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要点写作范文

2024-03-13

工作要点写作范文第1篇

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找主题句?

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

7.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

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

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平叙(略)

11.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2.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

感情等。

(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

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3.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14.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答:“××”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5.句子含义?

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

16.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1)承接上文(2)开启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启下(过渡)(4)为后文作铺垫

17.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18.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9.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20.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种类:(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6)心理描写(7)景物描写(8)场景描写(9)环境描写(10)细节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21.散文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22.散文种类?

(1)叙事散文(2)抒情散文

23.小说种类?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24.小说三要素?

人物、环境、情节

25.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1)自然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26.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7.续写小说结尾。

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议论文阅读技巧

一、论点(证明什么)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句子。论点一般是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的。

1.中心论点1个(统帅分论点)

⑴明确:

分论点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

⑵方法

①从位置上找:Ⅰ标题;Ⅱ开篇;Ⅲ中间;Ⅳ结尾。

②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

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

2.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

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

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归结出中心论点;

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二、论据(用什么证明)

⑴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⑵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⑶次序安排(照应论点);

⑷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

⑸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三、论证(怎样证明)

⑴论证方法

①举例论证(例证法)事实论据记叙

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议论

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④喻证法比喻

⑵分析论证过程

①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

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⑶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

⑷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

四、议论文的结构

⑴一般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

⑵类型①并列式:Ⅰ总分总;Ⅱ总分;Ⅲ分总。②递进式。

五、议论文的语言

⑴严密(修饰性、限制性的语言的运用);

⑵生动(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⑶词序(从生活逻辑和上下文的照应上判断);

⑷句序(关联词语的使用,特别要注意递进关系)。

六、驳论文的阅读

⑴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⑵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用了哪些道理和论据;

⑶由此,作者树立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

中考说明文阅读指导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一)、把握说明对象,分清说明对象是事物还是事理。明确被说明事物的特征: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二)、为了说明事物特征或说明事理,需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

1.分类别: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2.下定义: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

3.作比较:用人们熟知的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4.举例子:可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认识。

5.打比方:可达到形象地说明事物的作用。

6.列数字:可以准确地说明事物。

7.配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

8.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三)、说明要有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

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四)、说明文的阅读还要注意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概说)——分(具体)”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五)、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工作要点写作范文第2篇

1合法性(1)符合党的基本路线和国家的宪法、法律;(2)符合本系统、本机关主管业务方面的有关法规、规章;(3)了解同层次有关系统、机关的重要决策并与之保持一致。2实效性。(1)根据需要发文,反对形式主义与文牍主义。(2)公文的内容务求符合客观实际。(3)注重时效。

3规范性。要求主题明确,结构

完整,格式规范。

4严谨性。要求用语庄重严谨,简明通顺,平实得体。

二、公文写作的程序

1写作前准备:(1)明确要求:(2)确立主题;(3)选择文种;(4)收集资料;(5)选择表达方式。

2撰拟文稿。(2)安排结构;(3)拟写提纲;(3)撰写文稿。

3审核修改。

三、选择文种的依据公文文种主要根据下列依据进行选择:

1国家关于公文处理法规中有关文种的规定;

2发文者与受文者之间的工作关系;

3制发机关的职责地位;

4行文目的。

四、公文开头(导语)的主要形式

1文体制发根据和目的;

2概述制发背景

3揭示全文主题

4阐明基本观点;

5以提问的方式写明公文的结论;

6表明批准、批转或转发执行的态度;

7表明贺意、谢意、敬意。

五、公文结尾(结语)形式举要

1使用专用词语、总结全文;

2概括与深化主题;

3再次强调行文目的或陈述具体要求;

4发出号召,提出希望要求;

5说明公文生效、施行时间或宣布原公文废止以及处罚措施等有关事项。

六、书写文稿的要求

1撰拟文稿应用具有规范格式的发文稿纸。

2文字、图形、符号均应写在图文区内。

3使用碳素墨水、蓝黑墨水、墨汁等,原则上不使用圆珠笔和铅笔。

4对人名、地名、时间、数字、引文必须准确具体。

5引用公文须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

6日期应写具体的年、月、日并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7结构层次序数依次为"

一、(一)、1(1)"。

8文内使用简称一般应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

9公文数字,除成文时间、部分结构序数和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都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七、规范性文件的特点:

1文件所针对问题具有普通性。

2文件内容具有强制性。

3生效程序严格。

4语言运用规范。

5效用上具有独立性。

八、条例、规定、办法的结构

1标题。一般由内容加文种构成,必要时可在文种前加"暂行"、"试行"、"实施"、"补充"等限定词。

2发布或通过或生效日期。标注于标题之下用圆括号括入。

3正文。(1)总则,阐明制定目的、依据、适用范围,有关定义、主管部门。(2)-分则,阐明具体的规范内容(3)附则,阐明施行程序与方式、施行日期、有关说明事项。

九、规范性文件的写作要求

1维护文件的高度一致性。"

2维护文件的高度严密性。

3维护文件的条理性。

4维护文件的简明性。

5维护文件的稳定性。

6维护文件的连续性。

十、命令(令)的适用范围

命令(令)用于国务院发布行政法规;国务院及其各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省、自治区政府发布规章;国务院及其各部门,县级以下(含县)人民政府采取重大行政性强制措施、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

一、命令(令)的特点及结构。

1特点:(1)具有法定的强制力(2)限定发布权限。(3)限定内容

2结构:命令(令)的总体结构由标题、正文、发布机关名称、发布日期、印章或领导人签章五部分构成。标题由发文机关、内容和文种构成,根据不同的内容性质"命令"、"令"、"嘉奖令"、"特赦令"、"通令"等。

十二、命令(令)的分类与各类令的撰写要点

1发布令。用于发布行政法规与规章,赋予所发布的法规、规章以立即生效并予以施行的法定效力。

2行政令。用于采取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实施行政领导和指导。

3任免令。用于发布任免事项。一般以"令"的名称颁布。

4嘉奖令。用于嘉奖有关人员。

5惩戒令。用于惩戒有关人员或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令)。

十三、决定的特点与结构

决定是国家行政机关用于重大事项或重要行动作出安排时使用的具有规定性与决策性的公文,决定有三大特点:即规定性、指导性、稳定性。

结构一般由标题、成文时间、主送机关、正文、制发机关几大部分组成。

十四、决定的写作要求

1决定的内容要求合法并符合实际。

2决定的结构必须合理,文字必须精炼。

十五、决定的分类与各类决定的撰写要点

1对重要事项(事件)作出处理或安排的决定。撰写这类决定,要求主题集中,重点突出;根据充分、事实准确;观点明确、入情入理;词语概括、简要。

2对重大行动作出安排的决定。撰写这类决定,首先要讲清形势;其次要具体清楚地阐明重大行动的方针政策、原则、措施和步骤;最后要求层次分明,词语严谨

、庄重,词义明确,语气肯定。

3规定重要管理原则、办法的决定。撰写这种决定,一般按条款形式安排内容,重点写明应当做什么和怎样做,词语概括庄重,准确有力,语气坚决肯定。

十六、指示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指示用于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是上级领导机关制发的指导性公文。有如下特点:

1法定作者广泛,不限定制发范围。

2具有强制约束作用。

3内容广泛、具体

十七、指示的结构与写作要求

指示的结构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制发机关名称和成文时间构成。

指示的写作要求是:

1有明确的政策依据和法规依据。

2从实际出发,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3指示的内容要求明确具体,即工作原则明确政策界限清楚,措施与方法具体;文字表述简明易懂,条理清晰。

十八、通告的适用范围及其特点

通告,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需要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广大人民群众需要遵守或周知的有关维护社会主义国家秩序,加强经济建设与行政管理的政策、措施与行为规范或其他需要引起警觉与注意的事项。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具有知照性与约束力,二是具有专业性。

十九、通告的结构与写作要求

通告的总体结构由标题、正文、发布机关名称与成文日期构成。其写作要求有三:

1内容明确具体.2分条列项表述,用语简明易懂

3勿滥制发通告,维护其严肃性.

十、通知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通知,是机关常用的公文,主要用于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

其特点为:

1应用广泛,使用频率高。一是不受内容轻重繁简的限制;二是通知的作者广泛。

2内容单纯,行文简便。

3具有执行性。通知多用于下行文。

二十一、通知的写法

1指示性通知。写作时,要求明确交代制发通知的政策依据、法规依据及行文目的,并说明需布置的工作任务与执行要求。在写作上与指示的区别是,一般不用命令和告诫的语气。

2知照性通知。在写作时要求将说明的事项简要而周密地原原本本交待清楚,不必予以议论评价和阐发意义。

3转发公文的通知。有两种写作方法:(1)以简要的文字写明所转发公文的制发机关、标题与转发机关的原则要求。(2)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受文单位提出如何贯彻执行的指示性意见。

4批转公文的通知。在撰写时,也有两种方法:

(1)对批转的公文表明态度或作出评价与简要批示。

(2)在表明态度之后,还要针对批转公文的内容,作进一步的阐述与论证,指出意义、执行重点与执行要求以及注意事项等。

5发布规章的通知。在写作时一般需要说明印发的意义和施行的要求,用以履行发布生效的程序。

6会议通知。在撰写时一般有三种形式:

(1)人数较少的一般性会议、只需简要写明会议的名称、目的、时间、地点、与会人员、准备事项即可。

(2)内容比较复杂、日期较长、与会人员较多的会议,要写清楚名称、期限、报到时间、地点、与会范围、差旅费报销方、准备事项与注意事项、入场凭证、联系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号码等。

(3)对于十分隆重的会议,在会议通知之后,还应附上会议日程安排和有关证件。

7任免与聘用干部的通知。在撰写时,需以简要文字分条列项写明任免的机关(会议)、日期与被任免、聘用人员的姓名与职务。

二十二、通报的特点及结构

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其特点为:

1具有教育性质。

2通过事实与数据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3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其结构为:

1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部分构成。

2主送机关。(有时可以省略)

3正文。开头写明批评或表彰对象的基本情况;中心部分写明需批评或表彰的事实;结尾部分写明批评或表彰的决定,同时提出希望、要求。若情况通报则写明针对情况所提出的对策。

4通报的日期

二十三、通报的写作要求

1内容必须典型。

2材料必须真实

3应使用说明与叙述的表达方式,叙事平实具体,分析入情入理。其中:表彰性通报,重在把事迹写深写细;批评性通报除要求平实准确之外,还要注意不良影响;情况通报,应写明通报的情况,应采取的对策和希望与要求。

二十四、报告的适用范围及特点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及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的使用的陈述性公文。根据内容可分为工作报告、调查报告、答复询问的报告。其特点如下:

1使用普遍,适用面广。

2报告不需要批复。

3报告一般使用叙述的体裁。

二十五、工作报告的写作要求

1宜采用概括叙述的表达方式。避免逻列具体事实与数字。

2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3报告的内容应具有信息价值。

4点面结合。

5实事求是。

6不能夹带请求事项

二十六、调查报告正文的写法及要求

1写法:

(1)开头部分。①说明调查工作的基本情况;②概述调查对象的情况;③以议论、提问的方式揭示全文主题。

(2)主体部分。①按内容分列若干问题或若干方面,分别叙述;②按时间顺序或工作发展阶段安排层次;③按照对比的方式安排层次;④综合两种方式安排层次。即纵横结合式。

(3)结尾分。①以简要的文字概括全文,进一步点明主题;②展示前,寄托希望,发出号召;③对报告内容作必要的说明;④不写结语,让报告自行结束。

2写作要求:(1)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2)在调查研究中提炼正确的主题(3)必须真实而准确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4)文字表述要求灵活、生动。

二十七、答复询问的报告的写作要求

答复询问的报告,是下级机关答复上级机关询问时使用的文种,写作要求如下:

1在开头处照应有关询问的内容和来文日期。

2内容集中。有针对性地回答上级机关询问的问题。

3内容准确。不夸大成绩,不掩饰过失。

4用语简明、得体、分寸适宜。

二十八、请示的特点与结构

请示,属于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的呈请性公文。其特点如下:

1是一种使用比较广泛的上行文。

2属于要求领导机关必须予以回复的公文。

3内容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内无权处理或难以处理的问题或事项。

4表达方式上采用叙述和说明,忌用议论。

请示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标记、制发机关名称与成文时间五大部分组成。

二十九、请示的写作要求

1观点明确,申请的理由与事项清楚具体。

2层次清楚,文字表述明确具体。

3主题集中,一文一事。

4正确选择主送机关,不要多头主送。

5文字表述简明、简体。

十、批复的特点及写作要求

1特点:(1)权威性。(2)被动性。(3)针对性。

2写作要求:(1)行文前认真地进行调查

(2)批复的意见应明确、具体可行。

(3)批复的内容必须围绕请示的事项逐一答复。

三十

一、批复的结构

批复的总体结构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制发机关与成文时间四大部分构成。

1标题。标题要写明发文机关、内容和文种,与其它公文的不同在于,批复一般在标题中标明作者对所请示问题的态度。

2主送机关。批复的主送机关与请示的发文机关对应。

3正文。开头部分写明来文(请示)的日期和内容。中心部分写明批复的内容。结尾部分,用专用语结束全文。

三十

二、函的特点结构

函,指公函,用于平行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函具有以下等点:

1灵活简便

2种类多、使用的频率高。

3具有公文的法定效用。

函的结构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与成文时间几大部分

1标题通常写明发文机关、内容与文种。

2主送机关是对函负办理或答复责任的机关。

3正文一般包括三部分内容:(1)制发函的根据与理由。(2)商洽或询问(答复)以及请求批准具体事项。(3)结尾。

三十

三、函的写作要求

1以简要的文字、将需商洽、询问(答复)、申请、知照的事项(问题)明确、具体地交待清楚。

2用语谦和,讲究礼节。

3函是正式公文的文种,必须行文郑重。一切按正式公文的格式进行。

三十

四、函的分类与各类的撰写要点

函按内容可分三大类:

1商洽公务的函。这种函在写作时先写制发函的根据或理由,而后陈述需要商洽的具体事项。最后提出予以复函或予以尽决办理的具体要求。

2询问或答复问题的函。即问函或复函,前者要求集中询问一个问题,方便对方尽快答复。复函要求针对来函内容给予确切答复。先明确表明意见,然后说明理由或提出具体的处理的办。

3请求批准的函。用于向平行或不相隶属的主管机关请求批准有关事项。撰写时,要求理由充分,事项明确清楚。并在最后提出具体要求。

三十

五、会议纪要的特点

会议纪要,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与要求有关单位共执行的议定事项。是机关贯彻会议主要精神与议定事项的重要依据,也是检查议定事项执行情况的凭据。它的特点是:

1会议纪要制成于会议后期或会议结束之后。

2会议纪要具有一定的约束力,要求与会单位或下属单位予以遵守或执行。

3具有知照性、参考性、规定性、协议性、指导性等多种性质。

4会议纪要的结构由标题、成文时间、正文三大部分构成。成文时间一般标注于标题的正下方,外加圆括号。

三十

六、会议纪要的分类及其正文的定法

会议纪要,可以为例会、专题性业务会议、座谈会、现场会以及布置全面工作的会议的纪要。其正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1会议的基本情况。各类会议纪要的写法分别是:①专题性大型会议适合用归纳叙述法。②例会适合用分条列项法。③座谈会可在分述发言内容之前,概括介绍有关基本情况。

2会议讲座与决定的事项。①专题会概括成若干层次,按小标题分项叙述。②座谈会先按逻辑关系分列问题,再按发言顺序分别叙述。③例会按会议讨论的顺序整理纪要。

3写明会议的希望,要求或号召。

三十

七、会议纪要的写作要求

1要求真实、准确。写成后应提请会主持人审核与签发,重要会议的纪要,应经与会者讨论认可。

2要求突出重点,简明精炼。

工作要点写作范文第3篇

1合法性(1)符合党的基本路线和国家的宪法、法律;(2)符合本系统、本机关主管业务方面的有关法规、规章;(3)了解同层次有关系统、机关的重要决策并与之保持一致。2实效性。(1)根据需要发文,反对形式主义与文牍主义。(2)公文的内容务求符合客观实际。(3)注重时效。

3规范性。要求主题明确,结构

完整,格式规范。

4严谨性。要求用语庄重严谨,简明通顺,平实得体。

二、公文写作的程序

1写作前准备:(1)明确要求:(2)确立主题;(3)选择文种;(4)收集资料;(5)选择表达方式。

2撰拟文稿。(2)安排结构;(3)拟写提纲;(3)撰写文稿。

3审核修改。

三、选择文种的依据公文文种主要根据下列依据进行选择:

1国家关于公文处理法规中有关文种的规定;

2发文者与受文者之间的工作关系;

3制发机关的职责地位;

4行文目的。

四、公文开头(导语)的主要形式

1文体制发根据和目的;

2概述制发背景

3揭示全文主题

4阐明基本观点;

5以提问的方式写明公文的结论;

6表明批准、批转或转发执行的态度;

7表明贺意、谢意、敬意。

五、公文结尾(结语)形式举要

1使用专用词语、总结全文;

2概括与深化主题;

3再次强调行文目的或陈述具体要求;

4发出号召,提出希望要求;

5说明公文生效、施行时间或宣布原公文废止以及处罚措施等有关事项。

六、书写文稿的要求

1撰拟文稿应用具有规范格式的发文稿纸。

2文字、图形、符号均应写在图文区内。

3使用碳素墨水、蓝黑墨水、墨汁等,原则上不使用圆珠笔和铅笔。

4对人名、地名、时间、数字、引文必须准确具体。

5引用公文须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

6日期应写具体的年、月、日并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7结构层次序数依次为"

一、(一)、1(1)"。

8文内使用简称一般应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

9公文数字,除成文时间、部分结构序数和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都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七、规范性文件的特点:

1文件所针对问题具有普通性。

2文件内容具有强制性。

3生效程序严格。

4语言运用规范。

5效用上具有独立性。

八、条例、规定、办法的结构

1标题。一般由内容加文种构成,必要时可在文种前加"暂行"、"试行"、"实施"、"补充"等限定词。

2发布或通过或生效日期。标注于标题之下用圆括号括入。

3正文。(1)总则,阐明制定目的、依据、适用范围,有关定义、主管部门。(2)-分则,阐明具体的规范内容(3)附则,阐明施行程序与方式、施行日期、有关说明事项。

九、规范性文件的写作要求

1维护文件的高度一致性。"

2维护文件的高度严密性。

3维护文件的条理性。

4维护文件的简明性。

5维护文件的稳定性。

6维护文件的连续性。

十、命令(令)的适用范围

命令(令)用于国务院发布行政法规;国务院及其各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省、自治区政府发布规章;国务院及其各部门,县级以下(含县)人民政府采取重大行政性强制措施、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

一、命令(令)的特点及结构。

1特点:(1)具有法定的强制力(2)限定发布权限。(3)限定内容

2结构:命令(令)的总体结构由标题、正文、发布机关名称、发布日期、印章或领导人签章五部分构成。标题由发文机关、内容和文种构成,根据不同的内容性质"命令"、"令"、"嘉奖令"、"特赦令"、"通令"等。

十二、命令(令)的分类与各类令的撰写要点

1发布令。用于发布行政法规与规章,赋予所发布的法规、规章以立即生效并予以施行的法定效力。

2行政令。用于采取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实施行政领导和指导。

3任免令。用于发布任免事项。一般以"令"的名称颁布。

4嘉奖令。用于嘉奖有关人员。

5惩戒令。用于惩戒有关人员或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令)。

十三、决定的特点与结构

决定是国家行政机关用于重大事项或重要行动作出安排时使用的具有规定性与决策性的公文,决定有三大特点:即规定性、指导性、稳定性。

结构一般由标题、成文时间、主送机关、正文、制发机关几大部分组成。

十四、决定的写作要求

1决定的内容要求合法并符合实际。

2决定的结构必须合理,文字必须精炼。

十五、决定的分类与各类决定的撰写要点

1对重要事项(事件)作出处理或安排的决定。撰写这类决定,要求主题集中,重点突出;根据充分、事实准确;观点明确、入情入理;词语概括、简要。

2对重大行动作出安排的决定。撰写这类决定,首先要讲清形势;其次要具体清楚地阐明重大行动的方针政策、原则、措施和步骤;最后要求层次分明,词语严谨

、庄重,词义明确,语气肯定。

3规定重要管理原则、办法的决定。撰写这种决定,一般按条款形式安排内容,重点写明应当做什么和怎样做,词语概括庄重,准确有力,语气坚决肯定。

十六、指示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指示用于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是上级领导机关制发的指导性公文。有如下特点:

1法定作者广泛,不限定制发范围。

2具有强制约束作用。

3内容广泛、具体

十七、指示的结构与写作要求

指示的结构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制发机关名称和成文时间构成。

指示的写作要求是:

1有明确的政策依据和法规依据。

2从实际出发,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3指示的内容要求明确具体,即工作原则明确政策界限清楚,措施与方法具体;文字表述简明易懂,条理清晰。

十八、通告的适用范围及其特点

通告,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需要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广大人民群众需要遵守或周知的有关维护社会主义国家秩序,加强经济建设与行政管理的政策、措施与行为规范或其他需要引起警觉与注意的事项。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具有知照性与约束力,二是具有专业性。

十九、通告的结构与写作要求

通告的总体结构由标题、正文、发布机关名称与成文日期构成。其写作要求有三:

1内容明确具体.2分条列项表述,用语简明易懂

3勿滥制发通告,维护其严肃性.

十、通知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通知,是机关常用的公文,主要用于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

其特点为:

1应用广泛,使用频率高。一是不受内容轻重繁简的限制;二是通知的作者广泛。

2内容单纯,行文简便。

3具有执行性。通知多用于下行文。

二十一、通知的写法

1指示性通知。写作时,要求明确交代制发通知的政策依据、法规依据及行文目的,并说明需布置的工作任务与执行要求。在写作上与指示的区别是,一般不用命令和告诫的语气。

2知照性通知。在写作时要求将说明的事项简要而周密地原原本本交待清楚,不必予以议论评价和阐发意义。

3转发公文的通知。有两种写作方法:(1)以简要的文字写明所转发公文的制发机关、标题与转发机关的原则要求。(2)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受文单位提出如何贯彻执行的指示性意见。

4批转公文的通知。在撰写时,也有两种方法:

(1)对批转的公文表明态度或作出评价与简要批示。

(2)在表明态度之后,还要针对批转公文的内容,作进一步的阐述与论证,指出意义、执行重点与执行要求以及注意事项等。

5发布规章的通知。在写作时一般需要说明印发的意义和施行的要求,用以履行发布生效的程序。

6会议通知。在撰写时一般有三种形式:

(1)人数较少的一般性会议、只需简要写明会议的名称、目的、时间、地点、与会人员、准备事项即可。

(2)内容比较复杂、日期较长、与会人员较多的会议,要写清楚名称、期限、报到时间、地点、与会范围、差旅费报销方、准备事项与注意事项、入场凭证、联系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号码等。

(3)对于十分隆重的会议,在会议通知之后,还应附上会议日程安排和有关证件。

7任免与聘用干部的通知。在撰写时,需以简要文字分条列项写明任免的机关(会议)、日期与被任免、聘用人员的姓名与职务。

二十二、通报的特点及结构

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其特点为:

1具有教育性质。

2通过事实与数据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3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其结构为:

1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部分构成。

2主送机关。(有时可以省略)

3正文。开头写明批评或表彰对象的基本情况;中心部分写明需批评或表彰的事实;结尾部分写明批评或表彰的决定,同时提出希望、要求。若情况通报则写明针对情况所提出的对策。

4通报的日期

二十三、通报的写作要求

1内容必须典型。

2材料必须真实

3应使用说明与叙述的表达方式,叙事平实具体,分析入情入理。其中:表彰性通报,重在把事迹写深写细;批评性通报除要求平实准确之外,还要注意不良影响;情况通报,应写明通报的情况,应采取的对策和希望与要求。

二十四、报告的适用范围及特点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及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的使用的陈述性公文。根据内容可分为工作报告、调查报告、答复询问的报告。其特点如下:

1使用普遍,适用面广。

2报告不需要批复。

3报告一般使用叙述的体裁。

二十五、工作报告的写作要求

1宜采用概括叙述的表达方式。避免逻列具体事实与数字。

2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3报告的内容应具有信息价值。

4点面结合。

5实事求是。

6不能夹带请求事项

二十六、调查报告正文的写法及要求

1写法:

(1)开头部分。①说明调查工作的基本情况;②概述调查对象的情况;③以议论、提问的方式揭示全文主题。

(2)主体部分。①按内容分列若干问题或若干方面,分别叙述;②按时间顺序或工作发展阶段安排层次;③按照对比的方式安排层次;④综合两种方式安排层次。即纵横结合式。

(3)结尾分。①以简要的文字概括全文,进一步点明主题;②展示前,寄托希望,发出号召;③对报告内容作必要的说明;④不写结语,让报告自行结束。

2写作要求:(1)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2)在调查研究中提炼正确的主题(3)必须真实而准确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4)文字表述要求灵活、生动。

二十七、答复询问的报告的写作要求

答复询问的报告,是下级机关答复上级机关询问时使用的文种,写作要求如下:

1在开头处照应有关询问的内容和来文日期。

2内容集中。有针对性地回答上级机关询问的问题。

3内容准确。不夸大成绩,不掩饰过失。

4用语简明、得体、分寸适宜。

二十八、请示的特点与结构

请示,属于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的呈请性公文。其特点如下:

1是一种使用比较广泛的上行文。

2属于要求领导机关必须予以回复的公文。

3内容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内无权处理或难以处理的问题或事项。

4表达方式上采用叙述和说明,忌用议论。

请示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标记、制发机关名称与成文时间五大部分组成。

二十九、请示的写作要求

1观点明确,申请的理由与事项清楚具体。

2层次清楚,文字表述明确具体。

3主题集中,一文一事。

4正确选择主送机关,不要多头主送。

5文字表述简明、简体。

十、批复的特点及写作要求

1特点:(1)权威性。(2)被动性。(3)针对性。

2写作要求:(1)行文前认真地进行调查

(2)批复的意见应明确、具体可行。

(3)批复的内容必须围绕请示的事项逐一答复。

三十

一、批复的结构

批复的总体结构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制发机关与成文时间四大部分构成。

1标题。标题要写明发文机关、内容和文种,与其它公文的不同在于,批复一般在标题中标明作者对所请示问题的态度。

2主送机关。批复的主送机关与请示的发文机关对应。

3正文。开头部分写明来文(请示)的日期和内容。中心部分写明批复的内容。结尾部分,用专用语结束全文。

三十

二、函的特点结构

函,指公函,用于平行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函具有以下等点:

1灵活简便

2种类多、使用的频率高。

3具有公文的法定效用。

函的结构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与成文时间几大部分

1标题通常写明发文机关、内容与文种。

2主送机关是对函负办理或答复责任的机关。

3正文一般包括三部分内容:(1)制发函的根据与理由。(2)商洽或询问(答复)以及请求批准具体事项。(3)结尾。

三十

三、函的写作要求

1以简要的文字、将需商洽、询问(答复)、申请、知照的事项(问题)明确、具体地交待清楚。

2用语谦和,讲究礼节。

3函是正式公文的文种,必须行文郑重。一切按正式公文的格式进行。

三十

四、函的分类与各类的撰写要点

函按内容可分三大类:

1商洽公务的函。这种函在写作时先写制发函的根据或理由,而后陈述需要商洽的具体事项。最后提出予以复函或予以尽决办理的具体要求。

2询问或答复问题的函。即问函或复函,前者要求集中询问一个问题,方便对方尽快答复。复函要求针对来函内容给予确切答复。先明确表明意见,然后说明理由或提出具体的处理的办。

3请求批准的函。用于向平行或不相隶属的主管机关请求批准有关事项。撰写时,要求理由充分,事项明确清楚。并在最后提出具体要求。

三十

五、会议纪要的特点

会议纪要,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与要求有关单位共执行的议定事项。是机关贯彻会议主要精神与议定事项的重要依据,也是检查议定事项执行情况的凭据。它的特点是:

1会议纪要制成于会议后期或会议结束之后。

2会议纪要具有一定的约束力,要求与会单位或下属单位予以遵守或执行。

3具有知照性、参考性、规定性、协议性、指导性等多种性质。

4会议纪要的结构由标题、成文时间、正文三大部分构成。成文时间一般标注于标题的正下方,外加圆括号。

三十

六、会议纪要的分类及其正文的定法

会议纪要,可以为例会、专题性业务会议、座谈会、现场会以及布置全面工作的会议的纪要。其正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1会议的基本情况。各类会议纪要的写法分别是:①专题性大型会议适合用归纳叙述法。②例会适合用分条列项法。③座谈会可在分述发言内容之前,概括介绍有关基本情况。

2会议讲座与决定的事项。①专题会概括成若干层次,按小标题分项叙述。②座谈会先按逻辑关系分列问题,再按发言顺序分别叙述。③例会按会议讨论的顺序整理纪要。

3写明会议的希望,要求或号召。

三十

七、会议纪要的写作要求

1要求真实、准确。写成后应提请会主持人审核与签发,重要会议的纪要,应经与会者讨论认可。

2要求突出重点,简明精炼。

工作要点写作范文第4篇

1.介绍我自己

要想让别人一读完我的“自我介绍”,就完全的“承认”和接受我,就得写出自己独特的一面。如:

① 我的外貌衣着或我的绰号确实“独特”。

② 我的品性和志向是自己与他人“最不一样”的地方

③ 我的缺点和优点是众所周知的,一说出来,大家都知道

④ 我拥有属于自己的典型事例。一定要写出两三件最能突出自己的个性特征的经历

⑤ 我独特的品性和志向是文章的中心,再选一具体事物做线索,将这二三件事串联起来。

2.写印象深刻的人

写人离不开记事,“印象深刻”的人一定有些“印象深刻”的事例:

① 妈妈把她的旧衣服给我改成一条漂亮的裙子,教我学会节俭。

② 失去双腿的邻居小红姐姐坐在轮椅上学电脑,成为网络工程师。

③ 爸爸以前没上过大学,现在虽然年纪大了,却刻苦学习。经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大学文凭。

④ 一个素不相识的阿姨把摔伤的妹妹送到医院。

⑤ 王老师冒雨给我补课。

⑥ 校工师傅把我随手丢在身后的脏东西捡起来扔到垃圾桶。

⑦ 抗洪英雄奋不顾身,舍己救人。

3.写自己的好朋友

好朋友对我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我们在一起学习、玩乐,他们想什么我们都清楚,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也都已经深刻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当中,写起他们来,我们肯定会有话说的。

写人除了外貌描写外,最重要的是通过典型的实例来刻画人物的内在特征。好朋友各有各的性格特征,各有各的个性习惯,各有各的语言特点,或认真或马虎,或大度或小气,或老实或调皮,或开朗或腼腆。这就无形中给我们的习作提供了广泛的素材。作文时仔细分析一下这些特征,抓住最突出的一点,围绕这一

点组织材料,集中笔墨去写,人物形象自然会鲜活起来。

4.写敬佩的人

写敬佩的人时,一定要写清楚敬佩的人是谁,他什么地方是你敬佩,然后选取最能说明他值得敬佩的一两件事情写下来,还要写自己的心理活动表明自己怎样敬佩他的。

写事篇

1.写成长中的经历

写此类作文要写清楚自己成长中的一两件事情,关键是要写出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这件事对自己的影响,并能给同龄人以启发。

2.写父母之间的爱

这样的作文我们可以抓住父母对自己的教育、爸爸妈妈之间有趣的争论、一家人出去玩等来写。如妈妈因为我爱拉手风琴,所以买了一个送给我;爸爸工作非常的繁忙,但还是抽出时间关心我的学习;爸爸妈妈有一点小矛盾,我如何想办法使他们和好等等。

3.写第一次做的事

生活当中有很多个第一次,它们有的成功了,让你欣喜的受到鼓舞;有的失败了,让你懂得了生活中并非一帆风顺,争取以后不犯类似的错误。

在写这类作文是,首先写清楚为什么去尝试,其次写怎么样做的,最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受到的启发写出来。

4.写春节里的事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里会有很多事情让人高兴的事情,比如逛庙会、放礼花,拿压岁钱等等,写写这样的事情,重点是要突出节日的喜庆氛围。

绘景篇

1.写游览所见的景物

写景物应把握的三个要领:

① 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只有把握住景物各自不同的特点,笔下的景才会有个性,才会活起来。

② 叙述清楚,重点突出。写游记时要有一个清楚明白的顺序,或者按时间先后

顺序;或者按位置移换顺序;或者时空两者融合在一起,以游踪为线索。

③ 要寓情于景,融理于景。游记中的写景,一般是为了抒情言志。写作中须把情和理渗透到对景物的描绘刻画之中,从景物中写出情思和哲理。只有这样,写出的景才会有生气、有灵气。

2.写校园的景物

我们可以描写校园的整体景色,如高高的教学楼、整齐的树木、美丽的花园、整洁的教室;可以写在某个时间校园的景色,如春天的校园万物萌发,小草发芽,树叶变绿,或者写校园的早晨,晨雾笼罩着校园,或者深夜的校园,十分安静,只有老师办公室的灯光还亮着;可以专门写校园的某一景,如校园一角、教学楼、教室或者操场等等。但这部分风景虽是美丽的,却不够动人。

目光转移一下,我们看到了操场上跳动的身影,看到了教室里认真学习的学生„„我们在这里找到了最动人的风景,听到了最具有动感的旋律。这两部分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时,离开了师生的校园是没有生机的,离开有形建筑的校园也是不存在的。

3.写春天

春天到了,我们看到了冰雪融化,鸭子在池塘里互相追逐,松软的土地上长出小草的嫩芽,田野一片嫩绿,树木发出了新芽;听到了燕子的叽叽喳喳声,听到了田野上拖拉机的轰鸣声,听到了小伙伴放风筝时的欢笑声;感觉到天气逐渐暖和了,周围都是暖洋洋的,连人们的笑声都开朗了。这些看到的、听到的东西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对象。虽然春天可写的东西很多,但我们一定要围绕主题和中心去选材。

4.写自然现象

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这些都是自然现象。天象瞬息万变,气象变幻莫测。所以要以光、声、色描写千姿百态的自然现象,必须善于观察。

状物篇

1.写家养动物

写这类作文要注意这几点:

动物长得怎么样?吃食时怎样?游戏时怎样?有什么特殊的生活习性?在这个动物身上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你为什喜欢他?

这类作文的中心是通过作文你想告诉读者什么?

2.写鸟类

鸟类有麻雀、天鹅、乌鸦、燕子、鹰等,这些动物对我们来说都很陌生,只是偶尔看过,没有亲密接触过。我们应该从那些角度来写呢?

我们可以通过描写它们的外貌,它们的生活习性、它们和人类的关系等。

比如写燕子,我们可以先描述一下它们的外貌:黑亮的羽毛、剪刀似的尾巴,其次要通过一两件具体的事例来表现燕子的生活习性,如垒窝、迁徙等,最后写燕子对人类的帮助,号召大家爱护燕子、爱护大自然。

3.写花草树木

花草主要是指那些可以供人们欣赏的、家养的盆花、盆景和野花等,包括荷花、含羞草、牡丹花、菊花、茉莉花等等。

我们可以写花草的生长特点,有的花草喜欢阳光,有的花草喜欢阴凉;可以写花草和人类的关系,如花草不但可以为人类带来欢乐,还可以入药等;可以描写花草的整体形态,如详细描写花草的根、茎、叶、花、果实的形状、特点等;还可以通过花草某一方面的特点展开想象,描写花草的精神,如写腊梅在冬天开花,象征人们藐视困难的精神;可以写花草的生长过程,如生根、发芽、抽枝的过程等,或者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

4.写家乡特产

想要写好关于此类题材的作文,关键一点是要写出家乡风物的独特风格,并把对家乡的热爱融入于对物的描写之中。通过作文中对物的介绍,让读者能明白一件事物的独特之处,而且能感悟到你家乡的风情。

想象篇

1.写童话

童话故事是同学们最喜欢的文学形式,许多同学是伴着童年故事长大的。 如果让你自己动笔写童话,你会怎么做呢?

① 可以给龟兔赛跑另写一篇故事:乌龟获奖之后骄傲了,而小白兔记住教训夺回了冠军。

② 可以通过狗熊掰棒子——掰一个扔一个来说明学习中温故而知新的重要性。 ③ 可以写小草和大树交朋友的曲折故事。

④ 可以写花儿王国的一场婚礼。

⑤ 可以写森林王国发生的一件特大“刑事案件”。

⑥ 可以写水和石头的爱情故事。

⑦ 可以写风、火、云、雨等之间的一场战争。

2.写幻想世界

我们可以大胆想象,放手让思维自由飞翔,按照自己的意志“主宰”命运,去想象那些没有存在过的事物,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你可以插上一对翅膀,穿越时空,去中外古今遨游一番。你可以去火星和外星人对外,也可以描绘50年后的世界模样。可以回到从前,可以想想未来„„

3.写未来的自己

未来是什么?未来是每个同学在心中为自己勾画出的一副绚丽图画,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用心期待。我的未来不是梦,就是把心中这幅画“写”出来,把对生活得期待诉诸于语言,让自己的梦在想象和叙述中变得更加清晰和完美。

4.编故事

工作要点写作范文第5篇

A、突出重点,主线明确

清楚有力地表达您的求学动机,和学习学术能力。在国内有一种错误的观点,PS要“煽情”才能有效果。有的留学申请人就通过描述不相干活动展示“独特”的性格,或是学术上感觉没有什么可写的,就写自己考试时克服了重重困难,如何考取了好成绩!伯乐留学加拿大留学专家表示,这是根本不着边际的写法,会让录取者发掘不到你的特点。要知道,PS是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清楚地用几百字告诉招生教授你是入学(奖学金)非常合格的人选,盲目“煽情”完全不需要。

B、结构简单,衔接紧密

留学文书其实是你个人的广告!要重点突出,形象鲜明。仔细想想,留下深刻印象的广告哪个不是简明而富有创意的?许多申请人往往想把自己的全部优点都写出来告诉教授,觉得这样才能全面的展现自己。但是:“Simple is the best”,试想一下,招生教授天天都要做大量的教学工作,还要抽出时间阅读数量可观的留学申请资料,只有那种简单有力的文章才能HIT THE TARGET,让人印象深刻!我们的理念是简明而富有创意的!

C、符合西方思维习惯

工作要点写作范文第6篇

一. 关于数字的使用和时间的写法

1写在标题下(小括号内)叫题注,用阿拉伯数字

2写在命令标题下,以国家主要领导人个人名义发布的,叫流水号,用小写汉字

3,写在命令标题下,以国家机关名义发布的叫发文号,用阿拉伯数字

4.写在决定标题下的叫通过日期,年月日用阿拉伯数字,会议次数用小写汉字

5.写在落款部分法文机关下的叫成文时间(1)行政公文用小写汉字

6.P387 第五章第6条

7.P384 第五章第7条

二. 两条标准

P39修改病文和写作公文皆以逻辑线和时空线为标准

三.

1.文件的三大部分:P11.文头部分,主文部分,文尾部分

2.公文的三项结构:P11.标题,正文,落款(发文机关,时间)

3.标题的三要项.P13.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5.应用文书的三大类型:P4.行政公文,法规文章,杂体文书

7.公文语言表达的三种方法P63-69说明;叙述;议论。

四.

1.四种行文关系:上下级关系;平级关系;隶属关系;非隶属关系。P21

2.四种行文方向:上行;下行;平行;泛行。P21

3.四条请示规则:一般不得越级请示;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请示应当一事一文;请示不得同时抄送下级机关。P25

4.选材四标准:确凿;切题;典型;新颖。P32

5.处材四方法:类化法;筛选法;浓缩法;截取法。P33

6.对公文语言的四要求:明晰;准确;简朴;庄重。P78-p80

7.公文文种选择的四依据: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党和国家有关公文处理的规定;依据作者与主要受文者(即主送机关)的工作关系;要看作者单位的级别和权限;

要看行文目的和行文要求。P82

8.行政公文的四大类型:领导指导性公文;呈报性公文;公布性公文;商洽性公文。P4

五.

1.五种行文方式p22

2.公文正文的基本内容五大模块:依据;目的;文种承启语;事项;要求。P54

3.说明的五种方法:定义说明;分类说明;举例说明;数字说明;比较说明。P64

4.公文的五特点:作者的法定性,读者的特定性;

作用的权威性;效用的现实性;体式的规范性;制作的程序性。P75

5.公文的五作用:领导和指导作用;行为规范作用;宣传和教育作用;联系知照作用;依据和凭证作用。P76

6.公文写作的五特点:写作的受命性;目的的专指性;读者的确定性;写作的集体性;写

作的程式化。P77

六.

1六文区别P2-3 :公告—通告. 通知—通报. 报告—请示

3逻辑思维六大类型: P39-46递进思路;并列思路;比较思路;归纳和演绎思路;总分思路;因果思路。

5.写作文改病文的六种(1)写作文:商洽函,会议通知,请准类请示

(2)改病文:行止性通告,情况通报.表彰决定

1.七个结构内容P48-51标题;开头;结尾;层次;段落;过渡;照应。

2.七种结构类型P52-53并列式;递进式;条文式;总分式;篇段合一式;表格式;不成文式。

八.公文的拟稿八法P5主题明确;符合政策;情况确实;注重实效;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表述准确,字词规范、精炼;标点正确;直述不曲。

九.行文的九大规则P22-26行文根据规则;政府各部门行文规则;抄送规则;协商一致规则;联合行文规则;请示规则;报告规则;报刊发表应视作正式公文的规则;一般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请示、意见和报告。

十.第一至十章填空题,(考20个)

十一.八大简答

1. P8 三2,3

2. P18三 6

3. P27三3

4. P34三21

5. P58三2

6. P70三2

7. P82二1

8. P96四1

9. P121四1,2

十二.改病句.

P70四.8个

P82三5个

P96三,判断7个

P110三,判断8个

P121判断6个

P122六, 写标题 ,4个

P162三,判断10个 四,多选(1)(2)

P182-183三,判断12个

上一篇:国资委的故事范文下一篇:绘本故事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