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施工论文范文

2023-09-16

现场施工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施工 机械设备管理

现在越来越多的施工单位都对设备管理重视起来,通过加强设备管理来控制施工成本。下面笔者就以所在项目部为例,简单分析一下设备管理的重要性。项目部固有大型施工设备有:两台HZN60拌合楼,一台HZN90拌合楼,两个稳定土拌合站,一个小型碎石厂,两台40轮胎式装载机,一台50轮胎装载机,四台250KW发电机;外租大型施工设备有:三台220挖掘机,三台混凝土泵车,十五台混凝土运输车,吊车十余台。设备正常维修保养费用每年大约需要十余万元,设备租赁费每月一百余万元,再加上设备油耗,光设备方面的开支就已经占了项目部开支的很大一部分,所以如何管理这些设备以达到满足现场施工需要跟节约施工成本目的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建立完善设备管理制度

根据设备类型具体制订相应的设备管理制度,一般包括:定人定机制度、设备使用制度、设备交接班制度、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1.1 定人定机制度 ①设备操作人员由设备部造册登记,设备部应掌握各类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操作水平。②为发挥设备的最佳效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根据项目部设备管理规定,实行定人定机,责任到人。③实行操作人员培训上岗制度,上岗人员必须熟知本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④对有双班工作的设备,必须明确主、副操作员,主操作员为第一责任人,负责对副操作员的操作指导及设备的维修、保养管理。⑤对工作业绩突出的操作员进行精神、物质方面的奖励,对工作失误或造成损失的操作员按照项目部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1.2 设备使用制度 ①根据施工现场要求,合理配置机械设备。②对全体设备管理及操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安全教育,监督操作规程、管理制度的落实。严禁违规违章操作设备。③严格执行设备使用的“四定”制度,即定人、定机、定岗、定责。④对设备使用单位的“三好”要求:管好设备,用好设备,维护好设备。⑤对操作人员基本功的“四会”要求:会使用,会维护,会检查,会排除故障。⑥设备操作者的“五项纪律”:a定人定机,持操作证操作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b经常保持设备整洁,按规定加油,保证合理润滑。c遵守交接班制度。d管好工具、附件、随机资料,不得遗失。e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检查,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检查处理。⑦严格按《使用维护说明书》中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执行。

1.3 设备的交接班制度 ①下一班操作人员须提前30分钟到位,上一班操作人员为下一班人员说明设备运行现状,并填写《交接班记录表》。②上一班操作人员必须把设备完好无损地交接给下一班操作员,若有故障应详细交代故障原因及部位给下一班操作员方可离开,必要时应协助处理故障。③下一班操作员接班后要先进行保养、试听,确认设备完好方可操作运行。

1.4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①根据设备性能及现场施工情况编制设备维修保养计划,要严格按照维修保养计划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②合理安排设备维护、保养时间,尽量避免与使用时间相冲突,充分利用工作间歇时间进行保养。③采取视情维修和预防维修相结合的办法,适时安排设备检修并填写《设备维修记录》,严禁设备带故障作业。④定期对设备整机进行检查和保养,并填写《设备定期维修保养记录》。⑤设备维护的四项要求是:a整齐: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齐,设备零部件及安全防护装备齐全。b清洁:设备内外清洁,无碰伤,各部位不漏油、不漏水、不漏电;垃圾清扫干净。c良好:按时加油、换油,油质符合要求,油壶、油枪、油杯、油嘴齐全,油线清洁,油标明亮,油路、气路畅通,不漏油、漏气。d安全:实行定人定机和交接班制度;掌握设备构造,根据规定科学操作、细心维护,监测状况,预防事故。

2 重点落实设备维修制度

设备维修的基本内容包括:设备维护保养、设备检查和设备修理。

2.1 设备维护保养 坚持“十字作业法”,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十字作业法,即“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具体来讲,就是保持设备整齐、清洁,实时关注其运行状态,及时紧固松脱的零部件,定期查看其润滑状态,并对活动部分的间隙进行适当调整。维护和保养工作虽然看似无关紧要,但是关系到设备的服务年限。按要求定期养护设备,不仅能确保设备有良好的使用状态,也可以延长设备的服务年限。根据养护工作的难易程度和工作量多少,一般可分为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和三级保养等。日常保养、一级保养通常由普通工人完成。二、三级保养则要专业的维修工来完成。日常保养:通常也叫做“例行保养”。此类养护多在设备外部进行,且工作量不大。比如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润滑,查看零部件是否完好无损,及时紧固易松脱的零部件等等。一级保养:清洁、润滑,紧固零部件,调整部分元部件。二级保养:内部清洁、润滑,局部解体检查和调整。三级保养:解体检查和调整设备主体部分,及时更换老旧或过度磨损的零部件,同时测量、鉴定和记录主要零部件的磨损情况。

2.2 设备检查 设备检查,即量测并校验设备的运行状态、工作精度、磨损或腐蚀程度,全面掌握机具设备的技术参数、磨损情况,排查隐患,维修前做足事前准备工作,以缩短维修时间,提高维护质量。检查模式通常有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两种。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日常检查,并且按规定加强日常养护,以及时发现设备异常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养护工作。专业维修工负责定期检查,但是也需要操作人员的配合。通过定期检查,全面了解零部件磨损情况,由此判断是否有维修的必要。

2.3 设备修理 设备修理是指对设备日常运行或因人为误操作造成设备损坏、精度劣化等进行修复。通过修理,及时将老化、腐蚀和磨损的零部件换掉,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性能。设备的修理和养护是设备维修的不同方面,二者的工作范围不同,因此要区别对待。维修部门要综合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因素,严格按操作规范将这两方面的工作做好,以便相互配合、相互补充。①设备修理的种类。根据修理范围、时间间隔和费用开支情况,通常将设备修理分为小修理、中修理、大修理三种模式。a小修理。小修理,就是只修复、更换部分磨损快和使用期限等于或小于修理间隔期的零件,调整设备的局部结构,以保证设备能正常运转到计划修理时间。小修理的特点是:修理次数多,工作量小,每次修理时间短。b中修理。中修理是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修理或更换部分主要零件与基准件,或修理使用期限等于或小于修理间隔期的零件;同时要检查整个机械系统,紧固所有机件,消除扩大的间隙,校正设备的基准,以保证机器设备能恢复和达到应有的标准和技术要求。中修理的特点是:修理次数较多,工作量不很大,每次修理时间较短。c大修理。大修理指的是通过更换,恢复设备主要零部件、设备原有精度、使用性能及生产效率而进行的全面修理。一般来讲,大修理的工作量大、每次修理时间长,但是修理次数少。②生产维修。生产维修是为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服务于企业经济发展的设备维修模式,它参照设备的重要性确定合适的养护方法,重点设备以预防维修为主,事后修理几乎不影响生产经营秩序的设备。这种维修模式不仅可以集中全力处理重要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也有助于节约维修费用,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 提高设备利用率有效节约施工成本

设备利用率是指每年度设备实际使用时间占计划用时的百分比。是指设备的使用效率。是反映设备工作状态及生产效率的技术经济指标。对施工企业来说,施工设备的利用率关系到工程施工进度,而施工进度的快慢又直接影响到施工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的措施如下:①对公司固有设备落实维修保养制度,保障设备完好率的同时延长实际使用时间。②对租赁设备督促维修保养,保障设备使用状况良好,延长实际使用时间。③根据施工现场合理配置施工设备,就近调动,省时省油。

4 结束语

设备管理对施工企业来说,现在乃至将来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以上仅是笔者在工作中借鉴总结的一些设备管理见解,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赵艳萍,姚冠新,陈骏.设备管理与维修[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1月1日.

[2]王晓东.浅谈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J].山西建筑,2011(07).

[3]《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手册》(修订本)[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2.

现场施工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施工现场价格签证。在对当前施工现场价格签证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加强施工现场价格签证控制的组织、技术、经济、合同措施。

【关键词】施工现场;价格签证;造价控制

0.前言现场签证是指施工图及施工图预算以外,在施工过程中因工程实际需要而必须发生的各项工程及其耗用的工料和其它费用的证明文件。 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造价控制,除设计阶段外,在施工阶段如何有效进行工程施工现场签证价格的控制,是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各级管理部门和建设项目业主比较关注的问题。由于施工过程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按现行的预算加签证法及合同价增加法都不能将工程造价完全包干,现场签证在所难免,其项目主要有:施工图预算所列分项工程量与实际完成的分项工程量不相符而需要增加或减少的工程量量差;工程施工中发生地质条件变化、发现地下构筑物或文物以及非人为因素造成承包商的损失;由于非承包商原因造成的工程返修、加固和拆除的费用;非承包商原因造成的停工、窝工、机械停置、材料多余积压和不足而导致承包商的损失;超出一般施工条件的特殊技术措施费;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导致工程损害后的清理修复费用等。实施中一般由承包商详细作好记录,并由业主代表签字认证,以此作为办理结算的原始依据。

1.施工现场签证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现场工程量计价签证人员对造价管理控制意识淡薄现场业主代表不重视现场签证,缺乏造价管理控制意识,有的对签证工作既不负责任也不认真,未经核实就随意签证,往往因签证内容与实际不符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1.2现场计价签证人员对定额费用组成缺乏了解现场签证人员不了解定额费用组成,对定额中的各项费用项目的概念混淆不清,有些签证把材料按市场价签证并列入直接费,这是不允许的。此外签证单中的资料记载不详,含糊不清,摸棱两可,计算费用的依据条件不足,无法计算应发生的费用。俗称无法操作或操作性差。1.3对设计缺乏有效约束有的图纸节点设计不够详细,做法说明不够全面,设计过于粗糙,局部用料计算不合理,设计环节经济控制深度不够,难以进行多方案论证。设计管理力度不够,存在大量先施工,后出联系单现象,资料中反映设计人员仅作签名,无相关意见。另外,设计过分考虑了建筑物整体外观形式的美观,未考虑整个工程的节能情况,因此给签证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施工单位提出许多问题,只考虑用料越来越好,未考虑成本核算。但如在设计变更作适当调整也可有效地避免现场签证事件的发生,从而节省工程造价。1.4同一工程内容签证不可重复此类签证尤其在修改或挖运土方的工程中较为多见。

2.如何有效完善和控制现场价格的签证2.1组织措施建立机构,制定制度和运行机制,明确监督和控制人员任务和职责,不断完善项目管理组织保证体系,业主项目管理班子应对项目的投资控制方面进行跟踪管理。要达到有效控制,必须不断提高签证人员的业务素质,在运用组织措施时,应处理好以下几点:(1)现场签证必须有三方主体(业主、监理、施工)代表签字,对于签证价格较大或大宗材料单价,必须加盖公章。(2)凡定额及有关文件中已有规定的项目,不须再另行签证。(3)现场签证的内容、数量、项目、原因、部位、日期、结算方式、结算单价等要明确。(4)现场签证一定要及时,不应拖延到结算时才补签,对于一些重大的现场变化,还应及时拍照或录像,以保存第一手的原始资料。(5)签证要一式五份,各方至少保存1份原件,避免自行修改,为结算时提供真实可靠的凭据。(6)签证单位应编号归档,在送审时,统一由送审单位加盖“送审资料”章,以证明此签证单由送审单位提交给审核单位的,避免在审核过程中,各方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补交签证单。2.2技术措施技术措施是多方面的,主要是重视抓好四个环节:2.2.1限额优化设计环节技术联系单是施工图设计或施工组织设计的补充,因其有时涉及的价格数额较大,故绝对不可忽视。对一些重大的设计或施工设计的修改要限额优化,应首先征求业主单位的同意,必要时应组织论证,寻求通过完善设计,并从施工、材料、设备、管理等多方挖潜以节约工程费用。2.2.2材料采购环节材料设备采购要“货比三家”,以质量价格比选定供应方。2.2.3工程延误环节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实际施工进度,工程主要材料、设备进退场时间及业主原因造成的延期开工、暂停开工造成工期延误的签证,在建设工程结算中,同一工程在不同时期完成的工作量,其材料价格也不同,工程量的增加是否对工期产生顺延要明确以免在结算时发生扯皮现象。2.2.4隐蔽工程环节投资控制在实施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过程中,尤其要把好隐蔽工程量的签认关。隐蔽工程签证是指施工完以后将被覆盖的工程签证。此类签证资料一旦缺少将难以完成结算,因此,应特别注意搞好以下几方面记录:①基础换土、回填,材质,深度,宽度记录;②基坑开挖验槽记录。只有这样,才能使隐蔽工程签证及时和真实。2.3经济措施工程施工期间,由于场地变化、业主要求、环境变化等可能造成工程实际造价与合同造价产生差额的各类签证,主要包括业主违约,非承包商引起的工程变更及工程环境变化,合同缺陷等。因其涉及面广,项目繁多复杂,要切实把握好有关定额、文件规定,尤其要严格控制签证范围和内容。对已完工程计量,支付款复核,进行投资计划与实际值比较,造价控制分析和预测,排除投资风险,力求使工程实际投资不超过计划投资。2.4合同措施合同措施着重要抓以下几点:(1)按合同条款支付时,要防止过早过量签证,对合同变更补充协议签认要严慎,工程技术单签证要依合同相关条款来衡量,相互制约,预防无限扩大。(2)设计变更或施工图有错误,而承包商已经开工、下料或购料。此类签证只需签变更项目或修正项目,原图纸不变的不要重复签证,已下料或购料的,要签写清楚材料名称、半成品或成品、规格、型号、数量、变更日期、运输情况、到场情况、有无回收或代用情况等。(3)停工损失。其包括由非承包商责任造成的停工或停水、停电超过规定的时间范围;对造成的窝工、材料租赁、机械租赁等停工的损失;由于业主资金不到位,致使长时间的停工造成的损失。双方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内以书面形式签认停工的起始日期,现场实际停工工日数与工日单价,现场停工机械的型号、数量、规格、单价等,租赁内容、数量、单价等,并列明细表。对于间接费定额已明确规定的,不要再另行签证。对于定额没有规定,如何界定和补偿,应根据不同的工程实际情况或参考相同类定额和有关规定来作补偿。总之,对现场签证价格有效的控制看似简单,其实也并不简单,整个控制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签证控制是关键,创造适宜的条件,合理确定管理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切实从具体工作做起,规范现场签证,做到事前控制,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廖文伟.论现场签证管理[J].工程造价管理,1999,(4).

[2]王英.施工现场签证的管理[J].四川工程招标与造价信息,1999,(10).

现场施工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建设项目现场管理难度较大,要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经济效益,提高社会效益。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不仅复杂繁琐,而且劳动密集,涉及面广,这对施工单位及其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管理水平和思想观念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本文将分析建设项目现场管理的意义,总结建设项目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提高建设项目现场管理的效果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问题;对策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0.038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住宅建筑业的发展越来越快。房屋建筑工程中最关键的部分是施工现场的管理。在住宅建设过程中,施工现场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和系统的工作内容。项目管理人员通过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合理有效地评价施工的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度,并能与现场有关负责人进行沟通,以便对施工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保证保障房建设高质量完成。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意义

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有以下三点:一是能保证施工现场工作秩序。高效的现场管理制度和手段可以监督施工进度和原材料管理,既能降低施工进度延长的概率,又能保证原材料的科学使用和管理,最大限度地优化施工现场的安全。同时,施工现场要随时保持干净整洁,这样才能保证施工设备进出的畅通,防止对施工现場周边生态环境造成过大破坏,这是现场管理的重要内容。二是可以提高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始终实行质量控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机制,突出施工现场质量监督的重要性,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督管理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闲工”,增加前期成本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减少施工原材料的使用,实现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最大化,防止因现场管理不善造成工期延长或抢工,削弱安全管理和成本管理能力。三是维护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生产。由于施工现场涉及的施工作业种类多,大部分时间需要进行联合作业,容易发生各种安全事故,如高空露天作业、施工人员素质和流动性差、施工设备管理等。因此,必须加强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能力,扼杀安全事故的萌芽,按照施工前签订的合同开展工作,确保施工单位的工程效益。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常见问题

2.1质量管理存在问题

土建施工的质量影响整体工程的质量,因此也会对工程效益带来影响,而施工过程所面临的各项影响因素又导致质量问题频发,因此控制质量问题成为了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重点环节。质量管理实际上也和施工规划以及安全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土建施工期间,施工人员若未能按照施工图纸开展作业,或图纸制定本身存在不合理现象,那么施工流程以及操作、技术工艺等都会受到影响,无法满足施工既定的质量要求。同时对于建筑质量来说最大的影响因素便是材料与人员两大因素,材料的质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材料的强度、大小、规格等都会决定建筑构件的质量,而人员的操作水平、质量意识也都决定了施工流程和是否出现操作失当行为。在现场管理中,如物料管理、材料进场检查、人员配置等都涉及到了材料与人员因素,若现场管理存在缺失,那么材料的使用管理和人员的操作规范都会存在监管力度不足的问题。

2.2人员安全意识不足

安全与质量是建筑工程领域亘古不变的话题,也是工程获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基本的要素,但实际上,由于土建工程周期较长,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即便我国针对建筑领域实行了多项有关安全管理的制度与法规,也明确了建筑施工企业的法律义务与责任,但实际上安全隐患一直都存在。目前部分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在管理制度和开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法治观念薄弱、安全意识不足等问题,尤其是现场管理方面,由于现场施工操作、材料存放、设备运行与存放等方面存在的不合理性,在施工现场便埋下了各种隐患,并且施工技术流程也未能严格遵守,导致土建施工质量无法保障的同时产生安全隐患,甚至引发重大安全事故。

2.3现场管理系统不够完善

对于部分建筑企业来说,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体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导致现场监督机制也存在各种问题。同时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也不尽人意,导致管理人员自身便产生了消极的工作调度,责任心不强,对于现场管理工作也不再高度关注,甚至导致现场管理工作常常流于形式,导致土建施工的质量也受到严重影响,对建筑工程的稳定开展也造成了许多不便,出现各种质量隐患。在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方面,网络技术的普及程度仍然不足,多数项目在现场管理上依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手段较为滞后,并且多数工作也往往处于经验式管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模式缺陷渐渐浮现出来,已经难以适应人们对于建筑施工越来越趋于多元化的需求,新技术和新理念的研发也使得传统管理模式无法有效发挥其作用,在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无法进步便是最大的退步,因此工程现场的质量与安全都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2.4现场建设垃圾管理缺失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建筑垃圾可能会对周边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因此不管是土建施工的废料还是废水都要进行妥善处理。在现场管理建筑垃圾管理方面,部分建筑企业未能充分重视,也没有明确现场管理人员的这方面职能与责任,导致施工现场造成了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不利于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多数企业在现场垃圾管理方面都处于一种较为混乱的局面,垃圾处理具有较高的成本,原本施工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若存在不足,那么为了避免超支投入的现象则会选择避而不见,而业主方也难以主动投入资金处理建筑垃圾,导致现场建设垃圾的管理工作“无人认领”。同时,土建施工的劳作人员多为农民工,流动性较大且文化水平平均较低,而多数企业并不会针对流动性较大的施工人员展开针对性培训,因此这些人员虽然从事施工建设作业,但在理念和意识水平上仍处于传统思维层面,甚至根本不了解绿色施工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上企业对于现场垃圾管理的管控缺失,导致垃圾管理工作存在严重缺失。此外,针对土建施工建设垃圾的管理与处理涉及到了多个部门,如设计部门、运输部门、政府环保部门等,其中若未能做好多方面的协调工作,那么建筑垃圾的管理便难以充分落实。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策略

3.1加强土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控力度

其一,施工企业需要建立正确的质量意识,通过培训或管理工作加强现场所有人员的责任意识与质量意识,并利用各种约束性制度来规范自身的内部管理,如监理部门和设计部门、施工部门、业主需要签立协议,做好监督,针对施工设计规划方案进行严格审查,保证图纸内容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施工技术方案也要进行审查,若其中出现模糊不清的内容都不能予以通过。在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出现变动时,必须要及时通报各个部门,并重新制定施工方案,在修订版的施工方案通过审核后正式投入使用。施工开展期间,各施工方都要密切配合,确保现场施工的有序化运作;其二,施工材料的严格管理。材料管理多体现在采购、保存、使用三个关键点,在材料的采购上,需要确保材料的质量能够满足具体要求,并保证生产厂家具有资质。在材料的管理存放上需要做好进出库管理,材料的进库与出库都要进行记录,从而明确材料的具体流向,并且保证存放环境的合理性,避免材料出现浸水、锈蚀等问题。在材料的使用上也要通过现场管理工作严格控制,材料的进场需要再次进行质量检查,材料的使用也要进行监督;其三做好材料的维护保养工作,避免材料在运输及存放期间存在的损耗,建立材料监管制度,针对材料的存放与使用提供可靠的保障。

3.2提高土建施工部门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

在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期间,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都是加强现场管理力度的重要途径,施工企业若想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实现质量与安全两个目标,便需要对现场管理工作进行全面优化,不断提高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識,确保工程的稳定开展。而若想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及责任意识,便需要从管理人员的方向着手,帮助管理人员明确土建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提高其重视性,并明确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各项要求以及管理要求,同时提高现场管理人员本身的监管力度,才能实现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水平获得切实性的提升。责任意识对于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来说至关重要,对于管理人员来说,责任意识是推助其重视现场管理、规范开展现场管理的重要条件,因此施工部门需要同时培养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可以通过责任制度的落实来实现,将施工中的安全责任细化到个人,保障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综合质量以及工作积极性,在施工开展前需要结合施工规划方案来组织土建施工的具体流程,做好施工记录工作,进一步规避施工期间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

3.3构建完善的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系统

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设计到各个部门的人员、设备、材料等,而这些条件对于工程的顺利实施,以及工程的开展质量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针对这几项条件的现场管理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为了进一步加强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力度,保证施工的有序化开展,在施工期间需要建立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系统,利用施工现场管理系统来根据岗位分配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明确各个人员的职责,通过这一方式能够提高各部门人员的积极性,而施工现场管理也能快速找到施工问题的起因,从而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性与针对性,也能避免责任相互推诿等问题。

3.4提高现场建筑垃圾的管理力度

虽然看起来土建施工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在管理与处理方面显得十分“棘手”,但改善建筑垃圾管理的不足,并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从建筑垃圾的源头上着手,通过降低垃圾的排放量来降低垃圾管理成本,在设计发那面进行优化,特别是施工技术工艺上,尽可能地降低垃圾排放,提高材料利用率,或将建筑垃圾进行再次利用,在减少垃圾处理成本的同时也避免了对环境带来的危害。在材料管理方面,需要秉承用多少报多少的原则,进一步避免材料使用期间产生废料等现象,并且也能规避材料多报少用带来的成本额外增加现象,以及建筑材料堆积损耗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在施工期间,需要进一步提高材料利用率,如喷淋养护用水便可以循环利用,降低废水的产生,而钢筋废材能够通过加工作为定位筋使用,实现肥料的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所剩余的混凝土可以用作小构件的加工,如水泥盖板等,能够降低环境污染。还可以对建筑材料进行优化设计,提升材料的使用寿命,降低损害也降低污染。

对于土建施工来说,施工工艺的优化也能起到良好的降低废物效果,结合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来选取合理的弃土位置,将多余的土体向外运输,避免现场留存或产生废弃物。弃土场的选择需要考虑现场运输和土地复耕等方面,对弃土场进行绿化处理,避免区域水土流失等问题。现场弃土则需要进行覆盖处理,避免弃土晒干后经风力引发扬尘污染,若现场弃土的含水量较大,则需要将其初步晒干再运输处理,避免在污泥运输期间对环境带来影响。在施工现场的出入口都要对运输车辆进行清晰,避免车辆进出带入或带出污染物。

3.5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现场管理时效性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各个行业及领域中都有着广泛应用,对于建筑领域来说亦是如此,而信息技术的合理引进不仅能提高建筑建设的效率,同时更有利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来说,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便是现场施工人员具有明显的流动性特征,并且部分工程内容所设计到的设备与材料类型较多,在使用与管理方面都可能会带来一定不便。信息技术在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范围和适用性,所以在开展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时需要积极应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合理的工程管理平台,针对现场的施工人员、设备、材料实施高效化的调度与管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严谨性与效率性来提高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秩序性,保证其管理效力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结语:

对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来说,由于涉及内容较多、影响因素较多,导致其开展难度较大。因此施工企业需要充分明确现场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项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展开针对性处理,进一步优化现场管理的制度与策略。同时施工企业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资金投入力度,不能忽略现场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技术培训,只有不断提高人员的综合素养,才能加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土建工程中充分发挥作用,为工程综合效益予以充分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太安.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J].价值工程,2020,39(03):41-42.

[2]李国栋.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1):213.

[3]王俊宇.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对策探析[J].科技风,2019(04):103.

[4]曹硕志.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探讨[J].江西建材,2016(16):288+293.

[5]苏春富.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J].江西建材,2014(04):292+296.

现场施工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进程的进行,高速公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国力提升,还有人民的生活状况改善带来了很大的益处。在看到高速公路为我们带来的喜人成就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在高速公路路面施工过程中进行科技管理工作遇到的问题。本文将简单介绍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的科技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科技管理

前言:高速公路的快速兴起和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方便了人民的出行,提高了生活质量。但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一定程度上应用了科学技术进行管理工作,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高速公路路面施工在引进科学技术进行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才可以保证高速公路的路面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1.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的科技管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概述

高速公路是高等级公路,有着快速、安全、通行能力大、带动经济发展、降低能源消耗等等优点。对于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管理工作来说,这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作,主要包括高速公路路面工程的工序管理,材料管理,机械管理,施工质量管理,进度管理等等管理工作。对这么多工作的统一控制就必须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科技管理。高速公路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外出,但是相比较便捷,人们更青睐于安全,所以在路面施工过程中要最大限度的考虑到使用高速公路的人们的安全。利用科学技术对高速公路的路面施工进行管理能够有效的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对于利用传统方法施工有困难的部分,也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保证施工质量,在工程完工之后,科技管理会持续的进行监督和及时维修,以保证高速公路始终处于安全实用的状态。科技管理管理工作为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提供了工具和方法,为其各个环节的工作提供了便利的控制方法,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和物力。综上所述,在高速公路的路面施工过程中应用科技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2.在高速公路路面施工中进行科技管理管理工作遇到的问题

2.1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的科技管理体系不完善

完善的制度在任何一项工作中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高速公路路面施工这样的高难度高技术要求的工作来说,完善的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现在在高速公路的路面施工的科技管理管理工作中却缺少完善的管理体系。很多方面都没有制度的约束,不能分时期分阶段的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使得很多发生的情况没有制度作为依据来处理,也没有科学先进的管理体系进行管理,而且,现场的执行力度也不够。制度上的缺陷对高速公路路面施工进行科技管理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

2.2对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的科技管理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阶层普遍存在各种工程和事业中,领导部门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工作的质量和下属的工作态度。但是从事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的领导对科技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不愿意投入资金和人才从事这项工作。这就导致科技管理工作的设备老化,技术不先进。也没有专业的人才投入到这项工作当中。领导的不重视,使得工人工作态度散漫,不愿意去进行科技管理和科技创新,只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方法上。这对高速公路的路面施工的影响是很大的,大大的降低了工程完工效率和完工质量。

2.3从事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的科技管理管理工作的科技人员素质不够

由于相关工作的领导人员的不重视,使得从事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的科技管理管理工作的科技人员素质不够。很多人员并没有专业的科技管理对的知识,知识对电脑操作有了解的人。而且,很多岗位的人员都是身兼数职,对科技管理工作不能全身心的投入,也就没有对工作的责任感。由于新进待遇和福利不好,科研人员不愿意长期在这个岗位上进行工作,也不愿意进行科技创新。对于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的科技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没有及时反映。

3.解决高速公路路面施工中的科技管理管理工作的问题的措施

3.1建立完善的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的科技管理體系

在建设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的科技管理体系的过程重要牢牢把握科学管理的核心,就是根据适合自身的特点进行制定工作,并有效的落实相关制度和政策。政策的制定应该根据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的进程所处于的时期和情况进行制定和调整,使得各个阶段的发生的情况都有制度作为依据去解决。还要根据不同时期和特点制定施工目标,科技管理工作与施工目标始终保持一致,以促进目标达成。建设部门应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一个完善的科学管理信息系统,对现场情况实施监督和完善,及时反馈。对于制度的执行力度也要加大,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3.2加强对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的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高速公路的路面施工过程各个部门都有联系,环环相扣,每一环节对最后工程的质量都有影响,单纯的分开来看是不可行的,但是由于其工程量浩大,管理起来困难,就需要应用科学管理的技术,因此深化科研管理模式的改革,推行全过程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尤为重要。相关领导应该充分意识到科技管理中包含的先进的管理工具和完善的管理方法给高速公路的路面施工所带来的效率的提升和质量的保障。加大资金和人才的投入,及时淘汰旧设备,鼓励人才不断创新技术。也要适当提高从事科技管理工作人员的薪金待遇,体现出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对于单位的领导,应该进行大力宣传和培训,让其认识到科学技术应用在高速公路的路面施工的过程中所带来的好处,只有领导的观念转变了,其下属才会认真工作,不断提高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的科技化管理水平。

3.3提高从事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的科技管理管理工作的人员的素质

对高速公路的路面施工进行科技管理是一项专业管理工作,必须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来进行操作。所以,相关单位在进行人员招聘时,应该有意招聘进专业知识过硬,素质高的员工从事这项工作。还应该提高这个岗位上的人员待遇,让他们产生积极工作的欲望。在日常工作中,多多举行相关知识的讲座和培训,让人才与时代进步的步伐一致。作为从事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的科技管理管理工作的科技人员应该从自身加强自我提升的意识,多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提高创新精神,为高速公路的建设贡献力量。

4.结语

我国的高速公路路面施工建设正处于蓬勃的发展阶段,为保证其顺利运行,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去解决其中出现的诸如科技管理体系不完善,对其重视程度不够,进行科学技术研究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等等问题,积极地采取建立完善的科技管理体系,加强对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的科技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科研人员素质等措施,使得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的科技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为国民经济的发展献出力量。

参考文献

[1] 魏亚辉,胡明方.高速公路沥青现场施工质量过程控制方法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 应用技术版,2013,9(9):6-8.

[2] 朱成兵.浅谈如何做好沥青路面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J].价值工程,2013,32(7): 71-72.

现场施工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加快,建筑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建筑的质量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现阶段影响建筑质量问题的主要阶段就是施工现场的管理,本文主要对这一阶段进行简单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方法与路径来对施工现场的管理进行优化处理。

【关键词】施工现场;管理;路径;方法

施工现场管理是保障建筑质量管理建筑单位的主要环节,其包含的内容相对较为广泛,企业建筑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施工现场管理的最终效果就是要保障施工的高效优质进行,对施工现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技术的解决,从根本上优化建筑施工的质量。

一、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概述

(一)现场施工管理的含义

所谓施工现场管理,简单的说就是对工程的施工地点与为工程提供生产服务的场所进行直接的管理。施工现场的管理也是企业素质的提现,主要通过现代的企业管理方式、制度、标准以及方法来对现场施工的不同影响因素进行合理、科学以及有效的配置,从而达到对工程进行全面控制的效果。一般来讲,施工现场的管理内容主要有物资的管理、设计的变更、存储的管理、企业合同的管理、质量检查与验收的管理、工程施工的文明与安全管理等等。随着企业的发展逐渐加快,对施工现场进行优化,是影响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主要环节,也是现阶段各个建筑单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优化现场施工管理的必要性

对施工现场进行优化管理解放生产力的要求。建筑的施工现场,是施工人员进行工作于生产的主要场所,企业是企业进行发展的主要目的,所以对企业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是保障企业生产力的主要手段。建筑施工的质量与进度,与施工现场有着直接的关系,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也直接的影响到建筑的质量、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这就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对其进行重视。现阶段,很多施工的现场管理存在混乱的现象,施工没有制定计划,所以也就没有规范来对施工人员进行约束,导致材料、设备等胡乱堆放,违章操作等等问题,不仅造成大量的浪费,也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质量与安全,尤其是近几年,这一系列的问题较为明显,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到建筑行业的发展与进步。这就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规范化的管理,根据实践可以明确,企业的管理效果受到施工现场的直接影响,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对施工现场进行规范化与标准化的管理,这不仅可以对建筑企业的施工效果、技术水平以及管理水平进行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保障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对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也是现代化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提高,高层建筑、大跨度的建筑等等逐渐增多,这不仅对技术、材料、设备、工艺等等有着更高的要求,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也有着新的标准,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应该不断的对施工现场管理进行优化,以此来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与进步。企业现代化生产主要是对生产的环境与过程进行要求,也可以说只有保障生产过程与生产环境的专业化、标准化、科学化以及规范化,才能保障企业的发展,面对现阶段的建筑企业,则应该制定科学化的管理体系、规范化的要求、严格化的规章制度,以此来对施工现场管理进行优化,保障建筑企业的进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优化施工现场管理师市场竞争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企业的发展也在逐渐的加快,相应的建筑企业也在不断的增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就应该向市场提供完善的建筑,也就是要求建筑的质量、工期以及造价,这一系列都与施工现场管理有着直接的联系。对现场施工管理的质量与水平,直接影响着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与地位,这就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对其进行正确的认识。由于建筑市场的竞争较为激烈,企业在进行招标的过程中,不仅要对施工企业的条件进行考虑,还应该对建筑企业的现场施工管理状况进行研究,施工现场是反应施工单位能力的主要体现,这就要求招标的过程中建筑企业对这一方面进行认真考察。

二、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原则

首先是经济效益的原则,施工现场的管理主要是为了保障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对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避免传统管理方式中的弊端,只是重视工程的进度与质量,还应该对成本与市场进行有效的计算,重视工程造价在施工现场管理阶段的应用。

其次就是科学合理的原则。在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制定相应的规范,以此来对施工进行约束,要求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按照科学、合理的方式来进行,这也是现代化生产的主要要求。例如保障造作的合理性、对施工现场资源进行合理运用等等。

最后就是标准化的原则。这也是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的基础,通过标准化的方式来对施工中的随意性、主观性等问题克服,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工作的效率。

三、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方法

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现阶段的施工现场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阶段性与复杂性,尤其是对着工程规模的扩大,施工现场的管理也在不断的困难。这就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在管理的理念上突出以人为本,以此来激发施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还应该完善现场管理队伍的建设,对管理队伍的整体优势进行充分的发挥,这也是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主要方式。

對施工组织协调系统进行优化。在工程施工管理组织机构构建的过程中,相关的负责人员应该对工程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掌握,对施工中的生产要素进行分析,依次为依据选择组织形式,做好权责明确的体系,对调度机构的设置进行重点的关注,以此来保障对人员的合理调配。同时,还应该在这一基础上,实现调度工作的可促恶化与合理化。

做好对成本管理的优化。成本管理是保障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环节,按照施工现场的不同对象,将成本管理与控制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对现场管理的工作人员应该重视对管理意识与成本控制意识的培养,相关的项目负责人员还应该做好榜样,以此来推动成本管理的贯彻落实。同时,还应该制定相应的成本管理责任制,并将其落实到各个部门之中,通过细化来提高工作人员对成本的正确认识,以此达到成本控制的作用与效果。

结语

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针对与不同的建筑工程来讲,应该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以上对施现场管理的路径与方式进行简单的分析与阐述,希望以此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甘.论优化施工现场管理[J].科学之友,2011(03)

[2]郑四定.加强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管理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9(07)

现场施工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现场;施工技术;管理

引文:为了确保企业建筑能够获得良好的收益,建造的整个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每一道工作程序的完成,尤其在关键程序上更是要谨慎行事。做好建筑施工技术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同时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与监督工作,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管理的有效性,提高工程施工的質量和监督过程。

一、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1)进行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有助于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在进行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时,就需要对各种建设过程中的有效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在进行技术方案选择的时候,就需要选择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设计方案。所以,通过这些施工技术性的有效选择,就能够减少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优化施工方案。因此,通过各项施工要素的优化配置,就能够促使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

(2)进行现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有利于严控建筑工程的质量。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施工进程的质量能够有效保证。所以,在进行施工技术监管时,就需要对施工技术是否达标、施工手法是否正确、施工中的技术选择是否合理进行管理,并在进行技术确认的同时融入科学的管理理念,从而使得在进行建筑施工的同时,能够严格控制建设工程的质量,保证建筑的各项功都能够符合建设的规范标准。

(3)进行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有助于提升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标准。所以,进行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也是促进生产力规范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对建筑工程进行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时,就能够对各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组合,并选择合理的、与施工条件相适应的技术,促进施工生产效率的提升,能够使建筑工程的质量能够得以保证,经济效益也得以提高。因此,当建筑企业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都得以提升时,其核心的市场竞争力也会相应的得以提升。

二、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1)目前在我国的建筑行业,工程施工现场成立专门的技术部门和管理机构对现场施工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和监督,相关的资料、资源、人员都不到位。因而导致在建筑工程施工从规划设计、材料保障、技术支持和工程监控等多个环节都可能造成脱节和缺位,导致人员松散、材料浪费甚至质量不过关等问题的出现。

(2)对于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重点在于调整各个阶段的施工计划,往往忽视了对原材料的管理和设备的检验。因而,现场施工领域较为明显的问题表现人为的对原材料采购收取回扣,影响原材料质量,导致资金紧张等,还会造成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装备落后等问题,最终导致不能如期竣工,乃至工程质量不达标等。

(3)我国建筑行业另一个相对突出的问题是,为追赶项目进度,施工单位往往忽视了对图纸的会审,或者现场施工中频繁修改图纸,最终导致现场施工与图纸出现偏差,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此外,对图纸进行会审涉及到多个多个部门,有时候还需要后补会审记录,因而影响了现场施工的优化和提升。

(4)在施工中,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从业素质无法满足施工需求,违章作业的现象严重。

三、加强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1)明确各岗位技术管理职责,强化落实管理措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很复杂,牵涉面较广,需要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并且长期坚持。在管理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落实每一个技术管理细节的负责人员,落实每一项任务,实行责任制,让大家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并且在出现问题时能及时找到相应负责人解决问题。要清楚界定各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各部门各级人员的责任,落实奖惩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如此一来,才能更好地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达到减少管理问题发生的目的。

(2)做好对施工图纸的审查:施工图纸是施工的主要依据,一切施工内容都需要按照施工图纸的设计来完成。因此在施工前,施工队伍和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必须对图纸进行全面的了解和熟悉,要清楚该建筑项目的特点和设计图中隐含的施工技术难点及项目的质量要求,尽量避免出现重复施工的现象,杜绝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审查,包括地基、建筑结构、关键项目、质量安全等方面,从根本上避免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保证施工技术管理顺利进行。

(3)重视施工项目的变更:在建设工程项目从设计到完成的整个过程中,时常有因业主要求或者建筑施工技术条件及施工环境的限制等原因而进行的变更。建筑工程的变更很多发生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这样很容易导致项目的停滞或返工,影响工程工期和质量。因此,应该尽量使变更在设计阶段完成,施工过程中尽量少发生变更。若因为施工技术条件等原因不得已发生变更,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必须尽快找出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并与建筑工程参与各方协调,取得各方共识后做好记录和资料准备,方可进行新的设计施工。孔灌注桩,但由于施工场地较小,钻孔渣无处堆放且耗电量大的问题导致原设计的泥浆护壁扩底钻孔灌注桩无法进行施工,需要更改施工技术。工程时间紧迫,容不得半点浪费,若不及时解决问题必然会影响到下一道工序的实施。因此,笔者带领项目人员争分夺秒,反复研究旋挖钻孔灌注桩的实施是否可行,同时笔者积极奔走于业主、设计院、市建委和市财政局之间,努力协调共同各方要求更改施工工艺设计,并向他们陈述分析利弊,最后各方都达成共识,同意对施工工艺进行更改。这一变更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施工技术问题,还加快了施工进度,工期由原来的6个月缩短为2个月,实现了降本增效。

(4)加强管理施工档案:做好施工档案的管理工作能帮助工程在各个阶段找到相应的资料,保证工程结算等工序的顺利进行,使施工的过程有迹可循,不会出现无处查证的情况。要做好对施工设计文件、方案、工序检验、测量、交竣工等一系列的施工资料和档案的签收保管及借阅工作,对重要项目的施工技术指导资料更是要详细且准确地记载和妥善保管。发挥出资料管理的作用,保证项目施工顺利地进行。

结束语:

施工现场的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必须事无巨细,随时做好防备工作,方方面面均需有所准备,同心协力,才能按时保质地完成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1】唐永忠.探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门窗2013(05).

【2】杨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煤炭技术2012(08).

上一篇:楼盖课程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大专法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