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论文范文

2023-09-16

职业道德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对医学生职业道德现状进行科学分析并寻找加强其职业道德培养的可能途径,已成为医学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探究了导致医学生职业道德缺陷的可能原因,并从医学院校、教师、实践、文化氛围、环境和设立辅导机构等方面,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医学生; 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培养途径

Discussion on Strengthening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ZHAO Guo-jun,JIANG Ti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3,10(35):136-138

【Key words】 Medical students; The professional moral; Approaches to ethics educ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Medical College of Guilin,Guilin 541004,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35.065

加強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对于提高我国整体医疗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9]4号)中就特别指出,医学教育要“德育为先,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将德育和职业素质培养列为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1]。因此,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对于培养和造就一支合格的医疗卫生人才队伍,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必要性

医务工作人员比其他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更加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是由医疗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的。医学生综合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业务技能素质和仪态行为素质,其中职业道德素质是医学生综合素质中最核心的内容[2]。然而,当前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有所滑坡,主要体现在部分医学生缺乏良好的医学职业精神、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和医德水平不高等方面。抽样调查发现,约20%的医学生对学医的目的不明确,有些人为了追求体面而稳定的工作,有些人是为了追求较高的经济地位而学医。有的医学生竟然认为“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当医生能有红包、回扣等“灰色收入”。在对包括浙江中医药大学在内的600名医学院校的在校学生做的调查显示,77%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到农村、社区等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去;接受调查的学生中80%的人表示《医学伦理学》、《职业道德与法律》等课程作用较小;91%的学生表示“两课”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枯燥、学时太多、效果欠佳;64%的人认为医德医风教育在大学阶段开课为时尚早[3]。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势在必行。同时,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也是医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要求,因为医学生只有具备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道德素质,才能真正成人、成才[4]。

2 医学生职业道德缺陷形成的可能原因

2.1 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种种原因,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医学被归到自然学科当中,简单的把医学等同于生物医学,医学当中所包含的社会学属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虽然很多医学院校开设了《职业道德与法律》和《医学伦理学》等课程,但由于教育部门重视程度不足等原因导致了师资队伍力量薄弱、教学水平相对较低等原因,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不强,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医学生职业道德修养。此外,职业道德教育的课时比例偏少,据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很多医学院校普遍把医学伦理学课程放在第三学年开设,或者把医德课放在思想政治课中作为一个单元开设,课时一般在18~30学时,是美国、英国等国家同类课程学时总数的1/5[5]。

2.2 部分医学生职业意识淡薄 新东方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徐小平说:“职业意识,她听上去非常简单,但实际上蕴含着巨大的启蒙价值,是中国社会进入小康小资、实现长治久安一定要建立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生因为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危,所以这个职业应该具有更强烈的职业意识。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所要达到的目标是“置患者利益于首位、医师行业的自律、个人技术的胜任和医师群体对社会的承诺”[6]。目前,部分医学生职业意识薄弱,对生命的敬畏感不强导致了这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为这一部分群体日后医德滑坡、医德失范埋下了隐患。

2.3 部分医务人员的不端行为造成了不良影响 医学生尚处于青春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思维活跃,欠缺生活经验,品质尚未定型,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和非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其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机会主义等不正当思想容易侵袭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医患关系的人道主义传统受到了冲击,医务人员的责任感、神圣感降低了,部分医务人员滋长了动用医疗技术谋利的动机。如给患者开大处方、做一些不必要的检查、收受红包,甚至盗窃、买卖器官等,显然这是与社会主义的医德原则相违背的。来自某医院的调查显示,不合理用药占抽查病历的30.5%,其中不符合用药经济学原则占18.6%,无指征用药的占11.2%,部分原因是与经济利益有关[7]。这些行为对医学生医德观念的形成造成了严重的干扰,使部分原本职业意识缺乏的医学生,守不住职业道德底线,成为了不正之风的俘虏。

3 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途径

3.1 提高医学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效果 要改变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的现状,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首先要增加医学职业道德课程的课时,国外医学院校中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美国和德国多达20%~25%,而我国的仅占8%左右[8]。低比例的医德教育课程很难起到应有医德养成教育的作用,只有增加课时比例,把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区分开来;不能以思想品德教育代替职业道德教育,要把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列为医学生培养的核心课程。同时,发挥专业课的“载体作用”和“渗透作用”。在医学课堂教育中,坚持以医学人道主义为原则,将大医精诚、医者“仁”术、“博爱”精神融入到医学教学的每个环节,树立医学生对职业和患者的高度责任感。另外,还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如实施案例教学、专题教学、专题调研、个人演讲、案例讨论、辩论等教学活动,提高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理论水平。

3.2 提高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 教师在知识的传授之外,直接影响着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国内医学院校的教师在跨专业和跨学科的人文知识结构方面普遍缺乏,在教学的交叉结合中严重不足,导致了教育过程中忽略了科学素质教育内涵,出现了忽略人文素质教育的情况。由于多数教师在知识结构和学历层次上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需求,所以医学院校应该要加强教师职业素质教育,建立一支专业强、职业素养高、道德品质良好的教师队伍,让教师通过自己的正确言行激励、引导大学生成长。为此,学校应该通过进修、外出学习、出国留学、经验交流等各种渠道和方法加强教师队伍的职业素质教育,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源泉,做人的楷模。

3.3 营造良好的医德文化氛围 文化对道德的形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医学院校可以通过校报、海报、宣传栏、广播和校园网站等平台营造有利于医学生职业道德养成的积极文化。通过宣传医疗行业中正面积极的文化,树立榜样,讨论先进典型的事迹报告等方法营造出校园医德文化氛围,让医学生从榜样的事迹中感受高尚的医德和崇高的人格,进一步加深对医学职业道德的理解。在临床科研中,一定要把维护受試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完全尊重受试者的同意知情权,要尽可能地把受试者的痛苦和不适降到最低限度。如果科学试验会给受试者带来严重的危害,无论这项试验有多重要或者试验成果多有价值,都应该放弃这项试验。在临床教学中,教师要让医学生学会尊重和关爱患者,绝不能把患者当成单纯的实习对象或者是活体标本去对待,应该教会医学生把患者当成服务对象和奉献对象,并在学习中提高服务水平。在临床预防中,要树立重预防的思想,认真开展健康教育。对传染性疾病要及时告知患者并做好疫情监控和报告。在医院管理中,要始终贯彻人性化服务理念,树立一切为了患者的服务思想,以服务患者、方便患者为前提进行医院管理和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在医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文关怀。

3.4 降低环境对医学生职业道德的负面影响 要深化医疗体制改革,规范医院的市场行为,为医学生未来提供良好的职场环境。要进一步落实医院的公益性,体现医疗行业救助、善良和公平的伦理特性,而不应该把卫生事业当成是医院和个人乃至国家的赚钱机器。因此,国家应该加强对医疗卫生行业不正之风的处罚力度,加强监管。与此同时,国家还要增加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让医疗卫生行业减少市场化行为,回归公益性,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一个健康发展的和谐社会环境。

3.5 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辅导 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设立专门辅导机构,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引导,这也是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如美国的医学院校,几乎都设有学生辅导中心,工作人员大多是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方面有专长的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职业辅导、道德教育及心理咨询。加拿大部分医学院校通过网络手段创办了“道德教育社区”,把医疗道德事件定期公布,并学生围绕这些事件进行广泛讨论,学校在此基础上进行正面引导。这些做法,无疑使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具有真实性和及时性,使道德教育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从而大大增强了道德教育的效果。

3.6 着力推进教育模式创新 思路决定出路,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要在创新上下功夫。思维要创新,做法要创新,不能再有所有学生上大课,搞吃大锅饭的做法。我国目前的医学生教育中,临床、护理、药学等不同专业的学生所接受的职业道德教育没有区别,这种吃大锅饭的做法显得生硬,针对性和可信度都不高。应该根据医疗、护理、药学、预防等不同专业进行更系统、更专业、更生动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医疗伦理教育,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要探寻教育模式的创新,结合网络信息化手段,拓展“我讲你听”的传统教育模式,提高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让自我感悟和自我提高来促进教育效果的实现,通过探讨人生价值、精神文化的力量等人文课题来不断升华医学生的思想境界。

总之,医学生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后备人才,其职业道德状况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危,关系到医疗卫生事业的兴衰,甚至关系到社会能否安定和谐。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有利于促使医学生形成良好的医德和健康的职业道德人格,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将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合格的医学人才,从而更好地维护、保障和增进全体国民的健康。

参考文献

[1]教高[2009]4号文件.“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9.

[2]陈凯.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问题的伦理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3):382-384.

[3]包利荣,袁强,马重阳,等.新医改背景下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43(25):14-15.

[4]杨玲,韩继明.我国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医学信息,2009,7(3):284-285.

[5]马菊华,严世荣,王火松.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与评估模式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45(2):259-261.

[6]李阳新.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新探[J].安徽医药,2008,15(9):880-882.

[7]王星明,王艳华. 西方国家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18(1):30-31.

[8]程子军.完善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教育途径[J].医学与哲学,2005,12(11):78-79.

(收稿日期:2013-05-30) (本文编辑:黄新珍)

职业道德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手术室 护理 职业道德

1 团结合作,和谐手术

一台手术的成功完成,除了要有完善的仪器设备条件外,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医护人员的周密安排,精心合作。要求所有参加手术的人员-术者、助手、麻醉师、器械护士、巡台护士都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按照手术规程及时给予技术上的支持配合,遇到意外特殊情况时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护理人员必须把每件工作同手术成功與否,病人能否得救联系起来,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2 坚持原则,无菌操作

手术室的无菌要求是极为严格的,无菌是手术条件的第一要求,对此不能有一丝一豪的轻视和疏忽。参加手术的 全体人员必须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手术室护士更要坚持原则,发现违反无菌操作原则的必须立即指出,被指出者应无条件接受,并迅速改正。护理人员还必须做到慎独。即使自己单独操作,如发现可疑之处应立即检查清楚或撤换更正,不得存有侥幸心理,更不能隐瞒。所以护理人员能否自觉地坚持和维护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

3 技术娴熟,操作流畅

手术室护士在病人身上做技术操作的机会很多,但任何一次操作都必须以治疗为目的,力争一次成功不如允许在病人身上练技术,即使是全麻病人也不例外。术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术中操作准确,术后认真回访。 手术室护士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还必须了解手术的每一个步骤,完备手术用物,检查仪器设备,以便更好的配合手术。手术室护士无论多么忙多么紧张,都要随时密切观察病人,如有异常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并立即报告术者及麻醉师。

4 理解病人,细心体贴

接受手术的病人,离开工作岗位住进医院,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从刚熟悉的病房又进入陌生的手术室,使他们的心情又发生一次波动,通常他们是以焦急和期待的目光注视周围的一切,注视医生和护士每一个动作,并对任何音响和言语表现得十分敏感,病人在此时对医护人员有一种生死所寄之感,医护人员要善于体察和理解病人的期望与信任的感情,手术时要尊重病人的要求和习惯,对能做到的要尽量给予满足和照顾,必要的解释和说明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手术时,病人四肢要用约束带事缚,这样才能防止病人不自觉的活动,因此一定要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病人的理解与配合。

5 态度严肃,环境舒适

手术室是医院为病人解除疾病、挽救生命的神圣严肃场所,又是医生护士麻醉集中工作的地方,一切工作都要按手术室规章制度进行,保持安宁和整洁的环境。室内应该做到一尘不染,温度、湿度应符合要求,器械设备放置整齐,各项工作井井有条,当病人一进入手术车推入手术室时,护理人员应以热情的态度接待病人,每项操作都要全神贯注、礼貌亲切、温文尔雅。当病人被手术车推入手术室后,仍会产生新的精神负担,如果病人感受到环境安宁、轻松,医护人员对他高度负责就会得到莫大的安全感,增加接受手术的勇气。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尽量用手术语与台上下配合工作,切忌大声谈笑,更不准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情,否则将会引起病人烦恼和不安,产生不信任感。我院严格执行手机一律不准带进手术室,所以创造一个宁静的手术环境也是护理人员必须履行的道德责任。在手术将要结束时,护理人员切忌放弃严守职责的要求,自始至终保持安静、严肃,防止差错事故发生,所以在手术过程中,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是护理人员必须具有的道德责任。

6 理解家属、耐心解释

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家属常在手术室外等候,心情焦急不安,有时见到护理人员进出手术室经常急于询问手术情况。护理人员虽然工作繁忙,但此时千万不要表现出不耐烦和漠不关心的态度,应该态度和气亲切,耐心简捷的回答家属提的问题,必要时将手术进程告诉家属,以解除他们的忧虑,使他们得到宽慰。如大手术,手术时间长,可劝导家属不要翘首相望,要耐心等待,也可以适当休息保存精神体力以利更好地照顾病人,这也是手术护理人员应有的道德责任。

职业道德论文范文第3篇

一名优秀的应该具有那些职业道德呢?一是积极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具有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精神;二是广博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严谨治学,勤于进取;三是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四是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敬业乐业,勇于创新;五是成熟稳定的教师人格魅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六是较强的合作能力,互相尊重,团结协作;七是较强的法律意识,依法执教,德识统一;八是健康的身心素质。

除了以上这些基本的职业道德,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也需要本着教书育人的目的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

首先,热爱教育事业。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热爱教育事业,只有充满了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才会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其次。以奉献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待本职工作。有人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对教师的崇高评价和美好赞誉。世人给教师带上了如此美丽的“花环”,我们更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这顶“花环”增添光彩。做到爱岗、敬业、团结、向上。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教师“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每一位得到发展的学生都会给社会更大的贡献,会使社会的前进的步伐走得更快

其次,热爱学生,快乐工作。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希望,集体对他的信任,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有人说快乐是一种选择,教师职业有其苦,但更多的是乐:巧引善导之乐;启愚化顽,学子转化之乐;桃李八方,来鸿千里之乐……我们当教师的,不仅仅在奉献,在孩子们中间,我们同样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亲眼看到学生一天天茁壮成长,就会由衷高兴,产生一种强烈的幸福感,这种职业的成就感是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

第三,注重言传身教,著名教育家卢梭说:“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因此,教师要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敢于正视自己,解剖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事,自己坚决不做,以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印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言传身教比单纯说教有效百倍。教师是人类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贡献巨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过程。在这个有机整体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 ,而且要自觉担负起育人的任务。

第四,保持空杯心态,坚持学习提升。教师还应具备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态度,要有活到老,教到老,学到老的进取精神,孜孜不倦地吸收新鲜知识来充实自己,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在市场经济、影视文化、网络浪潮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要经常的读书学习。学校是读书的场所,是书籍的王国,真正的教师必定是一个读书爱好者。教师的读书习惯会影响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不管教师读书难的理由有千万条,但每个教师自己应该清楚,作为教师,必须要坚持读书。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电,不断的补充新知识,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努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仅是理论问题,而且也是实践的问题。要使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成为教师行为的准则,必须依靠长期不懈的努力,自觉进行修养和锻炼。高尚的思想道德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是思想道德修养的基础。因此,应坚持在教育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师德。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重要基地,为科教兴国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要完成这个任务,高校就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也是新时期推进高教事业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高校教师肩负着为祖国的明天培养高级人才的重任,教师能否做好本职工作,教学能否收到良好效果,方法固然是重要的,但教师的教学态度 、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等,都会对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世界观的形成和培养产生很 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社会和历史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廉洁从教、精心育人、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形成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善于交流、及时沟通的氛围。

做人有做人的准则,干工作要求具备起码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如果说对教师有什么特别的要求,还是那句老话: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职业道德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 法律意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深入和推进,越来越多的中职教师开始关注课堂教学的成效,并致力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的法律意识的提升和发展。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职院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过程中还是有很多的问题存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对于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缺乏重视,不仅没有意识到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律方面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很少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开展一些具体的法律教育活动,进而导致学生自身的法律意识一直比较低下;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学生自身的法律意识缺乏,这不仅给教师开展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工作增加了难度,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鉴于此,本文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能够为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

一、创新教学理念,着重启迪学生的法律意识

在现阶段的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并重视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育和提升。因此,为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观念和法律意识,如何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启迪,就成为当前教师组织开展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工作的关键。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教师由于自身教学理念落后,很少在教学过程中去启迪学生的法律意识,这显然是不利于学生法律意识的提升和发展的。鉴于此,教师在组织开展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工作当中,应该尝试对自身的教学理论进行创设,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和启迪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形成。

例如,在“预防违法”一课的教学中,起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给学生出示“大学生掏鸟窝”的视频案例,并提出讨论问题:这是一种什么行为?是否会造成违法?从而让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对于一些违法行为有个大概的认识。随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着重了解一些违法犯罪的实例,详细给学生阐述这些违法行为触犯了哪些法律条文以及该怎样进行惩处,从而加深学生对一些违法犯罪行为的认知。最后,教师可以就“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的问题来让学生开展讨论,并着重从其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触犯的法律法规以及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等方面来展开,从而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对于一些违法犯罪行为有深刻的认识,并意识到预防违法的重要性,从而实现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启迪。

二、创新授课方法,引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致

由于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学起来比较无趣且难度比较大,因此很多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学习兴致是比较缺乏的,再加上教师经常使用以口头表述为主的授课方式来开展教学工作,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对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课程的学习丧失了兴趣,严重影响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成效,耽误了教师的教学进度。鉴于此,教师在组织开展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工作当中,应该着重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适当地去丰富和扩充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从而调动起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例如,在“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一课的教学中,起初,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一些和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内容,并让学生去阅读教材上的案例,思考“案例中家长的行为触犯了什么法律”的问题,并以此来引入该节课的学习。随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并着重对“法律的特征”“法律和纪律之间的关系”以及“法律的作用”等知识点来展开分析和探究,并尝试让学生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展开讨论和探究。最后,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小组讨论和探究的情况,为学生创设一个“某地区民警在开展护林防火工作当中,发现有一处田地里有野外用火的痕迹,经过民警的走访调查,锁定了违法行为人丁某”的情境,并让学生思考该情境当中的丁某触犯了哪些法律,应该受到怎样的处罚。借助此类情境的创设,既调动了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同时也让学生对于一些法律知识内容有了一个更为直观、全面的认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能力。

三、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

信息技术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当中得到了践行和发展,信息化的教学模式逐渐成为当前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但是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却有不少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盲目地借助信息技术来开展教学工作,完全忽视了信息技术只是辅助于教学的,进而导致信息化教学的成效偏低,完全没有发挥出信息技术应有的优势。鉴于此,教师在组织开展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的工作当中,既要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又要让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合理化,并通过加快教学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实现对教学模式的优化。

例如,在“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一课的教学中,起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给学生出示一起有关肖像权被侵犯所引发的纠纷的案例,并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调查并了解一些实际生活当中公民解决纠纷的非诉讼方式有哪些,为学生讲解实际生活当中公民解决纠纷所采用的非诉讼方式的适用范围,并将三大诉讼这部分的内容制作成课件,从而以更加直观、易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进而方便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最后,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资源整合优势,从网上搜集并下载一些现实生活当中依法维护权益的案例,并将其分享给学生。

四、开展实践活动,切实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在当前的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当中,想要切实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成效,实现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育和发展,不仅需要教师做好课堂的教学工作,同时还需要组织开展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从而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切实受到教育。

例如,在“公正处理民事关系”一课的教学当中,教师除了开展必要的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具体的处理民事关系的活动。在本次活动当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件给学生展示“原告邓某某诉被告李某某高处投掷物体伤人事件”的案例,进而让学生对于本次案例活动的内容有所了解。随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不同的角色,比如被告、原告、双方律师、审判人员、法官和人民陪审员等,并让学生分角色来展开活动。比如,双方律师需要为自己的当事人进行辩护,而法官则要裁定当事人伤人的责任和应该受到的处罚。借助此类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同时也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切实增强了自身的法律意识。

具体来说,在当前的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当中,切实做好课堂的教学工作并实现学生法律意识的提升和发展,对于学生学习和掌握道德与法律知识有着极大的帮助。鉴于此,中职教师在组织开展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的工作当中,应该基于当前的教学形式,牢牢分析和把握道德与法律这门课程的特点,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课堂学习的需要来合理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从而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识。当然,教师还应该正视自己在课堂教学当中存在的問题,积极地探究可以适应当前教学需要的教学方法,进而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吴兰团.中职法律课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有效应用[J].法制与社会,2013(22).

[2]郑峰. 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29).

(作者单位:淄博理工学校)

职业道德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字:审计 职业道德 道德修养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审计作为“社会经济免疫系统”的作用愈显重要,然而我国的审计市场正面临着要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问题。要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就必须提高审计工作质量、降低审计风险,而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因此,加强审计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审计质量、规避审计风险的有效途径。

一、审计职业道德的内涵及现状分析

1.审计职业道德内涵的界定。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审计职业道德是审计人员在从事审计职业行为或履行审计职责时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审计职业道德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胜任能力和职业职责,其中品德是基础,纪律是保证,能力是前提,审计人员的责任是审计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其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法性。它是指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必须依法审计。(2)独立性。它是指审计人员在从事审计职业活动中应当保持独立的态度。(3)客观性。它是指审计人员应当具有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不带主观偏见地实施审计,并做出结论。(4)稳健与谨慎。它是指審计人员在办理审计事项时,应当保持严谨、稳健、负责的职业态度。(5)熟练的专业技能。它是指审计人员应具备与从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此外审计职业道德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审计人员要保持依法审计、客观公正的职业态度。审计在独立性之外,更具有权威性的特征,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等规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开展工作;其次审计人员要具有努力学习、开拓创新的职业能力。由于审计范围的广泛性,审计工作需要审计、财务、金融、法律、工程以及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审计人员必须勇于接受挑战,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掌握审计发展的动态,勇于实践新的审计理论和方法,从而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充分发挥审计职能;最后审计人员要恪守廉洁奉公、保守秘密的职业纪律。审计人员履行职责时,不仅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而且要严守审计工作纪律、廉政纪律,自觉维护审计权威,不做有损审计部门形象的事。同时,审计工作的需要决定了审计过程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国家机密、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等,审计人员应负有保守秘密的义务。

2.审计职业道德现状分析。职业道德是审计人员进行审计的先决条件,然而在现实经济社会中,审计又受众多因素影响,使得审计行业面临着严重的诚信问题,审计市场面临着严重的职业道德问题,虚假鉴证屡见不鲜,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造假事件,从侧面反映出目前国内外审计职业道德水准有待进一步提高,审计职业道德提高的紧迫性已引起社会、政府以及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二、审计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审计作为经济社会的“免疫系统”,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从以上的现状分析来看,目前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人员业务素质不佳。审计人员应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其中良好的职业道德信念和职业道德习惯,是审计人员正确地调整个人和职业,工作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到依法审计、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处理问题,是保障审计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但是在现实工作中,一些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很不理想、缺乏敬业精神,对工作缺乏应有的兴趣和热情,不能发挥其监督的职能。在对企业审计时处理简单,没有仔细去检查和提出问题,特别是在一些经营者的授意、强令和指使下而造成的会计造假现象,导致发布错误的审计报告。

2.审计评价内容和评价目的不明确。(1)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评价内容过于全面化。其主要表现为首先充分肯定责任人的成绩,如实指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这种对成绩、问题、分析的全面评价实质上是避重就轻的评价,不利于审计目标的实现;其次把被审计单位的社会效益、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审计评价内容;最后是把被审计单位可持续发展也纳人评价内容,增加了审计评价的难度,加大了审计风险。(2)将经济责任审计混同于一般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审计评价就事论事,泛泛而论,只谈事实,对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重点,即经济责任的归属采用回避的态度,违背了审计评价的重要性原则。而且对被审计单位对外提供担保、存在正在诉讼中的未决经济案件等可能造成的或有损失,应承担的或有责任不予披露,从而严重影响审计结果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没有按照经济责任审计有关文件规定,评价带有主观随意性,评价用语不够准确规范,使人难于理解或产生错觉,或者评价结论过于绝对化,未遵循应有的职业谨慎。

3.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按照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应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而实际状况是我国一些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多数由总会计师或财务副总经理领导,有的企业至今仍然没有专职的内部审计机构,而是将其并入财会部门或纪委监察部门,从而使得我国一些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不合理,进而大大影响了审计结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此外,审计机构的权限过低,相关部门人员认识存在误区,审计机构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具有履行职责所必需的权限,但在某些情况下,被审计的部门可能会存在抵触情绪,对审计工作不支持,不配合,该提供的资料不提供或少提供,从而严重影响了审计作用的发挥。

4.审计的职能定位不明确。我国的审计属于“监督导向”型的“检查系统”,侧重于财务收支的合规性与合法性审计,即过分强调其监督的职能,而忽视其评价的职能。显然,这种侧重事后监督,不解决问题的审计模式无法满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不利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在当今社会有一些企业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骗取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银行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并因此获得投资、贷款或减少税金等经济利益。在我国目前处于“买方”市场困境下的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中不得不以降低审计质量为代价与公司管理者“合作”,出具虚假审计报告,以实现“多赢”。

三、加强审计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职业道德是同仁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职业道德把一般的社会道德标准与具体的职业特点进行结合,不仅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而且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化。

审计职业道德是审计人员在从业过程中应当遵守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它通过指导审计人员的行为,使审计工作满足社会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审计职业道德作为社会职业道德的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发挥着约束个人行为、调整人们在审计工作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市场秩序的良好运转等其他职业道德无法替代的作用。

1.审计职业道德是审计人员顺利完成审计任务的保障。只有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信念和职业道德习惯,审计人员才能自觉正确地调整个人、职业以及审计工作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才能忠实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到依法审计、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处理问题,保障审计任务的顺利完成。

2.审计职业道德是不断增强审计人员自身品德素养的基础。审计职业道德是审计人员在职业岗位上所确立的具体的生活目标和职业理想,只有审计人员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才能够逐渐培养审计人员自身的品德情操,它是奠定审计人员光明未来的基石。

3.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履行审计职责的现实需要。审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其独立性,审计活动是审计人员代表国家实行审计监督的活动,审计人员从事审计工作,做出审计决定,代表着审计部门的形象,审计人员在人们心目中具有足够的权威才能保证审计权威,而审计的权威又离不开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与高尚的人格魅力。同时,审计是一门复杂的专业技术,它并不是简单地套用制度和条文。审计范围的广泛性决定了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必须运用审计技术及独立的进行审计分析和审计判断。特别是在法律规范等不明确、不完善或操作性不强时,审计的职业判断较为重要,因此审计人员必须具备优良的品德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保证审计的结果最大限度地符合事实,从而维护审计的客观公正。

4.加强审计职业道德,有利于社会道德风尚的提升。审计工作几乎涉及到我国市场经济领域的各行各业,审计人员能否严格遵守审计职业道德,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经济效益的提高,清正廉洁、奉公守法、勤儉节约等良好社会风尚的培养和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审计人员的作风在审计实践中主要表现在工作作风上,而工作作风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审计人员道德水平的高低。就审计人员素质而言,道德素质是基础,它与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有密切的关系。只有有针对性地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建设一支素质过硬、清正廉洁的审计人员队伍,从而树立审计人员公正,高效,廉洁、文明的良好形象。

四、提升审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1.提升审计人员道德素质水平。(1)首先,审计机构人员的聘用应该优先选用具备内审员资格的从业人员,以此保证审计人员的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其次,优化企业审计人员的结构。由于审计领域的扩展,凭借原有的审计人员已不能适应现代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必须尽快充实工程技术、企业管理、法律、金融以及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以改变审计主要由财会人员所构成的这一不合理现状。最后,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面对现代审计工作的新要求,企业审计人员必须通过接受培训和教育来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有关部门应通过绩效考核、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等形式,为审计人员创造学习、进修、深造的条件,力求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审计队伍,使之适应高层次审计工作的需要。(2)建立审计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利用规范与惩戒的作用。为了考核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激励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应制定一套工作质量考核标准,包括审计职业道德、审计程序规范、审计风险管理、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效果等。在公司审计委员会的统一组织下,对审计人员及其审计业务的质量进行定期评比考核。

2.转变观念,走出审计误区。审计毕竟是企业的内部事务,企业内部的事务终究要靠企业自身来解决。发展我国的企业审计事业,单凭政府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企业管理者的积极参与。只有企业领导尤其是最高决策层的领导转变对审计的认识,才会对审计的发展形成巨大的推动力。因此,企业的各级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加强企业审计工作,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的重要举措。对不符合条件和有严重违规行为的事务所应坚决取缔,防止“劣币驱除良币”现象的发生;对执业规范、信誉好的事务所要引导其做大做强;呼吁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关心支持注册会计师独立开展工作,不受外界干扰从而独立发表审计意见。

3.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体制和机构。良好并且运行有效的制度是使得审计工作得以客观公正,并且使其强制力作用得以发挥。近些年来,一系列审计相关制度和准则的出台,使得国内的审计制度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要满足当前纷繁复杂的经济活动的需要还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对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要求还需要逐步完善,对于国家机关、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法律法规规定设立审计机构的单位,必须设立独立的审计机构;未明确规定的,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审计机构并配备内部审计人员,此外,可以在单位内部设立审计委员会,配备总审计师。

4.保障内部审计机构权限,明确审计职位职能。首先,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应当制定相应规定以确保审计机构具有履行职责所必需的权限;其次,还要在单位内部加强审计工作的宣传和教育,使各部门认识到,审计旨在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并不是针对某个部门、某个人的“查错纠弊”,使各部门都能积极配合审计工作的开展;最后进一步明确审计职能,做到政企分开,尽力健全审计制度,革除审计行政化管理模式,建立足以使审计人员保证个人独立的各项具体制度,使审计人员在办案时“无须担心因秉公办案得罪他人而在职务上受到不利变动”的情况下排除来自行政权力的、上司的、同行的种种压力,以自己的良心和声誉客观公正地从事审计工作。

参考文献:

1.李爽,吴溪.审计失败与证券审计市场监管:——基于中国证监会处罚公告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2(2)

2.王跃堂,陈世敏.脱钩改制对审计独立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审计研究,2001(1)

3.黄世忠,陈建明.美国财务舞弊症结探究[J].会计研究,2002(10)

4.谢荣.论注册会计师应有的职业关注[J].审计研究,1998(4)

5.谢志华,审计职业判断、审计风险与审计责任[J].审计研究,2000(6)

6.钟秀明,马琳.如何保证审计工作质量[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5)

7.鲍玲.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J].江西审计与财务,2002(11)

8.苏孜.以审计他律与自律的结合为起点构建审计职业道德[J].审计研究,2005(3)

9.张冬梅.现代审计职业道德建设问题初探[J].会计之友,2007(8)

10.冯伟.浅议审计人员职业道德[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2(2)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责编:吕尚)

职业道德论文范文第6篇

一、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

近几年国内国际上财务造假案层出不穷,每一起造假事件涉案金额之巨、涉及面之广令人触目惊心,虚假的财务信息从多个侧面折射出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淡薄,缺乏敬业精神;追求个人利益,缺失诚信;藐视会计执业纪律,违背职业准则。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如下:

1.会计职业人员自身因素

会计人员不注重自身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提高,受个人利益的驱动及对现实的妥协,违反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不关注、不注重法律法规的学习,使其很难做到依法办事;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偏低,在工作中缺乏细心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会计人员自律性差,不能遵照法律法规中的有关规定严格要求自己,是最直接的原因。

2.企业缺乏监督机制

企业规章制度不健全,缺乏具体的内部控制制度,为会计人员犯罪和违反职业道德行为提供了条件。会计人员在企业的地位具有从属性,其职业道德在企业会计工作中的作用及作用的大小,必须从属于所在企业的文化层次及主管领导的道德水准。当前,造假等违法行为多是会计人员在单位负责人的强令、胁迫、指使和授意下实施的。这种不完善的管理体制,难以让会计人员独立履行职责。

3.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不良思想等有所抬头。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同样会波及到会计人员,使一些会计人员为了满足个人私欲,从而不顾职业操守,利用专业优势,铤而走险贪污或挪用公款。

4.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乏力

当前我国的会计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新《会计法》规范了会计行为,对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某些方面操作性较差。如许多会计行为在法律法规中没有明确的规范,某些规定责任主体不明确或责任主体过多,发生责任人之间相互推委的现象,造成无法追究的责任,使得某些不法分子有了可趁之机。

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长远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需要各层次、各方面的齐心合力。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紧密结合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使建立和完善的过程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让“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作假账”真正成为广大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理念。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应通过以下途径:

1.加强政治学习和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职业的特性就是要会计人员必须具有很高的道德素质。会计人员应当不断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会计人员还应当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有目的、有计划的接受职业道德教育,充分认识到会计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自觉提高专业道德修养,增强爱岗敬业意识,维护会计职业的尊严。

2.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自我约束意识

会计职业道德不仅要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还要调整会计人员内在的精神世界,会计人员自我约束意识不强可能会引发不良的职业道德行为。因此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自我约束意识是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这种自我约束是靠人们道德观念的充实和习惯自觉进行的。

3.建立有效的内、外部监督机制

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要依靠会计人员的自我觉悟,还要有有效的监督措施。企业首先要建立和健全内部监督制度,把住财务信息失真的第一关。加强内部审计是内部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内部审计,可以有效的评估企业内部制度的执行情况,监督和约束董事会、经营者的经济行为。其次要完善社会审计监督体系,确保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对任何单位或个人无论以何种方式干预注册会计师进行独立审计的行为,都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以期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公证和监督作用。

4.净化会计人员的从业环境

会计人员不仅工作在会计领域,更生活在企业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必然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干扰。在企业的小环境中,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在企业的文化及主管领导的职业道德水平;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如果整个社会道德意识淡薄,公共意识低下,也不可能营造出高品质的会计职业道德。因此,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良好的会计从业环境,是进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根本保证。

三、结束语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经过了金融危机的洗礼,会计改革不断推陈出新,会计专业性和技术性日趋复杂,会计行业越来越为世人瞩目,讲求会计诚信,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尤为重要。会计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同样是“人”的建设,没有个人道德素养的提升,其他一切工作都是空谈。因此,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和我国国情相结合,汲取并借鉴国内国外的道德精华,将行业诚信与职业道德建设融汇于提升社会大众的道德。以社会公众道德的普遍提升为根本,以会计职业道德的进步为最终目标,以求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减少会计人员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彻底改变会计职业道德失范。

参考文献:

[1]《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专题讲座》

[2]《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上一篇:工程质量论文范文下一篇:低碳环保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