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心理护理论文范文

2023-09-16

手术患者心理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在2010年4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158例外科手术患者, 其中男112例, 女46例, 年龄为21~74岁, 平均年龄为 (54.3±10.2) 岁, 其中骨科手术53例, 胸外科手术32例、普外科手术41例, 泌尿外科32例。将2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实验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心理护理。2组患者在治疗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 手术类型以及所属职业等没有明显区别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实验组的护理

除常规护理外对患者进行特定的护理干预。术前护理:术前患者常常对手术和麻醉知识缺乏认识, 害怕手术危险和麻醉意外, 担心手术费用过高等都会引起焦虑问题, 对医院环境各种检查和陌生人常引起患者恐惧心理。因此术前需要对患者提供相关手术和麻醉知识的讲解, 消除患者不必要的猜疑和忧虑;尽量给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介绍医院相关制度, 让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环境;加强护患沟通, 要以一种和蔼可亲的态度去积极的和手术患者沟通, 面带微笑, 语言亲切, 让患者感觉到家的温馨。术前要对患者的不良情绪焦虑和恐惧积极的控制, 教会患者常用的放松训练如深呼吸, 听音乐等, 有条件可以让其手术成功患者进行面对面交流以消除患者的不安心理。最后还需要家属的积极配合, 告诉其家属相关医学常识, 让家属配合护士一起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术中护理:术后患者抑郁是常见的精神症状, 尤其是有瘫痪或肢体有残缺患者, 其对手术效果失望或者是自身残疾等都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抑郁心理, 有的患者甚至可能会采取极端行为。术后患者出现焦虑也是非常常见的心理问题。术后患者常由于其躯体不能自主活动或者切口持久性疼痛等都可造成患者的焦虑情绪。因此在术后要及时告诉患者的手术效果, 护士要以亲切关心的态度来安慰和鼓励患者, 采用抚摸患者肢体的方式告诉其伤口是不会裂开的, 疼痛会慢慢消失, 增强手术患者的自信心;采用有效方法如和患者聊天转移其注意力, 听音乐, 看电视等, 必要时可以采取镇痛药来缓解患者的疼痛;另外护士要积极的和患者进行沟通过了解其心理状态, 对行动不便的患者要细心的照顾;鼓励患者积极的面对人生, 给其将一些励志故事或者发放励志图书等让患者有勇气去面对疾病, 让患者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

1.2.2 对照组的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1.3 护理标准评价

对本临床研究患者和所有外科手术患者采]治疗前后以及术后3个月的患者精神状况进行评定。量表采用负性情绪程度根据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

1.4 随访

对本组患者进行3个月~1年的随访, 随访方式采用电话以及复查等方式进行, 随访过程中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和抑郁等精神状态以及并发症进行记录。

1.5 统计学分析

对本临床研究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对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将检验水准设定为a=0.05, 当P<0.05时, 认为2组患者护理效果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护理方法2组采用SAS评分进行比较 (表1)

结果显示2组患者焦虑程度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通过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的焦虑程度。见表1。

2.2 2组护理方法

2组采用SDS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如表二所示, 结果显示2组患者抑郁程度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通过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的抑郁程度。见表2。

2.3 2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如表2所示, 结果显示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有明显差异性 (P<0.05) , 说明通过对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见表3。

3 讨论

手术治疗对患者是一种有创的方式, 患者不可避免的产生焦虑抑郁等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1]。不良的情绪反应会引起患者一系列生理反应, 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手术效果生活质量[2,3]。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一部分其不同于一般的临床护理, 心理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的高低。大量护理研究报告手术病人在治疗前后接受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明显的改变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本研究通过对2组患者采用了分别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 结果心理护理组的SAS, SDS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 (P<0.05) 。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明显的减轻患者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 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使患者以一种平静、乐观的心态面对手术。术后对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可帮助患者减轻伤口的痛苦和消除患者不良情绪, 通过对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帮助患者对疾病和手术效果有正确的认识, 增强患者心理应对能力, 而且还可以增强患者对护士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 使患者在最佳状态下接受手术, 术后能够乐观的面对生活,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改善患者的预后。

摘要: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患者心理护理方案和效果。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158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要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准确的分析并做心理护理,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实验组的SAS以SDS评分及预后相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对手术患者进行全方面的心理护理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手术,心理护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庞久玲, 肖红双, 刘悦.护理干预对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9, 29 (18) :2389~2390.

[2] 景璐石, 冯军, 唐凤鸣, 等.术前信息支持系统与一般心理护理干预手术患者恐惧性焦虑的效果比较[J].中国临床康复, 2004, 8 (18) :3478~3479.

手术患者心理护理论文范文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用我院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间顾客手术病人174例, 所有病人均按住院日期的单、双号分为2组, 实验组80例, 其中男46例, 女34例, 年龄17~67岁, 平均年龄46.75岁。包括要膝关节镜治疗术34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76例, 胫、腓骨双骨折53例。髋膝关节置换术8例, 股骨头置换术3例。所有人神志清醒, 无精神障碍病史, 能正确回答问题, 2组间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手术类型、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无显著差异 (P>0.05) 。

注:χ2=0.98, P>0.05

1.2 测评工具

采用Zung设计的焦虑自评表[1], 以中国正常人1158例常模研究结果20项总分均值 (29.78±0.46) 分为均值的上限, 得分越高者焦虑程度越高。

1.3 测评方法

1.3.1 入院后及时评估病人的常见心理反应, 识别并判断其所处的心理状态, 有利于及时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2], 故在患者住院后第2天下午15:00~17:00协助其完成问卷, 同时观察患者的语言、表情、行动, 分析其心理状态。记录为患者入院焦虑值, 并由夜间值班护士记录当晚患者的睡眠时间。

1.3.2 于手术前1d一日上午9:30在术前准备完成后实验组由责任护士对病人实施心理干预, 每次时间为30min, 于当日下午15:00~17:00协助其完成问卷, 同时观察患者的语言、表情、行动, 分析其心理状态。记录为患者术前焦虑值, 并由当夜值班护士记录当晚患者的睡眠时间。

1.3.3 对照组手术前1d下午由当班护士对病人实施常规术前指导后协助其完成问卷, 记录为患者术前焦虑值, 并由当夜值班护士记录当晚患者的睡眠时间。所有问卷最后由作者本人进行收集和统计, 问卷必须由病人本人填写, 对于文化程度低或者视力不佳的病人由当班护士解释, 病人回答后代填写。问卷回收率为98%, 有效率为100%。

1.4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t检验, 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注:χ2=8.89, P<0.05

1.5 实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及干预的内容如下

(1) 认知干预:护士建立并强化主动沟通的意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详细讲解所患疾病的生理、病理知识及手术、麻醉的必要性、安全性, 并向患者讲叙本院本科室开展的类似手术的术后效果情况, 使患者对疾病和手术有一个科学、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并讲解情绪状态、饮食结构、遵医嘱行为对治疗的积极性影响, 说明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和安全性。

(2) 行为干预:了解和掌握患者不良情绪的根源, 有针对性的给予化解, 提升正面情绪。告诫患者不良心态下人体的免疫力会下降, 会增加治疗中的感染机会, 不利于刀口的愈合和术后功能的恢复。

(3) 心理护理:对于不同的手术患者, 工作均要耐心细致, 医护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要富有关心和爱心, 一视同仁, 使患者信赖, 解除患者陌生孤独心理。要支持满足患者的生理需要, 尽量减轻患者生理上带来的痛苦。态度真诚亲切, 有效沟通, 着装规范, 注意自己言行举止。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对患者的抱怨、烦躁都要给予理解和宽容, 个别进行针对性护理, 以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根据患者病情及其他各方面情况做出最佳的护理方案。

(4) 家庭干预:与患者家人亲属进行沟通, 帮助家人了解患者的心态, 使其知道患者需要什么、如何对待, 一个家庭有骨科病人, 往往这个家庭的亲属也有很大的心理压力, 与患者家人的沟通可以起到双重作用, 可以减轻家人的压力也能使患者得到家人更多的正确且适宜的呵护和关心, 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以上四个方面的干预总时间每次不少于30min。

2 结果

由表1可知入院后实验组、对照组睡眠质量无明显差别。由表2、3可得知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睡眠时间、焦虑情况比较有明显差别, 实验组病人睡眠时间延长, 睡眠质量提高, 情绪稳定, 焦虑程度低。

3 讨论

近几年来, 骨科患者随着交通事故的频发而日益增多, 骨科病人术前的恐惧和焦虑, 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 如出血量大、伤口愈合迟缓等。因此, 术前应进行充分的心理咨询, 耐心听取病人的意见和要求, 浅显易懂地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恰当地交代术前的注意事项、术中配合方法、术后功能锻炼方法等, 使病人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 增强治疗的信心, 最大限度消除其负性情绪的影响, 取得病员及家属的积极配合与支持, 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骨科病种复杂, 患者的年龄跨度大, 针对这种情况, 护理人员应该以现代的护理观为指导,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提高护理质量。

3.1 应注重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骨科病人多因突发性事故住院进行手术, 患者饱受着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痛苦, 很多患者无法接受突然从一个正常人变成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现实, 产生悲观消极的不良心理, 再加上骨科病的治疗时间长, 治疗过程痛苦, 治疗费用高, 这就使得许多患者滋生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 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进度, 不利于病患身体的康复[3]。针对这种情况, 医护人员应该加强骨科病人的术前术后心理护理, 与患者多沟通, 耐心地为患者及其家属解答各种问题, 主动热情地为患者服务, 帮助他们消除不良情绪。

3.2 注重健康教育在骨科手术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医学模式的不断创新, 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目前, 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优质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的健康教育, 是通过各种教育方法, 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 自我保健能力, 掌握康复锻炼的技能、增加治疗疾病的信息以及增加疗效达到健康的目的[4]。在手术前, 护理人员应及时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也要让患者知道积极心态对手术是有益处的。

因此, 在骨科患者手术前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健康教育, 提高病人对疾病、手术的认知能力, 改善因知识缺乏造成的舰长情绪, 为手术的进行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 促其早日康复出院。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骨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心理情绪影响作用, 以消除病人的不安恐惧情绪, 减轻心理压力, 增强病人对手术的信心, 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选择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间本院接受骨科手术的病人, 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除实行常规的术前指导外, 对实验组手术前进行心理护理, 比较2组病人焦虑程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在接受心理护理之后焦虑程度要低于对照组,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前心理护理能减轻骨科择期手术患者的术前焦虑, 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术后的康复。

关键词:骨科患者,择期手术,心理情绪影响,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 汪向东, 马希林, 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手册·增订版[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235~237.

[2] 曹伟新, 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7844.

[3] 黄红娟, 王菲.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及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 2009, 11 (24) :218~221.

手术患者心理护理论文范文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于我院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常规护理组) 75例和观察组 (心理干预组) 75例。对照组的75例患者中, 男性46例, 女性29例, 年龄19~72岁, 平均年龄 (50.3±5.6) 岁, 手术种类:胃全切及次全切25例, 胆囊切除术19例, 阑尾手术17例, 胃穿孔修复手术9例, 其他手术5例。观察组的75例患者中, 男性45例, 女性30例, 年龄18~73岁, 平均年龄 (51.1±5.8) 岁, 手术种类:胃全切及次全切25例, 胆囊切除术18例, 阑尾手术18例, 胃穿孔修复手术8例, 其他手术6例。2组患者均排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手术种类方面比较, 均无显著性差异 (P均>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及手术种类和手术成功情况等进行护理程序的制定, 根据患者的综合情况进行体位、饮食、锻炼等多方面的护理干预, 其中术前、术中及术后最好由同一批护士进行护理, 因其更了解患者的情况, 会提供更佳的护理效果。观察组采用加强心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护理, 给予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加强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绪的反应, 结合每位患者的性格等给予相应的沟通方式的选择, 着重减轻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绪, 包括焦虑、抑郁及恐惧等, 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以较佳的心态接受治疗, 同时积极回答患者的提问, 进行相关健康宣教, 使患者的情绪平稳, 能在心理上信赖医护人员, 积极进行治疗的配合。后将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心率、SAS评分、SDS评分及患者满意度、VAS评分、SCL-90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

1.3 评价标准

(1) SAS评分、SDS评分的分界分值分别为50分和53分, 分值低于此分界分值为无焦虑、抑郁情况的发生, 分值越低越好[3]; (2) VAS评分为患者根据自身的主管感受将疼痛以分值的方式表达出来, 分值越低疼痛程度越轻, 0分为无痛, 10分为剧痛; (3) SCL-90评分共包括10个评估因子, 每个因子评分不等, 本研究中仅对其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及敌对几个因子进行评估[4]。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SPSS 12.0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 (均数±标准差) 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 P<0.05或P<0.01为有显著性差异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2组患者血压、心率、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将2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的血压、心率、SAS评分、SDS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 具体比较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 干预前2组患者的血压、心率、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P均>0.05, 均无显著性差异, 而干预后观察组的血压、心率波动低于对照组, P<0.05或P<0.01, 有显著性差异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2.2 2组患者患者满意度、VAS评分比较

将2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的患者满意度、VAS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 具体比较结果见表2。

由表2可见, 干预前2组患者的满意率及VAS评分比较, P均>0.05, 均无显著性差异, 而干预后观察组的满意度低于对照组,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P均<0.05, 均有显著性差异。

2.3 2组患者SCL-90评分比较

将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CL-90评分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及敌对进行统计及比较, 具体比较结果见表3。

由表3可见, 干预前2组患者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及敌对评分比较, P均>0.05, 均无显著性差异, 而干预后观察组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及敌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或P<0.01, 有显著性差异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手术是有创性的治疗手段, 很多患者对手术存在恐惧、焦虑等情绪状态, 而这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围术期配合程度等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而这种影响包括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表现[5], 这会大大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 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心理护理指在护理全过程中, 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 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 帮助患者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身心状态[6]。其更尊重患者的各项心理需求, 从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等方面入手, 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改善了患者的整理生存质量的基础上, 也使患者更加信赖医护人员, 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7]。

本文中我们就心理干预在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分析, 通过研究发现, 心理护理在改善外科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方面的作用较为显著, 主要体现在血压、心率、SAS评分、SDS评分及患者满意度、VAS评分、SCL-90评分方面, 从表1~3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心理干预对患者的这些项目的改善程度较为明显, 效果显著, 且很受患者的欢迎, 因此患者满意度得到大大的提升, 也缓和了护患关系。因此,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心理干预在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作用较大, 优势明显,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于我院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常规护理组) 75例和观察组 (心理干预组) 75例, 后将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心率、SAS评分、SDS评分及患者满意度、VAS评分、SCL-90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经研究发现, 观察组的血压、心率波动较对照组小, 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VAS评分及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或P<0.01, 有显著性差异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心理干预在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作用较大, 优势明显,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干预,外科手术,作用

参考文献

[1] 夏海鸥.乳腺癌患者对乳腺癌早期检测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9) :641~644.

[2] 彭立志, 张琳.音乐治疗法减轻手术焦虑的研究[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4, 23 (8) :363~364.

[3] 李秀丽.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程序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 2004, 20 (10) :952.

[4] 刘庆红.子宫全切术患者的焦虑心理与术前教育[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医学版) , 2002, 19 (2) :37~38.

[5] 曹伟新.外科护理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92~196.

[6] 刘义兰, 王桂兰, 任小英, 等.住院患者对护理行为关怀性评估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 (4) :245~247.

手术患者心理护理论文范文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外科2010年3~12月收治的手术患者124例, 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中, 男性37例, 女性25例;年龄18~69岁, 平均 (35.8±1.6) 岁。其中甲状腺手术27例, 椎间盘手术18例, 胃部手术11例, 胆囊手术6例。干预组中, 男性36例, 女性26例;年龄17~68岁, 平均 (34.5±1.7) 岁。其中甲状腺手术29例, 椎间盘手术19例, 胃部手术10例, 胆囊手术4例。2组病例在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焦虑心理测试

2组病例均于术前1d使用本院自制的SAS焦虑量表进行焦虑值的测试, 调查表由患者本人自行填写。针对于部分文化层次较低的患者, 不能完全理解SAS项目的具体内容, 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详细的讲解, 以保证测试结果的真实、可靠性[2]。患者SAS焦虑量表的评分≥35分, 表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术前焦虑情绪。同时, 护理人员于术前1h测量患者的心率及血压情况, 对比观察2组病例的焦虑心理变化情况, 并详细进行记录。

1.2.2 护理措施

对照组给予外科常规护理, 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给予术前护理干预。外科手术术前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护理人员提前对患者的入院信息进行核对, 并且与主治医生沟通后确定具体的手术时间, 并及时通知患者, 协助患者做好术前的基本准备;外科手术术前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内容包括: (1) 护理人员在术前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和交流, 并且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使患者对自身患病状况及手术治疗的过程和效果形成初步了解; (2) 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 使患者家属能够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 以便更好的消除患者术前的心理焦虑程度; (3) 在外科手术术前, 护理人员要从自身专业素养与工作职责角度出发, 积极采取认知、示范脱敏、肌肉放松、心理暗示法等医学心理方法, 用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消除焦虑; (4) 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交流环境与空间, 引导患者在术前多与经基本恢复健康的病友进行交流, 帮助患者在术前树立战胜病痛的信心和勇气, 进而更好的配合主治医生与护理人员开展各项治疗工作[3]。

1.3 统计学方法

2组病例术前的相关临床参数均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 2组比较采用t检验, 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病例干预前、后的SAS评分见表1。

2组病例术前1h的心率及血压测量结果见表2。

由表1可见, 外科手术前, 干预组与对照组的SAS评分差异显著 (P<0.05) ;心率、血压等状况, 干预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另外, 在术前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中, 干预组患者及家属满意60例, 不满意2例, 满意率为96.7%, 对照组患者及家属满意47例, 不满意15例, 满意率为75.8%, 2组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在外科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 术前护理干预是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对于相关治疗与护理工作开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外科手术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临床手术治疗及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 保证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及早日康复出院。在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前护理干预中, 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升时极为重要的, 护理人员不但要掌握基本的外科护理常识, 而且要不断扩大护理知识学习范围, 通过在术前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 及时向患者讲解手术的术前准备、流程、术后康复情况等, 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数, 避免患者术前产生恐惧和排斥心理, 更好的配合主治医生及护理人员开展各项工作[4]。部分患者在术前因受到局部疼痛, 外界压力、自卑心理等因素的影响, 而产生较为强烈的焦虑心理, 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层次等开展相应的心理和生理护理干预措施, 并且力争与患者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这也是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保证外科手术患者保持良好的休息状态, 护理人员要按照医院规定对于病房环境进行精心布置, 要做到病房的卫生清洁、物品摆放整齐、环境安静。

国外相关医学研究资料表明:术前针对外科手术患者开展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本院对62例病例开展术前护理干预, 结果本组病例的SAS焦虑评分明显优于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 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有所提升。

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减轻手术患者术前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更好的配合各项临床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外科2010年3~12月收治的手术患者124例, 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外科常规护理, 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给予术前护理干预, 对比观察2组病例的SAS总分及心率、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外科手术前, 干预组与对照组的SAS总分差异显著 (P<O.05) ;心率、血压等状况, 干预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 (P<O.05) 。结论 在现代外科临床中, 在术前对于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不但可以协助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而且对于患者手术治疗及预后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术前,护理干预,外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

参考文献

[1] 王秀葵.术前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J].右江医学, 2007, 4 (10) :83~84.

[2] 杨师萍.外科门诊手术患者焦虑与疼痛的观察与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 2009, 8 (9) :24~25.

[3] 相立英.120例外科手术患者术前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8, 22 (1) :63~64.

手术患者心理护理论文范文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手术治疗的85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 其中男46例, 女39例, 所有患者的年龄26~57岁, 平均年龄 (39.2±10.1) 岁, 病程7个月~5年, 平均病程 (27.4±12.3) 个月。患者均有长期咳嗽、发热、咳血及多种药敏试验耐药史。其中慢性纤维空洞61例, 肺毁损24例。85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 对照组42例。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42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强化心理护理, 强化心理护理主要包括院内强化和家庭支持。针对不同患者采用认知干预、支持性心理治疗或渐进性肌肉放松等方法进行护理。患者在入院后的术前及术后均给予个性化的护理干预, 主要包括: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负担及疑虑, 并对其进行解答, 帮助患者树立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信心。在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融入心理疏导的措施, 在对患者进行宣教及沟通的过程中, 以观察和交谈的方式了解患者的心理波动状况, 然后根据患者的心理波动状况制定心理强化方向及措施, 在疏导的过程中充分注意沟通的方式与沟通内容的易懂性, 以达到预期的心理强化目标。

1.3 观察指标及工具

术前1周及术后2周时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调查问卷 (GQOLI-74量表) [1], 问卷内容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4个维度, 调查问卷当场发放并当场收回。心理健康状态调查采用Hopkin's症状清单 (Self-reporting Inventory, SCL-90) [2]进行调查, SCL-90自评量表的90个评估问题涉及对患者9个心理状态指标的评估, 评估分值越高则表示这个指标的严重程度越明显。

1.4 统计方法

所有资料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的心理健康状态评估结果比较

护理后两组患者SCL-90的9个指标评分比较, P>0.05, 而护理后观察组9个指标评分均低于护理前, 并且低于对照组护理后的评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结果比较

术前1周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在术后2周时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1周时 (P<0.05) , 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2。

3 讨论

耐多药肺结核在短程化疗方案患者或复治失败患者中较为常见, 是耐药结核病中造成危害最严重的一种[3]。据统计, 我国每年约有12万新发耐多药肺结核患者[4]。由于病程较长及化疗效果差等原因,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极易出现恐惧、抑郁、焦虑等负性心理状态, 影响了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

该研究中主要将强化心理护理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手术前1周和术后2周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以及对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的心理健康症状进行比较, 并与常规护理的患者进行比对。结果显示, 对照组护理后的抑郁、焦虑评分分别 (2.02±0.23) 和 (2.09±0.24) , 观察组为 (1.68±0.19) 和 (1.71±0.21) , 观察组的抑郁、焦虑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术后2周时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被实施强化心理护理的患者改善效果更为突出, 说明强化心理护理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心理有调整作用, 可以部分解决患者心理的不良波动因素, 有效降低患者对于手术治疗的担忧, 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 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效果比较显著。

注:*表示与护理前比较, P<0.05, △表示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注:*表示与术前1周比较, P<0.05, △表示与对照组比较, P<0.05。

综上所述, 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必要的强化心理护理, 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提升患者心理健康状态, 提高手术效果。护理人员在强化心理护理时, 应积极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引导患者保持良好心态, 使患者尽早康复。

摘要:目的 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 选取该院手术治疗的85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强化心理护理, 术前1周及术后2周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以及对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的心理健康症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维度评分及总分, 术后2周时均高于术前1周时 (P<0.05) 。护理后观察组心理健康症状指标评分均低于护理前, 并且低于对照组护理后的评分 (P<0.05) 。结论 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围手术期强化心理护理, 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提升患者心理健康状态, 提高手术效果。

关键词:耐多药肺结核,强化心理护理,围手术期

参考文献

[1] 范兰珍, 周流凤, 陆丽红.人文关怀在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 (学术版) , 2011, 18 (11) :101-102.

[2] 宋凯, 赵家明, 石作宏, 等.农村与城镇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对照研究[J].中国防痨杂志, 2010, 32 (1) :11-15.

[3] 王玉洁, 张翠玲.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 2012, 2 (3) :169.

手术患者心理护理论文范文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普外科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 其中男性35例, 女性55例, 年龄32~55岁, 平均年龄 (41.4±8.6) 岁, 原发病:甲状腺结节40例, 甲状腺瘤35例, 甲状腺癌5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50例, 高中40例, 职业类别:体力劳动者40例, 脑力劳动者5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确诊。90例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 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 (支持性心理干预组) 60例和对照组 (常规护理组) 30例, 2组患者性别构成比例、年龄分布、甲状腺手术原发病、文化程度高低、职业类别等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分析比较, 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提示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甲状腺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支持性心理干预护理措施: (1) 全面了解患者治疗和日常生活现状, 通过调查患者对手术知识的掌握和对术后疼痛的认识进行评价; (2) 倾听患者对病情特点的讲述, 收集好手术前后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情况资料;结合临床上治疗甲状腺手术方法和临床护理经验, 向患者作出耐心的讲解, 帮助患者正确、客观的看待病情, 改善患者紧张、焦虑、忧郁、疑惑等不良心理情绪, 帮助患者建立起战胜疾病和面对术后疼痛的信心。通过对患者提升自信的鼓励, 同时介绍同种病情患者成功经验, 使患者增加自信, 消除患者孤独感, 使其感到自己受到关注。另外通过提示加强患者自勉精神。 (3) 另外还可以根据患者临床特点采取身体松弛疗法、分散注意力疗法、音乐疗法等降低患者痛阈, 提高止痛药物作用的效果, 延长止痛时间。

1.3 观察指标

根据WHO评价标准和患者术后临床表现, 将术后疼痛分级:0级 (无痛) :患者咳嗽时切口无痛;1级 (轻度) :轻度可忍受的疼痛, 能正常生活, 睡眠基本不受干扰, 咳嗽时感受到切口有疼痛, 但疼痛患者可以承受;2级 (中度) :中度持续的疼痛, 咳嗽时轻度、中度疼痛, 睡眠受干扰;3级 (重度) :强烈持续的剧烈疼痛, 睡眠受到严重的干扰, 需要镇痛治疗。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建立数据库, 通过卡方检验分析,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组患者术后疼痛分级情况的比较 (表1) 观察组术后疼痛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支持性心理干预又称精神支持性干预, 要求干预者了解患者, 给予安慰、鼓励、解释、指导、疏通情感、调整环境等, 激发患者的自尊和自信, 逐步克服心理问题[3]。支持性心理干预主要包括帮助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适应手术后角色转变, 改变对不良生活事件的认知, 鼓励患者培养积极的兴趣爱好, 增加日常生活活动, 指导改善睡眠质量, 协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改善社会关系, 增加人际交往。甲状腺手术常会出现术后疼痛, 其主要包括术后留置多根管道引起的疼痛;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对于咽部刺激较为严重, 多数患者较难承受, 术后引流管会刺激肋间神经或者牵拉胸部皮肤引起疼痛。本研究通过支持性心理干预护理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观察组术后疼痛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 支持性心理干预护理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疼痛, 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支持性心理干预对于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临床资料, 依据临床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支持性心理干预护理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疼痛, 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支持性心理干预,甲状腺手术,术后疼痛

参考文献

[1] 冯正仪, 贾守梅, 胡雁.老年抑郁病人支持性心理干预的科研设计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 2004, 11 (6) :1153~1155.

[2] 冯娟, 沈贵荣, 王冠军.老年抑郁症住院患者的支持性心理干预研究[J].当代护士, 2009, 5 (1) :3~5.

上一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