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国文化的古诗范文

2023-09-16

弘扬中国文化的古诗范文第1篇

比赛中,优美的诗文,精彩的朗诵,奏响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和谐旋律。一首首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经典诗词,在各班同学的精心演绎下,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特别是五年级李昌轩带来的《满江红》,亦歌、亦舞、亦吟、亦诵的表演博得了在场观众的满堂喝彩,也将比赛推向了高潮。

此次诵读比赛表演形式新颖有趣、丰富多样,既有激情飞扬的吟唱,也有清淡儒雅的低诵,各班同学通过配乐朗诵、情景剧、古诗串联、舞蹈等形式,将一首首经典诗文展示出来,以不同的形式来诠释我国经典文化,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对经典诗文的理解。

活动虽然结束了,但中华经典诗文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中华经典诗文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实小的孩子们,会更珍惜宝贵的时间,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让心灵徜徉书海,让校园溢满书香。

田八庄小学

弘扬中国文化的古诗范文第2篇

我国古代的一些诗词歌赋中,很多文人墨客借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或是对动植物特征习性的概括,抒发情怀,讴歌自然。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挖掘这些古诗词中的生物学现象,解析蕴含的生物学原理,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益于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增强师生的文学修养。

一、动物行为

南宋诗人杨万里在《宿新市徐公店》写到“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黄蝶”飞入“菜花”中便“无处寻”了,说明动物体色与环境颜色极为相似,这在生物学上称为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动物躲避敌害或猎捕都是有利的,属于动物的防御行为。动物保护色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而逐渐形成的。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名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用生物学知识分析, “早莺争树”和“燕啄春泥”都是为了占有繁殖的空间,筑巢繁殖后代。但前者如果着眼于“争”也可以视为是一种领域行为,后者则是典型的繁殖行为。白居易的另一首《燕诗示刘叟》中的名句:“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也描写了动物的繁殖行为。

魏晋南北朝刘桢《斗鸡诗》写到“丹鸡被华采,双距如锋芒。愿一扬炎威,会战此中唐”。 雄鸡体内的雄性激素使得公鸡色彩艳丽,有利于它吸引异性。同种动物之间有时会因领地、食物、配偶等原因而发生争斗,这属于动物的攻击行为。

唐朝诗人李贺《致酒行》中写到“我有迷魂招不得,一唱雄鸡天下白”,公鸡对光线特别敏感,当天刚刚发亮时,就能感到光波而报晓。这是动物节律行为中的昼夜节律。

元代画家王振鹏在作画之余,也将他那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细密的神思“倾”向蜻蜓。他在《咏蜻蜓》一诗中这样赞美蜻蜓:“伶爪细腰肩舞纱,英姿交织混沌天。疏影清潭轻点水,更立剑尖若等闲。”无独有偶,杜甫在《曲江二首》写到“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都描写了蜻蜓点水现象,这属于蜻蜓的繁殖行为。当然,“穿花蛱蝶深深见”也描写出了蝴蝶在取食时的优雅、灵活,属于取食行为。

二、生物的生殖发育

唐代李商隐的《无题》中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便写出了家蚕的生长发育,在幼虫阶段吐丝。用生物学知识看,家蚕是完全变态发育,在幼虫阶段吐丝后便进入蛹化阶段,最后还有羽化(即蚕蛾)阶段。显然,诗人的“到死丝方尽”并非事实。

唐代诗人李绅《悯农二首》中的名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意思简洁明了,却蕴含了丰富的生物学知识。粟:小米,古称稷或粟,禾本科狗尾巴属植物。利用粟的一粒种子进行有性生殖,种子萌发长处幼苗,幼苗生长发育,开花传粉,完成双受精后,形成果实和种子。而且,收获“万颗子”,说明粟植株的花很多,形成了穗状花序。

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包待制智斩鲁斋郎》第二折的经典名句“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人们常以为有些植物在移栽过程中,由于根系遭到破坏,致使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大大减弱,加之蒸腾作用会散失大量的水分,所以移栽后很难成活。但有些植物如柳等的繁殖能力很强,可以用茎等进行繁殖,这在生物学上属于无性生殖,属于营养繁殖。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中名句“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和宋代诗人欧阳修的《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中的“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都写到春天江(湖)水变得碧绿。春天万物复苏,植物生长,水中的藻类植物更是由于营养物质丰富得以大量繁殖,使得水都变为了碧绿色。 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苔藓植物在门前石阶上生长繁殖情况。仔细分析我们还可发现,门前石阶由于在庭院中,光照时间有限,所以比较遮阴和潮湿,这正是适于苔癣植物生长的环境。

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唐代诗人杜牧《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叶红于二月花”是因为受初冬低温度的影响,细胞中的叶绿素合成减少,花青素的含量增加,从而使其颜色变红。揭示了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宋代苏麟《献范仲淹诗》中的名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名诗《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中名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以及唐代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都写出了非生物环境中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宋代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中的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也蕴藏着生物学知识。“红杏出墙”这是一种向性运动,可使植物的茎、叶处于最适宜利用光能的位置,有利于接受充足的阳光而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向性运动的原因是在植物体内有一种激素叫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细胞的伸长生长。在单侧光线的照射下,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得多,这样,背光一侧的细胞就比向光一侧的细胞纵向伸长得快,这样就使茎朝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这属于植物的向光性。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的《客中初夏》中“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也说明了植物的这一特性。

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题菊花》:“飒飒西风满园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诗意为: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花蕊带着寒意,散发出幽冷的芳香,却招不来蝴蝶。有朝一日我做了青帝,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晚秋时节,由于光照时间短,菊花开放,这时蝴蝶已经产卵死亡,所以花再香也招不来了。桃花开放主要受温度影响,春天气温回升,桃花次第开放。最终,黄巢没有成为青帝,在自然条件下,菊花也不可能与桃花一起开放。

四、生态系统

宋代诗人杨万里在《小池》写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了。这两句诗如一帧小画,似一幅微焦距的摄影图片,给我们勾绘出了一幅幽雅别致、妙趣天成的诗画小境:新荷初出水面,嫩绿的荷叶睡眼惺忪,一只调皮的小蜻蜓已经悠然自得地落在上面,静中有动,妙趣横生。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池塘生态系统。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不仅写出了生物具有“生长、繁殖”的基本特征,更描绘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草原生态系统。北朝乐府民歌《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不仅写出了牛羊的取食行为,也描绘出了美丽如画的草原生态系统。

南宋词人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名句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的“蛙声一片”就描写了青蛙通过鸣叫寻求配偶前来交配的情景,正是青蛙的大量繁殖,并大量捕食农业害虫,害虫减少,稻谷才会丰收。所以这句词不仅包含了青蛙的繁殖行为,也包含着害虫吃水稻,青蛙吃害虫这条食物链,还描写了农田生态系统。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惊采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用生物学的观点看,不仅揭示了藕的生长、开花的时间规律,也描绘了西湖这个美妙绝伦的湖泊生态系统。

五、生物竞争、进化

唐代诗人李绅《悯农二首》中的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锄禾”的作用有二:一是疏松土壤,增强农作物的根部细胞的呼吸作用,促进根的生长,从而促进根对水分和无机盐吸收;二是为了除去杂草,减少杂草与农作物竞争水分、无机盐、阳光等,使营养物质和光能流向农作物,达到增产之目的。南朝宋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也揭示了豆苗与杂草在生长时的竞争关系。

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曹植在《七步诗》中写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声,相煎何太急。”用萁、豆相煎来比喻兄弟之间的骨肉相残。在生物学上它蕴涵着生存斗争之意。在自然界中,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包括食物和空间等)是有一定的限度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都要进行激烈的生存竞争。生存竞争包括同种生物、异种生物之间的斗争。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它推动着生物的进化和发展。

唐代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中“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诗人用“新叶催陈叶”、“前波让后波”的自然规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任何旧事物都必将让位给新事物;老一辈必然要让位给后继者。这种朴素的新陈代谢观点,实际上揭示了自然界中进化的基本规律。刘禹锡的另一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原意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指出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用生物学的观点分析,实则揭示了生物在变化和进化过程中,“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道理。

六、生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南宋词人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意思是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鸟鹊,在清风吹拂的深夜,蝉儿叫个不停。半夜时分,鹊和蝉本应该入睡歇息,正是月光和清风

唐代诗人张祜的七言绝句《赠内人》“斜拔玉钗灯影畔, 剔开红焰救飞蛾。”意思是拔下玉钗独坐在灯影旁边,挑开灯焰救下扑火的飞蛾。飞蛾夜间活动,扑火是因为具有趋光性,是动物对于外界的刺激产生趋利避害的反应,这属于生物的应激性,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无独有偶,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清代秦应阳的《飞蛾》:“飞蛾性趋炎,见火不见我。愤然自投掷,以我畏炎火。”也写到了这一生物学现象。

唐代诗人李白《将进酒》中“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更是写出人由于极度紧张、忧愁、悲伤等原因往往会引起体内发生一系列急剧变化,造成内分泌严重失调,在很短时间内出现白发。

七、物质循环

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的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意思是脱离花枝的花,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泥土,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揭示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这一基本规律。

弘扬中国文化的古诗范文第3篇

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只有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尊重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西方国家认识和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使我们的传统文化获得一种尊重。这将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应该所尽的责任和义务。摒弃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认真学习和汲取我们传统文化的营养,同时尊重西方文化,求同存异,和而不同,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兼容并包,那么我们的传统文化将会走向世界,屹立于世界文化之颠。

【题目】

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论述文章。

要求:观点明确,重点突出;逻辑严密,结构完整;语言流畅,论述有力;提出的对策要具有可行性。字数在1000-1200字之间。

【范文】

传节日精髓 续民族血脉

——谈弘扬传统文化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传统文化更加重视,如国家将中秋、端午等节日列为法定节日。可尽管有上述措施和手段,在西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下,中国的传统节日备受青年冷落,却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中国人开始在圣诞节、情人节互赠礼物,在麦当劳、肯德基庆祝生日,很多人不知道大阿福,没划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识艾草、菖蒲为何物。

为什么传统节日渐渐被忽视,而“洋节受宠”?这是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的问题。有人从生活方式的角度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青年生活方式趋同;有人从文化的角度认为,西方传统文化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而我国传统文化缺少适合年青人的文化内涵;还有的人则把它归结为商家和媒体的炒作的错误方式,认为现在过节只注重形而下,形而上的精神全被抽空了,缺少传统文化产业去丰富、发展传统节日的内涵、外延,这样变味的节日过起来只能是空虚无聊。

这些观点都有道理,但根本问题是目前传统节日中形而上的精神内容被掏空了。传统节日里,月饼、元宵、粽子等都是商家绝不肯放过的利润点。然而,过分地强调饮食使传统节日变成了“饮食节”。春节吃一顿年夜饭、元宵节煮一锅汤圆、中秋节送几盒月饼、端午节吃几个粽子,节便过完了。传统节日给现代人留下的似乎只剩了饮食,节日中大量美好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俗意境,则变得越来越淡了。没有繁琐仪式要求的洋节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圣诞节的彻夜狂欢、情人节的互赠礼物、万圣节的魔鬼面具,洋节的随意简单让都市人很容易找到情感的发泄渠道,于是它们在中国大地上传播开来。

我国不缺乏文化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缺乏的是传统文化与时代交融的过节理念和过节方式。要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只有不断开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寻找新载体,让更多的人了解节日的文化渊源,才能把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如在传统节庆日给出专门时间,组织大型、健康、寓教于乐的活动,不断倡导、继承、创新节日文化。

从商家的角度,应该把眼光放得再远一些、更宽一些。挖掘传统节日的情感价值,不仅仅是扩展销售规模,更重要的是建立起消费者与企业、品牌间的情感联系,这是企业的最大利益所在。节庆消费要深刻挖掘消费者的情感价值,消费者最深层需求便是情感消费,这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对传统节日的情感价值挖掘得不够是厂家和商家的一种短视行为,传统节日其实有很多独特的价值,从目前来看,反倒是一些跨国企业独具慧眼,将中国的传统节日的营销做得非常到位。

我国传统文化深刻而久远,而传统节日则正是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光大传统节日内容,传承传统节日精神,是凝聚爱国意识、民族意识的强大力量,更是弘扬民族文化的有效手段。因此,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责任有义务传承传统节日之精髓、延续中华民族之血脉,让传统文化绽放出新的光芒!

【广西公务员考试网点评】

本文属于典型的评论性文章。全文围绕“弘扬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展开,评述了时下洋节受宠、传统节日被冷落的种种现象,并透过此现象进行了多方面的对比分析,从而论出了应当采取的一些策略。

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段为第一部分,通过现象描述将传统节日受到冷落的话题引入;第

二、三段为第二部分,分析了“洋节受宠”的具体原因,也是对此进行的深入思考;第四段为第三部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缺乏的是传统文化与时代交融的过节理念和过节方式。对传统节日文化传承问题进行了实质性的分析评述;第五段为第四部分,从商家的角度论述了其应当采取的策略和秉持的态度;末段为第五部分,言明了弘扬名族文化、传承传统节日的重大意义,以及当前每个炎黄子孙的重大责任。

弘扬中国文化的古诗范文第4篇

一、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教学弊端分析

(一)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功利化

高职院校作为社会技术性人才的培养摇篮, 教学重点在学生技术素养提升领域, 教学大纲会安排众多实践操作课程和理论讲解课程,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不重视, 更有甚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课程。在这种理念下, 大学思政课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教学效果都无法符合时代发展潮流。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 这些人才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 一旦思想观念发生偏差, 则学生掌握的技能越高, 对社会危害越大。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在较强的功利性下进行, 要注重学生思想内涵的培养。

(二) 培养标准局限性明显

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 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因此, 学校在专业、课程、实践等领域都与市场紧密结合, 按照市场的标准培养学生。在这种理念指导下,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会过分强调职业道德, 此外, 教育内容同质化严重, 如通过讲解铁人王进喜等事例让学生树立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些教学事例与当代相隔较远, 且年代不同、社会背景不同, 过分强调毫不索取与当下时代脱节。这种“圣人”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感觉困惑, 在课堂中学到的内容也不会在社会实践中运用, 教学效果不明显。

(三) 优秀文化精髓宣传乏力

伴随着“国学热”, 部分高职院校看到了优秀文化在学生思想政治领域的作用, 纷纷将传统文化纳入思政课堂, 但是, 融入形式太过片面, 推广宣传形式狭隘。首先, 缺乏融合格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在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爱国情怀等层面都有涉及, 高职院校在思政课堂中的文化教育呈现出较强的片段式现象, 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模式。其次, 部分思政教师文化素养意识淡薄。部分思政教师重视专业方面素养的培养, 而对于其自身文化素养的培养意识相对而言较淡薄。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学对于高职学校的意义分析

(一) 引导学生树立健康人格

高职学生往往基础知识薄弱, 高考失利后通过学习一技之长希望能在社会中有一定的立足之地。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比较自卑, 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失落, 更有甚者感觉这一生就将如此堕落下去。中华文化精髓中, 彰显着自信的光辉, 比如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能激发学生的斗志, 进而激励他们为实现自己的青年梦而奋斗。因此, 高职院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思想政治教育, 可以引导学生以先贤为榜样, 通过自力更生养成健康的人格, 进而为社会做出较大的贡献。

(二)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

新一代高职学生是在互联网中成长的一代, 互联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他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然而网络在扩宽学生眼界同时, 网络中的浮躁、功利等不良观念也会扭曲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因此, 必须要加强高职学生的优秀文化教育, 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 以仁义礼智信约束自我, 进而在正确价值观念引导下, 面对社会诱惑能够坚守住自我, 不追求人生捷径, 不羡慕奢靡、崇尚节俭, 做一个生活追求健康的年轻人。

(三) 增强学生精神底蕴

将传统文化精髓纳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不仅可以在优秀文化熏陶下让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 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高职学生往往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 文学底蕴不足是高职学生典型的特征, 因此, 社会对于高职学生存在偏见, 认为他们只会在工厂工作, 生活没有追求。经过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 高职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历史典故, 对于成语、古诗词有一定的积累, 进而使学生成长为既有专业技能, 又有丰厚文化底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途径分析

(一) 优化教学内容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教学事例选取与当代脱节, 尤其是在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 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对此, 必须优化教学内容, 对中华文化精髓进行个性化选取, 提升教学效果。首先, 增加思政教学课时, 让学生每天都能接受文化熏陶, 以此浸润学生心灵。其次, 构建个性化教学内容体系, 根据学生的专业以及年级进行个性化教育, 在进行思政教育时能够选取符合学生专业的内容, 循序渐进提升学生文化涵养。

(二) 强化教学团队

高质量的教学效果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学团队。为了将中华优秀文化与高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完美融合, 必须提升教师队伍文化素养。在高职学校进行教师招聘时, 要着重考察应聘教师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功底, 确保招聘到高素质教师。此外, 要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 打铁还需自身硬, 若要教育出具备深厚文化底蕴的学生, 教师必须自身具备强大的文化基础, 才能在教学时灵活调度自己的知识储备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进而提升课堂趣味性, 确保教学效果。

(三) 增加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实践课程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局限在课堂中, 以老师为中心, 学生只是单纯的接受思想灌输。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产生较强的抵触心理, 进而导致思政课堂学生的出勤率较低, 教学效果不明显。然而, 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一样, 有较强的实践性, 通过不同的实践课程让学生感悟到优秀文化的价值, 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一方面可以通过国粹实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陶艺、刺绣等文化实践项目可以让学生沉心静气, 能够抵制社会浮躁心态。另一方面, 带领学生进行春游等集体活动, 让学生在观赏祖国大好河山同时开阔心胸, 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四) 创新教学方式

伴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 多媒体等高新技术在高职学校中逐步普及, 学校在进行专业教育时能够通过三维模拟、动画等形式进行教学, 但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则仍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对比之下使得思政教学方式滞后于时代发展。

因此, 在思政课堂上老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此外, 教师还可以借助学校网络平台打造国粹专题, 通过定期上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堂和小故事, 让学生能随时接受国粹魅力的熏陶, 让思想政治教育搭上高科技的顺风车。

高职院校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摇篮, 传统的教育模式重技术、轻思想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只会机械化的操作, 在文学素养层面基本没有储备, 这就导致了高职学生在社会中的地位较低, 会受到一定的歧视, 影响了高职教育的整体提升。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化, 各种文化、思潮的融合、冲击, 当代青年更要坚定文化自信, 自觉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成长为专业技能扎实、文化底蕴丰厚的时代新人。因此, 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完美融合, 进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从未间断的民族,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根源在于中华民族博大的文化精髓。伴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推进, 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坚定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自信, 并培养他们自觉抵制错误思潮的能力, 有必要强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深入融合, 确保高职学生成为符合中国发展潮流的技能型人才。本文从高职学校出发, 探析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桎梏, 将中华文化和思政结合的意义以及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优化途径。

关键词: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欧阳意.思想政治理论课视角下高职生文化自信教育实效性探析[J].大学教育, 2018 (1) :96-99.

[2] 任雁, 王静洁, 秦秀红.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思政教育中的探索与应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 (24) :13+21.

[3] 张运萍.传统文化传承与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创新研究[J].传承, 2014 (10) :66-67.

[4] 叶春林.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8 (30) :44-45.

[5] 陈小渊.新媒体时代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路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18 (10) :61-62.

[6] 童燕.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究——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经贸实践, 2017 (10) :282.

弘扬中国文化的古诗范文第5篇

旨在“赏中华诗词,承文化基本,品生活之美”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后,人们纷纷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这种共同的记忆,正式这种共同的记忆,唤起了千百万人对古典文化的重视,让它把文化传承下来。

古诗词赛场上的众人各显其才。选手们的气定神闲,百人团的博闻强记,主持人的妙语连珠,专家点评的字字珠玑满怀赞赏,敬仰人心,真可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时间满屏竟传飞花令,一众争说武亦珠。至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选手们个个身怀绝技,让我们看到古典文化并没有被岁月所淹没,让文化继续发展传承下去。

在古典诗词海洋里,我们可以畅所欲言,尽情联想。古诗词中,我看到了“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致。古诗词中,我见识到了“出师一表真名世”中的孔明,“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李广,“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正是这传承下来的古诗词,让我们见识到了诗词天地的色彩斑斓。

古诗词让人们享受人情之美。有友谊之深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写出了友情之深。离别之情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思念家乡的诗,“断肠人在天涯”,亲情关怀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漫步充满人文关怀的古诗词中,体味着中国文化传承下来的人间温暖、关爱、人间真情。如果没有古诗词文化的生活是枯燥乏味的,只能说出“山真高啊”“天真蓝”的乏味表达,就没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理趣。如果没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情画意,只好说“春天来了!啊!”如果没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中的生活情趣,就只好感慨道“浣洗的人和采莲的人回家了啊!”更不用说“言师采药去,云深不知处”这一言有尽,意无穷的诗境。

由此可见,古诗词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是理趣、情趣无限,真感叹中国文化诗词传承文化的独特魅力。

生活的忙碌,红尘的追逐让我们忘却了诗词曾给我们带来的美好的向往。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些荡涤我们心灵净化我们灵魂的传统文化并没有远离我们,而是就藏在我们心灵的深处。当我们将传统文化从我们内心深处发掘出来,它就能被传承下来。

弘扬中国文化的古诗范文第6篇

摘    要: “微时代”的媒介素养,已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一個全新课题。目前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媒介依赖过度、媒介动机偏差、媒介素养缺失、媒介文化冲击等。本文基于大学生媒介素养缺失的现状,提出以媒介素养思想引领、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媒介素养能力培育、媒介素养平台打造、媒介素养批判精神培育等,以期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媒介素养培育工作。

关键词: 微时代    媒介素养    培育措施

自2011年起,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使用频率的提高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微电影”“微小说”等“微+”式的名词越来越多,标志着“微时代”的到来[1],可以说“微时代”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而来。它以受众数字精练化、传播效率快速化、交互冲击震撼化、交流跨越时空化为特征,以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媒体为环境,改变以往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这势必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网络媒体海量的纷繁复杂信息,由于新媒体环境缺乏监管,各种泛滥的信息会给大学生带来潜在的危害,给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有效利用微媒体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媒介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进行“微时代”下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措施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内涵与认知

1933年英国学者F.R.利维斯和D.汤普森在《文化和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一书中正式提出概念“media literacy”,彼时旨在维护传统价值观和传统文化,反对大众媒介中的流行文化对青少年的侵蚀,这就是媒介素养的“免疫”(“抵制”)范式理念[2]。1994年,美国学者麦克库劳提出“网络素养”的概念,之后出现“网络信息素养”“网络媒介素养”等[3]。中文的表达意思包括“媒体素养”“媒介认知能力”“传媒素养”等。媒介素养主要包括人们对媒介信息的认知能力与判断能力、参与和传播能力及道德意识等[4]。

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对媒介素养下的定义是: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大学生媒介素养,包含大学生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的选择能力(ability to choose)、理解能力(ability to understand)、质疑能力(ability to question)、评估能力(ability to evaluate)、创造和生产能力(ability to create and produce) 及思辨的反应能力( ability to respond thoughtfully)[5]。

媒介素养是听说读写能力及理解能力的更高层面的体现,在信息时代,面对浩瀚的知识信息,如何正确把握信息、甄别信息、理解信息已成为评判个体素养的关键指标。

媒介素养的形成及提高,离不开媒介素质教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英国就通过媒介教育帮助媒介受众抵抗不良媒介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目前西方国家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普遍做法是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高校课程,通过课程学习,培育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就我们国家而言,大学生的媒介素育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网络意识形态、打造法治化、规范化的清朗网络培育环境[6],从社会、学校、传媒界多层次进行媒介素养教育[7]。

媒介素养培育本质上不是培养个体的专业技能,而是培养个体对媒介的感知、认知的一种思想,是培养个体面对海量信息时准确判断信息、理解信息、提炼信息的能力。针对大学生而言,要加强大学生甄别信息、筛选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利用信息资源丰富大学生活,使大学生活变得更加精彩,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人生价值。

二、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

“微时代”下,伴随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浩瀚无边的信息中,日常生活、大学学习愈来愈多地依赖各种网络媒介,受到网络媒介的影响。目前,大学生使用新媒介更多体现在休闲娱乐上,新媒介的知识检索能力方面的资源运用得很少,这种媒介使用动机的偏差令人担忧。另外,目前新媒体环境缺乏自律、缺乏监管、各种信息泛滥,会给大学生带来潜在的危害。再者,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多元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造成一定的冲击,网络媒介在给人体生活方式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个体带来危机。可以说网络媒介犹如一把“双刃剑”,在拓宽大学生知识视野眼界的同时,其不良信息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造成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

1.媒介依赖过度

“微时代”下,微媒体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目前微媒体媒介产品种类繁多,各种不同的手机APP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当下“00后”大学生使用最多的媒介是智能手机媒介。由于网络发达,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手机上网,特别是刚刚迈入大学校园的新生,离开家长的约束,拥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加上网络新鲜的内容对大学生形成强大吸引力。如果放松对自身的管理,缺乏自律性,在强大的手机媒介环境下,部分大学生容易沉溺于网络,最后荒废学业[8]。可以说微媒体给大学生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逐渐使部分自制力较弱的学生形成惰性,如果网络占用大学生大量的时间,学习时间则大大缩减,则势必会影响到学业的完成。由于可以运用智能手机上网,学生在课堂上常常用其查找教师提问的问题答案,长此以往,会影响大学生认知能力、思考能力的培养。

2.媒介动机偏差

目前大学生已经对网络媒介形成一定的依赖性,并已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大学生使用新媒介进行娱乐活动可以缓解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压力,放松身心,但是大学生对新媒介运用的娱乐化倾向已经过度。大学生使用新媒介的目的仅仅出于本身的娱乐需求,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网购、刷短视频、玩网络游戏等休闲娱乐上。面对新媒介的知识检索、国内外重大新闻传播、新知识学习等方面的功能,一些大学生运用得很少,浪费了新媒介的很多重要功能。

大学生对媒介信息利用存在偏差,势必导致利用媒介为个人成才提供信息服务意识缺失,浪费丰富的媒介信息学习资源,不能有效运用各种媒介制作工具,使用媒介仅仅是为了休闲娱乐,缺少对所学专业知識、时事政治、民生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可以说使用媒介动机存在偏差,影响到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形成。

3.媒介素养缺失

目前,在新媒体网络环境中,一些媒介为追逐利益,有时会失去良知,道德失准。网络虚拟世界,每每可见欺骗、敲诈、攻击等[9]。对大学生而言,虽然对媒介信息有一定的认知,但大学生心智和思想还不太成熟、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导致一些大学生难以把握媒介信息的是非标准,导致对媒介的认知和运用缺乏一定的理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大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获取自身所需要的各种学习信息,但由于一些学生缺乏网络媒介素养,面对给大学学习带来极大便利的新媒介海量的信息,直接抄袭,养成不劳而获的坏习惯,违反学术规范,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在虚拟网络中,发表不恰当的言论,攻击别人。

4.媒介文化冲击

“微时代”下,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信息的交流和获得变得更加快捷,大学生在网络运用过程中必然接触到西方文化。西方文化中,不乏腐朽价值观念和负面社会思潮。就大学生而言,新鲜感和好奇心易使他们好奇并盲从。不稳定的价值观,使一些大学生不知所措,处于迷茫之中。目前我国正处在深刻变革的时代,大学生活跃的思维很容易引发对社会重大事件的思考,学生有问题找“度娘”,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网络媒介涵盖大量多元化元素,可以从事件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使大学生的价值观日趋多元化。不少学生坚持共产主义信念,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参加党课学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积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播社会正能量。但某些学生受到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等不良信息的诱惑,影响了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对策思考

媒体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人们的媒介素养,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素养直接影响到国民的基本素质和国家的未来发展。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的年轻一代群体,作为年轻一代群体,与新媒介有着频繁的接触和互动,是新媒介的主流群体之一,是未来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10]。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缺失表现,从五个层面培育和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1.媒介素养思想引领

目前由于大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没有完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媒介的运用存在一些误区,因此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进行教育显得非常有必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起到“思想导航”的作用,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的道德规范,从个体行为层面提出大学生在媒介运用过程中应该遵守的基本价值准则。在是非问题上,要坚持党的领导,要有爱国情怀,也不要在网络发布攻击他人的过激言论,做到团结友善,诚信待人。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时刻牢记国家利益大于个人利益,在媒介运用过程中要与人为善,和谐为贵,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追求,在纷繁复杂的虚拟世界里把握正确的方向。

2.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针对目前媒介缺乏有效的监管及大学生的网络抄袭、甚至网络攻击等不良行为,为此政府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一是针对危害信息网络安全的行为,例如攻击政府网站、盗取核心数据、发布反动言论等,通过国家安全法、刑法等法律对惩罚网络犯罪行为。二是出台信息安全法保护电子版权、公民的个人隐私等。三是针对目前媒介信息发布缺乏监管情况,出台相关的媒体发布信息的许可性条款,净化网络资源,还网络一片净土,避免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里迷失自我。通过政府出台相关法律,规范网络行为,有利于当代大学生良好媒介素养的形成。

3.媒介素养能力培育

媒介素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育,教育成效取决于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就目前而言,大学里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短腿,除了从事新闻传媒的教师以外,一些教师特别一些高校辅导员是没有经过媒体传播方面的系统专门化学习和训练,可以说大学生的媒介知识方面的学习大多靠摸索得来,目前缺失具备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因为高校媒介是高校政治思想传播的主要窗口,加强媒介素养师资建设迫在眉睫,一是主管高校思想政治的领导要非常重视,二是多渠道多途径进行高校媒介素养师资培养,可以通过到传媒高校进行进修深造、新闻传媒教师开办讲座、集体研讨等方式培养,努力培养一批思想过硬、媒介素质过硬的教师。

除了培养媒介素养专职教师以外,大学还要开发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除了新闻传媒专业以外,其他专业可以采用公共选修课或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形势与政策课、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课等可以融入媒介素养相关知识,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4.媒介素养平台打造

大学生活通过学生组织进行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动,学校的各种如学生会、学联、记者团、艺术团等组织都和媒介息息相关,可以说通过媒介活动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形成提供了平台,学校的校报、网站、校园广播、学校及院部的微信公众号等为学生的媒介素养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媒介素养能力得以迅速提高,很多学生毕业后从事广告、摄影摄像、微信公众号的开发及维护等相关工作。媒介素养作为高校人文素质的重要载体,学校应该努力整合媒介素养平台,构建媒介素养培养实践机制,整合学校与社会媒体有效资源,与红色教育基地、时代楷模人物等形成良性的媒介互动,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媒介价值观。

5.媒介素养批判精神培育

通过思想的引领、政府立法、能力培养、创建平台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但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还要具备一定的甄别能力,特别要具有批判精神。甄别就是要通过信息的现象看到信息的本质。大学生要有过硬的本领,能迅速准确地判断信息。除了具有甄别能力外,媒介素养的提高还要求大学生具备一定的质疑批判精神,学会运用媒介素养能力独立思考,在网络上不能人亦云、随波逐流。还要求大学生具有自律精神,面对各种诱惑有一定的控制力,时刻提醒自己,努力通过媒介素养的提高,学好专业本领,履行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

参考文献:

[1]宋璨璨,俞晓红.“微时代”红学的传播与接受谈略[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69.

[2]王军.论媒介素养、信息素养和阅读素养的融合教育推广[J].传媒观察,2019(6):85-86.

[3]岳宇君,王娟.微媒体时代大学、职院学生数字媒介素养的调查与培育[J].情报探索,2019(6):48.

[4]郭颖茜,刘樱,程丽.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研究——以广西高校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9(9):25.

[5]黄鑫.大学生新媒介素养实证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8:14.

[6]张欣然.当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育路径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8.

[7]张蕾.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意义及实施途径[J].视听,2018(11):229-230.

[8]周婧.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思考[J].青年记者,2018(35):29.

[9]孙夏夏.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研究[J].新闻采编,2019(1):58.

[10]殷志,谭军红,王莉芬,刘升学,罗筑华.关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体素养培育和提升的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15):19.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811050011Y);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19SJZDA033);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辅导员工作研究委员会专项课题重点项目(18FYHZD014);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基金项目(QKJ201805);连云港市第五期“521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资助。

上一篇:河道松木桩驳岸作用范文下一篇:集团慰问敬老院简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