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经济管理论文范文

2023-09-21

城镇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在我国各项事业深化改革、集体企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求全体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强化行业服务职能,切实把实践党的群众路线落到实处,奋力谱写城镇集体经济发展新篇章。

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展集体经济不动摇

毛泽东同志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建立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人的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指出了作为主体的人对客观物质世界具有能动的认识和改造能力。承认人民群众的主体性,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践行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体现,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

集体所有制企业(简称集体企业)是指以生产资料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为基础,实行共同劳动,在分配形式上以按劳分配为主(部分企业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相结合)的集体经济组织。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一样,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分为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和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具有经营灵活、兼容性广、适应性强、利于就业的优势和特点,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促进就业、加快城镇化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其它经济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集体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特色,其发展之路紧紧基于我国每个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实情,在社会生活中自我发展、自我适应、自我调整、自我壮大。由于认识上的限制和客观条件的影响,集体经济在我国几十年的发展坎坷曲折,长期经历着教科书没有专门系统论述、相关领域没有系统调研、政策法规没有明确指导、行业自我发展的尴尬境地。历史上受到国营经济在供产销方面的垄断地位以及相应对城镇集体经济的限制政策,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常被视为落后的经济形式或“二国营”、“二全民”经济屡遭砍伐或升级平渡。但它总是深深扎根于最基层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与人民休戚相关,形影不离,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所需,在各种经济形式的夹缝中顽强生长,生命不息,显示出极其旺盛的生命力,创造了不朽的光辉历史。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一种所有制产生和发展的根据就在于社会的生产力。城镇集体所有制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它是同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合的,它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是顺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集体企业通过自我深化改革不断向新的经济领域延伸,向多种经济形式渗透,由传统集体经济向新型集体经济转变,广泛分布于社会各个行业。各种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劳动联合、资产联合“两个联合”的要求实行产权制度改革而孕育形成的,是传统集体经济“凤凰涅槃”的具体现实表现形式。如当前迅速增长的专业合作社。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同样具有传统集体经济组织分布面广、数量众多、行业齐全,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灵活多样的特点,有效弥补了其它经济形式所不能发挥的现实作用。纵观我国发展现状,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失业大军与有岗无人怪象、人民内部矛盾错综交织等已是不争的事实,影响着我国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建成。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对于解决以上各类问题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它为消除两极分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它是劳动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据有关资料显示,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集体联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6140.8亿元,同比增长6.27%;利税总额1648.9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利润1113.1亿元,同比增长2.09%;资产总量9571.2亿元,同比增长9.38%。

党的群众路线,开宗明义地提出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确立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指出人民群众在党的事业中居于中心地位,党的所有工作均应当围绕人民群众开展。我们的党扎根于中华民族之中,背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要求和殷切希望。这种希望是人民的要求和希望,是民族的要求和希望。十八大召开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在解释“中国梦”时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不断为人民造福”。基于以上分析,党和国家应当勇于承担起新时期的改革重任,制订落实好相关政策,指导、扶植、服务、监督新型集体经济的科学发展,让集体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社会各个领域大放异彩,服务于人民生活所需,社会建设所需,切实为人民群众做实事谋福祉。

二、强化行业服务职能,谋划企业发展不止步

近年来,梧州市城镇集体企业通过合并、资产重组、产权转让等方式正逐步发展成为集体、民营、私营、独资、外商投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型经济联合组织。部分企业焕发强劲发展势头,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据统计,2013年,梧州联社全系统企业实现税收入库7067.15万元,同比上升67.89%。部分企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发展的巨大挑战,如梧州市冰泉股份有限公司近几年经济总量基本在1.5亿左右徘徊,没能实现实质性的发展跨越。小部分企业生产后劲不足,基本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依靠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租赁艰难生存。

梧州市城镇集体工业联社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承担着全市二轻集体企业指导、维护、监督、协调、服务的行政管理和行业管理职能。近年来,梧州城镇联社紧紧围绕“强服务、保稳定、促发展”工作中心,相继组织开展了“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党员领导干部“三力”建设、“三年一工程”等活动,建立完善了工作任务报告制、机关人员联系企业实施办法、岗位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等一系列制度,解决了一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存在的“四风”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员领导干部思想进一步深化,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服务方式进一步创新,大大增强了企业对联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全市二轻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在梧州城镇联社的协助下,系统内一批企业相继获得了政府在企业创业、创新、技改、引资、改制等方面提供的政策支持。如梧州五一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得到了财政的资金扶持;梧州五一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梧州中柏包装有限公司、志恒制盖有限公司等企业争取梧州市委、市政府退城进郊政策顺利搬迁到工业园发展壮大;梧州三鹤药业申报科技企业取得成功。在招商引资和投融资方面,成功引入香港新都会投资公司受让压力容器制造厂股权;联系金融机构协助解决梧州三鹤药业公司300万元到期贷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利用联社自有资金向梧州五一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梧州冰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梧州市压力容器厂等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助力企业发展;为梧州塑包总厂等企业先行垫交医疗保险金等费用,努力为企为民分忧解难。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梧州联社全体党员干部更要不断深化认识,在具体工作中不折不扣地坚持和践行群众路线,彻底消除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不施脱离实际的管理政策,不做不务实效的表面文章,力改“坐着轮子转、隔着玻璃看”的工作方法。要做到坚持“俯身接地气”,深入基层研究企业发展中的新特点新问题,做到调查研究到基层、指导帮助到基层、服务协调到基层、解决问题到基层、总结经验到基层,与时俱进谋划企业发展新路子,切切实实为企业办实事办好事。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当打破传统“二轻企业”的界限,面向新型集体经济、混合型经济和民营经济开展全方位服务。一是在重大决策上指导。及时掌握最新政策动向,在深入企业调研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积极为企业出谋献策,在决策上给予指导。二是在生产经营上扶持。通过采取资金上扶持、发展上引导、经营上帮助、安全上监督等办法,多渠道全方位竭尽所能为企业排忧解难。三是在难点上协调。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指导并协助企业解决难点难题。尤其是要重点突出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帮扶、企业改制、历史遗留问题处置等方面的问题。

三、扎根基层解民忧,服务职工群众不变样

党来源于人民,必须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党也就失去存在的基础。因此,群众工作是党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同志指出:“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就要真心诚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活和生产问题。要组织、领导和帮助人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提高文化,解决油盐柴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孩子的问题、读书上学的问题、生疮害病的问题。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替人民着想。群众生产、群众利益、群众经验、群众情绪,群众的每一要求与每一提议,一切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党员干部应该时刻注意的,都应该提上议事日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习近平同志同样指出:“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要正确处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众特殊利益的关系,切实把人民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惠民政策,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群众时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这就表明,党的政策、方针必须围绕和体现人民群众的需求,党的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开展。因此,如何使党的日常工作最终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体现出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每级党组织、每位党员始终不变的工作重点和毕生奋斗的目标。通过践行群众路线,可以更好地引导党组织和党员明确无误地学习、理解和把握党的宗旨,凝聚全党全社会的力量,进一步将工作重点放到正确处理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上,切实把人民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梧州市城镇集体工业联社系统困难人员多、退休职工队伍庞大,因企业改制遗留问题等上访现象时常发生,管理责任繁重艰巨。一直以来,梧州城镇联社始终将群众关注和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不断加大帮扶力度,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机制,规范信访秩序等措施,关心帮扶最基层困难人员、化解最基层矛盾纠纷,合力维护整个联社系统的安定稳定。一是建立完善激励帮扶机制,努力为特困人员解决现实困难。在系统内通过个人表达、企业反馈、联社调查摸底等方式全面掌握全系统特困人员情况,及时更新特困档案并落实关怀帮扶机制,坚持定期不定期组织人员开展结对帮扶、走访慰问,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和困难,及时送上组织的温暖。二是积极寻求企业发展空间最大化,依法依规做好系统内企业改制和职工安置工作,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三是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以畅通信访渠道、严实信访责任、贯穿绩效考评为基点热心、耐心、负责的态度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四是创造性地成立二轻关停企业管理委员会管理已退市企业人员。充分考虑退休人员浓厚的“二轻企业情结”,在分流进入社区管理条件未成熟时勇于承担管理责任,使退休人员时刻感受到集体的归属感。

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联社全体干部职工都应强化学习提高认识,牢固树立想群众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的群众工作理念,认真研究经济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积极探索和掌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多搞微服调研、杜绝封路出行,多做随机问卷、杜绝指定访谈,多问基层百姓、杜绝偏信汇报,要扎根基层听民声体民情,并紧密联系自身岗位职能不断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努力把群众工作做细做实。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全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习和工作实践的重心,是梧州城镇联社开展各项工作的风向标。全系统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进取意识、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独特优势,凝聚群众智慧力量,同心同德,攻坚克难,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汇聚起推动梧州城镇联社各项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共同谱写梧州城镇集体经济发展新篇章。

注:钟家军  广西梧州市城镇集体工业联社党委书记、主任

联系电话:0774-3827323 13878411833

城镇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分析影响静宁县水资源特点、开发利用状况、水资源持续利用现状及对策,以及本地降雨、地理等自然特点,认识到,集雨增补地下水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并提出集雨增补地下水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集雨;地下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静宁

1 静宁县水资源状况分析

1.1 水资源特点

静宁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以西,华家岭以东。水资源主要由当地水资源和葫芦河入境客水组成,其特点:一是水资源总量少。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423.60mm,相应年降水总量为9.29亿m3,地表水资源量多年平均为0.91亿m3。地下水资源2 940万m3,全县水资源总量1.20亿m3。二是年际、年内变化幅度大。由于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年际变化明显,年内主要集中于汛期。夏季降水集中,往往是集中于几次暴雨过程中,时间短、强度大,给水资源开发利用带来很大难度。三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关系明显。静宁县地表水及地下水均靠大气降水补给,地表水通过下渗补给地下水,地下水又排入河道形成基流。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可以通过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联合调度,实现水资源的调蓄利用。四是冬季寒冷河道形成冰库。静宁县冬季气候寒冷,大部分河槽通过寒冷期形成天然冰库,春季气温回升,其冰库渐渐融化形成径流,逐日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据统计分析,2006年3月份地表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17%。

1.2 开发利用特点

静宁县河流为雨源型间歇性河流,山丘区河流源短流急,加上降雨较为集中,使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困难。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两大突出特点:

1.2.1 当地地表水资源利用程度比较低。据分析,静宁县现有水利设施条件下可拦蓄总库容12 324.80万m3,除个别水库外,绝大部分水库是20世纪60、70年代修建的,淤积严重,实际可拦蓄的水量相对少,全县汛期绝大部分雨洪白白流入葫芦河、流出县境,使利用程度比较低。

1.2.2 静宁县地下水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份额较大。静宁县地下水资源开采利用程度较高。提水工程和人畜饮水工程从1986年到目前,全县新建中、小型灌溉工程和机电井饮水工程,农村川区利用小型水泵在地下取水灌溉。所占比例较大。因此,补充地下水源意味着可以增加供水可靠性。

1.3 水资源持续利用面临的形势

目前,静宁县水危机的态势已经出现,突出表现在:一是农业和人畜饮用水连年告急。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23.80万人饮水困难,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因缺水造成经济的损失呈逐年上升趋势。二是水环境趋向恶化。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出现大面积地下水位下降。局部地区由于地下水长期过量开采而补源不够,大批井干涸,群众饮水困难。三是水资源持续利用尚未形成良性循环。枯水年城乡普遍发生水荒,河道断流,成季节性河流。地下水采补失调,水土流失严重,泉水枯竭。目前,一方面是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而另一方面则是大量降雨白白流入葫芦河。水资源短缺问题十分突出,已成为制约静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

2 集雨增补地下水条件分析

地下水是一种可调蓄的再生资源,具有年内和年际间调蓄的功能,这一特征对降水量丰枯悬殊、河流源短流急、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关系明显的静宁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现实意义。在山丘区,可以通过区域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合调度,把一部分未得到利用的汛期雨洪引渗或回灌地下,以增加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在山区。可以通过梯田建设,小流域治理等拦蓄入渗措施,有效增补地下水源,并通过土壤水的调蓄,节省农业灌溉。

2.1 可增补水量潜力分析

静宁县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为9.29亿m3,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仅为1.20亿m3,转化为可利用水资源的雨洪不足总量1/7,天然降水并未得到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利用程度低的原因,除因现有拦蓄工程拦蓄能力有限外,与采取的技术措施也有关系。由于静宁县降雨主要集中于汛期,如果仅仅通过修建地面水库和拦河坝调蓄,则需要巨大的调节容量,并由于汛期防汛要求,蓄水能力受到限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途径在于拦蓄雨水并进行地下调蓄,如果采取科学的拦蓄入渗调节措施,蓄用结合,蓄渗结合。在现有水利设施的基础上,拦蓄能力将得到提高。

2.2 集雨地下调蓄的技术经济条件分析

全面实施集雨增补地下水,要从受雨面开始,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层层拦蓄,并促使降雨尽可能下渗,减少地面径流。对进入河道的径流再通过拦蓄工程进行拦蓄等,进行地下调蓄,实现地面水和地下水的联合调度运用。

对水资源进行地下调蓄,较之地上调蓄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①具有较强的多年调节能力;②蒸发损失少;③水质好且水温、水质较稳定;④占地少、淹没损失少;⑤无溃坝威胁,便于管理。地面层层拦蓄可结合水土保持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进行,不需要额外增加更多的工程投资。

2.3 集雨地下调蓄的自然地理分析

一是静宁县的水文地质、地形地貌等自然地理条件一般能够满足集雨利用的要求,过去在水土保持、解决人畜吃水等方面都有一些集蓄雨水的成功经验。如“121\"雨水集流工程。从1997年,全县开始实施集雨节灌工程,至2002年共修建集雨水窖6.20万眼。二是静宁县多年平均结冰40~50天,出现在元月份前后,葫芦河静宁及上游河段海拔逐渐增高,而气温相应下降,沿河槽是天然冰库径流储蓄量形成期,到3月份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冰库渐渐融化,形成地表径流。就2006年水文资料分析,3月份冰库形成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17%,如果拦蓄存放到4月、5月份,农作物用水浇灌实在可行。

3 集雨增补地下水的技术措施

3.1 加快流域治理

静宁县在流域治理方面进行了投入,小范围的治理初见成效,修建沟头防护工程,蓄水涝池等。例如在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区重点防治项目中,到2000年累计完成治理441.70km2,平均治理程度达到76.70%,林草覆盖率达到40.36%,蓄水和保土效率分别达到64.50%和74.20%。今后,在流域治理方面进行科学论证和全面规划,加大投入力度,建造水库、塘坝等治理工作。

3.2利用农田田面蓄雨入渗

为增加降雨对地下水的补给,应利用农田就地拦蓄降雨。要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大地园林化标准,结合农业技术措施,平整深翻土地,打埂筑畦,拦蓄畦面流,尽量使雨水渗入地下。当降水量超过田间拦蓄能力时,则在沟渠、坑塘中存蓄。

静宁县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一年中大部分时期土壤含水量比较低,许多地方由于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埋深过大,包气带土层增厚,使降水入渗的部分水量因补充土壤水而减少了对地下水的补给。因此,农田蓄雨调蓄地下水的潜力还是很大的。

3.3 集雨增补地下水的其他措施

3.3.1 增补植被涵养水源。植树造林、绿化环境,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拦蓄雨水、涵养地下水源的有效措施。特别是山丘区,更应该绿化荒山,搞好水土保持;县城充分利用绿地、草坪、花坛等滞纳雨水。

3.3.2 设置渗透池等进行集雨入渗。农村和城区规划中都应当留有一定的利用土地,专为汇集雨水并渗透地下所用。尤其在城市更应如此,当地面土地紧缺时,也可以设地下渗透池。为增加地下渗透池的储水量和渗透性,地下渗水池可带有渗透管等。

3.3.3 铺设渗透地面增强雨水入渗。随着城镇的发展,不透水地面面积不断增加,降水产生的经流量相应增加。可以通过铺设多孔沥青、多孔混凝土地面和草皮砖等增加雨水入渗,以达到涵养地下水,调节城市生态环境的目的。

4 结语

集雨增补地下水是静宁县基于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形势,实现水资源可持續利用的需要。在集雨增补地下水各项措施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技术问题,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作进一步深入研究,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城镇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城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新词汇,被官方文件正式采用始见于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标志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成为今后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所涉及的方面之多、资金之大、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与传统提法相比,新型城镇化建设赋予了更多新的内涵,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的一种长期的历史过程 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至2011年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473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1.3%。城镇化率超过50%,意味着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几千年农业文明历史的大国,正进入迈向城市化社会发展的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还会源源不断地向城镇转移,这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实现城镇化的客观需要。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新生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便随之而来,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以解决和安置这些新增劳动力。可以说,产业发展是城镇化建设的根本动力,没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就不可能有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新生劳动力的大量涌入,也会更加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 城乡统筹,就是要把“城”与“乡”统一筹划,统一布局,以实现“城”、“乡”的发展共赢。城乡统筹必须以城市和乡村一体发展为原则,打破固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城市发展来带动和促进农村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达到城乡共同富裕。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树立产城互动、产城融合的理念,以城促产、以产兴城,以产业为龙头,牵引和带动城乡共同发展。在城镇化建设中,应注重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好基本耕地,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新型城镇化之路。城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城乡居民创造出一个生态优美宜居的工作生活环境,实现城乡共存共荣,和谐发展,这既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出发点,也是最终落脚点。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注重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 我国内陆现有特大城市80个,大城市209个,中等城市254个,小城市119个,以及1882个县,1.9万个建制镇。从当前国情出发,在城镇化建设中,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及新型农村社区应协调发展、互促共进。因为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已具相当规模,人口剧增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交通问题、治安问题日益突出,再盲目发展和扩大势必会带来大城市病。与之相对应,小城镇作为城市产业的辐射基地,可以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产业升级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小城镇也不能无条件的扩容、扩建,而应当在科学规划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有选择的发展一些重点乡镇。要以城市群为主来接纳和吸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城市群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来促进城市、城镇和社区的协调发展。

(四)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因此,在城镇化建设中,要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首先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要严格保护好耕地,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同时,要坚持不懈地重视和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这既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更是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环保事业的必然要求。要坚决制止边建设变破坏、边污染边治理的错误做法,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让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果惠及城乡,惠及百姓,惠及未来。

(五)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在质量,而不单纯考量数量的增加与规模的扩张 与传统提法相比,新型城镇化的突出点在于“新”。所谓“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追求城市人口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和空间的扩张,转变为以提升新型城镇的文化、公共服务、生活品质等内涵为中心。也就是说,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十八大报告提出2020年“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的奋斗目标,给未来的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按照中央的要求,各级政府必须紧紧围绕提高城镇化建设质量这个核心,统筹规划,稳步实施,扎实有效的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的根本性转变,让广大农村地区的人民切实分享到改革开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红利。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审计关注点

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涉及到中央宏观政策的制订,又涉及到各级地方政府的贯彻落实;既涉及到“人、地、钱”等资源要素在农业和非农产业、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合理配置,又涉及到城乡居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既涉及到城乡的基本建设,又涉及到生态环境与保护;既涉及到城乡建设与发展,又涉及到社会和谐与稳定。因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作为具有监督职能和“免疫系统”功能的审计,应该就以下方面进行重点关注,以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康、顺利、有效、高质的进行。

(一)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及决算审计 各级地方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地方政府是中央宏观政策的执行者,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又是各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者。各级地方政府在城镇化发展规划的制订和落实方面,在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在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与安置方面,在新型城镇文化与精神文明的构建方面,都承担着责任和义务,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各级审计机关应特别加强对地方政府的审计,尤其是对财政预算及决算审计。各级审计机关要紧紧围绕包括财政一般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在内的政府预算体系,加大审计力度,以促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效监督和敦促地方政府严格按预算对城镇化建设的投入。审计机关还要对财政部门编制的政府决算草案进行审计,对数据的真实性及相关预算执行活动的合法性、效益性作出评价。要特别关注地方政府在城镇化建设中所形成的债务规模和结构,揭示由此而可能产生的财政风险。

(二)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审计 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审计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因为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财政投入大,耗用能源多,社会关注度高,而且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机关首先应当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资金使用与管理情况、项目建设管理情况、工程质量情况、土地利用和征地拆迁情况以及环境保护情况等进行审计;第二,应当关注项目决策是否科学,决策程序是否合规,审查有无因决策失误而造成重大损失浪费问题;第三,应当注重审查工程建设领域中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摸排涉及经济犯罪的案件线索,并及时移送司法机关或纪检监察等机关处理;第四,应当更加注重检查和评价政府投资项目的绩效,这既是投资方和受益方都十分关注的焦点,也是衡量政府投资项目最终成果的重要标志;第五,审计机关应当及时、客观、公正地向社会公告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使政府投资项目做到公开、透明,让全社会都予以监督。

(三)公共服务项目审计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指出,基本公共服务范围,一般包括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公共服务。《规划》提出,要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健全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加大公共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和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力度,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基层,缩小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促进资源均衡配置、发展机会均等。根据《规划》要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审计工作主要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公共教育项目审计。基本公共教育涉及到千家万户,与人们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它关乎学生的前途与命运、家庭的幸福与安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首先要确保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覆盖城乡,第二要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教学差距。为此,审计部门应加强对基本公共教育项目审计:一是审查城镇学校规划是否同步纳入城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当中; 二是审查城镇教育的投资规模是否与城镇化建设相适应;三是审查城镇教育资产存量的配置结构与布局是否合理;四是审查城镇教育人力资源的配置与调整能否适应教学的需要;五是审查城镇学校的数量与规模能否适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通过对基本公共教育项目审计,可以有效地推动各级地方政府建立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大教育体制,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和公平化。

(2)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项目审计。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既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基本需求,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为此,审计部门应当就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项目主要展开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调查和了解各级地方政府有关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方案的制定与落实情况;二是调查和了解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对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的投入情况;三是调查和了解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项目管理、资金使用及建设效果等方面的情况;四是调查和了解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项目审计,推动当地政府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城乡医疗服务体系、药品供应和安全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均等性,促进医疗卫生服务单位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3)基本住房项目审计。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农民进城后首先面临的是住房保障问题,而且随着城镇人口的持续增长,对基本住房的刚性需求会越来越强烈。各级政府应当竭尽全力把住房保障这一影响城镇化发展的民生问题抓紧抓好。作为审计部门,在对基本住房项目审计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注政府的土地供应政策,审查是否优先安排保障性住房用地;二是关注政府财政的投入情况,审查基本住房保障资金的投入力度是否合理,投入方式是否完善;三是关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情况,审查建设资金筹集的合理性与使用的效益性以及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四是关注保障性住房的分配情况,审查住房分配的真实性、公平性、合理性和合规性。通过对基本住房项目审计,推动政府建立健全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全力解决城镇居民基本住房问题,从而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平稳顺利进行。

(4)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审计。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保是民生之基。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关乎百姓生产和生活,关系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各级政府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尤其在城镇化进程中,政府更应当千方百计地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好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审计部门更要不断加强对与城镇化密切相关的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审计:一是审查政府的就业政策,引导进城农民创业就业;二是审查城镇第二、三产业的增加及发展情况,增强二、三产业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吸纳程度;三是审查户籍改革与落实情况,推动城乡人口的自由流动,从根本上解决进城农民的就业问题;四是审查政府社会保障预算,促进政府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社会保障投入,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五是审查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促进和监督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六是从管理上、制度上查找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政府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

(四)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审计 环境保护问题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节能减排是各级政府和企业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开展城镇化建设,绝对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而应当把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作为城镇化建设的基本前提加以坚持和掌控。各级审计部门也要担负起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实施审计监督的责任和义务,密切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注政府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审查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落实情况;二是关注企业履行节能减排责任义务情况,审查有无借城镇化建设的名义违规建设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三是关注节能减排工程项目的实施情况,审查有无未经批准乱建项目,或编造项目套取或挪用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通过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审计,揭露和查处危害资源安全、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等问题,促进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推动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和措施的完善,为城镇居民提供一个山清、水秀、景美、地净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生产发展、生态文明、生活幸福的“三生”和谐共赢。

(五)公共危机审计 城镇化建设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推进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能否及时、有效地解决,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倘若解决不好,极有可能发生公共危机事件,给社会和公众带来损失和危害。对此,各级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公共危机的管理。公共危机审计作为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发挥其独特的审计监督作用。首先,审计部门应关注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制度的建设情况,审查是否建立公共危机事件预警制度、应急处置制度、恢复与重建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其次,应关注公共危机应急机制的建设与执行情况,审查各级政府应急管理指挥系统是否建立,运行是否正常,人、财、物等方面的应急供应系统是否建立,准备是否充足;再次,应关注公共危机应急款物的管理、使用和发放情况,审查其及时性、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通过公共危机审计,强化政府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危机预防意识,增强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避免甚至杜绝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让广大城镇居民安安稳稳的享受到城镇化建设的成果,而不是因此受到损失与伤害。

(六)经济责任审计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历史使命,各级政府及主要领导干部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必须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心和工作责任心,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真抓实干,不断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鉴于政府主要领导干部在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审计部门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级政府及主要领导干部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想认识是否深刻到位,是否将这项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责任分工是否明确;二是各级政府是否有科学的城镇化建设规划,规划是否与中央的宏观政策相违背,是否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三是有关城镇化建设的重大决策是否经过集体研究,重大政府投资项目是否经过科学论证,财政财务收支和重大资金管理使用是否合规合法;四是主要领导干部有无利用城镇化建设之机,违反廉洁自律规定,发生腐败行为现象。总之,通过经济责任审计,促使各级政府及主要领导干部更加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当中,投入到当前如火如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当中。

参考文献:

[1]刘锦英、王玉成:《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19期。

[2]毕秀玲:《我国公共危机审计实务状况评价与解决对策研究》,《审计研究》2010年第6期。

(编辑 园 健)

城镇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城镇化是当下社会治理的热点问题,城镇化的顺利开展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推进,社区在推动城镇化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于城镇化背景下的社区治理,首先分析城镇化过程中社区管理的重要性,然后依据对社区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根据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当下城镇化对社区治理的要求,提出相应的对策供参考。

关键词 城镇化 社区管理 管理转型

当前,我国为减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开展了大规模的城镇化运动。城镇化的开展并不是简单的城市规模的扩大,而是同时伴随的农村居民市民化的问题,需要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共同达到城镇化。因此这就需要发动各个方面的力量,在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下,真正做到公共管理的主体多元化,使政府工作更加有效地开展。而这其中发挥社区治理主体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完善社区治理机制成为目前理论与实务界研究的焦点。

一、城镇化进程中社区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城镇化概述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二三产业向城市积聚的过程。城镇化的进程在我国主要表述为城镇总人数中城市人口的比重,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规模的扩大,而是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等的改善。

根据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出现贫富分化严重,主要原因在于存在着城市农村二元经济结构。而农村的农业发展缓慢,劳动生产率增长较慢,从而增加的农村人口不能与增长的劳动生产率相对应,从而造成了剩余劳动力的存在。相比而言,城市工业化发展较快,劳动生产率增长迅速,城市人口的增长率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从而造成了用工短缺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的工业企业只需要付给农民相比于农业较高的工资,就能够促使农村劳动人口向城市移动。当这种移动达到一种平衡,也即农村剩余劳动力为零,工厂需求劳动力不再短缺,这时候如果工厂需要增加劳动力就必须偿付较高的工资,农村劳动力也会在两者之间做权衡,从而达到一种均衡的状态,贫富差距也逐渐缩小。

我国经历了多年的城镇化改革,其中有收获也有教训。目前的城镇化由于盲目追求速度,开始陷入认识误区。地方政府部门认为不断圈地建楼就是城镇化,城镇化规模的扩大同时也伴随着土地的报酬问题。当前,由于政府部门使用土地发生的恶意拆迁等事件已经引起了非常有害的社会后果。因此针对城镇化应该端正认识,重视户籍制度、教育制度等一系列政策的配套实施。在完善城镇化管理过程中,利用社区的力量也有助于推动城镇化的进程。

(二)社区管理对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作用

社区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完善的社区管理对于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在于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社区具有发展经济的作用,这主要是可以通过社区的组织能力,发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尤其是对于农村社区,可以通过发展农业多样化,更新技术,副产品再加工等方式发展社区经济。社区本身具有自治的权力,因此,利用社区的自治能力可以起到发展经济的作用。

其次是社区具有政治的作用,可以通过组织社区居民正确行使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从而有利于我国政府治理的进一步完善,也有利于公民对国家治理进行监督,有利于政府管理的完善。

最后,社区能够为居民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对于鳏寡孤独者,能够组织起社区居民的力量,帮助弱势群体。另外对于社区的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社区能够根据本社区居民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补充完善。另外社区的公共设施,包括锻炼器材等需要社区组织居民共同购买和维护,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

(三)社区管理的实践模式

我国社区治理真正发展起来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来在民政局的支持下,社区治理进行了进一步的摸索和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实践模式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种是以上海模式为标志的以街道为单位的社区治理模式,主要是以居委会为政府管理的个体,是政府牵头治理的,这种居委会依附于政府,属于典型的行政主导型的社区治理方式。将城市分解为一个个街道有利于政府进行精细化管理,另外这样的分解也为政府分担了一部分压力,使街道居委会在政府的主导下自行进行日常事务的处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但是这种模式由于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政府,因此官僚性质严重。

第二种实践的方式是以沈阳模式为代表的调整后的社区治理模式,这种治理主要也使以居委会为单位,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进行了相应的创新。社区组织分拆成四种形式,分别是社区党员代表大会、社区管委会、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协商议事会等,这样做到分工明确,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尤其是其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自治的目的,能够充分调动起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例如在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上,居民可以畅所欲言,对于社区管理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同时也对社区管理进行完善的监督。这种治理模式虽然没有摆脱政府的关系,但是其实现的自治功能,有助于提高办事效率,完善社区管理。

第三种实践是以江汉模式为典范的社区真正自治方式,其主要是在沈阳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的相应完善。与沈阳模式不同的是,江汉模式界定了政府与社区之间的权力、责任、资源等界限,从而更加明确了社区的自治性。社区自治并不是与政府纯粹的隔离,互不关联。而是充分运用两者的资源,将其整合,做到互补共生,从而达到和谐的共赢状态。这种江汉模式在社区自治与政府治理的关系上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有利于社区治理功能的真正充分发挥,在为政府减轻负担的同时,提高了办事效率,与政府达到了和谐的状态。

二、社区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

我国真正重视起来社区的作用是在近几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历史较短,尚在摸索期,因此在社区管理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社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居民参与度不高,社区组织与政府有某种关联,官僚气息较重等,详细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社区管理与政府联系紧密,自治能力不强

社区的自治性作为其管理的优点区别于政府的低效率治理,社区自治有助于居民独立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相应的管理,这就提高了社区管理的效率。然后我国由于社区管理的历史较短,治理落后,造成与政府形成条块分割,不能实现自治。社区的日常管理活动中,很多事务需要向政府审批,效率较低,失去了社区管理的优越性。

社区与政府在管理上紧密相连导致官僚气息较重,组织僵化,从而导致资源的低效率配置,社区组委会管理无效率,严重影响了社区管理的顺利开展,也无法真正调动其居民的积极性。

(二)自治观念薄弱,居民参与度不高

一方面,居民在自发解决问题方面缺乏积极性和热情,社区出现问题或者矛盾,居民更倾向于向政府反映情况,等待政府来处理或协调。由于政府管理事务较多,不可能及时去解决问题,因此造成问题解决的低效率的情况,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如果居民能够改变以往的依附观念,在发生问题时能够首先想到发动其他居民的积极性,自行解决问题,则将会在减轻政府负担的同时,提高社区治理效率,从而有助于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社区组织委员会进行相应的社区管理过程中,居民的回应度较低,造成社区治理障碍重重,不能得到有效的呼应,使社区治理委员会形同虚设。居民对社区治理回应度低的主要原因是其对社区治理的公正性和效率持怀疑态度,不信任的结果是居民不能很好配合,从而进一步造成社区治理的困难,进一步导致了社区管理的低效率。

(三)工作方式落后,治理机制不健全

社区治理方式目前还停留在传统的官僚模式,即仿照政府传统的治理方式,组织结构僵化,官僚气息浓厚,审批程序较多,解决问题的效率低下。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观念不能及时改变,相关社区治理组织部门认为社区治理委员会是政府的一部分,应该以政府治理结构和模式为典范,效仿政府治理的主要方式和层级结构。这种观念就造成了社区治理不能真正发挥其优点,沦落为政府的依附。

另外,社区治理所采用的手段落后,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仍然沿用传统的治理工具进行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必须与时俱进,使用现代的治理手段和工具。信息化使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在进行社区治理过程中也应该引入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争取将信息数字化,从而达到社区居民在信息方面的共享,有助于更好地进行社区治理。

(四)专业性不足导致的社区组织力量较弱

由于目前的社区工作者普遍文化水平较低,专业性薄弱,基础设施不能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因此造成社区工作者在组织相关力量进行共同治理过程中存在局限性。在城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对社区管理的要求更加严格。城市化的推进要求社区能够担当社会治理的一极,作为治理的其中一个主体,通过有效的自我治理,推动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完善,从而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在这样的严峻要求下,应该对社区工作者的素质、专业性进行相应的培训,鼓励大学生毕业以后从事社区工作,这在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同时,也为社区管理输送人才,使社区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

三、城镇化进程中社区管理的转型对策

综合以上关于社区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下对在城镇化进程中社区治理的主要转型对策提出建议,供有关社区治理部门再完善相关体制时作参考,从而达到从行政治理向社区自治的转变。

(一)社区治理民主化,真正达到“小政府、大服务”的目标

当前我国的社区治理在很大程度上与政府有关联,政府在社区管理上所涉及的面太宽。任何事物都由政府做决定,这一方面加重了政府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也使居民丧失了参与积极性,从而造成社区治理的低效率。政府应以制定政策引导方向为主,而具体的日常事务治理应交给社区自行解决。对于选举社区工作者,对社区存在的问题提供建议等,应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这样就有利于社区治理的民主化,真正使社区投入到公共服务中,完善社区社会保障等,同时也有助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只有社区真正发挥了公共管理主体的作用,才能够在社会管理中起到管理主体应有的贡献,也有助于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市民化问题。因此,社区治理民主化,就是将社区治理真正与政府区分开来,做到自治自理,召开听证会等,鼓励居民献言献策,为社区治理贡献力量。

(二)发展社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模式,构建共同治理机制

社区治理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社区的主要治理主体,应该充分发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实现共同治理。在进行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应充分调动起社会各方面,除了政府外的其他社区治理主体、社会工作者、社会服务机构等,进行相关问题的解决和矛盾的调和。另外,对于慈善行为等应该引导民间组织的形成,调动起民间的力量,达到共治的目的。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在进行社区治理中担当的角色也是不同的,例如,政府起到制定政策、引导方向和供给资源的作用,社区治理主要工作者起到主要的协调、整合资源的作用,而其他社会团体则是能够做到资源的补充及提供相应的建议等作用。这样真正发挥各方面的力量,有助于社区达到共治的目的,从而提高效率。

(三)丰富社区获取资源途径,达到资本市场化

社区在进行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财政资源主要是从政府部门获取,财政资金来源单一,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另外在其他智力资源等的获取上较为局限,没有充分吸收社会的资源,和获取各界的资源支持。这种资源获取途径单一,容易造成一方面出现组织内部寻租的情况,另一方面对政府的严重依赖型阻碍了社区的自由发展和创新性治理。

因此,社区应丰富社区治理过程中获取资源的途径,转变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到从社会各方面获取财力、智力等资源的重要性,发挥各界的力量,推动社区的发展。应从根本上去除行政化,培养社会资本,引导社会资本的广泛参与,真正达到投入资本的市场化,避免了寻租的可能,达到融资的公平公正。

我国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希望能够通过城镇化的顺利开展,缩小收入差距,降低贫富分化。而城镇化不是仅仅的城镇规模化,应同时对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做到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区治理对推动城镇化具有重要作用,应充分认识到当前社区治理存在的不足,应积极完成社区管理的转型工作,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波.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行政、统筹、自治之三元复合体制[J].新视野,2010(2).

[2]金佩璇.国外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改革与开放,2010(10)

[3]霍连明.多元管理:我国社区管理模式的必然选择[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作者简介:张健超(1989-),男,汉族,江苏镇江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

城镇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小城镇群网化既是衡量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城镇化契合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本文在总结当前小城镇发展组织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小城镇群网化发展内涵,判别标准以及小城镇群网化在社会、经济、空间三个层面呈现的具体特征。

关键词:小城镇;群网化;内涵与特征;判别标准;要素流

一、小城镇群网化内涵

小城镇群网化既是小城镇群体在空间相互作用下表现出的高级发展状态,也是小城镇由孤立到集群最后形成群网化的动态发展过程。在空间上表现为地域相接、连绵不断的特点,本质是小城镇群体之间形成复杂的、有序的、系统的网络化经济联系。在地理区位上,群网化体系内小城镇地域临近、边界模糊、交通通达性好。在社会经济要素上,人口、资金、技术、信息、资源等要素通过不同方式,以不同的速度形成一定流向下的\"空间流\",构成小城镇群体间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这是小城镇群网化的源动力。在空间结构上,群网化区域存在水平或者垂直的等级体系。在动力和目标上,群网化能够使单个小城镇和小城镇群体的发展向帕累托最优改善。

综上所述,我们将小城镇群网化内涵界定为: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不同规模小城镇借助于区域快速通道、各种社会经济要素联系的密切性和空间分布的接近程度,共同组成在职能上分工协作,空间上有序、集聚分布的“集合体”,通过不同流态在小城镇之间、小城镇与区域之间的输入、转化和输出,形成具有关联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的共生型网络化结构形态。

二、小城镇群网化特征

(一)社会特征

1.人口特征。在小城镇群网化过程中,小城镇群内部农业人口和非农人口混合居住,不能按照户籍特征来界定小城镇群网化人口性质。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城乡之间交通便捷,农村人口到小城镇就业更加方便,有些因为工作需要长期居住在工作地点;农产品加工型产业区域,企业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在农村就地兴建工厂,具有城镇户口的工人被派到农村工作;由于土地征收而修建的农民安置房多数位于小城镇,因此,小城镇群网化区域常住人口定性模糊。另外,小城镇群网化区域人口素质普遍高于一般小城镇和农村人口。

2.环境特征。群网化发展阶段的小城镇在景观上普遍表现出道路清洁、垃圾处理设施分布均匀、道路绿化系统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群网化后乡镇企业能够依托小城镇集中、集约发展,形成农业生态园或者工业园区,改善了由于产业布局过度分散造成的垃圾收集、处理困难,环境污染得到极大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提升。

3.城镇化特征。城镇化是小城镇群形成群网化发展的内在机理,在此过程中,并非以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的转变为最主要特征,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成为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

(二)经济特征

1.集团经济。小城镇是乡镇企业的有力载体,乡镇企业规模的扩张必然带动小城镇群体基础设施系统的升级,吸引大量的人流和优质资金聚集,生产要素的聚集又反过来加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得乡镇企业借势进一步扩张形成企业集团。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企业集团有着超强的社会供给能力,抗冲击能力强,其创新能力和对劳动力的容纳能力使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当地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能够催生特色产业,是专业镇形成的主要支撑。例如常州洛阳镇的新科集团,连续10年成为中国电子百强企业,使洛阳镇成为电子制造专业镇,带动了整个洛阳镇的经济发展。

2.特色经济。群网化小城镇往往能够形成各种类型的特色经济,而这些特色经济正是创造供给满足需求的重要措施,能够突出小城镇的比较优势并为其赢得市场竞争力。小城镇群网化过程中,生产要素聚集并快速流动,工业体系逐渐完善,各种创新能够通过要素流动产生扩散和回波效应从而促进产业的膨大,这为特色产业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小城镇的特色经济不一定是核心企业带动,许多特色经济是从最原始的小作坊逐渐发展壮大,最后发展成为全镇的专业特色。即使是群网化内部,小城镇的资源配置基础和经济发展条件也存在差异,故在群网化发展比较稳定的区域,小城镇之间存在有序的产业分工与协作,相互之间形成专而联的产业体系。

3.园区经济。集团经济和特色经济的兴起,带来了各种类型的园区经济。本文将由于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等的兴建所带来的经济发展叫做园区经济。园区经济可以覆盖整个小城镇,甚至同时覆盖几个小城镇,在园区当中,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通过集群整合、联合发展,或者生产同种产品不同阶段的成品,形成产业链,通过产品合力打通全国市场。园区经济的进一步转型升级,促进产业水平和垂直整合并促成产业集群形成,成为小城镇群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源动力。

(三)空间特征

小城镇群网化是由一个或多个中心小城镇及其周围地缘相近的城镇和农村地域共同组成的高度关联的一体化地域,其空间结构是小城镇群体在各自功能下选择性聚集的结果,是小城镇在分化和重组的作用下形成的特殊景观,其主要表现出如下空间特征:

1.地域融合。小城镇群网化在空间上首先表现出小城镇布局的高密度,内部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功能联系促使地缘相接的小城镇利用交通道路接壤,使两个或更多小城镇形成地域融合的连绵状态。能够形成地域融合的景观,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跨区域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兴建和完善,联通了相邻几个小城镇,使小城镇之间的商业贸易、资金和信息等的流通更加频繁,产生了轴线型的地域连接。(2)市场以及产业园区建设构成了小城镇之间本质上的联系。交通轴线形成以后,市场的影响范围扩大到周边其他小城镇,不同小城镇的市场经济主体为了节约交易成本把交易地点逐渐向对方移动,形成小城镇之间的点状联系,并随着交易规模的扩大,点状发展成为面状。产业园区的建设需要大量土地,而城镇中心仅有的土地供给不能完全满足其需求,使产业园区的建设不得不向小城镇的边缘地区发展,从而与周边小城镇邻接。

2.空间密集。小城镇空间密集有两种方式:一是自身的地缘相近,二是引导的地域融合。不论以哪种方式形成的密集都是小城镇从群体到群网化的前提。根据距离衰减的原理,两个小城镇之间的空间距离越大,其产生经济联系的阻力就越大,共生发展的可能性随之减小,所以,空间分布较为分散的小城镇,除非它自身拥有相当于城市的聚集功能,否则他们之间形成群网化的可能性很小。群网化小城镇是相互协作分工、主次有序的有机整合体,空间的群体性能够保证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逐渐磨合以致融合形成一体化,在群体性空间的组织下,小城镇群之间及其与周围区域进行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交换才能维持持续稳定的发展状态。

3.网络性。小城镇群网化的网络性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以及空间经济结构的网络化。交通基础设施以及通讯设施在小城镇之间的网络布局,首先在面上形成了网络化的景观形态,更重要的是它们承载了小城镇群之间的要素流动和社会、经济联系,加速并逐渐稳固小城镇空间经济结构的网络化。网络化也是空间经济结构的呈现形式之一。相互之间有经济联系的地域实体,由于产业分工的深化逐渐增强了各自对生产要素的聚集和扩散功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其与中心地域实体的经济联系强度,同时加强与周围其他地域实体的经济联系,从圈层结构或者单中心带动结构发展成为网络化结构。空间经济结构网络化是小城镇形成群网化的实质。

三、小城镇群网化判别标准

小城镇群网化是小城镇由低级空间结构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动态过程,判定一个区域小城镇是否形成群网化要结合小城镇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并且不同地域的小城镇所具有的资源条件、经济基础和发展机制存在差异,如果单纯运用现有的有关区域发展阶段划分标准以及区域范围测度模型对群网化进行判别,得出的结论很难有现实指导意义。因此,判定小城镇群网化发育程度或者一个小城镇是否融入群网化,需要从小城镇群网化的共性特征入手。

(一)在一定地域内,具有一定数量小城镇,能够构成群体关系

一般情况下,至少存在4个空间临近的小城镇,这是产生复杂的群体关系的基本条件。小城镇群体密度高于同一区域下小城镇的平均密度,这使得小城镇群体地理上相对集中,小城镇之间的经济辐射范围容易相互重叠,有助于要素的双向流动,方便市场交流。

(二)小城镇群体间有便捷的联系通道,并且通道上的要素流量和流速保持一定程度至少不降低

第一,小城镇群体间有便捷的交通通道,这不仅决定着小城镇是否能够形成良好的空间结构,同时也是小城镇间生产服务市场联系的纽带。小城镇通过交通走廊与核心小城镇进行物质流通和信息交换,在微观上表现为企业的区位选择和相互联系。企业一般选择靠近市场、劳动力资源丰富以及有相关服务业的交通便利地区入驻,企业的聚集带来经济要素及相关产业的聚集,从而表现为小城镇在空间上的聚集;第二,小城镇群体间的交通走廊有较高的利用效率,即直接借助于交通形成的通勤流、物流和间接借助交通形成的资金流、信息流等,在小城镇群体之间以及核心小城镇和区域之间保持较高的流通量。要素流动在小城镇聚集形成群体过程中一直存在,但是要素流量过低会逐渐削弱小城镇对周围小城镇的吸引力,使小城镇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逐渐减少并趋于消失,甚至造成小城镇群体的分化;相反,要素流量的不断增加会增强小城镇群体之间的吸引力,强化小城镇群的网络化联系。因此,要素流的产生以及持续增强是小城镇形成群网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三)区域内具有核心小城镇和小城镇群体间存在两种以上的职能分工

对城市群发展过程进行归纳,可以看出,区域内总是存在一个或者多个核心城市,形成增长极,并作为节点带动轴线上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而首先接受到增长极辐射的是基础条件优越、经济实力相对雄厚的小城镇,这些小城镇作为小城镇群体的“增长极”,吸引人口和产业聚集,带动周边小城镇发展。相反,如果一个区域的小城镇群体没有核心小城镇,各小城镇综合实力相当,区域呈现均衡发展,此时存在三种情况:第一,小城镇群网化达到高级阶段,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第二,其中一些小城镇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等,率先打破均衡的局面,发展成为核心小城镇;第三,小城镇群体由于均质化发展导致产业结构雷同,出现恶性竞争,失去比较优势,整个小城镇群体逐渐败落。

小城镇的职能主要表现为主导产业及其产业结构。同一区域的小城镇其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往往具有极高的相似性。但是,这种高度相似的产业结构在长期内不利于小城镇群体的可持续发展,当整个区域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的阶段,同质产业的聚集会使生产过剩,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小城镇群网化内部必须存在两种以上的主导产业,使小城镇之间存在经济要素的互补和替代,在宏观上表现为产业协作和专业分工,形成共生的发展模式。

(四)区域内具备推动小城镇群网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群网化的核心是市场一体化,人口、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在各小城镇市场能够自由的输入、转化和输出,各小城镇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共赢共生。判断区域内小城镇是否具备群网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第一,当地是否有科学合理的区域性统筹规划;第二,市场是否具备共生发展的条件;第三,是否具备制定跨区域的小城镇发展战略。

四、总结

不同地域类型下小城镇群网化形成的驱动力是复杂多样性的,包括自然与资源条件、人口与劳动力条件、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社会与经济条件等。小城镇群网化过程中小城镇规模等级、职能分工的变化以及空间结构的演变都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并掌握这种发展规律对研究小城镇群的发展趋势,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区域性城镇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鹏,杨青山,王晗.基于城乡统筹的长吉一体化区域小城镇发展分化与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2011 (31).

2.段进军.关于我国小城镇发展态势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07 (6).

3.龚松青,厉华笑.经济发达地区小城镇群发展初探-浙江省小城镇群规划示例[J].城市规划.2002 (4).

本文为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小城镇群网化形成机理、模式与路径研究”(编号:10XJCZH010);陕西省软科学项目(2012KRM80)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基本业务专项资助。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城镇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市化建设已成为我国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新经济时代,抓住信息技术的特色,将知识产权运用、管理和保护等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建设知识产权小镇,是当下城乡结合、区域联动发展的重要举措。河南知识产权小镇的创建应充分考量战略布局、创新活力、政府职能和金融支持等因素,在实现多方面协调统一的情况下,综合推进大数据时代河南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市化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特色小镇;知识产权运用;创新;大数据

1 引言

近年来,城乡结合、区域联动等已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中新形势、新任务的不断出现,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市化建设正逐步成为推动经济继续高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结合地区特色,发挥地区优势,建设具有新时代竞争力的特色小镇,是我国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中先后强调了特色小镇建设的时代性与重要性。特色小镇即依靠地区资源,充分发挥地区优势,通过创新应用形成地区产业,带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特色小镇建设作为新经济发展时期国家为地区经济注入活力的新举措,能够有效促进区域产业优势的形成,改善区域经济落后、生态环境恶化、基础设施不健全等现状。[1]

大数据时代,掌握了创新优势,即掌握了话语权。新时代背景下,把握经济命脉,关键在于科技创新。河南省先后出台《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若干意见》《河南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年度实施方案(2020)》,在鼓励特色小镇建设的同时,积极引导市场对知识产权的转化使用,将知识产权融入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创建河南知识产权小镇。建设知识产权小镇,一方面可以利用知识产权进一步推进小镇产业结构升级,发挥创新优势;另一方面,对引进创新型人才,激励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提升小镇整体融创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此外,知识产权小镇建设符合知识产权强国、强省战略要求,为优化地区营商环境、推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2]

就已经建成的特色小镇和知识产权小镇而言,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成熟,还存在较多问题。本文从已有的特色小镇建设与运营中总结经验,探析河南知识产权小镇的建构路径。

2 特色小镇建设的实践情况

随着新经济模式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在知识产权强国和强省战略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特色小镇落地运营。笔者以知识产权小镇建设为出发点,考察河南省内外各地区特色小镇的建设情况,意图为河南省知识产权小镇的规划与建设提供实践支撑。[3]

2.1 河南省外知识产权小镇建设实践

本文以大数据为依托,在搜集和分析河南省以外各地区知识产权小镇建设的现状时,聚焦于较具代表性的特色小镇,主要总结分析了西安、天津、深圳、昆明、湖北和成都等地的特色小镇。力求为河南省知识产权小镇建设提供有益的可供借鉴的建设经验,并适时分析其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遇到及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为河南省建设知识产权小镇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对已经建成的知识产权小镇运行现状的考察中,主要围绕各地知识产权小镇的功能定位、调整领域、面临问题、取得成效等方面展开。信息获取以政府网站为主,以求信息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具体内容见表1。

2.2 河南省特色小镇建设实践

目前,河南省内尚缺乏典型的知识产权小镇,多以旅游业、农业为主,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意识较为薄弱,仍是以传统产业为支撑,在其基础上建成区域特色小镇。河南省特色小镇的建设情况,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在知识产权强省战略下,建设河南知识产权小镇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對河南省内特色小镇的调研主要从取得成效和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考察,信息获取以政府网站为主,以求信息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具体内容见表2。

通过对河南省内外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典型特色小镇的现状分析,不难发现,无论是知识产权小镇还是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色小镇,其都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规律。换言之,特色小镇的建设应就地取材,在已有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传统产业或新产业,避免对地区大刀阔斧的改建、重建等行为。另外,特色小镇建成后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均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也推动了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注入了新鲜力量。[4]但是,在看到特色小镇带来的优势与新发展的同时,也应警惕其在建设和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构,为建设河南知识产权小镇构建合理路径。

3 特色小镇建设中的问题分析

3.1 产业定位不明

就已经建成的特色小镇,尤其河南省内的特色小镇而言,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在运营过程中多存在产业定位不明确,整体运作方式混乱等问题。一方面,特色小镇仍依附传统产业或农业,试图在不改变区域发展的模式下,通过增加产量等方式实现小镇的新发展。另一方面,在新经济模式和新时代背景下,小镇为实现与新形势的接轨,往往在发展原有产业的基础上,扩大生产规模,改造小镇环境,以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等其他产业。[5]换言之,特色小镇在商业模式的设计中缺乏核心优势产业,甚至存在无限制扩大小镇外延之嫌疑。笔者认为,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发展中,应尽量避免形成“海纳百川”式的经营和发展模式。正如《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到的“切忌无限放大特色小镇的含义,将所有区域建设与特色小镇划等号。”

特色小镇是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可以有效发挥地区资源的最大优势,推动地区及周边经济和服务的提升。笔者认为,特色小镇的建设,应首先明确战略选择,设计核心产业的同时,应不断开发和融入新的竞争优势,以传统产业为依托,在“万物皆可联”的信息时代,注重挖掘地区新的活力,避免“万物皆可游”“量大产多而为新”等封闭认知。

3.2 创新能力不足

大数据时代,知识产权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服务支撑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就河南省内已经建成的特色小镇而言,大多未深度挖掘知识产权的商业价值,仍停留在对有型资产的单一利用层面。特色小镇普遍存在知识产权转化困难,对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不充分等问题。[6]

特色小镇区别于其他区域建设项目的关键在于其所具有的鲜明的创新性和创造力,也在于大数据时代对创新和创意的尊重与深度挖掘。但调查研究河南省内外已经建成的特色小镇,笔者发现,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知识产权转化应用水平低等问题。笔者认为,对无形资产的不充分开发和利用,一定程度上与高端人才的缺乏不无关联。特色小镇发展中,应注意辅之于政策等支持,吸引管理型、技术型等高层次人才的加入,为特色小镇的运营注入新鲜活力,补足其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特色小镇创新体系的本土化。

3.3 基础服务滞后

在高度互联网化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已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发展应适时注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化运营,智慧化办公。换言之,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应及时跟进,完善其基础建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同时,也应积极实现互联网化,补足设施缺口。

此外,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应进一步贯彻落实“放管服”政策理念,优化营商环境,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政府的监管作用,避免政府对小镇发展的过度干预。

3.4 资金支撑薄弱

通过对省内外特色小镇建设的考察、调研、分析,融资难问题是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资金支撑薄弱已直接影响了特色小镇的建设能力和后期发展势头。笔者认为,特色小镇建设中的融资困难问题,较大程度上与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有关。具言之,一方面,特色小镇作为新经济时代的新兴产物,发展势头虽猛,但尚缺乏社会的普遍关注度和政府的有力宣传与支持。特色小镇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足,影响到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我国中小微型金融机构实力较弱,尚缺乏竞争力,在与大型金融机构共同生存的市场上,无法形成良性竞争,进而弱化了金融效率。[7]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特色小镇的融资渠道,且中小金融机构的资金有限,难以满足特色小镇建设的资金需求,最终出现了特色小镇融资难的共性问题。

4 河南知识产权小镇的建构路径

知识产权小镇可以依托现有特色小镇和所在城市的旅游、文化等资源,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构建知识产权的线下生态,推进知识产权产业化、商品化、证券化,实现知识产权向生产力的转化。[8]河南作为中部大省,近年来不断得到包括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在内的不同发展规划的支持,建设河南知识产权小镇恰逢其时。

笔者认为,构建河南知识产权小镇,应从战略布局、产业创新、设施完善和融资保障等方面综合考量,形成一体化布局,将知识产权元素更好的融入到特色小镇的建设中,以形成和提高特色小镇在大数据时代的独特竞争力和生产力。

4.1 明确战略布局

《河南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充分利用知识产权繁荣华夏文化,探索对华夏历史文明龙头项目系列活动的商业化模式版权保护和商品化产品保护。推动华夏历史文明龙头项目品牌资源和旅游、贸易、投资的融合,将中原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市场竞争优势,提升文化与旅游产业竞争力。笔者认为,河南知识产权小镇在建设过程中,应立足于本土文化,充分利用华夏文明发源地之历史积淀,探索一条以“知识产权+历史文明”为核心的发展之路。知识产权小镇运营中,既要注意对文化历史的挖掘与宣传,也要推动对知识产权运用、管理等转化使用,实现历史文明的第二次发展。

4.2 激发创新活力

河南知识产权小镇建设,首先应合理规划、充分利用传统历史文化,依托传统文化明确布局。其次,创新对历史文化的宣传利用方式,积极融合信息时代的新技术新路径,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引入到历史文化的介绍之中。同时,推动历史文化品牌资源和旅游、贸易、投资等的融合,将中原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市场竞争优势,将历史文化积淀转变为知识产权优势,实现对历史资源的充分利用,提升知识产权转化率。最后,尊重与培养创新人才。河南知识产权小镇建设中,应注重对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大力提升知识产权运用、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实力水平。

4.3 定位政府职能

一方面,知识产权小镇建设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坚持市场对小镇特色和知识产权资源的定位与配置,实现知识产权的合理化、最大化运用,较大程度推进知识产權与特色小镇的统筹发展。另一方面,政府适时为知识产权小镇的发展和运行提供政策支持和保证,做好事中事后监督和管理。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避免对小镇发展的过多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知识产权小镇去行政化发展,充分发挥市场自由竞争等的优势。

4.4 保障金融支持

资金是知识产权小镇良性运转的直接保证,建设河南知识产权小镇,资金问题不容忽视。笔者认为,建立以政府引导、社会各界资本广泛参与的融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解决知识产权小镇融资渠道少、融资金额小等难题。此外,积极构建投资平台,鼓励投资者参与到知识产权小镇的建设中来。投资者在市场配置和政府引导下,助力知识产权小镇创新体系建设的同时,也将为自己带来多方收益。

5 结语

建设知识产权小镇,既是政策号召又是时代需求,更是为推动社会经济在信息技术时代实现新发展作出的积极探索。大数据时代,河南知识产权小镇建设应抓住信息技术的特色,将知识产权运用、管理和保护等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借鉴省外知识产权小镇建设的先进经验,汲取精华,将知识产权的运用转化融进特色小镇建设,丰富与提升特色小镇的内涵,助力提升河南经济的新发展,为知识产权强省战略目标的快速实现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国庆,王辉艳,龙云安.产业集聚视角下我国特色小镇创新体系研究[J].农业经济,2018(03):12-14.

[2] 王淇.知识产权特色小镇探析[J].科技促进发展,2017,13(07):523-528.

[3] 陈清,吴祖卿.福建特色小镇发展建设的“资源+人才+创新”策略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3):161-166.

[4] 陈津.探索存量与增量空间相融合的城市有机更新路径——以余杭梦想小镇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6(03):62-66.

[5] 谌远知,万晓琼.知识产权制度供给与支撑:杭州梦想小镇样本意义[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7(06):67-72.

[6] 闵学勤.精准治理视角下的特色小镇及其创建路径[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7(05):55-60.

[7] 金琳.河南国家级特色小镇的实践经验及启示[J].河南农业,2018(03):14-16.

[8] 王永昌.小镇大梦想创业大舞台——关于梦想小镇、特色小镇建设的若干思考[J].浙江经济,2015(13):10-15.

上一篇:便民服务员述职报告范文下一篇:小学一年级英语下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