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技术范文

2023-12-25

媒体技术范文第1篇

多媒体一词来自于拉丁语“multimedia”, 是指集数据、文字、图形与图像为一体的综合媒体信息。[1]好的课件利用多媒体创设音乐情境, 化不可见为可见、静态为动态、抽象为直观、复杂为简洁;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积极性, 更主要的是充分展示了教学内容,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1 音乐素材的网络搜索

课件制作需要大量素材的支持, 除了加强平时积累外, 网络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作为人类生活中最富魅力、感染力的音乐, 在互联网上的位置可以说是铺天盖地。例在百度mp3搜索里输入“北京欢迎你”, 用时仅0.004秒就找到相关结果约4, 020篇。

在网络上搜索音乐需要“搜索引擎”的帮助。比如:百度音乐搜索http://mp3.ba id u.c om/、雅虎音乐搜索ht tp://m us ic.cn.yahoo.com/等。这些网站同时还可以帮助我们完成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资源的搜索。打开网页, 在搜索框内输入要搜索的内容, 单击搜索按钮就可以。搜索支持多个关键词语以帮助我们更准确的找到想要的资源。有时候我们会只记得旋律, 不知道歌曲的任何信息, 这种情况要找到歌曲就有点麻烦。在这里给音乐教师推荐一个实用的网站:h t t p://w w w.m i d o m i.c o m/是总部位于硅谷的一款搜索引擎。在搜索过程中用户不需要输入类似歌曲作者、演唱者或者歌曲名等任何关于歌曲的文字信息, 而只需要把歌曲旋律哼唱出来, 就可以通过Midomi的数据库找到匹配的歌。它使用一种叫Query by Humming (Qb H, 哼唱搜索) 的技术, 唱歌、哼旋律或者吹口哨都可以实现, 并连接到与你的音乐兴趣相同的社区。它的数据库十分完备, 连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儿歌《丢手绢》都可以找到。

2 音乐素材的自我制作

网络上存在的大量音乐都是流行歌曲及名曲名歌, 对于教学歌曲存储量不大, 有时会出现找不到的情况。这时我们可以自己录制所需要的音乐素材。“录音机”是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一个音频处理软件。它可以录音、存储音频文件, 还能对声音效果作简单的处理。[2]首先准备麦克风, 一般使用头戴式麦克风较为方便, 如果要录制出较好的效果, 就必须使用专业的录音麦克风。单击“开始”菜单, 选择“程序→附件→娱乐→录音机”项, 就打开录音机程序。点击录音机程序界面中的录音按钮, 对着麦克风演唱, 录音程序即开始录制。注意, Windows中的录音机只能录制60秒内的声音 (录制完60秒后, 可以将录制的声音保存, 然后再接着录制) 。声音录制好后, 选择菜单“保存”或者“另存为”将声音数据保存为WAV格式的声音文件。录音机程序提供了一些简单的优化功能, 如去掉某一段、将两段音乐合成、将声音加速或降速、给声音加上回音等等。对于录音带、CD以及视频电影中的声音, 可以用音频数据线将录音机、VCD等设备和声卡连接在一起进行录制, 这样可以避免在录音过程中夹杂外界噪音。

3 乐谱制作软件制作音乐素材

在音乐教学课件中我们经常会把乐谱显示在屏幕上让学生看着乐谱演唱或者欣赏, 那么把乐谱插入到课件, 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这里向大家推荐打谱软件ENCORE。它是由美国PASSPORT DESIGNS公司生产的专业五线谱打谱软件。Encore的英语原意是返场加演曲目, 排版软件功能强大, 谱面规范, 智能性高, 是目前为止最为专业的打印乐谱软件之一。它是专门为MIDI制作而设计的软件, 可以实现制作和打印专业而且又非常标准的五线谱。它的优点是界面简洁明了, 没有专业学过打谱软件的人也能一用就会, 同时基本上可以满足一般乐谱制作的要求。另外Encore自带音序器, 可以通过音源 (声卡) 来播放乐曲, 功能非常实用。

3.1 设置谱表格式和音符、歌词等的输入

点击文件菜单中的新建选项, 从中选择一个现成的谱表格式, 也可以自定义谱表格式。一般选择Single Stave选项, 根据要输入的乐谱的总小节数来确定具体数值。如《西风的话》依次输入1谱表、1行、4小节。按确定后就会显示谱面, 输入音符时就用鼠标点击适当的音符, 放在五线谱的适当位置, 输入歌词时, 可以打开工具栏上的图形菜单, 并将其拖到窗口中, 按下按纽即可。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输入诸如表情符号等记号。

3.2 文件的转换

制作好的谱子想要在Word或者Power Point中使用, 必须将其转换成图片的某种格式。在Encore中, 直接打开要转换的谱子, 调整好谱子的大小, 点按计算机键盘上的Print Screen Sys Rq键, 再打开“程序→附件→图画”, 把图像粘贴到画图软件中, 接着用选择工具选择你需要的乐谱区域, 再次进行复制, 最后在粘贴到目标文件中。

4 在Power Point中插入flash

Power Point是一款演示文稿制作软件, 功能强大, 可以包含多种媒体, 同时操作简单, 易学易用。Flash是一款优秀的矢量动画制作软件, 它能制出声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文件, 并且文件体积小, 所以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 让Flash动画 (*.swf) “闪”在Power Point中, 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实现。

4.1 插入超链接 (简单, 适合Power Point的初学者)

打开要插入动画的幻灯片→在其中插入任意一个图形或文字→单击图形→单击插入菜单→单击超链接→选择插入的动画→单击确定。

4.2 利用控件 (最为直观, 可直接播放)

单击视图→工具栏→控件工具箱→单击其它控件图标→从下拉列表中选择“Shock Wave Flash Object”选项, 鼠标变成“+”形状, 拖出flash舞台→单击“控件工具箱”上的“属性”按钮, 打开属性对话框→在Movie对话框中中输入flash文件的路径及名称。

教育正在走向信息化、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学校所采用, 课件的形式和作用也在不断变化。但它的目的总是一个, 那就是为教学服务。我想, 记住这一点, 对我们大家来说, 就没有做不到的, 只有想不到的。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 更是突破了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 大大丰富、开阔了学生的音乐生活范围和音乐视野, 这就要求教师跟上新形势, 努力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能够独立完成课件制作, 满足课堂需要。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音乐课件,软件工具

参考文献

[1] 祝智庭.教育技术培训教程 (教学人员版·初级)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媒体技术范文第2篇

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一个大口径, 以技术为主体, 艺术为辅助、技术和艺术结合的跨学科的新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毕业生需要获得信息、数字媒体制作、专业知识和沟通与处理的技能和其他基本理论和方法, 并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 可用于分析和解决知识和技能的实际问题。因此, 数字媒体技术主要依靠计算机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其他技术等工科性质。而将艺术修养, 人文知识素养置于附属、辅助位置, 导致学生缺乏全面的知识素养、缺乏独创性和内涵。此外, 数字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科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工程等专业、严谨的学生比起来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因此, 文化艺术专业和计算机技术专业的学生比起来在毕业后一般很难顺利就业[1]。

二、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

以数字技术、数字艺术和设计方法为基础, 以艺术媒体为基础, 以内容整合为基础, 新媒体研究将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与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指导思想相结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数字媒体技术和艺术收藏作为专业之一, 是数字技术的发展的坚实基础和艺术和理论基础, 掌握了数字技术在影视艺术领域, 网络多媒体应用领域的艺术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 能在影视艺术领域, 网络多媒体艺术实践应用人才。数字媒体艺术需要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力, 包括数字艺术设计软件的使用、网络技术的应用等, 与艺术理论和艺术研究的文化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艺术技能, 然而, 很难开发相关技术, 软件的相关技术的使用仅限于表面, 因此, 即使有很好的创意在使用数字技术时也会受到限制, 作品显示格式不完全符合自己的想法和思想[2]。

三、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整合

1、技术, 艺术和文化

在古代, 技术和艺术是劳动生产的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 劳动分工越来越复杂, 技术和艺术逐渐分化。但随着数字技术时代的到来, 在数字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 科学技术和艺术在土壤中的发展, 数字媒体技术与新兴数字艺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 数字艺术依靠先进的数字技术来实现更长期的发展, 其艺术创作形式和风格将更加成熟和完善[3]。无论是技术还是艺术, 都是人类文明和人类生活的反映。因此, 我相信科技和艺术的灵魂根植于人类社会积累的财富之中。最先进的技术必须以人本主义思想为基础, 以避免危机的发生, 或终结人类全面、全面的物质化。因此, 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 诞生于数字技术的摇篮, 应该更加重视文化的影响, 提高学生的人文知识[4]。

2、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数字产业已经发展了好几年, 但仍远未达到社会的需要。数字产业的需求是硬的计算机技术, 它具有一定的艺术创造性的复合型人才。因此, 从长远来看, 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的整合有利于培养市场人才。此外, 人们对数字媒体产品的批评越来越多, 数字媒体作品的创作水平和水平也越来越高, 这也考验着作品的设计和创作能力。一块工作是好的, 关键看这个想法是好的, 什么样的灵魂和思想, 创造力是唯一的灵魂思想浓缩工作将被人们接受, 一个艺术作品的灵魂是文化的本质的反映。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 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 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文化的融合, 在滋养的过程中逐渐融合, 产生了新的思想和灵魂。俗话说, 过去的奢侈品是今天的必需品, 所以今天的奢侈品是明天的必需品。在计算机发展的早期, 只有专业人才能掌握计算机的使用, 但是今天, 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和生活的必需品。因此, 随着社会的发展, 创建数字媒体艺术、娱乐视听和其他方面的发展将越来越多的推广和应用新媒体人将不再局限于艺术家, 在任何行业中是可能的, 所以复合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更有利于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跨学科人才, 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和科学家都是跨学科的跨学科人才, 比如著名的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有经济和政治背景[5]。总之, 我认为, 从长远来看, 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是不断吸收和借鉴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的优势和特点, 逐步融合过程的发展趋势。

四、数字媒体技能培训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目前在培养学生文化和文化方面存在着问题。艺术创作的内容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财富构成了一种深刻而深刻的文化。缺乏文化沉淀, 甚至是艺术, 都利用好技术来创造一种缺乏灵魂的作品。因此, 在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应重视文化的培养。此外, 数字媒体艺术是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在交叉交叉的基础上,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尽量避免学生的知识分离现象。在教学指导中, 学生应根据学生的特点, 避免对“复合”的误解。最后, 由于缺乏实践, 许多毕业生都不够实际, 无法满足雇主的需要。因此, 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要注重实践, 你可以创建教学、科研、生产车间, 数字工作室是人才培养创新的结合,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结论

网络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融合将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未来市场竞争的数字信息, 通过相互吸收、相互补充, 完善系统的价值, 可以在竞争的优势地位。在未来, 数字媒体技术不再仅仅是由科学和工程专业的科学家或计算机技术的使用, 数字媒体艺术不再是艺术家, 或对艺术创作感兴趣的科学家, 而是有两种类型的人才, 即数字媒体艺术人才。作者认为, 这种整合有利于数字媒体信息的长期发展。

摘要:数字媒体产业是数字信息时代的核心产业之一。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随着数字媒体产业的蓬勃发展应运而生。本文主要论述了二者的发展现状, 以及二者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数字媒体,发展趋势,融合,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探索[J].装饰, 2008 (11) :100-101.

[2] 陆蓉之, Victoria Lu.新媒体趋势_数字媒体艺术何去何从[J].大美术, 2008 (4) :22-26.

[3] 陈云红.跨学科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机制构建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8, 28 (3) :75-78.

[4] 戴东方.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的数字媒体艺术[J].美苑, 2008 (6) :51-53.

媒体技术范文第3篇

摘要:新媒体时代,书法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是值得正视的议题。本文从推动书法文化在全媒体时代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在学校教育和民间教育中培养书法艺术传播者、规范官方书法传播媒体和网络书画交易平台的构建、打造书法外交和外文书法网络构建的路径探索,为加强在新媒体语境下书法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和确立当代中国书法文化的身份与立场提供一种可行的思路。

关键词:书法文化   新媒体   传播   策略

一、新媒体时代书法文化传播策略探索

新媒体时代来临,新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取代了以往传统的传播媒介,不仅是受众和传播者的身份可以发生改变,新的技术也会促成新的传播内容。对于书法文化而言,我们只需要进入一个书法网站或是下载一个手机应用程序,动动手指,轻点屏幕,书法热点人物、书法大家资料、书法收藏鉴赏、书坛信息、书法之旅、书法教程、书法展览信息……所有与书法界相关的热点信息都能一手掌握。那么,在新媒体时代下究竟如何对于书法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探讨。

(一)培养新媒体时代优秀的书法艺术传播者

在新媒体时代的影响下,要想书法文化在新媒体时代长足发展,就要有优秀的传播者作为基础,将中华书法文化发扬光大。对于优秀传播者的培养,学校教育作为各行各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根基,每年都向社会不断输入大量人才。相较于书法文化来讲,不同阶段书法教育应当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侧重,基础阶段的书法教育 (小学、初中、高中)应培养学生基本的书写技能和对书法理论常识的了解,在掌握一的书写技法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书法鉴赏能力和书法丰富内涵的学习;本科阶段的书法教育应在书法技能和书法艺术的审美认识上都应该有进一步的提升,这并不只是针对书法专业的学生,许多非书法专业的学生,也需要加强书法教育,学者向彬曾将当今社会的书法人才大致划分为六种类型:即艺术型书法人才、学者型书法人才、文人型书法人才、师范型书法人才、应用型书法人才和综合型书法人才。[1]根据这六种书法人才的分类,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就要在不同人才培养上专业课程设置有所不同,使得不同类型的书法人才都能够得到合理专业化的教育;研究生阶段的书法教育不只要体现出精英人才所具备的学术性,更要形成自我的书法审美境界。研究生阶段可以通过读书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立足传统,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个人的艺术风格, 最终成为高层次的书法专业人才。[2]在书法学术论文的撰写上,严谨、真实,体现出对当代语境下书法文化的个人思考。

除了学校教育之外,众多业余书法爱好者和退休离职人员等作为书法文化传播者的重要团体的力量也不容忽视。民间的书法艺术团体,应积极开展书法类的竞赛、讲座、展览等,在大众中推广传播书法文化,激发起民众对书法的求知欲和热爱;专业的书法人士应以身作则,以严谨的学术知识和职业道德向普罗大众普及书法的专业知识,即时纠正网络上的一些误人子弟的错误言论。

(二)加强数字化传播媒体的引导和管理,树立积极的传播风向

首先,应该完善地方书法信息传媒中心的建设。2011年8月10日,中国书协信息传媒中心成立。中国书协信息传媒中心的建立是一面旗帜,为地方的书法协会和期刊杂志树立了典范,地方书协也应结合本地区书法文化特色建立富有的地方特色书法信息传媒中心,突出在书法网络媒体上的核心竞争力,整合优化资源配置,运用网络媒体的优势,将地方的书法文化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其次,要构建规范化的网络书画交易平台。目前,我国的书画评价体系尚未健全,网络书画交易平台的运营体制并不完善。书法作品的审美标准和评判尺度也相应的会受到影响,可建立书法鉴赏家资料库,在规定的官方网站上进行实名认证和资历认证,保障书法鉴赏人员的含金量。应当进一步加强网络书画商城系统的建设,实现全面人性化的设置功能,扩展受众用户群体,在商城中加入作品内容的图文和影音展示形式等,完善审核机制,剔除网络书画交易市场的不规范行为。

最后,要引导书法网络媒体树立正确的传播风向。各个书法网络媒体应树立积极健康的网络媒体形象,确立鲜明独立的书法传媒话语风格。放眼全社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跳出固定的舒适圈,探究书法网络媒体传播背后所隐藏的“大文化性”。在传播正确的书法知识、书坛信息的基础上,将眼光提到至书法文化作为艺术价值之上的精神价值,以小见大,关注当下的时代主题,将书法网络媒体的建设赋予新时代的语境,引领独树一帜的书法网络媒体正确风向。

(三)有效利用全媒体时代的优势,加强书法艺术的对外传播

现如今,中国书法在欧美和东亚各国都出现了小范围的书法热潮,中国的崛起,也使得各国的文化学者和艺术家开始重新审视中国书法的精神价值,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欣赏中国书法。从书法入手进行中国的文化输出,把书法作为一种东方文化象征话语表征向西方输出,是中国书法新世纪的精神自觉。[3]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书法文化的对外传播必须赶上互联网这趟快车,抓住良机。一方面,建立书法文化外交,让世界正面了解中华书法文化。只有不断的有华人学者加入到书法文化的海外传播的阵营中来,书法文化才能在海外地区发光发热。还应让书法在国际文化会议或官方中外学术交流上多多亮相,走出国门,进行跨文化的交流甚至现场书写展示,不失时机的向外国人展示书法文化的,或许只是演讲时的一张PPT图片,亦或是讲座的邀请函的设计带有书法元素等都有可能将书法文化的海外传播向前推进一步。一些高校也為留学生们设置了书法课,甚至近几年,有些地区还举办了外国人汉字书写大赛,向留学生们更好的传播中华传统书法文化的同时,也让留学生们亲身参与,感受用毛笔写字的乐趣,取得了很好的反响。但是书法文化并不是简单的技术层面的内容,向留学生们感受到学术层面上的精神互动和一种东西方文化的多元性要成为课程和赛程的主旨和内涵。

另一方面,打造外文书法网络媒体,向海外提供了解书法文化的平台。国内的书法报刊的改版和改良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在此基础之上,可以推行出适合外国人阅读和学习的电子刊物,或是在国家重要的官方书法网站和论坛上设置多种语言阅读功能,还可加入语音介绍,录制英文网络书法课程。此外,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可以着重打造中国书法的官方媒体号,例如Twitter(推特)、Instagram(照片墙)、微博等火热的社交软件,增强书法文化在海外的启蒙教育,让书法在国际交流中被借鉴和吸收。书法文化不只是中国文化宝库的一部分,也是全球的文化财富,加强中华文化向海外的推广传播,让中国书法“走出去”,更要让中国书法“走进去”,这也是提高本土书法文化发展的过程。同时,我们也可以借鉴和学习到其他国家优秀的原创书法作品,观察他们的创新书法成果,也可以更好的进行自我反思。书法源于中国,书法的根在中国,在借鉴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守住我们正宗的书法文化,在中国汉字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中国书法文化有着其自身强大的生命力,不可在世界文化的浪潮中迷失方向。新媒体时代是一个大舞台,成功的文化传播应综合使用多元媒介展示文化。[4]

二、结语

书法文化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艺术,经历几千年的文化变迁和革命却能经久不衰。新媒体时代带给社会了深刻的变化,传播学也已充斥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它为我们带了巨大便捷和利益,也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烦恼和困惑。在这样的时代之下,如何审视全媒体时代下书法艺术的推广与传播,让“年长的”书法文化同“年轻的”网络世界共舞,推动书法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成为本文讨论的重点。对此,本文提出了培养新媒体时代优秀的书法艺术传播者、加强数字化传播媒体的引导和管理、加强书法艺术的对外传播的实践策略,以期在新媒体时代下,书法文化能够有效的提升其文化价值,增强书法文化软实力和国际中的话语地位,对实现传统文化的复兴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向彬著.当代书法人才的类型与教育:中国古代书法教育的启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向彬.论学校书法教育的三个阶段[J].江苏教育,2018,(45).

[3]王岳川.书法文化输出与书法国际传播[J].中国书法,2013,(03).

[4]韓李,潘天波.微信:书法文化传播的感性媒介[J].中国书法,2018,(06).

媒体技术范文第4篇

新媒体报道方案

一、 目的

根据新媒体的特点,策划高关注度的活动和撰写高质量的报道,并通过及时精准的传播和互动,进一步提升大赛的知名度。

二、 传播渠道

所有报道同时或有选择性的通过下列渠道传播:

1、官网、恺撒堡俱乐部官网;

2、官方微博、恺撒堡俱乐部微博;

3、官方微信、恺撒堡俱乐部微信;

4、恺撒堡俱乐部论坛、百度贴吧、天涯论坛等免费论坛;

5、钢琴专业网站;

6、合作平面媒体的微博、微信、手机报、论坛等新媒体;

三、 赛前宣传预热

(一)从10月28日开始,持续发布如下内容:

1、大赛介绍、大赛安排、大赛亮点、评委故事、比赛用琴故事;

2、温馨提醒:交通、食宿;现场平面图;广州景点介绍;

3、抢票预告。

(二)发起微博微信免费抢票、有奖转发送礼品活动,吸引大众关注和参与。

拟投入大师讲座门票20张、颁奖音乐会门票50张、蓝牙迷你音响6个、木质三角琴八音盒7个开展此活动。

四、 赛中即时报道

1、及时通报赛况、成绩;

2、报道参赛选手情况:重点关注元老选手、外国参赛选手、特殊选手;

3、报道评委情况:重点关注大牌评委、外国评委、特殊评委;

4、音乐会礼仪

5、音乐会曲目解读

6、大师讲座、一对一讲座报道

7、颁奖音乐会彩排及现场报道

8、策划发布“选手教你卖萌”图文、视频;

9、在微博上开展“随手拍大赛 每日最粉丝”活动

11月8-11日,每天选取优秀有趣图文、视频3个并送出蓝牙迷你音响1个、木质三角琴八音盒2个。

(朋友圈截屏教程 如何弹好莫扎特 哪些职业越老越吃香 几招克服赛前紧张心理

赛前家长应该做的几件事 笑话 )

10、大赛奖品KA钢琴介绍。

五、 赛后总结传播

1、大赛新闻通稿的编辑转发。

2、大赛精彩瞬间、花絮。

3、从成功办大赛最重要的经验、钢琴教育的思考、钢琴比赛的畅想等方面撰文报道。

六、 发布内容的要求

1、标题要有吸引力、要能宣传公司和产品;

2、内容要注重趣味性、可读性、参与感;

3、图文并茂。

七、 人员分工

1、郑建军:负责新媒体报道的组织协调;合作媒体的沟通协调;文字材料的起草、修改、把关;公司官方网站、免费论坛、贴吧的信息发布;

2、赵静:负责官方微博、俱乐部微博的信息发布、微博活动策划执行;

3、裴丽丽:负责官方微信、俱乐部微信、官网大赛专题网站、俱乐部论坛的信息发布;微信活动策划执行;

4、建议集团办摄影摄像人员适当配合图片的拍摄。

八、 需要支持的事项

1、电脑2-3台,能上网;

2、提供WIFI环境,方便微信微博的发布;

3、设计海报一张,在现场张贴,宣传微博微信活动;

4、活动礼品:蓝牙迷你音响10个、木质三角琴八音盒15个,由音乐制品公司提供。

九、 其他说明

媒体技术范文第5篇

【摘要】生态化的媒体环境构建是有效外语教学的重要支撑,文章分析了教学媒体进化与外语教学的密切关系,通过挖掘和总结当前外语教学中媒体的使用困境,剖析了生态化外语教学媒体环境系统构成与功能,进而构建其系统模型。

【关键词】教学媒体;生态化;外语教学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外语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随着新目标新问题的出现,高校外语教学也处在不断的变革之中。而隐藏在这些变革之中并有力推动其向前发展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教学媒体环境的变化,但这也使得我国目前的外语教学在媒体使用方面表现得较为随意。如何将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单一媒体与综合媒体,普适媒体与外语教学特色媒体进行整合,形成具有外语教学特色的媒体环境生态体系,是外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内在动力和必然要求。

一 外语教学与媒体进化

“媒体”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意为“两者之间”,指在信息源与受众之间承载和传递信息。当其是出于教学目的而使用时就成为“教学媒体”,媒体的目的在于便利交流(交互)和习得。[1]

德国学者海德(Heyd)认为:“媒体包括所有存在的教学用具,主要用于教师表现事物,使事物具有直观性,支持特定的教与学的环节,或者从根本上使其成为可能。”[2]在国外的外语教学中,非常重视使用“媒体”。因此,对于“媒体”的研究也就成为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研究的一个专门课题。海德指出:“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正确地选择和使用教学用具。”[3]

在大学教学中,媒体的发展与外语教学有着天然的联系,很多新媒体的教学应用,外语学科通常都是最早进行尝试的。无疑,媒体对外语教学的辅助作用是巨大的,它既可以为外语教学提供强有力物质条件,其声音、色彩、图文及直接的背景影像,又可为学生提供一种真实的本土语言模拟情境,对提高学生语言能力、语言水平和语言学习兴趣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学设计, 借助媒体的功能,把学生的眼、耳、手、脑等身体部位调动起来,从而使学生更快捷地获取间接知识,掌握探索知识的方法,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我国大学教学媒体发展起步较晚,主要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逐步使用电化设备,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个阶段(下面主要以外语教学媒体发展为例)。在我国,多种电教设备综合利用的时期始于八十年代初期,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达到高潮。[4]而后来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又使得外语教学媒体的使用得到进一步的跃升,虚拟现实、云计算、移动技术、社交网络、物联网、泛在网络、Web2.0的发展正在将现代外语教学推向更为广阔的,突破时空限制的、综合智能的新时期。这些媒体和技术的使用已然并且必然会加速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观念的改变,丰富教学和学习的内容,更新教学和学习的手段方式,完善以往教学和学习的评价体系。[5]学习必然是在一种情境中进行的,媒体之于学习,就是提供一种多维的、立体的、无缝链接和泛在的认知语言情境。

二 生态化外语教学媒体环境构建

1 目前外语教学中媒体的使用现状

目前我国对媒体的研究相对薄弱,无论是对新媒体、新技术的开发利用还是对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变革都相对滞后。从实际应用来看主要还存在如下问题:

(1)教学人员对媒体的了解和研究不够

从教学理论和方法的角度研究“媒体”的性质、功能、作用、比较、选择等不只是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也是外语教师的教学工作的外延。在国外的外语教学研究中,对“媒体”的研究是一项专门课题,在专业杂志上随时可以读到这方面的文章。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薄弱,尤其是从外语教学理论和方法、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对“媒体”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甚少。因此,难免带有盲目性,达不到使用“媒体”的预期效果。部分外语教学人员其自身的媒体素养有限,且由于各种原因未接受媒体技能方面的培训,造成上课时媒体的基本操作都成困难,更谈不上借助媒体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创新。

(2)媒体环境设计缺乏必要的标准和约定

媒体环境的构建首先是设计,有些是在原有基础之上进行改造设计,有些是从新从头开始着手规划。目前外语教学媒体环境的构建不论是在场地的前期规划,需求层次论证还是在软硬件的行业设计上都缺乏必要的约定和标准,缺乏顶层设计的理念。以众多语音教学软件和同声传译系统的设计为例,各个软件厂商各出心裁,在功能设计、界面设计、术语使用、甚至用户习惯上都不尽相同,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广大外语教师的有效使用障碍。大多软件功能较多,实用性欠缺,重点功能的操作流程复杂。

(3)媒體使用不到位,存在乱用、滥用现象

现代化教学媒体环境可以有效支撑外语教学改革及模式创新,一种情况是变革需要某些媒体环境和功能的支持,由此这些媒体应运而生;另一种情况是在现有的媒体环境的基础上开展教改试验和模式变革,通过媒体环境的统筹运用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比较现实的情况是在媒体环境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广大教师在使用上缺乏探索,最常使用的就是广播(教师机屏幕和音频)和提问功能(包括学生示范和师生对讲),而其他诸如测试、会话、讨论等功能使用较少。在听说类、阅读写作类、口译笔译类课程的媒体使用上比较混乱。

(4)媒体的管理、调度比较薄弱

外语教学媒体的管理主要分校级和院(系)级,一般来说教务处负责课程的安排,电教部门(教育技术中心,实验室管理中心)负责媒体设备的管理和日常维护。看似分工明确,实际上造成的问题是教务工作者不熟悉媒体的具体情况和功能,电教工作者不熟悉课程的需求和特点,而熟悉自己所授课程的一线教学人员又有自己的习惯和喜好,由此造成了在媒体的管理和调度上生发出一些问题。

(5)媒体保养维护机制不健全,投入和重视不够

传统的实验室管理员(电教员)被赋予设备维护保养、机器维修的职能,在学校(院系)不受重视,收入较之教学人员差异较大。所以这一岗位的人员流失较为严重,在职人员大多积极性不高。从人员构成来看,有外语专业背景的非常少,电教出身的占一部分,其他背景的占一部分。理想的外语教育技术人才应该是懂外语,懂教育、懂技术的,他们不光负责设备维护,更应该是外语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专家和媒体技术深层使用的专家,是可以协同外语教师进行教学变革的一类人,显然现在的情况远不是这样。加之设备修护保养的一些制度和经费问题,使得这一岗位缺乏基本的吸引力,这必然有损现代媒体环境下外语改革的进程和效果。

关于媒体的研究,应该分为技术方面、管理方面和使用方面,这必然需要教育技术研究者,教学者和管理者在从各自的角度出发的同时能够有所渗透和延伸。目前我国外语教学媒体的配置和利用水平参差不齐,究其原因是没有一种正确的媒体观,缺乏一种动态的符合外语学科教学特点的媒体环境的系统设想和框架。为此,我们提出外语教学媒体环境构建的生态化理念。

2 生态化外语教学媒体环境构建

生态学关注的是生物与周围环境的整体关联。上世纪60年代,国际著名的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提出了媒体生态的概念,特别关注不同媒体之间的功能互补性与组合使用。受麦克卢汉的启发,Neil Postman 于1971年在纽约大学设立了媒体生态研究项目,他指出:媒体生态考察传播媒体如何影响人的感知、理解、情感及价值的实质,以及我们与媒体的互动如何帮助或阻碍我们的生存机会。

(1) 生态化外语教学媒体环境的特征

教育生态学的相关研究把学校看成是一个有层次的各因子在功能上协调一致发生作用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互相联系使个体得以成长。而当信息技术介入学校领域时,“技术”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成为学校生态系统重要的一部分。[6]

生态化的外语教学媒体环境构建就是指在一定外语教学情境中媒体各个构成要素、媒体之间、媒体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相互良性制约而达到的一种相对平衡的结构,外语教学媒体环境构建的基本组成要素是媒体系统、外语教学系统和学生,以及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归纳起来,我们认为媒体生态系统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系统性:与一般的生态系统一样,媒体生态系统是一个由不同组成部分互相联系、互相依赖而形成的整体。但在媒体生态系统中特别强调“媒体”是这一整体的重要要素之一。系统中的任何一个要素变化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

多样性:媒体生态系统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人和媒体(工具),它们以互补的方式共同运作,形成了一个健全的生态,一个多样性的媒体生态是一个充满活力和人性化化的地方,资源丰富且允许个性存在。

动态演化:一个健康的媒体生态系统必然是处在动态发展过程中,新技术的不断介入使媒体生态不断演化,这就需要处在该系统中的人的主体因素能够随时参与媒体生态的持续发展。

关键“角色”:借用生态学概念中的“中坚种群”的概念,在媒体生态系统中那些具有丰富外语教学、教辅经验、同时理解和掌握技术的人,他们能支持新技术、新媒体的使用,同时也能通过他们的活动实现系统的核心价值。

情境协同性:每一个情境下媒体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而媒体生态中各种子系统和要素,它们之间是协同互动的,在协同互动中推动系统演化。媒体生态中存在的标准和规范是系统协同互动的数字神经。

(2) 生态化外语教学媒体环境模型的构建

在外语教学媒体进化的过程中,以系统的、生态的观点来构建和谐的外语教学媒体环境生态系统,可以使教育信息化的成果—新的教学媒体环境、教学手段、教育理念成为推动外语教学信息化的有生力量,使技术与教学实践有机融合、互相促进。某些较大的生态系统常可分成若干亚系统(子系统),每个系统包括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个要素,因此,从系统功能考虑,生态化外语教学媒体环境系统的结构包含4个主要成分,其角色与功能描述如下表所示:

效能、变革和发展构成了生态化外语教学媒体环境系统运行和演进的基本动力,四个要素则是媒体环境系统生态功能的实施者。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指系统之中和系统之间的物流和能流的运动过程。从信息化外语教学媒体系统的层面构成出发,我们可以把整个媒体环境系统划分为三个子系统,即媒体环境与技术子系统、教学实践与服务子系统、教学思想与知识子系统,其核心价值是促进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媒体生态中的全面发展,强调人、技术、教学实践之间的和谐互动。教育理论、观念和知识是整个模型的制高点,是学校外语教学媒体环境系统的核心价值体现,它决定了教学实践和服务的发展方向,它也是外语教学媒体生态进化的最终目标,在媒体和技术流的支持下,应用服务流、资源流来全面改造、革新和实践教育教学方式,促进知识建构和知识创新,推动个体发展,教学实践与服务子系统以重构服务来连接技术与应用,为教育革新提供基本服务流,是模型的核心环节,也是学校外语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学思想与知识创新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和服务重构得以体现;教学媒体环境是该模型的支柱,是生态化外语教学得以进化的基础,媒体环境与技术子系统以开放架构为用户提供媒体和技术流,为外语教学效能的提高提供保障;也是外语教学媒体生态系统不断发展的原动力,如图1所示。

在生态化外语教学媒体环境的构建中,只有始终坚持以满足学生、教师的最根本需要为目标,尽量便利其学习和教学,让其内部注入稳定的驱动力,才能更好的促进媒体生态的完善和持续良性发展。“建、管、配、用”是构建外语教学媒体生态的四个核心环节。围绕四个关键环节,必须加强媒体建设和配置的系统规划,采取开放性系统架构与技术规范,完善外语教学实践环境体系,提升媒体进化的洞察力,开展外语教学媒体生态效能研究与评估,建立配套的政策保障体系。以评估促进四个关键环节的深入发展,连接系统各个要素和成分,从操作思路上为开放生态系统的运行提供轨道,保证外语教学媒体生态系统的效率与价值。

“人类传播的历史是传播系统的复加过程,而不是简单地由一种系统转向另一种系统。”[7]外语教学中也是得考虑在运用媒体的时间、频率、种类、方式等以及媒体与外语教学其它要素之间组合的优化程度与和谐程度等各种因素。媒体环境的合理选择与规划既是有效外语教学的现实支撑,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限制了外语教学实践的空间,媒体不是万能的,只有解决了媒体环境使用的有效性与生态和谐性,才可能更好的开展外语教学,更好的促进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斯马德井.教育技术与媒体(第八版 影印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10.

[2][3]G.Heyd.Dcutsch Lehrcn[M]. Frankfurt am Main.Verlag Moritz Dicsterweg,1991:184-186.

[4]徐丽.我国外语教学中“媒体”使用的历史与现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重庆),1995,(1):83-85.

[5]魏鹰.多媒体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的得与失[J].中国校外教育,2010,(8):369.

[6]余胜泉,赵兴龙.基于信息生态观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J],中国电化教育,2009,(8):35-36.

[7]梅尔文•德弗勒,桑德拉•鲍尔一洛基奇.大众传播学诸论[M].杜力平译,新华出版社,1990:11.

Ecological Media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nd the Function to Achieve 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JIA Wei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ervice,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1,China)

收稿日期:2011年3月9日

編辑:李原

上一篇:采集技术下一篇:版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