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兴趣培养论文题目范文

2023-09-23

美术兴趣培养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一、打造良好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学生画画具有较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要激发中学生的美术兴趣, 就要通过观察、分析、研究等方式方法找到他们学习美术的特点, 找到影响他们产生和发展美术兴趣的因素和教学中的弊端, 从而采用切实有效地方法来营造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 加强美术兴趣的培养, 使他们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找到学习美术的乐趣。为了激发中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 我充分挖掘中学美术学习中的趣味性、形象性, 通过对美术教室的布置和课堂情景的设置等创设出一个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让中学生置身于一个个生动活泼、充满情趣的学习氛围中, 积极学习, 主动学习, 在美术创作中精心构思, 大胆创新。

二、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激励学生普遍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曾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表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大脑装进另一个大脑里, 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知识的传授。”教师既要尊重学生又画、又染、又做而付出的辛勤劳动, 更要公平合理地评价他们的劳动成果, 要多看到他们的作品长处, 多鼓励少批评, 积极支持他们用课余时间来多学习美术。教学中, 我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探索教育新路子, 尊重、爱护学生, 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融洽师生关系。在课堂上, 为全体学生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 鼓励他们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理解、想象和情感, 并毫不吝啬地使用各种鼓励性语言来肯定学生的作品。在课外, 我还常常与学生进行平等的谈心、交流, 让他们畅所欲言, 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都表达出来。这样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活动形式, 既能使教师主导作用得到发挥, 又能激发起学生普遍学习美术的兴趣。

三、提高学生绘画技能, 提升学生绘画兴趣

美术创作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绘画、制作等技巧, 教师要在教学和活动中按照他们的学习特点, 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 运用电教手段和先进的科学设备去活跃学生的思维, 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一定的分析、组合、联想、夸张、变形、创造、幻想等绘画、制作技巧。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提高他们的美术水平和兴趣。

在美术学习中, 有些素质好、兴趣浓的学生喜好进行美术技能训练, 参加美术比赛等, 有些兴趣淡的学生则喜好学习实用性较强的图案装饰、黑板报设计、教室布置、贺卡制作等。我在教学中, 就通过这些特点去引导和顺应他们的美术学习兴趣和发展规律, 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指导他们各自采用不种形式的素描、版画、水彩画、水粉画、中国画、油画等画种来进行临摹、创作、补画等练习, 培养和提高中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美术技和, 使他们在学习中无枯燥、乏味之感。

四、强化美术趣味活动, 保持学生浓厚兴趣

中学生学习美术的目标在于兴趣的培养和保持, 开展美术趣味活动是培养和保持他们美术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中学生的美术兴趣培养不光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示范、启迪、识记, 还要在学生的欣赏、观察、想象中产生, 我们要让他们多看、多练、多画, 进行自由发挥, 一定要把他们的优秀作品在课堂中进行展评, 鼓励他们学习, 消除他们的畏难心理。在课后, 我们既要在班上和学校开展美术比赛和美术展, 还要在黑板、报栏等地布置小画廊, 开展互相交流, 鼓励全体学生都来参加。

在美术学习中, 我时常通过播放课件等形式让学生欣赏著名画作和同龄学生的优秀作品, 让他们明白即使是同一画种也有不同的表现效果, 就如线描的表现有着纷繁与简约、粗犷与细腻等差别。在欣赏这些作品时, 我时常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 或者指出自己的收获。在教学上, 我向学生详细讲解美术史知识、名人的艺术简历、名画的思想、艺术魅力, 以促进学生对更高艺术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在校园, 我还通过建立学生画廊、展出学生作品、举行美术比赛等达到激励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使学生长久的保持着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通过多年的中学美术教学, 我感受到了兴趣在美术学习中的重要性, 对提升中学生的美术学习效果有着很大的帮助, 是开发中学生智力, 培养中学生美术能力的重要途径。既能调动中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又能有力地促进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摘要:兴趣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动力。在中学美术教育阶段, 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成为重要的教学任务。教师应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掌握他们的学习发展趋势, 充分调动他们的美术兴趣和学习能力, 提高他们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运用。

美术兴趣培养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1 在美术教学中实行课堂教学改革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教师能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恰当地设计,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 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我在教学中力求落实这一新的理念。在教授素描、色彩课程中, 会涉及一些文化背景、创意设计、制作表达、交流以及多视角的连接和转换知识在里面, 逐渐灌输一些专业知识, 让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下学习美术, 同时强调美术不光是涂涂抹抹, 一种放松的学习。它与艺术专业后面的设计课程紧密相连。美术课中有很多理论知识如果单纯靠老师的讲授, 学员难以消化吸收。为了降低学科知识的难度, 我抓住重点, 简洁地讲授知识和绘画原理, 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 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自己寻求答案, 使学生在教学中成为课堂的主角, 能动地、有效地学习, 并从中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在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 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使我的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转变。同时, 观念的转变还带动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往教师摆什么学生画什么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正在蜕变, 已逐步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而富有个性的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我在教学中坚持, 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组织形式, 都要学生参与, 使自己的“教”真正为学生的“学”服务, 使教学向着师生“互动交流, 共同发展”靠拢。我在点评学生作品时, 由学生自己点评, 教师再总结, “民主性”逐步取代了“权威性”, 教学氛围更加愉悦、和谐了, 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民主了。在教学中注意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自主学习了。可见, 在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 关键在启发学生的创造思路, 让他们有中成就感。

2 创造和谐的艺术氛围

让不爱画画的学员爱上绘画, 并非易事, 因为他们大部分是冲着毕业证来得, 学与不学, 学什么。对他们并不重要。因此, 第一次课由为重要, 学生在没有养成懒惰习惯的前提下, 教师要充分利用第一次课把学生引进来。让学员对绘画产生兴趣, 从而爱上画画。那么, 首先, 不能长篇大论地讲解技法知识, 应以欣赏、为主, 展示历届学生作品, 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让艺术氛围感染学员, 使学员真正懂得欣赏美。那么在成人的美术教学主要在课堂完成, 教师要做到先教会学生如何画, 不急于完成作业, 而应围绕每节课的内容, 尽可能多的去练习, 熟悉所学内容, 在写生中逐渐灌输创造的思想, 学生熟练掌握绘画技巧后, 才能在之后的写生创作中灵活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 并从中捕捉到美, 这样才能找到创作的源泉, 达到创造美的目标。

创造和谐的艺术氛围只有通过艺术活动才能得到发展和提高。所以, 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性活动, 鼓励学生的各种新颖、独特的艺术想法,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激发他们的艺术创作欲望, 鼓励他们大胆尝试, 勇于实践, 不怕失败, 认真总结经验等。在实际的绘画中, 教师可带着学生把真实对象运用朦胧的、浪漫的手法表现出来, 也可运用装饰手法表现, 这都可以活跃学生的想象力, 点燃他们创造的欲望。并且让他们知道艺术创造并非照搬对象、凭空捏造, 而是在原有对象的基础上, 运用添加、删除、变形、转换、移位等想象力的训练加工创造而成的, 使其了解如何的创造。此外, 绘画课以写生为主, 学生了解一类物品的画法后, 往往不能举一反三, 教师就应帮助学生总结学生规律、掌握规律, 在实际中灵活运用,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因而在美术教学的后期, 多采用激发诱导的方式,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大胆创新。就像物理学家劳厄讲的:“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 而是发展思维能力。”

3 加强专业间的相互渗透

人类知识互相联系是个统一的整体, 不管是文理科之间, 还是学科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 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是21世纪教育、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为了与时代脉搏相适应, 艺术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也已成为当今艺术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强调了绘画艺术与其他视觉艺术学科之间的关联, 把手绘、平面设计、3D设计、多媒体艺术等学科进行交叉和融合, 将各种学科在知识背景、思维方法、学习能力、技能操作等方面的教育相互补充、配合和贯通, 这样既可以减少各学科间不必要的交叉重复, 又可以克服学科知识相互隔绝, 彼此缺少沟通的弊端, 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多元化、知识掌握的综合化,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动画、广告设计专业中开设绘画课程, 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绘画基本知识和绘画技巧、技能, 对物象的准确表现, 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以及引导他们进行艺术设计创作。

总而言之全体学生, 不论其背景、天赋, 都有权享受艺术教育。教师除了教会学生绘画的技巧、技能外, 还应尽可能通过绘画课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开创他们的创造思维。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和实际水平, 因材施教, 倡导乐学,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从而实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的教育目标。只有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摘要:在成人美术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对绘画产生兴趣, 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学习到真知识,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是教师深入研究的问题。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和实际水平, 因材施教, 倡导乐学,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从而实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的教育目标, 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美术兴趣培养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摘 要:缺乏美术学习兴趣是职高美术课难上的根本原因。分析了学情,提出了四点提高职高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方法,对改善当前职高美术课现状有较大作用。

关键词:职高;美术教学;兴趣

由于社会对职业学校的认可度处在逐步提升期,每年招来的新生大都是中考失败者,他们的文化课基础较差,美术、音乐等副科基础就更差了。作为一名职高美术教师,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缺乏美术功底,甚至连基本的术语都听不懂,这是造成职高学生对美术课不感兴趣、厌学美术的根本原因。

造成职高学生美术“短板”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大多数学生来自乡镇,小学、初中没有开设美术课,即使开设美术课,对美术也很不重视,他们根本没有学习和使用美术的机会,美术知识非常贫乏,自然到了职高,学起美术就非常吃力。另一方面,乡镇学校缺少专业的美术教师,一般都是主科教师捎带上课,对学生缺少美术知识普及和艺术熏陶,没有点燃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面对这样一群学生,我认为当务之急是提高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让他们喜欢美术,能享受美术带来的愉悦。兴趣有了,他们慢慢就会主动去学习美术,提高美术学习成绩了。在多年的职高美术教学实践中,我采取以下方法来提高职高生学美术的兴趣。

一、美术欣赏要巧妙融入流行美术元素

当今,在学生之间美术最主要的流行形式是卡通画、流行漫画书、流行网络游戏等,我们通常把这些称作“流行艺术”。现在的学生大多都喜爱漫画,因为漫画卡通生动有趣、形象活泼、富有生机。我在美术欣赏课中巧妙地融入一些流行美术元素,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促进学生的想象联想和创造性思维。教师要正确地对待流行艺术,寻找优秀传统艺术与流行艺术的内在联系,走进学生的美术世界,才能使美术课变得更富有活力和吸引力,更具有时代气息。

此外,教师要把流行美术作为切入点,不仅可以引发学生对整个美术文化的兴趣,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文化艺术的视野,为学生搭建起通向高雅美术的桥梁。

二、美术欣赏要与专业特点相结合

职业学校设置多种专业,上美术欣赏课时可结合专业特点进行美术教学。例如,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的建筑学知识,在讲解“建筑及园林艺术”章节时,通过集技术与艺术于一体的古代建筑,让学生不仅解读建筑所蕴含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审美追求,而且引导学生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建筑的造型、尺度、繁简等,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让学生树立了远大的专业理想。再如,给旅游服务与管理班上课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熟悉旅游资源这一

特长,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美术作品进行解说,既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还能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美术是视觉艺术。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造性地与传统的教学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声音、图像、文字、影像以及交互功能的作用,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去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达到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例如,在讲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三杰”的美术作品时,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在一个课时就让学生欣赏了他们大部分的代表作品,扩充了课堂容量,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欣赏需求,从而提高了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在课件中,我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将美轮美奂的图片、美妙的背景音乐、精彩变幻的文字注解完美融合,营造一种艺术美的氛围,唤起学生对美的情感体验,在享受视觉与听觉的饕餮盛宴的同时,激发他们欣赏美术作品的兴趣,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四、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积极渗透传统文化元素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积极渗透传统文化元素,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欣赏云冈石窟雕刻时,要引导学生探寻和发现其对我们本民族艺术的继承与发展。有些佛像的脸型是鸭蛋形,一般雕像清秀,这正是中国美术的传统作风。与汉墓壁画以至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一脉相承。有的浅浮雕,全体是圆趣,平面上有阴刻线雕,是表现汉代石刻演变的痕迹。这些艺术情调,都深深雕刻着鲜明的本民族的烙印。佛像菩萨像祥和而又庄严,可亲又可敬,飞天洋溢着悠然飘扬之趣,这鲜活地诠释着祖先对神仙的尊崇。

总之,职高美术教师要紧密联系学情,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利用各式形式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美术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职高美术教学

成效。

参考文献:

[1]刘颖松.如何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兴趣.新课程:中学,2012(02).

[2]刘伟君.如何激发学生美术课学习兴趣.江西教育,2007(Z1).

(作者单位 山西省芮城县第一职业学校)

编辑 薛直艳

美术兴趣培养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职高美术教育中,美术课是专业课,它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公共美术课,职高美術专业课上的好坏和学生兴趣的高低决定了学生技术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和考学。然而职业学校的学生一是文化基础不够好,二是大部分学生对专业的选择与发展比较盲目,直至不感兴趣。这些无疑对美术教学的正常进行产生一定的困难。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发扬学生的优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对于如何来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技法水平,我来谈几点我的看法。

一、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美术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教师对美术专业的技能技法、美术理论等专业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我们美术教师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提升自己。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需要老师“一桶水”。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教师只要对美术知识有全面的认识和研究,就能把握教材,驾驭课堂。然而现在人类社会知识增长速度越来越快,教师的“一桶水”已经满足不了教学实践的要求,教师必须向“长流水”的形式迈进,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现在的教育教学的要求。然而在职高教育中还有许多教师在教育意识上没有转变,还是以传统古板的方法教学。比如:上美术专业课时,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经常上课让学生临摹作品,课堂气氛低沉,讲课呆板,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同时限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和兴趣的培养。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美术教育观念和思想是我们实施美术教学的行为指南。所以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的技能业务水平,跟上现代教育实践的要求,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

1.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部分,课堂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学生的接受能力。如果教师生硬的让学生去画画,很难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教师可通过找些资料如:画册,幻灯,视频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内心想画。例如:在水粉画课程时,由于教室条件限制,学生多,示范时间长,而且学生也不容易观看,根据这种情况我就利用多媒体下载了水粉教学视频,让学生观看绘画过程和技法表现。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传统的课堂教育是以教师的讲授,学生接受和模仿为主的模式。现代的课堂教育是学生为教学的真正主题,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作用是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充分发挥潜能的机会,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品质和个性。

2.班里树立美术技法带头人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层次不同,有些学生的欣赏水平和技术能力达不到一定的水平。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在班里树立技法好的小组长带头作用。画的好的画最有说服力,由于学生的战胜心理比较强,在优秀画的激励下,其他同学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到绘画中,反复修改自己作品中的不足之处,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在平时的教学中带头小组长也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比如在静物摆放和写生等方面,小组长能充当老师的得力助手,辅导其他同学,小组长在改画中技法得到不断的提高,班里的学生也都能得到辅导,从而弥补了由于学生多老师辅导不到每一个学生的缺陷,这种你帮我学的方法使课堂里表现出了积极的学习气氛,同时学生的绘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促使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

1.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好胜心强是学生的主要性格特点之一,而在竞争气氛中,学生最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自身技法水平的提高。因此,适时开展课堂绘画竞赛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前一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开展绘画比赛,对画得好的学生给与适当的奖励。并把好的学生作品挂到画室前边展览,鼓励了该同学同时也激发了其他学生的绘画兴趣。这样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绘画兴趣及技法水平,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及时鞭策自己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平时鼓励学生参加省、市学生书画大赛。让学生在竞赛中找动力、找自信。同时教师带动学生共同钻研,强化辅导,在班内形成浓厚的美术学习氛围。

2.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

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天生的,它是需要教师的推动和引导。对于引导和推动学生积极性,我认为一副好的美术作品,一次完整的示范,和一个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导入,都可以引起学生对美术教学的关注和学习激情。例如在上石膏头像课画“太阳神”时,我以“太阳神”阿克波罗的神话故事导入,让学生进入到神话故事中,了解阿克波罗的性格和外貌特征,在脑海里对太阳神有一个深刻的印象,这时把学生从神话故事中引到现实课堂中来,让学生再来观察石膏“太阳神”的特点,进而刻画。学生这时就有了极高的绘画兴趣,极力想把“太阳神”很好地表现出来。这样就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速写教学时,我经常让学生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情景作为素材进行练习,这样以学生所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学习与生活为载体,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绪场,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积累生动的素材,领悟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独特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3.发挥师生的情感作用,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进一步提高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这位老师的课。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随时随地地关心学生的成长,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日久天长,学生自然会感受到教师的爱,从而喜欢接近老师,喜欢接受老师的教育。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现在人类社会知识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满足不了教学实践的要求,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现在的教育模式下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美术技法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所以说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从多方面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绘画技法,从而培养出合格的美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未来的美术教育——美术教育及其观念更新》作者:周岩.原国家教委委托南京师范大学主办1995.10.5出版.

[2]《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作者:叶澜.教育科学出版社.

美术兴趣培养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摘要:新课标将“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列为音乐课程的目标之一。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学习音乐的动力,同时也会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上的表现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培养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下面,本文就对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音乐兴趣;兴趣培养策略;感性认识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音乐教学就是技能、技巧教学,教学目标也往往停留在识谱、乐理等初级层面,而忽视了对学生鉴赏能力、思想感情的培养。鉴于此,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应当及时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摆在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并积极探索和寻求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将音乐教学的价值和功能充分且有效地发挥出来。

一、趣味导入,激起学生审美渴望

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环节设计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的教学质量是否能够有效提升。因此,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当其冲就是要在充分认识课堂导入重要性的基础上,立足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教学的具体内容来对其进行精心设计,以使音乐课堂重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从而达到聚焦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审美渴望的目的。在教学《柳树姑娘》这首歌曲之初,我向学生问道:“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同学们喜欢春天吗?”随后,我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现了几幅春天的美景,并配以优美和缓的音乐,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之后,我故作神秘地对学生说道:“春天还有一位美丽的使者来到了我们班,同学们猜猜她是谁:小姑娘,本事大,江南塞北都是家。湖水替她照镜子,风儿帮她梳头发。”“柳树姑娘!”于是,我先是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并顺势引出了新课内容:“同学们想不想见见柳树姑娘呀?让我们一起呼唤她出来吧!”如此导入,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起了学生的审美渴望,这便为接下来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形象感知,丰富学生感性认识

在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堂中,往往是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即一味地向学生机械地灌输音乐知识与演唱技巧,这不仅极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难以将音乐涤荡心灵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鉴于此,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不妨借助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将音乐作品中所描绘的具体场景以直观化、具體化、形象化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以便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够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音乐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进行深刻体悟。在教学歌曲《勇敢的鄂伦春》时,我先是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现了鄂伦春人的生活图景,并用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向学生讲解了鄂伦春族的地理和人文知识。在这之后,我向学生提出了有关鄂伦春族的一些问题,比如:鄂伦春人住在哪里?通常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其服饰特点是怎样的?有哪些生活习惯?他们是怎样巡逻打猎、守护山林的等等,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联想能力的同时,还能使学生对鄂伦春人的生活环境、习俗习惯等有一个全方面的了解。如此一来,不仅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形象性,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便会在脑海中自觉呈现相关情景,这便为学生感知感悟鄂伦春人的豪爽气质、勇敢顽强的性格特点打下了基础。

三、活动体验,点燃学生情感火种

音乐艺术是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只有当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与音乐融为一体,对音乐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欣赏与创造才会成为可能。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应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观念,并通过课堂实践活动给予学生更多展现自我和释放情感的机会和平台,以此点燃学生的情感火种,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持久兴趣。待聆听完《快乐小舞曲》后,我先是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了其乐谱特点,并向学生播放了《快乐小舞曲》的集体舞视频。之后,我让学生跟着视频模仿舞蹈片段中的动作。在这期间,我会在行间巡视,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相机加以指导。待学生掌握了舞蹈的基本动作后,我将全班学生分为了两大组,其中一组学生演唱歌曲,另一组学生表演舞蹈。如此一来,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点燃了学生的情感火种,使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好和创作的愉悦。

四、激励评价,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课程标准在谈到音乐教学评价时提出:“对学生的评价要用发展的眼光,从不同阶段的回顾和对比,把握其进步与发展,使评价起到激励和促进的作用。”基于此,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应将激励性评价看作是激励教育的一种手段,并在实施激励性评价的过程中将学生作为一个能动发展的主体来看待,通过各种外部诱因来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点燃他们求知、进取、发展的火花,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进步,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我通常会根据学生过往的学习水平来对评价标准进行分层。针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85分算达标;针对中等层次的学生,75分算达标;针对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60分算达标。此外,我在课堂教学中还会有意为不爱学习和不善于表现自己的学生创造更多锻炼和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并经常予以学生激励性评价。比如,“你学得真快!”“表现不错。如果在演唱时融入自己的感情就更好了。”如此,通过实施激励评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而且还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进步。

五、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要想从根本上扭转传统课堂长期以来低效的现状,就必须勇于革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并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引下不断探索和寻求符合学生兴趣爱好、满足学生学习与能力发展需要的教学策略,以使学生真正爱上音乐,真正领悟到音乐之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责编  吴 娟)

参考文献:

[1]周乔.小学音乐基础知识教学现状与分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

美术兴趣培养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摘要:必须要从理念上给予足够的重视,科学选择课外阅读书目、加强课外阅读指导、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读书活动、优化和健全教学评价体系,不断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

引言: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展卷自能通解”,意思是指在小学阅读中要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在短时间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离不开课外阅读,而学生的课外阅读需要有人去指点,语文教师要为学生书海遨游导航。新课改的实施,对语文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小学生在当前的教学中,不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老师具有依赖性,这种情况在起始年级尤为突出。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阅读策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小学语文课内阅读教学的诸多好处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素养。教材内的课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包含了丰富的字词知识,具有完整的故事脉络,为学生锻炼阅读能力提供了基本素材。在进行课内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将会扩大字词认知的范围,了解不同的表现手法,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这些内容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说话习惯、说话水平密切相关,有利于学生在语言交流融入一定的语言文化、树立文明交流的意识。同时,在课内阅读中,学生能够积累众多的名言以及优美句子,这些内容都将成为学生表达时的常用内容。

有利于塑造学生的思想品质。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德育渗透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旨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本质任务。教材内的文章大都体现了一定的思想品质,如“保护小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感恩”“奉獻”等。所以,课内阅读具有思想品质教育的价值。另外,课文中心思想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内容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往往都会着重体现课文的中心思想,并引导学生对课文中心思想进行升华。在参与课内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完善自身的道德意识,传承优秀精神与文化,塑造优良思想品质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实践

1.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为了不断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还必须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全面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具体来说,可结合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从以下三个阶段进行指导。

首先,兴趣阶段。在初期阶段,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非常低下。在这一阶段中,应以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作为首要目标。具体来说,在这一阶段中,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应结合阅读内容设置意想不到的悬念,进而唤醒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从阅读文本中选择一段优美的章节或者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以此作为切入点,引领学生在经典片段的阅读中,逐渐感悟到课外阅读的乐趣。

其次,指导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圈画。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之后,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逐渐加强,且自主阅读能力也随之增强。此时,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还应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指导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利用不同的阅读符号,将阅读中遇到的生字词、关键词语、精彩语句、疑问之处等针对性地圈画出来,以便于学生在深入阅读中理解文章的内涵。

最后,批注阶段。待到学生在课外阅读的时候,已经能够自主圈画的时候,就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的时候进行更高层次的活动——批注、撰写读书笔记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的感悟,选择关键的词语、简单的话等,做一些批注。

2.通过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自新课改以来,“学生主体地位”“学生自主性”就成了教育行业的重要字眼,这体现了新课改的改革方向。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课堂上的知识问题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思考,而且能够加强师生互动,强化课堂上的探究学习氛围。所以,在进行课内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当从课文内容出发,设计有效的知识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重新阅读、分析课文,优化学生自主阅读的效果。这样,学生有利于养成带着问题阅读、在阅读中思考的习惯,增强自主发现新知的能力。

3.通过批注阅读增强学生阅读的能力

批注阅读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指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标注课文中的字词、中心句、疑问等重点内容,实现深度理解课文的阅读效果。比如在阅读《竹节人》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标注多音字,让学生思考“多音字在本文中怎么读、含义是什么”的问题,如“哄”是一个多音字,分别读一声、三声、四声,在本文中出现在“便一哄作鸟兽散”一句,强调程度。另外,结合课文内容,教师可以设计“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找出课文中用到修辞手法的句子”等要求,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划分自然段、标出用到比喻和夸张修辞手法的句子,以此使学生实现深度阅读的效果。

4.加强家校联系

语文教师要与家长取得紧密地联系,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家庭教育中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学生也会向父母学习。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除了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小学生在家里肯定是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家长的言行举止的影响,家长们如果自身也能热爱阅读,学生自然而然地也就会模仿起来。我们一定要加强家校联系,一方面指导家长同孩子一起读名著名作,让家长改变对待孩子课外阅读的一些错误看法和做法,支持孩子读课外书,构建书香门第。通过一起读名著名作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体验到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读书使自己生活更充实,更富有情趣。另一方面可以让家长在家校联系卡的相应栏目上面记录下学生的阅读情况,例如,学生在阅读中是否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是否在阅读中养成了良好的习惯等,将学生这些情况可以全面地反馈给语文老师,这样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教师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要进行全面的鼓励,甚至是颁发奖状,从而推动学生的语文阅读的顺利进行。

结论:综上所述,在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的要求。但就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来说,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致使当前小学语文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于运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与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08):90-91.

[2]何晓龄.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培养措施[J].考试周刊,2021(34):24-25.

[3]路承英.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1(34):40-41.

[4]刘国振.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41-42.

上一篇:科学幼小衔接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创新性的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