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方案范文

2024-01-15

医院感染管理方案范文第1篇

一、负责本科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保证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贯彻落实。

二、负责监督本科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个人防护。

三、负责组织本科医护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四、对本科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

五、科室发现医院感染病例.要及时督促主管医生填报登记卡,在24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同时督促进行病原学检查,并做好科室登记工作。

六、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立即向科主任及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报,积极协助调查医院感染发病原囚,提出有效控制措施并积极投人控制工作。

七、负责组织对本科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讨论,记录完善。

八、监督和指导本科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根据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结果对感染病人合理用药。

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护士职责

一、负责参与本科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保证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的贯彻落实。

二、负责督促本科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

三.、负责组织本科医护人员进行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业务学习。

四、督促检查本科工作人员认真做好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及医疗废物安全管理等项工作。

五、负责做好本科室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工作,不合格者予以反馈。

六、对住院病人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知识的指导和宣教工作。

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

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4.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5.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

医院感染管理方案范文第2篇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工作督导检查的意见和建议的整改方案 根据2011年10月22日焦作市卫生局专家组对我院“三好一满意活动”;“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以及“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检查,以及现场检查时专家组的口头反馈要求和整改通知书中要求我院对存在的问题的整改意见和建议特制定整改方案如下:

一、后勤方面由姚院长负责实施

1、改造各业务科室水龙头为脚踏式或感应式水龙头。

2、各病区治疗室的储物柜不符合要求,要配置无菌柜。

3、各办公室内(包括行政办公室)不能放置洗手盆架。

4、取掉各治疗室、换药室吊扇。

5、购置合格的医疗废弃物袋。

6、存放间房前的医疗垃圾标志要改成医疗废物,室内要设洗手设施。

7、供应室配置低温消毒设施。要换柜子桌子。改善无菌物品存放间通风。刷新供应室暖气片。旧立式消毒锅归放仓库。修缮房顶、墙壁发霉处。改善扩大包装区检查台,改善辅料间光线照明。

8、修缮手术室洗手池处墙壁。

9、改造医疗废物暂存处标识,增加防护用品,增添手卫生设施、运输车辆及清洗设施;增加病区内医疗废物储存点收集示意图和标识。

二、护理方面由刘妍负责

1. 科室洗手设施不全,要用洗手液,不能用肥皂,要流水洗手。要设置一次性的擦手纸。

2. 病区各办公室内、柜子、桌子、抽斗内不能放杂物和私人物品。

3. 各病区的拖布要挂起晾干;医生办公柜不整齐;墙壁不符合要求;体温计甩降器不能放在污染区。

4. 各个病区要设处置间。

5、依据省“优质护理服务十大指标标准,完善相关对应文书资料。继续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达到持续改进,全面落实全面,全程,连续专业的护理服务。

三、医务方面由李海泉负责

1、门诊妇科尽快按正规要求设置到位。

2、整改医嘱、处方上的药品名称书写,统一采用中文通用名,无中文名称者用英文国际非专利名(INN);同一药品名称不得中英文混写。禁止使用化学符号作为药品名称。

3、每个无自主能力病人的病人必须签订委托书。

4、每个病人必须签订医患沟通书。

5、基本药物管理整治方案、制度、药占比例必须以红头文件下发。

6、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以本院现有的抗菌药物进行分级管理。

7、完善临床药师查房资料,培训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进行指导。

8、培训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知识。

9、拟定开展5项新业务、新技术课题。

10、组织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与分析。

11、落实进入和非进入路径费用比较,扩大纳入路径病种达20种。

12、与张景霞院长配合落实择期手术平均住院日减少3天。

13、加强微生物送检。

14、增添病历中医患沟通,患者委托书。

15、控制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达标。规范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控制一类切口预防用药。

16、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专项处方点评。

17、加强完善各项诊疗服务指标。

四、药剂方面由宋萍丽负责

1、学习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中DDD值计算方法。定期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统计、总结、分析、上报。

2、医疗废物存放间配专用车。

3、超声机、蒸馏水机太小,不能满足工作需要。配置烘干机、包装间放大镜。

五、人教方面由常德山负责

1、了解参加全省医疗责任保险情况汇报后按院长指示执行。提出第三方调解处理机制建议。加强医疗不良实践分析讲评。

2、完善人员配置指标。

3、根据医院需要招聘配置相应临床医疗、护理、临床药师等人员。

4、签订对科室的党风廉政责任目标书,做到年中有督导,年终有考核。

5、加强《廉政准则》的学习。

6、完善满意度调查表的相关资料。

六、财务方面由谢玉玲负责

1、按照《会计法》,《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相应的各岗位责任制度。

2、按照财务分析制度的规范定期进行财务分析,并分析相关指标增减因素。

3、完善并落实财务收支预算管理制度,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

4、积极配合院长制定并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严禁医务人员收入分配与药品收入挂钩。

七、重大问题:

一、供应室改造、手术室改造问题,院委会研究后一致认为上报民政局帮助解决

二、血液净化室检查验收,有待升为二级医疗机构后申请省验收。

医院感染管理方案范文第3篇

I开展ICU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的监测,了解各类型ICU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ICU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生。

二、监测方法和内容

1.监测对象:被监测的病人必须是入住ICU48小时后进行观察、诊断和治疗的病人;与ICU感染率计算有关的感染必须是发生在ICU,即病人住进ICU时,该感染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病人转出ICU到其它病房后,•应追踪观察48小时,此间确定的感染仍属ICU感染。月底转出ICU的病人,如48小时后发生感染的,感染日期记在下一月;48小时内发生感染的,则该感染日期为转出ICU的日期,记入转出当月感染数。

2、监测部位:监测的重点部位是由侵袭性操作所引起相应的泌尿道感染、血液感

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3.资料收集:每个被监测的ICU病人,每天填写“ICU病人日志”(见表1)。ICU病人发生感染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 监测周期不少于3个月,ICU病人监测数量不少于50例。调查结束后将原始资料

上报山东省医院感染监控办公室。

三、资料分析

ICU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监测主要是分析医院感染发病率及各类危险因素如留置导尿管、动静脉插管、使用呼机机等相关的医院感染发病率。计算指标及方法为:

医院感染病人数(例次数)

1.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 ----------------------------- × 100%

同期住ICU病人总数

医院感染病人数(例次数)

2.病人日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 = ------------------------ × 1000‰

同期住ICU病人日数

尿道插管病人中泌尿道感染人数

3.与尿道插管相关的泌尿道感染发病率(‰)= --------------------------- ×1000‰

同期尿道插管病人日数

动静脉插管病人中血液感染人数 4.与动静脉插管相关的血液感染发病率(‰) = ---------------------------- ×1000‰

同期动静脉插管病人日数

使用呼机机病人中肺部感染人数

5.与呼机机相关的肺部感染发病率(‰) = --------------------------- ×1000‰

同期使用呼机机病人日数

6.感染率的比较

为了比较各种ICU的感染率,必须考虑住在ICU的病人病情。只有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适当调正后,才能具备相同的基础进行比较。 每周按照“ICU监测病人临床病情分类标准及分值(表2)”对病人进行评定,•评定结果记入“ICU月报表”中,然后计算ICU病人的病情平均严重程度。

每周根据临床病情分类标准评定的病人总分值

平均病情严重程度(分) = ─────────────────────

每周参加评定的ICU病人总数

ICU感染率

调正率 = ────────── 平均病情严重程度

7.器械使用率:ICU内留置导尿管、使用动静脉插管和呼吸机的病人较多,因此对其引起相应的泌尿道感染、血液感染和肺部感染也作相应的监测。 某些医疗器械的使用在确定感染危险因素的强度中具有重要作用。病人使用某些高危器械的比例即器械使用率,通常定义为单位累计住院天数(如1000个住院日)中使用

器械的天数。

尿道插管病人日数

尿道插管应用率(‰) = ─────────── ×1000

累计病人住院日数

动静脉插管日数

动静脉插管应用率(‰) = ────────── ×1000

累计病人住院日数

使用呼吸机日数

呼吸机应用率(‰) = ────────── ×1000

累计病人住院日数

总器械应用日数

总器械应用率(‰) = ────────── ×1000

累计病人住院日数

8.危险因素相关感染率:以住院日数和器械使用日数计算感染率

尿道插管病人中泌尿道感染人数

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发病率(‰) = ───────────────×1000

累计病人尿道插管日数

动静脉插管病人中血流感染人数

动静脉插管相管血流发病率(‰) = ────────────────×1000

累计病人动静脉插管日数

使用呼吸机病人中肺炎人数

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 = ────────────────×1000

累计病人使用呼吸机日数

9.病例感染率:以处于危险因素中ICU病人数计算感染率

感染病人数(或感染例次数)

病例感染率(%) = ───────────── ×100

处在相关危险因素中的病人数 (如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病人)

10.平均住院时间:

ICU病人总住院日数

平均住院时间=

当月新进ICU病人数+(当月第1天病人数-下月第1天病人数)/2

四、监测资料的总结报告及反馈

在计算出各种医院感染发病率后,应及时进行汇总分析,及时向被监测部门反馈,并向医院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医院感染的暴发。

附:

ICU病人日志

ICU科别:内、外、妇、儿、五官、混合、其他(需注明) 监测月份: 年 月 日 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ICU病人数: 本月第1天病人数(a)_____下月第1天病人数(b)____

“新住进”

日期

病人数(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病人数(d)

病人数(e)

管病人数(f)

机病人数(g)

住 在

留置导尿管

动静脉插

使用呼吸 25 26 27 28 29 30 31 合计

按表计算各项指标,包括: 新住进病人数:指当日新住进ICU的病人数,

病人数:指当日住在ICU•的病人数,包括新住进和已住进ICU的病人。

留置导尿管、动静脉插管和使用呼吸机的病人数:指当日ICU中应用该器械的病人数。月终进

行总结。 3.根据ICU病人日志形成“ICU月总结”,它可提供处在某种危险因素(即ICU)的人群资料,在计算

各种率时使用。包括: “本月1日ICU病人数”指监测月份的第一天已住在ICU病人数,•即上月未转出ICU的病人数。

本例中为3人。 “本月新住进病人数”指在本月新住进ICU的病人数。本例中为17人。

“本月处在危险中的病人数”指本月在ICU中住过的病人数。本例中是3+17=20人。 “本月ICU病人天数”指本月住在ICU的病人住在ICU总天数。本例为98天。

“本月留置导尿管病人天数”、“本月动静脉插管病人天数”和“使用呼吸器病人天数”指本月应用该器械的病人住ICU天数。本例分别为70天、40天、30天。 “临床病情等级”评定,每月分4次(每周一次),对当时住在ICU的病人按“ICU•监测病人临床病情分类标准及分值”(表6-2)进行病情评定。在每次评定后记录各等级(A、B、C、D及E级)的病人数。在评定时,按当时病人的病情进行评定,与过去的情况以及将来要出现的情况无关。有相同诊断的病人,可能不属于同一临床分类级别。•并非所有的病人均受到评定,为了方便,每月定为4周。

表 2 ICU监测病人临床病情分类标准及分值

分类级别及分值 A类 1分

分 类 标 准

只需要常规观察,而不需加强护理和治疗,(包括手术后只需观察的病人)。这类病人常在48小时内从ICU中转出。

病情稳定,但需要预防性观察,而不需要加强护理和治疗的病人,例如某些病人因需要排除心肌炎、梗死以及因需要服药而在ICU过夜观察。

病情稳定,但需要加强护理和/或监护的病人,如昏迷病人或出现慢性肾衰的病人。 病情不稳定,需要加强护理和治疗,并且还需要经常评价和调整治疗方案的病人。如心律不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但还未出现昏迷、休克、DIC)。

病情不稳定,而且处在昏迷或休克,需要心肺复苏或需要加强护理治疗,并且需要经常评价护疗效果的病人。 B级 C级 D级 2分 3分 4分

医院感染管理方案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方法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监控体系,强化医院感染意识,做好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结果 通过规范化管理,医院感染率达到卫生部标准。结论 医院感染控制必须通过有效措施,以科学监测为依据,以感染管理为手段。

关键词:医院感染管理;预防;控制;监测

随着医学知识迅猛飞速的发展,各种侵入性操作的不断增加,另外,随着新的疾病,尤其是新的传染病的不断出现,以及各种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加,人类将面临各种疾病的严峻挑战。因此,医院感染的控制在医疗过程中尤为显得突出和紧迫。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命脉,医院感染管理又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现代医院的一项重要工作。医院感染涉及到全院各科室和各部门,医院感染工作贯穿于医疗护理活动的始终,医院感染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就医安全,否则不但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还增加患者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甚至可导致患者致残,直接或间接死亡等严重不良后果,以致于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的发生。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强化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抓好环节质量控制,不断促进和提高医疗及护理工作质量。

1 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医院感染管理的前提

医疗质量是科室的生命力,只有加强质量控制,提高服务质量,把好医疗质量关才能吸引病人,才能提高科室的品牌效应,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医疗单位的医疗质量与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几年来,医院领导十分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从医院感染委员会的成立,到院感专职人员的配置、消毒器材的投入、组织培训学习等各个方面都起到了决策和支持的重要作用,医院建立了院内感染管理三级网络控制体系,组织齐全,制度建全,责任明确,重在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科是具有管理功能的业务科室,协调相关部门,是连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的桥梁和纽带,具体负责全院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技术指导、管理与监督。临床科主任和护士长是各个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的直接责任人,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主要负责科室内的日常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监督、微生物监测和消毒隔离工作,以及医院感染的诊断与报告。只有科室领导重视以及全员参与,健全责任制,实现了有效地管理,预防医院感染的工作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落实和贯彻。

2健全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规范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调整和完善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三级网络组织,制定和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如医院消毒隔离制度、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医院感染爆发控制流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流程、医院感染突发事件(故)应急预案等。制订了培训计划,对各级各类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通过书面考试和不定期考核等形式,不断提高全员的认知水平和参与意识,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学习。并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认真督导规章制度、措施执行、落实情况。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了医疗安全。

2.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前提。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管业务的副院长直接负责医院感染预防工作,并担任医院感染委员会主任;各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和相关科室主任任感染管理委员会的委员;各相关科室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形成医院感染委员会—感染管理科—科室的三级监控网络。

2.2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建立会议制度,至少每季度一次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遇到问题随时召开,充分发挥委员会的领导和决策能力。

2.3医院感染管理科 积极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认真执行和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科室制度的落实情况,对消毒灭菌药械的购入、储存和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发现问题及危险因素认真分析,针对问题提出有效措施。与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药剂科、器械科等相关科室积极配合,相互协调,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2.4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由科主任、护士长组成及本科监控医师和护士组成。负责本科医院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上报感染管理科。及时监控各类感染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监督检查本科医师合理用药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落实消毒隔离和标准预防各项措施,保障医疗安全。

3 加强培训,提高全员医院感染意识

定期对全院员工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是医院感染管理科的重要职责之一,院感科利用各种形式,如全院培训、科室或部门培训、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对全体医护人员及各类人员如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工勤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和知识进行常规培训,以提高全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 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协调与控制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院感科在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与消毒灭菌效果和环境卫生监测以及日常管理工作中,如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与处理、科室医院感染的诊断与报告、抗菌素的合理使用,洗手制度的执行、无菌技术的操作、消毒灭菌技术的落实、消毒剂的正确使用、终末消毒、医疗废物的管理处置等方面,都会发现一些医务人员或后勤人员的不正确或非规范医疗行为,对于这些医院感染隐患,我们一方面及时予以指出和指导或共同查找原因。另一方面,对于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或是涉及两个以上科室的问题则积极与有关职能部门、临床科室和辅助科室进行协调沟通,而这种协调与沟通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协调是另一种形式的控制[1]。医院工作是多專业、多学科的有机整体,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步调一致、密切配合。院感科通过与科主任、护士长沟通交流以及有关会议等形式,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使之不发生矛盾和冲突,通过协调工作和人际关系等,来保持整体的平衡,为达到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实现医院感染管理的总目标而工作。

5 医疗废物的管理

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加强对医疗废物、废水的管理。

5.1制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指定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配置了医疗废物回收车,专人回收、管理,要求所有科室使用有规范标示的容器、包装袋,医疗废物分类存放。定期对医疗废物暂存处、车辆、工具及其设施进行消毒和清洁,对负责收集医疗废物的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物品,并进行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和应急措施的培训。

5.2严禁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混放,医疗废物院外转运时,严格履行交接登记手续,按照要求资料保存3年,严禁买卖医疗废物和随意倾倒医疗废物。

6 体会

两年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实践,使我们认识到领导重视、全员提高认识并参与、规范医疗行为、加大管理力度,是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关键。合格的消毒工作、高效的无菌物品灭菌质量以及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是控制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的首要条件。落实标准预防、正确规范的处理医疗废物,是保护自己、保护病人、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医院感染的控制和预防与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是密不可分的,只要我们全体医护人员众志成城,上下一条心,院内感染一定能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参考文献

[1] 刘振声,金大鹏,陈增辉,等.医院感染管理学.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1-2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7,6.

[3] 马成云,李波,李文君,等.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550-552.

医院感染管理方案范文第5篇

1、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时进行上报,并对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

3、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

4、监督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

5、组织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6、监督检查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技术、消毒隔离制度。

7、做好对卫生员、配膳员、陪住、探视者的卫生学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医师职责

1、负责本科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保证医院感染预防和控

制制度贯彻落实。

2、负责监督本科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消毒隔

离制度,做好个人防护。

3、负责组织本科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

4、对本科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

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

5、科室发现医院感染病例.要及时督促主管医生填报登记卡,

在24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同时督促进行病原学检查,并做

好科室登记工作。

6、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立即向科主任及医院感染管理

科汇报,积极协助调查医院感染发病原因,提出有效控制措施并积极

进行落实。

7、负责组织对本科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讨论,记录完善。

8、监督和指导本科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根据病原学检验及

药敏试验结果对感染病人合理用药。

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护士职责

1、负责参与本科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保证医院感染预防

和控制措施的贯彻落实。

2、负责督促本科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消毒隔

离制度。

3、负责组织本科医护人员进行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业务学

习。

4、督促检查本科工作人员认真做好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及医疗废

物安全管理等项工作。

5、负责做好本科室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工作,

不合格者予以反馈整改。

6、对住院病人进行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指导和宣教工作。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自查表

1 月

1、院内感染是否漏报:是、否。

2、传染病是否漏报:是、否。

3、多重耐药菌:鲍曼株、铜绿株、MRSA株、VRE株、大肠+株、

产酸克雷伯+株、肺炎克雷伯+株、其它株,是否按照要求采取接触隔离措施:是、否。

4、治疗性应用抗生素标本送检率:限制使用%,特殊使用%。

5、职业暴露人。

6、无菌操作是否违规:是、否,若否,具体情况:

7、洗手或卫生手消毒正确率洗手依从性:。

8、消毒剂使用是否监测:是、否,使用是否符合规范:是、否。

9、紫外线灯登记、使用情况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否。

10、消毒灭菌设备是否按照要求记录、监测(只对有设备的科室):是、否。

11、消毒、灭菌物品的使用、存放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否。

12、待灭菌包器械(只对供应室):查个,清洗质量

13、外来器械的管理(只对手术室):是否记录,是否重新清洗,重量是否超标

14、门关(只对手术室、产房、新生儿等):

15、医疗垃圾分类、收集是否违规:是、否,若否,具体情况:,按要求记录:是、否。

医院感染管理方案范文第6篇

一、发现问题

1.利器盒内医疗垃圾已满未及时更换,医疗垃圾登记本未及时登记。 2.地面与物表清洁不到位,病房床头柜未及时清洁。 3.外科处置室冲洗槽未清洁,清洁用具摆放凌乱。 4.医疗垃圾登记本护士一览未签名。

5.外科处置室治疗车发现有9包已开启未写启用日期纱布。

二、整改措施

科室护士长积极配合院感科工作,对以上发现问题及时组织科室人员进行整改

1.加强院感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规范执行。利器盒内废物超过3/4时应及时更换。

2.加强管理,督促清洁工做好地面与物表卫生后并按标识摆放好清洁用具。

3.加强管理,提高医务人员无菌意识,纱布棉球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综合病区五楼:

一、发现问题 1.处置室无菌柜清洁尔灭已启用未写启用时间。 2.处置室医疗垃圾桶未归位。

3.污物处置间清洁用具未设标识,用具摆放凌乱。 4.被服推车存放在走廊,不符合院感要求。

二、整改措施

科室护士长积极配合院感科工作,对以上发现问题及时组织科室人员进行整改

1.加强管理,提高医务人员无菌意识,打开无菌物品要注明启用时间。 2.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规范执行。 3.督促清洁工工作,严格按照院感要求做好清洁卫生并按标识摆放好用具。 综合门急诊:

一、发现问题

1.输液室方盘有灰尘,未及时清洁。 2.内科诊室检查床枕头套已破,未及时更换。 3.壮医科洗手池未贴有七步洗手图。

二、整改措施

科室护士长积极配合院感科工作,对以上发现问题及时组织科室人员进行整改

1.护理人员院感意识不强,使用后物品未及时清洁,已经督促护士做好清洁卫生。

2.加强管理,发现床单、枕套破裂,要及时更换,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3.已按院感科要求及时把七步洗手图贴上墙面。 检验科:

一、发现问题

1.接收尿标本托盘脏,未及时清洁。

二、整改措施

科室主任积极配合院感科工作,对以上发现问题及时组织科室人员进行整改

1.加强对清洁工工作的监督,要求清洁工做好室内地面和各物表卫生工作。

上一篇:英语高中自我介绍范文下一篇:原因分析整改措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