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改进管理论文范文

2023-12-16

农业生产改进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通过分析现阶段农民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塑造新型农民必须要加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文化意识、市场意识、技能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同时对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出了多项措施建议。

关键词 农民;作用;意识;培训;措施

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广大农民,而农民素质的高低又决定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如何认真研究和探索农民科技培训教育教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开拓新的培训方式,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新型农民,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新型农民是指那些活跃在我国广大农村、适应农村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现代思想观念和较丰富的现代科学知识和较高的劳动技能,不仅能够自我生存,而且能够自我发展、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现代农民。他们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创新,是学习型、创业创、创新型的新农民。  1 农民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当代中国农民,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0%,世界总人口的15%,世界农业人口的35%。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农民的规模和数量都无法与当代中国相比。中国农民的这种数量特征,构成了中国社会最基本的国情之一,也是中国根本性的问题之一。农民的状况如何,如何充分发挥农民在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是决定农业现代化成败和中国农业未来的关键问题。

首先,从理论分析来看,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也可以说是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变革传统农业、把一个低级的农业生产力系统改造成高级的农业生产力系统的过程,而农业生产力是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和生产经验的劳动者即农民.使用以生产工具为主要成分的农业劳动资料,作用于农业劳动对象这3个基本要素的总和,无论多先进的农业高新技术,也得由农民去掌握。在农业生产力中,农业劳动资料只有靠农业劳动者的运用,才能发挥作用,改变劳动对象,使之适合于人们的需要,科技第一生产力才能真正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农业劳动者的素质、文化、环境以及对于先进技术的掌握程度,从根本上决定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此,农业劳动者是农业生产力诸因素中的主导因素,起着决定作用。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最重要的是进一步解放农业劳动者即农民,大力开发农业人力资源,努力造就世界一流农民。

其次,从农业现代化的实践特征来看,以农民为本,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背景下发展农业的客观要求。传统农业生产是运用大量农业资源和少量知识(往往是经验)来生产产品的过程。相对于这种以消耗实物资源为主的传统农业而言,在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背景下,农业的知识化趋势日趋明显。从长远看,发展现代农业最根本的,是要彻底摒弃见物不见人的现象,把关注的重心从农业发展中的物、资本、信息等物质要素转移到人本身。

2 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必须强化农民的5种意识

2.1 加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农民是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是科技成果的直接使用者。这就需要引导农民增强主人翁意识,追求自我全面发展,培育自信、进取、独立的精神,

2.2 加强农民的文化意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是提高技能素质、经营管理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基本条件。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提高速度较慢,农民文化贫困,精神生活单调、空虚,导致少数地方的农民不思劳作,农闲的时候聚众赌博之风盛行。这直接影响其接受新知识和各种信息的能力,制约着农民的思维能力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增加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投入;大力扶持发展各种文化团体,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农民在建没农村文化中的主体作用,逐步形成文化下乡与农村文化农民“自主供给”的相辅相成的崭新机制;加大财政资金对农村教育投入的倾斜力度,尽快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

2.3 加强农民的市场意识要促进农民向“农商”的角色转换,培养农民的经营意识,学习基本的市场经济理论知识,懂得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的作用等;掌握一定的产品营销技术,如产品开发、价格制定、营销策略等;具有一定的信息接收与反馈能力,如市场预测、市场调查等;要自觉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开展农业生产活动。

2.4 加强农民的技能意识新型农民掌握了技术可以依靠科技兴农,还可以凭借技术走向城镇,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加速我国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2.5 加强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强化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深入开展农村普法宣传教育,帮助农民尽快掌握一些应知应会的法律常识,引导农民正确认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教育农民既要充分享受权利,又要自觉履行义务;扩大和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提高农民参与村级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发挥村干部、基层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

3 采取多项措施,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3.1 加强领导,明确目标,突出主题组建由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负责、相关部门领导参与的新型农民培育领导机构;统筹安排所辖区域内新型农民培育的各项工作,包括目标任务、方法措施、时间进度、师资配备、内容安排、场地选择、流程管理、资金筹措、考核测试、证书发放、就业安置、创业引导等;是明确规定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净化美化村容村貌,传承弘扬文明道德风尚,作为培育新型农民的总目标,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种植结构,多轮驱动,内外结合,努力为培育新型农民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有利的社会环境;根据“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基本标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抓根本,打基础,突出强调稳定和发展农村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大力宣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和“科教兴国”、“科技兴农”等战略思想的重要意义,千方百计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想方设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着力为农村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夯实牢固的文化基础;从教育人手,在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同时,整合教育资源,挖掘地方潜力,调整教育格局,激活办学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兴办教育事业,全方位构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技能教育、专门教育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服务于新型农民培育的网络教育体系。

3.2 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培训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新农村建设是各级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农民培训,可以更好的得到农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要有计划地进行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在掌握试点村的主导农业产业情况的基础上,帮助试点利制定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并逐步加以实施;在所有试点村建立了农民科技书屋、农村科技大喇叭广播站和音像资料进村入户服务站,并强化服务意识,为试点村农民开展了专家现场培训、放映科技光

盘、大喇叭广播等一系列服务,多渠道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制法规知识,传播先进高效的致富技术,提高了试点村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改善了试点村的村风村貌,增强了村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针对性地帮助试点村农民解决许多农业生产中的疑难问题。

3.3 培训应注重提高留守农民的文化素质星巴克创始人,咖啡大王霍华德·舒尔茨认为,促进农业生产量迅速增长和农业生产率迅速提高的重要因素已不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要引进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政府不仅要对物质品进行投资,而且重要的是向农民投资创建多样化培养机构和途径。一方面以义务教育为本,着力于留守儿童的小初中素质教育;另一方面以各类职业技术学校为主,重点是对现有的特别是中、青年留守农民,尤其是中、青年妇女的培训。可以采取“培训进村”的办法,组织专家到村里进行专题讲座,散发材料。还可以建立实用型、开放型的县、乡、村逐级教育培训体系,县、区培训乡镇,乡镇培训村,村里再到村民纽培训。

3.4 培训应促进农民工返乡,引导留守农民就业创业促进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对于新型农民群体的创建和充实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围绕外出农村务工人员的就业创业需求,实行政府主导,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和信息渠道,免费为外出农村务工人员和留守农民提供政策咨询和就业信息。同时,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优势,通过招聘会等形式,使返乡农村务工人员和留守农民与本地用工企业及时对接,为本地企业储备人力资源。并且由政府牵头组织,针对留守农民创业研究制定具体的政策性实施管理办法,以及鼓励、扶持有创业愿望和创业条件的人员返乡创业,对于贷款、税务等方面可以给予一定的政策性优惠。

3.5 分类培训,有针对地提高不同层次农民的综合素质根据农民文化层次差异以及掌握技能程度的高低,依次制定不同类别的培训目标,着眼于农民培训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3.5.1 培训对象分类。在长效培训中,主要根据农民文化素质的高低、掌握农业技术的多少以及接受新技术速度的快慢,依次进入基础班、提高班和骨干班学习。农民进哪个班培训学习,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并且可根据自己学习进度进行班级的调整。

3.5.2 授课人员分类。农民培训主要根据每个地方的实际情况灵活开班上课,同样可根据所开设班级学员层次,安排不同的“老师”来上课。如,对于农民技术培训基础班就可由提高班中的优秀学员或本村懂技术的农民来上课;而农民技术提高班也可由骨干班上的优秀学员或本村的技术能手来上课;有必要时,技术培训提高班和骨干班的课才去请学校的专业老师和各行各业的专家能手来上课。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培训班开设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还能提高不同层次学员们的技术水平,增强他们不断学习新技术的信心,带动更多农民学技术文化的积极性。

3.5.3 培训内容分类。对于基础班的学员,主要讲授一些当地主要种植和正准备推广发展的农作物栽培技术。考虑到基础班学员文化程度低,掌握理论知识费劲的特点,在对其成员进行培训时,可多采用实地操作性教学,便于学员们接受。同时教会学员们掌握农作物不同生育期对肥、水的需要及作物常见病害的防治,以及对农作物基本的整形修剪方法和保花保果技术等。对于提高班的学员而言,他们肯定已掌握了一定的基础技术,也有了一定总结问题的能力,发现了一些新的技术问题,针对此现象,授课教师可相应地帮助学员们解疑。同时,要不断向学员们灌输一些相应技术的理论知识,使他们懂得用理论指导实践,从实践中总结生产规律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对于骨干班的学员,教学重点是一方面向他们介绍新品种和新的农业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引领他们从单纯的重生产的思想中解脱出来,让他们不断形成生产一经营一流通并重,单产、农产品外观、品质、安全、包装以及农产品商品化和科技含量并重,农业发展速度、规模、质量和效益并重的全局思想。使农业不仅增产,而且还增收。这样,农民在掌握过硬的专业生产技术的基础上才能更有信心做好农业、做大农业,也才能使更多的农民更快的富起来。

3.6 加大经费投入,健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各级财政要把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财政经常性预算科目,加大对农民参加培训的补贴力度。具体可按年度从支农资金中拿出一定比例资金,从扶贫资金中安排一定的经费,没立农民教育专项经费。鼓励各种经济成分投资农业中专学校、农村职业高中,参与农民培训教育工作,建立以政府、企业、个人为主体的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培训资金要捆绑使用,专帐管理,专款专用。参照国家“阳光工程”实施办法,择优认定和建设一批劳动力培训机构,整合社会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培训机构要紧跟市场变化和用工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培训方向。培训主体要选拔素质高、技能强、热心农民科技教育事业、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专题讲座、进修学习、出外考察等活动,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专业水平;鼓励科技人员深入乡村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并把工作业绩与职称晋升、工资奖金、岗责考核、提拔任用等挂钩,同时保障相应的福利待遇,改善工作条件,为科技人员放手开展农民科技文化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环境。

3.7 重视各种培养模式,多种模式相结合 学校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基础,需要提高普及率。要改善教学形式与方法,注重教育培训的技能性、实用性和针对性,特别要充分发挥农业院校的作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企业培训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在各个地区和企业存在极大的差异和不规范,并受到传统模式的限制,造成其社会认同度比较低,但是从实际调查中发现,企业培训模式具有较大的潜力,有利于传统农民向非农行业转变,也有利于实现农民的职业化。专业机构培训以其独特的优势,针对性强并有权威性,可以借此建立统一的技能认证体制和上岗资格认证,如开展绿色证书工程,这样也有利于实现农民的职业化。媒体传播和示范教育以其切合实际的有效性以及农民容易掌握的特点,在新型农民培养中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专业机构培养可以通过订单教育实现与企业培养相结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现企业、专业机构以及农民三赢,由企业参与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民的培训经赞问题;学校教育与媒体传播、示范教育相结合,可以很好地解决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问题。

3.8 多形式培训,提高培训的整体效果坚持贴近产业、贴近农民的理念,采取按需培训、视频教学、信息服务、专家咨询、现场指导、科技下乡等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方式,方便农民学习,确保培训效果,努力做到真正让农民满意.特别是要加强以下几种培训。1)典型示范,通过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示范基地,树立农业科技发展的区域典型,构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平台,形成农业科技培训基地,引导广大农民自愿进行科技学习。通过科技示范园的展示,需要推广的新品种、新技术一目了然,实例鲜活,形象直观,很容易为农民所接受,是一种颇受广大农民所接受的一种培训方式。2)现场指导,深入到农村的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示范性讲解、操作等,实现技术人员与农民零距离交流。直接进行现场示范培训,重点解决生产实践出现的问题以及示范推广新技术。培训工作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与操作性。内容多是生产实践所必须的知识,有针对性地答农所问、释农所疑、解农所惑。3)媒体传播,通过传统的电子媒体和印刷媒体等技术手段对农民进行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培训。4)能人培育,紧密结合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一批农业能人,再通过他们影响和带动周围百姓共同富裕。培训对象主要是农民中的优秀者(农业经营大户、文化水平较高的回乡农民等),他们善于抓住机遇,刻苦学习,富于创造,并且具有一定的实干精神。

农业生产改进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能源紧张问题的不断加剧,世界各国开始关注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一种新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其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和低污染的模式进行发展,这对于当前世界各国能源危险和气候危机的情况,低碳经济是当前的首选,也是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当前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其生产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环境,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于农业,而且在气候变化形势下,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发展低碳农业势在必行,通过实施低碳农业的发展,可以有效的打造生态、高产值的农业,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文中对发展低碳农业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加快低碳农业发展的具体策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低碳农业经济;困境;策略

农业生产活动不仅受制于自然环境,也直接作用于自然环境,目前化学农业、石油农业和机械农业的发展,使农业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不断增长。据相关统计表明,当前我国农业已成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导致气候变暖的重要因素,而气候的变化又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在农业发展中实施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这不仅有利于低碳农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够有效的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改善,更好的提高农业的产值。

一、发展低碳农业所面临的困境

1.化学农业情况加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占总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较大比重。而当前化学农业的发展,导致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使用量及化石能源的高消耗。目前我国已成为化肥消耗量最大的国家,由于农业粗放式的经营模式,化肥存在着过量使用的问题,但大量化肥的施用,其实际利用率还不到使用总量的一半。而在化肥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煤炭资源,生产过程中会有大量的一氧化碳排放。同时在化肥施肥不当时也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当前农业生产中化石能源处于高消耗的状态,这也导致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

2.农业资源利用率低

我国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但由于人口较多,人均农业资源相对较少,但即使是这样,我国农业资源还存在着较大的浪费,农业资源利用率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农业生产过程中施加的化肥实际利用率不到施加量的百分五十,而且由于施肥不当等因素,导致大量的氮素流失,形成温室气体。同时农业生产过程中灌溉用水由于存在着管理不善、渗漏及蒸发等原因,而导致大量的水源被浪费。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而吸引率不到三分之一,残留的农药进入到地面水、土壤及农产品中,带来了严重的污染。由于农业资源利用率较低,使浪费掉的大部分资源都转化为温室气体的源头,给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3.相关制度不健全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其生态资料环境具有公共性的特点,这就导致很难对产权进行界定,这就导致当前农业发展过程中,对于环境资源存在无偿或是低偿开发和使用的问题,从而导致农业资源大量的被滥用,农业环境不断恶化,而国家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来对此进行制约,目前现有的法规缺乏具体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加快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的具体策略

1.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低碳循环经济型发展之路

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增强耕地蓄水保墒的能力,提高土壤的肥力,减少生产环节,通过实施秸杆还田减少焚烧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当前能源结构进行优化,加强新能源及绿色能源的利用,加强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实现农业生产过程零排放,确保农业清洁生产。在农村中建立大中型沼气工程,实现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另外在农作种种过程中可以利用合理的间种和套种等立体种植模式,同进还要增加有机肥的使用,确保农田生态系统能够得以有效的保护。

2.推广节碳固碳技术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形势下,我国在农业生产中需要加强对高温及干旱等极端气候下具有较强适应性的新型农作物的培育和引进,同时所培育或是引进的农作物还要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能够对温度气体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同时利用生态系统管理技术,来加强农、林、牧、渔业的持续管理,确保生态系统具有较强长期的固碳能力。在农业生产中需要对化肥和农药进行合理施用,增加有机肥的施加,培育农作物新品种,利用科学的灌溉技术来节约水资源的利用,在畜牧业发展中,采取规模化饲养的规模,同时还要有效的对畜牧业甲烷的排放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3.建立利益引导机制

应着力搭建碳交易市场平台,建立专业机构,设立技术标准,配套环境容量管理、生态补偿机制,完善我国碳交易市场,为碳交易打造良好的平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签订碳汇项目订单后,应参与对碳交易获取利益的直接分配,实现增效增收,提高广大农民发展低碳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单一性和分散性的特点,所以需要将各种经济成分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多层次的经营体制,通过对农业结构的调整,从而加快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不仅可以打破地域和行政区划的界限,而且还可以突破行业部门染发关系及城乡分割体制的束缚,从而将行业部门、城乡有效的结合起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使区域内农产品生产链条能够有效的进行衔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打造清洁的农业生产网络。

三、结束语

低碳农业的发展,需要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以农产品为重要依托,建立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体系,加快农业向生态农业的发展步伐,同时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充分的利用新技术、新能源,加快低碳农业的快速发展,从而更好的带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步伐。

农业生产改进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要求,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综合实力,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资源要素,提高资源利用率,从根本上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是学术界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出发,分析兵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思路。

[关键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兵团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181216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兵团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是新时期兵师团农业工作的主体,也是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兵团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职工增收,始终是兵团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如何在国际、国内以及兵团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仍然是一个需要长期关注、持续努力完成的重要任务。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属于社会生产力的范畴,是一个全新的农业经济学概念,它不仅包括种植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还包括产前和产后的科技投入、精深加工、产品销售、金融配套等诸多方面的完善。随着兵团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的不断深入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主要体现在种植生产过程能力的提高,但对于产前和产后的关注度较低,仍是兵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主要瓶颈[1]。

1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在不同的时期、农业发展阶段、政策条件、研究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内涵。综合来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时期和经济社会生产条件下,由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农业综合产出水平。

根据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内涵,结合兵团的实际,科学地界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构成要素,主要将影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素分为3类:资源指标、支撑指标和效益指标。在这3类指标中既包含了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富有程度,又包括了农业生产的刚性投入和科技进步以及农业的综合产出能力。只有这3类指标充分发挥协调能力合理配置,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兵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1 资源保障能力

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由于数据来源有限,本研究中的自然保障能力仅从自然资源的角度进行分析。自然资源主要指的是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并用于生产生活的物质来源。自然资源又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指的是短时间内可以再生并能循环利用的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水资源、大气、生物、海洋等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指的是使用后不能再生的资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等资源。本研究中的自然资源主要指的是可再生资源[2]。

自然资源的富有程度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人类对自然资源不断提取、加工,改造成人类必需的物质,提高人类物质生活水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文简称兵团)是“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农业是兵团的主导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多年来,以屯垦戍边、造福新疆各族人民为己任,朝着工农商学兵相结合、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交建商服综合经营的方向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兵团对加快新疆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巩固边防、维护祖国统一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兵团使命的特殊性决定了兵团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许多特殊的方面,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人员情况等的发展趋势都与新疆、全国存在着诸多差异[3]。

兵团属于生态脆弱的干旱地区,土地面积7.43万平方千米,占新疆总面积的4.47%,约占全国农垦总面积的1/5,是全国农垦最大的垦区之一。2017年年底耕地面积为127.24万公顷,现有耕地因农业水资源短缺造成的土壤沙化、盐碱现象较为严重。而农业在兵团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发展比较缓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当前正是兵团深化改革时期,同时兵团现代农业已经进入结构升级、方式转变、动力转换的新阶段。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项重要任务,必须牢牢把握创新体制机制这个主要着力点、形成市场导向这个关键切入点、提升质量效益这个根本着眼点、促进绿色发展这个重要关切点、增加团场职工收入这个基本立足点,正确处理好兵团特殊体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降低改革成本,防范改革风险,确保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确保团场职-持续增收、确保维稳戍边能力的持续增强[4]。

1.2 农业生产要素支撑能力

农业生产要素支撑能力包括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劳动力水平、生产工具水平、生产资料投入水平、科技投入水平、固定资产投入状况等。支撑指标是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支撑指标的不断完善代表着农业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

(1)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农业装备包括农田水利设施、大中型农机具、拖拉机、采棉机、柴油机、收割机、拖拉机、房屋、道路等生产用的固定资产。现代农业装备的投入说明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完善,劳动生产率提升,代表着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素之一。

(2)生产资料的供给。生产资料的投入主要包括种子、化肥、农药、地膜以及辅助农业生产用的电、煤等物质投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的刚性投入和改善劳动者的生产条件,提高农田灾害的防御能力,对提高劳动生产率、保障农业生产的正常运行是非常重要的。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根据土地报酬递减规律,部分农业生产刚性投入如化肥、农药、地膜等并不会随着投入量的增加而持续增加农作物产出。

(3)农业科技投入。农业科技是随着历史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农业科技的概念也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根据对农业科技本質的综合理解,农业科技泛指人类在农业科学实验和生产活动过程中认识和改造自然所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的总和,主要包含三个层次:一是根据自然科学原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而发展成的各种农艺流程、加工方法、劳动技能和诀窍等;二是将这些流程、方法、技能和诀窍等付诸实践的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装备;三是适应现代农业劳动分工和生产规模等要求的对农业生产系统中所有资源(包括人、财、物)进行有效组织与管理的知识经验与方法。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非常稳固,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一个关键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农业大国,人口多耕地少、资源相对匮乏,农业和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左右。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是否稳定,而农业发展的根本出口在科技进步,21世纪,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改革开放40年以来,兵团农业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水平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棉花、油料、猪牛羊肉、水果生产基地,科学技术进步对兵团农业的贡献率已达到5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现代农业技术广泛使用,如节水灌溉技术、地膜栽培技术、棉花高密度栽培技术、农药、化肥、农业机械化等技术的广泛使用是推动兵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5]。

1.3 产出效益能力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产出效益能力,主要包括产出和效益,其中产出包括农作物产量和产值,效益包括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需要通过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最佳产出,这个最佳产出可以通过农产品产量和产值来体现,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可以带来各种效益的提高,例如职工收入增加,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改善职工生活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从而提高整个社会效益。整个农业生产活动是通过不同的农业要素组合,最大化产出各种产品,但前提是必须注重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高生态效益。

2 兵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现状

2.1 农业结构持续优化,提质增效明显

按照“稳粮、优棉、精果、强畜”的方针,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取得明显成效。兵团粮食和棉花生产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确定45个小麦主产团场、11个水稻主产团场和69个重点植棉团场。已争取国家将兵团小麦约13.3万公顷、玉米约10.7万公顷纳入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范围,棉花40万公顷纳入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范围予以支持。粮食面积和产量保持稳定,分别为28万公顷、240万吨,单产同比增加516.6公斤/公顷,达到8 576.4公斤/公顷。棉花呈现面积、总产、单产“三增”态势,分别为66.3万公顷、161.45万吨、2 436.3公斤/公顷。油料、甜菜等作物保持稳定。农业种养一体化取得新进展,饲草料种植面积达17.9万公顷,林果业面积增至23.2万公顷,预计产量378.5万吨。全年预计实现畜牧业、果蔬园艺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达60%。

围绕农业提质增效综合施策,一是推进棉花全程质量管理工程,棉花品质有较大提升。落实棉花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双30”指标,规范引种、用种管理,完善品种推荐制度。推行南、北疆两大棉区实现主栽品种2~3个。强化科学化管理,及时开展专家技术咨询活动,确保田管措施到位。大力推广机采棉全程配套栽培模式,机采面积达75%以上。制定实施籽棉采收、加工等技术标准。加强政策引导,配合发改部门完善兵团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建立优质优价机制,带动棉花种植、加工、流通、纺织全产业链发展。据11月份公检数据,2018年兵团棉花平均长度29.45毫米、平均比强29.26cn\lex、马值(A+B级)达到83.5%,均高于2017年同期水平。二是做强高效养殖业。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新建规模养殖场112个,全兵团建成规模养殖场共5470个,多数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或合作社经营,社会资金投入显著增加,呈现良好发展势头。规模养殖总体水平达到67%,较上年提升4%,新型经营主体牲畜饲养量占到存栏总量的70%以上。三是做精果蔬等优势特色产业,2018年新增特色林果面积1万公顷,高标准建园0.8万公顷,红枣密植网提于疏密改造面积3.8万公顷,葡萄“厂”字改造面积0.4万公顷,设施新增7000座大棚任务,特别是南疆垦区保持较快发展。围绕南疆垦区林果业政策性保险、红枣提质增效和产业发展开展专题调研和培训,提出实施方案和对策意见。四是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开展农药及农药使用、“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兽用抗菌药经营使用、生猪屠宰、农资打假6个专项整治;开展兵团放心农资下团进连宣传周活动,参与人数达到15余万人次,全年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扩大“三品一标”认证及证后监管,目前兵团农产品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的有126个,绿色食品130个,有机食品1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

2.2 绿色生产方式有效推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一是持续加强农田基本建设。配合兵团国土局、财务局组织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五项”任务,拟定了兵团耕地评价指标体系。4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个兵团现代农业示范区团场以及高标准农田实现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覆盖。配合发改委实施盐碱地综合治理工程,治理面积0.46万公顷,新增高标准农田面积6.7万公顷以上。二是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制定实施2017年农业“一控两减三基本”工作方案,着力开展农田残膜污染综合治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强化监督、评估和考核。重点对农膜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和资源化利用等环节实行全程管控,棉花实现0.01毫米标准膜全覆盖,农田残膜回收新机具新技术研发推广取得新进展,地膜清洁生产试点示范推进顺利,已初步建立绿色防控、政策扶持、企业运作、行政监管农田残膜污染综合治理体系。三是生态卫士作用不断加强。配合水利局全力做好农业节水和退地减水工作,严禁非法开荒,严控地下水超采。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完成“三北”防护林任务0.25万公顷,退耕还林工程造林0.5万公顷,防沙治沙33.2万公顷。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草原禁牧面积59万公顷,草畜平衡145公顷,政策惠及1.8万户牧工。

2.3 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推进一、二、三产业产融合发展

一是坚持投资为本,开展“创新、精准、有效”促投资稳增长主题活动,截至2017年10月,完成农业固定资产投资近100亿元。强化招商引资,支持农产品精深加T和流通企业到兵团投资兴业,落实农业招商引资项目50个,到位资金110亿元,有力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围绕发展农业12个特色产业,重点扶持发展纺织、果业、粮食加工、肉类加工、乳品加工 5个优势产业。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拓展加工转化增值空间。国家级和兵团级龙头企业达到128家,兵团预计全年农产品加工产值完成1296.3亿元,同比增长26.1%,净增268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预计达到1.17:1以上。二是加快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产加销一体化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金融扶持,围绕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果蔬园艺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和农机服务业等领域,鼓励基层干部职工群众发展农工专业合作社,领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农工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管理,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职工增收成效明显,“龙头企业+合作社+职工”经营模式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更加紧密。目前,农工合作社数量发展到2953家,较2016年的2406家增加了547家。三是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配合商务局推动農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加强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冷链物流体系、重要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加大产销衔接力度,组织企业、合作社多次参加各类农产品交易会,牵头组织的展销活动签约及签订意向金额近达15亿元。四是推进产城融合特色团镇建设。以城镇为依托,以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核心,加快建设一师阿拉尔市、八师石河子市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发挥技术集成、产业集聚、产城融合、核心辐射等功能作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建设突出“一团一品”,打造一批集农业、加工业、观光旅游业为一体的美丽团镇。兵团已有38个团连创建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打造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8个。

2.4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一是加强科技创新。着力解决农业发展重大技术瓶颈问题,配合科技局实施南疆垦区典型区域盐碱地改良、机采棉提质增效、现代设施农业综合配套技术、苹果矮化省力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依托阿拉尔、五家渠、石河子3个兵团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农业机械制造、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为重点,培育和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二是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配合工信委加快推进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团场和连队光网覆盖率达94%,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围绕智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农机无人定位耕种等精准化、物联网化作业,开展“智慧农业”试点。在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运用物联网等技术实现饲料精准投放、疾病自动诊断、废弃物自动回收等应用。三是开发农业人力资源。依托农业科研院校、农业推广系统、企业及各类涉农培训机构,以提质增效为导向,以产业发展、结构调整、品牌建设为重点,组织开展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举办各类培训班2280期,培训82.9万人次,组织开展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1700余人,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0萬人。加大对农工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和返乡创业者、种养大户培训力度;加大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多次选派师团经营管理干部参加国家和兵团组织的各类培训等。

2.5 发挥农业优势,促进共享发展

一是推进兵团向南发展,鼓励支持南疆垦区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安排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引导项目27个,南疆各师团新开工规模养殖建设项目45个。争取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支持兵团林果业基地建设,其中南疆林业贴息贷款额度18.4亿元。二是促进兵地农业融合发展。按照“向南战略共举、产业发展共赢”要求,深化和巩固“五共同一促进”创建活动成果,继续实施农业示范共兴项目,推进融合发展常态化、长效化。向地方推广节水灌溉、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机采棉高产高效、规模化养殖、标准化果园等先进技术。2018年开展农机跨区机耕、机播面积约20万公顷,建立兵地人影联防、林业资源管理和有害生物联合防控机制,龙头企业和农工合作社跨兵地开展生产经营带动当地农T增收明显。三是要积极推进农业对外合作。

3 结论

兵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兵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质量不高,科技创新支撑不够,绿色生产方式推行缓慢,农业生产重产量轻质量的现象尚未改观;农业经济发展北重南轻的格局没有根本性改变,大产业大集团缺少,带动兵团产业集聚、人口聚集的发展态势没有形成;农业结构“短腿”“短板”“难点”等问题仍然突出;农业内部增收的潜力空间收窄,团场非农产业带动转移就业的能力有限,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吸纳人口、就业的能力还不强;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兵地融合的机制没有完全建立健全;边境和南疆少数民族团场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亟待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团场.爱农工的“三农”工作队伍。按照新发展理念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机遇,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线,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职工增收为目标,着力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业态、扶持新主体、拓宽新渠道,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全面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承载能力,持续增加农牧职工收入。

参考文献

[1]颜璐,李鹏.低碳约束下农户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为例[J]浙江农业学报,2015 (9):1670-1676.

[2]颜璐,张凯,新疆粮食安全生产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 (4):42-46.

[3]颜璐,马惠兰.塔里木河流域不同作物化肥施用时空变化及贡献率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4 (3):587-595.

[4]颜璐,马惠兰.棉农化肥施用技术效率及影响因子分析——基于莎车县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4 (2):203-209.

[5]杨亚星,赵国强,基于空间Durbin模型的省域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2):108-112.

农业生产改进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家庭经营、适度规模、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经营、农业收入为主等五个基本特征。与传统小农户和雇工农场相比较,家庭农场既把现代农业要素融入到了传统意义上的农户家庭经营中,又避免了雇工农场大规模流转土地带来的解放劳动力过多、企业运行风险累及农民、农作精细化程度不够等问题,是农业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家庭农场;传统小农户;雇工制农场;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现代农业

在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家庭农场”概念的首次出现立即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随之而来,各地种养大户掀起争当“农场主”的热潮,甚至有的地方还出现把农业企业、涉农公司、合作社转变成家庭农场的盲目跟风趋势。鉴于此,为促进家庭农场的有序发展,有必要对“家庭农场”的概念、“家庭农场”与其它经营主体的区别以及优势所在做一些讨论。

一、家庭农场的实质内涵

(一)农场的概念界定

关于“农场”这个概念,中西方有着不同的认识。在西方,与农场对应的词是“farm”,主要是指农庄;农家;畜牧场;农田。也就是凡属于一个经营单位的土地不管面积大小统称为农场。而在中国,农场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打谷场,也就是农家翻晒粮食及脱粒的地方;二是指使用机器大规模进行农业生产的企业单位和私人单位。一般意义上,我们是用第二种意思。通过比较中西方的“农场”概念,我们发现,中国的农场概念更多地强调一定的规模、一定的面积和一定的技术含量[1]。这主要是因为,西方的农业经营规模普遍比较大,无需在“农场”的概念上特意强调其规模。例如,在美洲,一个农场的规模大的可以达到几万公顷或几十万公顷。而中国不一样,像一家一户的小农户经营的面积一般只有三亩、五亩,而且技术水平较低(如现在有些地方还用牛耕),因此,为了区别小散户经营,中国的农场特别强调一定的规模和一定的技术含量。

(二)家庭农场的概念界定

关于“家庭农场”这个概念,国外主要农业部门对其有专门的定义。在美国农业部的网站上,美国对家庭农场(family farm)的定义为“没有雇佣经理、不含非家庭成员的法人或合作组织的农场”。在俄罗斯《家庭农场法》中,“家庭农场是享有法人权利的独立的生产经营主体”。在国内,由于官方对“家庭农场”的定义一直不是很明确,相关学者在其研究时只能是根据自身研究的需要对“家庭农场”作概念上的界定。例如,1999年房惠玲在《发展家庭农场是中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最现实选择》一文中指出,“所谓家庭农场,就是适应现有生产力水平与市场要求进行专业化生产,进而形成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种养的农户企业”[2]。2000年黎东升、曾令香在《进一步发展我国家庭农场的思考》一文中对“家庭农场”的概念进行了扩展,认为“家庭农场是以农户家庭为基本组织单位,面向市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从事适度规模的农林牧渔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实行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负盈亏和科学管理的企业化经济实体”[3]。2004年朱博文在《美日法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和启示》一文中的概念就相对比较简炼,它指出“家庭农场是我国农地经营体制创新而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一种新型经济组织形式”[4]。比较上述相关概念,发现国内学者对“家庭农场”概念的界定与美国官方的概念有相似之处,都强调家庭农场的经营者必须是农户家庭成员,不能含有非家庭成员,而不同之处在于美国在概念上不强调农业经营规模,国内学者更倾向于把适度规模作为其概念界定的一个标准。

(三)家庭农场的实质内涵

通过对上述概念的梳理和比较,笔者认为,要理解“家庭农场”这个概念的实质内涵,关键是要弄清楚前缀词“家庭”和后缀词“农场”的含义。换言之,“家庭农场”这个概念必须同时包含前缀词“家庭”和后缀词“农场”的内涵。为此,笔者认为,家庭农场的概念可大致表述为:“农户家庭经营,规模适度,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经营,农业收入为主”,即以农户为经营主体,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家庭农场应包含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是家庭经营。即家庭农场经营者原则上必须是本村农户家庭,且必须主要依靠家庭人员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不得将所经营土地再转包、转租给第三方经营;除季节性、临时性聘用短期用工外,不得常年聘用外来劳动力从事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活动。这是家庭农场区别于集体、国有、股份合作、雇工农场的主要特征。

二是规模适度。即家庭农场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既要能发挥家庭经营优势,又不能太大,划分的基本原则是这个耕地规模既要能保证对留乡农民耕作土地的均衡化供给,又要能保证种粮家庭人均收入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基本相当。目前,根据我国农业部对当前条件下种粮大户或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划分,一般是北方一季种植的适度规模为120亩,南方两季种植的适度规模为60亩。“度”这个特征是家庭农场的生命力所在。

三是集约化生产。即家庭农场在尊重农户意愿基础上,通过耕地流转,将土地、劳力、农机等生产要素适度集中,实现集约化、专业化生产,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这是区别一家一户小农户的主要特征。

四是商品化经营。即家庭农场生产的产品主要不是自给自足,而是作为一种商品通过一定销售形式和流转环节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商品化经营代表家庭农场不仅是农产品生产的主体,同时也是农产品经营的主体,它是农产品生产和农产品价值实现的统一。这是区别传统家庭承包农户的重要特征。

五是以农业收入为主。即家庭农场的成员不需要通过从事其他职业,只要在自己家庭中的农场进行农业生产经营就能增收致富。“一业为主”是家庭农场最大的吸引力。

二、家庭农场与传统小农户、雇工制农场的比较

(一)家庭农场与传统小农户的比较

传统小农户和家庭农场都是农业生产经营的微观组织形式,二者相同点在于都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适应农业对微观生产经营主体的要求。但二者在经济属性、生产要素、经营意识等方面具有明显区别。

从经济属性上来看,传统小农户只是农产品生产者,而家庭农场既是农产品生产者,还是农产品经营者。造成两者这方面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生产经营规模差异性导致的。因为,传统小农户经营的都是细碎化的土地,影响土地的有效使用,阻碍大型农业机械和高新科学技术的推广,从而使得土地的生产效率上不去。因此,这种小规模农户的“生产经营目的主要是为了自给自足,而不是为了商品交换,是名副其实的农产品生产者”[5]。而家庭农场由于生产经营规模大,又具有较高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必然会造成农户提高经济效率的内在动力,其发育和成长有利于农业效率的全面提高和产量的大幅度增加。因此,它生产的产品除了自给自足外,更多的是要去进行商品出售。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农场扮演着农产品生产者和农产品经营者的双重角色。

从生产要素上来看,传统小农户进行农业生产主要以传统生产要素为主,家庭农场则更多地使用现代生产要素。这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质”是否有明显改变,是否引进新的生产要素。一般而言,小规模农户基本上延续了“小而全”、“自给自足”的生产经营方式,其生产要素的使用趋于凝固化。同时因为自足自给、家庭生活稳定等是其主要经营目标,因而也缺乏引入现代生产要素和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内在动力和能力,与外部环境进行的生产要素及信息交流也就相对比较少。正如房彬在《改造传统农业的对策研究》中所言,传统农户“一般是用大体相同的生产工具,采用基本相同的技术,耕种质量相差无几的土地,播种几乎同样的农作物”[6]。而相比传统小农户,家庭农场在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对于新技术、新产品、新管理等外界信息反应比较敏感,会不断追求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更新,并以现代机械设备、先进技术、现代经营管理方式等具有规模特性的现代生产要素引入为手段来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

从经营意识上看,家庭农场比传统小农户更具有市场意识和商品意识。虽然,当前小农户农业经营的目标也逐步多元化,但规避生产经营风险、维持生产经营现状还是其典型的生产经营偏好。为此,小农户的生产经营决策基本上依赖于经验积累和主观判断,缺乏市场意识和现代经营管理意识,专业化、商品化水平比较低。而家庭农场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意识和现代经营管理意识,“它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优势为基础,进行专业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和现代化管理”[7]。同时,“在生产经营以及市场竞争中,家庭农场会根据实际需要以及自身优劣势,不断参与社会分工与协作,这反过来又促进了其专业化、商品化、市场化水平的提高”[7]。

(二)家庭农场与雇工农场的比较

家庭农场与雇工农场都是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深入发展而呈现出的更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其共同点在于它们的农业生产都是有一定的规模、一定的面积和一定的技术含量,不同点在于家庭农场主要由家庭成员自己经营,而雇工农场主要雇佣劳动工人来经营。两者在经营规模、经营精细度和生产效益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从经营规模来看,家庭制的农场没有雇佣制的大农场的面积大,是介于传统小农户和雇工农场经营规模之间的一种“适度规模”。雇工制农场的土地经营规模一般从几百亩到几千亩乃至上万亩不等,而且规模越大越需要长期雇工。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不是太大,是以不超过夫妻二人或一个家庭2-3个劳动力的经营管理能力为标准。不过,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可参照农业部对适度规模的划分标准,也可综合考虑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水平、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农地资源禀赋、产业差异、各业收入均衡等因素而定。一般而言,几十亩至一百多亩是我国家庭农场比较常见的经营规模。与中国以土地规模为依据的方法不同,美国农业部对家庭农场的规模则是以其年销售额来划分的,例如美国的小型家庭农场年销售额在25万美元以下;大型家庭农场在25万到50万美元之间的;超大型家庭农场在50万美元以上[8]。

从生产精细度来看,家庭农场的劳动者比雇工农场的雇工在劳动时更加有积极性、更加注重精细度。因为家庭农场的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属于农场主及家庭共同拥有,除去生产成本所剩下来的价值全是他们自己的。从这个意义讲,家庭农场的劳动者都是在为自己打工,自然他们会积极劳动。而投入和产出是正比关系,投入越多,精细程度越高,产出自然也就越大。正如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在对由商业投资驱动、以雇工为基础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可持续性提出质疑时曾说道,“只要让农民意识到种的是自己的地,打的是自己的粮,不用人家监督,他都会倾尽全力去做”[9]。与之不同,雇工则是拿着工钱为他人追逐利润服务,自然不会像家庭成员那样愿意付出很多,其精细度也自然不如家庭成员高。

从生产效益来看,雇工制的大农场与不用雇工的家庭农场相比处于一种成本劣势的地位。这一方面是由于雇工农场比家庭农场多了一份代理成本。因为请雇工总会有道德风险,有道德风险必然就需要监督。因此雇佣制大农场经营中的代理成本抵消了一部分的生产效率。正如美国Jensen 和Meckling(詹森和麦克林)在他们的《企业理论:经理行为、代理成本与所有权结构》中所认为的,代理成本的存在使得家庭经营的农场要优于雇工经营的农场。另一方面,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规模报酬理论,一般在生产规模较小时扩大规模,产量增加的比例要大于投入要素增加比例,产生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但如果规模很大时再继续扩大,产量增加的比例会小于投入要素增加的比例,导致规模报酬递减。因此,在一定的技术应用水平条件下,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的效益大于雇工农场太大规模的效率。

三、家庭农场: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最佳路径

通过上文对几种农业经营方式的比较,我们发现,家庭农场既把现代农业要素融入到了传统意义上的农户家庭经营中,又避免了雇工农场大规模流转土地带来的解放劳动力过多、企业运行风险累及农民、农作精细化程度不够等问题,是农业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最佳路径选择。

(一)从农业发展规律来看,只有家庭农场才能有效解决劳动高投入、收益不确定性的双重矛盾

纵观世界农业发展史可以看出,随着农业生产的机械化、集约化、组织化、社会化和科技进步的实现,家庭经营这一传统组织形式非但没有被挤出历史舞台,反而成为了历史舞台上的主角。例如在人多地少的美国,20世纪末家庭农场数量上升至89%,其拥有全国81%的耕地面积,83%的谷物收获量, 7%的农场销售额;在人地比例中等的法国,20世纪80年代约有120多万个农场,其中80%是靠个人及家庭劳动,并且这80%的家庭农场经营着约占全国76%的土地;在与我国国情相似的日本,20世纪初期,就已经有家庭农场大约300万户,即使现在常年雇工也不到1%[10]。为什么这些发达国家的主要农业经营形式都是家庭农场?根源就在于家庭农场具有其它经营主体没有的生命力和独特功能。

一方面,家庭农场的生命力在于它能利用家庭的内聚力,来适应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复杂性特点,提高农业生产的收益。农业生产有自身的生长发展规律,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交织的过程。农业生产的这种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农业劳动的对象有自身的生长发育规律,人们只能按对象的生长规律依次进行各种作业,如种植业中的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割等,这样就使得农业生产活动很难按照人的预期来进行;其次,农产品生产、劳动时间不一致,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标准难以检验,使农业生产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再次,农业生产的空间比较分散,分工也不是很明确,使得农业生产管理上的随机性很强。这样,“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就不能像组织工业生产那样,将劳动要素聚集在一起,在同一时间采用分工合作或流水线式的作业”[10]。而家庭农场是以家庭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组织,这样既便于合理安排劳动、分配和消费,又有利于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最终受益。

另一方面,家庭农场的独特功能在于它能利用婚姻和血缘关系,来把农业劳动的最终成果与家庭成员的经济利益紧密相连,避免劳动力的浪费。农业不同于工业,因为所有的劳动几乎都是在大自然中进行,劳作的时间和空间没法确定,这就造成人们的劳动态度和劳动质量不便于监督,劳动尽心度如何,只能从最终的劳动成果来判断。而家庭农场的经营主体——“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单位,这种特殊关系能使农业劳动的最终成果与家庭成员的经济利益紧密相连,最大限度地调动其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没有外部监督的情况下尽心尽力地劳作。也只有这个特殊关系,才能根据农作物季节性的生长实现劳动力的季节性调节,避免长期性雇工带来的劳动力的浪费,减少劳动投入的开销。

(二)从农业生产效率来看,只有家庭农场才能有效避免规模小而无效、规模大而不稳的双重弊病

目前,针对传统小农户家庭经营低、小、散问题,普遍认为农业规模化经营是走出这个困境的可行选择,但这涉及到另一个问题,既如果土地都向一个方向集中了,土地权益如何公平分配?农村不稳定的风险如何防控?这又是一个大问题。考虑到整体的农业效率和经济风险,以及并未完成的彻底城镇化的广大农民工群体,农村土地集中的速度应当滞后于人口转移的速度,才算稳妥。换言之,要在衡量土地权益公平分配的前提下,使土地经营的边际效益大于土地经营的边际成本。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刚好能满足这些要求。

一方面,家庭农场具有适度规模经济效应,它能实现生产力释放与风险控制的相对平衡。目前我国一家一户的传统家庭经营虽然具有内部效率,但却缺乏外部效率。一是不利于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社会化、科技化;二是不利于农户与其它农业相关利益主体的博弈,维护自身利益的力量微薄。而家庭农场虽然仍旧以家庭为单位,却已具备有现代农业企业的基本特征,它能与农业商品化、机械化、科学化等现代生产力的因素结合起来,通过扩大经营规模来释放生产力,解决家庭经营低、小、散问题,并以集约化、商品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家庭农场这种以一个家庭所能顾及的范围为限的经营规模,又能控制经济风险。这是因为,一是如果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超过自身经营能力,则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都可能下降,从而增加农业生产效益下降的风险性;二是土地集聚速度太快的话,附着在土地上的农民来不及转移,会影响社会和谐。因此,农业经营的规模不宜太大才算稳妥。

另一方面,家庭农场具有土地调节效应,它能实现规模经营与土地权益分配相对平衡。土地权益分配是农村稳定的总闸门,它不仅涉及到农村集体财产,还涉及到农民生存的根基。对于家庭农场来说,土地是归村民集体所有的这种性质并没有因为土地规模化了而变得不同,向外承包土地的一方等合同到期后也可以收回土地,因此,家庭农场模式并不会伤害农业的根基,也不会伤害其他农民和村集体的利益。并且,从实践层面看,家庭农场还是对此前引起争议的工商资本汹涌进入农业大规模、长时间占用农地的一种矫正。因为家庭农场是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其一般在200亩以下,期限在5到10年左右,还有村委会居中协调,政策风险相对可控,并且可以限制集中土地搞非农产业的“挂羊头卖狗肉”行为。

(三)从农业发展趋势来看,只有家庭农场才能有效破解农民老龄化、农业兼业化的双重困境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蓬勃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手、新农村建设缺人力问题日显普遍。正如知名学者黄宗智所言,我国农村社会整体上进入了一种“制度化的半工半耕的小农经济形态”。在这种背景下,农业生产的兼业化、老龄化趋势愈发严重。未来由谁来种粮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家庭农场作为培养职业农民的重要途径,能在其发展过程中自动实现代际传承和新老交替,从而有效破解农民老龄化、农业兼业化的双重困境,保障我国未来农业经营主体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发展。

一方面,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中会自动实现农业劳动力的新老交替。老龄化是当前中国普遍的现象,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研究显示,中国的老龄化率达8.3%,高于世界平均水平7.5%。农业作为弱势产业,长期以来是苦脏累、收入低的代名词,年轻人不以务农为荣,导致农村的老龄化更为显著。而家庭农场的出现,将逐步改变这种现状。因为家庭农场最大的吸引力在于,依靠农业为主的专业生产经营也能增收致富,让农业成为一种“体面的职业”,让从事农业的农民获得“体面的收入”,过上“体面的生活”。收入提上去了,自然就会逐渐吸引一批年富力强的青年人继续留在农村务农,实现农业劳动力的新老交替,解决“无人种地”的问题。

另一方面,家庭农场能使家庭成员通过农业生产实践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所谓职业农民是指那些将农业作为产业进行经营,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规则来获取报酬,以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这个概念包含三个条件:一是必须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二是必须以获取经济利润为目的;三是必须作为一种独立的职业。由此不难看出,解决今后“谁来种地”和“谁会种地”等问题,就需要培育并依靠这种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来加以解决。那么,哪些人可能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新型职业农民呢?家庭农场是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的主要劳动力,它不受户籍、地域或部门所限,可以一心一意专门从事农业生产这项职业。同时,由于农业收入是其家庭的主要收入,家庭农场主一般具有较强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他们为了经营管理好家庭农场,都愿意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班来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最新农业科技知识。因此,家庭农场的成员可以通过农业生产实践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从而解决“无人种地”的问题。

总之,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有效率的组织形式,既能有效解决劳动高投入、收益不确定性的矛盾,又能彻底避免规模小而无效、规模大而不稳的弊病,更为重要的是还能根本破解农民老龄化、农业兼业化的双重困境,保障我国未来农业经营主体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发展。因此,家庭农场是我国现代农业生产中占绝对优势的经营形式。

参考文献:

[1]黄廷廷.我国农地规模经营中家庭农场优势的理论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1(5):81.

[2]房惠玲.发展家庭农场是中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最现实选择[J].南方农村,1999(2):19-20.

[3]黎东升,曾令香.进一步发展我国家庭农场的思考[J].农业经济,2000(7):37-38.

[4]朱博文.美日法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和启示[J].农场经济管理,2004(6):21-24.

[5]郭振宗.小规模农户与家庭农场:两种家庭经营类型的比较[J].河南农业,2012(12):59.

[6]房 彬.改造传统农业的对策研究:基于生产要素视角的分析[J].兰州学刊,2008(12):64-65.

[7]郭振宗.小规模农户与家庭农场:两种家庭经营类型的比较[J].河南农业,2012(12):59.

[8]傅爱民.论我国家庭农场的培育机制[J].农场经济管理,2007(1):14.

[9]发展家庭农场有助粮食安全[EB/OL]. (2013-04-29)[2013-03-08].http://news.xinhuanet.com/cankao/2013-03/08/c_132218536.htm.

[10]董亚珍,鲍海军.家庭农场将成为中国农业微观组织的重要形式[J].社会科学战线,2009(10):97-98.

责任编辑 莫仲宁

Household Farm is the Best Path of Traditional Agricultnre

——Comparison of Honsehold Farm, Traditional Peasant Honsehold and Employment Mode Farm

Yuan Sainan

(Farmer’s Daily Publishing House, Beijing 100029)

农业生产改进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主要阐述了园林苗圃苗木生产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提出了在园林苗圃质量管理中采取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四项措施,并对园林苗圃在实行质量管理过程中如何实施这四项措施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园林苗圃 苗木生产 质量管理

园林苗圃生产质量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确定苗圃生产的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核心是建立有效的苗圃生产质量体系,通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确保质量方针、目标的实施和实现。现从苗圃苗木生产中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四方面介绍园林苗圃的质量管理。

一、苗圃苗木生产的质量策划

1、确定质量目标

根据苗圃苗木生产的特点,包括不同苗木种或品种不同生长发育习性及对环境的要求,苗圃现有条件,如苗木生产机械设备、苗圃技术管理人员以及苗圃的气候土壤条件等,策划苗木生产应达到的质量目标。

2、确定实现质量目标的程序

选择有效的程序和过程实现苗木生产的质量目标,包括确定各种可以量化的指标、目标的分解、工序(如播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的质量管理点(控制点)。

3、实现质量目标所需资源的有效配置

实现质量目标所需的资源,如人、材料、机械设备及机具、技术(方法)和信息、资金等。这些资源在苗木的质量管理中如何有效配置是实现苗圃全面质量管理的关键,在苗圃苗木生产的质量策划中必须加以重视。

4、质量计划的编制

通过上述的策划活动编制苗圃生产的质量计划,从而完成对苗木生产的质量策划。

二、苗圃苗木生产的质量控制

1、系统控制

园林苗圃的生产由若干生产部门组成。每一个生产部门的任务由若干个工序如育苗、锄草、防病虫、施肥、浇水和苗木的越冬防寒等来完成,苗圃生产管理按系统来说最基本的元素就是苗木生产工序,因此生产过程质量是形成整个苗圃苗木质量的基础。同时,合理运用苗圃生产过程质量度量方法监视苗木的生产过程,可有效检验是否达到生产程序改进的目的。

2、各种影响苗木生产质量的因素控制

影响苗圃苗木生產的质量主要有五大因素,即人、材料、园林机械、苗木的生产方法和环境因素。

(1)人的控制。主要对苗圃苗木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工人的技术水平、责任心等方面加以控制。把苗木质量目标分解到每一个人后并与其经济利益挂钩。

(2)材料的控制。园林苗圃所需要的材料包括苗木种或品种资源、农业生产资料(如农药、肥料、农膜、农业机械设备等),其是苗木生产的物质条件,是提高苗木质量的重要保证。

(3)苗圃机械设备的控制。苗圃机械设备的控制有以下要点:①机械设备的选型。②要有专门人员操作。③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机械设备的维修与养护,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4)技术与方法的控制。技术与方法控制包括苗木生产周期内所采取的育苗技术、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水肥管理等方面的控制,保证所培育苗木的规格一致、生长健壮,提高苗木的质量,这也是苗圃苗木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的关键。

(5)环境的控制。环境因素主要有气候、土壤、水分、地形等自然环境因素和病虫草等生物因素。在苗木栽培管理过程中,要根据苗木种类和苗木的生长发育状况适时调整苗木生长的环境条件。

3、园林苗木生长的过程控制

在苗木生长的各个阶段,从播种、扦插等苗木繁殖到苗木出圃都要认真管理,以保证苗木各生长阶段的质量。

4、苗木质量的全员控制

苗木的质量决定苗圃的生存与发展,从苗圃的管理人员到场地职工都要重视苗木的质量。要有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培养职工的责任心和主人意识,关心苗木的质量,关心企业的发展。

三、苗圃苗木生产的质量保证

园林苗圃苗木生产的质量保证可分为对外的质量保证和对内的质量保证。对外的质量保证是指对顾客的质量保证和对认证机构的保证,对顾客的质量保证是指提供符合顾客要求的园林苗木:对认证机构的保证是指通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下属的认证机构对园林苗圃苗木的生产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来实现其质量保证。现在许多园林苗圃企业已经通过了国家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对内的质量保证是苗圃的部门管理人员向苗圃经营者的保证。其保证的内容是苗木质量管理的目标符合苗圃企业的生产经营总目标。

四、苗圃苗木生产的质量改进

园林苗圃的质量改进是苗圃企业为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期望而进行的各项生产管理活动。

1、苗木生产质量改进的分类

(1)对苗木生产过程本身的改进。

(2)对管理过程的改进。

2、苗木生产质量改进的原则

一是苗木生产质量改进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内部和外部顾客的需要,苗圃的最高管理者和各级管理者要以身作则、持之以恒坚持质量改进,以满足不断发展的苗木市场对高质量苗木的需求。二是苗木生产的质量改进是一种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或创新措施,是针对苗木的生产过程进行的,可以更好地提高苗木生产过程的效果或效率。三是苗木生产的质量改进是苗圃苗木持续、不间断、充分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苗木生产质量的过程。四是苗木生产的质量改进是本苗圃企业全体员工及各管理层都应参与的活动,根据改进对象,质量改进可以在不同层次、不同范围、不同阶段、不同时间、不同人员之间进行。五是质量改进应建立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在苗木生产过程中,不断寻求改进机会,追求更高的质量目标。

3、质量改进的管理

苗圃的质量改进需由最高管理者授权,由苗圃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如果是大型苗圃企业,也可成立专门的质量改进管理机构。

4、苗圃生产质量的改进方法

质量管理和其他各项管理工作一样,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执行、有检查、有总结,才能使整个管理工作循序渐进,保证工程质量不断提高。

五、结语

在苗圃生产的质量管理中,要做到有效地进行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苗圃管理者必须制订行之有效的措施,首先要确定由谁来负责苗木生产的质量管理与改进工作,制定合理的质量目标,并要制定为实现质量目标而采取的有效措施或手段以及这一目标实现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质量改进目的的实现,从而提高苗圃生产效率和保证苗木的质量,最终达到苗圃生产管理的目标。

农业生产改进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在当今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可持续利用为主的生态农业大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从农业生产综述和农业环境综述,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基于环境保护原则,在农业生产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对策等从几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关系;生产;农业;自然;生态环境

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大气、水和土壤对农业生产来说既是资源又是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条件良好,农业生产就发展;生态环境条件恶劣,耕地环境质量就不断下降。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正遭受著各种因素的损坏,足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于各种人为或非人为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它具有较大的范围性和扩张性,在全世界各地都存在生态环境问题;就其影响程度而言,它具有非常深刻的严重性,而且时间跨度较大,具有弹性伸展;环境问题涉及到的是人们普遍关注的基本问题,这些问题都直接或者间接对人类有潜在的威胁,这里包括:大气质量恶化、水资源的溃乏和污染、森林草原植被遭受破坏、野生的和稀有的动植物资源减少,.土壤沙化,.耕地面积减少、废弃物和噪声污染、核污染等重大环境问题。看似单方面的问题,其实却是纵横联系,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自然生态环境中的自然资源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它不仅影响农业生产产品的种类,也能够影响农业生产的规模;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大的依附性。在目前农业生产对自然生态环境有利的方面体现在三点:一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在相对贫瘠的土地上进行耕种农业生产活动,对土地施用农家肥等可以改良土壤土质,顺应了自然生态环境的要求;二是人们通过种植农作物等促进物种的改良,使得物种得以优化,促进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三是通过人为灌溉系统的修建,能够改变河流的流向,一方面使得河流不再泛滥,另一个方面起到了均衡自然生态环境可利用资源的作用。

农业生产的主体是人类,因而农业生产不是自然界中无意识的生产活动,不可避免地掺合一些人为的因素在内,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伤害,具体表现在:一是为了获取农业生产耕地,采用极端的方法进行土地的开发和耕作,如滥砍滥伐森林扩大耕地面积;二是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可能会对自然生态环境中的植物造成一定的破坏和对动物存在捕杀的行为,这对自然的生态平衡产生巨大的影响;三是在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中,为了提高产品的产出使用了农药、化肥、塑料薄膜等非自然界的化学合成物,会对植物环境、水资源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人们现在都在觉醒;“拯救环境、拯救家园”已经不再是一个口号;在全球化经济推动的同时,人们采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和措施进行着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国际会议上,多次探讨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各个国家都达成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识,区域之间的合作极度广泛;全球化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全球化的统一协调和治理,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只是局限于某一个地域或者地区采取有效的措施远远不够,只有协调起来,在共同发展的前提之下,携手并进才有可能使得绿色家园得到有效的保护。我们知道,在任何一个国家农业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就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所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主宰着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在20世纪80年代,国家就提出“农业现代化”这个口号,历经30多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国家农业基础建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也赢得了广泛关注。在新的发展时期,如何将农业构筑成国家经济发展现代化、科学化的坚强堡垒,需要我们思考众多的问题,这里面关键就是如何在维护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保证生态系统不遭受破坏。农业资源、农业生产与农业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要想营造“双赢”的局面,就必须加大农业基础建设与生态系统环境协调性的研究工作,从政策上、技术上予以对农业环境保护的工作支持,从而减少在农业生产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农业生产活动对于环境有力的改善作用,从而使得人类生存的环境与生活的质量得到充分的保障。1992年我国率先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着重强调了环境与发展的协调关系,制定了了我国新世纪环境与发展的策略,由此对合理利用、保护与改善自然资源,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给予了外部条件的充分保障。

基于环境保护原则我国在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较,我们国家的农业整体运作水平并不高,这首先体现在农业科技水平技术含量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产生的结果就是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低产出,与当前国内改革开放时期其他各个行业快速发展显然还有滞后的情况;这是由于我国农业长期走的是低技术组合基础上依靠高物质投入来支撑的格局,这种投入和产出之间的矛盾不仅对农业生产的效率和结果产生影响,也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一定伤害,造成了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不良后果。同时,日益被破坏的环境因素如: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地资源等农业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污染加剧、自然灾害频繁、不可再生资源的流失等等都是对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对策目前,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膨胀,我国农业的发展任务极其艰巨,与之相联系的自然生态环境也面临严峻的形势:一要促进粮食增产,确保中国十几亿人口的食物生产量和储量;二要保证粮食食品的安全,维护人民身体的健康;三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使得在有限的生态资源环境下,确保农民收入的稳定性,以及农业物资供应的及时性;四要在农业产业结构方面进行不断的调整,找出农业生产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和制约的因素,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掠夺自然资源、追求短期利益为前提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那种只顾眼前没有持续发展前瞻性的思路和想法,都会给我们国家农业生产的长期稳定性带来不确定因素。我们要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制定有效的措施,具体可在国内人口的规模与数量的控制、农业生态环境的意识思想教育、基本的农业产业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相互的关系上清醒的认识,同时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的监测,制定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管理机制;并且协同农业有关技术部门,在生态农业研究、开发、建设的项目上达成有效的共识,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将生态农业产业结构搭建起来,并强调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的统一,使得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有效降低非自然物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五是淘汰旧的农业产品结构,对现有污染环境的项目和活动进行约束和整治;通过技术革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提高化肥利用率,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有效控制农业自身污染源。

21世纪是中华民族振兴的世纪,不仅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也要紧紧围绕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主题,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实时的评价和认真的研究。只有对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深刻有效的认识,才能有助于我们整体国民经济全面健康地发展。

上一篇:企业统计信息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加强建筑工程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