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2024-04-27

乒乓球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目前国内外高原训练的研究进行探讨和归纳,分析总结了国内外 有关高原训练的主要研究热点:海拔高度;高原训练负荷强度的控制;高原训练的持续时间 ;下高原参赛的最佳时机等。浅析其未来发展趋势:向短时间无氧供能项目扩展;高原训练 个性化负荷强度的把握与监控;模拟高原训练的发展;高原训练的运动员年轻化;更加重视 科研保障、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及个体的生物学适应机制等。

关键词:高原训练;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个性化监控

On the Hotspots of Altitude Training and Developing Trend

YU Xiaoyan,MA Fuhai

(Qinghai Institute of Sport Science, Xining 810000, Qinghai Chi na)

Key words: altitude training; hotspots; trends; individualized monitor

高原训练的实质就是高原环境结合运动训练来提高最大摄氧量和有氧运动能力。但高原 训练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海拔高度的选择、训练的时间、运动员训练水平及个体差异、负荷 量和负荷强度的控制、高原训练的营养和恢复以及各个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都影响其成败。 综观高原训练近60年的历程,不管是其理论研究还是实践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同时也存 在着许多问题,如最佳负荷强度的把握、适宜海拔高度的选择等还需广大研究者做进一步深 入的研究和探索。本文主要对目前国内外高原训练的热点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综述和探 讨,为高原训练的理论和实践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1 国内外高原训练的研究热点

1.1 海拔高度 适宜海拔高度是影响高原训练效果,使其达到最佳生理适应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研究 认为世居平原的游泳、中长跑、竞走等耐力性项目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为2 000~2 500 m; 摔跤、乒乓球、速度滑冰等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为1 500~2 000 m[1]。而世居或 久居高原运动员 高原训练最佳高度,要依据其长期居住的海拔而定。云南沙应正认为像云南那样世居高原的 运动员,应把高原当作平原来认识,并且在竞走训练安排上取得了好的效果。

国内外研究者在高原训练高度的认识上又提出“重提高高原训练高度”。如意大利、法 国竞走队赛前采用低住高练的高度为4 000 m,墨西哥竞走运动员到3 500~4 000 m的地区 训练等 。但选择训练高度时应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对有氧代谢平均强度要求特别高的项目(竞走) 高度可相应提高;二是世居或久居高原有多年高原训练经历的高水平运动员训练高度可相应 提高;三是技术性很强的项目(摔跤、柔道等)高度不宜过高。

1.2 负荷强度的控制 高原训练构成因素中,最核心的因素是训练的量和强度。以往高原训练失败的原因,大 多将其归咎于缺乏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进行科学的控制以及强度控制不当所致。因此,国内 外对高原训练负荷监控的研究比较关注。目前国内外高原训练的负荷强度安排遵循“适应- 提高”的训练原则,采取两种训练计划,一是针对年轻运动员或无高原训练经历者的“保守 战略”,即负荷量略低于平原或接近平原训练量,但降低负荷强度,最大不超过平原最大强 度的70%;二是有高原训练经历者或赛季中间采用的“强度战略”,即负荷量达到或超过平 原(100%~120%),负荷强度接近(90%)或达到平原水平,以保持高水平的负荷强度和运 动能力[2]。此外,在高原训练负荷控制方面,应注重“个体化”的理念,结合运 动员的年龄、恢复能力、高原训练的经历及适应情况等做到训练负荷个性化,制订出个性化 的训练计划[2]。

1.2.1 大强度训练 高原训练最大的问题是训练中难以达到和平原相似的强度。曹景伟博士提出,高原训练 在难度提高的基础上达到甚至超过平原的负荷水平才能达到强力手段的目的。冯美云教授也 认为,高原训练只有在高强度刺激下才能增强氧酵解能力,进而提高运动员机体的糖酵解能 力。并认为在高原训练中,短距离跑的绝对速度愈接近平原速度(400 m内)时机体承受缺 氧 愈深,可产生更大的训练效果。日本太荻田通过比较常压常氧和低压低氧大强度训练对代谢 能力的影响认为,低氧环境下的大强度训练不仅能提高最大摄氧量同时对于提高无氧能力有 重要作用[3],并通过研究不同程度低压低氧环境下大强度游泳训练对能量代谢的 影响表明 ,超大强度下游泳训练时无氧代谢能量释放速率与相对生理应激程度关系密切,而与氧分压 无关。

研究表明[4],常氧和低氧环境大强度训练均能提高代谢能力和大强度下的运动能 力, 但低氧环境下的大强度训练更有利于最大累计氧亏的提高。Geiser等[5]通过实验 对33名未 经耐力训练的男性随机在常氧和高原分别进行6周高、低2种强度的功率自行车耐力训练,并 通过核磁共振的方法检查发现,高原低氧大强度的训练能使膝关节伸直肌的肌肉横截面积明 显增加。Vogt等[6]分别对受试者在常氧和3 850 m的高原进行6周的高、低两种强 度的功率自 行车训练,取股四头肌活检测试,得出低氧诱导因子1αmRNA表达在高、低两种强度的低氧 组显著性增加,相应的肌红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糖酵解酶,热休克蛋白80的基因表达 也增强。提示经过高低强度的低氧训练,低氧诱导因子上调骨骼肌的低氧适应能力。

1.2.2 高原训练平原化 目前国内外在田径和水上项目上尝试了高原训练平原化。高原训练平原化的核心还是训 练负荷的安排,即提高训练量和强度。负荷的重点是提高专项体能训练及运动员每一个技术 动作的输出功率,增加高原期间专项力量训练比例,使得综合训练的时间和有效训练量接近 平原。我国学者袁守龙[7]在皮划艇项目高原训练总结时明确提出“能力主导型 高原训练 ,坚持高原训练方法、手段平原化”的训练观点。冯美云在高原训练平原化问题中也提出, 通过适量的相同于平原的绝对强度训练来弥补高原专项技术的流失。我国赛艇队在备战2008 年奥 运会时,除遵循高原训练安排的一般规律外,安排总体负荷逐步接近或达到平原水平,统筹 安排量和强度使负荷安排体现平稳、渐进和可持续,杜绝局部负荷安排过大整体刺激不足。

高原训练平原化不是简单的将平原训练计划机械的移植到高原,应根据项目的特点和 高原的低压、低氧、干燥等特点对训练内容和方法重新设计与组合,是一个系统设计和实施 的过程。有着近20次高原训练经历和20多年执教经验的原苏联外教练伊戈尔说,如果高原负 荷达不到平原水平,那么到高原干什么。我国高原医学专家格日力教授也认为,高原负荷如 果达不到平原,建议不要上高原。而冯连世则认为,对世居平原的游泳、田径等大多数项目 的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时最好还是遵循“适应-提高”的训练原则,结合运动员的个体特点 ,有选择的采用平原训练方法和训练负荷安排的节奏,而不能照搬平原训练计划,高原训练 只是提供了一个困难的训练环境,其训练方法只是平原训练方法的一种强化,而不是单纯的 解决技能问题。如果高原训练时间较长,需在2-3周的大强度后有一个调整。下高原前保持 一定运动量,还要有一定的强度刺激,为下山前的比赛做准备[2]。

1.3 持续时间 高原训练的持续时间尚无定论,从目前国内外高原训练的研究资料来看,游泳高原训练的时 间一般为3~4周;速度滑冰与柔道为期5~6周;竞走为期4~7周;中长跑(800 m、1 500 m , 5 000 m)为期4~6周;超长距离(10 000 m、马拉松)为期4~8周以上[8]。 最近的研究表明,高原持续训练的最适宜时间为4~6周[1]。

但对于为适应高原环境下的比赛而进行的适应性高原训练,最适的持续时间为每次1周 左右,1~2个月之内进行3~4次[8]。

1.4 平原比赛的最佳时间  高原训练后可以形成3个竞技高峰,其时间大约在下高原后的3~5 d、10~18 d和19~32 d ,若训练安排得当,则高原效应可保持1~2月。已有统计发现,经云南昆明、青海多巴高 原训练后在3~45 d内参赛均取得过好成绩[8]。而翁庆章[9]等认为高 原训练时间越长,训 练后出好成绩的时间可能会拖后;训练量和强度较大训练后出成绩的时间也会延长。冯连世 等研究认为中、长距离项目下高原1~2周,较短距离项目下高原3~4周参加比赛较适宜 [1,8]。但国外研究报道[10]生理运动能力的峰值在第10~15 d出现,最佳 运动能力阶段从生理学上不超过4周。

2 高原训练的最新研究趋势

2.1 向短时间无氧供能项目扩展 高原训练的项目由耐力性已发展到赛艇、排球、冬季两项、摔跤、武术、短跑等几乎所 有的奥运会项目[1]。有研究报道[3],4周急速自行车骑行训练后,常氧 和低氧组的最大累 计氧亏、30 s全力往返跑总功均显著性增加,但最大输出功率仅在低氧组有显著性增加,提 示低氧环境下训练对于改善短时急速骑行能力有积极作用,低压低氧大强度急速骑行训练为 提高短时急速运动能力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另有研究认为,高原缺氧加上强大的肌肉活动 ,可使糖酵解酶活性增加,有氧代谢底物氧化物(三羧酸循环、脂肪氧化、酮体利用、呼吸 链)酶活性降低。这种有氧代谢酶类活性的降低表明,高海拔处的剧烈运动可导致肌肉能量 代谢方式从有氧向无氧转化,高原大强度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国外研究表 明[4],2~3 min超大强度游泳训练过程中尽管低氧导致运动强度降低且低氧需求 量降低,但 对累计氧亏和无氧供能速率无影响。且认为在高原环境进行大强度训练,更适合改善无氧、 最大力量及大强度训练能力,是有效提高无氧供能和无氧运动能力的一种新的训练方法。

2.2 建立新的训练方法及模拟训练手段 高原训练出现了一些新的训练手段及模拟训练方法,如高住低训、高住高练低训、低住 高练、间歇性低氧训练、低压舱训练、呼吸低氧混合气体、模拟高原训练场馆、低氧设施、 高原训练前的低氧预适应等。但是高原训练还有许多问题和规律尚未被揭示,高原训练的效 果也不是单纯的人工低氧训练所能代替的,高原的阳光、强紫外线、低压、温度、湿度等环 境因素对运动能力影响的研究较少。王敬茹[11]等对男子赛艇运动员 8周不同模式低氧 训练后有氧运动能力的研究表明,不同模式低氧训练对运动员有氧能力都有所提高。但另有 研究认为低氧训练如“低住高练”或“间歇性低氧训练”没有明显的高原适应 效果,尤 其在提高血液运氧能力等方面。因此,如何科学合理的利用低氧训练方法是目前科研人员较 为关注的问题,也是今后高原训练值得研究的趋向。

2.3 参加高原训练的运动员年龄越来越小 高原训练的运动员年龄普遍比过去小,如德国国家队教练舍恩的中长跑少年运动员16 岁,保加利亚教练拉赫马利耶夫的投掷运动员17岁,中国、美国的优秀游泳运动员13~15岁 。我国游泳教练潘佳章认为,高原训练对发育快结束的青少年运动员(13~16岁)是新的刺 激,在生理上会有一种应激反应,对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以及有氧和无氧阈强度训练的能力 效果显著[9]。但是澳大利亚研究[12]认为,在缺乏国际大赛经验或从平 原常规训练中比赛 能力提高1%以上的、正处于发育发展期的运动员不建议采用高海拔训练为基础的高原训练方 法。因此,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以及某些项目的特殊性,提醒我们广大研究者及教练员采用 细胞、分子等生物学方法在年轻选手的生理、生化、解剖结构等微观方面进行“个体化”负 荷强度及其疲劳恢复、膳食营养、免疫等的探索和研究。

2.4 重视高原训练的科研保障 为了提高高原训练的成功率,许多国家在科学研究方面都给予了较大的支持。其研究内 容涉及广泛且深入到细胞及亚细胞等生物学水平,如:低氧反应基因表达的主要调节因子HI F-1的研究以及aHIF、新细胞溶解等的研究。我国高原医学专家格日力通过对高海拔藏 族基因的研究发现,基因EGLNI和PPARA能促进低氧下EPO的生成。提示,EGLNI和PPARA两种 基因对高原训练氧运输能力有一定的影响。但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报道。郑澜 等[13]通过实验表明,低氧训练骨骼肌低氧诱导因子1α蛋白表达的增加对血管内 皮生长因 子基因转录具有促进作用。赵鹏等[14]选取健康雄性大鼠在不同低氧模式下进行6 周相同强 度训练,发现高住高练比高住低练和低住高练更能显著提高骨骼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mR NA表达水平,低氧训练比常氧训练更有利于提高骨骼肌毛细血管密度。此外,我国为备战奥 运会等世界大赛,相继在云南昆明和青海多巴建立了“高原训练研究”重点实验室和“科技 工作站”,以促进高原训练的科研保障工作。据统计,我国云南昆明和青海多巴“高原训练 研究”重点实验室和“科技工作站”, 平均每年就为国内外参加高原训练的运动员及各省 运动员做出的科研保障工作近万人次。

2.5 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更加频繁  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几乎每年都召开高原训练专题研讨会,加强交流。在近几届奥运 会科学大会及亚运会科学大会上,都设立了高原训练专题。2009年8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青海省体育局在我国多巴国家高原训练基地举办了“2009’中国多巴国际高原训练与健康论 坛”。这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首次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际性高水平高原训练与健康 学术论坛,有来自法国、德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5 0多名专家、学者和教练员参会,研讨和展示了国际先进的高原训练和健康的科技理论和技 术成果,并提出每两年举办一次。因此,随着科学的进步,高原训练在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会逐渐增多,这将对促进高原训练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6 重视个性化的训练监控 运动员对高原训练的反应、适应和成效因个体差异而有所差别,因而对运动员的高原训 练安排要因人而宜[4]。德国乌里希·哈特曼研究表明[15],高原训练期 间一名运动员的网 织红细胞值仅比初始值增加10%,而另一名运动员却增加了250%。重复进行高原居住或训练 一名运动员个体差异率可在40%~150%,且根据Mester[16]对近15年来国际上150项 高原训练 研究结果的分析认为,建立评价高原训练时的个体负荷强度与负荷量的科学指标是高原训练 实践与研究的主要趋势之一。此外,因遗传因素决定了个体的差异性,某些遗传因子(如EP O、HIF-1等) 可以作为衡量高原训练回到平原后运动能力变化敏感性的标记。因此, EPO、HIF-1、TNF-α、VEGF、DHEA-S等因子将是高原训练个性化研究的一个方向。另外,据 报道日本游泳界已基本掌握了高原训练的一般规律,而且对高水平游泳运动员个性化高原训 练的特殊规律、认识水平和训练监控能力都达到比较高的层次。

3 结 论

高原训练在提高最大摄氧量和有氧能力等方面已进行了多年的实践,长期以来被认为是 提高最大摄氧量和有氧能力的主要方法。其实践和理论研究在国际上比较重视,如负荷强度 、海拔高度、持续时间、参赛时间等,同时高原训练的各个领域都涌现出了一大批研究成果 ,而且高原训练有可能成为提高短时间、爆发性无氧供能项目以及提高无氧运动能力的新的 有效训练方法。但是高原训练还存在许多悬而未解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高原训练 的最佳负荷强度、个性化的监控、模拟高原训练的模式、高原训练的微观科研支持、不同海 拔交替训练的方式、高原训练的营养补充、疲劳恢复、免疫等都是高原训练值得研究的趋势 。

参考文献:

[1] Futoshi OGITA. Effects of high-intensity training under hypobarichypoxic conditions on metabolic capacity and exercise performance[M].

[2] 冯连世.高原训练的研究与应用[M]. 2009’中国多巴国际高原训练与健康论坛论 文摘要集, 2009,8:15-16.

[3] 冯连世.高原训练的实践与研究[M].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 文摘要汇编,2009,10:1.

[4] 太狄田.低压低氧环境下大强度训练对代谢能力及运动能力的影响[J].体育科研,2 009,30(6):12-15.

[5] Geiser J,Vogt M,Billeter R,et al.Training high-living low:changesof aerob icperformance and muscle structure with training at simulated altitude.Int J Spo rts Med,2001,22(8):579-585.

[6] Vogt M,Puntschart A,Geiser J,et al.Molecular adaptations inhuman skeletalmu scle toendurancetrainingundersimulatedhypoxicconditions.JApplPhysiol.2001;91(1 ):173-182.

[7] 袁守龙.2003-2004年国家皮划艇队划艇组备战奥运会贵阳昆明高原训练阶段小结[A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成果专辑[C].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23-28.

[8] 马福海,冯连世.高原训练实用问答[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9] 翁庆章.高原训练的组织与实施.高原训练指南[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 93.

[10] Gore CJ, McSharry PE, Hewitt AJ, and Saunders PU. Preparation for footba llcompetition at moderate to high altitude. Scand J Med Sci Sports 18 Suppl,2008 ,1: 85-95.

[11] 王敬茹,高炳宏,周志勇,高欢.长时间不同模式低氧训练对男子赛艇运动员有氧 代谢能力影响的比较[J].体育科学,2010,31(1)65-69.

[12] Philo U Saunders. Altitude training and performance in elite athletes[M ].Ab stract Proceeding of 2009 China Duoba International Forum on Altitude Training a nd Health, 2009,8:17-20.

[13] 郑澜,陆爱云,周志宏.低氧训练对大鼠骨骼肌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 子mRNA表达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5,24(4):424-429.

[14] 赵鹏,路瑛丽,冯连世,等.低氧训练对大鼠骨骼肌VEGFmRNA表达及毛细血管密度的影 响[J].2009,28(2):131-135.

[15] Ulrich Hartmann. Physiological aspects of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trai n ing adaptations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marks to high altitude training (18 80-2400 m) [M].

[16] Mester.高原训练.为国家体育总局优秀教练员和学术带头人赴德国培训班讲授课 讲稿,2003.

乒乓球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体育教育;乒乓球;课余专项训练;现状

课余专项训练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专项训练,使专项水平得以巩固和提高的一项实践活动和“第二课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专项进行加练是很有意义和必要的,这能进一步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项技术技能,有利于培养其成为社会需要的专项技术技能较强的人才。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专项项目训炼。这种训炼,一方面能及时巩固课堂的教学、练习内容,提高专项技术技能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及培养终身体育思想;另一方面充实课余时间、缓解学习压力和促进人际交往等目标。

1 研究对象

以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11级、2012级、2013级乒乓球专项学生为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课余训练现状及体育专业的课余训练现状等方面的文章和论文,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加以借鉴,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2 问卷调查法

2.2.1 问卷的设计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的,遵循体育科研方法和社会调查方法关于问卷设计的要求,通过咨询专家后反复修改后,设计了学生问卷。

2.2.2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采用普查的方法向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专项学生方法问卷,共发放171份(男124份、女47份),采用现场召集学生发放,现场回收。

2.2.3 问卷的效度、信度检验

效度是教育学中衡量工具的重要指标,代表其意向性。为了确保问卷的有效性,与指导老师进行反复的讨论并修改,最终确定问卷的内容。

为了保证问卷调查结果的真实性,本文采用小范围重测的方法来检验问卷的信度,其方法是:随机抽取20名学生进行两次问卷调查,两次调查时间间隔14天,两次调查结果的相关程度较高,表明问卷指标体系可靠。

2.3 数理统计法

根据回收问卷所得到的数据,运用数理方法进行统计。从而得到相关数据,并针对不同数据运用合适的图表进行形象分析。

2.4 访谈法

访问乒乓球专业的潘永芝教授、于洋副教授等,为论文的撰写提供帮助。

3 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专项学生的基本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专项学生是专项训练的主体,他们专项的基础水平情况对学生的专项学习、掌握乒乓球专项技能有重要影响。通过调查,从中发现85.63%的学生入学前未接受过乒乓球训练,甚至完全没有任何基础,说明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专项学生的专项基础水平较差。这可能与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体育高考制度的性质和差异有关,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体育高考制度总体上以田径跑、跳、投基础为主,很少有乒乓球考试。

3.2 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专项学生课余时间主要活动的调查与分析

课余时间,是指学生除上课外的,自己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大学生的课余时间相对比较充分,而且学生能从事的其他活动也比较多,如各种体育活动、文化知识学习、兼职、娱乐、休息、消费、交友等等自由活动。调查结果显示:有82.03%的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专项训练,这反映出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专项学生的自觉性和技能的求知欲望比较高。排在第二位的是在宿舍休息、看电影、玩游戏等,比例高达72.46%,这是学生课余时间显现的一种“灰色”状态,往沉迷的方向发展的话学生就会变得懒惰、消极,大学时光就会在虚度中度过,这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应加强学生这方面的教育。兼职(或代课)有53.29%,这能勤工俭学、接触社会并能把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践中,这是有利于完善学生自我的。但大学生兼职应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进行,不能过重的看待

赚钱。

3.3 对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专项学生课余专项训练的认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认识是人脑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外部现实的反映,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这里是指个体对对象所表现的知觉、理解和评价。通过调查发现学生认为课余专项训练很有必要的且对训练效果有比较高的期待,低年级学生会比高年级学生略高。这说明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专项学生的认知水平较高,态度积极,加强专项训练的意识较强。

3.4 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专项学生课余专项训练参与情况

3.4.1 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专项学生课余专项训练的周次数及时间情况

授课日学生经常参与率高达90.42%,且接近一半的学生参与次数达三次或以上,但周末参与率较低。周总参与次数情况方面有45.51%的学生达3—4次,有38.92%学生达1—2次,参与训练时间集中在60分钟左右或90分钟左右,运动强度适中。表明学生参与课余专项训练的积极性较高,训练时间、强度安排较合理。

3.4.2 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专项学生参与课余专项训练的形式特征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见表1),学生在进行课余专项训练时大部分时间是处于一个无老师指导,训练时临时计划内容,随意安排时间、次数但相对有固定练习同伴的情况下进行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因素,其中如教练一方面会鼓励学生课余时间积极进行专项训练,另一方面而忽略了课余时间学生自练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3.5 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专项学生参与课余专项训练的主要动机调查与分析

动机是指推动人从事某行为的念头,是人的内部动力,由需要和诱因两个因素所组成。学生对课余专项训练的动机说明学生的多元性价值取向,反映学生对课余专项训练价值的认识和态度。(见表2)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专项学生课余专项训练的动机取向顺序依次为:提高专项技术水平占82.04%、提高比赛能力并通级占56.89%、自己喜欢乒乓球运动占55.09%、充实课余时间占38.92%、加强同学间交流占32.34%、适应、应付专项考试占32.34%、强身健体占26.95%、其他占2.99%。目前学生基本都对课余专项能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取向,提高专项技术水平、加强专项比赛能力、自己兴趣爱好是学生们普遍认同的。

3.6 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专项学生参与课余专项训练的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影响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专项学生参与课余专项训练的因素是多样的,本文通过运动强度因素、个人学习心态因素、场地设施因素、教练因素、乒乓球训练氛围因素、其他因素六个方面展开研究。通过对这六个因素通过排序调查,然后通过权值得分的方式计算出选项的综合得分,得到影响强度顺序。(计算方法为:选项平均综合得分=(Σ 频数×权值)/本题填写人次),排在第一个位置的权值为6、第二位5,如此类推第六位为1)。调查结果显示(见表3),影响学生进行课余专项训练因素的前三位分别为个人学习心态、教练因素、场地设施。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学习心态及训练氛围较好,教练能在训练中起到比较积极的作用,但在场地设施方面对学生参与课余专项训练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训练场地管理办法不合理,学生在参与课余训练中经常遇到没有灯光或球台不够的情况,对学生参与课余训练产生相对消极的作用。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體育教育专业乒乓球专项学生入学前的专项基础水平比较低,入学后乒乓球专项选择的自愿程度还不够高。

4.1.2 通过调查得知,学生课余时间主要活动是:专项训练、在宿舍(休息、看电影、玩游戏等)、兼职(代课)、理论知识学习等,活动内容较简单,有一定的指向性。

4.1.3 学生对课余专项训练的认知水平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课余专项训练自身很有需要、专项技术技能水平期望值水平较高、对课余专项训练的认识比较正确。

4.1.4 学生课余专项训练的参与率很高,每周训练次数大部分在1-2次或3-4次,训练时间绝大部分在60到90分钟,且运动强度适中;学生进行课余专项训练是基本处于无教师指导、内容临时计划、时间和次数随意安排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计划性、针对性不够强,忽视训练的系统性和技术动作的巩固和提高。

4.1.5 动机相关调查发现,学生参与课余专项训练的动机较纯,主要动机为提高专项技术水平、提高比赛能力并通级、自己喜欢乒乓球运动、充实课余时间等,这充分表明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专项学生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正确的学习目标。

4.1.6 影响学生参与课余专项训练的主要因素为:主观上的个人学习心态,客观上的教练对学生的影响、场地的管理不够合理、球台不足、训练时缺乏灯光等。

4.2 建议

4.2.1 学校及教练应加强对学生课余乒乓球专项训练的关注和诱导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个人学习心态的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4.2.2 教练加强对学生课余专项训练的引导并对学生的课余专项训练做适当建议、要求,可适当安排课余专项训练的任务及具体内容,给学生适当的指导方向,以提高学生在课余专项训练过程中的目的性、计划性。

4.2.3 适当调整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专项期末成绩评定办法,把学生参与课余专项训练的情况综合到专项考评中,提高学生参与课外专项训练的动机水平。

4.2.4 乒乓球训练场馆的管理偏重于制度化、硬性化,学校应在资源适当节约但能充分利用的前提下,为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专项学生适当提供课余专项训练的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胡海鹰.高师体育院系体育教育学专业学生课余训练的现状及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08).

[2] 史贵忠.江西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研究[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06).

[3] 潘道雍.西安体育学院篮球专项学生训练动机影响因素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0.

[4] 叶文娟.山东省中学课余现状调查与分析[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

[5] 杨业,张天成.吉首市城区中小学乒乓球课余训练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期刊,2011.

[6] 林迪.福建省普通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7] 李志虹.西北地区普通高校课余体育专项训练现状的思考[J].南宁: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2).

乒乓球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摘 要]结合国内高职院校面临现状,在回顾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上对国内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现状进行介绍。国内的分层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仍有不足。文章在简要分析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后,进一步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分层教学;最近发展区; 高职院校

1 前 言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中明确提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这使国内高职院校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国内许多高职院校仍面临诸多问题。近年来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入校门槛明显较低,使高职学校生源综合素质显著下降,学生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能力相差较为悬殊,给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为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提高学生满意度,增强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兴趣、提高其毕业后的就业能力,很多学校已经开展“分层教学”。本文在回顾“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上,对国内高职院校的实践研究情况进行介绍。

2 分层教学理论基础

19世纪中期分层教学开始出现,其标志是1868年由美国教育家哈利斯在圣路易州创立的“活动分团制”,又称“弹性进度制”( Flexible System)。这是一种以学习能力为分班标准的教学形式。

2.1 最近发展区理论

20世纪20年代,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从事教学与发展问题研究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概念。他认为儿童存在“现有发展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二者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他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现有发展水平”,还应关注“最近发展区”,最终要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这样才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2.2 掌握学习理论

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根据长期的教育考察,布卢姆提出:“除了占学生总数的5%的超常学生与低常学生之外,其余95%左右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方面并不存在什么差异……只要提供适当的条件,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会一个人在世上所能学会的东西。”经过布卢姆及其同事的多年实验研究,掌握学习理论显示了良好的效果。实验表明,虽然这种理论不能使95%学生达到A等成绩,但能使大约80%学生达到A等或B等成绩。

2.3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20世纪70年代初,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内涵是:“教师通过有意识地对教学方案进行优化选择,来确保所选教学方案不仅能够保证教学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而且能够达到尽可能满意的教学效果。”优生和差生教育思想是这一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在学习的不同过程中,选择班级整体、小组讨论的和个人的学习等形式的有机的结合方式,让每种形式都发挥出最优的效果。”

2.4 多元智能理论

1983 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 人有语言智能、节奏智能、数理智能、空间智能、动觉智能、自省智能、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八种天生的智能。这些智能的开发程度依赖于个体后天所受到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这一理论的启示在于,应该承认学生在智能上存在个体差异,进一步发掘并肯定学生在某方面的智能,突出教学过程中的个性化,使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各项智能的发展。要改变单一的分数评价机制,应从多方面认识学生,作出合理的评价。

3 高职分层教学实践研究现状

国内高职院校对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主要以英语课程居多,其他课程还包括计算机基础、数学、机械制图、软件测试及体育类课程等。

3.1 文学类

冯俊英(2014)对其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进行分层教学的实践进行了反思,认为目前应用高考成绩或与分层摸底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仍不完善,建议摸底考试应该采取听说和读写分别测试,创建一种按技能分层的模式。她的依据是刘雅敏等人的研究显示,很多学生的听说和读写技能发展不同步。对于B班学生可能因被贴上“差生”标签而产生负面心理影响,她认为应对班级作动态管理,另外要切实贯彻“因材施教”,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区分,使A、B层学生都能不断取得进步。测试和评价还应进一步优化,它会直接影响到分层教学实践的效果。李艳蛟(2010)在总结《中文速录》课程分层教学经验中认为,速录是技能性很强的课程,讲究“精讲多练”,45分钟的课,教师只讲15分钟,学生练习30分钟。分层备课是关键,要求教师确定不同层次的训练目标,制作不同层次的训练材料、设计不同的教学流程、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要加强学习辅导和心理辅导,尊重全体学生,避免出现学生心理受到负面影响。她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不及格的学生由13人减少到4人,优秀生从8人增加到15人,实习单位也给予了积极评价。庆利赢(2011)采用“走班制”分层教学法对《英语》课进行了实验,通过入学后的分层考试和借鉴高考成绩对学生分层,在不打破原有行政班级的基础上将学生分为A、B两组,学生只在上英语课时分别去不同班上课。教材和教学内容均不相同。对2006届和2010届学生进行对比时发现,采用分层教学的2010届学生B级考试成绩与2006届有显著差异。

3.2 理学类

陈兵(2011)对《经济数学》课进行了显性分层教学研究,将学生打破原有班组进行重新组合,分为A、B和C三层(三个班)。结果显示,三个班的学生的学习成效得到提高。其中的关键部分在于对不同层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及考核标准。但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如C层学生缺乏自信,不与教师互动;如何公平考核也是一个难点。李自勇(2013)对高职《数学》课程进行了研究实验。他将教学实验过程设计为5个环节,分别是学生分层、目标分层、分层施教、分层测评和反馈矫正。学生分层主要依据第一学期成绩和高考成绩确定,编为3个班。有分层测评方面,保证每个层的学生都能达到预期目标,满足各层学生对成就感的要求,消除学生畏难情绪、提高学习兴趣。经过对2010级和2011级学生实验前后的结果比较发现,学生在认为数学难学、喜欢上数学、有信心学好数学、头疼做数学作业和数学及格率5个方面都向良好方面发展。分层中同样出现了个别“差生组”内的学生出现逆反心理、自卑和压抑。“优生组”出现了自满情绪。

3.3 工学类

葛汉强(2011)在《软件测试》课程中实施了分层教学,整个教学活动在四个方面进行分层,分别是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强调教学过程体现“因材施教”理念,基本层次的学生着重开发非智力因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中、优层次学生注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着重培养独立思考和钻研精神。实施结果表明,高职学生对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满意度很高。王海燕(2014)对《数字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课程分层教学进行了实验。首先对学生进行了分层,标准包括学生的理论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兴趣爱好、家庭条件等非智力因素,将学生分为上、中、下三组。然后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作业、辅导和考核进行分层。以三个平等班进行横向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成绩优于对照组。但分层教学也带来了管理难度大、教师工作量重等问题。何群英(2014)对《数控加工实训》课程进行了隐性分层研究。以前的研究表明,显性分层存在不足,特别是学生对区别对待非常敏感,易产生不良反应。隐性分层要求在对教学目标、内容进行不同的诠释,在学生未知的情况下执行分层理念。

3.4 体育类

徐华(2012)对乒乓球选修课进行了研究,由同一教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授课,保持大纲、教学内容与进度相同,最终从考试成绩、学习兴趣和情绪体验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分层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效果显著。他建议对基础差的小组要重点关注,加强指导,避免出现自暴自弃现象。对基础好的小组要发挥骨干作用,培训学生探究意识。李影(2013)对高职体育课进行了分层教学研究,实验组根据体能、技能进行动态分层,依据为学生 800 米、跳绳、坐位体前屈三项最初测试成绩。采用分层教学,包括备课分层、讲课分层和练习分层。经过一学期的实验,重新测试三项成绩,考核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身体素质都有了提高,但实验组的成绩均值都高于对照组。其经验在于注重教学方法和内容的设计,加强对学生的关爱和鼓励,避免学生出现自卑和兴趣减退问题。

3.5 其他

张婷(2013)对《英语》分层教学中高职生情感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学生情感总体消极,快班优于慢班,尤其体现在学习态度和自尊两个方面。在情感因素中学习态度与学生成绩相关性最高。她建议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及重视形成性评价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态度、促使学生快乐地学习。

4 高职分层教学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近年来面临着诸多困难,生源减少、入学分数较低、新时代学生个性突出、思想多元等都给高职的教学提出新的课题。开展分层教学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满意度、培养优秀技术技能型人才和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以促进社会发展的有益实践。但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分层教学实践与研究仍存在以下的不足。一是研究范围主要以英语课为主,涉及的其他学科还不多;二是在分层标准方面存在单一、简单、随意性较大、理论依据和说服性差等问题;三是针对不同层的学生如何公平地考核仍是一个难点,处理不当也易造成学生的不良反应,甚至影响分层教学效果;四是分层教学给管理和教学增加了工作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良好地借鉴“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仍值得进一步的探索。

5 总 结

分层教学模式在国内得到了很多教师的认可,实践证明它对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成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实践中,教师们也逐渐发现在实施中存在诸多不足,如教学过程分层实施困难、学生易产生不良情绪等。如何优化分层教学模式,使分层更科学、考核更公平、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以及“教学过程最优化”仍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纪淑军.布卢姆:美国教学改革大师[J].教育与职业,2013(8).

[2]袁平.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4).

[3]龙爱琴.巴班斯基差优生教育理论对职业教育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4(13).

[4]李力刚.巴班斯基“最优化”理念在高中物理规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5]王爱军.分层教学发展与研究综述[J].成人教育,2011(8).

[6]陈栀.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高职英语分层次教学模式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9).

[7]冯俊英.从分层到无层——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分层教学的创新探索[J].黑河学刊,2014(5).

[8]刘雅敏,朱正才.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改革新探——按技能分级学习、按模块分层上台阶[J].外语界,2009(4).

[9]张婷.分层教学背景下高职生英语学习情感现状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

[10]徐华.分层教学在高职院校乒乓球选项课中的实验研究[J].运动,2012(12).

[11]葛汉强.高职《软件测试》课程分层教学之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1(8).

[12]李影.高职高专体育课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3,27(3).

[13]庆利赢.高职公共英语“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实践与分析[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

[14]陈兵.高职经济数学分层教学实践与反思[J].高职教育,2011(3).

[15]王海燕.高职课程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4(3).

[16]李自勇.高职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验[J].卫生职业教育,2013(8).

[17]何群英,胡伟心.高职教育课堂隐性分层教学实践——以“数控加工实训”课程为例[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4(12).

[18]陈君.高职院校“分层教学”研究综述[J].成人教育,2014(8).

乒乓球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1 问题的提出

乒乓球运动是高校学生非常喜爱的球类项目之一。其场地小、节奏快、打法类型多、旋转变化不易预测、等现象, 使多数学生在赛前和比赛期间发生较复杂的心理活动。其一, 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形成良好的赛前心理状态, 在比赛中发挥较高的水平, 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其二, 则向着消极的一面发展, 形成不良的赛前心理状态, 导致比赛效果不理想, 由于无法体验成功的喜悦, 使心理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

2 研究方法与对象

2.1 研究方法

采取理论与教育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为文献调研、心理测量、教学试验、比赛检验、数理统计等。

2.2 实验对象

加格达奇第六中学02、03、04级特长学生;齐齐哈尔大学02、03、04级特长学生;大庆师范大学04、05级体育俱乐部学生。

3 实验的理论依据与目的

3.1 理论依据是实验研究的基础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 整理出与促进高中生在乒乓球比赛紧密联系的三种心理机制:其一, 中枢神经最佳唤醒水平理论。其二, 社会交往理论促进心理健康学说。其三, 分散注意理论促进心理健康学说。通过梳理与分析, 以上几种通过体育活动和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心理学说有着充分的科学道理。

3.2 教学实验的目的

根据具体的心理活动设计心理目标, 是这一研究的基本目的:一是培养身心全面健康的大学生。二是整体的研究要从“以增强体质为中心”的单一学科实践, 转向“为了每一个中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生态型的实验研究。三是大学生的心理是生物、社会、环境三者的和谐统一。因此, 此项研究的结构应是德、智、美与比赛的有机结合;还要把推动高校乒乓球运动的开展和通过比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寻找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探索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

4 在试验中具体采用的方法

4.1 心理训练融入在身体和技、战术训练中

为了使受测者在身体、技、战术练习时能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 以符合比赛的需要, 在实验中采取以下方法:其一, 放松技能训练。利用语言暗示、意念和想像引导, 有意识、系统地训练肌肉动作逐步达到松弛、配合均匀的呼吸, 从而使身体、情绪、心理处于平静状态。其二, 表象技能训练。这种方法是使运动员想像他通常感到放松与舒适的环境, 让学生在头脑中将自身置于这个环境之中, 使身心得到放松。通过反复多次的练习强化建立起对技能的正确概念, 顺利实现量与质的转化。其三, 注意技能训练。在教学与训练中适时发出控制信息, 吸引学生注意;设置嘈杂环境养成排干扰、专心致志学习的习惯;利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转换进行训练。

4.2 良好的赛前战斗准备

指导学生在赛前养成做好充分的赛前心理计划和对策库:心理计划是指比赛前和比赛期间使参赛者充分做好心理准备的计划, 它包括赛前的比赛形势分析;准备活动时间、强度、内容等。对策库则是指对可能出现的每个问题要采取的方法, 包括怎样做?如果这样做无效怎么办等?对对方的了解, 例如, 今天面对的是进攻型选手还是防守型选手;对手使用的是直拍或横拍;用的是反胶、正胶、生胶、半长胶;是左手还是右手;是近台快攻打法还是削攻打法等。尽量把所有情况分析到位, 做到知已知彼。比赛中自己如何防守、怎样进攻、针对对手设计战术, 如果条件允许, 最好通过热身、交谈等了解对方的特长, 了解对方擅长的发球、击球、落点规律和球路, 自己在比赛中如何应对以及在比赛期间出现异常情况应当如何应对等。

4.3 对赛前和比赛期间所产生的不良心理现象要及时进行调控

在赛前和比赛中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 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学生, 把对方与己方的实力进行详实的比较:分析本方特长, 寻找对手的弱点, 鼓励学生树立坚定信念, 坚信自己若能较好发挥、保持心理稳定、注意力集中在比赛的细节上则完全能够取胜, 用自己的特长有效的遏制对手的弱点, 把对方的弱点找准, 分析透彻, 特别是通过对对方个人技术特点和战术路线的分析, 制定出有效的防守和进攻措施, 增强自信心。

4.4 在赛中出现情绪波动时的调节方法

其一, 运用呼吸调节法。有意识地进行舒缓的腹式呼吸, 使心理得到安静。其二, 自我语言暗示。当场上出现情绪不稳定时, 可运用语言暗示如“放松”、“现在情况很正常”、“和赛前预计的相同”等使心理得到放松以稳定情绪。其三, 教师行为暗示。在学生发生慌乱时, 教师的言谈举止应格外沉着, 教师应表现得有信心, 有激情, 用自己镇定的情绪感染学生, 使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的控制。

5 结语

大学生在进行乒乓球比赛时的心理训练和技、战术训练共同构成乒乓球运动训练的完整体系。乒乓球比赛是谋略、体力、技术、战术、心理的综合较量, 所以要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技能并通过比赛实践加以运用;乒乓球心理训练是针对乒乓球比赛时的心理现象, 有意识、有目的的施加积极的影响, 形成良性心理状态、提高心理能力、发展心理品质, 即全面开发人脑, 提高其反应能力的过程。因此, 只有把心理、技战术、身体训练有机结合, 形成相辅相成的整体, 才能形成具有明显功能放大效益的整体训练控制系统, 才能全面挖掘学生的身心潜能, 以适应乒乓球比赛及日趋激烈竞争人才的时代的需求, 实现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

摘要:心理素质是决定一个人成才和成功的必要条件。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说得好:“平时练的是战术, 比赛比的是心理”。在双方技、战术水平不分上下的情况下, 比赛的胜负往往取决于心理。比赛中普遍存在着诸多的不良心理素质, 这些越来越引起教练的重视。那么, 如何在乒乓球比赛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体育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乒乓球比赛,培养,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 姚家新.竞赛心理咨询与心理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5.

[2] 祝蓓里.体育心理学新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乒乓球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摘要:乒乓球是我国国球在我国中小学以及大学中都是很受欢迎的,乒乓球占地面积小,器材简单,运动安全,再加上乒乓球的特点是速度快、旋转强、变化多端,这些特点决定乒乓球能够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反应灵敏、协调和操作思维能力,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秀品质。本文分析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乒乓球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们关于乒乓球运动和新课程标准的认识和体会,分析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乒乓球教学能力提高的重要性,提出了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乒乓球教学能力培养的若干办法,旨在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乒乓球的教学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未来学校体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体育教学改革;乒乓球;教学能力;培养

一、河南省师范类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乒乓球教学能力现状

(一)体育教育学生乒乓球基础较差

学生们在选择乒乓球为自己专项时,主要是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对乒乓球的认知以及就业方向来选择的,而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较低,有些甚至没有接触过乒乓球的学生。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训练中学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堂上老师不能跟每个同学陪练,这就需要有水平相对较高基础较好的学生来帮助学生提高,但学生的基础又普遍比较差,这一系列因素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变弱,学习信心受挫,进而影响到整个乒乓球专选课程教学的进度和效率。

(二)学生实践机会少,实践能力较弱

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中,对于乒乓球教学的实战训练重视程度不够,由于该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且老师都会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技能的传授。因此,留给学生们的实战训练的时间就会相对比较少。此外,学生缺乏锻炼机会也是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较弱的一个因素。通过乒乓球专项课程的学习后,学生基本上都可以正确的进行动作示范,但学生在乒乓球的教学和训练上的工作经验和能力不足,导致学生的教学和训练能力都相对较弱。据了解,能够独自胜任赛事编排与组织的学生只占总人数32%,还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不具备够独自胜任赛事编排与组织的能力。另外,在裁判证获取情况调查中发现,仍然有 18.8%的专选学生没有取得裁判证,这也可以侧面反映这部分学生可能没有过乒乓球裁判执法的经历。学生实践机会少是高校乒乓球课程教学中的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乒乓球课程教学课时不足

体育教育专业的乒乓球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课共32课时,教学内容包括运动概述、基本理论、规则与裁判法、竞赛组织与编排、场地器材与设备、基本站位与姿势、步法、发球与接发球、推挡技术、攻球、弧圈球、搓球、削球、组合技术、基本战术、双打技术等。由于学生对于技能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又要从基本的技能抓起,既要学习技能,又要进行理论方面的学习,还要进行裁判工作的实习。教学内容多、教学课时的不充足,严重制约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

(四)学生对乒乓球课程的重视度不足

在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专项课程中,由于课程安排较少,课时不足,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技能的标准较低,从而导致了学生们对该项课程的积极性和重视度较低,且部分同学存在应付考试的心理。学习时不注重把握细节,动作不规范,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完全没有理解到学习乒乓球教学能力的重要性。再加上乒乓球技术繁杂多变,球路变化多端。想要提高乒乓球水平需要长期反复的训练学习,是没有捷径的,然而有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学习后,技术水平并没有明显的提高,便对乒乓球的学习失去了兴趣。

二、对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改革建议

(一)加强教学场地设施的维护与管理,优化课程教学环境

加强师生交流,以学生為主题,转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使学生认识到掌握乒乓球知识的重要性,并将这一外部因素内化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动力。据了解,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专选学生的基础较薄弱,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教师可要求学生建立“运动笔记”,通过学生记录每次课程前后的学习状态,课堂中遇到的问题,运动技能获得的感觉以及对教学的一些看法等,教师既能及时的了解到每一个学生所处的状态和反馈的信息,又能适时调整课程教学的进度,并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通过运动笔记,主动思考和探究学习问题,及时调整学习状态,使其更清晰的看到自己的学习轨迹,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培养了自身独立的能力,并最终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二)科学运用教学方法方式合理化,快速提高学生乒乓球技术的教学能力

在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专项课中,教学方式不能只是单一的传统教学,应是多种多样的新型教学法,来提升老师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合作性的教学方法和启发式、程序式的教学,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式教学方法:主要是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启”字上,教师通过传授各种知识来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和思考,掌握运动技能;合作性教学方式:在传统体育教育组织形式下,教师上课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有意识地把技术水平不同的学生分成5到7人的合作学习小组,小组大致由1名技术水平较高、二到三名技术水平一般和一位或两位基础较差的学生组成。通过这样的分组可以促使学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清晰明了,主要起引导与促进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调整教学内容,适当增加专业年限与课时数

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增加实践能力培养的内容以及增加教学课时,术不能盲从定制的教材,如:乒乓球技术基础相对较扎实的班级,教师应侧重理论知识的教学以及培养学生如何运用自己已掌握的乒乓球知识与技能进行实践运用的能力。另外,学生乒乓球动作示范能力与实战能力常出现“脱节现象”,教师应注重学生技术动作的运用,并增加战术理论知识的讲解,提高学生的战术执行能力。在乒乓球专选课程教学内容同样多的情况下,学习课时较多的学生相对学习课时较短的学生相比,在乒乓球的基本技术的掌握与实践上以及乒乓球相关知识的了解都不如学习课时较多的学生。乒乓球专选课程的总课时数跟开设年限的多少有关,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适当地增加乒乓球专选课程的开设年限与课时数,以满足师生的教学需要是很有必要的。

(四)在训练中增加比赛环节,增加学生的实战经验

乒乓球运动主要是通过比赛形式来证明水平高低的一个途径。以赛代练这种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积攒更多的实战经验,有很多同学训练的东西不能很好地与比赛进行结合,就会导致练球与比赛是脱节的,在平时的训练中以赛代练是很重要的,在严格的比赛条件下,按比赛的规则和方式进行技能学习和练习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运用比赛,提高学生的实战经验,合理处理每一个球。而且可以在比赛中学生可以更容易的学习乒乓球规则,有利于了解有关乒乓球的裁判知识,学生的全面性和实践性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盛开俊.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专选人才培养方式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3.

[2]张玉超.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乒乓球教学能力培养的探讨[J].运动,2015(5):1-3.

[3]黎红文,李琦玮,熊百华.新课标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7(11).

[4]张学研,王崇喜.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与评价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0(6):16-18.

[5]徐文佳.浅析大学专选体育课中的乒乓球教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7):200-201.

乒乓球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摘 要:中国乒乓球学院的创建是乒乓文化和中国文化传播的一个新平台,是发展我国体育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契机。在分析中国乒乓球学院的创建对体育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促进作用的基础上,指出中国乒乓球学院的体育文化传播使命,明晰了其作为我国大国形象的标杆、退役运动员保障的基站、地缘文化认同重塑与发展的动力、乒乓“类意识”泛化的手段、中国文化传播的平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体育文化;中国乒乓球学院;软实力

2010年9月,斥资1.3亿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国家体育总局共建,由国家体育总局发展中心和上海体育学院承办的中国乒乓球学院落成于国际大都市——上海。中国乒乓球学院作为我国乒乓球运动项目专业化的一个平台,是我国软实力传播的新生代,也是我国积极挖掘体育项目软实力的一个重要举措。贵为“国球”的乒乓球运动,从为中美外交破冰铺路,到包揽世界金牌提振民族士气,再到为体育体制探路,直至传播中国软实力,它在中国承担的社会使命正不断扩大。“国字号”体育运动项目学院——中国乒乓球学院,不仅承载着我国“体教结合”正规化的梦想,也承担着提升我国体育项目软实力、宣扬乒乓文化与中国文化的重任。本文主要以中国乒乓球学院的创建理念、办学定位等方面为出发点,探究中国乒乓球学院的文化传播使命,明晰其所承担的体育文化软实力职责。通过论述指出中国乒乓球学院应作为我国树立体育大国的形象标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式理念传播的平台、通过地缘文化重塑与发展乒乓文化的动力、唤醒国人乒乓“类意识”的手段、退役运动员保障的基站。中国乒乓球学院的发展虽然刚刚起步,其发展将成为乒乓球运动项目在世界范围内均衡发展的一个动力,也将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体育文化软实力以及乒乓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平台。

1 从软实力到乒乓球文化软实力

文化是贯穿软实力的经纬,是维系软实力的灵魂。缺少文化高度的软实力是短视的,缺少文化深度的软实力是肤浅的,缺少文化包容的软实力是狭隘的,缺少文化创新的软实力则必然会走向僵化和萎缩[1]。每每当提及“软实力”之时,惯以“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来代替“软实力”,认为文化领域的人文魅力是“软实力”的灵魂。事实上,1990年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哈弗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Nye)首次提出的“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他将国家的软实力归因于三种主要资源:其一是能对其他国家产生吸引力的文化;其二是能真正实践的政治价值观;其三是能被视为具有合法性和道德威信的外交政策[2]。由此可见,“软实力”的真正内涵不仅仅包括文化,还有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的下位概念,是“文化力”与“软实力”的叠加。对于文化领域来说,文化软实力包括体育文化软实力的部分内涵,而对于体育领域来说,体育文化属文化的下位概念,体育文化软实力是体育文化力与体育软实力的叠加。乒乓球运动是体育运动项目之一,而乒乓文化所展现出来的影响力,具体的可以被称为乒乓文化软实力,隶属于体育文化软实力。因此,软实力、文化软实力、体育文化软实力、乒乓文化软实力应该隶属于四个层级,是相互交融而又层层递进的关系。

体育文化软实力是在一定的体育硬实力基础上形成的,通过文化的形式在较长时期内对国内外公众产生的一种无形的力量,其核心是体育价值观,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选择力和排斥力。而乒乓球文化软实力则是以乒乓球运动为基础而产生的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选择力和排斥力,它体现在乒乓理念的定位、国球文化的传统、国球形象、国球声誉与品牌以及教练员、运动员退役后的再就业能力上,最终表现为乒乓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对观众的吸引力以及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体育文化软实力以及乒乓球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而中国乒乓球学院的建立则是我国开始着手于乒乓文化软实力建设,从软实力方面去完善乒乓球运动的重要举措。

中国乒乓球学院是世界上唯一一所以乒乓球为专业的高等学府,坐落于国际大都市上海,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由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和上海体院承办,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作为业务主管部门,实现理事会下的院长负责制,名誉理事长由国家体育总局分管领导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理事长由国家乒羽中心主任担任,执行理事长为上海体院院长,乒坛前辈、原国家体委副主任、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为学院名誉院长。其办学定位于建设集“教学、训练、研发、培训、赛事与对外交流”于一体、包含所有办学层次、坚持学历教育与日常培训相结合的世界一流特色学院,履行“高等教育教学、高水平运动员训练、国内国际培训、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与文化传播”五大职能,着力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卓越才能、创新精神的乒乓界精英,逐步实现“三大目标”——成为国内外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乒乓球运动管理人员的培养基地,成为传播“国球”文化的教育基地和文化交流基地,成为我国“体教结合”的示范基地。[3]

中国乒乓球学院将理论、研究、竞技、文化集合于一身,担负着推广乒乓球、传播中国文化、开创中国乒乓球历史的使命。要让中国乒乓球学院承担起传播中国文化和乒乓文化的重任,重视人文素养教育以及文化传播是其发展的首要任务,淡化项目的竞技色彩、强调项目以人为本的普适性是其全球化发展在实际操作层面应当注意的问题。而针对于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来说,无论是称霸世界体坛的体育项目还是民族性质很强的体育项目终究是要为人服务的。稳、准、狠、快速、旋转等乒乓球理念适用于竞技体育领域,而对于全球范围内具有普适性的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来说,以人为本、团结合作、沉着稳重、博弈思考等人文素养的体现更为重要。乒乓球运动项目软实力的提高,会使中国的“包揽”、“金牌”、“夺冠”等竞技豪词的光芒不再如此之刺眼,也将是“文化”、“人文”、“普适”最终成为乒乓球运动发展的真谛。正如胡小明教授所说的“以拥有多少金牌来衡量运动项目的发展与否,是弱国心态”,作为乒乓球大国的中国,乒乓球运动项目的普及、均衡发展,乒乓球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才是真正的和谐之音。

3 中国乒乓球学院与我国体育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中国乒乓球学院的成立与发展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力,从而将乒乓球文化的构建提升为乒乓文化软实力的构建,它也将在外交层面作为我国大国形象的标杆,在政策层面为退役运动员提供保障的基站,在文化层面则将是中国文化传播的平台、乒乓文化重塑的契机、地缘文化发展的动力、乒乓“类意识”泛化的手段。

3.1 体育大国形象的标杆

“大国”之谓“大”,并不在于国土面积,而在于经济实力、国际形象以及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位置。“体育大国”之谓“大”,也不在于金牌第一,而在于体育发展、国民体质以及在体育领域的话语权与影响力。经济上,我国的GDP已经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正在步步向大国目标迈进。体育上,我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完成了“世界给我十六天,我还世界五千年”的愿望,大国形象赫然崛起。虽然总书记在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会上提出“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总体要求,但是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距离体育强国的定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下要做的是首先将体育大国的形象巩固好,无愧于“体育大国”之“大”。中国乒乓球学院在国内实践国外推广的过程,必将成为我国树立体育大国形象的一个标杆,为我国巩固好体育大国之形象做出重要贡献。中国乒乓球学院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所以乒乓球为专业的高等学府,它的设立包含着我国体育界以及乒乓人士的国球情怀,更展现了我国主动承担起乒乓球运动推广责任的大国形象。乒乓球之于我国犹如跆拳道之于韩国、相扑之于日本、橄榄球之于美国、足球之于巴西,属于传统优势项目,乒乓球运动曾经为我国脱掉“东亚病夫”帽子、振兴民族自豪感起到了重要作用,“乒乓外交”曾为中美建交铺路、为中日友谊搭桥。我国的乒乓球运动可谓登峰造极,已经到了开始为包揽所有金牌而苦恼,为没有对手而担心的地步。国际奥委会也一再改制,都是通过限制中国队而试图达到乒乓球运动的均衡发展目的。限制中国等于限制乒乓球运动优势国家发展乒乓球运动,这终究是治标不治本的。与此同时,我国在服从国际奥委会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尝试通过“乒乓球国际推广计划”以及建立乒乓球学院来从根本上实现乒乓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均衡发展。通过系统的、正规的途径将最优秀的教练员、科研人员组织起来,在高等教育的旗帜下,科学挖掘中国乒乓球运动的核心力量与核心精神,让源于欧洲的乒乓球运动在中华文化的陶冶下成为世界人民的运动。中国乒乓球学院的建立与推广,将是我国体育大国形象的一个标杆,是我国树立与巩固大国形象的重要途径。

3.2 退役运动员保障的基站

竞技体育的循环发展犹如生命有机体一样,要保持一种“生态平衡”,同样需要有新陈代谢的过程。一部分运动员退役,一批后备人才作为补充,维持竞技体育“新陈代谢”的动态平衡,这一平衡过程包括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运动员的训练与竞赛、运动员退役三部分。竞技运动员的运动生命周期是极为短暂的,当竞技状态达到高峰之后,必然迎来退役和再就业过程。而在举国体制下的中国竞技体育夺金夺标的途径是建立在牺牲大多数、成就极少数、舍弃人的全面发展、追求单一的竞技成绩的基础上的。专业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优秀,却没有接受过全面系统的文化教育,一旦失去了竞技能力而无所适从,成为了竞技体育的牺牲品。退役运动员,尤其是重竞技的退役运动员就业难,已经成为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一个症结。辽宁省前亚运会男子举重冠军才力、女子柔道奥运冠军高凤莲、全国女子举重冠军邹春兰等,都曾经有过辉煌的竞技体育成绩,而因为没有生存技能,在脱离了竞技体育的庇佑下,成了文化知识的侏儒无法立足于社会。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说:“由于体育运动有助于将身体置于为心智服务的位置,它在任何文明需求中都值得具有一席之地。”而中国乒乓球学院的建立和推广,将有效地解决运动员文化知识学习不系统的缺憾,在传授乒乓球技能的同时,传授文化知识,让其享受到“举国体制”集约化优势的助力和“体教结合”的双重保障。同时中国乒乓球学院也将给其他乒乓球运动员和教练员提供一个就业的平台,使素质较高的运动员、教练员以及管理人员能够充分延长他们的运动生命周期。“体教结合”的中国乒乓球学院不仅仅在培养运动员的过程当中渗透进去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并且能够通过提高运动员本身的文化素质,能使其拥有在退役之后有立足于社会的本领,也为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提供了平台,故而是退役运动员保障的基站。中国乒乓球学院通过系统的文化业务课学习,将基本文化素质以及基本职业技能与竞技运动成绩相结合,培养具有深厚文化素质的高水平运动员。

3.3 地缘文化认同重塑与发展的动力

地缘文化认同是具有文化亲缘关系并具有地理亲缘关系的国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相互信任。例如,“欧洲一体化是建立在欧洲主义基础上的,欧洲主义设想的建立则基于意识形态上‘我们欧洲人’这种自主性的共同体”[4]。随着亚洲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东南亚国家的领导人哈蒂尔和李光耀提出的“亚洲价值观”曾引起全球的关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陈峰君教授认为,“所谓亚洲价值观一般被归纳为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自强不息的进取神、义利兼顾的行为准则、克勤克俭的生活信条,其核心是整体主义的儒家价值观”。“亚洲价值观”是儒家文化吸收了现代化因子的基础上形成的。从东亚文化认同的来源看,主要是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亲缘性的传统社会价值观念,包括注重集体主义的伦理、天下大同、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各族文化和谐发展的传统儒家思想。[5]因此这种深厚的文化亲缘性为推动乒乓球运动领域建立“中国核心、东亚轴心、亚洲重心”的地缘文化认同提供了前提。目前世界范围内的乒乓球运动虽然在亚洲开展得最为火热,但是谈到乒乓文化的时候,人们仍然习惯于将乒乓文化归结于欧洲文明,从欧洲文化的角度去解析乒乓文化。既然乒乓球运动发展的重心已经转移至亚洲,那么深受亚洲文化影响的乒乓球文化也应受到世界人民的重视。中国乒乓球学院应正确利用东亚文化的亲缘性,以及亚洲儒家文化的核心精神,树立“中国核心、东亚轴心、亚洲重心”的地缘文化认同,让地缘乒乓文化以亚洲为基地形成一股强烈的思想风暴,通过中国乒乓球学院传播亚洲地缘乒乓文化,深化乒乓文化的内涵,让亚洲的乒乓文化虽然不致于取替欧洲价值观为核心的乒乓文化,至少也要与其平行,让欧洲乒乓文化乃至世界乒乓文化与亚洲乒乓文化共荣辱,在整合与创新中推进世界乒乓文化的发展进程,从而达到推动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最终目的。

3.4 乒乓“类意识”泛化的手段

体育的“种意识”通过体育手段实现“强兵强种”,而体育“类意识”则是将体育上升到“培养世界公民”的高度。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演变的轨迹是:从近代“求生强种”的民族意识,向建国后“为国争光”的国家意志演变,未来将回归体育的本质属性的“类意识”上。1953年我国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的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四年正处于政治主导型社会,国人期盼着“救亡图存”,希望通过体育“强兵”、“强种”、“强国”,乒乓文化具有的强烈民族复兴性质的“种意识”,“乒乓外交”、“小球推动大球”都停留在“强国、强兵、强种”的“种意识”上。而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主导型社会,乒乓球运动突出“为国争光”,“你不要这一球祖国还要这一球”的警句也充分体现了当时的“种意识”。可以肯定,在政治主导型和经济主导型的社会,乒乓球突出为政治服务、强化国家意志是完全可以理解。但是欲建立“体育大国”,树立乒乓球责任大国形象,促进乒乓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均衡发展,必然要将乒乓“种意识”向乒乓“类意识”转变,将乒乓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大义相结合,体现其“公平竞赛,教育青年,促进和平”的宗旨[6]。因此,当下中国乒乓球学院的建立与推广正可以从体制与结构上实现泛化乒乓“类意识”的功能。抛开民族主义与国球情节,积极输出优秀的乒乓球理念、出色乒乓球运动员与教练员以及管理人员、一流的乒乓技术,积极培养其他国家的乒乓球运动员,宁为他人做嫁衣,这就是将“种意识”置之度外,将“类意识”集结我胸的表现。体育无国界,体育文化更是世界文化的产物,是属于全人类的。当我们积极输出乒乓球技术以及理念的同时,通过中国乒乓球学院对中国文化和乒乓球文化的促进、通过增强乒乓文化软实力而构建为中国培育体质健康的世界公民奠基、为乒乓球运动项目在世界范围内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基、为树立和平发展的大国形象奠基的理念。

3.5 中国文化传播的平台

中国乒乓球学院的“三大目标”是成为国内外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乒乓球运动管理人员的培养基地,成为传播“国球”文化的教育基地和文化交流基地,成为我国“体教结合”的示范基地。在三大目标当中,无论是人才培养基地、文化教育与交流基地还是体教结合示范基地都将渗透着中国文化于其中,如孔子学院一样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平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西方社会之所以有国家敌视中国,大多数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的文化,或误读中国或听信恶意谣传。传播中国文化,宣传中国“和平崛起”的理念,应该是走学院式发展道路的教育机构的职责。之所谓“文化”,究其根本是以“文”去“化”人或事物,使被“化”之物达到“文”的状态。欲达“文”“化”之状态必先经过“文”“育”的过程,由“文”“育”到“文”“化”。针对于国内而言,中国乒乓球学院是世界上唯一一所以乒乓球运动为专业的高等学府,既然称之为高等学府,那么中国乒乓球学院应一改往日乒乓球运动学校的风格,以高等学府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我们争取运动项目的均衡发展,我们追求乒乓球运动的普适性,但是,我们更应该明白乒乓球运动的根本是人,是一种依赖于人的发展的一个项目。要“文”“化”乒乓球运动,必先“文”“化”其运动的执行者,在对运动员进行运动技术战术培养的同时,更加注重于运动员人文素质的系统培养,将“体教结合”落实到教学与训练当中,让“体教结合”不再成为一句代表形式主义的空话。只有真正实现以 “文”“育”体和以“文”“化”人,才能有效提升中国乒乓球学院的整体人文素养,让人文素养之花开在中国乒乓球学院这块高等学府的圣地之上,让人文素养的香气弥漫于整个学院,浸润学院的每一个管理者、执行者的心灵。文化可以让竞技体育不再是一种赌博,不再是唯一胜利者的舞台,更多的竞技场上的失败者依然有机会成为生活的强者。针对于国外而言,中国乒乓球学院的发展趋势是国际化,通过中国乒乓球学院向世界各地传播乒乓球运动技术、乒乓球文化,让乒乓球运动能够成为一项为世界人民所爱的体育运动。在海外建立中国乒乓球运动学校,则更要求其浓厚的人文氛围,把中国文化融入其中,让国外选手在接受良好的乒乓球运动技术学习的时候,能够接受并了解中国的文化,让文明古国的文化真正发挥“文”“化”的作用,以 “文”“育”体和以“文”“化”人。中国乒乓球学院理应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平台,成为我国文化软实力、体育文化软实力以及乒乓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平台。

4 结束语

让世界了解中国,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有多种途径,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国家形象的塑造通过文化的传播方式得以实现。文化传播的独特作用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外交等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文化维度的“力”的作用正在丰富新世纪中国形象的内涵[7]。我国文化部长孙家正曾把文化比作“水”,文化因其特质似水,柔而有力,因此能渗透人心,文化的交流是人类心灵的交流,是情感的沟通,作为一种“软实力”具有其他交流不能替代的作用。由软实力而衍生的文化软实力、体育文化软实力、乒乓文化软实力之间是既相互交融而又层层递进的关系,其中任何层级的软实力都是具有影响力作用的。虽然中国目前的文化传播仍处于“文化逆差”状态,但是诸如中国乒乓球学院这样的走学院式发展道路的组织机构分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成为传播中华文明的基站。发展壮大具体体育运动项目的软实力,将助力我国体育软式力的提升,也将成为我国软实力建设的又一举措,中国乒乓球学院肩负着重要软实力传播使命。

参考文献:

[1]张国祚.2010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7.

[2]Joseph,Nye.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es [M].New York: Public Affairs,2004.

[3]中国乒乓球学院[EB/OL].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536033.htm.2010-12-12.

[4]白石隆.秩序形成的关键是“日本化”还是“中国化”[M].日本,2003.

[5]王岗.体育的文化真实[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81.

[6]宋继新.文化兴体——建设体育强国的抉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2):2-3.

[7] 陈强,郑贵兰.从“中国年”到“孔子学院”——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的柔性塑造[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1):73.第29卷第1期2013年2月

上一篇:小学数学老师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理想艺术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