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活动管理创新论文范文

2023-11-25

群众文化活动管理创新论文范文第1篇

一、群众文化创新的时代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一论述不仅指明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而且还从社会主义关怀的角度表达了对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还指出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多方面的创新。要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因此,文化创新被放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事实上,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很难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种缺乏创新观念和创新精神的文化,也难以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目前,群众文化建设正处在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要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就必须大力创新。只有不断推进群众文化创新,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提升群众文化工作的整体质量,才能适应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因此,群众文化创新的时代意义在于:

其一,推进群众文化创新是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需要。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的文化。它植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充分体现着时代精神。群众文化要参与和推动先进文化建设,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坚持创新,和时代同步。

其二,推进群众文化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设和谐文化。中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文化艺术对于创建和谐社会的作用。早在先秦两汉时期,《礼记·乐记》中曰:“礼别异,乐和同”。说的就是通过文化艺术活动的引导使人在新的道德高度和审美境界上达到和谐。文化艺术具有团结人民、教育人民、鼓舞人民的作用,推进群众文化创新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众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让社会成员之间和谐相处。

其三,推进群众文化创新是群文事业单位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群文事业单位迫切需要改革,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创新。这些年的实践表明,变则通则盛,不变则衰则败。一大批群文单位正在不断创新中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适应市场经济规律,摆脱困境,开创出事业和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二、群众文化创新的方法

1、创新观念。群众文化创新,首先要创新观念。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观念的创新,是激发人们无穷活力和创造力的基础和前提。创新观念,即意味着告别束缚人们手脚的一切陈规,告别“等、靠、要”的工作作风,告别无所作为的工作状态。要创新观念,就应强化一下五种意识:一是强化政治意识,发挥文化教育功能;二是强化前沿意识,占据文化发展制高点,保持领先地位,以发挥导向示范作用;三是强化服务意识,更新文化服务的内容、形式、手段;四是强化市场意识,通过公益性活动的市场化运作,实现事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五是强化博爱意识,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体现文化的公平、公正。

2、创新服务。文化站存在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因此,文化站必須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手段。要不断根据社会的需求扩大服务领域和服务内涵,不断放大服务效应。文化站应根据本地区的情况,站在社会大文化的高度,重新审视群众文化的基本规律,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顺应发展,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增强群众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开辟群众文化新天地。

3、创新精品。文艺精品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标志,亦是衡量一个地区整体文化水准的重要标尺。一件精品的综合效应远远超过一大批平庸之作。随着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日趋多元化和审美情趣的提高,迫切需要群众文化为社会不断奉献出文艺精品。群众文艺扎根于群众之中,有丰沃的生活土壤,完全有条件出精品。要出精品,各级文化站首先要强化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要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一,应根据当地的创作人才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创作规划;其二,应组织广大作者深入生活,向生活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向大自然学习;其三,应采取改稿会、作品讨论会、新作汇演或演唱会等多种途径,并邀请有关专家对重点作品进行“审查”,以求不断提高作品的质量;其四,通过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的播出,通过艺术节、广场文化活动、文艺调演等形式,在社会大舞台上“亮相”,接受观众批评,进而反复打磨,不断修改、提高,使作品日臻成熟和完善。

三、群众文化创新的途径

英国的社会学家马克.J.史密斯在《文化——再造社会科学》一书中讲到文化的三种重要形式:一是作为理想典范的文化,二是作为文献记录的文化,三是作为社会生活方式的文化。这三种文化正是基层文化站应该以其为中心来开展工作的内容。在当今社会,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在其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这给肩负着公共文化传播职能的文化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思考。

1、花样翻新,提高吸引力。如今,基层文化站的活动如果仍局限在唱唱跳跳的传统群众文化活动形式上,肯定会陷入不景气的局面。当今,在电视、网络几乎覆盖全球的形势下,文化站如果不积极拓展自己的活动空间,锐意改革,花样翻新,在活动的策划上走在时代前列,就会难逃被边缘化的命运。花样翻新就是工作要有新思路,首要的就是加强和引导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提高文化活动对群众的吸引力。如举办各种主题的自我展示秀,开展别具匠心的综合才艺竞赛,着力在活动的策划上把舞台与观众作为一个综合体进行打造等。在静态的文化活动举办中,要注重把传统文化形态进行拓展延伸。比如在举办书画展览时,可在展厅备上笔墨,让每个观看展览的人即兴挥毫,即便是没有任何书法、绘画基础的爱好者,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幅习作。具有一定水平的书画作品可由文化站保存,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再举办一个“业余即兴作品展”。如此,对于举办者来说,办展览已不是最终目的,重要的是吸引更多的普通人来参与,使群众书画活动真正体现出其应有的群众性。与此同时,还可以组织爱好书画的群众进行写生采风活动,使群众书画活动变得更有层次、也更具普及性。

要保持老年文艺团队的旺盛活力,其中重要的一条是要在活动形式上不断有所创新,并争创特色。平时,基层文化工作者要注意组织团队进行学习、观摩,帮助团队创作、排练新的节目,打造新的活动项目。要注重普及性、广泛性,要时刻不忘文艺团队的建设。艺术团要有完善严格的规章制度,每年应该进行综合艺术考核,有机地把普及与提高结合起来,例如2007年南门文化站组织艺术团队走进社区基层演出达30多场次,把艺术送到了基层,把欢乐留在了基层,实现了老年人参与社会、回归社会,再现人生价值的生命意义,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此外,2006年,南门文化站还专门组织艺术团队赴常州学习木兰扇系列,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改编,在半年的时间里就在市区组织培育了六七支各种木兰扇队伍,组织他们进行表演,并到社区之间开展比赛,请专家和群众进行评判,调动了老同志的积极性。2009年春,由文化站组织辅导的老年木兰扇《鹤舞云天》代表苏州市参加华东地区的比赛荣获优秀创新项目奖。通过比赛,加强了与各地的交流和学习,树立了品牌、赢得了声誉。目前这些团队已成为开展活动的重要力量,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组织老年、青年、少年、残疾人等不同形式的演出活动,尤其是代表本社区外出演出,不仅会大大吸引社区不同成员的积极参与,而且在社区集体演出活动中还会增强对本社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其对社区的强烈归属感。通常,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越强,就越能够意识到自己作为社区成员的权利和义务,进而越加喜爱和参与社区文化活动。

2、改进内容,加强指导性。说到群众文化活动,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娱乐。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新的社会问题摆在基层文化工作者的面前,迫切需要基层文化工作者拓展活动内容,在充分娱乐群众的同时,着力加强群众文化的教化作用。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追求高品质的生活,饮食、服饰、居住、消费等强烈地体现出了它們的文化属性。因此,文化站应审时度势,审视新时代的新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例如目前在社区开展文艺活动的队伍有很多,表演的形式也可谓丰富多彩,但其水平也是各有千秋、参差不齐。作为基层文化工作的组织者要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引导。如沧浪区南门街道十三个社区中的老年文艺活动团队开展的文化活动大多形式单一,项目不外乎是打腰鼓、打太极拳、舞剑、扭秧歌等。看的多了,观众就会对此失去兴趣。从去年开始南门街道文化站有意识地深入到重点社区,从开展活动的团队中选出一批队伍来,引导他们学习新式大秧歌及传统的河蚌舞、打莲湘、荡湖船、并组织起盘鼓队、中老年模特队以及舞蹈队,这大大激发了老同志们的兴趣。在2007年—2008年的艺术节开幕式上,这些特色文化队伍相继亮相,开场舞蹈《开门红》热热闹闹、红红火火;时装表演《古韵风采》秀出了老年人的高雅气质和端庄仪态,丰富多彩的民间特色文化表演受到国内外来宾和观众的普遍欢迎,为盛大的开幕式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通过加强活动的指导,把单纯的娱乐活动提升到一个新的质量高度。

作为基层文化站,要以各街道、社区居委会、住宅小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的文化活动场所为活动阵地,以为社区居民搞好各种服务为基础,利用各种载体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使不同文化修养及情趣爱好的群众都能各展其长,各得其乐。这样,既满足社区居民求知上进做文明市民的心理需求,展示社区文明风尚,又增进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自豪感,进而增强了社区广大居民群众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意识。

3、拓展阵地,走出老圈圈。一般来说群众文化活动大多只是演出,不管是在剧场演出,还是在广场、村头演出,它的受众面总是因空间、时间、信息传播等因素的制约而显得十分有限。二十一世纪已步入了信息时代,现代化的设备技术、现代化的传媒手段,具备了对受众最广泛的覆盖能力,这是基层文化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的一种优质资源。目前由文化部推广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正是从某种程度上革新了基层文化活动,具有现代特色的一种创新拓展,这十分有效地增加了公共文化机构的吸引力。另外,文化站还可以建立自己的主页,在互联网上开辟自己的平台,通过网络迅速发布文化信息,传播文化知识,开展文化活动,让更多的受众通过网络来接受文化服务。电视、电台、报刊也是可以利用的资源。文化站是普及主流文化的职能部门,因此应该主动与这些方面合作,通过共同的努力,使这些媒体成为文化站与群众沟通的渠道,有效地拓展群众文化工作阵地。因此,拓展阵地进行社区文化建设必须提高思想认识,根据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文化生活的特点,强化社区文化建设的意识,不断将社区文化推向更高层次:一是强化“社区文化力”意识。这里的“社区文化力”特指通过文化建设而逐步积累起来的现实力量,它包括社区文化的实力和现实水平,也包括社区文化对社区综合竞争力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作用力和影响力。二是强化社区文化的创新意识。社区文化的创新是社区文化建设的突破,而这种突破又是立足于社区文化的整体发展格局上,即:立足于社区文化本身包含的道德文化、科教文化、生态文化、网络文化、休闲娱乐文化等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同时也立足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三是强化社区文化的特色意识。强调特色意识就是要充分尊重社区绝大部分居民群众和组织团体的意愿、利益,制定一个符合本社区长远发展的赋予远见的文化发展战略目标,并以此作为社区文化发展的主题。主题鲜明的社区文化才富有个性。

4、扩大覆盖面,体现群众性。作为公共文化机构,文化站的服务对象必须覆盖所有的社会人群。对待特殊群体如老年人、未成年人、农民工、残疾人、外来人员等应特别地加以重视,努力对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首先,文化活动的开展离不开队伍的组织。老年团队开展活动其中很重要的因素是他们的兴趣。实践证明凡参与者大多是进入奶奶辈分的老同志。他们有退休金,经济上有较稳定的保障,现在子女已哺育成人,无后顾之忧,保持良好的心态、锻炼好身体、过上愉悦的生活是这些老年人的追求。这些老同志有一定的组织纪律性,集体意识和荣誉感很强。另外,他们追求完美,为了使演出取得实效,不少老同志情愿自掏腰包,购买道具,统一制作服装,对演出进行包装。因此,作为基层文化工作者要有意识地去组织他们,按照工作和演出的需要,让他们在有关活动中一显身手,以开展活动来提升档次,以多参与演出来激发热情。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中,一是要注意发现主要骨干,明确活动的牵头人物;二是建立组织机构,对队伍人员进行分工,明确各艺术团的团长、政治指导员,还有各队队长、小组组长,有什么任务直接与负责人联系,并层层落实责任,市里有重大活动推荐他们参加社会活动。文化站要经常组织各老年业余团队人员学习,通过看录像资料、观摩优秀节目、开展技术讲座辅导等活动,帮助各团队提高艺术水平。平时根据需要,文化站还要不断为艺术团队增添活动道具,把这些老同志紧紧团结在文化站的周围。对待残疾人,因为行动上的不便,文化站应该组织送文化上门,去敬老院慰问演出,去特殊学校慰问演出,给这些社会弱势群体带去精神的安慰和社会的关怀。对未成年人的文化服务可邀请家长一起参加,以诸如知识竞赛、与成年人互动等方式,来让未成年人获取知识,提高道德水准,健全人格,懂得如何与父母、朋友、同学和谐相处,帮助他们长大后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在加快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群体。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下,他们向往丰富的文化生活。因此可采用大多数人喜闻乐见的卡拉OK大家唱等形式,给他们提供一个愉悦身心、展示自己的舞台。社会的发展使各地流动人员越来越多,他们来自不同地域,各自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对这部分人员的文化服务,更能体现群众文化的多元性。人文关怀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高层次服务,是群众文化工作者对全体社会成员应有的奉献。

总之,群众文化事业是充满魅力、充满希望、充满生机的事业。作为基层文化工作者只要坚持创新,以创新求发展,以创新求突破,以创新求飞跃,就一定能够不断创造群众文化事业的新辉煌,为构建和谐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积极的贡献。

(作者单位:陈露,苏州市沧浪区南门街道文化站站长。)

群众文化活动管理创新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尤其是涉众最为广泛的乡镇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当前中华大地广泛流传的广场舞热虽然昭显了群众文化的蓬勃发展,部分解决了群众精神需求,但也从侧面展示出来当前群众文化内容和内涵的严重匮乏。因此,探索乡镇群众文化建设的新思路和新天地就成为了推动广大乡镇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群众文化;广场舞;精神文明

广场舞是伴随着一系列的争议而不断兴起的,这种自发形成的以娱乐居民身心、填补居民空闲时间的心理空虚为目的的群众文化形式极大地昭显了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之后、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之后、群众生活逐渐从繁重的物质生活压力挣脱出来之后不断生长的对精神文化的积极诉求,同时表现出了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创造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但更多的展示出了当前我国各地普遍存在的精神文化建设特别是群众文化建设严重滞后于物质文明建设的困境。

一、从广场舞到精神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站在历史的高度提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决策。但近几十年来,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远远落后于物质文明建设却是不争的事实。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攻克了无数个世界难题,但与此同时,文化发展方面却“掉了链子”,依然“吃老本”。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全民生产建设新高潮以来,基层群众,特别是长期受物质生活艰难的广大乡镇居民,对精神文化的诉求被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意愿淹没,导致一大批的传统群众文化丧失了生存的土壤。像江南的社戏、北方的堂会、庙会等群众文化活动逐渐消失,由此也造成了众多传统群众艺术形式的不断失传,尤其像剪纸、窗花、梆子、老腔、腰鼓、灯彩等传统文化形式的逐渐消退不禁令人扼腕叹息。因此,在乡镇地区广泛存在的广场舞热与其说是群众文化在新时期的蓬勃发展,不如说是当前群众文化发展困境的真实写照。

二、从广场舞到群众文化创新

文化的创新听起来是极为虚无缥缈的东西,因为文化本身就是约定俗成的习俗及其衍生品的集合,因而对“虚”的东西进行创新本身就是极“虚”的事情,因此虽然在各地均意识到了群众文化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却摸不着头脑,无从下手。

1.对群众文化活动形式的创新。因此在当前条件下,通过挖掘传统文化习俗,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并且在传统文化习俗的弘扬中引入更多的现代元素,让传统群众文化活动焕发出与时俱进的新活力,从而调动起乡镇居民的群众文化活动参与热情,给广大乡镇居民提供丰富精神文明生活的可能。

2.对乡镇群众文化的内容的创新。对于群众文化内容的创新,虽然部分学者提出了用文化下乡等方式进行规范和指导,但综合考量下,以有限制条件的规范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基础保障,保护群众文化自发形成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热情远比直接的文化业务指导要有用的多,有意义的多。

3.群众文化产业化。对于当前各地开展的群众文化建设虽然反响热烈但明显的持续性不够强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就是各地开展的群众文化没有形成产业化。然而,对于绝大多数乡镇而言,把群众自发形成的文化活动均做成产业是不大现实的,但把其中的某些具有强烈地方印记的文化活动发扬光大做成一道特色品牌却是完全有可能的。像现在各地涌现出来的诸多夜市、灯会等,不仅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给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相关的措施

首先是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健全,特别是与卫生、医疗、治安等相关的基础设施的保障远比一块公园的建设要重要的多。在一个缺乏足够和谐稳定的环境中进行群众文化活動不啻于天方夜谭。

其次是对群众文化活动的规范与指导,特别是在文化修养和思想觉悟等方面均不够高的乡镇地区,对当地群众文化的发展应该报以鼓励和支持的态度对其进行规范化指导和管理,要强调的是规范化管理并不是打击当地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而是要确保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以及周边社会运行的执行不受到干扰和破坏,从而保证其活动开展的空间。另外,对于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也应该进行适宜的监管,要使之协调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要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来规范、引导群众文化的发展,而不能放任自流,听之任之。

最后,是政策鼓励和支持。应该鼓励乡镇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释放群众的创造力与想象力,通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来进行创新,通过人民群众的热情来进行创新。当地政府管理部门应该对自发形成的群众文化活动进行一定的倾斜,特别是对于存在有较强民族特色和地方印记的文化活动应该进行大力的扶持,从而打造出具有品牌效应的地方群众文化特色。

四、繁荣和发展农村文化应采取的有效途径

1.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夯实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一是加强村级文化队伍建设。各村党支部、村委会要把村级文化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充实力量、明确任务、责任到人,使村级文化建设真正做到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二是扶持乡村民间文化队伍发展。把乡村民间文化人才开发纳入人才发展规划,在人才政策和人才服务方面一视同仁、同等对待。三是加强村级文化队伍培训。乡镇综合文化站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对农村文化骨干、农村文化艺人的辅导和培训。

2.加强村级文化阵地建设。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农村文化建设水平的有力抓手。

3.探索和建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办法及制度。针对农村少数民族文化受汉文化特别是都市文化冲击、少数民族多年来的生产生活方式、民族风俗、民族艺术面临失传甚至濒临消亡的危机,要探索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办法及相关制度。一是建立地方民族工作队将编排当地民族歌舞作为“镇队之宝”制度,使当地的民族歌舞依托民族工作队这个载体由一代代的演员传承下去。二是探索建立对各民族文化传习馆以奖代补制度。由民族文化传习馆选送的节目只要参加各级组织的各类比赛获奖,都进行奖励,形成制度,以此激发各民族传习馆全体演员的工作热情和动力。三是探索建立对村寨的民族文化传承人、老艺人激励机制,对带徒越多、传承内容越多的老艺人,除了增加补助金额外,再给予一定的奖励,使其更加专心地传承民族文化。

4.拓展农村文化活动形式,丰富农村文化生活。针对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的实际,要不断创新载体和方法,最大程度地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5.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繁荣农村文化市场。各级政府要指导村注重发掘、保护、开发当地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发展乡村文化产业。

五、结语

客观说来,对群众文化,尤其是对文化水平、文化修养素质不高的乡镇群众文化进行的创新,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对群众文化活动形式的创新,推陈出新,提供土壤和条件;二是对群众文化内容的创新,丰富内涵,去伪存精;三是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产业,有发展才有未来。

参考文献:

[1] 朱邦威.浅谈乡镇群众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发展[J].艺术科技,2014(06).

[2] 官晓华.新形势下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J].青年文学家,2015.

[3] 刘俊杰.浅谈乡镇群众网恩华的现状及发展建议[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7).

群众文化活动管理创新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我国对基层群众文化组织建设工作越来越重视。在国家、政府的领导下,各基层组织部门越来越重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食粮的满足。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不仅可以帮助人民群众满足娱乐需求,还可以起到锻炼身心的作用,帮助我国人民群众以健康、文明的精神面貌,生活在中国这个大家庭中,共建美好中国、共创富强民族。本文对群众文化活动的意义进行介绍,对其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明确阐述了相应策略。

【关键词】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辅导;策略

当前,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群众文化在整个文化事业中的地位突出、作用巨大,对我国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性。我国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起到的引领作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种类也变得多元、开放,不仅可以锻炼基层群众的体能,还可以愉悦基层群众的心灵。另外,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也是国家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基层部门要根据当地人民群众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的文化活动计划,促使文化活动可以积极发挥作用,有效引导人民群众走上精神文明、文化文明的道路,促使我国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并引领我国人民群众拓展视域,建立自强、自信、自尊的文化品格,有效汲取西方文化的精髓,促进我国基层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全面提升。

一、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的重要作用

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文化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的背景下,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对我国人民群众具有引领和指导的意义,有利于将基层群众团结在一起,将中国传统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促使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丰富,基层群众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得到提升。另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也是检验和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经濟的飞速发展,基层群众在生活中对文化的需求在不断扩大,且从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上,也需要具备多元性、开放性的特点。因此,在具体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辅导过程中,基层部门要运用文化无国界、无范围的特点,向基层群众输入多类型、多形式群众文化活动内容,进而提高我国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水平和质量。

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可以具体从以下几点看出:第一,促进凝聚力形成。在具体的基层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基层群众会以完善活动过程、优化活动结果为目标,投入时间、精力,来保证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促进群众与群众、群众与组织之间的联系,充分践行心灵沟通、文化沟通的理念,将基层群众紧密团结在一起,帮助基层群众通过开展文化活动建立归属感。第二,具有传播力影响。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传播力,对文化、理念和思想的传播,都具有深层的意义。可以让基层群众在互相鼓励、互相合作、互相促进中实现文化提升,全面提高基层群众的核心竞争力。第三,具有提高基层群众素质的意义。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时,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融入其中,帮助基层群众的认知得到提升,进而全面提高群众的向心力,成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有利推手。基层组织通过运用文化活动,来宣传国家精神,既可以促使民众的精神世界得到丰富,还可以让基层群众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先进理念,从而提高自身核心素养。第四,具有将文化事业发展壮大的意义。在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过程中,基层组织要认识到活动本身的影响力,要通过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帮助基层群众提供学习、锻炼的平台,促使基层群众在具体学习过程中,提高认知、增强动力,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更好地生活和工作,为国家发展、繁荣做出贡献。基层组织要认识到:文化具有兼容性和传承性,在开展基层文化活动时,要容纳多元化的活动内容,促使基层群众切实得到快乐、锻炼身心,为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做出贡献,通过基层组织的带领,增强社会效应,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力量,促使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有效丰富,充分体现强国精神。

二、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及辅导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足

在我国,大部分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都是由群众自发的,导致活动缺乏物质支持和规范化指导,活动的规模和方式受到限制,不能充分满足基层群众的学习需求和生活需求,导致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水平受到影响。同时,当地相关基层部门,不能给予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足够的重视,导致群众的文化活动不能得到当地组织的支持和帮助,无法获得资金支持和精神支持,难以保证活动开展的质量。另外,由于一些地区的基层部门,无法真正了解基层群众的需求和活动方向,不能提高文化活动组织的价值和意义。

(二)缺乏明确目标

在组织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时,多数组织的文化活动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开展,不是自主、自愿开展的。而且文化活动开展的目标不明确,认为只要能够为基层群众提供活动快乐就达成目标,无法给予基层群众精神上的补给,甚至不能有效传播党和国家的号召和理念,导致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失去价值和意义。另外,在一些文化馆中,由于商业因素的影响,将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精神活动,与利益挂钩,无法形成良好的文化活动,降低了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三)活动方法滞后

在我国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基层群众的认知、实践和创造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基层群众的文化视野也得到了拓展,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逐步递增。但是,从具体的基层文化活动组织的过程来看,很多基层群众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形态还处在滞后状态,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当地的文化组织中来,导致文化活动组织困难,且文化活动方法滞后、理念滞后,不能提高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认知,使文化活动开展水平和质量受到制约,无法跟随国家对基层文化活动组织的要求和号召,导致基层文化组织活动结果不理想。

三、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及辅导的策略

(一)坚持基层导向作用,建立健全活动制度

随着我国基层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也需要得到满足。为了使基层群众在生活中,可以提高积极性、树立自信心,我国基层组织部门,将文化活动作为基层工作导向,充分发挥领导和指导的作用,帮助基层群众建立健全文化活动制度等相关事宜,从而全面提高文化活动的意识。另外,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文化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背景下,在我国农村地区,是基层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的重要地区。作为基层组织,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革新工作理念,促使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高效开展,全面提高基层群众的文化素养。相关基层工作领导组织,要建立健全基层文化设施、建立文化活动综合工作站,设置固定的文化活动场地,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文化活动平台,帮助其通过亲身体验,提高文化活动意识和理念,切实落实基层文化活动组织工作。比如:基层组织部门,要设立固定的乒乓球活动站,为群众免费提供球拍、乒乓球、球台等必备设施,提高活动质量和水平。

(二)促进文化活动创新,提高基层组织能力

在我国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组建过程中,传统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已经不能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当地组织部门进行文化活动创新、活动内容创新、活动组织创新,进而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促使基层群众的文化素养得到全面培养。当地文化馆结合基层群众的实际情况,具有大局意识,全面提高文化活动的创新和组织意识,运用良好的群众基础,渗透文化内涵,促使基层群众的思想认知、行为认知得到提升。基层组织要通过提高文化活动组织能力,帮助人民群众获得良好的活动热情,提高文化活动参与积极性,让基层群众在具体的文化活动中,感受活动的乐趣,进而提高自身的活动能力,促使基层群众的文化素养得到提升。比如:组织部门可以以当地文化特色为核心,进行文化活动组织工作,既促使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又有效创新文化活动的内容,提高基层组织工作能力。

(三)扩大文化宣传渠道,拓展文化活动形式

宣傳是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前提,当地文化馆要注重宣传工作的开展力度,不断创新宣传工作形式和内容,使当地基层群众可以得到启发和提升,进而增强文化宣传的力度,帮助基层群众对文化形成意识,开启自主学习模式,全面提高精神文化的渗透力度。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信息技术已经被良好地应用到当地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工作中,一方面,可以提高基层组织的活动效率和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参与兴趣。比如:在国家重大节日时,基层组织部门要根据节日主题,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组织和创新文化活动内容、形式等,让基层群众感受到文化的气息,进而启发文化活动参与动力。比如:在春节晚会、元宵晚会、中秋晚会、重阳节晚会中,基层组织运用多媒体进行直播活动,组织基层群众观看、欣赏,并设置茶话会活动,增强基层群众的凝聚力,提高基层群众的认知意识,对文化活动产生向往与兴趣,全面提高基层群众的文化核心素养。

总之,在我国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辅导过程中,基层组织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不断创新工作形态,促使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得到创新和发展,帮助基层群众在具体的活动中,建立满足自豪感和归属感,提高自身精神文明素养,为祖国发展、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吴自英,万帮荣,群众文化建设中基层文化馆的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以泸州市文化馆为例[J].四川戏剧,2016,(03):l35-136.

[2]夏士康.浅议群众文化辅导的评估[J].大众文艺,2014,(13):21.

[3]邱德芝.关于组织开展农村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4,(l0):25.

[4]王婧.论免费开放背景下文化馆发展研究[D].广西艺术学院,2013.

群众文化活动管理创新论文范文第4篇

2009年8月14日(农历6月24日)彝族火把节这天,在云南楚雄地区,夜幕降临时,彝族民间祭司以传统方式击石点燃圣火,诵经祭火,把整个火把节推向高潮。彝人古镇此时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当地群众与海内外游客嘉宾,手拉手,伴随着彝族欢快的音乐翩翩起舞,火把将夜空照得明亮,歌声、欢笑声让整个古镇彻夜不眠,上万个带着“童真愿望”、“纯洁爱情”、“合家幸福”、“民族和睦”的孔明灯漫天飞舞,让雨后的楚雄夜空繁星闪耀。

在每年的传统元宵佳节前后,南京地区都会举办“秦淮灯会”。灯会举办时,张灯结彩,人们尽情观赏,歌舞狂欢。特别是“夫子庙及秦淮风光带”更是一番花灯如海,观众如潮,万千灯火不夜天,疑是瑶池在人间,秦淮河畔流光溢彩,桨声灯影歌舞浪漫的繁华盛况。

1984年4月20日,潍坊市根据本市风筝历史悠久,扎工精巧,造型优美,放飞平稳,易于起飞等特点,打造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节。从1988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25届。现在,淮坊国际风筝节,不但是风筝技艺交流会之日,也是风筝民俗文化展示的好机会。整个潍坊风筝节期间,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艺术活动,民族花灯展览,在夜幕下呈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民族焰火,以其绝妙的燃放技巧,展现历史戏剧故事场景,吸引来自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客,数十万国内外观众不胜激动和赞叹。

以上三个著名的活动,都是根据传统节庆和本地特色而开展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是新时期我国群众文化不断发展不断完善而出现的一种新形式。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繁荣,群众文化活动根据各自的特点呈现日新月异景象。特别是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已成为各地文化发展与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让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更重要作用。笔者就打造新时期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作一些初浅的探讨。

一、重视打造新时期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的重要意义

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普通的群众文化活动,是指连续举办的有规模、有影响、有价值、有特色,能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重大群众文化公益性活动。在新形势下,打造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

1.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标志之一。十七大报告要求“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是公益性的文化活动,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标志之一。新时期,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求乐、求新的愿望日益强烈,艺术欣赏水平要求愈来愈高,而我们开展的一般性的普通群众文化活动,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有规模、有影响、有价值、有特色的重大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成为他们梦寐以求的重要要求。因此,我们要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要求,必须抓住时机,特别是传统的节庆期间,顺应民心,满足民意,开展相应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如:端午节的龙舟节,春节的各种灯彩活动,以及少数民族节庆和各地的民俗活动等。进一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保障人民群众享受基本文化权益。

2.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是有关文化部门和文艺人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标志之一。社会责任,是一个部门和组织或个人在自己的职能范围内,主动对社会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为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发展做出贡献。各文化部门,积极开展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不但是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弘扬主旋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而且还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社会责任的内容是综合性的,提供文化服务只是一个组成部分。通过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的形式,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构建和谐社会,不但是各文化部门和文艺人员的职能所在,更是充分表达了各文化部门和文艺人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衷心愿望。

3.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是提升当地文化品位和文化形象的标志之一。群众文化品牌活动规模大、综合性强,不同于一般的小型活动、部门活动和社区活动等,而是集社区、乡村、企业、校园、机关等活动于一身的复杂的、宏大的、大型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它反映了当地的组织能力、宣传能力、经济能力、艺术水平、设备承受能力、群众参与程度等综合实力和水平。它的影响和规模是其它活动不可比拟的。所以,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的开展和举办以及数量和质量,是提升当地文化品位和文化形象的标志之一。

4.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是增强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的开展和举办,离不开党的领导。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还是党通过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内容与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娱乐中受到教育,在教育中受到鼓励,让他们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发挥他们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让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成为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品牌”,不断增强党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新时期发展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的思路

各地在开展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中涌现出许多新方法和新经验。但是,归纳起来,笔者认为以下思路和方法,值得参考与重视。

1.党委和政府主导、群文部门承办、社会广泛参与。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工作,是要求较高的大型综合型公益性文化活动,必须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进行。否则,难以达到目标和应有的效果。因此,应由当地党委和政府主导,组织力量、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由群文部门和相关部门具体筹划和承办,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这样,才能有条不紊,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把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深入推广,办的有声有色、丰富多彩,成为当地文化建设中的一大亮点。如:“秦淮灯会”,就是南京市政府和秦淮区政府主导牵头,在1985年恢复起来的,经过不断完善,现在成为非常有影响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

2.具有当地特色,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活动。群众文化品牌活动,要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并能积极参与的活动,必须突出当地文化特色。当地文化特色活动,是经过历史发展,时间检验,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文化。她对当地群众来说,有较强的群众基础,具有认同感和凝聚力;对外来朋友来说,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和吸引力。我们在开展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突出当地文化特色的同时,应重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结合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党和政府保护和发展全国各地优秀民间文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将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既保护和发展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突出了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的地方特色,达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这样必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如: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4月13-15日举办3天活动的“泼水节”,利用傣族传统民俗开展品牌活动,吸引成千上万的群众和国内外游客,一起共度佳节,热闹非凡,欢乐无限。

3.树立从小做起,持之以恒,做在做强的现念。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是一项复杂的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不是“招之即来”、“一蹴而就”就能做成的,而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是年复一年的不断总结提高起来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初始,当地群众知之不多,了解甚少,参与性不强时,举办部门不要灰心,不要轻而放弃,要广开思路,放开手脚,锲而不舍,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持之以恒坚持下去。这样,一般的“活动”就一定会慢慢地做大做强,逐步逐步地形成“品牌”活动,长期开展下去。吉安市群众艺术馆打造的“吉安市少儿故事大赛”“品牌”活动,开始只有40多人,由于他们不断总结,提高和改进方法,经过连续7年不断举办,从第四年开始,有200多名参赛者参与,初具规模,在全市产生了重要影响。

4.与经济结合,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有影响有规模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不但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也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一般来说,经济是文化的基础,经济发展了,就会带动文化的发展;文化做强了,也会促进经济的发展。然而,实践证明,一些地方的经济并不发达,民间文化资源却非常丰富,他们长年以来开展起来的许多有影响、有特色的“品牌”活动,吸引了许多远方的旅客来观光旅游,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如:2009年,火把节在凉山州各县市举行,西昌旅游客人住宿比平时增长了200%。每年4月20-25日,在潍坊市举办的“潍坊国际风筝节”都会同时举行对外经济技术贸易洽谈会,吸引着大批中外客商前洽谈贸易、技术交流和观光游览。因此,我们在开展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时,应根据当地的文化特点,发挥民间文化资源优势,重视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5.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创新是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的生命,没有创新,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在人民群众中就没有吸引力和感召力,就不能长期发展和保留。中办发[2005]27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文化建设意见》中指出:“根据时代的特点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变化,不断完善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因此,我们必须重点做好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的创新工作。一是要在组织上策划创新。各有关筹办和承办部门,要创新理念,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我们的思路,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和激励制度,使整个活动机制充满生机活力。二是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创新。要吸引和感召广大人民群众,必须要从品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创新,不要一成不变,一个模式管几年,要根据形势的变化、群众的要求不断变化和创新,在内容和形式上要始终反映时代生活,体现时代精神,给人以新的面貌、新的生机和新的振奋。这样,才能使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保持强大生命力,才会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总之,群众文化品牌活动,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在新时期的文化建设中,将愈来愈发挥重要作用。各地党委和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各文化等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有关组织人员和文艺人员充分发挥积极作用,重视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的重要意义和思路与方法,不负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不断根据新时期的特色与要求,创新理念,使全国各地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成为各地人民群众心中的“品牌”。○

责任编辑 马永义

群众文化活动管理创新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本文基于群众文化活动,对群众文化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本次研究先介绍了当前我国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主要问题,之后从群众文化活动的角度,对如何推动群众文化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知,群众文化活动对群众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必须要充分立足于群众文化活动,立多种角度促进群众文化建设,才能进一步加快群众文化发展。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开始以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出现在各地区。从各地区的反馈情况来看,“群众文化活动”包含很广泛的内容,不仅包括民间风俗传承下的群众性活动,还包括了近几年社会文化娱乐发展的新活动,群众文化活动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诉求,具有参与广泛、喜闻乐见等特征。现代研究证实,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对于推动群众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快群众文化发展,必须要重视对群众文化活动问题的研究,才能发展群众文化发展的新路径,最终推动群众文化革新。

1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现状

文化的进步与社会实践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经济发展、社会对文化的关注等,都会直接影响文化的发展效果。当前我国主流的群众文化活动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属性,缺乏政府部门的引导,导致部分地区的群众文化活动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展。

1.1缺乏科学的组织

自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群众文化活动开始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民间文艺社团数量开始快速增多,规模之大、发展之迅猛前所未有,在一些知名艺人的带领下,我国群众文化活动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认识的是,虽然我国群众文化活动快速发展,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组织功能,导致各地区的群众文化活动普遍都面临着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同质的问题,广场舞、暴走等几乎占据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半壁江山”,反而能够体现地区文化特点、民族风情的群众文化活动寥寥无几。这一现象说明,虽然我国群众文化活动快速发展,但是由于缺乏一个组织的引导,导致群众文化活动缺乏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制约群众文化发展的因素。

1.2缺乏资源

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因此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大量资源的支撑。与其让领域相比,群众文化本身具有“基层属性”,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面临着社会资源获取与分配层面的苦难,尤其是经费匮乏表现的最为明显。长此以往,群众文化活动必然会面临着设备陈旧、缺乏维护等问题,影响了群众文化活动体验效果。

2实现群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本文在上文分析中已经提出,群众文化活动是影响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再加之群众文化活动在实施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为了能够实现群众文化的良好发展,必须要从全面的角度分析这一问题,寻找解决的新思路。

2.1充分考虑群众要求,开展群众文化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群众的参与是实现群众文化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因此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中,必须要保证群众的参与性,尽可能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活动中,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群众文化的发展要求。

为了能够充分满足上述要求,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努力的将文化活动作为宣扬群众文化的新阵地,以具有特色的群众活动带动群众文化的发展。例如,周口市在发展群众文化的过程中,充分挖掘了当地百姓的喜好,创造性的推出了“一元剧场”活动,于每个星期的周末举行活动,票价仅为一元钱。这种收费方式根本不会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并且所收取的费用还能用于场地维护、设备维修等,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循环发展过程;在剧场演出过程中,根据周口市当地的文化进行汇演,主要表演内容包括周口渔鼓、豫剧、道情戏等河南地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2.2创建文化品牌,实现群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群众文化活动在实际上是一种能够向参与者提供精神文化服务的行为,为了能让其更好的发挥价值,应该创建文化品牌,以更加清晰的角色、更经常的频率、更持久的影响力参与到群众休闲的生活之中,才能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

创建群众文化品牌的基础,就是要加强品牌的精神建设,通过品牌精神不断的影响群众的行为与活动。例如,我国的春节已经做出了明确的文化品牌精神定位,主要包括:和谐、吉祥、欢乐、亲情、关爱等,并且這种精神已经走出国门,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

其次,要不断提升品牌的价值,不仅要在特定的活动中体现其实用价值,更应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的附加价值。以“广场舞”为例,“广场舞”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市场,各地区都有广泛的参与者,群众对这一活动的喜爱度高,因此具有广泛的参与受众。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广场舞的品牌价值,各地区也进行了多方面尝试。例如,沈阳市的各个广场舞团体普遍得到了中小型企业的支持,企业向广场舞团体投资,提供资金购买服装、道具,而广场舞队伍通过身穿相应的服装帮助企业作宣传;在舞蹈方面,企业也进行了干预,出资帮助部分广场舞队伍编练以爱国歌曲为主的广场舞。这种合作方法进一步彰显了群众文化活动的价值:不仅帮助群众健身,也能宣传企业品牌,更能宣扬爱国主义思想。

最后要坚持品牌创新,创新是品牌长远发展的基础,这一点在群众文化建设上同样适用。例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历经十年,坚持“探索创新”,己打造成世界著名艺术节,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标志性品牌。因此,在群众文化品牌建设中,必须要坚持创新的理念,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群众文化的发展。

3结论

本文主要分析了群众文化活动与群众文化发展的相关问题。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知,群众文化活动与群众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为了能进一步推动群众文化建设,就需要充分认识到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从文化活动入手,推动群众文化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加华.从广场舞的普及看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特点[J].大众文艺,2016,(02):3.

[2]赵一潼.浅谈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发展[J].大众文艺,2017,(08):15.

[3]张媛.试论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再發展[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28(07):132-133.

群众文化活动管理创新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县级文化馆的建设在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县级文化馆在建设的同时具有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意义,群众在观看文化馆的同时可以丰富自身的文化阅历,有助于群众具备更高的文化修养与文化境界。但是在县级文化馆建设时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县级文化馆的管理人员要及时对县级文化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促进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县级文化馆;文化;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文化部门对城乡的文化建设提出了一体化的要求。因此,县级文化馆的建设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县级文化馆的建设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使群众的业余生活得到了丰富。因此,对县级文化馆进行建设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重点工作内容,文化馆的建设人员一定要根据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来进行建设。

一、县级文化馆建设中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业余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在现实情况中,县级文化馆的建设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的落后

县级文化馆的建设是近几年来我国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因此,县级文化馆的管理制度较为落后。由于前几年人们不重视对县级文化馆的建设,文化馆的管理人员没有对自身的管理能力进行不断的提高,因此导致了现有的县级文化馆在管理制度上存在着较大的缺陷。甚至一些县级文化馆的管理制度较为僵化,完全满足不了当前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从而一些县级文化馆在开展相关文化活动时,活动内容缺乏新意,导致群众根本受不到县级文化馆的熏陶。因此县级文化馆中落后的管理制度已经对我国的文化建设造成了重大的影响,所以管理人员要丰富自身的管理经验,来创新县级文化馆的管理制度。

(二)资金投入缺乏

虽然我国当前将文化建设放在了我国的发展计划的重点部分,但由于一些地区的管理人员文化思想较为落后,对县级文化馆的建设工作存在着敷衍的态度,并且一些县级的领导人员只注重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忽略了对县级文化馆建设时的资金和设施的投入力度。比如在一些思想文化较为落后的地区,文化馆的管理人员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将一些旧的文化馆设备进行撤除后,没有及时更新新的文化馆使用设备。从而导致了县级管理人员没有对这部分的设施进行资金投入,县级文化馆的建设工作受到了阻碍。

二、新形势下县级文化馆建设对加强我国文化建设的作用

(一)是顺利的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基础

长期以来县级文化馆对于当地的群众文化活动起着组织的作用。并且我国下发了许多文化馆建设工作的政策以及国家对于文化馆建设的资金投入,来加强县级文化馆的建设。因此,县级文化馆的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所以县级文化馆要承担起对人民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责任,为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供更多丰富多样的资源。因此,文化馆的管理人员应明确自身对文化建设的作用,积极的发挥岗位职能来促进县级文化馆的建设。相关文化馆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具备文化馆对于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具有主导作用这一意识,从而有利于工作人员进行一系列的活动策划,来调动人民群众对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但是在有些地区由于县级领导人员对于文化馆工作建设的不重视,并且对于文化馆的资金投入力度不足,从而导致了县级文化馆在组织文化活动时缺乏设施以及文化建设的内容。无法影响人民群眾的文化建设意识,导致了这个地区的文化建设陷入低沉的状态,县级文化馆发挥不出对群众文化工作进行组织的作用。随着我国当前对文化建设程度的不断加深,因此,文化馆的管理人员一定要明确自身的职能。在县级地区定期组织相关文化活动,来调动人民群众的文化积极性。从而促进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活动中对自身文化素质的培养,此外,文化馆的管理人员在组织相关文化建设活动时,也可以让群众掌握更多的技能。可以聘请一些面点师或者是插花师来对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进行有力的指导,从而促进我国的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有利于保护我国的传统民间文化

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因此在一些县级地区还仍然保留我国的传统民间文化以及民间艺术。比如在新疆的一些地区仍然保留一些蒙古族奶酒的酿造工艺等,因此,文化馆的管理人员在组织人民文化生活的同时,还可以在活动中加入一些传统的民族文化以及工艺。让人民群众在了解我国传统工艺的同时还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工艺技能。并且随着当前我国文化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相关地区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的保护工作。此外,为了更好的保护我国的传统工艺与文化,文化馆的管理人员还要积极引进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有利于用科学严谨的态度来组织每一项的文化建设工作。对于文化活动的宣传工作一定要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宣传,还可以利用名人效应进行宣传。从而有利于县级文化馆在建设的同时,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传统工艺进行保护。

三、结束语

在新形势下,为了加强我国的文化建设,一定要将县级文化馆的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内容,提高县级文化馆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管理能力,完善相关的文化活动组织形式和内容,加大对县级文化馆工作的投入力度,从而促进我国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建信.论文化馆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价值工程,2017(29).

[2]蒋勤.浅谈各地文化馆对基层群众文化的辅导培训[J].大众工艺,2015(4).

[3]秦坤.如何深入基层做好文化辅导[J].青年文学家,2016(6).

上一篇:西洋绘画中西文化差异论文范文下一篇:地震动土压力计算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