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范文

2023-09-18

语文教学范文第1篇

传统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在教学改革蓬勃以展的今天,我们的教学应以多种形式、在多种阵地上进行。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尝试了将学生领出课堂,走入大自然,利用大自然的情景来为教学服务。

教学二年级语文《秋游》一课时,讲到“天空中的云,有的像……有的像……”我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大操场,让学生实地对天上的云进行观察。当时天气晴朗,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与课文中的情境差不多。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想象。追着要告诉老师,这朵云像骆驼,那朵云像手枪;这朵云像白兔,那朵云像绵羊;这朵云像一只公鸡,那朵云像一棵树……

学生发言极为激烈。然后再领学生进课堂,进行《秋游》的学习。由于学生有了直接的体验,对课文中的内容不但理解得透彻,而且朗读得特别有味儿!

这里,我利用大自然的情境,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免费且最实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从自己的观察中得到了体验。

二、动手实验,创设学习情境。

低年级学生对于具体、感性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而对于逻辑、抽象的事物就不会太喜欢。苏教版二年级《动手试一试》一文,虽然记述的是一件事情,但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却是需要逻辑分析去理解的。

为此,在教学中,我借助课文中的实验,进行了一场实地、真实的实验,让学生免去了分析的过程,而只需进行观察与思考。

先端出满满的一杯水,放入一个石子,让学生看有什么事情发展。学生都观察得很认真,发现水漫了出来。然后我问,如果放进去的是金鱼,水会漫出来吗?有的说会(已经预习过而已理解课文),有的说不一定(还没有预习课文),有的肯定的说不会(预习了课文,但还没有理解课文)。于是我现场实验,将带来的一条金鱼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结果水也漫了出来。然后导入新课。

这一环节,对于理解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而对于全体学生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收获。

由于对于真实的答案已经知道,且是看着实验知道的,学生对于后面的学习就顺利了许多。

三、借助道具,渲染对话情境。

小学生都非常喜欢童话故事。对于课本上的几篇寓言,也是情有独钟。在这些课文的教学中,导入和学习时,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如果在朗读时,仍能使学生保持一种十分兴奋的心情,无疑是十分有利于学习的。而分角色朗读,就是一种很好的手段。我在指导《狼和小羊》的分角色朗读时,为学生准备了头饰(狼、小羊),让学生到讲台边来表演。由于头饰渲染了气氛,学生们都格外的兴趣盎然,争先恐后来表演、朗读。甚至有的学生将对话背了下来。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道具,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得开心、读得开心、演得开心。

创设良好的情境,不仅使学生学习得更加有趣,也使教学变得更为有声有色。在教学中,要适时、适量地为学生创造各种情境,使他们能在一种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在我所教的班级里,有一个学生在日记里这样问道:“老师,你为什么没有领着我们一句一句地来分析课文呢?我认为你应讲得再细点,这样我们会理解得更好。”这说明学生已正在由过去的被动接受、消极存贮知识的“记忆仓库”向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敢于反驳老师的新型学生转变。

今日的小学语文教育无疑加强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这在他们的口头表达上更突出一些。不论是开学时的自我介绍,还是课堂上的发言都已证明了这一点。

此外,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也初见成效。

应该说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与过去“应试教育”时的教学相比,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但在其中我们还是觉得有几点不足:

第一,拼音教学还有待提高,这一问题在近几届的学生身上都有很明显的表现。例如:韵母iou、uei、uen在前面加上声母进行拼写的时候,应写成iu、ui、un,而很多学生却仍把中间的字母拼写上去。再如以“i”开头的韵母,如拼写时前面没有声母,应把“i”大写,如“夜”应拼成“Ye”而不是“Yie”等等。

第二,常用字词掌握不准确。如“以”、“已”的用法不分,经常错写成“以经”、“已后”。总之,错别字现象较为普遍,因为先 入为主,这些错误在初中阶段纠正起来很困难。

第三,小学语文教学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观察力及领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多体验生活。这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学生作文时,无论写家庭生活还是写学校生活,选材仍然狭窄,内容也不新鲜。 反思小学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

一、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数与形是数学教学研究对象的两个侧面,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可以借助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所作的示意图,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凸显最本质的特征。它是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重要原则,也是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更是解决问题时常用的方法。

例如,我们常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解答应用题,这是用图形来代替数量关系的一种方法。我们又可以通过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等,这些都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集合的思想方法

把一组对象放在一起,作为讨论的范围,这是人类早期就有的思想方法,继而把一定程度抽象了的思维对象,如数学上的点、数、式放在一起作为研究对象,这种思想就是集合思想。集合思想作为一种思想,在小学数学中就有所体现。在小学数学中,集合概念是通过画集合图的办法来渗透的。

如用圆圈图(韦恩图)向学生直观的渗透集合概念。让他们感知圈内的物体具有某种共同的属性,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一个集合。利用图形间的关系则可向学生渗透集合之间的关系,如长方形集合包含正方形集合,平行四边形集合包含长方形集合,四边形集合又包含平行四边行集合等。

三、对应的思想方法

对应是人的思维对两个集合间问题联系的把握,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利用虚线、实线、箭头、计数器等图形将元素与元素、实物与实物、数与算式、量与量联系起来,渗透对应思想。

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分别将小兔和砖头、小猪和木头、小白兔和萝卜、苹果和梨一一对应后,进行多少的比较学习,向学生渗透了事物间的对应关系,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思想方法。

四、函数的思想方法

恩格斯说:“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儿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辩证法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分和积分也就立刻成为必要的了。”我们知道,运动、变化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函数思想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是运动、变化的观点去反映客观事物数量间的相互联系和内在规律的。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有一个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就要做到心中有函数思想,注意渗透函数思想。

函数思想在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就有渗透。如让学生观察《20以内进位加法表》,发现加数的变化引起的和的变化的规律等,都较好的渗透了函数的思想,其目的都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函数概念。

五、极限的思想方法

极限的思想方法是人们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从近似中认识精确,从量变中认识质变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它是事物转化的重要环节,了解它有重要意义。 现行小学教材中有许多处注意了极限思想的渗透。 在“自然数”、“奇数”、“偶数”这些概念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体会自然数是数不完的,奇数、偶数的个数有无限多个,让学生初步体会“无限”思想;在循环小数这一部分内容中,1 ÷ 3 = 0.333…是一循环小数,它的小数点后面的数字是写不完的,是无限的;在直线、射线、平行线的教学时,可让学生体会线的两端是可以无限延长的。

六、化归的思想方法

化归是解决数学问题常用的思想方法。化归,是指将有待解决或未解决的的问题,通过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以求得解决。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是现实世界的普遍规律。数学中充满了矛盾,如已知和未知、复杂和简单、熟悉和陌生、困难和容易等,实现这些矛盾的转化,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化陌生为熟悉,化困难为容易,都是化归的思想实质。任何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都是一个未知向已知转化的过程,是一个等价转化的过程。化归是基本而典型的数学思想。我们实施教学时,也是经常用到它,如化生为熟、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曲为直等。

如:小数除法通过“商不变性质”化归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化归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通过“通分”化归为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等;在教学平面图形求积公式中,就以化归思想、转化思想等为理论武器,实现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间的同化和顺应,从而构建和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七、归纳的思想方法 在研究一般性性问题之前,先研究几个简单的、个别的、特殊的情况,从而归纳出一般的规律和性质,这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称为归纳思想。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就是归纳思想的应用过程。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运用归纳思想,既可认由此发现给定问题的解题规律,又能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现新的客观规律,提出新的原理或命题。因此,归纳是探索问题、发现数学定理或公式的重要思想方法,也是思维过程中的一次飞跃。

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先由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算出其内角和度数,再用猜测、操作、验证等方法推导一般三角形的内角和,最后归纳得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这就运用归纳的思想方法。

八、符号化的思想方法

数学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个符号化的世界。符号就是数学存在的具体化身。英国著名数学家罗素说过:“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数学离不开符号,数学处处要用到符号。怀特海曾说:“只要细细分析,即可发现符号化给数学理论的表述和论证带来的极大方便,甚至是必不可少的。”数学符号除了用来表述外,它也有助于思维的发展。如果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那么,数学符号的组合谱成了“体操进行曲”。现行小学数学教材十分注意符号化思想的渗透。

人教版教材从一年级就开始用“□”或“( )”代替变量 x ,让学生在其中填数。例如: 1 + 2 = □ ,6 +( )=8 , 7 = □+□+□+□+□+□+□;再如:学校有7个球,又买来4个。现在有多少个?要学生填出□ ○ □ = □ (个)。 符号化思想在小学数学内容中随处可见,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渗透。数学符号是抽象的结晶与基础,如果不了解其含义与功能,它如同“天书”一样令人望而生畏。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可接受性。

九、统计的思想方法

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时,人们通常需要有目的地调查和分析一些问题,就要把收集到的一些原始数据加以归类整理,从而推理研究对象的整体特征,这就是统计的思想和方法。例如,求平均数是一种理想化的统计方法。我们要比较两个班的学习情况,以班级学生的平均数作为该班成绩的标志是有一定说服力的,这是一种最常用、最简单方便的统计方法

小学数学除渗透运用了上述各数学思想方法外,还渗透运用了转化的思想方法、假设的思想方法、比较的思想方法、分类的思想方法、类比的思想方法等。从教学效果看,在教学中渗透和运用这些教学思想方法,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能启迪思维,发展学生的数学智能;有利于学生形成牢固、完善的认识结构。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既重视数学知识、技能的教学,又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运用,这样无疑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无疑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铃声一响,教师走进课堂,就好像一架机器开动了。课堂上既要复习旧知识,又要讲清新课;既有一定数量的基本练习题,又有一些难度稍大的思考题;既有口算,又有笔算。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达到什么要求,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掌握到什么程度合适;对求知欲强的学生怎样满足他们的要求,对那些贪玩调皮的孩子又应该怎样引导……这一切都摆在教师面前。在一节课上看你是否能像一名灵活机动的指挥员,头脑清楚,眼光敏锐,语言精练,津津有味地把几十个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在你的周围,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形成这样的教学局面,因素是很多的,其中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因为只有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才能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有了学习积极性,思维才能活跃。做衣服要“量体裁衣”,种庄稼要“因地制宜”,育人要“因材施教”。每个班里几十个学生在一起学习,虽然学的是同一的教学内容,但是由于智力上的差异和其他原因等等,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各种不同情况,既要有共同的要求,又要区别对待。所谓共同要求,就是你是几年级的学生就要把几年级最基本的内容学会,所谓区别对待,就是要引导学习好的学生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经过辅导,学会本年级的基本内容。这样,学习好的同学有学头,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奔头,课堂里才能人人有劲头。

语文教学范文第2篇

摘 要: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味”。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作者;阅读文本

目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很大問题是学生觉得语文教学中人文气息不浓、应付考试的功利气味太浓,也可以说是语文味淡、技术味重,这不仅和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不相符合,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在素质教育的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语文的“语文味”,让学生爱上学习语文,而不仅仅是把它当成考试的工具,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大因素。笔者认为,从阅读、写作等各个方面都有必要加强语文的“语文味”,单从阅读教学来说,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语文味”太淡的问题。

一、深入阅读作者的灵魂

语文本质上就是文学和美学,只不过因为应试教育的长期遗毒,导致目前的中国语文教学变成了以应试教育为主要努力方向的八股解剖,并且在解剖的过程中美感尽失、人文殆尽。因此,要通过大量的泛读和一定量的精读,重温语文的人性和美学,让这些美好的东西再次进入学生的心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感受文章作者的灵魂。只有这样,才能感受语文的味道。

比如,在课外阅读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独立人格的魅力,笔者让学生选读了《简·爱》。在笔者的要求下,学生超越了表面故事的影响,将阅读的感受集中在体会女主人公独立人格的魅力上,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一个独特的女性形象会赢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从而让学生深入体会时代的特征和文学触及心灵的美学特征,最终达到与作者的灵魂对话的效果。通过阅读这本小说,笔者感到,学生的读书笔记变得深沉、个性和富有人文关怀性了,比如,有的学生写到“在物欲横流的工业时代,只有独立人格才能保证女主人公的存在感,也只有此种感情才能让女主人公超越冰冷的社会关系,获得被爱的权利和可能”。当笔者惊叹于学生的思维和语言的时候,笔者知道深入作者灵魂的阅读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语言美。这个时候,就可以认为,阅读已经给学生的灵魂上了一堂课,用自己的语文味征服了学生。

二、深入阅读文本的诗意

诗意是文章阅读感触的一个较高层次,意味着读者已经超越了文本的桎梏、获得了超出文本原本意义的感怀、得到了泛化的感情体验,这对培养学生写作水平和感受能力是非常有利的。但是碍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不能轻易地体会到这种诗意美,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深入挖掘文本的诗意美,以尽可能让学生能得到这种感情体验。

在挖掘诗意这点上,笔者选择了让学生选读《活着》这本小说,并重点让学生体会富贵在一家人都先后离世的情况下还能保持一种泰然的处世态度,让他们感受这样一个历经风雨的老人形象蕴含的人生观价值,尤其是篇尾富贵在夕阳下讲述一生的淡然是如何通过文字细节表现出来的。学生们纷纷反应,余华的文字朴素有力,寥寥几句就能让人产生很强的代入感,不仅能够让人感知到白云苍狗的人生虚幻感,更能让人进一步体会到如同《老人与海》中的奋进价值观。因此,学生们更加会热爱生命、与无奈的命运搏斗。通过这本书的阅读,学生们就能感受到史诗般的人生美感,让他们的心灵受到一次大的洗礼,不仅让他们的心对人变得更软了,还能让他们的心对命运更硬了,个中滋味化在笔头,满满都是对人性的赞叹、对生活的热爱,可想而知,语文课堂所呼唤的诗意美就能源源不断地涌现。

总之,“语文味”是不容易体会到的,教师要开动脑筋、创造条件,让学生体会到文本中的深刻内涵,让他们对人性、社会产生强烈的个性化感触,从而能够更深刻地体味到其中的诗意和浓情。只有感受到这些味道,才能真正体会到“语文味”。

参考文献:

玉军.试谈中学语文教学的增“趣”添“味”[J].新课程:中学版,2009(6).

(作者单位 辽宁省盘锦市高级中学)

编辑 杨兆东

语文教学范文第3篇

摘 要:初中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初中阶段作为学生心理和生理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师需要注重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因此,中学语文教师需要注重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快乐地学习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习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

关键词:中学生;快乐语文;课堂教学

一、引言

初中课堂应作为一个“乐园”促进学生发展,为学生构建思维发展的平台,使学生能够通过互动、合作等形式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确保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积极开展快乐语文课堂,将快乐教育理念切实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既要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又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予以充分尊重,从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得到有效培养,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通过角色转换,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大多被动地学习知识。为了能够打造高效快乐的语文课堂,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转换角色,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组织作用和教学指导作用。一方面,教师需要倾听学生的想法,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了解和掌握,既要积极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又要及时对学生予以指导,使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得以发展。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大胆质疑,提出独特且新颖的见解,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模式开展教学,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学文本,使学生在讨论探究中掌握教学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讲解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预留悬念,让学生学会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使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适当组织竞争活动,设计具有挑战性的知识关卡,不仅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能使学生的竞争意识得到培养,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由此可见,中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转换自身的角色,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提供保障。

三、合理运用影像教学资源

在中學语文教学中运用精心剪辑的优秀电影,有助于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优秀篇章被改编成电影,教师可以发挥这些影像资料的教学价值,结合文本开展教学,在视觉艺术中融入语言艺术,使教学氛围得到优化,学生也能在这样的氛围中更加真切地感受学习的愉悦感。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欣赏影像之前引导学生阅读教学文本,也可以借助影像资料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处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重难点知识。

比如在教学《智取生辰纲》时,教师需要研读教材文本,以文中所描写的环境为导向分析人物特点,接着,再与《水浒传》这部电视剧相结合讲述该部分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在组织学生观看视频的同时,使学生思考文中所描述的场景。另一方面,文章着重刻画了“慎”的特点,为了能够成功押运生辰纲,杨志可谓是小心谨慎、殚精竭虑,将视频与文本内容融合分析人物的心态,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押运路途的险峻,由此真切地了解到文中人物的心理,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感受到语文的乐趣和魅力,展现语文教学丰富多彩的一面,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有效调动,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实现快乐语文课堂的构建。

四、总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语文教师需要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快乐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激发,还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因此,中学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认知水平不断总结、改进和完善,既要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同时也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使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在快乐中获取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武宜凤.牵住语文教学的牛鼻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9).

[2]邹文艳.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学周刊,2015(35).

作者简介:马长发(1963— ),男,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范文第4篇

【课题成果】本文系2016年周口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四步循环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zk160530157)的研究成果。

在一些学校的语文课堂上,授课教师在上面口若悬河地讲,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地听,那些“干巴巴的”“冷冰冰的”的讲述仿佛是“发生在另一个星球的事”。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学生个性张扬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现象,引发了我们在语文课教学上的深思与探索。“四步循环”教学模式的运用使我校这些现象退出了历史舞台。下面我们就谈谈“四步循环”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四步循环教学模式是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发展运用

“四步循环”教学模式是我们在改良目标教学法,参考魏书生六步教学法,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以及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新课标要求,使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抓住引导权,还给学生学习主动权,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贴近文本,走入文本,跳出文本,借助自我探究,生生合探,师生共探,交流反馈,拓展运用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循环性学习。

四步循环教学模式包括“自学指导—启智探究—反馈矫正—拓展运用”四个步骤,即“四步”。在第一环节自学指导中,学生根据导学提纲和教师的引导,通过阅读教材,走进文本,自主学习,对文本内容进行整体感知,可以自行完成学习目标中难度较小的任务。这是第一层次的学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解决是否正确,在第二环节启智探究中,学生可以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形成共识。对于难度稍大的问题,通过生生合探、师生共探来完成。对于重难点的突破,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启发诱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完成学习任务,是对学习目标更深层次的探究。反馈矫正环节中的检测题是根据学习目标与所学内容进行设计的。通过练习,检查学生所学,教师点拨,该环节实质上是对学习能力的第三次提升。第四环节拓展运用是对学生知识的迁移与能力的提高,是让学生把本节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實践中去,从而走出文本。而知识的迁移与运用,实际是对学习能力的第四次提升。此所谓循环性教学。这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的认知过程,也符合唯物辩证法。

二、“四步循环”教学可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有规可循矩中有变

语文课堂教学上按照四步循环教学模式结构课堂,我们即有规可循,又可结合语文课文的自身特点,矩中有变。

第一个环节是自学指导。该环节突出一个“学”字,重点是学生自我感悟,初步探究。语文教师首先导入新课,然后把学习内容用提纲形式展示给学生,告诉学生自学的目标,接着让学生开始自学。例如问题以学生自学为出发点,把学习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有机的融入到其中。语文课堂上学生通过独立学习,自我探究,从而对文本知识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进行自主尝试性探究。语文教师巡回辅导,个别点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浅显知识点的自我学习,对简单问题的分析解决就是第一次循环学习。

第二个环节是启智探究。该环节抓好一个“探”字,重点是合作探究学习。在生生合探或者师生共探中,学习由初步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向语文教师寻求帮助。语文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易混点解疑,实现重难点突破。譬如语文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其作用,理解含义等,学生自探,师生合探实现重难点突破。该环节采用生生合探,师生共探的方式,完成对目标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学习,这就是第二次循环学习。

第三个环节是反馈矫正。该环节用好一个“练”字,重点是巩固运用,查漏补缺,归纳总结。语文教师根据重难点,编制一些灵活多变的练习题,可采用口头提问或书面检测等形式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练习。

第四个环节是拓展运用。该环节巧用一个“移”字,重点是延伸性学习。语文教师针对所学知识点,编拟一些拓展类题目,训练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完成对信息的提升或迁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语文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使用了细节描写,白描手法等已学知识点的文章,让学生自探自究,小组共探,实现语文拓展性学习。该环节以所学知识为基础的课堂延伸,能力螺旋式上升即第四次循环学习。

三、四步循环教学中语文教师角色浅析

自学指导环节中,自学提纲的制定是关键,设定目标时既要指引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积累语言,品味语言,培养语感,还要引领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读出情感,悟出道理,发表见解。语文老师务必要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文本设计主问题领起几个板块,便于自学。2.涉及新知识时,提纲中要有相关知识的补充,设置扶手帮助学生自学。3.语文自学提纲要引导学生将课内课外结合起来,将语文和生活结合起来,注意语文的实践性。

启智探究环节中语文教师要特别注重以下几点:1.相信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2.保护质疑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发现的热情,给足时间,让有疑问的学生有质疑的机会,不搞形式。3.教给方法,培养学生的探讨交流能力。4.根据课文特点,适时组织好小组讨论。根据学情来确定讨论的时间,使学生发言,补充更正和辩论更加充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尽情发挥。

反馈检测环节,注重查漏补缺。本环节让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回顾与反思,并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也能让学生进行恰当的自我评价。语文教师可设计有梯度的练习,检验学生能否充分运用消化吸收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检测是否可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检验学习的效果。

拓展运用环节,注重知识的迁移。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从语言品味处拓展延伸,语言品味中进行有效拓展有利于学生对语言表达与作者情感的深层理解,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2.从情境迁移处拓展延伸,语文教学突出个性阅读感受,强调迁移升华,教学要让学生能进入作品的情境,学会感受、体验、揣摩,通过适当的拓展延伸,把课文的材料、情感和审美体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和情感。3.从问题生成处拓展延伸,课堂中的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指师生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以及师生对话互动中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和新情况。4.从感悟挖掘主题处拓展延伸,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作者往往通过对人、事、景、物的描绘来表达爱憎、褒贬、取舍、抑扬等情感。许多时候作者的见解、意愿含而不露,隐藏其中。还可从文本空白、悬念处等各处拓展延伸。这样既实现了知识的良性循环,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总之,四步循环教学模式就语文课堂教学而言,课堂真正从老师的“一言堂”变成如今师生的“群言堂”,教学效果日趋高效;学生由被动接受到自主学习;教师由“园丁”转变为“引路人”。

语文教学范文第5篇

3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习作教学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一次游戏活动,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七月的天山》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找春天”为主题班

会活动。要求学生把眼中所看到的春天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春天像是一位漂亮的姑娘轻轻的来到人间,他一挥衣袖给大地披上了绿装。”是啊,转眼间冬去春天,人们也甩掉了厚厚的棉衣,感受春天的降临,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三、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老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语文教学范文第6篇

1情感教学的具体意义

1.1 情感教学方式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和教师之间心理上的固有隔阂,从而形成有效沟通,最终强化学习效果[1]

由于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宰性地位,使学生产生一种自然的畏惧感,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思想上的表达,甚至会影响到学生正常的上课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将情感运用在教学中,学生将能够放下心中对于教师的芥蒂,并且从教师和蔼的态度上产生一种亲近的感觉,从而拉近师生距离。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对课堂内容更加关注, 并且能够更加全神贯注的倾听。

1.2 能够使学生形成兴趣 ,并强化学习的整体效果

通过情感教学的方式,学生将能够更加关注语文,在老师的引领下,将产生语文学习的心理动力,并且在天然情感的驱使下,能够和相关内容形成良好的互动效果。还能够在与教师关系更加亲密的情况下, 对教师所讲内容领会得更加有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知识内容能够掌握的更加扎实和牢固。

1.3 学生将在情感教学之下 ,逐渐形成并且提高了认知能力

教师能够通过情感吸引学生对语文知识形成关注,在这种关注状态的长期持续之下, 学生将能够学会分辨以及鉴别,在此基础上将会逐渐形成认知能力。这样一来,相关知识内容将更能够对学生产生冲击力,使学生在强烈刺激下产生更加浓烈的求知欲,学生将能够形成对于事物的深刻认知能力,并且促进学生形成更加全面的能力。

2情感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

2.1 对教材深入挖掘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中的内容, 都是经过了严格的筛选,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以及深沉的情感内容,教材中的文章饱含作者的深情,情感类型极为丰富。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在语文教学时,针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挖掘,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解构,使学生能够对其中所蕴涵的情感内容认识的更加清晰和透彻,并能够将情感在相关的知识内容中进行渗透[2]。具体来讲,在针对《我的弟弟小萝卜头》进行讲解时,使学生明确这篇文章的革命年代背景,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系统分析和全面解构,将其中所蕴涵的深沉而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充分展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将能够切身体会到小萝卜头的难能可贵之处,并对小萝卜头的遭遇产生强烈的同情心理,从而从情感上实现对于学生的教育。

2.2 通过创设情境 ,营造教学环境

如果语文教学能够在合理的情境下进行,将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仅如此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良好氛围的形成,使得整个教学推进的更加顺利,更加有利于情感教学的具体实施。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灵活运用教学形式,将教学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其中加入更多的游戏或者将故事等内容,并通过精心设置来创设一个科学的情境进行教学, 使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产生浓烈的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教学工作的关键就是要能够将学生注意力牢牢抓住。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使得教学更加新鲜、更加直观、更加形象,使得整个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开放,精心创设出教学情境,学生将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情感的刺激下,学生将对课堂内容更加全神贯注的关注,并且刺激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

2.3 通过引导培养学生的情感

课堂是教学开展的主要方式,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在很多时候,学生不能够突破各种形式的局限性,对文章内容全面透彻理解,学生社会阅历不足,思想也不够成熟,不能够充分领会作者的深邃思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利用学生对于情感的辨识能力,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来刺激学生,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文章内容的情境。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对相关思想信息初步领会,还能够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了解,总体来讲,这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方式。朗读有很多方式,范读是其中一种,除此之外还有齐声朗读以及分角色读等。在课堂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能够起到的效果最为明显, 学生能够在教师浓烈情绪的感染下产生共鸣,并对朗读内容产生深刻印象[3]。总体来讲 ,教师的情感是一种强大的教学工具,通过教师对自身情感的掌控,能够决定学生的情绪波动,对学生领会相关语文内容能够产生决定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应该强化这一方面的修养,在正常的语文课堂上能够对自身情绪做到收放自如,声音要更加饱满,情感要更加丰富且深沉,在饱含深情以及慷慨激昂的语调下,学生将能够体会到深沉的情感以及深邃的思想。

3结语

情感教学能够促进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整体优化, 学生不仅在相关知识内容的掌握上更加牢固和扎实, 同时还能够在对语文内容深刻了解基础上, 形成健康的心理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促进学生思想的成熟。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应用了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针对语文科目的特点诞生了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就是情感教学法。通过情感教学学生能够按照健康的模式发展,并且很多情感上的具体需求都能够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得到满足。本文通过了解小学阶段的语文科目教学,围绕情感教学展开全面探讨,并针对这种方式的具体实施给出了意见。

上一篇:环保税实施条例范文下一篇:晚间新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