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高中范文

2023-09-19

论语十二章高中范文第1篇

单选题:

1、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刻回答的时代课题是什么?( )B A.军队的领导权问题

B.“新时代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强大人民军队、怎样建设强大人民军队”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军队的纪律问题

2、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根本保证是( )A A.党的领导

B.先进的武器装备 C.人民的拥护 D.超强的战斗力

3、人民军队的立军之本是( )C A.改革强军 B.依法治军 C.政治建军 D.科技兴军

4、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是( )D A.先富国后强军 B.先强军后富国 C.只富国不强军

D.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5、下列选项中即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重要政治保障,又是我党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的是( )A A.军政军民团结

B.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能打胜仗

D.作风优良

6、现代战争的核心战斗力是( )B A.武器 B.科技 C.军人 D.战略

1 多选题:

1、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不是抽象的原则要求,而是有一整套制度作保证的。这些制度主要包括( )ABCD A.军队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属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 B.实行党委制、政治委员制、政治机关制

C.实行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 D.实行支部建在连上

2、我们党建军治军的基本方略是( ) AD A.依法治军 B.改革强军 C.科技兴军 D.从严治军

3、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需要做到( )ABCD A.坚持全国一盘棋 B.健全体制机制 C.强化战略规划 D.突出重点领域

4、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实现更加美好生活,必须加快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就要( )ABCD A.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

B.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 C.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D.深入推进练兵备战

论语十二章高中范文第2篇

演讲稿

佛法经典,辉弘浩瀚,在历史的演变中,开出朵朵智慧的花朵,结出累累和谐的果实。智慧与和谐是佛法不变的主题,在人类进程发展当中,佛法的智慧千变万化,但始终都是在为和谐作铺垫,为和睦作铺垫,为融合作铺垫……《四十二章经》同样也是如此,将佛陀原始和谐思想延续了下来。

下面我就讲一下佛教原始经典《四十二章经》当中的智慧与和谐思想,以及作用。 概述:

(内容纯属大纲,依据大纲讲说)

1、四十二章经翻译的兼容与和谐

1、佛教传入中国伊始代表则是《四十二章经》,由竺法兰与迦叶摩腾所翻译,东汉明帝时期佛教正式传入中国,在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地位的中国,佛教的发展遇到了很多的难题,因此佛教僧侣在翻译上迎合了当时的文化,

2、《四十二章经》为了不丢失佛陀的本意与迎合中国本土文化,初期的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思想也在佛教传入伊始时期萌芽解无为法,明曰沙门。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

3、译经法师们本有的和谐思想对《四十二章经》兼容中国文化起到的决定性的作用汉代竺法兰与迦叶摩腾两位高僧的智慧使得和谐的思想形成并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延续下去

2、中国传统文化“和”的思想与《四十二章经》

1、孔子沿袭周礼的学说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其中“和”的思想也影响着其他学说自平王东迁,周室衰弱,礼崩乐坏,在春秋战乱的时期的孔子则对“和谐”产生向往与对周朝的怀念,因此他的一生便是在宣扬礼乐与和谐当中度过的,他的付出没有付诸东流,而是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主导性的文化思想---儒家,儒家把孔子的和谐思想继承了下去并影响着其他学说

2、儒家对佛教《四十二章经》的影响在根本问题上儒家保持一定的反驳,而在和谐等思想上是在不断的相互汲取与深化

3、传统文化的“和”与佛教“和”的有机结合礼之用,和为贵,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如佛教的和合共住、要想佛法兴需的僧赞僧、四摄法、

3、原始佛教 “和”的思想

1、原始佛教的和合共住佛陀在世时期,跟随佛陀修行的人数甚多,但是却能有条不紊的集会、讲经、说法,例如经典里常出现的“千二百五十人聚”,

2、原始佛教的管理规约“六和敬”僧团里不是规约的规约,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口和无争、意和同悦

3、和的思想在僧团的作用和谐的思想为僧团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为集体修行提供了一个畅通的道路,为佛法的传播形成了良好的机制

4、《四十二章经》的智慧

1、简约直接的四十二章经实事求是的经典,没有玄学以及其他的枝叶,简约的实事求是提供了稳健的智慧,例如第四章,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2、《四十二章经》的为人处世智慧提高心理素质,沉着冷静面对世界,例如第二十章,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3、《四十二章经》的修身智慧断爱去欲,修身明心,例如二十五章,佛言: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又第三十二章,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又如第三十四章修行做事要急缓相当

4、《四十二章经》的出世智慧出世乃是入世最深,乃是觉悟最高的智慧,例如第四十

讲经典《四十二章经的智慧与和谐思想》

演讲稿

二章,佛言:吾视侯王之位如过隙尘,视金玉之宝如瓦砾,视纨素之服如敝帛,视大千界如一诃子,视阿耨池水如涂足油;视方便门如化宝聚,视无上乘如梦金帛,视佛道如眼前华,视禅定如须弥柱,视涅盘如昼夕寤,视倒正如六龙舞,视平等如一真地,视兴化如四时木。

5、《四十二章经》的和谐

1、忍辱的和谐价值忍辱并非懦弱,是升华人格的阶梯,星云大师的“以忍为力”,退“一”步与忍“一”时的意义,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牛马,这样的忍辱能给和谐很大的空间,和谐就会给忍辱很大的价值,例如第六章,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挠乱者,汝自禁息,当无嗔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

2、宽恕的和谐价值斗争与不和谐一方面来源于相互不理解不宽恕,如果宽恕能给和谐一些空间,则和谐就会给宽恕一定的价值,例如第五章,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3、知足的和谐价值知足常乐,反向思维,知足能给和谐一定的空间,则和谐必定给知足一定的价值,例如第三章,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4、和谐在心中的思想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不诚心发起的和谐只是作秀,而作秀的和谐经不起考验

6、和谐寺观教堂与《四十二章经》

1、寺观教堂和谐的价值与意义寺观教堂是善、和等存在的其中重要的地方,和谐寺观教堂势必会影响信教群众与一些社会人士

2、寺观教堂和谐的作用与影响和谐的寺观教堂所倡导的各自的思想会给社会传递一种良好的和气作用,这种作用势必导致浮躁的气氛得以分化以及消散

3、《四十二章经》在寺院和谐应得到重视原始佛教六和敬的成功机制与最初翻译的《四十二章经》的佛教原始思想,这是继承和传播原始佛教思想的捷径,所以合理的开发其中的资源必定能起到很好的功效

7、现时代《四十二章经》的辩证理解与新作用

1、如何辩证理解《四十二章经》从时代角度理解,用方便法门觉悟,四十二章经的字不会变动,而理解他的人可以变动,例如第十章,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又第二十二章,佛言: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

2、《四十二章经》的新时代作用在浮躁的社会,四十二章经就如同论语一样,可以启迪人的智慧,升华人的品格,增长人的学识,拓展人的思路

论语十二章高中范文第3篇

演讲稿

佛法经典,辉弘浩瀚,在历史的演变中,开出朵朵智慧的花朵,结出累累和谐的果实。智慧与和谐是佛法不变的主题,在人类进程发展当中,佛法的智慧千变万化,但始终都是在为和谐作铺垫,为和睦作铺垫,为融合作铺垫……《四十二章经》同样也是如此,将佛陀原始和谐思想延续了下来。

下面我就讲一下佛教原始经典《四十二章经》当中的智慧与和谐思想,以及作用。 概述:

(内容纯属大纲,依据大纲讲说)

1、四十二章经翻译的兼容与和谐

1、佛教传入中国伊始代表则是《四十二章经》,由竺法兰与迦叶摩腾所翻译,东汉明帝时期佛教正式传入中国,在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地位的中国,佛教的发展遇到了很多的难题,因此佛教僧侣在翻译上迎合了当时的文化,

2、《四十二章经》为了不丢失佛陀的本意与迎合中国本土文化,初期的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思想也在佛教传入伊始时期萌芽解无为法,明曰沙门。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

3、译经法师们本有的和谐思想对《四十二章经》兼容中国文化起到的决定性的作用汉代竺法兰与迦叶摩腾两位高僧的智慧使得和谐的思想形成并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延续下去

2、中国传统文化“和”的思想与《四十二章经》

1、孔子沿袭周礼的学说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其中“和”的思想也影响着其他学说自平王东迁,周室衰弱,礼崩乐坏,在春秋战乱的时期的孔子则对“和谐”产生向往与对周朝的怀念,因此他的一生便是在宣扬礼乐与和谐当中度过的,他的付出没有付诸东流,而是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主导性的文化思想---儒家,儒家把孔子的和谐思想继承了下去并影响着其他学说

2、儒家对佛教《四十二章经》的影响在根本问题上儒家保持一定的反驳,而在和谐等思想上是在不断的相互汲取与深化

3、传统文化的“和”与佛教“和”的有机结合礼之用,和为贵,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如佛教的和合共住、要想佛法兴需的僧赞僧、四摄法、

3、原始佛教 “和”的思想

1、原始佛教的和合共住佛陀在世时期,跟随佛陀修行的人数甚多,但是却能有条不紊的集会、讲经、说法,例如经典里常出现的“千二百五十人聚”,

2、原始佛教的管理规约“六和敬”僧团里不是规约的规约,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口和无争、意和同悦

3、和的思想在僧团的作用和谐的思想为僧团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为集体修行提供了一个畅通的道路,为佛法的传播形成了良好的机制

4、《四十二章经》的智慧

1、简约直接的四十二章经实事求是的经典,没有玄学以及其他的枝叶,简约的实事求是提供了稳健的智慧,例如第四章,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2、《四十二章经》的为人处世智慧提高心理素质,沉着冷静面对世界,例如第二十章,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3、《四十二章经》的修身智慧断爱去欲,修身明心,例如二十五章,佛言: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又第三十二章,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又如第三十四章修行做事要急缓相当

4、《四十二章经》的出世智慧出世乃是入世最深,乃是觉悟最高的智慧,例如第四十

讲经典《四十二章经的智慧与和谐思想》

演讲稿

二章,佛言:吾视侯王之位如过隙尘,视金玉之宝如瓦砾,视纨素之服如敝帛,视大千界如一诃子,视阿耨池水如涂足油;视方便门如化宝聚,视无上乘如梦金帛,视佛道如眼前华,视禅定如须弥柱,视涅盘如昼夕寤,视倒正如六龙舞,视平等如一真地,视兴化如四时木。

5、《四十二章经》的和谐

1、忍辱的和谐价值忍辱并非懦弱,是升华人格的阶梯,星云大师的“以忍为力”,退“一”步与忍“一”时的意义,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牛马,这样的忍辱能给和谐很大的空间,和谐就会给忍辱很大的价值,例如第六章,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挠乱者,汝自禁息,当无嗔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

2、宽恕的和谐价值斗争与不和谐一方面来源于相互不理解不宽恕,如果宽恕能给和谐一些空间,则和谐就会给宽恕一定的价值,例如第五章,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3、知足的和谐价值知足常乐,反向思维,知足能给和谐一定的空间,则和谐必定给知足一定的价值,例如第三章,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4、和谐在心中的思想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不诚心发起的和谐只是作秀,而作秀的和谐经不起考验

6、和谐寺观教堂与《四十二章经》

1、寺观教堂和谐的价值与意义寺观教堂是善、和等存在的其中重要的地方,和谐寺观教堂势必会影响信教群众与一些社会人士

2、寺观教堂和谐的作用与影响和谐的寺观教堂所倡导的各自的思想会给社会传递一种良好的和气作用,这种作用势必导致浮躁的气氛得以分化以及消散

3、《四十二章经》在寺院和谐应得到重视原始佛教六和敬的成功机制与最初翻译的《四十二章经》的佛教原始思想,这是继承和传播原始佛教思想的捷径,所以合理的开发其中的资源必定能起到很好的功效

7、现时代《四十二章经》的辩证理解与新作用

1、如何辩证理解《四十二章经》从时代角度理解,用方便法门觉悟,四十二章经的字不会变动,而理解他的人可以变动,例如第十章,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又第二十二章,佛言: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

2、《四十二章经》的新时代作用在浮躁的社会,四十二章经就如同论语一样,可以启迪人的智慧,升华人的品格,增长人的学识,拓展人的思路

论语十二章高中范文第4篇

1、宇宙是由_______组成;物质由_______组成;分子是由_______组成。原子由_______和_______组成(和_______系相似),原子核由_______和_______组成。

2、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无关。符号:_______。

3、使用:(1)把天平放在_______上;(2)把游码放到标尺放到_______处,调节横梁上的_______,使天平平衡(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线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3)把物体放到_______盘,右盘放_______,增减砝码并调节_______,使天平平衡。(4)读数:砝码的总质量加上_______对应的刻度值。

注:失重时(如:宇航船)不能用天平称量质量。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_____;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_______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定值。 5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受到温度的影响,与质量、体积无关。

公式:_______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1g/cm3=_______kg/m3 。1kg/m3=_______g/cm3。 1L=_______dm3=_______m3;1ml=_______cm3=_______m3。

6、密度实验原理:_______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细线

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可间接测量固体体积),读数是以______________为准。

7、测固体(密度比水大)的密度: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若固体的密度比水小,可采用针压法和重物下坠法。

B测量液体的密度: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

密度与温度:温度_______改变物质的密度;_______热膨胀最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影响最大;_______和_______受温度影响比较小。

水的反常膨胀:_______密度最大;水结冰体积变_______。 密度应用:

1、鉴别物质(测密度)

2、求质量

3、求体积。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

1、_______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_______.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_______为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速度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速度等于运动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_______,变形得:s=_______,t=_______

4、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1 m/s= _______km/h

5、匀速直线运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______________除以_______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6、时间的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实验室用)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7、长度的测量工具:_______。长度单位:_______

8、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_______;(3)厚的刻度尺的刻线要紧贴_______。(4).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__,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______________。 (5). 测量结果由_______和_______组成。

9、误差:_______与_______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_______避免的,它只能尽量_______,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_______。

10、力是_______对_______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_______对它的力)。(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_______相等,_______相反,作用在_______物体上)。

1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还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

12、力的单位是:_______ (N),1N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都能影响力的_______。 力的示意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力的示意图。

13牛顿第一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_______而_______出来的,因而_______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惯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_______有关。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论语十二章高中范文第5篇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单选题

1.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悠久的中华文化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A.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B.统一与分裂并存

C.侵略与反侵略不断

D.停滞不前、贫穷落后、被动挨打

3.造成近代中国局部地区的分离状态的根本原因是

A.统治集团内部尖锐矛盾的结果

B.封建割据、军阀混战的结果 C.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结果

D.集权与分权斗争的结果

4.台湾问题的实质是

A.中国的内政问题

B.中国同美国的关系问题 C.中国同日本的关系问题

D.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

5.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见之于

A.新华社发表题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时评

B.周恩来关于台湾问题“一纲四目”的政策和主张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

D.中共中央发表的《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

6.美国政府与蒋介石集团签订“共同防御条约”是在

A.1949年12月

B.1950年12月

C.195年1月

D.1954年12月

7.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政策和主张归纳为“一纲四目”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叶剑英

D.邓小平

8.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一纲四目”的政策和主张,“一纲”是指 A.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B.炎黄子孙、爱国一家 C.和平解放、互不破坏

D.既往不咎、立功受奖

9.中国共产党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的提法是 A.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B.1982年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 C.1987年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

D.1979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

10.1981年,叶剑英提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 A.“九条方针”

B. “六条构想”

C.“八项主张”

D.“四点意见”

11.1979年元旦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中央 C.全国政治协商大会

D.中共中央统战部

12. 实现台海两岸的“三通”是指

A.通商、通邮、通航

B.通商、通行、通关 C.通邮、通航、通关

D.通邮、通行、通商

13.1983年,邓小平阐述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 A.“九条方针”

B. “六条构想”

C.“八项主张”

D.“四点意见”

14.在各方的压力下,台湾当局首次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是在

A.1984年11月

B.1987年11月

C.1988年10月

D.1997年11月

15.“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

A.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一个中国

C.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共存

D.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

16.“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将和平共处原则用来处理

A.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B.一个国家的不同区域的平等互利 C.一个国家的民族矛盾问题

D.一个国家的历史遗留问题

17.中英两国政府领导人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三个附件是在

A.1978年11月

B.1982年1月

C.1982年9月

D.1984年12月

18.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

A.香港问题

B.国际争端问题

C.台湾问题

D.国民党政权的合法性问题

19.正式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

A.1984年4月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B.1989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C.1990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D.1995年4月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20.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并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在 A.1990年7月1日

B.1993年7月1日 C.1997年7月1日

D.1999年12月20日

21.1987年4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在正式签署地方是

A.澳门

B.香港

C.北京

D.里斯本

22.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并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在 A.1997年7月1日

B.1999年7月1日

C.1999年12月20日

D.2000年1月1日

23.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的授予者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4.1992年1月,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核心是 A.国共合作、爱国一家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D.和平统一,不使用武力

25.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A.港、澳、台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B.港、澳、台地区保持高度繁荣

C.坚定地维护一个中国原则

D.港、澳、台地区保持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

26.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的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重要讲话是A.《告台湾同胞书》

B.《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C.《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D.《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7.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反“台独”斗争的总方略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C.绝不承诺放弃武力

D.文攻武备

28.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是在 A.2002年3月

B.2005年3月

C.2005年10月

D.2006年3月

二、多项选择题

1.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

A.祖国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

B.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C.中国社会发展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2.关于台、港、澳问题的性质,以下哪些提法是正确的是

A.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B.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 C.都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D.都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

3.关于台湾问题,以下哪些提法是正确的

A.我国政府主张用和平的方式实现两岸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 B.我国政府允许台湾“完全自治”,但反对搞“一中一台” C.我国政府对台湾的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D.台湾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

4.台湾问题是

A.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B.中国的内政问题

C.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

D.“二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5.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周恩来多次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政策,概括起来主要有

A.省亲会友、来去自由

B.既往不咎、立功受奖

C.国共合作、爱国一家

D.和平解放、互不破坏

6. 1958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炮轰金门是为了打击美国 A.划峡而治的阴谋

B.“两个中国”的“事实上的存在”的阴谋 C.美国侵占台湾的合法化的阴谋

D.策划台湾当局进攻大陆的阴谋

7.20世纪80年代,对“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台湾当局作为回应的“三不政策”是 A.绝不接触

B.绝不谈判

C.绝不妥协

D.绝不认同

8.“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包括

A.以“一个中国”为基础,实行“两种制度”

B.台、港、澳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C.台、港、澳地区实行完全自治

D.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

9.香港、澳门等我国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它们享有 A.独立的外交权和防务权

B.立法权

C.行政管理权

D.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10.中国政府所主张的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指

A.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B.台、港、澳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D.参与国际组织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11.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

A.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重大历史性贡献

B.是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C.彻底结束了殖民主义在港澳的统治

D.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在港澳的终结

12.在解决两岸关系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

A.使两岸“三通”有了实现的牢固基础

B.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

C.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的图谋

D.是针对搞“台湾独立”的图谋

13.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新世纪的三大任务是 A.现代化建设

B.完成祖国统一

C.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D.反对和遏制“台独”

14.2005年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的意见是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B.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C.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D.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15.2005年4--5月间,中共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邀请台湾主要政党的党主席率团访问大陆,开展两岸政党交流与对话。他们是

A.国民党主席连战

B.亲民党主席宋楚瑜 C.民进党主席游锡堃

D.新党主席郁慕明

三、思考题;

1.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答: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

一、推动我国是和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的共同的精神支柱。

第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没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

第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把捍卫民族尊严、实现祖国完全统

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作为自己神圣的历史使命,并带领中国人民为之英勇奋斗。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答: 20世纪 60年代初,周恩来将我们党提出第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政策和主张归纳为“一纲四目”。

20世纪70年代,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毛泽东、周恩来关于争取和平解放台湾思想的基础上,确立了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创造性的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随后,逐步形成了“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1981年,叶剑英代表中国政府阐述的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标志 “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开始明晰化。

1982年1月,邓小平指出:“九条方针是以叶副主席名义提出来的,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是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第31条规定所载明的“设立特别行政区”,指的就是实行“一国两制”。这表明,实行“一国两制”有了宪法的保证。

1983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美籍华人学者时,进一步阐述了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构想,后来被称为“邓六条”。“邓六条”使“一国两制”的构想更加完备、充实,更加具体化、系统化。

1985年3月,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香港、澳门回归使“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为现实,充分说明了“一国两制”构想是正确、可行的。

1995年,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

进入21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台湾局势和两岸关系形势的新变化,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1)具体来说,“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十个方面内容。

① 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

② 两制并存。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

③ 高度自治。高度自治是“一国两制”内容本身所要求的。需要明确的是高度自治权不是特别行政区所固有的,而是中央政府所授予的。

④ 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⑤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⑥ 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

⑦ 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⑧ 坚决反对任何“台独”的言行。

⑨ 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 ⑩ 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这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

(2)重大意义

第一、“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第

二、“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第

三、“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

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避免了武力统一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第四、“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第五、“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4.如何理解新形势下“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答:(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围绕台湾问题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两岸关系跌宕起伏,经历了复杂的发展变化。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重要论断和主张。

第一、明确提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坚定地维护一个中国原则。 第

二、在坚持和平统

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基础上,提出“文攻武备”的总方略。 第

三、首次提出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创造性地发展了关于两岸谈判的主张。

第四、将做好台湾人民工作提升到“完成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础”的战略高度,努力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

第五、指出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

第六、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阐述了解决台湾问题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强调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强综合国力。

(2)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第

一、明确提出反对和遏制“台独”是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第

二、提出两岸关系现状的定义,丰富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

第三、提出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 第

四、强调和平统一工作也要体现以民为本,为民谋利。 第

五、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

五、材料分析题

材料1:

台湾的李登辉1999年7月9日在接受德国电视台采访时,就中国和台湾现在的关系明确地说:“是国与国的关系,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李登辉总统迄今对中台关系用过“是两个对等的政治实体”、“分治的现实”的措施,而表明“是国与国的关系”的认识则是第一次。可以认为,以往用的“政治实体”和“分治”的措辞太暧昧,外国很难理解,所以进一步表明了明确的认识。

——(《读者新闻》1999年7月11日报道)

材料2:

2002年8月3日,陈水扁在“总统府”以视讯方式向在日本东京召开的“世界台湾同乡联合会”第29届年会上称“台湾不是人家的一部分,不是人家的地方政府或一省,也不能成为第二个香港或澳门,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与对岸是一边一国„„公投是基本人权,大家应认真思考公民投票立法的重要性与急迫性。我们要坚持走自己的路,最后替台湾走出一条民主自由的路”。

(1)结合材料

1、2,请说明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期台湾当局在祖国统一问题上的立场。 (2)请结合本课程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 (3)请结合本课程的知识和上述材料,说明“一国两制”的重要意义。

答:(1)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期台湾当局一直不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直企图谋取独立的地位,从李登辉到现陈水扁都对大陆持敌对态度。这实际上是否认一个中国的原则,企图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基本立场是: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不能允许有什么“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坚决反对“台湾独立”。“和平统

论语十二章高中范文第6篇

在高尔基的名着《童年》的第十二章中,他讲述了一段“我”在野蛮的俄罗斯生活中的丑事,描写了一段“我”黑暗而悲惨的童年时光。“我”的母亲给我找了一个继父和祖母,他们对全家人很不好,大家都厌恶他们。为了生计和母亲的婚礼,“我们”不得不卖掉原来的房子,买了两间小黑屋,过上了痛苦的生活。后来,“我”上了学,但却好几次因为不守纪律,差点被开除。“我”还经常与别人打架,偷家里的钱。这些丑事让“我”感到后悔和痛苦。

每个人活在世上都会做丑事。有些人敢于面对它们,战胜它们;有些人则不敢面对,不愿提起。是的,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但我们要想从人的记忆、从灵魂、从生活中将它们连根拔起,就必须从头了解事实,用心灵和意志去战胜它们。虽然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充满种种坏事,但在这个世界中生长着无数善良,我相信,善良终将战胜邪恶。

篇二:童年第十二章读后感

本章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如对继祖母的描写,从穿着打扮、面孔长相到言谈举止都一一描述得十分清楚。描述中着重突出了一个“绿”字,表现了阿廖沙对继祖母的反感。

动作也描写得相当精彩。如阿廖沙不忍看母亲受辱,作者在“用面包刀刺继父”一段,一连用了几个动词,表现了现场不同人物的不同动作,十分传神。

本章的最后三段也是对全书的总结。表明了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虽然这些丑事令人憎恶,虽然它们要窒息我们,把无数美好的灵魂压扁,而俄罗斯人在灵魂上却是那么健康、年轻,足以克服而且一定能克服它们”,表现了作者在看到俄罗斯小市民身上的劣根性的同时,更坚信俄罗斯民族是个富有生命力的民族,是可以吸取正反两方面的教训,战胜一切困难,最终获得新生活。

篇三:童年第十二章读后感

上一篇:综治工作履职报告范文下一篇:植树节黑板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