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导师制工作计划范文

2023-09-27

大学导师制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大学生导师应善于抓住自己与学生的共同 “话题”———专业学习,以此为契机,及时了解学生专业学习中的困难、不断鼓励激发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乐于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在每一件小事中感受到教师为人处世的性格、个性、 方式,并愿意以自身的学识、能力、思想引领学生,启发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教师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渗透于导师工作中,从而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产生影响。

1及时了解学生专业学习中的困难,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五专生年龄小,由于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中时常容易出现盲目、随意、不上心的现象。 作为导师,应该从学生将来的就职导向与发展方向出发, 对学生现在的专业学习做好定位引导。 该班学生是音乐教育专业,因此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音乐教师是大多数学生努力的方向。 那么,成为合格的小学音乐教师需要什么条件呢? 自然离不开扎实的音乐专业与基本音乐教学技能。 而这些能力对于四年级的五专生而言,是否具备了呢? 据笔者的访谈调查,大多数学生对小学基本音乐教学技能的掌握还存在很大的困惑。 这对于4-5个月后即将进入小学参与教育实习的他们来说,解决这个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例如,分析小学音乐教材,学习如何运用教材进行教学;了解音乐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与方法,学习撰写音乐课教案;掌握音乐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进行音乐课堂教学的试讲实操训练等内容都需要专业教师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梳理、讲解和指导。 理论性的内容可以以系列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讲解,教案撰写则需要导师利用自己的课余点滴时间对学生进行小组式或个别辅导; 试讲实操训练则需要调动班级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 以宿舍为单位,督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践操作。 总之,这其中涉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不仅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实习工作,还与他们的小学音乐教师招聘考试紧密相关。 因此,及时解决学生专业学习中的燃眉之急,自然能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导师对他们的关爱,学生在感恩之余还能感受到一份强烈的工作责任心与使命感。

2不断激发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他们的学习动力

后进生最突出的表现是学习不积极、不主动,总是抱有偷懒的思想。 在笔者所带领的班级中,《儿童歌曲弹唱》是由笔者担任科任教师。 在教学初期, 有部分学生存在严重的学习惰性———课后不练习,遇到回课总是逃避。 事后,笔者了解了他们的学习情况,他们的学习程度确实低于其他同学,因此,笔者决定对这些同学的弹唱曲目在难易度上放低要求, 但是在回课周期的时间限制上依然是严格要求,要求坚持一周弹一首歌曲(若遇节假日或学校活动期,可以放宽至两周回课一首歌曲)。 在此期间,已有个别学生有了明显的转变,能够坚持认真回课,有的同学甚至在课余时间要求教师帮助指导。 笔者时常抓住这样的机遇在全班同学面前及时表扬、鼓励这些进步的同学,并借助这个小群体的榜样效应,为其余的后进生鼓劲,激励他们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改变自己。 教师如果总是以批评的眼光看待学生, 长此以往,会给学生造成“我是差生”的心理暗示,这样,学生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做什么都提不起劲,这种消极的情绪甚至可能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 反之,表扬,总是能激发一个学生的自尊心与上进心, 导师要做的应是及时查找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原因,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创造进步和发展的机会与阶梯,让他们在大家的 关爱中重 拾信心 ,在专业学 习中有 “归属感”。

3乐于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拓宽他们的学习视野

在这个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技术更新速度极快, 教师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 才能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因此,导师首先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 紧紧围绕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及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学生共享最新的学习理念与学习方法,以此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有时候,这样的共享学习常常还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笔者在参加本年度“培训团队研修项目”的国培学习中,参观了广西南宁市滨湖路小学校园, 并将这所小学校长———王瑾校长的校园主题文化创建报告带回了学校,传递给了该班学生。 之所以这么做,因为王校长正是音乐教育专业出身,报告中,她多次提到在创建校园主题文化的过程中曾经的音乐专业学习给她带来的无限灵感。 例如,音乐教育的核心是“美育”,王校长将这个“美”体现在校园的环境设置,校园主题色彩的运用,甚至是教师的着装要求上,让“美”以外显的方式快速映入眼帘。 同时, 在她带领的团队的策划下, 学校还通过内隐的方式借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规范、 价值观念、 心理趋向等的形成。 再如,这所小学校标的设计,是王校长自己无数次不厌其烦地边画边研究出来的, 她说这是音乐学习中持之以恒的精神带给她的力量, 让她终于找到了这个最能代表学校形象同时又具有丰富内涵的标志。

笔者之所以给学生介绍这些内容,是想告诉他们,音乐教育专业的学习不仅仅只是局限在弹唱跳这些技能学习范围内,我们应当学会用更加开阔的眼界看待这个专业,将自己在专业学习中所得到的内容、方法、精神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与工作中,正如古希腊生物学家、 散文家普多塔戈所说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塞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被点燃的火把。”大学里的学习,学到更多的应当是方法, 是一种人生态度, 导师的工作重点正是如此,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我们在教给学生发展的方法与能力时,更应该注重给学生提供多种发展的空间与可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愿望,点燃他们的心中之“火”。

综上所述,及时了解学生专业学习中的困难,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不断鼓励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乐于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拓宽他们的学习视野,无论哪一种实践方式,都要求导师先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细心发现、用心体察、真心帮助、热心奉献,才能在实践中以自身的一言一行感动学生,以自身的强烈责任心感染学生,从而获得学生的尊重,充分发挥导师岗位的实效性。

摘要:大学生导师实践工作中教师人格魅力的渗透与实现体现在教师日常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及时了解学生专业学习中的困难,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不断鼓励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乐于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拓宽他们的学习视野,这些都要求班导师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细心发现、用心体察、真心帮助、热心奉献,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使导师岗位充分发挥实效性。

大学导师制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陈本永:男,1965.12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博士,清华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博士后;教育部“微/纳驱动、测量及其应用”创新团队带头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培养人员,浙江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资助对象,校教学名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参加973计划项目1项和863计划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被SCI收录30多篇、EI收录4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10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各1项,以第二完成人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测量技术及仪器,微驱动器与微执行器技术,精密测量与控制技术。

研究领域

1. 纳米测量技术及仪器

(1)激光干涉纳米测量理论、方法及仪器

(2)纳米材料和纳米生物性能检测与表征

(3)精密几何量测量技术及仪器

2. 微驱动器与微执行器技术

(1)微纳驱动器设计与制造

(2)微纳执行器设计与制造

(3)微纳操作/操纵系统设计与集成

3. 精密机电系统测量与控制技术

(1)微机电系统动力学分析

(2)微纳运动控制方法与理论

(3)先进制造装备测量与控制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 浙江理工大学600号信箱 办公电话:0571-86843988 电子邮箱:chenby@zstu.edu.cn

简介

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自动化系教师,博士,副教授,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主要经历:

1996.09-2000.07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现河北工程大学)

工业自动化专业

本科

2000.09-2003.03

浙江工业大学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硕士

2005.03-2008.06

浙江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博士

2012.07-2013.07

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访问学者

2003.03-至今

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

教师

主讲本科生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电路》、《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研究生课程《先进控制理论专题讲座》、《现代控制理论》

研究领域

传输受限的网络化系统控制与滤波、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分析与分布式控制

联系方式

大学导师制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校内新增博士生导师名单(61

人)

产业经济学高萍陈冬林杨琦峰

思想政治教育夏江敬徐志远

设计艺术学易西多管顺丰张黔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徐晓英

固体力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物流技术与装备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建筑材料与工程生物材料学光电子及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动力机械及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结构工程市政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矿物加工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智能交通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环境保护海洋工程结构环境工程工程与项目管理企业管理

刘立胜戴玉堂赵燕 史晓亮 吴超仲 吴青

曹明贺程晓敏王发洲 王欣宇 陶海征 赵文俞 魏明锐

张东生郑建彬

徐宁谷倩李孟 徐家云 王军武

雷绍民苏义鑫

杨家其袁成清刘清胡勇吕林 刘敬贤 苗张木

李晔叶建木

程艳霞1

朱四荣 朱宏辉 李远志 韩建军 童杏林 高曙 黄斌 高惠民 徐良杰 朱汉华 初秀民 李廷秋 夏世斌 孙习祥 朱国甫 麦立强 饶文碧 曾德芳 徐宏毅

科技与教育管理张安富

二、校外新增博士生导师名单(7人)

大学导师制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周炯槃,男,中国工程院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信息论奠基人,长期以来从事信息论、通信理论等领域研究,主持完成了“中国信息技术发展战略与政策”、“高速信息网中关键基础问题”等国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项;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原邮电部“七五”期间重大科研一等奖、原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专著《信息理论基础》、《通信网基础》分别获得原邮电部全国邮电院校优秀教材特等奖、原国家教委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原国家教委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等。

Jiongpan Zhou, male, is the academician of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the professor and supervisor of Ph.D. candidate, Honorary Director of Academic Committee of “Key Lab of Univers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He is the founder of information theory in China. It has been a long time that Mr. Zhou engaged in the researches on information theory,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so on. He was in charge of multiple projects which were supported by Major Program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including “The Strategies and Policies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Key and Basic Issues in the High-Speed Information Networks”. Furthermore, Mr. Zhou obtained multiple awards, including the National Science Convention award, the first prize of the major scientific researches during the 7th Five Years, and the first priz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where the latter two prizes were both awarded by former Ministr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His published books “Basis of Information Theory” and “Basis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s” obtained the special prize of the national excellent teaching materials published by different academies which are related with the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the special prize of the national excellent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he national-level excellent teaching achievement award, where the first was awarded by former Ministr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nd the latter two were awarded by former National Education Committee. 吴伟陵,男,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变参信道的信息传输、移动通信及信息理论与编码。长期从事信息与通信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和承担97

3、863及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余项,获国家奖励两次、部级奖励四次。近年来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专利7项,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和专著4本:《信息处理与编码》、《移动通信原理》、《通信原理》和《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曾任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信息论分会主席,广电总局科技部专家委员。 田宝玉,男,1946年8月出生;北邮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信息理论与技术教研中心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9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1982年获北邮信息论专业硕士学位;长期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信号与信息处理、数字移动通信、信源编码理论与技术;完成多项部队、国家、部级以及横向合作科研项目,多次获军队科技成果奖,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编写《工程信息论》、《信息论基础》(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通信原理》(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等教材。现任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

Name: Tian, Baoyu Sex: Male

Date of Birth: Aug, 1946 Current appointment:

Responsible professor, Teaching & Research of Information Theory and Technology,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BUPT

Education:

 Received Master degree in information science from Beijing Institute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1982.

Graduated in Electronic Engineering from Academy of Military Engineering , Harbin ,in 1969.

Research interests:

Signal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igital mobile communication

Source coding theory and techniques Science research and teaching:

Accomplished many national , military, departmental and cooperative research projects

Had won prizes for military research contribution many times Published many academic papers Have written a few technical books and materials ,such as “Information Theory of Engineering”, “Elements of Information Theory ”and “Communication Principles ”

Other activities:

Senior member of China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CIC) Member of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Signal Processing Commission, CIC

林家儒,男,1958年1月生,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理论与技术教研中心责任教授,北京邮电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信息与通信理论、移动通信、通信系统等。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国家和部级项目五项。作为项目负责人正在进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等国家级项目三项。出版论著五本,在IEEE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和 EI 收录 20余 篇,发明专利5项。主要社会兼职:中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组成员。

Jiaru Lin, male, is the professor and supervisor of Ph.D. candidate in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sides, he is also the responsible professor in the Research Center of Information Theory and Technique in this University. Furthermore, Prof. Lin is the commissioner in both the N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tandardization Technology Committee and the Teaching Steering Committee in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member in the Expert Group of Nation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His major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information theory,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As a project manager, Prof. Lin has finished five projects which are either state-level or ministry-level. Currently, being the project manager, he is taking charge of three national projects, including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973 Program). So far, Prof. Lin has published five books and holds five invention patents. He has also published about 50 papers in IEEE or others, 20 of which can be indexed by either SCI or EI. 吕铁军:男,1969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获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2001年到2002年在清华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05年6月破格晋升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9月前往斯坦福大学作访问教授,与美国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和享有“DSL之父”美誉的J. M. Cioffi教授进行数字通信方面的合作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移动通信的物理层技术。在世界权威通信和信号处理杂志IEEE Trans.和国际著名通信会议上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SCI检索文章8篇,EI检索文章40多篇,受邀担任IEEE ICCCAS’200

7、IEEE ICUWB’2009 TPC成员和IEEE ICCS’2008的分会联合主席(Co- Chair)。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重大和博士点基金等项目。2006年度入选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目前是IEEE会员、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留学基金评审专家,担任IEEE多个Trans.的审稿人。

Prof. Tiejun Lv: Professor and Doctoral supervisor of Key Lab of Univers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t BUPT. In 2000, He received a Ph.D. degree in electronic engineering from th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ESTC). From Jan. 2001 to Dec. 2002, he was a postdoctor in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P.R. China. In Jun. 2005, he was exceptionally promoted to the rank of professor and doctoral supervisor. On Aug. 2008, he was a visiting professor at Stanford University. Within the period, He cooperated with Prof. Cioffi, who is a member of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of US, IEEE Fellow and known as “father of DSL” to research advanced digital communications.

Prof. Lv has initiated and conducted numerous research and projects over physical layer of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which is his focused research area. He is now an IEEE Member and a Senior Member of Chinese Electronics Association. On IEEE Trans. and famou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he has published more than 80 papers, within which eight and over forty papers have been indexed by “SCI” and “EI” respectively. Prof. Lv has committed to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863 high-tech projects and Doctoral Fund and many other. In 2006, he won the award of “Program for New Century Excellent Talents in University (NCET)”. Prof. Lv has been invited as a reviewer for IEEE Transaction on Signal Processing,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tc. He has also been invited to act as a TCP member of ICCCAS2007, IEEE ICUWB’2009 TPC and a Co-Chair for the parallel paper sessions in ICCS2008. 王晓湘,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北京理工大学博士毕业,2001至2002年奥地利维也纳理工大学移动通信研究中心访问学者。1998年至今在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工作。正在承担国家863项目“新型宽带无线网络多用户协作传输关键技术研究”,“无线协作广播/组播的多级传输与冲突控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虚拟多天线的协作广播”等多项国家级研究课题和企业合作技术开发项目“智能通信干扰模拟器”等,在LTE、协作通信、MIMO-OFDM、协作定位等研究领域发表论文6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 研究方向为:宽带移动通信与网络融合,信息与通信理论,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等。

Email:cpwang@bupt.edu.cn Prof. WANG Xiao Xiang is doctor supervisor in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The research interests are Next Generation Wideb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heory, Wireless Position Locating Technology etc.. She was graduated from BIT in 1998, and once was a visit scholar in Austr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 Vienna from 2001 to 2002. Her research is now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863 Program and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with 4 patents and more than 50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area of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MIMO OFDM and Cooperative Position Locating area. 张惠民,男,硕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中国电子学会信息论学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曾任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系主任。1965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长期从事通信网,通信理论方面的研究。负责和参与近十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多项信息产业部、校级资助项目,数十项企业横向项目。多次获得邮电部科技进步奖,全国科技大会、北京市科技大会等多项奖励。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被SCI,EI和ISTP收录近二十篇。

吴晓非,男,1968年出生。工作于信通院先进网络技术实验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6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师从周炯槃先生。此后一直工作于信息工程学院。目前主要研究复杂网络,移动通信和IP QOS领域。

Wu Xiaofei, born in 1968, now is a vice professor of Lab of Advanced Network Technology(ANT). Ph.D in 1996, has been working in BUPT since then. Currently working on complex network, 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IP QOS. 郭莉,女,1968年7月生人, 工学博士。信息理论与技术教研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移动通信、软件无线电、嵌入式系统设计。主持和参加的项目包括国家计委重点项目、北京市科委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 2003年前往德国FH Darmstadt做访问学者,作为中方负责人参与德国教育和科技部支持项目的开发研究工作。多次在国际会议和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为微软全球‘ImageCup’嵌入式系统设计竞赛全球第二名指导教师。获得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为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北京科学技术协会会员。

Li Guo, female, PHD, was born in July 11th,1968. She is the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supervisor of the graduated student in the Research Center of Information Theory and Technique. Besides, she is also the director of the university Teaching Center for Found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xperiment. She is also the advanced member in both China Telecommunication Institute and China Electronic Institute. Her major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oftware radio and embedded application system design. She has undertaken and participated in many projects include the Program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the international joint project, the National 863 Program and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973 Program). She has been a visiting professor at FH Darmstadt,Germany and participated in the 2MN project which was supervisored by German Feder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BMBF)in 2003. So far, She has published over 20 papers in IEEE or others. Awarded the second Place in Embedde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ImageCup Competition, Microsoft Corporation, as the team mentor in 2008. Awarded the title of “Beijing Excellent Youth Teacher” in 1998 and National excellent teaching achievement award in 2008. 张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6年和2001年分别于北京邮电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和工学博士学位。2000年12月至2004年6月在韩国情报通讯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做博士后(Research Fellow)研究。2004年至今在北京邮电大学工作,2006年9月至2008年6月任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2008年7月起任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目前研究方向为:信息编码、3GPP LTE(SAE)演进、移动互联网智能业务开发、宽带无线接入等。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以及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5篇。出版教材、专著、译著2部。

联系方式:010-62283147,zhanglin@bupt.edu.cn http://ant.sice.bupt.cn Prof. Lin Zhang got his BS and Ph. D in 1996 and 2001, both from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UPT), China. He was a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University, Korea from Dec. 2000 to Dec. 2002. He went to Singapore and held a Research Fellow in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gnapore from Jan. 2003 to June. 2004. From June 2004, he works for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s lecturer and associate professor. He is now the deputy dean of Graduate Schoo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His current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information theory, QoS and policy control in networks and mobile Internet. He has published more than 20 papers in IEICE, ETT and Springer journals. Contact: 010-62283147,zhanglin@bupt.edu.cn, http://ant.sice.bupt.cn 罗新龙,男,1972年生,2001年4月于中科院计算数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二级学会仿真算法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兴趣为最优化算法、数值微分代数方程、信号与信息处理、数字图像处理、结构生物信息。以第一作者和独立作者在Optimization Methods and Software,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Journal of Optimiz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Computational Chemistry等国际国内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篇,其中在SCI检索的杂志发表和接受发表的论文4篇。具体发表论文情况见申请人的发表论文部分。以第一作者申请和获得国内授权专利4项(见申请人发表论文与申请专利部分),作为项目的主要参加人员完成数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公司预研项目。

更多其他信息请见个人主页:http:// Kai Niu received a B.S. in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d a Ph.D in signal and information proceesing from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UPT) in 1998 and 2003 respectively. Then he joined the Information Theory and Technique Center, BUPT. Currently he is the associate professor in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BUPT. He is a senior member of Chinese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cross layer optimization, iterative signal processing and cognitive radio. 贺志强,男,硕士生导师,现于北京邮电大学信息理论与技术中心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04年于北京邮电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信息理论、无线通信中的信号与信息处理、无线网络。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及企业合作项目多项。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国家97

3、863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近年来发表SCI/EI检索文章40余篇,出版信息理论与编码方面的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获通信标准提案接受5项。IEEE会员,中国电子学会会员。

曾志民导师组

曾志民,男,1956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下一代通信系统理论与技术研究室主任、责任教授。获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工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邮电大学科技处处长。现任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长期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现主要研究方向为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及新技术,包括B3G/4G系统的关键技术、认知无线电及认知网络理论及技术等。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863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及与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项目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著作4部。现任北京邮电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电子学会高级会员。

Zhimin Zeng, is a professor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at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UPT). He received his Ph.D. degree in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from BUPT. Prof. Zeng is currently the chief director of Next Gene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ory and Technology Laboratory in BUPT, and supervisor of doctoral candidates. He also holds the position as the dean of School of Network Education (Schoo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was once the chief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ivision in BUPT. Prof. Zeng has been engaged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in the field of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many years. He has taken charge of or participated in several national projects, such as the High-Tec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863) Program of China,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programs, Ph.D. Programs Foundat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as well as cooperative programs with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companies. His current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key technology of B3G/4G system,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cognitive radio and network, etc. Prof. Zeng is a senior member of China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member of Chinese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and member of Academic Committee of BUPT. He has published 4 books, almost 100 papers in national or international academic journals and conferences. 冯春燕,女,196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下一代通信系统理论与技术研究室副主任。获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现主要研究方向为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及新技术,包括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空中接口关键技术、无线核心网网络结构及控制策略、认知无线电与认知网络技术等。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以及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项目,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几十篇,出版著作4部。现任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信号处理专家委员会委员。

Chunyan Feng,is a professor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at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UPT). She received her Ph.D. degree in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from BUPT. Prof. Feng is currently Deputy Dean of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BUPT. She has long devoted herself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in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her current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key technology of the air interface in broadb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re network architecture and its control policy, cognitive radio and network, etc. She has led several state-level, ministerial-level and cooperative programs with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companies. Prof. Feng has published 4 books, more than dozens of papers in national or international academic journals and conferences. She is now a member of Signal Processing Committee of Experts affiliated to China High-Tech Industrialization Association. 石晶林,男,1972年生,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1999年获北京理工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博士学位,1999年-2001年为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后。2001年进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现任中科院计算所无线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现主要研究方向为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下一代异构网络智能管理与控制,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空中接口关键技术,以及IPv6和移动IPv6关键技术等。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几十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共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专著两部。现任北京邮电大学兼职教授,IEEE中国分会会员,中国计算机协会高级会员,北京信息通信协会高级会员,国家信标委宽带无线多媒体组宽带无线多媒体通信MAC技术标准小组组长等。

Jinglin Shi, is a professor of the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y (IC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CAS) and a visiting professor at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UPT). He received his Ph.D. degree in Signal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rom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1999 and severed as a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at BUPT from 1999 till 2001. Prof. Shi entered the ICT/CAS in 2001 and is now the Vice Director of Advance Wireless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ICT. His current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network system of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telligen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ignaling system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heterogeneous network, the air interface architecture of 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key technology of IPv6 and Mobile IPv6 Mesh Network etc. As an author of 2 books, and approximately 100 papers in national or international academic journals and conferences, Prof. Shi has led several state and ministerial level projects and owns decades of national invention patents. He is now a member of IEEE China Section, a senior member of Chinese Computer Federation and a senior member of Beijing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and a header of MAC standard team in broadband wireless multimedia group which is supported by National Information Standards Committee and Ministry and Information Industry (MII). 纪阳,男,1972年出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移动生活与新媒体实验室负责人。2002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移动互联网业务与应用、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移动智能终端技术和业务平台技术领域的研究。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欧盟第六框架项目以及与国内外运营商和制造商之间的横向科研项目。 Ji Yang,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at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UPT). Professor Ji received his Ph.D. degree from school of t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t 2002. Professor Ji is now responsible for the Mobile life and New Media Laboratory. His current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mobile Internet services and applications,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technology,mobile terminal technology and service platform,etc. Having taken charge of several national projects, such as the High-Tec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863) Program of China,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Sixth Framework Program(FP6)of EU and research projects of network operators and manufacturers.

裘晓峰,女,1969年出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移动生活与新媒体实验室教师。多年来从事与宽带网络与业务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曾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国家和省部级项目5项,负责企业合作项目多项,获部级科技进步

一、二等奖各一次,发表多部专(译)著,申请专利4项。近几年的主要研究有:分布式网络技术、网络安全、下一代核心网络架构、P2P技术与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等。

Qiu Xiaofeng,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at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UPT). Professor Qiu received her M.S. degree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specialty from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t 1994. Professor Qiu is now working at the Mobile life and New Media Laboratory. Having participated in several national and enterprise projects on broadband networks field and won the Prize of ministry-leve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for two times. Her current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distributed network technology,network security ,architecture of next generation core network ,P2P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mobile Internet technology,cloud computing,etc. 朱新宁,女,1970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下一代通信系统理论与技术研究室成员。分别于1992年和1995年获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通信与信息系统工学硕士学位。长期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现主要研究方向为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及新技术,包括B3G/4G无线资源管理技术、射频测试技术、无线核心网网络结构及控制策略技术等。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以及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项目。

Xinning Zhu,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at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UPT). Prof. Zhu is now a researcher at the Next Gene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ory and Technology Laboratory at BUPT. She received her M.S. degree in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system from BUPT in 1995. She has long engaged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in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her interest is in new technology of broadband wireles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including B3G/4G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RF testing technology and wireless core network architecture and its control policy. Prof. Zhu has also participated in several national projects, such as the High-Tec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863) Program of China,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programs, state and ministerial level programs as well as cooperative programs with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companies. 张同须,男,1964年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兼职硕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下一代通信系统理论与技术研究室兼职教授。1987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无线电工程系,获通信与电子系统工学硕士学位。多年来一直从事大型电信网络的工程设计工作,现致力于IP及宽带移动通信网络的设计和研究工作。曾组织并承担了CHINANET等大型全国性IP骨干网络的工程设计,并编写了有关的技术体制和设计规范,获多个国家及部级奖项,发表数十篇论文,出版两本专著。2001 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工业与信息化部通信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Tongxu Zhang, is a professorate senior engineer. He graduated from the Department of Radio Engineering at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1987 and received his M.S. degree in communications and electronic system. He has been engaged in projects upon designing of large-scale telecom network. Now he commits himself to the design and research on IP and broad b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He has taken charge of or participated in the design of large-scale national IP backbone networks such as CHINANET and produced associated technical scheme and specification. He has won many national and ministerial-level awards, published dozens of papers and two books. From 2001, he began to take the State Council Government Special Allowance. Prof. Zhang serves as Vice-president and Chief Engineer of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Visiting Professor of Next Gene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ory and Technology Laboratory in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 member of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mmittee of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徐强,男,1977年生。副教授,兼职硕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下一代通信系统理论与技术研究室兼职副教授。分别于1997年和2000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获电信工程学院工学学士学位和工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获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超大规模片上系统的设计、调试与测试。目前已在上述领域于重要的国际期刊、高质量的国际会议上发表多篇文章;获2004年欧洲设计自动化与测试大会最佳论文奖。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副教授,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大学导师制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摘 要:为进一步了解云南省大学生创业现状,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创业学生、创业教育的教师和政府部门的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了当前大学生创业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促进云南省大学生创业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云南省;大学业;创业现状;对策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向,高校在校人数的不断增加,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创业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云南省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工作,几年来大学生创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为进一步掌握云南省大学生创业现状,课题组对云南省高校在校大学生、创业学生、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和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掌握了云南省大学生在创业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解决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大学生创业工作取得的成效

1.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2012年,云南省高校应届毕业生达12.79万人,2013年达13.8万人,今年约有15.4万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加上往届未就业毕业生,共有超过18万名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1]。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自主创业成为了缓解就业压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据统计2012年全省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数为1 119人,2013 年全省创建大学生创业园区55个,入驻项目600多个,通过“贷免扶补”政策扶持了4 926名大学生创业,带动14 788人就业,创业扶持比例达8.2%[2]。由此可见,创业对缓解就业压力,为大学生提供展现自我、实践梦想、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创业精神

创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创业者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较高综合素质能力。作为创业的主体—大学生,通过参加创业与创业实践活动,能充分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积极调整心态、培养自立自强意识、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开拓进取的精神,同时在创业过程,能不断发现自身不足,并通过自主学习、参加各种培训的机会来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创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要。因此,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活动的锻炼,不仅使自身素质得到了提高,能力得到了提升,也使自己的梦想得到实践。

3.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云南省高校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广泛开展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大学生创业活动,并利用舆论手段、如网络、广播、手机微信平台、报刊杂志等形式宣传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典型案例和事迹,并將那些成功创业的企业家、大学生请进学校、走进教室,与大学生面对面共同分享他们创业、成长的经历,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何为创业,如何去创业。其次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2009年云南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贷免扶补”政策,将高校毕业生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提至10万元,减免相关税收,免担保,免利息,提供咨询、创业培训、创业导师和跟踪服务帮扶等。这些创业政策、创业活动,为大学生创业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创业氛围、政策保障和平台。

二、云南省大学生创业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创业教育有待进一步完善

自2009年开始,云南创业教育有了较好的发展,特别是KAB创业教育课程的实施,培养和锻炼大批有意创业的大学生。

目前云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有以下几种形式:(1)创业培训和创业课程。为激励大学生创业热情,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开展了创业培训和指导,并将创业教育纳入到学校教学计划中,将就业形势分析、职业生涯规划、素质能力测评、就业观念教育、就业心理引导、择业求职技巧与创新创业教育等内容有机统一起来。(2)大学生创业大赛。通过开展“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赛、职业生涯设计大赛、邀请一些优秀企业家及成功创业的大学生到校为大学生作报告来引导大学生敢于创业、勇于创业。(3)大学生创业基地和孵化基地的建设。通过创业基地的建设,使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得以实践,提高动手能力。

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不足:(1)创业教育未完全纳入到教学实践环节中。目前,云南省各高校开展了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但因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际动手能力,因而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只停留于理论层次上。(2)创新创业大赛局限于纸上谈兵。开展大学生创业大赛有利于锻炼、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但目前大多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方案局限于纸上谈兵,没有太多的可操作性。(3)师资力量薄弱。云南省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为兼职教师,极少部分为专职教师,有过创业经历或企业工作经历的占极少数,因此这种参差不齐的师资力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2.创业精神有待进一步提高

所谓创业精神是指以创新精神为指导把创新观念转化为创新实践蓝图的思维操作意识[3]。云南省大学生在创业精神上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创业积极性不高。云南大学生对创业热情普遍不高,创业观念还未深入人心,社会、家庭和大学生对创业还存在一定的误区。(2)创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云南大学生创业存在成功者少,失败者众,典型少的现象,归根到底与大学生创业能力有很大关系。(3)创业意志不坚定。创业过程是一个极其漫长、艰苦的过程,它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但一些大学生缺乏这种吃苦耐劳、坚定不移的意志。(4)创业心理不成熟。纵观云南省大学生整体创业精神,普遍存在承受创业压力、承担创业失败方面的不足,因此很多大学生不愿不想去创业,而愿意追求或守着一份安稳的工作。

3.创业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近几年来,国家、云南省政府和各高校纷纷出台了一些鼓励、扶持大学生的创业政策,但这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不足:(1)创业政策宣传力度不够。据调查,在校的很多大学生虽然知道在校期间可以创业,但对政策并不是很清楚,在问及你是否了解目前云南省的大学生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时,8.5%的是很清楚、30%的一般了解、61.5%的不太了解,由于对创业政策的不了解,使一些有意创业的大学生因资金、技术等望而止步。(2)创业政策执行力度不强,创业服务不到位。虽然在国家、云南省层面一再强调要高度重视、大力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并出台了相关的优惠政策,但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部分政策执行不到位、创业配套服务未跟上。

三、促进云南省大学生创业的相关建议

1.转变观念,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认为大学生毕业面临的是就业、考事业单位、公务员、进国企而不是创业;学校在培养学生时,注重的是就业培养,而不是创业培养,致使社会、家人、朋友、亲人对大学生创业的不认同、不理解、不支持,因此为给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学校应注重创业就业教育,积极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并根据学校基本情况、大学生特点,开设相应的创业教育课程,创业培训课程、各类型的创业讲座和积极推进创业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并建立有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帮扶机制。其次社会要充分利用媒体优势,挖掘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典型案例,做好宣传工作,给大学生树楷模、树典型。作为家人、学校应给予充分的关心、关怀,鼓励大学生创业、勇于实践梦想、敢于创新、挑战自我。政府应根据大学生创业特点,出台、调整创业政策,加大创业扶持力度,为大学生创业搭建平台。

2.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大学生创业质量

大学生作为创业的主体,其综合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创业成功与否。因此,作为大学生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好职业规划,找准发展方向,分析自身不足,利用参加培训、创业实践活动和选修相关课程来提升综合能力;其次学校要勇担当重担,做好大学生创业教育,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展相应的培养、培训、创业指导和帮扶工作,帮助大学生解决在创业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和困惑。

3.完善、落實好大学生创业政策,加大创业扶持力度

为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创业、提高创业率,政府、学校和社会要各司其责积极做好创业政策的宣传、落实和服务工作,把党和国家关于大学生创业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为有志创业的大学生搭建平台、开通渠道,圆创业梦。

4.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广泛开展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业精神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大学生创业的内部动力基础[4],它是一种思想意识教育,只有通过创业教育唤醒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才能激发大学生创业激情[5]。为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激情,高校应适时调整大学生创业课程,并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丰富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其次也可以聘请学术界、企业界、管理咨询界、风险投资界等领域的专家任本校讲师,充实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丰富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和形式;最后各高校要积极与一些资金实力雄厚、企业文化环境较好的企业合作[6],建立创业实践基地,并推荐符合条件的创业大学生到创业基地进行实践,为大学生创业搭建实训平台,通过这种实践活动激励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提升大学生创业精神。

参考文献:

[1] 徐前,朱红霞.2014年云南省超过18万名高校生需要就业[N].云南日报,2014-03-26.

[2] 代基凯,马粒.创业现状稳步推进,我省高校毕业生去年创业比例破8%[N].春城晚报,2014-03-24.

[3] 钟玉泉.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5):151-153.

[4] 杨邦勇.构建中国大学生创业政策支持系统的理论思考[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0,(2):104-108.

[5] 陆松福.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途径探讨[J].才智,2013,(18):253.

[6] 张国艳.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及对策[J].学理论,2013,(36):305-306.[责任编辑 吴 迪]

大学导师制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主要学术兼职:

1.全国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委员会副理事长

2.湖北省教育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3.湖北省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委员会 副理事长

4.湖北省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常务理事

一、主持的科研项目和获得经费情况

1.蒲蕊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校长胜任能力模型研究”,课题经费2万元,起讫时间:2009—2011年,项目批准号DHA090168

2.蒲蕊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政府管理教育模式转型的背景、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经费5万元,起讫时间:2006—2009年。

3.蒲蕊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制创新研究”,课题经费9万元,起讫时间:2010—2012年,项目批准号10YJA880114。

4.蒲蕊主持,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经费2万元,起讫时间:2009—2011年。

5.蒲蕊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政府与学校关系的重建——一种制度分析的视角”, 课题经费3万元,起讫时间:2006—2007年。

6.蒲蕊主持,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政府与学校关系的重建”,课题经费3000元,起讫时间:2006—2008年。

7.蒲蕊主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重点专项课题,“中美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模式比较研究”,后期资助,起讫时间:2009—2011年。

8.蒲蕊主持,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自主科研项目,“校长领导能力结构与发展模式研究”,课题经费2万元,起讫时间:2009—2011年。

9.蒲蕊主持,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70后”学者项目,“中国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研究”,课题经费4万元,起讫时间:2010-2013年。

10.蒲蕊主持,武汉大学海外人文社科项目,“欧美国家教育体制改革中的若干焦点问题研究”,课题经费5000元,起讫时间:2010-2012年。

11.蒲蕊主持,武汉大学校级课题“研究生教育弹性学制研究”,课题经费1万元。

二、出版的著作

1.专著:《政府与学校关系的重建——一种制度分析的视角》,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专著:《当代学校自主发展:理论与策略》,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著作:《教育行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著作:《教育学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参编著作:《教育体制改革攻坚》,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版

6.参编著作:《教育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三、发表的论文

1.师生交往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层意义(独撰),《教育研究》(权威期刊、学校奖励期刊)2002.1(中国教育报2003.3.22转摘;中国教育学科发展报告(2002)转摘)。

2.经合组织国家教育改革中的放权及其启示(独撰),《教育研究》(权威期刊、学校奖励期刊)(CSSCI)2005.1

3.评估型政府与公共教育体制改革(独撰),《教育研究》(权威期刊、学校奖励期刊)(CSSCI)2006.6

4.教育行政的伦理精神(独撰),《教育研究》(权威期刊、学校奖励期刊)(CSSCI)2007.7,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 2008.1 全文转载

5.政府与学校关系的重建——一种制度分析的视角,《教育研究》(权威期刊、学校奖励期刊)((CSSCI),2009.3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校管理2009.5 全文转载

6.对学校属性的思考(独撰).国外学术期刊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2006.4

7.中国政府与学校关系的现状与困境研究.国外学术期刊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2008.7

8.义务教育供给中政府的责任.(独撰)国外学术期刊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2009.6

9.自主与开放:对教育学学科重建的思考(独撰),《教育研究与实验》(CSSCI)2006.1

10.公共利益:公共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独撰),《教育研究与实验》(CSSCI)2007.1

11.对西欧高等教育改革中“评估型政府”的思考,《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06.1

12.教育与生活(独撰),《教育研究与实验》(CSSCI)2001.2(中国教育学科发展报告(2001)转摘)

13.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学制改革及其启示(独撰),《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CSSCI)2006.1

14.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中政府的角色与作用(独撰),《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CSSCI)2007.3

15.教育政策选择与制度创新的公平价值取向(独撰)教育研究与实验(CSSCI) 2008.8

16.学校绩效管理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2010.2

17.在班级中建立本真意义上的班级集体(独撰),《教育评论》(CSSCI)2000.4

18.教育体制改革的公共利益取向,第二作者,《中山大学学报》CSSCI)2008.

419.自主发展:当代学校发展的走向(独撰),《中国教育报》2004.9.,核心

20.有效的学校改进:一种实施策略的视角.教育科学研究.2010.3,全国中文类核心。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校管理2010.7全文转载。

21.对学习型组织理论在教育领域中运用的反思(独撰),《教学与管理》2005.5,全国教育综合类核心

22.当代中国学校自身存在价值取向的思考(独撰),《教育探索》2003.1,全国教育类核心

23.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独撰),《教学与管理》2006.1,全国教育综合类核心

24.政府与学校关系的重建——一种制度分析的视角,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校管理2009.5 全文转载

25.教育行政的伦理精神(独撰),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 2008.1 全文转载

26.认识学校的自主性 发展学校的自主性(独撰),《宁波大学学报》200

3.5

27.我国落实教育科教兴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基本实践模式(独撰),《现代中小学教育》2000.4

28.论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独撰),《现代中小学教育》2000.4

29.行动研究:教师成为教育变革主体的有效途径(独撰),《中小学英语教育》2006.9

30.大学自主创新与跨学科人才培养(独撰),《高等教育创新与跨学科人才培养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1.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中政府作用(独撰),《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国际学术会议,2006.11

32.研究型大学国际化:中国的实践与经验,《高等教育国际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国际学术会议,2009.11

33.义务教育质量与绩效责任制度,全国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11

34.Equity Value-orientation of the Education Policy Choice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Reformation Practice and Challenges Faced of China’s Compulsory Education(独撰),“Gaining educational equity around the world”,国际学术会议论文,2008.3

(35)有效的学校改进:一种实施策略的视角,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校管理2010.7 全文转载

四、奖励

1.论文“论教育行政的伦理精神”,于2011年获得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论文“师生交往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层意义”,于2004年获得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3.专著《当代学校自主发展:理论与策略》,于2007年获得武汉大学第十一届(2004-2006)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4.专著《当代学校自主发展:理论与策略》,于2008年获得湖北省第五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5.2009年9月获得“武汉大学优秀教师”的称号。

6.专著《当代学校自主发展:理论与策略》,于2009年获得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首届优秀学术著作奖二等奖。

7.课题《中美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模式比较研究》成果,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研究成果奖三等奖。

五、国际学术会议与对外交流

1.2007年10月到2008年10月,作为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公派访问学者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访问交流。

2.2005年3月,赴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访问交流。

3.2008年3月参加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召开的主题为“增进世界教育公平”的国际比较教育会议,提交了会议论文,并做了题为“Equity Value-orientation of the Education Policy Choice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Reformation Practice and Challenges Faced of China’s Compulsory Education”的报告。

4.2008年4月,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邀请,做了题为“Changing Government-School Relationship in Chinese Education”的学术报告。

5.2006年11月,参加在中国宁波召开的主题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国际会议,提交了“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中政府作用”论文,论文被收入到《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6.2009年11月,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中山大学的邀请,出席在广州召开的主题为“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机遇与挑战”的国际会议,并做了题为“研究型大学国际化:中国的实践与经验”的大会主题发言。

上一篇:德庆县渡口渡船安全范文下一篇: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