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翻译的文化因素范文

2024-01-12

影响翻译的文化因素范文第1篇

一、班级文化的内涵

什么是班级文化?不同的学者研究的视角不同,所界定的班级文化的内涵也不相同。

郝京华认为:“所谓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所占有的文化的总体。”史华楠等学者也认为:“所谓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通过多种活动而形成的集体心理氛围、班级组织和交往行为,以及通过班级所体现出来的群体价值取向、意志品质和思维方式、思维能力等。”学生对于班级文化的学习是一种潜在的学习。

班级文化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的理解是指班级生活中的一切文化要素,狭义理解是指班级全体成员创造出来的独特的文化”。从广义来理解班级文化,我们可以把握班级生活中一切影响班级成员发展的班级文化的影响因素;从狭义来理解,我们可以把握住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定有一个由班级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出来,为班级全体成员所承认,给予他们最好发展条件,或许使他们感到最大满足的班级文化条件。

笔者对班级文化的界定是:班级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是在社会主流文化、学校教育文化、教师文化的影响下,由班集体全体成员自己创造出来的独特的班级生活方式。

二、班级文化的功能

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教育力量,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引导、平衡、充实和提高的作用。学者们认为班级文化具有以下功能:

(一)教育功能

班级文化是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文化,对每个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而,有学者认为教育功能是班级文化功能的首要功能,也是区别于其他组织文化的最主要特征。还有的学者认为班级文化建设就是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收到熏陶与感染,并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从而将道德知识内化、升华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

(二)凝聚功能

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寄托着他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体现着他们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这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会激发成员对班级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班级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这种凝聚力一旦形成,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把师生团结起来,个体为班级的发展而努力。

(三)激励功能

班级文化的激励功能主要表现为班级文化能为每个班级成员提供文化享受和文化创造的空间,提供文化活动的背景以及必要的活动设施、模式与规范,从而有效地激发和调动每个成员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以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也有学者提出班级文化具有平衡和保障的功能。班级文化的平衡功能是指其对班级文化中的矛盾的协调作用;而保障功能则是指班级作为一个准社会,也发挥其自身的保障功能,以使学生们在当中能安全地从事各种活动。

因此,班级文化形成的过程,可以说是班级成员的价值观念不断完善的过程,是班级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的过程,是班级良好心理气氛形成的过程,也就是班集体中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过程。

三、班级文化的建设

对于如何建设班级文化,学者们研究表现出惊人的相似,他们几乎都是从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几个角度来研究的:

(一)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班级物质文化包含教室内的环境布置及师生的仪表等,是班级文化的基础及其水平的外显标志。“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班级是学生的班级,班主任应带领全班同学,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布置教室,使他们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抓好制度建设

“班级制度文化,是指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条例、指令等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等在班级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抓好制度的制订与完善;二是要抓好制度的实施。

1.抓好制度的制订。班级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班级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制订得好坏,是否科学、合理,是班级文化建设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制订班级规章制度时,我们应保证制订班级规章制度时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法规、政策为依据,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班级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为依据。

2.抓好制度的实施。班级规章制度虽然是班级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班级制度的制订并不等于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班级制度文化,关键是如何实施。在抓好制度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两点:一要对学生加强宣传,使学生正确理解各项规章制度的内容,明确规章制度的作用,从而将带有强制性的要求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二要积极创设条件,使规章制度能够更快、更好地实施。

(三)注重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1.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密切交流和合作,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班级整体效应。构建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保护学生的正当权益,尊重学生的意愿和情感,培养学生的交往技能。

2.培养健康的班集体舆论。班集体的舆论是班级成员观念态度的集中体现,是班级深层次的精神文化。要培养健康的班集体舆论,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其次,要正确把握集体舆论,善于启发引导,以确保班集体舆论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最后,要善于利用舆论工具,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3.培育优良的班风。班风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精髓所在。优良班风像熔炉一样,对全班学生起着熏陶、感染的作用,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学者们研究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措施时,仍然按照传统的途径去思考探索。经过这样的分析总结,我们可以初步地对如何建立健康积极的班级文化有启发性的思考。其实,学者们在探讨实施途径的过程中,无论是物质建设,还是精神文化建设,始终有一种理念蕴含其中,那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感受。学生是班级的独立主体,班级文化的各项功能只有内化为学生的需要,才能够达到实际效果,这是毋庸置疑的。

参考文献:

[1]张林.多方位创建班级文化[J].班主任之友,2003,(11).

[2]蒋忠.班级文化的建设[J].教学与管理,2004,(6).

[3]谢翌.关于学校文化的几个基本问题[J].外国教育研究,2005,(4).

[4]呼君.本机文化建设的误区及纠正[J].河北教育,2006,(10).

[5]易孔山.关于创建班级文化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0,(3).

[6]李文萍.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及其特征[J].教学与管理,2004,(12).

[7]潘丽珊.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5.

[8]杨军.浅谈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八对关系[J].班主任,2006,(10).

影响翻译的文化因素范文第2篇

一、河北省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

(一) 村民的消费观念落后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 河北省农村的生活水平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 农村居民最主要的任务是填饱肚子, 那个时候文化消费几乎只有上学一项, 甚至有些地方上学都是奢望, 因此几乎所有的村民都有了以物质消费为主的消费观念, 随着现在生活水平提高, 物质逐渐增多, 虽然现在大部分家庭已经不再为填饱肚子发愁, 但是现在农村的70 80甚至一部分90后都经历过那个年代, 消费观念一时必然难以转变, 而这一部分人正是目前的消费主力。

(二) 农村的公共文化娱乐设施较少

在改革开放之后, 尤其是近几年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以来, 我国的公共娱乐设施建设越来越多, 但是相比于城市来说, 河北省大部分农村的公共娱乐设施非常少。面对村民们逐渐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农村各种设施跟不上的情况下, 村民们只能组织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形式, 比如杂技, 梆子, 敲锣打鼓扭秧歌等等, 文化消费不仅单一而且所能带来的经济改变相当有限。

(三) 村民收入相对落后

虽然近几年河北省居民的整体收入有了较大提高, 但是河北省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提升依然有一定的差距, 一是提升少, 而是不均衡。按照基尼系数来说, 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大部分属于生活必需品的支出, 说明河北省村民的生活依然处于较低水平。以下是河北省近几年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文化消费水平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河北省农村居民在纯收入增长的同时, 文化消费支出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调查中还发现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来说, 文化消费支出也不同, 具体如下表:

上表呈现出了不同收入家庭的文化消费支出和比重, 从表中可以看出, 收入水平不同家庭, 文化消费支出的比重也不同。家庭的收入水平越高, 文化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也更大, 可见, 村民的收入水平对文化消费的影响十分重要, 文化消费水平不仅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而且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群, 文化消费水平也不同。

(四) 农村居民的接受教育程度整体较低

居民接受教育的程度对居民的消费认知有直接的影响, 更对消费的习惯和偏好产生指导作用。而接受教育的程度, 往往也决定着收入的高低, 直接购买力的降低更影响着文化消费的水平。河北省的调查数据显示, 接受文化教育水平在小学及以下的村民, 在文化中的消费500元以下的占了一半以上, 而1000元以上的占了不到2成;文化水平在中专以下的村民, 在文化消费中, 500元以下的有4成, 1000元以上的占了3成;中专以上的村民, 文化消费500元以下的占了2成, 1000元以上的一半以上。在农村中少数大专及以上人员, 其文化消费支出基本上都在1000元及以上。可见, 越是文化程度高的村民, 对文化的重视程度越高, 文化消费的支出也越高, 因此, 提升农村村民的受教育程度是提高村民文化消费的关键途径。

二、提高河北省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方法

以上分析了河北省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 其中所涉及的问题需要我们相关的政府和人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主要是转变农村居民的传统的消费观念, 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 大力建设农村的文化娱乐基础设施, 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提升农村居民的接受教育程度。

(一) 转变农村居民的传统消费观念

要想改变村民的传统消费观念, 需要相关人员进行引导, 使村民朋友们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一方面需要进行相关的文化教育及培训, 提升农村居民的整体文化素养, 是农民朋友们认识到河北省当前的发展状态, 对当前河北省的经济形势及物质的整体拥有度有较深刻的认识, 使村民们认识清楚当前无须为物质而烦恼;另一方面开展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 使村民们发展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如艺术文化等的汇演, 并建立相关的培训学习班。一方面提升村民的判断能力, 另一方面发展村民的兴趣爱好, 引导村民文化消费。

(二) 大力建设农村的文化娱乐基础设施

各个乡镇政府应当建设相应的农村文化娱乐基础设施, 尤其是河北省较为偏远的乡村, 因为其地理位置偏僻, 生活水平本身先对较低, 如果娱乐基础设施再跟不上, 该地的村民将会逐渐的与社会脱节, 精神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更不会有文化消费。建设基础文化设施的方法有多种比如:建设文化广场、运动场、图书室、皮影展览馆、剪纸艺术体验馆等。在精神文化方面, 可以组织民众积极参加文艺表演, 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镇/村组织文艺比赛, 使人们在比赛中得到更多的乐趣。基础设施建立之后, 当地有关部门还有组织人员及时组织活动, 对相关设施进行维护, 农村的文化消费需要各地政府人员的共同努力, 积极开展新思路, 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消费铺平道路。

(三) 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由于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和收入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 提升村民的文化消费水平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随着村民收入的增加, 文化消费的种类也会更加丰富, 村民的面貌也会有极大的改善。提升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一方面需要稳定农产品的物价, 对于投机倒把者进行有效的打击, 采用多种措施保证农民土地的合理有效使用, 建立相应的灾害预警措施, 保证农民的农作物收成。另一方面是提升农民朋友的技能水平, 展开相应的技能培训, 使村民在农闲时节可以进城打工, 增加收入。在培训的时候可以根据村民本身的特长进行培训, 更可以对当下最新的技术进行教授, 同时在法律上保护农民工的各项权益。

(四) 提升村民的接受教育程度

首先各地农村严格执行我国的义务教育规定, 对本村符合入学条件的孩子都能够就近入学接受教育, 对于拒不履行的应该采取相关的措施。其次对于接受完义务教育的学生应该尽可能的说服家长, 使孩子能够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 在这方面应该有专门的人员去组织和宣传。最后对于在本村务农的成年人, 要鼓励他们多学习, 建立相关的进修班和技能培训班, 使村民们的教育程度普遍提高。

三、结语

提升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是解决我国农村问题和建设精神文明社会的基础, 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动力, 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在这种大背景下, 相信河北省农村的文化消费水平会逐渐提高, 河北省的经济也可以提前分析农村文化市场, 及时转变策略, 为将要到来的农村文化消费市场做准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河北由于地理优势, 再加上近年来环渤海经济区的建立以及京津冀一体化的推进, 经济发展稳中有升。城市中的居民由于有政府规划的公园, 娱乐场所等, 文化生活发展较早, 活动形式也比较多样, 相比起来, 农村的文化生活水平刚刚起步, 而且形式多为传统乡村文化, 需要村民自己组织。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 农村的文化消费是一个很好的消费项目, 然而想对于物质消费来说, 农民朋友的文化消费比例非常低, 为打开河北省一半左右的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市场, 需要我们积极研究河北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 以更好的发展河北省经济。

关键词:河北农村,文化消费,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 杨琨.河北农村居民服装消费方式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4) .

[2] 崔苗.河北省农村文化消费支出变动分析及预测[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6 (4) .

影响翻译的文化因素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我国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加快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呼声也越来越强。作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一环,我国的对外文化传播事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多重困难。要想提升汉语及汉语文化在国际上的威望,我们在加强汉语文化产品创新的同时,必须重视国人的汉语文化教育,并且在我国的外语教育中注入中国文化内容,让全民成为孔子学院之外的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文化建设;文化传播;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产品创新;语言规划

[FL(2]

一、关于语言文化和文化交际语言产生的重要意义,除了能够使原始人类进行复杂的实时交流以应对危险多变的环境外,还能够将时间系统代入到对客观世界的描述中。于是,人类可以记录了,经验也随之累计增长。当人类发现口头语言已不足以更长久的记录更多的信息时,文字也应运而生。当人类积累的信息越来越多,甚至人类开始用语言来描述思维、来进行抽象时,这种信息便在更大的范畴内升华成一种文明,或文化,这对于人类后代的繁衍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有理由去相信,原始状态下,地理位置的相同或相近会导致生活资料的相同或相近,进而导致区域内文化的相同或相近。文化差异明显的两个人类群体发生交集基本上有两种情形:强势群体向弱势群体的主动征服和弱势群体向强势群体的主动趋同。前者是入侵,后者是学习,目的皆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生活资料(包括资源和生产技术)。侵入过程中,强势群体为使弱势群体服从施令以维持统治地位,首先要强迫弱势群体学习自己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弱势群体为掌握强势群体的生产技术,也必须要先学习强势群体的语言。或许,从原始意义上讲,不同语言间的交流起源于生活资料的竞争。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精神文明不断发达,语言交流上升至文化交流的阶段。但是,文化交流的目的也毕竟是学习以自强,所以竞争的本质难以消除。

二、现代世界的文化交流与语言政策

上述关于语言和文化交际的分析或多或少存在推测的成分,毕竟,语言和文化的演变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远远超过人类认知和记载能力。然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现代学者所公认的,即语言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既记录文化,又创造文化。不仅如此,语言与文化还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在当今世界军事、科技、经济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被凸显出来,很多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的发展策略。在中国跃居为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的形势下,很多学者开始关注并呼吁我国“软实力”的建设。“软实力”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首创的,指“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是一国综合实力中除传统的、基于军事和经济实力的硬实力之外的另一组成部分”[1]。与军事、经济等具有阶段性强大作用的“硬实力”相比,软实力的作用更具有“长久性、持续性”,“可以影响国家的长远发展”[2]。对外文化输出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文化输出是文化交流中带有主动竞争性质的一个传播方向。从竞争角度来看,文化交流的最终目的是扩大国际影响力,而国际影响力扩大又可直接促进世界范围内的财富与资源聚拢。因此,文化传播尚未能逃出国与国之间的竞赛主题。当然,随着世界文明的整体进步,人类在文化交流过程开始致力于多极世界的发展建设,这也是文化传播的必然积极结果之一。

语言规划是指一国对某种或某些语言的倾向性规定,如指定官方语言、广播媒体语言、教学用语言等。语言规划的作用范围看似只限于一国国内,目的是为了在国家的意志和精神层面实现统一,其实它还必然的影响到本国语言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不仅如此,语言规划还关乎外来语言对本国语言带来的竞争和威胁。语言是文化的输出工具,所以语言政策的制定决定了文化输出的质量和战略前景。

一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世界地位的全球显现。罗马帝国时代的拉丁语、大英帝国时代的英语和当今美国“霸主时代”的英语都是“国强则语盛”的典型实例。上述三者分别对应了强势群体的征服、殖民、渗入三大扩张策略。与它们都不同的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儒家“仁政”和“王道”的哲学观点来主宰政治统治,而“王道”正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中国文化底蕴里“和为贵”的思想注定中国不会在当今世界称霸,然而,积极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采取文化对外传播这样的“和平性攻势”,是在外来文化大举泛滥情况下所必需的防守性措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性工程,面临着来自国家外部和内部的多种不利因素。因此,我们需要在积极发展对外文化传播事业的过程中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思路,迎难而上。

三、当前中国文化对外输出面临的外部压力

1. 汉语语言文化的深奥本身不利于对外传播

英语为什么会在当今世界盛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语法逻辑比较清晰简明,适于作为一种世界各国之间交流的工具。当然,这不能说明英语很容易学会。中国人觉得学英语难,恰恰是因为日常汉语语法过于模糊而使我们习惯性的忽略了语法逻辑。有些时候,汉语只需要将信息松散的罗列出来,中国人便可在头脑中自然“领悟”其中的信息、情感、结论等。例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样的经典古代文学,其文化价值与意义正是蕴含在“不言中”,而外国人却由于文化差异而“猜”不出或根本不会去猜其深层含义。汉语文化是一种温性、含蓄、深层的文化。这种特性本身就不利于对外传播。况且只是简体汉字的书写就已经难倒了无数外国人,要想使外国人从中国汉字的表层深入到中国文化的深层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当中国人试图将汉语文化翻译成外语传播出去的时候,又考虑到被传播者的语码习惯,将含蓄的内容进行简化甚至省略,这无形就又对本身难以送达的文化大打折扣。

2. 孔子学院的传播能力有限

自2004年第一个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以来,我国已经在全世界106个国家的350多个教学机构落户了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成为了中国在全球推广中华文化的最主要力量。然而在全球汉语热的背后,我们冷静的看到汉语推广的现状与我国的预期、与英语的推广效力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中国政府在2004到2012年8年间在这一项目上的投资已超过5亿美元,但是孔子学院还是“难以做到盈亏平衡”[3]。国内媒体宣称截止2010年底全球有1亿学习汉语的外国人,相比之下,全球有20亿人在学习英语。美国出品几部好莱坞大片就可以让整个世界随之疯狂一段时间,这种电影不仅收获了票房,而且还输出了科技、文化、语言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不仅如此,美国不用在海外投资任何英语教育机构,世界各国——特别是中国——“自行”学习英语,学习程度之狂热,更加反映出汉语推广之冷清与被动。孔子学院的体系已具备相当的规模,但教授的内容还是局限于“入门级的汉语”和“太极拳等贴有中国文化标签的兴趣活动”,以孔子冠名的传播机构里,除了孔子的塑像画像外,甚至“没有能够反映孔子的思想和中国文化精髓的作品”[4]。

3.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层次较低

外国人感兴趣的中国文化元素我们大都可以猜到:功夫、丝绸、茶叶、瓷器、中国菜等这些符号化的内容。通过这些“快速文化消费品”,外国受众只能了解到中国文化的一个侧面而无法触及中国文化的深层内核。据有关学者对美国和泰国的一些孔子学院学生的调查[5],国外青年对兵马俑、茶叶、中国菜等的兴趣强烈且认知较为正面,而对中国人的中庸之道等思想持中性态度,对中国制度文化及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则比较抵触。由此看来,国外民众对于我国文化的感知停留在一个较浅的层次上。我国也努力在对外文化传播中对此现状进行改观,但因“创意匮乏和缺乏再创新”,导致我国文化产品“对西方民众缺乏吸引力”[3]。那些在国际上获得评价较高的中国电影、文学等作品等,却又大多围绕中国文化与社会中负面或消极的一些主题,这迎合了西方的猎奇心理,却没有最客观真实的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我国对外文化传播向深层发展的前景仍然比较模糊。相比之下,《花木兰》、《功夫熊猫》这样的美国大片在对中国元素进行了西方文化再注入和再创造之后却在中国大卖特卖的现象频频出现,这的确值得我们对母语文化的发扬策略进行认真反思。

4. 国外有色眼镜对中国文化传播的阻力

“中国威胁论”是国外针对中国快速发展而一贯鼓吹的言论。对于中国文化这样的外来文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政治势力肯定要百般阻挠。例如,孔子学院教授的内容都是基于简体中文的,而简体中文是在以中国大陆为主的地域广泛使用,繁体中文主要在台湾地区被广泛使用,于是就有评论认为“这有助于中国大陆在国际事务中实现对台湾的边缘化”[6]。再如,孔子学院是由中国政府资助和管理的教学机构,这也成为国外对其攻击的一个靶子。《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的一篇文章对此进行了调查,虽然最终并没有找到中国政府干涉孔子学院教学的证据[7],但孔子学院的官方背景一直让国外舆论耿耿于怀。另一篇《外交官》中的文章在采访了中国学者、记者和孔子学院的负责人后,也没能找出证据来说明孔子学院是中国政府进行“宣传布道”的工具,但这篇文章反而指出,孔子学院的教材限制了西藏和人权问题的课程内容[8]。不仅如此,美国还对孔子学院的学术资质、“间谍嫌疑”等进行调查,极大的阻碍了孔子学院的正常发展。

四、对外文化传播受阻的内部因素

1. 汉语教育水平必须提高

中国的小孩子从生下来,母语汉语还没学会就已然开始学习英语了。九年义务教育中,全国不少地方从小学就开设英语课,而语文课从高中之后就退出了课堂。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之怪现象?一是汉语的学习时间受到挤压。小学阶段的汉语教育就开始受到忽视,汉语学习的时间比例随着教育阶段的进阶反而越来越少,大学教育更是很少开设语文课程。二是当今社会中国人的母语意识严重淡化,“重外文轻母语”[9]:到了大学及研究生教育阶段,高端学术论坛必须是英语的,高端学术期刊必须是英语的,权威的科技文献资料也必须是英语的,有的高校甚至在师资等软件条件不现实的情况下开设以英语授课的理工科专业课程。这样下去,本身就受到排挤的汉语终将退出科技学术舞台。三是汉语语文教学的模式太过老化。“字词句”的课堂手法只是教会了学生最基本的母语表达,完全没有传授运用汉语进行高层次论述的技能,而这恰恰是高等学术教育中最需要的内容。传统古代文学的学习也只停留在以应试为目的的背诵和表面理解的层面。高考一过,古代文化就丧失了生存空间。如果汉语教育不能首先在国内建立起母语的威望,不能提高汉语的高层次应用,不能从应试之外的手段来弘扬汉语古文化,那么我们便丧失了文化对外传播的立足之本。

2. 英语教学中的汉语文化缺失

上文提到孔子学院的对外传播能力有限,不是每一个外国人都有机会到孔子学院进行学习。那么,当外国人想向身边的中国人了解中国文化时,这些接收了多年英语教育的中国人能够准确流畅的将中国文化元素讲明白吗?恐怕不能。英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缺失导致很少有人能说出“旗袍”、“轿子”、“易经”等典型的中国传统词汇[10]。面对“为什么学英语”这个问题,恐怕回答最多的是“出国”。于是中国人学英语讲究原汁原味,学习的是欧美文化,为了是“入他的乡,随他的俗”。很少有人从“把中国文化带出去”的角度来学习英语。不仅如此,“中国文化失语症”使得有着相当英语水平的中国学者在英语交流语境中不能显示“来自古文化大国的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11]。我国英语教育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过分注重目标语和目标语文化的输入,忽视了母语文化的注入,不仅阻碍了英语学习者成长为潜在的对外文化传播者,更灌输了过多的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严重影响了学习者的文化价值取向。

3. 外语教学语种单一且教学质量低下

在中国,“外语”一词曾一度“特指”英语,并且在当今大多数国人的心目中,外语也还是指英语。其它外语,一律称为“小语种”。截止2011年,全国高校的英语专业点达到1000多个[12],几乎是所高校就一定要有英语系和英语专业。仅2002年到2005年英语专业点就增加近一倍。这么短时间内培养出来的师资人才也很难保证质量。事实上,我国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一方面由于英语专业大量扩招,另一方面单纯学习英语的学生很难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专业背景知识的较高要求。外语教学语种单一还会导致国家安全隐患。美国20世纪的教育改革几乎都与“国家安全”有关。美国政府认为掌握多门语言对国家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美国“每年会为中学和大学投入数亿的资金让学生学习英语以外的语言”[13]。中国的外语教学语种单一且教学质量低下,这反映了英语已经对我国的语言教育产生了严重干扰,英语占领且浪费了过多的外语教学资源。不仅如此,语种单一还使我国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

五、从汉语和外语语言规划来寻求对外文化传播的出路

如何抓住我国国力蒸蒸日上的大好时机寻找文化输出、软式力提升的突破口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国内的汉语语言教育和外语语言教育中存在着诸多不良因素,这些因素间接却又根本的阻碍了我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因此,我国应该从语言教育规划方面进行尝试,以弘扬中国文化和提升汉语的威望为目标,对语言教育的内容和侧重点进行改革调整。

1. 保证汉语的教学力度,提高汉语的交流层次

要想提高汉语在国际交流中的威望,首先要保证汉语在中国国内的地位得到提升。虽然我国在法律上规定了对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推广,但这仅仅涉及到语音和字形两个方面。一种语言能否在国际上流行,还取决于它的语法和逻辑是否简明易学。与英语不同,汉语的句法依靠“词序和语义关系”来表达,又因其“句法结构缺乏形式标志”,“必须依靠意会的手段”来理解[14]。要成为国际通用语,汉语在语法易学度上就已处于英语的下风。汉语语法本身就很难掌握,而我国的基础语文教育中又没能对其进行强调,反而是对英语语法进行细致入微的讲解,这等同于一开始就放弃了汉语作为高层次交流语言的机会。所以,我国有必要对汉语语法规范进行研究,从基础教育开始,不仅推广标准的字音和字形,还要推广标准的句子和篇章。只有通过推广逻辑分明、语法严谨的汉语,汉语才可能成为学术、科技等高端领域的交流语言,才能与英语在世界上并驾齐驱。眼下,我国对英语进行“弱化”的高考改革和重燃国人“汉语热”的《汉字听写大会》都引起了民众广泛的参与和讨论,这是我国语言规划健康发展的可喜表现。

2. 发展汉语通俗文化作为对外传播的突破口

汉语语法难,中国人尚不好把握,外国人更不易学会。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人尚需“悟”才能得其精髓,外国人更不可能在孔子学院的短期学习过程中将其理解。根据文化传播理论,要想达到预期的文化传播效果,传播者需要“认识到传统双方在文化上的差异”,然后根据差异来“调整自己的传播方式”,才能保证信息的畅通传播[1]。既然国外受众更容易接受相对简单直观、可以直接体验的中国元素,如功夫、服饰、烹饪、民俗文化等,我们大可以此为突破口,对其进行创新发扬。国产电视剧《甄嬛传》作为国内的“大众文化流行产品”[15],不仅在台湾省、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热播,美国的一家公司也购买了其英文播出版权,主演孙俪也因此获得了美国广播电视界最具权威的奖项国际艾美奖的提名。更有甚者,国外网站上除把《甄嬛传》翻译为“e BacPalace: Legend Of Zen uan”,更有直接按拼音译为“ou Gong Zen uan Zuan”者,这无疑便是对汉语语言的传播。《甄嬛传》为何能在国内外引起如此反响?究其原因,它不仅将宫廷礼仪、服饰、香料、中医药材等中国元素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元素”,更采用了“职场叙事”[15]的现代商业片模式。这就是通俗文化创新的实例。这种制作推广模式为我国的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方向。

3. 外语教育中注入中国文化,使全民成为汉语文化的传播者

我国现在的外语教育,特别是英语教育中存在一种“自我殖民”[16]的危险倾向。中国青少年在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不可避免的被西方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所影响,很可能产生母语文化自卑感和西方文明全盘优越的思想。不仅如此,大多数英语教师在国外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熏染,思想意识有着相当程度的西化,进而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不自觉的对西方文化进行宣传。长此以往,中国将无法改变文化“入超”的状况。要扭转这一局面,首先,英语教师要清醒的认识到世界各国文化的客观差异,坚持自身的职业使命,培养学生对文化进行深层独立甄别和思考的能力;其次,要从教学大纲、教材、考试等方面重新组织科研论证,向英语教学中输入同等重要的中国文化元素,通过学英语,让学生不仅去了解世界,更让他们去向世界描述中国、描绘中国文化,让全民都成长为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使者。

4. 发扬中国英语,通过中国英语来传播中国文化

中国英语是英语在中国的本地化,应该在世界上拥有其合理的地位。“中国英语”不同于“中国式英语”,“中国英语”是指:“以规范的英语为依据的,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的再生等创造性的手段来传达中国特有的文化、事物或观念的英语,它是有中国特色的英语的变体”[17];而“中国式英语”是指不符合英语语法而导致交流障碍或矛盾的英语,如“good good sudy, day day up”等。林语堂是运用中国英语将中国文化推广到世界的典范,他在《京华烟云》中用“西方接受并喜爱的一种特别的英语表达中国风情”[18],如书中直接用语音指代“laoye(老爷)”,“saoye(少爷)”等显示尊卑关系的称呼,又如“red envelope(红包)”、“appy even(喜事)”等富含中国习俗的词汇,再如“a socsanding among a group of ens(鹤立鸡群)”、“illing a cicen as a warning o e moneys(杀鸡给猴看)”等一些完全按照汉语直译但又传神的成语。这种将汉语的读音、词汇、和文化思维直接表达给世界的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证明中国英语有着蓬勃的生命力。因此,在当代英语教学中,教师不应将学生的“中国英语”笼统否定而去追求完全西式的“地道英语”,中国英语恰恰给中国文化的弘扬带来了希望。

5. 继续发展国家硬实力才是文化对外传播的根本出路

虽然我国的硬实力有了长足的进步,我国经济也跃居全球第二,但我国与美国的差距还是巨大的。尽管我国出口产品中高科产品的比例迅速上升,如电脑,但电脑核心元件的制造工艺及技术仍然控制在美国手中,每一台电脑的成本里都包含了支付给美国的高昂的核心技术专利费,不仅如此,我国的电脑开发设计人员仍然要去研读用英文写成的daa see。“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些真理在眼下尤为适用。国外给孔子学院扣上“文化渗透”、“间谍活动”、“学术资质不够”等各种各样的帽子,归根结底是西方对中国敌视和歧视双重心态作用的结果。汉语要想成为高端交流的语言,中国就需要首先成为高端交流的场所,这就需要我国必须在科技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之所以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学教育目的国”[19],在于其世界顶级高等学府的背后是称霸世界的高科技。科技竞争力所拥有的号召力,才是一种语言成为强势语言的根本原因。

六、结语

在国际竞争持续激烈的当今世界,我国需要将语言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提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在对外汉语推广策略实施的近10年来,我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困难重重。对外文化推广不仅需要孔子学院这样官方带动的机构,更需要汇聚全民的力量。为此,我国不仅需要对语言规划进行调整,重新审视当今汉语和外语教育中显露的各种问题,还需要促进语言文化作品的创新,寻找对外文化传播的突破口。对外文化传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任务。我国各个领域需要共同努力、负重致远,才能将汉语语言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繁荣与昌盛。

参考文献:

[1]王博.中国软实力的提升与政治文化传播[J].湖北社会科学,2010,(8):32-35.

[2]王越,吕美嘉.语言软实力发展新模式与路径创新[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93-96.

[3]李秀梅. 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战略[J]. 环球财经, 201(5): 54-57.

[4]董璐.孔子学院与歌德学院:不同理念下的跨文化传播[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1,(4):101-107.

[5]吴瑛.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与战略[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6]YorG. Beijing uses Confucius o lead carm offensive[J]. Globe and Mail, 2005, 9(09).

[7]Scmid P. A US colleges, Cinese-financed ceners promp worries abou academic freedom[J]. e Cronicle of iger Educaion, 2010, 17.

[8]Ulara Naagawa. Confucius Conroversy, e Diploma. p://ediploma.com/new-emissary/2011/03/07/confucius-conroversy/.

[9]潘海英,张凌坤.全球化语境下美国语言政策对我国语言教育的启示[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05-108.

[10]崔朝晖,张春.中国文化传播论[J].时代文学,2010,(23):207-208.

[11]袁彬,廖红.中国文化在文化传播中的缺失[J].飞天,2010,(20):20-21.

[12]胡文仲. 关于我国外语教育规划的思考[J]. 外语教学与研究: 外国语文双月刊, 2011, 43(001): 130-136.

[13]潘海英,张凌坤.美国语言政策的国家利益观透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97-100.

[14]王克喜.逻辑与语言——古代汉语与关联性思维的推类[J].中州学刊,2003,(2):128-130.

[15]袁园.职场·民族·女性:从《甄嬛传》看新世纪的意识形态显影[J].南方文坛,2013,(5):40-44.

[16]张玲.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J].太原大学学报,2005,6(2):45-46.

[17]沈艳蕾.世界英语环境中中国英语的客观存在及其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2,(11):63-64.

[18]金雅慧,陈培.以《京华烟云》为例看Cina Englis的文化传播价值[J].科教文汇,2007,(22):168-169.

[19]AlbacP. G. iger educaion crosses borders: Can e Unied Saes remain e op desinaion for foreign sudens?[J]. Cange: e magazine of iger learning, 2004, 36(2): 18-25.

Inernaional Culural Promoion and Language Planning under

e Consrucion of Conemporary Cinese Culural Sof Power

Cen Mei-ua, Cen Xiang-yu

(Sc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oueas Universiy, Nanjing, Jiangsu 211189, Cina)

Absrac:Cina as become e second larges world economy and is increasingly playing an imporan and influenial role in e inernaional affairs, wicas convinced scolars a ome a enancing Cina’s sof power is igon e agenda. As a ey insrumen o increase Cina’s sof power, e Cinese culure promoion faces many adverse facors a amper is process. o raise e presige of Cinese language and culure, we mus give empasis o e domesic Cinese educaion and inegrae Cinese culure ino e foreign languages eacing. In is way, no only Confucius Insiues bu e wole naion can be acively engaged.

ey Words:Culural Consrucion; Culural ransmission; Naional Culural Sof Power; Culural Produc Innovaion; Language Planning

影响翻译的文化因素范文第4篇

1.1 实施农村英语文化教学的意义

对于英语教学, 其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英语和拥有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另一语言人群进行交流。在英语教学中, 《新英语课程标准》表示, 语言拥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当中, 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能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使用英语, 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1.2 农村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

对于英语文化教学这种新型的英语教学模式, 农村中学并没有进行重视和关注, 在大多数的农村中学, 进行英语教学时, 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都是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 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知识的教授过程中, 往往忽略了这些词、句、段以及文章中所传递的相关文化内涵, 没有将文化知识融合到英语教学当中, 没有重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基本完全忽视了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 同时由于没有将文化知识融入到英语教学中, 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都比较低, 往往无法让学生学以致用。

2 影响农村英语文化教学的因素

2.1 长期以来传统农村英语教学观念的影响

长期以来, 我国英语教学都属于应试教育目的, 即学习英语就是为了考试, 尽管近几年来国家在不断的提倡素质教育, 也在不断进行教育改革, 但是基本都无法落到实处, 在这样的教育现状和应试教育环境下, 英语教学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其教育模式也偏传统。这种传统的英语教学观念和模式在农村英语教学中表现的更为突出, 各个农村中学为了学校的教育, 各种各样的试卷铺天盖地, 而且英语试卷的主要考试内容都是考察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这种情况下, 农村英语的教学普遍都重视语言知识, 而忽略了文化内容的融合。

2.2 学生参差不齐的英语基础

农村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都是参差不齐的, 而且对于英语基础的教学, 各个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时间和阶段各不相同, 甚至有些偏远地区的农村, 小学时压根就没有英语课程, 而学生参差不齐的英语基础对农村英语文化教学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2.3 农村英语教师缺乏扎实的文化素养

要想在农村推进和实施英语文化教学, 首要的一点就是英语教师要掌握英语语言知识, 同时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 充分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文化知识素养, 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进行英语文化的教学, 但是我国农村英语教师普遍缺乏扎实的文化素养。

2.4 缺乏精良的英语教学设备

在农村英语教学当中, 由于受到环境和教学设备的影响, 英语教学只能依靠单一的黑板和教科书进行教学, 无法实现文化内容与英语教学的有机融合。

3 改进农村英语教学的措施和对策

要想改变当前农村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首先, 要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理念和模式, 对当前的考试制度进行改革, 让学生的学习从应试教育真正转变成素质教育;其次, 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农村教育进行投入, 尤其是在英语文化教学的相关设备方面, 建设多媒体教室, 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范围;再次, 要加强对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的培训, 对英语教师的基本文化素养进行考核, 实施考核上岗制度, 让教师在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具备扎实的文化知识, 从自身做起, 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最后, 教师和家长要增加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关注度, 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 转变学生的英语学习观念, 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化知识学习的兴趣[2]。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在新的英语教学课程标准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环境下, 要积极促进和推动英语文化教学在农村英语教学中的推广和实施, 改善当前农村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和质量, 促进农村英语教学能够真正实现英语和文化两种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 从而更好的提高农村英语文化教学的质量。

摘要:语言是文化和交流的一个重要的载体, 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同时文化又对语言的形式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文化是语言能够生存的基础, 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非常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为了提高农村英语文化教学的质量, 本文对影响农村英语文化教学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简要的探究, 并总结了改进措施。

影响翻译的文化因素范文第5篇

摘 要: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借助翻译克服了语言差异的障碍,跨越了文化差异的沟壑,实现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交流与沟通。语言的文化属性决定了文化在翻译过程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语言塑造了文化,是文化的载体;同时语言又不能脱离或超越文化而独立存在。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解决的不仅仅是微观的语言问题,而且是宏观上的文化问题。所以,语言的文化属性决定了翻译的跨文化交流本质。

关键词:语言 文化 翻译 跨文化交流

世界各民族语言的多样性和差异性造就了千差万别、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化。在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的情况下,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如何实现沟通和交流呢?最为直接有力的回答当然是:翻译。翻译是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赖以交流和沟通的媒介,它不仅仅是不同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更是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在推动各民族和全人类进步以及全球文化融合与更新的进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21世纪经济和文化全球化愈演愈烈的时代,不同文化人群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和便捷,文化的差异性、多元化和多样化特征愈发凸显,“翻译在各种文化之间始终充当着协调者和中介的作用,其作用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变得愈加重要”[1](P66),因而,如何阐释语言的文化属性、从跨文化的视角解读和理解翻译的跨文化交流功能和作用也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一、语言与文化

语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基本文化成果,是文化的实体存在,是文化的核心,它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具有自律性、内在性、独特性的文化属性。特定的文化人群或地域人群在用其特有的语言表达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传达社会经验、精神情感、信仰、价值观念、心态系统以及世界观等的时候,就给自己的语言符号打上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印记,并赋予其特有的文化附加意义及衍生意义,从而决定了语言的异质性和语言的文化属性。

第一,语言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团体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包括语音、语法、词汇、语义等诸多范畴的结构体系。它具有任意性和约定俗成性。语言的任意性和约定俗成性存在规定了语言符号外观、遣词造句和承载文化底蕴上的分歧和差异。”[2](P107)人们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也是在逐渐了解并进入该语言所记录、描绘和表达的文化世界。因此,无论是汉语的象形文字还是英语的拼音字母或是拉丁语的拉丁字母,都是音、形、意相结合的、有意义的符号单位,都带有其各自所属民族文化系统的特征。表意象形的汉字的偏旁部首展现的是所表达意义的具象,与西方的拼音字母中前后缀所指示的共相或抽象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和对比。英语和汉语在语法方面也表现出各自的独特性。英语的名词有着较为复杂的性(gender)、数(number)、格(case)的形态变化,动词有非常复杂的时态、体、语态、语气、人称等的形态变化,而且句子的主语和谓语要保持人称和数的一致,这反映了英美文化世界的语言使用者们看重精确与形式逻辑的分析话语体系,希望通过严密的分类和演绎推理保持理性的语言价值体系。而汉语的动词和名词没有如此复杂的区分,没有形态的变化,有时动词和名词甚至是可以通用的,这反映了中国人偏重直观,相对不受逻辑规约的束缚,得“意”而忘“形”,用形象化语言进行思辨的综合性思维方式。又如,汉语中没有英语的定冠词、动词时态、主谓一致等语言规约,所以中国人觉得英语语法很生硬呆板,而英语国家的人会认为汉语不够严谨;另一方面,汉语用于限定可数名词的的量词却又十分严谨,如汉语的“一个(人)”“一头(牛)”“一只(鸡)”“一匹(马)”“一辆(车)”“一扇(窗户)”等在英语中均可以用不定冠词“a(n)”来表达:a man、a cow、a chicken、a horse、a car、a window等,所以英美人会觉得汉语的量词很繁杂,而我们会认为英美人没有区分事物本质差别的逻辑。

第二,任何一种语言都根植于语言使用者赖以生存的文化,特定的语言与其生存的文化具有内在的相关性和共通性。人类世界之所以有意义、有“文化”,是因为生活在世界中的人在使用被赋予了意义的语言来认识和理解世界的同时,也用语言来构建意义世界,构建生活于其中的文化环境,并通过语言的方式拥有文化世界,从而发现自己的存在。可以说“人类几乎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思索着自己与语言的不解之缘,并在语言的规范下创造和传承着不朽的文化”[3](P8)。语言中的词语包含着深厚的民族和文化因素,都被赋予了各自文化特色的附加意义和衍生意义,各种文化都为自己语言的词语意义打上了独特的文化印记。譬如,在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家族伦理居于核心地位,在亲属称谓中,嫡亲或外亲、宗亲和姻亲、直系或旁系等辈分及长幼的排列非常明确。所以,对于汉文化中丰富的亲属关系称谓词语的理解有时需要更多地依赖于上下文和各种不同的语境。《红楼梦》第三回描写林黛玉初进贾府时,最能体现林黛玉身份和地位的称谓用语有两处,一是林黛玉向众人说起癞头和尚要化她出家之事,因父母不肯,癞头和尚便说:“若要好时,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是外亲,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生……”。二是王熙凤初见到林黛玉时,对其大加赞赏:“……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嫡亲的孙女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其中所使用的“外亲”“外孙女”“嫡亲的孙女”等称谓都有意无意透露出对林黛玉在贾家的身份和地位的暗示。贾姓人士对于林黛玉是“外亲”。反过来说,林黛玉对于贾家也是外姓人士,是“外孙女”,而非“嫡亲”。所以,林黛玉虽然进了贾府,但总归是外人,暗示了林黛玉寄人篱下的命运。而这一点,对于不了解汉文化中称谓文化的外国人而言,是难于理解的。

语言是联系人与文化世界的纽带,语言在文化中不断发展,并被不断地赋予更为丰富的文化意义和内涵。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和规约着人们的语言使用,人们从出生之日起就浸润其中。

二、翻译与跨文化交流

跨文化交流是指分处于异质文化中使用不同语言的信息发出者个体和信息接收者个体之间通过特定的信息传播途径进行信息传通的过程。对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而言,实现这个完整的信息交流过程所依赖的特定的信息传播途径主要就是“翻译”。翻译的介入或者确切地说翻译者的介入和参与使讲不同语言的民族得以相互交流、彼此沟通,并最终实现相互对话的目的。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必须首先破译源语信息,把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而不改变原文蕴涵的意义或所要传达信息,然后用译入语赋予该信息在译入语文化语境中的相同意义,以保证信息发出者意向所指的接受者感受到完整的信息传递,并接受其影响而做出反应或采取行动。语言的文化属性表明翻译已远远超越了源语与译语之间简单的语言转换或信息传递,它不仅是一个在尽量不改变原文蕴涵的意义或所要传达信息的前提下,把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过程,而且是在多种文化语境参照下的、多种社会文化因素参杂糅合的、在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之间进行协商调适的复杂的信息转换过程。每个从事翻译的人都会感受到源语和目的语中若隐若现的“文化”以及每个文本中所蕴含着的某种难以言表、难以捉摸的潜藏在词语里面的模糊的、含蓄的、多义的文化特质。

第一,从微观层面上看,翻译是两种语言形式之间的转化、阐释和再现的过程,如把英语译成汉语或反之。翻译从外在形式上看是指用一种语言(译入语)对另一种语言符号(源语)进行阐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译者通过在译入语中寻找能够最大限度地准确再现源语作品的一切语法、词汇及篇章特征,将原文语篇中包含的所有真实信息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在译文中。翻译的结果是:承载原文内容信息的语言符号发生了改变,语言表达的逻辑和方式发生了改变,但是原文的信息和内容被另外一种语言重写并保留了下来。语言的文化属性表明语言不是在真空中起作用的,一个人语言的习得、使用和生存离不开它所赖以生存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语境,一个人学习一种母语就意味着在这个母语的文化世界中成长,其语言使用必然要受到他赖以生存的文化语境和文化观念的制约,所以,当翻译活动开始时,译者就“进入了一种文化关系中,而他又是作为养育他的那种文化的个体显现进入这种关系的,所以他完成的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关照、比较、体验、领悟。”[4](P69)为了翻译,译者必须理解文本存在的另一种文化的全部符号系统,也就是说,译者在带着自己的文化意识和规范翻译原文本时,必须把自己融入超过文本本身的文化之中,通过译入语的文化背景使原文文本富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下面以上文提到的汉语文化中的称谓词的英译为例,说明文化对于翻译过程的作用和影响。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描写林黛玉初进贾府时,王熙凤对林黛玉的赞美之辞中最能体现林黛玉在贾家的身份和地位。

原文: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嫡亲的孙女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

译文:Her whole air is so distinguished.She doesn’t take her father,son-in-law of our Old Ancestress,but looks more like a Chia.No wonder our Old Ancestress couldn’t put you out of her mind and was forever talking of thinking about you.

译者杨宪益夫妇没有将原文中的“外孙女”和“嫡亲的孙女”这两个独具中国文化内涵的称谓词语按照字面意思直译为“your daughter’s daughter”或者“granddaughter of maternal side”和“close paternal granddaughter”,而是从原文文本的整体意义出发,在充分考虑了英语读者的文化接受心理的基础上,采取了“移花接木”的手段,将原文中的“外孙女”转译为“老祖宗的女婿的(女儿)”,将“嫡亲的孙女”转译为“姓贾的孙女”,即清楚地交代了贾母和林黛玉的关系,又很婉转地点明了林黛玉是外姓林家的人,抬高了贾家的地位。译者巧妙地弥补了英汉文化差异造成的称谓词语概念范畴的词义欠缺,又机智地避开了汉语和英语在称谓文化上的冲突(毕竟“外孙女”和“嫡亲的孙女”在中国古代像贾家这样一个大家族中的地位是有本质区别的,而这种差别是英语文化中所没有的),以此达到传递原文信息的目的

可见,翻译是对源语的语言和文化信息都进行转换和改造的过程,翻译者既要在译入语中找到与源语相对应,同时又能为译入语读者所理解和接受的词语来进行相应的置换。翻译者在源语和译入语之间展开的翻译实践活动涉及到“源语和译入语两种不同文化以及两种文化语境中的诸多因素的一个非常复杂的交往行为”[5](P70)。所以,译者在翻译的时候不应该只是满足于字面上的忠实,“而更是注重从文化的整体视角来考察如何准确地将一种语言中的文化现象在另一种语言中加以再现,尤其是忠实地再现一种文化的风姿和全貌。”[5](P39)

第二,语言的文化属性决定了翻译的过程就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文本在两种异质的文化传统背景下发生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译者通常会充分发挥译入语的优势,将源语所携带的异质文化通过翻译创造性地改造后被植入到译入语的文化中,并在译入语文化中获得了重生(afterlife),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英语商品名的汉译为此提供了最佳的例证。很多从西方引进的产品的英文原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标识人物的符号。但是,在它们进入中国市场后,这些产品的中文译名却被赋予了十分丰富的汉语文化内涵。如女士化妆品Estée Lauder是用产品创始人的名字命名的,本身并不带有文化色彩,但是其汉语译名“雅诗兰黛”,却蕴含有“高雅诗意幽香佳人”的含义;体育用品Nike取自希罗神话,被译作“耐克”,内含“耐用和克服一切困难”的语义;汽车品牌Mercedes-Benz取自于制造商的名字,利用音译策略,译作“奔驰”,含有“飞奔疾驰”之意,将产品的功能赋予语言文字之中。类似只有汉语才拥有的词义如果直译,恐怕会使商家和美国消费者大吃一惊。其诸如“宝马(BMW)”“保时捷(PORSCHE)”“美宝莲(MAYBELLINE)”“麦当劳(MCDONALD)”“必胜客(PIZZA-HOT)”等都在翻译过程中(即使是音译)译者在进行汉字选择时进行了创造性的异质文化的本土化改造。尽管在这个本土化改造的过程中,经过翻译的原文,所传达的信息不可能与原文完全等量,但是这种差异在新的地理和文化空间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翻译“激活了静态的、同一性的原文,使其获得了他性,使同一性的文化在他者文化中得以延续。”[6](P5)。异域文化经过翻译被植入到了译语文化体系当中,丰富了源语的语言和文化,同时其异国元素和他性本质也得到了保存,得到了认同。

第三,从宏观上看,翻译本身就是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因为翻译使跨文化交流中的两种异质文化或者两种异质文化中的人实现了互识、互证和互补。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翻译对于世界各国文明的演进和发展以及文化内涵的不断丰富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礼记·王制》篇中就记载了我国远古时代的传译之事:“中国,夷、蛮、戎、狄……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寄、象、狄鞮、译”就是指通解五方语言,为五方之民进行口头言语翻译之人。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提到的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传奇故事也可以说明翻译的跨文化交流本质:故事讲的是遭绑架后被贩卖到利比亚和希腊的两个埃及女祭司分别学会了当地的语言,然后将埃及神庙的祭祀仪式翻译成当地语言并传给了当地人。由此可见,“不同民族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一种需要。任何一个民族想发展,必须走出封闭的自我,不管你的文化有多么辉煌,多么伟大,都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在不断碰撞中,甚至冲突中,渐渐相互理解,相互交融。在这个意义上,翻译又是民族文化在空间上的一种拓展,在内涵上的一种丰富。”[7](P6)这一点对于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显得尤为突出。由于中国和西方在地域和文化传统上的巨大差异,翻译在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所起到的作用就尤为重要。使用不同语言的两个文化群体通过翻译实现了跨文化交流双方的“互识”。他们不但认识到各自语言文字的差异,也意识到各自思维方式、信仰系统、价值体系、世界观等文化因素的差异,通过理解和认同这些差异,实现最终的对话。通过翻译,跨文化交流双方在各自的语言和文化的空间内涵上得以拓展和丰富:中国历史上的印度佛教之于中国,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之于欧洲启蒙哲学家,马克思主义之于“五四运动”,古希腊、古罗马文献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等。翻译为译入语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新思想、新文学、新科技等的生命之花开辟了新的生存土壤。国学大师季羡林(1911-2009)在谈及中华文化经久不衰的原因时说道:

“不管经历多少波折,走过多少坎坷的大陆,既有阳关大道,也有独木小桥,中华文化反正没有消逝,原因何在呢?我的答复是:倘若拿河流来比,中华文化这条长河有水满的时候,也有水少的时候,但是从未枯竭。原因是由新水注入。注入的次数大大小小颇多的。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常葆青春,万能灵药就是翻译。翻译之为大用矣哉!”[8](P9-10)

三、结语

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翻译在中西文化交流,尤其是在中国优秀文化的对外传播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翻译的跨文化交流本质也愈加明显。正如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名照在中国翻译研究院成立仪式暨“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与中译外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开幕的致辞中所指出的“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翻译工作在对外介绍我国进步发展、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世界对中国的认知和了解、增进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友谊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任务越来越繁重。”[9]译者只有认真领会语言的文化属性和翻译的跨文化交流本质,才能真正发挥翻译作为多样语言和多元文化之间沟通和交流的媒介作用,才能充分发挥翻译的跨文化交流的作用,体现翻译的跨文化交流本质。

(本文为昆明理工大学学科方向团队建设项目“翻译研究”阶段性成果;昆明理工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重点项目“西南地区高校外宣资料翻译现状与翻译策略的应用研究[KKZ120145400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刘贵珍.全球化视野下翻译理论的建构与重构——《比较文学、世界文学与翻译研究》评述[J].中国翻译,2015,(2): 66-68.

[2]葛中俊.语言哲学关照下的文学翻译和翻译文学[A].谢天振. 翻译的理论构建与文化透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107-118.

[3]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4]罗竼.翻译、变异和创造[A].乐黛云(中),勒·比松(法)主编.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66-75.

[5]谢天振.文化转向:当代翻译研究领域的新拓展[A].乐黛云, 李比雄.跨文化对话[C].2004:65-70.

[6]王宁.比较文学、世界文学与翻译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7]许钧.生命之轻与翻译之重[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7.

[8]季羡林.季羡林谈翻译[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王英 云南昆明 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650500)

影响翻译的文化因素范文第6篇

1 中英两种文化的差异

1.1 宗教文化的差异

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文化, 它对人们的价值观、生活习惯的形成以及语言表达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主要信仰佛教与道教。因此, 汉语里有许多与佛教、道教有关的成语,另外,中国人还敬奉天神,中国历代皇帝也都称自己是“真龙天子”。

而在英国等西方国家, 影响最大的是基督教。他们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上帝”这个概念就具有浓重的基督色彩。英语成语中也有许多与G o d相关的成语。如M a n proposes, God disposes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基督教的教义《圣经》一直被奉为西方文化的经典。如出自《圣经》的成语:cast one’s bread upon the waters (真心行善,不求回报) 。因此,不同的宗教信仰引起的文化差异在翻译中不容忽视。

1.2 生存环境和风俗习惯的差异

生存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对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土地在人们的生活中显得至关重要。因此, 汉语中有很多与土地有关的成语。如“斩草除根”、“风调雨顺”、“挥金如土”等。

英国则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岛国,因此英语中有许多与水、鱼以及航海有关的习语。如drink like a fish (豪饮) , have a good sailing(一路顺风)等。

在汉语中,“东风”就是“春风”,如古诗《春日》中“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夏天常与炎热联系在一起,如“赤日炎炎似火烧”等。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春风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正是对春天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e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龙是一种象征吉祥的动物,代表帝王和权威。因此, 汉语中与龙有关的成语一般都含褒义。如“望子成龙”“龙凤呈祥”等。但在西方神话中, dragon却是一种能够从口中喷火的动物。另外,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等;而在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如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

1.3 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差异

英美文化强调的是个人自由的价值观,权力的重心更多地倾向个体。而中国传统文化里最重要的价值观是“忠”和“孝”,长久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因而也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如东方人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西方人偏重自然,注重科学技术;东方人重悟性、求同、重和谐;西方人重理性、逻辑、求异、重竞争。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各个民族按照各自不同的方式创造不同的文化,而这种不同必然要通过文化的载体—语言得以表达。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常导致翻译中一些词语的引申义的不同,因此,我们要在翻译中注意。

2 文化差异下的翻译策略

中国的翻译事业源远流长,鲁迅对“信与顺”的辨证关系做过精辟的阐释。他说:“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求易解,二则是保存着原著的风姿。”这就是说翻译的标准是忠实、通顺。在实际翻译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2.1 理解原文

理解原文就是吃透原文,理解原文的真正含义及其所包含的外延。同样的文字表达的意思可能不完全相同。试看下列例子。

他们讲唯心论,我们讲唯物论。

They preach idealism whereas we advocate materialism.

同是一个“讲”字,但译文一处用preach,而另一处用advocate, 不但译出了褒贬,而且反映了用词的多样化。

2.2 正确表达

正确表达主要取决于对原文理解的深度以及对英文的掌握程度和熟练程度。主要采取两种方法。

(1) 直译法, 所谓直译,就是保持原文的内容与形式,特别是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地方色彩等。

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How can you catch tiger cubs without entering the tiger’s lair?

采用直译法能译出原文的形象和成语的特色,显得具体生动。在翻译中,要尽量采用直译法,以确保原文的格调。

(2) 意译法。所谓意译, 就是要求译文能正确表达原文的内容, 但可以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

如:胆小如鼠as timid as a rabbit;

挥金如土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ㄢ

对于汉语中的成语,找不到对应的英语表达方式时,可以把其中的意思译出来。

2.3 注意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 译出(或补译)对应的转换词

汉语中词句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上下文及语序来表示,较少使用连词。英语则通常用连词表明各种逻辑关系。

如: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我们的事情就办得比较好一些。

Taught by mistakes and setbacks, we have became wiser and, as a result, we’re able to handle our affairs better.

在原句中,并没有“因此”这样的词组,但在翻译时,我们应补译出这一逻辑关系。

3 结语

综上所述,汉英两种语言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承载不同的文化,要处理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除了要具备对两种文化的感悟能力以及对两种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外,还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使译文尽可能达意、传神,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摘要:翻译活动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同时也揭示了文化差异存在可译性。英汉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宗教文化背景、价值取向、风俗习惯等方面, 当文化差异现象在翻译中需要保留或无法求同时, 可以采用直译、意译、阐释, 等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 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999.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999.

上一篇:英特尔未来教育介绍范文下一篇:银行间债券交易风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