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范文

2023-09-16

服装设计范文第1篇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校企合作工作实施方案 为促进我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发展,充分推进“2121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校企合作工作,制定本方案如下:

一、总体思路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办出特色的客观需要。为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学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作。学校坚持育人为主,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既重视专业、岗位技术能力培养,又重视在实践中加强思想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和企业双方建立“紧密结合,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

二、主要方式

采用“订单式”教育培养模式。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实现就业,达到企业人才需求目标。

三、合作内容

服装工艺、制版与设计方向初、中级人才。

四、领导小组及专业委员会名单及职责

1、成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

组长:陈祥生

副组长:邱德欢、刘家源、杨品前、陈旭鸠、肖玉珍成员:王学军、邱小芸、张小明、相关班级班主任职责:

①研究、确定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方式和步骤

②领导组织校企合作的实施工作

③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相关机制,加大宣传力度。④每学期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核。

⑤对需要资助或奖励的学生,提供资助或奖励的意见和方式。⑥每学期对学生进行相关报告会。

⑦参入实际教学、实习、顶岗实习的教学和管理。

五、时间表

1、7月上旬,组织招生,大力宣传;

2、8月10日前,成立领导小组、专业委员会;

3、8月15日前,制定教学计划(含实习、见习、顶岗实习、就业等);

4、8月20日前,提供教材目录并征定教材;

5、8月20日前,确定班主任,任课教师;

6、9月1日,对学生进行考核,确定学生;

7、9月10日前,企业文化教育;

8、9月----次年3月,组织教学

9、3月----6月,到企业顶岗实习

10、6月初,考核,并安排就业。

服装设计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我国公民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很多地区的人们对于生态时代的理解程度日益加深,绿色服装设计越来越受到服装设计界的好评,分析生态时代绿色服装设计的巨大意义,并制定绿色服装设计的主要方法,对提高绿色服装的设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时代;绿色服装;设计方法

1 绿色服装设计方法概述

绿色服装同其他绿色产品的含义非常相似,是一种以环保理念为基础型思维的服装产品,绿色服装的设计主要从材料的创新方面对服装进行质量的改造,使服装具备更高水平的环保价值,因此,在设计人员对原有服装进行生态化改造的过程中,不能将服装原有的价值进行破坏,也不能对服装的美观性造成影响,而是要在保护服装原有价值的基础上进行服装的生态化处理,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的环保意识始终是进行服装设计的中心思路,并且保证服装的生态化处理能够真正与外部环境完全适应。另外,服装设计的生态化处理还需要将当代价值观进行融入,服装设计人员不能简单地将服装的实用价值作为服装设计的唯一原则,而是要更多的注重服装对穿着者个性的彰显,因此,绿色服装的设计是一种对原有服装设计理念的突破,是将新时期的环保概念有机融入传统服装设计方案的实践。

2 绿色服装设计的重要意义

2.1 绿色服装能够很大程度上对资源进行节约利用

绿色服装的设计理念很大程度上源于人们的生态环保理念,在服装的生产材质上对服装设计方案进行调整,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服装的环保性能。无论是绿色服装的生产工作,还是绿色服装的售卖环节,对资源的节约都是设计人员考虑的首要问题,因此,设计人员对当前广泛使用的服装生产原料进行改造升级,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服装的环保性能,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2.2 绿色服装设计能够提升服装生产原材料的利用率

绿色服装的生产所选取的原材料都属于环保性能较强的原材料,因此,生产绿色服装所淘汰的废料,可以在通过处理的情况下再次利用,并不影响服装的质量,服装生产所多次使用的原材料,在不能回收利用的情况下,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实现降解处理,自然降解工作主要由自然界中的土地资源进行,微生物物质能够很好地对环保性能良好的服装原材料进行处理,因此,绿色服装的生产原材料完全可以在具备充分环保性能的前提下多次使用。绿色服装的生产废料不仅能够用于服装或相关配套产品的生产,还能够制作成为生活必须的商品或艺术品,既能够提升服装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又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2.3 绿色服装设计工作能够提升服装穿着者的舒适度和健康度

如果服装的原材料和生产流程不具备一定程度的环保要求,服装的穿着者将会受到健康方面的威胁,而绿色服装的设计工作,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服装当中的化学物质对人体构成的伤害。目前,我国虽然拥有服装方面的化学物质鉴定条例,但是,一些原本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的服装原料,不可避免地会对人们的健康构成威胁。在实施绿色服装的制作过程中,健康观念和环保观念同等重要,因此,绿色服装的设计人员可以从根本上杜绝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进入服装生产领域,切实避免绿色服装的穿着者出现身体不适。

3 绿色服装设计的具体方法

3.1 绿色服装色泽方面的设计方法

色彩是人们认识服装的最直观的感受,因此,绿色服装的设计者需要将环保理念通过色彩的方式更多地融入绿色服装的设计方案当中。色彩不仅仅能够增加服装的美感,更能够从深层次上将服装设计者的思想理念进行传达,绿色服装的设计者,既要通过对色彩的设置提升服装外观意义上的环保理念,又要使用联想的方式从艺术层面上增强服装的环保意义,使绿色服装在具备充分观赏性的同时,从更高的层面传递设计者的环保理念,并带动更大范围内的环保思想的宣传,使绿色服装的价值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衣着作用,而是具备环保象征意义的产品。在进行绿色服装色彩的设置方面,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绿色服装使用者的个性需要,以便具备更高环保意义的绿色服装能够获得使用者的喜爱。在对环保理念进行传递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分析,确定景观在服装设计方案当中的作用。最受欢迎是色彩普遍为绿色,绿色能够很大程度上彰显自然界的勃勃生机,把草木茂盛的状态通过色彩的方式更好地融入自然当中,在进行色彩的搭配设计中,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自然界色彩的多元性和杂乱特征,不能单纯地凭借想象将自然界中理想状态下的色彩作为服装设计的单一色彩,而是要更加多样地将自然界中的色彩运用到服装设计理念当中,以便服装的设计理念能够更容易被使用者接受。

3.2 绿色服装制作原料的设计方法

在选择绿色服装原料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将服装材料的选取作为提升绿色服装环保性的关键,首先,要结合当前我国环境保护部门要求和指导,对不能够对环境构成污染、不能够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的原料作为绿色服装的生产原料,并将此作为绿色服装设计方案的基本原则。如果服装含有纤维成分,要保证纤维的生产环节完全正规,并没有受到其他化学物质的影响,以此确保纤维对人体无害。另外,绿色服装的设计者不能将关注的重点局限于服装本身的生产原料,还需要关注服装原料生产或采集过程是否对环境构成了污染,在纤维的制作过程中,如果纤维本身对环境构成污染,则需要将这种污染纳入绿色服装设计的问题范围,以便绿色服装的环保责任能够涵盖更广的范畴。当可能对环境构成污染的纤维类产品回收时,需要保证这些环保类产品能够通过正规的处理流程进行销毁,避免错误的销毁方式影响自然环境。绿色服装的设计者还需要对生产资料的开采环节进行研究,避免环保型资源过多开发影响自然能源的平衡,以便绿色服装的环保价值能够得到充分实现。绿色服装的设计者需要将自然界中的自然肌理纳入设计范围,以便服装的使用者能够通过浅加工原料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产品的环保价值,要在确保纯天然物质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情况下,选择天然物质作为绿色服装的装饰物,以便绿色服装能够通过对纯天然原料的使用,唤起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回归自然的观念,使绿色服装的使用者能够在现代化城市的生活中感受到纯天然生活的美好感受。在选择绿色服装的原料过程中,可以考虑将保健型面料作为服装的生产原料,在提高服装使用者舒适度的同时,提升人体的健康水平,以便为日后绿色服装的生产者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在进行保健型原料的使用之前,设计人员需要提前做好宣传工作,在市场上将保健型面料的价值和意义进行宣传,以便新生产的绿色服装能够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

3.3 绿色服装造型方面的设计方法

服装对穿着者的形象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在实施绿色服装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务必将美观性同环保性实施有机结合,并保证其互不冲突,以便绿色服装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获得认可。要运用三维思维,对服装同人体的关系进行模拟,以便服装的外观形态和细节处理能够拥有更加直观的模板。在对国内外先进经验进行借鉴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国际化视角,对服装在不同区域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探索,并根据我国当前的生态发展需要进行绿色服装的理念设计,要在保证穿着舒适的前提下,根据人体的统一构造,对服装的结构进行控制,要避免使服装在外观上过于独特,造成人们因无法理解绿色服装的意义而使服装失去应有的环保价值。在美感设计方面,设计人员需要将人体美的展现作为提升绿色服装美感的关键性设计举措,避免绿色服装的环保价值由于美感的创新受到影响。绿色服装的整体设计原则应秉承简约实用的原则,避免过于夸张的设计理念阻碍绿色服装的发展。

3.4 绿色服装销售方面的设计方法

绿色服装的销售环节也是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对绿色服装的生产环节进行环保处理之后,需要对绿色服装的销售环节进行环保改造,首先,要积极转变绿色服装的营销模式,不能简单地使用汽车等交通工具作为绿色服装的运输工具,要尽可能使用新型环保性能良好的交通工具,并对大型机动车和小型机动车进行搭配使用,避免运输环节的环境污染。要尽可能多地使用电子发票取代纸质发票,做到无纸化办公,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减少绿色服装销售环节因纸质发票或其他类型针织产品带来的能源消耗。要在绿色服装的包装方面进行环保处理,拒绝使用对环境存在危害的物质作为包装物质,并尽可能使用简洁的材质作为包装的主要使用原料,以便绿色服装的销售环节能够提升环保等级。

4 结论

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程度的负面影响,绿色服装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国的环保水平,因此,在进行绿色服装的设计过程中充分研究绿色服装的设计理念,并从色彩、外观等多个层面提升绿色服装的设计等级,对提升绿色服装在我国的发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丁英翘.生态时代的绿色服装设计初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11):70-71.

(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珠宝玉雕学院)

服装设计范文第3篇

最初接触到的古代服装无非是从国民经典大剧《还珠格格》开播开始的,那时嬉皮搞笑有个性的小燕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算是我对“汉服”感兴趣的启蒙老师。长大后由于穿越剧的流行,电视里常播放着各种古装剧并且在网络上也风靡着各种古风言情小说。从那时开始,我才慢慢注意到了古代服装的美丽与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并深深的被其吸引着。从那之后我就开始收集各种古风的画集、歌曲、服装等有关古代的东西。因为对古代服装的朴素大方所吸引,我常流连在百度的汉服贴吧和汉服研习制作吧。常常羡慕着有汉服穿的妹子们,学习别人的制作经验,买好了布,准备动手也制作一件汉服。但是一直以来都没有动手,因为有点看不懂古代服装的裁剪方式。但现在学了之后发现好像也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难或许寒假可以尝试下!

我喜欢曲裾雍容典雅,特别喜欢它因缠绕而形成多层叠加的裙摆,显得大方雅致。曲裾出现,与汉族衣冠最初没有连裆的罩裤有关,下摆有了这样几重保护就符合理并合礼得多,因此,曲裾深衣在未发明袴的先秦至汉代较为流行。开始男女均可穿着,但到后来男子曲裾越来越少,由于襦裙的流行,曲裾也退出了潮流。但如今再看曲裾,风韵犹存,美感十足。曲裾的特点是下摆绕两圈,衣裙一体,,内穿有下裙,垂胡袖两绕长曲。一般曲裾作为礼服,必须搭两件中衣、一条中裙和曲裾,效果会成三重衣的效果。也正是三重衣多的效果显得更加古雅大气,让我深深的入迷。

在如今任有许多淘宝商家做的古装服饰其中,最主要的是对襟襦裙,其次就是我喜欢的曲裾。因为曲裾做工相对对襟襦裙复杂,所耗

服装设计范文第4篇

摘 要:服饰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在服装设计风格中,结构与解构非常重要。在世界潮流趋势发展迅速的当下,服装设计需结合思想和文化,把握發展潮流。同时,服装设计想要完成创新发展,把握潮流趋势,服装设计师需把握发展潮流,解析未来潮流可能的服装设计风格。本文重点分析了服装设计风格中的结构与解构,以供参考。

关键词:服装设计风格;结构;解构

目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注重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非常关注展示个人性格,服装风格在展示个人风格上有极大作用,通过穿衣风格展现个人审美水平,表达人们的服装个性。服装风格不会多变,且在时代发展下,特别是当今时代下研究服装的结构和解构都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一、结构主义的风格

(一)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风格也被叫做建筑主义风格,是现代服装设计风格的代表。结构主义在设计构成上十分重要,注重服饰立体感与扩张感,让服饰更具欣赏性。服装设计在发展史上,由迪奥创始人设计的时装让巴黎时装再次复兴,自那以后,迪奥公司在服装设计上将裙摆往上移,同时重新设计了腰部曲线,让整体服装表现出垂直造型,后来服装设计的结构主义有了非常明显的风格特征,比如纺锤形服饰等。设计师在设计上逐渐重视结构设计突出设计风格,让人们重视服装的外形特点,这样的设计方法让服装外形看起来更加庄重[1]。

(二)结构主义新外观

著名的设计师迪奥在推出了服装系列产品后,由于本身迪奥品牌就有较高的知名度,而服装设计作品又成为了巴黎时装周的典型代表,后期服装设计阶段,女性裙摆部分又做出了结合时代性的改造,使设计方式更趋于直线型,保留了传统的服饰设计观念。这一系列的服装产品在时尚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直到现在都仍然存有部分影响力,新外观设计系列作品中以结构主义为基础,完成了服装的结构比例调和。通过这种复式的调整使服装整体更加新颖潮流,同时新的服装潮流也就此诞生。

二、解构主义的风格

(一)解构主义服装风格

受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许多品牌的服装在设计之初都会倾向于宽松版型,尤其是在欧洲区域,为了让服装产业的发展与劳动力平衡会将衣服的设计变为直线型裁剪式,以便让服装制作过程中的人力成本得到控制。基于此,结构主义得到了有效发展,同时也让服装文化有了变化,直线型裁剪逐渐流行后,东方设计观念与西方设计观念相互配合,让服装设计又有了新的风格,日本著名设计师在设计风格上影响了服装设计的潮流,有了新的服装风向,比如日本设计师三宅一生提出了无结构设计理念,把东方元素融入到服装设计中,这种褶皱设计的服装方案已经成为经典,同时在设计时引入东方平面设计的原理,使传统的西方设计技术发生了重大变化,按照人体结构进行服装剪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元素组合[2]。

(二)解构主义对服装设计概念的改变

解构主义的服装设计理念在整个服装发展史中属于颠覆式的存在,例如它较为明显的特征是摒弃了传统的体型塑造特征,在设计之初仍然根据人体美学完成服装设计,但是这类型的服装并非人体的第二肌肤,而是在包裹人体的情况下完成相应的舒展。结构主义中的东方元素较多,重视衣服和人之间的融合发展服装,设计过程中重点突出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平衡,把人作为主体,重视人对服装的感受。和结构主义明显不同,解构主义注重设计效果,注重服饰外表,同时保留了服饰的层次感与立体感,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解构主义希望通过服饰让穿衣者的形象发生相应的变化,且不再受到形状的限制。

(三)解构主义服装设计方法

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时非常重视使用的方法和技术,同时在服饰中的设计表现出来的是创造性,解构主义在应用上相对普遍,服装设计师喜欢利用解构主义的方法来完成服装的设计,解构主义重视打破传统的服装设计秩序,通过打破再重组的方式表现个体之间的重新组合,并在后期将服装融合表现出统一感。

三、解构主义服装设计特点

(一)自我表达性

服装不但是人的外在形象表达,同时也表包含了人的着装态度,因此解构主义通过表达思想的方式存在个体研究中,希望通过服饰表现个体自由不受束缚,同时服装设计是为了更好地体现人的理念。解构主义可以在表达自我方式上完成做个性的凸显,展现个人魅力。

(二)破坏性

解构主义在设计时就重视突破与创新,打破传统秩序,完成后续设计理念的融合发展。在这个设计过程中,设计的作品让不确定性增加,同时也让设计师对零件的重新组合重视度加深。因此,在服装设计开始结构主义就已经存在,并通过重建和创新融入一些全新元素,破坏这种设计方法能让常规的服装设计工作被打破,有利于促进服装设计的进步[3]。

(三)颠覆性

解构主义和结构主义运用到服装设计中两者并不相通,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在设计之初,服装设计师的重点不在人的体态结构,同时服装也并不是只为了人体服务,而是要表现出设计师的艺术思想,在该过程中设计师就将设计重点放到了服装本身。比如2016年川久保龄的春夏系列中模特的衣服将模特整个包住,没有袖子,服装造型较为怪异,不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但是这类型的服装并非不具备现实意义,而是通过这种颠覆性的设计办法让设计师找到解构主义的发展趋势。

(四)无终止性

服装设计发展中解构主义的颠覆性特点明显,希望通过打破传统事物的方式,找到作品的灵感和创作基础,然后剖析新的事物,创造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创新意味着发展,发展意味着进步,这在服装设计中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服装设计中利用解构主义的办法设计与行业发展相匹配的作品,不断尝试新鲜事物,才能让服装设计跟上时代发展潮流。

结语

综上所述,服装设计中的结构主义和结构主义这两种不同的设计风格,在各个时期对服装设计产生的影响各不相同,同时西方服装设计文化受东方文化的影响,产生了新的服装设计概念并获得的创新,让服装设计在时代发展过程中能突破进步,使得服装行业都得到了可持续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丹妮.试析服装设计风格中的结构与解构[J].艺术科技,2017,30(4):148.

[2]蒋振刚.论服装设计风格中的结构与解构[J].戏剧之家,2019(19):146.

[3]曾奕华.论服装设计风格中的结构与解构[J].才智,2016(2):209.

作者简介:洛旦 男 2000.04 18级服装与服饰设计班

服装设计范文第5篇

为服务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出口、贸易产业而创办的中国服装设计教育,能否给加速向创造型转变的服装制造业输送设计人才、创新力量,一直是产学双方企盼的。

应邀参加了多个高校服装毕业设计展后,我纠结了起来:毕业生用设计作品来展示自己的学习业绩,学校通过毕业展来检验教学情况。高校毕业设计作品展作为学校内部的一项常规教学活动,无可非议。但当学了四年服装设计的本科生或读了七年服装艺术设计的研究生们,最后从出与服装设计相关工作者不到10%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确有必要反思一下。服装毕业设计展,如何才能秀出市场的关注度呢?

服装设计工作,是项动手能力较强的实践活动。一些贴近市场和社会需求办学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服装高校,将毕业设计展这项教学活动,打造成了围绕产业创新需求设计作品,促进教学与产业对接,人才与社会对接的重要实践活动。据悉:拥有一百多年办学历史的法国SSMOD服装设计学院,将每年的学生毕业设计与企业下一季产品开发结合起来,将学生的毕业作品与社会流行的时尚创新活动结合起来,不仅使学生设计的作品得到了企业和市场的检验,更让企业在对毕业生专业水准了解的基础上,促进了企业与人才的融合。

如今国内许多服装高校的毕业设计展都在邀请服装企业观摩,希望企业能从中挑选一些毕业生到企业工作。但由于一些高校的设计教学贴近市场需求不够,有些学生的设计作品概念性大于实用性,有些高校设计教育没把学生的动手能力放在重要考评位置上,一些学生的设计创意好、概念新,但作品基本要请裁缝帮忙制作,难以走向商业化市场化,由此使得企业对毕业设计展关注度逐渐下降。

广东政府针对服装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情况,组织教育部门与服装行业组织,联合举办了“广东大学生时装周”,将毕业设计作品的发布会场,设在服装企业聚集的市场上。利用这个平台,让准服装设计师们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吸引全国服装高校到广东展示设计成果。此举不仅为广东服装产业提供了更多挑选人才的机会,也为服装高校了解产业需求推荐毕业生创造了条件。正是这种服务产业的观念,“广东大学生时装周”平台得到了企业的支助,吸引了越来越多服装高校的参与。

由此百观,服装高校毕业展要想引起产业的关注,首先要有走出校园到社会上去秀的胆量和资本。从关门教学生概念,到组织毕业生紧踏流行脚步,围绕市场需求研发时尚商品;从毕业展秀给老师、同学看,到让产业和消费市场来检验作品的创新价值,其根本还在于教学理念的转变。

服装设计范文第6篇

【摘要】蒙古族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而蒙古族服饰元素具有较为鲜明的民族特色,将蒙古族服饰元素合理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当中,不仅可以体现蒙古族特色,同时能够传承特色民族文化。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合理使用蒙古族服饰元素,不仅能够让人对蒙古族文化进行了解,同时能够在对文化进行传承的过程中,以更加贴近的主流审美,从而更好地拥抱当代文化,并依托蒙古族服饰元素让现代服装设计焕发出更为鲜活的活力和气息。

【关键词】蒙古族;服饰元素;现代服装;设计;典型文化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项目计划编号:NJZY9358)。

一、蒙古族服饰元素

对蒙古族服饰元素进行梳理发现,其具有文化性、禁忌性、实用性、宗教性、多样性等特点。在蒙古族服饰元素中较为突出的一个元素就是通过刺绣这一考验手法的方法对民族服饰独有的特色进行体现。蒙古族有自己的民族文化,蒙古族较为喜欢能够代表纯洁、吉祥和幸福的白色。对蒙古族服装元素进行分析发现,其还存留着外来民族文化的痕迹,保留了很多蒙古族的传统文化,能够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一)蒙古族服饰的款式造型

蒙古族受到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影响,蒙古族的服饰大多数是袍,其具有色彩绚丽、宽松舒适、简洁流畅等特点。袍也不是单单的一种,其有单袍、夹袍、棉袍和皮袍四种,同时,不同的袍结构包含的也较为复杂,直身、大襟、连袖、短袍以及坎肩都是其内含的主要元素,但是,从整体来看,整体呈现的是H型轮廓造型。蒙古族服饰不仅关注整体的造型,同时也对局部的造型较为关注,在蒙古族服饰设计过程中,内含圆角立领、方襟、马蹄袖等,同时,在小的局部如领口、袖口、开衩的边缘处都会根据衣服的特点以及季节进行装饰。

(二)蒙古族服饰工艺

对蒙古族服饰的工艺进行探究,发现其较为主要的一个技法就是镶边,通过在衣服的领、袖、大襟、开衩、下摆的部位进行镶边,在提高衣服整体美观的同时,也赋予了衣服更多的色彩效果。同时,在衣服上通过贴花、盘绣、刺绣技法多用于摔跤套裤、帽子边缘、靴口、褡裢等服饰用品上,从而让整个服饰变得更加立体,更加美观。

(三)服饰图案

蒙古族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自然环境,所以,蒙古族有很多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具有自身独特风格的纹样图案。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属于蒙古族的服饰图案以及纹样已逐步转变成了具有艺术特征的图形,因此各种生活用品、配饰、服装上都被魅力的图案所覆盖,同时,这些图案也常常被用作服饰图案。

二、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

(一)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如何将能够反映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服饰元素合理地运用到现代服饰设计当中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通过在现代服饰设计中合理使用蒙古族的服饰元素能够很好地对蒙古族的文化思想进行传播,同时,在艺术视觉上将蒙古族服饰元素的情感特征在现代服饰中进行体现。服装是人体的“软雕塑”,将蒙古族服饰元素合理运用到现代服饰设计当中,能够更好地刻画现代服饰,是现代服饰细节刻画的点睛之笔。对蒙古族服饰元素进行分析发现,蒙古族服饰在设计中通常秉承的是经济、实用、美观的基本原则。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较快,同時审美较为多样,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人的审美,蒙古族服饰需要在设计上不断地进行风格转变,设计上力求大道至简。在将蒙古族服饰元素合理地运用到现代服饰设计当中,需要传承蒙古族服饰元素的美好精神寓意,同时结合现代设计手法,让蒙古族的典型文化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绽放不一样的色彩。

(二)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原则

为了更好地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合理运用蒙古族服饰元素,让两者进行有效结合的现代服饰更加受到现代人的热爱和追捧,需要根据穿着者的芳龄、形态、场合选择服饰元素,如纹样搭配。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喜欢简约美,所以,在进行服装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让服饰元素在色彩、材质、造型上与整体相和谐。

形式美。蒙古族服饰元素中的色彩、线条、外观造型等都能够给人产生较为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刺激。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合理融入不同的蒙古族服饰元素能够体现不同的特征,曲线给人以畅达、律动,三角形给人以稳固的感觉,圆形给人以饱满感。

装饰性。蒙古族服饰元素中的造型、色彩以及工艺手法等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也具有实用价值,通过在服装设计中合理运用蒙古族服饰元素,不仅能够将蒙古族的服装元素所传递的文化进行传播,同时能够整体增加衣服的美感,发挥蒙古族服饰元素的装饰性作用。如詹巴迪斯塔.瓦利的女装系列中合理运用了蒙古族服饰元素提高了作品的美学价值。

詹巴迪斯塔·瓦利女装中大量使用蒙古族服饰元素,不仅体现了蒙古族的文化价值,运用色彩中的明度、纯度、色相间的关系,从而让整个服饰的色调和层次都更有感觉,同时,让衣服更加符合当代人的审美,也提升了整个服装的广度和深度,让服装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以及艺术性。

(三)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面料创新应用

蒙古族服饰中较为重要的要素是色彩、面料以及款式。蒙古族服饰都较为厚重,冬季袍服所采用的面料是貂绒皮、麂绒等,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市面上现代服饰设计中虽然合理使用蒙古族服饰元素,但是所采用的面料基本都是采用较为成熟的人造制品,能够在保证美观的基础上保护自然动物。人造的麂皮绒不仅能够以假乱真,织物纹理顺畅、质地细腻、不起毛起球、抗皱能力强,也因为其色泽外观性更加妥帖,所以能够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将人造制品合理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是现代服装设计中运用蒙古族服装元素的重要体现。人造皮草的使用是现代服装设计中合理融入蒙古族服饰元素的一个较为重要的体现,比较符合人们的审美,也较为保暖,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轻盈的服装面料给人舒适感和轻盈感,同时通过身穿轻盈的服装,从而让人营造典雅婉约的形象。为此,乔其纱、欧根纱、蕾丝、雪纺等较为轻盈的面料备受广大设计师所喜爱。

(四)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工艺创新应用

为了了解现阶段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比重以及工艺创新应用情况,特进行了调查问卷。随机选择了150名从业人员及消费者群体进行了基础情况问卷调查,并邀请了10名从业人员和10名消费者进行访谈沟通,研究人员共发放问卷150份,有效回收问卷148份。通过调查了解到较多的消费者对在现代服饰设计中合理融入蒙古族服饰元素较为认可,具体情况如下。

应用情况调查结果:

为了更好地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使用蒙古族服饰元素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合理使用印花工艺

印花工艺有一个特别好听的别称,那就是戴着枷锁跳舞的艺术,其也是一种较为实用的艺术形式。在使用印花工艺的过程中较为考验面料,不同的面料上使用印花工艺呈现出的效果会有较大的不同,为了让现代服装设计和蒙古族服饰元素的融合受到更高的认可,同时能够更为广泛地进行运用,需要不断地使用印花工艺,利用印花工艺,让内含蒙古族服饰元素的现代服装具有更高的审美和应用价值。

2.刺绣工艺的应用

蒙古族人们都有信仰,较为崇尚“万物有灵”,所以对蒙古族的服饰进行研究发现,蒙古族服饰中较多的图案有灵动的蝴蝶、绵延不绝的卷草纹样以及娇艳欲滴的鲜花等,同时,为了更好地对这些较为常见的事物进行更好的刻画,将刺绣工艺在袖口上、香包、袍服、坎肩、靴子等日常用品上进行刺绣纹样。蒙古族人民将生活中的事物运用刺绣工艺合理地刺绣到蒙古服装上,体现了蒙古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三、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一)应用策略

为了将蒙古族服饰元素合理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当中,需要服饰元素融合策略、品牌开发联动策略、应用场景开发策略以及文化内涵彰显策略等多种策略并行。

1.服饰元素融合策略

不管是现代服装还是蒙古族服装是两种不同的服装类型,其有很多共通的地方,如服饰造型、关联配饰、面料材质、图案纹理、服饰工艺等。为了更好地将蒙古族服饰元素融入到现代服饰当中,需要对同一元素进行叠加相融、基础混搭。如,将印花工艺以及刺绣工艺合理运用到现代服装的剪裁和设计当中,不仅需要保暖的实用性,同时也要关注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2.品牌开发联动策略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品牌,为了让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被运用,应该使用品牌开发联动策略,让人们认识到蒙古族服饰元素的多元化以及蒙古族服饰元素的实用价值和应用价值,加强与品牌的合作。通过品牌的号召力让越来越多的人对蒙古族服饰元素产生认同感,并多渠道的让人们认识和了解蒙古族文化。通过利用品牌开发联动,不断探索以蒙古族服饰为代表的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服饰文化创新结合的新型高端品牌。

3.应用场景开发策略

蒙古族服饰元素是蒙古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蒙古族服饰的设计、图案有区别于其他服饰的特点,但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使用蒙古族服饰元素的还是较少数,为了将两者更好地进行融合,需要使用应用场景开发策略,如在婚庆场所。婚庆场所中内含婚庆服饰,中式婚纱在传承华夏文明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服饰的契合点,通过在婚纱设计中合理使用蒙古族服饰元素,从而将两者进行有效融合。

4.文化内涵彰显策略

看到蒙古族服饰元素让人首先想到的是文化、文化的传承,所以,为了让两者进行有效融合,需要采用文化内涵彰显策略。如蒙古服饰中的头饰、配饰、帽饰,男性与女性、青年与幼童、已婚与未婚等在头饰佩戴、服装穿搭等方面都有区别以及各自的讲究,为此,现代服装设计者可以利用消费者好学的心态从而将具有隐喻意义的蒙古族服饰元素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当中。如蒙古族服饰中的色彩搭配和图案设计都有自己较为突出的民族特色,所以,现代服装设计师可以通过使用蒙古族服饰元素从而为蒙古族的文化正名。

(二)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1.款式造型

现代服装最能够体现设计者的设计就是服装的款式造型,观众首先看到的是服装的造型,能够给人最直观的视觉体验。所以,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合理使用蒙古族服饰元素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均衡对称”“调和对比”等表现手法。如对现阶段较为流行的设计如宽松膨体茧型设计、Oversize风格、0形和H形的流线型设计,将流行设计和蒙古族服饰元素进行结合,从而让消费者能够对现代服装设计产生较强的认同感的同时,对蒙古族服饰元素产生较高的兴趣。

2.色彩

现代服装一个较为重要的点就是色彩,不同的色彩能够体现不同的审美。蓝色蒙古是人对蒙古族的第一印象,蒙古族装饰物的颜色较为艳丽,蒙古族服饰元素对比强烈的靓丽民族色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了更多的灵感。蓝色作为蒙古族服装元素中一个重要的元素备受各大设计师的喜爱,很多现代服装设计师都在自己所设计的作品中使用蓝色这一元素,在给人清新感的同时,让人想到蔚蓝天空的蒙古。

3.面料

现代服装不仅强调简约,同时也强调舒适,所以,在面料选择上根据“轻、薄、软、挺”的特点,通过选用具有“轻、薄、软、挺”等特点的面料能够将蒙古族服饰元素很好地融合到现代服装当中,不仅能够直接进行缝制,同时可以满足服装舒适性功能和美学功能。同时,能够在选择好的面料上进行印花工艺和刺绣工艺,通过款式修改、打版、修版、缝制衣服,再进行后期整理,从而实现蒙古族服饰元素和现代服装设计的有效融合。

四、总结

蒙古族服饰元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实,随着蒙古族的游牧文化、民族习惯和信仰观念等变化而不断地进行改变并不断完善、成熟,蒙古族服饰元素承载着蒙古族的文化,所以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民族特色。为了将蒙古族服饰元素合理应用到现代服装的设计当中,需要了解蒙古族服饰元素的基本组成结构和对在现代服装中如何更好地将蒙古族服饰元素进行思考,并结合时尚潮流款式和创新的蒙古族服饰元素设计在现代服装上更好地创新与运用。希望通过对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展开研究,打破人们对蒙古族服饰元素的固有认知,通过服饰元素融合策略、品牌开发联动策略、应用场景开发策略、文化内涵彰显策略、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从而实现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刘雪婷.蒙古族服饰在现代服装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思路与策略[J].中国民族博览,2020(8):137-138.

[2]范诗畦,白金龙,董璐红,周成鑫.基于色彩和纹理视角的蒙古族服饰艺术设计及现代应用研究[J].设计,2019(19)

[3]朱琼,燕倩,上官玲莉.蒙古服饰元素在服装实践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西部皮革.2019(13).

[4]奥运俄尔德妮(OyunErdene).蒙古族传统服饰元素在现代蒙古国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5]敖其,斯琴.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服饰之科尔沁服饰[J].内蒙古画报,2010(5).

[6]曹莉.对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传承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學社会科学版),2010(2).

[7]包安琪.简论蒙古族服饰的改良与审美观念变革[J].内蒙古艺术,2018(3).

[8]刘斯琴高娃.蒙古族服饰助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J].纺织导报,2016(9).

作者简介:刘雪婷(1987-),女,汉族,江苏省,教师,高校讲师,硕士,研究生,服装设计、服装设计教学。

上一篇:告白情话范文下一篇:格言励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