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习方法和心得范文

2023-11-18

考研复习方法和心得范文第1篇

先说下本人的情况吧,英语69,客观44,主观25。其中阅读34,新题型8,完形2,翻译没做,写作25。我是毕业后七年考的,本科时四级一次通过考了70多,六级未过,工作期间一直未学过英语。从11年5月份开始背单词,背了两个月,7~10月主攻阅读,10~11月主攻写作,兼顾阅读,12月主要做模拟题,新题型、翻译简单复习了下,完形没复习。前期每天用在英语上时间为3~4小时,后期为2~3小时,总复习时间不长,但效果还不错,当然不能和那些80+的人比。很多人都把英语线视作生命线,而英语只要到55以上,基本上就无忧,我感觉把主要精力放在阅读和写作上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做法。

一、认识考研英语

相信很多人对考研英语的组成对非常了解了,在此就不作赘述,我主要想说下题型的特点。经过去年做真题,我发现,历年的题目中,阅读和写作的难度是相对稳定的(10年除外,那年极其变态,我相信未来几年都不会有那么难的题目了),而新题型主要是看出题的类型(如果是排序,那么得分就非常困难了,12年在连续出了两年排序后,回归填空式阅读在我的意料之中,但13年极有可能还是排序)。完形和翻译是最难拿分的题目,12年的完形和翻译就难,我觉得完形不用复习,而翻译只需将十年左右的真题弄懂即可,不需花太多精力。

回到阅读和写作,两项总分是70分,而我认为,经过仔细准备,掌握正确的方法,拿到70%以上的分数即50分还是非常有希望的。11年七月份的时候,我做张剑阅读,一篇文章花半个多小时,拿着词典,还经常错四个,但慢慢的积累中,水平就在上升。后来做真题,除了10年得了26分外,其他的都没低于32分,当然,我花的时间也比较长,一般在75~80分钟左右。至于写作,凭我们的水平想要写出那些看起来优美的句子是不可能的,因此就要多读,多背,多模仿,多联系。

关于单词,我建议一战的朋友花一个多月的时间初背单词,我当时选的是星火的单词本,但我看好多人都用新东方俞敏洪的单词书,都可以。二战的同学就不需要了,此时你需要背的是自己整理的高频词汇表,至于如果整理,后面有叙述。

二、阅读

推荐参考书:

黄皮书即《历年真题及复习思路 珍藏版》(含历年真题及长短句分析)、《新编考研英语阅读150篇》(基础版+提高版) ,此外需自制高频词汇本 我把阅读的复习分为四个阶段:

1、入门

资料:02~07年真题阅读,共24篇,每天两篇,上午一篇,下午一篇,每篇用时约1.5~2小时,此阶段大约需要两周。(08~12留作最后模拟时用,切勿提前做,切记,而我去年也做了02年前的阅读,感觉对现在的帮助不是很大)。

第一步:不限时间,先做题,刚开始可能需30分钟左右。关于阅读是先看题目再读文章还是先读文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是先看题目然后读文章,真题的出题都比较有规律,先看题目再读文章时容易定位答案位置。

第二步:找出文中的生僻单词和重要单词,包括释义及音标,记录到高频词汇本,最好配备电子词典。

第三步:结合黄皮书对文章的解读及长短句分析,对文章进行精读,一定要做到没有单词不认识,没有句子看不懂。刚开始时,会比较困难,但最多做三四年的阅读后,进行起来就比较轻松了。

第四步:每天早上抽15~20分钟读两篇阅读,默读朗读均可。

2、强化

资料:《新编考研英语阅读150篇》(基础版),共22个单元,88篇文章,此阶段可用6~7周左右的时间,也不一定全做完。

多说一句,张剑的150篇基础版,虽说是基础版,但也比真题要难,而且其中有些题目出的有些偏,而有的题目逻辑比较复杂。但纵观市场上的阅读书,他的还是比较好的,做的比较仔细,有语篇分析,核心词汇,长难句分析,文章翻译等,题目的分析也比较详细,对于理解真题出题模式非常有帮助。其他的阅读书没有用过,但新东方的阅读大家一定不要买,字体小,文章后面就是答案和翻译,而且答案的解读也非常简单,和张剑的比,新东方的阅读简直是垃圾。

精读的步骤和第一阶段类似,但在目录上,你可以记下每个单元的得分,相信你会看到自己的提高。在此阶段,每天要花一定时间复习已记录的词汇,睡觉前,花10分钟即可。你也会慢慢发现确实有些词汇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在有些词汇旁边,你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写下此单词的近义词、反义词或容易混的词汇,比如gloom boom doom loom这几个单词我去年就经常容易弄混,而总结类似consist,compose,compound这些意义相近的词,对你写作时词汇的丰富运用也是很关键的。

3、提高阅读速度

即在限定时间15~20分钟左右读完一篇文章。我当时用的是150篇的提高版,共64篇。提高版比基础版难些,但难度并非增加太多,如果想拿32分以上的高分,建议试一下,当然也可以找别人的阅读书。这个阶段可兼顾新题型和翻译,每天用2个小时左右时间精读两篇阅读,当然,精读的那些步骤还是要做的,这个阶段两周左右既做20篇左右即可。

4、连做四篇

这个阶段主要是连续做四篇阅读,用70~80分钟的时间,可放在主攻写作的时候进行,不必每天都做,我去年是三天练习一次,高频词汇还是要记,但到这个阶段,关键词中不认识的就非常少了,不认识的也多是一些超纲词汇。

综上所述,在最后做模拟题时,你的阅读量应该在120篇左右,当然也有人说不用读那么多,有80篇左右就够了,要弄懂弄精。这句话也对,如果是在职考,没那么多时间,80篇也够了,但想要拿高分,还需要努力。

三、大作文

写作分大作文和小作文,大作文靠练,小作文靠背,先复习大作文,后复习小作文。先说大作文,之前听曹其军老师讲,改卷时,老师一般花15秒左右改大作文,那么关键的高分点是什么呢?

一、长度,

二、中心词,

三、句式,

四、关联词。因此,只要不跑题,内容好坏没关系,观点正确与否也没关系,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这点有点类似以前的八股文,只看形势,不看内容。我去年大作文大概写了300字左右,严重超时间,因此才没有时间做翻译,大家要吸取教训,适可而止。

我把大作文复习分成三个阶段:

1、精读+模仿

2、狂读+摘抄

3、自制模板

1、精读+模仿

《历年真题及复习思路 珍藏版》 自制作文本 黄皮书一般只有近七年的考试分析,相应大作文也只有这七篇,全部应用在这一阶段,2~3天一篇,这个阶段用三周左右完成。(最后做模拟题时,可将真题的大小作文找合适的取代,毕竟黄皮书对每个作文的分析都非常详细到位,是绝对不可少的复习资料)。

第一步,看作文题目,审题。

第二步,精读读黄皮书范文,包括文章分析、词汇、句型等。

第三步,将范文抄写在作文本上,按照自己的方式对文章进行标记。我是这么做的,好的句子用红色签字笔下划线标出、典型词汇用黄色荧光笔标出。句子要熟读,词汇要记忆。

第四步,粗读黄皮书中的中档和低档作文及修改后作文,吸取其所犯错误。 第五步,每年的试题后面,黄皮书都有一片类似主题的习作,这个一定要写。开始不要规定时间,我记得我第一篇写了70多分钟才写了170多字,开始都这样,慢慢就好了。

第六步,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改错,看文中涉及的典型词汇中有哪些同义或近义词并记录,这点很重要,对于丰富词汇很有用。比如今年的作文,如果通篇只用positive或optimistic,就会单调。

2、狂读+摘抄

推荐 高教出版社的 《考研英语写作高分突破》 ,另可找一本作参考,我用的新东方王江涛的。当然,黄皮书范文肯定在摘抄之列

这阶段主要是多读文章,掌握多种句式和词汇,分类别,比如文化,网络,社会现象,道德,环境,教育,医疗,人生等等。考研作文主题有个特点,就是近几年的主题一般不会重复,因此需将重点放在这些年没考的主题,刚考过的稍微关注下就可。去年各大辅导班都把道德作为首选,我又加了教育、人生,我去年一直觉得教育是最可能的,所以背得最多,但没考。

需作摘抄的句子:

1、第一段首句、第一段结尾句。第二段首句,第三段首句,整篇结尾句,每个都要找3~5句不同方式。

2、排比句,比喻句,转折句,长句(特别是那种30~40词的句子,一定要多准备几个,提分的重要因素),名言(过来人都知道,大家都爱用as an old saying goes,"……")。此类句子不用太多,我去年读了五十篇文章,摘抄了约六十个左右句子,可能一篇你一个也找不到很正常,多了也记不住,没用。

3、例子,特别是那种三四句约六七十词而又能用在好几个主题中的例子,我去年摘抄了七个,用上一个。即翟志刚的例子:Zhaizhigang,the first chinese astrounaut to perform space walking,typifies this positive attitude.For two times,he was elected to receive astrounaut training,but twice the chance to be an astrounaut passed him by.Without being struck down by failures,he took effects to overcome his exposed shortcoming and finally succeeded at the third time.55个单词,这种句子都是编书的老师写的,咱们是无论如何写不出来的,类似的还有很多,你只要稍微背一些,考试的时候肯定能用到。

需摘抄的词汇:

1、中心词,一般是名词,这个是必须的。

2、动词,包括正面意义和负面意义的,不要太多。

3、副词和形容词关联词,一定要找那种牛的,就是一般人不太用的,如果是超纲的就更牛了。

4、对常用词找代替词,我想如果老师改卷时看过十个vivid,忽然看到一个animated,相比印象分马上就上来了。

摘抄这个阶段两周左右就可以结束了,文章多少自定,这个期间也别忘记联系大作文,3天一篇即可,可选没读过范文的历年真题。辅导班老师常说一天一篇,我觉得太难为人了。

3、自制模板

去年离考试二十天左右的时候,对怎么写大作文还是没谱,写一篇还是得花五十分钟,不知怎么改进。后来逛论坛,看到别人说到模板,有一个说法很好。凭咱们的水平,写作文只能靠模板,但这个模板一定要自己做,别人的用得永远不如自己的自在如意。万变不离其中,模板做三个就可,一个正面现象,一个反面现象,一个中性的,其实中性的也可以不做,用正反的皆可,看自己的选择。

下面以我做的反面现象模板来说明我是怎么做模板的: 第一段

1、I was profoundly shocked by what I have seen in the picture.(此句用在图片比较夸张或者反面现象比较震撼,也可不用。但相对一般开头,此类能给评卷老师一个很深的印象,但一定要用恰当)。

2、As we can see from the animated picture,…… 图片描述 比较常规

3、若图片上有文字,则必用 Just as the caption in the bottom/right states,……

4、对图片初步做结论:It is obvious that ……若不好写,可不用 第二段

1、Simple as the it is,this picture does reflect a current social phenomenon that ……表述反映的现象

2、表述现象原因引出句,Nowadays,……indeed intensify the……,but some subjective factors have a bigger impact on the situation that……

3、正反对比两句 It is not uncommon to hear reports about …….However,it is rare to see……双重否定是个很好的句式

4、举例子:普通可用 It is reported that

需引用数据可用 According to a survey ,conducted by China Society Ivestigation Institute,……

第三段

1、表明自己观点 To my understanding,though……itself gives little cause for critism,people should ……in a proper way.

2、解决办法 Since the government had recognized the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adopted. Heavy punishment should be imposed to make irresponsible people pay an unbearable price for their misconducts. What we need to do is to ……and to use the tool of laws and morality to curb the trend of……此三句灵活运用

3、结尾句::…… would nowhere to hide if everyone can shoulder their own responsibility and ahere to high moral standards. Through joint efforts from politicians,regulators,entrepreneurs,scientists and every common people,we could creat our ideal society that …… 后面加个定语从句可写出非常长的句子。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最常用的结尾句式,倒装结构 此三句灵活运用

四、小作文

相对于大作文,小作文的复习就比较简单了,可在大作文复习后期兼顾,书信约有十五类,启事稍微掌握即可。我的做法还是将十五类书信的范文都抄了一遍,了解每种书信的内容要点,对于比较好的则进行背诵。如果你没有时间背全文,那么一定要将文中的礼节语句(小作文就考这个)和比较精彩的句子摘抄出来进行背诵,一定要背。考试时,小作文的写作一定要快,要点不能落下,落款一定是李明。今年是李明代表学生会给留学生写信,很多同学就把落款写成学生会了,大家要吸取教训。一般情况下,小作文拿6~8分还是比较容易的,我就不多说了。

五、其他题型

简单说下其他题型,完形我没复习,大多数人都不复习,就不说了。关于新题型,填空式阅读是考得最多的,排序考了两次,选择标题考了一次,选择论据还没考过。新题型的参考书没有特别好的,因为不是任何文章都能出题的,需要逻辑很严密的文章才能出题。我去年买了一本新东方的排序,烂到姥姥家了,直接烧掉了。后来买了高教的即黄皮书系列的PART B,虽然也不是那么好,很多文章也经不起推敲,但实在没有更好的书的情况下,还可以一用。新题型的关键是快速阅读找逻辑关系和关键词,排序最难,很容易全军覆没。我去年复习排序几乎崩溃,最后抱定考排序就死的决心就没再复习。想想10分对于英语意味着什么,有可能你一年的努力就因为这个题型毁了。在此提醒大家,如果考试时遇到排序题,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轻易不要全排列。排序题一定有1~2个答案还算明显,剩下的可以全蒙一个选项,否则,一个不小心,会死得很惨。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关于翻译,我也没什么好说的。我做历年题目时还能得5~6分,但12年的实在太难了,又因为作文浪费太多时间,匆匆扫了两眼就没做。根据别人的经验,翻译拿分很难,不必费太多力气,将十年真题仔细研读即可。

六、全真模拟 考前25~30天,应该进入考前模拟阶段,严格按照考试时间14:00~17:00进行自我测试,2~3天做一套,包括分析,查缺补漏。建议考前两天做最后一套2011年的,那年最简单,可使你充满信心。做10套题,2008~2012的真题+张剑的最后五套题,交叉着做,张剑的题都比较难,特别是阅读,文章都比较长,但对复习很有好处。

关于答题顺序,不外乎几种选择:

1、按顺序做,先完形后阅读,最后写作,此为傻子做法,直接抛弃。

2、先做阅读,然后写作,新题型,翻译,完形。选择此类顺序的同学最多,也有一定道理,即先做阅读可以培养语感然后写作文时会比较顺。我做模拟题时,试过这种顺序,但人下午特别容易困,我昨晚阅读,脑子就蒙了,写作反而效率更低,于是我也抛弃了这种做法。

3、先写作,后阅读,然后新题型,翻译,完形。选择这种做题顺序的同学也不少,我就是这么做的。关于写作前培养语感的问题,你可以在考试前半小时内背诵自己的模板和摘抄,然后发下卷子后直接写作。我感觉,写作完成后,整个人就安心了很多,再做其他题目时也比较容易发挥。一句话,我作文写完了,其他的大不了就蒙呗。每年考试都有很多同学写不完作文的。

关于答题时间分配

我当时的计划是:写作60,阅读70,新题型20翻译20完形10 结果写作70多,阅读近80,新题型15,涂卡+检查10,完形5,翻译没做,大家一定要规划好,吸取教训。

政治+数学

看到论坛上好多辞职考的,顺便说下政治和数学吧,我政治69(34+35),数学一115。政治感觉还可以,毕竟花的时间不多,数学走了太多弯路,考试时发挥不好,我本来以为能上130的。把握的一些复习经验告诉大家,希望大家不要重走我的弯路。

一、政治

其实政治大纲改革后,政治简单了,而且政治是性价比比较高的科目,大家只要好好复习,不用担心受限问题。首先说下参考书:任汝芬《序列一》《序列二》、肖秀荣《时政、形势与政策》、任汝芬《考点识记》,最后是肖

四、任四和启航20天20题。我也买了红宝书,但编排太差劲,我实在看不下去。 我说下我复习的过程:

5~7月,复习英语和数学闲暇时看去年的序列一,当做休息。 8~9月,听任汝芬录音,精读序列一。

10~11月,新版序列一序列二出版,边看序列一,边做序列二选择题,大题不看。(序列二是模拟题,质量其实不太好,但是按章节编排的,所以有一定价值,我看多数同学这个阶段都是做肖秀荣的1000题。)

11月,肖秀荣时政,形势政策,一定下视频结合看,他讲得真好,如果好好掌握,这16分稳拿。

12月,反复看序列一,背诵哲学的18个原理,肯定能用上。

考前20天,肖

四、任四和启航20天20题陆续出版,狂做选择,大题主背肖四,其他的题太多,也看,当做参考。肖四20道大题,全部要背过,这样,即使考试时没有遇到原题,也有近似知识点,有话可写。大家不要信辅导机构的吹嘘,说押中五道题,其实是押中考点,因为他们大概押70%的考点,能不中吗?

考试时,政治时间比较充裕,选择题不要轻易改答案,多选实在拿不准,宁可多选(牛人指导的,管用)。大题写满80%以上答题纸,字迹要清晰。

政治前期不要花太长时间,后期可适当加重,平均每天2小时足够。

二、数学

推荐参考书:李正元李永乐《复习全书》、《660题》、《历年真题》(李永乐,陈文灯的都要买) 我的复习过程:

5~7月,看教材,做课后题。如果你很久没接触数学了,课后题一定要做,因此需要买配套答案。教材是经典教材:同济高数+同济线代+浙大概率,此外还要打印考试大纲,不要在不考得章节费力。

7~8月,看强化视频,记笔记。我看的陈文灯的高数,李永乐的线代,黄先开的概率。

8~10月,全书第一遍,两个月,每天才10多页,痛苦的煎熬,课后题一定要做,习题集一定要做。习题集和笔记是最后复习的最好资料。看书时做好标记,简单的打对号,有难度的打三角,最难得打五角。二遍是,对号匆匆而过,三角仔细研究,五角当专题来啃。

10~11月,全书第二遍,兼做660。660全是选择填空,也比较难啃,听人说,啃完660,真题选择填空如履平地,皆是浮云。不好意思,我没啃完,没考好的缘故之一。

11月~1月,全书第三遍匆匆过,开始做真题。严格按照时间8:30~11:30,掐表打分。

考试前,最好自己预测下考点,数学一还是比较好预测的,近几年没考得而且又常考的是最有可能的考点,去年九道,我猜中七道,只是最后发挥不给力。

我的感觉,我数学5月份开始有点晚了,如果大家从现在开始复习,全书认真看三遍,660啃完,真题做两遍,数一不可能掉下130。其实考试时,题目都是基本题型,大题也就一道有难度的,不要自己吓自己。

对于选陈文灯的资料还是李永乐的,见仁见智。总体来说,李永乐线代当仁不让,而陈文灯的高数确实比较好。我真题两本都用了,因为陈文灯的是试卷版的,利于测试,而李永乐的书按章节编排,利于掌握出题规律。

三、题外话

辞职考研是一个人在战斗,比起应届,需要克服更多的问题。我去年崩溃了三次,每次都很艰难的又走回来,所以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一定要撑下去。到了攻坚阶段,如果感到身体比较紧(到时就知道什么感觉了),可以适当放松,逛街、小酌都是不错的选择,但不可频繁,十天调整半天比较恰当。

辞职考研,大家一定要争取一次成功!

考研复习方法和心得范文第2篇

孩子求知欲非常旺盛,总是不停的问这问那,请家长不要厌烦,尽可能的为孩子解答,实在不知道,可以告诉孩子,这个问题妈妈也不太清楚,不过我们可以一起去找答案。这样既增进了感情又让孩子增长了知识,可千万不要糊弄孩子。

发展智力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随心所欲地做,从中学习各种知识。所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量不要阻止孩子,让孩子随心所欲、自在的玩耍。

考研复习方法和心得范文第3篇

首先自我介绍下,本人11年毕业于东北一所985的一个很边缘化的专业,打算考计算机之前基本上零基础。11年一战专业课分数不够,12年二战的成绩370+:英语和政治都是70+,数学120+,专业课100+。

关于计算机方面,其实一直了解的真的不是太多。只是在大三的时候心血来潮把计算机二级过啦,其他的还有大二的时候必修的C程序设计,记得貌似还是擦边 过的。大学四年就是那么一路颓废的走了过来,很悲剧的发现大学里只学会了喝酒!于是在大四的时候决定放手一搏,因为自己对本科所学的专业真是一点都不感 冒,初步决定跨考电子信息类的专业。当时其实想考通信的,后来和一个考了计算机的学长聊了过后,决定跨考计算机,挑战一下自己。但是当时真是不懂得珍惜时 间,自控力实在太差,仅仅三个月的复习时间直接导致了一战的失利。于是在家人的强力支持下,11年9月开始了二战的生活。其实我感觉跨考计算机可能真没有 想象的那么难,只是你必须要付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下面我就详细分五个方面来说说本人两年考研的一些经验吧:

首先对于跨专业的来说

当然最重要的当然就是专业课啦!因为我们一点基础都没有,我们要用几个月的发奋学习来和那些计算机科班出身的来较量,其实一点优势都没有。但是不能因 为这些而中途放弃,不要因为看不懂书中的某个知识点而放弃,更不要因为别人的三言两语而放弃。一旦决定了考研,就要心无杂念、风雨兼程。对于考研所需要学 习的计算机专业课,其实就是四本书:严蔚敏的数据结构,唐朔飞的组成原理,西电汤子瀛的操作系统,谢希仁的计算机网络。

a 数据结构:其实我感觉数据结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四门课当中就属数据结构和网络好懂点,但是网络知识点 又太多太杂。我建议把严奶奶的教学视频下下来,四十八个学时的,对着书看视频,大概花一个月就能把书认真的过一遍。当然了,其中的算法,能看懂的尽量看 懂,看不懂的就先放一放吧。

第一遍主要是对数据结构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知道那本书主要讲了什么。把不考的内容刨去,第一章主要讲数据结构研究内容、表示方法以及关于算法一些概 念,第二章线性表的存储分为两种: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第三章栈和队列,第五章数组和和广义表极少一部分为考试内容,第六章树和第七章图是重中之重,第九 章查找和第十章排序也是蛮重要的,外部排序是12年新增的考试内容(相对来说不是太难)。当然了,我感觉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最好在脑海里形成一个知识框架, 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那样复习起来就轻松点。第二遍的时候把不懂的地方再看看,书看的差不多的时候可以找点题练练手啦。其实我一战的时候感觉就看懂了数据结构,二战的时候看书很轻松,但是仅仅看 懂是不够的,这对于其他三本书也是一样的,我们需要的是应对考试,需要多加实践,多做习题。我一战的时候就是时间不够,只把王道的那本复习全书过了一遍。 二战的时候王道论坛每门课都出了一本联考复习指导,我都买了,认真的做了两遍,质量还是蛮不错的。还有一本就是李春葆的数据结构习题与解析也有不少人推 荐,应该也蛮不错的。考试的时候,数据结构的45

分分布为11道选择,两个大题(其中有一道为算法题)。

其实说实话,算法不用太纠结其中,我两年考试那个算法题都写的迷迷糊糊的。实在不行直接上汉字,你只要写上一般都会给你分数的,这点你要认识到,当然 我不是让你把它当作政治试卷来答。好好规划时间,习题集至少要认真的完成两遍,到了12月份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做做模拟卷子啦。寻找到做题目的那种题感,考 试的时候才能正常发挥出来平时的实力。

b 组成原理:我感觉这是这四门当中最难受的一门。看书那个表层可能很短的时间就能了解,但是深层次的东西,必须要挖掘出来。其实说实话,把四本书真正弄懂弄透的话不做习题也能考个不错的成绩。

那么对于这门课,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并且要通过适当的练习来加促进理解。唐朔飞那本书配套的习题集还是蛮好的,至少解题思路等方面和那本书是一致的。我 举个例子,数据寻址有立即寻址,直接寻址,寄存器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间接寻址,基址寻址,变址寻址,相对寻址,堆栈寻址。那么其中找到数据花费时间最 长的当然是间接寻址,因为这种寻址至少要两次访存。花费时间最短的有可能是立即寻址或者是寄存器寻址(立即寻址限制了数据位数)。对于间接寻址,使得编制 程序方便,特别是对于子程序的返回。而基址寻址和变址寻址有相似之处,都是借助于寄存器来扩大了寻址范围,但两者使用方法及场合却有着天壤之别。

基址寻址是面向系统的,主要用于为程序或者数据分配存储空间的,而且其基址寄存器值不变,指令当中的形式地址提供位移量。而变址寻址是面向用户的,经 常用于访问字符串、向量和数组等成批数据,其指令中形式地址提供基准值,变址寄存器提供偏移量。对于这些,不深刻的理解其中的过程是很难把握这方面的习题 的。组原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还是相当紧密的,所以可以通过它们之间的联系来加深理解。总之,我感觉四门课当中组原花费的时间应该适当多一点。而且考试的话, 最拉分的也是这一块。我二战的时候把配套的习题集和王道的那本复习指导都做了,考试的时候感觉还好。其实主要还是书,弄懂了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c 操作系统:其实我请教过好几个学长都说操作系统不难,但是我直到现在感觉操作系统里面还有些没弄明白。其实操 作系统有些东西和组原还是挂钩的,比如说外设的管理什么的。貌似这门课的重难点就是信号量,11年的信号量蛮简单的,但是当时没弄懂书上的什么生产者和消 费者,还有读写者,当时答错啦。二战的时候专挑了很多这样的题做,发现其实题目都是围绕这些基本的信号量来展开的。所以说把书上的那几个基本的弄懂了然后 找点习题实践下,应该就能将这块搞定啦。最让我头疼的是那个什么核心态和用户态,书上也没有具体介绍。结果看各家的参考书上发现还有点区

别,所以就迷茫啦……我的笨方法就是不懂的话就直接记忆,也许考试的时候还能派上用场。当然我不提倡这种,不懂的知识点可要尽量弄懂。

d 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理解难度上不大,但是就是知识点太多太杂。如果你十天半个月不看的话,基本上就会忘个一干 二净。我记得内部网关协议IGP当中那两协议:RIP协议和OSPF协议,虽然能看懂,但是具体怎么实现的我看了四五遍都没记下来。于是没办法,只能看了 忘,忘了再看。然后多做题来巩固,关于网络方面一般的话题目还是比较简单的。

关于真题

其实也许你们会问我为什么没说真题,你们可以看看近几年的真题。我觉得研究真题倒

不如多看几遍书啦!计算机自统考以来这三四年一年一个形式,根本就捉 摸不透,所以我感觉研究真题没多大意思。倒是可以在最后模拟的时候把真题拿出来练练手。还有个建议,如果你买了一家出的辅导书,就别买它的模拟卷子啦。我 把王道的四本书做了两遍,然后十二月份做那六套模拟卷子的时候,给我产生了很大的错觉。那六套当中的题目和那四本书上的题重复率太高,我最高能考个 140,最低也是120多,感觉自己就是那个水平啦!结果那天考完专业课是一塌糊涂,和平时模拟的感觉差的太远啦。所以我才得出上句那个结论,希望各位能 在最后模拟的时候真正找出自己的不足,找缺补漏,以更完备的知识储备来迎接考试。

接着应该说数学

我数学底子还好,本科学的高数、线代和概率都是90左右。我一战和二战都是做的二李的那本复习全书,感觉李的书还是比较重视基础的,适合于大部分人。 数学考的不高,我感觉还是我练习的不够,我基本上大部分时间都给了专业课,所以我想各位学弟学妹应该要好好规划时间。今年的数一其实还是蛮简单的,我坐到 后面的大题时竟然大脑短路的发现有一道线代的题目错啦,算不出结果。于是果断放弃,最后时间不太够,我把最后一题做完就已经开始收试卷啦。其实就是平时练 习不多,前面的选择填空做的太慢……所以我建议各位时间充裕的话可以把660题做做。

那么对于数学所分配的时间,我觉得可以这样:600多页的复习全书花40天做完一遍,而后大概花20天再做一遍。当然啦,前提是对高数书上的知识点比 较了解的。否则应该要多看书,把书上的弄懂了再说。花一个月把10年真题做两遍,并好好研究命题方式。数学这些题目还是有相通之处的,还记得11年那题高 数题就和以前03年的题类似,可惜我一战的时候轻视真题了。因此希望各位不要重蹈我的覆辙,认真对待真题肯定是有好处的。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做做660和 400,其实400题做了还是有些好处的,对于我们平常容易忽视的一些知识点提醒我们能够重视,而且其中有些方法还是可以借鉴的。660做了可以提高做选 择填空的速度和准确率,选择题有些解法确实能够节省不少宝贵时间。数学其实归根到底就一句话,做题!

接下来就是英语

我感觉自己对英文字母还是比较来劲的。一战65+,二战70+。英语就两个字:单词。我觉得考研准备的前期就狠背单词就行啦。只要你单词认识了,阅读 是不会太低的。而英语最拉分的就是阅读,所谓得阅读者得天下。那么阅读如果想找习题训练的话,买本张剑的阅读吧!我一战的时候买本张剑的给做完了,关键是 题量不太多。可是二战的时候买了本胡敏的220篇,太厚了,我做了十几篇就放弃了。每次做那本都感觉压力重重,那么厚什么时候才能到头啊!

而对于主观题,特别是作文,我倒是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推荐给各位。作文应该怎么写才能拿高分而且花费时间还最少?12月初的时候直接找最近几年的教育部 公布的考研高分作文,挑几篇你认为精彩句子比较多的,背诵并默写(5到6篇就OK啦),关键是要经常这样进行。感觉要忘了的时候再背诵,再默写。那么考试 的时候直接拿那些你已经背的滚瓜烂熟的精彩句子套到作文当中,你作文分数不会低的。英语还有个重要的点,历年真题。直接就买张剑的黄宝书吧,多少过来人推 荐的经典之作。将真题好好做一遍,然后研究两遍,特别是阅读里面正确答案的选项,好好揣摩和分析。我就记得有一个诀窍:如果一个题目中只有一个选项当中加 有might、can、could等等这些来表达出不是很肯定的这种语气,那么答案多半是这个啦。英语是门槛,因此英语一般拉不了很大分数的。主要还是靠 数学和专业课拉分的。

然后是政治

大概10月初准备吧……不要太早,政治这东西关键是靠后期。买本红宝书和肖的1000题,边看红宝书边做肖的1000题,做个两遍,大概要花一个半月 吧,晚点也没关系。真题大题就不用看啦,拿历年真题的选择题看看,里面也有些小窍门。最后就是考前出来的肖

四、任四等等,拿着这几本好好背背,今年貌似关 于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的那一题一模一样,其他的好像没相似的。不过你放心,到了考场不管什么题,你都能说上话的,关键是要围绕题目展开,尽量把空格写满 就OK啦!政治一般70左右还是比较简单的。对于政治,各位尽管放松心态,船到桥头自然直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心态

考研复习方法和心得范文第4篇

第一阶段:基础复习阶段(3月份至6月份)

(一)复习核心:此阶段平均每天学习英语约3小时左右,主要学习内容包括①单词记忆,每天30分钟,目标是大纲单词、常见超纲词、短语和固定搭配背2遍,见到单词能反应出其基本义,基本扫清单词障碍。②考研语法学习,每天30分钟,目标是考研基本语法融会贯通,能灵活运用。③阅读理解,阅读文章时把握文章主旨信息和框架;初步认识考研阅读理解题目的特点,注意对文中长难句的分析和基础词的引申义的把握。读懂每篇文章,找到读懂文章的乐趣和方法,克服畏难情绪;积累和理解各种背景知识;通过做题训练分析问题和逻辑推理的能力。④英语背诵,通过长期背诵英语文章,培养语感,扩充词汇量,拓展思维及知识面。基础好的考生则可以在熟悉语法的基础上开始做完型和阅读,找找做题的感觉,以适应不同主题和不同类型的文章。如果非常清楚自己最薄弱的那项,也可以在这一阶段着手弥补。对于作文,在这一阶段可不必特意去做,但每天或每隔几天可以用英文写写日记,或仅仅记下自己复习中摘抄的好句子或者段落等都可以。

(二)学习误区及应对指导:切忌单纯地按照词汇书孤立背词汇;应该结合阅读文章及短文背诵,将词汇融入文章的理解中记忆。

(三)学习方法及建议:对于基础较薄弱的考生,建议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辅导班,像考研网络课程更适合此部分考生,不但学习不限时间、地点,而且可以反复听课,更便于考生强化学习效果。跟随老师扎扎实实去学习,打好基础,为后期的强化和冲刺做好准备,是基础阶段备考的重要任务。像考研词汇5500精讲速记班、2013考研语法及长难句精讲班、2013考研英语基础班、2013考研英语加强版全程班和2013考研英语全程班这些经典课程都值得广大考生推荐。

第二阶段:提高强化阶段(7月份至10月份)

(一)复习核心:此阶段平均每天学习英语约3.5小时,主要学习内容包括①单词记忆,每天30分钟,目标是记忆易混超难词汇、词汇前缀后缀、熟词生义、同义词近义词辨析、短语等,在比较中进行记忆,对单词深化记忆。②阅读理解,阅读专项训练一定要按时按质完成。暑假时间比较充分,一定得好好利用。对阅读的要求是能够在 70分钟内做完4篇阅读理解题目,掌握阅读技巧,阅读理解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③完形填空的集中练习,平均每天20分钟,熟悉考研英语完形填空的命题特点,并进行强化训练,进一步巩固单词和语法。④翻译的集中练习,平均每天20分钟,熟悉考研英语翻译的命题特点,并进行强化训练,进一步巩固单词和语法。⑤考研真题研究,本阶段用时大约为60-90小时,对近十年的真题以做套题的方式模拟一遍并认真分析,对考研英语真题的特点有更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把握;对于阅读理解要从命题角度去掌握每一篇文章;单词、短语、长难句全部过关。⑥作文范文的学习及练习,每个学员必须在这阶段开始作文练习,形成自己的写作模式。参考真题中的作文题目,熟练运用大、小作文常用模板;通过作文练习,把握作文结构和主题,能够写出符合考研作文要求的文章,最大限度避免常见语法错误。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后,考生基本了解了自己各模块的水平,在这一阶段,应强化优势,弥补劣势,在习题方面可以选择专项训练,并养成记复习笔记的好习惯,把做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生词都记在笔记上,经常翻阅。

(二)学习误区及应对指导:切忌阅读题只做后面的题目,要理清文章的结构和行文思路,把握文章的主题,明确作者的态度。

(三)学习方法及建议:2013考研英语强化班、2013考研英语加强版全程班和2013考研英语全程班。

第三阶段:考前冲刺阶段(大约时间为12月1日到考前)

(一)复习核心:此阶段平均每天英语学习时间约2小时,主要学习内容包括①单词记忆,每天20分钟,目标是熟练掌握单词的多种意思,彻底扫除单词障碍。②考研真题研究,本阶段用时大约为30小时,将10年考研英语真题再做一遍,继续保持做真题的感觉,迎接最后的挑战。③作文练习,能熟练运用大、小作文常用模版,作文总分达到20分以上。④模拟题练习,提高做题速度,把握好做题节奏,平均分控制在55分以上,坚持每周做2~3套题(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包括作文),为每类题型科学合理地分配时间,对分值较大的阅读和翻译应该保持高度重视。在本阶段,需要根据对报考院校信息的掌握和了解,对复习做出准确的定位与必要的调整,提炼考点,突出重点,提高复习的有效性,掌握答题技巧,融会贯通,确保取得理想成绩。

(二)学习误区及应对指导:切忌做模拟题不写后面的作文,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个套题,确定各题型的做题顺序和做题时间,模拟考试现场,调整考试心态。

(三)学习方法及建议: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这个阶段,考生们不管备考的好与不好,都要做好最后一搏。这一阶段一定要抓住提分项目着重强化,同时对于薄弱部分重点突击,这时候,考试技巧显得很重要,可以帮助考生短期提高成绩。考生有必要报一些短期的冲刺班,像网络课堂2013考研英语冲刺班和2013考研考前写作批改讲评班更适合所有考生。

总之,英语复习要有计划性和针对性,看似简单的道理如何付诸实践却需要毅力和技巧。英语备考经验总结如下:

1、最好每天制订详细的复习计划并努力完成。

2、另外,在复习的过程中,不仅要计划明确,还要注意重点突出。

3、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一方面是要抓有可能快速提高的项目,另一方面就是要抓分值高的项目。

4、在英语考试中,阅读和作文总计占了70分,四篇阅读文章每道题占2分,因而,对阅读应当充分重视。

考研复习方法和心得范文第5篇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2、正确理解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问题。

3、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分析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

(二)能力目标

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

★教学重点

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中学生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教学难点

中学生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探究、思考,合作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但明确的目的是在于参与、重在于实践,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交流学习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

一、置身于政治生活

教师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11-12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阅读课本,讨论课本提出的问题。

教师点评:这些中学生以热情的态度,不同的方式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的我们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就要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事务,学习政治知识、提高政治素质,以不同的方式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二、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2-13页内容,说明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有哪些主要内容?

学生阅读后先回答,教师再总结:

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主要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这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是我们重要的政治生活内容。

3、参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统一,是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政治生活的有机构成部分。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维护国家利益,关注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也是我们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内容。

教师过渡:通过学习我们明确了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但明确的目的在于参与!

三、我们总要参与 我们总会参与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3页图表,思考所提的问题。

学生:阅读课本,积极思考。

作为我们中学生要怎样参与政治生活呢?

1、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是相辅相成的。政治生活直接影响人民民主的实现程度,影响人民利益,也会影响我们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必须关心国家大事,增强主人翁意识,自觉投身于政治生活之中。

2、学习有关政治知识

学习政治知识有助于提高辨别是非能力,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有助于紧扣时代脉搏,开阔眼界;有助于树立国家观念,维护国家利益;有助于增强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有助于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

教师活动:同学们参加过什么政治活动?你还知道有哪些可以参与的政治活动?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多种多样,无论什么方式,重要的是参与,在实践中才能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和中学生在于参与政治生活这一重要内容,这对我们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增强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实战演练

[例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

A.坚持党的领导B.坚持人民当家作主C.坚持依法治国

D.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统一

答案:D

[例2]有人说:“政治是政府的事,与我无关,参与不参与无所谓。”对这一观点的理解不正确地是()

A.错误,政治与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B.错误,这样必然损害全体人民的利益

C.错误,这是缺乏主人翁责任感的表现D.正确,因为公民有自己的自由

答案:D

[例3] 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有助于:(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3)维护国家利益(4)增强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

A.(1)(2)(3) B.(2)(3)(4) C.(1)(2)(4) D.(1)(2)(3)(4)

答案 D

★教学反思

考研复习方法和心得范文第6篇

比对2011年和2010年的考纲不难发现,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的新大纲未做任何调整和变化,而且自2005年英语考研大纲做过较大的调整以来,在时至今日的总计七个考研英语大纲出炉的年头里,考纲一直秉承了稳定性和连续性,只在去年有过局部微调,并没有实质性的重大变化,这对广大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态势,同学们如有考研的打算,越早启动英语复习越好,完全没必要去受新考纲的钳制。

今年的考纲依然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了考研英语的要求和侧重权重。

(一)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100分。试卷包括试题册和答题卡。答题卡分为答题卡1和答题卡2。考生应将1-45题的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1上,将46-52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2上。

(二)考题内容与试卷结构

试题分三部分,共52题,包括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

第一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该部分不仅考察考生对不同语境中规范的语言要素(包括词汇、表达方式和结构)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考察考生对语段特征(如连贯性和一致性等)的辨识能力等。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

在一篇240-280词的文章中留出20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使补全后的文章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考生在答题卡1上作答。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该部分由A,B,C三节组成,考察考生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A节(20小题):主要考察考生理解主旨要义、具体信息、概念性含义,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等能力。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4篇(总长度约1600词)文章的内容,从每题所给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考生在答题卡1上作答。

B节(5小题):主要考察考生对诸如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征以及文章结构的理解。本部分由3种备选题型。每次考试从这3种备选题型中选择一种进行考察。考生在答题卡1上作答。

备选题型有:

(1)本部分的内容是一篇总长度为500-600词的文章,其中有5段空白,文章后有6-7段文字。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从这6-7段文字中选择能分别放进文章中5个空白处的5段。

(2)在一篇长度为500-600词的文章中,各段落的原有顺序已被打乱。要求考生根据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将所列段落(7-8个)重新排序,其中有2-3个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已给出。

(3)在一篇长度约500词的文章前或后有6-7段文字或6-7个概括句或小标题。这些文字或标题分别是对文章中某一部分的概括、阐述或举例。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从这6-7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5段文字或5个标题填入文章的空白处。

C节(5小题):主要考察考生准确理解概念或结构复杂的英语文字材料的能力。要求考生阅读一篇约400词的文章,并将其中5个划线部分(约150词)译成汉语,要求译文准确、完整、通顺。考生在答题卡2上作答。

第三部分 写作

该部分有A,B两节组成,考察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共30分。

A节:1)考生根据所给情节写出约100词(标点符号不计算在内)的应运性短文,包括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摘要、报告等。2)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汉语文章,用英语写出一篇80~100词的该文摘要。考生在答题卡2上作答。总分10分。

B节:考生根据提示信息写出一篇160-200词的短文(标点符号不计算在内)。提示信息的形式有主题句、写作提纲、规定情景、图、表、等。考生在答题卡2上作答。总分20分。

二、考研英语(一)应对策略

既然2012的考研大纲同学已熟稔了,接下来就应该做好自己的复习规划,消除疑虑,紧扣大纲的要求,踏实有效的投入到紧张的复习当中。通过对广大考生的调研,同学们在考纲出来后,在自己的学习上普遍存在以下的问题,下面就通过这些问题的答疑解惑,以便同学们对症下药的做好复习安排。

1. 怎样抓好英语复习?

答:1)依据最新考研大纲的要求有效圈定所应掌握的知识范畴;2)备全所需的辅导书;3)制定出合理的复习计划;4)适用的辅导班的选择;5)最新考研动态和资讯的获得;6)做好情绪、身体调控,全身心投入到考研复习。

2. 新考纲出来后复习的重点是什么?

答:通常而言,随着新考纲的出炉,大多数同学的考研复习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因此该阶段的重点是进行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英译汉、写作的专项训练;研究和掌握各类题型的命题特点及解题规律;训练在一定时间内有效完成相关题型的能力,当然在现阶段应在阅读和完形填空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多一些,而翻译和写作安排的复习时间应该相对少一些。

3. 怎样制定出合理的复习计划划?具体的复习内容怎样安排?

答:(1)每天花至少1小时浏览已背过的考研词汇,强化已记忆单词、查漏补缺记忆模糊词汇;(2)每天做四篇阅读理解,第一遍在做题时,注意做题的时间和速度;而重点在第二遍的反馈和消化上,在第二遍中要消化理解阅读中的盲点词汇、难点句式,要彻底搞清每题的正确答案成立的原因;(当然有些同学基础较薄弱,在现阶段保证每天做并消化两篇阅读理解即可)(2)配合辅导班老师授课内容,研习完形填空复习指南方面的书籍;每周做至少三篇完型填空试题,做完型对强化提高自己的英语基础帮助极大;(3)配合辅导班老师授课内容,研习翻译复习指南方面的书籍,每周花总计3小时熟练翻译的考查形式,常考句式,打牢做翻译试题应具备的基础;(4)配合辅导班老师授课内容,每周看两篇短文写作范文,可以把写作范文当作精读材料去消化,学习其遣词造句、谋篇思路。

4. 我才开始复习考研,来得及吗?

答:只要方法正确,切中要害,保证学习效率,完全来得及。对于刚起步复习考研的同学来说将重心放在词汇、长难句和阅读训练上,尤其要定个目标,在一定时间内彻底搞定考研词汇。

5. 考研复习有什么捷径吗?

答:有些考生在英语复习上不愿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总想找到一些捷径就能取得成功。他们将时间不是花在打下扎实的英语基本功上,而是将时间花在寻找省时省力的考研方法、技巧上,甚至将希望全部寄托在考研辅导班上,认为只要听听课,不背单词,课下不做系统复习也行,这些做法其实不是在寻找考研英语复习的捷径而是在投机取巧。要说英语复习的捷径就只能是建立在踏实复习的基础上,在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后,通过总结、反馈历年考研真题的特点,从中总结出每项题型的应答策略和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更切中要害的投入到复习中。

6. 每天在英语学科上花多久的复习时间是科学的?

答:如果是在暑期之前就已启动了考研复习计划的同学,在暑期每天投入3.5小时足以,这3.5个小时的具体安排可参照我们刚才谈到的具体复习计划里的相关内容;而对于在暑期才开始启动考研复习计划的同学而言,每天应至少花5个小时复习,至少两个小时用来专门消化记忆考研词汇。

7. 记单词时,总是感觉前记后望,该怎么办啊?

答:前记后望是正常现象,指望一篇记住考研词汇是不大可能的,所以要循环记忆,而且要利用自己的零散时间在查漏补缺,重复是解决遗忘的最好办法。同时可通过阅读,通过在语境中来强化巩固词汇记忆。

8. 单词已经复习完了,而且基本上都记住了,可在做阅读理解时还是感觉读不懂文章,该怎么办?

答:通常而言,单词都认识却还读不懂文章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英语基础较差,没有基本的断句能力,不能准确把握句子乃至篇章的意群;第二,不良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时易走神、眼睛在读文章而思维没有同步运转起来;第三;背景知识较匮乏,由于对阅读理解的题材感到陌生致使对文章的话题感到艰涩难懂。

基于上述原因,建议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第一,进行专门的语法复习,提高自己分析句子理解句子的能力,从句子在到篇章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和提高;第二,在平时的阅读中多习得一些科学的阅读方法并将其有意识地用运到自己的阅读训练中;第三,除了做专门的考研阅读理解试题以外,要有比较广的知识面。考试中阅读文章的题材丰富多样,有涉及经济文化的,有关于社会科普的,还有涉及史地政治的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平时通过大量阅读各种中、英文的报纸杂志以及书籍来了解各方面、各领域的知识。

9. 如何提高阅读能力?如何做阅读题才能达到最好的复习效果?

答:每天花半个小时进行范读。范读的宗旨是要读懂文章的主旨大意及作者的观点、立场。进行英语阅读训练,不但有文章数量上的要求,而且也包括扩大内容涉及的范围。题材应涉及各个领域。在做专门的阅读训练试题时,要有意识的不断强化对阅读题型的总结。每一次每一套题做完,对完答案后,不要太留意分数,而应该侧重于总结和思考。总结出符合自己思路、习惯的解题方法。

776. The enrolled jolly stroller polled on the trolley.

被招收的快乐的散步者在无轨电车上投票.

777. The contaminated vital vitamin made racial discrimination come to culmination.被污染的重要维他命使种族歧视达到极点.

778. The jogger made an analytical analogy between the ecology and geology.慢跑者在生态学和地质学之间进行了分析类比.

779. The alliance enhance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applicable alloy appliances.盟友增强了适用的合金用具的可*性.

780. The gigantic panther in pants passed the transition period of heart transplant.穿裤子的巨大黑豹度过了心脏移植的过度期.

781. With a clatter, the flatterer shattered the chattering wattmeter in the chaos.当啷一声,马屁精在混乱中打碎了格格作响的瓦特表.

782. “Homely food is wholesome,” the comedist said on the dome.

“家常食品有益于健康,”喜剧作家在拱顶上说.

783. The subtle subscriber found the prescription manuscript.

敏锐的认购者找到处方原稿.

784. Time is finite and infinite. I defy the indefinite definition.

上一篇:考研英语词汇多义词范文下一篇:楼地面施工工艺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