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街景观范文

2023-09-22

商业街景观范文第1篇

城市商业步行街, 作为城市窗口代表着城市的形象, 展示了城市的魅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剧, 商业资本流动迅速, 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与城市化进程。城市建设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期, 商业步行街越来越多地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 建设中的规划、景观、建筑设计也产生了大量的需求。由于步行街街道空间有限, 我国很多城市对步行街的建设缺乏科学的思考。而商业步行街作为人们休闲、娱乐、购物的常去之地, 需要有一个舒适的环境。

二、商业步行街和景观建筑学研究

现代意义上的商业步行街指的是商业活动相对集中的街道场所, 主要包含两部分, 分别是步行街道和两侧的商业网点, 这部分网点涵盖市民日常购物的方方面面, 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随着经济水平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增长, 商业步行街的功能有所扩充, 经常举办文艺演出和节庆民俗活动。综合来看, 商业步行街最为突出的特点有以下几方面:呈现线性分布的空间结构、具有多元功能需求、包含一定的文化历史意义。

景观建筑学包括对自然和建筑环境的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服务工作, 项目类型包括:居住、公园和游憩、纪念场所、城市设计、街景和公共空间、交通廊道和设施、花园和植物园、安全设计、度假胜地、公共机构、校园、疗养花园、历史建筑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改造、保护, 公司和商场、景观艺术与雕塑等。

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外来游客最初前往的地区和容易留下深刻记忆的景点之一。商业步行街的景观建筑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比如街道的合理性和规律性, 色彩的和谐性与建筑的艺术性等。要想设计好商业步行街的建筑景观, 往往要考虑的方面有很多, 包括路面、公共设施、雕像、绿化等。

三、商业步行街景观建筑设计分析

商业步行街景观建筑设计涉及到多方面多领域的内容, 是一个全方面、多角度的设计过程, 具体的设计过程分析如下。

1) 明确景观建筑设计主题。哈尔滨的中央大街是全国较为知名的步行街, 其中融入利润非常鲜明的欧洲建筑风格, 体现出浓郁的欧洲风情, 曾经荣获“国家人居环境范例最高奖”。这些建筑通过对于欧洲各个时期、不同国家地域特色和风土人情的深入分析, 融会西方建筑艺术精华, 展现出博大精深的建筑艺术和悠久的历史。通过哈尔滨中央大街的分析可以看出, 明确的中心主题对于商业步行街景观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统一而明确的风格是城市的一张靓丽的风景线。

2) 重视色彩要素的灵活运用。研究发现, 色彩对于人具有明显的暗示作用, 明亮的色调会让人感觉心情愉悦, 阴暗的色调则容易使人心情低落。不少的商业步行街已经开始重视景观建筑中色彩的应用, 西班牙风情街道由于使用了清新明亮的地中海风情色彩, 加上凹凸有致的石材制作墙面, 和精致的拱门, 呈现出一种古典美和现代感俱佳的体验。更深一层的, 这种色彩的运用可以延伸到店铺的门面装饰和内部装潢中, 增加了商业步行街中景观设计的层次感和深度。

3) 设计原则研究分析。商业步行街中景观建筑的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功能性原则、商业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以人为本原则。功能性原则要求不同的景观建筑需要担负不同的功能, 在自身实用舒适的基础上, 尽可能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购物和娱乐体验。商业性原则要求作为消费场所的商业步行街能够促进人们的消费, 在服务于商业活动的基础上, 达到促进商业活动的目的。现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原则体现在人性化设计中, 在体现商业景观建筑建筑美学的同时, 能够为消费者或者观光客提供便利的购物、休憩环境和良好的视觉享受。与此同时, 不同的消费者有着各异的心理需求, 部分消费者喜欢购物, 对于店面的装饰和外部设计重视程度较高, 而另一部分喜欢休闲娱乐的人更加注重娱乐设施的美观及实用性, 外来游玩的顾客对于富有地域特色的小商品和纪念品的需求较高。总体来看, 商业步行街景观建筑设计应综合考虑不用人群的心理需求, 有针对性的开展设计工作。

4) 注重整体规划的重要性。商业步行街中景观建筑多种多样, 各个景观建筑具有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 它们在一定的空间内相互组合, 往往是为了互相拟补彼此的不足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整体规划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商业步行街中各个景观建筑内部要素之间的和谐统一。整体规划的目的不是整齐划一, 而是在风格统一的基础上各有特点。

具体来看, 整体规划需要考虑商业定位和交通组织两大问题。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商业步行街有着截然不同的客户群体和消费习惯, 商业定位就是为解决这一矛盾而开展的工作。通常意义上, 一个完整的商业步行街应包含40%左右的商业购物功能, 30%左右的餐饮功能和30%作用的休闲娱乐功能。对用不同的商业圈及消费水平, 有针对性的引进结构合理的品牌和店面啊。

交通组织能力主要考虑到商业步行街中人流量较大, 周边车流量相对也较大, 需要合理安排客流及车流。重点考虑的问题主要有周边停车场、换乘车站及站牌设施、路面荷载、人流方向导引等问题。步行街内严禁车辆进入, 在人车分离的前提下, 尽可能做好步行流线的规划。同时内部横向和垂直交通应做好分工, 楼梯、扶梯和电梯等设施的平时维护应格外注意。

四、结语

商业步行街是一种为迎合人民购物、餐饮、娱乐等多方面需求而建设的多功能生活性街道。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该种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迅速的发展起来。本文重点分析了四方面内容, 对于如何提升商业步行街景观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摘要:商业步行街是时代发展和经济水平提升的体现, 在现在城市市民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同时商业步行街也是城市名片的组成部分。为了体现商业步行街特色, 更好的服务于消费者, 需要进行景观建筑设计的研究。为此本文从商业步行街和景观建筑设计两方面入手, 简要分析了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做好商业步行街景观建筑设计。

关键词:商业步行街,景观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

[1] 黄立鹏, 刘志强.商业步行街的景观建筑设计探索[J].工程技术研, 2017, (03) :218+224.

[2] 费菲.商业步行街景观建筑设计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13.

商业街景观范文第2篇

摘 要 近年来,湿地景观已经成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热点,对推进湿地学科的发展有非常显著的推进作用。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当中,湿地景观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之一。基于此,简单阐述了什么是湿地和湿地景观,明确了湿地景观的作用,探讨了湿地景观如何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合理表达方法。

关键词 湿地景观;现代园林;景观设计

城市湿地指的是城市及周边的陆地与水域全年或间歇地被积水或者浅水覆盖的低地,有规律地生长着水生植物。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在环境保护和科研中都有重要地位,它们在改善环境的同时,也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对象、材料和试验基地。一些湿地中保留着过去和现在的生物、地理等方面演化进程的信息,在研究环境演化,古地理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但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逐步加剧,提高城市的生态坏境质量越来越重要。所以,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之中,要把湿地景观的生态作用体现出来,以改善城市环境。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的园林绿化,城市的植被覆盖也逐渐增多。但是,单一形式的滨水绿地不能满足人们的亲水需求,因此,湿地景观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1 湿地与湿地景观

1.1 湿地的概念

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由于水陆相互作用,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独特生态系统。湿地在全世界广泛分布,并且种类多、差异显著。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湿地定义来自《国际湿地公约》,指不论天然或是人工,长久或是暂时的泥炭地、沼泽地、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着淡水、半咸水、咸水,低潮时水位在6 cm之下的水域。

1.2 湿地景观的产生

水是生命之源,在物种起源到发展,都离不开水的痕迹。亲水是人的天性,也是人与自然对话的语言。在中国的传统园林之中,有“无园不水”的说法,“山水相依”“依山傍水”等,都是中国传统园林建造的基本规律。湿地景观就是利用现代的生态学原理和园林设计手法,重建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用艺术的表现手法再现湿地景观的自然风光,给民众提供亲水、娱乐的场所。

2 湿地景观的作用

2.1 净水排污

城市湿地景观对净化环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城市化的逐步加速,有些城市的环境污染是非常严重的,而湿地资源可以通过其生物多样性改善水质。我国目前常用的是水平潜流湿地和表面流湿地,这两种湿地景观对改善水污染效果显著,且价格低廉。

2.2 调节气候

调节区域的气候,可以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减低城市的热岛效应。相关科学数据表明,湿地中含有的炭素占陆地生物圈的35%,《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湿地公约》都强调,湿地对区域气候的调节具有显著作用。湿地中,植被叶面的水分蒸腾作用和其水分蒸发,都使得大气和湿地间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转换,由此带动周边气候的转变。

2.3 保护生物多样性

湿地的生态系统结构是非常稳定并且复杂的,湿地是遗传基因的仓库和许多生物演替的场所。自然湿地不但是水生动植物的生存场所,还为许多珍贵的濒危物种提供了生活环境为许多水禽提供了栖息、迁徙、繁殖的场所。所以说,湿地是当之无愧的“物种基因库”。

2.4 丰富园林内容

过去,大多是园林景观设计都是不太重视湿地景观的,即使有些许水景,也没有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作用,因此,其园林设计主要是针对陆地而言。而湿地景观的形成,使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设计范围扩大到了地球第二大生态系统,并扩宽了园林理论的研究范围。目前,全世界的园林景观设计的潮流趋势就是复兴城市滨水区以及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从大量成功的园林设计案例来看,要建设城市滨水区和湿地景观,不单单需要大量的绿地建设,还需要根据湿地生态系统固有的特性来进行绿化。不单单要种植水生湿地植物,还要改善其水底生态,充分发挥湿地景观的作用,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3 湿地景观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3.1 应用形式

湿地景观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因此,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当中,湿地景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当自然条件充分的情况下,有一定积水量的区域,可以建立湿地公园和湿地保护区。这些区域不需要过多的人为改造,主要以保护为主,使其成为改善城市环境的“卫士”。而人为建造的湿地景观,是模仿生态系统建立的湿地景观,引入湿地生物,将景观设计和净水排污结合到一起。人工湿地不受地域的限制,更具灵活性,可以广泛运用于城市公园和居民社区。

3.2 应用方法

湿地具有生物的多样性和空间的复杂性,这样一个特殊的生态环境决定了湿地景观的设计并非那么容易的[1]。湿地景观的规划和设计涉及到生态学、社会和湿地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并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方能设计出生态系统稳定、景观效果优美的湿地景观。

3.2.1 对于天然湿地,保护为主要目的

许多城市都拥有生态条件比较好的自然湿地,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场所,但伴随着无限制的开发,已经遭受到一定程度的人为破坏。所以说,在天然湿地的设计中要遵循保护为主的原则,避免过度开发。以生态设计作为指导思想,在充分发挥湿地潜能的同时,保护湿地的完整性。

在天然湿地景观的设计之中,要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尽量围绕水域建造生态长廊,适当增加其休闲娱乐的功能却不影响生态,既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需要,又避免了人们对自然的破坏。

3.2.2 丰富人工湿地的植被景观

湿地景观设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植物景观设计。我们应该充分运用大自然教给我们的知识,对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应该根据不同的水深和土壤含水量进行不同的选择,建立物种丰富的湿地群落,形成生态系统稳定的湿地景观。

水生植物对水位的要求差异很大。大多数湿生、沼生植物只需要20~30 cm的浅水、浮水和挺水植物所需水深一般为30~100 cm,而水生高等植物则经常分布在100~150 cm深的水域内。一般选用季节性变化明显、体态优美的耐水湿植物来装饰湿地岸边,结合地形辅以灌木和乔木形成错落有致的湿地植物。另外,在浅水区普遍选择芦苇、荷花等发达的茎叶类植物,用于净化水源,美化环境。而在沼泽区经常种植鸢尾和菖蒲,不同的色彩、花期、品种搭配,与岸边的植物相互呼应。需要注意的是,种植这些植物要和水域大小成比例,密集的种植是不太适宜的,但可以用多丛片状的种植方式。

而考虑到湿地景观净化水源的作用,所选择的植物应该具有容易管理、净化性高、抗逆性强等特点,运用时充分考虑到植物的更替和多重景观的变化,才会达成美观舒适的湿地景观。

3.2.3 对城市湿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

由于城市的环境质量在迅速下降,合理规划城市的自然资源并加以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些城市利用湿地资源来进行现代园林景观的建设。但是,当城市的湿地景观规划不合理时,不仅影响了城市的环境质量,也破坏了湿地自然资源。在城市发展规划之中,要重视对湿地自然的规划和合理利用,结合城市的实际,增加城市建设和湿地景观的协调性。首先,应借鉴中外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成功案例合理利用资源。城市的湿地资源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的好去处,而且拥有净水去污、调节气候等作用。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湿地景观的生态作用[2]。其次,湿地景观的规划应该考虑到其价值和观赏作用。开发利用城市湿地资源,也应该将其融入城市规划发展,科学结合起来。对于城市中的湿地景观,要进行定期的清理和净化,避免人为污染对其的破坏。

4 结论

目前,湿地景观还是比较新颖的园林景观类型,从理论到技术上都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更多相关从业人员的重视和完善。相信结合了中国传统的园林艺术、现代的相关理论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特点,湿地景观会在新时代的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作为重点设计手法被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艺.快速城市化地区人工湿地景观生态功能优化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12(2):89-92.

[2]刘碧云.湿地公园植物配置框架讨论[J].林业勘察设计,2010(1):213-216.

(责任编辑:赵中正)

商业街景观范文第3篇

【摘  要】针对乡村景观发展现状和乡村景观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成都蒲江明月村为例,主要论述了乡土材料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对蒲江明月村历史文化背景的分析,结合乡土材料的特质,阐述了乡村景观设计中石材、木材、竹材、乡土废旧物等乡土材料在建筑、装饰小品、铺装、景观绿化中的应用,以及乡土植物在乡村景观中的应用,为更好地运用乡土材料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引言

每个村庄受经济、社会、历史、地理等条件的制约,形成了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生命个体,每个个体通过把某一特定的符号(文化、经济,生态……)作为发展特色,彼此相互关联,构成相互依赖的区域性经济综合体。

1、当前乡村景观与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一是乡村自然景观过度改造。目前乡村旅游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为吸引更多乡村周边城市人来乡村旅游,发展乡村经济,常常模拟城市人习惯的生活空间,拷贝和套用城镇规划理论,未能充分利用乡村现有自然资源条件,展示其应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空间,从而导致乡村环境单一性和乡土景观同质化现象严重。例如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某村村口镇塘,将具有乡村特色的自然驳岸改建为大公园;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某村移除了原本富有特色的麦田景观,修建了现代化广场。这些具有城市性质的景观改造破坏了乡村原汁原味的自然风貌,此类现象在全国不少乡村旅游地比较普遍。二是乡村人文景观发掘不足。由于在乡村景区开发中没有深入挖掘当地民俗、民风,以及具有传承历史的老建筑等历史人文景观对游客的吸引力,大量同质化的城市景观设计涌入乡村,让游客游览过程中体会不到乡村历史文化中特有的韵味。例如西安市蓝田县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总投资两亿元,建设了大量形式雷同的餐饮街、古镇等建筑群,人文景观的单一性让游人感觉审美疲劳,开张营业仅一年半,游客量就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

2、蒲江明月村明月村

又名明月国际陶艺村,位于成都市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以平原与低矮丘陵为主,主要种植油菜、水稻、茶树和各种果树(猕猴桃、桃树)等。明月村现有7000亩雷竹与3000亩茶田,为了保护其特色资源划分了茶山竹海松林保护区。明月村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足。春季气温回升较早,初夏温度适中,日温差较大,盛夏多雨光照强,气候条件较好,自然植被丰富,为烧窑提供了燃料,所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当地就开始兴起“邛窑”,其中以明月窑最为著名。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窑早已荒废,2008年汶川地震后,明月村的最后一座窑厂坍塌。伴随着灾后重建,明月村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此后明月村以“茶山、竹海、明月窑”为文化符号,进行“乡创+文创”的实践。

3、提升乡村景观品质,促进产业发展

3.1、协同发展

村庄作为美丽乡村示范区的组成部分,要协调好各个示范村彼此之间的纽带关系,不论是文化、产业,还是生态、旅游,做好优势互补,经济协同发展。通过对马岭岗镇示范区的深入分析,总结出万乾集在发展电商文化的同时应发展生态业,以促进整个示范区资源的高效利用。通过以上分析,整合内容,提取关键词,加入人文情怀,得出最终总体定位:规划从村庄实际情况出发,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关键要素整合,旨在打造特色淘宝示范村,彰显村庄生态和谐之美、电商文化之美、好客家和之美。村庄的总体定位代表着宏观的概念,需要进行細加工,转化为易理解、深人心的理念,然而总体布局就是转化的最好体现。所谓布局就是把宏观理念赋予到每个主题中,每个主题的总和就等同于总体定位。主题设计必须要体现其鲜明的个性和特色,才能赋予整个景观作品应有的灵性。对于示范村而言,要明确未来发展方向、特色产业的驱动力、对外展示的文化底蕴等一系列总体发展策略定位。在此基础上,通过主题设计进一步诠释示范村未来发展的愿景,最终由景观进行情感的写实,形成主题与景观两者相辅相成的效果。

3.2、木制建筑

明月村中的建筑用材基本上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木、竹、石灰、青砖、青瓦为主。建筑形式一般是石材与木材相结合。包括以下几种方式:第一种是土石墙+木结构,明月村因为长期的生活经验,土墙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承受风雨侵蚀,发挥乡土材料的美感。建设者用当地的砂土和石材进行承重,门与梁采用木材,窗户用木条装饰,使建筑外观更显厚重朴质,木材与石材结合更加体现建筑的粗犷与自然。第二种是套白墙+木结构,建筑外墙以白色为基本色调,但是墙角可见土石砖,坊柱门窗采用木材,以浅褐色为主,与白墙相呼应,显得简单朴素、清新淡雅。第三种是青砖+木材,主要应用在大门与围墙,建筑外围以围墙封闭,使内部房屋基本隐藏,更显简单大气。明月村中的建筑还有一种创新的形式,乡土材料结合现代材料,明月村的“有云朵”咖啡屋,墙体内部采用白灰抹面,外部用条状木材装饰,门窗采用钢材结合玻璃,新旧材料的碰撞产生有趣的艺术效果,丰富园林景观形式。

3.3、道路规划设计

道路规划时应注意:(1)村庄内部的所有道路实现硬质化。(2)宅间道路可采用块石、青砖等乡土化、生态型材质。(3)梳理贯通村庄主要道路与外围道路的衔接。(4)按照原有道路材料,修复村庄内部的破损路面。(5)修补残缺的道路路牙,与原有路牙形式及材料一致。(6)清除道路两侧的垃圾杂物等。(7)修复村庄北安全警示标志。(8)根据村庄实际情况分别设置1~2处公共停车场。(9)在道路拥挤的路段解决会车问题。(10)对村庄内部的道路进行绿化配置,增加乡村气息的道路绿化氛围。(11)局部乡间小道均采用块石铺设,配置乡土花草灌木。

3.4、多元化景观催生文创产品

景观与产业较好地融入模式便是在自身景观资源优越的条件下催生的文创产品。比如法国科尔马(Colmar)鲜花小镇,当地特色的鲜花是自然景观的典型代表,小镇上河岸两旁、房屋的墙上全都是鲜花,衬托上斜屋顶与木造房屋,使得整个城镇的色彩缤纷而柔软,甚至成为宫崎骏动画《哈尔的移动城堡》取景地。除了鲜花作物为主的农产品以外,大量以鲜花和动漫为主题的文化衫和手工艺品在当地热卖,明信片、鲜花模型、花种等衍生品成为游客必不可少的购物商品。另一方面,还可以结合民风民俗以及农事节庆活动。如每年二月的法国芒顿小镇柠檬狂欢节,为庆祝柠檬丰收,当地任用千万只新鲜柠檬堆积成一座座巨大的创意雕塑;柠檬花车巡游、花车杂技表演、桑巴舞表演等让当地的产品展现在世界面前,每年吸引几十万游客。由此催生的芒顿小镇的柠檬水、柠檬小雕塑、明信片等文创产品为当地乡村旅游收入锦上添花。

结束语

蒲江明月村在乡村景观营造时注重乡土材料的应用,在继承传统乡土材料应用形式的同时创新其应用形式,重视乡土废旧材料的创新利用,重视乡土植物的选择,充分发挥了乡土材料在营造具有地域特色乡村景观上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卢薇.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美丽乡村景观构建[J].现代园艺,2019(08):78-79.

[2] 李洋,康舒萍.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J].居舍,2019(11):119.

[3] 毕明岩.乡村景观空间格局分布特征快速提取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9,36(04):349-352+357.

[4] 张羽清,周武忠.论乡村景观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J].装饰,2019(04):33-37.

[5] 程红,姚佩伶.乡村景观设计中乡土材料的运用——以蒲江明月村为例[J].绿色科技,2019(07):187-190.

(作者单位:北京汉通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商业街景观范文第4篇

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在当前面临着一些新的要求, 为了更好提升城市规划设计水平, 必然需要重点围绕着景观设计工作予以高度重视, 有效规避可能出现的城市景观设计威胁问题。在城市景观设计工作落实中, 为了更好提升其整体效益, 借助于农业景观进行有效构建是比较重要的基本手段, 其应该切实围绕着农业景观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探究, 确保其能够较为协调有序, 综合提升整体城市景观设计水平。

1 农业景观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分析

结合当前城市景观设计工作的开展, 其在农业景观方面的合理应用能够表现出较强的积极作用效果, 这也是我国城市景观设计的一个基本手段和重要方式, 其在很多方面都具备明显优势作用, 当前比较常见的农业景观应用价值表现如下:

(1) 丰富城市景观设计要素。对于农业景观在城市景观设计工作中的有效运用, 其能够在城市景观设计要素的选择和应用方面表现出较强的作用价值, 为了更好实现对于城市景观设计工作的优化, 必然需要重点从各类要素入手进行丰富。农业景观可以借助于多种农业作物进行合理选择运用, 确保城市景观设计更为灵活多样, 提升城市景观设计水平。

(2) 合理营造氛围。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有效运用农业景观还能够在相关氛围的营造方面表现出较强的积极作用, 这种氛围的有效营造主要就是为了较好促使相关城市景观能够具备田园山水效果, 如此也就能够更好体现出自然属性, 为城市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在农业景观的设计应用中, 其还能够较好实现对于各类特色文化元素的应用, 如此更加能够体现出有别于其它城市景观的氛围, 满足越来越高的城市景观设计需求。

(3) 增强体验性。对于城市景观设计中农业景观的运用, 其还能够在体验性方面表现出更强的实际效益, 这也是以往其它城市景观不能够具备的基本特点。在农业景观的设计构建中, 其往往能够通过农作物的种植来达到体验耕作的效果, 并且还能够将参观和体验融为一体, 更好提升城市居民对于景观工程的享受效果, 作用价值更为突出。

2 农业景观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措施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合理运用农业景观确实能够表现出较强的实际作用价值, 但是为了更好提升其表现效果, 必须要确保相关设计应用策略较为合理, 相关手段能够高效匹配, 其中较为常见的农业景观设计应用措施如下:

(1) 恰当选择造景元素。对于城市景观设计工作的落实, 其最为核心的一个基本手段就是对于造景元素的的合理选择和应用, 这一点对于农业景观的设计运用同样也不例外。为了更好提升造景元素的应用效益, 其需要首先对于整个城市景观设计需求较为了解, 保障各类要素的选择能够体现出较强的实际效益, 具备更强的景观优化效果。在各类造景元素的应用过程中, 加强对于统一性的关注必不可少, 其需要确保相关农业景观要素的应用能够和周围环境较为协调, 整体风格较为一致, 避免形成较为突兀的表现效果, 应该给人一种较为舒适的感觉。此外, 对于各类农业造景元素的选择, 还需要切实围绕着多样性进行探究, 促使相关造景元素的选择能够较为灵活, 避免出现单调的重复, 应该在允许的条件下, 选择多种农业景观要素进行点缀, 并且提升其协调性, 促使其能够共同表达相应氛围, 体现更强景观设计价值。在这些造景元素的应用中, 还需要对于不同设计排布方式进行合理分析, 确保整体布局较为合理高效, 注重层次感和美观性效果。当前比较常用的造景元素有农田、小路、山坡、鱼塘、树林以及芦苇丛等, 可以结合不同城市区域结构特点进行合理布置。

(2) 注重结合地形地貌。对于城市景观设计中农业景观的合理应用, 其往往还需要重点结合地形地貌进行合理设计, 避免在农业景观的应用种存在较为明显的相互冲突和矛盾。农业景观对于地形地貌的要求虽然不是特别苛刻, 但是如果能够在地形地貌方面体现出较强的协调性, 必然也就能够更好促进农业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降低对于农业景观带来的威胁, 并且还能够达到城市各个区域的充分运用效果。反过来看, 通过农业景观的合理布置设计, 同样也能够对于城市地形地貌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可以在城市景观设计中予以高效运用, 比如农业景观在耕作过程中形成的纹理, 就能够促使其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得到较好运用, 体现出更强的美观性和层次感。

(3) 注重空间设计。农业景观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有效应用还需要重点加强对于空间设计工作的高度重视, 确保相应城市景观的空间布局较为理想, 能够具备较为协调的空间要素处理效果。这种空间设计方案的措施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比如对于农业构筑物的合理设置, 能够起到理想的点缀效果, 比如水车、风车就是比较常见的基本空间点缀要素;而对于农业景观中各个农作物高度进行合理安排, 同样也能够体现出较为理想的渐变、过渡或者是均衡效果, 也是增强空间设计水平的重要举措。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对于城市景观设计工作的有效落实, 重点加强对于农业景观的合理运用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 其需要结合不同城市景观设计需求进行详细分析, 确保农业景观的应用较为合理协调, 充分挖掘农业景观的应用价值。

摘要:城市规划中景观设计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实现对于城市景观设计工作的优化落实, 重点加强对于农业景观的高度重视必不可少, 农业景观可以作为城市构建中比较重要的构成单元进行合理布置。本文就重点围绕着农业景观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农业景观,城市景观设计,应用要点

参考文献

[1] 梁发超.农业景观分类探讨及其应用——以北京市峪口镇为例[J].土壤, 2017, 49 (02) :408-413.

[2] 王云, 周忠学.城市化对都市农业景观的影响——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 22 (05) :610-617.

[3] 陈高明.从花园城市到田园城市——论农业景观介入都市建设的价值及意义[J].城市发展研究, 2013, 20 (03) :25-28.

商业街景观范文第5篇

景观生态建设主要说的是对原来所拥有的一些景观因素做出合理的优化处理并且在其基础上加入一些新的元素, 进一步调整相关构造的形式, 从而创造出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景观格局, 并且通过这种形式提高景观所具有的稳定程度以及异质程度, 通过这种方式在原来格局的基础之上, 创造出一种更加科学、更加环保、更加合理、更加高效的人工-自然景观, 从而推动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自然共生。

在进行生态规划的过程之中, 景观生态学里面所蕴含的区位生态学以及生态区位理论是非常关键的理论来源。实际上, 生态区位自身属于一个竞争优势空间, 也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最佳位置, 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带有方法论色彩的空间竞争理论,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以来都在统治地位的经济地理学最重要的理论理念。在当前的生态区位论里面主要包含着宏观方向和微观方向这两个方面, 从微观方向来看, 生态区位论以及区位生态学实际上也是属于特殊区位论发展范围之内。在生态区位理论里面, 把生态学原理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 而且非常系统全面地把生态学方面的理论、经济学方面的理论、地理学方面的理论以及系统学方面的理论等众多的方法进行高度的融合和统一, 并且把一些生态规划方面的最新出现的一些区位理论作为研究过程中最主要的研究对象;区位生态理论实际上是一种相对来说最为科学高效的生态方法, 同时也是一种最佳生态效益的经济地理生态学。

二、景观的可持续设计

1、构建更加完善的生态系统

景观是由生物圈与陆圈共同构成的、拥有生物圈与陆圈两个圈层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系统。全面完善的生态系统必须要能够对自然的水土进行良好的保护, 同时还需要对局部的气候进行合理而高效的调节和控制, 并且也要为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生物提供一个舒适而又安全的休息和生活的地方, 这样一来能够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同时还能够非常有效地发挥减轻和缓解旱涝灾害的重要功能, 而且能够为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个更加美好和更加惬意的生存环境, 而且也能够很好地满足其视觉需求和精神需求, 能够为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也能够为其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这实际上也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关键作用。为了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对景观进行可持续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 应该尽可能地采取一些强而有效的规划和设计策略, 从而来更好地保护和创建更加美好更加合理的生态系统, 从实际意义上来看, 景观系统自身就是通过数量不一的生态系统的组合, 所以说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很有可能会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众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和互相影响, 比如说人的活动以及生态系统内部各个物种的多样性之间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影响关系和相互作用。

2、加强对景观材料的合理利用

对于生态景观中的那些硬质景观来说, 比如说景观相关设施以及一些景观建筑在材料的选择方面, 应该尽可能地选择一些比较节能环保并且绿色节能、能够进行循环利用以及易于再次生产和制造的材料。举例子来说, 在香港湿地公园的设计过程之中, 就引用并且加入了可持续发展理论, 在规划的过程中将这一理论做出了非常彻底的应用, 而且在设计的过程中也特别地重视对于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一些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对于生态景观的一些软质的景观来说, 比如说在园林植物的选择和使用方面, 应该努力地去保护乡土中的一些树种。因为乡土中的树种在造价方面相对来说也比较廉价, 而且经过长时间的适应以及长时间的改善和进化, 与外地的物种相比较来看, 更加容易去适应当地环境所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和发展, 而且还能够更加容易地去挖掘和激发物种所拥有的生态方面的功能, 而且假如能够很好地对乡土的一些树种进行合理的选择和使用的话, 也能够更好地去发挥和塑造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特色和特征。

3、提高对设计的重视和管理

为了能够从真正意义上保证景观在生态规划设计过程中所具备的合理性与景观的可持续性, 在对景观做出规划以及在对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地考虑生态管理的一些相关的因素。在对景观进行规划的过程中也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很多的相关问题, 特别是针对于那些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的环境问题, 从普遍情况来说都应该采取一些必要的景观管理策略, 从而更加有效地去解决一些景观设计问题。

三、结束语

通过研究发现, 生态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考虑到区域规划原则、生态原则、发展原则以及优化原则等等。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去选择施工过程中的管理策略, 从实际情况出发调整对资源的利用和配置, 提高创新能力, 在创新和改进的基础上, 将城市的可持续利用功能发挥到最大, 从而为景观生态化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更好地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城市生活配套设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适应城市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与日俱增的需要, 我国各个省份都开始陆陆续续地掀起一股园林开发与建设的热潮。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城市范围内的园林绿化景观逐渐地发展成为左右城市环境状况的重要影响因素, 而且也成为了打造和提升城市形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口。面对当前的社会, 园林绿化工程的发展对于当前城市的可持续建设与发展来说既是一种机遇, 也是一种挑战。面对着当前绿化施工市场的迅速发展, 市场之间的相互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如何立足于景观生态学的前提下更好地解决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的问题, 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园林设计

参考文献

[1]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1.35, 40~41.

[2] 旅游规划编制现状与趋势[N].中国旅游报.20140421.

商业街景观范文第6篇

摘要: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长春人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长春的房地产业也随之迅猛的发展起来,作为人类最高档的居住场所-别墅,也因此开始受到不少人的青睐。这样,相对比较偏远的长春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净月潭技术开发区等地便成了房地产开发商们大展拳脚的地方。所以现代化别墅区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郊区的空地上,它们的出现不但带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大大推动了绿化产业的前进步伐。所以别墅景观中的绿化设计要适合居民的需求。在设计中要做到景为人用。

关键词:别墅;景观;植物;环境;绿化

引言

自从2000年以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也发生了翻天地覆地变化。从前可望不可及的别墅洋房如今已在城市郊区随处可见。大家都知道,居住在别墅中,人们可以更加私密的生活,也可以暂时在生活上远离都市的喧闹、烦闷,尽情享受安静、优雅的生活。因此,在注重生态,注重绿化的今天,别墅区景观中的绿化营建也开始成为别墅建造的重点工程项目。

一、别墅绿化的概述

别墅环境绿化主要包含住户单独庭院用地的绿化和公共部位绿化,它们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别墅比单元式住宅楼最大的优点,是接近自然,安静.所以说别墅室外环境的绿化是评定别墅高档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就目前别墅绿化来说,绿化的设计已经被列为别墅区主要构成部分,是受开发商和业主最为重视的构建之一。我曾经听说过现在有很多这样的开发商,开发别墅先按规划预埋地下管线,然后挖湖堆山造地形,铺草种树先绿化,但别墅却一栋未造。待室外的绿化部分成型后,在让业主按规划的选地点,选类型出售,收到异想不到的好业绩,因为人家看重的是环境。所以说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二、别墅区景观绿化中的空间分割方法分析

(一)从空间布局上的分割

在这里空间的分割可分为封闭空间和开敞空间,和我们的室内的空间的类型的分类是相同的。封闭空间给人以安全、安静的感觉,便于我们休息。但相对来说,人长期在封闭空间中,又使人感觉很压抑、沉闷、枯燥。开敞空间能给人心胸开阔的感觉,增加人们交往的生活气息。当人在环境中运动时,分割出来的这些小空间可起到抑制视线的作用。还可以丰富视觉景观,形成远、中、近多层次的空间感觉,获得园中园、景中景的效果。

另外,用水体、山石、树丛、花架、小品等分割空间如处理得当能扩大空间层次感,

(二)从视线上分割

一方面,可以用墙体、绿篱和攀援植物进行分割,当这些分割体的高度在30厘米至60厘米时,空间还是连续的,人坐着也能向外观赏,没有封闭感,但空间还是隔开了。当分割体高度在0.9至1.7米以上时,视线受阻,出现封闭感。随着高度的增加,封闭感增强。

另一方面,地面高差的不同和铺装的变化,也是分割空间常用的手法。

三、别墅景观中绿化的组成和营建的具体方法

别墅景观中绿化的组成主要包括:住户的单独用地、人行道数的种植、住户分割区的绿化带、别墅周边的绿地、孤植树等。

别墅景观中绿化的营建方法主要有:

(一)、住户的单独庭院用地

目前住户的单独庭院用地最为流行的绿化设计模式有三种:

1、 观赏型

它主要运用不同植物种类的互相协调、共同发展原理,人为的来培植一些植物群,体现植物的文化特点和地方风格。主要运用垂柳、银杏、碧桃、梅花、紫薇、玉兰、桂花等树种。林木栽植以群落组合为主,疏密有致,高低错落,使空间层次丰富多样。

2保健型

依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功能和某些树种天生杀菌的生物特性,人为的栽植一些植物群落。树种配置主要有白皮松、罗汉松、丁香合欢、悬铃木、臭椿、白杨、榆树等。群落结构主要为释氧、分泌杀菌素效应强的,地带性特色明显的数种集合.其中,大乔木、小乔木、花灌木的比例为5:2:2.

3、环保型

它主要针对交通流量大或周边环境有较大污染的别墅区,强化森林植被吸收有害气体、吸滞粉尘、消减噪音等生态环保效应,减轻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选配主要树种时,可选择垂柳、合欢、紫薇、大叶女贞、广玉兰、棕榈、侧柏等,骨干树种可选择国槐、冬青、黄杨、杜鹃等。

(二)行道树的种植

行道树的种植需注意几点:

1、 树种的多样性

在别墅内有多种行道树。目的一是形成不同的景观、意境,识别性比较强,使人易于辨认道路;二是选用多种不同的是树种,能使其更丰富。

2、 地位的選择

行道树一般要避开地下管线,也避开天线和路灯。最好是树冠的下面在路灯之上,树干的中心离管线1米以上。同时要考虑让开别墅住宅入口道路地坪.

3、对别墅主体采光的影响

靠近别墅建筑的地方,尤其是建筑在北面的,行道树要让开建筑的门口,窗口。行道树处在两栋建筑之间,让建筑的角隅有背景衬托,也不影响建筑的采光、通风和视线,是很理想的地位。

(三)、住宅分割区的绿化带

以前的每户私人用地之间的界限,有的用栏杆、界桩来进行分割,还有的用绿篱来进行分割,使空间连续自然。如果以绿化作为分隔,要考虑植物的有无毒性、不要带刺,有比较整齐的外型,同时价格不要太昂贵,因数量不在少数。如黄杨、蜀柏等。也有用花架来进行分割的,别墅区绿地的花架不但可分割空间,还能使两侧的景物互交相辉映,彼此依托。

(四)、别墅周边的绿地

在别墅周边的绿地上可以种植一些结构紧密的树丛,还可以在享受绿色美景的同时拥有独立的空间,草坪空间的树丛隔离带常用于草坪与道路的隔离,草坪与建筑物的隔离。除了突出别墅建筑物的轮廓外,最重要的是可以隔音除尘。

(五)孤植树(又称候补树)

这里指每户占地面积大,建筑分布集中,单靠行道树、景点和周边绿化,部分别墅住宅建筑周围林冠线还不够丰富时开发商在私人庭院之间,并联房屋栋间补植的单独的大树。这些树木品种可异于其它,要求分叉点低,树冠形态优美。如槐、榆、银杏、马褂木等。

(六)景点

别墅景点往往包含以下内容:

1、 儿童活动场所

设小型、安全、色彩丰富、活动多样的常规儿童玩具及相应的软垫、铺地、休息椅等,现在又“反斗乐”、“白玉兰”、“太阳鸟”等成套现货设备可供选择。

2、 老人休闲活动场所

内容较为广泛,老人休憩、品茗、棋牌、打拳、观赏,常布置花架、亭廊、桌凳、花坛、水池、铺装地坪等,须与园林景观紧密结合,协调营建。

3、 健身器材

健身器材有扭腰、划船、上肢牵引、重力水车、伸背、太空漫步、健骑等多种多样内容,价廉物美。

4、 体育活动项目

经常见到的有高级住宅别墅的网球场、门球场,迷你高尔夫球场,也有在社区活动中心拟设单双杠、羽毛球、棒球和篮球场的。

5、 雕塑小品

结合水池、花坛布置,起到画龙点睛、点题的作用。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作为一名设计人员,在进行别墅绿化的设计与营建时,要把绿化设计做到“以人为本”,把”以人为本“设计融入到设计中去,实实在在的去学习和研究这一个课题,而不只是文本中的一句口号。由于学科的相通性,所以说我们需要更细致、更深刻的去挖掘这一基本问题—从人的需求出发,创造更加人性化的居住环境。还给人类一个合理的、生态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苏雪痕《植物造景》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4

2、 毛龙生《观赏树木学》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2

3、 赵锡淮,梅慧敏《花园设计》百通出版社 2000.6

上一篇:镇环境卫生工作计划范文下一篇:灰姑娘的故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