亚裔美国人了。在今天的英语中,用“Oriental (东方人)”一词来指人时,往好了说,听起来过时,往坏了说,则有贬义。

[8]然而,虽然说一个人是“东方人”也许不再妥当,但该词在指物的很多短语中仍是标准用法。例如,“东方地毯”指通常从土耳其或中亚进口的地毯,它们的价格极贵(通常是数千美元),受到青睐。 [9]英语中还有许多其他显然具有矛盾倾向的、与种族相关的词。“中国城( Chinatown ) ”意思是中国移民居住的地区,是个恰当的词语。但是,用Chinaman 指中国人,这在20 世纪上半叶的美国,可就令人厌恶,尽管该词是从“中国人”一词直接翻译来的。而“Frenchman " ,意思是法国人,则完全是个中性的词语。

[10]美国佬在说到亚洲人时必须采取的小心态度,与说到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人后裔的美国人时所需要的精心考虑相比,那算不了什么,因为说到后者时就像走过地雷阵。“Colored Person (有色人)”一词现在令人厌恶,然而在美国国内战争( 1861 一1865 )之后一百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却被认为是个文明的词语。而另一方面," person of Col 。:(有色人)" ,指任何非欧洲种族的人,却是可以接受的词语,而且在某些意识形态的圈子内,是一个受欢迎的词语。用来指美国黑人的“Negr 。”(西班牙语“黑”的意思),在20 世纪60 年代让位于“black (黑人)”或者“Black , , ,但到了80 年代又被“Afro 一American " (非洲裔美国人)所取代,到了90 年代又让位于" African 一American (非洲裔美国人)”或者“African American ”。

[11]人们可以说“黑人”和“白人”,但若有人建议说“红人”(美洲印第安人― 顺便说一下,他们是加拿大的“第一民族”)或者“黄人”(亚洲人),这可不好。“Reds (红人)”只是用于政治问题,但“Browns (棕人)”有时却用来指祖先是印第安人或是印第安人与欧洲人混血的拉美人。

[12]我们怎么看待这一大堆相矛盾的语言忌讳呢?可从中了解两点:首先,母语不是英语的人用英语谈论民族和种族时必须谨慎,因为在这一领域,英语充满着陷阱。第二,与其他种族相关的、冒犯性的词汇数量多,说明美国从来没有完全心甘情司孙愿地接受多种族社会的状况。语言反映了文化,美国英语中贬义的、与种族有关的词汇数量很大,表明美国仍然存在着民族、种族间的紧张关系。

第四课A 婚姻的变迁

[l]确实,我们并不是第一个在现代历史上对传统婚姻进行重新定义的人。20 世纪60 年代公社式的“群婚”以及70 年代个性化的“开放式婚姻”对男女之间以一纸无协商余地的契约而结合的婚姻观念提出了挑战。无论作为法定婚姻的前奏还是其替代品,同居现象的频繁出现都进一步弱化了婚姻区别于其他结合形式的独立特征。不管怎样,所有这些打破传统的结合方式一直以来都是建立在亚当一夏娃模式的异性恋基础之上的。然而,对于传统婚姻最新和最激进的挑战却摒弃了这一宗教模式。同性婚姻:行动与反应

[2]美国的同性恋者受到20 世纪60 年代为黑人和妇女争取到政治和经济权利的行动主义思潮的激发。他们认为,将结婚证书只授给异性夫妇的做法是对他们的歧视,他们动员起来以消除这种歧视。正如法律教授小威廉· N · 埃斯科利奇在他的《 同性婚姻案例》 (自由出版社,1996 )所写的那样:“婚姻是国家给予其公民的最重要的权利,部分原因是,按照州和联邦法律规定,己婚者会得到数十项相关权利、利益和责任。”这些权利、利益和责任与父母身份、财产所有权、监护权以及继承权有关。

[3]然而,在美国之外许多为同性婚姻争取合法地位的努力取得了更多的成功。2001 年,荷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同性恋伴侣举办世俗婚礼的国家。2003 年,比利时也效法这一举措。2002 年和2003 年加拿大3 个省的法院规定否认同性婚姻违反了《 加拿大权利与自由宪章》。 异种间婚姻

[4]对外层空间的探索可能会导致人类到其他行星殖民以及人类与外星人建立性关系。有报告说曾发生过外星人为了做繁衍后代实验而绑架地球人的事件,但不论这些报道是否只是人们的幻想,地球人探索宇宙寻找外星人却是事实。不管外星人是否存在,或者探索者们是否与他们相遇并结为配偶,我们目前还不得而知,但这种可能性的确存在。如果有,这种婚姻在什么情况下合法,又将产生何种生物和社会影响,也未可知。 [5]然而,异种间婚姻在我们地球上己经存在― 不是为了性和生殖的目的,而是为了类似于历史上促成人类结为夫妇的真正的情感需要。

[6]据说,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证据是,有人为宠物修建墓地,埋藏他们忠实的、亲爱的宠物的遗骨,这些宠物就和人的亲友们一样获得尊严和敬意。为宠物主人发证长期以来一直是政府的一项职能,许多宠物店在授予未来申请人收养权之前,仔细甄别他们的收养目的和品格。此外,许多宠物还在它们的男主人或女主人遗嘱上成为受益者。

[7]有人或许要问了,为什么一个人不应选择写下正式的书面誓约以声明他/她对宠物的依恋呢了这种誓约中人要承诺关爱和尊重他/她的动物伴侣。尽管忠实于主人的宠物不能用言语表达愿意结成这种关系,但它们的誓言可以从见证宠物与主人间关爱和亲密联系的旁观者那里获得。

[8]提出异种间婚姻的可能性并非贬低人类伴侣的结婚欲望,无论是异性还是同性伴侣。它实际上意味着只要双方因明确的关爱之情和一生不渝的忠诚而休戚相关,那么婚姻作为从社会角度和心理角度被认可的关系就不一定仅仅限于人与人之间。人类与无生命物体间婚姻 [9]如果从婚姻定义中去掉性的成分,那么人类与无生命物体间的婚姻从理论上说就是可能的。

[10]美国社会的批评者常常说美国人如何跟他们的财物“结婚”了。为什么不能以举行仪式的方式使这种关系在法律上生效了 [11]许多男人深爱自己的小汽车,尤其是老式的,为保养小汽车他们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那为何就不能既授予司机驾车的权利又发证认可他对忠实服务于他的车的承诺呢了这种关系遇到无法修复的机械故障(等同于丧偶)或者卖掉车(等同于离婚)时便告终结。 [12]此外,许多人跟他/她的电脑结成亲密关系,长时间与电脑贴身相伴,常常排斥与他人接触。尽管电脑不能表达它与它的主人结成“一夫一妻”的愿望,但它能确认密码,保守它与操作者共享的秘密,以及它的即刻服从都标志着忠诚与顺从。婚姻必需吗了

[13]自然而然地,有些人会以为自己跟物质财产间举行婚礼不可能而且没必要。毕竟,这种结合不会给无生命物体带来多少法律收益。无论它能给我们增加任何收益,我们都己经拥有了这些物质财产。 [14]实际上,有朝一日,婚姻原本的概念也可能会成为失落的世界中语义学上的一个古董而已。

第四课B 格兰特与李的对比研究

[1] 1865 年4 月9 日,尤利塞斯· S · 格兰特与罗伯特· E · 李在阿波马托克斯县一座普通宅第的客厅会面。他们在这里就李将军统帅的北弗吉尼亚军团的投降事宜进行谈判。至此,美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南北战争结束,一个崭新而伟大的篇章开始了。 [2]李向格兰特投降意味着内战的结束。当然,南部邦联的其他部队还没有投降,邦联的流亡政府尽管己失去主要力量,也还会做最后儿天绝望而徒劳的挣扎。然而,就在格兰特和李在投降书上签字的时候,战争实际己经结束。两人拟定投降书条款的小房间成为记录美国历史上最强烈、最瞩目的人物对比地点。

[3]两位将军彼此差异巨大,但都是强有力的人物,分别代表了两股利益冲突的力量。这两股势力最终通过格兰特和李发生了冲撞。

[4]罗伯特· E · 李赞成贵族统治的理念,并相信这古老的理念能够延续下去,成为美国社会的主导思想。 [5]李来自弗吉尼亚东部的名门望族。他的家庭背景、文化和传统是骑士时代的传奇与神话在新大陆的翻版。他体现了从骑士时代和英国乡绅那里延续下来的生活方式。美国是一个年轻国家,一切重新开始,人们满腔热情地信奉一种相当模糊的信念― 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有平等的权利,人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在这样一个国家里,李却相信社会结构中明确的不平等对人类社会是有益的。这个社会应存在着拥有土地的乡绅,组成有闲阶级;反过来,社会本身也应把土地作为财富和权势的主要来源。根据这一理念,这会造就对社会极负责任感的有闲阶级,他们生活的目的不是为了攫取个人利益,而是担负起庄严的责任,这责任是因他们的特权而放在他们肩头的。来自这个阶层的人可以成为国家的领导者:他们怀有高尚的价值观念,如思想、领导能力、个人品行等等,他们以此为国家服务,使之获取力量与美德。

[6]由于李的身上体现了这一贵族理想中最高尚的成分,拥有土地的贵族阶级通过他证明了自己。内战4 年间,南方各州为维护自己的理想打了一场绝望的战争,而这些理想也正是李将军怀有的。最后,南部邦联似乎就是为了李而战;李本人似乎就是南部邦联的化身― 贵族阶级推崇的生活方式的最佳体现。在阿波马托克斯投降之前他己经逐渐成为一个神话。他摩下的儿万名南军士兵疲惫不堪,饥寒交迫,早己失去战争初期的那种朴素热情,然而他们把李视为心中理想的化身,为了捍卫理想他们甘愿赴汤蹈火。不过,他们无法将内心的情感完全表达出来。如果说这个注定要失败的、由于无数英雄行为和重大牺牲而神圣化了的事业有一个很好的理由,那理由就是李将军。[7 ]格兰特是西部边疆一个制革工的儿子,与李毫无相似之处。他在贫困中奋斗向上,总是坚强、刚毅,从不敬畏任何人,只依靠自己的力量。这种人从不回头关注过去,而是用敏锐的目光注视着未来。

[8]西部边疆的人与东部的贵族完全相反。人们被开拓新边疆的大潮裹挟着越过阿勒格尼山,进入广裹的西部。他们内心对于陷入常规的过去深感不满。他们拥护民主,这并不是出于对于人类社会应当正常有序的推论,而只是由于他们在民主制度下成长起来,而且懂得它是如何运作的。他们的社会里或许也存在特权,不过这些特权是拥有者通过努力自己争取到的。对于他们来讲,形式和典范毫无意义。出身只是一个证明个人能力的机会,没有人生来就享有财富和特权。生活就是竞争。[9 ]然而,西部人同时还具有对国家大社会的归属感。他知道不管经营农场、商店还是从事贸易,只有社会繁荣了个人才能兴旺发达,这个社会就是整个国家― 西濒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邻加拿大南接墨西哥。如果国家和平稳定,城镇、水陆交通、方便的市场一应俱全,他的生活水平就能得到改善。在他眼里,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国家的疆土拓展了,他的事业也随之开阔。换句话说,国家不断的成长和发展与他个人的经济收入休戚相关。 [10]格兰特与李对比最鲜明之处也许就在这里。弗吉尼亚的贵族不可避免地忠于自己的家乡弗吉尼亚州。他所处的社会是稳定静止的,人们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变革。出自本能,他首先忠于自己家乡的社会。他会竭尽所能维护它,因为在维护它的过程就是维护自己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 [11]另一方面,西部人也以同样的顽强精神维护国家的利益。他这样做是因为他的生活依靠国家的壮大、发展以及不断开拓的疆土。在国家面临分裂的关头他不可能无动于衷,因为企图分裂国家就是企图分裂他脚下的土地,他会倾其所有与之战斗。[12 ]格兰特与李代表了美国生活中截然相反的两类人。格兰特代表了现代化,在他身后即将来临的是钢铁和机械的伟大时代,是拥挤的城市,是勃勃生机与活力。而李则像是从骑士时代策马而来,手持长矛,丝质的旗帜在头顶猎猎飘扬。格兰特与李都是捍卫各自事业的最完美斗士,他们从各自的部下那里汲取了力量,同时也吸收了弱点。

[13]然而他们毕竟不是完全的反差。尽管出身、个性、抱负不同,这两位伟大的战士还是有很多共同之处的。他们都是杰出的战士,而且他们的作战特点都很相似。

[14]首先,他们两人都十分坚韧顽强。尽管格兰特心情极度沮丧,军事上又遇到很大挫折,他还是坚持沿密西西比河谷进攻。尽管大势己去,毫无希望,李仍坚守在彼得斯堡的战壕里。两人都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 他们是天生的斗士,只要还能站立,还能举起双拳,他们就绝不放弃。 [15]他们共有的另一特点是既敢于冒险又足智多谋。他们的思维永远走在对手前面。李因此赢得了第二次马纳萨斯战役和钱瑟勒斯维尔战役的辉煌胜利,而格兰特赢得了维克斯堡之战的胜利。

[16] 最后一点,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旦战争结束,他们都能迅速由战时状态转为和平状态。由于两人在阿波马托克斯会面时相互尊重,英雄相惜,才有可能出现南北双方平静的和解。它的意义在后来许多年间并未被人们所认识,但确实有助于使一度分裂的两部分重新成为一个国家。毕竟,经过一场如此残酷的战争后,国家再度联合的希望非常渺茫。在阿波马托克斯县麦克林恩府的短暂会面是两人一生中司多表现最精彩的片断。他们的君子行为使后代受益无穷。格兰特与李,两位伟大的美国人,表面上截然不同,但本质上非常相像。他们在阿波马托克斯的会面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刻之一。

第五课A 科学与技术

[l]乐观与强盛到世纪末时,人类的发明和认识似乎没有止境。从物质的基本构成单位到一切生命体的遗传密码,从宇宙的起源,也许到宇宙的最终完结,人们对科学的认识逐日扩大。20 世纪90 年代的技术进步似乎带来了一场其意义堪与200 年以前的工业革命相媲美的社会与经济方面的革命,它创造了一个崭新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们由技术相互连接,数字化的信息、商业以及通讯都在弹指一挥间。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代表的新“数字化时代”并不包括每一个人,许多人面临着被抛弃的威胁,包括老年人和无力使用新技术的人。不过,到了1999 年仍有超过四分之三的美国人“接通”了这一全新的数字化社会,大多数美国人觉得技术进步正在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这十年里,乐观情绪是人民生活的主色调。科技的新发展似乎向人们承诺提供从消除有毒废料到食品采买一系列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遗传科技人员培养出了能够吞食工业残渣的微生物,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了能够觉察箱内牛奶告罄并可上网定购的电冰箱。过去人们认为一个技术发达的社会必定是高度集权的,有老大哥监视着人们的一举一动,但到了20 世纪90 年代,这种恐惧减轻了。相反,随着强调分散化、平等和公开资源共享的互联网及万维网的出现,许多人发现能够更多地接触各类信息,这增强了他们的个人自由及权力感。 [2]伦理道德与自然知识爆炸引起公众对这些新发现、新技术会将社会引向何处的忧虑。1997 年克隆动物的成功表明了克隆人也己不成问题,人们担心人类可能会朝着一个由基因制造的人组成的“美丽新世界”方向发展(这己不再是单纯的理论问题了)。1990 年启动的旨在破译人类整个基因组成的人类基因组工程为消灭基因疾病带来了希望,但也令人恐惧地要开辟一条“定做婴儿”之路,这些婴儿的基因可以根据其父母的愿望加以调整。尽管许多人争辩说,儿百年来,为了改善人类生活,动植物培育者一直在遗传学领域忙活,但另外一些人指出,遗传技术的新成果使得研究者得以越过大自然设定的界限,把人的基因移植到动物身上,使它们变成药厂;让植物能生产塑料并在黑暗中发光;甚至想办法制造出“绝命”种子,使其丧失繁殖能力,以保证种子厂家的滚滚财源。由于环境和机体都有可能被这种技术所改变,于是什么是“天然的”,这个问题引起了人们的认真的思考。然而,尽管大多数美国人对克隆人以及按需定做婴儿的基因组成感到僧恶,但又普遍支持有助于确定并治疗遗传疾病或使食物来源更卫生更丰盛以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人口的需求的遗传研究。

[3 ]隐私随着20 世纪90 年代许多科技的发展,隐私就成了首当其冲的关注点。互联网是资源共享方面令人惊异的新工具,可它也是获取本应保密的国家机密、军事机密、商业软件(指非开放源代码软件)的源代码甚至邻居的社会保险号码的强有力的工具。公司和个人同样担忧电脑黑客“闯入”设有保护的电脑系统,删除或盗窃重要数据,从而使私人信息遭到破坏。存心不良的人编写的电脑病毒,即可自行复制的编码,可通过电子邮件或网络潜入个人电脑系统大肆破坏存储在那里的数据。在互联网上保护个人私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许多人担心政府方面试图插手只能会阻碍互联网的发展。而当有关团体组织以“保护儿童”的名义游说政府禁止网上出现色情及其他令人不安的东西时,也引起了同样的忧虑。尽管大多数美国人赞成小孩不应接触这些内容,但企图规范个人网页和新闻组内容的努力还是同互联网应是公开、非集权的大众媒体的理念发生了冲突。在大众媒体领域里,即使最荒唐、最令人讨厌的东西也应能找到发表之地。有些公司监视员工使用互联网和收发电子邮件,使工作场所中数字监控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4]遗传学与隐私遗传学的发展也威胁到了个人隐私。人类基因组项目定于21 世纪初完成,许多私人公司竞相获取遗传发现的专利,于是不少人担心科学家彻底掌握了人类遗传密码之后可能会干出什么事情来。虽然遗传疾病有可能被发现,也许还会治好,但有人也许会利用这个信息去歧视那些易患某种基因疾病的易感人群,或根据基因数据歧视某些群体。科学家会拥有人类基因密码专利,这点也令许多人惴惴不安,因为这意味着人的生命会变成一种专享资源。

[5]大科学和小科学美国国家宇航局仍然做着举世惊叹的事情,他们把哈勃望远镜送入轨道来获取人类从未见过的宇宙深处的图像,并传送回地球。这些图像提供了极具诱惑力的宇宙起源的线索。90 年代,宇航局的科学家从一块火星的陨石中发现了可能会证明细菌存活的证据,并发现遥远的行星上可能有水。人们在继续寻找外星生命。宇航局发送宇宙探测器登陆火星,将美国航天英雄小约翰· 赫谢尔· 格伦再次送入太空研究衰老问题,还计划同其他国家的研究组织共同建立一个国际太空站。但是一些批评人士提出质疑说,把花在太空上的钱用来资助地球上的新发现是不是更好呢?似乎地球上正进行着这么多有趣的新项目,太空研究不再那么必要了。最令人心仪的新领域是纳米技术,这项研究是力图在分子水平上操纵物质,用原子建立新的构件以用于微型制造业、药物体内释放系统及微型计算机等。新发现的碳元素家族成员富勒烯使得纳米技术的研究人员有了新的研究材料。这一科学领域在新旧世纪交替时期仍处在实验阶段,但科技人员及政府官员己经看到了这门微科学的巨大潜力。

第五课B 我们应该改进我们的基因组吗?

既然我们已经解读了人类基因组,我们为什么不去改进它呢了这个问题目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但很可能会成为所有生物伦理学问题中最难司多解决的问题。生物学家们已经常规地采用目前人类还无法接受的可使遗传发生变化的方法改变老鼠的基因,但总有一天基因工程技术人员们会找到如何把基因补丁安全地应用到人类生物软件上的方法。

每个人都想拥有健康、美丽和聪明的孩子。但人们在所有这些特质上差异很大,这取决于他们父母的基因,以及受孕时每个孩子从其父母各自的基因库中完全凭运气分配到的一半。 人群中大多数的人类基因存在着几种不同的类型:其中一些非常优秀,值得拥有;一些很一般;还有一些则纯粹有害。

冰岛“解读遗传学”公司本月(指2003 年n 月,下同― 译者)发现了一种叫做BMP 一2 的基因的三种具有相当共性的类型,其中每一种类型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其拥有者患骨质疏松症和脆骨症的风险。

假定有可能除去BMP 一2 和人类胚胎中所有其他人类基因中的任何不良类型,并代之以对健康没有任何风险的优良类型。这样做难道不对吗了选择这样做的父母们知道,他们已经让自己孩子的一生有了尽可能好的开端。无论手术费用是多么的昂贵,但假如它能省下一生的医药费,从长远看还是便宜的,所以所有人都能付得起这笔费用。人生中最严重的不公平― 遗传天赋的差别― 将从出生时就得以消除。

格雷戈里· 斯托克博士最近在《 重新设计人类》 一书中写道:“总有一天,人们会把性主要视为一种娱乐,把怀孕视为在实验室里做得最好的事。”父母们会开始相信“怀孕前如不进行基因测试就是鲁莽和无知”。

然而,反对改变人类遗传基因的观点也有非常有力的理由。实际上,许多基因都有不止一种的效应,而更换不良的基因类型可能导致无法预知的并发症。比如,换上去的新基因可能与一个人的其他基因相互作用产生坏的结果。但如果消除致病基因变种的尝试获得成功,到时候可能就会难以阻止那些想以同样方法提高其后代的体力或智力的父母。

改进有缺陷的人类基因物质固然很好,但超人和普通人之间的过渡可能会导致令人尴尬的局面。社会压力会随之出现,尤其是在技术不能迅速而且顺利地推广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通过强化基因来追求智商了改变塑造人类行为的基因不应轻率而为。人类是进化过程中无数灾难性试验的唯一幸存者,其本性是许多相互矛盾的特性的微妙组合。有什么理由值得我们去冒险干预如此精美的造化天成?难道我们就不能为自然所赋予我们的现状而感到快乐吗2 (美国)总统生物伦理委员会在上个月发表的一份关于提高人体自然能力所带来的危险的报告中写道:“人类的躯体和心智既高度复杂又精细地平衡,是千万年渐进而艰难地进化的结果,任何考虑欠周的‘改进’尝试儿乎肯定会带来风险。”作为进化的产物,人们若挑战进化的智慧也许显得莽撞。但进化当然并不存在智慧。它是一个在不断出错的基础上偶然产生幸运机缘的盲目过程。

通过淘汰不良基因的不幸拥有者,进化使动物一直保持健康,充满活力,直到其进入繁殖期。对那些养育后代的物种,这个阶段还要再长一些。但进化对在生命早期就起作用的优良基因的严格偏爱与其筛选在生殖年龄过后起作用的不良基因时所存在的缺陷形成对比。由于这个缺陷,进化未能淘汰造成脆骨症的BMP 一2 基因变种,以及人类基因组中在生命后期才起作用的许多其他基因中的不良类型。这是导致我们衰老和死亡的真正原因。

上一篇:曹操用人范文下一篇:感谢师恩发言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