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文化研究论文范文

2024-03-18

建筑文化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文章从湘西侗族建筑文化遗产的形成和发展出发,论述了该建筑形态的营造特色及相关特征,结合当下侗族建筑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和困境,对其在未来的保护和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加强传统建筑人才的保护和培养,为侗族建筑艺术的传承提供后备力量,将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化建筑手段相结合,为人们提供便利舒服的生活环境,将旅游业发展与整体规划相结合,促进对该建筑形态的保护和利用。

关键词:建筑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湘西侗族;传统文化;建筑风格

湖南境内的侗族主要是分布在西南方位的通道、靖州、芷江、新晃等地区,这些地方的侗族村寨大多数出现在山水汇集的地方,其丰富的装饰元素和独特的造型结构使得这里的传统建筑表现出清新而又浪漫的地域特色。

一、湘西侗族传统建筑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一)湘西侗族建筑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

建筑是人们生活的场所,是与各地地理条件和气候特征相契合的产物,侗族主要集中分布在东经108度到110度,北纬25度到31度之间,东至湖南洞口,南至广西罗城,西至贵州都匀,北至湖北恩施。侗族所在地区拥有众多江河,主要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这里山清水秀,具有优越的地理、气候以及物产条件,这对侗族传统建筑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侗族所在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域,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阴雨天气较多,降雨量充沛,该区域热量丰富,又因为其雨热同季,所以十分适宜于农林行业的发展。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得这里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且树木木质极佳。有利的地理位置加上优良的气候环境,使得侗族人民在建筑传统房屋时可以充分利用该优势,从而形成了诸如风雨桥、萨岁庙等极富特色的民族建筑。

(二)湘西侗族建筑形成的社会人文环境

湘西侗族建筑除了适应当地的地理特征、气候特性等自然条件以外,社会人文环境也是决定其建筑文化的重要因素,其中当地特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宗教信仰等都对其形成和发展演变产生重要影响。侗族传统的社会组织是指侗款以及家族组织。组织即是指精心设计用以达到某种特定目的的群体。侗族也有属于自己基本的社会组织即“款组织”。“款”在侗语中指的是“相互盟誓,真诚结交”的意思。所以说“款组织”在本质上指的是通过真诚结交、相互盟誓而产生的组织形式,根据史料记载侗族“款组织”的发展直接导致了鼓楼这一传统建筑样式的产生,同时随着“款组织”的不断发展,侗族鼓楼以及其它一些特色的建筑文化也就应运而生了。侗族的宗教信仰为该族群历史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侗族的建筑文化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侗族的宗教信仰属于具有原始宗教色彩的多神崇拜,自然事物诸如古树、巨石、桥梁等均属崇拜对象,侗族人视女神“萨岁”为至高无上的神,每个村寨都建立以草卜、鸡卜、螺卜、卦卜、卵卜、米卜来测定吉凶,因此,“萨岁庙”成为侗族建筑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传统中华民族的节日以外,侗族一个重要的纪念节庆即踩歌堂,在该活动中侗族人用独特的民间歌舞来悼念民族女英雄“萨岁”。该活动的举行需要宽大的空间做支撑,多年来该活动与传统建筑设计形成了一种强烈的互动关系,从而使诸如萨岁庙、祠堂等建筑形式形成格局宽敞、布局灵活形式多样等的特征。

二、湘西侗族传统建筑相关特征探析

(一)主要类别和结构特点

湖南地处亚热带,春夏较为湿润,秋冬则干燥寒冷。为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等自然条件,侗族建筑的构造多依据山地的形态而展开。在造型上,湘西侗族的传统民居是较为典型的干栏式建筑,人们以木桩为底,上部架设横梁构成浮空的基座,屋顶主要有双重檐悬山式和单檐悬山式两种,以满足通风和防潮的需求。在布局上,侗族的传统民居表现出“凹”形的状态,其方块内包含有堂屋、卧房、火铺屋和厨房等区域。除了传统民居之外,鼓楼、福桥和萨堂也是侗族的重要特色建筑。鼓楼位于村寨的中心地带,形似宝塔,内部有四根大木柱,中间较为宽敞,便于人们进行集体活动。福桥又称风雨桥,包含有桥廊亭这三个主要构成部分,桥面铺板、桥顶盖瓦、两边设有栏杆,为人们带来通行上的极大便利。萨堂是用于祭祀的建筑,内部有铁锅和泥土所垒成的土包,形似坟茔,表现出浓郁的湘西地域特色。

(二)建筑材料

石材和杉木的搭配是湘西传统建筑在选材上的主要特点,松木、竹、干草、泥土和石灰等材料也较为常见。人们凿刻石材,堆砌成深入地下的基座,石材能够延缓土壤中水分的侵蚀,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杉木是一种常绿乔木,生长速度快、产量大。经过风干处理后的杉木材料结构均匀、强度适中、不易断裂,而且气味独特,能够减少虫害带来的腐化作用,十分适合湘西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生活在那里的侗族人民广泛采集杉木,并将它用于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杉木已经不仅仅作为一种建筑材料而存在,它已经成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象征力量而存在,所以侗族人集会的场所鼓楼即是对杉树的一种模仿,这体现出杉木在侗族建筑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三、侗族建筑文化传承中的主要问题

(一)外来文化的冲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在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正不断减弱,对外来文化的盲目模仿导致湘西侗族建筑慢慢遗失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一部分侗族人放弃了对传统建筑的修缮和维护,他们开始利用现代技术来搭建西式建筑。这些住房不再由石材和杉木构成,而是由钢筋水泥和玻璃等现代材料构成。随着外来文化影响的不断扩大,湘西侗族村寨原有面貌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其民俗文化特别是建筑文化也逐渐呈现出没落的倾向。

(二)木质建筑保存难度大

湘西地区夏季有着丰沛的降水,空气中的湿度较大。与砖石结构的现代建筑相比,湘西侗寨的木质建筑十分脆弱,它们不仅容易受到雨水的腐蚀,流动空气的风化也会使得木头变得更加破败和疏松。此外,随着电器在侗族人生活中的普及,乱接电线的现象也极为普遍。在木质建筑较为集中而又缺乏消防设备的侗寨,一旦失火,将会酿成严重损失。这些问题是侗族传统建筑的严重隐患。

(三)传统建筑技艺的流失

侗族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方式主要有父子相继和师徒相承两种,按工作方式可分为木匠石匠和画师等职业。这些工种对技艺的要求很高,要想习得精湛的技艺,学徒一般要从七八岁时就要开始学习,实践的难度也很大。另一方面,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木质建筑的营造机会大大减少,传统工匠失去了谋生之本,于是便纷纷转行。而年轻一代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缺乏兴趣,他们更愿意外出务工。随着老工匠年龄的增大,年轻一代出现了断层,侗族传统建筑技艺逐渐陷入濒临失传的危险境地。

四、开展侗族传统建筑保护的原则和建议

(一)加强对侗族传统建筑人才的保护和培养,为其传承提供后备力量

建筑工匠在侗族建筑的营造和保护工作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一名具有多年营造经验的工匠,非常熟悉木质建筑的特点,在进行工作时甚至不需要图纸。然而,传统的师徒相传有着很强的封闭性,这是令侗族传统建筑人才陷入断层境地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年老的工匠应得到充分的保护,只有改善他们的生存状况,才能保住侗族传统建筑工艺的蓝本。湘西地区的文化部门要积极邀请民间艺人参与到建筑文物的修葺工作中来。此外,还可以开办长期的讲座,让单个工匠面向多个学生,现身说法,传授技艺。对于优秀的学习者,要鼓励他们参与到实际工作中来,以实践的方式提高工作能力。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的学者可以同民间工匠展开合作,利用工程软件对侗族传统建筑的资料进行处理,制作出相应的模型,以实现传统建筑工艺的信息化,为学生提供更加实用的学习材料,让侗族的传统工艺走进高校,以达到培养传统建筑人才的目的。

(二)将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化建筑手段相结合,为人们提供便利舒服的生活环境

对侗族传统建筑的保护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从侗族人民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合理规划和有序保护克服现阶段的困境,在尊重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我们不能单纯为了传统建筑的保存而牺牲人们生活的便利,这种片面的思维方式是不可取的

在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传统建筑文化的延续要借助现代化的手段,适合现代人居住又保留传统民居特色的建筑形式才是人们真正需要的。因此,在侗族建筑遗产的保护工作中,规划者不仅要考虑自然环境、地域风貌等因素,还要致力于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在满足卫生、交通、供水、能源、防灾等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地方资源进行传统建筑的修缮和民居环境的建设。传统的建筑工艺在防灾和防腐蚀等方面有着很多欠缺,因此,在侗族传统建筑的保护工作中引入现代化的建筑技术是十分必要的。在整体规划上,由权威专家来总结出侗族传统建筑的工艺特点,在保留精华的基础上将现代技术同传统民居融合在一起。建筑师可以根据湘西地区的气候环境来选用相关材料,以化学加固的方法减少潮湿空气对木材的腐蚀。为了防患于未然,规划者要综合考虑村寨的规模和木质建筑的特性,利用现代化建筑思维来改造侗族传统建筑内部的供水通道,让道路网络系统和绿化模块能够处在良好的衔接状态,以应对灾害的发生。

(三)将旅游业发展与整体规划相结合,促进对侗族建筑文物的保护

要实现侗族传统建筑资源的有效利用,发展旅游业是一条必经之路。各级政府应该在民间搜集雕刻、绘画等文物,以展览的形式向游客展示侗族建筑文化的魅力,促进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注意的是,发展旅游业不能本末倒置,只有合理地利用传统建筑资源,将保护工作放在首位,才能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具体工作中,规划者要保留公共建筑的功能,把分散的古迹连结成独具特色的观赏路线,以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让旅游业的发展为村寨的后续修缮工作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

开展侗族建筑村落的旅游发展绝对不能以破坏原有村寨为代价,应该既要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也要重视侗寨的整体规划,两者缺一不可。侗寨的传统建筑不是单独存在的,所有的建筑遗产构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的庞大体系,在开展保护工作中,设计者应牢记整体规划的基本原则。在审美层面上,侗族村寨的木质建筑和石砌结构有着视觉上的统一性,保持这种统一性对于旅游业的开发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忽视这一点,随意改变建筑的原有风格,将会使村寨表现得不伦不类,其审美价值也将大打折扣。在功能上,以福桥、鼓楼为代表的公共建筑和私人民居构成了一个较为封闭的空间,在这个空间内,侗族人可以进行庆典祭祀和舞蹈等多项民俗活动。如果破坏了这个空间的统一性,侗族建筑与传统文化宗教信仰之间的联系也将受到影响。因此,在进行布局测量、选材和修整等工作时,建筑师要有一个整体的大局观,以保持侗族传统建筑在审美功能和文化等层面上的统一性。

湖南湘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侗族在这里创造出了灿烂的传统建筑文化,从这诸多极富地域特色的古迹中,人们可以看到侗族人的浪漫情怀和聪明才智。为了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我们应该看到侗族建筑在经受外来文化冲击中呈现出的尴尬现状以及传统技艺流失等问题,从加强建筑人才培养、推广现代建筑技术发展旅游业等方面入手,不断发扬侗族的传统建筑文化,为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做出一份贡献。

(责任编辑:帅慧芳)

建筑文化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传统;建筑;文化;传承

1中国建筑的发展史

中国特色的传统建筑在很早的夏商时期就开始初具模型,虽然只是简单的廊院型制,但已经有了雏形;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简单的布局,有了清晰的格局;秦代和汉代则是传统建筑的高峰期,例如当时极富盛名的阿房宫;等到隋唐时代开始把外来文化的元素融合到建筑中,加上经济的繁荣,就已经出现了诸如大明宫之类的大型单体建筑,使传统建筑又上升了一个层次;等到五代十国阶段,虽然仍然延续晚唐时期的建筑特色,但也是各具特点,最具特色的应该是宋、辽、金、元的建筑了;直到明清时代,大一统之后的建筑可谓是达到了巅峰时期,至今仍被全世界游人誉为游览胜地,供人们参观的故宫、颐和园、避暑山庄等等,都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瑰宝,后来随着近代中国的没落加上战乱的殃及,导致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也正逐渐走向没落;到了现代,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导致中国的传统文化再一次次的受到冲击。如何将传统建筑文化行进继承和发展、如何寻求新时代下传统建筑元素和精神的新载体迫在眉睫。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没有自己传统文化作为基础那它的发展是不完全的,如果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离开了传统文化,那就没有了根本,也就没有了中国特色。

2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特色

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建筑体现,这也与当时的文化、宗教、记忆等有关,比如由于唐朝对佛教文化的推崇,使得各种塔式建筑相继产生,比如大雁塔、少林寺等;而清代则对山水园林有着独特的喜好,以至于产生了圆明园、苏州园林等极具艺术气息的建筑群体;而紫禁城则是我国皇家封建建筑文化的典型代表。这些不同时期的建筑无不显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与哲学。

从中国传统建筑的建设来说,其也是中国儒家、周易或者道家文化理念的融合,在这些建筑中特别注重天人合一的境界追求,以期望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平和、含蓄而又深沉的特质融入建筑之中,讲究对称布置,通过南北中轴线将建筑群体进行划分,比如典型的紫禁城和极具民间特色的背景四合院,这种顺应自然天时的建筑文化特色是也是现如今我国建筑需要注重的方向之一。

而从中国传统建筑的外形特征来说,其多以群体建筑为主,其装饰也非常讲究,特别喜欢将石雕和木雕文化融入建筑外形中,使建筑更加主人的喜好与文化内涵。比如台阶周围配以雕饰、栏杆,以显示古代家族的威严与庄肃;门窗配以花纹、色彩等,以显示建筑的华丽性,将建筑本身施以彩绘与雕刻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又一典型特征。

3现代建筑中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分析

3.1传承总体原则

在现代的建筑设计中,对于传统文化或传统建筑设计理念及内容,所采取的态度和总体原则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于优秀的设计理念及建筑文化,要加以保留,而对于不符合现代建筑设计发展的“糟粕”内容,要予以剔除。同时,对于传统建筑设计的传承不等于盲目的照搬照抄,而是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使传统的建筑文化在新时期焕发新的生命力,适应现代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需求

3.2传承的方式

所谓传承,不是一味的向历史伸手,简单的仿制。在我看来传承体现在以下方面:(1)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对我国传统的建筑物进行保护,保护传统建筑就是对我国历史的保护,就是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保护中不断的创新与发展,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2)对民众展开传统建筑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再者就是对传统建筑的营造手艺的研究和传承。只有把古建筑完好的保存下去,才能有供一代一代人研究的基础;只有对民众开展传统建筑文化的教育,才能更加有效地保护古建筑,同时提升大家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传统的追求;只有研究和传承传统的营造手法,才能进一步的理解传统建筑的营造和内涵,才能更进一步的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以及理论支持。

3.3传统建筑外形的传承

现如今,城市各处的高楼大厦愈发成为城市的名片之一,极具特色的建筑外形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形象、扩展城市知名度是非常有益的,比如广州塔、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北京央视大楼等现代建筑也已成为广州、上海和北京的建筑名片,在这些建筑中然后设计运用中国传统建筑外形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比如广州塔的弧形线条、圆形的对称布置;中国馆的天人合一理念等无不将中国传统建筑外形通过现代建筑技巧得以体现,更加优质的呈现了建筑所具有的的向心力和文化价值。甚至,在现代建筑中可以讲居住建筑群体、园林风格进行融合。

3.4传统建筑符号的传承

对于现代建筑来说,很多城市过分的追求高楼大厦,在建筑符号运用上显得有些单一,这与中国传统建筑中丰富、多元的建筑符号是不相符的,因此,如何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符号体现运用到现代建筑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符号来展示建筑的独特标志、显示主人公的个人喜好、或者城市特色,比如将市花的符号融入到城市现代建筑之中,将动物图腾映衬在建筑外形中,这方面可以在企业建筑群体中得到运用,如果华为将他们的狼性图腾文化运用到企业建筑群体中也是一件非常有创意的建筑体现。但是,在现代化的建筑中运用传统文化符号,不能只注重对传统文化符号的堆砌,更加需要注重文化符号的内涵与建筑价值的融合,通过文化属性将现代建筑与传统符号连接起来,注重建筑整体与符号细节的和谐之美,这是现代建筑进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符号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4结语

传统建筑文化的历史就像一条川流不息的长河,一直在不断的变化,不断的吸纳,创造出了具有各個时代特征的建筑风格。相关建筑设计人员应该从传统建筑文化中吸取营养,并与现代设计发展相融合,推动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迈向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道教义理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探微[J].付声晖.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2]中西传统建筑文化影响下建筑的差异[J].张秀娟,杨文静.门窗.2017(07).

(作者单位:汉嘉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①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② )

建筑文化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文化 ;建筑环境

引言

建筑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与社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富含了无数智慧的结晶。新时期喜爱,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建筑艺术也被赋予了新的任务,既要保持建筑设计的基础功能,也要在此基础上追求生态环境与当地文化的地域性结合。

一、建筑文化根植于人居自然环境之中

不同的地域自然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日照角度、日月潮汐、水流风势、气温、气压、食物、土地、水质、植被等等。作为人与自然中介的建筑,对外应有利于形成小区外部环境,对内应有利于保障人居的室内环境。这些建筑像植物一样,落地生根,合天时,合地利,适宜于地区自然环境的要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在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在中国的海南岛和台湾岛,椰林茂密,气候炎热,人们用椰树叶、棕榈叶盖起了适应热带雨林的茅草房、小木楼,通风、凉爽、轻盈、简洁,建起了热带雨林建筑。在中亚、西亚,在中国的西部高寒地区,人们用石块垒砌、依山就势盖起了石板建筑,避风、挡雪、保温、御寒,筑成了高原山地建筑。如中国的西藏、青海、四川等少数民族在中国西部依山就势建起了各式各样的山地建筑群。在中国的黄土高原,漠北戈壁,雨量稀少,气候干燥,人们利用山边、土坡挖洞筑房,建起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生土建筑。甘肃敦煌艺术陈列馆把建筑埋入山坡下,半开敞式入口,山坡挡墙甬道,生土式建筑特征十分明显。在美国的东部,在澳大利亚,在中国的南方,雨量充沛,气候温和,人们用木材、砖瓦依山就势,因地制宜,盖起了遮阳避雨、通风透气、造型别致的湿热地区建筑。

这些建筑形式多样,风格各异,适宜于不同地区自然环境,与风景、林木、地形融为一体,形成了根植于自然环境的各种建筑文化。建筑既要根植于自然环境,又要服从于自然环境,这是建筑师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二、社会时空环境差异造成建筑文化的多元化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欧洲国家、美洲国家、亚洲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国度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各地区的文化习俗也不同。不同地区的人居社会时空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建筑文化的时空性和多元性,因而产生了古代的或现代的中国建筑文化、俄罗斯建筑文化、东南亚建筑文化、欧美建筑文化、非洲建筑文化等等。欧洲的古希腊建筑、北非的古埃及建筑、南亚的古印度建筑、古代中国建筑是世界民族建筑文化的历史源流。天主教、耶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的形成和发展,深刻地影响到信仰宗教的国家和地区,也深刻地影响到这些地区建筑,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宗教建筑文化。

中国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沿袭至今,既古老又博大,自古以来受到儒家、道家、佛教、禅宗等思想伦理的影响。特别是儒教统治中国2 000多年,根深蒂固。这种文化把儒、道、佛、禪各种思想观念兼收并蓄,融为一体,光辉灿烂,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建筑文化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地域、民族性的建筑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国际性建筑文化,国际性建筑文化也可吸收、融合新的地区与民族性建筑文化。在当今世界里,建筑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既包含前者向后者的转化,也包含后者对前者的吸收与融合。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相互补充,彼此影响,共同发展,只有保护和发展丰富多彩的各民族建筑文化,促进世界建筑文化的多元化构成,最终才能建立一个 “和而不同”的人类社会。

三、中外建筑文化的发展与交融

建筑文化处于全球“大文化”系统之中,各民族、各地域的建筑文化在此共生共荣,组成了世界建筑文化的交响曲。全球化的社会进程给文化交流带来了碰撞与会合,冲突与交融。

几千年来,中国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渊源流长。佛教文化本来发源于印度,随着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唐代玄奘法师赴印度取经传经,佛教影响中国2000多年。但是,佛教的内容,佛祖的像貌,佛庙的形制与中国文化交融,形成和发展了独特的中国佛教建筑文化。

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近代出国留学归国的建筑师,大多数是留美的学者,他们受当时西方学院派建筑文化观念和中国国粹主义建筑文化观念的双重影响,强调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重点在建筑风格上,第一次创造性地设计出了一批精品,开创了中外建筑文化交融的新纪元。例如由第一批留美建筑大师吕彦植先生20年代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南京中山陵等等,在当时中国建筑界的确起到了石破天惊的影响,推动了中外建筑文化的融合进程。

新中国建国初期,中国政体、机制照搬苏联模式,中国各地建设了一批具有俄罗斯建筑文化特征的建筑,形成和发展了中国50年代“社会主义”建筑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又一次打开国门,引入西方经济管理模式,模仿“欧陆风格”、港台建筑,后现代主义几乎风靡全国,形成和发展了中国80年代“改革开放”建筑文化。不言而喻,世界各国的建筑文化均要受到当时当地政治体制、经济状况、技术水平的约束,相互冲突,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然而,什么样的交融和交流具有生命力,经受得起时空的考验?只有那些吸取了东西方文化精髓,融合为本民族的地区与民族性建筑文化,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四、古今建筑文化交融的探索和追求

古今交融,古为今用,必须分析“古”与“今”在建筑内容上所发生的变化。这些质的变化是社会制度、生产技术、生活习惯、工作方式、文化观念、建筑材料在建筑领域引发的必然结果。正如吴裕容先生在评价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艾菲尔设计的艾菲尔铁塔时指出的:“人们试图让每一种艺术适应人类生活发展的新方向,并且使所有的人类活动与迅速变化中的时代所造成的新情感相适应。”古今交融探索的是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问题。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有着许多特点,如建筑群的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富于变化;建筑造型,丰富多彩;空间分隔,灵活多样;室内装饰,讲究内涵;色彩运用,五彩缤纷;庭园绿化,更是含蓄活泼,变化万千,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在创作现代建筑当中,当代建筑师应吸取古代建筑文化丰富的营养,按现代化多方面的要求,从分析各种矛盾中探索和追求适应人们生活发展的新方向,并且使人们的建筑活动与迅速变化中的时代造成的新情感相适应。

新中国成立以来,围绕继承中国传统,发扬民族形式,创作建筑艺术美的问题经历过多少次探索和讨论。经历了解放初期模仿“大屋顶”的怀旧复古时期;经历了批判复古主义,照搬苏联“模式”的教条主义阶段;经历了文革批判洋奴哲学,推行“干打垒”穷过渡的年代;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崇尚西方,风靡“欧陆风情”时期。经过反复摸索的艰难曲折以后,中国建筑师开始走继承传统,适应功能,采用高新技术,探索古今交融,实现建筑创作现代化的正确之路。

结语

综上,我们这一代建筑师应当牢固地树立起“科学的建筑文化观”,以中国文化为主体,加速建筑文化与环境、与民族、与社会、与时代的交融进程。在建筑设计时形体美要考虑,还要以生态学的角度来发现建筑的美,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在被努力创造的同时也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建筑环境艺术主旨不仅要创造出和谐统一,在此基础上,还要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闫启文,吴维霞.浅析地景建筑与环境的融合[J].美术大观,2012(9):146-146.

[2]卓琪淞,汪海鸥.浅析建筑与环境的融合[J].住宅科技,2015(4):41-43.

[3]潘嘉敏.传统性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体现与传承[J].住宅与房地产,2017(36):10-13.

建筑文化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羌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的夏朝,但羌族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才正式得以命名,在历史长河中,羌族这一民族看似古老而又年轻。羌族人民有着坚如磐石的品质,即使面对巨大的灾难,他们依然挺立着民族的脊梁。北川作为羌族的集中聚集地之一,要研究新北川城市建筑风貌就无法避免羌族几千年的迁移发展历史。

关键词:羌族;新北川;城市建筑风貌

1 羌族的历史

羌族在2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十分活跃[1],他们住在西北和中原,包括黄河上游、黄河、沱江和岷江上游[2]。从秦朝开始,羌族部落逐渐开始向西南、西北地区迁徙,有的到达了岷江上游、大渡河和川西北的安宁河,而有的到达了青藏高原。

汉代,羌族人来到岷江上游。隋唐时期,羌族人迁往河湟,有的到达岷江上游的茂州,成为闽江流域最重要的民族。在不断的迁移发展中,他们遇到了许多当地的居民,并且与这些居民跟进行了顽强的抗争。在岷江上游,白石曾被羌族当作武器。现专家们得出的结论与历史资料的记载一致,都表明汉代的羌族人民定居在岷江上游。

自隋唐以后,羌族在中原的汉人与西部青藏高原的藏民之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来自中原的汉人与藏区进行了许多经济贸易的来往,这种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关系使羌族人民自愿被归化,为唐朝所管辖。长期定居在岷江上游的羌族人民受到吐蕃政权的限制,未被归化,这些羌族人与当地原住民和谐相处,逐渐成为今天的羌族。

2 羌族文化、建筑的多样性

羌族的历史是一个不断迁移与融合的过程。在迁移过程中,其他民族不断融入古羌族,最后他们定居在岷江上游,与土著人民形成现在的羌族,主要分布在现在的北川、汶川、茂县和理县。虽然羌族都集中在一个比较小的区域,但当我们去研究羌族的历史时,发现这一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迁移并带来了不同时期的文化差异。受外来民族的融合与影响,羌族的聚集地也产生不同的地区划分,这样的地区划分主要为原始的羌文化地區与次生的羌族文化地区,其中次生的羌族文化地区因为受到不同民族的融合与影响较强,我们又可以将他们分为汉羌文化区,藏羌文化区和汉藏羌文化区三种类型。

2.1 原羌文化区

原始羌族文化区是指茂县、汶川县北部、理县东部的大部分地区。由于地处羌族人民聚集地的中心地带[3],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小,羌族文化保存完好。他们为了体现鲜明的本民族建筑文化特色与传统,在聚集地的不断发展与建设中,有时采用黄壤为建筑材料,但是聚集地的大部分建筑还是以石头建造的,石头砌的墙外侧自上而下倾斜并且与外部的地面相互垂直,免去了施工的过程中的繁杂步骤,这一切都基于代代相传的高明建筑技术与丰富的技术经验。

2.2 藏羌次羌文化区

在北川的西北部地区,因为身处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并且在地理位置上接近西藏藏族的聚集地,所以受藏族文化的影响较大,产生来了次生的藏羌文化。当地的风俗习惯等方面与邻近的藏族文化十分接近,在建筑形式上引入了大量的藏族建筑元素,当地的窗户多为U型窗就是藏族传统建筑的特点之一。

2.3 汉羌次羌文化区

汉羌次生文化聚集地区现位于四川茂县的东部,北川县的西部地区,这两个地区是汉族与羌族共同生活的区域,当地的民俗文化与汉族文化逐渐融合。一方面是因为封建时期中国政府的强制管理,另一方面是因为羌族人民是智慧的民族,他们因地制宜,主动吸收与学习先进的文化。随着时间的变化,独特的汉羌文化应运而生,汉羌文化在语言、建筑、生活等方面与其他次生羌族文化有所不同。

2.4 汉藏羌次羌文化区

汶川县中南部地区在汉族、羌族、藏族三个民族的交界地带,既受汉族文化影响,又受到周边藏族文化的影响,因为吸收文化的程度不同逐渐演变成极具特色的汉藏羌文化,三个民族之间的不断交流融合形成新的特色,这一特色也体现在建筑上。

3 地震前北川县的形象

曲山镇位于北川县,面积122公里,原总人口2.4万人,其中羌族占6.2%。曲山镇是地震前北川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展示北川羌族文化形象的第一扇窗口。改革开放以来,经过社会各界和群众的努力,北川县建设成果明显,但随之而来的缺点也显而易见,改革开放虽然大力提高了国家的经济水平,但盲目的追求经济提升导致一些地区的发展误入歧途,忽略了当地遗留下的优秀的、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以建筑为例,北川县只在表面上运用了一些随处可见的羌族建筑特点,整个地区的羌族建筑风格缺乏统一,以至于出现了羌族风格、现代化风格,甚至是国外建筑风格混在一起的现象,降低了当地的整体形象与内涵。与全国大多数的县城相比,北川县的形象特点不突出,北川县的建设无法支撑“全国唯一羌族自治县”这一城市形象。

对于一个意图大力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产业的山区县城来说,城市形象不尽人意无疑是一个致命的弱点。虽然北川县旅游业的发展在震前已经初具规模,但不难发现,在北川县的现有旅游产业中,旅游模式以自然景观为主,而不是典型的民族风情旅游。地震后,大量的旅游资源被彻底破坏,利用羌族独特的传统文化发展北川县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当务之急,是北川旅游业灾后发展的最佳选择。建设一个风格统一、统筹合理、设计科学、富有羌族风情的新北川县成为该地第一要义。

4 北川羌族建筑的特点

综合分析认为北川地区的羌族是受汉文化影响最大的民族,但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羌族人民的文化不断地跟周围其他的文化交流融合,仍然保留着“居山中,石为房”的建筑特色。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建筑语言,本文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和归纳四川省北川县羌族建筑的特点。

4.1 村庄布局变化特征

长期以来,由于地理位置所带来的自然资源条件的制约,以及民族血缘的影响,羌族聚集地的传承保护工作做得非常好。但过去的部落战争不断发生,各民族之间的摩擦不断增多,特殊地理位置所带来的自然灾害、疾病等因素也是的羌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破坏与分离,不得不产生新的融合,一路搬迁。历史上的北川羌族村落正是如此。

在距山谷约300米的陡坡上,是明清以前北川羌族的主要部落[4],山间山谷中的小水坝并不是当地羌族同人民的第一选择。近二三十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变化的速度和进程进一步加快,总体变化表现为山寨由坡向谷、农户由分散向集中、人口由山寨向城市迁移的特点。

4.2 建筑风格特征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当时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们通过各式各样的方法与手段对当地的少数民族进行强制控制,使这一交界处成为“附庸”。从唐代到明代,强制性的“附庸”从未停止过。北川羌族吊脚楼至今仍保留着古碉楼的风格,木石结合的建筑风格十分有特色,北川羌族的木结构建筑大多是用大小不一的瓦砾或石块建造的,有的甚至是整面石墙。在建筑的其他元素方面,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如翠华门、泰山石干堂、木花窗……同时,羌族建筑在运用这些汉文化建筑语言表现出自身特点的同时,还表现出建筑灵活的特点,不刻意复制,不拘束,刚柔结合,风格独特。

4.3 区域气候影响与板式坡屋面的应用

据记载,魏蒙大地上有一些房屋,汶川东部也有一些房屋。汶川以东是指绵义羌丰地区,是介于年降雨量1300毫米的温暖湿润气候区和年降雨量只有500毫米的干旱河谷区之间的过渡地带,北川羌族也在这里,此地区年降雨量约1000毫米。任何用砂石做成的屋顶坡度都只能在1%~2%,经不起大雨和雨水的侵蚀[5],只有坡度较大的坡顶才能适应这种气候。因此,北川自古就有坡屋顶的建筑,坡屋顶用小青瓦或石片覆盖,内有桶木结构支撑[6],四周用木板围成,下圆用石墙支撑,土石墙支撑,形成土石方结合的建筑特色。

5 新北川建筑风格定位的必要性

重建北川担负着发掘、继承和保护羌族独特文化的重任,使其得以弘扬和发展。四川省北川县的广大羌族人民对自己民族传承下来的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有着深刻的感情,他们迫切的期望通过现代化的理念与技术手段来建立新的属于北川羌族的历史文化名城,满足内心的民族情感。既要彰显羌族文化的宽容,也要彰显羌族文化的个性,只有这样,北川县才能比其他羌族城市更具竞争力和吸引力。

6 新北川的建筑风格定位

四川省北川县有1400多年的历史,并且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源、自然资源,所以研究新北川城市建筑类型,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自然资源进行细致的总结归纳,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精华部分运用到建筑上,确立其风格。由于独特的历史条件,羌族的独特风格应该贯穿于北川新县城的建设始终,北川新建筑应体现羌族民族特色,把新北川建设成为现代羌族自治县势在必行。

7 总结

建筑既能表达一定的精神内涵又能反映城市的文化面貌。现在很容易找到一些“古色古香”的建筑,但这些“古色古香”的建筑都只是采纳与放大一些当地建筑的表面形式,只是在外观与形式方面进行新建,而不是在建筑设计上反映民族几千年的精神文化,这种做法是空洞的,无效的。而这种做法又被大量运用到“四异”建筑的现代建筑中,这种建筑的存在与我们当前社会追求效率的社会氛围有关。当下四川省北川县的建筑设计应该体现羌族的固有文化特色与大禹文化这两个重要的民族文化[7],同时要避免使用粗俗、肤浅的符号,引用暗喻、隐喻的手法体现羌族文化的特色。应该对羌族的传统和信仰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与归纳,从中提炼出对羌族建筑文化独特性的新理解,对羌族的文化特点进行抽离,并运用其进行建筑改造,建立历史与现实、建筑与环境的联系。

震后新北川的城市发展与建设进程中,要有合理的统筹规划,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调查,了解当地各地区的状况,统一规划。要运用各种不同的设计理念与手法建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表现出不一样的羌族民俗风情,落实城市规划,只有利用这种方法才能真正做到传承与延续几千年的羌族文化,才能真正做到展望未来,建造出一座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与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得到突破,发展成熟,传统的羌族建筑形式不能较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因此羌族建筑需要不断的更新。一方面,我們需要城市建筑充满强大的羌族风情;另一方面,现代化的新城市需要新的建筑实现新的功能,这两者看似矛盾,但在实际上可以通过巧妙的设计和控制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8 结语

只要羌族继续存在,羌族文化的根基就不会被动摇。羌族人民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承受了历史造成的痛苦,羌族人民只有紧紧抓住机遇,为保护和发展羌族优秀文化传统作出更大贡献,这样才能可以更好地发展新北川县,传承和弘扬羌族文化。

参考文献:

[1] 陈科.北川羌族村寨的灾后重建与发展——以吉娜羌寨为例[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1.

[2] 李伟.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民居文化研究[J].美术大观,2008(09):184-185.

[3] 罗琳.社区参与式旅游发展模式个案研究——以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五龙寨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2):59-62.

[4] 唐光孝.四川平武白马藏族北川羌族村寨布局与建筑形式演变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08(02):134-139.

[5] 成斌.四川羌族民居现代建筑模式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6] 马宁,钱永平.羌族碉楼的建造及其文化解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20-23.

[7] 宋波.西部民族地区本土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开发[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07):66-70.

作者简介:马品磊(1973—),男,山东济宁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建筑艺术空间设计与理论。

建筑文化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一、课题概述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

1.国际化、全球化迅猛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以高科技、现代经济为主轴带动政治、文化等全方位、全球化发展的进程已呈迅猛之势。这就要求步入国际化快车道的城市公民,特别是发达城市社区的人们,要有世界的理念、国际的视野。开发利用社区文化、本土文化以及多元文化资源构建学校教育新课程,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是我国课程改革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构建,是学校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途径。

2.我区我校美术教育发展的需要。我校地处浦东联洋国际社区,社区主题定位在中高档国际社区的理念, 整个联洋社区注重文化底蕴方面的建设。大拇指广场因收藏了法国超现实主义艺术大师恺撒的传世名作《大拇指》雕塑而得名。原社区中的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成为了全球首家大型开放式博物馆——证大喜马拉雅美术馆,现因扩大规模搬迁至社区周边。社区周边还座落着东方艺术中心、上海科技馆等大型文化建筑等。联洋社区居住着众多社会名流、精英分子、海外人士。我校现有境外学生80余人,学生家长有一半是从世界各地留学归国的“海归”,他们对现代化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教育有着强烈的需求。在联洋国际社区和学生家长的支持下,学校每年圣诞节前后会举办“世界文化周”活动,在“班级社会实践活动”中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类实践活动资源。

(二)相关研究的概述

开发利用社区文化、本土文化以及多元文化资源构建学校教育新课程,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指出:“学校教育应积极开发与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教学最好是从实地实物的观察入手,这就要把美术教学资源和学校周围的事物补充到教科书里去,使教科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美术教学活动不能只是课堂上的理论讲解和动手操作,还必须让学生到真实的社会中去获得各种切身体验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

1.实践价值:为素质教育注入了与时俱进的内涵。素质教育是我国今后十年乃至更长一个历史阶段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素质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丰富完善的。通过探索开发社区文化资源及多元美术文化资源、构建校本课程(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途径,努力培养学生的认同本土传统文化、理解多元文化,确立主流文化价值观,传承与构建民族精神等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社会实践活动及审美创造等综合能力。通过发挥社区优势,开发联洋社区文化资源,可以弥补学校美术新课程资源的不足,使学校更好的融入社区,并促进学校美术教育。由此,课题组对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课题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理论价值:本课题的实践研究,对于审美创造价值、探究学习价值、统整学习价值、文化认同价值等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概念的界定

现对本课题名称的主题词作一简释。“社区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区成员在社区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本社区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开发社区文化资源”是指社区文化资源包括民俗、文艺、科技、教育、环境、精神文明等各方面的内容,带有明显的原生性和多维性,要充分挖掘、筛选,并做必要的加工和改造,使社区文化资源真正成为校内美术课程资源的补充,拓展和延伸。“开发社区文化资源建设美术校本课程的研究”,是指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文化的资源,建设具有探究型和校本化特征的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种课程研究模式。课程资源核心要素,包括人文要素和造型要素这两个方面。

1. 人文要素包含审美要素和道德要素

审美要素:在美术“本土化”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其基本的视觉艺术素养与相关学习能力,学会利用艺术的方式表现生活与想法。

道德要素: 增强对本土文化精神内涵的了解和认同感,培育对社区文化的情感依恋,激发对民族文化的艺术感悟力,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2.造型要素包含形式要素和技能要素

形式要素:各种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以及各项单元主题活动和项目研究活动。

技能要素:通过写生、装置、参观、考察等方式进行表现,体验不同材质,形态、肌理、色彩的造型美感 。

二、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依据“现代艺术与城市社区文化”的联洋社区文化特色为背景,深入解析社区中的教育文化特点和个性,有针对性地在学校美术课程活动中有效开发与利用社区文化资源。

2.选择适合学生认知和表现的内容,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各项单元主题活动和项目研究活动,不断尝试经历各类综合的视觉艺术实践学习,促使艺术实践能力、综合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整合发展。

3.通过创设一定的校园内外的文化情境,体验社区文化的精神内涵,加深对其历史的了解和艺术、建筑等社会功能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并揭示开发社区文化资源、建设美术校本课程的规律。

(二)研究内容

课程研究的内容由课程理念和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法与策略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构成。

第一,课程理念与价值。创设围绕人文主题展开的美术与其它学科综合学习的活动,营造发展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艺术实践情境;课程具有审美创造价值、探究学习价值以及文化认同价值。课程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其一是统整性学习特征,改善单纯以美术学科知识体系建构的课程教学,开展美术与其它学科、与班队会活动统整的课程教学活动。其二是多样性特征,架构多样性的课程及学习模块,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社会实践及学科学习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素养。其三是探究性特征,引导学生以项目研究、单元主题活动为主要学习形式,充分利用课余及假期到校园、家庭、社区中进行探究性学习。其四是人文性特征,选择和开发具有历史文化和审美内涵的社区文化课程资源,实施以人文主题主导的课程教学活动。

第二,课程目标。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各项单元主题课程活动,包括对美术文化课程资源的探索开发,不断尝试以不同的美术样式以及其它学科统整的实践学习,更多的体验审美与创造乐趣,获得审美经验和探索学习经历,促进对社区文化

第三,课程内容。我们充分开发和利用了社区文化资源包括:社区中的建筑(艺术馆舍建筑、宗教建筑、商业建筑等)和广场上的雕塑;联洋社区中的节日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社区中的艺术场馆资源,如喜马拉雅美术馆展出的古今中外艺术展;社区广场上的主题设计;参观超市、商场和个性化店铺,接触现代设计作品等等。

设计美术学科与社区文化相融合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及设计美术学科与社区文化相融合的课堂教学活动。

第四,课程方法与策略。美术文化资源开发的方法和策略,就是开发课程、实施课程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其中包括资源开发研究的“五步操作法”和资源开发研究的两个活动策略。“五步操作法”,即“考察记录→梳理研究→感悟体验→展示交流→总结评价”。两项活动策略是指探索寻访活动策略和文化情境体验策略。

第五,课程评价。包括课程活动形式内容的评价、学生和教师能力发展的评价;设计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方法和途径,包括适合课程实施的综合性评价方法,以及利用各类校内外课程活动载体的多元评价途径,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和学生个性的差异性。

三、基本做法和经验

(一)基本做法

1.开发利用,挖掘适切资源。对课题组而言,开发社区文化资源建设美术校本课程是个全新的课题。联洋社区的文化资源是非常丰富广泛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适合运用到学校美术课程中,我们依据“现代艺术与城市社区文化”的联洋社区文化特色为背景,深入解析社区中的教育文化特点和个性,有针对性去选择适合学生认知和表现的内容。

2.深入社区,体验综合实践。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社区浓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方面去关注社区,接触社区、走进社区。如:运用调查的方式认识了解社区中的各个雕塑作品,运用写生的方式感受社区不同风格的建筑类型,运用实践的方式体验社区丰富的坊间文化活动等等。通过各种综合活动,让学生了解了社区的人文历史,自然环境,风土人情,从而认识社会,感受社会与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

3.项目探究,构建校本课程。我们将本课题的实践研究,通过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形式,与校本课程建设有机整合,并制定了的探究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见下表)。

说明:《联洋社区“智慧树”》凸现了集生活体验、社会实践、艺术创意为一体的课程特征,上述五大项目调查组以探究性学习为主要活动形式,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并通过“专题探究”、“主题活动”、“实践体验”的形式建构校本探究型课程。每一调查组也都制定了相应的课程实施方案,以增强操作性、检测性。

4.注重评价,方式多元规范。课程评价的核心是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通过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和个性的差异性等,建立了可操作的开发社区文化资源的美术校本课程评价体系,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发展性评价体系。“课程评价”分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和教师的发展性评价两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即建立学生自我评价的评价体系,形成了问卷式自我评价方式和建立学习档案袋的自我评价方式。通过开发社区文化资源建设美术校本课程的开设,学生在认知、情感、能力、价值观等方面有何收获与提高,及对学习成果的评价。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即建立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评价体系,指导教师在课程开发、实施中的表现(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等)及对相关文案(校本教材、讲义等)的评价。建立以课程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校本课程评价制度。评价使课程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5.把握动态,着力反思改进。把握动态是对当前主客观情境中影响、干扰项目研究的动态因素的捕捉与掌控,是对预设研究方案补充、调整与完善。如“以社区内各国餐馆为对象,开展调查活动”,就是根据二年级组在“世界文化节”时开展的“世界美食文化”而补充的。又如,调查组在深入社区调查后,学生发现社区中有很多类型的茶室和茶铺,学生感受到了浓浓的社区茶文化,学校的茶文化也是非常浓郁的,不仅有着耗资30多万的茶艺专用室,而且本课题组的周靓雯老师不仅任教美术,而且她也是资深的茶艺教师,所以我们又开发了这一项内容。而反思改进则是在实践过程中针对疑难困惑等所作的思考和对策。如原项目设计中尽管有考虑到家庭对课题研究的影响力,通过对前半年的项目研究或者说课程实施的反思,发现不少学生家长参与的热情高、点子多,所以在探究节日文化的时候,在圣诞节前的“世界文化周”活动,均邀家长积极参与,由此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增强了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力量。

(二)基本经验

1.促进目标达成的基本策略

为使目标顺利达成,在方案设计和正式启动时选择了两个主要的策略,并贯串于课题研究的始终。

⑴探索寻访活动策略。即提供学生探索考察社区历史、文化及建筑等的学习活动平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让学生运用美术等学科语言,发表独特的见解。使学生都能以学习主体的角色投入到一项或几项探究型项目(课题)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同时得到来自教师、家长、社区有关人士的指导、帮助,着力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也是探究性学习的特征之一。

⑵文化情境体验策略。即创设一定的校园内外的文化情境,体验社区文化的精神内涵,加深对其历史的了解和艺术、建筑等社会功能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因为我们是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对于感受社区文化处于浅尝性的阶段,因此,以实践活动中我们注重文化情境的创设,并让学生以感知体验为主。设计具体、生动、趣味、符合少儿身心特点的实践活动。无论是学生动手制作,还是上网搜索;无论是学生实地调查,还是书刊查阅;无论是学生自主探究,还是合作研讨,都与源于生活的认知活动紧密关联。这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上选择的研究策略。

2. 促进目标达成的基本方法

⑴行动研究法。即根据拟定的第一步行动方案,展开实践活动,推进课题研究;在实施过程中,对实践活动的开展及时了解、考察、认真记录;最后反馈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找出问题及原因,修改、调整、完善计划;然后进入第二循环的行动;多次循环往复,推进课题研究的发展。

⑵采集调查法。即在开始前实施前期调查,在过程当中实施过程调查,在最后进行效果调查。调查探究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饶有兴致地参与其中;起到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积极作用。

⑶案例分析法。即借助课程活动案例,对本课题提出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作细化的、具体的实证性研究。案例分析法,不仅能高度提炼了研究中的亮点,而且还可以验证研究的成效,成为研究过程中一个个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我们主要运用了类型采集调查法的教学活动策略。教学活动过程中,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对学校所处的联洋国际社区的文化资源进行了分类型的调查,包括“城市雕塑调查”、“艺术场馆调查”、“教育机构调查”、“超市商场调查”、“坊间文化活动调查”等五大类型文化资源的调查。

采集调查的核心内容是五大类型文化资源的发展现状和文化特征,尤其是体现国际社区的多元文化特征的建筑、雕塑、博物馆以及坊间生活、民风民俗等方面的内容。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组成了五大(资源)探究项目小组,运用了实地考察(写生摄影摄像、文字记录)、问卷采访(采访社区居民、各类学校机构,向联洋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集各类信息);网馆查询(到互联网及社区居民委员会等各类机构,查询取得相关资料)等采集调查的途径及方法。

通过对采集调查获得的资料进行梳理、筛选和分析,整理归纳出体现五大类型文化资源的发展现状和文化特征的相关资料,包括文字记录资料、图片影响资料、写生考察资料等,举行了“社区文化资源调查资料交流会”。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五大探究项目小组,收集了各类环保材料、废旧物品,设计制作“社区智慧树”系列装置作品,城雕调查项目组设计创作了“社区艺术智慧树”、“艺术智慧树”用丰富的综合材料、独特的造型语言表现了社区各座代表性城雕的艺术风貌及文化内涵(学生运用的综合材料有纸、木、麻、布质材料,有金属罐、塑料瓶、废光盘等材料,有图片、绘画、纸艺、陶艺作品等材料。)其它探究项目组也设计制作了“建筑智慧树”、“教育智慧树”、“生活智慧树”等艺术装置作品。经学校与社区的沟通互动探究小组的社区“智慧树”系列装置作品还被安置于社区的一些场馆内和户外的场地中。

开发及利用社区文化资源的过程,我们采用了“五步操作法”,即“考察记录→梳理研究→感悟体验→展示交流→总结评价”。(如下图)

我们把整个“开发社区文化资源建设美术校本课程的研究”研究确立为一个总的《联洋社区“智慧树”》教育教学案例,该案例凸现出了集生活体验、社会实践、艺术创意为一体的课程特征,是一项有价值的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四、主要成果和思考

(一)主要成果

* 实践成果

1.学生发展的成效明显。通过开发社区文化资源建设美术校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在相应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均得到有效的提升。在知识方面,学生们对茶艺、对世界主要美食、服饰、建筑和中外传统节日等有了基本认知。在能力方面,学生们在搜集、处理信息、电子小报设计、动手制作、主题活动筹划等方面的能力有了明显长进,特别是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意识和能力令人耳目一新,不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以显露。在素质方面,学生的文明礼仪、眼界心胸、团队精神等均有了明显提高。尤其是对社区有了更深的情感。现在丰富的案例中选取之二予以说明。

案 例 一:

多姿多彩的社区文化

结合每年学校举行的为期两周的“世界文化节”活动,我们设计开展了多途径、多方式、多内容、多形式的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展示了开发社区文化资源建设美术校本课程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二年级组的探究主题为“感受社区美食文化”,各班同学在前阶段探究社区中丰富饮食特点的基础上初步了解了世界多元的饮食文化。在本次“世界文化节”节上各班在老师、家长们的引领下认识并学做各国点心,在了解其他国家饮食文化的同时,弘扬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爱社区的情怀和多元文化交流包容的思想。

传统节日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标志性民族文化活动,集中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色。联洋社区居住着来自各国各地的居民,我校现有境外学生80余人,学生家长有一半是从世界各地留学归国的“海归”,社区的节日文化是非常浓郁的,尤其是在中秋、春节、万圣节和圣诞节的时候。鉴于三年级学生理解能力上的局限,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主要着眼于节日的来历、节日的纪念活动、节日的社会意义、节日的饮食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上。各班以“多彩的社区节日文化”为主题,开展制作电子小报、节日卡片设计、节日创意礼物的制作、万圣节服装走秀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们对节日文化有所了解、感知。

写生兴趣组围绕“丰富的城市雕塑文化”,开展了“社区建筑雕塑写生”、“社区建筑创意”、“雕塑制作比赛”、“世界模型建筑拼搭比赛”等精彩纷呈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巩固所探究的知识,加深学生对社区建筑文化的了解;同时每一个学生的知识积累、动手能力得到了展示和提高。

茶艺兴趣组的小茶人们向大家展示了红茶茶艺。通过活动,学生们了解了红茶的起源、发展及向世界传播的概况;了解了中外红茶文化的渊源和差异、茶文化的丰富多彩与博大精深,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思维。

案例二:

与世界顶级雕塑家TONY CRAGG(托尼·克拉格)对话

2012年11月5日,进才实验小学的同学们迎来了世界顶级雕塑家TONY CRAGG(托尼·克拉格)的宣传展架,这正是上海证大喜玛拉雅美术馆在学校进行的一场“流动美术馆”活动,同学们通过动手搭建积木进一步了解立体雕塑的创作。

随后,上海证大喜玛拉雅美术馆为学校图书馆捐赠了美术馆以往历届展览的画册40余本。美术馆的黄玥霖老师还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关于世界顶级雕塑家TONY CRAGG(托尼?克拉格)的讲座。讲座中,同学们还和黄老师积极互动交流,黄老师还为学生的精彩发言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同时,“与TONY CRAGG 对话”,也是进才实验小学美术课题《开发社区文化资源建设美术校本课程的研究》活动项目之一。学校组织学生前往喜马拉雅美术馆与艺术大师托尼·克拉格的作品近距离接触。美术组陆瑛老师还在美术馆体验区指导学生用废旧材料和彩泥现场模拟制作了精美的泥塑作品,一些优秀的学生作品还被美术馆所展出。俞心舟同学的作品获得了最佳空间造型奖,学校还荣获了最佳团队奖。本活动充分凸现出了集生活体验、社会实践、艺术创意为一体的课程特征,是一项有价值的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从一个个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开阔了视野,从这些作品中体会到了创造与表达的完美结合,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还能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生活、对社会、对心灵的思考。活动给予了学生一个全新的艺术体验,学生与当代艺术的距离拉近了。

* 文本成果

1. 基于开发社区文化资源建设美术校本课程的“探究性课程实施方案”(计总方案、子方案9份);

2. 基于开发社区文化资源建设美术校本课程的“学生探究性学习成果集”;

3. 编撰开发社区文化资源的“我们的智慧树”美术校本实验教程;

4. 《开发社区文化资源建设美术校本课程的研究》总报告。

* 音像实物成果

1.“社区文化资源开发与校本美术课程建设”展示会;

2. 以“多姿多彩的社区文化”为主题的电子小报、专题展板、活动照片、DV(主题活动)等系列音像资料(学校“世界文化节”时进行);

3. 《精品课展示》。

(二)几点思考

本课题在美术组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朱健朴老师的指导,以及学生家长、社区人士的辅助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虽然还不够完善,但也积累一些宝贵的经验。但在美术日常教学的有机结合和自然渗透,以及社区文化资源更深入的挖掘和充分利用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此,做几点发展性思考。

1. 进一步开展好以探究性学习方式为主的学习、感知、体验活动(包括主题活动、实践活动等)。还有,课程建设的科学性、规范性、创新性。在课程的内容选择和各年级(或低、高段)的衔接上还要作系统、审慎的考虑。

2. 进一步发挥每一个课题组老师的优势,特别是带动好年轻的老师,帮助她一起深入开展,让她们也品尝到或深悟到了教育科研之于自身发展的甜头,感受到因为课题研究带来的学识视野的拓展,理性思辨的发展,科研素养的提升,相关能力的迁移,以及自我价值的展现等方面。作为课题负责人的我要激励、引领教组员,共同进步,向学者型、学术型、复合型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教育[M].中国美术教育编辑部

[2]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朱健朴.育美经纬[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建筑文化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云南位于我国西南边疆,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以及多元的民族文化为当代云南地区建筑创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简要回顾了云南地区主义建筑创作的发展历程,并以当代地区主义建筑理论为基础对云南楚雄州民族博物馆进行案例研究,目的在于为当下云南地区主义建筑创作提供新的启示和方法。

[关键词]云南;本土建筑;地区主义;地区性;楚雄州民族博物馆

地区性是建筑的本质属性,在讨论建筑时地区的概念不可回避。从20世纪50年代对民族形式的讨论,20世纪80年代地区建筑风格的探求,到20世纪90年代追求地区特色的建筑创作,建筑的地区性与地区主义建筑创作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建筑界关注和讨论的重点。而云南地处我国的西南边疆,神奇独特的自然环境、社会条件以及多元交融的民族文化,为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云南地区主义建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云南本土建筑师从20世纪50年代末就关注云南乡土民居的研究,不断地从云南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民居中吸取智慧,融入到当代云南地区主义建筑创作当中。然而由于认识的局限,早期云南建筑的地区性研究以及云南地区主义建筑创作实践也一度陷于过于“形式化”的倾向之中;简单地将建筑的地区性与民族性等同,狭义地将建筑的地区主义理解为附着于建筑外部的某种符号象征,曾一度导致建筑设计在形式摹仿和符号拼贴上大做文章。虽然这些现象基本上已成为过去,但它却反映了一段时期内云南地区主义建筑创作的真实状况。

20世纪90年代是国内地区主义建筑发展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此时云南本土建筑师在地区主义建筑创作中开始自觉地转向对建筑内在本质的探讨,而云南楚雄州民族博物馆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回顾历史审视过去,将对今后云南地区主义建筑创作的探索与实践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1 云南本土建筑的地区主义探索

几十年来地区主义建筑一直是云南本土建筑创作的主要努力方向,许多本土建筑师和学者为之付出了长达几十年的努力。下面结合地区主义建筑理论对云南地区主义建筑创作的探索历程进行简要回顾。

1.1 从自发到自觉

云南地区主义建筑的研究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云南民居调研。由云南省设计院组成的云南少数民族民居调查组具体负责,先后对云南的十六个主要少数民族民居进行了详细调查。多年的调查收集整理并撰写了大量的文字资料拍摄绘制了大量的图片,最终于80年代集成出版了《云南民居》及其《续篇》,成为国内早期研究民居建筑的主要专著之一。建筑师是民居调研工作的主体,他们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自觉地将设计与调研工作紧密结合,从而形成了早期云南地区主义建筑创作的基本特点。

20世纪60年代以后地区文化在西方得到广泛认同,“乡土建筑”这种土生土长、自发的、匿名的建筑成为了地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当代地区主义建筑创作提供了基本的“原型”。与此同时,从乡土民居建筑元素中提炼和转换得到新的建筑语汇并运用到建筑创作中,成为了七八十年代云南本土建筑寻求地区特色的基本创作手法。虽然在当时的中小型建筑创作中产生了一些优秀的作品,例如云南阿庐古洞洞外景区、西双版纳主楼式宾馆等。但是由于这种设计方法简单易操作,大量的使用也导致了早期云南地区主义建筑创作陷入了盲目追求“形式”的误区。随着对建筑地区性理解的加深,这种单纯追求形式的摹仿而忽略建筑文化内涵的做法显出了弊端。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云南本土建筑师开始以更为自觉而理性的方法进行地区主义建筑创作。例如将建筑类型学的理论方法运用到乡土民居的研究当中,通过对乡土民居形式结构的深层解析归纳出建筑的基本“原型”,再从原型类推出建筑无限变化的形式,从而摆脱了早期对乡土民居建筑元素简单模仿与拼贴的肤浅做法。

1.2 从外在到内在

20世纪90年代以后,云南地区主义建筑、乡土建筑的研究主体发生了变化,由原先的建筑设计单位和建筑师转变为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和学者。这样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对云南地区主义建筑的研究与创作产生了影响,使得理论研究与建筑创作实践之间结合的更为紧密。这一时期云南的地区主义建筑探索呈现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外在的地区性向内在的地区性转变的趋势。

在这一时期场所理论和批判的地区主义对云南地区主义建筑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挪威建筑理论家诺伯格•舒尔茨在海德格尔哲学现象学理论基础上,为讨论建筑的地区性而提出了场所理论。舒尔茨在场所理论中讨论了“存在空间”、“场所精神”等重要概念,并进一步指出了建筑的本质是建筑的“地点性”而不是空间的意义。20世纪80年代,建筑理论家亚历山大•楚尼斯针对地区主义思想中民族主义、沙文主义以及怀旧、乡愁的情结提出了批判的地区主义。他主张理性的批判,从传统建筑、乡土建筑中抽象和还原出地区建筑的“本质”;在抽象、还原和转换过程中运用现代建筑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对传统建筑的空间、形式做进一步的提炼、概括,以寻找出属于该地区建筑的“特质”;同时也将建筑本身的营造看做是建构场所精神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的不断深入,云南本土建筑师开始自觉的关注建筑理论并从建筑与场地环境的整体关系入手思考建筑设计,在建筑与场地之间建构“场所精神”;开始运用现代建筑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对乡土民居建筑元素加以提炼、转换形成云南地区主义建筑的“特质”。从这些现象中可以看出云南地区主义建筑创作在这一时期开始逐渐走向成熟。

2 案例解析

2.1 项目概况

楚雄州是一个以彝族为主,苗族、哈尼族等多个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是世界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为地区主义建筑创作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楚雄州民族博物馆位于楚雄市郊与万家坝相连的鹿城南路一侧山坡上,地形上下高差20多米,场地条件极为复杂。博物馆建造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是云南当代地区主义建筑走向“内在”地区性探索的代表作品之一,下面就从三个方面对作品进行深入解析。

2.2 乡土建筑“原型”的提炼与转换

乡土建筑是地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植根于本土,自发的传统建筑形式为云南地区主义建筑创作实践提供了质朴的创作灵感。博物馆建筑创作并未直接从乡土民居中提取建筑元素和符号进行拼接,而是从当地民居中提炼、转换出基本“原型”即建筑的基本形式和基本空间,并结合现代博物馆功能需求以找寻“内在”的地区主义建筑的生成之道。(见图1)彝族逐山而居的独特生产生活方式与山地自然景观一道构成了其特有的山地人居环境——山地聚落与大地景观的有机融合。当地彝族民居以质朴的土掌房、一颗印(合院式)最具代表性,因此成为建筑师“原型”提炼的对象。

博物馆建筑设计首先从场地分析开始,由于等高线密集场地高差较大不利于博物馆展厅空间的水平展开;遵循“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设计原则将博物馆的大体量空间分解成多个较小体量,变不利场地条件为有利。于是建筑师从土掌房和一颗印民居若干较小的建筑体量顺等高线联排布置,上下高低错落的布局中提炼、抽取出建筑的基本“原型”,并转换构成了博物馆展厅单元的建筑基本形式。分置在不同地坪标高的展厅单元由室外连廊相连,自上而下错落丰富的轮廓变化构成了整体建筑群最基本的“建筑意向”(见图2)。土掌房民居是一种典型的由开放空间向围合空间过渡的民居形式,“L”型的建筑平面及院墙形成了半封闭内院和半开放外院结合的空间类型。建筑创作从民居中提取、还原出传统建筑的基本空间“原型”。围合封闭的展厅体量与轻盈、通透的连廊形成对比,环绕中央庭院的连廊在联系各展厅的同时形成了一种清晰的“边界”,围合出半开放的室外空间。这种提炼、转换民居“原型”的设计方法,已在当代云南 “内在的”地区主义建筑创作实践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见图3)

2.3 场所的建构

“场所”具有空间的一般特性,是由于人在特定空间中活动对周边环境赋予价值后形成的,是人们长期生活、经营的产物;为此可以把“场所”理解为:人与特定地点(空间)之间的某种特殊存在关系。因此,“场所”的建构成为建筑“内在”地区性的重要实现方式,博物馆建筑创作在这方面也进行了相关的探索。

由于场地条件复杂,博物馆建筑布局要协调好场地环境、建筑功能、建筑造型之间的关系。建筑群体在布置上通常采取建筑轴线垂直于道路而建筑体量平行于道路的布置方式。但这种常规的方法在这块场地上却遇到许多问题:首先主轴线方向的水平距离较短,在较陡的坡度上建筑群体难以水平展开;其次建筑群面向西南方向,西南方向用地较小不利于建筑群布置。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筑师主动适应场地条件采取了主轴线转折的方式布置建筑群,主体建筑由西南向南偏转45°平行于等高线布置。在减缓坡度延长水平距离的同时建筑群主立面朝向城市方向争取到较好的城市景观。主轴线两侧场地开阔顺势布置建筑体量,主轴线一直延伸至坡脚的博物馆序厅处转折,使之与道路产生垂直关系并在此处组织入口前区广场与城市道路自然衔接。这种从场地出发的应答式设计方法,使得建筑群与场地间从此建立起特殊的“锚固”关系,也为建筑和场地赋予了真正的意义。(见图4、图5)

2.4 地区主义建筑的批判性思考

建筑的地区性是地区文化在物质和空间上的具体体现,在地区主义建筑的创作过程中建筑地区性的表达成为了作品的关键。建筑地区性的表达在建筑创作过程中也有“内在”和“外在”之分,内在的地区性主要涉及建筑的空间类型以及场所建构,而外在的地区性主要是建筑的外部形式。然而任何建筑作品的评论都离不开对其形式的讨论,因此地区主义建筑的形式表达往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历史的局限性,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云南地区主义建筑创作多呈现出“具象的地区主义”特点,即在建筑创作中过于强调对乡土建筑外观、构件或整体形式的模仿,从而也容易导致地区建筑批判价值的缺失。

在民族博物馆的创作过程中,建筑师通过对彝族民居“原型”的提炼以及对场所的建构,较好地表达了建筑内在的地区性。然而,建筑外在的地区性表达上仍有遗憾之处。例如:博物馆屋顶设计在方案创作之初便围绕形式引发争论,方案最终选择了将坡屋顶与平屋顶相结合的折中做法。展厅单元利用前低后高的体量形成两块屋面,将前部体量的女儿墙适当升高显示出土掌房的屋顶意向,而后部体量构架与双坡屋面的结合做法则抽象地表达了彝族瓦房的屋顶形式。根据总图设计的需要,建筑群主轴线两端分别布置了民族厅和序厅。由于位置关系需要对其屋顶加以强调,于是采取了构架和四坡顶结合四角镂空的处理方式。这种从现代建筑功能、材料和建造出发,对大量乡土建筑元素进行提炼、转换以实现建筑地区性表达的做法成了当时的流行,然而这也让作品在外在形式表达上陷入了过于具象的地区主义。

3 结 论

多年以来地区主义建筑一直是云南本土建筑创作的重要努力方向。在全球化导致全球文化趋同的今天,云南地区主义建筑创作正面临着“双重边缘化”的尴尬处境。文章结合当代地区主义建筑理论对典型案例进行解析,从而发现当代云南“内在”的地区主义建筑创作探索的一般性规律。即崇尚自然、尊重地区文化,从地区视角出发实现建筑场所精神的建构;从乡土民居中不断提炼、转换出建筑的基本“原型”以现代方式加以再阐释;采取批判的态度处理建筑创作中传统与现代、内在与外在之间的复杂关系。

参考文献:

[1]单军.建筑与城市的地区性——一种人居环境理念的地区建筑学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郝曙光.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2006.

[3]云南省设计院编.云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4]沈克宁.当代建筑设计理论——有关意义的探索[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5]肯尼斯•弗兰姆普顿.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张钦楠,译.上海:三联出版社,2003.

[6]饶维纯.彝州建筑文化的探求——楚雄州民族博物馆创作谈[J].新建筑,1996(4):3-6.

[7]饶维纯.云南地域主义建筑研究的历程[J].云南建筑,2010(3):12-14.

[8]罗德启.摹仿拼接到融合创新——中国西南地域建筑创作历程与途径[J].建筑学报,2010(7):7-13.

[作者简介]奚雪垠(1985—),云南昆明人,昆明理工大学建筑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地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王冬,云南昆明人,昆明理工大学建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乡土建筑的当代演变与地区性建筑设计与理论。

上一篇:模仿创新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红豆杉生态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