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上市融资范文

2024-03-14

企业上市融资范文第1篇

负债融资或负债比率的上升虽然能够回避股东与企业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抑制经营管理者的道德风险行为。但是,当企业发行公司债券或向金融机构借款时,作为企业内部经济主体的股东、经营管理者和企业的外部债权人之间就形成以负债契约为媒介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这种以负债契约为基础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着作为委托人和债权人和作为代理

人的股东以及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为简化分析,我们以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冲突为例进行分析。

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主要表现为负债契约签订后,股东有可能从事各种损害债权人利益或降低企业价值,导致代理成本发生的道德风险行为。股东道德风险行为,或者说,负债融资中代理成本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股东存在着将本属于债权人的权益转移到自己手中,以提高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的内在动因。当然,仅有动因的存在,道德风险行为并不一定会发生。关键在于,企业利用负债融资时,股份制企业的股东有限责任等内在特征为股东从事道德风险行为提供了可能。

因负债融资引起的股东道德风险行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股东有可能将本属于外部债权人的权益通过一定方式转移到自己手中;二是有可能出现因企业债务超过而使股东放弃对债权人或股东有利的投资项目的投资不足现象。

(1)债权人权益的转移

股东以及作为股东利益代表者的企业经营管理者转移本应属于外部债券人权益的手段主要有三种,即股利政策操作、现有债权价值的稀薄化以及资产代替行为。

①股利政策操作。企业利用负债融资后,股东可以在不改变预订的投资项目计划,或在投资项目计划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将通过负债筹集到资金用作股利分配的来源,分配给股东;而在投资政策可以改变的情况下,股东以及企业经营管理者有可能通过削减投资项目的方式,减少投资支出,增加股东的股利分配,使股东的利益增加;更为极端的情况是,当企业经营状况恶化时,股东及企业经营管理者有可能将企业的负债资产采取股利的方式分配给股东,以逃避对债权人的债务。

②现有债权价值的稀薄化。在企业市场价值和现有营业收益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经营管理者可通过发行与现有债权具有同等或同等以上优先权益的证券,使现有债权人的债权价值被稀薄化,达到转移现有债权人权益的目的。

③资产代替。资产代替使指企业在负债融资后,股东在投资决策时,放弃低风险低收益投资项目,而将负债资金转向高风险高收益投资项目的行为。

一般地,投资项目的收益与其风险时成正比的。股东放弃低风险投资项目,选择高风险投资项目,如果成功,由于债权人只获取负债契约中约定的固定收益,超过低风险投资项目收益的超额部分全部归股东所得;如果失败,股东本来应承担投资决策失误的全部损失,但是在股东有限责任制下,超过股东出资部分的损失则全部由债权人负担。这种股东有限责任制下与债权人之间收益与风险分摊的非对称性使得股东在从事投资替代行为的动机。

(2)债务超过和投资不足

企业利用负债融资有可能使企业因负债过多而导致企业对较高收益的投资项目无法融资、融资能力低下的债务超过现象,还有可能使股东主动放弃对债权人有利的投资项目。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企业投资发生投资不足。

最早分析了负债融资引起企业出现投资不足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的耶斯认为,企业是一个发展的经济主体,企业的价值不仅包含市场对企业现有资产的评价价值,而且还包括市场对企业将来投资机会的市场评价价值。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其所拥有的投资机会并非一定能够或一定愿意实际投入资金,企业在决定对其所拥有的投资项目是否进行资金投入时,企业的现有负债余额、现有负债的时间构成以及即将借入的新增负债额的多少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现有负债余额、负债期间以及新增负债额对企业股东和经营管理者新项目投资决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两个方面:

①被动放弃对股东有利益的投资项目,出现投资不足。当企业拥有较多的负债余额而又缺乏偿还资金时,企业可能会因此导致融资能力降低,从而不得不放弃收益较高的项目。

②主动放弃对债权人有利的投资项目,出现投资不足。当企业拥有的投资机会的净现值为正,但该现值小于或等于企业现有负债余额或即将借入的负债额时,尽管对债权人而言,这种投资机会有利(投资机会的净现值为正),应该投入资金,实施该项目。但从股东的角度来看,并非一定愿意投入资金。原因很简单,股东项目所获的投资收益将全部归债权人所有,股东自身得不到任何收益。

上述因负债融资引起的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或股东的道德风险行为,都会导致代理成本的发生。代理成本发生的原因在于,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上,合理的债权投资者在购买企业债券或向企业提供债务时,会充分考虑企业负债融资中的这种利益冲突

以及股东可能从事的各种道德风险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债券价值进行评价或确定负债契约的利率水平,其结果势必导致资本市场上企业债券价格降低或负债契约利率上升。债券价格降低或负债契约利率上升的成本最终由股东负担。

因此,从股东的角度来看,在利用负债进行融资时,由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股东与债权人利益的冲突,降低负债融资

的代理成本,其有效途径是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股票优先认购权公司债券或可赎回公司债券,以及选择合理的债券期限等。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以一种附带企业普通股股票转换权的公司债券。债券的持有者享有债券发行时事先确定的一定期限内,按一定的转换价格或转换比率将所持有的债券转换成公司普通股的权利。可转换债券在为转换为普通股股票以前,作为一种单纯的债券,债权人可以按期得到应有的债券票面利息,并可照样获得一般债券的安全性。

股票优先认购权公司债券时债券的持有人可以在事先确定的一定期限内,按一定的价格购买企业普通股股票权利的一种公司债券。债权人享有的购买权包括企业即发股票、新发股票和未来预定发行股票的权利。

可转换公司债券和股票优先认购权公司债券两者具有非常相似的性质。对债权人而言,两者都类似于一种股票看张期权。所不同的是,可转换公司债券一旦转换为公司普通股股票,债权人也就转变为公司普通股股东;而股票优先认购权公司债券持有者行使股票认购权后,其作为债权人公司所享有的债权权利并未发生变化,而且还作为公司股票持有者享有普通股股东的权利。

正因为可转换公司债券和股票优先认购权公司债券对融资而言具有股票看涨期权的性质,所以,发行这两种债券来融资,有利于克服因普通公司债发行而有可能导致的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特别是股东和资产替代行为的发生等。

前述分析表明,当企业利用普通公司债券融资时,选择相对高风险的投资项目,对股东较为有利,所以,股东存在着从事资产替代行为的动机。如果债权人能合理地预期到股东地这种行为,市场上企业债券地价格就会相应地被低估,发生代理成本。当企业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和普通股优先认购权公司债券时,两种公司债券地市场价值将随企业普通股股票地市场价值的上升而上升。两种公司债券所拥有的这种性质将有利于抑制股东从事使企业价值低下的高风险投资行为。比如,在企业所发行的债券全部为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情况下,如果企业的股东选择高风险的投资项目使其股票价值上升。企业可转换债券价值也必然上升。在企业股票和债券价值都上升的情况下,企业的市场价值也必然上升,但是,在资本市场上,如果投资者预期股东会从事高风险的投资,企业的市场价值应下降。显然,在企业价值方面的前后两种结果相互矛盾,其实际结果是企业股票价值的下降。因此,股东也就不会有从事资产替代行为的动机。

可见,在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都存在代理成本的情况下,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的选择应该使两种代理成本最小。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为筹集外部资金而发行的金融证券不仅仅只是企业现金收益的要求权,而且,还内含与企业所有权相关的剩余支配权和经营决定权的配置。这样,企业价值的提高显然就与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程度密切相关。

股权结构通过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来影响其治理效绩,进而影响到企业价值。公司治理机制使基于治理结构的企业内在运行状况,使将其核心资源配置在一起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契约关系(张五常,1998),也是协调和规范各利益主体间关系的制度安排。当企业的经营因企业各利益相关主体间的权利和责任不对称,使得各种代理成本和交易费用发生时,企业治理机制就是用以处理企业不同利益主体指甲索尼得权利和责任,以达到企业效率的一套制度安排;当企业被看作使一个不完备契约时,企业所有权包括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有效结合时企业效率经营的关键。股权结构作为这种制度安排的基础,对结构的形成和作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既分权又互相制衡的制度来降低代理成本和代理风险,防止经营者背离所有者的利益是公司治理的主要目的。因此,股权结构决定着治理结构,首先通过股东大会形成公司最高决策,进而决定对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的授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则构成治理结构中的四大利益主体,彼此间形成有效的制衡关系。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之间这种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分离构成了股份制企业的根本特征。不同的股权结构中,所有者及其代表对代理人的控制能力与积极性不同,因为他们对代理人行为承担的风险及从中获取的收益是不同的,而不同的股权安排就会有不同的组织效率,并导致不通的企业行为。

 

企业上市融资范文第2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在经济大环境中,金融经济占据重要地位,其为实现增速的突破,稳固自身位置,开始在发展中进行创新。而企业发展的顺利与否直接决定了金融經济的发展前景。目前,我国很多企业资信度和经济实力偏低,对于银行贷款的抵押担保准入门槛很难达到,严重影响了企业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了融资担保的概述,企业融资担保创新的影响因素,现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融资担保创新;影响因素;发展对策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融资能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很多企业在经营中都或多或少都遇到了融资难的问题,融资难题会导致企业缺少资金来维系经营活动,限制了未来的发展和壮大。所以,企业要对融资问题加以重视,分析影响融资能力的主要因素,通过优化融资策略,来提升企业融资能力,为企业今后的良好发展提供有利的资金保障。

一、融资担保概述

(一)融资担保的定义

融资担保是一种信用中介行为,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以为担保对象获得融资为目的。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融资担保,目前我国融资担保行业受重视程度正在逐渐增加,很多专家学者正在对我国融资担保行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试图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在探讨银行合作问题时可以发现,融资担保行业想要实现转型升级,就要在融资行业中明确银行的地位,并充分发挥担保企业在融资中的作用。融资担保创新这一理念的提出,为资本市场提供了更加宽泛的发展思路,让担保服务更加多元化。在企业向银行进行融资的过程中,担保机构有利于解决企业融资难题,起到桥梁的作用。我国可参考西方发达国家的融资行业经验,政府、银行、担保企业共同参与到融资过程中,促进融资行业的长远发展。

我国经济正在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迈进,但是整体发展速度有所放缓,经济结构变化,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前景。国家为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出台了相关政策,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运营环境。为顺应新的经济形势,国家根据各个行业实际发展情况,为融资担保谋划了全新的思路和方向。

(二)融资担保行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融资担保行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且存在发展速度慢、规模较小的问题。我国第一家融资信用担保企业诞生于1993年,自此,我国融资担保行业正式开始发展。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起步难、高速发展、持续发展。在融资担保行业的初期,所涉及的业务较为单一,市场内的担保机构寥寥无几,整体发展速度缓慢。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市场经济增速处于突飞猛进的状态,国家为促进企业发展,降低了融资担保的准入门槛。担保机构数量急剧增长,整个行业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融资担保行业遭遇到了监督整顿,担保机构收益由盈转亏。直到2011年,国家出台了有关监管金融担保的法律法规,使得担保行业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

(三)金融担保行业的发展现状

据银保监会统计,截止到去年年末,我国融资担保机构数量的降速达到了五年以来最高,现有的机构数量仅为5800家。融资担保机构除数量减少外,两极严重分化。国有资产开始进入融资担保企业,出现政府性担保企业发展迅猛,民营公司在市场内所占份额逐渐减低,竞争处于劣质状态。同时,国家相继成立了融资担保基金等再担保企业。在融资担保行业中,伴随国有资产的增加,国有机构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国有行业规模扩大,各个行业的发展指标回升,担保机构实收的资本也处于上升的状态。

二、企业融资担保创新的影响因素

对于企业财务管理而言,融资活动是十分重要的。影响企业融资能力的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规模

通常来讲,企业的规模和内部管理之间有直接的关系,规模越大,管理越规范。一般企业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其资金的周转能力也更强,可以作为融资的抵押资产相对较多,相对而言,融资能力强,较为容易获得外部融资。

2.企业成长能力

企业未来能否顺利发展与其成长能力密切相关,企业的成长能力越强,其销售能力也会越强,资产状况越好,获得收益越高。企业资产负债能力越强,更容易控制负债水平,融资相对容易。

3.银企管理

企业融资多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如果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关系较好,银行对企业内部各方面的信息都能情况的了解,双方信息对称,那么银行给予企业的贷款额度就会相对较大。

4.企业周转能力

企业的周转能力和营运能力间是正比的关系,企业的偿债和获利能力越强,企业变更方面获得融资。

5.企业盈利能力

企业的盈利水平越高,所获得的收益也会越大,留存收益的资金也会越多,企业不必完全依赖融资来获取资金,降低了整体的负债水平。

6.企业内部积累

分配利润在企业内部积累中占据较大的份额,当企业内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所留存的收益也会相应增高。企业自身可支配的资金增多,可以有较大的潜力来进行内部融资,不必依赖融资担保机构。

三、企业融资担保创新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主要有:互助担保、信用担保、商业担保三种模式来构成融资担保体系。在这三种模式中,商业担保是最有发展前景的。目前国家对企业的发展情况越来越重视,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运营环境。融资担保创新更加方便企业来获取融资,但即便如此,目前我国企业融资仍有很多问题存在。

(一)部分企业信用较低

融资难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发展,目前很多企业存在信用较低,生产规模小的情况。银行对企业贷款的准入门槛较高,企业没有抵押物来进行贷款。同时,企业难以控制信用风险,也是造成融资困难的另一原因。企业内部没有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信用不透明,银行等金融机构很难准确的评估企业信用情况,无法做出有效的贷款决策。

(二)商业银行经营理念与企业特点不符

商业银行乐于向经营状况较为稳定的企业贷款,但是很多企業所面临的经营风险较大,与商业银行的理念相互矛盾。尤其是对于急需贷款的新兴技术企业而言,商业银行借贷时更加谨慎。同时还存在企业和银行间信息不对称,银行要在贷款前要充分评估、调研贷款风险,防止付出的成本难以获得回报。部分中小型企业的资金有限,生产规模较小,可用作抵押的固定资产价值很小,降低了贷款的可能。

(三)金融体制问题

政府在对企业鼓励政策的制定上仍有所欠缺,商业银行是现有的信贷体系主体,但很少有为中小企业专门服务的。商业银行为规避贷款风险,服务对象多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主,中小企业很难获得贷款的机会,同时国家的相关扶持政策也多以大型企业为主。还有部分企业缺少风险分散补偿制度,融资担保机构偏少,政府没有设立补偿机制,来保护融资担保机构权益,很多机构只能自行承担风险。还有融资担保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严重影响了未来发展。

四、企业融资担保创新的发展对策

(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

企业可扩宽自身的融资渠道,来增强融资能力。企业可利用应收账款质押进行融资,将符合条件的应收账款质押给融资担保机构,在经授信后,再办理信贷业务出账。企业在资金缺口较大,急需获得资产的情况下,还可利用售后回租、直接租赁、杠杆租赁等方式来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对于新兴技术企业,还可对无形资产融资方向进行摸索,可有效评估知识产权进行贷款,扩宽质押物渠道和范围,扩张融资模式。

(二)从商业银行出发,扶持中小银行

中小银行可解决企业小额贷款的问题,所以,要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出发,在合适的区域内发展中小银行。中小银行一般有贷款区域的限制,其对当地企业的运营情况、信用状况、债务偿还能力较为了解,可以及时与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保证信息的透明。虽然中小银行对于大型国有企业可能无法提供借贷业务,但其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来扶持中小银行,实现中小银行和企业间的联动。

(三)完善外部监督机制

为对融资担保行业的整体发展环境进行优化,政府和银监会也要承担起对融资的监管工作。培养行业自律,对于信用评级低、违规操作等情形给以相应的惩罚措施。政府可与银监会合作,降低融资担保机构所面临的风险,从法律的层面出发,制定相关配套机制,有效分担风险,监管资金,补充担保机构损失。政府、银行、企业三者之间可以相互合作,促进融资担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我国融资担保行业从起步后,经历了三个阶段,发展成较大规模。但是其中也面临了很多问题。为有效解决融资担保行业中存在的问题,要对风控体系进行完善,政府也要加强监管力度,促进融资担保行业未来可持续发展,方便企业融资,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吴妍.国家拟对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实施降费奖补政策[J].福建轻纺,2018(12): 1.

[2]文学舟,丁晓丽,张静.中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苏省担保公司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01): 49-57.

[3]方安媛.如何构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制[J].中外企业家,2020(06):21-22.

企业上市融资范文第3篇

年xx

月xx

日对公司xx年

年1

月—xx年

年xx

月的帐务进行了自查,现将清查的情况汇报如下,由于时间仓促,汇报的内容难免有些问题或有所遗漏,如有不妥,请理解和指正,谢谢!

纳税人名称

税务登记号

纳税人识别号

经济类型

法人代表

检查时限

xx年

年1

月—xx年

年xx

一、企业基本情况:

我公司系私营企业,经营地址:

主营:

注册资金:

人。法人代表:

,在册职工工资总额

。xx年

年实现营业收入

xx年

xx经营性亏损元。

二、流转税(地税):

1.主营业务收入:

我司xx年

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元。

其中:

2.营业税:

我司xx年

年上缴纳营业税元。

其中:

3、城市维护建设税:

我司xx年

年上缴城市维护建设税元。

其中:

4、教育费附加:

我司xx年

年上缴教育费附加元。

其中:

5、堤防费:

我司xx年

年应缴堤防费元。

6、平抑食品价格基金:

我司xx年年应缴平抑食品价格基金元。

7、教育发展费:

我司xx年

年应缴教育发展费元。

其中:

三、地方各税部分:

1.个人所得税:

我公司法人代表

xx年年工资收入元,我司xx年

年个人工资收入未达到个人所得税纳税标准,无个人所得税。

2.

土地使用税:

3.

房产税:

我司xx年

xx无房产税

4.

车船使用税:

我司拥有小车

辆,应缴纳车船使用税

元,已缴纳。

5.

印花税:

我公司xx年

年主营业务收入元,按0.0xx%税率应缴纳印花税元。帐本4

本,每本5

元贴花,共计元。合计应缴纳印花税元。

四、规费、基金部分:

1、我司xx年为职工4

企业上市融资范文第4篇

包括但不限于:企业成立时间、注册地址、注册资金、股东结构、企业发展历程及目前规模、生产经营状况等;

2. 财务数据

20

11、20

12、2013年度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2014年最近期报表及上年度同期报表;财务报表的科目明细:应收、应付账款;其他应收、应付账款;短期借款;存货;固定资产等 3.企业基础材料一套

营业执照正副本、税务登记证正副本、贷款卡、组织机构代码证正副本、开户许可证等。

4. 融资计划

企业上市融资范文第5篇

内部银行即对内的银行,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分散资金而模仿外部银行的机制建立的一种新型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部分,为集团利益服务,在集中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对集团内部资金的转账、结算、调拨以及对外引资、管理贷款、调节各部门利益以及提供资金信息等,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一系列的金融服务。这种管理制度,较之改革开放前的旧模式,其优点主要表现在:

(一)较高的资金利用率

内部银行直接在企业内部进行集资、分配,节约了外部流通所造成的财务浪费,在节约的同时,集合闲散资金再投入生产,用以“开源”,使得资金利用率大幅度提高。通过内部银行的管理,企业的资金在外部银行被高度集中,也为一些企业的经营工作所需开立相关资信证明提供了保证。

(二)完善了企业的管理

内部银行统一管理企业资金,在内部结算方面降低内部交易成本,对各部门财务问题的处理变得及时、快速,提高了企业运作效率。

(三)改善了资金观念

内部银行的优越性,使得企业充分认识到这种管理模式的合理、高效以及经济效益,在各类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企业内部银行的建立,与企业的体制与管理方式的改革是分不开的。企业改革后,在组织结构、产权结构、外部市场环境以及外部资金环境方面发生的变化,都促进了这一管理模式的建立。

二、 资金管理的不同模式及未来发展趋势

内部银行的资金管理大都是高度集中式管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随时掌握、监控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动。根据集团财务管理的分权与否,内部银行的管理可以分为三种模式:高度集中模式;相对分散模式;分散模式。

(一)高度集中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指通过统一采购原材料集中管理资金。这样有利于减少采购过程中的虚报现象,节省开支,并可利用大规模的采购而获得价格优惠。 这种模式需要建立信息和市场监督机制,才能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控制资金使用成本。

(二)相对分散模式

这种模式适用于特大型企业集团,尤其是建立了多个子公司的企业。由于各子公司在生产经营内容上有较大差异,在相对分散的模式下集团对外融资及纳税,各个子公司的资金在统一的内部银行开户,各子公司通过内部银行调整资金利用,既节约了流动资金占用,又降低了企业集团因对外流动资金贷款造成的财务费用。

(三)未来发展趋势——松散模式

内部银行进行资金管理的这种模式,主要是为企业内部的资金流通与结算工作服务,内部银行也真实地扮演着银行的角色,但只是在集团内部活动。这种模式要求将集团的流动资金存入内部银行,并且将一部分资金作为内部银行的准备基金,以应对突发情况。同时可以面向内部成员或者子公司实行贷款服务,当然这种贷款的利率与外部银行是不一样的,也因此有更大的自由度。这种模式目前我国企业集团尚不多见,笔者的工作单位目前就是采用这种资金运作模式。这将有助于整个集团的资金运转,使得资金一直为集团的运营状况服务。这种模式的发展空间比较大,在未来必将成为企业尤其是特大企业进行资金管理的主要方式。因此,要发展好这种管理模式,笔者简单提出了一些建议:

1、 完善内部银行的财务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

集团公司在建立内部银行后,必须对内部银行的资金流转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通过制度来约束和规范资金流转的操作程序,对内部银行不合理的活动,集团可以直接采取行政措施加以整改,使内部银行的运作建立在规范有序的管理之中。

2、建立高效安全的资金管理网络

由于这种模式的主要参与成员是集团的各个机构以及各个子公司,因为办公地点不同,所以对资金运作的高效性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需要强大的网上银行支付平台,还需要集团内部有通畅的网上审批和票据传递、调阅流程,要求信息共享、传递及时,这就需要建立高效安全的资金管理网络,并具备业务能力强的网络管理人员。

3、建立一支高效的财务管理团队

建设集团公司内部银行的过程中,需要高素质的财务人员。集团公司可以通过集团内部选拔、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的方式,保证内部银行的人才资源,从而保证内部银行的顺利运转。

三、企业融资的主要目的及方式

融资就是企业吸引资金与利用资金的总称,是企业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通过科学的信息平台筹集、利用资金的理财行为,并且伴随着集团规模的扩大以及发展速度的提高而增加。企业要高度重视融资风险,充分发挥资金的杠杆作用,有效、合理地配置和使用所融资金;与银行保持良好合作关系,选准各种渠道做好融资工作。

(1)企业融资的首要目的是获得发展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即以钱生钱。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资本的积累必然导致财富的集中。企业在获得经营利益后,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一定会将所得利益投入再生产当中。这种再生产,能够扩大企业的盈利规模,促进集团业务的有序扩张,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2)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规划。企业融资,根本在于获得资金用以支持企业发展。企业融资一方面通过内部银行的资金管理,节约资金,节省开支,储备资金,为未来发展做资金储备;属于“节流”;另一方面,企业积极引进外部资金,借力使力,壮大自己的实力,属于“开源”。企业在资金方面,开源与节流双管齐下,合理地控制和扩大企业的资金规模,给企业更新提供足够的资金准备。

(3)改善企业现状。现在的企业最缺失的就是人才。通过融资,可以吸引新的资金,购置新的设备,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可以广泛地向社会招揽人才,获得专门人才以及中介机构的帮助,进而提高知名度,获得企业荣誉以及更多的合作机会。

大中型企业如果已经上市,则融资方式就更多,比如发行债券、向银行贷款、招商引资等,并且有时还可以向国家寻求财政支持。虽说大中型企业比较容易获得融资,但是在当今外部金融环境相对紧张的情况下,盲目融资所承担的风险更大。企业必须控制好自己的融资规模,降低利息及筹资费用等,并根据各种融资方式的优缺点及风险大小进行选择,考虑融资成本及风险这两个因素,为企业的经营发展配置最合理的融资组合。同时发挥内部银行集聚资金为集团内部成员或子公司贷款的职能,使得资金的使用最大化、效率最优化。

企业上市融资范文第6篇

国内外证券市场都要求准备上市的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无虛假记载。会计报表需要经过有证券从业资历的注册会计师的审计。

重点理顺以下几方面:

一是股份制改造过程中的会计制度的衔接问题;

二是按收入确认准则进行收入及相应税赋的调整;

三是检查、完善存货管理系统及其它内控制度;

四是注意新的审计结果与以前税务等部门认可结果之间的衔接问题;

五是将产权关系明晰并确定关联方,并从财务账目上将关联交易划分清楚;六是技术硏究开发费用资本化问题的理顺;

七是无形资产的评估入帐;

八是财务会计机构与财务总监工作流程与规范的建立与实施;

九是选择境外上市时根据国际会计准则进行相关调整;

上一篇:企业改制初探范文下一篇:签约背景介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