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分析论文范文

2023-12-12

结构设计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际水平得到相应提升的同时,关于建筑的实质需求也处于不断发展提升的阶段,建筑相应的结构设计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模式的设计已经不能够达到人们的实际需求,然而建筑的结构设计不仅关系着建筑本身的质量标准,也关系着建筑的安全性质问题,本文就对于建筑设计相应具体原则与有关设计规划的选取性问题实行相应分析与研究,探索出设计人员怎样能够做好结构设计与规划方案的抉择,并且可以提出具体的实质措施与方案。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分析

1引言

对于建筑质量标准问题而言,应当规范结构设计的相关原则,做好设计规划的实质性选择为关键环节,这能够直接关系到实际施工的质量水平与建筑安全的实质标准[1]。然而在具体落实的设计方案中,规划方案的抉择将会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从而可以最终导致规划方案不可以得到相应的实现,不仅导致各种形式资源的损耗,也阻碍了建筑事业的上升发展,因此规范建筑结构设计的具体原则,选取合理的规划方案是相当重要的,本文就对于这类实际问题,对于具体结构设计环节中的规划方案实行分析与研究,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寻找到合适有效的解决方案,能够更好的确保建筑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2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⑴抓大放小

“强柱弱梁”与“强直弱弯”等方面成为建筑结构设计环节中相当重要的理念。尽管整个结构系统是根据各种部件实行协调而构成一体的,然而各个部分承担的作用是不一致的,根据其重要性程度是有轻重程度区分的;对于突然袭来的毁坏力量,如果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建筑结构的协调与防御能力,就应当在原本的基础条件之上确保建筑物的核心部位,使用局部环节的牺牲来保留总体的实力状况;而且在实际运用的过程当中,不能够使用平均力度,这样便很容易导致“玉石俱焚”的现象发生[2]。从而可知,在实际的建筑结构中,设计人员应当以降低建筑损失为主,尽量能够做到抓大放小。

⑵多道防线

在实行建筑的具体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需要做好有关的安全防患的机制,确保一旦发生相应的灾害,各个具体环节都能够做出对应的有效反应,从而可以做好总体的防御,将灾害导致的损坏程度降至最低。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不可以将全部的期望都寄托于某一项单件环节上,如果违反这项的具体原则会进入危险的状态,这应当在具体的建筑设计环节中设计人员把安全责任作为基本标准,把建筑的总体性结构作为根本点,将每一个具体环节都充分执行好,做好足够的多道防线,从而能够在确保建筑安全的同时能够促使建筑在面对灾害的时候可以变为一个整体,构建一道具有保护作用的屏障。

⑶刚柔相济

设计人员在实际建筑结构设计的具体环节中,刚柔相济作为最科学与最合理的设计规划体系。建筑结构刚度过强则缺乏一定程度的变形能力,对于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情况,所应当承受的力量也会相应增大,易于导致大面积的坍塌现象或者全部受到毁坏。而且建筑结构设计的柔性则可以消除一定程度的破坏力,因为建筑缺乏一定强度则易于发生变形过大现象,很容易导致整个建筑物产生全体倾覆[3]。

⑷打通关节

建筑设计环节中的每一个部分都存在着可能会对整个建筑产生相应影响,从以往的灾害分析观察,许多建筑事故产生的时候,大部分工程是从节点开始受到毁坏的。在实际打通关节的过程当中,既应当充分考虑工程的总体平衡情况,又应当避免工程产生不合理的危险因素。

3建筑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

3.1结构计算的注意事项

在实际结构计算的环节中,首先,在底层框架砌体结构验算的实际过程当中,底部相应的剪力法仪能够适合刚度相对均匀分布的多层形式结构。关于具备薄弱层的底层框架混合形式结构,应当充分考虑塑性变形集中的实质影响作用。底层框架混合形式结构的相关剪力分配不可以简单地根据框架抗震墙的方式,由于底框架形式结构当中只有底层框架能够具备抗震墙的功能,应当使用双保险的方式。其次,防止荷载计算产生错误。在总体建筑荷载计算的环节中,设计人员应当充分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用途与总体架构,科学有效地计算出建筑相应的荷载范围。在保证建筑结构稳定性的同时,应当防止后天性的人为破坏[4]。

3.2构造相应的注意问题

首先,在搭建配置方面,设计人员应当把整个建筑相应的钢筋配率范围进行确定,特别对于一部分抗震设计环节中可以延长建筑稳定性的建构,能够在发生地震现象时,把人员伤亡下降到最低限度。其次,对于钢筋的相关安装过程,需要保证钢筋能够安装到固定的位置,并且在安装之前钢筋的相应质量可以获取有效的保证。再次,在由根本情况上防止温度应力导致墙体开裂的发生,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应当在整个建筑结构设计环节中把通风暖热方案融入到实际的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最后,跟抗震的具体构造要求设定的构造柱,在整个建筑物高度范围内实行对准贯通,构造柱和圈梁、楼板与墙体的拉接应当符合有关的标准要求。

3.3抗震环节的注意问题

在整个建筑设计过程当中,其相应的设计观念能否满足相关的规定要求标准,不但关系到建筑物的总体使用情况,同时还维系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依据我国最新抗震要求标准和规定条例,在抗震等级层次较高的有关区域,住宅设计应当根据抗震的角度执行,使用二阶段设计来实行三个标准的设防要求。

⑴普通住宅

在一般形式的多层砌体住宅结构设计体系中,设计人员应当首先考虑横墙或者纵横墙的承受能力,横纵墙在分布格局方面上应当遵守方便与对称的相应原则,并且在设计的具体过程中,上下层之间的横纵墙应当维持一致水平。

⑵多层住宅

跟一般形式的住宅不同点为,多层住宅在钢筋方面或者抗震能力上,都应当比一般形式的住宅要强,所以设计人员在多层住宅设计的实际过程当中,首先应当充分结合着多层住宅的应用性能,在抗震墙和框架设计的实质过程当中,突破传统模式的单向布局,改动双向布置的方式,以便能够加强各自的相应抗震能力[5]。另外在保证抗震墙与框剪体系独立抗震性能的同时,设计人员应当充分结合着工程楼宇之间的相连状况,保证工程建筑的整体性。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建筑事业上升发展的同时,对于建筑设计领域提出了新颖的标准要求,其不仅需要满足运用的质量,更加可以确保人民生活的安全,设计的人员应当在具体形式的结构设计过程当中,充分结合具体的施工环境的多方面影响要素,遵守设计的相关原则,能够寻找出一个合理化的经济形式结构设计规划方案,能够更好地确保建筑的质量与安全。设计人员应当能够充分意识到设计方案与设计原则的重要程度,不断的熟悉加深设计的相关知识,不断实现创新与拓展,强化专业技能水平,以便能够确保建筑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与提升人们在社会生存的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魏然.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及合理设计方案[J].民营科技,2011,(05).

[2]黄增旋.浅析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4).

[3]杨恒.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5).

[4]李桂山.建筑结构设计过程应注意的问题探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4).

[5]苏成江.浅议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的几点问题[J].民营科技,2011,(04).

作者简介:蒋伟(1981-),男(汉族),江苏省泰兴人,本科生。

结构设计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的理论和实验技术手段的发展,X-射线单晶衍射仪广泛应用于化学、材料学、物理学、地质、环境、纳米材料、生物以及药学等领域。由于仪器本身价值及维修费用比较昂贵,因此细致维护、科学使用,对于确保仪器性能和使用质量、降低维护成本等非常重要。

关键词:X-射线单晶衍射仪;使用;维护

一、引言

衍射现象是指当光波遇到和其波长相差不多的障碍物后会偏离几何光学中直线传播定律的现象。在晶体中,原子、分子及离子在空间周期性地排列,且排列间距与X-射线的波长处于同一量级,这个周期排列的原子结构可以成为X-射线衍射的“衍射光栅”,X-射线通过三维方向的“衍射光栅”,会在特定位置形成一个个亮斑,即衍射花样。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为我们积累了大量键长、键角、构型、构象等十分有用的结构化学数据,随着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的理论和实验技术手段的发展,它在化学、物理学、纳米材料、生物以及药学等领域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二、单晶衍射仪系统组成

D8 Venture型X-射线单晶衍射仪是德国Bruker公司研发的一款较新的X射线单晶衍射仪,整个系统主要由旋转靶头、高压发生器、测角仪、探测器、控制/数据处理系统、水冷机及稳压电源几大部分组成,其中旋转靶头、高压发生器、测角仪、探测器和计算机工作站是衍射仪系统的主要核心部件,水冷机、稳压电源、空调、抽湿机等是不可缺少的辅助设备。另外,为了测试低温环境下的晶体数据,为该仪器配备了一套由英国Oxford Cryosystems公司研发的 Ni-Helix 氦气超低温系统,该系统由压缩机、氮气发生器、控制器、低温喷头及水冷机组成。

三、单晶衍射仪的使用

1.准备与开机。首先启动循环冷却系统,確保循环水制冷、循环功能正常工作,水压介于3.5—4Mpa之间。待仪器稳定后,开动X-RAY ON开关,仪器左上角工作栏中出现灯丝标记,再次按下后,X-RAY指示灯亮,X-RAY正常启动。等待大约2小时的灯丝老化程序后,仪器电压和电流分别稳定在50kV和50mA条件下。此时,开启仪器工作电脑,依次开启Measurement Server和BIS Server软件,按照软件提示,完成仪器状态的初始化工作。

2.开启低温设备。打开低温设备循环冷却系统,确保循环水制冷、循环功能正常工作,水压介于3.5—4Mpa之间。开启液氮喷射腔真空泵,轻触氮气发生器前面板,打开氮气发生器电源,启动设备,注意开启过程中不要切断电源,否则极易损坏仪器内部的SD内存卡。打开温控设备开关电源,按下PROGRAM按钮,旋转右侧旋钮,设置合适的降温速率和目标温度,按下Start按钮,此时低温压缩机开始启动工作。待温度降至预设温度后,开始下一步实验。

3.上样和对心。打开桌面的APEX 3软件,新建一个样品数据存储路径或者直接打开既有的样品数据存储路径。此时应保证X-ray工作电压为50kV,工作电流50mA,CMOS温度为-15℃。将APEX 3软件调至Set Up-Center Crystal对心视频窗口,挑选大小合适的晶体,粘在载晶工具上,打开仪器舱门,将载晶工具固定于载晶台上。关闭仪器舱门,点击窗口右侧Right按钮,使探测器靠近载晶台,再次打开仪器舱门,用载晶座调节工具,调整晶体的垂直和水平位置,使晶体位于LCD监视器中心位置,关闭仪器舱门。晶体在安置之前,最好观察晶体是否稳定,简单的方法是挑出一个晶体,在空气中暴露若干小时,再观察它是否被风化或分解。如果遇到不太稳定的晶体,尽量不暴露在空气中,应快速挑选与安置,最好将晶体密封在玻璃管中,在低温条件下(110 K左右)测试。

4.晶胞确定。打开Evaluate-Datemine Unit Cell窗口,点击右侧Collect按钮,打开扫参设置选项,选择合适的曝光时间,点击右下角的Collect按钮,开始扫参收集衍射花样。等待3轮共36帧衍射花样收集结束后,根据衍射点曝光强度选择合适的信噪比,点击Harvest按钮,采集衍射点数据,为了定出更准确的晶胞参数,确保收集到的衍射点数目大于100,最好在500—1000左右,太少的衍射点定出的晶胞参数可信度较低。点击Index,得到初始的晶胞参数。选择Bravais晶格类型,从下到上,对称性的依次升高。合理的晶格类型显示为绿色,Bravais晶格类型仅根据晶胞参数选择,而真实的Bravais晶系取决于晶体结构的对称性,所以在某些情况下,这一步并不完全正确。Refine操作后,确定晶胞参数。

5.数据收集。点击Collect–Collection Strategy,点击Determine Strategy,设置合适的晶体距离点击OK,然后点击Select scan parameters设置合适的帧角度和曝光时间。点击Collect–Experiment,在Setup Experiment窗口下,点击Append Strategy根据预实验确定数据收集的策略。默认程序根据所测晶体的对称性(Laue群)计算数据收集策略,也可以根据对称性直接收集半球(三斜晶系)、1/4球(单斜)或1/8,然后分别点击Validate和Execute开始收集数据。

6.数据还原。在APEX 3程序中打开Integrate Images界面,点击Find Runs导入数据,分辨率设为0.77■,点击Start Integration开始数据还原,点击Scale,做吸收校正。至此,在work文件夹中便会产生解析所需要的所有文件。

四、X-射线单晶衍射仪各部件的维护

1.转靶的维护。与固定靶X光管不同,该设备采用微焦斑转靶模式,电子流在强电场力的作用下,高速撞击钼靶,产生超强的X-射线。与此对应的,所产生的热量也是极其大量的。靶头通过高速旋转使得电子流所撞击的位置被分散开来,热量也被分散,最后通过旋转靶头内部的循环冷却水将热量转移出去。在高速旋转下,用于密封靶头内部循环水的水封会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逐渐老化,最终失去密封作用,从而在轴承处出现漏水现象。根据经验,一个水封的使用寿命在2000个小时左右,为了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在使用时长达1500小时后,进行水封更换为宜。

高速旋转的靶头中另一个易损部件是碳刷。碳刷是整个X-光管的固定部分(固定轴)和转动部分(转靶)之间传递能量的装置,它是由纯碳加凝固剂制成的,外型是方块,卡在金属支架上,里面有弹簧把它紧压在转轴上,靶头转动的时候,将电能通过换相器输送给线圈,由于其主要成分是碳,因此称为碳刷,它是易磨损的,应定期维护更换,并清理积碳。当碳刷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应进行更换:磨损严重(不足原长的1/3);损坏严重;碳刷与滑环接触面不足70%。

2.水冷系统的维护。循环水系统主要检查水冷机水箱及管路是否漏水,过滤器滤芯状况,室外风机是否有异常声响,等等。因风机长期在室外运行,散热片之间容易积累灰尘形成结垢,会造成水冷机室外机过热保护,因此应根据情况及时清洗。需要注意的是,X射线光管内的冷却水管道较细,光管使用时间较久后管道内可能结垢,使循环冷却水流量减小,所以循环冷却水要求为蒸馏水。X射线单晶衍射仪较易出现故障的地方是水冷机循环系统,一般表现为漏水、水温过高、水流速太小和水冷机输出压力小等。漏水一般为接头松动、橡胶皮管以及靶头水封老化等所致,这些故障均较易排除。水温过高一般为室外压缩机故障,维修方法与空调室外机相同。

3.低温系统的维护。该低温系统需要更换的耗材部件为氧传感器和过滤器,平均寿命为2年。另外,测试舱内部的液氮喷出舱在关闭低温后由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凝结可能会出现堵塞的现象,该堵塞只要等待一段时间内部温度升至0℃以上,便会自行融化疏通,无需特殊处理。

五、结语

我院使用的D8 Venture型X-射线单晶衍射仪从使用至今稳定性和重现性较好,主要是我们对X-射线单晶衍射仪实行专人管理、专人维护、开放共享,制定了符合仪器性能的操作规程。X-射线单晶衍射仪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在所难免,一旦发生故障,快速判断故障部位及正确处理故障点是保证仪器故障范围不扩大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陈小明,蔡继文.单晶结构分析原理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梁向晖,钟伟强,毛秋平.X-射线衍射仪的维护与使用[J].分析仪器,2015,(5):89-91.

结构设计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我国迈入社会转型深化阶段的步伐不断加快,大量的突发暴力事件成为媒体报道的重点,对突发暴力事件的话语构建也成为了解和把握此类事件报道话语和报道心理,进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重要课题。尤其是社会公信力和认可度都极高的报纸媒体,随着新媒体平台和新媒体语境的出现,更应关注如何有效、及时、合理的报道突发暴力事件。采用van Dijk的话语分析理论进行话语构建研究,能更好的反映报纸媒体对突发暴力事件进行的不同空间的话语构建进程。

关键词:报纸媒体;突发暴力事件;话语构建;空间

突发暴力事件,是严重威胁社会公共治安和公民生命安全的恶性事件。近年来,随着我国迈入社会转型深化阶段的步伐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突发暴力事件介入媒体报道视野。特别是社会公信力和认可度都极高的报纸媒体,更是表现出对突发暴力事件敏锐的报道意识。以和颐酒店女子遇袭事件为例,探索报纸媒体在新媒体语境下对突发暴力事件进行的话语构建,有利于明确报纸媒体在此类事件中的话语作用,对如何引导事态舆论和公众认知,消除社会恐慌,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界定和思路分析

Malinowski认为,语境这个概念若要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实质性地予以拓展。事实上,它必须挣脱只使用于语言学的束缚而扩展应用于分析语言讲述的一般条件。[1]语境背后所蕴含着不仅是话语本身,还应包括产生话语的文化与环境,只有将话语置于某种“情景语境”下,话语才有意义。因此,当看待新媒体语境时,应理解为一种宏观的语境氛围,研究该语境下报纸媒体对突发暴力事件的话语构建,要体现报纸媒体在不同空间内话语的合作与互补上。

现实空间下,现实社会的政治性要求是报纸媒体对该类事件报道的基本逻辑,而媒体报道本身的专业性要求是报纸媒体对该类事件报道的话语规范。但网络空间下,报纸媒体的话语表达产生变化:网络空间的语境氛围不可避免的影响到报纸媒体对话语的建构逻辑;网络空间的双向交互性产生了大量的、以非新闻文本形式呈现的话语。报纸媒体对突发暴力事件的报道也会发生相应变化。所以,单纯研究某种空间下的报纸媒体对突发暴力事件的话语构建是片面的,而应反映在不同空间下对该类事件的话语互补与合作现象上。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一)研究方法

van Dijk认为:和其他学科相比,话语分析的发展与结构主义的兴起更为紧密相关。[2]他提出了一套以宏观结构为切入点对新闻文本进行话语分析的理论。

宏观结构分析包含两方面:宏观语义结构分析和超结构分析。宏观语义结构分析注重对新闻文本各层次、段落、章节的主题归纳、文本自身的宏观主题归纳及文本与文本间的主题连接。文本的宏观语义结构具有鲜明的层次性、集合性。它可以分为若干层面,每个层面由一个命题序列组成,组成这个命题序列的命题往往是低一级命题序列的“总结”[3]。具体的结构图示如下图1所示:

超结构是话语的综合性、全局性结构,以类似于故事图式的方式受到具体的超结构范畴和规则的制约。[2]因此,超结构分析以新闻文本的具体结构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各部分叙事功能的研究,得出文本的图示结构如下图2所示:

(二)研究对象

1.事件选取。对突发暴力事件的定义应包含两个关键词:突发和暴力。突发是指事件的不可测性,难以预知且性质恶劣;暴力则是指具有攻击性的手段或行为,包含心理暴力与生理暴力,对人的暴力与对物的暴力。据此,本文选取2016年4月3日北京和颐酒店女子遇袭事件为例,满足定义需求,由其所引发的热议与情绪也能更好的反映突发暴力事件的话语构建过程。

2.媒体选取和样本选取。在媒体选取上,采取纵向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横向的同一媒体组织形成对比进行研究。而在样本选取上,样本需满足“文本内容以和颐酒店事件为核心,可涉及案件进程、事件评论、防范措施、心理疏导等多方面”这一前提,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话语体系。媒体和样本选取如下图3所示:

图3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和颐酒店事件发生在北京,故选择了该地区较有影响力的市级、省级、国家级报纸媒体三个级别,以体现空间内部因资源分配和所处位置不同所帶来的话语构建上的影响。

三、报纸媒体对突发暴力事件报道的宏观结构分析

1.现实空间下报纸媒体的宏观语义结构分析

一级命题作为构成文本宏观结构的最基础命题,最直接也最明显的表达了文本内容和观点。在该报道中,归纳总结出的一级命题共10个,命题内容涉及事件还原、事件处理、各方态度等多方面的内容,详细且全面,针对此事件已打下了良好的话语基础,并为后续报道的展开留下话语空间。而后,通过删节、概括、组构和一定的宏观规则,搭建出该报道的二级命题。二级命题更为简洁精炼,不再是对女孩遇袭的每个细节和事件处理详情进行描述,而是对报道内容进行主题划分,注重段落内容的提取与段落间的联系。三级命题则做了更加精简的提取,注重文章整体主题的总结,具有全局性和概括性,也可看做是整个报道的话语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进一步概括其余17篇报道的宏观语义结构后发现,在报道突发暴力事件时,现实空间下的报纸媒体的有着极为严谨的逻辑性:事件概述、事件发展、事件处理、各方意见、背景材料是最常出现的话语结构组成,也是报纸媒体在此类事件话语表达上最常涉及的几个方面。完整的宏观语义结构,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话语表达的完整性,宏观性,也保证了大众能够对突发暴力事件建立全面认识。

2.网络空间下报纸媒体的宏观语义结构分析

在话语表达、话语组成、话语传播等方面,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存在较大差异。据此,以《北京晚报》针对和颐酒店事件的7条微博为例进行分析发现:文本所展现的宏观语义结构更为简单,一级命题至三级命题的过渡过程被简化,往往从文本本身就可直接提取三级命题,提炼文本主题。同时,相较于现实空间下全面完整的宏观语义结构,在网络空间下,微博内容更体现碎片化、针对性,重点关注和颐酒店的某个事件点,而后通过量的积累展现事件全景。这一安排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短微博的字数限制,无法进行大篇幅的报道,但也更易于传播,凸显主题。同时,除了文字,微博文本还有表情包。但是,网络表情并不是对现实表情的临摹,而是重在强调情绪的传达与表现。[5]因此,对表情的话语意义进行分析时应注重联系现实环境,在充分理解其涵义后归纳入具体的宏观语义结构中,作为话语表达的一部分;其次,四家报纸媒体微博的内容来源除了原创外,还有大量转发自他人账号。这种情况下,被转发微博本身可看做是背景材料,为补充的话语提供语境和话语基础。进而归纳的其余62条微博样本存在相同特征。

3.超结构分析

(1)现实空间下报纸媒体的超结构分析。相较于宏观语义结构分析关注的主题表达,超结构分析更注重文本的内容表达。为了便于对新闻报道进行超结构分析,对图2进行简化如下:

图7反映,四家报纸媒体对和颐酒店事件的叙事总体来说较全面,有着基本完整的超结构。其中,“标题+导语+评论”型报道大都属于新闻评论,对事件的过程描绘较少,而将重点放在了对该事件的反思上。也反映了在话语构建的过程中,既有对事实的客观记录,也有对事件的主观反应。

(2)网络空间下报纸媒体的超结构分析。网络空间下报纸媒体的超结构与现实空间下同样存在差别,因此在报道和颐酒店事件时,报道对象由整体转向局部,由局部汇成全局。但也要看到,微博的字数限制同样会影响文本的超结构,特别是对于短微博来说,基本不存在标题和导语,单篇微博对事件的过程和结果描述也不全面。所以,需要明确,单篇微博文本的超结构缺乏建构基础,难以形成有效的图示结构模型,从而超结构分析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这也表明,微博的叙事特征是局部的、碎片化的,因而会出现单篇微博受到大量关注和讨论,但从整体来看这种热度又是非连续的,难以持久的局面。

四、结 语

突發暴力事件是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恶性事件,报纸媒体要发挥自身的话语权威和社会公信力,在新媒体语境的基础下构建好对此类事件的话语,以消除社会恐慌,维持社会稳定。通过van Dijk的宏观结构分析,明确了话语空间在话语合作与互补上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新媒体语境下报纸媒体对突发暴力事件的话语构建,是基于两种空间协同合作的结果,既存在现实与网络的合作,也存在空间内的合作。

当然,对突发暴力事件的话语构建研究有待从更多媒体角度进行分析,从事件类型、特异话语表达、话语角色的转换和升级等方向做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Malinowski B.The Problem of Meaning in Primitive Languages [C].New York,1923.

[2] (荷)梵迪克著,曾庆香译.作为话语的新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3] 丁和根.梵·迪克新闻话语结构理论述评[J].江苏社会科学,2003(6).

[4] 李薇.都市报对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的话语结构研究[D].广西大学,2014.

[5] 李宝华,邓年生.网络表情流行的传播逻辑与话语转向[J].新闻界,2016(24).

[责任编辑:思涵]

结构设计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项目编号:XSFZZD2021880

立项时间:2020-01-06

结项时间:2022-01-06

成员单位关系:

崔丽丽:哈尔滨商业大学

项目负责人:崔丽丽

结构设计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金融理论研究

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化逻辑分析

…………………………吴海兵,黄添勇,M·M·Rahman(1-2)

金融体系风险分担理论研究综述 ……………………马 宇(1-5)

对我国金融效率的实证分析 …………………沈 能,赵建强(1-7)

风险系数估计的修正与拓展评析 ……………………何 青(1-11)

基于无套利理论的MBS市场价值定价方法研究

……………………………………………李大鹏,陈伟忠(1-14)

企业债券融资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何志刚,胡 滨(1-16)

叶适纸币思想浅析 ……………………………………彭 澜(1-19)

2005年度全球1000家大银行述评 …………………王树同(1-21)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马瑞永(2-2)

转型时期我国货币需求的协整分析 …………………高云峰(2-6)

有关货币错配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唐宋元(2-10)

美联储货币政策传导和操作特点评析 ………………尹继志(2-14)

发展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策略思考 …………………薛桂清(2-17)

加快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思考 …………………刘学兵(2-19)

河北省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刘莉亚(2-21)

推动融资体制创新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鲍静海,郭 蕾(2-23)

中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实践研究 …毕海霞,岑 讳(2-25)

一般债权作为质:标的物的可行性分析 …高晓霞,李文辉(2-27)

证券投资基金法与相关法律的衔接与完善 …刘培培,刘军霞(2-29)

“双过剩”下商业银行的困境及出路 …………董玉华,蒋剑平(3-2)

东亚国家外汇储备高增长的困境与出路 ……………王 琛(3-5)

ROCA评价体系及其在银行监管中的应用 ……………王 飞(3-8)

资本项目开放与金融安全 ……………………………肖 崎(3-11)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研究综述 ………………王传东,王家传(3-11)

外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比较与启示 ………………黄春蕾(3-17)

如何提高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效益…杨文杰,阎东彬,梁巍(3-20)

河北省小康建设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课题组(3-23)

人民币有效汇率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 ………陈帮能(3-26)

我国省级区域金融生态系统评价 ……………韩大海,徐效坡(4-2)

现代金融契约理论研究述评 …………………徐子尧,牟德富(4-7)

投资学两种研究范式的比较 ………………胡旭阳,史晋川(4-11)

当代西方区域金融研究 ………………………………郑长德(4-14)

东亚区域汇率协调:理论与现实选择 ………谢罗奇,黄明华(4-16)

东亚货币合作中中日货币竞争力比较 ………………郭 华(4-20)

中国资本流动的金融安全度测算 ……………………郝俊香(4-22)

住房抵:贷款证券化的证券品种设计研究 …………李大鹏(4-26)

非行政干预条件下企业融资行为的博弈分析 ………段迎君(4-29)

国际平价条件传导机制与金融危机 …………………梁江波(4-31)

政策性金融与开发性金融的理论与实践 ……………王 伟(5-2)

美国投资银行的组织形式、治理结构与激励约束机制…马广奇(5-5)

货币问题的新政治经济学解释 ………………………李增刚(5-9)

外汇储备管理体系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孔立平(5-12)

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经验教训分析 ……………周素彦(5-14)

货币政策透明度:理论分析与操作实践 ……………尹继志(5-16)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计量模型应用研究 ………………李树杰(5-19)

金融企业集群发展动因研究 …………………………滕春强(5-23)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研究概述 ………………杨晋丽,李仲明(5-25)

河北省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战略研究

…………………………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课题组(5-28)

对规范与发展欠发达地区民间融资问题的思考…牛永涛,程普(5-32)

经济学术研究

行为研究的路径分析 …………………………刘继云,孙绍荣(1-24)

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研究 ……………………………胡永康(1-28)

关于优化公共支出结构的思考………………………阎东彬(1-31)

论风险经营时代的企业绩效评价新思维 …严津丽,陈 戈(1-33)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昝德银,陈华(2-31)

原产地规则的灰色区域与非关税壁垒 ………………谷祖莎(2-34)

绿色会计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 ………陈金香,王建中(2-37)

跨国并购管制与国家经济安全 ……………陈 华,张春燕(3-29)

论房产营销的行为技巧 ………………………………华东晖(3-32)

我国粮食需求分析与预测 …………刘晓俊,李春萍,侯 聪(3-34)

论反倾销过程中欧盟委员会的自由裁量权 …贺五一,聂小蓬(4-34)

西方国家发展中小企业的经验与启示…乔香兰,张金胜,王杰(4-37)

税制结构分析与我国税制结构选择 …………………侯艳蕾(5-35)

作业基础预算与成本管理的比较与整合 …龚光明,苑丽丽(5-37)

金融市场研究

证券公司脆弱性的契约制度剖析 ……………………于长福(1-35)

上市公司收购信息披露的市场效应比较 ……………段盛华(1-38)

在我国发展MBS的可行性分析 ……………………刘 蓬(1-42)

企业债券风险估值与简化式方法 …………侯乃聪,张 燃(1-45)

我国股市资金流动速度分析 …………………………马 达(2-39)

我国IPO股票长期弱势中研究方法的差异性与实证研究

……………………………………………………杜俊涛(2-43)

差异化发展:我国中小基金公司的出路 ……………王 平(2-46)

沪深股市的引导性关系研究 ………………高 琦,朱 岚(2-49)

“十一五”时期我国资本市场科学发展的思考 ………王兰军(3-35)

我国证券监管现状及改进措施 ………………………唐震斌(3-38)

拓展我国开放式基金营销管道的对策思考

…………………………………戴新华,张 强,肖奎喜(3-42)

中小板股改试点公司合理对价的辩证分析…刘中学,林福永(3-44)

上市公司担保行为及其财务风险的实证研究

…………………………………汪子文,刘 端,杨 芳(4-39)

论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制度约束转换 ………………陈 锐(4-43)

后股改时代上市公司并购趋势及对策研究 …………张敏聪(4-46)

信息披露理论和我国证券市场的改进措施 …………唐震斌(5-39)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程建伟(5-44)

权证产品理论定价与市场定价偏离度分析 …………秦 浩(5-47)

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外债的汇率、利率风险…魏刚,解一辉(5-50)

教学与管理研究

大学生对孤独的认知及应对策略研究 ……王素芬,丁全忠(1-48)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话式教学 ……………牛素珍(1-52)

高等专科学校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郑艳娟,张宇敬,赵秀明(1-54)

弘扬延安精神 构建和谐社会 ……………张吉明,郑 茜(1-56)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 ……………………张云军,刘长海(1-57)

浅谈法学教育改革 …………………张)菲,张玉敏,王宝娜(1-58)

关于推进高校聘任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陈 红(2-52)

会计仿真教学研究 …………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课题组(2-55)

课堂讨论与案例教学的选题原则及其运用 …………骆祚炎(2-58)

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课题组(2-60)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王鑫斌,姬鸿洁(3-48)

开展研讨式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许传华(3-50)

跨文化交际与大学外语教学 …………………………徐三乔(3-52)

国外工商管理案例教学法及其借鉴 ………于 强,钟 伟(3-54)

如何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教育与管理 ………赵松岭,胡书金(4-48)

建构主义模式在金融工程教学中的运用 ……………危慧惠(4-50)

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 …………………翟小娜,唐树良(4-52)

如何加强高职高专的证券投资实验课教学…卢艳茹,李海燕(4-54)

完善我国政府应对公共突发性事件的对策与建议

……………………………………………李冰水,齐秀强(4-56)

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课题组(5-52)

对加强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研究

…………………………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课题组(5-55)

教学效能感对大学英语教师成长的启示 …张海瑛,齐 卫(5-58)

信托研究

信托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控制研究

…………………………………徐小迅,刘兵军,徐永久(2-64)

中国信托业经营状况透视 …………………袁江天,王 辉(3-63)

保险研究

论保险消费心理及其经营对策 ……吴占权,汤明远,成福蕊(1-61)

政府参与我国洪水保险的理论分析 ………李逸波,陈宝峰(1-64)

重复保险的法津问题探析 ……………………………李树利(3-61)

对我国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思考 …………冯鹏程,王忠生(4-63)

保险业结构、效率与绩效间的关系 …………………曹 乾(5-64)

结构设计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对于建筑的砌体结构裂缝这个普遍性的技术性问题,在分析其主要裂缝的类型及原因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砌体结构裂缝控制的具体构造措施建议,并简要介绍了国外控制裂缝隙的经验和措施。

关键词:砌体结构 墙体裂缝 原因分析 控制措施

一、裂缝的性质

引起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既有地基、温度、干缩,也有设计上的疏忽、施工质量、材料不合格及缺乏经验等。根据工程实践和统计资料这类裂缝几乎占全部可遇裂缝的80%以上,而最为常见的裂缝两大类,一是温度裂缝,二是干燥收缩裂缝,简称干缩裂缝,以及由温度和干缩共同产生的裂缝。

1、温度裂缝 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结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最常见的裂缝是在砼平屋盖房屋顶层两端的墙体上,如在门窗洞边的正八字斜裂缝,平屋顶下或屋顶圈梁下沿砖(块)灰缝朱平裂缝,以及水平包角裂缝(包括女儿墙)。

2、干缩裂缝 烧结粘土砖,包括其他材料的烧结制品,其干缩变形很小,且就形完成比较快,只要不使用窑的砖,一般不要考虑砌体本身的干缩变形引起的附加应力。但对这类砌体潮湿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湿胀,而且这种湿胀是不可逆的变形。对于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砌等砌体,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如砼砌块的干缩率为0.3~0.45mm/m,它相当于25~40℃的温度变形,可见干缩变形更大。干缩变形的特征是早期发展比较快,如砌块出窑后放置25d能完成50%左右的干缩变形,以后逐步变慢,几年后材料才能停止干缩。

但是干缩后的材料受湿后仍会发生膨胀,脱水后材料会再次发生干缩变形,但其干缩率有所缩小,约为第一次80%左右。这类干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在建筑上分布广、数量多、裂缝的程度也比较严重。

3、温度、干缩及其他裂缝

对烧结类块材的砌体最常见的为温度裂缝,面对非烧结类块体,如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也同时存在温暖和干缩共同作用下的裂缝,其在建筑物墙体上的分布一般可为这两种裂缝的组合,或因具体条件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裂缝现象,而其裂缝的后果往往较单一因素更严重。

另外设计上的疏忽、无针对性防裂措施、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质量差、违反设计施工规程、砌体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以及缺乏经验也是造成墙体裂缝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砌体裂缝的控制

1、裂缝的危害和防裂的迫切性 砌体属于脆性材料,裂缝的存在降低了墙体的质量,如整体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同时墙体的裂缝给居住者在感观上和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随着我国墙改、住房商品化的进展,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建筑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建筑物墙体裂缝的重置的要求更为严格。由于建筑物的质量低劣,如墙体裂缝、渗漏等涉及的纠纷或官司也越来越多,建筑物的裂缝已成为住房评判建筑物安全的一个非常直观、直观和首要的质量标准。因此加强砌体结构,特别是新材料砌体结果的抗裂措施,已成为房屋开发商共同关注的课题。因为这涉及新型墙体材料的顺利推广问题。

2、裂缝宽度的标准问题实际上建筑物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此处提到的墙体裂缝宽度的标准(限值),是一个宏观的标准,即肉眼明显可见的裂缝,砌体结构尚无这种标准。那么,对砌体结构来说,墙体的裂缝宽度多大是无害呢?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它还涉及到可接受的美学方面的问题。它直接取决于观察人的目的和观察的距离。对钢筋砼结构,裂缝宽度大于0.3mm,通常在美学上是不能接受的。

这个概念也可用于配筋砌体。而对无筋砌体似乎应比配筋砌体的裂缝宽度准备放宽些。但是对于客户来讲二者是完全一样的。这实际上是直观判别裂缝宽度的安全标准。

三、我国《砌体规范》抗裂措施的局限性

《砌体规范》GBJ3-88的抗裂措施主要有两条,一是第5.3.1条:对钢砼屋盖的温度变化和砌体的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裂,可采取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采用有檀屋盖或瓦材屋盖;控制哇酸盐砖和砌块出厂到砌筑的时间和防止雨淋。未考虑我国幅原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温度、湿度的巨大差异和相同措施的适应性。二是第5.3.2条:心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由温差和墙体干缩引起的墙体竖向裂缝,应在墙体中设置伸缩缝。从规范的温度伸缩缝 的最大间距可见,它主要取决人于屋盖或楼盖的类别和有关保温层,而与砌体的种类、材料和收缩性能等无直接关系。

可见我国的伸缩缝的作用主要是防止因建筑过长的结构中出现竖向裂缝,它一般不能防止由于刚砼屋盖的温度变形和砌体的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裂缝。

由此可见,《砌体规范》的抗裂措施,如温度区段限值,主要是针对干缩小、块体小的粘土砖体结构的,而对干缩大、块体尺寸比粘土 砖大得多的砼砌块和哇酸盐砌体房屋,基本是不适用的。因为如果按照砼砌块、哇酸盐块体的干缩率0.2~0.4mm/m,无筋砌体的温度区段不能超过10m;对配筋砌体也不能大于30m.在这方面,国外已有比较成熟的预防和控制墙体开裂的经验,值得借鉴:一是在较长的墙上设置控制缝(变性缝),这种控制缝和我国的双墙伸缩缝不同,而是在单墙上设置的缝。

该缝的构造既能允许建筑物墙体的伸缩变性,又能隔声和防风雨,当需要承受平面外水平力时,可通过设置附加钢筋达到。这种控制缝的间距要比我国规范的伸缩缝区段小得多。如英国规范对粘土砖为10-15m,对砼砌块及哇酸盐砖一般不应大于6m;美国砼协会(ACT)规定,无筋砌体的最大控制缝间距为12-18m,配筋砌体控制缝间距不超过30m.二是在砌体中根据材料的干缩性能,配置一定数量的抗筋钢筋。

参考文献:

王华风 谈砌体结构裂缝处理 《山西建筑》 2001年第2期

上一篇:审计风险涵义论文范文下一篇:内部审计监督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