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教学论文范文

2023-09-16

乒乓球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结合国内高职院校面临现状,在回顾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上对国内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现状进行介绍。国内的分层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仍有不足。文章在简要分析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后,进一步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分层教学;最近发展区; 高职院校

1 前 言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中明确提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这使国内高职院校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国内许多高职院校仍面临诸多问题。近年来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入校门槛明显较低,使高职学校生源综合素质显著下降,学生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能力相差较为悬殊,给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为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提高学生满意度,增强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兴趣、提高其毕业后的就业能力,很多学校已经开展“分层教学”。本文在回顾“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上,对国内高职院校的实践研究情况进行介绍。

2 分层教学理论基础

19世纪中期分层教学开始出现,其标志是1868年由美国教育家哈利斯在圣路易州创立的“活动分团制”,又称“弹性进度制”( Flexible System)。这是一种以学习能力为分班标准的教学形式。

2.1 最近发展区理论

20世纪20年代,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从事教学与发展问题研究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概念。他认为儿童存在“现有发展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二者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他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现有发展水平”,还应关注“最近发展区”,最终要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这样才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2.2 掌握学习理论

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根据长期的教育考察,布卢姆提出:“除了占学生总数的5%的超常学生与低常学生之外,其余95%左右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方面并不存在什么差异……只要提供适当的条件,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会一个人在世上所能学会的东西。”经过布卢姆及其同事的多年实验研究,掌握学习理论显示了良好的效果。实验表明,虽然这种理论不能使95%学生达到A等成绩,但能使大约80%学生达到A等或B等成绩。

2.3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20世纪70年代初,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内涵是:“教师通过有意识地对教学方案进行优化选择,来确保所选教学方案不仅能够保证教学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而且能够达到尽可能满意的教学效果。”优生和差生教育思想是这一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在学习的不同过程中,选择班级整体、小组讨论的和个人的学习等形式的有机的结合方式,让每种形式都发挥出最优的效果。”

2.4 多元智能理论

1983 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 人有语言智能、节奏智能、数理智能、空间智能、动觉智能、自省智能、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八种天生的智能。这些智能的开发程度依赖于个体后天所受到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这一理论的启示在于,应该承认学生在智能上存在个体差异,进一步发掘并肯定学生在某方面的智能,突出教学过程中的个性化,使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各项智能的发展。要改变单一的分数评价机制,应从多方面认识学生,作出合理的评价。

3 高职分层教学实践研究现状

国内高职院校对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主要以英语课程居多,其他课程还包括计算机基础、数学、机械制图、软件测试及体育类课程等。

3.1 文学类

冯俊英(2014)对其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进行分层教学的实践进行了反思,认为目前应用高考成绩或与分层摸底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仍不完善,建议摸底考试应该采取听说和读写分别测试,创建一种按技能分层的模式。她的依据是刘雅敏等人的研究显示,很多学生的听说和读写技能发展不同步。对于B班学生可能因被贴上“差生”标签而产生负面心理影响,她认为应对班级作动态管理,另外要切实贯彻“因材施教”,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区分,使A、B层学生都能不断取得进步。测试和评价还应进一步优化,它会直接影响到分层教学实践的效果。李艳蛟(2010)在总结《中文速录》课程分层教学经验中认为,速录是技能性很强的课程,讲究“精讲多练”,45分钟的课,教师只讲15分钟,学生练习30分钟。分层备课是关键,要求教师确定不同层次的训练目标,制作不同层次的训练材料、设计不同的教学流程、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要加强学习辅导和心理辅导,尊重全体学生,避免出现学生心理受到负面影响。她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不及格的学生由13人减少到4人,优秀生从8人增加到15人,实习单位也给予了积极评价。庆利赢(2011)采用“走班制”分层教学法对《英语》课进行了实验,通过入学后的分层考试和借鉴高考成绩对学生分层,在不打破原有行政班级的基础上将学生分为A、B两组,学生只在上英语课时分别去不同班上课。教材和教学内容均不相同。对2006届和2010届学生进行对比时发现,采用分层教学的2010届学生B级考试成绩与2006届有显著差异。

3.2 理学类

陈兵(2011)对《经济数学》课进行了显性分层教学研究,将学生打破原有班组进行重新组合,分为A、B和C三层(三个班)。结果显示,三个班的学生的学习成效得到提高。其中的关键部分在于对不同层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及考核标准。但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如C层学生缺乏自信,不与教师互动;如何公平考核也是一个难点。李自勇(2013)对高职《数学》课程进行了研究实验。他将教学实验过程设计为5个环节,分别是学生分层、目标分层、分层施教、分层测评和反馈矫正。学生分层主要依据第一学期成绩和高考成绩确定,编为3个班。有分层测评方面,保证每个层的学生都能达到预期目标,满足各层学生对成就感的要求,消除学生畏难情绪、提高学习兴趣。经过对2010级和2011级学生实验前后的结果比较发现,学生在认为数学难学、喜欢上数学、有信心学好数学、头疼做数学作业和数学及格率5个方面都向良好方面发展。分层中同样出现了个别“差生组”内的学生出现逆反心理、自卑和压抑。“优生组”出现了自满情绪。

3.3 工学类

葛汉强(2011)在《软件测试》课程中实施了分层教学,整个教学活动在四个方面进行分层,分别是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强调教学过程体现“因材施教”理念,基本层次的学生着重开发非智力因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中、优层次学生注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着重培养独立思考和钻研精神。实施结果表明,高职学生对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满意度很高。王海燕(2014)对《数字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课程分层教学进行了实验。首先对学生进行了分层,标准包括学生的理论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兴趣爱好、家庭条件等非智力因素,将学生分为上、中、下三组。然后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作业、辅导和考核进行分层。以三个平等班进行横向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成绩优于对照组。但分层教学也带来了管理难度大、教师工作量重等问题。何群英(2014)对《数控加工实训》课程进行了隐性分层研究。以前的研究表明,显性分层存在不足,特别是学生对区别对待非常敏感,易产生不良反应。隐性分层要求在对教学目标、内容进行不同的诠释,在学生未知的情况下执行分层理念。

3.4 体育类

徐华(2012)对乒乓球选修课进行了研究,由同一教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授课,保持大纲、教学内容与进度相同,最终从考试成绩、学习兴趣和情绪体验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分层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效果显著。他建议对基础差的小组要重点关注,加强指导,避免出现自暴自弃现象。对基础好的小组要发挥骨干作用,培训学生探究意识。李影(2013)对高职体育课进行了分层教学研究,实验组根据体能、技能进行动态分层,依据为学生 800 米、跳绳、坐位体前屈三项最初测试成绩。采用分层教学,包括备课分层、讲课分层和练习分层。经过一学期的实验,重新测试三项成绩,考核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身体素质都有了提高,但实验组的成绩均值都高于对照组。其经验在于注重教学方法和内容的设计,加强对学生的关爱和鼓励,避免学生出现自卑和兴趣减退问题。

3.5 其他

张婷(2013)对《英语》分层教学中高职生情感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学生情感总体消极,快班优于慢班,尤其体现在学习态度和自尊两个方面。在情感因素中学习态度与学生成绩相关性最高。她建议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及重视形成性评价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态度、促使学生快乐地学习。

4 高职分层教学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近年来面临着诸多困难,生源减少、入学分数较低、新时代学生个性突出、思想多元等都给高职的教学提出新的课题。开展分层教学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满意度、培养优秀技术技能型人才和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以促进社会发展的有益实践。但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分层教学实践与研究仍存在以下的不足。一是研究范围主要以英语课为主,涉及的其他学科还不多;二是在分层标准方面存在单一、简单、随意性较大、理论依据和说服性差等问题;三是针对不同层的学生如何公平地考核仍是一个难点,处理不当也易造成学生的不良反应,甚至影响分层教学效果;四是分层教学给管理和教学增加了工作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良好地借鉴“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仍值得进一步的探索。

5 总 结

分层教学模式在国内得到了很多教师的认可,实践证明它对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成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实践中,教师们也逐渐发现在实施中存在诸多不足,如教学过程分层实施困难、学生易产生不良情绪等。如何优化分层教学模式,使分层更科学、考核更公平、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以及“教学过程最优化”仍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纪淑军.布卢姆:美国教学改革大师[J].教育与职业,2013(8).

[2]袁平.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4).

[3]龙爱琴.巴班斯基差优生教育理论对职业教育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4(13).

[4]李力刚.巴班斯基“最优化”理念在高中物理规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5]王爱军.分层教学发展与研究综述[J].成人教育,2011(8).

[6]陈栀.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高职英语分层次教学模式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9).

[7]冯俊英.从分层到无层——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分层教学的创新探索[J].黑河学刊,2014(5).

[8]刘雅敏,朱正才.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改革新探——按技能分级学习、按模块分层上台阶[J].外语界,2009(4).

[9]张婷.分层教学背景下高职生英语学习情感现状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

[10]徐华.分层教学在高职院校乒乓球选项课中的实验研究[J].运动,2012(12).

[11]葛汉强.高职《软件测试》课程分层教学之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1(8).

[12]李影.高职高专体育课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3,27(3).

[13]庆利赢.高职公共英语“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实践与分析[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

[14]陈兵.高职经济数学分层教学实践与反思[J].高职教育,2011(3).

[15]王海燕.高职课程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4(3).

[16]李自勇.高职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验[J].卫生职业教育,2013(8).

[17]何群英,胡伟心.高职教育课堂隐性分层教学实践——以“数控加工实训”课程为例[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4(12).

[18]陈君.高职院校“分层教学”研究综述[J].成人教育,2014(8).

乒乓球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原训练 动作 力量

随着乒乓球运动的不断普及,各国更加重视,技术水平迅速提高。但乒乓球高原训练却一直未引起广大教练员和科研人员的足够重视。

在高原进行乒乓球训练,由于空气密度小,球体受到的阻力小,故球的飞行速度明显快于平原,这对乒乓球训练影响极大,再加上有的地区较为潮湿,球台的反弹力受到影响,球着台后显得快、低、飘。这就加大了运动员处理球的难度和缩短了处理来球所必须的时间。如果不加强对高原空气密度与乒乓球运动这种特殊联系的研究,在高原进行乒乓球训练和比赛就很难达到现代高水平要求。

一、高原空气密度对乒乓球训练的影响

由于高原空气密度小而导致球的飞行速度明显加快,从而给运动员的动力定型带来两点变化:一是击球前所必须的准备时间缩短,使正常的摆臂幅度受到限制。要适应这一情况,必须减小手臂和身体部分的摆幅,才能提前完成准备动作,保证良好的身前击球的位置;二是在用相同力量击球,球的初速不变的情况下,高原球速在空中飞行时大于平原球速。这样假设某一力量在平原能够击到对方台底边上的球,而在高原必定飞出界外。所以击球时要减慢挥臂速度,就必须控制肌纤维的收缩速度,但这恰成了要加强爆发力难以逾越的障碍。我们称其为“高原轻力量定型”。高原地区的运动员挥臂幅度普遍偏小,显得拘挛,力量较轻,球质也差,击球动作也不如平原地区运动员干净利落、舒展,这正是高原运动员的致命弱点。

由于击球力量越大,在高原击球的初速比平原快的数值越大,打出距离比平原正常打出距离超出的长度也越长,故对力量要求越高的项目影响越大,如对少年和女子影响则相对小,对成年男子影响最大。

由于同一力量的上旋在高原的球速大于平原,这就给人体的反应和位移带来了新的困难。比如,从球台中线向对方球台两大角发出两个球,这两个球的动行路线犹如等腰三角形的两腰,当顶角相同两腰加长时,它们 所夹的底边也加长了,而这条边正好是运动员往返的路线,它的加长使运动员奔跑的距离加长和跑动范围加大了。假设球在运行过程中还带有侧旋,那么球运行的角速度还会加大,这样对运动员的步法要求当然大大超过平原。这两种情况的存在就意味着如下两点:

第一,一些在平原地区可以实现的大范围奔跑的练习内容在高原却难以实现了。如在平原训练时,可以把两张球台拼在一起打多球,让运动员练习大范围奔跑步法,可在高原却很难实现,必须缩小范围和降低质量,由于这些内容的实现不能保证,运动员在这些方面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就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受诸因素影响,在高原所出现的看着球跑不过去或因跑过去的距离超出正常范围而难以回位的情况是大大多于平原的。

第二,由于专项位移难度增加,即意味着对高原运动员的各项素质要求要超过平原运动员。如一般身体素质向专项素质的转移,当平原运动员达到某一特定的一般素质要求时,他就可以转移到高水平的乒乓球专项训练中去。然而当高原运动员达到这一特定的一般素质要求时,由于乒乓球训练的难度相应提高了,所以要向高水平的训练转移就变得难以实现了。

二、缩小动作、减轻力量

前面所指的小动作、减轻力量,是在还未认识到它所带来的危害性之前,自然和不自然的在高原训练中无限的使用它,所以是必须克服的。但是缩小动作,可缩短打出距离,仍然是决定运动员摆速和命中率的较重要因素,即使在平原, 当来球过快过难时,大幅度的挥臂来不及,也得采取此两种办法,何况在高原球速加快的条件下,尽管采取了各种措施,但超出机体反应,力所难及的球仍然还会比平原多。

随球速的加快,对运动员的专项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要抓好专项素质又要抓好以下两点:

首先要抓好一般素质,才能有专项转移的基础,因为高原训练的特殊性要求运动员的一般素质和 专项素质必须要超过平原运动员,所以要特别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制定出科学的、适应高原训练特殊需要的身体计划和方法来,才能使高原运动员的一般素质显著超过平原运动员,并使它有效地转移到专项训练中去。

在专项训练中要特别注重那些以前在高原训练中一直很难实现的,而在平原训练中也是高质量、高难度的训练内容。因为这些内容对有机体的刺激最大,最容易提高运动员必须具备的与高原训练相适应的各 种机能,同时它还可以使一般身体素质向专项素质最大限度的转移,而这些要求一旦实现,高原运动员的跑动 速度和范围将大于平原运动员,而表现出最优秀的步法来。

三、结论

采用高原训练法后,从理论上预测,将使高原球速对乒乓球训练的影响,从不利甚多变有利甚多。如高原空气密度小,将使有机体对氧的利用率高于平原,提高有氧代谢能力;球速快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将有利于加强运动员的爆发力,加快摆速,加强旋转,加强机体的各种快速反应和协作能力,以及与此相关联的运动技能;加大跑动速度和范围,促使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的各项指标超过平原运动员。这样既解决了高原训练的某些难题,以针对性的解决一些本地训练中进展缓慢的难点,打开了理想的大门。

参考文献:

[1] 体育院系通用教材.乒乓球[M].

[2] 中国乒乓球协会.高原训练乒乓球特点[J].乒乓信息.

乒乓球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原训练 动作 力量

随着乒乓球运动的不断普及,各国更加重视,技术水平迅速提高。但乒乓球高原训练却一直未引起广大教练员和科研人员的足够重视。

在高原进行乒乓球训练,由于空气密度小,球体受到的阻力小,故球的飞行速度明显快于平原,这对乒乓球训练影响极大,再加上有的地区较为潮湿,球台的反弹力受到影响,球着台后显得快、低、飘。这就加大了运动员处理球的难度和缩短了处理来球所必须的时间。如果不加强对高原空气密度与乒乓球运动这种特殊联系的研究,在高原进行乒乓球训练和比赛就很难达到现代高水平要求。

一、高原空气密度对乒乓球训练的影响

由于高原空气密度小而导致球的飞行速度明显加快,从而给运动员的动力定型带来两点变化:一是击球前所必须的准备时间缩短,使正常的摆臂幅度受到限制。要适应这一情况,必须减小手臂和身体部分的摆幅,才能提前完成准备动作,保证良好的身前击球的位置;二是在用相同力量击球,球的初速不变的情况下,高原球速在空中飞行时大于平原球速。这样假设某一力量在平原能够击到对方台底边上的球,而在高原必定飞出界外。所以击球时要减慢挥臂速度,就必须控制肌纤维的收缩速度,但这恰成了要加强爆发力难以逾越的障碍。我们称其为“高原轻力量定型”。高原地区的运动员挥臂幅度普遍偏小,显得拘挛,力量较轻,球质也差,击球动作也不如平原地区运动员干净利落、舒展,这正是高原运动员的致命弱点。

由于击球力量越大,在高原击球的初速比平原快的数值越大,打出距离比平原正常打出距离超出的长度也越长,故对力量要求越高的项目影响越大,如对少年和女子影响则相对小,对成年男子影响最大。

由于同一力量的上旋在高原的球速大于平原,这就给人体的反应和位移带来了新的困难。比如,从球台中线向对方球台两大角发出两个球,这两个球的动行路线犹如等腰三角形的两腰,当顶角相同两腰加长时,它们 所夹的底边也加长了,而这条边正好是运动员往返的路线,它的加长使运动员奔跑的距离加长和跑动范围加大了。假设球在运行过程中还带有侧旋,那么球运行的角速度还会加大,这样对运动员的步法要求当然大大超过平原。这两种情况的存在就意味着如下两点:

第一,一些在平原地区可以实现的大范围奔跑的练习内容在高原却难以实现了。如在平原训练时,可以把两张球台拼在一起打多球,让运动员练习大范围奔跑步法,可在高原却很难实现,必须缩小范围和降低质量,由于这些内容的实现不能保证,运动员在这些方面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就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受诸因素影响,在高原所出现的看着球跑不过去或因跑过去的距离超出正常范围而难以回位的情况是大大多于平原的。

第二,由于专项位移难度增加,即意味着对高原运动员的各项素质要求要超过平原运动员。如一般身体素质向专项素质的转移,当平原运动员达到某一特定的一般素质要求时,他就可以转移到高水平的乒乓球专项训练中去。然而当高原运动员达到这一特定的一般素质要求时,由于乒乓球训练的难度相应提高了,所以要向高水平的训练转移就变得难以实现了。

二、缩小动作、减轻力量

前面所指的小动作、减轻力量,是在还未认识到它所带来的危害性之前,自然和不自然的在高原训练中无限的使用它,所以是必须克服的。但是缩小动作,可缩短打出距离,仍然是决定运动员摆速和命中率的较重要因素,即使在平原, 当来球过快过难时,大幅度的挥臂来不及,也得采取此两种办法,何况在高原球速加快的条件下,尽管采取了各种措施,但超出机体反应,力所难及的球仍然还会比平原多。

随球速的加快,对运动员的专项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要抓好专项素质又要抓好以下两点:

首先要抓好一般素质,才能有专项转移的基础,因为高原训练的特殊性要求运动员的一般素质和 专项素质必须要超过平原运动员,所以要特别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制定出科学的、适应高原训练特殊需要的身体计划和方法来,才能使高原运动员的一般素质显著超过平原运动员,并使它有效地转移到专项训练中去。

在专项训练中要特别注重那些以前在高原训练中一直很难实现的,而在平原训练中也是高质量、高难度的训练内容。因为这些内容对有机体的刺激最大,最容易提高运动员必须具备的与高原训练相适应的各 种机能,同时它还可以使一般身体素质向专项素质最大限度的转移,而这些要求一旦实现,高原运动员的跑动 速度和范围将大于平原运动员,而表现出最优秀的步法来。

三、结论

采用高原训练法后,从理论上预测,将使高原球速对乒乓球训练的影响,从不利甚多变有利甚多。如高原空气密度小,将使有机体对氧的利用率高于平原,提高有氧代谢能力;球速快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将有利于加强运动员的爆发力,加快摆速,加强旋转,加强机体的各种快速反应和协作能力,以及与此相关联的运动技能;加大跑动速度和范围,促使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的各项指标超过平原运动员。这样既解决了高原训练的某些难题,以针对性的解决一些本地训练中进展缓慢的难点,打开了理想的大门。

参考文献:

[1] 体育院系通用教材.乒乓球[M].

[2] 中国乒乓球协会.高原训练乒乓球特点[J].乒乓信息.

乒乓球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一、重视高中生自身乒乓球基础能力的强化

就乒乓球运用本身来, 其本身具有较高的难度往往对运用员的反应能力及技术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 因此, 提高高中的乒乓球教学质量, 首先就必须重视学生乒乓球基础能力的强化, 要求学生自身具备足够的基础水平来学习更高难度的技巧。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求教师重视以下基础教学的开展:首先, 推挡教学。对乒乓球而言推挡是最为基础的教学内容, 尤其是对刚开始进行乒乓球学习的学生而言, 最为主要的就是学习如何挡球;其次, 搓球教学。搓球教学的实施往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性, 在通常情况下要求学生在练习时遵循由慢至快, 由反手至正手的规律;再次, 进攻教学。对于初学者而言, 正手进攻往往更易进行学习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遵循先正手后反手的教学规律;最后, 拉球教学。相较于前面了几项, 拉球的难度要相对较大, 这一技术往往关系到学生在乒乓球比赛中的动作对得分有着直接影响。

二、选择科学合理的乒乓球教学内容

要提高高中乒乓球的教学质量, 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合理的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来提高乒乓球教学的针对性。就高中生的乒乓球学习来看, 其在学习中的情绪往往对学习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而教学内容的难度往往会对学生的学习情绪有着直接影响。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 那么学生对教学的内容将无法真正全面有效的理解, 这往往就易导致学生在乒乓球学习中信息的丧失, 甚至还可能学生对乒乓球学习抵触心理的产生。从现实层面来看, 高中生的乒乓球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式应给予其适应性充足的重视, 确保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乒乓球兴趣。首先, 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中可重视对学生进行战术的指导, 并将乒乓球的技术动作融入到战术中, 让学生在实践中产生对乒乓球学习的兴趣;其次, 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应变能力进行训练, 从根本上强化他们的乒乓球技术水平。

三、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合理的选择教学方式

就高中生来看, 他们在乒乓球方面的水平往往有着明显的差异性, 对此, 高中的体育教师在乒乓球教学中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进而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乒乓球水平得到全面有效的提升。首先, 针对刚接触乒乓球的学生而言, 高中的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要重视他们在乒乓球学习方面兴趣的激发, 并对他们的基础能力进行强化培养。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教师就必须重视基础性内容及趣味性教学方式的运用;其次, 针对接触过乒乓球单位进行过系统训练的学生而言, 高中的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要重视学生自身乒乓球技术水平的提升, 对此, 在实际的教学中就要求教师能以引导学生对乒乓球的技巧进行练习;最后, 针对那些自身已经具备一定乒乓球水平的学生而言, 在实际的教学中就要求高中的体育教师能对其自身的技术水平进行强化训练, 并传授他们一些难度更高的技巧。

四、在教学中重视教学示范的合理运用

要提高学生的乒乓球水平, 教师还必须要重视自身示范作用的发挥, 要求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能给予教学示范的合理运用充足的重视。所谓教学示范, 具体到乒乓球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在对乒乓球的技术技巧进行教学时, 通过自身的演示来时原本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更加形象化, 以加深学生对动作技巧的理解来提高他们自身的乒乓球技术水平。首先, 高中的体育教师在乒乓球的教学示范中应重视其规范性, 进而将其作为学生练习模仿的标准, 来强化学生自身的技巧水平;其次, 高中的体育教师在乒乓球的教学示范中应重视位置的合理性, 要求在示范过程中能让学生全方位的看清示范的动作形式;最后, 高中的体育教师在乒乓球的教学示范中应重视次数的合理性, 要求以实际的教学内容为依据, 将教学示范的次数规定的合理的范围之内。

五、结语

综上所述, 要切实有效的提高高中乒乓球教学实践的质量, 首先就要求高中的体育教师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 确保在乒乓球的教学中能采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 来提高高中生的乒乓球水平。基于此, 我国高中的体育教师就必须要给予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充足的重视, 在教学中充分深入的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并以此为依据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进而促使学生的乒乓球水平得到全面有效的提升。

摘要:乒乓球作为奥运会重要的比赛项目, 不仅是我国的国球, 更为我国广大的民众所喜爱, 成为了现代普及率相对较高的大众休闲娱乐球类运动项目之一。近年来, 随着我国学生教育工作不断的改革, 社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有大多数的高中在重视学生成绩培养提高的基础上, 也开始越发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强化, 并将乒乓球作为一门体育项目融入到了学生的教育培养中。通过乒乓球的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这就要求高中的体育教师能将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融入到乒乓球的教学实践中。

关键词:高中,乒乓球,教学实践,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 体育教学方法选用技巧与案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毛振明, 2009.

[2]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季浏主编, 2006.

乒乓球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目前国内外高原训练的研究进行探讨和归纳,分析总结了国内外 有关高原训练的主要研究热点:海拔高度;高原训练负荷强度的控制;高原训练的持续时间 ;下高原参赛的最佳时机等。浅析其未来发展趋势:向短时间无氧供能项目扩展;高原训练 个性化负荷强度的把握与监控;模拟高原训练的发展;高原训练的运动员年轻化;更加重视 科研保障、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及个体的生物学适应机制等。

关键词:高原训练;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个性化监控

On the Hotspots of Altitude Training and Developing Trend

YU Xiaoyan,MA Fuhai

(Qinghai Institute of Sport Science, Xining 810000, Qinghai Chi na)

Key words: altitude training; hotspots; trends; individualized monitor

高原训练的实质就是高原环境结合运动训练来提高最大摄氧量和有氧运动能力。但高原 训练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海拔高度的选择、训练的时间、运动员训练水平及个体差异、负荷 量和负荷强度的控制、高原训练的营养和恢复以及各个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都影响其成败。 综观高原训练近60年的历程,不管是其理论研究还是实践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同时也存 在着许多问题,如最佳负荷强度的把握、适宜海拔高度的选择等还需广大研究者做进一步深 入的研究和探索。本文主要对目前国内外高原训练的热点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综述和探 讨,为高原训练的理论和实践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1 国内外高原训练的研究热点

1.1 海拔高度 适宜海拔高度是影响高原训练效果,使其达到最佳生理适应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研究 认为世居平原的游泳、中长跑、竞走等耐力性项目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为2 000~2 500 m; 摔跤、乒乓球、速度滑冰等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为1 500~2 000 m[1]。而世居或 久居高原运动员 高原训练最佳高度,要依据其长期居住的海拔而定。云南沙应正认为像云南那样世居高原的 运动员,应把高原当作平原来认识,并且在竞走训练安排上取得了好的效果。

国内外研究者在高原训练高度的认识上又提出“重提高高原训练高度”。如意大利、法 国竞走队赛前采用低住高练的高度为4 000 m,墨西哥竞走运动员到3 500~4 000 m的地区 训练等 。但选择训练高度时应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对有氧代谢平均强度要求特别高的项目(竞走) 高度可相应提高;二是世居或久居高原有多年高原训练经历的高水平运动员训练高度可相应 提高;三是技术性很强的项目(摔跤、柔道等)高度不宜过高。

1.2 负荷强度的控制 高原训练构成因素中,最核心的因素是训练的量和强度。以往高原训练失败的原因,大 多将其归咎于缺乏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进行科学的控制以及强度控制不当所致。因此,国内 外对高原训练负荷监控的研究比较关注。目前国内外高原训练的负荷强度安排遵循“适应- 提高”的训练原则,采取两种训练计划,一是针对年轻运动员或无高原训练经历者的“保守 战略”,即负荷量略低于平原或接近平原训练量,但降低负荷强度,最大不超过平原最大强 度的70%;二是有高原训练经历者或赛季中间采用的“强度战略”,即负荷量达到或超过平 原(100%~120%),负荷强度接近(90%)或达到平原水平,以保持高水平的负荷强度和运 动能力[2]。此外,在高原训练负荷控制方面,应注重“个体化”的理念,结合运 动员的年龄、恢复能力、高原训练的经历及适应情况等做到训练负荷个性化,制订出个性化 的训练计划[2]。

1.2.1 大强度训练 高原训练最大的问题是训练中难以达到和平原相似的强度。曹景伟博士提出,高原训练 在难度提高的基础上达到甚至超过平原的负荷水平才能达到强力手段的目的。冯美云教授也 认为,高原训练只有在高强度刺激下才能增强氧酵解能力,进而提高运动员机体的糖酵解能 力。并认为在高原训练中,短距离跑的绝对速度愈接近平原速度(400 m内)时机体承受缺 氧 愈深,可产生更大的训练效果。日本太荻田通过比较常压常氧和低压低氧大强度训练对代谢 能力的影响认为,低氧环境下的大强度训练不仅能提高最大摄氧量同时对于提高无氧能力有 重要作用[3],并通过研究不同程度低压低氧环境下大强度游泳训练对能量代谢的 影响表明 ,超大强度下游泳训练时无氧代谢能量释放速率与相对生理应激程度关系密切,而与氧分压 无关。

研究表明[4],常氧和低氧环境大强度训练均能提高代谢能力和大强度下的运动能 力, 但低氧环境下的大强度训练更有利于最大累计氧亏的提高。Geiser等[5]通过实验 对33名未 经耐力训练的男性随机在常氧和高原分别进行6周高、低2种强度的功率自行车耐力训练,并 通过核磁共振的方法检查发现,高原低氧大强度的训练能使膝关节伸直肌的肌肉横截面积明 显增加。Vogt等[6]分别对受试者在常氧和3 850 m的高原进行6周的高、低两种强 度的功率自 行车训练,取股四头肌活检测试,得出低氧诱导因子1αmRNA表达在高、低两种强度的低氧 组显著性增加,相应的肌红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糖酵解酶,热休克蛋白80的基因表达 也增强。提示经过高低强度的低氧训练,低氧诱导因子上调骨骼肌的低氧适应能力。

1.2.2 高原训练平原化 目前国内外在田径和水上项目上尝试了高原训练平原化。高原训练平原化的核心还是训 练负荷的安排,即提高训练量和强度。负荷的重点是提高专项体能训练及运动员每一个技术 动作的输出功率,增加高原期间专项力量训练比例,使得综合训练的时间和有效训练量接近 平原。我国学者袁守龙[7]在皮划艇项目高原训练总结时明确提出“能力主导型 高原训练 ,坚持高原训练方法、手段平原化”的训练观点。冯美云在高原训练平原化问题中也提出, 通过适量的相同于平原的绝对强度训练来弥补高原专项技术的流失。我国赛艇队在备战2008 年奥 运会时,除遵循高原训练安排的一般规律外,安排总体负荷逐步接近或达到平原水平,统筹 安排量和强度使负荷安排体现平稳、渐进和可持续,杜绝局部负荷安排过大整体刺激不足。

高原训练平原化不是简单的将平原训练计划机械的移植到高原,应根据项目的特点和 高原的低压、低氧、干燥等特点对训练内容和方法重新设计与组合,是一个系统设计和实施 的过程。有着近20次高原训练经历和20多年执教经验的原苏联外教练伊戈尔说,如果高原负 荷达不到平原水平,那么到高原干什么。我国高原医学专家格日力教授也认为,高原负荷如 果达不到平原,建议不要上高原。而冯连世则认为,对世居平原的游泳、田径等大多数项目 的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时最好还是遵循“适应-提高”的训练原则,结合运动员的个体特点 ,有选择的采用平原训练方法和训练负荷安排的节奏,而不能照搬平原训练计划,高原训练 只是提供了一个困难的训练环境,其训练方法只是平原训练方法的一种强化,而不是单纯的 解决技能问题。如果高原训练时间较长,需在2-3周的大强度后有一个调整。下高原前保持 一定运动量,还要有一定的强度刺激,为下山前的比赛做准备[2]。

1.3 持续时间 高原训练的持续时间尚无定论,从目前国内外高原训练的研究资料来看,游泳高原训练的时 间一般为3~4周;速度滑冰与柔道为期5~6周;竞走为期4~7周;中长跑(800 m、1 500 m , 5 000 m)为期4~6周;超长距离(10 000 m、马拉松)为期4~8周以上[8]。 最近的研究表明,高原持续训练的最适宜时间为4~6周[1]。

但对于为适应高原环境下的比赛而进行的适应性高原训练,最适的持续时间为每次1周 左右,1~2个月之内进行3~4次[8]。

1.4 平原比赛的最佳时间  高原训练后可以形成3个竞技高峰,其时间大约在下高原后的3~5 d、10~18 d和19~32 d ,若训练安排得当,则高原效应可保持1~2月。已有统计发现,经云南昆明、青海多巴高 原训练后在3~45 d内参赛均取得过好成绩[8]。而翁庆章[9]等认为高 原训练时间越长,训 练后出好成绩的时间可能会拖后;训练量和强度较大训练后出成绩的时间也会延长。冯连世 等研究认为中、长距离项目下高原1~2周,较短距离项目下高原3~4周参加比赛较适宜 [1,8]。但国外研究报道[10]生理运动能力的峰值在第10~15 d出现,最佳 运动能力阶段从生理学上不超过4周。

2 高原训练的最新研究趋势

2.1 向短时间无氧供能项目扩展 高原训练的项目由耐力性已发展到赛艇、排球、冬季两项、摔跤、武术、短跑等几乎所 有的奥运会项目[1]。有研究报道[3],4周急速自行车骑行训练后,常氧 和低氧组的最大累 计氧亏、30 s全力往返跑总功均显著性增加,但最大输出功率仅在低氧组有显著性增加,提 示低氧环境下训练对于改善短时急速骑行能力有积极作用,低压低氧大强度急速骑行训练为 提高短时急速运动能力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另有研究认为,高原缺氧加上强大的肌肉活动 ,可使糖酵解酶活性增加,有氧代谢底物氧化物(三羧酸循环、脂肪氧化、酮体利用、呼吸 链)酶活性降低。这种有氧代谢酶类活性的降低表明,高海拔处的剧烈运动可导致肌肉能量 代谢方式从有氧向无氧转化,高原大强度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国外研究表 明[4],2~3 min超大强度游泳训练过程中尽管低氧导致运动强度降低且低氧需求 量降低,但 对累计氧亏和无氧供能速率无影响。且认为在高原环境进行大强度训练,更适合改善无氧、 最大力量及大强度训练能力,是有效提高无氧供能和无氧运动能力的一种新的训练方法。

2.2 建立新的训练方法及模拟训练手段 高原训练出现了一些新的训练手段及模拟训练方法,如高住低训、高住高练低训、低住 高练、间歇性低氧训练、低压舱训练、呼吸低氧混合气体、模拟高原训练场馆、低氧设施、 高原训练前的低氧预适应等。但是高原训练还有许多问题和规律尚未被揭示,高原训练的效 果也不是单纯的人工低氧训练所能代替的,高原的阳光、强紫外线、低压、温度、湿度等环 境因素对运动能力影响的研究较少。王敬茹[11]等对男子赛艇运动员 8周不同模式低氧 训练后有氧运动能力的研究表明,不同模式低氧训练对运动员有氧能力都有所提高。但另有 研究认为低氧训练如“低住高练”或“间歇性低氧训练”没有明显的高原适应 效果,尤 其在提高血液运氧能力等方面。因此,如何科学合理的利用低氧训练方法是目前科研人员较 为关注的问题,也是今后高原训练值得研究的趋向。

2.3 参加高原训练的运动员年龄越来越小 高原训练的运动员年龄普遍比过去小,如德国国家队教练舍恩的中长跑少年运动员16 岁,保加利亚教练拉赫马利耶夫的投掷运动员17岁,中国、美国的优秀游泳运动员13~15岁 。我国游泳教练潘佳章认为,高原训练对发育快结束的青少年运动员(13~16岁)是新的刺 激,在生理上会有一种应激反应,对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以及有氧和无氧阈强度训练的能力 效果显著[9]。但是澳大利亚研究[12]认为,在缺乏国际大赛经验或从平 原常规训练中比赛 能力提高1%以上的、正处于发育发展期的运动员不建议采用高海拔训练为基础的高原训练方 法。因此,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以及某些项目的特殊性,提醒我们广大研究者及教练员采用 细胞、分子等生物学方法在年轻选手的生理、生化、解剖结构等微观方面进行“个体化”负 荷强度及其疲劳恢复、膳食营养、免疫等的探索和研究。

2.4 重视高原训练的科研保障 为了提高高原训练的成功率,许多国家在科学研究方面都给予了较大的支持。其研究内 容涉及广泛且深入到细胞及亚细胞等生物学水平,如:低氧反应基因表达的主要调节因子HI F-1的研究以及aHIF、新细胞溶解等的研究。我国高原医学专家格日力通过对高海拔藏 族基因的研究发现,基因EGLNI和PPARA能促进低氧下EPO的生成。提示,EGLNI和PPARA两种 基因对高原训练氧运输能力有一定的影响。但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报道。郑澜 等[13]通过实验表明,低氧训练骨骼肌低氧诱导因子1α蛋白表达的增加对血管内 皮生长因 子基因转录具有促进作用。赵鹏等[14]选取健康雄性大鼠在不同低氧模式下进行6 周相同强 度训练,发现高住高练比高住低练和低住高练更能显著提高骨骼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mR NA表达水平,低氧训练比常氧训练更有利于提高骨骼肌毛细血管密度。此外,我国为备战奥 运会等世界大赛,相继在云南昆明和青海多巴建立了“高原训练研究”重点实验室和“科技 工作站”,以促进高原训练的科研保障工作。据统计,我国云南昆明和青海多巴“高原训练 研究”重点实验室和“科技工作站”, 平均每年就为国内外参加高原训练的运动员及各省 运动员做出的科研保障工作近万人次。

2.5 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更加频繁  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几乎每年都召开高原训练专题研讨会,加强交流。在近几届奥运 会科学大会及亚运会科学大会上,都设立了高原训练专题。2009年8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青海省体育局在我国多巴国家高原训练基地举办了“2009’中国多巴国际高原训练与健康论 坛”。这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首次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际性高水平高原训练与健康 学术论坛,有来自法国、德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5 0多名专家、学者和教练员参会,研讨和展示了国际先进的高原训练和健康的科技理论和技 术成果,并提出每两年举办一次。因此,随着科学的进步,高原训练在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会逐渐增多,这将对促进高原训练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6 重视个性化的训练监控 运动员对高原训练的反应、适应和成效因个体差异而有所差别,因而对运动员的高原训 练安排要因人而宜[4]。德国乌里希·哈特曼研究表明[15],高原训练期 间一名运动员的网 织红细胞值仅比初始值增加10%,而另一名运动员却增加了250%。重复进行高原居住或训练 一名运动员个体差异率可在40%~150%,且根据Mester[16]对近15年来国际上150项 高原训练 研究结果的分析认为,建立评价高原训练时的个体负荷强度与负荷量的科学指标是高原训练 实践与研究的主要趋势之一。此外,因遗传因素决定了个体的差异性,某些遗传因子(如EP O、HIF-1等) 可以作为衡量高原训练回到平原后运动能力变化敏感性的标记。因此, EPO、HIF-1、TNF-α、VEGF、DHEA-S等因子将是高原训练个性化研究的一个方向。另外,据 报道日本游泳界已基本掌握了高原训练的一般规律,而且对高水平游泳运动员个性化高原训 练的特殊规律、认识水平和训练监控能力都达到比较高的层次。

3 结 论

高原训练在提高最大摄氧量和有氧能力等方面已进行了多年的实践,长期以来被认为是 提高最大摄氧量和有氧能力的主要方法。其实践和理论研究在国际上比较重视,如负荷强度 、海拔高度、持续时间、参赛时间等,同时高原训练的各个领域都涌现出了一大批研究成果 ,而且高原训练有可能成为提高短时间、爆发性无氧供能项目以及提高无氧运动能力的新的 有效训练方法。但是高原训练还存在许多悬而未解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高原训练 的最佳负荷强度、个性化的监控、模拟高原训练的模式、高原训练的微观科研支持、不同海 拔交替训练的方式、高原训练的营养补充、疲劳恢复、免疫等都是高原训练值得研究的趋势 。

参考文献:

[1] Futoshi OGITA. Effects of high-intensity training under hypobarichypoxic conditions on metabolic capacity and exercise performance[M].

[2] 冯连世.高原训练的研究与应用[M]. 2009’中国多巴国际高原训练与健康论坛论 文摘要集, 2009,8:15-16.

[3] 冯连世.高原训练的实践与研究[M].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 文摘要汇编,2009,10:1.

[4] 太狄田.低压低氧环境下大强度训练对代谢能力及运动能力的影响[J].体育科研,2 009,30(6):12-15.

[5] Geiser J,Vogt M,Billeter R,et al.Training high-living low:changesof aerob icperformance and muscle structure with training at simulated altitude.Int J Spo rts Med,2001,22(8):579-585.

[6] Vogt M,Puntschart A,Geiser J,et al.Molecular adaptations inhuman skeletalmu scle toendurancetrainingundersimulatedhypoxicconditions.JApplPhysiol.2001;91(1 ):173-182.

[7] 袁守龙.2003-2004年国家皮划艇队划艇组备战奥运会贵阳昆明高原训练阶段小结[A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成果专辑[C].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23-28.

[8] 马福海,冯连世.高原训练实用问答[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9] 翁庆章.高原训练的组织与实施.高原训练指南[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 93.

[10] Gore CJ, McSharry PE, Hewitt AJ, and Saunders PU. Preparation for footba llcompetition at moderate to high altitude. Scand J Med Sci Sports 18 Suppl,2008 ,1: 85-95.

[11] 王敬茹,高炳宏,周志勇,高欢.长时间不同模式低氧训练对男子赛艇运动员有氧 代谢能力影响的比较[J].体育科学,2010,31(1)65-69.

[12] Philo U Saunders. Altitude training and performance in elite athletes[M ].Ab stract Proceeding of 2009 China Duoba International Forum on Altitude Training a nd Health, 2009,8:17-20.

[13] 郑澜,陆爱云,周志宏.低氧训练对大鼠骨骼肌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 子mRNA表达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5,24(4):424-429.

[14] 赵鹏,路瑛丽,冯连世,等.低氧训练对大鼠骨骼肌VEGFmRNA表达及毛细血管密度的影 响[J].2009,28(2):131-135.

[15] Ulrich Hartmann. Physiological aspects of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trai n ing adaptations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marks to high altitude training (18 80-2400 m) [M].

[16] Mester.高原训练.为国家体育总局优秀教练员和学术带头人赴德国培训班讲授课 讲稿,2003.

上一篇:教学后记下一篇:羽毛球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