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现代艺术论文范文

2024-03-16

建筑装饰现代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陕北民居建筑装饰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民俗特色。研究陕北民居建筑装饰艺术,分析“三雕”的艺术特色,有利于挖掘出它的传统艺术文化内涵,总结出陕北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的美学价值。

中国民居建筑装饰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装饰蕴藏着深厚的文化思想内涵,体现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表现出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民俗特色,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陕北位于陕西北部的黄土高原上,是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窑洞作为陕北民居的主要建筑模式,几乎占陕北民居的80%之多,窑洞的装饰艺术不仅美化了建筑本身,同时还展现出了当地独特的艺术形态。自古以来,陕北就是边陲重镇,长期的征伐战乱以及历史上众多名将重臣的驻扎间接上造成了陕北文化的多样性。因此,陕北建筑装饰不但具有淳朴大方、粗犷奔放的特点,而且透露着热情豪爽的个性,装饰作品中也大量保留了本土艺术的基质和古老的传统艺术纹样,这些建筑装饰除了体现出了当地地域文化特色和传统民俗文化的特征外,还具有很高的美学研究价值。

一、“三雕”的特色

陕北三雕历史悠久,在中国雕刻艺术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主要表现形式有木雕、砖雕、石雕三种。陕北的民居大多是独门独院的形式,因此对装饰的处理也大多集中在人们的视觉落点上,主要是对门楼、窑顶、窑面以及室内的装饰。窑洞建筑装饰在本土文化、民族征战文化、戍边文化、蒙汉边商文化的交错发展下形成了当地独特的艺术形式,丰富和美化了建筑本身,同时也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陕北民居建筑装饰中的图案纹样不但种类繁多,而且具有粗犷简朴、大气豪爽的特点。木雕作为建筑装饰的一部分,主要集中在民居的额枋、雀替、斗拱和门窗上。陕北人对额枋的雕刻十分细致,大多雕刻镂空的“万”字纹、植物花草、琴棋书画、祥云等图案;对雀替的雕刻更是费尽心思,大多采用隐雕和通雕的雕刻手法,常用卷草纹、祥云、凤凰戏牡丹、大海出扶桑等吉祥寓意的图案纹样。门窗是窑洞最抢眼的地方,因此正窑的门窗比较复杂繁琐,也最为讲究,门窗纹样的各种图案相互纵横交错,千变万化,有“工”字格、“万”字格、枪头梅花格、双龙戏珠、三交嵌石榴、寿字纹等;厢房门窗相对比之下做工简单规范,多以方格或斜方格为主。

砖雕在陕北装饰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历史上也具有一定名气,其中汉画像砖更是宝贵的艺术文化遗产。陕北民居砖雕主要集中在脊饰、影壁、神龛、墀头、瓦当、吻兽等建筑部位。其中脊饰大多采用高浮雕和局部透雕的手法来增强美感,纹样多以连续的牡丹、蔓草、莲花或几何图案为主,隐含生生不息、富贵不断的美好寓意;影壁除了屏障的作用外,还用来寄予主人的情感思想,因此纹样内容也都采用具有吉祥和教育意义的图案;墀头具有极强的装饰感,雕刻十分讲究细致,纹样多以象征意义的图案为主,如富贵在前、喜鹊戏石榴、松鹿竹鹤、狮子戏绣球、蝙蝠捧寿等,有实力的人还在墀头下部做雕饰,一般雕刻有莲花、蔓草纹、“富贵不断头”等纹样。

陕北石雕可谓民间一宝,其中的绥德石狮更是享誉海内外,具有刚键有力、大气磅礴的特点。石雕大多用于抱鼓石、柱础和栓马柱等,讲究一点人家的抱鼓石做工精美、内容丰富,图案纹样多以二龙戏珠、麒麟、蝙蝠捧寿等为主,石鼓下方的须弥座一般雕刻花柱、狮子、猴子等图案,石鼓和须弥座之间的裙袱更是精致唯美,多以龙、凤、寿字、蝙蝠等纹样为主,裙边则是刻卷草纹或“富贵不断头”等连续纹样收边。

二、陕北装饰中的美学价值

(一)装饰中的教育观

陕北装饰纹样题材多样,除了美化的作用外,有的装饰纹样还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一般体现在匾额、对联、碑文等文字装饰中,不但富有哲理性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有显要门第荣耀的,如“大夫第”、“骑尉第”、“进士”、“武魁”等;有警示和鼓励后人发奋图强的,如“诗书门第”、“忠孝传家”等;也有追求吉祥美满的,如“福禄寿”、“清雅闲居”、“树德务滋”等。

也有人将这种观念寄予装饰纹样中,比如“喜报三元”是长辈对晚辈的期盼,希望子孙能够考取功名、光宗耀祖;“金猴立顶”寓意人们希望子子孙孙能够加官进爵、代代封侯;还有旭日东升、五子登科等纹样都是用来鼓励和督促子孙发奋图强的。这种隐藏在美观之下的教育,对人们的影响是很深远的,人们在这种无意识的空间氛围内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这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美学经验,也是陕北民居中特有的文化特点。

(二)装饰中的民俗观

陕北民居建筑装饰元素不仅反映出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还体现出陕北人民的民俗观念。陕北人的民俗观具有传统性和原始性,人们借用装饰纹样题材,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段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由于古时陕北的生产力低下、人口稀少,人们就期望家族能够人丁兴旺,香火不断。在窑洞装饰纹样中就能够看出人们这种强烈的生育观,比如窑洞门窗窗棂上的纹样“枪头梅花格”,其中枪头代表男人,梅花代表女人,寓意人们阴阳调和、子孙繁盛的观念;“蛇盘兔”原是陕北剪纸中常用的图案,也有人将其雕刻在建筑中,蛇与兔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人们用来表达多子多孙,多子多福的期盼;陕北墀头上多有雕刻“鼠食葡萄”的图案,鼠具有很强繁殖能力,在人们眼里代表子嗣兴旺,葡萄具有颗粒多的特点,寄予多产多子的吉祥寓意;还有石榴、莲生贵子等图案纹样来表达人们对家族兴旺的期盼。

在窑洞装饰纹样中,人们用耄耋遐寿、寿字体、八仙过海、天官赐福、凤凰戏牡丹、松鹿竹鹤等纹样来表达多福、多寿、多财的观念,其中“耄耋遐寿”由蝴蝶、猫、桃花三种元素组成,猫和蝶谐音“耄耋”,桃指寿桃,表示长寿延年的吉祥寓意;“天官赐福”多出现在墀头雕刻,人们将天官视为福神,表示受天福禄的美好愿望。陕北建筑装饰纹样中的“姜太公钓鱼”,表达了主人怀才隐居,期盼机会的到来,希望能够大展抱负的心态。装饰纹样中人们借用神话故事和名人故事来寄情意指,不但表达出主人的远大抱负和决心,还寄予着主人能够用之所学、精忠为国的美好向往。

(三)装饰中的宗教文化

陕北建筑装饰艺术不但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还体现了对神兽的崇拜之情。陕北地区宗教文化深厚,民居建筑装饰就受到明显的影响,如“卍”字纹,意为万事如意;“狮子”象征门第富贵,具有吉祥辟邪、多子多福之意;“大象”有太平盛世之意等。灵兽是人们寄予精神寄托所创造出来的吉祥纹样,因此人们将这种纹样应用在建筑装饰中来表达吉祥和辟邪之意,在陕北建筑装饰中凤凰、麒麟、龙、赑屃、螭吻、椒图等较为常见,其中“麒麟”表示祥瑞、“赑屃”表示长寿、“螭吻”表示辟邪灭火等。

三、总结

陕北民居建筑装饰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之一,有着独特的艺术和地域特色。文章从装饰纹样的多样性、教育性、民俗观等几个方面对陕北民居装饰艺术的美学价值进行分析和总结,使我们对陕北民居建筑装饰建立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价值评估体系,由此让我们对陕北民居建筑装饰以至于对全国的建筑装饰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张士闪.艺术民俗学.淄博:泰山出版社.2000

[2]楼庆西.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丁俊清.中国居住文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4]班昆.中国传统图案大观(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装饰现代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济源,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因济水所出得名,风景迷人,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神话传说的摇篮。作为道教宫观的阳台宫位于河南省济源市西部山区,其中的建筑构件多为明代艺术珍品,建筑装饰纹样内容丰富,造型别致,从构图、线条、雕刻手法等各方面都具有强烈的艺术美。

关键词:阳台宫;装饰纹样;艺术风格

有着“王者之山”之称的王屋山是一处以道教文化为特色的道教圣地,修建于唐开元十五年的阳台宫是王屋山道教三宫之一,位于王屋山华盖峰南麓,全称大阳台万寿宫,宫内布局严谨,南北高低错落着大罗三清殿、玉皇阁、长生殿(遗址),西边有道院,东边是廊坊,现存的大罗三清殿是目前河南省仅存的明代单檐歇山式木结构殿堂建筑,其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外雄内秀。

一 阳台宫建筑装饰纹样的内容

阳台宫内的建筑装饰纹样内容丰富,造型别致,手法生动,具有强烈的艺术美感。大多是以自然纹样为主,由象形图案组成,具象易懂、生动形象。

动物纹样:阳台宫内动物纹纹样的运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现实或想象中的动物形象为蓝本,运用写实手法真实再现动物形象,另一种是对具象动物形象进行加工概括、抽象变形,前者居多。

植物纹样:唐代国力强盛,文化繁荣,植物花卉纹样大量出现,在阳台宫建筑装饰纹样中占据了很大比例。植物纹样造型主要来源于大自然,或以简单的写实手法出现,或被进行了简化变形处理,或被和其他纹样揉捏综合到一起,题材主要有缠枝花、宝相花、莲花等,通过写实和抽象简化手法的运用,真实的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

人物纹样:阳台宫中的人物装饰纹样主要可以归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简笔画形式出现的白描式人物纹样,另一类则是生动再现人物原形象的写实式人物纹样,后者较前者大量出现,每个人物身后都有一则寓言故事,一个道理,涵义深刻,耐人寻味。

龙凤纹样: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皇权的代表,凤是吉祥如意的代表,从属于龙。阳台宫中出现的龙纹根据其形态可以分为很多种,行走的行龙,驾云的云龙,腾空的飞龙,盘蜷的团龙,呈正面头部的祥龙以及上升的龙、下降的龙,形态多变万化,龙纹样表现出繁复华丽,造型具有大气凝重的艺术特征。阳台宫中为数不多的几组凤纹可以按照其造型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简笔画型的凤纹装饰,另一类就是略显繁复的凤纹装饰。

景物纹样:阳台宫内的自然景物纹样常常用来做陪衬性纹样,主要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或自然场景,多数用来补充主题形象之间的空白。比如云纹,很少单独出现,多穿插于主题形象之间,主要是一种辅助装饰纹样,起到填充空白、平衡画面的作用。

二 阳台宫建筑装饰的形式特征

首先,构图上,阳台宫建筑装饰纹样的构成形式丰富多样。以动物为主题的画面构图多采用图与底的关系处理来表现主题,既富有变化,又统一在一个画面中,体现了装饰图案变化统一的构成法则。以人物为主题的画面构图多采用满版型的构图方式,把主题人物放置于画面中央,且人物篇幅都略大。以龙凤纹样为主题的画面多采用对称式的构图方式,两只龙或凤一般多为上下不规则对称,给人一种平稳的感觉,这种形式符合了图案构成中对称与均衡的形式美法则。

其次,造型上,阳台宫建筑装饰的造型多以写实为主。在写实的前提下,对人物、动植物等的形象进行提炼概括,准确表达事物形象。

再次,线条上,阳台宫建筑装饰多采用虚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于画面主题部分的刻画,线条都比较轻松流畅,雕刻的层次分明,有棱有角。

最后,雕刻手法上,阳台宫的建筑装饰手法主要采用浮雕的创作手法。阳台宫众多建筑装饰中,外形塑造采用了概念化和程式化的处理手法,创作过程中不完全刻画出细节而更注重整体意境的表达,注重刻画形象的整体气势。

三 阳台宫建筑装饰的艺术特征

首先,阳台宫建筑装饰纹样具有形象之美。阳台宫建筑装饰纹样的内容不仅仅有神话故事、寓言传说、民间风俗等情节性的场景描写,还包含了龙、凤等吉祥图案的刻画,亦有大量花、鸟纹样的选用,题材内容丰富,无论是从人物造型的刻画,还是从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内涵,都发扬了传统中华文化的美德。建筑装饰纹样所体现出来的,是明代比较成熟的纹样装饰风格和明代程式化的纹样创作手法,其中,以简笔画形式出现的人物植物以及龙凤造型,简单明了、生动形象。线条或粗狂或细腻,结构布局疏密得当,更好的表现了主题;虚实相间的手法运用和处理,都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当时人们对装饰的愿望和对得道成仙吉祥如意的美好向往;同时,也孕含着创作者精湛的技术和高超的艺术修养。

其次,阳台宫建筑装饰纹样具有装饰之美。阳台宫的建筑装饰纹样首先是为了装饰美化建筑主体而存在的,阳台宫的建筑装饰纹样具备了装饰美化物品的艺术特征和艺术属性。她的纹样布局、雕刻手法等都具有浓厚的装饰效果,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一座见证历史的道教道观,更是当时我国工艺美术发展的见证。其大多采用踢地浅浮雕的手法,生动写意而又简洁朴实,有着独特的装饰美。另一角度上看,阳台宫的建筑装饰纹样也因其大多雕刻在石柱上这一特殊载体而产生特有的凹凸不平的肌理效果,建筑装饰纹样的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了一种独特的装饰效果。

再次,阳台宫建筑装饰纹样具有意境之美。在阳台宫的建筑装饰纹样中,用仙鹤来代表长寿,用龙凤来代表统治者的威严和地位,用荷花来代表纯洁,用多种植物来寓意幸福美好,用道教典故来表达教义。阳台宫的建筑中除了以装饰作为主题以外,以孝道、爱国、友爱等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也大量出现,人们在修身养性,追求得道成仙的同时,没有忘记弘扬和继承民族传统美德,以寓言故事的形式告诫人们,要热爱祖国,孝敬长辈,兄弟团结。这些道理以艺术的形式出现在这里,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宋妍:《广告设计艺术》[M]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6.08

[2]宣淑君:《中国古代的原始广告》[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3.3

[3]植静:《论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彰显的文化意韵》[J] 广西轻工业 2007.8

建筑装饰现代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装饰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我国建筑装饰技术虽然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依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所以,工作人员要树立建筑装饰的理念,同时还要积极的研发新的、合理的装饰技术,使我国的建筑更加的美观,提高整个城市的美观度,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装饰理念;装饰技术;建筑

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建筑装饰的整体效果可以反映出人们的品味,为了营造良好舒适的生活氛围,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装饰。建筑装饰主要就是对建筑物的美化,其目的是使建筑物更加美观,而且还可以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人们通过对建筑物的合理规划,适当更改建筑物的格局,使建筑物更具空间感,使人们更加便利的在建筑中生活。

一、建筑装饰的理念

所谓建筑装饰的理念[1],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工作把建筑物改造成更加美观、精致,而且可以使建筑物更加的牢固,增加了安全保障,人们可以放心的居住或者办公。现代人普遍都具有建筑装饰理念,而且比较关注建筑装饰技术。

建筑装饰是按照人们的需求进行设计的。不同类型的建筑物,所使用的装饰方法也是不同的。比如,用于居住的建筑物一般是本着方便居民的原则,主要是通过变换空间格局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而且也会按照居民的喜好来适当的添加一些美观的东西;而用于办公的建筑物,一般比较简洁,而且空间模式比较固定,一般不会做大的改动。像教堂、寺庙这种比较神圣的地方,建筑装饰的规模就比较庞大,而且会根据宗教文化,添加一些宣扬本教特色,比如壁画。通过匠人们的精心雕刻,呈现出一种震撼人们心灵的效果,置身于教堂或者寺庙中时,人们的心灵似乎经过了洗涤。

建筑装饰可以使建筑物与周围的环境更好的融合在一起,而且可以增加建筑物的美观度,给人们以视觉上的享受。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想,所以建筑装饰理念也是大相径庭的,根据人们的喜好可以分为实用型、夸张性、活泼型、沉郁型等等,不过风格迥异的建筑装饰理念使建筑类型更加的多元化,很大程度的减免了人们的审美疲劳问题。

二、建筑的装饰技术

建筑装饰主要是为了使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不被破坏,保护建筑物的物理性能,此外还起到美化建筑物的功能[2],给人以美好的视觉享受,所以,建筑装饰技术比较重要,应该被重视。高超的装饰技术可以使建筑物的空间格局更加合理,而且能够巧妙地与周边环境融合在一起,增加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美观度,使人们放心的在建筑物中居住或者办公。提高建筑装饰技术的水平,可以根据人们的要求,快速的制定出合理的、科学的设计方案,增加建筑装饰的可行性。现阶段,我国的科学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技术人员可以在建筑装饰技术中融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可以应用科学的装饰设备,这样既能保证建筑物的质量,还可以加快建筑装饰的进程,从而缩短建筑装饰的工期,使人们早日入住安全、美观的建筑物。目前,建筑装饰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变成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三、建筑装饰工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建筑装饰是在建筑物竣工的基础上进行装饰工作的,所以,工作量相对较小,但是也不容忽视。现代建筑物一般是规模化建设的,所以空间格局大抵相同。但是,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在建筑装饰中经常出现改造建筑物空间格局的状况。改造建筑物的空间格局,首先要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因为现代的房屋都是连在一起的,一间房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所以,人们必须请专业的、值得信任的建筑装饰公司来进行建筑装饰工作。其次,建筑装饰的技术人员要综合建筑物的實际情况和居民的意见设计出合理的装饰方案,而且居民要求不当的地方要及时的进行协商工作,不能盲目的按照居民的要求对建筑物进行改造工作。此外,建筑装饰的施工材料必须严格按照建筑的规格进行采购,要是装饰材料与建筑材料规格一致,这样才不会出现建筑物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而且,要使用健康的装饰材料,切实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由于传统建筑装饰技术,致使建筑装饰工作的周期较长,甚至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这些现象都必须得到解决,这样建筑装饰行业才能够快速的成长起来。

四、加强对建筑装饰质量的控制管理

(一)对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

工程造价在很多行业都应得到重视。因为对工程造价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进程和经济效益[3],同样,建筑装饰工程中也应加强对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工作。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管理工作,其实就是先估算出工程的成本,然后把工程的实际成本控制在估算的范围内。而要有效的节约工程成本,则要做好对施工材料的采购和管理工作,而且要做好对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工作,督促技术人员快速的进行装饰工作,而且要对建筑装饰的施工质量严格把关,切实保证建筑装饰工程的质量,使建筑装饰的效果达到人们的要求。此外,还要使工程的每一笔开支都有据可依,避免出现资金无故丢失的现象,降低工程的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收益。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管理,能够保证建筑装饰工程顺利地进行,也可以促进我国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

(二)控制建筑装饰的质量

建筑装饰工作由于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所以工序繁多,而且比较复杂。控制建筑装饰的质量,通常是通过控制施工工艺、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技术来实现的。当前,我国的建筑装饰技术还不是很完善,因此建筑装饰的质量和效率都不是很高,建筑装饰行业可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方法,然后综合我国建筑的特点来提高建筑装饰的质量,使建筑装饰工作更加顺利地进行。另外,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建筑物的质量规格来采购建筑装饰材料,这样才不会使建筑物出现质量问题,充分发挥其物理性能。在工作人员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每一处都是按照设计方案和工程的标准进行的,如果出现质量问题,一定要及时的修复,确保人们在建筑物中居住或者办公时的生命安全。

(三)控制工程变更

建筑装饰的施工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影响建筑装饰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在进行建筑装饰工作前,工作人员要全面考虑环境、防火、防盗以及有害气体等方面的问题,然后制定出相关的解决措施,而且要控制好工程变更。比如:替换施工材料时,一定要选择与原来材料相同规格的材料,维持建筑装饰的连贯性,确保建筑装饰的整体性。使建筑装饰的效果符合人们的要求。

结 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装饰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阶段,人们的审美水平越来越高,所以,建筑装饰行业应该不断地提升建筑装饰的设计水平和装饰技术,在保证建筑物质量的同时保证建筑物的美观度,满足人们的要求。而且要慎重的选择装饰材料,根据建筑物的规格选择适合的施工材料,使装饰材料和建筑物的材料一致,避免建筑物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最大化的提高建筑装饰的质量,从而使建筑装饰行业可以健康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胡绍章.建筑装饰新技术新工艺及施工探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8:273-275.

[2]杨柳君.浅谈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理念及质量保障策略[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8:168-170.

[3]王俊啸.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理念及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7:261-265.

建筑装饰现代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秦汉时期室内界面装饰,是中国传统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室内装饰技法和内容题材上具有独特性,形成了自己的特有语言符号。本章分别以这时期地面、墙面、顶面和门窗作为研究对象,对它们的装饰特征进行阐述,同时对当代社会研究秦汉时期室内装饰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秦汉;室内界面;装饰艺术

秦汉时期是我国早期封建社会,特定的社会历史形态深深影响了人们的艺术活动。当时最大的营造特征之一是表现在建筑方面:即木结构建筑体系开始建立并继续发展探索。[1]建筑的发展直接影响了室内空间营造,室内界面装饰是作为建筑联系最紧密的一部分,也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本章就是针对这时期的室内界面装饰做简单的分析。

1 秦汉时期室内界面装饰的概述

研究秦汉的室内应从两个不同功能的空间入手:一是人们居住建筑内部空间,另一个是人死后安放的墓室空间。由于秦汉时期距今以久远,保存下来的建筑几乎没有,现只能从相关文献和图案描述获得室内营造资料。墓室完全是按照人们生前的生活方式营造的,由于墓室空间长埋地下,破坏小,所以研究墓室空间对研究这一时期的室内有一定参考价值。秦汉时期室内界面装饰处理的主要思想是:“屋不呈材,墙不露形。”[3],这种思想的原因是出于两个方面考虑的:一是建筑构件以及界面保护功能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当时审美的需要。室内界面装饰的重点是放在了地面、墙面、顶棚上。涂绘、雕刻、织物是这一时期室内营造的主要装饰手段,其中雕刻技术最为突出,例如秦汉的墓室空间的画像石、画像砖、以及宫室建筑普遍使用了木雕、玉雕及石雕的装饰手法。

2 室内界面装饰分析

(1)地面装饰。这一时期地面装饰处理方式分为两种:铺砖和施色。秦汉时期建筑是建在夯土之上,室内地面为夯实的泥土,地面并不能做到很平整。宫殿、官府、庙宇等一些重要的机构为了地面达到平整、美化的效果,对地面进行了处理。这样做一方面使地面防潮耐磨,另一方面很好地达到了装饰美化的效果。当时普遍流行的普室内的地砖类型分为两种:一是方砖,另一种是条砖。方砖一般上面雕刻纹样,既可以起到装饰美化作用,又起到防滑的功能。方砖的正面常模印的细密的纹样,多为抽象的几何纹样。回纹、菱纹、平行纹、四瓣纹等。构图繁缛,大面积的重复铺在地面上,装饰效果强烈。[2]秦代时期铺砌地砖的方法比较单一,一般采用横竖通缝铺贴,到了汉代装饰方法多了起来,采用横排错缝的铺法,这样更加砖与砖连接更加牢固,且装饰效果也丰富。汉代还出现了一种形制与方砖类似的画像砖,多运用墓室中。其特征是正面雕刻凸起的浅浮雕,每一个砖上图案是不一样的,但装饰的题材大体相同,概括为有三类:第一,以社会现实生活为题材,反映当时的社会风尚。第二,以宣扬忠孝节义等伦理道德为题材的儒家伦理起着规范人们思想和行动的重要政治功用,深得统治阶级的宣扬和提倡;第三,神怪题材。秦汉人崇神仙、好方术、迷诚纬、求厚葬,其意识形态中包含着十分强烈的浪漫和幻想的成分,所以这类神怪题材也占有一定比重。[3]施色装饰是原夯土地面用黄土找平之后,再用细泥与河沙混合,抹在地面做面层,最后再涂抹一层有色矿物材料,工艺较为简单,但装饰效果明显。据西汉宫王莽辟雍遗址发掘报告中,提到其地面的做法“前堂为方砖铺饰地面,后室为谨涂地面,并饰以鲜艳的朱红色。”根据当时社会礼制,视红色为皇族权贵的象征。用红色进行装饰,显得隆重和气派。

(2)墙面的装饰处理。“白墙朱柱”,是这一时期室内环境空间的基本色调。墙壁的装饰较为简洁,多采用在细泥抹面的基础上涂抹白灰或白土粉的方式。基本上做到了:“墙不露形”的设计思想。秦汉时期对室内墙面装饰除上述一般性抹白外,对一些等级较高的建筑空间界面还采用重点装饰美化处理,其方法有壁画和雕刻。壁画是秦汉时期主要建筑室内墙面装饰的重点,也是营造室内空间意境的主要手段之一。这一时期室内壁画装饰的题材延续了先秦的题材,宗教画和人物肖像画。秦汉时期的室内壁画可以在墓室墙面装饰中证实到,这一时期出土的墓室多有壁画装饰。秦汉时期对于墙面的处理,还出现了使用条砖。秦始皇1号兵马俑中就出现了砖墙,但是为垂直通缝且无粘合剂,效果显得比较原始单一。到了汉代开始得到了全面的改进:内外砖相互联系,上下砖相互错缝,转交之处相互拉结,就加强了砖墙的整体性。[2]砖与砖的组合形成了几何纹样这种处理手法起到了很好的装饰效果。雕刻装饰手法是以建筑构件为载体,或以刀代笔,刻画图像。画像石上的纹样主要用木模压印然后经火烧制成,也有的是在其上面刻出纹饰。画面的表现形式有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画像砖、石上面还有彩色颜色。只不过现在发掘的画像石由于年代久远,颜色已不存在了。

(3)门窗的装饰。秦汉时期的建筑已较为完善,门窗的艺术装饰手法有呈现自己的特色。门多是版门,有双扇和单扇、还出现了带滚轮的滑动推拉门。[2]关于窗的形制以长方形为多,也有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秦汉时期的窗户功能比较单一,只是为了通风作用,当时还没发明糊纸窗,冬天只能御寒只能堵塞其他物品于窗户。普通的窗户多为直棂造型,讲究的窗户以斜方格贯穿小圆环的造型为最多。直棂、横棂、网纹、琐纹窗、十字交叉等也是常见的样式。这一时期的窗户装饰纹样已经具备了高度抽象装饰能力,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装饰语言。门窗的材质以木为主,墓室的门窗以石材居多。宫殿、官署及大宅第的门用双扇木制版门。宫殿建筑的门窗常用雕刻或图绘连琐纹饰,然后涂以青色。《后汉书·梁冀传》描述到:“冀乃大起第宅……壁柱雕镂。加以铜漆,窗腑皆有绮疏青琐。”

(4)顶面的装饰。秦汉时期室内装饰营造对顶部的处理有三种方式:1)彻上明造,2)张设承尘于房屋木结构之上,3)顶部施以藻井。[3]唐代以前顶棚是不做吊顶的,因为木结构建筑还是在一个探索过程中,并没达到最终的完善效果。这时顶棚的木结构装饰手法沿承地面、墙面的装饰手法:雕刻和髹漆彩绘。第二种装饰手法是设承尘。梁思成先生说过:承尘实为吊顶的最原始的形态方法。即用布、织物悬于顶棚木结构上。这种方法,第一可以起到美化顶棚空间造型的效果,是顶棚赋予另一视觉空间,还通过不同材质的对比,起到装饰效果。现代室内空间顶棚还常会借鉴这种装饰造型手法。承尘还有另一种实用功能是防屋顶灰层。关于藻井的运用,一般是运用在宫殿室内空间上部。多运用彩绘图案的装饰手法,其装饰题材多以水生植物为主,其意为厌压火祥,喻有防火灾的祈求。

3 总结

秦汉时期室内界面艺术装饰手法独特,总体特点表现为古朴大方、色彩强烈、多神话题材的特征。秦汉时期界面装饰纹样上多表现为“气运”,秦代的卷云纹、汉代的云气纹,这与当时人们信奉道家有着直接渊源。通过构图,使装饰图案内容充满流动的“气运”,画面生动富有韵味。

在装饰色彩上,秦代时期多以红黑搭配为主。以黑为低,用红色或赭石二色绘图。到了汉代用色比秦代丰富多了,如绿色、蓝色、粉绿色都出现了,装饰的技法也多样化了。

参考文献:

[1]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09).

[2] 孙机.汉代物质文化文化资料图说[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09).

[3] 翟睿.中国秦汉时期室内空间营造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05).

建筑装饰现代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中国传统建筑元素是一种经历历史与人文变迁的沉淀,是长久以来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经过时代更替后留下的精华部分,与时下最具潮流的建筑相比,依旧毫不逊色。近年来,国内很多城市对旧城、旧街区进行改造,这些改造都是运用现代建筑手法让旧建筑重新焕发传统文化的光芒。

关键词:传统建筑元素;现代建筑设计;应用;传承

引言

随着建筑装饰艺术设计的不断发展,设计理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全盘西方化到现在更加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这充分反映出随着我国教育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为了更好地探讨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需要首先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内容进行分析。

1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价值

1.1拓展现代建筑设计的理念及方式

现代建筑设计的本质,就是将设计人员脑海中的想象变成现实,足见设计者对于现代建筑设计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自然也成为了判断建筑设计优劣的重要标准。不管是设计者的思想变化,还是对建筑元素的应用,都是出于变化之中的,需要结合建筑设计实际需要实时进行调整和补充。传统建筑元素,不单纯是设计中的点缀,也是对民族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风情都是共存的,在不同文化熏陶下所呈现出的文化元素也是各有春秋。这些多种多样的传统建筑元素,不仅拓宽了现代建筑设计的设计思路,推进了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及方式的创新,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也为现代建筑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及文化价值。

1.2丰富了现代建筑中的设计元素

我国拥有漫长的历史,在千年的发展中出现了多样化的传统文化元素。通过在现代装饰设计中运用这些传统元素的方式,设计者不但可以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还可以进一步丰富装饰设计的多样性,以实现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此外,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大部分发源自民众的日常生活,因此能够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风格不但可以让人们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满足人们在当前时代下对于审美体验的追求,促进现代建筑装饰设计实现更进一步的发展。

1.3增强现代建筑设计的文化底蕴

对一个建设设计方案的审视,最为直接的就是看设计形式和设计内涵是否保持协调一致。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往往通过外部设计形式来表现建筑背后所蕴含的设计内核。设计理念对设计方案价值及内涵具有重要影响,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将传统建筑元素融合到建筑设计之中,无形之中增强了现代建筑设计的文化底蕴,使得现代建筑更具时代张力以及形象表现力。特别是,我国很多现代建筑设计受到了西建筑设计理念的影响,将传统建筑原色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之中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提升了现代建筑的文化价值。

2现代建筑中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与传承

2.1建筑构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传承

传统建筑构件包括斗拱、基座、门窗等组成建筑的各个部件,而传统建筑元素在建筑构件方面的应用于传承,就是对传统建筑构件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应用。最具代表的建筑就是上海世博会中的中国馆,中国馆的设计主题是东方之冠,其设计灵感就来源于传统建筑元素的斗拱,一层层向外挑出,规范整齐,确是大有乾坤。从上面俯瞰中国馆,还会发现中国馆的上部设计也具有巧妙之处,网格架构,经纬分明,其设计灵感则来源于古建筑设计常用的九宫格结构,中国馆整体设计所表现出的正是中国民族文化中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将独具中化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国美展现的淋漓尽致,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间的碰撞,向世人展现独树一帜的中化民族之美,中国馆也是现代建筑设计对传统建筑元素应用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设计案例。

2.2传统图案及文字元素的运用

我国传统文化富含不同类型的元素,包括民族风俗、地域文化、传统图形等。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中,图像的使用不可忽视,充分利用图腾元素能够传递出深意。有些传统图形发展至今,其寓意发生变化。在景观建筑设计过程中对其加以利用,可以展现浓厚的文化氛围。运用传统图案应从设计的实际需要出发,切不可墨守成规,应根据实际需求予以适当创新。从目前的建筑景观设计来看,汉字元素的应用较为普遍。汉字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出现在商代,随着朝代的变迁,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可以说,汉字在传统文化中是极具代表性的。现代设计师对甲骨文的喜好程度较高,在设计中经常运用。例如,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选择的就是“斗冠”造型,红色带来明显的视觉冲击力,其外墙装饰十分富有特色,对“叠篆”的充分运用使建筑呈现出浓郁的东方韵味。该建筑设计将传统文化元素予以有效融合,堪称传统文化元素应用的典范。

2.3积极借助传统元素来营造各种不同的意境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提升,对于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这就使人们更加注重建筑装饰的意境,为了体现不同建筑物的特点,在进行建筑装饰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建筑物的用途,积极应用传统元素来做好意境的营造,例如在对茶馆进行现代建筑装饰设计的过程中,就要结合人们对品茶的意境追求来积极应用传统元素,品茶是一项非常高雅的活动,与喝酒有很大不同,品茶过程人们需要的是安静的氛围,所以在建筑装饰的色彩上不能过于鲜艳,大多都会选择非常古朴的色彩,秦砖汉瓦或传统的木质结构都是十分适宜的,同时室内的各种装饰物都要体现出古典文化的特点,积极应用传统文化中雕梁画柱等文化元素,也要将传统文化中绘画、书法、艺术等内容积极应用,搭配各种绿色盆景来营造出一种非常适宜品茶的氛围,人们在进入茶馆之后,立刻就会融入到品茶的意境中,借助茶汤淡淡的清香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对于缓解人们的压力和调节情绪能发挥出非常积极的作用。

2.4空间布局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于传承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可以学习传统建筑的空间布局,将庭院与现代建筑融合在以此,室外环境与室内环境几何在一起,建筑不再是冰冷的砖瓦,而是有温度的、有情感的寄托。苏州博物馆其设计所采用的是分散式布局,主要是由六个大小不同的庭院内外串联在一起,室内与室外空间不再独立存在,而是相互渗透联系,形成完整的情境空间。苏州博物馆的主庭院是一座山水园,其设计灵感是来源于古典园林,所以在山水园中处处可以体会到古典园林的魅力,铺满鹅卵石的池塘,小巧别致的假山、八角凉亭、婆娑的竹林等构成了整体的山水园,仿佛一幅生动的水墨画,一石一草,都是风景,建筑美、艺术美、文化美、传统没交相融合,展现出来的建筑特色让人眼前一亮。

结束语

传统建筑元素是以建筑为载体的文化体现,是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渗透的重要形式之一,现代建筑设计是西方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融合后的产物,随着西方建筑文化影响的日益加深,傳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针对这一问题,应发挥传统建筑文化的包容性,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空间布局、结构设计、材料选择、装饰手法等方面增加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如此,不仅能突出传统建筑文化的历史底蕴,同时也能增强时代感,以满足新时期人们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多元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恺.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居舍,2020(20):97-98.

[2]郑俊贤.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明日风尚,2019(05).

(朗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0)

建筑装饰现代艺术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纵观中西方艺术史,对于工匠与艺术家的评判标准有多种,这里对于工匠与艺术家的划分是根据其所从事的具体专业来划分的,工匠追求技术层面上的活动,而艺术家则在勇于创新及追求个性方面有所成就。但,二者之间毫无高低贵贱之分,这个世界,既需要发挥“工匠精神”,又要“艺术家精神”,二者相辅相成组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但在历史上这种偏见确实存在,而且源远流长。下文以中国宋元时代以及对应的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工匠与艺术家为例,去探讨二者之间在中西方存在的差异性。

关键词:工匠;艺术家;技艺;西方;中国

对于“工匠”一词《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有工艺专长的匠人”,也就是“手工艺人”,这其中包括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农林牧鱼水利业生产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等。而“艺术家”解释为“进行艺术作品的创造活动的人”, 通常指在诸如绘画、表演、写作、摄影、雕塑、书法、音乐及舞蹈等艺术领域有比较高的成就,从而具备一定美学素养的人。他们是一个源于自然,发于心灵的艺术作品创作者。从解释上看,二者看似毫无关联,但事实上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都经历了从工匠到艺术家的转变过程,没有一个艺术家不是从匠人做起的。所以在西方,工匠与艺术家的社会地位几乎是同等重要的。但是历史上中国的工匠却不被人认可,仅仅是作为一件光鲜亮丽的外衣为艺术家所服务的。就像中国敦煌莫高窟的辉煌,本是敦煌工匠的忘我,使自身撇开了阴森的人性,才使创作更接近于开放的神性。如此伟大的作品已无法用是“艺术家的创作”还是“工匠的制作”来定义。

一、历史上工匠与艺术家的社会地位

我们一定想象的到,在彩陶时期生活的手工艺人们在其社会群中的地位可能不会太低,因为他们肩负着满足社会人员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双重责任,他们既是生活资料的创造者,也是精神理念的传播者。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工匠们成了地位卑微的符号,“君子不器”与“圣人造物”这样的观念则将工匠们的智慧与才能变成了一件绚丽的外衣批到了“圣人”的身上。中国的工艺匠师们一直忍辱负重地为“圣人”;的外衣添光加彩,就这样持续了数千年。宋元时期的工艺家们也难逃相同的命运。相比较西方工艺家们的情况或许要好一些,在古希腊盛期,那些有着艺术才华的匠师们与那些纯粹的艺术家在社会地位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有那些有技无艺的手工艺人才不被人重视。但是从希腊瓶画艺术衰落的因素中,也不难看出工艺家地位日趋卑下的态势。也就是说,当更具欣赏性的美术形式(如湿壁画等)逐渐从设计艺术中分离出来后,西方的工艺家们进而转变到了艺术家的行列,完成了这一蜕变。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一个事实,即继续勤勤恳恳地从事工艺造物的人成了缺乏远见卓识、丰富情感的艺术才华者。因此,设计艺术(尤其是装饰艺术)也往往是跟随着纯美术的步伐亦步亦趋。

二、中国宋元时期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工匠与艺术家的比较

在中世纪万物归一的宗教精神统治之下,一切精神和物质的创造都在“神”的控制之下,因此工艺家们的地位不太高但也不至于卑下。然而到了文艺复兴时代,第一,注重人性的解放使主要体现人的精神因素的纯美术的创造焕发光彩,工艺家只是一个手艺人而已,其地位也日显卑微起来。尽管如此,西方的工艺家们也不像中国那样的情形——所有的手工艺人都没有社会地位。相反,在西方有的手工艺行业还备受青睐,如金工行业便是突出的一种。然而,当我们进一步究其原因的时候就会发现,这种受到人们青睐的手工艺行业往往与纯美术之间有着种种内在的联系,甚至是跨向纯艺术家行列的有效途径。我们有足够的事例证明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艺术家都是从工艺起步的,如著名的吉贝尔蒂、波提切尔以及韦罗基奥等便是典型,最终实现了向优秀艺术家的跨越。第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以教皇为代表的宗教机构和宫廷贵族为工匠们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他们逐渐不满于工作的现状,对固有的单一乏味的创作模式开始感到厌烦,希望用新的创作方法突破常规。经过了大量的努力与探索,加之人文主义理念的引导,工匠们开始在各种艺术形式比如绘画中表达理想,创造个性,向艺术家进行蜕变。

现在可以看看梵高这位在世时穷困潦倒的艺术家对技艺的看法:“平衡赤、蓝、黄、橙、紫、绿世间费神的事情。这活儿需要大量工作的冷静分析,这时候一个人是殚精竭虑的,就像一个演员在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上那样,这时他得在半小时之内一下子想到千百种不同的东西。”“……不要认为我愿意故意拼命工作,使自己进入一个发狂的状态。相反请记住,我被一个复杂的演算所吸引,演算导致了一幅快速挥就的画作的迅速产生,不过,这都是事先经过精心的计算的,所以,如果他们告诉你这幅作品画的太快了,你可以回答,是他们看得太快了。”这种计算是什么?梵高令人信服地称为费神工作的平衡活动又是什么?美学的费解之处恰恰在于我们不能像运用精确的公式来表达科学问题或竞赛规则那样表示美学,在当时写实性绘画为主流的背景下,梵高努力地训练他的技巧,以表达他所感受到的真实。这样的工作所要解决的问题,与工匠实在是相同的。是的,就连我们认为是偏执疯狂的梵高,也可以不回避技巧的学习与训练,甚至这成为他所苦苦探索的一课。这就体现了技巧对于艺术家的重要性。

而中国古代的手工艺家们则很少像西方那样是为了成为一位出色的艺术家而以工艺作为跳板,统治者重“艺”轻“技”的观念决定了他们只能勤勤恳恳地工作在本行业之中,去適应使用者的审美趣味,进行实用美术的设计与制作,而不是企图通过把自己的情感寄予作品之中与当时的艺术家一争高下。在这样的前提下,虽然当时院体画和文人画中的某些形式和内容也会影响到工匠们的创作,文人士大夫和统治者的某些观念也或多或少地会渗透到他们的作品中,但这种影响对于工艺家们来说,最终也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装饰的内容。

三、中西方工匠与艺术家社会地位的原因分析

中西方对“技”与“艺”认识的不同造成了工匠与艺术家社会地位的差异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中国自先秦以来,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反映出重“艺”轻“技”的倾向,即便是一个技艺精湛的画家也是羞于谈技的,艺高意味着“道”深,尽管我们都明白技是通向“道”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很难找出几位画家去从事工艺美术的设计和制作的记录。这与中国的师徒传授制度和“匠文化”有关。所有的学徒都是在师傅的指导与训练下小心翼翼按图索骥、照章办事,加上古代中国社会固有的封建性和保守性思想,禁锢了很多学习青年的思想和天性,就像流水把有棱有角各不相同的石块都打磨成了圆的一样,从而导致了千篇一律的重复,因此就形成了中国古代的“匠文化”,也造成了普遍的“匠人心态”。

西方则有所不同,自古希腊以来,西方人就把“技”与“艺”看得同样的重要,所以一些优秀的工匠也可以是一个优秀的画家和雕刻家(艺术家),甚至用“Art”一个单词来表达艺术与技术。因此,在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许多如上所述的由工艺起步的艺术大家,更确切地说,许多艺术家是集多才多艺于一身的全才,他们往往既是工艺设计家,又是画家,雕刻家和建筑师等,譬如前面提到的著名金工大师韦罗基奥既是一个金匠、透视大师、雕刻家,又是画家和音乐家。其他像阿尔布雷希特·丢勒、小霍尔拜因、吉乌利奥·罗马诺以及啰嗦等我们所熟知的艺术大师都曾经为金属制品提供过设计稿,达·芬奇所绘制的图案精确严密、一丝不苟,让人无法想象这样一位绘画巨匠也乐意耗费如此之大的工夫来绘制装饰纹样。不管是工匠还是艺术家,都在各自的职位里发挥着应有的作用,作为一位艺术家,“工匠精神”也要提上日程,同样,匠人时时刻刻也要拥有创新的勇气以及对梦想的追求。

可以说正是基于上述诸原因,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工艺家们也尽量地向纯美术家靠拢,在设计中追求着个性的创作与情感的表达。虽然作为实用美术的装饰有着区别于纯美术的特殊性,在形式的处理上可以不受自然形态的制约,却又必须与被装饰物相适应,但只要有可能,工艺家们便会借用纯美术中的形式和内容并表现到设计之中,创造出具有纯美术与设计艺术审美倾向的一致性。

四、结 语

西方的艺术家发挥出的“艺术家精神”是与“工匠精神”契合的。手工艺人与艺术家的社会地位是相当的,其中,大部分的艺术家都是由适应当时物质需要以及精神需要的手工匠人所发展而来的,他们用丰厚的技巧作为基奠,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对艺术发展的变革产生了新的贡献。也只有这样文化艺术的百花园地才会发展,一个民族才会进步。中国历史上“重艺轻技”的思想造成了手工艺人的社会地位卑微,甚至没有任何社会地位,总是受到固定模式的禁锢和他人的摆布。手工艺人本身没有什么不好,可怕的是没有创新的勇氣以及追逐梦想的权力。要想练成一个优秀的工匠实属不易,需要扎扎实实、勤勤恳恳练好基本功并达到技艺的纯熟,积累丰富的经验,满足世俗化的物质需求和大众平民的精神需求。所以工匠与艺术家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大师是辉煌的里程碑,匠人是可贵的铺路石。世界是五光十色的,需要大师也需要匠人,正如需要将军也需要士兵。”

参考文献:

[1] 张媛媛.当代中国艺术家与工匠的割裂与传承[J].杭州:现代装饰理论,2012

[2] 倪健林.中西设计艺术比较[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3] 王雁翔.“工匠”与“艺术家”辨析[J].艺术科技,2014.

[4] 梁衡.匠人与大师[J].当代贵州,2006.

[责任编辑:艾涓]

上一篇:商用建筑信息应用论文范文下一篇:基建工程技术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