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输出服务经济发展论文范文

2023-12-16

服务输出服务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国际服务贸易在发展规模和速度、交易内容和交易方式上都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心城市的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着一定的机遇与挑战。基于此,我国中心城市应着力从政府、协会和企业三个层面加快战略调整,以促进服务贸易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服务贸易;发展趋势;战略选择;中心城市

随着我国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战略的逐步实施和服务经济产业基础的日益稳固,全国各地都日益重视服务贸易发展,北京、上海和广州等中心城市的服务贸易发展尤为突出,进出口规模连续居全国领先地位,服务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强、服务贸易国际产业转移日益加快的背景下,认清和把握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对进一步推动我国中心城市服务贸易的领先发展并使其发挥示范效应,逐步加快我国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的步伐,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

(一)发展规模和速度持续增加

随着经济全球化加深和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迅猛。据WTO的统计,1982~2008年,世界服务贸易总额从7674亿美元增加到72000亿美元,27年间增长了8倍,高于同期世界货物贸易的增速。另据商务部的统计,1982~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从43亿美元增长到3044.5亿美元,27年增长约70倍,服务贸易出口世界排名由1982年的第28位上升至第5位,进口排名由世界第40位上升到第5位。服务贸易总额占我国全部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从1982年的9.4%上升到2008年的10.6%。而且,随着产业结构的继续调整升级、货物贸易快速发展对生产性服务需求的增加、跨国直接投资对服务业的日益青睐以及服务业对低碳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被重视,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将得到良性互动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将持续上升,以服务业为重要产业基础的服务贸易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将更为迅猛。

(二)新兴服务贸易快速增长

随着全球科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知识、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服务贸易的全球化发展日益呈现出知识化、高科技化和信息化的特征,一些新兴服务行业快速涌现并逐渐成为服务贸易领域新的增长点。1980~2008年,世界运输服务贸易和旅游服务贸易在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分别从36.8%和28.4%下降到23.5%和25.3%,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以及金融、保险等其他服务在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中的占比在2007年首次超过50%。由此可见,咨询、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以及广告宣传、金融、保险、通信服务等新兴项目的服务贸易增速迅猛,而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行業的服务贸易所占比重逐步降低。世界服务贸易的商品结构已从以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服务行业为主逐步转向以技术、知识和信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行业为主,服务贸易结构日趋优化。

(三)服务外包成为新的服务贸易方式

近年,随着跨国公司国际投资战略的调整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由业务流程外包(BPO)、信息技术外包(IT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组成的服务外包正逐渐成为重要的服务贸易形式。在全球服务外包业务中,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是主要的服务贸易发包方,发展中国家是主要的承接方,其中亚洲是承接外包业务最多的地区。印度、墨西哥、爱尔兰分别是亚洲、北美和欧洲的服务外包中心,中国也日渐成为承接服务外包较多的国家之一。而且,随着从事离岸服务外包业务跨国公司的日益增多以及跨国公司进行非核心业务离岸外包的比重日益加大,世界服务外包的市场潜力巨大,服务外包的规模将继续扩大。

(四)商业存在成为最主要的服务贸易方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和国际间产业分工与转移的进一步升级,国际直接投资增速迅猛。而且,基于服务业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产品无形性和不可储存性的内在属性以及各国对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限制性的日渐放松,国际直接投资逐步南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转移。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服务业已超过制造业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领域,而且一直保持较快增长速度。1990年全球服务业内流和外流外国直接投资存量所占比重分别为49%和47%,而2002年分别增加到60%和67%。而且,由于服务部门在母国和东道国的跨国度水平落后于制造业,因此全球外商直接投资还存在进一步向服务业转移的空间”,。

伴随着服务业跨国直接投资的不断发展,通过外国商业存在所实现的国际服务贸易也日益活跃,在一些发达国家该种方式已超过跨境交付方式下实现的服务贸易。美国从1996年开始其外向外商附属机构服务贸易规模已超过跨境服务贸易m口规模,从1989年开始其内向外商附属机构服务贸易规模已超过跨境服务贸易进口规模。2007年美国外向外商附属机构服务贸易总额为10258亿美元,是跨境交付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2.14倍;内向外商附属机构服务贸易总额为6678亿美元,是跨境交付服务贸易进口的2倍。根据WTO秘书处测算的数据,通过商业存在进行的服务贸易占世界服务贸易总值的约56%,远远超过其他三种提供方式所实现的服务贸易总值。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全球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通过外国附属机构以商业存在方式实现的服务贸易将成为最主要的服务贸易提供方式。

二、我国中心城市服务贸易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09年北京、上海和广州均被商务部批准为我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措施都将在试点城市率先实行。

基于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呈现的新趋势,认真分析归纳影响我国以北京、上海和广州为代表的中心城市服务贸易发展的各种支撑要素,可以发现我国中心城市在未来的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一定的有利要素,但同时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一)机遇

1.服务经济产业基础日益稳固

2009年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75.8%、59.4%和60.9%,服务业就业人数占社会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依次为75.48%、55.7%和48.8%。而2009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2 6%,服务业就业人数占社会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还不到4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中等收入国家50%~60%的水平。由此可以看出,北京、上海和广州服务贸易发展赖以支撑的服务经济产业基础日益稳固,而且普遍高于全国水平。

2.产业政策支持体系日益完善

为了深入落实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战略定位,三个中心城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服务产业和服务贸易

发展的政策。例如,北京市先后出台《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和《关于促进本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等政策及相关配套措施。上海市先后出台《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2009~2012年上海服务业发展规划》、《关于促进上海服务贸易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上海市创意产业“十一32\"规划》等政策及相关配套措施。广州市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决定》、《加快我市服务外包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我市软件及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各种措施的出台将有利于引导各中心城市产业的科学发展,尤其是加快推动服务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国家有关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促进政策,也为中心城市相关服务产业和贸易的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

3.服务产业发展空间布局逐步优化

各中心城市依托城市区域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明确区域发展功能定位,积极引导服务产业集聚发展,推动重点集聚区服务贸易的快速协调发展。例如,北京逐步形成了“一核三带”(即“首都核心功能区”和“科技商务拓展带”、“新城融合服务带”、“生态旅游休闲带”)的服务业发展空间布局;上海已经批准建设2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期进一步优化上海现代服务业的空间布局,并提出依托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把浦东建成上海服务贸易的核心示范区,依托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形成一批服务贸易的特色区域;广州市提出促进服务贸易区域载体建设,重点建设中央商务区、区域性服务功能区和特色服务功能区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區,拟建设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国际服务贸易集聚示范区。系统的产业发展和布局优化政策,将会为各中心城市服务产业和服务贸易的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的战略支持。

4.科技文化和创新优势日益凸显

以知识化、高科技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离不开发达的科技和创新能力的支撑。作为我国经济、文化、科技、商业的领先城市,北京、上海和广州所具有的科技文化和创新优势为三地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北京作为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最密集的地区,是全国科技最发达的地区。它不仅拥有具有“中国硅谷”之称的中关村科技同区和昌平、丰台等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时也是全球跨国公司总部和研发中心集中的城市,北京在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行榜(2009)中名列首位。根据北京市商务委的统计,目前北京集中了26家世界500强企业总部,仅次于东京和巴黎,位居全球第三。中国企业联合会公布的2009年中国企业五百强显示,北京集中了96家“32百强总部基地”。上海作为商业大都市和中国经济的明珠,不仅拥有张江高科技园区、华师大科技园和嘉定高科技园等组织形式不同、功能多样的高科技园区所带来的科技创新优势,更有作为我国创意产业的首发地所具有的文化产业创新先发优势。同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城市定位将会进一步凸显和强化服务贸易发展的科技文化和创新基础。广州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和我国商贸文化中心,不仅拥有首批获批的国家级创新型科技园区广州高新区,而且也是国务院颁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不仅拥有领先国际的制造业,而且软件和动漫产业也在国内名列前茅。凭借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高端要素聚集等优势,再加上“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国际大都市”等城市发展新定位的推动,广州服务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将会获得更为坚实的要素支持。由此可以看出,依托科技、文化、人才、创新等方面的优势以及以高技术产业和高增值服务业为主的产业基础将为我国中心城市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带来强劲的、可持续的驱动力。

5.发展“事件经济”观念日益强化

“事件经济”是指“以创意事件为表现形式,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事件营销手段,最大限度地吸引国内外公众的参与,从而达到瞬间的聚众效应,推进该产业发展”,其核心是“创意和聚集”,其内涵是“事件所产生的经济活动的总和”。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创意和体验为驱动力,通过时间和空间延展,围绕事件所产生的系列经济活动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链接、资源的整合和市场的叠加,并由此推动产业创新、高级人才孵化、衍生产品培育和社会就业,从而带动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的最大化。“事件经济”在服务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将会极大地带动服务贸易的发展。作为国家经济、文化、科技的引导城市和国际知名大都市,我国主要中心城市都具有深厚的“事件经济”底蕴。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胜利举办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的举办都将为这些中心城市乃至全国各地利用“事件经济”带动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

(二)挑战

1.服务贸易结构有待继续优化

目前,运输和旅游两类传统服务贸易项目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的服务贸易进出口中虽然占比有所下降,但仍占据主要地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服务、广告宣传等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新兴服务贸易项目在三地的服务贸易发展中增速加快,但仍相对滞后;而专利权使用费和特许费、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项目的发展则更为不平衡,是三地服务贸易逆差项目的主要来源。而且,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比重也相对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发展。同时,相对于BOP统计口径下跨境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三地在FATS统计口径下通过外商附属机构以商业存在方式实现的服务贸易规模则相对有限,尤其是“走出去”提供服务贸易的发展更为滞后。我国中心城市的这一服务贸易结构格局与世界服务贸易结构日益知识化、高科技化和信息化以及商业存在日益成为最主要的服务贸易方式的发展趋势是不相符的,同时也不利于三地各自城市发展新定位的顺利实现。

2.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仍需提高

从TC指数、RCA指数等测度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常用指标分析来看,北京、上海和广州的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都要高于全国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三地在专利权使用费和特许费、金融和保险等新兴服务贸易项目上的国际竞争力还远低于世界整体水平。而且,三地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仍然偏低,各类服务贸易项目的国际竞争力发展不平衡,服务贸易的整体国际竞争力还有待继续提高。因此,我国中心城市需要在加快服务贸易总量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逐步提高新兴服务贸易项目的规模和竞争力。

3.服务贸易立法和管理体系仍需完善

我国目前已出台了《商业银行法》、《保险法》、《广告法》、《注册会计师法》、《律师法》、《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等一批涉及服务贸易相关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这对我国国际服

务贸易的健康有序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这些法律法规与WTO的相关规则及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实践相比,仍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制约了我国中心城市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第一,重要服务行业的立法仍是空白,不能有效指导相关服务行业和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如对于占各中心城市服务贸易重要地位的旅游业尚未出台专门的法律进行有效的规范。第二,服务贸易管理实施多头交叉管理,力量分散且容易出现监管混乱和监管不力等情况。第三,中央和地方在服务贸易有关政策和规定方面存在差异,许多情况下地方对中央的政策贯彻不力,从而影响预定政策效果的正常发挥。第四,服务贸易统计制度不完善,在统计范畴以及划分标准上出现与国际惯例不相一致的地方,有些地方对服务贸易统计工作仍然不够重视。

4.服务贸易人才队伍建设仍需加快

人才是影响现代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转向服务业》的研究,发达国家设在发展中国家的服务分公司的工资报酬与制造业相比,更接近设在发达国家的分公司的水平。这表明,发达国家在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服务业转移时,要求国外分公司基本体现母公司的全面基本技能,而发展中国家在教育、培训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还不具备与承接国外跨国公司服务业转移完全相适应的配套能力。我国具有充足的劳动力,在旅游、建筑等一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服务项目上具有比较优势,但随着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项目日益成为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主流,对于具备一定专业技能、信息技术和管理技能的知识型人才或者接受過培训、具有一定操作技能的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将变得十分急迫。因此,要想在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中抓住契机,加快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突破人才“瓶颈”将成为各城市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三、我国中心城市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政府层面

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基本属于以商务部和地方商务主管部门为核心的核心管理型,据此,今后我国中心城市在服务贸易管理中要突出以下几点:第一,围绕中央政策、结合城市发展定位,走有地方特色的服务贸易发展道路。各中心城市应相互交流借鉴服务贸易的管理经验,探讨服务贸易发展与城市发展相互促进的布局规划。各中心城市商务主管部门既要认真落实国家层面制定的服务贸易发展战略和指导方针,更要注重结合城市发展战略定位、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区域要素禀赋等具体实际,从城市发展层面提出具有城市特色的服务贸易发展思路。第二,加强服务贸易核心管理部门与其他专业管理部门之间的跨部门沟通协调,提高政府管理服务贸易的水平和效率。各中心城市商务部门要会同各服务行业主管部门研究制定有行业针对性的分类指导措施,同时会同财政、税务、金融、人力资源等部门做好对相关政策的支持促进工作。第三,加强服务贸易立法,研究制定符合WTO规则的服务贸易促进法规。在认真领会《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制度》、《服务贸易促进条例》等国家层面服务贸易立法精神的基础上,各中心城市应结合本地服务贸易发展实际,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实施细则,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同时应加强各地具体服务行业的部门立法。第四,进一步吸引国际知名服务企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营运中心、研发中心投资中心城市。第五,鼓励和促进专业型、技术型人才的流动,尤其重视通过人才流动提高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培养服务贸易专业人才。

(二)协会层面

在推动我国中心城市服务贸易发展的进程中,各城市应充分重视服务贸易行业协会连接政府和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目前,北京和上海已成立服务贸易协会,具体而言,服务贸易协会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努力做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联系枢纽。除及时将政府有关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法规传达给企业外,还应加强调研,充分发现并将服务贸易企业的现实需求上传给政府部门。第二,加强不同企业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各中心城市应借鉴上海的经验,在服务贸易协会下设各服务行业专门委员会,并成立服务业联合会,加强不同服务行业和企业之间的交流沟通。第三,搭建平台,积极组织各类型的人才培训,为服务贸易企业输送符合其发展的人才。第四,重视对各中心城市服务贸易发展中关键问题的研究。应充分调动全社会各层力量,加强对国际和本城市服务贸易发展中的重点问题的联合研究。第五,注重官方网站建设,及时公开服务贸易的统计信息和重要研究成果,为政府、企业和社会提供服务贸易信息支持。目前,只有上海服务贸易协会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服务贸易年度数据。虽然北京的服务贸易年度统计数据可在《北京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09年首发)、《北京统计年鉴》(2009年首次将服务贸易纳入第三产业的统计范畴)中查询,但数据获取的便利性和历史数据的可获得性相对于官方网站的在线获取要滞后很多。虽然广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从2009年开始在《广州外经贸白皮书》年度报告中专门介绍服务贸易发展概况,并在官方网站进行公布,但介绍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还有待继续加强。因此,建议我国中心城市的服务贸易协会与地方商务主管部门沟通协调,认真学习借鉴商务部的官方网站建设,为我国其他省份和城市做好表率。

(三)企业层面

服务贸易企业处在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前沿阵地,对我国各中心城市服务贸易整体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企业应在以下几方面练好基本功:第一,明确企业发展定位,有重点地培育体现自身特色的服务贸易竞争优势。各企业应充分挖掘自身要素优势,扬长避短,找准市场定位,争取在自我专长领域做强做大。第二,充分提升企业服务质量和现代经营服务水平,加强品牌意识,争取在优势行业率先培养一批品牌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逐步树立城市的服务品牌。第三,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密切关注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再培训,能够根据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服务贸易人才结构。第四,“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一方面要重视培育优势,在承接国际服务产业转移中抓住机遇,另一方面要重视积累实力,积极创造条件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内优化服务资源配置。

责任编辑:姚佐军

服务输出服务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的支持,而职业教育以服务区域经济为战略导向,二者是一对高度相关的共同体。广西作为西部多民族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为滞后,随着广西“两区一带”经济区的发展,对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当前广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已经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对此,职业院校必须根据广西区域产业的特点和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办学方向,重塑办学观念,突出区域办学特色,以实现与区域经济的联动协调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  广西  职业教育  产业结构  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谭璐(1973- ),女,广东台山人,广西科技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广西  柳州  545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区域经济视角下广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立项编号:2015C393)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1.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最大的作用就是提供人才支持。教育的过程就是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职业教育作为面向社会需求所开设的目的性较强的教育门类,其核心作用就是提升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和人力资本,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职业教育是增加人力资本的核心环节,其重点是提升劳动力的综合质量,职业教育通过增加区域人力资本来促进地方经济增长,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够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技能型人才支持,保证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转型。

2.职业教育承担着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技术研发和传承工作。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层次类型不同的劳动力群体,各行各业职业技术型人才聚集在一个区域,通过智力、技术和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的关联支持,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式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信息技术时代已经来临,科技占据了社会发展的主角,逐渐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职业教育在科技进步当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不仅承担着为区域发展培养技能人才的工作,还担负着产学研的重任,通过新的技术研发,形成科学—技术—生产体系,创造出新的生产技术和新的工艺,参与到物质生产过程,为区域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3.区域经济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物质保障。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区域经济需求的影响,而区域经济实力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保证。职业院校的办学性质决定了必须以国家雄厚的财力为支撑才能实现快速发展,而职业教育财政投入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地方政府。我国各个区域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经济发展差距,不同区域的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与中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职业教育处于弱势地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尽管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但由于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内的弱势地位,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和教学水平未能得到显著提升。经济发展为教育提供了物力和财力支持,是教育发展的基础。苗素莲指出,区域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和办学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将提高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不仅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都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有所增加,一定程度上驱使政府或企业提高对职业教育办学的投入,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①教育要想实现持续发展,必须具备雄厚的物力支持和旺盛的社会需求这两大条件,职业教育也不例外,而教育持续发展的两大条件离不开区域经济的发展。

4.区域经济水平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速度和结构。社会物质发展既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娄成武指出,教育的发展速度与规模之所以受制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因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社会所能提供的剩余劳动力的数量。②社会剩余劳动力的多寡直接制约着国家在教育经费方面的支付能力,进而影响到学校的软硬件设备等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的主要因素。不同区域在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结构和水平各异,进而在人才需求的层次、种类与规模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当前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上,产生了一批新技术、新产业,对社会人才的需求结构也发生了改变,单一型的体力劳动者已经难以适应现代产业的发展需求,要求承担技能型人才培养任务的职业院校适时调整学科专业与层次结构,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由此可见,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制约职业院校的规模、速度与结构的发展。

二、广西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1.广西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广西作为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位于我国西南部,是连接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的国际通道,同时也是全国唯一与东盟既有海陆共接的省区,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明显。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自贸区落户广西,为广西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也成为我国沿海经济新的增长极。

2009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2号)将广西科学划分为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和桂西资源富集区三大区域③,明确了广西通过实施“两区一带”的区域发展总体布局,实现区域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思路。其中,北部湾经济区主要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4市组成;桂西资源富集区主要包括百色、河池、崇左3市;西江经济带主要由柳州、桂林、梧州、贵港、玉林、贺州、来宾7市组成。2008年,北部湾经济区正式成为国家战略,为该区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近年来该区域一直保持高速发展。“十二五”时期,西江经济带和桂西资源富集区也加快了发展步伐,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总之,以“两区一带”为首的广西区域格局已经形成,三大区域之间优势互补、特色鲜明、互促共进、协调发展。

从广西整体经济的发展概况来看,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由2008年的7021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14378亿元,六年之内国民经济总量翻了一番,年均增速达到15.41%。但是,从全国来看,广西经济发展依然比较靠后,2013年在全国31个省区排名中仅列18位,与东中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依然较大。从区内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来看,第一产业的比重逐年下降,由2008年的20.71%下降到2013年的16.30%;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得到提升,2013年达到47.73%,表现出比重大、增速快、贡献大的特点;而第三产业近年来在全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徘徊不前,2008年至2013年一直在35%左右,说明以现代服务业为首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对全区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未能发挥出服务经济应有的效用。总体来看,广西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特别是要大力发展以商贸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技术等为首的现代服务业,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广西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同时,还要不断加快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水平,为第一产业的发展提质增效。

2.广西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支撑,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随着广西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逐渐扩大,广西职业教育也获得了较快发展。从当前广西职业教育的发展轨迹来看,自2008年以来,广西全区普通职业学校的数量有一定的减少,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实行撤减合并改制,但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广西职业教育的毕业生数量和在校生数量却逐年递增。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例,学校数量由2008年的480所减少到2013年的357所;毕业生人数由2008年的15.74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29.96万人,以每年13.74%的速度增长;职业院校每万人在校生人数也逐年增加,由2004年的71人增加到2013年的196.3人。在师资方面,截止到2013年,全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数量达到26764人,较2008年增加了2525人,以年均2%的速度增加,专任教师队伍建设成效较为显著,但是生师比依然过高,2013年高达34.61︰1,与我国对职业学校生师比20︰1的基本要求差距较大。因此,提升广西职业教育办学质量,需要加大师资队伍建设,不仅注重量的提高,更要注重质的提升。

三、广西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对接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设置难以满足区域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区域职业教育的中心任务就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应用人才,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服务,同时这也是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到区域产业发展现状、特点和需求,做到对口培养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人才使用效益和效率。从当前广西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情况来看,“专业集中度”(具体指某一专业在不同学校的分布情况,某一种专业如果在较少的学校开设,说明专业特色鲜明,专业集中度就较高)和“专业聚集度”(具体指同一所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尽量集中在一两个专业大类上,专业之间有一定的共性,便于建立共用性的实训基地,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办学效益)都相对较低。以2013年广西中等职业院校在校生前五位的专业情况为例,护理专业仅有34所学校开设,专业集中度较高,而其余专业集中度相对较低,专业缺乏特色,专业同质化较为严重,通过专业类别的对比也可以看出只有医药卫生类的专业集中度相对较高。与此同时,专业聚集度较低也是目前多数广西职业学校面临的现实状况。较低比率的专业集中度和专业聚集度直接影响广西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和供给水平,制约了职业教育人才在不同区域间的优化配置。尽管大多数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之前进行了相应的评估,但对于区域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匹配性问题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再加上各个职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从而导致专业人才培养不足或过量问题的产生。这样一来,区域经济发展急需人才得不到满足,而部分专业人才供给过剩,造成教育投资和人才资源的大量浪费。

当前,广西以“两区一带”的经济发展作为全区的战略主线,也是广西区域经济腾飞的重要抓手,然而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广西区域经济人才需求的契合度不高是职业教育在适应区域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例如,以海洋经济为主打的北部湾经济区,对海洋资源开发、海洋工程等专业人才需求较为强烈,然而调查发现仅有很少的职业学校在该区域内开设此类相关专业,广西全区也就只有1个海洋观测专业布点和1个船体建造与修理专业布点,导致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2.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非均衡现象突出。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地方发展需求的教育形态,适应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④从当前广西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实际来看,二者之间的发展不均衡程度较为严重。从广西2013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重来看,第二产业占全区GDP的比重高达47.73%,然而职业院校第二产业专业布点数的比重仅为33.21%,第二产业专业在校生人数所占比重更低,仅为总在校生人数的25%,远远落后于第二产业的发展需求。2013年广西第三产业对全区GDP的贡献率为35.97%,而职业学校第三产业的专业布点数和在校生人数比例却分别高达61.64%、67.58%,职业教育在第三产业中供大于求的问题十分突出。同时,第一产业在全区GDP中的比重为16.30%,而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在校生人数仅为6.87%,并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广西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急需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却偏离了这一现实需求。

3.职业教育对“两区一带”经济发展的回应性较弱。“两区一带”作为广西发展的战略主线,直接关系着全区未来经济发展的走向。广西职业教育作为推动“两区一带”经济区发展的重要人才动力源,由于缺乏良好的互动机制,目前对“两区一带”经济发展的回应性相对较弱,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对“两区一带”的主导优势产业未能进行有效回应。从“两区一带”的优势产业布局来看,北部湾经济区以石油化工、钢铁、修造船、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产业为主导,然而职业教育与该区域主导产业相支撑的仅有钢铁冶炼、金属热加工、化学工艺、化学纤维等专业。缺乏较为完备的专业群,专业覆盖面较窄,是当前广西职业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制约北部湾经济区打造临海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物流基地的重要因素。桂西地区矿产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较为富集,然而围绕这两大产业的人才培养工作还十分欠缺,人才供给难以满足本地区的发展需要,也是导致该地区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的重要原因。西江经济带的发展主要围绕蔗糖加工、汽车制造、化工机械、冶金工程等产业开展,而从该区域职业学校的专业和人才培养方向的构成来看,并未能与该区域的产业优势形成良好的互动,尤其在蔗糖加工方面,相关的专业人才培养还处于空白。

另一方面,对“两区一带”的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缺乏有效支撑。广西作为中草药资源的生产和开发的大省,近几年制药工业日兴勃发,逐渐成为广西的重要名片。在“两区一带”这三个经济区域的发展规划中都不约而同地将制药工业作为本地区的特色和主导产业来打造,然而从广西职业教育的发展布局来看,仅仅只有1个生物制药专业与制药工业相关联的专业点,在医药产业的基层人才方面社会需求缺口较大,而现有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无法为满足广西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同时,以海洋渔业类、海洋工程类产业为首的新兴产业,在广西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广西职业教育专业中仅设有1个船舶建造与修理专业和1个海洋观测专业,与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相比专业十分匮乏。在新的形势下,特别是国家将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作为重要国际战略推向世界的背景下,海洋产业必将成为广西新的经济增长极,因此广西职业教育急需解决对新兴产业支撑度较低的现实问题。

四、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与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

1.重塑办学观念,切实为广西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人才培养作为职业院校办学的第一要务,要主动承担起服务地方的重任,特别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动手能力强、技能本领过硬的应用人才。广西作为我国连接东盟的桥头堡,战略地位显著,习近平同志2013年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为广西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也为广西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广西职业学校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立足区域发展需求,切实面向地方办学,及时调整办学定位。例如,北部湾经济区要以海洋经济作为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为广西海洋经济培养各级各类技能型人才,并且为区域内涉海企业员工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提供培训服务。只有树立这样的办学定位,职业院校才能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好的互动,才能进一步彰显职业教育办学的区域特色,使职业教育释放更多的教育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2.更新专业设置,与广西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相对接。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要加快推动专业与产业之间的对接,职业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应更加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⑤区域经济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产业特点和产业优势来界定的,而与产业对接被看作区域职业教育形成的标志⑥。广西职业院校要想实现发展,必须做好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对接,着力抓好专业建设,根据广西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动态灵活地调整专业设置,提高专业与产业的结合度。

一方面,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要从过去的“学科本位”走向“社会本位”。职业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实现受教育者的就业,以达到服务地方的目的,因此,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要找准与产业对接的契合点,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对产业发展进行前瞻性预测的基础上开设新专业。当前,广西着力打造“14+4”产业集群项目,具体包括汽车制造、冶金工程、机械加工、电力、冶金技术、建材、有色金属、医药研发、造纸与木材加工、生物科技、电子信息技术、纺织服装与皮革、食品、船舶制造及海洋工程装备生产与加工等14个千亿元产业链,同时也包括新能源、新材料、节能与环保、海洋科技等4个新兴产业群。为了实现广西的产业发展目标,职业院校要紧密围绕广西“14+4”产业集群的发展要求,开设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更好地与产业发展对接。

另一方面,在围绕产业结构设置专业的同时,职业院校还要建设既有自身优势又有广阔市场需求的特色专业。根据当前广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的实际,广西职业教育要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新材料以及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专业,重点扶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纺织等传统支柱产业所需要的专业和一些与经济社会结合最为紧密、最前沿、最有生机和活力的专业,建设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

3.构建国际化合作平台,促进广西职业教育的特色化办学。广西历史悠远,自古以来与东南亚国家联系较为紧密,也是我国面向东盟各国的重要通道,其所在的区位优势以及与东南亚的合作与交流基础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广西职业院校要想发展,必须办出具有区域特色的职业教育,要充分利用广西与东盟各民族的同源关系,加快整合教育资源,构建国际化合作平台,实现人才联合培养。广西与东盟各国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在教育领域长期以来保持着互换生的合作关系。广西职业院校要切实把握住泛北部湾区域合作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优势,积极引进东盟各国的优势职业教育项目和资源,拓宽职业教育合作范围,在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上做到资源“引进来”和毕业生“走出去”。这样一来,不仅为广西—东盟自贸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人才支持,也为广西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还为推动广西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依据和思路。

根据广西区域经济发展走向,职业教育要紧紧把握住社会人才需求,加快拓展人才培养的上升通道,着力创新广西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以实现广西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基地、特色农业生产加工基地、先进制造业中心以及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创新高地的战略目标。首先,要根据泛北部湾经济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设立并适时更新职业教育专业和人才培养课程,拓宽职业教育技能培训领域,加大对国际化视野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投入力度,不断提升广西职业院校适应市场需求的自主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和匹配度。其次,为了更好地推广国际合作办学,需要着力构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流中心,进一步加强广西与东盟各国职业教育学生的交流和互换,促进广西职业院校与东盟地区职业院校的沟通和互信。最后,为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广西职业院校可以试行多样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将学分制与证书制进行有机结合,实行灵活而又弹性的学制,不仅可以提升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就业方向,使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职业选择范围更广,增加就业适应性并充分发展个人潜能。

4.调整办学方向,适应广西区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职业院校办学方向要以广西区域经济的战略需求为导向,针对地方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在科学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之上,及时对职业教育教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整,以适应地方产业调整升级的要求。一方面,要合理安排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考虑到职业教育的应用性和职业性,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课程和时间安排,并且以生产实践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具有广西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创建具有民族性、区域性、特色化的地方品牌专业,根据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的需求合理开设专业,重点发展东盟贸易区紧缺的机电技术、数控应用、汽车维修与制造、电子信息技术、食品工程、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商贸物流业以及现代农业等现代化标志性专业。以就业作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导向,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使广西职业教育真正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注释]

①苗素莲.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关系探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60.

②娄成武.教育经济与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1.

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2号)[Z].2009-12-07.

④罗哲,万朝丽,刘维威.成渝经济区产业经济与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分析[J].职教论坛,2014(6):22.

⑤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Z].2014-05-02.

⑥李尚群.国家主义职业教育及其区域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4(2):82.

服务输出服务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行政强制;权力;效能

一、行政强制权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一)行政强制的“乱”,根源是设定权乱

现行立法中行政强制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名称千差万别。其中,设定对财产的行政强制方式就有查封、扣押、封存、暂扣、收缴、强行拆除、强制拆迁等30种。在行政强制权力的设定上,过去立法没有对行政强制权力的设定权予以明确规定,导致许多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部门都可以设定,诸如城管、工商、税务、环保等部门都有权设置所属部门的行政强制权。这就造成了“政出多门、多头执法”。(二)行政强制“滥”

主要体现在执法主体的不规范上,依法行使行政强制权的机关应为行政机关,或者是由行政机关明确授权的机关。《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强制措施权不得委托”,“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由行政机关具备资格的正式执法人员实施,其他人员不得实施”。但是我国当前的状况是,各地方、各部门自己成立了名目繁多的行政执法机构,并且配备了“合适”的人员,这些执法人员并非都有执法资格,很多是“临时工”。会造成政府公权力被滥用,影响法制的严肃性和政府形象。(三)行政强制“软”

就是行政机关的行政强制手段落后,执法不力,不能有效制止某些违法行为。二、行政强制权力的应然性分析(一)行政强制权应当是作为一种手段而存在的权力

按照社会契约论的观点,国家权力来源于其公民对自身享有的天赋权利之让渡,国家权力的合法存在应以维护公民权利为前提和目的。所以,作为行政强制权,它只是作为一种手段而存在的,而不是目的。在运用过程中,其规则应当是限制行政强制权,应当以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为目标。(二)行政强制权应当是以协商同意为基础的权力

行政强制权力的运用应当建立在协商同意的基础之上,穷尽一切手段之后,才能把它作为最后的手段。同时,作为建立在协商同意基础上的行政强制权,它在运用中要贯彻适当原则。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选择适当的行政强制方式,以最小损害当事人的权益为限度。将行政强制权的运用建立在协商同意的基础上,同时也是一种民主政治的要求。(三)行政强制权应当是一种注重程序的权力

行政强制权在运用中,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规则。行政强制权力要从一种实体的权力变成一种程序的权力,从权力的实体化到权力的程序化。为此,在行政强制法中,规定了公告、陈述、申辩、听证等行政强制权运用的规则,行政强制权的运用应遵循这些规则,否则,就容易造成强制权力的专横武断。(四)行政强制权应当是一种有限的权力

长期以来,在权力观上我们都强调国家是万能的。所以基于这种万能观,国家又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管的,但是如今我们的政府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这也就意味这我们的政府必须是有限的政府,所以行政强制权力必定是有限的权力。(五)行政强制权应设立权利的救济机制

“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这是西方的一条法律谚语。权利的实现、救济也离不开权力。由于行政强制权得运用容易给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必须有相应的法律途径予以救济。因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因行政强制而受到损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可以依法提出赔偿要求,能恢复原状的,应当恢复原状。这就对行政强制权运用的效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无形中就限制了行政强制权的运用。三、规范行政强制权的几点建议(一)明确行政强制权的设定和实施

1.行政强制权的设定

行政强制权是行政强制法律制度的核心,它贯穿于行政强制立法的始终,行政强制权的设定更是行政法律制度的重中之重,是行政强制立法必须加以规范和明确的首要问题。《行政强制法》对行政强制权的设定给予了明确规定,只有法律与行政法规才拥有行政强制的设定权。这对于规范行政强制权实施,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实际上,法律和行政法规设定行政强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处理相对人合法权益关系的过程,是平衡行政机关权力和相对人权利的结果。

2.行政强制权的实施

目前我国的行政强制执行依照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为主,行政机关自己执行为例外的原则。《行政强制法》继续维持了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为主,以行政机关自行强制执行为例外”的原则。其实,把行政强制执行权大部分归于人民法院,既不利于司法独立,还造成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之间强制执行职能的混乱,有可能形成行政机关有能力管的不管,互相推诿的局面。我国应确立以“行政机关强制执行为主,人民法院执行为辅”的原则。(二)规范法律救济途径

加强法律救济的力度可以更好地实现“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平衡。我国对行政强制执行的救济应该采用行政和司法救济并用的体制。因此,必须完善我国行政强制执行的救济制度。(三)提高行政执法者的素质

行政执法者自身素质的高低是行政强制执行效果好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必须提高行政执法者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让执法者不但要知法、懂法,而且要严格守法,依法行政,以减少因执法者滥用职权、错误执行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害。

参考文献:

[1]吕建高,谢萍.行政强制的理论定位:冲突与选择[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8(4).

[2]黄楠.行政强制制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服务输出服务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21世纪初,东北地区林业经济发展衰退,经济效益下降,各地国有林场纷纷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方针政策的提出,对东北地区林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从东北三省近年来林业经济发展现状为主要着手点,进一步阐释东北地区林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东北地区;林业经济;林下经济

0前 言

自20世纪中期我国林业实行国有化管理以来我国东北地区林业经济发展进入登峰造极阶段,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1世纪初,东北地区林业经济发展衰退,经济效益下降,各地国有林场纷纷改革,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可持續发展战略等方针政策的提出, 东北地区林业经济发展的出现了新的发展模式。

一、东北地区林业经济发展概况

(一)林区简介

东北林区是以兴安落叶松为主的天然性经济林区,它覆盖了整个东北三省绝大部分地区,占地面积巨大。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森林区、天然林区,同时更是我国唯一的大面积落叶松林区。东北林业主要包含红松、水曲柳、胡桃楸等1500余种高等植物,其中经济植物占比达到了50%以上。林区整体面积约为7亿亩,占全国森林面积的37%。木材蓄积量多达32亿立方米,超过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是我国主要的木材供应基地之一。林业经济效益的发展直接对东北地区的总体经济增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东北地区林业经济发展模式1.传统林业经济发展模式

传统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是以木材输出为主的采伐经济,各林业部门根据安排进行采伐加工的产业型、资源型的经济活动。主要依托其原有的天然林基础上,通过抚育更新的方式取得木材及其他林产品,从而发挥出森林的经济作用。传统林业经济发展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例如市场需求、产品质量、种类、社会经济效益等都会对其发展产生巨大影响。20世纪初期东北地区主要以木材生产为中心,大力发展采伐经济,忽略了森林的抚育与保护。随着开采的加剧20世纪后期国有林出现可采森林资源的紧缺危机,相关部门认识到单一的经营模式具有极大的弊端和限制。进而推出了例如“抚育更新”、“退耕还林”等发展战略,但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单一发展模式,从根本上没有解决林业资源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新型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随着国有林场改革序幕的拉开,传统的集体林权制成为了历史,我国开启了国有林地承包到户,合理科学经营的发展模式。农民将林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相结合,充分的运用所拥有的资源及其林阴优势,经营林下种植、旅游等绿色增长以及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立体复合生产经营方式。基于林下经济投资少、见利快、潜景阔、操作简便,短期内获益高,对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绿色发展理念具有深远的意义。实现了林业人“在兴林中富民,在富民中兴林”的愿望。

二、东北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一) 林下种植

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下土地资源以及林阴优势发展种植业,因地制宜开发林菌、林药等模式。

1.     林菌模式:指在林中用树木枯枝落叶来培育菌种,种植可食用菌,为人们提供绿色健康的可食用菌,如林下木耳产业。

2.     林药模式:指通过在林下种植如灵芝、人参等矮状中草药,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据当地的条件种植名贵中草药,提高经济收入,如长白山林下参。

(二)林下养殖

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发展立体养殖,大力发展林禽、林畜、林蜂等模式。1.林禽模式:在林中放养禽类,例如鸡、鸭、鹅等。由于活动空间大,在林下饲养的动物肉质细嫩、绿色健康,是消费者倾向的选择。

2.林畜模式:在林中一定的活动区域散养猪、羊、牛等牲畜,在带来高收益的基础上既节约了动物粪便处理的成本也保障了林地的营养供应。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三)旅游和养老度假

充分发挥森林生态良好、天然氧吧的优势,配以天然景观和林下特产,大力发展观光旅游、度假休闲、疗养康复等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鼓励相关地区开展农家乐、养生谷建设,使创收与基建两全其美。

三、当前林下经济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少资金投入

林下经济方面,此类产业的发展虽然前景广阔,但由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较其他地区相比,存在相对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知名度低等问题, 导致难以引入巨大的资金投入,这造成林业经济产业发展效果不明显,再加上技术落后,单一的采伐业创收能力衰落无法为林业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充足条件。

(二)生产技术落后

我国的新型林业经济建设尚在探索开发中,生产理论、技术不完善。国内缺少顶尖的相关专家及研究院所,人才资源极度匮乏。农民没有专门培训机构对其进行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指导,无法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不能对林下产品进行深加工,导致产业链无法延伸,严重影响林下经济开展的整体质量。

(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东北地区幅员辽阔且地形复杂多变,区内山川纵横、气候多变且林下经济多开展于人口相对稀少的林区。由于林区缺乏水电、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与外界信息交流闭塞,无法准确及时的获取所需物资与信息,使林业产业的生产过程受到极大的影响。导致林下经济的发展效果并不理想。

(四)自然灾害的加剧

随着近年来环境的恶化,全球温室效应加剧以及气候大幅变化,致使我国东北地区自然灾害、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增加,间接导致林下经济发展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雷电事件、森林火灾、泥石流、松毛虫、微红梢斑螟、日本松干蚧等都威胁着林区健康的长期稳健发展。

四、提高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主要策略

(一)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结合当前形势,在林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宣传林下经济的优势以及带来的良好效益,采取一定减免、补助措施,成立开发区、合作社。加大招商引资,吸引深加工企业入驻辖区,建立专门的林产品交易市场,让农民产有所销。政府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只有让农民尝到甜头,才能够使广大人群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二)加大科研力度

由于林业经济自身的经营管理处于比较薄弱的阶段,所以必须加大科研力度进行支持。相关部门应对市场需求进行考察,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成立技术服务组织对农民进行相关理论技术的学习。邀请有关专家对当地发展模式进行全面的剖析,形成具有长远性的指导规划。使当地林下经济能得到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性的突破和创新,避免由于科研成果应用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而导致林下经济发展技术进入瓶颈,这才能更好地促进科技产业链不断延长。

(三)完善基础设施

要致富先修路,基建水平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林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健全配套的设施,保证布局科学合理。加强林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林区与外界的沟通,让生产与市场接轨,市场缺什么我们有计划的种植什么,做到供求合理,提高林下资源利用率,合理的运用林下优势,才能够保证林业的快速发展。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区林业经济在发展中所遇到壁垒进行分析,初步的提出解决措施及方法,意在合理有效地促进东北地区林业经济水平的稳健提升,改善东北地区发展重工业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综合以上所述,我国在发展林业经济的过程中, 企业及政府必须要将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因地制宜的搞发展,在短期内促进林业经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徐善光. 浅谈东北地区林业生态建设[J]. 花卉,2019(6):198-199.

[2]    张敏. 浅谈发挥林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作用的措施 [J]. 山西农经,2019,245(05):118.

[3]    杨睿. 东北地区森林资源变化的经济分析[D]. 北京林业大学,2011.

[4]    王焕芬. 产业结构变动下我国东北地区林业经济增長所受影响的分析[J]. 世界家苑,2012(11).

通讯作者:高凤祯

服务输出服务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度发展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GDP总量、人均GDP等各项经济衡量指标均持续增长,显示出中国经济的韧性、活力和潜力。但经济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区域经济差异和不平衡的问题,横向比较有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省份之间的差异及省域内各市县之间的差异,纵向比较有各项经济指标发展的差异、区域经济不协调不充分、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存在。可以说,中国经济的发展成绩与问题并存。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及原因,不仅对于进一步破解制约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有着现实意义,也是实现中国区域间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中国经济;GDP总量;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改革开放42年来及中国加入WTO 19年来,随着中国改革红利的不断释放,中国依托国际及国内两个市场、人力资源、环境资源禀赋等要素,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被誉为“中国奇迹”。1978年中国GDP总量为3678亿元,人均GDP 385元,外汇储备1.67亿美元。2019年中国GDP达990865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达到70892元,外汇储备31079亿美元,最近5年均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经济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远超世界平均水平。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因比较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政府治理能力的持续提升、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等多因素共同推动了中国经济列车的高速前进。另一方面,中国区域经济差距持续扩大、区域经济不协调不充分、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了不公平现象的出现,制约了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也容易产生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问题。进入新世纪,中国相继提出“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战略,旨在补齐经济发展落后区域的短板,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时至今日,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现象仍然并将长期存在,这需要持续引起重视。因此,多角度分析形成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对于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当前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新旧动能转换顺利推进,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国力继续增强,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同时中国经济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宏观总量持续增长、微观区域差距扩大的特点。总量来看,2019年中国GDP总量是1978年的269.4倍,人均GDP是1978年的184.1倍。从1979年到2018年,中国GDP平均增长速度为9.4%,从2001年到2018年,中国GDP平均增长速度为9.2%。从统计数据看,中国农业、工业和建筑业、服务业、对外经济、国内贸易、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科学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等领域和行业均取得巨大发展,中国经济增长的韧性得到进一步增强。中国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有效增强了中国应对各类风险的能力和信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梦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成绩的取得不可忽视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中国四大区域(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间不仅在总量上而且在人均上都存在着较大差距。

从GDP比重来看,在1978年,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GDP在总比重中分别为44%、22%、21%和14%,2018年其比重为52.6%、21.1%、20.1%、6.2%,中部、西部地区有所下降,东北地区下降明显,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推出三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从产业结构来看,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引起产业结构的转移。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第一、二、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是:东部地区4.6%、40.8%、54.6%,中部地区8.4%、44.0%、47.6%,西部地区11.0%、40.5%、48.5%,东北地区10.9%、36.1%、53.0%。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最高,西部地区最低;中部地区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最高,东北地区最低;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最高,东部地区最低。从表1可以看出,三大产业占全国的比重东部地区占比最高,分别是34%、52.2%、55.4%,体现出东部地区较其他地区具有较高资本/劳动产出率和生产效率。

从人均GDP来看,东部地区为89488元,中部地区为51914元,西部地区为48557元,东北地区为52373元。不同区域人均GDP差异较大。同一区域不同省份、同一省份不同市县内也存在着相似差异。

总体来看,中国四大区域间的差异集中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建设、基本公共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投资与消费等方面。进一步探索造成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对于更好平衡国内区域发展、因地制宜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大参考意义。

二、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1.政府治理能力。政府治理能力对国家整体治理能力的发挥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是其他领域和其他层面国家治理能力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能够有效提升政府干预市场的水平,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弥补市场失灵,使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配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依然起基础性、决定性作用,政府应充分发挥好服务性、引导性作用,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两只手”协调配合,共同推动中国区域经济稳健发展。

现实来看,进入新世纪的20年来,中国政府治理能力得到突出提升,这从中国政府防控2019年末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就可看出。中国公共卫生安全事件预警和应对水平、社会资源组织和动员能力、政府活动透明性公開性都得到较大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在防控新冠肺炎的表现中得到了检验。分区域看,中国东部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较之其他区域更具活力,而这些领域正是政府治理能力着眼点和落脚点,体现出较强的政府治理能力,而其他地区政府治理能力与东部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

2.财政金融政策。财政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正向推动作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性以及财政收支水平不同。东部地区由于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改革开放后率先开放深圳特区、浦东新区等,后逐渐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开放格局,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度量的区域金融水平,东部地区最高,因其得以吸纳较多信贷资金,对区域经济發展的支撑作用最强,而中部地区又强于西部和东北地区。

财政政策通过税收、政府支出、政府转移支付影响塑造区域经济形态,支撑区域经济发展。

从表2可以看出,东部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远高于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存在着巨大差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3.区位交通。区位交通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传着“要想富先修路”的说法,中国不断进行着适度超前的交通网络设施建设,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均位于世界第一,极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大大便捷了居民生活。区位优越的地方更容易形成人才、资金、信息聚集,吸引更多国内外投资,区位优势可易于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其他优势。交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基础性产业,它联系着社会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与保障。

东部地区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优先获得改革的红利,较早进行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四大区域中取得先发优势。后来随着三大战略的推进,其他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交通网络迅速实现赶超。截至2019年末,西部地区铁路营业里程52797.1公里,全国占比40.1%,公路里程1991735.4公里,全国占比41.1%,其中高速公路53624.3公里,全国占比37.6%,均位于全国第一,由此带动了西部地区近20年来的高速发展。就东部与西部地区相比较,交通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要明显大于东部地区,这也体现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效。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成绩不容置疑,但区域经济差异却不容忽视。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区域协调发展的深入推进,我们还需再次审视当前政策效果,补齐不足和短板,更加注重需求侧结构性改革和国企改革,释放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居民活力,更好促进经济发展。在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方面,我们建议:一是久久为功,增强政府治理能力。通过打造数字政府、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完善政府治理手段,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二是因地制宜,提高财政金融政策效用水平。财政金融对不同区域的推动作用有所不同,应加强对中部、西部、东北薄弱地区的支持力度,财政金融政策及资源供给方面进一步倾斜,减轻企业税收压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升财政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三是注重效果,更好发挥区位交通服务能力。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区位各有其优势,应结合国内国外开放格局充分调动并发挥各自优势。交通设施建设方面西部地区已局部存在过剩,应避免过度投资造成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刘国斌,宋瑾泽.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9.

[2]任建军,阳国梁.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成因分析[J].经济地理,2010,(5).

[3]姜明安.完善国家行政体制 提高政府治理能力.人民日报,/2020 年/2月/4日/第010版.

[4]孙玲,陶士贵.中国区域金融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空间经济学FC模型的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第33卷第178期,2012年7月.

[5]支凯强,李欣潞.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物流科技,2017年第10期.

服务输出服务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各国之间的地域性差距也在不断缩小,从而使得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在經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从世界的一端到另一端也早已由原来的遥不可及变成了今天的互联互通。在世界相连通的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同时,世界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也日渐凸显。然而,平衡问题始终贯穿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当中,它的存在有其历史原因也有自身原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寻求平衡的前提下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的。一旦平衡被打破,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就接踵而至。世界经济发展也同样如此,世界经济发展一旦失衡,就会给世界各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安全隐患。本文通过探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主要表现,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以及如何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平衡三方面入手,希望以此能对世界经济的均衡发展有所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表现;对策探讨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不是一撮而就形成的,它是经过长期的市场调控和发展逐步形成的,究其成因来说,产生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失衡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世界经济失衡问题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和风险,因此对世界经济发展失衡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1]。

一、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发达国家经济体之间的失衡

目前,造成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之一就是发达国家经济体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由于自身在政治环境、经济体系、发展生存上存在的不同,以及对于科学技术发展要求的不同,对于市场需求和人口地域要求的不同,造成了发达国家自身的发展和其他国家有所不同。在世界历史的发展长河中,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体的地位很长一段时间都从未改变,其自身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对于全球经济的引领作用,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但是,江山更有人才出,任何事情的发展都不可能一成不变,然而就在二战后,以日本为首的一些国家,经济水平已经在逐渐赶超美国。究其原因,是由于及时改变经济体制,不断增加市场需求,以及逐步提升的国民受教育程度等等取得的。由此可见,即使都同时处在发达国家的行列中,但由于处在不同国家,受到不同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同是发达国家在整体的发展上也存在經济发展上的是失衡现象。

(二)发展中国家经济体之间的失衡

与发达国家经济体发展不均衡大致相同,发展中国家经济体之间也存在发展失衡的现象。仔细分析此问题产生的原因,归根究底也是因为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的不同,以及市场供给能力、自然资源储备、地域差异,以及公民受教育程度的不同所造成的。在世界发达国家经济体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发展中国家也不甘人后,开始了自己稳步的发展和持续的进步,然而由于国家间在自身所蕴含的各种资源不同的前提下,后续的发展自然也会参差不齐,造成发展上的差异和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平衡。

(三)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和发达国家经济体之间的失衡

比起发达国家经济体之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体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发达国家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经济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才是致使世界经济失衡的更为主要的原因所在。大家都知道,发达国家经济体凭借众多的具有垄断性质的技术和服务,从发展中国家获得了巨大的财富积累,而恰巧相反的是,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发展相对较晚,发展中国家则过多的受技术发展水平落后,人才队伍欠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出现经济发展失衡的现象。

二、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一)世界性原因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主要来自国际间的经济、贸易等方面的失衡。一是因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而其他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缓慢增长阶段,二者之间的发展速度差距比较大。于此同时,由于近些年国际贸易方式的不断变化,发展中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增长速度已经赶超过像美国等这样的西方国家经济体,两者在经济总量上的差距也在不断的增大着。二是国际贸易分工和贸易格局的不断变化,发达国家经济体把劳动密集型产业、污染严重的生产企业和活力不高的简单粗放型技术性产业都转移到像中国、印度等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以此来降低生产成本,而本国内部则承接技术含量更好、利润空间范围更大的如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等高端产品和服务,以此来促进本国经济的晋档提升。作为发达国家经济体不愿意将先进的技术和服务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体进行输出,这就造成了时间上的滞后,进而影响了国际贸易间发展的不平衡。三是由于消费习惯、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影响,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货币的存储率比价高,用来投资的资金比较少,经济发展自然就比较缓慢,而发达国家的情况恰恰与发展中国家不同,他们大部分的资金用于存储的少之又少,更多有效的资金则全部用来投资,两者之间这样的迥异做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2]。

(二)个体原因

美国作为超级经济大国,国内经济主要靠本国民众消费来拉动,政府部门通过大幅度减免和国民消费有关的各种税费,提高各行业从业人员的个人收入等方法来刺激个人消费,由于各种福利待遇的不断提升,以至于在美国国内的公民个人存储率在逐年下降中,究其原因则是都用于了生活中的各项开支。同时处于其自身利益的考虑,他们把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和对环境污染破坏严重的行业都转移至发展中国家,通过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进行加工后出口至世界各地,而把技术研发等高端技术留在国内。在生活消耗品的需求上则是大量进口,以此来满足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但在出口方面则设置各种限制条件,以此来阻止本国高端的技术信息产品流入发展中国家。像这样对于进口狮子大张口,对于出口则谨小慎微的做法,造成大量的贸易逆差,必然会对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影响。

三、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平衡的对策

(一)共同協作

面对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加强沟通和协作,一起努力。一是加强南北合作。作为发达国家经济体来说,应该适时摒弃一心为我的目光短浅的发展观念,不要一心只想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能耗、高污染、低回报的产业后获取高回报,而应该制定长远的全球化发展战略,在符合双方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之下,不吝啬于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更先进的研发技术和服务理念。同时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不断提升自己在行业内的竞争实力,增强自身的软实力,积极参与到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来,与发达国家一道攻坚克难,共同进步。二是加强南南合作。作为基础比较薄弱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光靠单纯的发达国家的援助是不能从分本上解决问题的,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自己在各方面的实力才能实现从分本上抵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所带来的风险。同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佼佼者,应该毫不吝啬的向发展相对困难的兄弟国家传授其在国际投资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帮助其渡过难关,共同争取在世界经济中的平等发展机会。三是建立新的国际经济新秩序,鼓励和倡导世界各国在遇到涉及全局利益的問题时,求同存异,从大局出发,集体行动,完善国际经济新秩序。

(二)率先垂范

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和贸易逆差大国,在面对和解决世界经济发展失衡的问题上应该拿出第一大国该有的风范,肩负其应该承担的责任,率先垂范。一是不能一味的追求自身经济的发展,而一味地牺牲掉其他国家的利益。二是应该站在世界经济发转的全局立场上尽可能多的考虑世界经济的稳定。三是应该通过提高存款利率、向民众提供更多优惠的理财产品等方式来鼓励民众积极储蓄,购买理财产品,以此来降低公众的购买力。四是减少贸易壁垒设置,应该让更多优质低廉的商品流入本国市场,这样不仅能使本国民众能够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同时能够降低其贸易逆差。

结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作为世界经济重要的两大经济主体,无论是作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广阔的销售市场、廉价的劳动力、平稳的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发展中国家,还是拥有先进研发能力、充足研发资金、先进科学技术的发达国家,他们在参与世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都担负着重要的角色,没有谁大谁小,孰轻孰重的区别,发挥作用同样重要。为此,我们必须要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正视存在的不足,扬长避短,为实现世界经济长足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倩.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5(30):284.

[2]贾霜.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28):5.

上一篇: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研究论文范文下一篇: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