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公共数学教学设计论文范文

2024-03-14

大学公共数学教学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公共数学 教学管理 教学文档

大学公共数学课程是各大学各非数学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根据专业的不同有不同的选择,一般选择性开设高等数学或微积分、线性代数、复变函数等。它不仅提供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方法,而且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公共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影响着对学生的培养质量。为贯彻落实教育部2007年1号和2号文件精神,推动大学数学教育理念的转变,深化大学数学教学改革,促进大学数学课程建设,切实提高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本文结合当前我院基础数学教育的发展路径与趋势,借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数学教学改革新思维,指出应提高基础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大学公共数学课程大学教育中的作用,针对大学公共数学课程教学管理展开研究。

1.加强教学文档的建设与管理

大学公共数学教学文档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综合类管理文件、教学文件及其实施、教材选用与建设、课程建设、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与第二课堂、学生成绩考核、科研与教研、教学督导与教学检查、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实践教学与管理等方面的文件资料[1]。核心文档材料有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考核大纲、课程教学计划等。

1.1教学文档材料普遍存在的问题

以往通常系部教学档案工作欠规范,归档文件材料失衡,不归、漏归现象严重,系部教学档案工作规范程度低,层级归档机制不明。过去教学档案收集范围十分狭窄,仅仅收藏一部分,与高等学校教学档案工作规范的收集范围相差甚远。究其原因:第一,没有足够重视系部教学档案的收集工作;第二,有些资料散落在部门或教师个人手中,没有及时移交归档。某些教学档案记录“有头无尾,有始无终”。如,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立项课题的管理中,立项的申报材料、获奖课题的结题材料相对完善,但针对课题的过程管理、中期检查材料尽失,甚至仅存了开题、结题的两个孤立文件,教研教改的具体成果无法体现。而系部正是从事教学实践活动的实(主)体,是构成学校教学档案的重要部分,因此,绝不能忽视系部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

1.2教学文档的建设与管理措施

(1)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制定大学公共数学相关课程的教学规范,以及质量标准与实施细则。

(2)根据理工院校要求,结合相关专业特点,制定大学公共数学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考核大纲、课程教学计划等基本教学文件。

(3)加强教学计划、教研计划、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纪录的管理,做到内容规范,专人负责。

(4)建立优秀教师档案、学术论文档案、教师业务档案、教学文件档案,制定教学文件管理制度。

(5)制定教师教学规范,包括教师档案、教师备课、教师授课、作业辅导、考试考核、教书育人规范,使教学过程规范化。

(6)制定主讲教师全面负责制度,教研室主任责任制度,青年教师培养与开课制度,指导教师目标责任制度,听课、教学检查制度。

2.加强大学公共数学课程教学过程管理

大学数学课程既是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比较难学的课程,要保证教学质量就必须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

2.1教学计划管理

教学计划是保证教学质量和实施人才培养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应遵循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体现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在控制总学时的基础上,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且把修订教学计划视为教学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围绕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要与时俱进,要根据专业发展及时调整[2]。

按照大学公共数学课程教学规范制定课程教学过程规范,包括授课计划规范、备课规范、课堂教学规范、作业辅导规范、考试考核规范、教书育人规范,把提高群体教学质量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落实备课规范,提高课程授课计划质量。教师备课必须钻研大纲,研究教材,掌握教学目的、要求和重点,研究和掌握教学方法。授课计划要体现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思想;建立优秀教案评比制度,促进群体教案水平提高。每学期每位教师提交个人教案,教研室通过评比交流,逐步提高整体教案水平。

2.2教学运行管理

教学运行管理是围绕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的最核心的管理,通过全院协同、上下协调,严格执行教学规范和各项制度,保持教学工作稳定运行,保证教学质量。我们主要把握四个方面的工作:制定教学大纲、编写教学日历、组织课堂教学、安排实践教学。教学大纲是落实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最基本的教学文件,是教师备课、讲授、命题、选编教材的基本依据;教学日历作为教学活动的执行文件,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具体的实施方法。学校制定《教学大纲编制实施细则》,每位任课教师以教学大纲要求组织授课,填写教学日历,遵守教学进程;对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组织,要求以教学计划为依据,考虑各教学环节的特点和进程,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条件,尽量使课表安排得合理高效,有助于教学秩序的稳定和质量的提高。

2.3教学质量管理

教师处于教学工作的主导地位,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对于教学质量的管理具体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制定《教师教学工作规程》、《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实施细则》等文件,指导和规范教师的教学工作。第二,实行教学督导制度。督导组成员通过深入课堂听课、检查学生作业、召开师生座谈会、检查教师教案等形式,对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督促、指导和监控,协助学校实施教学质量管理。第三,定期教研活动制度。利用教研活动交流教学经验以提高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总体把握能力和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第四,建立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制度。采用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和学生评价三个层次对教师教学过程进行全面评价,对评价优秀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第五,建立听课制度。制定《听课管理办法》,管理人员定期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教研室则组织教师相互听课,观摩教学。

3.加强大学公共数学课程考核管理

3.1考核管理在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性

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目前衡量是否合格最基本的手段就是考核,而学生成绩的考核与管理涉及培养以及管理等教学工作中的许多环节[3]。学生成绩考核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说来,学生成绩考核是学校检查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是评定学生成绩的主要依据。学生成绩评定旨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形,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促进学生适应性发展,并作为教师教学改进及学生学习辅导的重要依据;也是评定奖学金、助学金的重要依据,对学位的申请甚至以后的工作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强化学生成绩考核管理,改革传统的教务学生成绩考核管理模式,公正、准确、及时反映学生学习的情况,是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3.2加强考核管理在教学管理的措施

3.2.1每学期至少要进行一次考试,考试要严格要求,同一教学计划各专业的班级,期末考试要统一命题,统一评分,统一流水阅卷。

3.2.2建立大学公共数学相关课程的试卷库,逐步实行教考分离。

3.2.3严格考试命题要求,试题要符合大纲,符合命题基本要求,要有一定深度、广度,重点突出,难度适当,既要反映知识掌握情况,又要考查能力水平;不但要有适当的难度,区分度,还要有题型变化。

3.2.4建立考核成绩分析系统,对考试成绩实现科学统计分析,指导教学工作进一步开展。

参考文献:

[1]徐向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范畴、原则与体系[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0-45.

[2]夏思淝,刘东红等.加强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82-84.

[3]骆洁嫦.建立高校质量管理体系管窥[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0,(2):32-35.

湖南理工学院教研教改课题(2007C04)

大学公共数学教学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学数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大学数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然后针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数学教学;质量提升;途径研究

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经济管理乃至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基础,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其在各领域运用更加广泛,作用更为突出.在科技人才培养中,社会对其数学素质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理工科院校重要基础课程的大学数学,为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必需的知识基础.它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011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李大潜院士曾指出,当前数学教育长期存在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认为数学很有用,另一方面学生学了数学以后不会用.”如何改革数学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培养创新型综合人才一直以来是教育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关于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目前已有很多相关研究.王传荣[1]针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出了大学数学的教学改革方案;廖基定[2]提出了以数学建模为切入口,对目前的公共数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刘罗华等[3-7]对如何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建议.本文对大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如何提高大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出了几点对策.

一、大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1.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高中教学与大学教学衔接不够紧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高等院校不断扩招,面对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的新生,大学数学教育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在高中教学阶段,学生接受的往往是注入式和应试型的教学方法,掌握的知识多、思想少,计算多、应用少,导致学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多,但是了解的本质和重要思想方法甚少.不少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花费时间多却不得要领,因为不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和思想内涵,不能将数学知识内化,久而久之认为数学最难、最枯燥,缺乏学习兴趣.还有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好,但是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不强,应用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有待提高.大学数学理论性强,同时也非常抽象,针对应试教育的高中毕业生,知识点的衔接和对学生数学修养和素质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

2.传统教学模式陈旧,课堂教学机械化

目前数学教学分类不够明晰,数学课程设置也不尽合理,缺乏系统性,未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伍建华[8]对当前大学数学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指出传统的数学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求,必须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到教材、实验等诸多方面进行彻底改革.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大学数学教学内容更具有深度和广度,加之大学数学本身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的特性,教师对基本概念、定理、公式以及计算方法讲解十分详细,而忽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和指导.面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堂教学一刀切,没有形成特有的、多层次、多模式的完整的数学课程教学体系.

3.未充分重视数学文化教育

很多人认为数学等同于逻辑,忽视了数学的内涵其实包括用数学的观点观察现实,构造数学模型,学习数学的语言、图表、符号表示,进行数学交流,通过理性思维,培养严谨素质,追求创新精神,欣赏数学之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数学家、数学思想、数学史、数学观点以及数学精神等涉及较少,未能向学生展示数学思维之美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不充分

数学建模是联系数学与应用的必要途径和关键环节,数学实验是连接大学主要数学课程与数学建模的一个桥梁.目前国内针对数学实践教学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开设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课,但这些课程一般是全校公选课,每学期的选课人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这类课程割裂了数学主干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数学建模之间的联系,没有形成浑然一体.

5.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不充分

大学数学所涵盖的内容知识量非常多,完全使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教学一般让学生难以接受和消化,特别是很多数学问题的求解通常要使用多个PPT页面,一旦进入下一个页面,学生就无法看到前面的内容,这使得学生不能看到一个完整的解题步骤.因此目前的数学教学大多还是使用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教学节奏慢,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去理解抽象的数学解题过程.同时它也有很多明显的缺陷,例如:教学资料守旧,整理更新费时费力,手写的备课内容不便交流和共享,课程建设的可重用性差等.

二、大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途径

针对上一节所提出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以提高大学数学教学质量.

1.课程体系改革

为了更好地规范不同专业大学数学的教学工作,适应新世纪高科技发展对多层次、多方面的人才的需求,根据理、工、经、管、文各个专业的不同特点以及对数学的不同要求修改教学计划;构建新的数学基础课程平台,讨论编写平台课程的教学大纲;对教学体系进行调整,对教学内容整合优化,重新编写适用于不同专业的教材,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重视数学文化

(1)还原数学背景,为学生分析处理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数学是源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但又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现在的大学数学教科书往往都太“纯”太“净”,纯得只有数学,净得只有数学符号.有必要让数学重新回到现实中来,还原数学问题的实际背景,也就是把所有有实际背景的数学都回归到它的本来面目.中国科学院院士、华罗庚数学奖获得者姜伯驹先生曾说过:“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最简单,却不是最好的方法.应该让学生自己搞明白,哪怕是再多给一点启发,再多给一个台阶,这样才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自己走上去并在思考中获得成就感.”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应重视还原数学问题的实际背景,在大学数学中凡是有实际问题背景的概念、定理、方法等,都应该从实际背景出发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概念、定理、方法是如何建立起来的;让学生体会数学问题建立的过程,在教学过程的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和发散思维;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数学理论知识,而且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从而为学生分析处理实际问题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重视数学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数学类课程是专业课学习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数学教学传播的不只是符号、公式和定理,更深层次的是文化的传承.那么课堂教学不能忽视数学文化的“软实力”,应让学生了解其逻辑思维、线性思维和逆向思维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让他们懂得数学文化对民族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一位优秀的大学数学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许多伟大数学家的生平故事以及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学习和研究最终得到我们今天所掌握的知识和结论,并将教师本人在教学和自我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作为教学环节的切入点.通过种种课堂上的人文教育和关怀,借助人格魅力帮助学生潜移默化提升看待问题的高度,改变思维定式,从而提升其数学文化修养.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交大已开设《数学与文化》课程,重点是传授数学思想和方法,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及数学家的创见和发明,了解数学的文化功能和思想价值以及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普及数学文化教学,将其纳入大学数学课程体系尤为重要.

3.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美国科学工程和公共事业政策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曾指出:“今天,在科学技术中最为有用的领域就是数值分析与数学建模.”近二十年来我国开展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实践证实数学建模为学生搭建了学以致用的桥梁,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同时推进了高校数学教育改革.那么,大学数学教师应理论结合实际,强化应用意识,特别是注重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在授课中,不要过分强调解题技巧的教学,而是强化建模思想的教学法,在概念的讲解中渗透建模思想.从重视应用题做起,针对教材中实际应用问题较少的现状,在各章节学完以后适当选编一些实际应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通过抽象、简化、假设来确定变量参数,从而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模型,进而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必然得到提高.

4.网络信息教学平台开发与使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各种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地应用到教学工作中,以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把抽象化的数学知识更直观地呈现给学生,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网络教学平台把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信息、网络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显著改善提高教学效果:实现优秀教学资料和教学资源的积累,方便管理和查询;实现资源共享,可以让师生共同参与课程建设,充分调动每一名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甚至手机随时随地进入网上课堂,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学习;可以把教师从繁琐的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而专注于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建立教师个人微博,延拓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综合以上各方面,建立网络信息教学平台对大学数学教学和其他课程的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多种媒体教学与网络应用的组合是实现课堂教学优化的途径之一.

5.提升教师人格魅力

大学教育对学生成功迈向社会有着关键作用,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灵魂的工程师”的大学教师,应紧随时代步伐,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大学数学是理工科学生学习专业课知识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在很多工程问题中都会涉及数学模型的求解.让数学教师参与授课学生所在院系的科研项目,既能提高基础课教师的素质,同时能帮助教师把握数学的侧重点,从而在教学中重点讲授,这对理工科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总 结

提高教学的质量是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大学数学作为各学科的基础课程,提高其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多个方面对大学数学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提高大学数学教育的有效途径.同时我们应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总结,积极探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传荣,徐荣聪,朱玉灿.关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数学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大学数学,2011,27(1):21-25.

[2]廖基定,欧阳自根,蔡秋娥.以数学建模为切入口的大学公共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0,24(2):47-49.

[3]刘罗华,汤琼.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数学理论与应用,2003,23(4):83-86.

[4]赵冬.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若干途径.长沙大学学报,2008,22(5):110-112.

[5]邵志强.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福州大学学报,2001(54):36-37.

[6]陈宜治.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工科数学,2000,16(1):76-77.

[7]朱慧颖,刘扬,周俊.高等数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22(6):71-73.

[8]伍建华,江世宏,戴祖旭,等.大学数学教学的现状调查和分析.数学教育学报,2007,16(3):36-39.

大学公共数学教学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高校公共音乐课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如何做好河北省高校公共音乐课的改革和创新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河北省 高校 公共音乐课 改革 创新

高等学校公共音乐课教育的实质是以学生为根本,对其进行音乐欣赏、表演、创造的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音乐素质和音乐能力的提高。课程面对的是已经长大成人的大学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逐渐成熟,对于学生人格的塑造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本文结合对河北省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学的调查情况,提出了对其改革和创新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一、明确高等学校公共音乐课的开设目的

高等学校的公开音乐课教学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整体素质,使得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深刻和丰富,陶冶学生的情操,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其心理特征、特长爱好、兴趣等,使音乐课充分发挥其美育的功能,将高校公共音乐课进行完善,使其独立性和系统性更强,开展有关的音乐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质,用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将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作为教学的中心,通过公共音乐课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地感受到音乐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对高等学校公共音乐课的教学观念和思想进行更新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教育改革的基础,在高校公共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生的发展为基础进行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对艺术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人文艺术教育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要广泛的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不要将音乐欣赏课的内容固定在西方音乐上,充分吸收世界各国的音乐文化,例如宗教音乐,非洲、美洲音乐等。此外,还要借鉴国外先进的音乐教学理念,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高等学校公共音乐课的教学观念和思想进行优化,做好改革工作。人们的行为和动作大部分是受自己的思想控制的,对于高校公共音乐课来说同样如此。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化和网络化程度不断加深,不断进步的社会要求社会中的人才也要不断进步。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高等学校公共音乐艺术课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进行更新,有助于高校音乐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做好高等学校公共音乐课教学的多元化工作

目前,在我国高等学校公共音乐课中,主要是依据教师的特长而开设课程,教学的内容大多数为对国内外优秀音乐作品的欣赏,使学生觉得十分枯燥、乏味,这种形式的教学,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也很难学到有用的音乐知识。个人认为,在高等学校公共音乐课的教学中,要做好教学的多元化工作,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丰富,做好对世界各国文化的传播工作,注重教学的普及性和公共性,在教学内容上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将民族音乐和世界音乐进行有效的结合,将学生作为主体,依照学生目前的音乐知识掌握情况及其兴趣,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设置。此外,做好高等学校公共音乐课教学的多元化工作,还要对教学的形式进行适当的丰富,一调动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一)做好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1.强化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河北地区高等学校的大学生音乐素养还不够强。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教学中对音乐基础知识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是对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方面,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认识五线谱和简谱,掌握音色、节奏、速度和音乐体裁方面的知识,以上这些都对音乐作品的思想流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若不能对其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就不能够做好对音乐的欣赏,不能充分地领会作品的思想和感情。音乐是一种高雅的听觉艺术,更是一种审美活动,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进行必要的听觉训练。在音乐旋律变化的过程中,品味音乐作品的内在思想,对其进行更好的把握;其次是要向学生介绍音乐的发展历史,为学生建构音乐知识体系,这里主要包含对国内外音乐发展的介绍、不同时期音乐创作的背景、著名的音乐家以及其有关作品等等。这些讲解和介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音乐创作情景,感受音乐所流露出的思想和情感。最后,在教学中要加入对乐器基础知识的讲解,使学生能够准确地辨别常用乐器的音色,这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2.扩展教学中音乐欣赏作品的体裁和形式

要想使学生更好的感受和品位音乐之美,就要做好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要对所欣赏音乐作品的体裁进行扩充,经调查显示,目前河北地区高等学校公共音乐课中所欣赏的音乐作品大多为西方的交响乐,极个别的院校开设了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课程。这就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音乐体裁的扩充,将河北地区的民族音乐加入到音乐欣赏作品的行列当中,还可以根据本校生源的分布情况,对于一些学生人数较多地区的民族音乐进行鉴赏。除此之外,还可以对舞剧、歌剧、戏剧、摇滚乐、爵士乐以及小提琴等形式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在这些形式的作品中,往往包含着例如音乐、戏剧、文学、舞蹈等多方面的艺术手段,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通过安排学生欣赏多种形式和体裁的音乐作品,能够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感官去体验音乐作品的内涵,感受音乐之美。

目前,大部分学生都十分喜爱流行音乐,对此教师不应该对其进行孤立,而是要利用这个特点,将一些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引入高校的公共音乐课课堂,对其进行有效的赏析,依靠学生对这些作品的热情和兴趣,更好地开展教学,促进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要严把作品的质量关,选择的音乐作品要积极向上,同时还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此外,还可以将影视作品中的音乐引入课堂,对学生进行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达到有效的结合,使学生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中更好的感受音乐的魅力。例如在对《梁祝》进行赏析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有关的图片和视频,给予学生良好的视觉体验。

3.做好本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

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的高校学生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有着很大的兴趣,但是对其却知之甚微,学生们渴望在大学的音乐课程中学习我国的民族音乐及其文化。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民族音乐也多种多样,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在进行高等学校音乐公开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对民族音乐知识和文化的教学,在满足学生求知欲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加入更多的民族音乐方面的知识,组织学生对民族音乐进行有效的鉴赏,对相关的音乐文化进行介绍,使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意志品质得到培养和提高。作为了解我国传统文化重要途径之一的民族音乐,其风格迥异的艺术形式、音调、风格和节奏,充分展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化,通过对这些不同民族音乐的欣赏,学生能够充分的体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提高自己的审美观和音乐鉴赏能力

4.有效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音乐文化

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对教育也提出了要求,要求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注重教育的多元化。国际音乐教育正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我认为,在进行多元化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要以我国的民资音乐为基础,充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地音乐文化的精髓部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效的利用。要转变现有的观念,不能将世界音乐狭隘的定义为西方音乐,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世界各地、各个民族的音乐,例如美国乡村音乐、非洲音乐、摇滚乐以及宗教音乐等,使学生的眼界得到开拓,更好地进行音乐知识和文化的学习。

在教学的具体方法和方式上,也要有效地借鉴国外的优秀教学法,根据我国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运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音乐体验和欣赏。

5.音乐教学中要做好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渗透工作

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音乐中蕴含着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这就要求在进行公共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合理的渗透一些地理、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使其与音乐作品紧密的连接起来,使学生的知识宽度得到拓展,通过文化的力量来促进音乐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文化方面对音乐的内在情感好和思想进行准确的把握。倘若课堂中只对音乐知识进行讲解,会使得整个学习过程单调枯燥,学生的兴趣不高。比如在让学生对某个时期的音乐作品进行赏析时,通过向学生们介绍该时期的建筑风格和服饰风格等时期能从整体上对作品有全面的把握;还可以通过音乐作品的情感特征让学生们在脑海中勾勒出作品的背景画面。此外,还可以选择该时期的著名建筑物的图片,为其配上适合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借助视觉更好地欣赏音乐,阅读音乐文化。通过这种方式,不但使得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了更好的了解,同时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音乐课进行设置时,做好其他相关知识的渗透工作,有助于学生在音乐课的学习过程中使自身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6.做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要想使高校公共音乐课的教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其关键是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对高等学校公共音乐课的课程进行优化,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相关实践能力,教学中不仅要在课上组织基本音乐知识的学习,还要在课下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做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工作。在课上教会学生基本的音乐知识和器乐的演奏方法,通过课下的实践活动对知识进行巩固。

例如,在寒暑假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去我省西柏坡革命老区进行文艺汇演,为当地的群众奉献一场音乐大餐;参加省市级运动会的开幕式、闭幕式演出;慰问当地的解放军部队官兵,丰富官兵的业余生活;组织文艺下乡活动,提高地区人民的音乐欣赏水平;进入本地区的中小学校,为孩子们进行演出,传授给孩子们音乐知识等等,通过这些丰富的实践活动,使高校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演奏技巧得到进一步巩固,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同时还能有效地促进本地区文化水平的提高,传递正能量。

(二)丰富教学形式

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目前在河北地区的大部分高校的公共音乐课的教学中,仍然沿用以往的灌输式的教学形式,教师只是将课本上的内容做成了简单的课件,在课上逐个点击播放,教师一味地进行枯燥的讲解,和学生之间很少进行互动,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这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不符的。在高等学校公共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进行保留,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教学的内容对教学形式进行丰富,可以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等等。

例如在进行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时,对于一些陌生的音乐,教师先对其进行分析,并为学生设置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欣赏完毕后让学生回答问题,再让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讨论,解决完问题后在进行欣赏,让学生对音乐有更好的理解;对于学生们较为熟悉的音乐,教师在课上要先让学生试着去分析,然后带领学生进行欣赏,欣赏完毕后让学生对刚才的分析进行补充,然后教师再设置问题,和同学们一齐讨论和交流;要以多种方式对音乐创作的背景和作家的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可以让学生自动进行结组,通过各种方式查阅相关资料,在课上以抢答的形式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对于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在平时的成绩中给予体现;让学生对自己家乡的民族音乐进行介绍,并且让其即兴表演,真正地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也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去讲解。以上教学形式的运用,能够使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大大提高,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音乐知识,进行音乐实践,使得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校园内举办音乐讲座,邀请一些著名的音乐表演艺术家或者艺人来到学校进行授课,使学生们与这些艺术家零距离接触,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培养了其对音乐的兴趣;组织学生去野外感受生活,随话说“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去创造音乐,感受音乐。

四、对高校音乐教师队伍进行优化

要做好教育工作,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于高校音乐课的教学来说也不例外。教师素质的高低对于教学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高等学校公共音乐课与其他课程相比有着明显的特点,这也对有关音乐教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我们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教师队伍进行优化:

第一,增加高校音乐教师的数量储备

如今各个学校都在扩招,学校的数量以及各个学校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多,根据实际的调查,河北地区高等学校音乐教师的储备量严重不足,出现了一名音乐教师在多所学校任教的情况,专职的公共音乐教师则少之更少,这严重地制约着高校公共音乐课的教学,各个学校和有关教育部门要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方法,将专业的音乐教师引入到河北各个高校当中,扩大音乐教师的队伍,确保公共音乐课的有效开展。

第二,提高相关教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要做好高校公共音乐课的教学工作,不仅要求有关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其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目前河北地区部分高校的音乐教师,其对待教学的态度不够认真,对学生的发展不够负责,没有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的事业心。在教学中,即使有再好的专业知识,如果不能做到爱岗敬业,认真负责,也不会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音乐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感情较为丰富,教学中的创造性较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教学充满热情,这样才能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也只有对教学有了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才能对教学进行不断的完善,真正的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总结:以上就是对河北地区高校公共音乐课改革与创新的一些建议,由于本人能力的有限,这些建议还不够完善,要想做好高校公共音乐课的改革和创新还需要更多专业人员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黄昌海.当前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65-66.

[2]金玺铎,贾昕东.试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及构建对策[J].艺术教育,2006(2):121-123.

[3]谢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现状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05(3):55-56.

[4]陈民新.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及课程建设改革构想[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4):130-132.

[5]王晔.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改进高等学校公共音乐课教学[J].飞天.2010(10):112-113.

[6]蔡云凌.高等学校公共音乐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戏剧之家,2010(9):45-46.

[7]张娇林.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改革探讨[J].大舞台,2013(9):18-19.

[8]范红霞.综合类院校公共音乐课的教学现状和改革探讨[J].青年文学家,2013(2):110-112.

[9]乔敏.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华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2012(12):102-104.

[10]张继芳.高校公共音乐课发展滞后的表现、原因及对策探析[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6):125-126.

[11]曾遴琳.湖南省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12]杨晓东.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

大学公共数学教学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学科交叉融合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特征,是新学科产生的重要源泉,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路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厚实学科基础,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要下大气力组建交叉学科群”。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职能主要就是培养高级的专门人才,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中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对学生进行专业化教育,毕业后“对口就业”,这种模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贡献。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新的学科分支和新增长点不断涌现,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势不可挡,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置“交叉学科”门类的原因就基于此。

在近年的本科招生中,不少院校已經开始尝试学科或专业交叉培养,本文将选取部分在我省招生的院校,为考生和家长详细介绍两个院校联合培养专业和同一个院校两个专业联合培养这两种方式。
<两校联合培养>

汇聚两所院校的优势合办,考生可以分享两所顶级高校优秀的教育资源,感受两校浓郁的校园文化,获得完全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和视野。

天津大学&南开大学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光电信息产业被公认是21世纪信息社会的高技术产业的主力军。光电子技术科学是光电信息产业的支柱与基础,涉及光电子学、光学、电子学、计算机技术等前沿学科。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托两校光学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和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具有培养理工复合型人才的条件。本专业以光电子技术科学为主线,交叉物理科学、材料科学、光学技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其他学科。主要培养在光电子技术领域和光电信息技术及工程领域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宽厚专业知识以及娴熟实验能力的高科技创新人才,能从事光电子科学技术、光电信息技术、光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开发、管理工作。

西南财经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金融学(智能金融与区块链金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金融与区块链金融双A联合学位实验班)

《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中提到,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间,可授予全日制本科毕业生联合学士学位。西南财经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利用一流学科强强联合开设金融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联合学士学位项目。西南财经大学以金融学(智能金融与区块链金融)招生,电子科技大学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金融与区块链金融双A联合学位实验班)招生。专业设置面向国家在智能金融和区块链领域的重大战路需求,充分发挥两校在金融学科、人工智能、区块链领域的科研优势,采用“新商科+新工科”的创新教育模式,体现计算机科学、金融学、经济学、数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共同培养既通晓金融理论,又掌握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核心技术的复合型金融人才。

两个专业对学生采用“1+1+1+1”培养模式:学生第一学年在学籍所在学校学习,第二学年集中在电子科技大学学习,第三学年集中在西南财经大学学习,第四学年回学籍所在学校学习。实行小班化教学、个性化定制方案,采取三导师制,为每位学生配备学业导师、科研导师及行业导师,突出培养学生采用金融科技手段解决行业问题的能力。符合学校推荐免试研究生条件的,获得保研资格;并提供机会推荐学生进入世界顶尖商学院、顶尖金融科技机构开展学习交流及企业实训。

山西医科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智能医学工程

医工结合已成为当今新时代、新学科、新潮流、新成就引领的风向标。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是新医科专业、医工结合专业,山西医科大学和太原理工大学利用两校的学科优势,实行校际联合培养,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强调新兴智能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包括医学数据的智能感知、智能分析和智能决策,其研究内容包括智能医疗机器人、智能诊疗、智能影像识别、智能健康数据管理等,主要应用于智慧医疗与远程医疗、智能医学影像和智能诊断、智能医学仪器及手术机器人,以及患者为中心的智能健康管理系统等方面。该专业旨在培养基于人工智能、医疗大数据的智能采集、智能分析、智能诊疗、临床实践的医—工复合型高端创新人才。


<双学位>

本文所说的双学位,指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提出,培养项目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所依托的学科专业应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这是国家进一步明确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和重大导向。双学位项目通过高考招收学生,毕业时所授两个学位在一本学位证书中注明。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高考招生推出多个双学士学位试点项目,涵盖工理交叉、经理交叉、法经交叉、医管交叉等多种类型。在我省有招生计划的项目有3个,分别是机械类国际化人才培养试点班+数学与应用数学双学士学位项目、电子信息类(IEEE试点班)+数学与应用数学双学士学位项目、经济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双学士学位项目。项目所涉及专业都是学校最强势或最具特色的专业。它们不是单纯的两个强势学科的叠加,是充分考虑了学生未来发展的核心需求,有极强的专业交叉互补性,为学有余力、综合素质优秀的拔尖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成长空间。

机械类国际化人才培养试点班+数学与应用数学双学士学位项目,积极应对高端芯片、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重大战略领域,培养具有巨大潜在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全球视野新工科人才;电子信息类(IEEE试点班)+数学与应用数学双学士学位项目,实施信息技术与数学多学科融合的复合型教育,培养信息技术原始创新研究能力的未来科学家和行业领军人;经济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双学士学位项目,主要是强化数学基础的交叉型经济学人才培养,为国家和世界培养未来的经济学家。

华东理工大学

“应用化学与生物科学”双学士学位结合化学与生物学的学科优势,培养强化学和生物学基础的复合型人才,满足生命过程研究和生物医药领域中的高级人才需求。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2020年在我省招生专业有金融学(金融学+统计学双学位)和政治学与行政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新闻学双学位)。金融学+统计学以金融学专业课程为核心,以统计学专业课程为特色,旨在培养跨学科、复合型、创新性、高质量的高层次人才。政治学与行政学+新闻学培养能够胜任党政机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部门开展新闻宣传、媒体沟通、公共事務传播、危机传播管理、品牌传播管理等工作需求,或成为融媒体行业发展的高水平政治新闻人才,以及具备过硬政治素质和强烈社会责任感、良好人文素养和高尚道德修养、坚定职业理想和高超专业能力的创新人才。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2020年在我省招生的双学士学位专业有生物科学(计算生物学双学士学位)和口腔医学技术(口腔数字化技术双学士学位)。其中,计算生物学双学士学位项目是在2014年创办“计算生物交叉试验班”的基础上设立的,本专业瞄准生命科学领域大数据时代的智力资源缺口,培养系统掌握数理统计、计算机和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具有解析超复杂性生命数据的技能,能从事现代社会急需的复杂数据计算、处理和研究的复合型、宽口径和高素质人才。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互联网+”复合型精英人才双学位培养计划包含物联网工程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金融学专业、工商管理专业,横跨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四大学科门类。依托电子信息领域的学科优势,通过跨学院协同、跨学科交叉、跨专业融合、“新工科+新商科”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互联网+”复合型精英人才双学位培养计划为载体,以计算机、物联网、大数据分析、金融管理等相关专业为支撑,着力培养既通晓“互联网+”核心技术和知识,又具备互联网思维和跨界融合能力的复合型精英人才。学生毕业获得工学和理学双学士、或工学和经济学双学士、或工学和管理学双学士学位。

此外,经济管理试验班(管理与电子工程双学位培养)专业按大类招生,包含工商管理、金融学(国家级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子商务、电子信息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四个专业,具有鲜明的“电子信息+经济管理”特色。该专业理工管复合,厚基础、宽口径,依托学校在电子信息领域的优势,前两年同时学习数学物理类、电子信息类、经济管理类核心基础课程,为自主选择专业方向打下坚实的数理和专业基础。学生完成规定学业,依据专业方向选择,获得工商管理、金融学、电子商务、电子信息工程四个专业中一个专业的毕业证书;达到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将同时获得管理学和工学或经济学和工学两个学士学位。

(作者单位:《山西教育》招考编辑部)

大学公共数学教学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作者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德宏师专公共体育选修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德宏师专公共体育选修课深受广大学生喜爱,但存在着不足,如学生选课人数受限、开设的项目不够丰富、师资力量不足、场地器材不足等,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大学体育教学 公共体育选修课 期望性

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等院校都开设体育教学课即体育必修课,却很少有高校开设体育选修课。高校体育必修课学习结束后,绝大多数学生都终止了体育活动,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可见高校在体育必修课结束后开设体育选修课是十分重要的[1]。作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校公共体育选修课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力求为我校公共体育选修课更好地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德宏师专大二年级的24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查阅收集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1.2.2问卷调查法

作者就公共体育选修课一些相关情况设计问卷。主要对我校大二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240份,回收问卷236份,回收率98.3%;有效问卷230份,有效回收率97.5%。

1.2.3访谈法

对德宏师专公共体育的部分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其情况。

1.2.4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230份有效问卷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处理。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我校学生公共体育选修课取得的成效

2.1.1全面落实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体育选修课是对普通高校学生开设的体育选修科目,是高校体育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对高年级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其目的是在之前体育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理论水平和体育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独立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2.1.2师资配备比较合理。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体育教师学历、职称、年龄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称、高学历及年龄年轻化已是一种发展的必然趋势。我校近些年,通过教师的努力和学校的大力支持,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趋向合理化,可见合理的体育师资配备能给体育教学提供最有力的保障,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2.2我校学生公共体育选修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学生选课人数受限制。我校的公共体育选修课是由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相应的网站上进行选课,但选课人数是有限制的,达到限制额后就无法再进行选课。因此,82%的学生认为选课人数受限制是困扰其进行选课的主要因素。

2.2.2开设项目不够丰富。有18%的学生认为我校公共体育选修课所开设的课程项目不够丰富,应增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体育选修课,例如游泳等。

2.2.3师资力量不足。有56%的学生认为我校的师资力量不足,这是影响我校选修课内容设置的一个主要因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所开设各单项的专项指导老师的数量有限;每个教师掌握技术的程度及可兼项能力有限,特别在新兴项目与紧缺项目方面。对一些目前尚未开设但学生有选修欲望或已开设,或教师平时接触较少的选修项目,教师的理论与技术指导有待加强。另外,在有些体育项目上的师资配备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如: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所选的学生数量与所需的相应专项教师不相匹配,教师供小于求。

2.2.4场地器材不足。随着近几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一些学校的学生人均体育资源出现负增长,我校暂时也存在这种现象。场地器材是体育选项课的重要条件,它不但会影响体育选项课运动项目的设置,限制该选项的选修人数,而且会影响学生对某一项目参与的积极性。由于受到场地的制约,许多学生只能放弃感兴趣的项目,改选其他运动项目。79%的学生认为我校的场地器材需要完善。

2.2.5部分学生认为公共体育选修课是浪费时间。调查发现,8%的学生认为公共体育选修课既无趣又浪费时间。

3.对策及建议

3.1针对学生选课人数受限的问题

学校可以适当增加选课人数,然后采用分组教学的方法来进行授课,即同一门选修课可以安排几个老师进行授课,增加选修课的开设项目,从而改变学生选课过于集中的现状。

3.2针对开设项目不够丰富的问题

学校应该针对所有开设公共体育选修课的学生进行详细的调查,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选课意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学生的选课意愿,从而更好地促进我校公共体育选修课的开展。

3.3针对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

师资力量短缺是制约我校公共体育选修课更好开展的一个主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应多招聘一些相关项目的教师,以增强学校的师资力量。另外,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我校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和提高中青年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拓宽体育教师的知识面,充分挖掘潜力,合理配置和利用教育资源,大力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

3.4针对场地器材不足的问题

可以采用平时与周末相结合开设公共体育选修课的办法。教研室在统筹安排学生体育课教学时间与场地的基础上,合理安排上课时间与教师,然后上报校教务处,让学生在网上选课。这样就可以解决周末学生课外群体体育活动与教学场地相冲突的问题,满足学生参加周末群体体育活动的需求,同时还可以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3.5针对部分学生认为公共体育选修课是浪费时间的问题

3.5.1学校应加强对学生体育兴趣的正确引导。体育教师不仅仅要发展学生的体能、增进学生的健康,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体育教师的引导作用应不仅仅局限在体育课上,还要扩大和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5.2对健康的正确认识。健康的身体是保证工作和学习有效进行的前提条件,现代大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处于亚健康状态,不能精力充沛地完成日常学习任务。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不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影响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体育锻炼是最能积极促进身体健康的有效途径。科学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免疫功能,全面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和身体的正常发育,而且能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陶冶学生的性情,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等。所以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健康的标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通过各种手段的实施,达到和保持健康的状态。

3.5.3对终身体育的正确理解。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发现,学生对终身体育的概念模糊,只有少部分人能够回答出终身体育的涵义。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即要在人的一生中实施体育。学校体育对实施终身体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大学期间,学生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如果在这个关键阶段,施以科学的体育方法,就能促进他们朝正确的方向良好发展,为一生的健康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还要让学生理解“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意义,最终成为自我锻炼的指导者和终身体育锻炼的受益者。

3.5.4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体育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不再把它仅仅作为强身健体的手段,而是逐渐认识到体育运动在磨炼意志品质、塑造健全人格方面的积极作用。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或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观念相对落后,因此在体育课和比赛中体育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教导学生正确地对待荣誉、名次,认清什么是真正的民族自豪感,发挥以体育比赛培养学生敢于拼搏、胜不骄、败不馁、竞争守纪、服从裁判的优秀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的作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3.6建议

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线。公共体育选修课是我校教学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反映学校教学的管理水平,乃至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当今,我校正面临机遇与挑战,不能忽视教学的每个细小部分,每一个教师都应该积极思考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长此以往,我校公共体育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从而促进我校整个教学工作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初永和.对高校开设体育选修课的探讨[J].体育科学研究,2002(2):29.

[2]李焕玉,刘金香.长江大学公共体育选修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理工卷,2007(4):15-17.

[3]郑桂凤,邹丽宝.普通高校体育选修课开设现状的调查[J].体育科学研究,2008(1):36.

[4]韩金菊,骆松.浅谈高职院校开设体育选修课程现状及应策[J].科技信息,2009(16):52-55.

大学公共数学教学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校友是高校重要而宝贵的资源,校友资源在助力大学生就业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如何更好地开展校友工作以推动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也成为了当今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校友工作;大学生就业;毕业生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業。当前,虽然经济形势稳中向好,但大学生就业形势仍旧复杂和严峻,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将就业工作作为学校的重头工作来抓,积极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努力拓宽就业渠道,推动大学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本文试以某高校2017年度就业情况为样本,分析大学生就业的状况,并结合校友资源特点,探索校友工作的新渠道、新措施,提升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性和成功率。

一、某高校2017年度就业情况样本

(一)就业方式

截至2017年12月20日,某高校2017届毕业生通过签订就业协议方式就业的占50.09%,签订劳动合同就业的占16.79%,非派遣省外签约的占3.16%,灵活方式就业的占1.87%,升学的占25.54%,自主创业的占0.3%,应征入伍的占0.21%,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占2.04%。落实工作单位的占到了71.91%,另外升学、自主创业和应征入伍也成为了大学生的重要去向。2017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有31人,主要涉及互联网、文化教育、技术服务、机械制造等行业。同时,仍然有2.04%的毕业生未落实就业单位。

(二)就业区域

某高校2017届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在该高校所属山东省就业人数占73.49%,在山东省内签约的毕业生中在该高校驻地青岛市就业的占51.35%。

(三)就业行业

如上图所示,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较为广泛,领域与该学校工科优势突出的特色较为吻合。毕业生在第一、二、三产业行业就业的比例分别为0.19%、40.78%和59.03%,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制造业、交通运输、居民服务、建筑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已经成为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行业。

(四)单位性质

毕业生在国有企业就业的占13.55%,其他企业就业的占52.68%,企业成为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部分毕业生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了党政机关以及其他单位工作。同时,还有部分毕业生选择了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德国等国继续攻读学位。

二、就业状况所体现出的毕业生面临的问题

(一)就业准备缺乏充分

从就业情况来看,以劳动合同就业和灵活方式就业等相对短期的、临时性的就业方式占到了全部毕业生的18.66%,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占到了2.04%。累计有20.7%的毕业生对就业采取了临时性或延迟性处理,很大一部分毕业生没有从思想上、行动上做好就业的准备,在毕业季来临后,因为各种情况导致就业预期与就业现状不符的时候,出现了就业的延滞状态。

(二)自主创业成功率低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角的吹响,创业和创新已经成为了代表着新兴的年轻高级知识人群的大学生的时代任务。然而,在2017届毕业生中只有31个人,仅仅占0.3%的大学生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这也充分反映出大学生创业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阻碍。大学生具有自主创业先天的优势,他们充满激情,富有想象力,掌握着一定的科学技术,但却经常因为市场经验不足、管理经验缺乏、资金短缺等因素导致创业失败。

(三)就业竞争愈发激烈

2017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虽然从总体上来看较为广泛,但是也有着相对集中的趋势,这种趋势体现在毕业生仍然会选择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作为就业首选。粗略计算,京津冀、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接纳了85%以上的毕业生就业。而在山东省内,青岛市和济南市则成为了毕业生流向的主要城市。毋庸置疑,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机会相对更为充分,对毕业生的需求也更为迫切。但是,就业的相对集中也会造成竞争的集中,对较好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等要素的追求也必然会面临进一步的就业竞争压力,也对就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就业信息难以满足

2017届毕业生就业区域广、行业领域多,也与毕业生数量多、学科专业门类多的实际情况相适应。该高校2017届毕业生分布于19个博士研究生专业,113个硕士研究生专业,77个本科专业,分属于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7个学科。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专业学科,就业服务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一些应用性强的专业学科往往容易受到就业单位的关注,所获得的就业信息、就业机会也会比较多,而一些相对偏文或者偏理论的专业学科却面临着就业信息稀缺的困境,只能以升学和考取公务员作为自己为数不多的相对优质的出路进行选择。

三、校友助力大学生就业的优势

随着一所高校的发展和延续,校友的数量将远远超过在校学生的数量。校友是高校联系社会的桥梁和纽带,也是高校重要而宝贵的优质资源。由于校友的分布地域广阔、行业覆盖众多、层次跨度全面、资源掌握丰富等优势,其在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必然意义重大。

(一)学缘基因优势

校友情是在同一种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熏陶感染之下因为共同的学习、生活经历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感情。建立在这种学缘基础之上,校友往往易将自己对母校的感恩和思念,融入对校友、对在校生的关心和帮助之中。同时,这种关心和帮助是相互的,彼此之间的合作也必将达成共赢的效果。因此,校友具有助力大学生就业的情感动力。

(二)就业品牌优势

校友是学校的名片,也是形象代言人,他们的工作业绩、社会成就反映了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校友所获得的成就越高,母校的社会知名度也会越高;校友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力量和素质品质越有影响力,母校所培养的学生的吸引力也就越强烈。因此,校友经过自身努力所积累的高校就业品牌力量和广告效应也必然对就业产生巨大的宣传作用。

(三)资源信息优势

校友们经过多年的历练和奋斗不断成长为社会上不同工作岗位的佼佼者和代表者。他们在生产、科技、教育、文化、商业等各个领域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领导、专家、学者和精英,同时也掌握了庞大的人际关系网和信息资源网,而这些资源和信息往往能够在推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经验指导优势

校友是就业和创业的经历者,校友深深地了解了校园和社会的差异,对于就业创业也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会。经过在社会上多年不断的成长和历练,校友们不仅积累了经验,收获了成绩,也建立了较为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这些恰恰是毕业生所缺乏并且对其成长、就业有着巨大指导意义的无形财富。

四、校友工作推动大学生就业的途径

(一)构建就业教育引导平台

1.设立校友榜样师范教育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优秀校友、成功案例、校友在社会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对在校大学生影响更为深刻,而建立在相同的学缘基因之上,大学生往往也会对校友的成功事迹更为信服,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受到启发和教育。因此,要努力树立校友的榜样力量,定期通过校友报告、校友讲座、校友座谈等形式开展活动,通过校友的示范和传授,引导在校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工作,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主动规划自己職业生涯规划的导航,不断磨炼就业能力,提升就业信心,从而为成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导师制。校友社会接触面广,讯息相对更为灵通,有着学校教师所不具备的丰富的职场经历和阅历,而这些恰恰是大学生在学校接触不到的,但是却对其就业有着重要影响作用的因素。因此,设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导师制,将不同学科专业、行业领域、工作性质的校友聘请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导师,与具有相应就业创业需求的大学生结成相对固定的就业创业帮扶队伍,从而在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过程中能够在不同环节、不同时间给予重要的指导和帮助,助力大学生实现就业创业目标。

(二)搭建就业信息传递平台

校友无论在地域上还是行业上的分布都较为广泛,他们对所在地、所在行业及单位的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就业渠道能够有着更为实时、直接、快捷地掌握。同时,因为有着共同的学缘基因,校友往往对学校的学科设置、专业特色等情况以及相应的就业去向较为了解,能够有针对性的给予不同院系毕业生丰富多样的就业信息。因此,高校应搭建有效的就业信息传递平台,便捷校友和大学生直接的沟通和联系,高效的将校友所掌握的信息和资源传递给在校大学生,从而能够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获得不同专业、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招聘信息,充实就业选择,满足就业需要,大大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三)搭建就业实践磨炼平台

据有关调查表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就业实践能力的欠缺,导致大学生对实际工作缺乏有效了解,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与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无法实现有效对接,从而导致大学生工作后经常需要先接受培训和学习才能走上岗位,因此大学生的就业实践环节就显得非常重要。一所高校的校友中,汇聚着众多成功创业的企业家或者在企业担任重要职务的管理者,而很多企业也有着吸纳实习从而物色员工的现实需求。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友企业资源,给予大学生实习实践的机会,使其在实践中提升认识就业岗位、了解工作环境、提升就业能力。

(四)搭建就业双向选择平台

因为有着共同的生活和学习经历,在共同的大学精神和文化熏陶下,骨子里种下了坚实的学缘基因,校友往往对具有相似意识品质和理想观念的学弟、学妹有着独特的感情,而很多校友企业也乐于接纳同学缘的学生,并因为这种特有的情感优势,将其作为新生力量进行重点培养。因此,校友工作推动大学生就业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举办校友企业招聘会,通过建立一个校友与在校生面对面交流的互动平台,一方面为校友企业输送优秀的人才资源,另一方面也为大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就业选择。

(五)搭建校友资助帮扶平台

1.建立困难学生就业资助制。目前,各高校都对困难学生提供了一系列奖助金制度,帮助其完成学业。然而,对于就业来说,也是需要一定的经济成本的,因此建立困难学生就业资助制,从就业角度解决困难大学生的后顾之忧,帮助其在校期间能够充分的投入学习中去,提升自我,实现理想,从而更好的去报答母校和校友的培养和帮助。困难学生就业资助制度有两种模式:(1)校友企业对优秀的困难学生从大一即开始提供经济支持,学生学成毕业后到校友企业工作。这种模式一方面解决了困难学生上学期间的经济问题和就业问题,同时也为企业提前预定好了优秀人才,并以感恩的心态更好的投入企业的发展进步过程中。(2)校友在毕业季为困难学生提供求职资助,从而解决大学生在求职工程中的简历投递、面试复试等环节产生的经济成本问题,为大学生顺利求职就业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也强化了大学生对母校和校友的感恩意识和回报意识,形成良好的文化传承。

2.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制。大学生是创业的主力军和潜力股,但是却往往因为创业经验的不足和资金的欠缺导致无法实现创业理想。因此,高校应吸引校友资金成立大学生创业基金,通过建立校友资金蓄水池,实现对大学生优质创业项目的帮扶。高校定期组织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审核,邀请投资校友参加评审,对好的创业项目提出发展意见和建议,并对其注资助其实现创业。同时,校友也可以对所投资的创业项目提供创业指导和经验传授,弥补大学生创业经验、社会经验、市场经验等方面的欠缺,助力其早日实现创业梦想。

高校的发展离不开校友的支持,大学生就业尤其需要校友工作的助力和推动。因此,我们应当积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形势,努力建立校友和大学生就业的联动机制,丰富内容,提升实效,通过校友的帮助支持,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参考文献:

[1]谢晓青.高校校友资源开发与运用研究[J].高教探索,2010,(02):27-30.

[2]柳丽平.校友资源开发与高校就业工作共建机制探究[J].衡水学院学报,2017,19(01):106-108.

[3]欧阳秀敏.创新创业教育中校友资源利用新途径[J].三明学院学报,2017,34(03):91-95.

[4]谢献谋,刘光明.社会需求视角下的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以武汉大学工科生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8,(01):50-54.

上一篇:网络计划技术施工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酒店产业经营模式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