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民间艺术范文

2023-09-21

少数民族民间艺术范文第1篇

【摘要】呼麦是蒙古族极具特色的一种民间唱法,也是我国传统的民族艺术之一。呼麦流传至今是由于其特定的地理环境、民族风俗、社会生活。本文拟定蒙古族呼麦艺术的发展,从其具有的民族精神和时代意义出发,深入研究蒙古族呼麦艺术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蒙古族;呼麦艺术;民族精神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艺能够引领时代风貌和风气。蒙古族呼麦艺术的出现,是集民族精神与情感于一身的时代诉求。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髓,同样也是呼麦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意义所在。

一、当代传承与发展呼麦艺术的时代背景

“对于艺术的认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①。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也是时代前进的号角。习近平总书记讲过:“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大量的艺术作品以各种各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快速涌进文化市场。一些艺术创作者以“大众欢迎”、“群众喜欢”为借口,盲目的追逐市场利益,迁就、迎合部分人的低级趣味,很多市场上快速传播而来的大量艺术作品机械化、快餐化、雷同化、脸谱化,浮躁之风盛行。在这种的时代背景下,呼麦艺术作为一种声乐演唱形式,呼麦艺术的发展就是我国传统文化、民族艺术的发展,大力发展民族艺术产业,弘扬民族精神,是我国当代艺术发展与创新的重中之重。

二、发扬民族精神,抓住呼麦艺术发展之“魂

“艺术贵在创造性,这种创造更多地指以有形的物化形态揭示更丰富的精神内涵”②。蒙古族呼麦是蒙古族先民利用“喉音”发音将自然和生物之音加以模仿的单人多声表演艺术。呼麦之音回荡在山谷之中、草原之上,流传千古。它的出现,既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也是蒙古族人民民族情感的升华。

艺术创作应重灵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主、文明、和谐、爱国、友善等核心精神的艺术作品才是经久不衰的艺术。如“少数民族美术,无论就民族性、造型性还是空间性等,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并通过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和形式充分体现出来”③。拿造型艺术而言,从《洛神赋图》到《清明上河图》;从《击鼓说唱俑》到《秦始皇兵马俑》;从《祭侄文稿》到《兰亭序》。每一个艺术作品都在表现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每一个朝代,每一种艺术形式的出现,每一个艺术作品的传承,都承载着整个民族的希望,然而,“从工艺品的审美历程来看,凡是产生年代久远的物品往往带有某种实用性”④,如《祭侄文稿》的出现。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语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呼麦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尤其现实意义和民族情感,而呼麦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又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呼麦艺术产品应该重精品,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粮。费翔因为《冬天里的一把火》而享誉中国;杨丽萍因为《雀之灵》而使她成为人们心中真正的“孔雀”;《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成为中国四大名著;《故宫》、《颐和园》《布达拉宫》、《黄鹤楼》等成为中国著名特色建筑。可见,只有精品才能久立不衰。只有饱含中华民族精神的艺术作品才能让广大人民每每聆听、阅读、观看之时才流连忘返,意犹未尽。呼麦艺术的发展应与时代同步,积极将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创造更多的精品,为弘扬民族精神,中国精神服务。

呼麦艺术发展的目的应该重服务,使艺术始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其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⑤。呼麦艺术是我国民族精神食粮,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要求我们不忘民族精神与文化。对文化保持高度自信。“我国少数民族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⑥,“许多少数民族中都存在着图腾崇拜,并世代相传”⑦,呼麦艺术揭示了蒙古族先民对自然万物的崇拜和热爱。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也都会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表达着对国家和本民族图腾信仰的热爱。“在古代,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先哲们很少以美为话题谈及一个事物美还是不美”⑧,“只有体现了人类进步的理想和愿望、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显示客观规律和必然性的社会生活才是美的⑨”。艺术起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些艺术作品包含有审美功能和非审美功能⑩”。艺术的发展应具有时代的意义,为人民和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艺术才能在我们精神饥渴之时,为我们输入养分。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习近平总书记说: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艺术创作应以弘扬中国精神,民族精神为根本。呼麦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应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目标,它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我们作为中华儿女,作为艺术的传承者,应担负起这个爱国的重任。我们每个艺术的传承者都应努力做一个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让艺术为中国梦引航。

注释:

①苏和平:《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现代传承研究—以民族艺术的教学为个案》《西北民族研究》2013年4期P101.

②苏和平:《艺术人类学与艺术教育刍议》《民族教育研究》北京2008第2期P41-44.

③苏和平:《少数民族美术起源及发展特征刍议》《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④苏和平:《试论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的铜鼓艺术》《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兰州2005年第6期P65-68.

⑤苏和平:《构建学校传统艺术教育体系》《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09年第4期.

⑥苏和平:《试述中国少数民族美术的发生与发展》《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兰州2004年第5期P84-88.

⑦苏和平:《水族审美意识探源》《贵州民族研究》贵州2004年第3期P70-73.

⑧苏和平:《中西艺术审美比较刍议》《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北京2006年第六期P136-139.

⑨苏和平:《高校美育教学初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北京2003年第6期P124-127.

⑩苏和平:《试论艺术教育的功能与效应》《民族教育研究》北京2005第六期,P87-90.

参考文献

[1]苏和平:《试述中国少数民族美术的发生与发展》《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兰州2004年第5期.

[2]苏和平:《试论艺术教育的功能与效应》《民族教育研究》北京2005第六期.

少数民族民间艺术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各民族的团结愈趋重视。少数民族音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研究课题,成为团结沟通各民族的纽带之一。所以,学校艺术教育要注重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注重发展少数民族音乐。将少数民族音乐发扬光大,让少数民族音乐在学校艺术教育中得到传承,这和学校的重视以及教师的综合教学素质是分不开的。在学校艺术教育中,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播上有很多问题,怎么解决此问题,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 艺术教育 传承

少数民族音乐已被我国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爱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少数民族音乐得到传承,应该从学校的教育中做起。少数民族音乐是几千年来通过各民族的生活状态、风土人情总结出来的,用音乐来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所以,我们要重视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无论是不同的民族还是地域,音乐都会在特定的时间让人们产生共鸣,所以说音乐也是各民族互相团结的纽带。

一、少数民族地区学校艺术教育必须应对的问题

现阶段,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样性的构成,保护和传承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对于濒危、难以推广的文化遗产,只能用“博物馆式”方式来保护和传承。我们应该让学生真正了解少数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不再只是参观式的学习,要真正走进少数民族音乐,把民族的文化遗产留在心中。少数民族音乐的传统传承方式一直是自然传承,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自然传承的方式很难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所以教育传承势在必行。如何主动地、不失时机地将少数民族音乐传承到学校教育轨道,使其成为活态传承的有机方式,是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如何在学校艺术教育中让少数民族音乐得以传承

如今社会发展注重原生态主题,很多地方政府也为了保护少数民族音乐采取了积极保护措施。在少数民族音乐已经失去旧日文化环境的情况下,仅仅通过自然传承,还是不能很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地方语言,自己的地域风土人情,这就使人们在理解各民族音乐的真实发展意图上出现了障碍。所以教师的综合文化素质,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因素。怎样在课堂上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少数民族音乐的内涵,还需要在本质上理解,真正发挥传承的艺术魅力。比如在学习回族歌曲《山丹红花开》时,学校完全可以让双语能力出色的教师,用回族语言给汉族学生讲解这首歌的真正内涵,什么情景下创作的此歌曲,表达主人公怎样的内心世界,然后给回族学生用汉语的语言表述出来,这样大家都能很好地理解此歌曲的真正含义。当然仅有这些教学方式是不够的。当今是信息时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学习到真正的知识。另外,还有很多学生认为少数民族音乐是过时的东西,兴趣点低。这是目前我国学校难以推进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工作的主要原因。因为没有兴趣,所以学生难以积极地投入到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学习当中去。如何应对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不爱学的这一状态,对教师来说是一个重大挑战。首先,应该从当今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在上民族音乐课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简单地装饰一下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民族配件,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还可以策划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营造民族音乐的学习气氛,更好地进行民族音乐的学习。其次,要想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文化理念,应当对教师进行培训,确保其充分认识到民族音乐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提高其专业的民族音乐教育水平,这样才能调动教师对学生传播民族音乐的积极性,教师才会用各种办法调动学生学习少数民族音乐的学习动力,让少数民族音乐真正得以传承。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是我国目前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也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工作,怎样让学生乐于接受少数民族音乐,学习少数民族音乐,真正地吸收少数民族音乐的精华,让民族音乐得以传承,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张应华,谢嘉幸.我国当代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目標、功能探析[J].中国音乐,2012(03).

[2]李卫红.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初探[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

[3]哈里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当代音乐,2016(13).

(作者简介:卢耀亭,男,本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团校,研究方向:音乐教育)(责任编辑 刘月娇)

少数民族民间艺术范文第3篇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人类成长历程和优秀传统进行反映的一种文化,在文化保护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无形性特征,使得其保护工作的难度较大。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新的机遇,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引入虚拟现实及可视化展示技术、运用新媒体再现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式,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

[关键词]数字化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的传承非常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蕴含着丰富的内涵。运用现代数字技术,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新的途径,甚至于数字化文化遗产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信息基础设置的标志。最近几年,我国越发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建设,强调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实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开发和利用,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不存在物质实体,被团体或者个人视作文化遗产的表演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文化场所、工艺品等,如昆曲、嘉善田歌、芜湖铁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有几点,如语言形式、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知识实践以及手工工艺技能等,其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组成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强调对知识、技能和技巧等的传承。但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着较大的难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是无形的,需要以人为依托进行表现和传授,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传承人员的个人因素会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二是保护方法的局限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保护方法通常都是利用文字、图片或者录音录像的方式进行保存,缺乏完善的保护机制和保护方案,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很容易出现数据资料的丢失;三是地域的限制,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法脱离特定的民族文化而存在,不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但是死板僵化的传承方式也影响了文化本身的创新和发展[1]。

二、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一)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需要以人为依托,以形象、声音、技艺等作为表现手段,属于一种活的文化,对于保护方法有着比较特殊的要求。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经历了从口传心记到文字记录再到影音资料记载的过程,现代数字技术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更多的采集和记录手段,要求相关部门利用数字化技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保证记录的全面性、系统性和真实性,构建资料性数据库,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深入。面对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构建相应数据库的过程中,需要重视顶层设计,确保其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出来。从宏观角度分析,国家应该建设统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形成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系统和综合管理平台[2];从微观角度分析,地方政府应该重视对于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和整理,依照国家统一规定,做好资源的数字化处理,再经过分类编码存储到统一数据库中。2010年,我国文化部提出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到“十二五”规划中,强调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信息技术结构起来分阶段实施。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的进展分析,我国目前已经建成的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数据库、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源数据库等,截止2013年10月,数据库中存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信息的总量达到了16.6TB。上述数据库及信息平台基本可以支撑对于电子文档、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类型数据的整合检索工作,而且能够通过区域、时间等条件,对检索范围进行压缩。

(二)引入虚拟现实及可视化展示技术

虚拟现实及可视化展示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能够以一种最为直观的方式对信息进行表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开发利用提供直观生动的信息服务。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受技术条件影响,数字化手段相对单一,虽然3D动画、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等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想要将其应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依然需要解决不少问题,如虚拟现实引擎、3D制作平台等。基于此,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引入先进技术手段,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3]。

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例如,通过2D和3D动画技术,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场景、过程等进行恢复和再现,也可以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视化;应用场景搭建、动作绑定、知识建模等技术,能够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情景和行为的快速生成,实现虚拟再现及互动操作,确保大众能够更好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对传统手工艺的使用方式、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等进行再现,在为传统手工艺提供保护的同时,也能够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可视化展示技术能够将虚拟形象具象化,推动知识和信息的增值重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有活态性的特点,要求数据库建设必须以知识库为主,而其中包含的不同知识源在语义上存在异构性,用户能够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化空间知识的学习,对自身的用户类型信息进行更新,继而推动文化空间知识源的创新。

虚拟现实及可视化展示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出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以华中师范大学提出的“虚拟巴东”项目为例,巴东县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地之一,也是巴楚和巴蜀文化交流融合的关键区域,民族文化丰富,民俗风情淳朴,有着非常独特的个性和魅力。“虚拟巴东”项目在各类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深入挖掘和提炼,以GPS技术、GIS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三维建模技术和虚拟技术为支撑,从多个角度展示了巴东旧縣遗址还原后的面貌,如“跳丧舞”等,对巴东民族文化内涵进行了展示,使得观众能够非常直观地看到当时的文化场景,甚至能够与复原遗址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体验“真实”的古代生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4]。

3.运用新媒体再现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的表达与传播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和工具,技术的进步则能够为文化传播提供更加下先进的方法和手段。从传播学的角度,应该将新媒体看成是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而不是纯粹的技术概念,新媒体传播代表了信息时代媒体传播的新形式。传统相对封闭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一般是借助口头和行为方式,传播范围狭小,传播速度缓慢。现代媒体的发展,则为非物質文化遗产的传播创造了新的条件。与以往的传播方式不同,新媒体传播泄洪,传播者能够实现与受众的实施通讯和交互,信息反馈更加简单,信源和信宿角色也能够随时转换。而点对点传播和点对面传播并存的模式,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一是大众传播覆盖面越来越大,二是覆盖面越来越小,最终实现个性化传播。

运用图像、音频、视频等技术手段,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处理,能够充分发挥数字媒介的特点及优势,通过交互立体的传播渠道,以数字电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支撑,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平面传播向交互立体传播的转变,也能够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内容的深化,将其更加全面的展现出来,深化内涵的同时,使得珍贵的文化遗产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以网络传播为例,其本身能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进行拓展,使得其从区域文化转化为更大范围的文化,在强化文化交流的同时,也能够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进一步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如何更好的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推动文化多元化发展,是相关部门需要高度重视、深入研究的课题,更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风险与机遇并存,必须认识到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任重而道远,需要加倍努力。

参考文献:

[1]陈琪露,刘欣欣,方意,等.AR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的应用初探[J].才智,2017,(32):231;

[2]欧阳爱辉.壮族师公舞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机制初探[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7,(6):78-83;

[3]金银琴.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系统设计——以浙江曲艺为例[J].图书馆界,2016,(4):10-12;

[4]杨义龙.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J].内江科技,2017,(8):91,18。

作者简介:古东权(1961-),男,国家三级演员。研究方向:研究客家文化艺术、歌唱表演艺术。参与过100多场歌舞晚会的组织策划和几百余场文艺下乡演出。获“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优秀传承人奖、广东省“文化下乡积极分子”、广东省“优秀山歌手”、广东省“优秀音乐家”奖和广东省“群文之星” 等称号。多年来致力于客家文化艺术的宣传教育工作。录制出版多张《古董新歌》专辑,组织编撰《东江客家山歌集》。现任惠州市文化馆副馆长、惠州市群星客家艺术团团长。

少数民族民间艺术范文第4篇

摘  要:在音乐活动中,对少数民族乐器进行应用,有利于发挥民族乐器的演奏功能和作用,促进少数民族乐器的传承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要把握少数民族乐器在音乐演奏中的应用,利用碎片化时间,引导幼儿熟悉少数民族乐器;结合区域游戏,提升幼儿运用少数民族乐器的能力;以兴趣为导向,鼓励幼儿在学习中传承少数民族乐器。

关键词:少数民族乐器;音乐活动;传承

【中圖分类号】G614     

少数民族乐器资源丰富,是少数民族经过长期历史发展遗留下的宝贵财富,是一种原生态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且具有重要的民族文化价值。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乐器的出现,如电子乐器等,这使少数民族乐器的应用及传承受到了较大的挑战。针对于这一情况,在开展幼儿园音乐教学及活动中对少数民族乐器进行应用,有助于促进少数民族乐器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弘扬传统文化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少数民族乐器融入幼儿学习生活中,使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内涵,培养幼儿音乐细胞和素养,对于提升幼儿审美和音乐素养,促进幼儿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1.利用碎片化时间,熟悉少数民族乐器

少数民族乐器经过上千年时间的发展,乐器种类丰富,并且与幼儿音乐之间的关联性十分密切,将这些少数民族乐器在幼儿音乐中进行应用,一方面可以开拓幼儿教学的路径;另一方面开拓幼儿的视野,培养幼儿音乐素养。在幼儿音乐活动中,要注重对幼儿生活碎片化时间进行利用,融入少数民族乐器进行演奏曲目,使少数民族乐器对幼儿学习生活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利用少数民族乐器进行幼儿音乐表演,使幼儿对少数民族乐器进行认知。同时,在将少数民族乐器应用于幼儿音乐活动中,可以对幼儿的兴趣进行把握,发挥少数民族乐器的教育价值。这一过程中,结合幼儿的兴趣,将少数民族乐器与幼儿音乐教育进行结合,以促进少数民族乐器的传承及发展。

要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渗透少数民族乐器,让幼儿知道少数民族乐器,了解少数民族乐器,一方面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搜集少数民族传统乐器实物、图片、视频、音频等,利用晨间谈话、餐前、离园等时间,以欣赏或者演奏等方式将其呈现给幼儿。另一方面可以在过渡环节使用少数民族乐器的作品作为提示音乐。比如,在提示幼儿做安静的活动时,可以用葫芦丝、巴乌、热瓦普等乐器演奏的舒缓作品提示幼儿动作轻缓慢、音量减小;在提示幼儿需要抓紧时间完成某些工作的时候,可以选择芦笙、手鼓等具有一定节奏性的作品提示幼儿。又如,大班可以创设音乐主题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师幼共同准备民族服饰,营造认识、熟悉少数民族乐器的环境,举办少数民族乐器欣赏活动。这一过程中,对幼儿进行引导,看一看幼儿喜欢的乐器。之后,引导幼儿了解使用乐器的方法,并尝试进行乐器演奏。通过这一方式,发挥少数民族乐器的教育价值,使幼儿在学习和演奏中,促进少数民族乐器的传承和发展。

2.结合区域活动,运用少数民族乐器

幼儿的学习是在亲身实践、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完成的。研究指出开展幼儿园音乐教学及活动中对少数民族乐器进行应用,有助于促进少数民族乐器的传承和发展,更可以培养幼儿音乐细胞和素养,体现出比较强的教学价值。对少数民族乐器的传承,我们可以结合时代发展特色,开发幼儿区域活动,注重结合幼儿成长和发展的特点,选择适合幼儿进行学习和演奏的少数民族乐器,注入新的内容。通过以少数民族乐器作为新课程的有效载体,进一步推进少数民族乐器的传承和发展。同时,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的教学特点,立足于幼儿的主体地位,结合舞蹈,载歌载舞,营造良好的区域活动氛围。这样可以通过区域活动的开展带领幼儿们对民族乐器进行初步认知,更好感受到少数民族乐器所体现出的文化特色。

例如,在幼儿区域活动中,以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为例。葫芦丝是少数民族乐器,其音色独特淳朴,简单易学。教师可以邀请相关资源的家长走近班级,向幼儿介绍葫芦丝的故事、结构、作品等。之后,在美工区提供多样化的材料,引导幼儿观察葫芦丝,运用线描、拓印等方式创作,感受葫芦丝的结构美、线条美和装饰美。在语言区提供与葫芦丝有关的图画书,引导幼儿了解与葫芦丝有关的美丽的少数民族传说,增加幼儿对葫芦丝这一乐器的认知程度。在科学区提供各种材料,引导幼儿观察、拆解、制作葫芦丝,体验少数民族乐器的生产过程。在该区域活动中,幼儿教师应该在安全原则指导下让幼儿进行葫芦丝结构的观察,通过拆解的方式对葫芦丝进行深度的认知,更可以在制作过程中让幼儿对该民族乐器制作过程的理解程度,深刻体验民族乐器的制作特色。也可以在表演区提供葫芦丝、葫芦丝作品,引导幼儿尝试吹奏或者在葫芦丝作品中进行音乐游戏。通过葫芦丝作品的播放让幼儿对该民族乐器的艺术魅力进行深度的体验,感受到葫芦丝演奏所体现出的特色,利于大班幼儿对葫芦丝实施深度的感知。幼儿教师通过在各个区域的渗透、操作与游戏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幼儿对少数民族乐器的了解与运用。

3.以兴趣为导向,传承少数民族乐器

少数民族乐器在幼儿音乐中的应用和渗透,要立足于幼儿的实际情况,激发幼儿的兴趣,以兴趣为导向,使幼儿对少数民族乐器的演奏产生喜爱之情。所以本文认为在幼儿音乐活动中,要注重对幼儿生活碎片化时间进行利用,融入少数民族乐器进行演奏曲目,使少数民族乐器对幼儿学习生活产生积极影响。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幼儿进行引导,使幼儿对乐器的功能和作用进行认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对少数民族乐器进行了解和应用,以促进少数民族乐器的传承和发展。例如,在生活中教师要善于观察,紧紧抓住幼儿的兴趣,结合大班幼儿的实际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乐器与音乐作品,引导幼儿感受少数民族乐器的多样化和艺术审美,从而在润物细无声中推进少数民族乐器的传承和发展。

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老师可以利用节日氛围引导幼儿欣赏《喜洋洋》、《春节序曲》、《金蛇狂舞》等优秀的民乐作品,开展“迎新春、逛庙会”的活动,让幼儿在吃吃、玩玩、听听的过程中切实地感受多种民族乐器合奏能够增添欢快的氛围。通过指导大班幼儿对民乐作品进行艺术欣赏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对民族乐器进行深度的体验和感知,更可以在民族乐器合奏中对民族乐器进行体验。此外,教师还可以与家长、社区合作,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引导幼儿走出幼儿园,走进少数民族乐器馆、博物馆,了解少数民族更多有趣的故事、历史等,开拓幼儿的眼界,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少数民族的兴趣,引导幼儿在兴趣中了解,在了解中传承,在传承中发扬。通过和社区、家庭成员进行有效的合作,幼儿园可以在调动大班幼儿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对民族乐器进行深度的体验,增加他们对民族乐器的理解。通过参与博物馆等地方,幼儿教师也能让大班幼儿对历史文化与民族乐器演变进行比较全面的理解,鼓励幼儿对传统乐器进行传承,这样能提高幼儿教育的综合质量。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乐器融入幼儿学习生活中,使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内涵,培养幼儿音乐细胞和素养,对于提升幼儿审美和音乐素养,促进幼儿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基于幼儿体现出的成长需求,幼儿园应该开展多个方面的教育引导工作。在对少数民族乐器进行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将其与幼儿音乐进行结合,将少数民族乐器在学前教育中进行有效地渗透和应用。这样一来,能够有效地推进少数民族乐器在幼儿学习生活中的渗透,引起幼儿的关注,促进少数民族乐器得到传承和发展。因此,幼儿教师要把握少数民族乐器的发展史,加强其与幼儿音乐活动的结合,以提升少数民族乐器的传承效果,促进其长远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周楼胜.少数民族乐器在高师院校中的传承与发展探究—以广西为例[J].歌海,2018(01):102-104

[2]周邦春,李方元.民族乐器创新发展中民族本色的延伸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15.36(04):50-53

[3]李沐徽.关于音乐教学中民族乐器运用的现状及研究[J].黄河之声,2014(18):76-78

少数民族民间艺术范文第5篇

一、民族艺术的特点

1、民族艺术博大精深

少数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 从古至今不断发展, 甚至很多地方都保留着一些原生态的文化和传统。这样的一些文化和传统都是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将其进行发扬和传播, 对于文化的发展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少数民族地区基本上生态良好, 民俗淳朴, 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坚持自我, 形成了具备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 尽管很多少数民族处于边远的不发达地区, 但是文化和艺术依然优秀。并且没有接受过现代化的洗礼, 生态环境优渥。少数民族的歌舞、服饰、建筑等等无一不显示出其悠久的发展历史和独特的审美意识。因此, 民族艺术博大精深, 有助于生态美育的建设。

2、民族艺术天然生成

少数民族很少有过现代化发展所遗留下来的痕迹, 民族艺术和当地特色浑然天成, 没有外界的过多加工。因此, 在这样的情况下, 对民族艺术进行生态美育的教育, 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少数民族的优美环境和原始生态环境和思维使得很多艺术家们在这里都可以天马行空的发挥自己的想象, 培育出自己的艺术性思维和情怀。因为民族环境的原始性, 使得进行生态美育的教育过程中, 有着天然性和更强的艺术性。在这样的一种生态环境审美下, 艺术家们在这样的世界的滋润下, 将艺术和生态环境、人和生态环境、人与艺术进行完美的融合。因此浑然天成的民族艺术和环境使得我们进行生态美育的教育变得那么的便捷和惹人喜爱。

二、对少数民族艺术进行生态美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生态美育教育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发展, 随后产生了相关的专业学科。重点是集合在生态性, 也就是在各项发展中, 生态的发展逐渐被重视, 也只有生态环境搞好了, 才更加有助于推动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因此, 对少数民族艺术进行生态美育的教育, 是必不可少的。下面, 我们来看一下少数民族的声音美育为何能够得以实现以及重要意义。

首先, 少数民族地区没有经历过大型现代化建设的洗礼, 少数民族人民淳朴, 普遍对大自然怀有一颗敬畏和感恩之心, 他们强调的是和自然共生共存和谐相处。这样的淳朴民风和敬畏思想使得少数民族艺术没有沾染上世俗的尘埃, 因而具有高度的生态艺术审美感受。对少数民族艺术进行生态美育的发掘和培育, 有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次, 少数民族艺术的生态美育建设, 可以提升人们的综合素养, 养成健康的生态观。现代社会化过程在不断加快, 人们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不断进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生态进一步恶化。而少数民族艺术相对天然, 在这里, 他们追求的是和谐, 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的和谐思想是人们普遍认为只要是人大需求那就是正确的就是应该得到满足的, 可以现在看来这样的思想是极其错误的。少数民族的自然观念和生态观念, 使得在对少数民族艺术进行生态美育的建设过程中体现出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人们可以在这里不断陶冶情操, 树立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加强生态意识的渗透, 形成一种完美的自足自然的生态系统。

最后, 对少数民族艺术进行生态美育的培育, 有助于各种文化之间的融合, 铸就更加饱腹内涵的中华文化。我们国家少数民族众多, 民族艺术更是丰富多彩。对不同的民族艺术进行生态美育建设和培育, 会使得各个民族融合渗透, 自身得到了发展的同时, 国家的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最重要的是少数民族的生态观念浓厚, 我们急需从中不断借鉴。我们要在生态建设中摒弃一味追求利益的不良思想, 尊重生态规律, 遵守整体利益。因此, 对少数民族艺术的生态美育功能进行建设, 可以充分发挥民族艺术的特色, 也可以使得整个社会步入崭新的生态建设的世界观, 展示出独具特色的生态建设和艺术建设。

摘要:少数民族艺术的生态美育功能在近年来逐渐被广泛重视。少数民族艺术的生态美育功能有助于实现和谐的社会目标, 而美育教育的生态性也更加有助于铸就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完善, 社会更加和谐成为当前人们普遍追求的理想社会。所以我们要不断探究少数民族艺术的生态美育的意义, 力求最终可以实现和谐的生态良好的社会。

关键词:少数民族,艺术,生态美育

参考文献

[1] 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出版社, 2010.

[2] 袁鼎生.审美生态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2.

少数民族民间艺术范文第6篇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民族舞蹈艺术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而审美关系着我国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当人们对我国民族舞蹈艺术有一个明确的审美认识时,就会感受到民族舞蹈的无限魅力,进而喜欢上民族舞蹈艺术,推动我国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和传承。同时,一个符合现代人审美的舞种才能够真正立足于当代种类繁多的艺术形式中,从而得到传承和延续。文章基于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与审美的关系,对其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民族舞蹈艺术;欣赏主体;审美

舞蹈是一门艺术,而民族舞蹈更是我国众多传统艺术形式中较早产生的一种。从古至今,不管什么艺术,其都是现实生活审美的一种反映形式,民族舞蹈艺术作为将人类情绪、生活、精神直观展现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其中蕴含了极为丰富且深厚的内容,可以说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审美,而审美正是推动民族舞蹈艺术不断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民族舞蹈艺术发展对审美的影响

(一)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时间性

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随着时间而变化,并且依附着社会变化而发展,在舞蹈中将生活融入其中。因此,民族舞蹈艺术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在不同时间段带给欣赏主体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所以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对欣赏主体的审美具有很深的影响。

我国民族舞蹈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商时代,在这个时期民族舞蹈艺术才正式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出现了诸多的专业舞蹈者,在青海大通县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图1)就是最好的证明,虽然那时的舞蹈者大多是奴隶,但是他们推动了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

在夏桀时期,受其时代的影响,当时对民族舞蹈艺术的审美大多是“以巨为美,以众为观”,当时欣赏主体的审美观都是以此为依据而形成,直到夏桀灭亡欣赏主体的审美观还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一直到另一个时期的兴起,民族舞蹈艺术发生了变化,欣赏主体的审美观才有了巨大的改变,可见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对欣赏主体审美的深厚影响[1]。

汉代时期,因为提倡“独尊儒术”,所以民族舞蹈艺术中所表现出来的大多是这种思想,同时民舞舞蹈艺术也开始融入“形”“声”“情”,将所要表达的思想传达出来。受到这种民族舞蹈艺术的影响,欣赏主体的审美又发生了改变,欣赏主体通过舞蹈对天、地、人的认识有了改变,对人与自然有了了解,并且通过民族舞蹈艺术对儒家思想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那时候的民族舞蹈艺术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是观赏者思想的寄托,同时也是审美观形成的重要因素。

而唐朝时期,由于其经济繁荣,民族舞蹈艺术也到达了一定的高度。那时的民族舞蹈艺术不但将隋代的乐舞传承了下来,还留下了众多前朝的舞蹈艺术家。受民族舞蹈艺术的影响,人们的审美在不断丰富,可以接受多种事物的融合,这也是出现唐朝盛世的原因之一[2]。

通过这些事例可见,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时间性,而不同时间的民族舞蹈艺术对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所产生的影响不同,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推动了人们审美的形成,也带动了一个时期的变化。

(二)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空间性

舞蹈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人们生活状态的一种体现,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其发展具有一定的空间性。尤其是民族舞蹈艺术,其中体现了各种民族风俗、生活习性等等,而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所以各民族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舞蹈艺术,这种艺术的扩散又影响了欣赏主体的审美水平,同时带动了多民族之间的交流。

例如,在我国南北朝时期,民族舞蹈艺术种类最为丰富。在南朝宋武帝时期,民族舞蹈艺术一直都是以汉族的乐舞传统为依据,所以各民族之间的穿着打扮都和汉族差不多,可见人们的审美深受民族舞蹈艺术的影响[3]。

又如,到了晋代时期,东迁将北方民族舞蹈艺术带到了南方,而南方民族舞蹈艺术大多以温柔典雅的情调为主,受到外来舞蹈艺术的影响,人们的审美在发生变化,原有的舞蹈艺术已经不能满足当时欣赏主体的审美要求,所以舞蹈艺术家对原有舞蹈艺术进行了加工,从而形成了诸多优美的民族舞蹈艺术。

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空间性,体现了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风俗习惯等等,这些通过民族舞蹈艺术传递到各个地方,使得欣赏主体的审美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当地民族舞蹈艺术进行革新。也就是说,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改变了审美,而审美也促进了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

二、审美对民族舞蹈艺术发展的影响

一个优秀的艺术才能够提升欣赏主体的审美能力,从而使欣赏主体感受到艺术中的具体形象,將虚当作实,将假当作真,将白当作黑,感受到艺术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和内涵。民族舞蹈艺术是通过审美需求而展开的,是在审美需求下所创造的,需要欣赏主体能够借助自身的审美想象将艺术具体化,进而形成审美意象。欣赏主体在这种强烈的情感支撑下,对民族舞蹈艺术产生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感受到民族舞蹈艺术所要表达的那种难以用语言传达出来的价值和精神[4]。

在欣赏主体对民族舞蹈艺术进行审美的这个过程中,其审美观会受到欣赏主体真实情感的推动,从而产生一种主观能动性,促使自身产生不同的心理活动,但是这种主观能动性的产生是以欣赏主体的审美经验为前提的。具有不同审美经验的欣赏主体对民族舞蹈艺术的感受不同,同时欣赏主体的审美也受到欣赏主体自身的限制,对民族舞蹈艺术的感受和领悟点不同就会产生不一样的审美观,进而其审美能力也会发生改变。

而民族舞蹈艺术本身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厚的内涵,其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多个方面,是一个民族艺术的体现,同时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因为欣赏主体的审美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民族舞蹈艺术中的内容和内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其中所传达的信息也在改变。所以说,欣赏主体的审美要求民族舞蹈艺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行革新和改变,进而使民族舞蹈艺术得到完善和创新,能够在不断变化的时代中稳步生存和发展。

例如,每年春晚节目都有民族舞蹈艺术的表演,不仅是对传统艺术形式的一种传承,也是为了让欣赏主体感受到民族舞蹈艺术的魅力,进而使欣赏主体能够爱上民族舞蹈艺术,将其发扬光大。同时,这些民族舞蹈艺术在发生着改变,和以往所观赏到的民族舞蹈艺术不同,融入了些许现代艺术,使得民族舞蹈艺术越来越符合欣赏主体的审美观,真正促进了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5]。

三、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也在不断提升,民族舞蹈身为传统艺术形式之一,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民族舞蹈艺术经过时代的打磨越来越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同时随着人们对民族舞蹈艺术的热爱,其审美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可以说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和审美是相辅相成的,因为民族舞蹈艺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发生改变;同时,因为现代人的审美观不同,民族舞蹈艺术也在不断被创新和改进,进而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立足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莎.基于文化视域下的民族舞蹈探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9(5):137-140.

[2]李怡林.立足民族文化之根 推进云南舞蹈发展:云南舞蹈发展研究[J].大众文艺,2019(5):141-148.

[3]易辛.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探析[J].戏剧之家,2019(1):126.

[4]李梅.云南红河彝族两大支系舞蹈的特点及其发展探讨[J].戏剧之家,2017(18):136-137.

[5]娄山.民族舞蹈艺术与技巧研究[J].戏剧之家,2017(13):166.

作者单位:

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上一篇:节能减排的标准范文下一篇: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实现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