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信息管理论文范文

2023-10-07

电视新闻信息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目前社会公众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就包括电视新闻报道,电视新闻所报道出来的内容能够使人们的视野得以拓展,所以,在进行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的过程中要对细节进行很好的把握,从而使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的质量得以提高。通过把握电视新闻采访报道中的细节,就会使电视新闻所报道出来的内容更加生动,而且对细节问题的处理也能够将记者的业务水平充分的体现出来。本文分析了电视新闻及其在采访报道中细节把握的重要性,阐述了电视新闻采访报道中细节的应用,并进一步探讨了电视新闻采访报道中获取细节的方法。

【关键词】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细节把握

细节就是一个小事能够影响到整个事件,而且在任何一个领域,结果都受到细节的影响,特别是在电视新闻的采访报道中。电视新闻中的细节就是新闻事件所体现出来的具体形象,一般向受众群众的呈现都是采用特寫镜头的方式,而且细节包括表情和动作以及语言等方面。电视是通过对新闻信息的收集和传递以及以图像的相识再现给受众群众,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将新闻内容分呈现给受众群众,而且还能够将事件的最新进展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呈现,使得受众的需求得以满足。由于电视新闻采访报道中存在很多的细节,而且这些细节影响着整个新闻的价值。因此,把握电视新闻采访报道中的细节显得尤为重要。

1. 电视新闻概述

电视新闻的传播是以现代最新的科学技术为基础,有机结合基本的新闻符号,报道一些最近发生的事实。因此,电视新闻有着和其他类型的新闻媒体相应报道新闻的功能。但是电视新闻是借助现代的科学技术,同步的进行画面和声音以及字幕的传递,这是报纸和广播等其他类型新闻媒体所不具备的特点。电视新闻报道能够直观的向受众传递较强的视听形象感。通过对受众群众视听觉的调动,使其获得的认知反应更加直接和深刻。而电视新闻的细节就是采用特写或者近景强调新闻最具有价值的地方。为了能够使电视新闻的内容更加丰富,对电视新闻的形象感进行强化,就应该对电视新闻采访报道中的细节进行很好的把握。

电视新闻的细节就是摄影记者抓拍到的新闻现场中能够引起受众群众注意力的画面,细节的画面对受众的视觉具有强烈的冲击作用,同时还包括新闻关键人物和当事人的细微表情和动作。细节的画面能够吸引受众群众的注意力,使其能够对新闻事件本身进行关注,激发受众群众去进行思考,进而将新闻报道所表现的内涵充分的表现出来。因此,电视新闻的细节是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的核心。电视新闻的细节能够将新闻环境的特殊性有效的记录下来,同时也有效的记录了拍摄者的新闻表达诉求。

2. 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细节把握的重要性

2.1 有利于提升传递信息的深度

周围环境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通过不断的认识实践,形成特有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结构。通过电视新闻传递出来的信息,受众群众在接受之后会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其进行理解,之后按照对其理解的结果做出赞成与否的决定。受众群众通过对信息的思考和深层次的感知,从而对电视新闻报道的信息具有深刻的印象。另外,电视新闻采访报道把握其中的细节会加入基本本身的独特理解。所以,电视新闻不但向受众群众呈现了表现的新闻,同时还促使受众群众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2.2 提升新闻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电视新闻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有时不一定能够将准确的信息含义传递给受众群众。主要是因为相关工作人员随意的对电视新闻进行处理,使得有时的电视新闻没有价值和意义。这种比较空洞的电视新闻不但不会吸引受众群众的注意力,同时还使其不能够对新闻的信息进行了解。如果能够单纯的通过声音就可以进行新闻信息的传递,而采用电视技术进行传递就会浪费资源,而利用声音不能够将新闻信息准确传递出来就会由于缺少必要的画面配合,使得受众群众对新闻信息不能够进行准确的理解。所以,电视新闻采访报道注意把握细节能够使受众群众得到准确的新闻信息。

2.3 改变人们的思想

传播新闻信息能够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得以满足,而且还能够通过新闻信息使得人们树立的思想观念更加正确,因此,电视新闻还能够使的人们的思想得以改变。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新闻信息的传递不但服务了社会主义精神,同时还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思想,进而服务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使得在新闻活动中电视新闻需要按照受众群众的需求进行采访和编制,通过调整电视新闻媒体,满足了不同受众群众的需求,有效改善了新闻媒体和受众群众之间的关系。

3. 电视新闻采访报道中细节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媒体越来越流行,但是自媒体传播新闻的质量却不是很理想,只是能否让受众群众对事件的大致情况进行了解,却不能够对新闻进行深层次的了解,而是需要记者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从而向受众群众完美的呈现新闻的来龙去脉。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的质量受到细节把握的影响。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细节把握的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3.1 刻画人物性格

电视新闻主要是报道一些人或者事,通过对不同的人和事进行相应的处理,使得电视新闻所报道出来的内容越来越生动。电视新闻在对社会上比较关注的一些时间进行报道的过程中,通过采访当事人能够从其言语中让群众了解到当时的想法和所处的环境等信息,进而人们对其产生一个客观的认识。通过电视新闻的采访报道,向受众群众展现了当事人的性格,从而受众群众就更加深入的理解当事人发生行为的原因。

3.2 深化主题思想

在电视新闻采访报道中,细节的画面是对事件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刻画以及事物本质的揭示的描述,在对细节进行把握的过程中,往往采用的是特写镜头,从而将其刻意的凸显出来,给受众群众带来较强的视觉冲击,从而达到理想的表现效果。通过把握电视新闻采访报道中的细节画面,能够让受众群众感受到当事人所处的环境,并且和自身的环境进行对比,从而产生一定的思考,并且从中获得一些感受。

3.3 还原事件真实

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的关键就是具有一定的真实性。根据社会比较关注的事件进行细节的跟踪报道,不但能够探究事件的真实情况,同时还能够使受众群众对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个更加深刻的了解。由于很多电视节目在报道一些事件时向受众群众传递的信息不是很完整,有时会刻意隐藏一些内容,甚至会误导受众群众。而通过后续的一些细节报道,能够有针对性的指正相关的报道。通过跟踪采访报道,使受众群众对事件的真实性有所了解。由此可见,后续的跟进报道从细节上对相关的报道内容进行了很好的反馈,使得受众群众对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个正确的理解,因此,这样的细节报道极易打动受众群众。

4. 电视新闻采访报道中获取细节的方法

和报纸进行新闻的报道相比,电视新闻可以现场记录报道的内容。为了能够使电视新闻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记者应该掌握一些把握细节的技巧,从而获得新闻的细节画面。为了能够获得新闻的细节,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4.1 采访之前做好准备工作

记者是应影响电视新闻采访报道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能够使电视新闻的质量得以有效的提高,就需要对细节进行把握,因此,记者在进行报道前就应该利用各种方法学习和研究相关题材的内容,做好充分全面的准备工作。同时,记者也可以学习一些目前报道的人或事的相关概念和研究理论,对这些知识进行客观的了解,从而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采访工作中。另外,在进行采访报道之前准备好电视新闻采访报道所需要的设备,其中就包括话筒和摄像机以及电池等基础的设备,不要因为疏忽导致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问题,从而对电视新闻的采访报道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只有充分准备好知识和设备,才能够在进行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的过程中及时把握细节。

4.2 采访过程中随机应变

相比于报纸进行新闻的报道,电视新闻采访报道有着一定的多变性。在进行电视新闻采访报道中,极易由于一些因素导致实际的报道进程没有办法按照原本的计划进行。记者面对这种情况应进行随机应变,根据自身所具备的敏銳观察力对细节进行把握,从而能够对新闻事件中的要点进行及时的发现,并对这些要点进行适当的放大和着重的报道。为了能够很好的达到这一目标,记者就需要对受众群众的关注点和实践的要点有所了解,从而将电视新闻的价值充分的体现出来。

5. 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的出现严重威胁着传统媒体的发展,其中传统的媒体模式中就包括电视新闻,电视新闻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好的发展下去,就应该及时更新技术,而且还要充分重视新闻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和内涵,从而完美的呈现出隐藏在新闻背后的故事,通过向观众展现更多的细节获得他们的喜爱,同时将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观众,使观众能够获得更多和生活比较贴近的电视新闻作品,很好的满足各个层面群众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还显著的提升了电视新闻在社会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马颖.电视新闻采编的画面细节把握思路研究[J].文摘版:经济管理,2015,000(009):206-206.

[2]李云婧.电视新闻采访中出镜记者应关注的细节问题[J].西部广播电视,2016(19):150-150.

[3]郑国平.试析电视新闻采访与编辑技巧[J].西部广播电视,2018,000(024):171-172.

[4]李庆玲.电视新闻采访的技巧分析及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16,2(004):124-124.

[5]李巍.浅谈电视新闻采访中的细节[J].锦绣,2017,000(012):37.

[6]曾剑锋.电视台记者采访动机的激发及细节问题分析[J].记者观察,2020,000(003):P.131-131.

[7]杨林爽.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创作中的“细节”叙事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9.

电视新闻信息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电视;新闻采编;形式创新

引言

电视新闻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社會新闻事件的报道、正能量的传播与正确价值观的引领方面,还需充分展现其批判性特征,带给大众深刻的思想启发。因此,相关人员必须注重对电视新闻发展机制的创新改革与升级。新闻采编作为优质节目制作与播出的关键环节,相关人员必须对其工作形式进行大胆的创新。即需对媒介融合和对电视新闻采编带来的影响进行全面了解,认识到对工作模式进行改革的必要性。由此,需要更具有方向性与针对性的对电视新闻采编形式进行创新。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新特征

(一)采编素材的获取渠道的多元性

基于特殊背景下的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有了更多的渠道与方式获取信息资源。无论是传统线下的市场调研,还是微博、短视频自媒体平台,都可成为新闻工作者获取信息与素材的渠道。而各种媒介的融合,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获得极大提升。而各个平台利用不同的方式实现流量的最大化的汇集,导致信息资源的质量不断降低。在寻求节目多样化的基础上,并没有对信息质量进行提纯,各平台上充斥着各种虚假信息与负面新闻。而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采编人员虽具有多渠道获取信息的方式,但却无法保障新闻素材的质量。而媒介融合背景下形成的新闻采编的新特征,相关人员需辩证的进行思考与分析。在实现采编形式创新的过程中,必须不断提升新闻编辑的信息甄别能力、新闻洞察能力等。能够从海量的网络资源中摒弃没有价值的信息,获取更多具有价值引领性、思想启发性的新闻素材。

(二)新闻价值的隐藏程度被加深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编辑人员可从不同的渠道获取信息。〔1〕信息技术与网络平台的高速发展,虽为新闻编辑获取信息提供诸多便利,但同时也为他们快速提取有价值信息带来较大的难度与挑战。海量的信息带来丰富新闻素材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新闻价值的隐藏程度。在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资源中,具有传播与报道价值的内容会被掩盖。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上,每天都会向用户推送不同的话题。其中,大量的娱乐信息、社会负面新闻当长期霸占网络资源。而电视平台如何从杂乱的信息资源中提取更利于电视传播的新闻素材成难题,并对新闻编辑的新闻价值的挖掘能力提出更好的要求。从这些层面可看出,新闻价值的隐藏性成为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新特征。倘若新闻编辑部具备提炼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将无法从根本上创新采编工作形式。具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主题,是开展一系列采编工作的基础与关键。因此,相关人员必须了解新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展现的新特征。以此为参考依据,对相关工作形式进行创新与升级。

(三)新闻报道形式呈现多样化特征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报道形式呈现多样化特征。基于新的工作环境,新闻编辑应做到多角度、多维度考虑新闻主题、播出方式等。〔2〕能够切实关注到新闻事件报道本身与采编形式间的密切关联性,做好内容的设定、节目主题的策划,以及信息的排版等工作。电视新闻工作者需意识到网络直播对传播播出形式带来的冲击,需能够将各种媒介进行科学的融合。在了解与掌握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报道形式的多样化特征的同时,需切实将新媒体技术、短视频、网络直播等融入到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中。在对新闻内容进行编辑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内容的质量与深度,还需确保播出形式的多样化、趣味化。由此,才能吸引更多网络用户关注到传统电视平台。既要实现电视用户的回归,还需对大众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最大化满足。使目前的新闻报道形式的多样化特征成为制作电视新闻节目的参考依据,为采编形式的创新提供新的思路与灵感。
二、关于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形式进行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一)进一步明确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要点

一档优质的新闻节目的制作,需确保各个工作环节的创新与完善。〔3〕而新闻采编作为节目制作的关键环节,其在素材质量、新闻价值的挖掘等方面的最终呈现效果,将会对电视新闻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而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市场上出现不同类型的节目,都对电视新闻进行分流。而电视平台若想利用新闻节目获得更多的受众,必须对新闻采编形式进行创新。需依据不同的新闻主题、新闻线索等,更具有针对性的开展新闻采编、节目审核等工作。相关人员需进一步明确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要点,既要对传统的采编工作进行完善,还需融入多样化的播放形式。不仅充分发挥传统播出平台的优势,还需认识到互联网直播对受众的巨大吸引力。因此,采编人员需将新媒体融入到采编工作中,注重对新闻素材的最大化集成与加工。基于信息化手段的编辑与审核,确保新闻节目质量播出效果的大幅提升。在强调采编内容实现高质量的同时,需注重节目与受众的互动效果。因此,必须重新确立采编工作要点,即能够将采编工作本身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并利用多样化信息获取渠道,确保新闻素材的丰富性、时效性、热议性、讨论度。总而言之,新闻采编人员既要秉承打造高质量节目的原则,还需对节目播出形式进行创新与丰富,注重平台与观众的互动性,令电视新闻不再是传统固化的信息传播,能够使大众切实参与到电视新闻节目的各个环节中。

(二)实现新闻采编媒介的创新融合

媒介融合背景下,采编人员需学会在海量的信息资源中获取最有价值的新闻素材,这对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制作出能够迎合大众审美、满足需求的电视新闻节目,才能真正体现电视平台的优势与价值。互联网背景下,信息爆炸对人们的感官等造成巨大冲击的过程中,新闻单位需对他们价值观进行引领。电视平台需能打造精品栏目,基于高效率的信息内容,吸引更多人成为电视平台的受众。而媒介融合背景下,对电视新闻采编形式的创新与丰富,需做到各种媒介的再融合。利用传统终端优势,利用多样化的信息获取方式,推动电视新闻的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即将传统电视平台与网络直播进行融合、将信息传播与思想交流进行融合、将新闻内容与新媒体技术进行融合。由此,以传统电视平台为核心,创建多渠道、多媒介、多形式的新闻采编工作模式,从根本上实现电视新闻采编形式的创新,促使传统媒介与现代信息工具进行科学的结合。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电视新闻发展形态,最大化展现电视平台的优势与价值。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形式的创新路径

(一)以多渠道采编形式,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挖掘

新时代背景下,不同媒介的高效融合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多样化的平台与渠道,而电视新闻行业在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場竞争,在采编形式上寻求创新的过程中,需对当下媒体产业的发展态势进行全方位的分析。〔4〕当社会基于融媒体的发展而展现文化多元性特征时,从业人员需意识到仅依靠一种节目实现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结构受众全覆盖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采编人员必须迅速掌握不同圈层的文化特征,以及他们对新闻电视的新需求与要求。应以多渠道采编形式,对不同的新闻的价值进行最大化挖掘。既要保证节目形式的多样性,还需确保节目内容的深度与质量。电视新闻的采编工作,需从统一化、程式化的节目标准向个性化与人性化迈进。基于不同的需求与受众,采用不同的采编形式。即电视新闻工作者需对采编方式实现创新与升级,注重新闻采编的时效性、热议效果等。相关人员需意识到人们获取信息手段发生的变化,即互联网平台逐渐成为大众获取信息主要渠道的当下,采编人员需积极拓展资源与渠道。在新闻线索的选择、采访制作等方面都必须进行时代化的创新。融媒体背景下,当新闻直播逐渐成为普遍现象时,采编人员需能对大众熟知的新闻话题的新闻价值进行最大化发挥。既能利用新闻主题热议优势,还需通过加深与拓展新闻内涵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与讨论。采编人员需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深度的二次加工制作,并以直播的形式对内容进行第一时间的传播与报道。并将新闻现场报道与线上平台进行有效的结合,不仅确保新闻内容的完整性与高质量,还需为关注提供优质的新闻信息服务。同时,在以直播的形式增强电视新闻可看性的基础上,需利用微博、微信公共账号等新媒体工具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与交流。并能结合不同的新闻主题组织不同形式的线下服务活动,进一步加强平台与受众的了解与粘性。基于传统的现象活动、具有即时性特征的新闻直播,以及高效互动性的自媒体平台,形式成多样化的、时代化的新闻采编创新形式。从而,将平台、受众、现代现象技术等进行紧密的连接。并基于高质量的新闻内容、多样化的信息传播与互动形式,全面提高电视新闻的影响力。

(二)以受众需求为导向,构建多样的新闻采编形式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的采编工作程序呈现出新的特征。无论是在素材的获取渠道方面,还是报道形式上都更具有时代性与多元性。〔5〕而从受众的审美与需求层面进行分析,自媒体获得快速发展的当下,为电视新闻的发展带来极大的调整。网络平台资源被各种舆论新闻、娱乐八卦占据,不仅降低新闻行业的总体发展质量,更不利于传播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而受众基于精神层面的多样化追求,他们对电视新闻产生更多的需求、更高的要求。而从业人员在对新闻采编形式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必须能够以受众需求为动向,以多角度、多维度、多媒介融合的方式对工作方式进行创新。而新闻电视自采编形式进行创新与工作模式转型的过程中,需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对电视新闻的发展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必须明确制作电视新闻的目的、展现形式、传播价值,才能够对采编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融媒体背景下,采编人员必须对当下热门节目进行全面的分析。基于大数据的分析与研究,明确大众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具体诉求。即人们在观看电视新闻节目的过程中,不仅要及时了解当下的热点新闻,还需能够真正的参与到相关话题讨论中。因此,电视新闻采编人员需能注重节目的互动性,并对信息获取方式、主题设定等方面进行创新。即在明确新闻主题的过程中,采编人员需将传统媒介与新媒体进行融合。既要深入到社会基层中,对线下受众需求进行全面了解,还需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与作用,全面探析网络用户的需求。并将各种信息进行集成与汇总,形成更加丰富与时效性的新闻采编素材。通过前期的线下与线上的市场调研,能够以受众的需求为导向,最终确立新闻主题与节目制作形式。〔6〕采编人员在设计节目形式的过程中,需增加观众互动模块。在播出电视新闻的过程中,可通过开通网络公共账号,令观众能够及时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是对节目的建议。由此,打破传统电视新闻单项输出的既定模式,将新闻报道、观众互动等进行科学融合。制作出符合大众认知的电视新闻节目,并基于良好的互动、正向价值观的传播与引导,使大众与电视平台建立紧密的关系。通过最大化满足大众的精神追求、多样化的需求,令他们能从节目中找到乐趣,不断产生持续的愉悦感。电视新闻平台能够基于知识传递、价值引领、思想共鸣等不同层面,对采编形式进行创新、改革与升级。
结语

总之,媒介融合背景下,对电视新闻采编形式进行创新已成为必然需求。相关人员必须认识到自媒体平台、新媒体技术对传统电视行业带来的冲击。应善于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新闻采编媒介的创新融合。并能结合新时代下对电视新闻行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明确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要点。由此,能够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提高电视新闻内容的质量。利用多样化的采编形式,增加电视新闻节目的可看性。

〔参 考 文 献〕

〔1〕舒坤秀.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形式的创新策略〔J〕.传媒论坛,2020,(15):29+31.

〔2〕康艳,劳怡.基于媒介融合视角下创新电视新闻采编形式的策略分析〔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04):238-239.

〔3〕刘殿宏.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形式的创新策略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0,(03):163-164.

〔4〕马会娟.对于媒介融合与电视新闻形式创新的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18):146-147.

〔5〕劳俊慧.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形式的创新策略〔J〕.科技传播,2018,(22):9-10.

〔6〕陈楠楠.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形式的创新策略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0,(08):163-164.

〔责任编辑:杨 赫〕

电视新闻信息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电视新闻报道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视新闻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强电视新闻的写作能力是提高电视新闻报道综合传播效率提高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从电视新闻报道的角度进行分析电视新闻写作的特点以及电视新闻写作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传播优势,以提高电视新闻报道的有效性。

【关键词】电视新闻报道 电视新闻 写作传播

目前,电视新闻写作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必须深刻了解其写作特点,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新闻稿件。电视新闻和报纸、广播等传播媒体主要的不同点:它是利用活动的画面(流动的图像)来表达观点和思想情感。而报纸是静止的,没有“活力”,广播有声音,没图像,因此,可以说流动的图像画面是电视新闻的特色优势。除此之外,由于电视新闻中流动的画面,可以带给受众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下面本文主要探讨在电视新闻报道的背景下,电视新闻写作传播[1]。

一、电视新闻报道背景下,电视新闻写作特点及要求

文字语言把一个个没有层次顺序的流动画面排列成为一个有序、完整的情节,进而把真实的新闻场景再次展现给观众。电视新闻报道是新兴的视听有机结合的“阅读”形式。加之精炼的文字语言能够有力增强电视新闻画面的感染力,营造新闻报道的现场氛围,同时进一步挖掘电视画面的内涵。

(一)新闻写作的事实性

在新闻写作中,最基本的特点就是要用事实说话。而最忌讳的就是说大话、空话或者假话。因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新闻报道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不能体现新闻报道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首先,要坚持新闻写作的事实性,在新闻写作的时候,记者必须写清楚新闻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发生原因和结果,才能确保新闻的真实性。不能对新闻事件进行随意的虚构、缩小或者夸大。其次,记者在解释报道中的事实时,不能扭曲或者试图掩盖客观事实真相,必须对客观事实有深入的分析、认识和判断,做到客观事实和事件的原本面目吻合。

(二)新闻写作要保持朴实自然的风格

电视新闻报道,需要让观众听得顺耳,所以在新闻写作皆可能采用朴实、自然的语言。在记者进行新闻写作时,描述新闻事件时,应该尽量避免采用长篇大论、拐弯抹角的说词。多用朴实、简洁的语言,做到长话短说,方便观众理解和记忆。如果遇到很长的复合句,也可以减少关联词的使用,尽可能用陈述的语气,方便观众接受。

(三)新闻写作采用通俗易懂、口语化的语言

新闻报道的服务对象是社会普通大众,所以用他们喜闻乐见的语言来讲述最新鲜的新闻事件变得非常重要。在新闻写作过程中,避免大量地堆砌数字,使用那些深奥难懂的语言,选择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描述新闻事实,使观众听得更加清楚明了。同时,电视新闻报道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为了听而写的,因此要求新闻写作语言的通俗化、口语化。但也并非是完全照搬日常的生活用语,仍要讲究语言表达的技巧。首先,为了易于被观众所接受,要把书面语转化为口语;其次,要把新闻报道中出现的个别文言字词转化为现在使用的白话语言;最后,在新闻写作过程中,尽量多使用动词、实词,少使用形容词或者虚词。由于双音节词的音波较长,观众能够听得更加准确、清晰,因此,可以适当选用一些双音节词,从而确保新闻报道的音韵效果[2]。

二、电视新闻写作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传播优势

(一)电视新闻报道中,文字语言彰显优势

前不久,29岁的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女教师张丽莉挺身救出即将发生车祸的两名学生,致使自身受到严重的损害的感人事迹,一经电视新闻报道,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设想一下,如果这个新闻事件是采用报纸的传播方式来报道的,其震憾力度会有如此强烈吗?虽然报纸新闻和电视新闻的内容一样,但是后者让观众看到的是非常逼真的滚动画面,是一种正在进行着的生活真实情形,能够深深地打动观众的心灵。如果没有文字语言的解说,观众在看到这一新闻画面时,也许只是知道了在那一瞬间,张丽莉老师被碾压在车轮下面,不会产生如此深刻、丰富的内心感受。

(二)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声音和新闻写作的关系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声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整个电视符号系统中,同期声、现场音响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大量的实践经验说明[3],假如缺少电视新闻写作的话,电视播音员就会出现无源之水的困境,且再优美动听的同期声、现场音乐都不会散发出原本的魅力,而棚外配音,更不值得一提。由此可见,新闻写作对电视新闻报道中声音密切相关。

(三)播音语言是依靠新闻稿展示其魅力

我们都知道,新闻的五大要素中如果仅仅凭借声音系统是不可能圆满完成电视新闻报道的。全部新闻内容都要通过播音功能进行诠释。尤其是在专题新闻报道中,播音和画面语言是最具有活力的表现因素。而播音语言是依靠新闻稿展示其魅力的。通过新闻稿,播音工作者才能快速把握新闻内容的要点,让观众精炼快速地抓住新闻的主要内容,从而弥补图像和声音等的不足,让观众理解的更深刻,记得更牢固。

三、结语

总之,随着知识、信息时代的到来,对电视新闻写作者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在这种形势下,新闻写作者只有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才能写出质量高、的新闻稿子。进而促使新闻报道更加深刻,带给观众更丰富的视听感受。

參考文献:

[1] 贺小军.浅谈电视新闻报道的故事化[J].今传媒(学术版),2012(8):102-103.

[2] 刘丽娟.从电视新闻报道看当今电视新闻写作的传播优势[J].科技传播,2013(3):56-57.

[3] 张育仁,张夷弛.从电视新闻报道看当今电视新闻写作的传播优势[J].新闻界,2009(6):79-80.

电视新闻信息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民生新闻的热潮刚刚过去,电视新闻据说已进入到“后民生”时代。这意味着,对于关注中国新闻改革的人们来说,一个新的想象空间又形成了。不过,回过头静下来想想,有些问题还有待澄清。所谓电视民生新闻,从新闻素材、聚焦范围,以及报道方式来看,明明就是社会新闻,明明就是地方性新闻。①为什么从业者却要冠之以“民生新闻”?对民生新闻,尽管有不少批评意见,但整体而言,人们不仅认可了民生新闻的提法,而且对这种新闻类型寄予厚望。李幸认为,肇始于南京地区的民生新闻是“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②这一论断从电视传播基本理念的变迁来看,有一定说服力。但是,众所周知,“革命”在中国的语境中,具有更宽泛的含义:“革命”寄寓了普遍乐观的超越性想象,超越性的意指不单限于观念,而且关涉到“制度”和“体制”的层面。因此,离开新闻规制来谈“革命”,似有不妥,也不利于对中国电视新闻现状做准确的把握。民生新闻“革命论”者对体制避而不谈,显然成问题。几年来,关于民生新闻的讨论非常之多,但遗憾的是,很少有论者从新闻体制和新闻改革的角度着眼,本文拟就此略陈己见,以抛砖引玉。

地方性社会新闻上电视

民生新闻究竟改变了什么?一言以蔽之,地方性社会新闻第一次大规模上电视。这里面有两层意思,第一,地方性社会新闻在报纸上早就有过实践,并且也曾掀起过热潮,不算是横空出世。第二,大规模集中在电视上做这类新闻,的确是第一次。社会新闻以前主要是在晚报上做。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的晚报就有较大发展。资料表明:“辛亥革命以后,直到全国解放为止,据不完全统计,上海的报纸先后有近200家,其中晚报的比例占1/10,大概有二十几家。”③解放初期,政府领导认为晚报的读者对象是工商界、小市民等落后阶层,因而受到打压,奄奄一息。改革开放以后,晚报开始进入复兴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迅猛。1997年上半年,全国晚报的数量增加到116家。④当时还涌现出大批周末报和都市报,为了招揽读者,都大量刊载社会新闻。晚报理念在整个报纸领域蔓延,甚至波及到党报,所谓“大报小报化”指的就是这一现象。

不过,地方性社会新闻对于电视而言,却是姗姗来迟。1993年创办的《东方时空》是第一次创新,尤其是其间子栏目《焦点时刻》(后为《焦点访谈》),追踪热点,进行深度剖析,在全国掀起了一股“焦点”旋风。有论者称2002年前后出现的民生新闻为“晚报体”,进而把中国电视新闻报道的主导模式概括为三个阶段:联播体、焦点体、晚报体。这种概括是比较准确的。因为,民生新闻究其实际,是延续晚报的实践,做地方性社会新闻。至2002年,地方电视台才开始大规模地做地方性社会新闻。而在这个时候,中国的新闻体制已经引进市场机制,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新闻与地方新闻并不足以犯忌,它的“革命”意味当然也就丧失了。因此,客观地说,民生新闻虽然作为社会新闻第一次大规模上电视,但对现有的新闻规制而言,这只不过是一次“非常规行为”而已。

以民生的名义合法化

把社会新闻大规模地搬上电视,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体现出实践者的勇气与见识。但是,他们最精彩的地方并不在此,而在于使这一“非常规行为”合法化,进而成为现有新闻规制下寻求创新的“革命”典范。所谓合法化,体现为电视社会新闻的最早实践者为了寻求现有新闻体制的支持,熟练地利用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资源,采用特定的符号或象征对非常规的探索行为予以命名、阐述,以此来述说其改革行为。海外学者潘忠党在考察中国新闻改革时认为,改革大环境的不确定程度很高,为了处理这种不确定性,“改革的主体采取上、下‘合作’的途径,以‘经营方式’为驱动,以‘临场发挥’为基本行为特征,创造性地运用改革话语中市场经济与党的新闻事业的语汇,以改造新闻生产中的社会关系,重构现存体制的内在活动空间。”⑤这一概括点明了这一事实:很多具体的改革措施大多来自“下”层新闻从业人员临场发挥的“创意”,这些创意是被淘汰,还是被作为典型,最终将取决于“上”层的态度。而上下合作的基本前提是,必须“师出有名”,换言之,这种尝试要能够用主导意识形态话语进行有效地解释,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改革尝试的合法化。

第一次大规模在电视上做社会新闻始于江苏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栏目推出以后,迅速抓住了收视市场。主要策划者、该频道总监景志刚认识到“新闻学的概念系统出现了某种滞后迹象,所以我们需要新的概念来概括确认《南京零距离》这类已大量出现在我们新闻实践中的节目样态的内涵与价值。”可以说,这是一种清醒的“合法化”意识,因为占领市场并不意味着真正的成功,让“老百姓”、“老板”满意固然重要,但最关键的还是要让“老干部”满意,也就是说,只有在获得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之后,地方台的社会新闻实践才能深入下去,才能既“叫座”又“叫好”。景志刚意识到:“这样的新闻用旧有的诸如‘社会新闻’‘舆论监督’这样的概念来概括已严重词不达意,也许更适合使用‘民生新闻’这一概念”,因为“它直接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新闻报道的‘三贴近’宣传原则。”⑥“民生”新闻的命名正是借用“三个代表”和“三贴近”的意识形态语汇,把电视社会新闻阐释为“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从而使这一非常规行为合法化。

这一概念提出来以后,获得受众的广泛响应和支持,其火爆程度甚至出乎肇始者的意料之外。在很短的时间内,“民生新闻”以“民生”的名义所进行的合法化举措,已经斩获成功。民生新闻概念提出的第二年,即2004年,有论者针对通常被称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之一的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的实践,提出了“公共新闻”的概念。他们认为公共新闻与民生新闻并不矛盾,二者在内涵上具有某种关联度,甚或把公共新闻看作民生新闻的提升、超越与突破。⑦这是新闻从业者对符号资源的争夺,二者所借鉴的符号资源的来路不同。民生新闻的符号资源来源于本土的、党的新闻传统,即“三个代表”思想和“三贴近”宣传原则,而公共新闻的符号资源来源于美国的新闻实践。⑧二者的合法性地位判然有别,面对本土丰厚的、强势的意识形态资源,西方的话语显然无法获胜,真要斗起来,一句“水土”不服,或“不符合中国国情”,后者就可以被轻易打发掉。

电视革命的幻象

民生新闻顺利地完成了它的登台仪式。这种合法化仪式,表明当前我国新闻改革的步履维艰,也彰显出新闻体制的弊端。至少显露出两方面的弊端。第一,对媒介性质的定位模糊。党和国家认定所有的媒体都是喉舌,都是意识形态机器,并通过各种手段全面规制,但同时,又在传媒领域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各级电视台一方面承担着舆论宣传的重任,向各级政府负责;另一方面又要为自己的生存进行谋划,从业者在政府和市场之间进退两难。按理说,由于传输技术的进步,频道数量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专门指定一些喉舌频道,而任凭其他的一些频道去做社会新闻、娱乐新闻,应该不是什么问题。⑨如果做这样的区分,性质定位清晰的话,在电视上做社会新闻也就不算什么稀奇的事了。民生新闻,被制造为“革命”的幻象,根本原因是媒介性质定位模糊。第二,管理失范,竞争失序。国家对所有电视台进行改制与管理,按照行政级别和地域划分实力范围,进行资源配置,由行政管理来设定权限,造成市场竞争的极大不公正。地方台倘要做新闻,为生存考虑,必然会去做地方新闻和社会新闻。既是必然,就大大方方地去做。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重重壁垒,种种规训,使得从业者在进行新闻实践的同时,还要考虑到话语构建。

不妨说,民生新闻是地方电视媒体在当前新闻规制下所进行的一次巧妙突围;这一突围,是和体制共谋(合法化)的结果;这一突围是成功的。从业者既获得了市场,同时还获得了话语权利,二者相互为用。这种以“民生”的名义进行的市场突围,很难说得上是“革命”。正如王雄所指出的那样:“严格地讲,在现代中国,如果现存的媒体制度框架自身(尤其是电视新闻生产的市场准入制度、电视新闻制作机制和播出机制以及制度许可的电视新闻竞争的多元竞争态势)没有发生革命的话,动辄以‘革命’来命名一种新的节目样式是不明智的,也是缺乏常识的。”⑩

民生新闻的实践,开拓了电视新闻的叙述空间,探索出一些新的传播路径,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不应该对它的意义进行过度阐释,民生新闻作为地方台基于自身生存突围的非常规行为,并不具有普适性。更加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还应该看到,民生新闻以“民生”的名义,一路高歌地冲向市场,超高的收视率、惊人的广告价位,其背后究竟有多少“民生”的含量?人们彼此都心照不宣。的确,它满足了多元主体:首先,民生新闻真正收获了市场,符合媒体的利益最大化追求,媒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广告商也乐了;其次,它俘获了受众,迎合了他们的趣味,据说民生新闻甚至使收看新闻成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此外,它还通过合法化,通过在新闻规制中的适时调整,(11)获得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嘉许。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所谓电视的“革命”不过是一个由电视新闻实践者、观察者和研究者、主流意识形态在既有的新闻规制下共同制造出来的幻象而已!

注 释:

①这一看法并非笔者一己之见。李良荣在《当前我国新闻改革的三大难题和路径选择》(中国新闻研究中心网,2004-1-6)中说:“像我们南京的电视新闻,最红的《南京零距离》,这是什么节目啊?讲好听一点,‘零距离’是市民新闻,讲低一点叫市井新闻,市井无赖,打架啦吵架啦,不付钱啦,夏天人们脱衣服啦,那就是这些东西……现在全国都是‘零距离’。”

②李幸:《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视听界》,2004(l)。

③曹正文、张国瀛:《旧上海报刊史话》,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1年版,第68页。

④丁法章:《我当晚报老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6页。

⑤陈正荣:《电视第三次浪潮——解析“南京现象”》,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5页。

⑥潘忠党:《新闻改革与新闻体制的改革》,《新闻传播与研究》,1997(3)。

⑦景志刚:《存在与确认——如何概括我们的新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11)。

⑧相关文章参见张恩超:《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南方周末》,2004年11月4日;朱菁、江藜藜:《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价值理念的提升》,《新闻实践》,2005(2);赵虎、王欣:《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论民生新闻的品质提升与自我超越》,《新闻前哨》,2005(7)。

⑨蔡雯:《“公共新闻”:发展中的理论与探索中的实践——探析美国“公共新闻”及其研究》,《国际新闻界》,2004(l)。

⑩王雄:《电视民生新闻的幻象和转型》,《现代传播》,2006(2)。

(11)以南京为例,新闻管理部门以行政介入的方式对民生新闻的负面报道加以控制。负面报道数量迅速下降,《南京零距离》2003年1月20日~26日一周的负面报道数为93条,2006年5月8日—14日一周的负面报道数量仅为33条。

(金昌庆为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易前良为河海大学新闻传播学系副教授)

编校:郑 艳

电视新闻信息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信息时代,网络环境下的新型媒介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重视,在新闻消息的传播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伴随着新媒介的兴起,传统的报纸、电视等媒体受到了影响。本文从新媒介生态下的电视新闻节目为主要切入点,探讨新媒介生态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同时对新媒介生态下的电视新闻节目传播模式的变革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电视新闻节目;新媒介生态;传播模式;变革

一、新媒介生态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

(一)电视新闻素材获取渠道的变化

传统新闻电视节目的素材获取往往通过电视台记者的外出采访和群众联系获取。新媒介的出现给电视新闻的素材获取提供了更多的渠道。电视新闻节目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及时了解社会实时热点,使新闻素材具有更强的时效性。同时,由于各大网络平台用户数量庞大且活跃度较高,因此,电视新闻素材的收集就更加具有多样性。但不可忽视的是,网络平台的素材获取往往不能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因此,如何筛选有效信息、鉴别信息的真伪就成了电视新闻素材获取的全新重要环节。

(二)电视新闻传播渠道的扩大

由于各种新媒介的发展,电视新闻的传播策略也随着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新闻电视节目囿于播出时间的限制,在时效性上不具有优势。而新媒介平台的出现则给电视新闻节目的推广提供了突破时空限制的可能。例如,部分电视新闻节目依托网络平台开发新闻APP或开通微信、微博账号为用户实时提供新闻资讯,有效提高了电视新闻节目的竞争力。

(三)电视新闻节目效益的收缩

虽然新媒介生态给电视新闻节目的资讯获取与推广提供了平台,但是新媒介平台的出现还给电视新闻节目提出了挑战。绝大多数新媒介平台的业务范围和电视新闻节目高度重合。而新媒介平台的出现给用户提供给了比电视新闻节目更加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方式。因此,新媒介用户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关注度就有所下降。这就使得电视新闻节目的效益受到了巨大冲击。

二、媒介生态下电视新闻节目传播模式的变革

(一)提高电视新闻节目质量

面对新媒介生态对电视新闻节目造成的影响,电视新闻人应当积极应对危机,充分利用新媒介平台的优势打造电视新闻节目新特点、弥补电视新闻节目的短板。相较于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新媒介生态下的新闻传播优势在于渠道广、时效性强。但是,由于新媒介平台监管力度不高,新媒介生态下的新闻传播质量较低且主观性较强。这种具有导向性的新闻传播更易于积累一批粘性较高的用户,但不同新闻平台间的用户流通性不高。而新闻电视节目的严格审查制度确保了电视新闻节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客观性。因此,新媒介生态下的电视新闻节目应当牢牢把握住这一特色优势,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来吸引用户。

此外,电视新闻传播还应当坚持打造节目口碑,在固定已有受众的基础上吸引更多用户。电视新闻节目口碑的打造与品牌的树立过程中,新闻节目的质量是根本。但是同时还要注意对节目的包装和定位。通过标志性的声音、动画、特效可以有效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辨识度。而充分贯彻了节目制作理念的特色栏目则是打造高质量新闻电视节目的有效途径。

(二)积极应用新媒介平台

除了充分开发原有电视新闻节目的优势之外,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还可以充分发挥新媒介生态的积极意义。在新媒介生态下,电视新闻节目应当积极开和融合新型的媒体平台与形式。对于微博、公众号、新闻APP等新平台的开发都可以迎合新媒介生态下用户需求,拓宽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渠道。电视新闻节目和新媒介平台的新闻传播本质上都是在传播同一批新闻素材收集人员的内容,只是传播的途径和形式有所区别。相较于自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劣势,电视新闻素材的收集与编辑都通过了专业人员的严格把控。这种对素材和信息的深度加工是其他自媒体用户不可比拟的。高质量的新闻内容与更符合用户需求平台的融合开发,不但能够使原有流失的用户回流,还有可能吸引一批新用户。

此外,新媒介生态下的电视新闻传播不再是单向的价值观念传递,通过用户的评论往往可以实现不同观点的交换。在不同观点的交锋中,新闻平台的恰当引导可以有效实现社会舆论的转向,提高新闻平台的影响力。

三、结语

新媒介生态下,电视新闻节目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与机遇。新闻媒体人只有在结合原有电视新闻节目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新媒介生态的优势,使电视新闻与新新媒介平台有机融合,才能打造有高质量、好口碑的电视新闻节目。

参考文献:

[1]邢雁平.分析新媒介生态下的电视新闻节目传播模式[J].科技传播,2014 (1):11-11

[2]郁华.新媒介生态下的电视新闻节目傳播模式[J].传媒论坛,2018 (9):21-22

(作者单位: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广播电视台)

电视新闻信息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编辑技巧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其中很多技巧值得学习和摸索。新闻播报注重时效性,指在最快的时间内播报新闻,连贯性,强调部分新闻的追踪报道,及时性,强调新闻反应问题的及时性和解决问题的迅速性,灵活性则主要指新闻播报过程中对突发新闻的插播处理。

一、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模糊化处理技巧

在编辑新闻处理工作和记者新闻写作中,很多时候需要进行新闻模糊处理。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掌握什么新闻需要模糊处理、什么新闻不能模糊处理、新闻模糊处理技巧等常识性知识。对急发稿件的模糊处理。我们往往会遇到一时没条件弄清的事情或问题,而稿子又必须及时播发,这时就不能盲目确认,而应当采取模糊处理,这样做既保证了新闻时效性,又可以避免新闻失实。对需要防止泄密的稿件进行模糊处理。军事报道中有关驻某地、某部官兵及科技报道中的一些技术数据等,这些是需要保密的内容。新闻报道中出现的“据权威人士透露”模糊语言,就比用精确的语言表述更合适。为遵守法律和道德对新闻进行模糊处理,新闻报道也必须遵守法律,尊崇社会道德。在新闻报道中,涉及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肖像、姓名、家庭住址等、性犯罪案件中的被害人姓名及有可能引起名誉纠纷的事件和人物姓名,应该做模糊处理。另外,出现当事人清晰图像的,也往往需要打上马赛克或采取侧面拍摄的方式模糊处理。凡是涉及个人隐私的报道,新闻工作者都应慎重处理,不能违背法律和社会道德。模糊处理的技巧编辑应在事件中不断摸索。

二、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组织指导技巧

编辑部应该是整个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灵魂”。一段时期出台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背景,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确定报道思想,拟订报道计划,“参谋”新闻视角,把握舆论导向。编辑部应该经常组织战役性报道。其中包括开办栏目、组织拍摄系列报道、发动观众对某一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等。同时,电视新闻离不开完备的通讯联系网络,这一网络的主体由记者站和广大通讯员组成。编辑部不仅要与他们形成鱼水关系,更得经常与他们互相传递信息,定期通报有关要求和发稿情况,帮助他们出主意,想点子,指导具体的新闻采编,组织新闻业务方面的培训学习。

三、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对民间DV拍摄素材的编辑技巧

不少行业和部门都很重视媒体的宣传作用,像公安、消防、工商、质监等部门,有的还在内部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或者人员,比如宣传科(或资料科)、宣传员等等,负责拍摄、整理和保存本单位活动的资料,并部分提供给新闻媒体使用。这些机构及其中的人员,与电视台的联系密切,并逐渐形成一支通讯员队伍。他们提供给电视台的新闻素材,往往具有独特优势:代表单位提供新闻素材,真实性有保障,可信程度较高;在所报道领域较为专业、内行,在表达上不容易出现常识性错误;拍摄及时、全面,特别是一些执法现场的镜头捕捉,常常能够提供记者赶到现场之前的精彩画面,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随着数字影像技术的迅速进步,DV摄像设备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国内普及;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有条件加入到电视新闻素材的拍摄队伍中来。目前,已经有不少电视台采用由这些民间DV拍摄者拍摄到的画面,编辑加工成完整的新闻加以播出。这部分的新闻素材,作为新出现的新聞资源,今后在数量上将会逐渐增大,它们具有其他新闻来源不容易具备的一些天然优势。但另一方面,这两者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需要通联编辑在处理稿件的过程中给予高度重视:如因专业能力欠缺而造成画面素材和文字稿质量良莠不齐。通讯员和DV拍摄者大多未受过新闻业务的专门训练,因此,不论在拍摄水平和新闻叙事组织能力上都与记者有较大差距。对于他们提供的素材,从画面组织到文字措辞、叙事逻辑,都需要编辑认真地加以重新改造。如因知识层次、生活经验不一造成对所拍摄事物的理解存在偏差。特别是在为数不少的DV拍摄者提供的素材中,拍摄者往往受到自身知识结构、社会经验等等方面的限制,不能正确把握所拍摄事物的实质。公务员之家

四、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制作舆论监督节目技巧

一是坚持建设性监督。要始终坚持重在建设、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以改进工作、解决问题、增进团结、维护稳定为出发点。要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抓住那些群众关心、政府重视、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舆论监督,要注重舆论监督的社会效果,着眼于推动问题的解决,向积极的方面进行引导。二是坚持科学监督。开展舆论监督,应当有科学的态度,用科学的方法做到事实准确、客观全面、以理服人。三是坚持依法监督。舆论监督受法律保护,也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严格依法办事。舆论监督报道的内容必须符合宪法和法律,不能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泄露国家秘密,不能干扰和妨碍政法机关依法办案,不能侵犯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舆论监督的手段、方法必须符合法律规定,获取新闻素材、核实报道内容都要通过合法的途径、程序和正当的方式,不能采取非法和不道德的手段进行采访。

五、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后期控制指挥技巧

控制者通常称之为导播。直播式节目的播出过程是非常紧张的,节目主持、技术人员、栏目编辑,乃至该时段准备发布的消息,都必须各就各位,随时听从导播的调遣。编辑工作千头万绪的,但是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核心工作是节目的编排。与报纸排版相比,时间就是电视的版面空间,在单位时间里丰富、活跃版面空间是电视编辑追求的目标之一。单位时间,服从于整个电视版面。根据电视制作所需要的时间,确定“成套新闻”、突发新闻以及播出之前来不及制作的新闻,可在节目播出过程中适时插播;由微波接受或记者传回的消息,如果是重要新闻,也可能由导播及时切入。插播消息,意味着打乱原来拟订的节目单,插在什么位置,何时插入都需要经过缜密的考虑和精确的计算,否则就有可能乱方寸。另外,新闻类节目可以相互呼应,在一天的新闻类节目中,消息、新闻专题节目以及现场直播、现场录播节目不在一个时间段播出,不同时段有不同的观众群,无疑有助于提高收视率。从以上可以看出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的多样性、连贯性和灵活性。

总之,电视新闻编辑后期制作和播报的连贯性、及时性、时效性和灵活性,是新闻编辑技巧的完美展现。编辑工作是千头万绪的,既要体现出编排的科学合理性,又要体现出新闻播报的质量,因此要处理好这些关系,就需要编辑人员对电视版面空间做一个全面了解,并做到可控性,即在有限的时间里播报出丰富、活跃和及时的新闻内容。

上一篇:循环经济问题探讨论文范文下一篇:国际化学竞赛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