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论文范文

2023-09-17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第1篇

交易银行是数字时代的公司金融,是公司银行业务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依托于电子银行渠道的金融服务。电子银行渠道既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客户提供银行产品或服务的重要输出口,也是客户与银行服务的首要接触点,更是银行产品营销推广的利器,因此发展交易银行业务必须重视电子银行渠道的融合创新工作。本文针对电子银行渠道融合创新的价值、思路和策略进行了深入思考。

电子银行渠道融合创新的价值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银行渠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咨询机构数据统计,2016年电子银行业务替代率超过90%,交易笔数2000多亿笔,网上银行交易规模超过2000万亿元,手机银行交易规模超过100万亿元。客户到银行柜台办理业务的比例逐年递减,即便客户到银行柜台办理业务,其70%以上是靠智能设置完成,只有不到30%的业务是由人工办理。在银行业务不斷创新的过程中,电子银行渠道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传统的“柜面人工+自助设备”的服务模式,到目前主导的“电子银行和API经济”的服务模式以及面向未来的生态金融服务模式,电子银行渠道的重要性日趋显著。

电子银行渠道不断演变的过程也就是电子银行渠道融合创新的过程,电子银行渠道的发展需和银行业务的发展相契合。随着交易银行业务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现有电子银行渠道的弊端逐渐显现,为了更好的满足银行业务的互联网化转型的要求,电子银行渠道的融合创新势在必行且意义重大。

一是有利于加强电子渠道管理,促进电子渠道多样化。建立电子渠道统一管理、统一接入、统一认证平台,对电子渠道上的客户、产品、数据等进行统一管理,消除各个电子渠道之间信息差异,形成统一的业务操作和客户服务标准,从而有利于构建统一的业务服务系统,使得电子银行服务系统可以适应不同的终端设备,便于电子银行渠道终端入口的多样化。

二是有利于前中后台一体化运营,提升银行服务效率。电子银行渠道融合可以充分发挥和挖掘各渠道优势,将不同功能的产品布置在合适的渠道上,实现全行电子渠道业务营销的集中管理,建立“网点+电子渠道+客户经理”全行流程一体化的客户服务营销体系,从而提高电子银行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帮助公司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的统一管理。

三是有利于增强渠道协同能力,打通内外部服务平台。通过系统架构优化,改变各个电子渠道相互关联性差的问题,增强银行内部跨渠道协同能力,同时加强银行内部渠道与外部各类合作伙伴渠道的互联互通,形成“金融+IT+场景+云平台”多层次服务体系。

四是有利于增强用户体验,降低银行内外部成本。电子银行渠道融合通过把分散在各个系统中的应用信息整合在一起,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在减少不同渠道之间重复开发、降低银行成本的同时,为客户提供详细、清晰的产品服务,给予客户良好的体验,提高用户忠诚度。

电子银行渠道融合创新的总体思路

电子银行渠道与交易银行相辅相成,电子银行渠道的融合创新是促进交易银行业务发展的基础,因此电子银行渠道融合创新方向应与交易银行未来发展方向相契合。随着信息技术、金融服务的不断发展,交易银行未来将呈现五大特性,即“开放性、融合性、反哺性”和“场景化、科技化”。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个方向、两个理念、三个重点”的电子银行渠道融合创新的总体思路。

“一个方向”指生态金融方向。将以生态金融为总的发展方向,深入洞悉客户需求,应用卖方整合理念和金融科技,依托线上化云服务平台,为生态金融客户提供不止于金融的一站式综合化交易服务。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客户交易基于具体的应用场景而实现。银行应顺应互联网情景化交易日益繁荣的趋势,通过构建开放型、融合型、场景化的线上化服务平台,将各类各作伙伴的产品和服务与银行的金融服务协同起来,使金融更加有效高效,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两个理念”指化渠道于无形和化银行服务于生态之中。“化渠道于无形”,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增强银行和客户互相感知的渠道能力。从银行内部角度来看,通过渠道整合,可以提供更多综合化的金融服务,使得银行感知客户的能力不断增加;从银行外部角度而言,让客户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银行的服务,让渠道可随身携带。“化银行服务于生态之中”,通过整合金融机构、科技公司、专业机构、监管机构等各类合作伙伴,打造生态化的银行服务,让所有客户都会在生态化的场景中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服务。

“三个重点”指将重点围绕内部渠道融合、外部渠道融合和内外部渠道协同创新。“内部渠道融合”,通过整合电子银行渠道和网点/人工渠道,以及搭建客户经理渠道,打造统一的交易银行内部服务平台。“外部渠道融合”,通过整合金融类和非金融类合作伙伴,共同构建统一的银行外部服务平台。“内外部渠道协调”,加强跨渠道协同支撑能力,共享客户签约信息,增强线上线下业务联动,共享不同渠道交易信息,有效提升银行对外服务能力,使得对客户的服务更加顺畅。

电子银行渠道融合创新的具体策略

内部渠道融合创新,构建统一的交易银内部服务平台

一是整合银行电子渠道。在整合电子银行渠道入口方面,对各自独立的传统电子渠道进行业务重组和流程改造,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让客户能够顺畅使用银行的产品服务,并参与到产品改进中来,增强客户的兜售参与感,设计出贴近客户需求的产品。在整合电子银行渠道内部管理系统方面,建立统一的内部管理系统,实现产品管理、渠道管理、签约管理、运营管理、风险管理的一体化运营。比如,实现渠道可售产品、产品套餐、产品收费、产品目录的统一管理。在整合电子银行客户体系方面,建立客户信息统一视图和共享机制,打通原本各系统各自分散管理的客户信息;实现客户基本资料、客户资产、负债、信誉等信息的统一管理。在整合电子银行渠道数据方面,将各方数据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服务渠道线上化,风控模式数据化,服务方式智能化,逐步提升企业内外部环境的数字化程度,将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和商流全過程的数据进行高效能聚合,提高整体经济生态效能,提高交易效率。在加强电子银行渠道的开放性方面,对传统的电子银行渠道开架,通过SDK的方式将电子渠道开放给渠道客户和企业客户,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功能点,更好的为大消费、大健康、大建设等行业进行服务,打造智能化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二是整合网点/人工渠道。目前银行网点/人工渠道使用效率逐渐降低,已逐步被电子银行所替代。在业务办理上,网点存在着签约流程复杂、签约功能设计不合理、自助程度不高、客户需要多次临柜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签约流程的电子化,优化对公客户服务,提升单位账户开立及签约效率,提供标准化统一的签约流程,在实现小型客户一站式签约流程的同时,满足大型客户的个性化签约需求,逐步实现客户线上自主签约,减少客户临柜次数。同时加快智能网点建设,加快智能自助机具的普及,优化和提升智能服务,将原有以交易功能为主向以交易与銷售功能并重转变,提供高附加值产品销售、高端客户理财等服务。

三是搭建客户经理渠道。针对目前基于PC互联时代不同系统之间信息分散、分别查询、缺乏关联的问题,利用客户经理、产品经理、管理人员,构建移动作业平台,形成不受时间与地点限制的移动作业模式。移动作业平台上可以集成上门开户、贷后检查、核保取证、平行作业、风险预警、回收管理、大额资金变动提醒、营销机会提示等功能。移动作业平台可以有效满足对公客户经理频繁外出营销的工作需求,可以及时了解客户信息、获取信息提醒、提升营销服务能力。

外部渠道融合创新,构建开放的银行外部服务平台

实现银行内部服务平台和各类合作伙伴之间的客户、数据、产品、能力等各类资源的开放、共享、互联互通,形成“金融+IT+场景+云平台”的多层级服务体系。

一是整合金融类合作伙伴。整合直销银行。通过与直销银行进行深度合作,共建电子银行服务渠道,为不同层级的客户提供统一的服务入口。同时,利用直销银行在互联网方面庞大用户群的优势,获取客户,扩宽获客渠道。整合民营银行。在银行外部服务平台上,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与民营银行根据各自不同的市场定位和风险偏好,去选择不同的客户进行服务。同时,可以将原本无法服务的客户共享出来,让可以服务的银行为之提供金融服务,不断扩大银行的服务能力。整合证券、基金等非银金融机构。银行在代售代销基金、证券等理财产品的同时,还可以合作定制专户产品,为不同用户提供梯次性、差异化服务,增加用户收益、加大客户粘性,在方便客户购买各种理财产品的同时促进银行转型,为客户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

二是整合非金融合作伙伴。银行与非金融合作伙伴的整合可以迅速扩展客户入口,将自己产品遍地开花。整合互联网公司。互联网技术给传统的银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原有的发展模式和竞争格局正在重构,四大银行分别与BATJ进行合作,共同构建对外服务平台。银行通过和互联网公司的合作,积极开展互联网生态的布局,进入以金融电商、直销银行和交易银行为核心的互联网银行新时代。整合新兴第三方公司。银行与第三方公司、第三方产品进行整合,在滿足客户对银行服务需求的同时,获取更多的发展空间,还可以利用第三方的品牌和口碑扩展用户渠道入口,可以通过第三方获客。比如,获取客户在其处的交易数据,进行潜在客户挖掘,并将其客户进行转化。整合科技公司。银行通过与科技公司的整合,整合云基础设施服务、金融服务、行业应用服务共建对外服务平台,方便各行业企业服务能力的输出,为行业用户提供一站式的产业互联网服务,加快传统业务优势渗透到新的金融服务领域,助力各传统行业公司的互联网+转型。比如帮助企业提升多银行资金管理的能力,减少资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整合各类其他行业机构。通过统一的银行外部服务平台,把物流仓储公司、咨询机构、律师事务所等机构的产品服务聚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生态圈,打造一种竞合共赢的状态。在构建生态金融服务平台过程中,利用各种技术将服务进行线上化、数据化,如移动互联网是进行产品交互的技术基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处理客户业务的基础。

内外部渠道协同创新,构建互联互通的内外部服务平台

目前电子银行普遍面临着部门多、产品多、渠道多、数据散,渠道交互性差的问题,必须加强渠道之间的协同交互。传统电子渠道已臻成熟,最重要的着力点就是加强各渠道之间的协同。在银行内部,整合电子银行渠道、网点/人工渠道、客户经理渠道,形成统一的交易银行内部服务平台,使得三者之间相互支撑、并重发展、交叉营销和有效互动,给客户提供统一客户体验的大平台,使各平台渠道之间能够实现完全的同步、相互关联、互补。在银行外部,整合金融类和非金融类合作伙伴,并与银行内部的调度平台共同构成统一的银行外部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不止于金融的开放性、融合性、科技性、生态化、场景化的金融服务。在平台上进行客户、数据、能力和产品的交叉共享、相互协作,形成开放、共享、协作、创新的格局。

电子银行渠道融合是交易银行发展的起点,生态金融是银行未来发展的方向,电子银行渠道融合创新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因此渠道融合只是交易银行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的开端。交易银行将创建全开放平台,在平台上进行资源的整合,进行资金、技术能力、用户能力的共享,同时进行营销、产品、能力的输出,通过搭建共赢的生态圈,以透明、高效、低成本、体验佳的特点来吸引客户,并为合作伙伴创造价值。未来,作为交易银行平台发展的基础,电子银行渠道将是银行和各类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一个交易银行内外部服务平台,将原来分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纳入其中,共同管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生态化的金融服务。因此,电子银行渠道融合创新是构建交易银行平台型生态金融的关键点。

(研究组成员:王鹏虎、卜子超、高书宁,其中王鹏虎、卜子超单位为中信银行,高书宁单位为清华大学)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第2篇

截止2011年6月,外资法人银行数量已经占到37家,在我国商业银行占比16.5%。虽然外资银行目前所占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但随着外资银行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灵活的经营模式、高附加值的服务、先进的风险防范技术和科技手段,以及优秀的金融创新能力等优势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将给我国内资银行带来不小的竞争压力。

一、竞争状况分析

大多认为,外资银行的竞争会造成国内银行业市场份额减少、客户流失、人才流失等。但从近几年数据结果显示,就下面三方面来说,由外资银行竞争造成的影响不是很明显。

(一)市场占有率状况

中资银行市场份额变动不大。根据2010年统计资料分析,在华外资银行金融机构资产总额13492.29亿元,同比增长0.33%,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1.71%;而内资银行金融资产总额78.8万亿元。目前,内资银行中资产规模较大的依次为:5大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城市商业银行及城市信用社。其中,5大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的份额分别为50.9%、15.0%,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但是比上一年,5大商业银行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资产份额分别下降0.13、0.48个百分点。

(二)外资银行客户结构状况

外资银行的客户结构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其客户仍主要集中在三资企业,以及与外资银行常年保持业务关系的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这些客户占有客户总数的50-60%,而中资客户只占到10-20%。外资银行对中资企业的贷款也比较少,有资料显示,2010年底外资银行向中资企业贷款额仅占其贷款总额的5.7%。

(三)中外银行展开对人才的争夺

随着中资银行薪酬及福利的提高,改革用人机制,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及提拔,并未出现高级人才大量流入外资银行,甚至还出现人才回流的现象。中外资银行都在人才引进上投入了较大成本,人才出现了双向流动。资料显示,有较多人才从国有行中流出,主要流向中资股份商业银行。

二、中外资银行业务竞争点分析

(一)网上银行

中国银行拥有广泛的营业网点及固定的客户资源,利于其网上银行业务的开展。对于外资银行来说,通过网上银行开展业务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外资银行较为容易地进入国内市场,避免了对国内市场不了解所带来的麻烦。而且网上银行的客户群体都是年轻一代,是未来很有潜力的客户群,因此成为中外资银行争夺的重点。恒生银行、汇丰银行早在2002年底就推出针對中国客户的网上银行业务,是首批在中国银行业市场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外资银行。截止2010年,获准在中国开办网上银行业务的外资银行共有23家。

(二)信用卡

外资银行主要通过信用卡涉足中国零售市场。根据国外经验,人均收入达到2000—5000美元的时期,是开展信用卡业务的重要时期,在国内一些社会群体,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已经达到这个水平,因此中国的信用卡业务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实际上,在国内人民币零售业务完全开放前,外资银行已经通过其他渠道进入国内市场,通过与国内银行合资形式发行信用卡。比如,汇丰银行通过与交行合资建立信用卡中心,从而获得了发行信用卡的便利;花旗银行也与浦东发展银行合作发行了印有两国银行标记的双币信用卡。

(三)国际结算及贸易融资业务

由于中国的加工贸易繁荣,带来了许多贸易融资及国际结算业务。外资银行拥有遍及全球的发达的网络,并且与许多跨国公司长期保持业务联系,因此外资银行在贸易融资和国际结算业务方面拥有很大的优势。而这部分业务有很大的利润,目前外资银行已经在国际结算方面占有国内市场40%的份额。

(四)股权投资业务

外资银行通过入股中资银行,既迅速地推广了其在中国市场业务范围,又获得了超额的回报。以2007年9月数据的保守估计,外资银行仅在参股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及交通银行四家银行中,已经获得了超过3000亿港元的利润。因此中国银行业在获取业务的许可后,为了国内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对金融企业的股权投资也将是争夺焦点之一。

(五)金融衍生品服务

在资本市场操作方面,外资银行有着丰富的经验,掌握了金融衍生品的核心技术,在产品研发、设计及品种多样性方面都拥有绝对的优势。但随着利率市场化,以及人民币汇率弹性化,我国银行业也必须加快争夺这个市场。截止2010年,已经有70家外资法人银行和外国银行分行获取了经营衍生品业务的许可。我国银行业已经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自主研发能力,加大产品设计投入,推动国内衍生品业务的发展。

三、结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银行业的步伐不断加快。外资银行的全面进入必然对我国银行业的市场布局、市场主体的行为模式产生重大的影响。外资银行的进入为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必须不断提升我国银行业自身的竞争力,也应该为中外资银行营造良好的竞争合作环境,同时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督和管理。

参考文献

[1]刘亚,杨大强,张曙东.开放经济条件下外资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影响研究[J].财贸经济,2009(08).

[2]罗阳.商业银行经营模式选择与效率提升路径[J].金融论坛,2010(10).

作者简介:林璇(1984-),女,广东揭阳人,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经贸科教师,研究方向:财经。

(责任编辑:刘晶晶)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投资银行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提高经营利润的重要业务,成为商业银行重点拓展的业务领域。如何提高投资银行业务,将其培养成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商业银行当前面临且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选择M银行作为具体研究对象,对银行开展的相关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相应对策,以增强M银行这一业务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商业银行;M银行;投资银行业务

商业银行作为当前社会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一直以来也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M银行自2015年开始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受益于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迅速,近些年来投资银行业务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多,银行在投资银行业务方面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本文选择M银行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考虑到本人就职于M银行,数据获取较为容易,同时,从M银行的角度出发,以点代面,从个案的视角来帮助银行充分意识到投资银行业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为它们提高核心竞争力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M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现状

根据投资银行业务概念的特征,M银行的投资银行可以将业务分成以下几种类型,其中各个产品在整个投资银行中所占的比重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当前M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主要品种有:

第一,结构化融资产品。结构化融资产品系指无锡农商通过行为价值的表达,全面调整客户的资本形式,优化客户的负债内容,以降低客户的融资成本为目标,通过使用不同的融资工具,在经过银行的渠道流通之后,研发出更加符合资产需求的独立金融产品。M银行的结构化融资产品包括结构化融资增加和非增加两类业务。第二,债券承销类产品。M银行的债券承销类产品以非金融企业作为承销的对象,并形成三种有效的债券类产品。其中非金融的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是指以法人的身份在非金融企业的内部落实银行的债券行为,并根据市场的约定范围,有效调节证券的整体价格,其中包括了短期和中期的融资券。企业债券是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法律规则,在市场内约定一定的活动条款,执行有价值的金融行为。公司债券是指公司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根据有效证券的市场价值,落实相关的金融买卖行为,它直接展现了债券人和公司之间的权利和责任关系。M银行开展的债券类承销产品的主要特征是:因为无锡农商银行不具有融资承销的身份,所以在整体开展业务的过程当中,需要与社会的相关组织机构進行市场合作,从而在开展业务的过程当中担任财务的顾问角色,全面落实相关的金融市场行为。第三,私募融资产品。私募融资业务指通过使用金融综合平台,在资金募集方面以投资项目的形式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内容。本业务的主要特征:其基金产品的固定收益时间不超过两年,并且私募股权资金的形式为3+2模式;M银行所宣传的投资银行的产品类型在进行资金私募的过程当中,由无锡农农商银行进行全面管理。

二、 M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对策

(一)建立健全组体系

银行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好的组织。M银行在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策略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个优秀的组织作为保障,对一系列工作进行合理的运作,这才能保证发展策略的成功。具体来说,M银行应该成立策略推行小组,由推行小组全面负责银行策略工作的开展。策略推动小组的组长应该由M银行行长担任,对策略的所有工作负全部责任,并从宏观层面进行把控。副组长应该由副行长和投资银行部的经理担任,在具体的工作中需要实时监测工作的具体开展情况,并根据具体的考核指标对其工作进行考核。而小组成员则由财务部、市场部、运营管理部等部门的部长担任,由他们带领自己的部门具体开展相关工作。通过组织保障,全面推动策略相关工作的开展。

(二)引进及培养高素质人才

针对当前M银行在投资银行业务方面人才较为缺乏的现状,为了提高银行投资银行业务水平,有效的开展相关的工作,下一步银行应该针对投资银行业务的具体需求加强新人才的引进工作。M银行投资银行业务不仅要构建新员工培养制度,还应加强对老员工的培养,确保老员工可以在当前的业务发展形式下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能力,不断拓展自身能够适应的业务范围并适应当前银行业务发展的整体需求。

(三)加强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品牌建设

当前处于网络化的时代,企业必须要充分应用互联网并构建自身的官方网站,与各种新媒体构建联系,利用多元化的媒体以及网络宣传自身的产品及服务。因此,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也要在此形势下加强品牌意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从而赢得大众的关注以及认可。可见,M银行投资银行业务也应参考借鉴这一方式宣传自身品牌及服务。例如,M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应该与媒体开展有效的合作,对其业务模式予以采访并且报道其所开展业务范围,对其服务质量以及专业能力予以客观评价,反馈当前的客户群体对其服务的认可度及满意度,并且利用新媒体以及网络渠道开展有效的宣传,这样有助于提高M银行品牌知名度,促进其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并且吸引更多群体关注,进一步扩展其业务规模。

(四)健全风险预警机制

为确保M银行投资银行业务有序运营应该构建风险预警机制,提高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管理水平,注重数据获取能力的发挥。根据客户风险预判情况,提高投资银行的业务效率以及风险预警水平,有序推进投资银行业务。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对投行业务相关数据开展阶段性更新的过程中引入更多的数据库,优化多元风控模型并建立全自动风控系统,促进投行业务贷后风险管理以及风险预警能力,达到对M银行投行业务风险识别监测控制的目标。此外,要促进M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管理水平,保证负债来源以及资产配置的有效度,促进投行业务流动性风险应对机制的健全完善,将投行业务纳入到监测体系中以有效地防范投行业务风险的发生。

三、结束语

M银行是当前我国发展较好的股份制银行,银行近些年来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开始意识到投资银行业务在银行发展中的重要性,但是由于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时间较短,在这一业务开展中的经验并不多,因此业务开展中还面临着较多的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可以解决M银行投资银行业务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还能为其他股份制银行在顺利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将其打造成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宝琪. 新形势下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研究 [J]. 消费导刊,2017(8):57-59.

[2]郭树华,曲海斌. 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趋势、关联整合与创新——基于产业关联理论的视角[J]. 思想战线,2018(6):130-137.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第4篇

面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各商业银行为了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不断进行业务创新以满足客户需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网上银行业务作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新型方式和重要渠道,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发展必不可少的竞争手段,也是现代商业银行转变经营方式,实现战略转型的重要部分。

一、网上银行的含义与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的主要阶段

网上银行又称网络银行、在线银行。它是银行为其客户提供银行服务的新手段,其以现有的银行业务为基础,运用先进的INTERNET技术,将银行业基于网点、自助服务、特约商户支付和个人理财等传统的银行服务扩展到INTER,NET覆盖的所有地点,使客户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安全便捷的管理活期和定期存款、支票、信用卡及个人投资等。由于网上银行可以大幅度降低银行的经营成本和交易成本,为客户提供更多、更便利的服务。具有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等多种优势,现已成为银行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我国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主要包括4个阶段:第一阶段。也被称之为“银行网站”阶段。2000年以前,各家银行的网上服务单一,只是通过开通自己的银行网站,为客户提供账户查询等基本的信息类服务,其主要操作集中在单一账户上。这一阶段的网上银行更多的被作为银行的一个宣传窗口。第二阶段,也被称为“银行上网”阶段。银行致力于将传统的柜面业务迁移到网上银行,增加了转账支付、缴费、网上支付、金融产品购买等多种交易类功能。与第一阶段相比,其特征是多账户的关联操作。第三阶段。银行的最大转变是真正以客户为中心,因需而变。各家银行纷纷推出了满足各种客户不同需求的新的网银产品。第四阶段,网上银行的未来发展阶段。将来网上银行会成为银行开展业务的主要方式,传统银行将全面融入网上银行,甚至不再单独区分网上银行。目前。我国还未出现完全依赖或主要依赖网络开展业务的纯虚拟银行。

二、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我国网上银行业务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1996年2月,中国银行首先在互联网上建立和发布了自己的主页,成为我国第一家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的银行。1998年,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分别开通网上银行服务,此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农业银行等也陆续推出自己的网上银行业务,

近年来。网上银行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2008年银行业虽受到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但其开户用户数增长仍超过了5000万,涨幅为44.8%。网银活跃用户数量为5800万。网上银行的交易量增长了85.8%,达到354.1万亿元。交易量涨幅高于用户数增长,这说明个人和企业日益频繁地使用网上业务来取代传统的柜台渠道。金国各大商业银行及股份制银行的网上业务交易量普遍超过其总业务的20%。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的网上业务占比更是达到40%以上,有效弥补了传统营业网点数量有限对业务处理能力的限制。

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网上银行市场总交易额达到86.78万亿元。其中,企业网银交易额为78.75万亿元,在整体交易额中占到90.1%;个人网银交易额为8.03万亿元。大力发展网上银行业务成为不少银行的选择,一些银行通过加快推出新的网上银行功能、频繁推出网银营销活动,以吸引更多客户选择通过网上银行的渠道办理业务,达到减少银行运营成本的目的。同时。网上银行业务也被确定为部分银行新的盈利增长点。经过几年发展,我国网上银行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以企业网银为基础,个人网银占比持续提升。目前,企业网银业务是网上银行的主体。其交易额占到91.2%。银行要保障其市场地位,稳步提升网上银行业务交易规模,必须保障企业网上银行业务的服务质量。另一方面,网上银行的服务质量和产品功能不断提升,近年来,个人用户交易量增长迅速。其交易额占比从2006年的4.8%增长到2008年的8.8%,并呈现加速提升态势。未来个人网银业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加之互联网的长尾效应,使得中国数量庞大的个人用户群体具有非常大的交易潜力。

第二,市场发展不均衡。从网上银行的经营主体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的占比较高,而小型银行及金融机构的网上业务占比普遍低于10%。究其原因:一方面,大中型银行资金实力强,投入多,更注重信息化和国际化发展。因而网上银行业务起步较早,并逐渐替代了传统渠道:另一方面,大中型银行的客户相对来说更为高端,其对网上银行等较为现代化的服务接受程度高,网上银行业务的普及推广相对容易一些。从地区分布看,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及大型城市的网上银行普及率更高。而欠发达地区网银发展较为落后。

第三,应用主要集中在基础业务。目前,网上银行的功能已经较为全面,几乎涵盖了柜台的所有业务。但是,用户对网上银行的使用90%仍集中于账户查询管理、支付转账等基础性服务,理财、保险、信贷等服务仍未被用户广泛接受。从使用终端看,94.5%的用户使用PC作为登陆网银的主要工具,手机银行普及率低。一些在日本、韩国较为普及的移动网银业务尚未在国内大范围展开。

第四,网上业务独立运营是主流模式。我国网上银行服务的主要提供机构是国有商业银行及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性银行业务占比不足10%。而国有商业银行及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其对安全性、稳定性以及业务的管理和掌控要求均较小型银行高,网银的运营成本并非大中型银行的首要考虑因素。因此,大多数国有商业银行及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都采取了独立运营的模式,运营外包及ASP服务暂时较难在该类银行中普及。

三、安全性是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的关键

比尔·盖茨预言,“传统的商业银行是耍在21世纪灭绝的一群恐龙。”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在网上办理银行业务的方式。同时,各家银行也纷纷推出和优化自己的网上银行业务。用户通过登录网上银行可以足不出户享受到方便快捷的查询、转账、汇款、缴费等服务。但是,在网上银行用户数持续增长的同时,网络安全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这成为网银业务发展的一大隐忧。

无论对企业网银用户还是个人用户而言,无论对活动用户还是潜在用户而言,安全性都是他们选择网银时最为看重的因素。在网上银行发展过程中,安全性是影响其发展的一大瓶颈。从网上银行诞生以来。人们对其安全性的质疑就从未停止。近年来关于网上银行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进一步增强了大众对网银安全性的担忧。如果说网银的存在性需求是其产生的直接推动力,那么网银的安全性需求就是其发展的加速器。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不愿选择网上银行的客户中有76%是出于安全考虑,这表明网上银行安全监管的瓶颈亟待突破。

目前网银系统的主要问题是:用户安全性过于依赖用户本身的素质,对于安全观念较差的用户,其密码很容易被盗取,因此这种“信任用户”的安全模式设计是不合理的。安全的网银系统应该是:即使黑客通过安装木马并监控用户的一切键盘鼠标操作,但其依然无法通过网银系统来窃取用户的资金。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这个网银系统就是比较安全的。

为了提高安全性,第三方认证的方式已经被广泛采用。数字证书作为成熟有效的安全保障手段被更多的用户所认可。数据显示:目前,有65.1%的企业网银活动用户使用专业版,数字证书版网银,51.7%的个人用户使用数字证书版网银。第三方证书的应用普及,对于银行、用户来说是一种双赢。尤其是当交易双方发生纠纷时,第三方认证机构将承担关键的举证义务,切实保障用户利益。长远来看,随着消费者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以及银行意识的转变,第三方证书必将成为主流。不过,目前第三方认证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目前我国的各认证中心存在重复建设、所发证书互不信任或信任域狭小等问题,这既造成巨额资金浪费,又可能形成网络割据和数字鸿沟。从而危害电子支付系统的发展。因此,需要统一和协调认证中心的建设与管理。此外。我国银行业虽然开通了安全认证服务,但是有关网上银行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这些问题包括:电子货币的发行及控制、网上银行的资格认证、网上银行虚拟金融服务的监管、网上银行服务质量的评价以及如何惩罚和制裁利用网上银行进行金融犯罪的行为等等。

(作者单位:北京中建华城建材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晓 辉)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的经营领域、收入水平、科技水平及经营观念等现状,找出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存在的差距,并借鉴国外发展零售银行业务的先进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对比

零售银行(retail bank),是指商业银行以客户为中心,运用现代经营理念,依托高科技手段,向个人、家庭和中小企业提供的综合性、一体化的金融服务,包括存取款、贷款、结算、汇兑、投资理财等业务。[1]零售银行业务的内容和范围相当广泛,它涉及到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国外已有数百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而对比国内外零售银行业务现状,借鉴国外发展银行零售业务的先进经验,可使我国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少走弯路,对我们有很高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一、国内外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对比

中国银行业的零售金融服务在短短几年时间即告别了短缺状态,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但就总体而言,与发达国家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一)经营范围和业务品种对比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零售银行业务呈现出巨大的发展空间,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开始重视个人业务,加大建设力度,向客户提供的个人金融产品不仅在数量上增长较快,而且在品种和质量上日益向多样化和多层次发展。目前各商业银行都开办和拓展了个人消费信贷、个人银行卡、各种代收代付及个人理财等多种个人金融业务,改变了过去以个人储蓄业务为主的单一的个人金融产品结构。但是,各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同质化和传统化的特点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传统经营模式,产品技术含量较低,难以进行增值组合,缺乏复合型产品或综合性个人金融服务,难以体现个性化、差别化,创新不足。国内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从负债业务看,主要是人民币储蓄存款和外汇储蓄存款;从资产业务看,主要集中在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汽车贷款、个人助学贷款等,信用卡透支数量较少;从中间业务看,主要有个人汇兑结算、信用卡、代理支付、个人咨询及理财业务、个人外汇买卖及外币兑换业务等;从电子业务来看,主要集中在电子查询、转账及缴费等业务上。

相比之下,国外商业银行经营的零售业务种类繁多,尤其是在各国纷纷打破分业经营的限制,实行混业经营以来,为满足客户各种需求,商业银行的零售金融产品日新月异、层出不穷。总体来看,国外零售银行产品大都由八大类构成,除最简单和对银行利润贡献最小的基本账户以外,还有储蓄、保险、直接投资(股票、债券等)、消费者贷款、信用卡、长期储蓄(人寿、养老、共同基金)和抵押贷款,基本覆盖了各金融领域的零售产品。[2]这是国外零售银行产品与服务综合化、多样化的体现。如美国花旗银行,现今已是世界上开展个人金融业务规模最大的银行,它在全球一百个国家为一亿客户服务,从消费银行服务到信贷、投资银行服务以至经纪、保险和资产管理,非常全面。

(二)业务规模和收入水平对比

2005年,国内各大银行纷纷提出向零售银行转型的经营战略,中国银行业对零售业务的重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原因在于大家都发现零售银行业务是一项稳定、低风险、高收益的业务。国际银行业发展的历程已证明个人金融业务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的占比上升是大趋势。然而,有调查表明,目前国内零售银行的盈利性情况不容乐观。各行目前在零售业务发展上的重点往往都放在消费信贷与信用卡,而消费信贷中又以住房按揭贷款为主,几乎占了整个消费信贷业务近80%。但是,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由于利差很薄、效率低、费用高、缺乏科学量化风险和科学定价的能力等原因,并不能给商业银行带来高利润;信用卡业务由于前期建设成本高、超免息期透支使用率低及推广期免年费政策等,盈利情况也不容乐观。以零售银行业务竞争优势较明显的中国银行为例,中行2005年个人银行业务产生的营业利润为188亿元,还只占到公司营业利润的35%。

对比来看,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就逐步改变经营策略,业务拓展转向以个人为主的金融服务。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的收入结构中,零售银行的业务份额和利润贡献率通常都在50%以上,零售银行业务成为现代商业银行调整结构、分散风险、稳定收入、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美国银行业的收入和利润增长主要来源于零售银行业务,2002年,花旗集团、JP摩根大通、美洲银行、第一银行、华盛顿互助等大型银行集团零售业务收入对总收入的贡献率都在60%以上,华盛顿互助更是高达90%。2004年,花旗集团、德意志银行零售业务所创收入分别占利润总额的69%和54.4%。[3]

(三)科技和服务手段对比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银行业的竞争,与其说是资金业务的竞争,不如说是服务技术的竞争。我国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技术手段相对落后,科技化程度低,主要表现在缺乏高效、快捷的结算、支付系统,缺乏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通讯网络、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应用软件配套能力差。虽然近几年ATM、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网上银行有所发展,但数量相当有限,效率不高,功能也不尽完善。很多地区还没有实现系统间、同业间的联网,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流动相对较慢,不能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便捷性的要求。如许多银行推出的以“便民”为宗旨的代理收费业务,往往因银行系统故障,而使顾客奔波于银行网点和电信、税务等服务大厅之间,造成“便民”举措“不便民”。

相比之下,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服务手段科技化程度很高,软硬件设备、支付应用系统及管理信息系统先进,网络信息技术发达,家庭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等服务应有尽有。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服务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拓展了银行的服务时间和空间,大大降低了成本,改变了传统银行的经营方式,银行正逐渐从传统的实体经营发展模式向虚拟的网络经营发展模式转变。

(四)经营观念对比

多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的管理层,对于企业资产业务能够给银行带来更多的存款和更大的贷款利差的观念根深蒂固,忽视了发展潜力巨大的零售银行业务。直到最近,许多商业银行才真正开始思考究竟如何给零售银行业务定位、如何发展零售银行业务等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是在外部环境的逼迫、市场需求加大、未来得及周密准备的情况下快速发展起来的,缺乏充足的理论准备与科学论证。所以,以零售银行业务为发展重点的经营理念还须逐步深入,管理创新能力还有待大力提高。

对比来看,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外大多数商业银行就纷纷转移目光,提出零售银行业务发展战略,国际银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趋向是零售业务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在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中,零售业务的贡献率越来越高。根据欧洲中央银行的报告,2000~2003年欧盟银行业在普遍的经济衰退、股票市场价格大幅度下挫、公司财务丑闻频传以及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等众多逆向冲击下,仍然能保持比较稳定的收入增长与盈利水平,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抵押贷款、消费者贷款等零售银行业务的稳步增长。

二、国外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目前,我国银行业掀起了向零售银行转型的高潮,但现仍处于起步阶段。然而,2006年12月外资银行将正式全面开办人民币业务,零售银行业务作为一个重要的利润增长点,必将成为他们角逐的对象。外资银行在零售银行业务多年积累的经验和经营模式,将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严峻的挑战。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在挑战中抓住机遇,拓展零售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一大重要任务。通过前面的对比发现,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拓展可以给我国商业银行不少的启示。

(一)加速产品创新,拓宽业务领域

国外商业银行经营的零售业务种类繁多,新的金融产品不断涌现,在这种背景下,国内商业银行必须致力于金融产品的创新,才能增强竞争力。但也不能盲目照搬,必须结合国内市场的特点和顾客需求来进行创新。国内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产品创新的方向应主要是致力于产品的高科技含量,进行整合性、前瞻性产品的研发。银行要建立优质客户服务管理体系和产品研发机制,明确负责产品管理的机构和人员;在产品推广过程中要逐个品种、逐个项目的开展市场分析,制定分类营销方案。要按照客户需求来设计、研发金融产品加强核心产品与辅助产品的分类管理,重点发展关联性大、综合服务功能强和附加值高的代理、理财及信息咨询等业务,提高产品的综合创利能力,以丰富的金融产品满足客户需求。[4]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应继续把消费信贷作为重点,在巩固现有个人储蓄存款业务的基础上,积极申请开办个人支票账户业务,还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开办个人养老金账户以及其他个人资金账户。同时,恢复和扩大大额存单、金融债券发行业务。此外,发展潜力较大的零售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发展零售业务的重点,包括:代理业务代理保险、代收付等、信用卡及银行卡业务、信息和资产评估、金融保证、贷款承诺等;积极开展咨询、基金保管、个人保管箱、私人理财等业务。根据国外商业银行的做法和我国现阶段情况,可以增开个人家庭理财业务、个人信托业务、组建投资基金、开办个人租赁业务等。

(二)注重客户细分,实行差别化服务

国外先进商业银行在经营零售银行业务过程中,非常注重客户分层和产品市场定位,向优质客户提供更完善、周全的服务,因为他们透彻理解,银行80%的利润来自于20%的大客户。比如荷兰银行的零售业务,根据客户的资产规模和在银行的资金流动情况,将客户分为三个层次:净资产在5万欧元以下是一般的零售客户,只能到一般营业所接受服务;净资产在5万欧元或每月收入5000欧元以上的客户是优惠客户,可以到银行的顾问机构享受到由客户经理提供的投资及理财服务;而净资产在100万欧元以上的客户就享受私人银行的固定的客户经理提供的贴身服务。

目前,我国消费层次已经出现分化,家庭收入在中等水平以上(以月薪5000元人民币划分)大约有3000多万户,这其中家庭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中高层富裕家庭占4%。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商业银行应通过对客户心理账户的调查与研究,根据客户的不同投资收益期望和风险承受能力,对客户进行分类与界定;针对客户不同的心理需求,进行金融产品的体系设计、产品开发、营销方式与金融服务的创新等。然后,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识别、挖掘优质客户和管理、维护优质客户的流程,推动差别化服务走向系统化和规范化,从简单的分层服务进入到以优质客户为重点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服务再造。可以考虑成立专门的私人银行业务部,把对大客户的服务从理财服务发展到私人财富管理。在此过程中,应搭建好信息沟通平台,加强前后台和各专业部门间纵向和横向的客户信息共享,建立起一个既能完整、准确、迅速地反映客户信息,又能进行定性、定

量分析的强大的基础信息数据库。

(三)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的好坏和服务水平的高低是影响银行品牌形象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大多数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服务手段科技化程度较高。国内商业银行要搞好零售银行业务,也应走科技创新之路,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在网络金融时代,零售银行产品必须有强大的信息技术和金融技术支持,才能满足客户对方便、快捷、全能化银行服务的要求。特别是要加强银行网络化建设,尽快完善网上银行业务,为推广网上个人银行业务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此外,要建立统一标准的信息中心,形成大型的信息网络,并运用数据挖掘等技术发现客户需求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产品方案。银行应该对每位客户的情况了如指掌,了解客户人生阶段的重大事件、特殊需求,为其提供咨询方案,开发个性化产品,成为客户的理财顾问,最终达到客户与银行合作共赢的目的。[5]

(四)创新经营观念,更新客户理念

国内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内部员工的思想动员工作,在全行范围树立起以零售业务为核心的经营理念。全行上下都能认识到零售银行业务对于银行发展的重要性,并将工作重点逐步向其转移,从而促进零售业务的发展,提高银行效益,促进银行发展。[6]在此过程中,国内商业银行的重要战略任务就是要真正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关注顾客资源,实现“客户导向战略”。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还应加大宣传力度,在不断创新的产品的同时,应与新闻媒体、相关组织密切联系,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宣传零售银行业务、特别是个人理财业务的真正涵义,逐步培养更新居民的理财观念和意识,为零售业务的发展奠定市场基础。

参考文献:

[1][5] 李浇.论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策略[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6).

[2] 李志辉,王志军.当代国际零售银行业发展趋势[J].国际金融研究,2005,(10).

[3] 约瑟夫·A·迪万纳.零售银行业的未来:向全球客户传递价值[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4] 万静芳,韩俊梅.对发展我国零售银行业务的思考[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

[6] 许荔榕.国有商业银行发展零售银行业务的对策分析[J].东南传播,2006,(3).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第6篇

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市场方位

投资银行业务可分为股权承销、债券承销、资产支持证券承销。我国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主体主要为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部门与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部门。本文所探讨的投资银行系狭义的投资银行,即专门从事一级市场股权债券承销保荐的金融机构。

债券承销领域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全面领先证券公司。债券承销作为当今资本市场中投资银行业务的主流,拥有极高的市场体量与较低的承做成本和更小的项目风险,是投资银行业务中最重要的利润来源,商业银行在债券市场中占据了较高市场份额,奠定了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在未来的发展基础(见图1)。

资产支持证券领域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直追证券公司。在资产支持证券领域,证券公司因起步较早,承销规模占据优势,但商业银行在资产支持证券的承销规模上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据Wind数据显示,2018年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证券承销额仅为2688.78亿元,2019年便增长至4559.77亿元,增长率为69.59%,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承销额为5,781.39亿元,增长率为26.79%。

股权承销领域商业银行正在探索。在现行分业经营体制和监管规范下,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部门无法参与股权承销保荐核心业务。但不少商业银行已开始探索为企业并购重组、增资扩股、新建企业股本金提供的配套投融资安排等业务。

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市场方位的成因

商业银行有利润与资产规模优势。商业银行具有持续稳定的利润与庞大的资产规模。据银保监会发布的2021年二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1万亿元,同比增长11.1%;而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证券公司2021年上半年度经营数据,2021年上半年,证券公司累计净利润仅902.78亿元,与商业银行相比有着巨大的差距。投资银行业务竞争激烈,尤其在债券承销领域中,各金融机构逐渐降低承销费率以承揽优质、稳定的项目。2021年8月9日,广发银行发行600亿元金融债券,中标投行为竞争这一优质项目甚至将承销费率压至百万分之一,这意味着在债务融资领域中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短期内无法带来足够的回报。投资银行是长周期业务,足够庞大的利润规模所带来的充足现金流是能够长期大规模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基础。

在债券承销业务中,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也是其市场竞争优势之一。根据银保监会发布2021年二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总资产达336万亿元,而2021年上半年末证券公司总资产仅为9.72万亿元,有极大的差距。债券业务中的发行主体多为国企,更倾向于选择稳定、专业的机构进行承销,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有利于其承揽优质项目并提供所需的人力与物力资源。

商业银行具有客户资源优势。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遭遇瓶颈,近年来,在资产证券化业务方面,商业银行发展速度远超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难点在于寻求优质客户,商业银行在这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商业银行在开展自身三大业务,即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时,在许多环节可以接触到高净值客户与企业端客户,有机会为制造业与城投企业客户提供服务,并建立长期的客户关系维护渠道。而证券公司主要从事经纪中介、财务顾问、客户资产管理、投资咨询等业务,业务周期较短,多为一次性服务,较少与客户保持长期联系。

因此,尽管在资产支持证券总承销规模上,商业银行因起步较晚尚未超过证券公司,但凭借在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项目承揽阶段与发行证券的包销、代销环节所具有的客户资源优势,商业银行近年来连年保持远超证券公司的发展速度。股权业务中商业银行暂时受牌照限制。一方面,在股权承销领域中,金融业分业经营体制下,商业银行获取牌照资质困难,因此不能从事IPO和上市公司再融资等保荐和承销业务;另一方面,受《商业银行法》及其他监管政策限制,商业银行也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这都限制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中的股权承销业务。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市场方位优化路径

掌控一家证券公司以巩固债券承销领先地位。在债券市场上,商业银行拥有资产与利润规模优势,掌控一家可完全支配的证券公司,可以扩大其在债券承销领域上的优势。商业银行可将投资银行业务划分至其掌控的证券公司中,这样该公司就可分享银行的资金、客户、经验等资源,在债券承销领域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

我国部分大型商业银行或其所属集团公司已经完成了旗下证券公司的打造并获得了很好的成绩。据Wind数据库统计,招商证券、光大证券、平安证券、中银证券2020年债券总承销额分别名列全部证券公司第六、第七、第八、第十一。其他商业银行可学习借鉴上述成功案例。

引进外资以辅助承销资产支持证券。2018年以来,合资券商业务牌照已逐步放开。2019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明确将全面取消在华外资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限制。这意味着我国未来的金融市场将更加开放且市场化。商业银行可以顺应政策引进或联合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外资投行,获得资产证券化业务经验,并应用于广大的客户群体中,从而在资产支持证券承销中增大市场份额。

做好准备进军股权承销保荐领域。在IPO注册制施行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可以提前做好进入股权承销保荐领域的准备,借鉴学习西方大型投行成功案例,通过开展企业并购重组、增资扩股以及为创新企业提供配套投融资安排等业务,先积累人才及经验,在牌照全面放开之后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开拓投行业务市场。

招募培养精英团队。在未来的竞争中,商业银行应增加人才招募及培养方面的投入,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与猎头公司合作,吸引在投资银行领域已有从业经验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增加校招管理培训生的数量,在管理培训生中挑选具有发展潜力的毕业生;此外,可以增加校园实习生名额,通过在目标院校招募实习生、设立留用考核,早一步开始目标人员的选择与员工培养,降低校园招聘识别成本。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责任编辑:杨生恒

商业银行月度资讯

2021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9.95万亿元

1月12日,央行发布2021年金融数据,2021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31.35万亿元,同比少3.44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19.95万亿元,同比多增3150亿元。

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保险机构关联交易管理办法》

1月14日,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保险机构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对银行授信类等与资金相关的高风险关联交易分别设定比例限额,明确银行对单个关联方授信余额不得超过上季末资本净额的10%。

《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1月14日,央行公布《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银行承兑汇票的最高承兑余额不得超过该承兑人总资产的15%,保证金余额不得超过承兑人存款规模的10%。

南京银行拟收购苏宁消金控股权

1月16日,南京银行发布董事会决议补充公告称,该行拟收购苏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控股权。该收购行为后续需经监管机构审批。

LPR“降息”如期而至

1月20日,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较上一期分别下调10个和5个基点;1年期LPR降至3.7%,5年期以上LPR降至4.6%。

銀保监会规范银行服务市场调节价

1月24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银行服务市场调节价管理的指导意见》,划出五条监管红线,包括银行不得利用价格手段开展不正当竞争,不得收取显著高于外部服务价格标准的费用,等等。

金融机构不得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

1月26日,一行两会印发《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明确,金融机构不得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或者假名账户,不得为冒用他人身份的客户开立账户。

中原银行宣布吸收合并三家银行方案

1月26日,中原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与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焦作中旅银行订立吸收合并协议,总代价约人民币284.7亿元。吸收合并完成后,该行资产总额将近1.2万亿元。

上一篇:药品监管论文范文下一篇:关于体育的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