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顶岗实习的论文题目范文

2023-09-23

大学顶岗实习的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信用卡套现问题,初步查了下,法律对此并无明文规定,只有银监会和政府发布的严打信息。似乎司法实践中会以非法经营来定罪,但我个人觉得太牵强。当然,法律一般都是擦边球,没有司法解释出台,律师或者公诉人就可以把法律当成万金油来使。要说罪魁祸首自然非银行莫属,即便是现在信用卡犯罪案件不断攀升,手段越来越高明的情况下,业务员为了个人业绩,银行为了吸纳新客户,仍然疯狂的以各种优惠发售信用卡。发行的热度,却没有严格的实质审查作为监管制度相配合,以至于银行业的漏洞发展成一个个的商机,被不法分子以“友好”发展业务的方式给利用了。尴尬之处在于这些被规定定性为违法的行为在法律上却缺乏直接的否定性评价,于是在法律适用上只好一个一个的去套,实在是被动。在悬崖边上的舞蹈,一方面危及着生命,一方面可以扬名立万。这样的博弈,即便是一个理智人来选择,也难有个取舍。当名利换成实实在在以百万千万亿为单位计算的金钱时,我也只是感叹这些人真牛。看,我一点立场也没了。

银行电汇单的第一联是回单,第二联是借方凭证,这里会有银行给的密码,第三联是发电依据.在银行电汇凭证上要写明对方单位的全称,填写电汇日期(填单日),要写清对方的开户银行账号和汇入银行的具体名称,然后要用大小写写明汇款金额.

写完银行电汇单的同时必须要再填一个结算业务收费凭证,它是一个一式五联的凭证.一般在这个凭证里要写上电汇费和手续费,电汇费是按汇款的大小而不同,而手续费是0.5元/本.这两个凭证填写完毕后要在这两个凭证的第二联分别盖上公司的法人章和公司财务章.然后就可以去银行进行电汇了.

银行在银行电汇单和结算业务收费凭证的回单上盖上转讫章后归还公司.万一公司填错银行电汇单应立即打电话通知银行先暂停电汇业务,然后重新填写正确的银行电汇单和结算业务收费凭证到银行补办业务并取回原银行电汇单的后两联单子,然后务必撕毁,在撕毁的同时必须把盖在第二联的公司法人章和公司财务章对半撕掉以免有不必要的麻烦,范文《学生顶岗实习周记》。

银行对账单的记录是用用友财务软件来完成的,首先进入软件的银行业务界面,然后进入以银行对账单界面,这样你就可以开始记录了.这家公司的银行对账单的记录是按不同的的银行分别记录的,而且是一个月统计一次,这家公司主要在中国银行,华夏银行,民生应行开了户.

记录银行对账单,得先选择银行名称,然后进入记录的具体工作.首先记录日期,如果是用支票办的手续就必须输入支票的支票号,一般同城结算就用支票.然后根据借方或贷方记录金额,最后软件自动生成银行的资金余额.输入完这一个月的数据之后必须要核对期末余额,如果核对无误就保存数据,这样这个工作就圆满完成了。

公司在年初都要计算公司业务购销合同的印花税,以便及时缴纳国家统一规定的印花税,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凭证征收的一种税,其特点是征收面广,税负轻,由纳税人自行购买并粘贴印花税票完成纳税义务.公司的产品购销合同的统计按业务部门的编号来统计,比如公司有几个业务部就分几个表来一一统计,且公司产品购销合同的业务员属于哪个业务部,这个公司产品购销合同就被统计在业务员所属的业务部,以便查找.

产品购销合同须统计序号,业务员,供货单位,合同编号,商品品名,合同金额,税率,然后根据合同金额及税率计算印花税额,现在公司的印花税率是千分之三,最后在统计表格的下面写上填写制表人的姓名,这样这项统计工作就结束了.之后公司的财务人员还要做在合同的背面贴印花税票的工作,所以计算印花税额后要到有关部门去按规定购买印花税票,印花税票也有不同的面值,具体有一元,五元,五十元,一百元不等.

印花税票的样子特别象邮票而且也都是在邮票厂印制的,所以刚开始我还以为是邮票贴在合同的背面呢.这家公司购买的印花税票是沈阳邮票厂印制的.把印花税票买回公司以后就剩下,贴印花税票的工作了,首先得把原印花税票的边给去掉,然后按合同金额的多少来相应的撕好印花税票以后用胶水整齐的贴在合同第一页的背面,之后还有一项工作就是一定要在贴完印花税票的正面用红色的圆珠笔画线,具体的画线方法就是每个印花税票的正面必须划十字的两个线,这样贴印花税票的工作就结束了,然后还要把合同安业务部分别保存在不同的档案袋子里妥善的保存。

大学顶岗实习的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摘 要:顶岗实习是实现高职实践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的关键教学环节。对顶岗实习进行精心组织、科学管理是提高高职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手段。课题分析了目前顶岗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校企合作为出发点,以制度建设为中心,给出顶岗实习管理机制与体制建构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学生 顶岗实习 管理 运行机制

顶岗实习是实现高职实践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的关键教学环节。顶岗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把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直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获得真实职业体验,锻炼提高工作能力,最终实现顺利就业。但是对于不少职校来说,学生的顶岗实习依然是个突出的难题。究其因,不少职校将责任归咎于企业没动力。其实,高职本身对顶岗实习的理解和操作,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良性的顶岗实习制度的建立。

1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顶岗实习是一个特殊的教学过程,校企双方都是教学的组织管理者和培养实施者。

1.1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有关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1)部分院校对于学生的实习岗位、实习效果、待遇关心较少,也缺少相关法律文件约束。一方面导致学生实习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当出现纠纷时,学校只能与企业协商解决。

(2)部分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和生产实践等因素考虑,认为学生实习不仅不能给企业带来明显效益,还会由于他们的不规范操作而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活动,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因而把校企合作视为一种额外负担。大部分学生只能进行一些低层次的“跟岗学习”,导致顶岗实习流于形式。

(3)部分学生责任心较差、缺乏吃苦精神,在工作中挑三拣四,一旦发现工资、待遇与理想中稍有出人,便怨声载道。

1.2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现状,发现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

1.2.1 企业岗位单一与学生期望多岗的矛盾

学生希望到本专业相关企业的多个岗位上去锻炼自己,提高综合能力。当他们到工厂的一线生产岗位后,面对单一岗位,部分学生产生了不安心实习的现象。

1.2.2 企业岗位需求与学生实习不稳定的矛盾。

由于实习单位众多,实习地点分散,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只能是巡回检查或远程指导,因此一些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遇到问题得不到及时沟通和直接指导,导致一些学生被解雇或自己轻易放弃实习机会,使得实习质量难以保证。

1.2.3 企业对学生期望值与学生实际能力现状的矛盾

企业需要能够胜任完成工作任务的顶岗学生,以确保产品质量。但是从学校直接走上岗位的学生,尚缺乏对企业管理、企业生产等的适应性。

2 校企良性、深度合作是提升顶岗实习质量的保障

高职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双方以生存和发展的共同愿望为基础,以人才、技术、效益为结合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环境与资源,以培养适合生产、建设、管理一线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培养模式。进一步强化校企深度合作,优化校企合作模式,对于加强高职专业建设、改革教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和核心价值。

2.1 校企合作模式深层次发展有利于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教学体系

专业培养的是企业需要的实践型高技能人才。这就需要按照企业需求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体系。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由于企业需要具备基础功底强、岗位适应性强,一专多能的人才。

2.2 校企合作模式深层次发展有利于提升双方专业人才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校企合作有助于学校充实对外交流的途径,了解行业的发展状况;有助于学校以企业为对外交流的桥梁,通过其联系更多的企业、行业等相关组织,拓展学校信息接受与合作办学事业的延伸与手臂;有助于扩大学生的就业面,使企业和学校得到宣传,学生接受企业的职业理念,进入职业角色,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

2.3 校企合作模式深层次发展有利于优化专业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水平

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和企业的教育资源,进行多模式、多体制的办学,解决高职教育中资金短缺、实践环节薄弱、教材实践性不足等问题,提高职业教育的效率,提高办学层次。通过校企合作,采用共建实训室或者企业实习等形式,解决上述问题。

3 校企合作是前提:注重校企合作“深层次”发展

学校和企业的合作要向纵深发展,就需要互相沟通和交流,达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理想效果,所以需要修筑一条便于双方沟通信息和需求的“合作之路”和全体人员参与的“沟通之桥”。就是找出校企合作的共赢点和让校企合作可以顺利进行的科学办法,组织一套校企合作领导班子,落实一套科学的校企合作管理体制,使校企合作的设计蓝图得以顺利实施。

3.1 以管理改革促进校企合作深入发展,架设校企合作之“桥”

要确保校企合作的顺利、健康发展,首先确保有“桥”。这就需要合作双方进行一定的管理体制改革,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人事架构建设。就是企业和学校的上层、中层、下层都相互挂职。挂职的目的是让校企合作双方互相熟悉对方,了解双方的需求并能够及时沟通。只有校企合作的领导班子和相互挂职,信息沟通才可以畅通无阻的往返于校企合作双方,才能实现合作共赢、共同提高。

3.2 以课程建设促进基础设施建设,铺好校企合作之“路”

合作之“桥”架设好之后,还必须铺好校企合作之“路”,作为校企合作的双方需要投入人力和物力来实施,即进行专业课程建设和实习实训基础设施建设。学校面临的课程建设、专业教学、师资培训、学生就业有了企业的参与就迎刃而解了,企业面临的降低成本、人才培养和技术公关也变得省心省力了。

3.3 以科学管理促进办学水平提升,护好校企合作之“航”

校企合作的“沟通之桥”和“合作之路”建好了,护“路”和固“桥”的工作也要长期开展。要让信息沟通的小车长期通行,就需要定期进行反馈和监督。因此就要制定岗位责任制、激励机制和反馈机制,校企高层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定期检讨校企合作的成果和不足,定期提出改善的目标和任务。比如:成立建筑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技术权威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根据企业、行业的用工要求调整实训计划,适时地引入企业对于相关专业技能人才的评价标准与考核制度,健全学生评价体系,完善学生的培养体系,通过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技能、服务意识、沟通能力等多元角度的评价建立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校企合作办学水平。

4 强化管理是关键:建立顶岗实习过程管理体制

顶岗实习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完成。学校在三方中处于主导的地位,在整个运作过程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为保证顶岗实习顺利、有序进行,强化顶岗实习管理尤为重要。为此,必须校企合作制定并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不断改进顶岗实习管理方法。

4.1 成立两级顶岗实习管理机构

学院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对顶岗实习工作进行检查、评价,通过有效的制度规范和管理模式保障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实效性。

4.2 革新顶岗实习管理的模式

一是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在制定教学计划和专业建设中参考外聘专家意见,使制定的培养计划更切合实际。二是实施“双重管理”。学生在顶岗实习中,要处于学生守则与企业规章制度的双重管理下。在广泛征求企业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并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对顶岗实习单位选定、校外基地建设、实习指导教师的确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日常行为及安全管理、实习成绩评定等均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三是专业技能实习与学生道德培养相结合。针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吃苦耐劳、爱岗敬业、诚信等方面教育;就业观念、就业技巧等教育;实习纪律和安全生产教育等。

4.3 实施以指导、协调为主的柔性管理手段

在学院相关实习、实训等指导性文件的基础上,制定顶岗实习管理相关实施细则,使之更具体更便于操作,以此加强实践环节的管理。实习指导教师要深入实习现场,检查学生实习情况,进行业务指导,掌握学生思想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教育帮助,关心学生生活和身体健康,稳定学生情绪并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管理。督促学生记好实习日记,听取实习单位有关人员的意见,审阅学生的实习报告,参与学生实习成绩的评定。辅导员应积极主动地协助指导教师教育学生、解决学生思想问题。

学院与企业建立实习工作协作组织,双方安排管理人员,共同研究制订实习计划和管理办法,确保实习的内容、形式和管理方式,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保障学生的各项合法权益。

5 科学考核是保障:严格顶岗实习考核与成绩评定

考核评价是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高职院校实施的顶岗实习在考核评价环节上大多以实习小结等形式考核学生,由带教老师或师傅写评语、盖图章。这种考核评价形式单一,方法简单,难以对学生的实际实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特别是对学生整个实习环节的实践技能训练状况无法实现实时跟踪,不能对过程进行考核评价。

5.1 建立“双考核制”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同时接受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双重考核。

学生的顶岗实习考核可分两部分:一是由合作企业指导教师或管理人员对学生的实习表现进行考核。二是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习情况和实习工作报告进行考核和评价,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

5.2 实施“三监控制”

一是对学生顶岗实习过程情况的考核。学校要求指导教师一方面要定期进行现场指导;另一方面要加强与企业指导教师的沟通,并积极运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通讯、网络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为学生辅导答疑,并规定学生实习期间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二是学生实习期满返校后要撰写实习总结,学校组织学生座谈及述职答辩,了解学生对顶岗实习工作的真实体会和收获。三是由学生自我管理小组根据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各方面表现提出综合的自我评价意见,为专业指导教师的考核提供参考意见。

6 结语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顶岗实习是个永恒的课题。为了做好顶岗实习这个工作,我们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与教训,对实习质量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价,对今后的顶岗实习工作和教学改革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地更新理念、巩固和发展实习基地、融洽各种关系,不断地提高学生做人的思想觉悟和做事的本领、增强敬业精神。以更加有效的培养贴近社会需求,满足企业要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全铁.试论高职教学管理问题与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1(14).

[2] 李琳娜.浅谈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J].价值工程,2011(22).

[3] 李仁山.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学及其管理改革探讨[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

大学顶岗实习的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摘  要:教育部在2006年出台了(教高[2006]16号)文件,文件就高职院校学生的顶岗实习问题给出了明确的指示,即“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但是近些年,高职生顶岗实习的实效性不尽人意,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文章探讨高职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等方面的内容,为进一步推动顶岗实习的实效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实效性;对策

1  顶岗实习存在的现实问题

1.1  地方政府在校企合作方面没能发挥引领作用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平台,也是高技能人才质量和特色的保障。校企合作的深入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政府的“引领”作用,因为地方政府能够在经费的统筹、资源的分配、信息共享等方面为校企合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然而,在提升高职校企顶岗实习合作层次、协调校企顶岗实习合作双方利益、监督校企顶岗实习合作协议的落实和评估校企顶岗实习合作成果等方面地方政府没能发挥建设性作用,校企合作就缺乏源源的动力,校企合作就没有生机与活力,校企合作的质量和特色就不能保证。顶岗实习也就没有质量,更无实效性可言。

1.2  人才培养质量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

1.2.1  专业建设与市场脱节

国内许多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教学、实训与顶岗实习不同步,课程建设与企业工作岗位脱节,职业特征不显著,不能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从而造成顶岗实习质量不高。

1.2.2  育人理念与顶岗实习脱节

许多高职院校的育人理念跟不上现代企业的发展节奏,课程开发滞后、培养出来的高职生难以达到企业所需的技能精熟型人才。

1.2.3  对顶岗实习的指导不力

国内许多高职院校没有到企业一线进行深入调查,对学生的就业宣传教育和顶岗实习指导不到位。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消极怠工、眼高手低、工作积极行不强。

1.3  企业单位对顶岗实习的重视不够

1.3.1  合法的正当权益得不到保障

①现阶段,许多高职业院校的顶岗实习是“求”企业帮忙,企业对学生的切身利益关心甚少。

②实习中出了安全事故,企业少付或不付事故赔偿费用,学生的身心受到伤害。

③许多企业只是简单把实习生看成短期的“打工仔”,对顶岗实习认识有偏差。

1.3.2  企业提供的岗位与顶岗实习对口率不高

许多企业能给学生的实习岗位是一些技术含量低、重复的体力劳动型岗位,企业不考虑学生的专业,专业实习对口率低。学生学不到专业技术和工作经验,学生抱怨委屈,实习的实效性差。

1.3.3  企业对顶岗实习生的管理和指导缺位

在顶岗实习期间,很多企业对学生的管理比较粗暴,学生犯了错误,小则批评,大则呵斥。对学生缺乏人性化关怀,管教的多,指导的少,学生遇到疑难问题得不到有效及时的解答和帮助,基本靠学生在工作中自己摸索,导致进步较慢,实习没有成就感。

1.4  顶岗实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4.1  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企业为了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往事采取“工人三班倒,机器连轴转”的方式来实现。学生在实习时比较累,容易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消极怠工,敷衍了事,影响实习效果。

1.4.2  沟通交流能力较差

①在工作过程中遇到难解决和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不能主动向企业的专业师傅和学校的专业老师请教,错过了许多学习的机会,成长较慢,收获较少。

②许多学生严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不能主动学习,不能够主动与企业员工打成一片,这给顶岗实习造成了障碍。

1.4.3  专业知识不扎实

在顶岗实习的实践中,学生会遭遇许多不会动手解决的实际问题。出现这一情况主要根源在于学校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没有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没有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现阶段顶岗实习的实效性不高,社会和学生的满意度不高。因此,构建顶岗实习科学的教学模式和高效的管理模式迫在眉睫。

2  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

模式

国内外的许多实践已经证明,顶岗实习在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正确科学的处理顶岗实习与教学课程间的关系就很关键,这就需要从学校学情的实际出发来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本文提出了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合作企业群,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工学结合全方位实施。通过分析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明晰学生应具备的工作能力和素质要求,确定学生的就业岗位,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中,校企双方共同培养。在这一模式中,企业骨干和学校教师互动融合,紧密结合,相互吸收,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成长,能更好的培养学生,提高顶岗实习的实效性。

3  构建有效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

为了提高实习管理能力,构建顶岗实习的“一、二、三、四、五、六”管理体系。

3.1  “一把手”质量工程

校长亲手抓顶岗实习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部署顶岗实习工作,常到一线调研、听取企业的建议、掌握顶岗实习动态、分析培养模式、提高顶岗实习的实效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3.2  “两导师”指导制度

“两导师”指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校内导师在指导学生的实习、负责学生的生活起居、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协调纠纷化解矛盾、做好安全稳定工作等工作。企业导师帮助实习生尽快熟悉企业环境、提高业务技能和适应岗位工作的要求。

3.3  “三方面”评价体系

3.3.1  学生评价体系

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工作责任心、团队协作、遵章守纪、职业能力和工作绩效等进行评价,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和职业能力训练方面进行评价。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评价各占整体评价的50%。

3.3.2  指导教师评价体系

实习学生对实习指导教师(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态度、责任心、业务能力及指导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比重为60%;学校通过检查指导教师指导记录本、随机问卷抽查等方式进行辅助评价,比重为40%。

3.3.3  企业评价体系

学生和校内导师就企业的责任心、岗位对口率、操作指导、轮岗实践、反馈机制、职业规划、思想工作、安全稳定以及实习考核等方面进行评价。

3.4   “四层次”管理机构

3.4.1  决策层

由校企双方领导组成,研究和确立顶岗实习合作的协议。

3.4.2  组织协调层

由校企双方的执行部门组成,负责确定顶岗实习内容、制定实习制度等。

3.4.3  执行层

由校企双方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处理实习期间的具体事项。

3.4.4  监督层

由学院的督导和企业督导员组成,负责监督顶岗实习有关政策、指导的落实情况,及时向校企双方反馈实习情况。

通过以上四层架构,将顶岗实习的目标落实到到具体岗位,分层负责、层层渗透。

3.5  “五形式”会议

在实习中,尽量不打乱班级建制,成立学生临时党、团支部,发挥党团学生组织的作用。常态化的落实五形式的学生会议制度,每天的小组会、每周的团支部大会、每月的全体学生会、每月的实习情况总结会和不定期的党支部会议。通过落实五种会议制度,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入顶岗实习的管理热情,确保校企双方及时的掌握实习动态、强化过程管理、优化实习方案和提升实习质量。

3.6  “六方面”管理文件

3.6.1  指导性文件

文件包括《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文件》、《顶岗实习企业遴选流程》、《顶岗实习学生管理流程》等。

3.6.2  有关顶岗实习学生权益保障制度文件

如《顶岗实习安全管理细则》、《顶岗实习学生安全管理条例》和《实习事故处理细则》等。

3.6.3  应急处理方案

如《顶岗实习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方案》。

3.6.4  操作性文件

就顶岗实习流程中的具体环节制定操作管理办法,如《学生顶岗实习成果申报及奖励办法》、《学生顶岗实习学分制与成绩评定管理办法》等。

3.6.5  记录性文件

将顶岗实习各环节实施的结果予以记录的文件,如《学生顶岗实习手册》、《教师顶岗实习周志》、《顶岗实习单位信息反馈调查问卷》等。

3.6.6  国家政策文件

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等。

4  结  语

如何提高顶岗实习质量,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能一概而论,关键在于要在顶岗实习的实践中总结出和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特色之路,建立顶岗实习高效运行机制,创新顶岗实习管理模式,不断提高顶岗实习的实效性和实习质量。

参考文献:

[1] 余祖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4).

[2]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N].中国教育报,2012-10-17.

[3] 陈玲.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0.

[4] 招建贞.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设计与探索——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作者简介:方博(1979-),男,江西萍乡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制冷与冷藏技专业教学研究工作。

大学顶岗实习的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摘 要: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院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强化学生职业工作能力的有效措施和重要途径。本研究通过对NH学院顶岗实习管理现状的实证调查,了解该学院顶岗实习的整体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进行分析,以提出推进NH学院顶岗实习工作的有效建议。

关键词:顶岗实习;调研分析;现状管理

一、概述

為落实国务院、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在全国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全面展开了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其他院校也正在创造各种条件积极推进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广东省是职教大省且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很多的高职院校在顶岗实习方面也有了一定的经验,但从开展的情况来看,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NH学院是广东省一所3B高职民办院校,主要以文科类商科专业为主,主校区位于广州,目前的校企合作模式中顶岗实习的现状主要有:“订单班”教学模式的顶岗实习,广交会的顶岗实习、其他大型展览的顶岗实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顶岗实习。不同专业层面的学生在不同层面上得到了锻炼,各院系正不同程度地推进该学院的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工作。文章通过对参与了顶岗实习的大二、大三年级的不同专业的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研,以期发现在目前的推进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更好的解决措施。

二、调研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设计了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问卷星平台)进行调查。问卷共30个问题,其中28个定向选择题,2个开放简答题。发放的对象是NH学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期间,各院系通过各种形式组织的外出顶岗实习的大二、大三学生。问卷涵盖了学院大部分专业,其中商务英语专业200份,行政管理专业78份,酒店管理专业8份,药品经营与管理18份,工商管理专业4份,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2份,共310份,有效问卷302份。

三、问卷分析

(一)学生实习基本情况

1. 对“学生参与实习意愿”的调研数据显示:有66.7%的同学表示自愿参加实习,有33.3%的同学填写了“不自愿”,原因有担心工作不适应、工作和专业不符、工作太累等。

2. “对学校要求参加实习的意义、目的、要求及注意事项等情况是否明确”的调查中:“很明确的”占91.8%,“不明确和不太明确的”占8.2%。

3. “最近一次实习的单位性质是什么?”的数据显示:NH 学院85%的学生的实习单位为私营、民营企业。如表1:

4. 题目“你实习时所从事的工作与你的专业关系”调研数据如表2显示:NH学院学生普遍实习的工作与专业很难完全对口,但有一定关系。

5. 对“实习期间的工作岗位轮岗情况”的调查情况是:经常轮岗占了46%的比例,而54%的比例是岗位一直不变。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作者调研的这部分学生里面实习的项目主要是广交会和行政办公室工作岗位。因此可以说基本上岗位变化不大,即使是轮岗也是简单的工作内容变化。

6. 关于“实习期间的工作时间、待遇、休息时间”的调查:59%的学生顶岗每天工作量集中在8-9小时,33%的学生为8小时以下,9-10小时的8%,而每月的休息时间方面:4天以下的为10%,4-6天的为50%,6-8天的为30%。待遇方面,500元以下的占35%,500-650元的占9%,800-1000元的占10%,1000元以上的占46%。数据反映学生顶岗实习的待遇不高,而且存在一定差距,作者分析这种差距来源于:实习岗位的差距,待遇在1000元以上的学生主要在广交会现场实习,而500以下的在公司行政部门。

以上资料数据反映:在NH 学院学生参与的顶岗实习中,学生对于实习的目的和意义是明确的,但有小部分学生主要由于自身原因,参与实习的积极性不够。由于学校专业的特点及学院层次,学生实习的企业比较集中在私营和民营企业,实习的岗位与专业相关性不是特别强,但有部分关联。实习的待遇不高,有些实习甚至是没有收入的。

(二)学校管理的情况分析

1. 对“实习前学校是否组织过相关的实习动员大会和讲座”的回答中如表3:99.4%填写的是“有”,只有0.6%表示“没有”。据作者工作实际情况了解,这个情况在NH学院是真实而正确的,目前各院校教师在组织学生外出顶岗实习都会召开相关的动员大会和说明会,0.6%表示“没有”的回答,估计学生自己没有参与或者忘记有没参与才做出这个选项。这个比例正好与前文题2“学生对于实习的目的意义是明确的”反映的调查数据是一致的。

2. 对“是否因为参加了实习而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或学生平安保险”的回答:100%是“没有”。这非常明确的反映了在NH学院是没有为学生顶岗实习购买任何保险的,这对于保障学生的安全和权益不利。

3. “你是否要求自我评价”题目数据显示:100%的学生被学校要求对顶岗实习进行自我评价。本题显示NH学院要求学生要对自己的情况进行评价,这点对于客观评价学生的实习情况是值得提倡的。

4. 对“学校对你的实习指导情况”的回答中如表4:“有专人指导效果一般”以下的占55%,有高达45%认为“指导效果很差”。

5. “实习过程中,以下人员谁对你进行实习管理?(按从主到次排列)”这一题目大部分学生的排列是:企业指导人员、自己、同学、学校指导老师(学校辅导员)。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觉得对自己管理最多的是企业指导人员,其次是自己,再次是同学,最后才是学校指导老师(学校辅导员)。这个排列反映了在实际顶岗实习中对于学生指导帮助最大的是企业指导人员,而学校的指导老师或者辅导员则显得对学生的指导不足。这与表4所反映的指导情况不理想的情况相吻合。

6. “实习期间学校对你进行哪些方面的指导?”的调查数据显示,排在前三位的是职业道德、理论指导、安全教育。

在对学校管理的1-6项数据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在NH学院的顶岗实习管理工作中表现的现状是:顶岗实习初期,学校认真做了相关安全动员工作,但心理健康的疏导教育工作则没有更好被重视;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具体跟踪指导则比较缺失,这势必影响对学生的实习质量的评价;同时实习过程没有为学生购买相关保险,无法更好保障学生的实习权益。据作者了解在实习结束阶段有些院系对学生实习结果做了认真分析和总结,而有些院系专业则没有进行相应的工作。

(三)学生实习效果及实习反映出的问题分析

1. 问题“学校学习的内容是否可以满足实习岗位的工作需要?”一题数据显示:认为“基本满足”的有50%,认为“不满足”中的“技能实训不满足”占了47%。也就是说有一半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教学内容不能完全满足实习岗位的工作需要,而其中不满足典型表现出缺乏的是技能方面的实训。

2. 对“在实习中,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的调查如表5:

从表5中显示,遇到的最大困难最多人的选择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薄弱、自学能力差”, 而其他的普遍表现为适应和沟通方面的困难。

3. 对于“在实习过程中,你认为自己欠缺的什么能力?”学生的选择如表6所示:

表6的数据显示,NH学院学生感觉自己缺乏的能力主要集中在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其次是专业能力,第三位则是解决实际问题和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

4. 对于“通过实习,你的进步是什么?”的回答如表7。

从表7中数据我们不难看出顶岗实习对于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

基于以上数据分析,NH学院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突出的表现为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实际动手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及处理人际关系能力有待提高,而这个问题恰是和学生的实习收获的调查数据是一致的:数据反映学生在自学自理能力和人际沟通方面得到提高。另一个问题是:学校教学的内容中缺乏实训学时的指导,可能是学生不能满足实习岗位的工作需要的重要原因,作者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动手能力差和校内课堂教学缺少实训环节的训练有一定的关系。

四、解决措施

针对以上调研数据得出的分析结果,作者结合工作实际拟对NH学院在顶岗实习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四个加强和一个建议。

(一)加强对顶岗实习企业的筛选和互动

目前NH学院学生实习的企业比较集中在私营和民营企业,因此学院各院系在寻找和选择合作企业时,可根据专业特点有针对性进行匹配选择,这对于解决目前所遇到的关于寻找合适企业合作的困难而言,可以相应降低。其次,调查分析结果也反映了学生目前多数实习岗位与专业相关性不是特别强,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与合作企业洽谈学生顶岗实习项目时,应该多点详细了解并做好落实工作,争取给予企业提出比较合理的建议,以促进校企合作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顶岗实习质量。

(二)加强顶岗实习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工作

顶岗实习前学校的实习动员和教育工作不能局限于介绍实习单位的情况,使学生明确实习的目的和意义,而更重要的应做好即将实习学生的心理调适、心理咨询和职业生涯咨询,让他们找好自己的定位,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实习。而且在整个顶岗过程中的这种指导和帮助应该是保持着,让学生感受到有问题可以立即找到相关老师解答,任何时间都能得到帮助,及时解决心理上的困惑,有利于更好融入实习工作。而对于学校而言做好这一项工作不仅仅帮助了在实习中有困难的学生解决问题,避免了一些不良事故和意外发生;而且承担起了学生和企业沟通顺畅的桥梁,有利于推动和企业的下一次顶岗实习合作。

(三)加强顶岗实习过程环节的质量监控与指导、结束环节的总结与反馈

调研分析结果显示,NH学院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具体跟踪指导比较缺失。这与很多院校有着共同点:很多学校觉得把学生送出去了就完事了,指导更多的是企业人员。在实习中对学生在工作岗位直接、第一位指导的当然应该是企业人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在企业顶岗,学校就可以完全退出,而恰恰在此时,学校应派出相关老师保持过程监控,这样才能及时把握学生的实习动态和质量,以进行实习评价和具体指导及帮助。還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应该加强:结束环节的总结与反馈。目前NH学院有一些专业学生实习归来,简单交了实习总结或者简单开了总结会就结束实习顶岗管理工作。作者觉得实际上除了这些还应该给予反馈总结:包括对于学生实习情况表现的反馈、给予合作企业的反馈及各专业在本次工作开展的总结。

(四)加强校内实训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

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在企业顶岗普遍感到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是其顺利工作的主要困难,而这和在校缺乏实训锻炼有一定关系。职业院校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NH学院需要加强校内实训教学比重,重点加强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人际沟通的能力的训练。而在校外,学校应继续推动和加强校外顶岗和校企合作,为学生开拓更多实践平台。

(五)建议为学生购买实习保险

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到企业中去实习了,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没有对用人单位和实习生之间法律关系的规定,实习生不是现行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实习生的法律权益保护不受现行新劳动法律法规的调整。这种风险现实存在,也正是学生、家长、企业和学校都或多或少关注的问题。NH学院如果能为所有学生购买顶岗实习保险,使学生的安全和权益得到保障,企业也因此不用承担风险责任,那么顶岗实习管理将更为顺利。

五、结束语

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教育一种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把课堂教学和工作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得到更好提高。各学校应该把握自身在具体的顶岗实习管理工作中的现状和问题,结合实际,积极解决问题,不断推进顶岗实习工作,促进学校的校企合作和办学质量,以提高学校的声誉和推动学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丽霞.激励视角下三位一体的高职顶岗实习管理研究[J].职业技术,2016(8).

[2]祝清兰.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调查与研究——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制药专业为例[J].轻工科技,2014,8(189):195-197.

[3]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2016.4.

[4]赵宁.企业招收“顶岗实习生”的社会责任风险[J].经营管理者,2009(5):215.

[5]将洪平.高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现况[J].职业技术教育,2012(30):68-71.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南华工商学院院级课题“校、企、生三位一体的顶岗实习管理研究”(课题负责人:郑丽霞,编号:15K05)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郑丽霞(1979-),女,广东汕头人,讲师、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行政管理、职業教育管理。

王伟(1979-),男,广东汕头人,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网络管理、职业教育管理。

大学顶岗实习的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摘要:本研究从梳理传统教育观和建构主义教育观入手,从互动指向、互动风格、互动渠道、互动功能对指导老师与实习生的互动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院四个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校外指导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模式主要有互为主体的双向指导模式、民主型互动风格,但放任型互动风格也占较大比例;师生互动仍以正式渠道的手把手指导、办公室谈话为主;师生互动仍以直接的知识和技能传递为导向而情感关怀和互动较少。

2016年4月11日,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对职业学校的实习进行了规范。《规定》指出“顶岗实习是指初步具备实践岗位独立工作能力的学生,到相应实习岗位,相对独立参与实际工作的活动”,“顶岗顶岗实习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环节,是教育教学的核心部分”。《规定》还明确了学校和实习单位要共同选派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指导。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时间普遍在6个月左右,学生在这段时间远离学校,在实习单位中进行实际工作岗位的锻炼。虽远离学校,但顶岗实习仍然是重要的教学环节,需要相关指导老师的指导。而相较于学校,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在时间和空间上有着天然的优势,与实习生的互动更为频繁、直接。那么,实习单位指导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情况到底怎样,不同的实习单位,不同的指导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模式到底有哪些?这是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一、师生互动的理论基础:两种教育观的比较

顶岗实习指导是师生关系的一直特殊的体现形式。是指导老师与学生在走向职业过程这一特定情境中发生的一种特殊的交互行动。其不同的形式反映不同的教育观。传统教育观认为,师生关系中教师的重要职责是“知识传递”,主要表现为:教师主体性地位突出,教师职责是“教”,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但建构主义教育观则认为,学习不被动接受知识的,而应是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的活动。师生双向互动更为普遍,互动的场域也从课堂扩大到更加广阔的生活中各个领域。

如果将两种教育观归纳,从互动指向、互动风格、互动渠道、互动功能等维度将两种教育关下师生互动进行比较的话,二者的区别可从表1得到体现:

二、师生互动模式的分类

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环节,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顶岗实习指导环节的组成部分,不同的实习单位、岗位、指导教师秉持不同的教育观,师生互动模式自然表现不同。从以上四个维度划分,本文将顶岗实习过程中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模式进行如下划分:

(一)互动指向:“主——客体”关系下的单向度互动与互为主体的双向互动

“主——客体”关系下的单向度互动模式是指顶岗实习过程中,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与实习生的互动关系偏向一方,指导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指导教师主动寻找实习生进行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交流,实习生被动接受指导,指导教师的指导具有主动性、适时性(超前性)。二是实习生主动向指导教师寻求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帮助,指导教师的指导具有被动性、滞后性。在这两种表现形式中,教师都处于绝对主体地位,单向度的互动很容易形成单向度的主体性控制,具体表现为强制性的知识灌输、绝对的话语权和深入互动的缺乏。

互为主体的双向互动模式是指顶岗实习指导过程中,师生间不存在绝对的“主——客体”关系,师生可以深入探讨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难题,并能对彼此的意见认同、吸纳。

(二)互动风格:命令型、民主型、放任型

古继宝等人(2013)曾对研究生的师生互动模式进行了划分。他们将指导老师的指导风格分为支持型和控制型。支持型关注个体感受与需求,鼓励个体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提供积极有效的信息反馈;控制型采用命令式指导方式,强调个体遵循固定的行为。借鉴他们的框架,本研究将高职顶岗实习中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与实习生的互动风格分为命令型、民主型、放任型。

命令式的互动风格是指,顶岗实习中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采用命令下达的方式实行,实习生无条件执行命令,个人的能动性得不到发挥。民主式的互动风格是指,顶岗实习中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关注实习生感受与需求,鼓励实习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提供积极有效的信息反馈。放任式的互动风格是指,顶岗实习中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疏于指导,放任实习生自己探索,实习生需要自己面对工作、生活中的挑战。

(三)互动渠道:正式场合的言传身教型与非正式场合的互动沟通型

互动渠道是指顶岗实习过程中师生互动通过何种媒介、在何种场所发生。本研究将顶岗实习中指导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渠道分为正式场合的言传身教与非正式场合的互动沟通。正式场合的言传身教是指指导老师在办公室、工作岗位上通过谈话、手把手指导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非正式场合的互动沟通是指指导老师在餐桌、户外非工作场所等面对面或通过现代社交软件进行互动交流。

(四)互动功能:技能传授型与情感交流型

美国学者贝尔斯将人际互动功能分为两类:一是满足对方交往需要和情感需要为目标,二是以提供信息、方向或指导为目的。借鉴此分类,本研究将互动功能维度上顶岗实习过程中师生互动模式分为技能传授型与情感交流型。技能传授型互动模式中,实习单位指导老师与实习生的互动围绕工作技能、工作规则、行业发展等展开。情感交流型互动模式中,实习单位指导老师与实习生的互动围绕日常生活中的困惑展开,以情感价值为导向。

三、指导老师与实习生的互动的模式研究与结果分析

在对顶岗实习过程中实习单位指导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模式从四个维度进行分类后,为了解顶岗实习中师生的互动模式情况,拟制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26份,回收率94.2%。结果如下:

(一)互动指向:互为主体的双向互动模式是主要的互动模式

研究发现,我院四个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与实习生的互动指向中,“主——客体”关系下的单向度互动与互为主体的双向互动模式比例相差不多,但是在单项互动模式中又出现了学生主动向老师寻求指导和老师主动为学生提供指导两种模式,且比例相差不大。(见表3)

在问卷调查基础上,通过访谈,分析认为,“互为主体的双向互动”符合顶岗实习实际情况,这主要与学生就业压力较大、企业用人心切以及职业教育对实践教育重视有关。一般顶岗实习安排对数学院采取用人单位与学生双向面试,不仅实习目的双方清楚,而且要求明确,这样在客观上促进了双方主动性发挥。在访谈中,也发现“主—客体”关系下的单向度互动(老师主动为学生指导)形式,主要在实习前期,“主—客体”关系下的单向度互动(学生主动向老师寻求指导)主要出现在实习后期。这与学生对实习单为情况熟悉程度、与指导老师的关系以及任务承担有关。实习生与指导老师之间关于工作环境、工作对象以及实习任务的共同话题,实习后期相对实习初期更多,这符合心理学中人际交往的熟悉性特点。。

(二)互动风格:民主型为主要互动风格,放任型仍占较大比例

表4可见,民主型的互动模式所占比例最大,这与目前教师普遍具有较好的教育理念、平等的师生观念有关,同时,指导老师与实习生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校企关系,目前社会服务人才急需,希望实习生能尽快顶岗,民主和谐的指导有利于学生成长,也给企业带来效益;但放任型的互动模式也占了33.2%的比例,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对实习生疏于指导的情况值得关注。(见表4)

(三)互动渠道:以正式渠道中的手把手指导和办公室谈话为主

对我院四个专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师生互动渠道仍然以正式渠道为主,其中工作场所手把手指导占据最高的比例,而餐桌或其他非正式渠道的互动较少。此外,电话、QQ、微信等社交工具在师生互动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渠道和媒介。(见表5)以上表现说明指导途径多样性,毕竟顶岗实习指导主要发生在工作期间和工作场所,正式指导应成为主要途径,电话、QQ、微信等形式指导体现信息化手段的便捷与高效,体现时代特点。

(四)互动功能:以直接的工作技能传递为导向,日常生活和情感交流不够

表6可见,师生互动的功能指向仍然以与职业相关的技能等方面的指导为导向,其中尤以工作技能和工作态度指导为主,而涉及情感交流的日常生活指导则偏少,排在最后一位。体现了顶岗实习主要目的与任务,即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说明顶岗实对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提高的作用。

四、结 论

高职院校实习指导总体良好,指导老师与实习生的互动主要有互为主体的双向互动模式,其中,实习前期,“主—客体”关系下的单向度互动(学生主动向老师寻求指导)主要出现在实习后期。民主型为主要互动风格,放任型仍占较大比例,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对实习生疏于指导的情况值得关注;以正式渠道中的手把手指导和办公室谈话为主,其中,电话、QQ、微信等社交工具也是师生互动非常重要的渠道和媒介。互动的内容多以直接的工作技能传递为导向,日常生活和情感交流不够。

参考文献:

[1]朱洁:建构主义教学观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与实践——以精读课为例.教育探索2010(12)

[2]肖湘平.徐小霞:“互为主体”师生互动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 2015(7)

[3]张俭民.董泽芳:从冲突到和谐:高校师生课堂互动关系的重构——基于米德符号互动论德视角[J].现代大学教育,2014(1):9.

[4]古继宝、王茜,、吴剑琳:导师指导模式对研究生创造力的影响研究——基于内部-外部动机理论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1期

[5]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216

[6]教育部等五部委:《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教职成[2016]3号)

大学顶岗实习的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摘 要:顶岗实习又称置换培训,目前高等院校的做法是派遣师范生到农村或城市中小学顶替原教师的岗位实习,高校再对被顶替教师进行业务培训。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师范类学生都在使用或尝试使用此种实习方式,其实习过程和效果相对较好。但是由于实习场所多数在农村偏远地区,相关政策、管理和资源配置还不尽合理,执行过程随意性太大,导致问题诸多。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顶岗实习;问题及对策

一、小学教育专业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顶岗实习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1.顶岗实习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有待加强。如表1所示,仅有46.7%的被调查者了解新课改的理念,说明还有至少还有一半的被调查者不是很了解新课改的理念。有大约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在进行教学时很难把握住重点和难点,对课堂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应当引起重视。有73.4%的实习生认为自己可以通过协调、激励、评价等措施组织和管理课堂,在这一方面,随着他们经验的丰富上述比例应该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问题不是很明显。有将近一半的人认为自己目前的知识与技能还不足以应对顶岗实习中的工作要求。根据访谈的结果,问题主要集中在音乐、美术、体育等实践教学技能和动手操作技能方面,大多数接受访谈者认为,除了与自己所学专业吻合的课程以外,上其它课都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尤其是音、体、美等课程,绝大多数同学认为无从下手,如上音乐课,很多实习生感觉还不如原任教师放录音的教学效果好。另外,有66.0%的实习生认为自己的表达能力不强,语言和肢体表达能力也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2.顶岗实习生专业思想、专业意识不强,态度不端正,从教意愿不强。如图2所示,实习前后一直想从教的被调查者有19.0%,由不想从教到想从教的有19.0%,而不想从教和不确定是否从教的人有61.9%,这就说明有一大部分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没有明确的从教意愿。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统计结果,很多同学在毕业后工作意向上,更倾向于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薪资待遇相对优厚或发展空间更大的岗位。这就导致一部分实习生时态度不端正,专业思想不稳定,甚至个别实习生做事不踏实,喜欢走过场,教育教学效果受心情影响严重。而且通过访谈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很多实习生对于教育方面的问题关注度不够、不敏感,平时生活很少关注和阅读相关的文献和信息。

3.顶岗实习生个人的组织、管理素养不完善,处理人际关系和适应环境能力有待加强。教师情商的培养,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当今一个社会问题。实习生在面对除教学以外的一些困难时,也应该踏实面对,虚心求教。

(二)实习小学存在的问题

1.实习所在小学对实习生的态度。实习学校对待实习教师的态度各有不同,情况不一,但调查和访谈结果都表明,实习学校对待实习生的态度将对实习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分两种情况说明,从横向看,不同学校对待实习生的态度有所不同,甚至差别很大,从纵向看,同一学校的不同指导老师对于学生的态度是不同的。总体而言可以概括为:若实习小学对待实习教师的态度良好,实习效果则要好得多,反之亦然。

2.实习所在小学对实习生的指导有待完善和提高。如表3所示,有55.2%的受访者

表示自己的指导老师(实习地指导教师)水平不高,没有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有4.8%的受访者没有指导老师,只有40%的顶岗实习生对自己的指导老师满意。通过表4我们可以看出,有53.3%的受调查者认为实习小学的指导老师对其工作能力的提高最明显,其次才是自我的反思和与实习队友的交流,所占比例分别是33.3%和24.8%。

通过对比表3和表4我们可以知道,在实习小学,一个好的指导老师将会给实习带来非常大的正面促进作用。但是通过表3我们也可以看出,就目前而言“优秀指导人员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实习所在小学的人文环境不佳。有些实习学校的部分教职员工不重视教学和班级管理,得过且过,也不把实习老师当作正规教师一样看待,例如:同一件事情用两套不同的规则处理,最终导致不良影响,尤其是在偏远一些的小学,类似情况较多。像这样懒散、悠闲地环境导致了实习老师对顶岗实习的不重视,也影响了整个学校的教育状况,但是在县城周围的学校此类情况就要少得多。

(三)师范院校在对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方面存在问题

1.目前高校开设的课程、学生学到的理论和技能不足以完全应对顶岗实习的需要。如表5所示,在所调查的顶岗实习生中有35.2%的受调查人员认为目前在高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小学的教学内容不相符,或者说是符合程度不高,有将近47.6%的人认为现在高校所开专业知识基本符合小学教学内容。有21.0%的人认为现在高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不能适应顶岗实习的岗位需要,通过访谈调查可更确切地表述为:现在实习生在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不足以满足顶岗实习的工作需要。见表6的统计结果。

2.高校对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图表6显示,仅有0.95%的受访者认为目前学校对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的课程设置合理,而其余将近99.0%的人则认为不合理,问题主要集中在“理论课程较多,实践不足”和“不重视教育技能培养两个方面”。为确保这一数据的可靠性,本人在访谈调查环节中特别增加了这一问,以探究竟,结果是接受访谈的六个人都认为,在顶岗实习时,小学教育专业的实习生大都缺乏或不具备“音乐、美术、体育”等方面的教学技能,虽然在校期间有大量类似课程,但是理论太多,实践技能不足,比如,大部分师范生到目前为止不会唱一支乐曲、不会弹一首乐谱或画一幅美术作品等等。所以结论是,师范院校理论课程开设较多,而技能课程开设不足。高校在培养“本科高层次”教育人才时,追求人才的综合化、全面化,导致理论课程太多,学生的师范素养被边缘化。

二、针对小学教育专业顶岗实习工作存在问题的整改策略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引发小学教育专业顶岗实习问题的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顶岗实习生,二是实习基地(小学),三是师范院校。其中,顶岗实习生和师范院校存在的问是上述问题中最主要的问题,二者需要统筹兼顾,不可分开处理,实习基地的问题相对容易解决。针对以上分析,特提出如下策略。

(一)建立调研机构

高校组织建立动态调研小组,对目前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和实习现状进行研究,了解本专业学生的工作需要和学习诉求,了解社会和地方学校对本专业学生的真正需求,考察研究国内外相对成功的模式和案例,在研究论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明确的培养定位,在保留原有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建立有自身办学特色又切合实际的教育模式。

(二)研究课程设置

高校调研、论证并研究目前的课程设置,以调整上述调查中所反映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重视本专业学生技能的培养,在合理的基础上减少理论课程,将理论课程做实、做真、简繁、就精,宁波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就是很好地一个例子。以求对师范生的教育回归“师范化”,使学生首先达到“师范”要求的基础上,再最求综合能力和更高素质的发展。

(三)强化技能训练

建议高校设置方法和提供渠道调动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积极性,大力开发和开展与专业技能相关的学生团体活动,使学生能够自我创设情景,模拟教学现场进行活动。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增强从教兴趣,也能为未来顶岗实习提供一定的经验,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组织、管理、策划、交际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的情商水平。

(四)加强实习指导

高校专门针对顶岗实习,培养或引进专业化程度高、经验丰富的实习指导教师。根据表4的调查结果,目前仅有5.7%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指导教师对其顶岗实习影响最大,很明显,这一数据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说明高校在这方面可以做的工作还很多。

(五)完善制度建设

高校牵头地方教育部门,在实习基地建立“校长负责制”的顶岗实习制度,将实习生的实习成绩和反馈信息作为评价校长工作能力的一项指标。要求实习生所在小学,在现有顶岗实习模式的基础上,尽量筹建由优秀教师组成的“指导小组”,定期与实习生进行交流并进行指导,以提高顶岗实习的“实效性”。

三、结论

本次研究从实习者的视角出发,主要针对小学教育专业顶岗实习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以及相应策略的探究。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个是顶岗实习生的问题,一个是实习基地的问题,另一个是师范院校方面的问题。其解决之道还应从高校入手,切合实际、统筹调研,逐步完善顶岗实习的各个环节,建立一个动态的实习完善体制。

参考文献:

[1]唐恒均.顶岗实习中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

[2]黄勇樽,李晓兰.地方院校师范生教育实习问题论析[J].今日南国.2010(3):53-54.

[3]吴萍,曹红丽.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11):38-40.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上一篇:机械履带类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听障儿童融合教育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