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护理人员内科护理论文范文

2023-10-12

提升护理人员内科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

护理工作的服务对象是病人, 人是包括生理、心理、社会与文化和精神各层面的综合体, 整体护理应是包括对病人的生理、心里以及社会、文化及精神层面的全方位、系统化的护理, 整体护理是一种现代护理观, 是一种护理理念, 是护理科学关于关注人的理念和关于护理的理念两个方面的结合。这与传统意义上的功能护理工作打针、量体温、换药、量血压、记录病人情况等以医护人员为主的传统护理理念有着本质的区别, 传统护理的理念是就病论病, 只见疾病不见人, 所以忽视了病人是特殊的人, 一切以医护人员治病为核心, 主动权在医院, 病人缺少归属感, 所以恐惧、疑虑、焦躁等不和谐因素随处可见, 对治病与恢复健康不利。现代护理也就是整体护理观念是以人为本, 注重人的存在, 所以在心理、生理、社会、文化等方面护理人员要对病人进行全方位沟通与交流, 形成系统化的护理工作体系, 让病人消除疑虑与恐惧, 配合治疗,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这种护理方向的改革对医疗机构与护理人员的观念、行为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必须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素质, 才能适应现代护理工作的需要。

1 以人为本, 是实现护理观念转变的基础

整体护理表现在护理工作中就是对患者全方位的关注。护理目标是满足病人需要为病人解决问题。整体护理对护患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人为本是整体护理工作的核心, 所以, 护理人员要转变观念, 从过去只注意病人的疾病护理转向对人的关注, 护理人员应深刻理解整体护理的内涵, 要正确掌握和运用护理程序, 准确发现和评估病人病情与护理状况, 要求护理人员在对病人护理的过程中, 不仅仅是量量体温、观察观察病情、打打针等传统的护理工作那么简单, 而是注重病人的情绪、想法和感受, 调动病人主观能动性, 使病人主动参与配合护理活动, 从而提供确切可行的护理与服务。根据疾病本身特点和患者个体差异因人施护、因病施护、因需施护。切实落实基础护理, 重点加强专科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动态发展, 提高护理记录质量, 有效开展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满足病人的护理需求, 使护理工作全面、主动、到位。

2 良好的职业道德, 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前提

有病三分治疗七分护理, 护理人员的工作在疾病治疗过程与患者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而护理人员的职业操守显得尤为重要, 培育护理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新时期做好整体护理工作的前提, 严格要求自己是一个具有优秀职业道德品质的护士人员的重要特征。

护理人员要以南丁格尔为楷模, 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爱岗敬业, 无私奉献, 树立救死扶伤、病人至上、热情服务、勤勉敬业的职业风尚, 把爱心和关怀奉献给患者,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在患者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 真正把工作的热情与娴熟的护理技术结合起来, 适应整体护理工作的需要。

护理人员应经常学习有关的法规、制度和先进的护理质量规范, 不断地提升护理质量的规范标准, 在工作中, 时时严于律己, 自觉地运用各种制度约束自己的言行, 确保护理质量。慎独是加强护士职业道德修养的优良传统方法, 也是现代护理人员应具有的品德, 护理人员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 仍能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 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去行事, 不做任何对病人不道德的事情。慎独, 既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 又是一种很高的道德境界。慎独的最基本特征是以高度自觉性为前提, 要求护士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的环境下, 也能够严格按照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行事, 自觉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服务于患者。

职业道德修养对护理人员来讲是无止境的, 可以说生命不息, 道德修养不止。护理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 在于把职业道德原则和职业道德规范逐步地转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品质, 从而将职业实践中对职业道德的意识情感和信念上升为护士职业道德习惯, 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3 尊重患者的权益, 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

和谐医患关系, 才能使患者在医院治疗过程中感到轻松、愉快, 是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在护理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而医护人员尊重病人的权利、意愿, 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要尊重病人的知情权, 如病人的诊断、治疗、护理等情况一定要充分说明, 必要时可重复说明, 让病人了解知情, 心中有数;尊重病人的消费同意权。医护人员首先要考虑病人对消费的承受能力, 在必要使用价高的药品及昂贵的检查时, 要向病人及家属讲明其必要性, 要征得病人的同意并签字。护理人员在发用药物或陪同病人检查前, 病人如有异议应及时向医生反馈解决, 要让病人明明白白地自愿消费;要尊重病人的隐私权。对有隐私的病人, 护理人员不应歧视病人, 注意该保密的不要张扬泄密, 保密性治疗须考虑病人的承受能力, 可逐步稳妥地向病人讲明病情或只告诉家属, 以减轻病人的精神压力, 可让病人及家属在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选择放弃或接受治疗。

4 注重知识学习, 是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保证

护理人员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是整体护理工作的基础。临床上每位护理人员要想真正做好整体护理工作, 必须全面的掌握医学、护理学、人文学和社会学等知识, 才能更快更好更全面地为患者健康服务。因此, 临床护士要加强继续教育, 积极参加护理专科、本科的自考和函大教育, 培养良好的兴趣和爱好, 多阅读一些护理杂志, 了解护理领域新动态、新信息, 掌握护理新知识、新技术, 培养和提高护理研究和实践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

4.1 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必备条件, 是护理人员职业素质的基础。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转变, 对护士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切实做好护理工作就应充分重视护士心理素质的培养, 提高职业素质。要善于通过自己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内心情感鼓舞病人以增进护患之间的情感交流, 取得病人主动积极的配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不能用个人的情绪起伏波动而影响对病人的态度。应始终保持情绪稳定, 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不急不躁, 正规操作。

4.2 掌握过硬的护理业务技能

过硬的护理业务技能是做好护理工作的硬件, 护理人员应利用一切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如通过外出学习、自学考试、论文交流等途径。努力掌握运用各科新业务、新技术的精湛技能, 以取得病人的信任。

4.3 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要善于从病人的语言、行为来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发现病人的异常情况要针对性做好工作, 并及时向医生反映情况, 采取有力措施, 防止意外。敏锐的观察力不是生而有之, 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护理人员要在日常的护理中, 努力培养自己的敏锐的观察力。要善于观察和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 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 观察病人的心理活动及身心两方面的动态变化, 解除病人的心理压力并满足病人生理、生活上的合理需要。

4.4 提高与病人沟通能力

护患双方融洽的沟通交流是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的基础。护士与患者交往之初, 应注重选用适合患者的称谓, 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称谓得体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护患人际交往活动的成败。要在实践中掌握与病人沟通的技巧, 提高语言的艺术性。护理人员与病人交谈时, 应口带敬言, 态度要诚恳谦和, 对病人提出的问题应做到有问必答, 耐心倾听, 解释到位。要注意因人而异, 运用沟通技巧, 提高语言的艺术性。对性格急躁、情绪不佳的病人, 言语要温和委婉。遇有病人出口不逊时, 应宽容忍让, 避免与病人发生争执。运用沟通技巧, 提高语言的艺术性是护理人员与病人保持和谐关系的基础, 是护理人员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摘要:护理工作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疾病防治、医疗护理、救死扶伤、关爱病人等方面, 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提升护理人员内科护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工作节奏逐步加快,生活习性多样化。心内科病已是当今社会威胁人类健康最大的杀手之一,并且此病逐年显现年轻化表现。患者患病时间长多痛苦,容易反复切难根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对于此病,除了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外,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以及科学合理的饮食,均衡的营养和适当的锻炼也很重要。特别是日常恰当的饮食护理,更是既经济实用,又效果明显,能防能治,应大力提倡。本文就谈谈饮食护理对心血管病人的作用以及所遵循的原则,还有如何科学地进行饮食护理。

1 对心内科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应遵循四大原则。

1.1 饮食要清淡

心内科病患者一般都伴随血压不稳、血脂异常,年齡大者心脏各器官已老化或衰退,加上患疾病此时,清淡的饮食能有效减轻机体的负担[1],让各器官轻便运作,便可防止脏器、血管等加速老化,增加保养功能,起到防病治病、延长寿命的功相反,高热量高脂肪重口味的食物容易造成身体脏腑“湿热”、“积滞”,轻则腹胀、便秘,胃口变差,重则呕吐、低热引发感冒,不利心内科病的治疗和康复。

1.2 多吃蔬菜和水果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一般低糖、低脂、蛋白质含量适中、富含高纤维素,在减少食总量的同时,能增加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改善肠胃道功能,软化血管,其抗凝血因子可减少和预防血栓形成。有研究称,蔬菜和水果食用量多的人比食用量少的人脑梗发生率低31%。由此可见,蔬菜和水果对心内科病的作用十分明显而且具有预防性[2]。

1.3 膳食营养强均衡

营养与心内科病的关系非常密切,日常生活中制定合理的膳食食谱并遵照执行对疗和预防心血管病至关重要,也是临床上针对该病常用的护理手段。许多患者一听大夫说“要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就在饮食方面万分小心,甚至到了对肉类、鸡蛋和牛奶都不沾的地步,长期以青菜等素食为伍,认为这样可以远离心血管疾病的扰。其实这种认识有失公允,是种‘矫枉过正“的做法·因为过分控制饮食,盲目调低脂食物会导致营养不良,反而对全身健康和心血管病的治疗不利。而营养不良会使血流量减少,血红蛋白的含量降低,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所以饮食上一定要科学搭配,荤索合理,营养均衡[3]。

1.4 适量饮水

人体血液70%左右是水,当肌体感到溺时兢已是“脱水”状态,缺少了水份会出现血凝倾向,这就增加了血管堵塞的危險,严重时会导致心肌梗塞或脑卒中,因此适量饮水可增加血液循环量,稀释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流动。还能降低毒素对肝的损害,有利于养肝和护肝,帮助代谢废物的排泄,让脏腑各器官轻松运行。(仅限于心功能正常的患者)此外,补水还有利于腺体分泌,尤其是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那么如何进行饮食护理?具体该怎么做?

2 服药期间的饮食护理

2.1 心血管病患者正在服用心脑血管病药物期间,可适当吃些蛋类。蛋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能使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小,保持悬浮状态,以便组织器官吸收利用,从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同时蛋黄中的胆固醇与蛋白质结合后,可形成高密度脂蛋白,对清除附着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很有帮助,故能抗动脉硬化。

2.2高血压病患者在服用部分降压药,如优降宁时,忌食扁豆、啤酒、红葡萄酒、乳酪、鸡肝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酪胺成分,酪胺具有升矗的作用,如果食用乳酪、鸡肝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酪胺成分,醇胺具有升压的作用,如果食用会影响药效,对降压不利,甚至会出现血压升高,诱发高血压危象、心律失常等情况[4]。

2.3在服用抗心律失常药,如奎尼丁时,忌食或限制吃椰子,粟子、杏仁等水果。些食物成分能使尿液碱化,进而使药物浓度增高,发生中毒现象,也增大了药物的作用。

3 非服药期间的饮食护理

3.1心血管病人合理的三餐很重要,每日应做到少量多餐,避免过饱。早餐应少而,粗细搭配,菜果均食:午锯可以多吃些动物蛋白,荤素搭配,但不宜味重油腻,而缸脂的降低,使血液的黏稠度降低,更有利于血液循环,从而减少了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3.2心血管病人平时应多吃含纤维素,维生素的食物。比如苹果、山植、胡萝卜、茸瓜、木耳、香菇等,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降血压及降血脂的作用。吃鱼,有报道称,每星期吃一次鱼的人比不吃鱼的人心脏病发生率明显降低。多吃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海产品,碘能抑制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脂浓度。另外,水生纤维素(如大麦、燕麦、大豆等)还参与人体脂质代谢,促进低密度脂蛋白的清,舱有效地防止动脉硬化的形成。

3.3心血管病人日常饮食应低盐,每天吃盐量不得高于5克。包括酱油等调味品及腌制食品,也应尽量少吃。

3.4心血管病人应常吃些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如豆类、瘦肉、鱼等含钾丰富的。钾离子在体内可以对抗钠离子所引起的升压作用和起到保护血管受损的作用。上高血压患者每天服1克钙,能让血压下降,且作用持久。因此应多吃些富含钙的食品,如牛奶、花生、虾皮、红枣等.,如牛奶、花生、虾皮、红枣等。

综上所述:以上都是心血管患者最基本的食疗护理常识,应牢记于心,时时对照去做才能起到药半功倍的效用。简便易行,只要用心就能做到,既经济又实用,治病防病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许庆华,李海艳.营养治疗在心内科患者疗效中的作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68):63-63.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5.68.052.

[2]张立娟.舒适护理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7,4(26):215-216.DOI:10.3969/j.issn.2095-8439.2017.26.270.

[3]姚芳.心内科住院患者安全服药的护理干预[J].饮食保健,2018,5(6):133-134.

[4]赵忠梅.69例高血压患者的中西医饮食护理指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52):158-158.DOI:10. 3969/j.issn.1671-3141.2015.52.147.

提升护理人员内科护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心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常规组50例,常规组实际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常规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健康知识分与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分高与常规组,且住院时间低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4.0%)高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0.0%),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护理中的應用,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健康知识分及护理满意度,同时还可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临床效果较明显。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心内科;优质护理;生活质量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人口老龄化的增多,心内科疾病的发病率处于逐年增加的状态。人性化护理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治疗的提升尤为重要,同时也可以增加患者的健康知识分,较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本文主要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心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50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36~79岁,平均年龄(52.22±6.88)岁;常规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37~80岁,平均年龄(53.12±6.55)岁,两组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且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方式,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了解患者的状态、心理及常规用药指导[1]。(2)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主要护理方式为:①入院时护理:做好患者的接待工作,主动向患者介绍主治医师、同屋的病友及自我介绍等,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同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及生理情况,协助医师进行病情的评估工作。增强病房环境的清洁,更换新的床单、被褥,控制好病房的温度和湿度,保证患者住院期间的舒适度[2]。②住院期间的护理:遵医嘱给予患者进行并发症的护理,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照顾好患者的饮食起居。护理人员应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心理疏导,树立治疗的信心。同时,向患者详细讲解药物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相关的健康宣教,增加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进一步了解,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积极配合医师及护理人员的工作。在护理操作时注意患者的神态及心理感受,及时给予人性化的关怀,熟练掌握护理操作的技巧。针对较重的患者尤其是介入手术后的患者,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记录,一旦发生异常现象,马上通知医师准备抢救措施。③出院护理:指导患者正确的饮食方式,禁止食用脂肪量过高、高热量及过咸的食物,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多食用高能量、高纤维的食物,富含高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3]。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及合理的作息时间,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生活习惯,定期组织患者参与相关的讲座,将心内科疾病的相关知识正确告知患者,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主要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三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总分150分,分数高的证明生活质量较好,分数越低证明生活质量越差。同时,对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分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健康知识分越高且住院时间越短的证明临床效果较好。通过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对比,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及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n×100%,结果护理满意度高的一组证明护理效果较好,反之,护理满意度低的一组护理效果较差。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采用SPSS21.0版本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数型指标通过例(n,%)进行表示、再通过χ2进行检验,计量型的指标用均数±标准差(_x±s)进行描述、采用t检验。P<0.05表示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结果存在明显差异性。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能力),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分、住院时间 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健康知识分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并且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比常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护理满意度 两组患者治疗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后,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的患者,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心内科是医院内的重要科室之一,此科室临床的病症较多,并且都是属于临床较危险的病症,随着病症的发展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存在隐患[4]。在临床护理治疗过程当中,传统的护理模式只对患者的疾病护理较重视,缺少全面性、针对性及人性化,导致护患关系比较紧张,然而,人性化的护理可以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彻底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不光是重视患者的神态健康,更是从患者入院时、住院期间、出院时及饮食等方面进行健康宣教。

心内科患者有一大部分病症都需要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较大引起不可逆的并发症发生。当今医学中,临床上对心内科患者的护理及重视程度在不断的增加,患者的心理状态可以对疾病造成一定的影响[5],所以,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的应用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的正确应用,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增加患者对相关健康知识了解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并且也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采用人性化护理可以见谅患者积极乐观的治疗心态,对疾病的后期治疗和护理起着推动的作用,且临床效果较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红霞. 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 2016, 29(6): 165-166.

[2] 王晓芳. 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 健康之友, 2020, 31(2): 208-208.

[3] 段蔓蔓. 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 健康之友, 2019, 30(13): 254-255.

[4] 李燕萍. 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应用于心功能科护理中的效果[J]. 中国卫生产业, 2018, 15(19): 55-56.

[5] 刘鸿雁, 刘海舟.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 2019, 16(5): 32-33.

提升护理人员内科护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评价精细护理在肿瘤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 6年3月-2 017年8月收治的92例肿瘤科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比。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肿瘤内科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组间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急救品管理、护理技能评分结果对比,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肿瘤内科护理管理中精细护理的运用可以整体上提高患者护理情况、护理人员综合技术能力,具有实施价值。

【关键词】精细护理肿瘤内科护理管理护理质量综合能力

肿瘤科收治患者以化疗治疗为主,化疗虽然延长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但是化疗导致患者明显的治疗痛苦以及心理痛苦,影响治疗效果。所以,做好肿瘤科患者护理工作是提高化疗效果的关键。既往护理中,并未考虑化疗患者的心理护理需求,仅侧重疾病护理,导致护理效果不足。精细护理是新型护理模式,目的是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综合资源调配的基础上优化患者的心理、生理以及环境护理等【1】。基于此,本文就我院肿瘤科收治的92例患者为例,进行精细护理实施效果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均为确诊肿瘤科收治住院患者,病例选自2016年3月-2017年8月,总计9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完成肿瘤科患者分组,例数相同,患者以及家属知情同意,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验组:46例,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50-72岁,均值(60.60±4.30)岁;肿瘤类型:肺癌患者13例,肝癌患者10例,胃癌患者6例,结直肠癌患者7例乳腺癌、宫颈癌患者各5例。对照组:46例,男性27例,女性l9例;年龄52-73岁,均值(62.30±4.50)岁;肿瘤类型:肺癌患者12例,肝癌患者9例,胃癌、结直肠癌患者各6例,乳腺癌患者5例,宫颈癌患者8例。实验组、对照组肿瘤内科收治患者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即基础护理、用药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对症护理等。

实验组:精细护理。(1)护理培训。组织专科护理人员参与精细化护理培训,强化肿瘤内科疾病、护理知识指导,增加查房次数,保障患者安全性。另外,进行护理人员突发情况模拟演练,考察护理人员应急处理能力.并纠正护理工作流程不足,强化细节管理。(2)完善组织结构。护理工作中实现工作人员之间的有效协调、配合,确保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效协调以及配合,实现人员的有效分工和责任落实。同时,选择护士长作为精细护理小组组长,进行护理人员统—分工、调配,细化护理步骤。(3)强化健康教育。基于肿瘤内科疾病的差异性,患者对疾病认知的不足,治疗期间负性身体、心理状态明显,影响治疗配合度。通过进行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改善患眷心理负性状态。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有针对性,符合患者的个体需求,通过耐心、细致的讲解加深患者疾病认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仓犍。(4)心理护理。针对患者负性情绪状态以及患者心理考虑问题,护理人员进行耐心疏导,鼓励患者主诉并有效回答,以以往成功治疗经验进行分享,强调负性情绪对疾病预后的不利影响,鼓励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面对治疗。(5)化疗准备护理。化疗工作开始之前,护理人员整理患者病例报告,并综合了解患者化疗前药物过敏史、药物外渗史、静脉炎等情况,综合患者个体隋况制定护理方案。同时,患者化疗期间增加巡查次数,并做好输液管理以及相关记录工作。另外,化疗期间穿刺要求稳、准、快,禁止24h内重复穿刺同一静脉的情况。(6)化疗后护理。患者化疗后多有药物不良反应表现,造成患者身体痛苦的同时,影响患者治疗信心的建立。护理人员需要针对化疗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讲解、护理干预,说明化疗的重要性,询问患者感受并耐心回答患者问题,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质量。另外,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避免不良环境因素造成的刺激。

1.3观察指标

护理后3个月,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肿瘤内科患者多项实验指标评分对比,包括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急救品管理、护理技能评分,总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护理情况越佳。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软件包完成肿瘤内科实验对象实验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学计算。各项指标评分结果均以x±s形式展开,进行t检验。P<0.05,证明实验组、对照组肿瘤内科患者相同指标结果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肿瘤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急救品管理、护理技能评分调查结果见表l。经统计学软件计算,实验组各项指标评分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肿瘤内科收治患者治疗上明显有别于—般科室,患者治疗期间有身体、心理双重负担,影响治疗配合度和治疗预后。精细护理以创新的护理理念、方法,实现了复杂护理程序的规范化、完善化、精细化,通过疏导患者心理隋绪、完善护理细节,提高了护理质量,降低了护理风险,提高了患者疾病认知【2】。

此次实验对比了常规护理、精细护理的两组肿瘤内科患者,进行了护理后组间肿瘤内科患者护理质量相关指标结果对比。实验结果显示:护理后,实验组肿瘤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急救品管理、护理技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次实验与蒋丽雅研究结果有明显一致性,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综上所述,精细护理模式在肿瘤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是提高护理质量、患者安全的关键,同时改善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促进治疗预后,具有实施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莹,于洋,赵辉等.精细护理模式在肿瘤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养生B,2016,(4):245

【2】马立英.精细护理模式在肿瘤内科护理管理中的應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8):93-93,94.

【3】蒋丽雅.精细护理模式在肿瘤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心理医生,2017,23(5):165-166

提升护理人员内科护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在开展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时,不仅需要保证学生对该科目涉及的知识点有所掌握,还应在其中引入一系列现代化教学模式,比如翻转教学模式,降低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难度,确保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高职内科护理学中涉及的知识点。本文首先介绍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现状,之后阐述翻转教学在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确保高职学生能够按照教师指导学习相应知识点。

关键词:翻转教学;高职内科护理学;应用

引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高速发展的条件下,各项信息化教学模式在我国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得以扩展。为此,就应针对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现状展开有效分析,深入剖析翻转教学在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处理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不合理的地方。而且在翻转教学的支持下,还能缩小学生与教室之间的思维差距,确保学生能够按照教师指导学习内科护理学知识,以为推进该科目教学顺利开展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1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现状

在我国医疗行业高速发展的条件下,内科护理学受到广大医学专业学生一致青睐。为此,必须按照相关要求开展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在提高学生对相应知识掌握力度的同时,确保我国医疗行业与教育行业处于共同发展的状态。但是不可否认当前我国各个高职院校在开展内科护理学教学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不仅影响学生对相应知识点的学习水平,严重时还会导致高职内科护理学综合教学质量下降。从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现状的角度出发,相应教学过程中不合理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高职内科护理学中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复杂,学生在学习各项知识点时经常出现问题,这就导致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质量低下,对于高职院校医疗专业综合教学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学生学习高职内科护理学知识的兴趣不足,影响学生综合学习水平,难以满足我国医疗行业和教育行业协同发展要求。第二,在开展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时,教师往往将自身放在主导地位上,想尽办法的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点。这就导致小学生丧失自主思考能力,仅仅按照教师指导学习内科护理知识点。如果一直坚持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影响高职学生学习内科护理知识的兴趣,还会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变差,这对于学生后期临床工作和我國医疗行业发展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影响。

2翻转教学在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1翻转教学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师生角色转变

在开展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时,必须保证学生能够处于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自主学习内科护理知识,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综合学习水平和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质量。而在翻转教学的支持下,能够实现师生角色转变的目标,不断提高学生在相应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据此改善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不合理的地方。而且在翻转教学模式的支持下,能够保证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收集一系列标准合理的教学素材,规划合理有效的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案,使得高职学生全身心的融入相应教学氛围当中,据此提高高职学生学习内科护理知识的积极性。不仅如此,通过翻转教学模式,还能保证学生对教师现有教学思维等方面有所掌握,尽可能的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维差距,确保学生与教师在相互影响的条件下学习各项知识点。强化教师教学思维和学生学习思维,充分彰显翻转教学在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比如在学习《呼吸衰竭临床表现》相关知识点时,可以通过翻转教学转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定位,使得学生和教师对对方的学习方式和教学计划等方面有所掌握,必要时还可以将“呼吸衰竭临床表现”知识点以常规方法表现出来,积极改善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缺陷,以满足学生综合学习要求。

2.2强化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趣味性

对于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来说,其中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复杂。如果采取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必然影响高职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加大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可能。为改善这一现状,就必须在翻转教学的支持下提升学生学习相应知识的兴趣,使得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几率降到最低。加上翻转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模式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借助一系列多媒体设备学习内科护理专业各项知识点,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兴趣投入到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研究当中,深入剖析各项医疗知识的现实意义和临床医学价值,这对于高职学生后期发展和临床实践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学习《慢性心衰》相关知识点时,由于该堂课涉及的医疗知识错综复杂,学生在学习各项知识时很有可能会出现思维混乱和跟不上教室节奏的问题。而在翻转教学的支持下开展相关知识点教学,则能够保证学生和教师在相互配合的条件下创设合理的知识框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彰显翻转教学优势。

2.3赋予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现代化内涵

在信息化社会发展的条件下,应用翻转教学模式开展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势在必行。通过该种教学模式,可以在转变原有教学缺陷的同时,赋予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一定现代化内涵,缩小相应教学与我国教育行业发展要求之间的差距,继而落实该专业教学顺利开展的目标。一般来说,教师可以联合学生现有学习状况和教材上涉及的知识点制作教学微视频,并要求学生能够在微视频的支持下学习各项知识点。不断降低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难度,优化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程序。比如在学习《结核菌素试验》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翻转教学模式制作一系列与“结核菌素试验”相关的微视频。逐步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使得学生在微视频的支持下学习各项医疗知识。强化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现代化内涵,提高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质量,以为促使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了解到当前我国各个高职院校在开展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不仅影响相应科目教学效果,严重时还会导致我国医疗行业发展之后,难以处理患者自身各项疾病。基于此,就应加强翻转教学模式在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力度,有效处理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缺陷,不断提升学生学习各项医疗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确保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能够满足我国医疗行业综合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陈璐,胡苏珍,曹小萍,袁爱娣,罗艺.基于微课\"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7,16(4):377-379.

[2] 郭建梅.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8,(11):80-81.

[3] 潘纯钰.翻转课堂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20):111-112.

[4] 杨茜,刘红,杨晓玲,简丽萍.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0):175,177.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但琼(1978年4月—),女,汉族,湖北省武汉市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医疗与护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 急救。

提升护理人员内科护理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科学有效护理;对比分析

呼吸系统疾病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类疾病,此类疾病病情复杂且变数较大,病人症状突显且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在呼吸内科中,重症患者更是不少见,此类患者常常伴有呼吸困难症状,患者随时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1]。那么,为了探究对呼吸内科中重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设置了本次的研究内容,现将有效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其中,并将相关研究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均选自武汉市中心医院南京路院区在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到的重症患者共计66例,分组情况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纳入病例数为33例。两组均为重症患者,年龄在20-75岁之间,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情况,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对比性良好。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

1.2.1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

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并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包括呼吸节律、呼吸深度、呼吸频率与各项生命体征等情况,哮喘重症患者疾病症状多发生在凌晨,因此,护理人员要提前全面掌握患者的情况,明确疾病的诱发因素,夜晚至后半夜时间段要增加巡视的频率,仔细观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1.2.2氧疗护理

由于疾病因素的影响,患者容易出现严重的缺氧症状与发绀症状,那么这个时候,护士就要及时对患者实施氧疗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面罩给氧或者鼻导管吸氧。需要注意的是在给氧的时候要控制好氧气的流量,护理人员每隔约半小时即进行一次巡视检查,确保氧疗安全。

1.2.3饮食护理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会长时间处于低氧状态甚至是缺氧状态,所以患者的消化功能会显著降低,容易出现营养不良情况,所以饮食护理这一环节要加强。如果患者的情况良好可以正常进食,那么就要给患者吃容易消化,富含丰富营养的食物。但是如果患者不能自主进食,那么就要应用静脉补充的方式为患者补充身体所必需的营养[2]。

1.2.4机械通气护理

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并及时清理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在操作的时候要注意手法轻柔,并稳准,不要损伤患者的呼吸道粘膜。护理人员要定时帮助患者翻身,空掌轻拍患者的背部,从上到下,帮助患者顺利排痰,确保患者的呼吸道畅通。对于进行净化、湿化气道的操作,要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并密切留意患者的呼吸规律与呼吸机是否保持高度的一致,合理设置呼吸机参数,以防不良事件发生。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容易并发高碳酸血症,主要原因为二氧化碳气体大量蓄积,进行机械通气护理的时候,SaO2与PaO2要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前者要>95.00%,后者要>8.5kPa。如果二氧化碳不能去除干净,那么就需要严格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治疗。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x2檢验,组间差距以卡方检验,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总有效率

见表1。

2.2对比护理满意度

见表2。

3讨论

呼吸内科中的重症患者通常病情是较为严重的,病情变数较大,所以,护理工作要不断加强、不断完善,以此提升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命。本次研究对患者实施科学且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做好一切准备,预防不良事件发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提升患者的食欲且提高患者的身体抵抗力[3],这对于理想治疗效果的达成也是有促进作用的,此外还制定了全面的氧疗护理措施与机械通气护理,确保患者呼吸畅通。

总之,将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用于呼吸内科的重症患者的护理中,效果佳。

参考文献:

[1]黄蕊.探究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探讨[J].中外医疗,2015,000(021):149-151.

[2]于萍,王晶,刘宇,等.探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应急护理干预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017):231.

[3]李意云.探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应急护理干预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000(046):231-231.

上一篇:烟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初中英语有效词汇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