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体验报告范文

2024-03-14

生活体验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生活个性

国家教育部提出:小学语文教育应立足于促进学生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作文教学作为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掌握知识、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认识世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纵观当前学生习作的现状,其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空话、套话、假话连篇,内容类同,缺乏独特的思想和个性感受。因此,多年来,我本着发展的眼光和对学生“终身教育”的目的,响应国家少工委“体验教育”的号召,在我的作文教改工作中产生了“体验作文”的构想,即引导学生在课本学习中融入丰富的生活,去切实地感受生活中的每一株草,每一朵花,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写身边的人,记身边的事,在自己独特的体验和个性感受中记录真人真事,抒发真情实感。

一、注意积累素材,丰富情感体验。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这种综合性表现出了学生语文水平发展的平衡性,表现出了学生平时对各种知识的积累程度。新课标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意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里的积累包括语言词汇积累和表达方式的积累,也包括生活情感和思想的积累。为了让学生找到作文的入门之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表达得更好,在素材的积累上我采用了两种方法:一是博览群书,增强文化底蕴;二是留心生活,丰富个性体验。前者是间接经验的积累,主要来源于阅读。后者是直接经验的积累,主要来源于生活实践。

对于间接经验的积累,我除了要求学生背诵课本和课标上的指定篇目外,还让学生进入更为广阔的阅读天地。为避免学生进入阅读的误区,我向学生推荐了历史知识、名人传记、思维训练、自然科学、科幻小说、童话故事、民间文学、美文欣赏等八大类书籍,还具体地介绍了一些精美的诗文作品,并有计划地召开读书交流活动,使书中的优美句段、经典篇章内化为学生记忆中永恒的素材。

对于直接素材的积累,我以实践为载体,尽可能多的创造和利用周围的条件,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开阔学生的视野。

首先,我利用平时教给学生的观察方法,去引导他们认真观察周围的人、事、物,使学生获取生活的第一手资料。

其次,有目的的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开阔视野,增强内心体验。如:利用学校结合重大节日举办的联欢会、演讲会等集会和班级自己组织的活动来活跃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加学生对

集体生活的独特体验。另外,在学生实践生活中,我还结合思品、社会等学科对学生进行语文综合能力的锻炼与尝试,扩大和加深他们体验的范围与程度。如:结合思品学科,通过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乐趣;结合自然学科,通过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结合社会学科,通过考察周边生态环境变化,从而懂得环保。这些综合性常识活动让学生的表现意识和参与意识在实践中得以培养与加强,个人才华在生活中得以展示与发展,用真实的生活唤起了学生真实的感受,丰富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我的教学实践证明:阅读和实践的积累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为我们的习作训练提供了源头活水。正如叶老在《作文论》中所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的倾注出真实的水来……这源头,才会密迩,很广大,不用外求,操持由己,这就是我们充实的生活。”

二、用心体验生活,抒发真情实感。

我们都知道,真实是个性和创造的基础,对真实的外部世界的切实感悟,才能产生实在的内心体验。把这种体验真实地表达出来,就会出现与众不同的内容、构思和个性化的语言,形成有个性的习作。为此,我提出了三个结合的观点:

1、阅读与习作相结合

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我们教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这些文章或是结构清晰,或是语言优美,或是构思独特,对学生的习作都有极大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广泛摄取素材的基础上,我首先以这些范文为对象,结合课文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写作基础训练,如

对各种动植物、景物、场面的描写和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等。然后再结合课文内容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如如何写人记事,如何写景状物,并引导学生在范文中找到联系点,用以指导自己的习作实践。

2、情感与需要相结合

学生习作的需要有两种,一种是实际需要,如学习需要、生活需要。一种是情感需要,如倾诉喜怒哀乐、记录所思所感。其中,学生的情感需要完全是从内心出发,更自然,更真实,更富于自己的个性特点,它所表现的是学生习作时的真情流露和个性展示。文学上有一种观点说“写作是情感的宣泄”。为了让学生对习作活动保持持久的热情,自如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我每学期的习作训练中都安排了许多课外小练笔和一些自命题作文。这些习作练习的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形式由自己裁定,力求从学生本能的性情出发,让学生自由倾吐,自然成文。这样以来,习作就真正成为了学生传情达意的工具,写作也真正成为了学生生活的切实需要。

3、个性与发展相结合。

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人,更是生活的主人。所以我非常尊重学生的个性感受,我带班的宗旨就是让学生“表现自我”。为此,我常为他们创造个性发展的契机,让他们尝试设计自己的生活,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让学生写想象作文,使他们的思维力与想象力得到更好的结合与发展。当然,想象是要有现实基础的,这对他们平时积累作文素材就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并对他们平时的语言积累起了一定的促

进作用。在一次习作《……我想对您说》的训练中,学生倾诉的对象不再局限于爸爸、妈妈、老师、同学,而是把视角转向了市长、联合国主席、迈克尔·乔丹……他们想说的内容自然丰富多彩、五花八门。这样通过学生用富有自我个性的双眼去观察,用富有自我个性的耳朵去聆听,用富有自我个性的大脑去思考,用富有自我个性的心灵去感受,最终将产生富有自我个性的习作。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体验是作文的关键。学生从生活中学会了作文,张扬了个性,也从作文中学会了做人,更好地了解了生活。未来社会需要的就是活生生有个性的、有思想的人,以促进我们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这也是我构想“体验作文”的最终目的。

体验生活发展个性

姓名: 路赵燕

生活体验报告范文第2篇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以生活为导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平台,激发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营造张扬个性的氛围,让学生亲身体验,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感悟、体验,主动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学会”数学,“会学”数学,“爱学”数学。

一、导向生活,现实中自我探究。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富有挑战性的,富有探索性的,这些内容才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引发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认知搭建桥梁。在《圆的认识》一课教学中,创设熟悉的生活情景,以自行车、汽车的车轮为什么不做成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而偏要做成圆形的来导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被熟悉的现象所吸引,为了寻求答案,他们利用教具,通过动手操作,进行对比实验,得出圆形的可行性。再引导学生自学课本知识,很快找到了理论依据,掌握了圆的特征。这时,继续让他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做成了圆形,联系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再次联系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在《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教学中,结合学生生活是假, 1

我设计这样两个问题:把100公顷土地平均分给1至5组村民耕种公不公平?把土地等分成5份,分别种上葱、姜、蒜、青菜、稻谷等合不合理?这些问题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他们熟知土地要根据人数多少来分,农作物要根据需求来播种,从而懂得了等分有时是不合理的,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新的分配方法,这样,自然就引出了“按比例分配”,“按比例分配”的内涵也不言而喻了。使他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就生活在充满数学信息的现实世界中。这样教学,符合儿童认知规律,能促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有效的促进知识的迁移。

二、创建平台,实践中自我突破。

教学最好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去实践,从实践中去学习、去感悟、体验,达到自我突破、自我提升的效果。

在学习《相遇问题》时,教学的重难点是理解“同时”、“两地”、“相向而行”、“相遇”等概念问题。单凭教师清晰透彻的讲解,学生理解掌握的知识的程度会出现较大的差异,影响教学效果。教学前,我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站成两排,要求他们按照教师指令实际走一走,学生在走走停停中很快理解了这些概念,再回到课堂上讲解“相遇问题”时,就迎刃而解了。又如《体积》是一个难理解、抽象的概念,教学这一课时,让学生准备两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在杯里倒入相等体积的水,一只杯子里放入一把铁锁,另一杯里放入一个螺丝帽,让他们观察水平面的变化,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通过观察学生领悟到水平面升高是因为物体挤占了一部分空间,铁锁占据空间大,水平面就上升得高,螺丝帽占据空间小,水面就上

升得少,从而懂得物体所占空间大小叫物体体积。这种实验的方法比教师简单叙述和学生机械背诵效果要好得多。

三、拓展延伸,运用中自我提升。

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会做”,还要关注学生是否是否“会用”,而最佳的运用方法就充分的让学生“说”,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所学的知识表达出来。如,教学《小数的基本性质》时,通过观察等式0.1=0.10=0.100,让学生讨论:“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再从右往左看,小数又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什么规律?”,“怎样概括这一规律?”等等。这样,给学生提供表达思想的机会,让他们尽情的表达。这样,才能暴露思维过程中的缺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达情况,因势利导,给予点拨,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又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出示范例:

10÷2=(10×10)÷(2×10)=522÷11=(22×8)÷(11×8)=2

8÷4=(8÷2)÷(4÷2)=26÷2=(6×10)÷(2×10)=3

学生通过观察几组算式,概括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同时缩小相同倍数,商不变”这一规律。这时,教师再出示6÷2=(6×0)÷(2×0)=3这一式子让学生判断对错。学生很快发现2×0=0,而除数不能为零,原来总结的规律不严密,应补充条件“零除外”才完善。

四、激发情感,鼓励中自我评价。

对于成长中的学生而言,自我表现的愿望极强,希望将自己所学的点点滴滴通过表现的形式得到别人的肯定,达到自我满足的愿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多引导,切忌剥夺学生自我展示的权利,要给足够的

时间让学生动口、动手。实际证明: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如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我放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圆柱的特征。生1说:“圆柱是由三个面组成的图形。”我当即赞扬他观察能力强。生2通过与同桌比较圆柱的高矮,发现了圆柱的高,我拍着他的肩膀说:“你的发现真伟大。”生3想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验证上下底面相等的方法,我称赞他思维灵活,想象独特。当生4用手比划着提出“上下是两个相等的圆,四周一样粗的倾斜图形(指的是斜圆柱)是不是圆柱”的疑问时,我激动得握住他的手说:“你提的这个问题我都没有想到呢!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生5概括圆柱的高的定义时,出现了错误,脸羞得通红,我当即说:“虽然你答错了,但你敢于发言,敢于表达自己思想的这种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愿望得到了教师及同伴充分的肯定,激发学习兴趣,情感进一步升华,在鼓励中认识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生活体验报告范文第3篇

"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富兰克林的这句名言,曾经在20世纪晚期从深圳席卷全国,创造了“深圳速度”。

人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快节奏,高压力。

忙着工作,忙着赚钱;劳劳碌碌,疲于奔命。

速度至上,胎教要早,启蒙要早,成名要早;

快速致富,快速入门,快速记忆,英语速成,电脑速成......

人们终日行色匆匆。作为社会中流砥柱的青年一代,爱情第一(A),事业第一(A),家庭第一(A),3A族,拼命奔波,承担者高房租、高生活成本、高医疗费用。拼搏数载,小有成就,但却已失去了健康为代价;虽然赚了点钱,却有不觉见幸福。于是,痛切地醒悟到,早已风靡国外的‘慢生活运动’,应该是合理的。感觉到“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那么,为甚麽要倡导‘慢生活’呢? 1. 寻求平衡:

世界著名慢生活专家卡尔。霍曼说“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放慢速度也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寻找到平衡。当然,工作重要,但闲暇也不能丢。现在的问题是节奏太快,所以才要学着放慢脚步,让自己不至于太辛苦。这样,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平衡的支点“。就是说,工作要好好干,事业要奋斗;然而,也要充分休闲,从容享受生活。两者达到动态平衡。 2.健康第一:

长期高压力、快节奏的生活,使人的大脑皮层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状态,大脑皮层功能障碍,人就会紧张、焦虑、激动、抑郁、失眠、多梦、记忆减退、疲惫不堪、学习和工作效率降低。出现亚健康状况,或‘快节奏综合症’。长期紧张,人体产生大量肾上腺素和生上线皮质激素,是心跳加快,血压增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增加心脏负担,影响冠脉循环,容易诱发冠心病发作,甚至导致猝死。长期的紧张与焦虑,也容易引起癌症的发生与发展。提倡慢生活,就是要有意地放慢生活节奏,避免紧张,防止上述病症的发生。 3. 享受生活:

生活是美好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但是,如果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就容易失去享受美好生活的机会,使之从你身边悄悄溜过。与美好生活失之交臂。只有放慢脚步,放松心身,在闲适、优雅的状态下,才能充分品味美好的生活。闲适,优雅,愉悦,是享受慢生活的一种理想境界。 4. 延长寿命:

静态养生学家认为,人生下来,其能量是一个常数,消耗得越快,寿命越短;消耗的越慢,则寿命越长。乌龟多静少动,所以长寿;老鼠疲于奔命,因而短命。这样看,慢节奏的生活,应当有利于长寿。岁月悠悠,犹如长江东流水。如果你天天处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中,仿佛拼搏在上游的激流险滩之中,光阴如白马过隙,稍纵即逝。如果你以宁静的心境,安详的态度,慢慢品味生活,就犹如航行在舒缓的下游,悠悠长河,片片白帆,巍巍青山,郁郁丛林,伴着悠扬的号子,尽揽入你广阔的胸怀,使你饱览旅途的美景。显然,延长了你有质量的寿命。

下面一则寓言,或许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只小老鼠在拼命奔跑,乌鸦见了,说;“小老鼠,你干嘛跑的那么急?歇歇脚吧”。

“我不能歇;我要急着看看这条路的尽头是啥模样?”,小老鼠回答说。

乌龟见了,问道:“你干嘛跑这麽急?来晒晒太阳吧”。

“不行。我要急着跑到这条路的尽头,看看究竟是啥模样?”老鼠回答。

一路上,小老鼠拼命奔跑,从来不敢停歇,直到有一天它终于跑到了尽头,碰到了一棵大树桩,停了下来。“原来路的尽头就是一棵树桩啊!真没劲!”小老鼠叹息道。“早知这样,好好欣赏欣赏沿途的风景,该是多美好啊……”

小老鼠后悔了。这时,它已经老得再也跑不动,甚至连眼皮都太不起来了。垂垂老矣!想来碌碌一生,只顾奔跑,却无暇享受生活,真是追悔莫及!

(二)回眸慢生活运动

1986年,意大利人卡洛.佩特里尼(Carlo Petrini )发起并推行了“慢食运动”(

Slow Food Movement)。当记者、美食评论家Carlo Petrini看到几十名学生在广场大吃快餐汉堡的场面,极为震惊。当他得知有人要在著名的西班牙广场开一家麦当劳快餐店时,为了捍卫意大利的美食文化,他组织人们聚集到西班牙广场,端着盛着传统意大利面的碗,进行抗议,成功阻止了麦当劳快餐店的开张。1989年,他正式成立了“国际慢餐协会”,号召人们慢慢进餐,细细品味美食,拉开了慢生活运动的帷幕。此后,“慢食运动”的风潮,从欧洲开始,迅速风靡全球。"慢食运动”最初是针对“快餐”而言,让人们放慢吃饭的速度,细嚼慢咽,仔细领略饮食的美味,认真享受美味的全过程。而后,针对快节奏、高压力的现实生活状态,逐渐演变为一种放慢各种生活节奏的“慢生活运动”。慢慢吃、慢慢走、慢慢看、慢慢游、慢慢去爱、慢读、慢写、慢运动、慢慢享受生活......

德国著名的时间专家塞维特说:“慢生活与其说是一场运动,不如说是人们对现代生活的反思。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状态下,困扰人们的问题是,如何寻找一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于是,慢生活运动便应运而生了。直到慢餐运动诞生20周年之际,慢生活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个高潮,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慢生活运动中来了。62岁的意大利人貢蒂贾尼及其同伴,于2009年3月9日来到了以快节奏著称的日本。一是为了宣传他所创立的第三个“世界慢生活日”;他之所以把“世界慢生活日”选在星期一,是认为,每星期一是人们最忙碌的日子,这一天慢生活就显得更有意义。这一天,他们在日本东京街头,看到那位行人步履匆匆,就给他开出一张“超速罚单”,以示惩戒。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一响亮的口号,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深圳,迅速响彻大江南北。爱国热情被强烈激发起来的民众,精神振奋,奋发图强,抢时间,争效益,创造了财富,增强了国力,显然,这是十分值得肯定的巨大成效。在今天谈论“慢生活”的时候,如果有谁否定那些伟大成就,那就大错特错了。记得数十年前,一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上,一位学者做了《A型性格和冠心病的关系》的学术报告,,结果讨论时,发生了热烈的争论。一位知名专家激动地站起来说:“A型性格的人争强好胜,勇于拼搏,不甘落后。他们是社会的精英。正是这部分精英,领导我们去创建伟大的事业,你想把它们的棱角都抹磨掉,那么,我们的事业还有希望吗?!”。我想,任何事物都是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必须看到事物正反两个方面,。这样,才能取其所长,补其所短。取得一个合理的平衡支点。正如走路,路平时赏景,路险时看路。《太和篇》说:“有像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矛盾对立的双方,必以统

一、和谐而告终。在为事业而奋斗与为提高生活质量而休闲之间,必能寻找到一个平衡、和谐的支点。

作为社会中流砥柱的年轻一代,他们大都生于1970~1985年,是当今社会的主流群体。他们正处于拼搏与奋斗之中,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与期待。爱情第一(A)。家庭第一(A),事业第一(A),构成了3A族。他们在奋力拼搏的同时,也承担者高房租、高生活成本、高子女教育费用、高医疗费用。“上有老,下有小,夹在中间受不了”。国内一项调查显示,84%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在“加急时代";71.1%的人认为自己”精神高度紧张,压力大“。八成3A族,出现失眠、疲惫、焦虑、抑郁等亚健康和神经官能症;换有一部分人出现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现代生活方式病。虽然积累了些财富,但是失去了健康,生活得很疲累,并不开心,更不觉得幸福。回眸反思,才醒悟到,一位美国教授写下的人生公式:1000000,健康是1,事业、财富、名誉、地位、家庭、爱情等等,不过都是1后面的0而已。于是,要在事业与休闲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的支点。尽管我国大部分人喊不具备”慢生活"的实质性物质条件,在大城市中却却有不少白领,却已经自觉加入到“慢生活运动”中去了。比如今日报刊载,不少广州3A族,已经汇入”慢生活运动”的洪流。

慢,是人们幸福生活的必需;慢,是近20余年来国内外有识之士努力追求的一种人生至高境界。

(三)生活10慢

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到从从容容,放慢生活节奏,不只是时间物理空间的延长,而是内心生态的升华。使人们有充裕的时间细细地品味生活的美好。品味品味,细品而后才能知味。没有充裕的时间,没有淡如镜湖的从容心态,你怎麽能品味生活呢?再精致的食物,你狼吞虎咽,囫囵吞枣,恐怕尝不出它的滋味;只有一口一口细细品味,才能品出它脍炙人口的美味。在悠扬的乐曲,如果你不能静下心来仔细欣赏,它只不过是一串串枯燥的音符。再美丽的风景,如果你并无雅兴观看,那不过只是穷山恶水罢了。没有宽广从容的心态,你又怎么能“宠辱不惊,笑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满贯天外云卷云舒”呢?!所以,慢,是品味和享受生活的基础;而静下心来,又是慢生活的基础。 1. 慢吃:

慢生活是从反对快餐,提倡慢餐开始的。营养学家主张,食物要慢慢品尝,让食趣多在舌尖停留。早餐要吃15~20分钟;午、晚餐需吃半小时。老年人一口饭菜要咀嚼25~50次,每顿饭要吃半小时以上。这样才能充分兴奋食物中樞,品到滋味;另外,多咀嚼,能破坏食物中一些致癌物质。即使是最简单的食物,只要你用心去体味,也会品出无限的韵味。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是著名的美食家。他说:“每得一样美食,便觉生命更圆满一分”。又说:“细嚼慢咽是老生常谈,但我换是要谈,因为西嚼慢咽对养生太重要了。自古就为医家和养生家所倡导的好习惯”。 2.慢动:

缓慢、低能量的有氧运动,是科学的健身方法,最有益于养生保健。如:太极拳、八段锦、瑜伽、步行、慢跑、游泳、自行车、体操、跳舞等。不求速度,但要精彩。这些缓慢的运动,能使人从紧张中解脱出来,放松身心,得到锻炼。W.H.O推荐步行.实际上,早在唐代,伟大的医药学家、养生保健学家孙思邈,以自己的养生实践,在人们平均寿命只有30岁左右的年代,就活了101岁。他说:“养生与近年来W.H.O的提法,真是不谋而合。之道,常欲小劳,切勿大疲”。又进一步解释说:“行走,乃小劳也”。漫步细雨中,意境美妙,更有益于健康。 3.慢工:

俗话说“慢工出细活,慢火煲靓汤”。只有慢下来,才可能精雕细琢。慢工作,是以气定神闲的姿态,海纳百川的胸怀,进行慎密的思考,之后进行稳健的进击,稳扎稳打,然后会见到成熟的绽放,最后,得到的是金光灿灿的硕果。急功近利,匆匆忙忙,往往乱了方寸,迷失方向;急于收获成果,尝到的常常是苦涩。精工细作,会得到精致的产品。 4.慢玩:

劳碌的工作之后,选择休闲,是为了从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使心神得到彻底放松,浮躁的情绪得到沉淀与淡化。既然是休闲,就要从容舒缓地进行,何须匆匆忙忙?有人提出了10种满休闲:钓鱼,骑马,绘画,跳舞,出海,击剑,登山,耕田,打高尔夫球,打太极拳。 5.慢睡:

月夜星空,绿茵草坪。缓缓起舞,打一段太极拳;热水泡脚,或温水沐浴;床上从容做周身按摩,然后慢慢入睡。定然是彻夜长眠。“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觉醒来,精神倍增。别让别人打扰你的美梦。体味缓慢睡眠的妙处。 6.慢游:

既然要休闲旅游,就不要匆匆忙忙。游山玩水,须认真看,仔细赏,好好听,慢慢游。山水之趣,文化之情,须细品方知。 7.慢听:

轻音乐,是柔抚心灵的和风细雨。轻音乐,以其舒缓`轻柔`优美的旋律,影响着人们的情绪。使欣赏者心情愉悦,心境和谐。这是因为,这种轻柔的旋律,使大脑皮层产生大量a波,促使脑内分泌大量内啡肽,致使紧张`急烈的心境平静下来,心态趋于平衡,心身便会松弛下来。众所周知,紧张乃百病之源,心身平衡可永葆青春。其次,人体活动对轻音乐的不同节奏有明显的跟随作用,这种感染力会使人的心情进一步安静下来。此外,轻音乐以其特有的声压`频律等物理作用,直接作用于心`脑`五官等人体器官,产生共振和谐,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自然放松,可以消除正常人和病人的某些精神障碍。再者,一些公司常在上班时间播放轻音乐,听着轻音乐,在和谐的气氛中,能提高工作效率。 8.慢读:

慢吟诗,缓诵词,细细品味文章。精吟细酌,方能领会精神,探索意境,尽得其音韵之美。纵然是科技论文,精读,慢领会,才能尽一要义。 9.慢处:

与人相处,要有点“柔道”精神,以舒缓、宽厚与人相处,处处与人为善。体谅与理解同事;善待下属;尊重上司。慢下来一人独处,自由一番情趣。不信,读读清代著名文人王世正写过一首《题秋江独钓图》的诗:“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独处的潇洒意境,跃然纸上。 10.慢爱:

生活体验报告范文第4篇

本文获二00七年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叁等奖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通过写生活日记,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中的写作,才能让学生的作文充满生活的气息,富有时代的动感,才能让他们的作文以一种独特的面貌,与众不同的品质吸引所有的读者。生活是一个浩瀚的大海,博大宽广,时时处处都有我们独特的感受,而不少同学的作文当中,我们看到的不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而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我们不能说这样的作文不好,却觉得单调乏味。

记得我第一次把写生活日记这个作业布置给学生时,我得到的是一片惊呼:“老师,我们回家抄美文,写阅读笔记吧!”“美文需要抄写,需要鉴赏,但我们也不能隔岸观火,岸上学游泳啊!日记必须写!” 强硬的把作业布置下去以后,我发现孩子们交上来的作业几乎是一样的格式、一样的语调:“今天早上我起得很早(或很晚),吃过饭后,我去上学。”或“今天我上了一节美术课,比较快乐。”或“今天我不高兴,作业太多”„„诸如此类,那么丰富的生活、那么有活力的生命在他们笔下演绎成这么干瘪的语言,这么乏味的描述,那不是生活日记,那简直就是一个最无聊的记事本!面对着这样的作业,再有热情的人也感到了寒冷,我不仅仅是失望,更多的是对自己的怀疑:这是学了六七年语文的学生吗?这样的作业还有写的必要吗?是我错了 1

吗?还是学生错了?我该怎么办呢?深沉的思考,努力的探索,尤其是学习了语文新课程标准后,我增加了信心,坚定了自己的认识:学生的写作必须从生活开始!因为生活才是写作之源!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去感悟生活,是语文老师的重要责任!于是,我试着走进他们的生活,观察他们的喜怒哀乐,引导他们去述说他们最想说的话,比如:发现哪个孩子课间的惊呼,我提醒他这种惊呼就是一种最真切的生活体验,是日记中最好的素材;发现哪个孩子情绪不好,我就提醒他可以将这种烦恼诉之于日记;发现哪个孩子因为受到表扬而兴奋异常时,我就会下意识的去查看他当天的日记中是否有比这个情节更重要的感受„„我抓住所有转瞬即逝的机会向学生表明: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日记的素材,这更是我们写作之源!我也在用最渴盼的眼睛,去寻找着学生日记中的生活。几天来,小芹的恐惧、担心、侥幸、疼痛、让我如同身受:因为腮腺炎的流行,人人自危,每天的道听途说,都让她感到紧张、恐惧;接下来的日子里,她也开始发烧,于是她很担心,赶紧去村里医生那里求治,被排除了腮腺炎之后,我听到了她虽然疼痛却又十分侥幸的“谢天谢地”的祈祷;而接连几天的让她筋疲力尽,让她毫无神采,一天天肿起来的脖子让她的痛苦更加深重:她除了疼痛,还有怨恨,都是那个医术不精的郎中让她格外受苦,真是庸医害人!一字一句,一行一段,读着这样的日记,我体验到了成功:生活日记已经引导学生走进了生活。我看到了孩子们眼中的生活在丰富起来,我听到了孩子们心中花开的声音,在征得作者同意的基

础上,我在班上将她的日记当众朗读,让孩子们体味到作文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把自己最独特的体验、最深刻的感受写出来!渐渐的,我发现孩子们的日记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彩:从小明的笔下,我看到了一个家境不算宽裕、父母又十分勤劳、厚道的家庭剪影;从张洁的日记中,我听到了他们同桌俩在自习课上的窃窃私语;从李晓的随笔中我认识到了一个个足球明星;从王宇的日记中,我感受到了他的困惑与迷惘,偏激与固执„„还说什么呢?孩子们笔下的世界早已经比我们眼中的生活更丰富了:那里面有真实的生活,还有他们独特的体验!

批阅孩子们的日记,零星的写下一点自己的评价,是我觉得最美好的事情,但没想到,我又遇到了新的挑战――那天在我批阅的日记中,我发现了这样的文字:“老师,为什么别人的日记都有评语,而我的只是一个阅字?”“老师,每次发下日记本,我最着急的是翻看后面,寻找你的评语!”这些语言让我何等的窘迫!但同时我更是一种欣慰:孩子们已经发现了生活,他们愿意把他们的生活捧来与我共享,他们希望看到老师的评价,哪怕是三言两语,可是,我确实为难了:一个班近50多名同学,每天仔细地阅读他们的随笔已经是极大的工作量了,更何况要给他们每一个人的内容写下自己的评语,而且,那评语必须让他们感觉亲切,觉得中肯,虽然我感到了为难,但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热情之火已经被我点燃了,我就绝不会让它暗淡。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的话:“见过一面就让你难以忘怀的人,肯定有自

己最独特的地方,让你的文章用自己最独特的面貌出现,让每一个读过它的人都有一种与之交流的愿望,老师的评语只给那些最有特色的文章!”由于我的激励,学生的热情更加高涨,他们已经从对生活的简单的观察,细致的描述深入到对生活底蕴的挖掘、对写作特色的追求。很多时候,这本生活日记已经成了他们最知心的朋友,与随笔对话,不再是他们的作业,而是他们心灵的宣泄,是他们忙碌生活中的修憩的小站。他们的日记内容已不再是当初老师硬性规定的、学生勉强应付的二三百字,他们已经能洋洋洒洒的、淋漓尽致的描写出自己周围的生活,突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学生们的作文更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当初的优美词句的堆砌到现在的直抒胸臆,从当初的改头换面的抄袭到现在的力求“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特色追求。

生活体验报告范文第5篇

。 。

激发写作乐趣,使学生乐写

库尔勒市第一小学

娄玙薇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主要体现在读、写两个方面,而写又是主要矛盾。学生进入写作阶段后,“写”就体现在作文上。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固然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写作技能的教学,但最根本的还是要在培养兴趣、提高能力上下功夫,让学生爱写、会写。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使学生下笔有神,乐写、善写作文呢?在教学中,我是从这几方面去做的。

一、 积累写作素材

1、从社会生活中摄取。小学生尽管阅历浅,然而毕竟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关键在于挖掘。例如记暑假的一件事,学生在暑假里经历的事可多了,这些事需要理,需要再现。通过家庭认识社会,开拓视野也很重要。例如《我爱家乡的xx》,要求写家乡的特产或住家附近的景物。学生虽然生活在家乡,但因为没去专门了解,不一定懂得清楚,要是让家庭配合,帮助提供,他们写起来就不困难了。



2、在平时小练笔中积累。平时把所见所闻及时记录下来,既是小练笔,又是积累素材。有了积累素材,才有内容。允许学生在小练笔中大胆的写,内容、题材、篇幅不限。(1)班会课是捕捉材料的一个窗口。老师批评了谁,表扬了谁,这些内容都可以以日记的形式写成不同性质的文章。(2)每周一升旗时校长总结一周情况时所讲的话应注意听讲,讲话的内容是小练笔的好素材。(3)家庭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如生活条件、人与人的关系发生变化等。(4)和周围人交往时,对这些人的看法或从这些人口中了解到的一些事情,都是写作的素材。(5)学了一篇文章后自己的感受以及想对主人公说的话等等。

3、从开展活动中丰富。课堂中创设情境,开展钉纽扣、踢毽子等比赛,创设小品表演等情境,课外开展各种活动,如登山、野炊、乒乓球赛等,都有利于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

4、做自己的“作文集”。

喜爱范文、熟悉范文,正是学生写作文的起始,让学生在作文园地里精心采撷,把自己喜爱的、可借鉴的作文编成集子,变为自己的“作文集”。一是多方面、多角度地搜集,即从报刊上裁剪下来,从学校、老师、同学那里转抄过来,从网上下载下来,从自己的作文中挑选出来;二是规定一定的时间阅读、筛选。这个阶段是学生潜入海底寻觅珍宝的过程,也是激发兴趣的过程。

学生积累了大量写作的材料之后,自然会有感而发,再加上适当的指导,学生就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而不是空洞、无病呻吟的文章了。

二、加强作文指导

有了生活素材,还必须引导学生深化对素材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在其中的指导与其他语文训练一样要经历一段由“扶”到“放”的过程,并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由于小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较差,虽然有时他们经过持续观察后占有的材料十分丰富,且富有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但是在他们的头脑里,这些材料是零乱的、分散的,没有大小轻重之分,尤其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的小学生,他们不会根据中心思想选取相关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所以大多学生写起来思前不想后,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到哪里,这就难免出现辞不达意、详略不当的毛病。我结合学生实际进行一定的示范指导,方能使学生较快地领会取材的思路、写作的方法,并有助于其过渡到半独立和独立的主动习作实践。如:在课堂中设计生动的情境让学生练说、练写,并结合学生实践情况进行集体讨论;通过课文及课外读物的阅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积累材料、准备表述的,并进行仿写训练;经常有计划地参观、访问;组织班队会等活动后及时练写;指导学生写好生活日记等方法。在练笔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审题、选材、表达诸方面应进行周全的考虑,分步让学生深入体会。如在一次关于爸爸的作文训练中,我采用了多步选择的方法。第一步:在生活日记中寻找关于爸爸的事例。第二步:采用以说为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各自爸爸特点的词语,有些词语不太准确,但经过老师筛选后,让学生选择一个最准确的。第三步:选择能反映爸爸特点的事例。第四步:学生练笔,选出一篇代表性习作评点。第五步:学生将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解放思想,还给学生“自由”,儿童有自己的情感,要让他们实现“以我手写我口,以我口表我心”的愿望。我指导学生写一件你听到或看到的表现社会主义新风尚的事,批改时发现一位同学写的却是他上街看见流氓殴打一位群众,人们袖手旁观,和他气愤的心情。当时我一气之下用笔重重地写下了“离题,重写”,并在讲评课上批评了一通。这位同学当场哭了,站起来争辩说:“真事为什么不可以写!”随即把作文本撕了个粉碎。看来我把他的积极性大大地挫伤了。那篇文章是小作者真情的流露,要是能在肯定他表达了真情实感的同时,帮助他全面地看问题,于作文于育人,效果可能要好得多。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做生活的主人。写作的激情来自对生活的热爱。心有所动,总想表达出来。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爱星星、月亮、大地、花草树木,更要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劳动,产生各种情感体验,酝酿一吐为快的欲望。

三、增强学生写作成就感

在作文教学中,小学生普遍存在“怕写不好作文”的心理障碍,对作文缺乏兴趣,丧失信心,这直接影响作文质量的提高,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突破这种心理障碍,培养学生自主作文的信心。我在批改作文时,精心挖掘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对观察仔细、表达得体或有创见的作文,不管是全篇文章,还是只言片语,只要有可取之处,都给予表扬,写上几句赞扬鼓励的眉批。对写作有困难的或缺乏兴趣的学生,要适当降低要求,劣中选优,沙里淘金,从点滴入手,热情扶持,诱发上进的火花,哪怕是一个标点、一个词、一个句子用得好,也要让他们觉得自己会写,自己能写。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念,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一个经过努力,最终能获得成功的先苦后甜的过程,充分体验作文过程中的自我成功感。我还引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找出作文的优缺点,养成自我探究的良好习惯。另外,我在教学中,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大家 听,请同学帮助修改,做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我鼓励同学们积极的投稿,我班许多同学的作文发表在库尔勒晚报,巴音郭楞日报上,同学们从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班级里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种喜欢作文的氛围。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相信长期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勤劳的小蜜蜂,多思考、多练笔,一定能培养出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论文

姓名:娄玙薇

生活体验报告范文第6篇

每次回来前,大头都要向我打听:“海南现在有什么好玩的?”以前我的回答都是:“乡下,别的没什么。”近几年答案有了点变化:“还是乡下,文明生态村。”开始他还有些迟疑,不信一穷二白的农村能玩出什么花样来。于是我便带他走了一趟,就是海口近郊演丰一带的乡村文化长廊,在那里慢悠悠地兜了一圈,游览自然天成的乡村花园,查阅村史及先人(渡琼始祖)留下的石刻古迹,在大榕树下品尝地道的农家美食,还观摩了一户村民的家庭图片展———那家人的女婿居然是个老外,给他们生了两个漂亮的洋娃娃,可爱死了„„前后大半天时间,我们兴味盎然,乐不可支。虽然海南的农村和农民还没有大富大贵起来,但能够有这样多彩而又自如的乡村生活,也很让人欣慰,乃至有些羡慕了。

大头和我,这对游客看起来也有点滑稽———我一个移居琼岛的外地人,他一个游走世界的海南人,现在我却满怀一种自豪的心态,带着他探访和发现这里的乡村之美,村民们一听说都觉得挺好玩。

是的,我对海南的乡村情有独钟。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只要不是出差在外,只要能有半天时间走得开,我就想去乡下逛一逛,也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就随心所欲,带上地图和GPS,跑到哪是哪,最好是那些陌生的、还没去过的地方。多年来我乐此不疲,一直保持着这个爱好,一直都有新鲜感,大部分是我独自前往,偶尔也与一两个朋友结伴而行。这些年海南各地有了不少文明生态村,乡下的道路更容易通行,村民更好客,我的兴致也更高了。

说真的,要是以城市相比,海南与内地还有不少差距,论繁荣程度、文明程度、公共事业的发达程度、效率和秩序等等,我们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追赶,但要拿乡村来比的话,我看大部分地方都不如海南。也可能我在外漂泊已久,难得再回遥远的真正的故乡,因而每一次乡村之旅,不知不觉我就有回故乡的幻觉,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

相对于霓虹灯、慢摇吧、滚滚车轮、豪华的星级大酒店来说,乡村更能代表海南的本来面目,更悠闲更纯朴也更自然,那些田园、池塘、古树、祖屋、吊床,那些老人和幼童,那些欢快的猫狗鸡鸭鹅、那些未被污染的果蔬,在我看来都是别样的风情。我相信,海南只要把这一切保护好、宣传好、利用好,总有一天会让世人刮目相看。

畅行在海口南郊的遵谭一带,被沿途无边的春色迷醉了,真是风景如画啊!我把车停下,在路边的树林里或草地上躺下来,让田野的清风像波浪一样从身上抚过,让身体和大地脉搏发生奇异的共鸣;走进乐东县一个小山村,我谁也不认识,就过去跟村民们打了半天乒乓球,出一身大汗,然后吃几个他们刚摘下的芒果;在儋州白马井,巧遇传统的乡土调声联欢,我这个从来不唱歌的家伙,这时候也不管会不会了,就冲上去跟他们手拉手,一起载歌载舞;西线的福山是经常要去的,每次往返百余公里,就是为了品尝那里土产的咖啡,一定要在田园或村头上喝,才能体会到那种超然闲适的感觉。

上一篇:施工计划对比范文下一篇:审计报表附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