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新闻传播论文范文

2024-01-23

新媒体视域下新闻传播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媒体;微电影传播机制;发展 一.背景

我们身处在一个信息大爆炸时代,获取信息为自己所用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必要的。可是在这个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微时代的到来,信息碎片化和快餐文化符合了当代人的心理需求,越来越成为人们文化消费的主流方式。因此,微电影应运而生我们也不能小觑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它为微电影提供了广阔的、可以依赖的栖息之地,例如:视频网站、微博、微信、腾讯空间等,与此同时,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手机、平板电脑、户外电子屏、移动终端设备等特有的特征:移动性、便携性使得时间有限的当代人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在坐车或者排队的时候,他们可以使用自己的手机观看一部微电影。微电影,顾名思义是短小的电影。一方面它与传统的电影相比有着很多不同的地方。它的核心本质特征是电影只有30秒到半个小时的播放时间;它在周期制作方面上,只需要几天到几个月的时间;与巨额资金投入的电影相比,微电影只有几千到上万之间浮动的投资成本;它拥有着比传统电影更广阔的播放平台——新媒体。另一方面,它与广告也有所不同。广告内容通常是生硬、单调、叫卖式的。然而,微电影巧是运用隐性的方式传播品牌,它妙地将生动震撼人心的小故事与品牌相结合,贯穿着情感,更容易吸引观众,与之引起共鸣。微电影可以说既是电影形式的创新,又是广告模式的创新。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微电影传播机制

何为传播机制?传播机制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传播过程中参与的要素,另一方面是在传播过程之中参与的要素之间是如何协调运作,保证该过程完整和顺畅。新媒体环境下的微电影机制在传播过程中参与的要素有: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传播效果。

(一)传播者

在传统的电影里,一部电影的制作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因此传播者大多是有着强大人脉、经验丰富和能够承担亏本风险的导演。而微电影就有所不同,它有着新鲜的血液——专业的团体和普通网民。制作成本低、周期短、平台广这些微电影独特的特征使得每个人都拥有机会亲自去拍摄制作,他们既可以自己写剧本、当演员,还可以做导演。

(二)传播内容

微电影将一个故事的情节高度浓缩配上流行元素,运用简单和直接的方法去演绎。这些故事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以父母子女、配偶之间的感情故事为主线的亲情篇;以男女之间的情爱为主题的爱情篇;传递正能量的励志篇;拥有大量幽默搞笑元素的恶搞篇。

(三)传播途径

传统的电影一般是选择在电视和各大影院播放,而与传统电影不同的是微电影除了利用这些传统的传播媒体平台,它还借助各大视频网站,微博,微信,腾讯空间等当代人越来越多的使用的新媒体来传播。新媒体环境下,为此提供的平台不仅广阔,而且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大。

(四)受传者

微电影的受传者主要是80后和90后这些年轻人,一方面,生活在新媒体时代,他们创新意识强,喜欢追求新事物,所以他们经常也很擅长使用各种新媒体:手机、平板电脑、户外电子屏、移动终端设备等。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他们通过开启WI-FI、3G、4G移动网络就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另一方面这也与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有关,对于时间有限的年轻人来讲,他们对浅显易懂的快餐文化独有情种。一个生动短小而精悍的故事在几分钟之内就可以被讲述,同时有着强大的网络推波助澜,微电影因而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这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五)传播效果

一方面,微电影的互动性强。传统的电影是借助单向传播媒体---电视来传播的,与此相比,借助互动传播的新媒体的微电影有着更有影响力的传播效果。微电影的出现,人们不必需要提前安排好时间去电影院观看,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他们可以在线随时随地观看,可以及时地发表观看感想与别人分享。微电影在微博、微信、腾讯空间的点赞、评论、转发下,它能够更多地被人所观看,无形之中增强了它的关注度。另一方面,微电影的开放性强。与仅仅局限于某些题材的传统电影特有的“我拍,你看”模式相比,微电影独辟蹊径地涉足更多领域:网络、游戏、广告、文学,它不断探索着新的传播模式。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微电影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的低俗化和同质化

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微电影也不例外。拍摄和制作微电影门槛较低,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微电影的创作和制作中来。有一些制作方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经常在电影中添加一些低俗、暴力的情节。众所周知,电影它是一门艺术,是用来洗涤人们心灵上的尘埃,启迪人们的智慧的一门艺术。适度恶搞的情节,可以博得观众欢心。倘若过度地为了博得观众的眼球而增添低俗、暴力的情节,不仅会使电影失去它原有的说教功能,还会在无形之中失去有一定知识文化的观众。由于微电影篇幅有所限制,它不能够过多的增添复杂的情节,因此微电影市场上会出现内容题材同质化现象。

(二)广告植入

有着庞大的观众群体的微电影,它的价值与日俱增,很多商家从微电影里看到了潜在的商机,开始着手在微电影里植入广告。商家和微电影联姻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人们也慢慢地注意到微电影中越来越多的电影被植入进来,它开始变得商业化,慢慢失去了它固有的讲述故事的完整性和感染性。

四.可实施的对策

(一)增强创新意识,以丰富内容为主

不仅要不断探索创新传播微电影的营销手段和科技,还要力求内容的丰富多彩避免内容的雷同。在故事情节的安排选择上多下功夫,争取做到有创意、有趣贴近生活,给观众带来意外观看的惊喜。同时要注意挖掘电影的深度,最好能引起观众对人性和价值的思考和感悟,能够真正做到有社会关注的价值。我们拿一个成功的案例微电影《老男孩》来讲,这部微电影,讲述了为了心中的梦想而不断奋斗的80后的故事,该电影上映之后,取得了高达七千万的点击率,他成功的很大一部分应该归功于它做到了内容的丰富、有一定的深度、传播着正能量,引起了发愤图强积极向上年轻观众的共鸣。

(二)全方位整合、持续推广

微电影的广泛传播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两个途径。根植于网络而兴起发展的微电影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提供的平台来增强知名度,还要积极利用数字媒体,研究表明,在我国,电视观众群体依旧是很庞大的,且多以老年人为主。因此,对于微电影来说,为了挖掘更多的潜在客户——老年人,可以在制作拍摄方面,多添加一些与老年人生活贴切的故事情节。在线下,努力提高线下活动参与度,可以考虑在人群聚集的营业厅和机场播放影片,也可以在旅游大巴上循环播放。通过国内外视频或社交平台,开展微博“微话题”有奖竞猜活动等。

(三)增强监管力度

针对市场上良莠不齐、滥竽充数的微电影,国家广电总局和互联网信息办在制定相关制度的同时还应该加强监督和管理力度,积极宣传制作拍摄健康有意义的微电影。

新媒体视域下新闻传播论文范文第2篇

一、广播新闻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变化

长期以来, 广播新闻作为人们接受新讯息的一种方式为人们的生活、工作都带来了一定的便利。广播新闻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内容简短却精准等特点, 为其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中奠定了强大的舆论引导功能, 继而让其为国家政策的实施、重大事件的传播都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手段。而随着网络的普及, 新媒体的出现虽然为广播新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阻力, 但新媒体的信息源却是基于报纸与广播等传统媒体的。下面便简要介绍广播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变化:

首先,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传播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传播主体上。政府机构、社会团体、企业组织等作为广播新闻的主要信息源, 在传统的广播新闻传播模式中, 信息的采集主要依靠新闻媒体记者, 新闻传播也依靠广播。而在新媒体出现后, 尽管其主要信息源未变, 但广播新闻传播的信息采集方式与传播方式均不再局限于媒体记者与广播。无论是手机、微博、微信还是各大相关APP都能进行新闻信息的传播与收集。最主要的是, 在这种情况下, 新闻受众本身也同样可以成为新闻传播主体, 这便拉进了广播新闻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其次, 其变化主要体现在组织结构上。随着新媒体范围的逐渐扩大, 广播新闻若想要得以长远发展就必须要借助新媒体的网络信息技术来实现广播与网络的双向融合, 为广播新闻提供新的传播方式。在组织机构上, 广播新闻在以新媒体网络为基础来实现革新, 形成全新的、强大的资源共享体系, 继而来让自身能够满足广大受众的新要求。

二、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

(一) 明确自身的受众定位

在新媒体逐渐拥有大批量受众的环境下, 广播新闻传播应当要舍弃原先的大众传播思维, 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明确自身的受众定位, 抢占住一定的受众市场。广播新闻可以依据自身的传播特性来稳固一批中小型规模但却有着高质量、高忠诚度的听众, 如此可以确保自身的生存。之后便以此听众为基础来继续发展扩大, 提高自身的影响力, 继而吸引更多的听众。在这种发展趋势下, 广播新闻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固有媒介资源、人力资源来保证自身的广播新闻质量, 再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来不断扩大自身的传播途径。

(二) 广播新闻的声音多元化

在广播新闻传播过程中, 声音是除却新闻内容本身之外的另一重要构成要素。恰当而又动听的声音可以为广播新闻增添活力、生机, 让其可以更快的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提高听众对广播新闻的认可度与接受程度。在过去传统的广播新闻传播模式中, 新闻的播报主要依靠播音员来完成, 而这种单一的播报形式在观众的热情减退后便很难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因此, 在新媒体的环境下, 广播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便应当要促进声音的多元化。多元化的声音可以彰显出广播新闻的独特优势, 让其在众多的新兴媒体中更具特色。主持人的语言特点、记者口述的语气语调、评论员的评述语言、主持人与听众的互动交流、广播新闻直播中连线不同现场的采访记者的现场声音、渲染新闻主题的背景音乐等等这些声音都是广播新闻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提高声音多元化时应当考虑的方面, 也是日后广播新闻传播的发展中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三) 信息传播互动方式趋于新媒体化

广播新闻传播不仅有着社会性、循环性、差异性还有着一定的互动性。而互动又是广播新闻传播的一种依赖方式, 比方说新闻节目中与观众的互动可以促进新闻的传播。因此, 广播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也仍然需要保证自身的互动性, 在日后的发展中也应当要借助于新媒体的方式来促进互动性。现今的广播新闻传播在互动方面也从最早的信件互动、电话热线互动、手机短信互动开始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而逐渐演变为目前的QQ、微博互动, 而随着微信的广泛普及, 广播新闻的主流互动形式便是微信互动。这种互动方式的变化也在很大一定程度上表明广播新闻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趋势已趋于新媒体化。

三、结语

终上所述, 广播新闻传播即使是在如今的媒介多元化、信息获取方式多种多样、新兴媒体不断涌现的新媒体环境下也仍然在媒体行业中占据着一定的地位, 它不仅不会随着新媒体的出现而消亡, 反而借助新媒体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摘要:近些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在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 以互联网、卫星等为渠道和电脑、手机等为终端的新媒体的发展状态下, 传统的广播新闻传播模式便受到了巨大冲击。为了适应时代的不断发展需求, 保证自身的发展形态, 广播新闻就不得不逐渐改变以呈现出新的变化与发展趋势。文中首先分析的是广播新闻传播在新媒体的环境下的变化情势, 之后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新闻传播,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张晓黎.试论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传播的变化与趋势[J].中国传媒科技, 2017 (10) .

新媒体视域下新闻传播论文范文第3篇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已无法满足信息传达的需求。艺术和科技的发展为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新的创作手法。新媒体视域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有了更具时代感、多元化、创作虚拟化、互动性、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与社会的发展,新媒体时代已迅速到来。我们发现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已无法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需求。当前,视觉传达设计领域走入了一个困惑又懵懂的时期,要想走出困境寻求新的发展,就必须满足日益增长的受众单位时间内接受信息量的需求。

视觉传达设计

1922年,设计师W·A·德威金斯正式提出了“视觉传达设计”一词,它真正的流行是在1960年日本东京的世界设计大会中。视觉传达设计的原意,是指一种“给人看的设计,能够给人告知信息的设计”,它的信息载体包括文字、图像、色彩、影像及其编排关系。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与各类新媒介,实现了密切地关联和相互作用,从而发展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体现着时代特征的设计新领域,它已渗透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门以视觉信息为设计主体的设计学科,也是一门需要极具创新能力、紧跟时代气息、敢于推陈出新的设计学科。新媒体视域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主要都源自于数字化技术的创新型运用,它得益于高科技和先进的视觉传达模式。

新媒体环境

新媒体是相对于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而言的。它是指利用网络、数字、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卫星等传播渠道,通过手机、电脑、移动终端设备等,向受众传播各类信息的媒体形态。新媒体亦称为“数字化媒体”,它更注重文字、影音等综合信息的整合传播,力求让受众获取视、嗅、听、触、动等全感的信息获取享受或体验。

此外,新媒体注重受众与传播者的互动,受众可以广泛、深入地参与信息传播全程。因此,互动性的传播方式也是新媒体最具魅力的地方所在。

视觉传达设计在新媒体视域下的发展趋势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信息传达方式的传递效率大大降低了。为了在信息高速流通的时代,让视觉传达设计的信息也高效地传递,它在新媒体视域下有了如下新发展。

1.设计由平面空间转向立体空间

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如书籍装帧、海报、招贴、包装的设计等,多是在二维空间内进行文字、图案、色彩等信息载体的编排。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了更高效地粘住受众,视觉传达设计采用了各种新颖的设计形式,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如在各类平面设计中加上的二维码设计,只要用智能手机扫一扫,马上就能进入有视听的三维传播了。

此外,随着受众对新媒介的了解与认识,视觉传达设计还可进入四维时空的传播情境中。例如将自己的設计作品融入时间概念,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不同的风貌与意境,传播出不同的主旨宣传信息。如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期间,其市中心摆放了一个“正在融化的北极熊”,它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点融化露出了骨胳,警示人类关注气候变暖。

2.视觉传达设计由静态转向动态

受众若长期接受各类静态图像信息,久而久之就会对之产生视觉审美疲劳,而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在固定框架内带给受众的视觉感染力,也会大大地削弱。

因此,新媒介的进入使平面设计的主体逐渐转向动态设计,增加了许多动态的视听信息,这也极大的丰富了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内涵信息及意义。如受众通过二维码能进入虚拟的动态信息中,受众在虚拟的购物沟通平台上进行二维码信息验证,实现了由静态向动态的转变。

3.信息设计时单向传播向交互传播的转向

新媒体环境下各类网络新技术及移动终端的出现,使受众也更加重视信息传播中的交互性体验。视觉传达设计也适应此潮流,调整了信息设计中的传播方式,迎合受众的交流需求进行了互动性的设计转向。信息的交互设计使信息传播更加高效,受众在接受和传播信息的时还能感受互动的愉悦感,这也要求设计师要更关注受众接受信息时的心理及行为特征。

4.设计超越了视觉,使信息传递走向多感体验

受众接受外界的信息可通过五官六感来体验。虽然,视觉是人获取外界信息最主要的感官途径,但味觉、听觉、触觉、嗅觉也能辅助人获取各类信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的视觉每天沉浸于大量的信息中,单纯的视觉信息传递已很难迅速进驻大脑,也无法实现高效的信息传递。但如果视觉传达设计中加入了其它感官体验,信息传达的效果将会大大提升。

如2014年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场地背景设计上,就充分运用了新媒体语境下多元化的视觉传达设计模式。其设计通过悠扬的现场音乐、唯美的背景画面、动态的故事影像、雪绒花装点下盛开的奥运五球等设计元素,将在场受众置身于一个多元化、多感体验的信息场之中。

综上所述,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在新媒体视域下,实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伴随着设计艺术和信息科技化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设计形态。新媒体视域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更具时代感与互动性,有了更加多元化、综合化、虚拟数字化的发展趋势。

(作者单位:山西旅游职业学院旅游文化与艺术系)

作者简介:赵静(1982-),女,山西人,山西旅游职业学院旅游文化与艺术系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

新媒体视域下新闻传播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兴传播平台不断涌现,我们已进入全媒体时代,传统主流媒体面对新兴媒体带来的强烈冲击,加速向新型主流媒体转型已是大势所趋。现阶段我国传统主流媒体转型变革的具体实践已经取得了许多突破性成果,通过入驻新媒体平台、建设自主可控的新闻客户端、转变话语风格、双向互动传播、体制化改革以及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为新闻传播赋能等途径,作出了有益转型,为未来深度融合发展和其他正在寻求变革的传统主流媒体提供了有效经验。

关键词:传统主流媒体;全媒体时代;转型;新型主流媒体

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新兴传播平台的强势发展,让整个社会进入了全媒体时代。纵观近年来全媒体的发展,微博、微信、今日头条、斗鱼直播、抖音、快手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快速崛起,媒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快速发展变革的媒体环境中更好地扮演起舆论压舱石、社会黏合剂、价值风向标的角色,是对传统主流媒体转型变革能力的重要考验。近年来,各级传统主流媒体纷纷进行转型变革,以期让主流声音传得更开、更广。

一、全媒体概念与全媒体时代传播特征解析

(一)全媒体的概念

全媒体指媒介信息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利用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通过融合的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均可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1]。“四全媒体”即“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是对全媒体概念更深层次的解读。

(二)全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

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具有全时间段、全范围、全员参与、高传播效率的特征。信息传播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追踪新闻信息,人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新闻信息的传播形式更加多元,相较于传统媒体时代更加立体也更为全面,进一步扩大了受众范围,丰富了用户的感官体验,使用户对新闻信息的理解更加透彻。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受众的角色升级为用户,从传统媒体时代的被动角色转化为主动角色,每个人都有信息传播的主动权。另外,全媒体时代,新型传播平台在突发事件报道方面具有效率优势,UGC的用户生产信息模式和手机移动终端快速便捷拍摄编辑功能的加持,使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得到传播,信息的瞬间扩散能力增强,传播范围、传播频率都超过传统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便利,信息传播更加高效。

二、传统主流媒体的概念解析

主流媒体的概念在业界和学界存在较大分歧,主流媒体的定义还没有基本统一。综合来讲,主流媒体是实力强大,面向主流受众,能够引导社会舆论,具有强大公信力的媒体。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兴媒体的不断涌现对传播领域的媒体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传播生态发生重大变革。因此产生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概念,而主流媒体也有所衍生,传统主流媒体和新型主流媒体两大概念应运而生。

传统主流媒体依托主流媒体的概念,其传播形态包括纸媒报刊、广播、电视,是实力、影响力、公信力较强和权威性较高的官方媒体。在全媒体时代,与传统主流媒体相对应的是新型主流媒体。所谓的新型主流媒体是新型媒体的主流化或主流媒体的新型化,是指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竞争实力强、具有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2]。这是当下媒体转型的顶层设计,是传统主流媒体转型变革的终极目标。

三、传统主流媒体转型的必然性

全媒体时代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給传统主流媒体带来了强烈冲击。移动互联网促使受众阅读习惯和信息获取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传统媒体的受众已大规模迁移到互联网媒体。受社会环境和快节奏生活的影响,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公众的阅读习惯呈现出碎片化阅读的特征,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手机随时随地进行信息获取,新媒体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传统主流媒体面临着传播渠道匮乏、信息传播时效性不足、用户流失等发展困境。因此,传统主流媒体及旧的传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对时效性的要求,只有主动融入新媒体,借助新的传播方式自我革新,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传统主流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肩负着传播主流意识形态、进行舆论引导的责任。但是在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曾经由传统主流媒体主导的舆论结构被打破,互联网正在成为最大的舆论场。新兴传播平台已逐渐成为收集新闻和信息、讨论公共事务以及促进舆论形成的“超级舆论中心”。传统主流媒体具有的话语优势和议程设置功能正逐渐减弱,这无疑是对传统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重大考验。顺应全媒体时代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巩固和壮大主流舆论阵地,有效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传统主流媒体在新时代谋求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传统主流媒体在全媒体时代的转型变革实践

事实上,我国传统主流媒体的转型变革已实践多年,媒体融合进程已经进入了深水区,接下来将继续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学界关于传统主流媒体的转型的相关研究多指涉传统主流媒体应如何实现转型,其转型路径、融合发展策略是什么的研究领域,对传统主流媒体转型变革一路走来已经取得的成果缺少总结分析。所以,笔者从这一新角度出发,探讨传统主流媒体在全媒体时代进行的有益的转型变革,回顾变革之路并进行归纳总结,为未来发展和其他正在寻求变革的传统主流媒体提供有效经验。

传统主流媒体在全媒体布局中合作入驻第三方平台,打造新媒体账号,借助新媒体平台拓展传播渠道,并且大力建设自主可控的新闻客户端,形成了微博、微信、短视频、新闻客户端等全渠道传播新态势,有效扩大了其影响能力和覆盖范围。

(一)入駐新媒体平台,加速与新媒体融合,拓展传播渠道

为加快媒体融合、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传统主流媒体纷纷建设新媒体中心,入驻新媒体平台,开设新媒体官方账号,拓展其匮乏单一的传播渠道,向新型主流媒体转型。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新华网、新京报、中国青年报、环球时报和南方周末等一众传统主流媒体入驻微博、微信、今日头条客户端、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例如,人民日报作为全国性报纸,既是传统主流媒体的典型代表,也是全媒体转型的典型代表。人民日报在微博注册官方账号,截至2021年5月15日,人民日报微博粉丝量达1.31亿人次,全时间段全网传播弥补了人民日报报刊文字版的时空局限,人民日报微博每天发布大量“短、平、快”的最新要闻,传播时事热点,关注社会民生。另外,人民日报微博拓展了其传播形态,不仅有图文,还采用音视频、直播、可视化信息传播等传播方式。人民日报微博因其主流媒体的身份而深受大家信赖,受到网民的广泛关注,其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并且微博的开通及运营发展一改以往其在大众心目中严肃刻板的形象。人民日报入驻微信社交媒体平台,推出微信小程序,创建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呈现的内容有深度、有温度,覆盖范围广泛,与用户不同时间段的阅读习惯相契合。人民日报还入驻今日头条客户端和抖音短视频平台,开通官方账号,打造新闻传播全媒体矩阵。积极入驻新媒体平台是传统主流媒体丰富全媒体渠道、扩展舆论阵地的重要转型实践,为创建智能全媒体传播模式和把握舆论主动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川观察”是四川广播电视台于2017年创建的新媒体账号,凭借“四处观察”的网络梗,成功实现了传统主流媒体的“破圈”。“四川观察”是传统主流媒体融入新媒体环境的产物,它虽然起源于传统电视台,却跳脱传统思维,凭借强烈的网感、丰富多样的内容、极快的更新速度塑造了一个活泼亲民的形象[3]。“四川观察”紧跟社会热点,发布大量新鲜的、极具新闻价值的重要资讯,时效性强,报道客观公正,深受网友信赖,其短视频账号更新速度非常快。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5月中旬,“四川观察”在抖音平台上已有11063个短视频作品,平均每天发布20余条短视频,每隔一小时左右就会发布一条,粉丝量达4.67亿人次。“四川观察”在内容和形式上根据新媒体时代的特征进行大胆创新,所传播的内容既丰富又专业,在保持新闻所需的严肃性的同时,提升趣味性和吸引力,很好地把握住了话语权和舆论引导权。

(二)建设自有平台,自主掌握核心竞争力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中央级媒体有141个APP,其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自有APP数量为82个,人民日报社为27个,新华社为19个;38家省级以上广电机构(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有214个APP。通过平台化发展的模式,传统主流媒体可以在内容、用户、技术、渠道等方面实现自主可控,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传统主流媒体致力于为自身存在优势的内容资源搭建自主可控平台,从而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湖南广电创立的芒果TV以及近年来总台打造的“央视频”都是其现象级成果。以“央视频”为例,2018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正式组建,并于2019年11月推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央视频”,这是国家级视听媒体纵深融合的有益探索。“央视频”强力打造优质视频社交媒体,在形态上,“央视频”以短视频为主,同时伴有长视频和移动直播。“央视频”全面汇聚高清资源,可实现4K高清电视投屏,让用户拥有极致专享体验;是强大的电视直播工具,汇聚央视、卫视频道,手机上也可以同步观看各大卫视在播内容,将大屏与小屏进行联动,是用户的专属掌上电视;拥有独家直播,是央视旗下权威直播工具,涉猎体育赛事、民生动态;打造账号森林,汇集总台内外优质创作机构和创作内容,开放共建“央视频”客户端;拥有极具新媒体特征的算法推荐功能,了解用户喜好,提供优质个性化推荐。“央视频”APP的开发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守正创新,把新媒体新平台建设好运用好”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媒体融合的进一步发展。

“澎湃新闻”APP新闻客户端的创立与发展也是传统主流媒体向新型主流媒体整体转型的标志性案例。“澎湃新闻”最早在2014年7月上线,是东方早报团队原班人马倾力打造的新媒体平台。“澎湃新闻”致力于打造原创新闻,创造出大量优质原创新闻和深度报道,随后,其公信力、传播力、影响力不断提升,已经能够覆盖甚至超越东方早报。因此,上海报业集团决定,从2017年1月1日起,东方早报休刊,东方早报告别纸质时代,将原有的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功能全部转移到“澎湃新闻”,开创了向互联网彻底转型的先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7月,“澎湃新闻”APP已有679万次安装,发展成为一个集资讯热点、热点视频、国际资讯、时政评论于一体且极具思想性的新型主流媒体平台,获得了大量网友的青睐,是传统主流媒体建设自主平台,向新型主流媒体整体转型的成功典范。

(三)转变话语风格

传统主流媒体在向新型主流媒体转型、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向多元媒介转化的过程中,最为显著的转变之一就是话语风格的转变,以往教科书式、严肃、高高在上、不容置疑的话语方式转变为接地气、亲切、口语化、形象化、故事化的话语方式。例如,《主播说联播》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开发的短视频栏目,于2019年7月29日正式上线,作为《新闻联播》节目的衍生品,对《新闻联播》当天播出的某个重大时政新闻或热点事件的内容进行重新解读。在一分多钟的竖屏短视频节目里,“国脸”们悉数登场,用平民化的语言、轻松的表达、精辟的点评、恰当的音乐,成功吸引了年轻群体的注意力[4]。主持人一改严肃、播音腔浓厚的屏幕形象,亲切自然地进行交流式新闻解读,“网言网语”金句频出,例如康辉的“No zuo no die”,语言幽默、个性化十足,匹配当下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信息观看习惯。《主播说联播》采用亲切自然、接地气的表达方式,拉近了与年轻人的距离,取得了广受好评的传播效果。

(四)大力發展信息技术,为新闻传播赋能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源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传统主流媒体要向新型主流媒体转型变革,技术的支持必不可少。众多传统主流媒体都在顺应全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加强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算法推荐、5G、4K、8K、VR、AR等信息技术已被传统主流媒体充分运用并创新发展,为新闻传播注入新血液、新能量,形成了新体态。例如,新华社和搜狗联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智能驱动的3D版AI合成主播。这是人工智能与新闻采编深度融合的突破性成果,为媒体深度融合开辟了新的空间。

2020年的全国两会,因疫情防控需要,许多采访报道都运用了高科技技术,凸显了传统主流媒体深度融合的成果。两会报道新标配包括新华社研发的 5G全息异地同屏访谈,以及人民日报应用的AR采访眼镜+智能云剪辑。在中兴通讯5G全息互动采访系统的助力下,首个5G全息异地同屏访谈重磅来袭。北京总部演播厅和武汉、广州、昆明等地的采访摄影棚无缝对接,通过全息成像技术,以与真人相同的比例显示,达到异地同屏采访效果,沉浸式地交流关于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情况。为升级优化视频报道,人民日报智慧媒体研究院推出全新5G+AI模式,用“智能”开启不一样的两会报道。人民日报为采访团队配备5G+AR采访眼镜,帮助记者实时获取人物信息资料,只需简单的手势或语音控制,便能以第一视角进行视频录制和现场直播。前方记者与后方共享素材后,等待短短几分钟,新上岗的“智能剪辑师”就能迅速剪辑视频,自动匹配字幕,此外,去除视频抖动、修复视频画质等更为复杂的后期操作也不在话下。当视频内容较长时,“智能剪辑师”还能自动搜索人物,定位关键信息的时间点,大大提升了剪辑效率,让制作更加智能。

传统主流媒体除了以上转型实践,还注重与用户加强互动,如新华社微信公众号在留言区用生动活泼、时尚前卫的网络语言回复网友,与网友形成强联系互动,将单向传播深化为双向互动传播,公众对其官方账号的关注和青睐程度不断提高,其影响力不断扩大。还有体制化改革,建立“中央厨房”,改编重组新闻团队,形成一体化的采编分发人才队伍,一拨人马高效协同工作,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五、结语

全媒体时代,传统主流媒体的转型变革是顺应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传统主流媒体向新型主流媒体转型发展是对传媒转型的顶层设计和诉求。事实证明,近年来,传统主流媒体已经进行了许多有益的转型实践,并取得了瞩目的突破性成果。未来传统主流媒体还应继续开展媒体深度融合实践,构建全媒体矩阵,守好舆论阵地和舆论主导权,传播好主流声音。

参考文献:

[1] 郭文涛.媒介融合下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J].神州(上),2018(28):252-253.

[2] 谭天,林籽舟.新型主流媒体的界定、构成与实现[J].新闻爱好者,2015(07):23-26.

[3] 卢雪尧.新媒体时代传统主流媒体的“破圈”与启示——以“四川观察”为例[J].青年记者,2020(35):83-84.

[4] 刘涛.传统主流媒体时政新闻短视频报道突围路径——以央视《主播说联播》为例[J].新闻世界,2021(01):30-34.

作者简介:刘颖(2000—),女,辽宁朝阳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新媒体视域下新闻传播论文范文第5篇

一、新媒体的概念和特征

新媒体就是利用数字、网络技术, 手机、电脑等终端, 进行信息传输与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其呈现出多重特征, 分别是平等性、交互性、快捷性、开放共享性、虚拟性, 网民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各类移动终端进行信息检索和彼此意见交流, 进一步指导于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活动。由此看来, 新媒体的确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指导服务工具,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和别国的交流, 提升我国在国际领域中的形象地位, 及时利用其做好国际传播工作, 亦显得非常必要。

二、当前国际传播的主要特征

(一) 互动互融性明显增强, 扩大了国际传播的广度、深度、影响力

网络新媒体呈现出强烈的开放和自营性特征, 可在全球范围内快捷、便利、低成本地传播各类信息, 鉴此, 各类国家都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本国信息输出和扩大影响力。

(二) 信息透明度变得更高, 监督主体角色下移, 令舆论焦点放大速度更快

自从马航客机失联事件引发过后, 因为马方信息发布过于模糊且滞后, 使得许多中国民众产生强烈不满的情绪, 认定当地政府并没有很好地利用新媒体进行本次事件处理, 特别是在交流严重失误作用下, 令马方深陷更加不利的国际影响深渊。这类现象证明如今新媒体获得全面新生机遇, 经过信息透明度变高、主体角色下移到基层网民之后, 涉及国际范围内各类舆论焦点都会被快速扩大, 进一步形成全球热点事件。

(三) 网络舆论走势呈现出明显的不可控性

由于网络渠道愈加宽阔、国际化传播趋势不断深入, 使得大众传播路径和内容也更为丰富。处于新媒体环境之下, 涉及传统的基于事实的媒体原则, 开始逐步被社会大众主观猜测、演义评述等传播习惯所替代, 随后令新闻事件报道变得愈来愈扑朔迷离和严重曲解, 容易对广大受众群体的情绪和视线造成误导, 产生诸多消极影响。这类现象说明, 当前用于发布信息的新媒体存在双刃剑特征, 即在加快国际信息传播和获取速率的同时, 亦会因为各类主观判断而煽动公众情绪, 一时间令整个网络舆论走势呈现出深刻的不可控现象。

三、新媒体语境之下我国国际传播工作的合理性处理要点

在国际新媒体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我国须更加深入性地开发应用各类新媒体技术项目, 以确保面对一系列国际性重大事件时可以赢得更多的国际话语权, 为日后合理地向世界解释国内事件、传播好中国讯息等, 提供必要保障。

(一) 贯彻以事实为基础报道的原则, 努力争取国际传播中的话语主动权

新媒体时刻彰显出跨时空与快速传播等功能特性, 在此基础上, 为了保证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将一系列事实清晰地反映出来, 发布新闻信息过程中, 速率要比传统媒体记者更快, 才能够更好地把握新闻首发主权。与此同时, 新闻媒体还要不断进行自我提升, 争取快速步入专业化发展道路, 透过思路层面上开发出科学性的媒体传播意识, 为日后事实知晓、阐述、解释等理念落实做好充足准备。

(二) 凭借专业理性态度传播正确信息, 尽量做到疏导娱乐和民众消极情绪

如今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正以飞一般的速度传播, 对此, 新媒体机构应树立更加专业的理性思维, 将国际舆论疏导和民众情绪消解作为第一使命。具体表现为时刻督促新媒体开发出高速反应的潜能, 保证第一时间内介入到相关新闻信息的传播事务之中, 进一步发挥对舆论的正向引导效果。

(三) 基于事实和意见领袖发挥出对国际传播更深的影响力

为了保证实时性在国际传播领域之中培育出批量化的国际代言人, 就需要鼓励更多的国外意见领袖凭借新媒体平台进行国际事务发声和代言, 借此发挥出我国声音在国际中的影响效应。为此, 国内媒体还必须争取持续提升专业竞争力, 确保可以在国际传播中占有一席之地, 避免培养出的发声人员受到外界任何的质疑。

现阶段, 我国新媒体产业历经深入性改革进步, 在国际范围内的影响也变得愈来愈深刻, 各类新媒体业务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发展。例如, 我国网络电视台, 耗费将近五年左右的时间, 就已经顺利地在伦敦、洛杉矶、新加坡、纽约等重点海外城市创建镜像站点, 内容传播也覆盖全球将近210多个国家与区域, 树立起保留千万级视频直播发布能力与百万级视频点播服务潜能的全球化网络架构, 保证实时性针对不同类型新媒体终端设备推送优质性的节目资源。与此同时, 我国网络电视台还同时开启本土化网站建设项目, 分别选择在非洲、俄罗斯、拉美等区域创建7个本土化的网站, 力求进一步强化国际发声力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国际传播领域之中已经伴生出愈来愈多的差异性语言和渠道。为了确保吸引更多的国外群体观看, 发挥对整个国际舆论的正向引导作用, 我国必须配合新媒体语境协调好别国各类文化习俗与社会价值理念。相信长此以往, 我国势必会在国际传播领域中赢得更多的好评。

摘要:本文旨在强调新媒体语境下的国际传播特征基础上, 结合实际对国际传播工作要点进行探讨, 希望借此提升我国国际传播效率和水平。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国际传播,特征

参考文献

[1] 郜书锴.新媒体如何加快向国际传播模式转型[J].新闻前哨, 2011, 13 (03) :104-116.

[2] 史莉.新媒体如何做好深度报道[J].新闻采编, 2017, 16 (06) :85-89.

新媒体视域下新闻传播论文范文第6篇

20世纪50年代中期, 首台“计算机”的诞生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从工业时代迈向信息时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昔日的“计算机”已演变出微型计算机、智能手机、穿戴设备等多种多样、普及民众的智能设备。信息技术的进步带动了信息交互的革命, 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应运而生, 改变了我们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党组织肩负着将党的方针政策贯彻到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的重任, 因此, 高校党建工作要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创新工作方式和手段, 借助新媒体开创高校党建工作的新局面。要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机制, 同时, 他还曾强调网络发展对党建工作的重要影响, 提出“网络发展到哪里, 党建工作就要覆盖到哪里”的理论, 其思想精髓为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智慧党建”工作指明了道路方向, 为高校“智慧党建”的现实应用提供了理论来源。

二、新媒体与“智慧党建”的相关概述

(一) 新媒体的内涵

新媒体是信息社会发展的产物, 它是利用网络、数字等技术, 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 通过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 为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一种媒体形态。与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不同, 新媒体具有较高的交互性、较强的及时性, 信息量大、共享度高、社群化与个性化更加明显。时至今日, 新媒体已成为现代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 “智慧党建”的内涵

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为“智慧党建”的建设和推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智慧党建”是指通过充分借助互联网、物联网、传感器网络等信息技术, 整合各方资源, 最终实现智能响应党组织活动、党务管理、网络问政、公共服务等各类需求的一个智慧化工作平台, 它是构建党建发展的一种智慧化环境, 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新平台、新模式、新形态, 具有智慧收集、智慧分析、智慧交互、智慧评估的特点。

三、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的开展现状

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党建”工作现已成为高校最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一, 已有诸多学者对该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 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 也有部分高校精心打造智慧平台投入实际应用, 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起到了示范作用。尽管如此,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的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 还面临着不少挑战。

(一) 高校运用新媒体进行“智慧党建”的积极探索

近年来, 高校“智慧党建”工作平台的建设与发展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与焦点, 针对传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智慧党建”的优越性, 许多学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并在此基础之上发表了诸多成果。张小平等[1]结合清华大学研究生党建工作, 提出了“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的基本架构;陈韦宏等[2]提出利用大数据技术, 创建智慧、互动、智能化、信息化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平台;顾竹君[3]阐述了依托智慧党建平台的建设基础和技术优势。

与此同时, 广西柳州市推出了“八桂先锋”智慧党建手机APP;江苏省连云港市建立了智慧连云“1+N”党建平台;山东省日照市开发了“智慧党建”工作平台;清华大学运用先进的大数据分析方法, 建立起了一套高水平的党员民主评议制度。中南大学党委组织本校全体党员同志关注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微信公众号“红星云”, 通过公众号为每个基层党支部与党员提供了一个网上活动阵地、学习园地, 同时, 各二级党委充分发挥“红星云”的“网上支部”功能, 实时掌握支部各项工作进度, 促进了支部建设的规范化。调查结果显示, 99%的党员干部和同志认为“红星云”的推出, 改进了党员的教育管理模式, 使得党务工作信息接收更及时、党课学习更便捷、活动参与更积极等, 大大提高了党组织对党员的有效管理水平。

(二)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智慧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当前党建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能否在互联网这个大背景下改进党建活动的开展方式以及满足高校党员的学习要求, 成为了各个高校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尽管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智慧党建”工作平台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 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起到很大推进作用, 但一些高校在“智慧党建”的实际应用中, 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在新媒体视域下, 随着学生党员接触到越来越多新颖的活动方式, 逐步也开始对党员活动开展内容与举办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部分高校党员认为本校“智慧党建”开展工作的形式较为单调, 平台内容更新不及时, 党建工作的创新能力, 不足以满足学生党员的实际需求;“智慧党建”工作的激励机制还不够健全, 没有建立相应的考核体系, 党员学习、工作没有积极性;“智慧党建”分析和测评结论还不够准确, 无法及时对相关的隐含信息进行深度挖掘与预测, 无法及时引导与纠正不良行为习惯与控制不良舆情;同时, “智慧党建”工作还面临缺乏专业技术人才、资金不足、硬件陈旧老化等问题。

上述问题, 均为现阶段智慧党建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需要在实际运用中不断解决和完善, 截至目前, 许多高校已经意识到创新高校党建模式对于调动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的重要性, 由此一些高校纷纷在理论层面、实践层面对于“智慧党建”工作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究, 也逐步实施建立起了适合于本校的“智慧党建”工作平台。

四、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的建议

(一)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智慧党建”工作队伍

以人为本, 高校开展党建工作的关键是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智慧党建”工作队伍。具体建议为:第一、加强对党建工作者的精准培养。党建工作者需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熟知高校教育学与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 同时还需具备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处理能力, 以此保障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督促党建工作者树立项目化思维。重视、督促党建工作者积极进行智慧党建相关领域的创新研究, 需树立项目化思维, 列明项目进度及需求资源, 督促其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对项目进行有序推进, 同时, 学校应尽全力提供需求资源, 并从政策、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为“智慧党建”的建设提供有力保障。第三、重视对学生党员的培育和引导。高质素“智慧党建”工作队伍的构建, 离不开对学生党员的培育和引导, 学生党员是伴随着新媒体成长起来的, 对于新媒体有着自己独特的态度, 党建工作队伍的建设体系之中也更应该有学生党员的一席之地, 以此完成智慧党建的未来人才储备。

(二) 健全高校“智慧党建”平台建设管理制度

当前, 党建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方面新媒体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大量信息, 其中也不乏夹着一些错误或者歪曲事实的信息, 另一方面,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学校和社会的过渡期, 对社会的认知能力有限, 容易被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和错误信息引导。因此, 党建工作者要做好网络监管工作, 要对有关内容做到严格的筛选与把关, 对不良信息进行过滤, 这是党建平台内容充分、兼具人气和活力的重要条件。高校应结合学校特点与近年来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一套卓有成效的“智慧党建”平台建设管理制度, 并在实践运行过程中不断健全该项管理制度, 用制度明确规范党建工作者的管理条例、工作职责、奖惩措施, 对照制度要求对党建工作者的工作职责与达成情况进行验收, 对未能达成要求的党建工作者进行通报批评, 并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 同时, 需设置专职专岗专业技术人员实时对党建系统运行的具体情况进行管控与维护, 确保平台长效运行。

(三) 重视“智慧党建”数据分析与传播途径

收集数据是传统党建工作的特点之一, 而在智慧党建的数据处理过程中, 更应该注重过程数据的分析与传播, 包括学习过程和传播过程。通过捕捉和分析党建教学过程中培训对象的学习行为, 可以观察到学生行为的动态过程, 对其进行分析和统计。参与培训的党员的学习基本情况, 包括学习时间、进度和兴趣等可以通过智慧党建平台去采集和统计, 追踪其学习过程数据, 客观分析党建课程的教学效果。而通过舆情监控系统, 可以追踪其传播过程数据, 以此来加强党内舆情的信息采集、舆情的动向等等。对舆情动向的分析, 除了要关注国内外大事之外, 还要通过党员浏览主题的频次、交流话题的核心分析出学生党员的关注重点。同时, 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手法引导学生党员自主传播“智慧党建”平台中正能量的知识, 吸引党员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更多地融入到平台中来, 并鼓励他们多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诉求。通过对高校党员学习过程和传播过程的数据进行分析, 可以及时查明问题并解决问题, 给予智慧党建明确的改进方向。

五、结语

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智慧党建”是“互联网+党建”的升级版模式, 其建构与应用, 使得高校党建工作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实用, 不断获得人们、尤其是高校党员的青睐。同时, 在新时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下,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 高校智慧党建工作需要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不断改革创新, 需利用互联网媒介等移动客户端, 实现党建工作多样化、灵活化。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智慧党建”的现实应用符合高校党建发展的基本需求, 顺应社会发展的时代趋势,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

摘要:高校党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各级党组织应根据自身现状与切实需求, 坚持与时俱进, 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 积极打造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智慧党建”工作平台, 拓展高校党建工作的空间和方法, 使其成为党建工作不可或缺的智慧化平台。文章从剖析新媒体与“智慧党建”的内涵及特点出发, 浅谈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的开展现状与不足, 并对其未来进行展望。

关键词:新媒体,智慧党建,高校,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小平, 任怀艺, 杨帆.高校"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的实践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 2017 (11) :55-58.

[2] 陈韦宏, 李冠霖.基于新媒体阵地群的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新模式[J].新校园旬刊, 2017 (10) :138-139.

[3] 顾竹君.智慧党建模式下构建高校“两学一做”长效机制的路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 (2) :220-221.

[4] 董海浪, 谭林, 王亮, 董雪松.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路径浅析[J].学理论, 2014 (10) :152-153.

[5] 王瑜.互联网+时代高校智慧党建的实践路径探析[J].青年时代, 2017 (6) :53-54+55.

[6] 王立志.浅谈高职院校“智慧党建”的机制建设[J].才智, 2016 (9) :146.

[7] 丰硕, 陈熔伟.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网络党建工作创新机制研究[J].新校园:上旬刊, 2017:46.

上一篇:现代西方哲学生存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高职专业课程网络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