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论文范文

2024-02-11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小学古诗教学法”是“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内容,它以探究小学古诗教与学为目的,为培养合格小学语文师资服务。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学模式束缚,教学绩效未能较好发挥。鉴于此,本文将直面小学古诗教学法教学,从教学反思切人,反思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教学状态,探寻教学最优化途径,建构一个良性发展的教学生态系统,实现培养基础教育合格师资目标。

一、课前反思是优化教学的前提

 课前反思又称超前反思,是教师对即将进行的教学实践进行前瞻性预测、拟定计划的反思行为,是教学优化的前提,“反映了人类对教学实践合理性的不断追求”。小学古诗教学法教学着重从两方面加强课前反思优化教学。

1 加强教学实践预见性

提高小学古诗教学法课堂教学绩效,学生因素固然重要,但教师课前教学反思能力却决定着整个教学的成败。教师课前教学反思能力强,其教学实践预见性就强,就能对教学内容提前预诊,设计出系统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优化课堂教学。

如,设计“小学古诗教学结构的特点”之教学方案,教师课前须积极反思教学内容、目标及学生情况,采用逐渐分化原则预设4步教学程序:(1)提出问题。设两个学生思考问题:①通过教学见习和模拟课堂教学活动,你认为最优化的小学古诗教学结构应具备什么特点?②请设计一个最优化的小学古诗教学结构案例?(高、中、低学段可任选一个)。(2)解决问题。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方式围绕问题得出结论。(3)验证结论。学生通过“模拟课堂”检验结论。(4)实践反思。学生课后写出教学反思日记。

针对以上预设的4步教学程序,教师本着“应超越常规教学中对课程内容的机械复制,积极对自身的课程与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的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进行预诊,通过统筹归纳小学语文高中低学段古诗教学结构,预设出学生学习最薄弱环节,遵循理论性与应用性相互渗透的原则,结合学科理论知识、学科基础知识以及CAI案例拟定解决方案,设计出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程序,为课堂教学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做到胸有成竹去上课,有的放矢去引导,进一步增强了课前反思意识。

2 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导向功能

如果教师课前对小学古诗教学法教学持有积极负责、开放发展的态度,就能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导向功能,有效将学生教学基本功训练与各种知识基础嵌合,顺利完成后续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如,设计“优化小学古诗教学应着重解决的问题”教学方案,教师课前主动反思教学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以培养基础教育合格师资的目标为导向,预设5步教学程序:(1)理论学习。指导学生自学基本理论;(2)问题提出。针对基本理论提出问题:①优化小学古诗教学的前提是什么?②优化小学古诗教学的核心是什么?③为什么说优化小学古诗教学结构是小学古诗教学优化的关键?④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方法有哪些?(3)观摩CAI案例。学生边思考问题边观摩“CAI案例·教学实录:送孟浩然之广陵”。(4)集体讨论。针对问题启发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围绕“CAI案例·教学实录”进行评价分析。(5)总结述评。教师总结,学生课后写出反思评价报告。

课前,教师对预设的5步教学程序进行反思,客观分析学生主体情况后,围绕培养本科生课堂教学评价能力的目标,找出CAr实录课堂教学案例中的闪光点,预设学生运用已有理论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将遇到的学习障碍,拟出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力图使预设教学程序更具科学性,最终达到学生从业后专业技能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课中反思是优化教学的关键

课中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的反思行为,是优化教学的关键。小学古诗教学法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教师课中较强的应变能力,会促成教师准确寻找反思切入点,捕捉反思灵感,顺应学生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反思切入点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 从实施教学程序的反恩切入

教学程序是教学质量的生命线,小学古诗教学法课堂教学绩效直接取决于教师在课前预设教学程序时能否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转变。因为,教学程序要科学实施,教师必须要建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即以学生为本,教师随时反思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行为,及时检查分析、反馈调节教学程序,保证教学以最佳状态展开,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如,教学“培养小学生理解古诗文的能力”,课前教师以基础理论(①理解诗的字词能力;②理解诗句的能力;③理解诗文结构的能力;④理解诗文表达方法的能力)为基点,预设3步教学程序:(1)理论学习。学生自学基础理论。(2)理论指导。围绕基础理论,请学生自选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一首古诗,针对培养小学生理解古诗能力的目标设计教学方案。(3)理论实践。学生利用“微格”教室模拟教学论证教学方案的可行性并写出教学反思报告。

课堂教学中,教师实施教学程序以“尝试一反思一再尝试”为指针,当观察到学生对“针对培养小学生理解古诗能力的目标设计教学方案”这一教学环节难以深入时,及时反思并调适教学程序,把整体教学设计调整为针对性教学设计,安排学生在如何培养小学生理解古诗的字词句、诗文结构、表达方法等方面能力中任选一项设计教学方案;既帮学生找到深入的切口,也便于教师在“微格”教学中针对性地解疑答惑,使教学朝良性态势稳定运作,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教师教学调控能力,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渠道。

2 从实施教学方法的反思切入

合理实施教学方法是优化教学的关键。在小学古诗教学法教学中实施教学方法不仅要围绕教学目标,而且要把“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落实到位。因此,在小学古诗教学法教学时,教师的教学方法应打破常规模式,围绕“教学理论确立+基础知识渗透+现代教育技术实施+实践反思=教学优化”相互整合的思路,加强对实施教学方法的反思,准确调整教学方法,促进课堂教学优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如,教学“设计提问应注意的问题”,教师课前反思以往学生对“如何精心设计提问”这一难点问题把握不住的现象,设计4步教学程序:(1)确立理论。让学生明确优化小学古诗课堂教学,精心设计提问是关键。(2)提出两个思考问题:①观看“CAI案例·教学实录:望庐山瀑布”后,对教师在实录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如何评价分析;②请学生独立选取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一首古诗,设计如何引导小学生理解感悟古诗的课堂提问方案。(3)实践检验。学生利用“微格”教室模拟教学,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4)实践反思。学生写出“综合陛反思学习评价报告书”

三、课后反恩是优化教学的保证

课后反思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后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经验的再反思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当前教学绩效,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它包括反思教学过程的调控、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情况的把握、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内容。

小学古诗教学法课堂教学优化的保证就是教师能否有较强的课后反思能力.使教学理念从感性升华到理陛,从经验上升到规律。实现这种高层次课后反思能力,教师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个体发展。

1 夯实知识底蕴

小学古诗教学法教师的知识底蕴包括古诗词鉴赏能力、学科基础理论研究能力、教师专业能力等内容。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知识底蕴,才能正确审视教学目标是否达到预设的教育效果,进而制定新的优化小学古诗教学法的课堂教学策略,以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开放发展心态提升教学反思能力。  2 培养反思习惯  教师课后反思是其专业发展的良好习惯和可贵品质,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保证,小学古诗教学法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只有及时准确地将课堂实践体会和感受记录下来,对反思素材进行理性思考,深入问题核心,找出问题症结,更新教学观念,才能逐步养成“发现问题一提出问题一探究问题一解决问题”的课后反思习惯,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综上所述,小学古诗教学法的教育者,假如能遵循这三方面内容完善自身专业素养,把课后反思内化为自身需要,一定会使课后反思能力得到提高,优化小学古诗教学法课堂教学.最终实现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目标。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学方面更注重科学性,教学模式的创新应用是教学改革的落实体现,加强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美育教学比较重要。本文着重对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美育的功能及特征体现进行阐述,并对古诗教学中的美育具体教学详细探究,希望通过此次研究有助于实际教学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美育

古诗是我国文化宝库的精华,是我国文化的重要代表。通过古诗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及思考能力和审美能力等,对学生的全面素养的培养也有积极作用。只有充分注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美育探究,对学生的进一步学习能力的提高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美育的功能及特征体现

1.1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美育的功能分析

在小学教学中,古诗教学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古诗教学中的美育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所谓美育是对学生实施精神情感的教育,通过和古诗教学进行结合,让学生在审美能力方面得以增强,让学生真正体会古诗的美[1]。古诗教学中的美育功能是多样化的,其中在社会功能层面,由于个体是相互作用和依存的,在接受美育过程中会对美进行创造及传递等,对个体的情感得以促进,从而对社会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再者,美育对个人的成长有积极促进作用。美育教育在感性体验的作用下,对个体的自我成长进行促进,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新的学习环境下,在人格方面健全发展。美育的文化功能方面比较突出,这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美育是对文化的升华。古诗教学中的美育教学,对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比较有利。

1.2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美育特征体现

从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美育特征层面看,有鲜明的呈现。在美育的全面性特征方面,由于美育没有明确范围及包罗万象,不仅理性更感性,在社会及自我意识方面也有所涵盖,所以在全面性的特征上有着充分的呈现[2]。在过程性的特征方面,由于美育主要是对人的审美及情感认知进行培养的,学生在学习古诗过程中就能对古诗营造的氛围有切身的感受,对自己的想象力及理解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另外,古诗教学中的美育特征方面的趣味性比较强。美育并非是单学科的,也是艺术。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通过古诗所营造的意境发挥想象力及抒情遣怀,这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感性思维的培养比较有利。

2.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美育教学探究

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实施美育教学,要注重相应方法的科学应用。在具体的古诗教学中,对古诗要反复朗读,对古诗的语音美进行感受体会。古诗和音乐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每首诗都是动人的音乐,古诗的节奏感及韵律美等能够使学生的情感精神得以升华,让学生在朗诵古诗的过程中感受到古诗的美[3]。反复诵读古诗,才能真正对其中的美有切身体会。在实际朗诵中,老师可以进行示范,对古诗的语调和节奏等进行准确的把握,也可通过网络资源的应用,对古诗的朗诵进行跟读,逐渐体会古诗的美感。

在古诗教学中进行美育教学,要充分让学生对美有真实的感受,让学生在观察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在古诗教学过程中,对一些古诗中存在鲜明情境的,不仅要让学生想象,还要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感受。为拓宽学生的视野,老师要充分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走入生活,走入大自然中,对古诗中的景色场景进行感受。

例如小学古诗教学过程中,在对古诗《村居》进行美育教学时,老师要让学生对春天的生机进行体会感受,通过带领学生春游,让学生对美有更深刻的体会[4]。在蔚蓝的天空下,学生看到花开听到鸟鸣,对大自然的风光有别样的欣赏。对学生的心灵也能起到净化的作用,让学生对真实的美有更深的体会。

在小学古诗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施美育教学,还要让学生对美进行描绘。使学生增强动手能力,有助于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学习古诗后,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诗中的场景进行描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及积极主动性的调动比较有利。

在古诗教学中融入美育教学,对学生有积极作用。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多感官调动,让学生对古诗中的形象美有充分的认识,从而促进学生深化古诗学习。

综上所述,小学古诗教学中的美育教学,是对素质教学的反映,也是对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重要保障。只有充分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实施,才有助于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在新的教学发展环境下,老师要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加强美育教学,对实际的教学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东平.卓越课堂背景下语文古代诗歌教学融入审美教育的路径初探[J].语文建设,2016(02).

[2]张歆沂,杨其勇.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课堂美育探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09).

[3]张继伟.浅析幼儿园古诗欣赏趣味性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8).

[4]周登峰.小学古诗教学与审美教育浅谈[J].新课程学习(上),2013(02).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古诗文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在现阶段小学教材中,古诗文教学内容占很大比例,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情感有着重要作用,这让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古诗文教学地位的重要性。作为新时期的一名教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自然的感受中,感受古诗文的魅力,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现阶段新课程理念的渗透和实施又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的古诗文教学呢?

一、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意义及其重要地位

1.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意义

中国古诗文是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高质量的古诗文教学可以引领学生走向宏大、开阔、高尚的精神世界,并帮助他们强有力地抵抗不良影响,同时为学生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和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2.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要地位

在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简称新大纲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古诗词的教学目标是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新试行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第一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二学段为50篇(段),第三学段为60篇(段)。而且附录的“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就有70首。可见在背诵优秀诗文总量上是相当大的,而且《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古诗词的教学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在第一学段让儿童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中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而在第三学段中则要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凑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可见,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原则

1.以阅读、记诵为主的原则

学习一篇古诗,首先要反复读,读中感悟诗意。理解诗意后还要让学生溶入自己的情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最后,熟读成诵。

2.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古诗文教学,必须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针对不同学段采取不同方式,必须采用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

3.整体感知,把握大意的原则

优秀的古诗文,与语文教材中其它方面的内容本来就有着很大的差异,古诗文的精髓在于它的优美的意境和优美的语言。教师只有带领学生尽情诵读,引导学生认真体味辨别,学生才会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产生共鸣,展开一定的联想和想象。这恰恰又需要人们在诵读之时去整体感知和把握大意,因此,整体感知和把握大意,是古诗教学应遵循的又一个重要原则。

4.科学评价、激励为主的原则

新课标教学中提倡科学民主评价也就是同学之间互评或自评,教师在做总评的,在教学中,尽量做到多表扬少批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待读得不理想同学,教师应该耐心指导,并且还要表扬他“读得很认真”或“很有感情”等,以此激发其诵读诗文的兴趣和信心。

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们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原则,引导他们爱诗、读诗,在古诗文的海洋中咀嚼其意,陶冶性格,放飞心灵。而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让古诗文在孩子心里生根发芽,在教育的征程上为古诗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

三、小学语的古诗文教学策略

1.整合资源,把握基点

在古诗文的教学中要把握同一主题的作品。在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材中,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背景和朝代不同,但要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在教学时可改变传统古诗教学的模式,整合资源,凝聚主题,让学生能把握基点中生情。并且整合同一题材的作品,让学生以题材为桥梁,可以领学生对比体会,更深理解。在古诗文教学中可以拓展同一诗人的相关作品。拓展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不仅可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還可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和对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

2.反复吟诵,直意抒情

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弥散醉人的芳香,教师教学中就必须抓住古诗的“诗眼”和古诗中关键词句,细细品味古诗文文本和主要语句,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投入感情朗读,感悟文本的内涵意义,直指古诗作者的内心心灵,进而唤醒学生的内心。重视朗读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古诗文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让学生进入佳境,读出意境。

3.启发想象,人境悟情,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作用

古诗文教学中必须唤起学生情感体验,产生共鸣和移情,引导他们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人境相通。情要靠“象”去显示。贯通生活与诗句的问题,激活了学生言语活动的创造性,使得整个学习过程既有情又有趣,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始终能在语言文本的内部愉快进行。要想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制作相关课件,让学生通过声像、视频去了解相关历史、了解过去,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理解诗意,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拓展课外知识。多媒体不仅可以展示过去的历史,还可以带学生领略一些过去没有去过的地方,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诗意。

4.联系生活,模仿创造

我们教师在教授古诗文时要注重在生活中的运用。古诗文源于生活,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用古诗文将生活中的感受到的表达出来,不仅要帮助学生对古诗文有更深刻地理解,而且要让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一定提高。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多收集古诗文相关的有用知识,便于对古诗文进行了解和理解;教师应当多与学生进行古诗文方面的沟通和交流,发挥教师的引领者的作用,使学生对学习到的古诗文的认识,进行整合;同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提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和探讨交流;与此同时,教师应当让学生习惯运用古诗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古诗文的特点,让学生以景与情的触发点为语言转换枢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语文知识和生活实践经验,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模仿创造,让学生自己通过转换语言完成对古诗词的体验、感悟、积累和运用,便于提高学生本身的激发情感,提高活用语言的能力。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概括说来, 五步教法分为五个大环节, 即, 熟读全诗——贯通大意——背诵理解——写赏析词——巩固体会。笔者面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送元二使安西》、《天净沙.秋思》为例作具体阐述。

一、熟读全诗

这一步骤主要放在读准读对上。教师可范读、领读, 然后学生自己朗读, 教师指出朗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出现的问题。如音节的停顿, 字音的校正等。古诗有整有散。整的和谐整齐, 散的错落有致。读起来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教师应具备扎实的朗读基本功, 做好朗读提示, 示范朗读, 并以充沛的感情读出师的韵味来。领读一定要标准, 以达到引发学生兴趣的目的。

二、贯通诗意

该步骤侧重在对诗歌大意的领会上。教师应对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等有关常识简介, 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对于一些难解的字词, 教师可适当作解释, 但不宜过多过细的讲解, 以免造成学生不必要的负担。学生要做的是在熟读的基础上, 经老师的讲解, 初步了解诗意, 并进一步体会诗的精妙之处。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763年 (代宗广德元年) 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 他的部将李怀仙斩其首来献, 安史之乱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 听到这消息, 不禁惊喜欲狂, 手舞足蹈, 冲口唱出这首七律。

全诗情感奔放, 处处渗透着“喜”字, 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然后在对个别字词作解释。再由学生读词, 谈自己对词意的理解, 教师加以指导更正。最后, 教师可简要贯通词意, 指明其思想内容中心所在。该环节适用于较难理解的古诗。

三、背诵理解

这一步主要由学生完成, 教师只起指导、点拨、监督的作用, 对学生在背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教师应及时发现并纠正。背诵形式可采取抽查、小组背、全班齐背的方法。要求学生在背诵过程中, 加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如背诵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该诗短短几句, 写出了“千古绝唱”。学生在背诵时, 可以边背边想, 在头脑中勾勒出一幅“游子思乡”的秋日晚景, 在第二个环节初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 加以细细揣摩、品味。

四、写赏析词

这一步相对以上三步要求较高, 但并非过高。多数同学能在熟读成诵、理解诗意并反复品味后, 都会写出自己的赏析词来。“赏析词”是对古诗的现代诗化的诠释, 也可用优美的散文笔法来写。对于程度较差的少数学生, 能文通句顺地把大致诗意写出即可。

如有位同学对《送元二使安西》做了如下赏析:

诗人一起笔, 就渲染了一个明朗清新而又令人心情润泽舒畅的送别环境。一场小雨, 一洗往日尘土飞扬的浑浊, 道路也润泽如酥, “客舍”更青了, “柳色”更绿了, 惜别之情更浓了。简短几个字, 清晰地点出了送别的时间——清晨, 送别的地点——渭城, 送别的环境——“客舍青青柳色新”。仿佛就是天从人愿, 特意为远行的朋友营造了一个湿润洁净清爽的早晨, 为后面写送别场面巧设了一个大的背景。

诗人在后两句中没有叙说告别场面, 也没有描述依依惜别的深情, 而是截取了饯行酒宴上的一个特写镜头, 劝酒。“劝君更尽一杯酒”, 这杯酒无论如何是要喝的, 因为“西出阳关”就“无故人”了。出了阳关, “君”无故人, 那诗人自己又何尝不是呢?截取饯别宴席即将结束的劝酒词, 凝离别深情于美酒之中, 运笔非凡。一杯酒, 一杯情, 杯干了, 情却难以了结。一个“更”字, 一个“尽”字, 饱含了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特别是最后一句, 诗人不说朋友远去的忧伤, 也不写分别的哀愁, 而是用“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含蓄委婉、浓郁深沉的感叹来抒写离情别绪, 令人越品越觉得余韵不绝。

其他古诗均可根据学生自己对诗歌的体会写赏析词。这样做的好处是可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印象。该环节也属于学生活动。

五、巩固体会

完成以上四个环节之一, 学生已尝到了古诗的滋味。现在不经强迫, 他们也乐于诵读。那么这最后一步就不仅仅限于课堂教学之上。在休闲时反复背诵后巩固, 学到了知识, 欣赏了优美的作品, 就如同唱一首歌一样, 渐渐他们就会把课堂上学来的诗歌印入脑子里。这对学生的心灵上的补益是无限量的。

总之, 小学语文教师们要十分重视古诗词教学, 不断充实自己, 不断提高文学素养, 在课堂上采取科学有效的“五步教学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要:古诗词的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此有明确的要求:要让学生“诵读古诗词, 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因此, 我们必须重视古诗词教学。本文举例从“五步教学法”入手, 阐述如何构建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模式。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强调经典古诗文诵读的作用, 并不是把它和语文学科教学对立起来, 甚至忽视语文学科教学。相反, 经典古诗文诵读要紧紧围绕语文教学进行, 并最大限度地融合到语文教学之中, 作为语文教学的补充、拓展和延伸, 实现语文教学与经典古诗文诵读的良性互动。从时间上看, 经典古诗文诵读可以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时时刻刻。如语文课上的课前2分钟、下课铃响之时、语文课外活动之中、语文阅读课上、语文自习课中……都是学生听读、诵读、交流、探讨经典古诗文的时间。从内容上看, 经典古诗文诵读体现在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师可以用经典古诗文名句导入新课, 以经典古诗文内容拓展教学, 以经典古诗文作课堂小结, 以经典古诗文语句给学生作文写评语, 以名言警句激励学生的语文学习等。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融入经典, 实现语文教学与经典教育的链接, 使琅琅的经典古诗文诵读声经常回荡在语文课堂之上。如, 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语巧用经典名句, 以经典的语言, 抒写经典的年华, 让经典诗文成为师生间信息交流的有效载体。作文评语中的经典名句蕴藉着教师对学生的由衷欣赏, 让学生感受经典妙用的同时, 感受老师内心的真诚, 感觉老师是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和学习的伙伴, 使有经典相伴的语文教学成为师生一种心灵放飞与乐在其中的精神享受。学生会在轻松愉快的人文环境中, 体验经典诗文的魅力, 感受语文学习的幸福。语文教学与经典古诗文诵读是相辅相成、良性互动的。就语文教学而言, 经典古诗文诵读是语文教学内容巩固的试验场。如, 经典古诗文读本一般都有汉语拼音注音, 一年级小学生学完汉语拼音后, 他们诵读经典时, 就可以用所学的汉语拼音来自己指读经典, 巩固汉语拼音的学习, 加快经典古诗文的诵读记忆速度, 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同时, 语文教学对经典学习起到画龙点睛之效。诵读对经典古诗文中的某些语句会产生顿悟之感, 会帮助学生对经典的理解和感悟, 会提高学生经典古诗文诵读的兴趣。因此, 进行经典古诗文诵读的同时, 也能加强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奠定扎实、牢固的语文基础。就人文教育而言, 经典古诗文诵读是人文教育的良好平台。经典古诗文诵读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记忆的黄金期、在人格形成的关键期, 陶冶其优雅的性情, 培养其高尚的情操, 塑造其优良的人格。总之, 将经典古诗文诵读融入语文教学, 有利于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有利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 有利于语文素养的提高。

2 教师的要求

2.1 教师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放的教育心态

教师的文化底蕴对经典古诗词的诵读质量和积累数量有直接影响。教师应尽可能理解经典的涵义, 不断体验、感悟经典的文化内涵。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时, 要深情投入、热情洋溢, 要厚积薄发、高屋建瓴,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感染学生的情绪。学生会受到教师文化底蕴、人格魅力的熏陶和感染。教师只有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 才能灵活地解读教材、驾驭教材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才能建构一个丰富多彩、朝气蓬勃的语文课堂, 才能使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意味无穷。教师在不懈的文化追求中, 积淀文化底蕴, 建构人格魅力, 提高文化素养, 逐渐以文化智慧、文化视野来支撑起语文的灵性;以文化情怀、文化精神建构起语文的诗性。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味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 体味民族精神的深邃永恒, 体味人类文化的浓郁芬芳。最终, 以经典文化建构师生的精神大厦, 以经典诗魂铸造师生的经典人生。

经典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化, 从根本上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 是民族文化之根, 经典古诗文诵读固然是要把根留住。但是, 经典古诗文诵读中教师一定要保持开放的文化心态, 以濡染学生具有宽广的文化心灵。为此, 教师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首先, 经典诵读虽以经典古诗文为主, 但并不排斥阅读其他书籍, 反而要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 开启广泛阅读的兴趣,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其次, 经典古诗文诵读虽以中国文化为主, 但并不排斥西方文化。让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 尊重多样文化, 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教师应将经典古诗文诵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在提倡经典阅读的同时, 还要提倡阅读一些能够体现时代特点和当代意识的优秀作品。只有将经典与时代有机结合, 才能使学生成长既有经典文化的滋养, 又有时尚文化的哺育。不仅学生会紧跟时代步伐全面发展, 经典也会与时俱进, 日久弥新, 永葆青春。

2.2 教师要善于期待

语文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深广的, 有时是隐性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 短时期不容易看出来。经典诵读中, 不求学生对经典的理解, 只求能诵能背即可。学生对经典的理解需要一个成长、领悟的过程, 不是一次阅读、一次体验、一次对话就能完成的。经典的点滴内化、潜移默化需要学生反复诵读, 常读常新。每一次阅读都是下一次阅读的起点, 学生在一次次诵读中会慢慢体悟经典的深刻内涵。但是, “现在学生书读得很少, 就读那么几篇课文, 你就非问他得到了什么, 有什么启发, 什么收获, 非得说出个一二三不可。好像读过一篇文章就会立竿见影, 给他什么教益。实际上, 有些东西读过之后, 要在肚子里慢慢‘发酵’, 慢慢地‘悟’, 突然哪一天他会悟到什么。”另外, 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 根据学生的实际, 精心设计学习计划。总之, 经典诵读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在期待中坚持不懈。正是“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经典诵读正是在学生生机勃勃、诗意盎然的春天里播下一粒饱满的种子。让学生长期在阳光雨露的沐浴中, 便会收获缕缕花香和累累硕果。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诵读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 要达到良好的效果, 除了把握好经典古诗文诵读的价值取向、经典古诗文诵读的实施方式等环节外, 还应注意很多环节, 本文主要就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

参考文献

[1] 吕建福.经典文化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1.我能照样子把下边的字写得工整、端正。

2.我能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1)鸟字旁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宝盖头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竹字头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答案:(1)鹅 鸡 鸭 鹭 (2)塞 寒 赛 察 (3)笠 箬 篮 簇

3.我能借助注释和字典理解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才了蚕桑又插田。

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童孙未解供耕织。

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斜风细雨不须归。

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了:结束 解:懂,明白 归:回 4.我能根据要求画出相关的词。

(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2)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5.读了(

)朝诗人(

)的《四时田园杂兴》,我了解到了几种农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宋 范成大 耘田 搓麻(织布) 种瓜 6.我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下面诗句的意思。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戴着青青的斗笠,身披绿色蓑衣的我,在细细的春雨中不愿回来。 7.学习了这三首古代诗词,我要大声背诵它们并默写其中我最喜欢的一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加油站

田园乐(其六)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第一站

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下边的诗句,并为带点的字加上正确的音节。

(

)

(

)

桃 红 复 含 宿 雨,柳 绿 更 带 朝 烟。 ..第二站

我要一边读,一边想象下边的诗句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站

在能表达我读诗后的感受的词语后画“√”(可多选)。 读着这首田园诗,我的感受是:

答案:第一站 sù zhāo

第二站 宁静、自然、美好的春天雨后的田园景色 第三站 A(√)B(√)C(√)D(√) 我的收藏夹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上一篇:信息技术创新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很多人不知道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