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采油设备安全生产论文范文

2024-04-30

油田采油设备安全生产论文范文第1篇

1 采油技术概述

油田开采过程中, 较为常用的开采技术主要可以划分为三种, 包括螺杆泵采油技术、防砂式稠油泵采油技术以及防腐抽油泵技术, 不同的工艺有各自不同的优势特点,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石油开采需要, 选择合适的采油技术。

螺杆泵采油技术在石油开采中应用范围较小, 主要是由于该项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受外界客观因素影响较大, 很容易出现不可预料的后果, 需要制定科学完善的解决方案来规避问题的出现。所以, 在使用螺杆泵采油技术进行石油开采时, 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 寻求预防和解决措施。这种技术具有质量轻、体积小的优势, 并且内部结构简单, 在后续维修和保养工作开展中较为便利, 但是由于长时间使用会造成泵和线脱离, 可能会出现裂缝, 从而造成设备出现损坏, 这种缺点较明显。

防砂式稠油泵采油技术, 在油田开采中应用较广, 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 由于此项石油开采技术是双向耦合以及扶正器结构组成的泵缸, 在出现故障问题时拆卸容易。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员工掌握更多专业知识, 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防砂式稠油泵采油技术泵在作业时, 能够大大的提升开采效率。

防腐抽油泵技术, 在油田开采中可能会出现石油腐蚀, 应用防腐稠油泵技术通过防腐泵能够有效抑制此种现象的出现, 保证石油开采质量。防腐泵中包括固定阀、出油阀以及泵筒等几部分组成, 这种开采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防腐优势较强, 并且内部结构简单, 无论是拆卸还是维修都较为简单。但是这种技术在使用之前需要注意对油管的测试, 禁止在高气井中使用此项石油开采工艺。

2 采油新技术在油田开采中的应用

2.1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主要是指将原油中融入CO2, 促使两者发生化学反应, 改变原有特性, 提高石油开采效率和质量。通过二氧化碳驱油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解决低渗透油藏问题, 这种效果尤为突出, 也正是由于这个特点, 被广泛应用在石油开采领域, 所取得的效果十分显著, 但是这种技术同样存在明显的缺陷, 由于其自身特性在运输过程中极易造成损失, 并且很容易被腐蚀, 造成开采设备出现老化、磨损现象的出现, 加剧施工成本, 并且形成潜在的安全隐患。

2.2 微生物采油技术

微生物采油技术自其诞生起, 就受到了广泛关注, 经过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呈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微生物采油技术有着较为突出的优势特点, 主要是将微生物输送到地下, 微生物会在地下持续繁殖, 进行活动, 微生物活动所产生的新陈代谢能够改变原油自身化学性质, 提高石油采收率。所以, 这种采油技术较之常规开采技术有着突出的优势特点, 操作更为便捷、容易,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容易受到相关人员的控制, 并且可以反复使用, 节省成本。

2.3 纳米采油技术

纳米采油技术是一种创新型采油技术, 是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 纳米颗粒具有量子尺寸效应, 所以在实际应用中纳米颗粒不同于其他材料性质, 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通过学习此种技术实现对石油管道中堵塞泥浆的清理, 保证原油的正常输送, 同时能够显著提升地层流体能力。

2.4 特殊岩性采油技术

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和发展, 石油开采技术也逐渐多样化, 越来越多的新式采油技术涌现, 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 能够大大满足实践工作开展需要。尤其是在近些年, 出现大量特殊岩性油藏, 具有较强的穿孔、穿透能力, 并根据实际石油开采要求作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最大程度提升石油开采效率, 为石油开采企业和社会发展创造更大效益。

3 结语

综上所述, 伴随着我国油田开采量的急剧增加, 石油开采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大量采油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不同石油开采工艺有着不同的优势特点, 但同样也存在明显的缺陷,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实际开采需要, 选择合理的采油技术, 提高石油开采效率。

摘要: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 对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 不仅需要运用大型抽油机设备, 还需要应用新先进采油技术, 主要目的是提高采收率。在石油开采中应用采油新技术能够显著降低开采难度, 但就当前我国石油开采现状来看, 采油技术过于落后, 存在着一系列技术难题, 严重制约着采油作业开展。由此, 本文主要就采油新技术在油田生产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结合实际情况, 客观阐述采油新技术, 充分发挥采油新技术的优势。

关键词:石油开采,采油新技术,油田生产

参考文献

[1] 王浩.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J].化工管理, 2014 (24) .

[2] 吴奇, 魏顶民, 冯建华, 马庆坤.高新技术在采油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石油钻采工艺, 2003 (02) .

油田采油设备安全生产论文范文第2篇

1 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技术现状

几年来,针对辽河稠油油品性质差、粘度高、密度大,以及在生产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耗高、作业频繁、出砂严重、污水处理难度大、油层动用程度差、成本居高不下的困难和矛盾,通过广大科研人员的努力,逐渐形成了以稠油高效注汽技术、智能温控中频电加热采油技术、提高机采效率技术、注采冲防一体管柱技术、燃煤—燃气介质炉伴热技术、稠油集输配套技术、固挡排综合防砂技术、高温调剖封窜技术等为代表的具有辽河油区特色的稠油低成本开采配套技术,有力地确保了低成本规模开发。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的稠油生产和科研基地,成为辽河油区新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增长点。

1.2 存在问题

经过几年的蒸汽吞吐开发,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暴露出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高轮次蒸汽吞吐阶段周期产量低、日产水平低、油汽比低,单位操作成本高。(2)蒸汽吞吐阶段平面动用半径有限,井间剩余油富集。(3)产量递减快,年综合递减率平均为30%左右。(4)蒸汽吞吐阶段采收率低,预测馆陶组油层采收率为22%,兴隆台组油层采收率为25%。

2 化学采油技术

2.1 三元复合吞吐技术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及现场试验效果分析,认为蒸汽CO2助剂三元复合吞吐的增产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调剖作用。CO2在地层中与表面活性剂形成丰富、稳定的泡沫,使CO2不会很快释放,形成贾敏效应,暂堵高渗透率地层,使蒸汽转向中低渗透层,提高蒸汽波及系数。(2)补充地层能量。CO2进入地层后,一部分溶解于原油,与地层原油形成混相,使原油体积膨胀,起到了溶解气驱的作用。(3)降粘助排。CO2溶于原油后,原油粘度下降,也有利于原油克服毛细管阻力和摩擦力,从而提高原油的流动能力。流动性能改善,加入表面活性剂在油水两相转溶过程中,界面张力会逐渐降低。(4)对油层有一定的酸化解堵作用。CO2溶于水后呈酸性并与地层基质发生反应,会溶蚀一部分杂质,可以提高油层的渗透率。

该技术从2002年开始试验以来,经过多次技术改进,已经进入现场规模实施阶段,2004年在进一步扩大实施规模的同时,开展了大量的室内研究和效果跟踪评价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对该项技术的机理认识,同时为现场实施及工艺改进提供了依据。在此基础上,对工艺参数等进行了大量改进与完善,并组织开展了连续实施、间隔实施、井组试验、凝胶试验等新工艺试验,取得了明显的增油效果。至2004年底,该技术在辽河已累计施工226井次,可对比井115井次,增油98井次,平均单井增油325t,累计增油31858t,措施有效率为85.2%。

2.2 蒸汽/碱复合采油技术

碱—蒸汽驱提高采收率的原理是降低原油粘度、减小界面张力值;碱添加到蒸汽中增加了其重力,减少了其流度,有利于减少早期突破造成的蒸汽超覆。Sheild对使用蒸汽和低浓度碱表面活性剂混合物开采更多原油的优化蒸汽驱工艺进行了探索。实验结果证明,蒸汽驱与表面活性剂相结合比用常规蒸汽驱或碱蒸汽驱提高采收率效果要好。胜利油田应用的黑液复合降粘剂以造纸黑液为主要原料,主要成分是碱、木质素和表面活性剂。注入油层后,碱与稠油中的环烷酸等反应生成活性物质(环烷酸钠)。在乐安油田应用5井次,4口井为超稠油油藏,效果较好。该方法的缺点是原油后期处理难度较大,对管道腐蚀不容忽视,辽河油区可借鉴胜利油田的经验开展相关先期研究与室内试验。

3 稠油井下改质技术

3.1 井下加氢改质方法

井下加氢改质方法相当于将地面炼油厂搬到了地下,通过油田开采中常用的砾石充填或压裂作业中支撑剂注入的方式将固体催化剂(如商业用的传统Ni—Mo或Co—Mo加氢催化剂)放置到油层中生产井附近,向地层中注入氢气或合成气。通过就地燃烧原油产生就地改质所需要的高温,使油气流过加热的催化剂层开采。Weissman等人在前人已证明稠油井下加氢改质可能性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实验进一步研究了合理的处理参数(温度、压力、水含量)和催化剂的成分对成功的井下加氢改质的重要性。美国专利报道了超重油井下改质的方法,将足够的蒸汽、供氢剂、甲烷注入地层,天然地层作催化剂,通过氢转化作用实现井下改质。

3.2 稠油水热裂解技术

一般认为注蒸汽的作用是属于无物理作用,实际上高温蒸汽与重油混合物中的某些成分发生了化学反应。J·B·Hyne论述了高温蒸汽与重油油藏之间化学作用的问题,把稠油在水蒸汽的作用发生的脱硫、脱氮、加氢、开环以及水煤气转化等一系列反应,统称为稠油的水热裂解反应。对稠油的影响包括:(1)沥青质含量降低;(2)饱和烃和芳香烃含量增加;(3)胶质含量减少30%,水热处理后所有组分中的硫含量都下降。该技术的关键是研制出高效、低成本的水热裂解催化剂,在热力作用下(如蒸汽吞吐、蒸汽驱),水热裂解、催化裂化发生协同作用,使稠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发生较大的变化,分子变小,粘度变低,流动性变好,从而大幅度提高采收率。

该技术在辽河油区曙光采油厂进行注蒸汽吞吐试验7口井,降粘效果较好,在生产初期的一个月内降粘率均保持在60%以上。该项目的研究成功,为更有效地开发稠油油藏提供了一种新的开采技术。

4 稠油开发技术方向

(1)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技术可以将稠油采收率再提高25%以上,目前水平井的技术和水平在不断提高和改进,轨迹控制能力能够满足SAGD的要求,应在完井方式、管柱强度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使其成为开发稠油最有希望的方法之一。(2)辽河油区经过多轮次的蒸汽吞吐开发,其经济效益已越来越差,转换开发方式已势在必行。蒸汽驱技术引入辽河油区,必须解决深井注汽井筒隔热保温保证高干度注汽、高温产出液大排量举升等一系列技术难题。

摘要: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采油工艺的相关工作经验,以辽河油田化学采油工艺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分析了辽河油田当前采油工艺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研究探讨了化学采油和稠油井下改质及技术,在此基础上,笔者描绘了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辽河油田,化学,采油,工艺,技术,稠油

参考文献

[1] 曾玉强,刘蜀知,王琴,等.稠油蒸汽吞吐开采技术研究概述[J].科技资讯,2006 (6).

油田采油设备安全生产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数字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的必然趋势,国内外许多企业都不同程度的实行了数字化管理。近年来,石油行业的 “数字油田”快速发展,对员工技能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使培训机构和从业者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以采油企业培训领域为探讨对象,在分析目前员工培训面临形势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完善员工培训的方式和策略。

关键词:员工培训;策略

一、员工素质成为制约采油企业数字化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

随着数字化管理在采油行业广泛应用,不仅仅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和信息的自动采集、整理和应用,更重要的是相关的业务整合与流程再造,将现代信息技术、自动控制和人机工程等技术融入采油生产中,使得这些企业在传统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模式等方面都进行了一些变革。加之采油作业的数字化管理是一项全新的业务,涉及工艺设备、自动控制、电器仪表、数据通讯和计算机软件等多个领域、多个专业,综合性强、技术要求高,这就为采油企业员工的技能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另外,采油行业属于高危行业,机械伤害、电器伤害、油气中毒、火灾爆炸、高压刺漏等风险始终伴存在于生产工作和生产环境当中,严细认真的维护好、准确无误的使用好数字化的设备设施,才能有效地削减安全风险。总之,管好高技术的 “数字油田”,就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采油员工队伍。

二、数字化管理环境下员工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适应数字化管理需要,采油企业培训机构和广大培训工作者为员工队伍的技能素质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做了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保证了数字化采油环境下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安全运行,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也存在着一定问题,制约着数字化管理的高效运转。

1.员工应用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不高

采油企业中有许多年龄偏大的员工接触现代办公设施、网络较晚,加之对事物的接受能力有限,致使对数字化操作平台的掌握和应用不是得心应手。

2. 师资队伍业务急需快速转型

传统采油管理模式的长期应用,现有的专兼职培训教师习惯于成熟培训方式方法和培训手段,对传统采油模式下的培训工作可以说是相当娴熟。但由于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应用,大量先进的数字化采油设备、设施的投运,他们对数字化环境下的培训工作就显得力不从心,这也制约了培训工作的有效进行。

3. 教材的选用和工作实际不相匹配

大量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好多单位都以都以设备厂家的说明书、维护保养手册、操作规程作为培训基础培训教材,基本满足了正常情况下的操作应用。但是由于实际运行情况多变,好多实际问题无法解决,尤其是复杂的故障排除、风险的识别、设备设施准确操作等都与生产实际不相匹配。

4. 培训基础设施有待加强

大多数基层单位的传统管理模式下的培训基础设施都相对完备,但由于受领导观念、资金、场地等条件影响,数字化管理环境下的培训基础设施还远远跟不上数字化管理培训工作的需求。

三、数字化管理环境下员工培训的对策及措施

企业员工培训是现代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和先决条件,特别是在全力打造 “数字油田”,塑造采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新形势下,更是要求通过高效的员工培训工作,打造高、精、尖的员工队伍,以适应“数字油田”的迫切要求。

1. 进一步完善三级培训体系适应数字化管理环境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采油企业的厂、作业区、井站三级培训体系,使他们分工合作、各司其责、相互协作。厂级培训机构主要担负数字化管理环境下作业区、井站生产骨干的轮训和培训工作; 作业区主要帮促、督导井站开展日常的数字化应用的培训工作; 井站主要抓好员工的日常演练和在技术骨干帮促下的标准操作。

2. 全力完善培训基础建设通过对传统设备、设施的添置、更换、升级、联网等措施的数字化改造,它在新形势下承载数字化培训的主阵地功能。

3. 构建网络培训平台根据数字化培训需求,开发远程网络培训平台,扩充网络培训功能,将服务延伸到每个岗位,解决一线员工的工学矛盾。同时组织专业人员以基本操作、基本技能为基本内容,编写制作网络培训课件,作为网络培训的主教材。

4. 调整充实专兼职教师队伍通过选聘、交流、培养等方式方法,进一步充实加强能胜任数字换环境下采油工技能培训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5. 开展特色培训按照流程要熟悉、故障会排除、设备会维护、风险能识别的培训目标。各企业根据自身提点,可采取流动式、订单式、分餐式等方式,量身定做符合员工需求的特色培训,以切实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

6. 建立和完善培训的效果评价体系数字化培训对采油企业来说是一项新的业务,培训体系如何、效果是否明显都需要从学员的反映、学习成效、行为改变、管理绩效方面适时的进行评价分析,从而对培训工作的效果加以评价。

四、结论

采油企业数字化管理是一个新的管理模式,培训工作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对员工的技能需求有清晰的认识,进而建立数字化管理的培训体系,完善数字化培训机制,形成良好的培训环境,对采油企业数字化管理的不断发展完善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冉新权,朱天寿 . 《油气田数字化管理》. 石油工业出版社

油田采油设备安全生产论文范文第4篇

1 油田化学采油工艺技术分析

1.1 二元复合驱工艺技术

二元复合驱驱油技术, 本质上就是将聚合物驱与表面活性剂驱有效结合在一起, 利用表面活性剂来降低油水界面张力, 使得地层内剩余原油产生“油丝”与“乳化油滴”, 后加入的聚合物增大注入液剪切粘度, 利用注入液剪切拉断“油丝”, 形成油滴被驱到抽油口附近, 最后被成功采出。在选择应用此种技术采油时, 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对聚合物分子量与配比浓度进行计算, 并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 确保其性能可以完全满足采油生产要求。

1.2 蒸汽复合采油技术

就实际应用效果来看, 蒸汽复合采油技术具有提高石油开采效率的作用。在应用过程中, 工作人员需要采取措施来降低原油粘稠度, 使得界面内张力值控制在较小范围, 确保后续开采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与传统开采技术相比, 此项技术具有更明显的应用优势, 尤其是针对地质结构复杂的环境区域, 石油资源开采效果突出。

1.3 三元复合吞吐技术

将蒸汽CO2具有的催化作用应用到石油开采中, 具有良好的调剖效果, 同时可以提高地表活性, 降低土壤中所含CO2 的释放速度, 确保蒸汽在渗入到地表后, 能够更好的向中低渗透层集中, 达到提高整齐吞吐技术应用效率的目的。其中, 要重点做好蒸汽CO2的控制, 因为其在此项技术的应用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对地层能量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补充, 降低开采区域内粘稠度, 使得地层排气能力提高, 改善了石油开采环境, 因此具有增产的效果。

2 油田化学采油工艺技术应用现状

在石油开采作业中, 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所有活动均需要以实际情况为依据, 确定所选技术的合理性, 并做好每个环节的控制, 提高技术应用有效性。油田化学采油工艺技术在实际应用中, 具有一定的优势, 与传统开采工艺技术相比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创新, 提高了资源周期产量。但是却忽视了工艺应用对环境的影响, 造成的环境污染与油气污染严重, 会限制开采工作的有效进行。例如在运输以及现场操作过程中, 粉状化学剂和溶液因管理不当而出现时漏失、溢出等问题, 不但会影响开采工作的展开, 同时也会威胁工作人员健康。或者是油层压力变化造成沿断层面沉降, 以及储集岩基质化学降解作用沉降。对于常用的三元复合吞吐技术以及蒸汽吞吐技术, 也逐渐出现了技术问题, 如高轮次蒸汽吞吐效率高于周期性轮次蒸汽吞吐效率, 造成开采作业成本增加[1]。

3 油田化学工艺技术应用优化措施

3.1 热化学反应技术

I本质上就是利用化学药剂反应产生大量热, 对地层进行加热处理, 达到降低原油稠度, 改善原油流动性目的。同时利用反应产生的气体, 对底层能量进行补充, 来提高原油采出效果。化学反应为:NO2~+NH4+→N2+2H2O+Q, 其中Q表示反应热量, 反应物为氮气与水。此种技术所需化学反应剂为发热剂、分散剂、延缓剂, 且主要反应剂为发热剂, 通过NO2~与NH4+化学反应来产生大量热量与氮气[2]。反应后直接作用于开采区域, 这样区域受高温高压作用, 可以有效降低原油年度, 提高其流动性。并且还能够对井筒、井地带等进行清洗处理, 去除其中存在的堵塞物质, 提高渗透率。

3.2 C1~C4低碳混合有机酸技术

主要是利用液蜡裂解合成低级脂肪酸回馏组分, 通过相似相溶原理, 以及氧化加成反应, 形成复合型油井解堵剂, 能够有效消除油层中存在的各种堵塞, 同时也能够有效溶解、分散储层结蜡。C1~C4低碳混合有机酸解堵剂主要含有甲乙丙丁几种有机酸, 酮类、醇类、醛类等有机溶剂, 以及阳离子小分子表面活性剂、氧化剂、分散渗透剂等[3]。一般可以将此种技术应用于酸敏、水敏严重地层油井进行解堵, 尤其是对于蜡、胶质等有机物堵塞有着显著处理效果, 可以有效提高石油开采量。

3.3 稠油稀化降粘技术

原油粘度大原因主要是因为金属元素以配位体形式存在, 促使稠油分子结构空间排布网络化情况严重, 降低了其流动性能。此项技术主要利用物理化学反应, 通过絮凝、络合吸附、沉淀等方法, 对原油分子以及目标元素分子结合方式、赋存状态等进行改变, 减少原有分子结构上过渡金属元素含量, 达到降低原油粘度的目的。将其应用到稠油开采中, 确定稠油粘度增大的核心因素, 然后采取措施对其分子结构进行改变, 通过物理化学反应降低稠油粘度, 使其稀化度提高, 并且被稀化后的稠油不会轻易反弹, 确保稠油能够利用常规技术进行开采, 提高石油开采效果。

4 结语

油田化学采油工艺技术应用中还存在一定不足, 想要提高原油开采效率, 就需要从技术角度进行分析, 积极引进新型技术, 掌握各项技术的原理与实施要点, 结合开采地区实际情况, 选择最为合适的开采技术, 在保证高效开采的同时, 提高实践施工环节的经济效益。通过不同角度的分析, 来增大油田化学采油技术在实际开采工作中的应用范围, 全面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石油资源的需求。

摘要:我国油田化学采油工艺在不断更新,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有效实现油气资源的采集与利用。但是近年来石油资源开采难度不断增大, 为保证石油资源能够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就需要对现有的开采技术做更进一步的研究, 针对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 采取措施进行优化, 争取不断提高工艺应用效果。本文就油田化学采油工艺技术的应用优化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油田,化学采油,工艺技术

参考文献

[1] 王鑫.油田化学采油工艺技术探析[J].化工管理, 2015, 26:220.

油田采油设备安全生产论文范文第5篇

1 油田化学采油工艺技术探究

传统的油田化学采油工艺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主要分为三元复合吞吐技术与蒸汽复合采油技术。其中, 三元复合吞吐技术在实践应用过程中需要利用蒸汽CO2进行催化, 以起到显著的增产作用。三元复合吞吐技术借助蒸汽CO2的催化作用, 可以起到良好的调剖作用,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明显增强地表的活性, 减慢土壤中CO2的释放速度, 使蒸汽在地层中进行渗透时, 能够更好地向中低渗透层进行集中, 有效提高了蒸汽吞吐技术的应用效率。蒸汽CO2助剂在应用于三元复合吞吐技术的过程中还能有效补充地层能量, 降低区域内的粘稠度, 提高地层区域的排气能力, 使原油等资源的流动性获得了提高, 为之后的油气资源开采营造了良好的环境;蒸汽复合采油技术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可以明显提高油气资源的采集效率, 在应用环节, 施工人员应降低原油的粘稠程度, 降低界面内的张力值, 为之后的蒸汽复合采油营造必要的条件。实验结果证明, 蒸汽复合采油技术在实践应用过程中效果优于其他传统采油工艺技术, 蒸汽驱与地层表面相结合的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优越性与实用性, 在处理地质结构较为复杂且断层异常发育的油气资源区域施工作业时, 具有较为突出的实践应用效果。

2 油田化学采油工艺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蒸汽复合采油技术与三元复合吞吐技术等传统化学采油技术, 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特点, 能够帮助人们更为有效、安全的实现油气资源的采集与利用, 是我国油田区域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应用技术。近年来, 随着我国油气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 油气资源的开采工作逐渐成为工艺生产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针对我国辽河油田区域的油气资源储量及性质特点, 在油田开采的过程中, 施工人员与工程设计人员一般会按照生产过程的实际需要, 制定相应的施工技术, 以此提高油气资源的开采效率。在辽河油田区域的实际开采过程中, 为切实保证油田资源的开发成本, 传统的资源开采工艺技术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应不断进行突破与创新, 在实践应用中提高油气资源的周期产量, 完善化学采油的相关工艺与技术要求, 减少化学采油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油气资源污染情况, 为油气资源的开采工作提供可靠的工艺技术保障。但是, 结合我国油田化学采油工艺技术的实践应用情况进行探究, 三元复合吞吐技术与蒸汽吞吐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了诸多问题, 例如, 高轮次蒸汽吞吐的效率比周期性轮次蒸汽吞吐高, 致使单位操作成本逐渐增加, 在油气资源的实践开采过程中给施工方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3 油田化学采油工艺技术的优化措施

3.1 稠油开发技术优化

针对我国传统油田化学采油工艺的实践应用特点进行分析, 结合我国辽河油田区域内的油气资源及稠油分布情况, 在我国今后的油田采油施工作业过程中, 施工人员应将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进行优化与改良, 结合新型轨迹控制技术, 将稠油采收率由原来的25%提高到30%左右, 进一步提高油气资源的开采效率;蒸汽复合采油技术与三元复合采油技术在实践应用中所表现出的经济效益已经越来越差, 油气开采人员在施工设计环节, 应对这些传统的油气开采技术进行相应的完善与创新, 例如, 利用蒸汽驱技术, 在深井注汽的过程中, 实现良好的井筒隔热保温效果, 以此提高油气资源的实际排量, 提升稠油的开采效率。

3.2 稠油井下改质措施

稠油井下改质措施主要包括井下加氢改质与稠油水热裂解。井下加氢改质方法在实践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能够有效改善传统化学采油工艺技术应用过程中所出现的故障与隐患情况。在实践环节, 井下加氢改质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在地层当中直接注入氢气, 致使固体催化剂与油层在进行反应的过程中能够拥有充足的反应时间与加热温度, 切实满足油气资源开采的实际要求, 为油气资源的开采创造良好的条件。美国专利时报在近年的专题报道中明确指出, 井下加氢改质方法, 通过将定量的蒸汽与拱氢剂注入地层, 有效促使了氢的转化作用, 实现了井下地层的改质效果。稠油水热裂解技术具体指的是水蒸气所发生的脱硫、加氢、脱氮与开环等反应, 作为一种系统化、高效率的石油资源开采技术, 稠油水热裂解技术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稠油中沥青质的含量, 在热力的作用下, 还能促使稠油中的水热裂解反应, 使稠油内的水分子变小, 黏度降低, 有效提高了稠油的采收效率, 为我国辽河油区的油田化学采油施工作业提供了全新的开采技术。

4 结语

综上所述, 在我国辽河油田今后的开采施工中, 施工设计人员应积极研究出更为高效化的采油工艺技术, 以此提高实践施工环节的经济效益。

摘要:本文着手于油田化学采油工艺技术的概念探究, 结合我国油田化学采油工艺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总结出油田化学采油工艺技术在我国辽河油田当中实际应用的优化措施, 为我国今后的油田采油作业提供正确参考。

关键词:油田,化学采油,工艺技术

参考文献

[1] 张岩.关于采油工艺技术新进展的探究[J].科技风, 2012, 08:118.

油田采油设备安全生产论文范文第6篇

1 含油层介质受边界应力的影响

首先模拟沿着Z轴的延伸方向, 有一个集中作用力, 这个作用力设为Q, Q的作用点处于坐标原点, 同时弹性半空间的介质中有一个坐标系, 含有

同时在自身的体积力fr=fz=0 的条件下, 将方程式代入式中, z=0, r不等于0, 而当Trz数值=0 的时候, oz=0。在上述方程式中Z=M1, 弹性半空间的上半部分取出, 去除位置的自身Z方向平衡条件可以得出上述的垂直向应力为:

根据公式叠加的原理, 我们可以求出:如果是处于正方形的区域内部, 荷载的情况在笛卡尔坐标系的标记应该是:

根据这些方程式的模拟建立我们可以得出, 应力的传递和衰减速度与荷载自身的面积具有着非常明显的关系, 同时还与自身的距离、地面的深度有关联。在自身距离与地面的深度增大时, 应力速度会相应的衰减。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之下, 应力会与荷载的面积成正比, 荷载的面积如果无限的增大, 应力自身的衰减系数将为零。

2 油田采油和注水对油井动态影响的数学分析

注水工作是为了使油田可以长期采用, 达到增产的目的。而在注水工作的过程当中难免会造成油层应力的变化, 也就使油井的动态受到影响。因此注水工作是属于油井动态观测中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油田所处的地区一般地质结构会比较的复杂, 含水层和含油层的分布情况也会比较的复杂。本文的分析假设一切情况理想, 含油层和隔离层都是向周围无限延伸的水平层, 同时每层的介质状况都是很理想的同性均匀分布。在封闭的含油层之中存在着一个完整井。在研究的时候如果仅仅考虑垂直向的压缩, 可将水平坐标视为常量, 将含油层自身孔隙和流体作为变量, 则方程式可以简化为:

然后我们假设含油层的固体骨架是满足虎克定律的, 来分析含油层单位面积中的体积变化。在含油层受到外力的作用时, 其体积就会产生变化, 同时将骨架固体颗粒忽略不计, 这时方程式可以简化为:

之后我们再假设含油层中的流体是可以压缩的, 同时在压缩之后也是满足虎克定律, 则流体的密度和所承受的压强之间的关系可以定为dp=pβdp, 其中的 β 可以视为流体的压缩系数, 在总结公式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

按照Terzaghi以及Skempton理论, 在单位面积上油层覆盖底层的总压力和流体压力之间存在关系, 在表达式中可以看出, 单位面积中的固体颗粒间的接触面积和单位面积内流体之和颗粒的接触面积具有关联性,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 m的数值比较小, 根据流体力学理论, 我们可以得出水头和动力压强之间的关系:

由于流体本身的压力系数较小, 单位重量动能也较小, 因此可以忽略掉水流速带来的动能效应, 因此可以将方程式进一步简化为:

这主观方程式中, 可以看出左二比左一要小很多, 因此可以忽略掉, 通过分析对比各项之间的同性符合达西定律, 我们可以得出

之后通过对这部分的方程式来进行求解计算, 最终可以计算出异层应力对油井压力的影响公式:

3 油田采油和注水对油井动态的影响

经过上文的模拟公式建立和分析我们可以知道, 采油工作和注水工作会影响到油层内部的压力, 使之产生变化, 而在油层内部产生变化的时候, 含水层和含油层之间的隔离层会使这种压力衰减, 而衰减掉的压力一部分会转化为水平分力, 其余的部分都直接的传达到含水层和隔离层的接触面之上。而由于内接触面之上的压力是由含油层的内部流体和固体骨架共同承担的, 在整体的压力中, 小部分的压力就会由于含有层的固体骨架的弹性形变而消失, 但是大部分的压力仍然还是由孔隙压力来承受。在孔隙压力产生压力变化的时候, 油井的动态也会随之产生变化。压力的变化还会直接导致含油层中的压力失去了应有的平衡, 而为了维持新的平衡必须要严格的控制含油层其中的流体渗流程度。同时渗流的情况会随着erf的平方值产生一定的变化, 也会与液面降和的时间成正比关系。

异层的采油工作和注水工作会对异层应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所影响程度的大小是与采油和注水工作带来的压力大小具有直接关系。在逐渐增大压力的时候, 异层所受到的影响越大, 在其余的条件不发生变化时, 二者之间应成正比的关系。异层采油和注水工作对于封闭含油层的应力影响和含油层本身的介质也存在一定的关系, 而这种关系也并不是简单的现行关系, 而是相对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4结语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 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石油的需求量正在不断的增大, 而在近年来我国也受到地震灾害的严重影响。经过研究证明, 油井的动态变化与地震的预测之间具有明显的关联, 因此对于油井动态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 油井的动态情况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假设一切条件为理想状态, 通过建立公式计算的方式, 从最基础的层面上浅要分析了采油工作和注水工作对油井动态带来的影响。虽然计算出的数值会与实际工作中的数据存在一定的差距, 但总结方面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以达到为我国实际油井观测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摘要:现今的社会生活在各方面都需要石油, 并且对于石油的需求量很大。在油田的采油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技术难点, 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到采油工作的质量。本文通过弹性理论和地下流体的相关理论, 模拟出理想水平层的含油层的模型, 简要的分析油田采油和注水对油井动态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油田采油,注水,油井动态影响

参考文献

[1] 邵里伟.油田采油和注水对油井动态的影响分析[J].地球, 2014, (8) :8-8, 145.

上一篇:高等学校绿色化学实验论文范文下一篇:公司治理财务管理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