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献资源采购管理论文范文

2023-09-24

电子文献资源采购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从高职院校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利用研究的背景,高职院校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校内外调研状况及分析,高职院校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利用影响因素及其改进措施等方面,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电子文献资源利用进行了调研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利用研究的背景

(一)文献资源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来自于美国科学基金会、凯斯工学院基金委员会和日本国家统计局的调查大数据,一项科研工作从耗费时间的分布状况上划分,分别为:检索、搜集、获取和查阅参考文献资料的时间占比为50.9%,进行科学研究实验的时间占比为32.1%,进行思考、计划和实施的时间占比为7.7%,最后编写科研报告的时间占比为9.3%。由此可见,在科研工作中对于参考文献资料部分所占时间的比重是最大的,所以,如何学会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并将其有效地运用于科研工作,就成为科研工作中首要的环节之一。能够有效地利用前人的已有成果,并进行充分地消化、吸收和借鉴,就如同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而较为全面地掌握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获取和利用方法,无疑会大大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当前,利用文献信息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掌握互联网数字化电子文献资源的检索、获取和利用方法。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利用

计算机网络、现代通信、开放获取和图书馆计算机检索技术的发展,给高职院校图书馆带来了基于互联网文献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的全新体验。网络数字化电子文献资源以其存储空间小、信息含量大、不受时间限制、不受空间限制、不受语言文字限制、图文声像并茂、获取方便快捷等诸多优势,受到整个社会包括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青睐。目前,一些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电子文献资源购置费已经可以占到全年文献资源建设费的1/3甚至更高,这无疑为读者利用这些电子文献资源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是,和投入的电子文献资源购置资金相比,这些电子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却普遍很低,致使不少高职院校图书馆都存在着投入高、效益低的现象。高职院校图书馆花费高额的经费购置的电子文献资源,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充分发挥其利用效益。因此,调研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利用情况的真实数据,探讨如何发挥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服务在服务高校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利用率,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利用校内外调研状况及分析

为了切实了解和掌握读者对于电子文献资源的利用情况,本馆对在校的427名学生读者通过网络进行了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可以归纳出4方面的调查结果。同时,又对其他39所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综合调研结果或单独调研结果进行了参考利用,得出以下调研结论。

(一)电子文献资源基础的调研分析

对于电子文献资源的重要程度,选择重要和非常重要的近90%,选择一般和不重要的仅为10%左右,说明读者普遍认为电子文献资源是重要的。对于查资料时的第一选择,首选上网的占84.3%,选择图书馆的降低到13.1%。说明网络已经成为读者查找资料的首选,因此,图书馆要充分利用网络开展电子文献资源的服务工作。常用获取知识的途径,首选搜索引擎74.7%,同学或老师58.1%,图书馆馆藏56%,其他或自购27.6%,说明网络搜索仍然是首选。利用电子文献资源的主要目的,获得学习资料84.3%,完成作业56.7%,论文答辩35.4%,其他34.9%。说明读者的利用目标很明确,还是以学习为主,由此可知本校的学习氛围还是较好的。经常使用电子文献资源的原因,首选检索方便73.3%,与学习相关64.2%,更新及时44.5%,其他21.5%。

(二)电子文献资源类型的调研分析

最需要图书馆的资源类型,多媒体资源70.3%,电子文献资源68.1%,印刷型资源27.6%。说明读者对于电子和多媒体文献资源的需求量已经远远大于传统的印刷性文献,这也成为图书馆加强电子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依据。经常使用的电子文献资源类型,百度文库80.1%,开放获取资源54.6%,其他商业化电子文献资源数据占比低于30%和20%。由于百度文库本身也属于开放获取资源,所以说明用户对开放获取资源的使用率是最高的。这一点应引起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高度重视,以便在文献资源建设中,加大对于开放获取电子文献资源的建设力度,以提高其利用率。

(三)本馆电子文献资源情况的调研分析

选修过图书馆开设的文献信息检索课程,选修过86.7%,没选修过13.3%。说明绝大多数读者都接受过系统的信息素养教育。了解电子文献资源的主要途径,首选图书馆主页56.4%,同学或老师53.9%,图书馆培训40%,其他34.9%。说明图书馆网站的作用非常重要。会利用图书馆计算机检索系统检索图书馆纸质图书,首选会76.3%,不会23.7%。说明读者基本具备计算机检索静。本馆有哪些电子文献资源,知道和知道部分的占到91.6%,不知道的8.4%。这主要得益于普遍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结果。若对电子文献资源不满意,是否会向图书馆提出建议,是71.4%,否28.6%。说明大多数读者处于积极状态,读者的信息素质已有很大增强。

(四)需要电子文献资源服务的调研分析

利用电子文献资源过程中有问题的话如何寻求帮助,问同学朋友62.8%,询问图书馆老师61.8%,图书馆在线咨询48%,留言板28.8%。说明图书馆需要加强在线的参考咨询服务工作。使用电子文献资源时遇到的主要问题,网络问题67%,获取内容问题和检索技巧问题分别为56%和50.4%。网络问题主要表现在网速慢上,此外,读者获取内容和检索技巧成为主要问题,说明文献信息检索课需要加强此方面的实际训练。在使用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的同时,认为自己需要加强的技能,与网络资源相关的操作技能70%,特定检索系统或数据库使用技能66.3%,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62.8%,下载获取技能30.9%。说明读者的网络技能、检索技能和电子文献利用技能仍需加强。希望图书馆加强的服务项目,包括文献推送58.8%,参考咨询56.2%,学科指南53.2%,讲座培训45.4%,写作指导36.1%。

(五)外校电子文献资源利用情况的调研结果

除了对本校的学生读者进行电子文献资源利用的互联网问卷调研和分析外,还通过网络文献资源参考利用了其他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相关调研和分析结果。其中包括浙江省34所高职院校图书馆,天津市4所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以及单独的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粮食职业学院、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校外高职院校图书馆调研的情况分析,与本校的调研结果基本相同,或者相差并不悬殊。由此可知,高职院校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是带有普遍性的,同时也是较为普遍的问题,这就更强化了开展此项研究的必要性。

三、高职院校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利用影响因素及其改进措施

(一)人员因素及其改进措施

人员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学生读者层次相对较低,对于电子文献资源的利用意识尚待加强,同时也包括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现代信息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对于人员影响因素的改进措施,包括对读者的管理和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前者的目标是提高其信息素养和认识、获取和利用电子文献信息资源的水平和能力。而后者则是需要提高其为读者服务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能够更好地为读者开展电子文献资源服务。加强读者教育是提高电子文献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措施,实践证明,采用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的方式最为有效的。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目前全国为学生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高职院校尚不足1/3,由此,这种状况也直接导致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利用率的低下。新时代高职院校的文献信息检索课应实现在文献服务时间、方式、载体、级次、来源、类型、范围、年代和语种9个方面的重要转变。在文献信息检索课的教学实践中,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也会同步得到极大地提升,可为进一步提高电子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物技因素及其改进措施

物质和技术两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图书馆的电脑数量、电脑软硬件配置、电子文献资源的类型和数量,以及图书馆的网络带宽条件、电子文献资源获取与利用的限定条件、更新周期、成本条件等。电脑软件配置图书馆可以自主予以解决,即采用当前最为先进的各种软件配置。电子文献资源的类型和数量可以通过建设相应网站实现资源共享。如我馆建设的“学术共产主义开放获取文献资源网站”,目前已有全国11个省市区的高职院校、本科高校、中学、医院等图书馆链接使用。至于网站对于提高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利用率的作用,可以本校图书馆最近一年的纸质文献借阅量仅有0.3%,平均每天借阅3.8册,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上述网站电子文献资源利用率,若仅以最低数量的每人次1册计算,一年时间就已达到4.3万人次,平均每天利用率达到117.8册,相当于纸质文献利用率的31倍。后者中可以通过换用不同品牌的高速浏览器实际提高网速和文献下载速度。安装特殊下载软件,则可以实现和提高具有特殊下载限定条件的电子文献资源的下载及其获取效率。

(三)资金因素及其改进措施

资金对于电子文献资源的影响因素是勿庸讳言的。图书馆如果要购买商业化的电子文献资源,势必需要花费一定数量的购置资金,而且往往其数量不菲。如果图书馆可以申请到专项的电子文献资源购置资金,要购置那些对于本校学科专业对口性强的电子文献资源,如果资金充裕,再考虑购置其他类别的电子文献资源。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各馆自顾自地购置商业化电子文献资源,结果造成各馆电子文献资源内容和类型高度重复,从而造成资金巨大浪费情况的发生,可以考虑由各地高职院校图书馆学术组织牵头,以各地区或各省市区高职院校图书馆为一个单位,采用集团集中采购的方式,再由各馆向学术组织交纳远低于本馆购买所需资金的方法,从而可以达到大大降低各馆采购费用居高不下的状况。在这方面,如天津市高职院校就是采用了集团采购的方式。如果高职院校图书馆没有资金,当地也不具备集团采购条件时又该怎么办呢?那就是争取做到没钱也办事,具体说就是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上具有学术共产主义免费全文开放获取性质的电子文献资源。

(四)管理因素及其改进措施

加强管理是提高电子文献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措施,因此,在提高电子文献资源的利用率方面,图书馆要更新观念,不可只局限于本馆的电子文献资源利用率,要把视界放眼到全球互联网电子文献资源的大数据中,通过日益丰富和扩张的开放获取电子文献资源提高利用率。其次,是要通过开展泛在化服务提高读者利用电子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可以试想,如果图书馆的网站由于服务器关闭的原因,一到寒暑假就处于关闭状况,那读者又如何可以利用网站上的电子文献资源呢?这无疑会降低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的利用率。所以,图书馆网站作为读者利用电子文献资源的最重要平台,要保持全天候处于开放状况。另外,图书馆还要通过传统的或现代化的宣传方式,努力向读者进行宣传教育,尤其是要争取多为读者开展一些有利于提高电子文献资源利用率的有益活动,如电子文献资源检索限时大赛、特殊电子文献资源网络下载获取大奖赛等与此类似的相关活动,用以激发读者的参与热情,熟练掌握电子文献资源的检索和获取方法,为提高电子文献资源利用率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古珊,吴进琼.提高高职院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率的研究[J].电子世界,2013(3):65-68.

[2]陈菊影.电子资源在高职院校的推广及应用[J].办公室业务,2014(15):62.

[3]于新国.21世纪10年代高职院校文献信息检索课的教学改革:以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文献信息检索课为例[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14(2):42-46.

[4]学术共产主义开放获取文献资源网站[EB/OL].[2014-09-04].http://www.xsgczykfhqwx.icoc.cc.

[5]安静宜.高职院校图书馆电子资源使用效益调查分析[J].兰台世界,2014(2):125-126.

电子文献资源采购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高校的“文献检索课”是一种快速变化的课程,从印刷型检索到利用计算机联机以及对互联网资源的检索,应与变化了的大环境保持一致。网络信息资源日臻丰富,给高校的“文献检索课”带来了新的内涵,掌握一种新的实用高效的搜索引擎应是文献检索课必须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文献检索;互联网;信息素质;Google

搜索引擎的发明,给整个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来一望无际的世界,犹如就在视线之中。人们也不必再为储存信息和查询信息,而忙碌不堪。在当今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而且更新换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但是有了搜索引擎,我们不怕被时代落下,在这其中,我们首先要明白一些问题:

一、我们为什么需要信息搜索引擎

人们创造并保留下来的信息的数量是在印刷机发明以后开始增加起来的。起初,增加的速度很慢,文艺复兴开辟了认识世界的新途径,人们慢慢地开始掌握新知识,第一本科学期刊是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它比谷登堡发明印刷机要晚两个世纪。1750年,世界上只有10种科学期刊,从那时起,每过五十年科学期刊的数量就增加10倍。到20世纪50年代,有记录的信息增长之快,被称为信息爆炸。而在20世纪60年代和以后的岁月中,电子技术迅速提高了记录信息的速度。科学论文数目的增长速度大大地超过了期刊数目的增长,人类知识的总和在1950年是每十年就翻一番,在计算机无线电通信等领域尤甚。正当科学进展需要的时候,处理和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及时出现了。回顾技术发展的历史,人们发现,某个研究领域里的一些重要发明往往正好是在其他领域的发展需要它们的时候出现的。例如,电子管出现在电信发展极其需要它们的时候。人类知识已进入到这样一个阶段:不借助计算机,所有工业部门管理和科学研究部门所创造的信息就根本无法处理。怎么办?信息搜索引擎应运而生!

二、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检索与文献检索课

“信息素质”(Information Literacy),国内一般译为信息认识,信息素质,信息素养,信息能力等。信息素质具有广泛渗透性,涉及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各领域、各层次,是事关国家在信息社会的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信息化热潮席卷全球,信息素质在发达国家已被看作是有关国家兴衰存亡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在许多发达国家的各教育阶段全面开发,有较为权威的教育政策文件、标准和面向各学科专业的信息素质教育项目、计划、课件等。信息检索一直是信息素质相关教育中最受重视的部分,是构成学习者信息能力的重要方面。1984年教育部要求在全国高校普遍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文献检索课从最初完全传统的印刷型检索工具开始,到如今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现在,高校“文献检索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文献信息的组织方法、检索语言,各类检索工具、检索系统的检索利用方法,各类文献的检索途径等。互联网是21世纪最重要的信息媒体,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宝库,掌握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检索方法是大学生读者的需求,也是文献检索课必须解决的课题。然而,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检索与传统信息环境下的检索有很大不同,网络信息资源范围大、数量多,网络检索工具及检索方法也是纷繁众多,要迅速准确并相对全面完整地找到所需信息并不是很容易,实践证明,对于网络信息的检索来说,技巧与方法越来越重要,搜寻信息方便性变得与提供信息本身同样重要,因此,对一种实用的网络搜索引擎获取更深广的认知很有必要,高校文献检索课要直面搜索引擎的教育,以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文献检索的利器:Google的功能与特点

如果以不偏颇、不排外的眼光与情怀来看待这种风靡全球的Google,它的确是最好的搜索引擎,全球150多家公司采用了Google的搜索引擎技术。其中文搜索引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目前收录范围最广、功能最强、准确度最高的搜索引擎。它是一个利用蜘蛛程序(Spider)以某种方法自动在互联网中搜集和发现信息,并由索引器为搜集到的信息建立索引,从而提供面向网页的全文检索服务的互联网查询系统,它主要有以下特点和功能:

1.采用了先进的网页级别(Page Rank)技术。这种技术是指依据网络自身结构,根据互联网本身的链接结构对相关网站用自动方法进行分类,整理混沌信息,整合组织资源,使网络井然有序。这种技术打破了传统网络分类概念,它是基于网页的自然结构,即任何网页均可直接链接到另一网页,无须任何媒介。

2.在同一个界面下,可定制语言和到何种网站中进行搜索。目前它可以对包括中文在内的26种语言进行搜索。

3.搜索结果通常会比其他搜索引擎来得更准确。对于现实中许多不谙搜索引擎复杂系统的使用方式和规则的检索者,例如,不知道搜索引擎与分类目录的差别,不懂使用逻辑运算符,只会用单一关键词查询等情况,它都考虑到了,它是目前收集亚洲网站最多的搜索引擎之一,对中文的支持性强,相对于许多国内研发的中文搜索引擎,Google不但大大提升了中文搜索引擎的相关性,还更好地检索字串与网页中文字的语义上的匹配,从而提高了检索效率。

此外,它还有“手气不错”、“网页快照”和“类似网页”等功能。

当然,Google也存在一些令人遗憾的地方。一是其数据的更新速度无法进一步提高,Google搜索引擎的数据库更新无法早于30天,影响了对信息的时效需求。二是无法搜索动态生成的网页。因为大多数负责搜索网页的蜘蛛软件都不敢去碰动态网页,怕被变化无穷的动态系统黑洞吸进去。Google这方面的研究虽取得一些成果,但离真正的实用还有距离。

参考文献:

[1]贺志则,等.现代化检索信息检索[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符绍宏,等.信息检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姚忠平.浅议研究生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1).

[4]李小兰,张月枝,刘仁贵,等.新形势下如何使用现代化信息检索[J].计算机光盘与软件技术,2010,(10).

[5]陈冬明,王军功,石学震,等.高校教学中搜索引擎使用应注意的问题[J].计算仿真,2011,(12).

[6]林丽莹,刘明世,张月影,等.智能搜索引擎对图书馆的影响[J].情报杂志,2009,(S1).

[7]赵艳谊,刘鑫金,王向军,等.计算机搜索引擎的自白网络技巧[J].电脑爱好者,2008,(11).

[8]李兰玉,王芳宇,张彦影,等.搜索引擎教学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9]张玉保,谷小兵,李建民,等.在高校教学中如何使用搜索引擎[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8).

[10]陈斌评,张振江,李海菊,等.高校搜索引擎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1]高建设,陈江易,李江涛,等.搜索引擎与高校图书馆管理[J].图书馆杂志,2010,(3).

作者简介:曾娟(1970-),女,湖南永州人,本科,现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图书馆管理和信息开发。

电子文献资源采购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主持人的话:本期《海外观察》我们推荐杨志刚、徐静编译的《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2010年电子资源评估调查》报告。这一报告由非营利机构研究图书馆协会发布,主要总结了该协会成员馆最新的电子资源采购与许可授权获取方面的实践进展情况,包括联盟与图书馆直接采购、获得许可授权电子资源中的选择、评估、采购决策、更新评估等。另外,报告也指出了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多样化宣传方式。

电子资源的采购、获得许可授权是图书馆业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电子资源的采购、评估与宣传却又是图书馆界普遍存在的难题。本篇报告中的关于ARL成员馆电子资源采购政策、采购标准、评估的调查对于国内图书馆在电子资源采购、评估与宣传等工作上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俞传正

摘 要: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RL)2010年电子资源评估调查,总结了ARL成员最新的电子资源采购与许可授权获取方面的实践进展情况。调查从多方面分别对联盟采购电子资源或获取许可授权和图书馆直接采购电子资源或获取许可授权两种采购策略进行了论述。最后总结出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 电子资源 评估

ARL Evaluating E-resources (July 2010)

Yang Zhigang Xu Jing (National Science Library, CAS, Beijing, 00190)

Key words:ARL; e-resources; evaluation

CLC number: G259.712Document code: AArticle ID: 1003-6938(2011)01-0045-05

1 调查前言

电子资源评估调查的目的是重新审视ARL成员的结构(或结构重组),区分他们在市场中获取新型电子资源的方法与途径;评估ARL成员的资源购买策略;辅助资源购买决策;比较评价新旧购买策略;出版或宣传新的资源购买方法与策略。在此次调查中,网络信息资源被定义为:“由图书馆购买或启用的商业电子信息资源(数据库、电子文本、电子期刊、数据集和信息资源),通过预先设置的网络向授权用户提供获取使用。”

本次调查的起止时间是2010年2月1日至3月8日。124家ARL成员组织中的73家(63家美国大学图书馆、9家加拿大大学图书馆和1家非大学图书馆)完成了调查,回收率为59%。

调查首先询问的是图书馆是否有专门的商业电子资源获取政策。受访的72家图书馆中有过半数(38家或53%)回复他们拥有这样的馆藏发展政策。而根据调查中的评论填写内容,对该问题的回答可能不是很确切。因为一些受访成员将电子资源政策的概念扩大了,或者是整合到整体馆藏发展政策或学科馆藏发展政策之中,并没有单独的电子资源发展政策。还有些成员回复馆藏发展政策是概论性的,对于电子资源也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大量的政策内容都是关于电子资源的选择偏好或纯电子资源的获取模式。少量成员会不断修订电子资源发展政策或计划修订。

与上一问题相比,对于电子资源管理系统(Electronic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ERM)的应用问题,所有受访成员的回复则较为明确。68%(72家中的49家)的成员回复使用了这一系统。这一数字表明ERM应用于电子资源处理流程的各个部分,包括许可授权、保存管理、使用跟踪、重叠分析、成本数据、数据反馈、链接解析器、自动提醒、OPAC功能、资源供应商统计数据和联系信息等。评论内容显示Ex Libris’s和Verde ERM是受访成员使用较多的管理系统。有一家成员回复ERM使用率较低,因为它会“消耗大量时间和人力”。

2 通过联盟采购电子资源或获取许可授权

通过73家成员的回复可以看出,这些成员都加入了1到5个不同的联盟,以联盟形式采购电子资源或获得商业许可授权。绝大多数(90%)加入的是研究型图书馆联盟,如大西部图书馆联盟(GWLA)、东北部研究型联盟(NERL)、安大略高校图书馆理事会(OCUL)等。多数成员同时也加入到一个州范围/省范围内的多类型图书馆联盟(73%),或者加入到一个地区范围内的多类型图书馆联盟(70%)。只有少数成员加入到高校系统的联盟(32%)或全国性联盟(19%)中。有三家成员回复还加入到法律或医学图书馆联盟中。

在72家受访成员中,有70家回复“为了获取商业电子资源的目的”而至少加入到一个联盟中。每家成员加入联盟的平均数是3.18。

■2.1 对新电子资源的选择与评估

当问及图书馆投入成本最多的电子资源是通过哪家联盟获取的?受访成员表示在联盟采购电子资源或获取许可授权时,常采用混合方法选择新型电子资源。联盟的成员经常通过提交建议书的方式提供电子资源产品或供应商的购买选择。然后由联盟的管理层或联盟委员会小组对这些建议进行筛选。一家受访成员描述了一个年度书目调查过程,它是由一家或多家联盟委员会进行审核的。

同样,在联盟采购电子资源或获取许可授权的过程中,由各成员代表或小组构成的委员会负责评估新的电子资源。在大多数情况下,电子资源的评估是联盟内各成员与联盟工作人员的共同责任,经常由联盟成员代表组成的小组来进行评估。在少数情况下,由专门评估小组或联盟工作人员负责。

而图书馆内部的电子资源的评估问题则比较复杂,因为多学科的资源与单一学科/专业资源的评估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多学科电子资源评估经常由所有采访人员或主要馆藏发展人员负责(67%)。而单一学科/专业电子资源的评估则由对应的学科专家(90%)和主要馆藏发展人员(62%)负责。另有34家受访成员回复说由专门的电子资源工作组或委员会负责,仅有18%回复由采访部门负责评估。有一家回复“我们一直没有电子资源评估团队,这对图书馆工作来说可能是不利的方面。”

29家回复,在实际工作中,还要从大学图书馆的所有部门中再抽出代表或组成小组进行电子资源评估,包括参考咨询馆员、学科馆员、编目人员、技术服务资源馆员、各系主任和图书馆理事等。另外,部分师生也要参与到决策的制定过程中。

2.2 选择标准

该项调查采用五级量表,列出17个指标,让受访者根据每一指标的重要性打分。根据统计,半数受访者认为成本是首要考虑因素,另一半也认为这一指标很重要或比较重要。除了成本,其它指标几乎对电子资源的选择都没什么根本性影响。17家受访成员(24%)将“与图书馆系统是否兼容”作为决定因素。另外一些排名靠前的选择标准依次是:内容唯一性/完整性、预期使用率、用户界面友好程度、与教职工科研相关性。最不重要的选择标准是通过BlackBerry、iPhone、Kindle等移动设备获取电子资源。

受访者填写的16条评论中还列举了其它一些选择指标。其中4条评论指出电子资源的永久获取和馆际互借权很重要。其它一些指标还有交换与删除资料的功能、价格的稳定。一份回馈表示“一些对用户来说很重要的指标(如书目输出、用户界面)在采购决策中并没有影响力。在成本和获取允许的前提下,实际中影响决策最深的是内容相关性。”

60家受访成员(83%)表示所在联盟采用标准许可条款或统一许可协议模板。只有15家受访成员(22%)表示所在联盟使用的是国家信息标准组织的电子资源共享条款(NISO SERU)。调查评论也说明很少有出版商接受SERU。这或许说明SERU更适合本地馆,并不适合联盟。

同选择标准一样,对于许可条款的调查,依然采取五级量表,列出14个指标,让受访成员根据重要性打分。23家受访成员(32%)认为适用法律范围是达成交易的最重要因素,另外41家受访成员(56%)认为这一因素很重要或比较重要。21家受访成员(29%)认为“允许到馆的其它用户使用”( Walk-in users)是达成交易的最重要因素,另外47家受访成员(64%)认为这一因素很重要或比较重要。认为其它条款很重要的比例都不超过5%。次重要的许可问题是允许用于电子教辅资料、服务支持、对撤销订购的限制和对馆际互借的支持(占比86%~89%)。七成受访成员认为对于未经授权获取数据库、未经授权使用数据库内容的处理方式是重要、很重要或是达成交易的最重要因素。许多受访成员在评论中重申,针对图书馆的任何赔偿许可协议都是影响交易的因素。其它重要的许可条款还包括:保存和永久获取权、通过IP获取、在课程包中使用许可内容。服务失败赔偿和图书馆对用户培训义务是最不重要的许可条款。

调查还向成员询问了以下问题:作为新电子资源评估过程的一部分,联盟的活跃度如何。回复率最高的前五项活动(74%~90%)包括同图书馆已有的电子资源比较查重、审查供应商或出版商的保存条件、电子资源试用、核查电子资源与图书馆系统的兼容性(如链接解析器)、检查产品许可是否与已有组织标准相抵触。只有三家受访成员回复经常联系已有的资源订购机构进行资源评估。

2.3 采购决策

大多数情况下,与资源提供商谈判、决定购买电子资源的任务是由联盟工作人员或委员会根据各成员的反馈予以处理。反馈的形式可能是正式的投票表决,也可能是简单的参与或不参与的决定。

在图书馆内部,最终采购决策的负责人与电子资源评估的负责人是有差异的。对于多学科电子资源的评估,馆藏发展主管和资源选择人员具有同等责任,而决定最终采购决策时,馆藏发展主管可能有更大的决策权。对于学科资源,具体的选择人员在评估它们时具有重要决策权,而决定最终采购决策时,馆藏发展主管是最后决策者。最终采购决策的制定,还包括大学图书馆馆长/院长/主任、AUL、采访部主管、馆藏发展委员会、管理委员会、负责许可与谈判的图书馆馆长、图书馆联盟工作人员和教务长等的参与。

2.4 电子资源更新评估

58家成员(82%)回复针对联盟采购的电子资源有一个循环的评估路径。调查评论普遍提到评估主要发生在电子资源更新时。根据合同时间长短,每年或每隔几年进行一次评估。多数情况下,联盟成员(个人或专门的更新评估小组)与联盟共同负责联盟电子资源更新的评估。

调查采用五级量表,列出10个指标,让受访者根据重要性进行打分。成本问题再次成为首要考虑因素,过半数的受访成员认为成本是决定交易成败的最重要因素,其它的受访成员认为成本很重要。绝大多数受访成员认为每一项评估标准都很重要或重要。排名靠前的几大因素是内容独创性、平均使用成本、与当前课程和教职工科研的相关性和通货膨胀率。最不重要的因素是成员机构抵制联盟谈判的影响。

调查还向成员询问以下问题:作为联盟电子资源更新评价过程的一部分,具体实践的活跃度如何。大部分成员回复电子资源更新评估一直在进行,或是融入到以下过程之中:成本增长情况、回顾以往的使用统计数据、评估通货膨胀历史、与已有电子资源查重(或其它内容)。收集用户意见是最不经常进行的活动。

一半的受访成员表示他们会记录和保存电子资源的评估数据,以防在某些情况下,评估会被重新审议。评论中提到的这些情况主要是价格上涨,还有研究模式的变化、潜在的使用需求、平台与课程的改变。

3 图书馆直接采购电子资源或获取许可授权

3.1 对新电子资源的选择与评估

这部分调查重复了许多联盟电子资源采购的问题,但是突出调查了研究图书馆在直接采购或获取电子资源许可授权时,利用其自身的资源与人员选择和评估新的电子资源的方法。

调查对多学科资源与具体专业、学科资源的购买选择加以区分,但有一个例外,在直接采购或获取电子资源许可授权时,负责多学科和单一学科新电子资源选择的图书馆员不做区分。对于选择和评估负责人,最常见的人员是混合馆藏建设馆员、教学、参考咨询馆员(93%),其次是所有格式的馆藏发展组(66%)、一般馆藏发展小组(63%)。只有19家(26%)回复有专门的电子资源小组进行新产品的选择。教师、学生、职工、其他用户和馆藏发展的主管也会参与选择。对于新的电子资源的评估,所有回复几乎一致。图书馆高层管理人员主要参与新电子资源的选择,而不是评估;而电子资源小组主要参与新电子资源评估,而不是选择,特别是在确定“新电子资源与图书馆网络的技术兼容性”时。

最常用的选择方法是征求教师意见(43家成员(60%)一直或经常采用该方法)。第二种常用方法是收集其它图书馆用户的需求(29家,40%)。超过1/3的受访成员表示是通过资源提供商的到访或在图书馆会议上参观提供商的展览来选择电子资源。最少使用的方法是参访其它研究图书馆并讨论网络资源。

3.2 选择标准

图书馆直接采购电子资源或获取许可授权时,最重要的选择标准与联盟采购的标准相同。38家(52%)回复成本是交易成败的关键,另外33家(45%)认为成本非常重要。与图书馆系统的兼容性是交易成败的第二(但相差第一因素较远)的因素。排名靠前的选择标准还有内容独创性和全面性、与教职人员科研相关性、预期使用率、用户界面的友好程度。重要性最低的标准是通过移动设备获取电子资源的可能性。

与联盟相比,图书馆较少使用电子资源的标准许可条款或统一许可协议模板(68% vs. 83%),他们更愿意使用国家信息标准组织的电子资源共享条款(NISO SERU)(37% vs. 22%)。但是没有出版商和资源提供商愿意使用这一条款。

在图书馆直接采购电子资源或获取许可授权时,最重要的许可条款同联盟采购相同。适用法律范围和“允许到馆的其它用户使用”是达成交易的最重要影响因素。紧接着是允许用于电子教辅资料、馆际互借、服务支持能力和对撤销订购的限制。75%的受访成员认为对于未经授权获取和使用数据库的处理方法和对撤销订购内容的处理方法是重要、很重要或是达成交易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其它重要的许可条款包括保存和永久获取权、通过IP获取、与电子期刊相关的作者权利、在课程包中使用许可内容。服务失败赔偿和图书馆的用户培训义务被认为是最不重要的条款。

虽然二者的订购有所不同,但图书馆回复率最高的前五项评估活动与联盟的也是相同的。同图书馆已有的电子资源进行查重是二者最经常进行的评估活动。此外还有核查电子资源与图书馆系统的兼容性、检查产品许可是否与现有组织标准相抵触,试用电子资源等。对于图书馆来说,审查供应商或出版商的保存条件没有那么重要。同联盟一样,经常联系已有的资源订购机构进行资源评估是较少进行的评估活动。

3.3 采购决策

在该问题的回复上,各成员存在一些差异。对于最终采购决策者,图书馆与联盟是相同的:与资源选择人员、电子资源工作小组/委员会和其他人员(包括委员会和图书馆高级管理层)商讨最终采购决策后,馆藏发展主管是最终决策者。

3.4 电子资源更新评估

50家成员(68%)回复图书馆直接采购电子资源也有一个循环的评估路径。无论采购渠道如何,评估的频率是一样的;典型的是年度评估。7家成员回复针对联盟采购电子资源有一个循环的评估路径,而对图书馆直接采购电子资源则没有。另外5家回复正与此相反。

与馆藏发展相关的众多图书馆员都要参与到电子资源的更新评估之中,他们同样还要参与具体专业、学科资源和多学科资源的评估。评估人员经常是具有复合馆藏、教学、参考咨询职责的图书馆员(51家,71%)。专门的各种格式馆藏发展馆员更多的是参与具体专业、学科资源的评估(61% vs. 51%),而一般馆藏发展小组更多的是参与多学科资源评估(58% vs. 46%)。大约有1/3的受访成员回复图书馆高层管理人员、专门的电子资源馆员、电子资源小组也参与到资源更新的评估中。馆藏发展部的领导、图书馆业务服务办公室,以及在校师生也会参与其中。

图书馆直接采购电子资源或获取许可授权的更新评估标准与联盟的相同。影响交易成败最关键因素仍然是成本(55%),接着是与图书馆系统的兼容性(17%)。内容独创性、与当前课程和教职人员科研相关性、通货膨胀率是受访成员认为很重要或重要的三大因素。取消限制和保存条款并不是太重要。

图书馆的电子资源评估实践活动内容与联盟的调查也是一样,包括:价格增长情况、回顾以往的使用统计数据、评估通货膨胀历史、与图书馆已有电子资源产品查重。最少进行的活动是收集用户意见。

过半数受访成员表示他们会记录和保存电子资源评估的数据,以防在某些情况下,评估会被重新审议。34家(47%)回复曾出现过类似情况;33家回复没有出现过类似情况(45%)。评论中提到如果资金、价格或财政预算发生变化时,重新评估是必要的。

4 宣传新的电子资源

调查的最后部分是图书馆宣传新电子资源的方法,哪种方法最有效。回复表明宣传方法是多样化的。两种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图书馆目录中添加电子资源记录;举办咨询会等与教职工和学生进行联络,或者直接联络个人(99%的成员使用,64%的成员认为有效)。在图书馆网站上做宣传也是常用方法之一,但效果一般(36%)。另外常用且高效的宣传方法是与目标学校、院系和学生进行直接交流。最少使用且效果最差的方法是在社交网站和Second Life上进行宣传或设置链接。一些回复表明Twitter和博客被经常用来宣传电子资源,其它宣传方法还有新闻发布、在校报上刊登消息、RSS订阅。少数成员还利用视频或平面电视进行宣传。1家成员使用的方法还有:门上挂饰、杯垫/啤酒垫、书签、讲义和小册子。无论怎样,众多评论表明如何使得电子资源宣传方法更加有效是一个值得关注、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有成员评论到“让用户熟悉新的电子资源真的很困难,新电子资源的宣传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我们每年花费上千万,但是大多数用户却不知道我们有什么资源。”

5 附加评论

一些回复提到电子资源的泛化改变了图书馆的资源采购过程,大量图书馆急需寻找更好的办法或程序以采购和宣传电子资源。另外一些评论提到参照目前的经济情况,采购电子资源相对容易,但是剔除电子资源则不是件容易的事。

6 结论

联盟和图书馆均部署大量人力进行电子资源建设。选择和评估活动不用刻意加以区分,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两项活动。联盟工作人员经常与其成员馆合作。馆藏发展、教学、参考咨询相关的图书馆员、馆藏发展小组、专门的电子资源管理馆员和图书馆高级管理人员在电子资源的建设中都担负职责。而电子资源采购或许可授权获取的最终决策大都由馆藏发展主管决定,同时资源选择人员和团队也负有相应职责。

研究图书馆通过联盟采购和评估电子资源的方法与其直接采购和评估电子资源的方法存在着强烈的、令人惊讶的关系。采购与评估具体学科专业电子资源和多学科电子资源的方法同样也存在着强烈关联。

本调查发现,尽管投入了大量人力,采购流程、政策和程序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联盟和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评估资源时,付出大量工作,考虑了众多评估指标,但是仍有许多图书馆没有专门陈述电子资源建设的馆藏发展政策,缺乏决策依据。另外,评估活动一旦结束,图书馆和联盟很少记录和保存评估数据,为未来评估作参考。还有,大概有1/5的联盟和图书馆在购买资源后没有进行循环评估。

尽管各类许可条款是图书馆考虑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实际中,17%的联盟和31%的图书馆没有使用任何标准许可条款或统一参照许可协议。同时,尽管也考虑了法律和其它许可因素,但是成本却成为绝大多数成员考虑交易成败的唯一因素。大约1/3的成员没有使用电子资源管理系统,绝大多数的图书馆也没有使用国家信息标准组织的电子资源共享条款,而这一条款本可成为出版商与图书馆许可协议的重要参照文本。

这些缺陷可能会造成人力与时间的浪费、决策的错误或失败。由于涉及合同化的许可机制,还可能产生相应的法律问题。

如果不考虑ARL成员馆在电子资源上的投入,以上提到的缺陷可能都不是那么重要。但是,据2008-2009年的初步数据显示,大学图书馆在电子资源上的投入超过了741,000,000美元。然而,由于缺乏既定电子资源馆藏发展政策、步骤和程序,造成图书馆人力、时间和经费上的浪费,使其面临着财政亏空的危险境地。另外,在没有经过谈判、没有明确或排除一些有关法律、交易语言、赔偿问题、更新周期等的问题的情况下就签订合约,图书馆很容易使自己陷入被动地位,受到供应商的操纵。与违约相关的法律危机和诉讼好像并不常见,但是这并不是图书馆掉以轻心的理由。

为提高评估的运作效率,发挥其最大功效,研究图书馆必须从本质上认识到(最为优先考虑的):

●无论是联盟还是图书馆直接购买,都要制定电子资源采购政策;

●制定适用于以上所述资源的标准评估方法;

●对所有参与管理和参与重要合约谈判的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同其它研究图书馆共享评估策略;

●不仅在政策和策略上加强合作,还要在相关实践运作与数据上加强共享;

●在图书馆联盟系统范围内协调评估标准。

如果这些任务得以顺利完成,我们希望未来研究图书馆能够在共同理解的定义基础上,以协调一致的方法实现电子资源评估实践的理想状态。

作者简介:杨志刚,男,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博士研究生;徐静,女,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硕士研究生。

电子文献资源采购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 一) 研究背景

2006 年用友E - HR瞄准人力资源集团管控市场, 发力出击, 通过聚焦经营, 建立了中国E - HR领域一支强大的专业人才队伍, 成功签约中国一批大型集团企业, 短短一年内获得了百分之几百的增长率, 取得了飞速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 最先开始应对网络全球化的一种新趋势的是由IBM最先开始使用的一种新型网络管理模式E- HR, 之后很多知名电子商务企业都开始使用这种E - HR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这时正式将信息技术引入人力资源管理后的时代称为E - HR时代, 它代表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未来趋势。

E - RH ( Electricity Human Resource) 是一种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 具体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和互联网技术结合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使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电子化, 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进员工服务模式为目的, 减少企业人力资源行政负荷、改善人力资源服务质量、帮助企业实现战略性人力资源转变的一种过程。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网络信息成为一种资源, 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创造了一个没有地域条件、种族因素、远近距离干扰的全球范围的一种工作环境, 而网络技术成为网络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 随着这种技术的广泛应用, 企业将在电商这一时代背景下发展与竞争, 人力资源管理更加需要运用网络技术的帮助, 如何运用网络技术帮助企业进行虚拟化管理; 如何帮助企业建立知识系统与人才储备; 如何帮助企业在竞争中获得长远发展, 这些问题是对所有HR的一种考验, 也是本文探讨的根本目的。由此可见, 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和国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前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 旧思想冲击新理念

21 世纪的今天, 在马云的阿里淘宝不断获得巨大成功与收益后, 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注重企业的网络发展, 网络信息战开始展开, 这种背景下, 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带给企业一种新的挑战, 他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必须以一种全新的的思维方式来面对人力资源这一角色。

然而陈旧的管理理念依然存在于企业中, E - HR的到来遇到一定的瓶颈与阻碍。新旧网络人力管理观念存在问题。随着传统工具的变革, 劳动对象的变迁更多的人事活动渐渐不再局限于对自然物的管理, 而走向对人工物即是数据、信息、知识上的处理, 基于此点使得原有的企业思想、方法在网络时代受到了限制,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 企业的生产方式组织行为等特征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这种变化给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 二) 相关软件需要进一步开发和完善

目前市场上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大都处于事务型管理阶段, 软件偏重一般性, 不能完全涵盖企业特有的管理活动, 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同时, 软件中的某些附加功能并非组织所需, 这便增加了组织的负担, 造成浪费。有些E -HR软件供应商的目的仅在于出售软件产品, 对企业要求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功能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调研, 不能全面地考虑到企业所关心的业务流程重组、售后服务和产品升级等。一些软件产品仍以传统的“人事管理”为中心, 不能适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

( 三) 缺乏专业性人才

调查数据表明, 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IT应用能力一般。其中, 未实施HRMS企业IT应用能力更差, 回答“一般”和“基础”水平的占68% , 由此可看出来他们只是掌握了基本的办公软件使用能力和普通的上网能力, 在不久前召开的第三届人力资源管理大奖峰会上提出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国内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本身专业知识技能不够的问题, 应届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不能找到“对口”专业, 多数面临转行的情境, 很多HR专业的具有新时代新技术和潜力的人力资源的后备军不能很好地接触到这个行业, 而这个行业的老员工在一定程度上面对新技术新思想学习较慢, 不能很好的接受新知识。只有那些有潜力有技能, 经过深造, 能够适合当大发展的需求的才是我们需要的高端人才。但是目前因为我国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是国内的企业不能很好地留住这种专业人员, 人才外流严重, 这样一来, 新生血液跟不上, 老骨干面接受新思想差, 高端人才留不住。这就导致面对网络化的这一个大时代, 我们没有更多的人才储备, 人才能力跟不上, 也就导致了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进程缓慢。

( 四) 系统信息安全存在风险

虽然E - HR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但是它的信息安全隐患又成为其广泛推广的障碍。由于网络病毒的侵入, 黑客的攻击, 使得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运行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系统的不稳定同时也会导致相关数据和信息的安全存在风险。

三、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 一) 提高电子化人力资源的认知

1. 改变旧观念

新型人力资源发展缓慢, 网络化进程慢, 是一种观念上的落后, 在这个世纪什么都在变化, 技术产品, 组织管理的变革首先取决于人们的观念, 只有观念变化了, 人们的态度才会发生变化, 才会导致最终结果的变化。

2. 增强E - HR的普及度

根据某国内公司的市场调研表明, 500 人以下的企业中有百分之七十一的企业没有实行E - HR, 在上市公司中, 有百分之四十七的企业实施了E - HR, 由此可见, 全国E - HR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 很多中小型企业甚至不知道什么是E- HR, 因此我认为, 要让E - HR受到重视需要增强人力资源网站的培训力度, 需要国家的新政策的支持以及增加门户网站等公司内部网的运作, 更多的开发出一些新模式与考评工具等电子工具, 这样外部的重视再加上内部应用的需求会更加有利于电子化人力资源的管理。

3. 合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流动, 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要想让E - HR更加的普及, 并受到更好的认知, 我认为需要一个合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流动率, 所谓的企业管理模式流动率是指制定科学有效的人才流动制度, 让更多符合企业发展的员工进入企业, 同时裁剪员工时可以让流动出去的员工向外输出企业管理模式与新思维模式, 让更多企业了解什么是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管理, 从而产生一定的认知度, 为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营造一个更好的外部环境, 企业间的交流更不应该止步于企业文化精神, 一枝独秀不是春, 只有整体的进步才能带来长远效益。

( 二) 加强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建设

1. 选择适合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软件

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 选择合适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 同时避免对管理软件的依赖。规模较大或者资金雄厚的企业, 可以在进行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考虑自主开发软件; 对于没有充足的研发资金和人才的中小规模企业, 可以请专业的软件开发公司分析研究本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 然后经过充分的论证委托其开发一套适合本企业的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软件。

2. 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供应商应改进服务质量

采用科学的、标准的系统实施咨询方法, 为每一个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客户配备一名专业的咨询顾问;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培训, 包括E - HR系统原理、操作、项目管理、实施方法、二次开发等等; 在项目实施的初期, 为客户导入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比如,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科学的绩效评价方法, 然后才是软件操作的培训; 在实施“E - HR”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时考虑与企业现有系统的集成与数据共享, 并为企业未来投资预留空间, 并将此作为整体解决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三) 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在很多企业中, 人力资源并不专业, 很多都是从人事部直接改成了人力资源部, 企业更多得只是应付当前需要, 没有真正的理解人力资源理念与实质内容, 这样就导致很多员工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跟不上。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要采取下列措施:

1. 内部人才的专业培养

( 1) 即有计划的提升内部人员的工作能力, 在满足企业职务需要的基础上, 进行培训与拓展。即当员工技能不足时能进行职务外延, 在能力有盈余时可以增加工作重节, 达到内部人员的双向使用。

( 2)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增强员工的价值观, 引导员工向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中去。

( 3) 加强人员的甄选、调整和使用, 了解人员素质与职业能力, 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库, 根据人员素质潜力进行跟踪培养。

2. 外部人才的“留得住”

( 1) 明确企业战略方向, 完善企业发展规划, 增强企业信任度。

( 2) 给予专业的技术人才一个优秀的内部环境, 与激励制度。

( 四) 加强数据、信息安全保障建设

数据、隐私安全问题是推行E - HR过程中务必考虑的问题。E - HR系统的安全隐患主要来源于基于广域网络的数据传输。解决这个问题, 目前可以采用加密传输的SSL技术、防火墙技术、VPN技术等。除了网络安全外, 对重要数据的加密存储也是E - HR系统安全的重要保证, 安全审计技术也为系统的安全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屏障。当然, 用户管理是所有安全的基础。除了数据的安全外, E - HR系统的各种功能也存在不同的操作权限, 而Portal技术是保证这种安全的一种可靠的实现方式。另外, 通过建立规范的数据库管理机制, 系统还应定期手动或自动备份, 以备系统破坏之后恢复之需。

四、结语

现在是网络经济的时代, 企业越来注重网络化的发展, 全球化经济竞争最大的挑战是全球化人力资源的竞争, 这种竞争带给企业人力资源一个新的挑战和冲击, 使人力资源的管理从传统的一种对人的管理变成了一种科学的主张, E - HR在中国的起步虽然比较晚, 但随着更多需求的产生, 企业的需要, 电商服务的出现, 中国大环境不断改善, 我相信E - HR这种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将成为更多企业的选择。

摘要:随着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 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人力资源管理的电子化发展也受到更多人的关注。随着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 企业希望能够借此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从而带动企业的发展。本文将针对当前我国的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水平进行分析, 并提出当中存在的多个主要问题, 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解决对策, 希望对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赵曙明.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J].南京大学报 (哲学、人文科学、社会学) , 2002 (3) .

[2] 郑晓明.e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J].中外管理导报, 2009 (9) .

[3] 马丽华.试论企业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J].管理现代化, 2002 (1) :17-19.

[4] 施琼.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6 (8) :10.

电子文献资源采购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一、人资管理中电子档案的作用体现

(一) 提升管理效率

相对于实体化档案模式而言, 电子档案在记录内容上得到质的飞跃。传统资料库、档案室之类的实体化存储空间存在明显限制性, 若存储管理的文档量较大容易出现存储空间不足而不得不放弃一部分资料的情况。在电子档案管理模式下, 大数据的发展让各类档案资源以数据化形式呈现, 加上计算机存储空间、容量的不断提升, 档案资料可尽可能的详细化, 为人社局人资管理提供更强保障。

(二) 降低管理难度

传统纸质档案在管理上难度较大, 不仅需要强调档案数据的精炼性, 还需重视日常防盗、防火、防虫、防潮等各项工作, 在档案的调取、收发等方面必须一再小心, 避免将纸质档案损坏或丢失。在电子管理模式下, 档案不再存在虫蚀、潮湿等问题, 以信息化形式保存的数据只需注重信息传输安全以及数据真实性问题即可, 极大降低了管理难度。

(三) 节省人力资源

传统档案管理需要大量人工来完成对各类实物档案、纸质档案的分类、收集、筛选、核对等工作。而在电子化操作下, 档案管理者在专业软件协助下能够实现对档案的更精确化分类, 对相关信息资料统一收集、归档、检索、调用, 整个流程均处于集成化处理模式。相对而言人工成本明显控制, 工作强度明显下滑。

二、电子人事档案的应用策略

(一) 真正转变管理模式

传统人事档案管理的载体为录像、录音、照片、纸张等实体物品, 档案的保管、整理、统计、收集、分类、编码等工作以手工操作为主, 工作步骤烦琐且工作量较大。要想真正实现档案的电子化管, 必须在管理模式上有所突破, 将档案信息载体变为多媒体、光盘、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 将管理重点放在数字化变更层面, 让信息资源可实现多平台、重复利用。在档案管理模式转变后, 档案资料的检索、分类、解锁、保密等也存在变化。传统在文件袋上标明保密级别的方式应转变为密码加身份验证的形式。由于电子档文本的复制与原文毫无区别, 对档案的原始性并不会产生影响, 因此在电子档资料在传输上应强调身份验证以及检索权限设定。管理模式的转变并非朝夕可成, 档案管理者必须真正认识到电子化档案资料相对于传统资料而言的优越性以及限制性, 提升档案管理安全程度。

(二) 强调管理人员素质

现如今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资料收集、整理与分类, 而是需要通过对各类人才的资料分析安排适合的岗位, 查看已登记人力资源的年龄、学历、工作经验、工作成就等并为其提供更为适合的岗位。因此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必须强调复合型人才, 在信息时代下能够适应电子档案的真正应用, 工作过程中各类文件通过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得以实现更便捷的检索、归档、登记、传输、修改等操作。管理者不仅应熟悉档案的全程规范管理以及文件特征, 还需掌握一定程度网络安全防护知识以及计算机系统知识, 以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这是其本职工作的必然要求。人才队伍建设是推进电子档案深层利用的基础保障, 人社局可通过相关业务培训以及人才聘用等方式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管理队伍, 通过业务沟通学习让档案管理者真正掌握电子人事档案的管理与利用要求, 实现人事档案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化。

(三) 重视管理体系及基础建设

在新时期人社局所实施的电子化档案管理必须以人社局的实际工作内容为导向, 重视行业特点, 在电子档的信息收集上更多考虑到企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以及各类人才的适应性岗位安排, 在管理体系上逐渐完善化, 为实际高效率应用奠定坚实基础。具体来说, 建设工作首先应注重硬件设施配备, 确保存储能力、收集能力、检索能力等, 保障计算机性能;其次, 在相关软件上应结合行业需求、行业特点、人才发展状况等, 强调建设档案管理专用系统, 在相关功能上需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目前我国人社局应用电子人事档案还需实现管理流程的精细化、管理制度的完善化、工作职能的明确化, 电子档案的应用与推广需要在管理体系的不断优化基础上得以实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数据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采用电子档案形式呈现已经是必然趋势。档案管理队伍必须认识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以问题为导向, 让电子档案的优势为人才管理发挥效用。

摘要:信息化的发展让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必须被逐渐摒弃, 原始的录像、录音、照片、图纸、文件等资料必须提升信息记录的高效性以及准确性, 因此电子人事档案应运而生。人社局负责区域范围内各阶段、各类型人才的资料档案管理, 工作量大且内容烦琐, 人力资源管理中电子档案的发展已经是档案管理的必经之路以及总体趋势。本文首先分析了人社局人力资源管理中电子档案的实施意义, 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传统档案管理弊端提出了几点应用策略。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电子档案,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兴玲.医院人事档案在人力资源和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与开发[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4) .

[2] 李宏宽.基于人事档案信息化的医院人力资源信息系统设计与实践[J].人力资源管理, 2017 (2) .

[3] 葛翔.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现状分析[J].机电兵船档案, 2015 (1) .

电子文献资源采购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一、文献综合分析

(一)研究历程

1. 历时分析

近年来,在酒店业效率评价的研究中,国内外研究学者大多数将研究对象集中在酒店业技术效率评价、管理规模效率评价、服务质量效率评价以及规模报酬等方面的内容。例如,在对加利福尼亚州样本酒店中人力资本的劳动效率评价的研究中,得到了影响劳动效率的内外部变量因素;对英国三星级酒店行业测算生产效率的综合模型制定的研究;对葡萄牙国酒店行业的技术效率进行了评价研究;以台湾某家国际酒店为分析对象,测算出了外部经营环境的有效性并计算出了纯管理效率;对法国连锁酒店的进行绩效评估时,得到了复式网络经营形式的酒店,比特许经营权和国有连锁形式的酒店在经营上效率更高。

2. 刊源分析

本篇文章研究虽选取了国内外最具有代表性的期刊,但也存在着些许不足之处:所选择的期刊全部来自于英文期刊,且在这些期刊中近一半是主要是刊登旅游领域的研究文献,酒店类文献相对较少,受到了所选期刊文献偏好的影响。针对这个方面的不足,在未来的酒店业人力资源文献的研究中初步决定:运用Citespace分析国内的期刊文献数据的,同时针对酒店类研究的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能够与其他语种的学者合作,在对相关酒店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价的文献进行计量学研究分析时,进行对比;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在对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效率评价的相关文献研究进行计量学分析的研究时,可以使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或选择两个以上的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和研究,能够扩大对文献对研究领域,得到更准确和科学的研究结果。

(二)研究内容分析

1. 研究对象分析

酒店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评价的研究对象大多都集中在某个具体的酒店或是某个具体的城市,研究对象样本的选取相对比较单一。虽然运用差别比较的量表进行了差异性比较,但在进行具体的测算时,测算结果的偏差也会随着差别较大的量表而出现较大的偏差,不仅会导致研究结论的横向比较难度增大,甚至会出现结论之间产生较大冲突的情况。

2. 研究区域分析

从空间分布上看,酒店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评价的研究分布在西欧、北美洲、沿海和亚洲东部沿海等地区,多为旅游业较发达地区的旅游接待国。由于这些地区多为重要的旅游接待国,酒店业发展迅速,且酒店相对较多,能够较多的引起相关学者的关注。

3. 研究方法分析

从研究方法上看,酒店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评价的文献研究方法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为主。酒店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定性的方法包括,运用各种量表进行分析、问卷收集数据分析、结构方程法、层次分析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等建构的模型为主,其中,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效率评价的文章相对较少。

二、结论及建议

酒店业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现象,在旺季时,对人力资源需求相对旺盛,通常会招聘大量的小时工和临时工;而在淡季时,顾客数量急剧下降,人员需求也大大减少,为节约短期成本支出,只能通过大量裁员或大幅度降薪来平衡,从而导致大量员工流失的现象。由于酒店行业存在无法调和的淡旺季,酒店业必须能够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从而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减少季节性波动所造成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冲击。通过对从业人员加强培训,稳定待遇等策略,留住员工。更好的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意科学的管理,采取各种物质和精神激励政策,不断的提升员工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加强酒店业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发和使用的相关政策与制度,使得酒店业能够更好的树立人力资源的资本意识,加强人力资源的有效效率。

摘要:本文将酒店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评价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通过选取近五年的国内外旅游权威期刊相关文献并进行梳理,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空间等方面提出建议,包括酒店业从业人员方面,酒店业管理人员方向,酒店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政府相关政策出台等,以期对未来的酒店的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 Kusluvan S,Kusluvan Z,Ilhan I,Buyruk L(2010).The human dimension a review of humanresources management issues in thetourism and hospitality industry[J].Cornell HospitalityQuarterly,51(2),171-214.

[2] Guanmin Li.Output Efficiency Evaluation of University Human Resource Based on DEA[J].Procedia Engineering,2011(15):4704-4711.

[3] Wan Qing Li,Yang Liu,Wen Qing Meng.Research on Human Resources Efficiency of ProjectDepartment Based on PCA-DEA Complex Model[J].Advances in Intelligent and SoftComputing,2012(148):455-460..

[4] 郑海元,唐再思.企业人力资源效率分析与评价[J].湖南医科大学(社会科学版),2009(1):65-68.

[5] 石锦秀,陈加洲.企业人力资源效率的实证评价研究[J].企业活力,2012(1):71-76..

[6] 唐再思.基于生命周期的人力资源效率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9

上一篇:外国英语课程改革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肿瘤放疗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