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保护法范文

2023-09-22

海洋环境保护法范文第1篇

摘要: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案第0190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 由:关于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海洋局会同农业部,中央编办,环境保护部办理 提 案 人:致公党中央

主 题 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提案形式:党派提案

内 容: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高度重视沿海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明确指出生态环境是沿海地区的生命线,先后制定完善了海洋环境保护地方法规和生态建设规划,为沿海开发划定了“红线”。但是,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渔业生物资源衰退的趋势没有发生根本性扭转,海洋沙漠化发展的趋势没有变。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海洋法制意识、生态意识不强。各地、各级政府为了片面地追求发展速度,忽略了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顾海域审批程序、不顾海洋使用论证、不顾海洋环境评价,在没有取得海域使用权的情况下,违法用海的现象常有发生,更不谈其对海洋生态环境应负的责任。 2.对海洋的过度无序开发。各地掀起的港口建设、临港产业区建设、化工园区和滩涂围垦等热潮,都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和不同程度的破坏。沿海很多地方都在建港口或规划建港口,化工园区更是遍布沿海各地,其对海洋生态影响巨大。更有甚者,一些化工企业只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对排放的工业污水不予深入处理、净化,甚至偷排现象时有发生。大面积的围垦,使沿海滩涂湿地迅速缩减,而消失的滩涂湿地,使绝大部分的鱼、虾、蟹等的幼体无法生长发育,成长为成鱼。加之工业的污染,近海沙漠化已不可避免。

3.海洋生态异象频发。山东青岛连续多年浒苔大面积爆发,去年江苏海域的水母爆发、以及一年胜似一年赤潮等。无不警示我们,海洋生态环境已经脆弱到多么严重的程度。甚至连今年的梭子蟹、鮸鱼“丰收”都不一定是好现象,它是海洋渔业资源剧烈动荡的象征。生态异象不仅会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危及到沿海地区人们的生存状态。 4.沿岸径流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据有关报道,长江、淮河等大小河流的径流对海洋的污染占海洋总污染的70%以上,而这部分的污染目前还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制造业大国”给我们的海洋经济带来的“恩惠”短期内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5.渔业生产与管理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沿海渔民急功近利式的捕捞方式也是导致海洋生态环境失衡的直接推手,加之渔业管理方式陈旧,任何渔业资源的兴起都经不住如此巨大的生产能力,由此形成了渔业资源的此起彼伏,动荡不定。 6.跨界、跨流域(转载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宣传语)污染成了治理难点。在苏鲁交界处的海州湾沿岸,兴建许多的化工、冶炼企业,而这些企业大部分是重污染企业,平时看不到什么污水排放,但一到雨水季节,大量的带有重金属污染的污水就随洪水顺流而下,在苏北沿岸流的带动下严重地污染了

连云港海域,致使大量的海洋生物死亡,严重时10米等深线内的底栖生物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死亡。由于跨地界,这种污染很难得到有效治理。

为进一步加强海洋生态环境建设,我们建议:

一、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政府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各级领导都要有高度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并将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效益,进行充分的环境影响评价,从源头上控制住海洋环境问题的发生。其次,要强化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拓宽公众的参与和监督渠道,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努力形成关心、珍惜、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提高公众投身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加大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要树立大社会、小政府的现代社会管理模式。地方政府不能为了一味地追逐gdp,对企业进行过度保护,干预环境保护等职能部门对企业的执法行为。引导企业走向合法经营、科学经营之路,让企业切实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为环境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在对地区经济与社会目标考核和各级官员的政绩考核中加大环境指标的分值,强化其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三、加强建设项目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整体评价。现在各地在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时,多是就项目论项目,没有将建设项目放在对整个区域、海域等宏观环境中去论证,导致对建设项目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做的不够。对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叠加效益考虑不足。在此基础上,建立评审专家责任追究机制,千篇一律、不负责任的评语让其失去应有的市场。

四、做好对海洋生态保护的整体规划。对各地沿海开发进行统一规划、科学管理,解决各地区各自为战、盲目开发的格局。科学规划海洋生态保护区,设定开发红线,划分海洋生态保护等级。在沿海开发、滩涂围垦、港口建设的同时,有效设定海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预留生态空间。同时,做好跨省界海洋污染的协调工作,为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五、建立适度捕捞机制。首先,建立渔民准入制度,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从事海上捕捞作业,在优先渔民入渔的情况下,严格控制把关附近农民加入渔民队伍。其次,实施限额捕捞制度并严格加以管理,渔政部门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不能将渔业管理的罚款管理手段作为目的来实施。第三,加强市场管理,制定最小入市规格制度。现在完全有条件设立专门的水产品市场,坚决杜绝市场外的交易,否则加以重罚。第四,取消柴油补贴。柴油补贴是为补贴渔民因柴油涨价而增加的成本而设立的,但通过近年来的实践,有相当一部分人,拿了柴油补贴并没有从事捕捞作业,而从事捕捞作业的渔工又拿不到柴油补贴。取消柴油补贴,从客观上形成倒逼从事捕捞的渔民转行改业,节省下的钱用来增加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

六、将贝藻类养殖纳入环保产业管理。贝藻养殖在自然海域中起到净化海水的作用,这与通过生物技术进行污水处理的原理是一样的。建议有关部门在制定海域使用规划时考虑相应的贝藻类养殖区,环境部门也应从环保经费中拿出相应的资金扶持贝藻类养殖(贝藻类养殖相比较效益较低),作为环保产业加以发展壮大。有关领导更要改变观念,不要将

贝藻养殖业作为影响旅游环境的障碍来清除,而要鼓励其发展,因为它不能与福建厦门的大面积清理近海养殖相提并论,前者是贝藻类,而后者主要是网箱养鱼,是加剧海洋生态环境污染的。

来源:中国政协网篇二:保护海洋标语

1、珍惜海洋资源,造福子孙后代。

2、珍惜海洋资源,爱护绿地资源。

3、愿大海永远清澈与辽阔,愿人类更美好。

4、拥抱蓝色海洋,珍爱生命摇篮。

5、拥抱海洋,感恩海洋,善待海洋。

6、扬帆绿色奥运,拥抱蓝色海洋。

7、污染海洋千夫指,关爱海洋万人颂。

8、手拉手保护海洋环境,心连心传承海洋文明。

9、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共图民族复兴大业。

10、生命源自海洋,污染海洋就等于污染你的祖坟。

11、生命源自海洋,请热爱我们的故乡。

12、生命从海洋开始,善待海洋从你我开始。

13、少一片垃圾,多一片海蓝。

14、让鱼儿有个美好的家园。

15、民无海洋不富,国无海洋不强。

16、蓝色经济,领航绿色生活。

17、蓝色海洋、绿色世界,万众呵护、千秋和谐。

18、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海洋。

19、还美人鱼一个洁净的海洋,让她们生活的更加欢畅。 20、海洋拥有蓝色,地球才有脉搏。

21、海洋宣传日:一天的提醒,一生的行动。

22、海洋生物,也有生命;保护海洋,就是保护自己。

23、海洋存亡,匹夫有责。

24、海洋,中国腾飞的加速器。

25、海为画世界,人在城中行。

26、海天湛蓝清相映、渔雀遨游快乐园。

27、关心海洋,你就能听到大海的声音;疼惜鱼儿,你就能分享它曼妙的舞姿。

28、关爱海洋,就是关爱我们自己。

29、发展海洋经济、爱护蓝色国土。 30、保护海洋是人类应尽的责任。

31、保护海洋就是保护人类。

32、保护海洋,人人有责;滴滴水源,不可浪费。

33、保持海洋洁净,保持地球平衡。

34、爱海、护海、用海;为你、为我、为他篇三:环境保护的宣传语大全

环境保护的宣传语大全

1、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2、除了相片,什么都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

3、地球是我家,绿化靠大家。

4、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5、来时给你一阵芳香,走时还我一身洁净。

6、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

7、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绕一绕。

8、欲揽春色入自家,无可奈何成落花。

9、我是一只小小小鸟,总是飞呀飞不高。

10、1 + 1 = 2,一棵树 + 一棵树 = 一片树林

11、绿色是地球的本色

12、地球是我家,绿化靠大家

13、保护树木,就是保护自己

14、芬芳来自鲜花,美丽需要您的呵护

15、绿色——生命之源

16、踏破青毡可惜,多行数步何妨

17、红花绿草满园栽,风送花香碟时来

18、花开堪赏直须赏,莫要折花空赏枝

19、花草丛中笑,园外赏其貌 20、我为你美丽的心灵绽放

21、带走的花儿生命短暂,留下的美丽才是永远

22、愿君莫伸折枝手,鲜花亦自有泪滴

23、森林是氧气的制造工厂

24、草木绿,花儿笑,空气清新环境好

25、来时给你一阵芳香,走时还我一身洁净

26、种一棵树,种一枝花,世界会更美好

27、草儿可爱,大家爱

28、距离产生美,谢绝亲密接触

29、绕行三五步,留得芳草绿。 热带雨林——地球的肺

人类的最后一滴水,将是环境破坏后悔恨的泪。

保护环境,人人有则

人人为环保、环保为人人

人人关心环境质量 人人参与环境保护

珍惜资源 永续利用

保护环境光荣 污染环境可耻

依靠科技进步 促进环境保护

提高环境意识 保护美好家园

合理利用资源 保护生态平衡 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保护环境山河美 持续发展事业兴

别让可爱的生灵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失

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

建设项目必须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尊崇自然、敬畏生命

尊天重地、敬天爱人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保护蓝天碧水。

建设美丽的边疆,爱护我们的家园。

环境保护从我身边做起。

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保护水环境,节约水资源。

树立大环境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欣赏荒野、回归自然

青山清我目、流水静我耳

山中何所有?岑上多白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自然不可改良、生活可以选择 选择绿色生活、健康适度消费

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应该同舟共济 人类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 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

幸福生活不只在于丰衣足食,也在于碧水蓝天。

追求绿色时尚、走向绿色文明

环保宣传语

今天节约一滴水,留给后人一滴血

没有地球的健康就没有人类的健康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拯救地球,一起动手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促绿色消费,做绿色选民

追求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

把消费限制在生态圈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让经济发展的浪潮进入绿色的河道

把绿色带进21世纪

心动不如行动,去怨不如去干

我是环保一员

地球是我们从后代手中借来的

破坏环境,祸及千古,保护环境,功盖千秋

与自然重建和谐,与地球重修旧好

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

垃圾混置是垃圾,垃圾分类是资源

垃圾回收,保护地球

举手之劳,参与环保

拣回垃圾分类老传统,倡导绿色文明新时尚 不要旁观,请加入行动者的行列

人类若不能与其他物种共存,便不能与这个星球共存

保护环境,保存希望

用行动护卫家园,用热血浇灌地球

环保不分民族,生态没有国界

人类只有一个可生息的村庄——地球,保护环境是每个地球村民

环保宣传语摘录

珍爱自然遗产,永续山水胜景(四川省建设厅张明)

地球是我家,人人爱护它;

每人做一点,造福千万家。(宜宾市真武路301号楼附6号)

请人类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环境吧!(攀枝花市华山小学一年级一班)

喝洁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这需要您每时每刻爱护环境!(盐边城建局)

女娲补天是过去的传说,环保是今天的女娲。(成都军医学院七队)

亲近大自然,和我们的动植物朋友和睦相处!(宜宾市八中初2003级6班杨洲)

用我们的双手,爱护地球家园。(攀枝花市华山小学三二班田郑涛)

让地球阳光普照,让未来神圣美妙。(攀枝花市华山小学)

杞人忧天,我忧地!——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她。(宜宾第八中学初二十五班)

昨天,由于人们的无知,导致大片森林毁灭;今天,由于人们的努力,绿色又回到了我们身边;明天,我们坚信——绿色至高无上。(成都市交大附中高2003级3班谭章)让绿色看得见!让绿色听得见!(宜宾市八中分校2003级16班解廷婷)

保护生态环境,共创美好家园!(攀枝花市盐边县建环局余斌)

别让绿色消失时,我们才懂得去流泪。(西南交大附中高二三班伍非)

它失去了保护,我们就失去了健康。(宜宾市八中2003级13班刘琰)

生命?自然(交大附中高二三班段慧)

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让更多的后人能健康生活,保护环境就是珍爱生命。 (宜宾市八中初2003级6班唐清)

绿色永远属于生命。(成都市十二南街5号省化工公司宿舍一单元五楼沈文来)

绿蓬勃,绿之清新,绿之狂野,绿之精彩——生命之绿(成都市交大附中高二三班陈倩颖)

不要让我们现在拥有的,成为我们将来所羡慕的!(交大附中高二三班刘晓羽)绿——地球上最美丽的色彩。绿色环境,生命之源。(西南交大附中高二三班龙慧)别让下一代只能像盲人那样抽象地理解绿色。(西南交大附中高二三班吴治玲)

自然就是生命,失去不会再拥有。(交大附中高二三班高雅佳)

给我一点绿,还你一片荫。(交大附中高二三班陈菊石)

别让我的眼泪成为世间最后一滴水。(四川大学西区96号信箱辜锐)

丰富多彩的公益广告语

关注明天,珍爱生命

2 .请为动物保留温暖的家 3. 水滴是财富,也是生命

4. 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5 .请珍惜绿树蓝天,那是我们的家园。 6 . 保护水资源,生命真永远。 7.送出一份爱心,收获明媚阳光

8.真诚面对,沟通无限 9.美丽舒适的家园,来自我们的双手 10.用你的真心,换一世的真情 11. 新世纪,新世界,越来越美丽

“绿色的心,绿色的未来”、

“保护地球大家园”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上不能只有人类”

大自然是善良的母亲,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热带雨林——地球的肺

海洋环境保护法范文第2篇

——围绕打造滨海休闲旅游基地,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并按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与要求,我局围绕打造滨海休闲旅游基地,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科学发展观,结合我局实际,对沿海各地、海岸等的滨海旅游资源、生态环境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基本掌握了我县滨海休闲旅游基地和海洋生态环境的发展现状,针对影响我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如何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论证,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滨海休闲旅游基地基本情况

(一) 自然 环境。我县濒临大亚湾和红海湾,海岸线长171.8公里,海域面积3200多平方公里,其中10米 等深线浅海滩涂面积 33万亩,有大小岛屿55个,海湾18处。海洋生物资源较为丰富,有海洋生物20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鱼、虾、贝类有40多种。惠东这特有地理环境是广东省罕有的滨海旅游资源,是发展蓝色滨海旅游业的一大优势。

1、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 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位于惠东县南部的巽寮镇。属南亚热带温湿型海洋气候,平均年气温21.7°C,年平均降雨量1843.7mm,植被四季长青。该区毗邻香港、深圳和中海壳牌石化城。海路距离香港43海里,至深圳41海里,至淡水、澳头12海里。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洋资源十分丰富,陆地总面积75平方公里,海湾陆地面积6.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7公里。沿岸水深2至4米,海底平坦坚实,沙质洁白晶莹,海水清彻碧绿,有“绿色翡翠”之美称。海岸线迂廽 曲折,依山傍海分布着七山八湾十八景。大湾套小湾,湾湾相连,形成“天赐白金堤”。有热带海洋鱼类400多种、贝类200多种、甲壳类100多种、棘皮类60多种、藻类30多种。最珍贵的是红树林和白海豚。沿岸诸岛礁石经海浪冲击侵蚀,怪石嶙峋,千姿百态,惟妙惟肖,堪称动物石景公园。因此,知名人士肖劲光、肖华、张爱萍、刘志坚、许德珩、朱学范、启功、商承祚、赵起扬、王遐举、黄苗子、陈荣琚等为巽寮景观题字勒石,大部分作品成为永久的摩崖石刻。区内海底石像十分壮观,多姿多彩,与海洋生物景观交相辉映,形成琳琅满目的海底大世界,极具开发利用价值。

2、双月湾旅游度假区。 双月湾旅游度假区包括平海和港口两镇的所有滨海旅游资源在内,海岸线长54.7公里。

(1)平海镇海岸线长33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有“龙山耸翠、星海联珠,平楼烟景、魁阁梅英,江天晴流、龙泉听梵、鼓岭观潮、古渡渔灯、孤州钓月”等景观。特别是与古城相距1

公里的南门海,半月形海滩长达10余公里,海沙洁白晶莹细软平实,近百米内水深不超过1.5米,蔚蓝色的海水清澈见底,海底平坦坚实,勘称天然的海水沙滩浴场。

(2)港口镇海岸线长21 . 7公里,东依红海湾,西靠大亚湾。 港口海龟自然保护区经国务院于1992年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球大陆架上唯一的海龟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与人类最接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自然保护区,堪称“中国一绝”。

双月湾由大亚湾畔相邻的两个半月形海湾组成,两条沙直奔大星山,如蛟龙出海,似双龙戏珠,有静有动。大亚湾畔的半月湾,微风细浪,阿娜多姿;红海湾畔的半月湾,波涛汹涌,气势磅薄。

3、平海海滨温泉旅游度假区。 平海海滨温泉位于稔平半岛的平镇鹧鸪洞,东望红海湾,西倚大亚湾,南临南门巽寮湾旅游度假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度假区总面积达1000亩,风景秀丽,平湖峡谷交错,遍山树木青苍。 海滨温泉度假区是一所按国家“AAAA”级景区、五星级酒店标准建造的,集旅游度假、商务会议、餐饮住宿、健身休闲、温泉疗养、中外贵宾接待为一体的综合型大型度假区,以丰富的温泉旅游资源为依托,精心打造海洋温泉文化。 海滨温泉的地热矿泉日涌水量超过4000立方米,水温近70度,在富含几十种对人体健康有益微量矿物质元素中,偏硅酸、硫、氡均达国标命名标准,被专家誉为咸水温泉中的“极品”温泉,具极高医疗保健价值,对美容、美肤有特别的疗效,对神经痛、风湿、关节炎、肥胖、心脑、心脑血管病等具有良好的辅助疗养效,可与日本著名的米萨氡泉疗养胜地媲美。

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为 发展蓝色滨海旅游业 提供了充分的优势条件。

(二)滨海旅游现状。我县滨海旅游的开发利用,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陆续投入开发了亚婆角度假村和巽寮湾度假村,随后开发了南门海滩,港口海龟湾自然保护区等景点。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到我县滨海旅游度假游览的游客年均达到90多万人次,仅巽寮一地,年均接待人次达80万人。据统计,来我县滨海度假游览的游客主要来自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惠州等珠三角地区。主要目的是:一是利用双休日到巽寮游泳、乘坐游艇遨游大海、领略大海情怀,品尝海鲜和购买海产品;二是游览岭南地区唯一现存的平海古城风貌和参观我国大陆唯一的海龟自然保护区——港口海龟湾。

(三)发展优势。 我县有年吞吐量650万吨的码头3个和港口、巽寮、范和、亚婆角、盐洲等5个渔港。 拥 有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盐洲港、考洲洋、港口港、巽寮湾、范和港等港口资源和海滨旅游资源, 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充分的优势条件。旅游业发展以巽寮湾为核心,整合环大亚湾的海滨度假地和海滨资源,为旅游开发预留足够空间。该区同深圳大鹏湾的大小梅沙毗邻,未来发展中将采取区域合作概念,将二者联动共同打造成主要面向香港、深圳、广州、东莞以及惠州的海滨休闲度假区。

二、近期成效及 发展方向

多年来,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滨海旅游业的发展,我局在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有效保护了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

(一)近期成效。

1、滨海旅游发展成效 。 随着海洋经济发展,沿海和海岛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特别是滨海休闲旅游基地发展迅猛,促进了我县海洋资源的合理有序利用。一是由于滨海旅游业快速发展,渔村建设向生态休闲方向发展,形成沿了海休闲渔业文化、海滨旅游文化和海洋饮食文化,促进了城市和内地游客到海港海洋来度假观光,有效地带动了当地渔民转产转业。二是创造了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形成新的产业群,吸引了一批内外投资商商建设。建设了一批餐厅、住房、娱乐等设施,接待大批游客,创造出捕养鱼无法与之相比的经济效益。三是带动了休闲、观赏渔业的兴起,推动了渔具、饲料、鱼药、水族器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了相关行业组织的建立和完善,充分体现海滨旅游的经济效益及社会和海洋生态环境效益。

2、环境保护成效。 近年来,我局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在巽寮海区、 稔山坪仕岛 海区和范平海至港口港湾等海区开展了多次大规模的渔排餐厅、违法围网和定置网等的整治行动,加强海洋环境污染控制。通过整治,还我县一个清洁、环保、安全的海湾,保护了海洋生态环境,营造了良好的滨海旅游环境,真正实现了还海于民,促进了海洋经济、海洋生态环境和滨海旅游业的和谐发展,受到了广大渔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发展方向。 滨海旅游是我县旅游的最大品牌,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我县滨海旅游的优势,大力整合旅游资源,重点发展的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度和双月湾旅游度假区为龙头的滨海旅游经济区。在发展滨海旅游资源的同时,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更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要科学论证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全面开展水产养殖环境评价制度,准确掌握海洋资源动态变化规律,处理好滨海旅游开发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虽然我县海洋渔业和滨海休闲旅游基地经有了较大发展,海洋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保护,但仍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滨海 旅游资源重点不突出。滨海旅游资源类型较多,但开发重点不一,生态型产品为主导,但缺乏整合,整体形象不突出。

(二) 滨海旅游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因我县滨海旅游业发展较晚,道路、通信、供水、供电和景区硬件设施还不够完善。

(三)巽寮湾电、炸、毒鱼和机械拖网等问题。巽寮湾电、炸、毒鱼和机械拖网等,使一些传统经济鱼类、名贵鱼种有所减少,海洋渔业资源、生态环境和滨海旅游资源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四)陆源污染、海上作业污染问题。一是海洋环境污染源主要来自于陆源污染,包括海域周边的生活用水 ? 工业 废水和固体污染物等。二是海上作业造成污染主要是燃油外溢、油舱由于事故破裂造成的渗漏和违法作业对海洋造成的污染。这些海洋环境污染问题不处理好,将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将阻碍滨海旅游业的发展。

四、解决问题对策措施

针对查找出的因素,我局采取以下对策措施,从源头上根治污染海洋环境污染源,促进我县海洋生态环境和滨海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针对 旅游资源重点不突出问题。选准精品、打造品牌。

1、 重点发展巽寮湾、港口双月湾、平海南门海湾等稔平半岛区内的主要景区、景点。 使它们 有机连接起来,形成惠东 “蓝色” 滨海旅游。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要按照国家“四A”景区标准的要求,加快开发建设进度。着重抓好“七山”、“八湾”、“十八景”等景点的建设,配套完善景区基础设施,2008—2012年,争取通过国家“四A”景区的评审,使之成为集休闲度假、游览观光、商务会议、体育竞技、娱乐健身、餐饮服务等多元化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滨海旅游区。

2、完善港口海龟湾自然保护区的基础配套设施。 港口镇和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海龟湾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进一步做好保护区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工作。要严格按功能分区,兴建可供游客参观的展览馆、养殖馆和观景台等,把其建设成为全国闻名的海洋生物科普旅游区。

(二)针对滨海旅游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问题。大力完善滨海旅游的基础设施。一是逐步完善各旅游经济区通往旅游景区(点)的道路设施,按二级公路的标准,全面铺设好景区(点)道路,亮化、绿化各景区(点)的道路。二是加大旅游景区(点)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能够全面满足当地群众和游客的生活、消费需要。三是加大旅游配套设施项目的建设力度,主要是完善景区硬件设施。继续加快星级酒店的星评工作,到2012年,四星级以上宾馆不少于3家。四是提高旅游运输能力,引进旅游车队和旅游游船项目,全面提升旅游经济区旅游市场的硬件设施档次,增强竞争力。力争通过努力,全面提高我县旅游接待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准。

(三)针对巽寮湾电、炸、毒鱼和机械拖网等问题。 我局将联合有关部门制定强有力的措施,坚持打击“电、炸、毒”鱼非法行为;严格限制机械拖网,防止捕捞过度。有效保护巽寮湾海洋渔业资源,促进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的发展。

(四)针对陆源污染、海上作业污染问题。针对“无证倾倒、超限倾倒或者无记录倾倒”的情况,我局为了全面履行海洋倾废监察管理职能,组织力量主动出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打击海洋违法倾废行为。一是通过公布违法倾废举报电话,及时掌握违法倾废船舶的动态。二是加大巡查力度。充分利用现有的执法装备,采取了陆上检查、海上跟踪、蹲点守候、登临检查等方式。

三是要坚决保护环境 ? 防止污染,使资源能够再生和持续发展,严禁破坏海洋生物生存环境的项目上马。四是开展开展打击海洋违法倾废的联合行动。五是为减轻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对近岸海域的污染问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完善治污基础设施,改善沿海海洋环境。六是加强船舶各个角落可能发生的跑油、冒油、滴油、漏油等情况都要进行严密检查,查堵漏油源头。七是严厉打击海上违法作业船只及有关工作人员。

五、打造滨海休闲旅游基地、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建议

随着我县海洋渔业经济,特别是滨海旅游业的大发展,海洋生态环境资源成为我们稀缺的资源之一。惠东到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如何围绕打造滨海休闲旅游基地 科学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方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1、严格控制污染源头,建立陆源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一是对新上项目,按照海洋功能区划进行审批,控制新污染源,凡不符合环境保护条件的,一律不予批准;对原有项目,重新进行环境评价,对达不到环保要求限期整改。二是在河流、海湾和近岸海域环境容量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对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的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排污总量实施方案。三是加强对政策指导的研究,鼓励企业绿色生产,教育和引导企业把追求环境效益摆上重要位置,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共赢。五是指导沿海企业实行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废水排放。

2、加强执法力度,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强对政府环保职能部门的执法监督, 严厉打击了采挖海砂等非法行为,保护我县的海洋资源和海洋生物栖息地 。

3、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增加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业投入。 我局将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增加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业方面的投入 ,加快推动我县海洋生态环境和滨海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积极开展海洋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为了提高全社会海洋与渔业法律意识,保护海洋环境。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利用重大节庆活动和深入基层召开环保知识宣讲现场会等广泛宣传环保知识。 并 利用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提高全民海洋与渔业生态环保意识,同时也推动我县旅游业的发展。

5、加强考洲洋的环境治理,打造惠州西湖。为进一步保护我县考洲洋生态环境,促进海域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打造一个惠东的“西湖”。一严禁当地渔民在考洲洋违规设置定置网、网 塭 。二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向考洲洋海区排放陆源污染物。三严格控制向考洲洋倾倒废弃物。四禁止毁坏考洲洋海区沿岸和潮间带的防护林、风景林、风景石和红树林、珊瑚礁等维护生态平衡的物种。

6、做好人工鱼礁建设和 增殖放流 的工作。进一步修复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

物适宜的环境条件,培育海区生物多样化,恢复海洋资源和增加渔获量,促进渔业经济和滨海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7、 加强对外合作。 要大力加强与广州、深圳、东莞、惠州、佛山等主要客源地的旅游部门和企业的联系,通过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行业管理联系、资金来源渠道联系、商务合作联系,采取直发旅游班车、直发游船、包车旅游等形式,不断增加客源。同时,引进先进旅游城市的旅游操作经验,促进惠东旅游业快速发展。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是重大的,它关系到惠东县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特别是滨海旅游业的大发展。它要求我们都应作到了解环保、支持环保,提高对海洋环境保护的防范意识。促进我县经济、海洋生态环境和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把惠东建设成为珠三角经济、社会和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生态示范区。

海洋环境保护法范文第3篇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按照《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不断优化涉海涉渔营商环境,结合我厅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优化营商环境年活动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东北、辽宁发展重要指示和关于软环境建设重要批示为指导,以十九大精神为指针,以全面实施《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整治我省涉海涉渔营商环境为重点,以企业满意和健康发展为标准,结合《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关于深入开展贯彻落实总书记进一步纠正“四风”重要批示精神 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行动的实施方案》,大力构建开放包容、互利合作、诚信守诺、尊商护商和务实高效的营商文化,按照统筹协调、问题导向、综合实施、注重实效的原则,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为营造营商环境最优省提供保障。

二、 主要任务和具体目标

(一) 主要任务

1、 优化政务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制度创新,提高行政审批、许可、检查、准入、收费等事项的服务效率和

1

质量。

2、 规范市场环境秩序,清理涉海涉渔规章、规范性文件和相关政策,废除不公平、不合法的制约条件,提升企业发展活力和空间。

3、 优化公平的法治环境,规范涉企执法检查事项,严格执法检查程序,减少涉企执法检查行为,改善执法检查方式。

4、 全面开展专项整治,改善海洋与渔业软环境,打造海洋与渔业最优营商环境。

(二) 具体目标

进一步简政放权,涉海涉渔市场活力提升;市场准入进一步放宽,经营主体持续增加;窗口服务进一步科学,群众满意度为100%;涉海涉渔企业的营商环境明显改善,营商环境投诉率为零。

三、 重点工作和责任分工

(一) 动员部署

1.部署和贯彻《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关于深入开展贯彻落实总书记进一步纠正“四风”重要批示精神 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行动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面部署八个方面的专项整治。(完成时间2018年2月,牵头处室:法规处,责任处室:办公室,行政审批处,机关党办)

2.厅领导参加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培训班,并按照省

2

政府安排,厅主要领导在会议上发言。(完成时间2018年3月,牵头处室:机关党办)

3.制定《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实施方案》(完成时限:2018年3月,牵头处室:法规处)

4.召开厅党组会议、厅办公会议,学习并部署《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关于深入开展贯彻落实总书记进一步纠正“四风”重要批示精神 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行动的实施方案》,明确落实责任工作分解。(完成时限:2018年3月5日,牵头单位:法规处,责任处室:机关党办)

(二)重点工作

1.确立重点工作。把厅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纳入到省政府重点工作绩效考评节点,每月完成指标,确保工作不亮红灯。(完成时限:2018年全年,牵头单位:机关党办,责任处室:法规处)

2.开展专项整治。结合《方案》,全面落实干部作风专项整治,简政放权专项整治,政务服务专项整治,政商交往行为专项整治,非公经济(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专项整治,基层“好狠”专项整治,经验复制推广专项整治,宣传工作专项整治等八个方面的整治。(完成时限:2018年全年推进,牵头单位:法规处,责任单位:办公室,行政审批处,机关党办)

3

3.优化执法检查环境,制定“双随机”检查工作细则,编制执法检查事项清单,编制企业名录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在门户网站公开,实现执法检查“双随机”。(完成时限:2018年4月,牵头单位:法规处,责任处室:各执法单位)

4.编制执法检查计划并公开,做到计划之外无检查。(完成时限:2017年4日,责任处室:法规处和各执法单位)

5.召开营商环境建设推进会,根据上级部署,随时召开部署推进会。(完成时限:全年各项工作节点时间,牵头单位:法规处,责任处室:各处室及厅直单位)

6.细化纠“四风”、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任务分解,47项工作任务责任到处室,措施明确,完成期限明确。(完成时限:2018年4月,牵头单位:法规处,责任单位:办公室,行政审批处,机关党办,其他相关单位)

7.清理规章、规范性文件,组织各单位对厅机关制定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梳理,凡与上位法不符和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律清理。(完成时限:2018年全年,牵头单位:法规处,责任处室:各处室)

8.积极参加“个升企”专项行动,主动归集相关信息,对有条件的涉海涉渔个体经商户升级为小微企业。(完成时限:2018年全年,牵头单位:法规处,责任部门,各相关单

4

位)

9、完成省营商局部署的各项工作。(完成时限:2018年全年,牵头单位:法规处,责任处室:各处室及厅直单位)

四、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

(一)成立厅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1、厅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领导小组 组长:汤方栋;

副组长:李志军、陈来钊; 成员:各处室和厅直单位负责人。

2、厅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 任:李志军; 副主任:肖常惕;

成员:政策法规处全体成员。

(二) 加强制度建设

1.完善执法检查制度。要不断完善和改进执法检查制度,全面推行执法检查计划制度,检查通知制度,检查登记制度,检查反馈制度,检查情况报告制度和检查结果公开制度。做到计划之外无检查,检查采取双随机,上级部署的专项涉企执法检查要提前向省政府备案。

2.健全层级落实任务制度。按照《方案》任务分解,制定责任落实制度,自检自查制度,自我评查制度,不遗余力

5

推进任务落实。

3.工作报告制度。按照《方案》要求和本方案的部署,要建立工作报告制度,每月固定时间报告工作推进情况,任务落实

(三) 强化监督检查

厅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领导小组将定期不定期地对工作情况进行检查。

联系电话:024-23447533;传真:23447535 电子邮箱:wwjwwj8250@sina.com

海洋环境保护法范文第4篇

东部南部海域一带局势紧张,动荡频繁。我国的海洋国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应归中国管辖的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 有150——190万平方公里存在着同邻国的争议。我国是一个沿海大国,但由于种种原因, 海洋国土却屡遭侵犯, 至今仍悬而未决。

关键词:周边形势 海洋国土 划分 争议 主权

一、中国海洋国土概况与观念

中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岸线总长1.8万千米,与8个国家的大陆架或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相连接,还与许多国家隔海(洋)相望。我国濒临黄海、东海,南海,不仅拥有内海渤海,而且拥有漫长的海岸和6500多个岛屿。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应划归我国管辖的海洋国土,除内海,领海,毗连区外,还包括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共计300余万平方千米。辽阔的海洋国土蕴藏着丰富的渔业资源、油气矿产资源和海洋能源。我国人民对于祖祖辈辈用汗水和生命开垦和保卫的每一寸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守土意识非常强烈。而对海洋和海洋权益则缺乏应有的关注,对海洋国土的丢失和海洋资源被掠夺,缺少应有的“疼痛感”,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反差相当明显

二、中国的海洋权益与海洋形势

(一)、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如果关注中国的军情,关注中国的国土安全,关注中国的关于海洋权益的报道,我们可以知道,在南海和我国的周边海域,有些国家已经非法在开发和开采利用那里的资源了,而由于我们国家的政治及军事等一系列原因,或是综合考虑,一直还没有采取实质性的动作。尤其是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小国,更是猖獗异常。透过日本、南海周边国家对我国所属海域大肆开发、旅游的表面景象,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核心还是为了攫取各种各样的利益。

(三)、中国海洋形势现状

由于我国大量海岸线基点未最后确定,导致领海基线尚未确定, 所以无法准确地计算出内海和领海的面积,因之我国的海洋国土面积不好确定。我国的海洋国

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应归中国管辖的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 有150——190万平方公里存在着同邻国的争议。我国是一个沿海大国,但由于种种原因, 海洋国土却屡遭侵犯, 至今仍悬而未决。目前,关于海洋国土划分的争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南沙群岛问题

南海划界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涉及国家最多、情况最为复杂的争端之一。南沙争端目前已形成了“六国七方”的复杂格局,包括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中国台湾。南沙海域共有230余个岛屿,从各国实际控制的50个岛、礁、滩中,我国仅占8个。周边国家已将我主张的8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划入其势力范围。且非法钻井几千口、石油开采量达 4000万吨以上。从区域上来看,越南基本上控制了南沙西部海域;菲律宾基本上控制了南沙东北部海域;马来西亚基本上控制了南沙西南部海域。

近期以来,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插手,南海问题国际化的倾向日益凸显。根据中国海洋行政执法公报显示,近年来美海军电子情报侦察船频繁出现在我东海和南海海域。同时日本在南沙海域安全问题上与美国遥相呼应,积极配合。南沙海上安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资源争夺战越来越复杂,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岛屿或划界争端持续未解,其根本原因在于争议海域的主权和资源问题。仅以南海为例,南海诸岛是东亚与大洋洲的“海上通道”和“空中走廊”,除渔业资源外,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油气资源。据有关专家推测,在南海中国传统海疆线内的油气总储量约为420亿吨。

近年来,尽管南海周边邻国虽一再表示“不采取使问题复杂化”的行动,但从未停止对中国南海诸岛领土主权和南沙海洋权益的侵犯。比如,一些邻国在南沙群岛扩建各种军用、民用设施,吸引俄、英、日、澳、法、美等国合作勘探、开发南海油气资源,并瞄准了其人文资源,以优惠政策鼓励南沙群岛的开发、旅游或移民等。日本更是牢牢盯着东海资源,并加速发展海洋资源勘探开采等技术。总体而言,中国的海岛及海洋权益正遭受严重威胁,中国的海上安全正面临着严峻形势。

2、中日钓鱼岛问题

东海海域最主要的是与日本有关钓鱼岛主权的争议。由此涉及到东海大片海域和大陆架的归属和划分。钓鱼岛及其周围的列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它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的边缘。其西面是中国大陆架, 东面是冲绳海槽。我国东海大陆架到此为止, 而且其海床上沉积物与我国长江黄河下游沉积物具有直接的亲缘关系。因此无论从历史上,还是自然上都与海槽东侧的日本琉球毫无关系。但是日本当局无视历史, 违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 一次次挑起事端。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四、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基本策略及原则

我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如何解决海洋争端,有效地维护海洋权益,开拓国家发展的利益空间和安全空间对我国的和平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遵重国际相关原则,和平解决争端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流。我国一直坚持通过平等协商,在国际法基础上,按照公平原则划定各自的管辖权界限。《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大陆架的定义是“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大到大陆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这充分说明自然延伸原则是大陆架制度的主导原则。我国历来主张大陆架是陆地领土的自然延伸,这一原则不仅是国际法中划分大陆架的主导原则,也是我国捍卫海洋权益的有力武器。

(二)、尊重历史的原则

目前我国被其他国家侵占的岛礁几乎无一例外地是在历史上早就属于中国,只是由于发现了丰富的资源或战略位置日益突出,而使周边国家顿生觊觎之心。例如,南沙群岛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被我国先民发现,唐贞元五年(789年)就有了“千里长沙”西沙群岛和“万里石塘”南沙群岛的记载。早在1500多年前,南海诸岛就归海南岛管辖,明朝以后归亚洲管辖,清朝又划归广东省琼州府管辖。

(三)、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

搁置争议并不是对邻国侵占我国领土和海洋权益的认可,也不意味着消极等待,而是在双方认识差距较大的情况下,主动回避,以求国家关系的大局不受局部争端影响的一种暂时性的措施。随着我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战略的实施,我国能够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解决与邻国间的海洋权益争端,为我国的和平崛起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五、鉴于我国海洋形式现状,我国应当采取的进一步措施

(一)、建立高效协调机构,着眼于长远规划

维护海洋权益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一个部门管理或是各个部门各管一摊,力量太薄弱。必须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联系协调有关海洋权益维护的工作,使我国外交、海洋机构、海军、科调、民间力量有机地协调起来,互为补充,平时作好预案,一旦有事便能快速反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更好地防止周边国家侵害我海洋权益,保护我海洋资源,针对有关国家所采取的手段,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从战略高度作好我国海洋产业、海军发展的规划。

(二)、建设实质性力量,加强全面性调查开发

对于中国而言,要做到完全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也必须拥有一支决定性的海军力量。没有海上力量对争议海域的实际控制,就无法搞开发、旅游、管理和执法,就谈不上有效维护我国的领土领海主权。当我们的海上力量能够走进“蓝水”,在“第一岛链”外执行任务时,台湾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就会增大,中国维护自己海洋权益的安全系数就会大大提高。此外,依据2003年7月1日生效的《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管理规定》,谁对某岛进行管理开发,谁就享有其主权。我们可以进行多方面调查开发:一是我国国内各有关单位在协调机构的协调下,对上述岛屿进行资源调查,这既是一种显示主权的行动,也为将来进行资源开发打好基础;二是以承包的形式鼓励国内团体或个人对我国有关海域进行开发;三是联合国外大石油公司开发东海、南海油气资源,既解决了我国目前面临的资金、技术困难,又可大大减小开发的风险;四是联合周边国家进行渔业、油气资源的开发,按照“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实现主权归我、资源共享。

(三)、加强持续性实际控制,掌握主动权

海洋环境保护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态补偿;海洋生态补偿政策;海洋资源

[作者简介]崔 凤(1967—),男,吉林乾安人,社会学博士后,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海洋社会学、环境社会学、社会政策等研究;崔 姣(1984—),女,山东日照人,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0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公共政策分析研究。(山东青岛 266100)

[收稿日期]2010-10-30

Chinese Marin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Connotation,Theory Foundation and Policy Suggestions

CUI Feng/CUI Jiao

Key words: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arin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policy; marine resources

海洋是地球生物圈中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是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高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不断加剧,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发展海洋经济已陆续列入各沿海国家的发展战略。但是盲目、无序、过度的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行为,引发了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近海污染加重、渔业资源退化衰竭、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失衡,生物多样性和珍稀濒危物种减少等,不断削弱海洋生态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作为自然资源有偿使用、调整相关利益关系的一种手段,生态补偿政策开始引起学者关注和政府部门重视。在其他领域,如对陆地资源、湖泊和水资源生态补偿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已经成为在地方水平上开展生态补偿的实践指南,并在国际、区域和国家水平上展开了讨论和交流。通过实施海洋生态补偿政策,调整经济活动过程中各个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海洋生态保护外部性的内部化,有利于有效避免“公地悲剧”和“搭便车”现象。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伴随海洋生态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对生态补偿的政策需求逐渐增加,海洋生态补偿政策成为拯救海洋生态环境的现实选择。

一、丰富的海洋资源与巨大的生态压力

生命起源于海洋,人类的繁衍生息也离不开海洋。广袤的海洋不仅是人类的发源地,同时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空间,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物质保障。海洋资源种类繁多,包括海岸线、港口、航道、海滩、湿地、海底隧道、海上桥梁、海底军事基地等生存空间资源,并包括海洋潮汐能、海流能、温差能、盐度能等海洋能量资源,还可以为人类提供锰结核、磷酸盐矿、铁矿、锡矿、重晶石矿、硫磺矿和钾矿等矿产资源(郭芳,1998:12-15)以及十分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

我国拥有多样的海洋生物资源:近海海洋生物种类达20278种,浅海滩涂生物约2600种,海洋生物种类约占全世界海洋生物种类总数的1/10,年平均近海生物生产量约3.02吨/平方千米(宁凌,1999:135)。

我国拥有珍贵的海洋矿产资源:据国家海洋局估计,我国海洋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滨海砂矿资源储量31亿吨。此外,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还获得了7.5万平方公里专属勘探开发区。

我国拥有辽阔的海洋空间资源:海域跨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6500多个。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和我国的主张,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

海洋广袤的空间和丰富的资源给人们一种幻觉:海洋资源是无限的,海洋资源永远不会枯竭。但事实绝非如此。正如卡莱顿•雷所说:“你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后一棵红木倒伏在大地上,也可以感觉到最后一只黑犀牛的孤独,但却看不见海浪下海洋生物正在消失,海洋似乎平静如常。”(刘洪滨、刘康,2007:1)事实上,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重点海域为依托的沿海经济地带。占国土总面积13%的沿海地区承载了全国40%的人口,沿海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达到了60%,仅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创造了占全国近9%的国内生产总值。但是以海洋为依托的沿海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海洋环境污染问题也日渐凸显,海洋生态破坏加剧。据初步估算,我国累计丧失滨海湿地面积约219万公顷,占滨海湿地总面积的50%。至20世纪末,已有20万平方公里的近岸和近海海域受到污染,海洋沉积物和海洋生物质量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生物多样性降低。至2002年,红树林面积已不足1.5万公顷,比20世纪50年代减少了73%。

二、制约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1.人口压力

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是陆地资源人均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多种陆地资源日益短缺。中国人均占有陆地面积仅0.008平方千米,远低于世界人均0.3平方千米的水平;人均耕地面积也远低于世界平均值,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世界22%的人口,后备土地资源不足;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矿产资源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2。而且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资源供需的矛盾不断尖锐化,陆地所承受的粮食、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另外,研究表明,近20年来,中国人口分布的重心呈一条明显的空间轨迹,即向人口原本就十分密集的东部沿海地区进一步集中。目前,世界60%的人口挤在离海岸100千米的沿海地区,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16个大城市中,有13个是沿海城市。人口趋海移动已经是全球性问题,全世界每天有3600人移向沿海地区(杨金森,1999:73-78)。人口专家预测,目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存在着人口趋海移动的问题。到2020年,我国人口将会达到14.2亿左右(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2008:21),其中可能有60%的人居住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将超过沿海地区人口承载力。

另一方面,我国拥有广阔的海域,跨越温带、亚热带、热带三个气候带,自然地理和区位优势都十分明显。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但是人口的急剧增长,使得对资源的需求量相应增加。陆地资源的匮乏,使人类不得不到海洋去获取资源,海洋逐渐被公认为是资源扩充的有效途径。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带来的生存压力,世界各国纷纷向海洋大力进军,给海洋造成很大的压力。今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对海洋的依存度会越来越大,必然要求海洋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越来越多的、安全的、有保障的海洋资源和空间。

2.思想意识原因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公众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是极其薄弱的,并且由于人类对海洋认识不足,造成了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环境问题。

首先,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海洋资源极其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且认为海洋面积广、容量大,其净化能力和再生能力强,是一个天然的、巨大的垃圾处理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往往忽视了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大肆往海洋中倾倒垃圾和废弃物,无度捕捞和开采,使海岸带环境急剧恶化;采取传统开发战略,注重海洋资源的利用,而忽视保护工作。第二,海洋意识淡薄。不仅是内陆和边远地区的人们海洋观念淡薄,即便是生活在海边甚至直接从事涉海活动的人们,也存在着“近海而不识海”的问题。“重陆轻海”的观念根深蒂固,海洋的作用远不如陆地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在管海、用海、保护海方面缺乏比较强烈的海洋意识和活跃的海洋进取精神。第三,贪利的思想。为了追求个人或区域经济利益,不惜牺牲整个大的海洋环境。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其中蕴含着许许多多的珍稀动植物以及能源、矿产等,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下,有些人不顾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的限制,大肆掠夺海洋资源,甚至捕杀濒临灭绝的珍贵物种,这种以生态价值为代价追求经济利益的做法给海洋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崔凤,2007:193)。

3.过度或者无序的海洋开发行为

我国是个海洋大国,海域空间广阔,蕴藏资源丰富。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海洋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海洋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我国的海洋开发利用活动缺乏统筹规划,过度或者无序的海洋开发行为引发了问题。尤其是随着海洋开发利用规模和强度的不断加大,其问题和矛盾呈明显上升趋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开发利用方式粗放,结构和布局不合理,部分海域开采过度,资源浪费严重;二是擅自围海、填海、采砂、养殖等行为,破坏了海洋资源和海洋开发秩序;三是无遏制地向大海排污,使近岸海域环境恶化,赤潮频繁发生;四是缺乏海洋开发统筹协调机制,综合调控力度较弱。以上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海洋资源长期稳定供给、海洋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4.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传统经济学认为,人类需求的增加并不一定会导致海洋环境资源的破坏和生态系统的衰退。经济学理论认为,需求上升会导致资源稀缺性程度增加,资源价格上升。资源价格上升的效果是抑制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人类要么开发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么寻求替代资源。

正常有效运转的市场是海洋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和不同时间上配置的有效机制,但是市场正常有效的运转需要具备许多的条件,其中主要的条件包括:完全竞争;海洋资源产权明晰;所有的资源都必须进入市场,由市场供求决定其价格;人类行为没有明显的外部性,公共产品的数量不多。如果这些条件不能满足,市场就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即存在所谓的市场失灵。

很明显,在海洋生态资源应用与管理中,存在着严重的市场失灵现象。首先,海洋生态资源提供的很多无形的收益,通常没有交易市场,市场价格并不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全部真实价值。例如,海洋生态系统储存二氧化碳的服务价值、湿地洪水防护的价值等都由于没有交易市场而通过市场反映出来。再如,对试图最大化自己目前收益的渔民来说,生物多样性对于鱼类将来的价值并不是很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海洋生态资源的价值常常被低估甚至忽略,导致海洋生态资源不合理利用或者过度开发(彭本荣、洪华生,2006:23)。其次,海洋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包括大量的公共物品,如干净的水、生物多样性、洁净的空气等。正是由于海洋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的特点才导致了过度利用和海洋资源的衰退。再次,海洋生态系统由于其特殊性产权的界定很难达到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要求。这些都是导致市场失灵产生的原因。

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干预成为解决海洋生态环境问题的一种可能的方法。也就是说,市场在配置海洋资源上的失灵为政府干预提供了机会和理由。理论上,政府可以通过政治、经济、法律、行政、教育等手段来影响海洋开发者和使用者的决策,从而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作出贡献,但是在实践中,政府往往不能纠正市场失灵,反而会将市场进一步扭曲,产生所谓的政府失灵。

三、海洋生态补偿——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1.概念与内涵

要对海洋生态补偿的概念进行界定,首先就要理解生态补偿这一概念的含义。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生态补偿这一术语的提法有多种,如资源补偿、环境补偿、环境服务补偿、生态效益补偿、生态环境补偿、自然生态补偿等。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更是千差万别。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的文献中,生态补偿通常是损害生态环境的主体付出赔偿的代名词;而90年代后期以来,生态补偿则更多地指对生态环境保护者的财政转移补偿机制,例如对退耕还林的补偿等(王淼等,2007:7—9)。

目前国内学术界比较认可的是将生态补偿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包括对生态功能的补偿和对污染的补偿,是否包括对环境破环行为和对环境保护行为的补偿。狭义的生态补偿是指对生态功能的补偿,只强调生态保护成果的受益者对生态保护行为支付一定的费用作为补偿,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通过对损害(保护)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补偿),提高行为的成本(收益),从而激励损害(保护)行为的主体减少(增加)因其行为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外部经济性),达到保护资源环境的目的。”(洪尚群,2001:40-43;毛显强等,2002:40-42)。而广义的生态补偿既包括对污染环境的补偿,又包括对生态功能的补偿;既包括对损害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又包括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付费,以提高该行为的成本或收益,达到保护资源的目的。

海洋生态补偿是为了保护或改善海洋资源环境的一种手段和机制。由以上定义本文将海洋生态补偿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内容。

(1)对海洋环境本身的补偿,即生境补偿和资源补偿,如为了恢复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增殖和优化渔业资源,建设人工鱼礁、设立海洋自然保护区等。

(2)对个人、群体或地区因保护海洋环境而放弃发展机会的行为予以补偿,如对支持海洋渔业减船转产工程、实施渔船报废制度、退出海洋捕捞的渔民给予补贴等。

(3)将破环海洋环境的行为予以制止,或者让海洋环境保护成果的“受益者”支付相应的费用,使其经济活动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如对征收海域使用费、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费、渔业资源增值保护费等(万军等,2005:1-8)。

2.理论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生态补偿理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主题包括森林、湿地、草地、流域、矿产、自然保护区、陆地、海洋、农田、公路建设等多个领域,运用的知识涉及管理学、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多个学科,以及它们交叉产生的环境经济学、环境社会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社会学、海洋社会学等,其中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生态价值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共同构成了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1)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理论将整个社会产品分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两大类。一般认为公共产品(publicgoods)的严格定义是由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给出的,即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别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区别于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具有两个基本特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对某种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排斥和妨碍其他人同时享用这种公共物品,也不会减少和降低其他人对该公共物品的消费数量和质量,即公共产品在一定的情况下,增加消费人数所引起的边际成本等于零。非排他性是指在技术上无法将那些不愿意为消费行为买单的人排除在某种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内,或者在技术上虽然可以排他,但是由于拍他的成本很高导致在经济上不可行。

公共产品的这两个特性,使得它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回避两个问题,即“公地的悲剧”和“搭便车”现象。“公地的悲剧”是由于产权界定不清晰引起的最严重的负面激励问题。如果一种资源的所有权没有排他性,那么就会导致人们对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最终导致全体成员的利益受损。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使得人们完全有可能不付出任何代价就能够享用公共产品的效益。只要公共物品存在,免费搭车者就会出现。如果“搭便车”的人越来越多,最终就导致谁也享用不了这种公共产品。

海洋生态环境和资源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因此也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公地的悲剧”和“搭便车”现象,进而导致海洋生态这种公共资源遭到过度使用或者供给不足。

(2)环境外部性理论

根据经济外部性理论,经济外部性应该内部化,生态环境补偿费是实现经济外部性内部化的有效途径。具体说来,产生外部不经济性的行为人应该向受害者支付相应的补偿,产生外部经济性的行为人应该从受益人那里获得相应的补偿。根据环境经济学理论,商品的成本由生产成本(直接的生产成本)、使用成本(现在使用环境资源而放弃的其未来效益的价值)、外部成本(商品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而产生的损失)三部分组成,这三项成本均应由生产者承担。目前,生产者一般只承担了生产成本,而没有承担使用成本和外部成本,或只承担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制定生态环境补偿政策,实质上是让生产者承担其生产过程产生的外部成本。

海洋环境问题是典型的外部性问题。一片海域的环境资源保护(或破坏)会增加(或损害)周边海域环境和经济利益,生态破坏的后果需要由周边海域分担,生态保护的成果也无法阻止他人分享。海洋生态补偿就是要调整经济活动过程中各个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海洋环境保护外部性的内部化,有利于有效地避免“公地的悲剧”和“搭便车”现象。

(3)生态价值理论

围绕生态环境是不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发展的经济资源、环境资源有没有价值等问题,人们进行了几十年的争论。随着生态环境破坏的加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人们更为深入地认识到生态环境的价值,这个问题也得到了主流经济学界的肯定回答,并成为反映生态系统市场价值、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基础(任勇等,2008:21)。生态系统的价值可以从生态资源的稀缺性、效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地租以及自然资本等不同角度进行阐释(张小蒂,1993;沈满洪,2004)。海洋生态系统除了为人类提供直接的产品以外,还提供包括供给功能、调节功能、文化功能以及支持功能等其他各种效益,因此利用海洋生态环境资源理应支付相应的补偿。

(4)可持续发展理论

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产业,不断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及能力,力求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海洋资源开发体系;通过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改善海洋生态,来维护海洋资源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生产集聚海洋财富,实现海洋资源与海洋经济、海洋环境的协调发展,并留给后代一个良好的海洋资源生态环境。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持续性,即海洋产业和海洋经济发展的持久性和永续性;公平性,即海洋业发展的“代际平等”与“代内平等”;高效性,即海洋产业的发展的高效益,强调经济发展的质量;限制性,即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不能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

3.国内外研究对比

虽然生态补偿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庇古(Arthur Cecil Pigou)等对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之间差异的分析并提出给具有正外部性的活动以补贴,但是,真正对生态补偿问题的研究却只是在近20年来才逐渐大量地出现于文献中。1992年环发大会以来,随着海洋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及相关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人们对生态补偿的政策需求逐渐增加,各国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如美国提出的生境保育计划(HCP)和湿地保护银行(WMB)。学术界也进行了大量探讨:Fernandez和Karp对湿地修复的生态补偿进行了研究,提出通过湿地保护银行来进行湿地的修复(1998);Cowell对南威尔士的加的夫海港资源替代性问题进行了探讨(2003);Elliott和Cutts通过对海洋生态效益的考察和分析后,认为海洋生态补偿可以通过经济补偿、资源补偿和生境补偿三种方式来进行(2004)。

在国内,已经开展的生态补偿,集中于对陆地资源、湖泊和水资源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主要侧重在环境要素市场的开发和创新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熊鹰等人以洞庭湖区退田还湖的生态补偿为例,探讨了退田还湖的生态补偿机制问题(熊鹰等,2003:10-13)。但从总体上说,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远不能满足我国生态建设实践的需要,为此,从2002年至2006年,国家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连续三次召开有关生态补偿的国际研讨会,还发出了《关于推进中国生态补偿实践与国际合作倡议书》。从三次“生态补偿”的国际经验研讨会提交的论文和会后出版的论文集《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设计》来看,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补偿的理论基础、补偿资金筹集、补偿标准等几个方面,反映了在我国政府补偿仍是主要形式和主要研究内容的特点。

我国海洋生态补偿政策多涉及渔业资源管理领域,例如《渔业法》规定可以向受益的单位和个人征收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专门用于增殖和保护渔业资源。21世纪初,为支持海洋渔业减船转产,国家拨出专项资金对渔民予以补助,各沿海省市也对中国退出海洋捕捞渔民的补贴标准和资金的使用范围作出了详细规定。为了达到渔业资源增殖目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人工增殖渔业资源的措施,先后在渤海、黄海实施中国对虾的生产性增殖放流,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如山东省就出台了生态补偿政策,对退渔还湿的渔民,按渔民的实际损失给予两个年度的经济补偿等。

国内学者对建立海洋生态补偿政策的研究也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例如韩秋影等人的《生态补偿在海洋生态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一文,根据海洋生态系统的特点,详细分析了海洋生态资源生态补偿的利益相关者、补偿强度和补偿途径三个基本问题,指出了海洋生态资源生态补偿包括经济补偿、资源补偿和生境补偿,提出了海洋生态资源生态补偿的未来研究方向(韩秋影等,2007:126-130)。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法规、制度和模式等的探索阶段,以及海洋资源管理的现状、问题及调控措施方面,还没有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且缺乏实证检验。在其他海洋资源管理领域,生态补偿几乎是空白(丘君等,2008:60—64)。

与国外相比,在海洋生态补偿的基本理论方面,国内显得比较薄弱,具体表现在:

(1)在具体的补偿模式方面,国内的研究主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通过收取生态效益补偿费或生态税的形式来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从而解决资金的来源问题上。

(2)在补偿数额和标准的确定方面,国内对生态补偿运作的理解主要是建立在政府管制的思维上,实际是政府的一种征用行为,并没有考虑到作为公众利益代表的政府应该就生态补偿标准等与渔民进行平等的协商谈判。而国外的研究认为并不存在一个固定的补偿标准,是针对不同海域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地理位置和生产力的差异等方面制定不同的补偿标准,补多补少是相关各方讨价还价的结果(陈冰波,2009:47)。

(3)至于资金来源,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生态补偿主要通过政府补贴、财政援助、开征生态税和借助国内外基金等方式进行。欧美国家越来越多地采用生态税收、绿色环保税收等多种特定税收来筹集资金保护生态环境(尚洪群,2001:40-45)。我国没有专门的生态税,现行的资源税费并没有将海洋资源列入保护性开发和利用资源的征收范围。

四、完善我国海洋生态补偿政策的几点建议

应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环境为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承担了过大的压力,海洋环境污染已成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生态补偿被一致认为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促使可持续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有力措施。在我国海洋资源领域,不断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已成为我国解决海洋生态问题的现实选择。

1.加强海洋生态补偿政策的宣传教育

海洋生态补偿政策的建立实质是打破原有的利益分配格局,重新分配生态保护产生的社会净效益。这种原有利益分配格局的改变,必然引发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争端。通过宣传教育,可以使人们正确认识海洋生态补偿政策,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实施海洋生态补偿政策。

2.加强生态补偿政策的理论研究

生态补偿政策设计需要明确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范围、谁对谁进行补偿、生态补偿标准、计费依据、如何使用补偿资金等一系列问题,其中涉及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我国需加强对海洋生态补偿政策的理论研究,争取开展国家乃至国际层面上的交流。

3.完善生态补偿政策相关技术研究

海洋生态补偿不同于陆地生态系统的补偿,想要使外部性内部化,限于目前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很难做到产权明晰。要完善生态补偿政策的技术保障体系,带动相关技术和法律研究的发展,为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奠定技术基础,使通过市场手段的来解决外部性内部化成为可能。

4.总结推广海洋生态补偿政策的先进经验

实际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有了海洋生态补偿的做法,浙江、山东等地区也开展了地方水平上的海洋生态补偿研究和实践。我国应该在总结国家和地方的生态补偿政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海洋生态补偿政策的先进经验。

[参考文献]

陈冰波.2009.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崔凤.2007.海洋与社会——海洋社会学初探[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郭芳.1998.蓝色的宝库——21世纪的海洋开发[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国家环保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2008.2008—2020年中国环境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刘洪滨,刘康.2007.海洋保护区——概念与应用[M].北京:海洋出版社.

宁凌.2009.海洋综合管理与政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

彭本荣,洪华生.2006.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理论与应用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

任勇,等.2008.中国生态补偿理论与政策框架设计[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万本太,等.2008.走向实践的生态补偿:案例分析与探索[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韩秋影,黄小平,施平.2007.生态补偿在海洋生态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生态学杂志, 26(1):126-130.

洪尚群,马五京,郭慧光.2001.生态补偿制度的探索[J].环境科学与技术,(5):40-45.

毛显强,钟瑜,张胜.2002.生态补偿的理论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2(4):38-41.

万军,张惠远,王金南.2005.中国生态补偿政策评估与框架初探[J].环境科学研究,18(2):1-8.

王淼,段志霞.2007.关于建立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J].海洋信息,(4):7-9.

熊鹰,王克林,汪朝辉.2003.洞庭湖区退田还湖生态补偿机制[J].农村生态环境,19(4):10-13.

杨金森.1999.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危机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4):73-78.

责任编辑:胡颖峰

海洋环境保护法范文第6篇

1 海洋石油平台上电气设备的漏电保护措施及特点分析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在正常运行时安全性能比较高, 所以海洋石油平台的电气系统, 一般都是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防止漏电的基本保护措施, 就是检测、减小或者阻断漏电电流, 根据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特点, 电力规程规定,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故障时, 单相接地之后的运行时间不应该超过2个小时。因此在系统发生故障后, 如何快速的发现故障是其中的关键。目前海洋石油平台虽然大多数都采用了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但是由于设计的习惯和总体的投资控制, 对于线路的绝缘监测, 采用了分段设置。一旦发生了漏电现象, 虽然配电盘会发出警报, 却无法对回路中具体的漏电地点做出精确定位。维护的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找出这个故障, 工作人员甚至需要停止一部分工作来配合检查。这样耗时耗力, 对海洋石油平台的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 海洋石油平台上电气设备的漏电保护措施及特点分析

2.1 40VAC系统

对电力设备的绝缘监测由一套主EDS1000以及两套从EDS1000组成, 形成了“主~从”结构。这个系统会分别监测所有440V输出的回路, 一旦某处发生了党项故障, 相应的回路就会跳闸, 切断电流。主EDS1000 (E~7091) 主要监测PSG配电盘, 两个从EDS1000则是分别对SS配电盘以及应急配电盘进行监视。母联断路器正常运行时, 各个系统会独立运行, 一旦母联断路器的线路闭合, 主EDS1000就会控制从EDS1000。例如PSG配电盘, 母联断路器打开时, 主EDS1000对它是无法进行监测的, 两个IRDH365会分别对E~7021和E~7022的总体绝缘进行监测, 若是这两个系统了单相接地故障, 系统就会直接发出警报, 但是不会切断相应的回路。

2.2 220VAC, 120VAC系统

IRDH~36会对PSG配电盘以及SS配电盘的两个一般性的220VAC、120VAC的负载和控制电源进行绝缘监控, 发生一个回路或者多个回路接地故障时, 就会发出警报信号。EDS~470则是对应急配电和UPS的220VAC负载进行绝缘监测, 发生接地故障时系统也会发出警报并且显示相应的故障线路。RCM1000会对UPS的120VAC配电盘的所有输出回路进行绝缘监测, 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虽然不会发出警报, 但是相应的回路会跳闸。

2.3 24VDC系统

IRDH~365会对系统中的24VDC充电器配电盘进行绝缘监测, 当一个或多个回路发生接地故障时, 监测系统会发出警报;而当监测到系统的绝缘电阻低于设置电阻50k Ohm时, 负责总体系统绝缘监测的IRDH1025MYX~1就会启动两块可编程控制器AD1060, 由他们启动测试单元PGAH1000和继电器卡AK1010, 然后AD1060会启动测试单元和, 对每一个回路都进行逐步检查, 回路中的电流输出都会接入到测试单元内, 当发现单元和输入的回路电流大于10m A时, 故障也就检测到了。当检测到故障时, 测试单元就会显示接地故障的表示, 红灯亮起, 然后对故障回路的继电器卡AK1010~1进行报警。用同样的工作原理, 系统会对其他的回路进行检测, 直到所有的回路检测完成。

3 预防海洋石油平台上电气设备漏电的一些建议

当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正常运行时, 对于回路绝缘检测固然重要, 但是同样需要做好的就是对漏电事故的预防措施。例如要时刻关注主干电缆的走向以及通道的安全, 使主干电缆不能接触到热源和油管线;同时尽量让电缆与热管线不进行接触, 实在避免不了的话, 那就将两者保持在安全距离同时采取一些预防应急措施;在设计方面, 对电力、自控以及通信电缆的分层铺设要重视起来, 高压与低压的电力电缆一定要分层, 电缆桥架的分层布置一定要合理。在电缆经过之处, 一定要做好防水以及防爆的处理, 根据壁式情况正确选择用电缆框或是电缆筒。设计的重点是在配电室以及各个主控制室内的电气设备, 配电箱的布置、配电盘柜的布置在符合施工规范的同时又要方便操作以及维修。还要注意在配电箱以及配电盘柜的周边不要有水管、油管或者是蒸汽管线, 防止一切可能漏电的容器影响到正常的工作运行。

4 结语

海洋石油平台的工作环境是很恶劣的, 电力设备的安全保障是一个时刻都需要关注的问题。只有保护好中性点接地系统的运行安全, 才能使得电力设备正常工作。在平台电力设备的运行保护上可以设计出自动化更高的、对故障回路的绝缘监测更准确的检测系统, 才是对人性化设计以及注重安全性能的最好体现。

摘要:石油平台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 影响了很多电气设备的绝缘性, 漏电事故时有发生。对于石油平台上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的漏电现象, 本文简单阐述了其漏电的保护措施, 并且从施工的角度, 提出一些预防这些设备漏电的建议, 希望可以为海洋石油平台类似电气设备的漏电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海洋,石油平台,电气设备,漏电,保护措施

参考文献

[1] 郑志香, 黄鹏, 唐楠.浅谈海洋石油平台电气设备漏电保护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 (09) :32.

[2] 陈明.浅谈海洋石油平台电气设备漏电保护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 (23) :46~47.

上一篇:古代文学诗词范文下一篇: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