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设计应用论文范文

2024-03-17

建筑环境设计应用论文范文第1篇

近几年, 在城市化进程过程中, 基础建设的大量投入, 建设用地越来越匮乏, 国民的收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在不断提高, 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大大推动的住宅郊区化的进程, 郊区低密度的别墅群随之兴起。别墅建筑不同于一般的商业、住宅建筑, 尤其是坡地别墅项目, 建筑师们往往都是精心考虑地形的特殊性, 充分利用地形地势。依山而建, 傍坡而筑, 因此各单体建筑之间的地坪标高因地势变化而随之不同等情况, 其场地地貌和地质条件往往较为复杂, 因此在如何做好挡土墙的设计是结构工程师应思考和注重的问题。

2. 挡土墙计算模型的合理简化

挡土墙的结构型式一般分为重力式, 悬臂式和扶壁式等, 通过块石、砖、素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材料构成的。在实际工程中常见的挡土墙种类有支撑建筑物周围土体的挡土墙、地下室侧墙等。

2.1 支撑建筑物周围土体的挡土墙:

在坡地别墅项目中, 各楼栋之间均可能设有围墙, 因坡地地势的高低会使各楼栋间存在相对高差, 在高差较大的位置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挡土墙, 其计算模型可简化为上端悬臂, 下端固接的单向板, 取1米板带宽度, 如图一所示。

2.2 地下室侧墙:

因整体设计, 或其他原因无法“营造局部平地环境”处理的坡地建筑, 挡土墙与建筑物的主体结构重合, 则该地下室侧墙承受的竖向荷载有上部结构及地下室结构楼盖的传重和自重, 水平荷载有地面活载、侧向土压力、地下水压力等, 在实际工程的地下室侧墙设计中, 竖向荷载及风荷载或地震作用产生的内力一般不起控制作用, 侧墙配筋主要由垂直于墙面的水平荷载产生的弯距确定, 故其计算模型可简化为上端铰接, 下端固接的单向板, 取1米板带宽度, 如图二所示。但地下室侧墙位于楼梯间、窗井或地下室侧墙顶部敞开无顶板相连时, 地下室侧墙的顶部无法提供侧向支撑点, 其计算模型可按图一模型简化计算。

挡土墙 (悬臂式) 由立臂、墙趾悬臂和墙踵悬臂三部分组成。根据挡土墙所处条件 (如工程地质等) , 分析受力形式并合理简化, 选取正确的荷载, 确定挡土墙截面尺寸, 进行立臂的结构强度、裂缝等计算;墙趾悬臂和墙踵悬臂主要受的力有上部的土重、自重、地面活载及基底压力等, 根据各作用力的平衡关系对墙趾悬臂和墙踵悬臂进行结构强度、裂缝等计算。

3. 挡土墙基础的承载力与稳定性验算

上述部分相当于挡土墙的主体结构设计, 接着根据确定的截面尺寸、上部荷载及地质情况等条件进行基础承载力和稳定性的验算。

3.1 基础承载力的验算: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5.2节规定计算, 根据挡土墙自重、覆土重及土压力等作用力, 计算基础底面的压力, 并满足Pk≤fa、Pkmax≤1.2fa, 为了安全起见, 在基础底面避免出现零应力区, 即Pkmin>0;当基底下为填土或软弱层时, 应进行地基处理, 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填土夯实或块石垫层等方法提高地基承载力。

3.2 稳定性验算:

挡土墙的稳定性包括抗倾覆和抗滑移稳定验算,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6.7.5条规定计算, 使抗倾覆稳定系数Ko=Mzk/Mqk≥1.6 (Mzk为抗倾覆矩, Mqk为倾覆力矩) , 抗滑稳定系数Kc= (Gk×μ) /Ea≥1.3 (Gk为挡土墙自重、覆土重和地面活载之和, μ为土对挡土墙基底的摩擦系数, Ea为土的合力) 。

4. 挡土墙设计的注意事项

4.1在坡地建筑中, 园区道路一般会沿坡底环绕构成主干道, 可造成变化起伏的意境, 这会使挡土墙的设计高度也随之变化, 此时对挡土墙可采用分段式设计, 以达到经济性。当高差较小时可采用砖砌挡土墙,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第5.4条规定计算受弯和受剪承载力, 并采用相应的加强措施, 如设置构造柱和圈梁等。

4.2挡土墙基础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主体基础与挡土墙基础之间的关系。当挡土墙兼作主体建筑外墙时, 应考虑主体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 当两者相互独立时, 两基础间应保持一定的净距, 其数值应根据建筑荷载, 基础形式和地质情况确定, 一般可按1.:2的比例放阶。

5. 结束语

坡地建筑的设计, 应合理利用地形, 尽可能通过“营造局部平地环境”消除坡地对建筑物的影响。坡地建筑项目因其地势高低, 挡土墙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设计环节, 根据场地的地貌、地质条件, 工程需要, 施工技术及造价等因素合理选择结构型式, 其计算模型符合实际状况, 力求使挡土墙与坡地建筑主体结构的完美组合, 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和保护环境。

摘要:随着坡地别墅的兴起, 复杂的场地, 看似与主体设计无关的挡土墙设计在整个设计中是不可忽视的, 挡土墙的合理设计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经济性, 本文对坡地建筑中挡土墙设计和应用做浅略探讨, 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坡地,挡土墙设计

参考文献

[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建筑环境设计应用论文范文第2篇

对于民用建筑尤其是民用高层建筑而言, 火灾安全隐患是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由于民用高层建筑的结构较为复杂, 加之层多楼高, 从而进一步增大了火灾事故的发生几率, 如果防火设计不到位, 极有可能使建筑在火灾中严重受损, 从而危及到用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民用建筑的使用人数较多, 因对火源的使用目的各不相同, 所以火源的数量也随之增多。同时, 在民用高层建筑中, 为满足使用功能需要, 会设置大量的电气设备, 一旦设备短路, 很可能诱发火灾。除此之外, 部分民用建筑为降低工程造价, 选用了耐火性能较差的材料, 这些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二是在民用高层建筑中布设有各种管道竖井, 一旦建筑发生火灾, 火势会从管道井内快速蔓延, 进而形成烟囱效应, 空气在管道井内的流通速度比较快, 容易导致火灾失控。

三是民用高层建筑中的人员较为密集, 发生火灾时, 不利于快速疏散, 并且火灾产生的烟气会遍布各个楼层, 增大了人员的疏散和救援难度。综合以上几点, 在民用建筑设计中, 必须对防火设计予以高度重视, 通过有效的防火技术措施, 减轻火灾给建筑造成的破坏。可见,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尤为必要。

二、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一) 建筑结构耐火设计

我国现行的规范标准中, 对民用高层建筑的耐火设计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设计人员应依据规定要求, 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 对建筑结构进行耐火设计。具体的设计要点如下:一是民用高层建筑的层数在19层以上时, 墙柱的耐火极限及其燃烧性能应当不低于3h, 楼板则应不低2h;层数在19层以下的民用高层建筑, 墙柱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应当不低于2.5h, 楼板则应不低于1.5h。二是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 对耐火结构的材料进行选择, 保证所选的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三是为确保民用高层建筑结构耐火设计的合理性, 有关部门应当对设计图纸进行严格审核, 主要包括建筑内的楼梯间距、防火隔离区域的设置、消防电梯以及自动灭火系统等。

(二) 消防电梯与避难层设计

(1) 消防电梯设计。民用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大, 内部的电气设备较多, 当火灾发生时, 需要在第一时间内关闭所有电源, 工作电梯也会随之停用。为确保消防工作的顺利开展, 消防电梯成为民用高层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想充分发挥出消防电梯的作用, 就必须对其进行合理设计。具体的设计要点如下:

(1) 消防电梯应当布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 并且需要设计足够的面积, 其中民用住宅不得低于4.5㎡, 公共建筑不得低于6.0㎡。当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一个前室时, 应根据建筑使用情况确定前室的面积, 如民用住宅建筑不得低于6.0㎡, 公共建筑则不得低于10㎡。

(2) 消防电梯的前室应当布设在靠近建筑外墙的位置处, 并且应在首层设置直通室外的出口或是设计一条长度不超过30m的安全通道直通之外。

(3) 消防电梯前室的门应当选用具有良好防火性能的门, 或是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 具体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而定。同时, 要确保设计的消防电梯载重量在800kg以上。

(4) 消防电梯井和机房与邻近的电梯井和机房之间, 应当设计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防火隔墙, 若是需要在防火隔墙上开门时, 应选用甲级防火门。

(5) 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应当按照从建筑首层到顶层运行时间小于60s进行确定。同时, 消防电梯上所有的动力和控制电缆应当采取防水措施, 并在前室入口处布设挡水设施。

(2) 避难层设计。避难层是高层建筑中用于消防避难的楼层, 是民用建筑防火设计的关键环节, 设计人员应当对避难层的设计予以高度重视。具体的设计要点如下:[1]从建筑首层到第一个避难层的高度应当符合现行规范的规定要求, 避难层的使用面积可以按照1.0㎡能够容纳5人进行设计。

(2) 应当将防烟楼梯间设置在避难层的错动位置上, 这样可以防止避难的人员错过避难层。同时, 应当在避难层内设置应急照明设备及消防专线电话。

(3) 避难层的结构形式应当首选全封闭式, 四周及隔墙应选用耐火防火墙, 并在室内布设独立的空调及防排烟系统, 外墙与隔墙上尽量不设置门窗, 如果有特殊要求, 必须开设门窗时, 应选用甲级防火门窗。

(三) 安全疏散通道设计

对民用高层建筑进行防火设计的过程中, 必须充分考虑建筑起火后的人员疏散问题, 确保所有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撤离火灾现场。鉴于此, 设计人员应当对安全疏散通道的设计予以高度重视, 借此来将火灾中人员的伤亡数量降至最低程度。安全疏散通道的设计要点如下:[1]疏散楼梯及楼梯间的设计。民用高层建筑中楼梯间的设计应当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 设计人员在设计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应防止形成袋形走道;可将楼梯间布设在建筑防火分区的两端, 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发生火灾时, 人员能够双向疏散, 同时, 应尽可能将楼梯间布设在靠近外墙的位置, 除便于自然通风和采光之外, 还有利于消防人员展开救援行动;建筑地下室的楼梯间与首层间应当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不得与上部结构共用楼梯间;疏散楼梯间与走道上的阶梯必须严格按照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进行设计, 不得采用扇形踏步, 以免造成拥堵, 影响疏散通道作用的发挥。[2]疏散走道的设计。当火灾发生后, 建筑内部的人员需要从疏散走道进行疏散, 所以必须确保疏散走道的设计合理, 具体的设计要点如下:疏散走道的设计应当遵循简明、直接的原则, 不得出现往返转折的情况;为避免影响疏散效果, 不得在疏散走道内设置门槛、阶梯、管道等突出物;由于疏散走道是火灾时人员撤离现场的必经之路, 因此必须保证走道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 其墙面、地面和顶棚装修必须严格按照《建筑内部装修设计规范》的规定要求进行设计;可按照建筑内部人员的数量对疏散走道的宽度进行合理确定。[3]安全疏散距离。在民用高层建筑中, 安全疏散距离直接关系到人员疏散所用的时间长短, 所以设计人员应当结合建筑的使用性质和功能, 并依据规范要求, 进行具体设计。通常情况下, 安全出口应当分散布设, 两个出口之间的距离应当不超过5.0m, 当建筑内的所有防火分区中全部设置自喷淋灭火系统时, 安全疏散距离可适当增加。[4]安全出口。民用高层建筑中, 每个防火分区中的安全出口至少要有两个, 依据相关规范的规定要求, 如果民用高层建筑的层数低于18层, 且每层中的住户数量少于8户、建筑面积不足650㎡时, 可以设置一个安全出口。

(四) 消防系统设计

通过对以往发生的民用高层建筑火灾事故进行分析后发现, 绝大多数高层建筑起火后, 火势通常需要15-20min左右的时间才能蔓延出去, 这段时间是火灾扑救的最佳时间。为此, 在民用建筑防火设计中, 应当对消防系统进行合理设计。根据规范要求, 高层建筑中应当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这样能够大幅度增加救援的有效时间, 从而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同时, 应在高层建筑的防火分区内, 布设自动喷淋灭火系统, 该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收集相关的数据, 并在火灾发生后及时启动, 可以有效避免火势蔓延。此外, 应当在高层建筑中的每一层内配置消防灭火设备, 如干粉灭火器等, 并由专人负责教会居民灭火设备的使用方法, 由此可以在火灾发生的初期阶段, 利用灭火设备进行扑救。为保证灭火设备的可用性, 应当定期进行检查, 如果发现失效, 则应及时更换。

三、结论

综上所述, 民用建筑设计中的防火设计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 在具体设计时, 设计人员应当结合民用建筑工程的特点, 并依据现行规范标准的规定要求, 将重点放在结构耐火设计、消防电梯与避难层设计、疏散通道设计和消防系统设计等几个方面, 提高建筑的防火性能, 将火灾对建筑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摘要:在民用建筑设计中, 防火设计是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 科学合理的防火设计能够在建筑发生火灾时降低损失。因此, 建筑设计人员必须对防火设计予以重视。基于此点, 本文从民用建筑防火设计的必要性分析入手, 论述了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民用建筑防火设计水平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参考文献

[1] 王军营.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 2018 (4) :25-27.

[2] 唐佳怡.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 2018 (4) :112.

[3] 尤延东.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J].山西建筑, 2018 (4) :82-83.

[4] 邹小奇.浅议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J].绿色环保建材, 2018 (3) :91.

[5] 刘鑫.剖析民用建筑设计中防火技术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 2018 (3) :162-163.

建筑环境设计应用论文范文第3篇

1 绿色建筑的涵义及特征

1.1 绿色建筑的涵义

绿色建筑就是一种在使用阶段能够有效减少有害物质释放的建筑物, 它是由节能环保材料建成的, 能够有效的减少资源浪费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健康、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由于绿色建筑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且能够充分运用自然资源, 因此, 它的存在不会给生态平衡造成影响。

1.2 绿色建筑特征

在对绿色建筑工程进行建造施工的过程中, 需要加强对建筑环保性能的重视力度, 尤其是在建材的选用方面, 需要选择环保且质量较好的建材。还需要根据建筑所在区域的环境情况来对建筑进行改进, 确保建筑能够适应该地区的环境, 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绿色建筑能够充分的运用自然, 例如阳光、草地以及空气等, 做到了建筑与自然的相结合, 这是传统建筑方式不可比拟的。

(1) 自然和谐。就是指人们在建造建筑的过程中以及居住在建筑内的时候, 能够做到爱护周边环境以及建筑本身, 真正做到建筑、自然环境以及人类等三者的和谐共存。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降低环境的污染情况, 从而使我国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促使我国经济得到快速稳定的发展。

(2) 节约环保。就是指建筑建造的过程中以及人们在居住的过程中, 尽可能的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使用, 尤其是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资源, 确保建筑周边的环境不会遭到破坏, 将人们在建造以及居住的过程中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3) 健康舒适。建立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 是人们建造、使用建筑的基本要求。要给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空间。

2 传统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建筑过程中污染问题

在传统建筑设计中会产生很多污染, 严重情况下会对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设计者没有考虑绿色设计理念的运用, 忽略了防污处理措施, 因此加重了生态环境负担, 对附近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今我国提出节能减排的理念, 建筑建设也要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以优化改造建筑行业。

2.2 建筑质量问题

建筑设计中首要问题就是质量问题, 在建筑设计阶段要进行评估、考量, 保障建筑的质量。在传统建筑设计中, 忽略了质量问题, 为以后的重建、返工留下了伏笔, 不仅加大了建筑成本, 还会加重污染与资源浪费。

2.3 建筑的成本问题

所有企业都想赢利, 都会关注成本方面问题, 建筑行业也如此, 而且建筑的项目要投入大量资金, 若不控制成本, 可能会血本无归, 对项目经济效益造成影响。建筑初始阶段就影响到成本问题, 设计者需要有很强的成本控制意识, 对项目进行详细考量、规划, 把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内。但是, 当前很多设计者没有合理分配材料, 没有合理设计建筑的结构, 导致工程返修, 造成了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3 发展绿色建筑的意义

发展绿色建筑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3.1 减少能源与资源消耗。降低空气污染

众所周知, 建筑行业是能源消耗巨大的行业, 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是极大的。根据以往数据显示, 地球上的资源大约有百分之五十都是在建筑物中消耗掉的, 此外, 人们在自然环境中获得一半以上的物质原料也被用于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设。因此, 不断的改善绿色建筑的环保能力能够有效的减少资源的浪费。建筑也会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光污染、垃圾污染等问题, 建筑不可避免消耗各类能源、资源如电能, 汽油, 柴油等, 在此过程中都伴随着大量二氧化碳的产生。发展绿色建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能源与资源消耗, 降低空气污染, 实现建筑绿色环保。

3.2 提供宜居生活环境, 打造舒适生活

绿色建筑能够为人们提供宜居生活环境, 为人们打造舒适生活。绿色建筑的环保性与可持续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筑周边环境、建筑自身的环保性能、建筑有害物质释放量、建筑本体以及建筑内外部的生态系统等。绿色建筑的室外大多数都是在外部护栏、基础设施等方面采用低耗能材料。为了能够打造便捷、绿色的宜居生活, 在建筑设计时, 合理进行规划选址, 采用科技手段实现太阳能利用、地热利用、中水利用的高效循环。

4 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4.1 节约能源原则

现如今,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多, 人们对自然能源的需求也在逐渐的提高, 为了防止自然能源出现浪费的情况, 建筑部门需要加强对建筑节能设计工作的重视力度, 防止在建筑使用阶段出现大程度的能源浪费情况。在对绿色建筑进行建造的过程中, 要遵循环保节能的基础理念, 加强对环保节能建材的应用, 制定完善的环保节能制度, 提高建筑自身的综合指数, 避免能源浪费的情况出现, 合理的运用能源, 从而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得到改善。

4.2 保护环境原则

在对绿色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重视建筑的环保性能, 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建筑达到绿色的标准, 在对建筑进行施工之前, 设计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 并对周边环境进行全面分析, 根据这些结果来制定一套最有效、最环保的建筑施工方案。在建筑结构以及建筑外表等方面也要进行绿色环保设计, 防止建筑本身对环境造成污染。

4.3 低消耗原则

建筑的内部环境很大一部分是由热能消耗程度来决定的, 特别是那些传统的建筑设计中, 没有较好的设计方案来解决热能消耗的问题。而绿色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遵循节能环保的基本理念, 将建筑内部的热能损耗降到最低, 确保建筑周边的自然环境不会受到破坏。

4.4 消除污染原则

污染情况的消除同样是绿色建筑设计原则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 同时它是否能够起到效果也直接影响着建筑周边的自然环境。因此, 在对建筑进行环保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重视对污染物的消除设计工作。建筑的内部可以设计多款排污除污系统, 将建筑内部的有害物质通通排除, 确保室内空气的良性循环。此外, 还需要注重对噪音污染的控制, 在施工的过程中, 应当尽可能的减少施工所导致的噪音, 确保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

5 绿色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5.1 建筑选址和现场设计

建筑的选址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应当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地理风貌和气候条件, 进行合理的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绿色建筑的选址将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外部环境以及建筑的合理性与安全性问题。所以通常在绿色建筑的选址过程中, 会重点考虑以下几点因素:第一, 详细了解地区的地理情况以及气候条件, 选择出最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能源的区域。第二, 要选择一个交通便捷的区域, 紧靠公共交通系统, 最好步行即可到达。第三, 要选择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区域, 生活简单便捷, 但远离生态敏感区, 避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2 建筑布局设计

对于绿色建筑而言, 布局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做好布局设计, 就应当对当地的地理资源以及环境资源做到充分了解与利用。不仅要减少建筑所吸收的热量, 同时还要将室内的居住环境进行提升。因此, 在对绿色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要充分的利用建筑周边的高大植物以及大型建筑物, 使建筑尽量的与其靠近, 以达到降低建筑热负荷的目的。

第二, 绿色建筑设计之前, 需要做好对施工现场经纬度、风向以及温度的勘察, 以此来决定建筑的正面朝向。这样不但能够将室内环境进行改善, 同时也能够将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充分利用。

第三, 需要对建筑区域对地理地势以及生态环境进行详细的勘察, 根据勘查的结果来对建筑进行节能环保设计, 不仅会使建筑的节能环保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还会降低建筑的施工成本。

第四, 在对建筑内部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合理的分配各种功能区域, 不仅要确保人们的健康以及舒适程度, 还要防止能源被大量的浪费。

5.3 建筑及其配套系统设计

在对建筑本身以及配套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 需要重视建筑内部的环保能力设计, 因为它是绿色环保建筑的基础, 对于绿色建筑的设计不仅是使用环保的建筑材料这么简单, 还有很多其他措施需要进行考虑。

5.3.1 新风系统设计

室内环境的建设质量与使用者的舒适度是息息相关的, 这也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标准。要想提高建筑内部的空气质量, 就必须要加大建筑内部的新风量, 因此, 新风设计在绿色建筑环保设计中是具有很大意义的。新风设计能够使建筑外的空气进入到建筑内, 实现室内外空气的良性循环, 确保人们在建筑内也能够呼吸到新鲜、健康的空气。但是由于冬季或夏季的气温特殊性, 使得新风的温度与室内的人体舒服温度还有相当的差距, 那么就要对新风进行一定的处理使其温度符合室内温度的标准。但是这种处理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一定的能源消耗。因此, 要想使建筑在得到新风设计后还能够降低能源的消耗, 就需要设计人员设计出一套新型的独立式新风系统。考虑到春秋季节的温度适中, 因此, 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就能够实现室内外空气的流通。冬夏季节在使用新风系统, 这样不仅能大幅降低新风负荷, 还能够达到节约能源消耗的目的。

5.3.2 应用新型绿色建筑材料

我们要不断培养新的人才来对建筑材料进行开发, 而新材料开发与应用的标准即是对环境的污染破坏降到最低, 并尽可能的代替化工材料, 最大限度的尽可能的采用绿色建材。多与国外先进国家交流, 积极研发新的材料。现代节能绿色环保材料有很多, 并且已经在实际建筑物中得到应用, 实践证明, 这些节能环保材料的应用具有切实的效果。如光触媒、低辐射镀膜、软膜天花以及合成石等绿色环境建筑材料。绿色建筑对新型建筑材料的要求很高, 而随着现代新能源和新材料的不断研发, 这些环保性能的建筑材料相继投入使用中, 新型材料的韧性的抗拉力, 使得传统的混凝土加工提炼工作得到改善。并且很多钢材、铝合金等金属材料的强度不断提升, 并且自重也在减轻, 正逐步走向热绝缘性能方面, 这些是实现绿色建筑的新型建筑材料。所以, 工作人员在设计时, 一定要坚持运用这些新型绿色环保材料, 从而在工作中落实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6 绿色设计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类社会工业文明的发展对能源的索取不断加大, 建筑活动所消耗的资源和所产生的垃圾使我们的环境遭受着严峻的考验, 人均资源拥有量与消耗总量比严重失衡。“绿色设计”成为构建绿色健康舒适环境的基本趋势。例如我们每个人都熟知的奥运村, 此处是奥运会举办期间运动员们生活居住的地方。为了保障运动员们的日常起居与洗漱需求, 建筑工程设计中就使用了太阳能热水系统, 合理的运用了自然资源, 给一万多名运动健儿提供了环保热水, 不仅降低了能源的损耗, 而且在设计上考虑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因素, 利用清河处理厂的再生水提取温度为奥运村提供能源供给, 分区给水。在奥运会后, 还为两千多全区的居民提供生活热水。奥运村的部分建筑是为举办奥运会所临时搭建, 考虑到这个特殊的外界因素, 在选材上多采用拆迁后可回收利用无害的建筑材料, 既有效地节省了资源, 又控制了对环境的污染。

7 结论

建筑设计中, 越来越重视应用新的材料与技术, 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也随之深入到城市建设中, 如今很多产业基地在设计项目的时候, 很大程度上应用了这样的理念, 特别是强调了除污环保和节能低耗的设计思想。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的提高, 人们对居住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 绿色环保建材也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中以及装修装饰工程中。这种建筑材料不仅能够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 还能够有效降低工程的建设成本。是现如今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材料, 它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使人们的居住环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建筑设计,问题,原则,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野.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整合应用探究[J].江西建材, 2016 (14) :40+44.

[2] 何智伟.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 2016 (21) :72.

建筑环境设计应用论文范文第4篇

1.1 缺乏对生态建筑的正确理解

生态建筑对于不同的人又不同的理解, 但是核心是基本不变的。都是基于设计环境, 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建筑学以及生态学的设计理念来合理安排设计中建筑以及其他相关的因素, 让建筑的设计和周围的环境融合成一个整体。让建筑设计在满足其本位功能的前提下实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等附加功能。但是有些设计师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的时候错误的以为生态建筑的设计就是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添加一些装饰, 这种生态建筑是一种表面化的概念。没有理解到生态建筑的深层次含义。

1.2 缺乏对农村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

我国的国情是城乡格局之间的差异较大, 很多学术研究集中在大中城市, 而对于一些小型城市或者农村, 缺乏对当地的深层次研究。特别是对于我国的北方地区, 大部分的研究仅仅停留在研究人员的专业角度上, 缺乏各个学科之间的学术融合。

2. 生态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2.1 要尊重实用性

住宅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 生态建筑的设计已经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潮流趋势, 同时就我国当前的生态理念的提出, 住宅建筑设计中也同样需要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候, 需要设计人员从提高建筑的利用率以及满足建筑设计的需求出发来进行设计,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住宅设计的环境以及地质条件进行设计, 同时在设计的时候使用新型的环保材料来替代原有的建筑的材料, 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

2.2 保证循环性

生态建筑设计在设计的时候需要融合建筑学以及生态学、美学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设计。建筑生态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适应人们的生活需要,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以此进行建筑生态设计需要就建筑设计的现状出发, 加强建筑设计的循环性设计, 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

3. 生态高技建筑设计探讨

3.1 提倡尽量采用自然采光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 设计人员需要对现有建筑的光线进行设计, 例如对建筑的屋顶进行设计的时候, 需要利用光线收集的功能以及反射构建来实现采光。

3.2 最大限度获得自然通风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 还需要对建筑的通风进行设计, 充分利用自然风来实现通风。特别是住宅建筑设计来说, 如果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合理布置建筑格局, 导致住宅内部的气候影响较大。因此就要求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设计的时候首先需要获得较好的住宅区的环境, 以及分析建筑住宅中的通风情况, 才能实现自然通风。

3.3 有效控制噪声和污染

如果在建筑设计的时候没有对噪声以及污染进行合理控制, 就会对人们的生活水平造成极大的影响, 在建筑设计中, 为了避免在设计中出现较大的噪声和污染, 设计人员需要基于生态建筑的设计理论进行设计。并且亲身到建筑施工现场进行调研和测试, 检查施工现场的噪声污染以及环境污染状况, 对于检查结果不符合施工要求的, 采取相应的避免措施。

3.4 人文设计的设计原则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 首先就需要做到以人为本, 在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上, 实现建筑的生态和节能, 这不但是建筑发展的最终目标, 同时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在进行建筑技术的过程中, 要充分的确定好人的主体地位和人与自然的双互动关系, 要将关心人、尊重人的宗旨体现到城市空间创造的过程当中, 从而适应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以及不同职业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3.5 设计方案应个性化

建筑修建在人类发展社会中是人们努力适应自然并利用自然环境过程而产生的一种行为, 可以说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 也是融入大自然后的产物。因此建筑的设计需要与周边的环境相契合才能获得更好的建筑效果。所以, 首先就是要对建筑四周的自然环境进行勘查, 根据环境特点进行设计。其次, 处理好建筑在各个施工阶段的协调性, 以确保工程能正常高速的开展, 减少施工中各工种所耗费的时间, 提高施工效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经过上文的分析, 进行生态设计是人类建筑设计的必然方向, 而城市化以及建筑化作为建筑设计的必然发展方向, 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将二者进行不断融合, 既满足我国现有阶段的“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 同时也提高居住人员的幸福指数。

摘要:建筑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直接挂钩, 同时建筑业也是我国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 但是进行建筑施工的时候往往是以建筑能源的损耗以及破坏环境为代价。在这种背景下, 提出了生态建筑设计的理念, 生态建筑就是在建筑施工中利用生态学的方法将社会、自然以及建筑等进行综合考虑, 将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改造结合在一起, 努力打造出符合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践就生态建筑设计在建筑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生态建筑,乡土,适宜技术,高技

参考文献

[1] 吴中华, 刘树明.绿化技术在生态建筑设计中的集成应用分析[J].房地产导刊, 2013 (4) .

建筑环境设计应用论文范文第5篇

绿色建筑在设计中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 首先, 在建筑设计中需要做好资源的节约, 防止资源产生浪费。其次, 需要遵循以人文本的原则, 在建筑设计中, 需要将人们的生活空间改造作为目标, 在实际的设计中需要做到以人文本, 在实际的设计当中禁止应用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建筑材料, 以此来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第三,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需要确保舒适以及健康, 对于绿色建筑设计需要确保结构的合理性, 以及保证人们生活以及居住的舒适, 确保室内温度以及湿度良好。并且还需要确保建筑设计合理运行, 对建筑施工的实际要求做好勘查, 对建筑施工材料和方法科学选取, 以此来将建筑施工灵活性不断提升, 使得建筑高效实施。

2 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

2.1 建筑总平面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分析

2.1.1 绿色建筑设计考虑总体资源节约理念

尽管我国国土面积比较大, 然而从整体上可以看出, 能够应用土地资源非常的少, 并且总量也不足, 所以, 在对建筑总体实施设计当中, 需要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将土地节约有效的融合。首先, 在设计过程当中, 需要对于实际的土地面积做好有效的规划以及安排, 对施工场地合理应用, 同时尽可能的确保土地实际地貌不会产生很大变化, 使得在有限土地资源当中, 实现对建筑总体平面布局合理实施, 同时将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工作量降低, 从而实现对建筑场地原生态系统实现合理的开发以及应用。

2.1.2 建筑设计中的节能环保观念

除了需要对土地资源节约之外, 在建筑绿色设计当中实现节能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因此, 在建筑设计当中, 设计人员就需要结合该地区实际气候条件以及自然和生态条件, 对单项建筑的朝向以及采光等基础条件做好合理的设计, 另外, 在实际的设计中, 还需要将太阳光以及外部相关自然环境最大化的应用作为原则实现节能设计。这样就能够将电力消耗以及有关污染降低。

2.1.3 绿色建筑设计中讲究水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

水资源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资能源,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当中, 若是能够对水循环系统合理的设计, 就能够降低对水资源的浪费以及污染, 同时对人工水体面积合理的控制, 采用对建筑屋面雨水合理的收集以及对污水回收应用, 还需要和外界自然进行结合起来实现对绿化带的设计, 尽可能的设计一些较大绿化区域, 同时将其合理的应用到对绿化带的浇灌当中。

2.2 建筑单体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分析

2.2.1 设计中多利用自然资源进行总体设计元素协调和平衡

因为不同区域的采光条件和面积以及节能要求都是不同的, 所以就需要因地制宜, 采用相关的措施来实现节能设计, 比如, 对建筑的门窗面积进行调节以及建筑外遮阳方式。

2.2.2 考虑实际地域环境进行设计统筹

对于北方以及南方区域, 需要在建筑设计当中对其合理区分设计。通常, 北方建筑在设计中需要对建筑的总体结构以及实际规模加强思考, 相应的做好保温以及节能设计;相对于南方区域的建筑, 在进行建筑绿色设计当中, 可以将建筑的体形进行增加, 同时在建筑设计中尽可能的采用相关原生态元素来对建筑的舒适性提升, 同时在此基础上做好相应的通风设计。

2.2.3 注重建筑设计中的门窗绿色设计

相对于北方建筑, 在实际的设计中需要加强对建筑冬季保温性能的重视, 所以, 相对于设计人员来讲, 。需要对建筑外墙保温参数实现好鳄梨的设计, 但是相对南方区域, 需要加强对阳光照射状况的思考, 加强对门窗比例系统的有效控制, 防止阳光长期照射, 并且还需要应用阳光来实现对室内的干燥处理。

2.2.4 对于建筑外墙进行节能设计

首先, 相对建筑外墙来讲, 其主要的能力以及特点就是保温性能, 在对于墙体材料的选取中需要其能够和建筑节能要求相符合。通常, 加强建筑材料保温性能的合理应用。相对墙体除了是室内和室外的屏障之外, 还能够对人们自身起到相应的保护作用, 还能够起到保温隔热以及遮风挡雨的效果。同时, 因为建筑墙体功能有着一定的重要性以及设计的复杂性, 所以, 在建筑设计当中就需要尽心尽力, 加强对外墙成本实现节约, 将绿色建筑的特点呈现出来。在此基础上采用相应的新型材料, 确保在满足墙体保温隔热性能的基础上, 有效的和节能环保要求想满足。

2.2.5 高层建筑顶部设计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需要加强对设计思路的转变, 对建筑的功能性以及独特性和标志性加强重视。因此, 在顶部设计工作中, 屋顶的绿化以及太阳能的应用非常的重要, 首先, 为了能够实现屋顶隔热以及遮阳的效果, 可以对屋顶实施绿化, 按照屋顶的实际情况对植物合理选择, 使得人们在欣赏屋顶景观时还能够对空气实现净化。现阶段, 对太阳能技术的应用已经非常的普遍, 在这当中屋顶作为采光效果非常好的区域, 所以, 可以在屋顶放置相应的太阳能来实现热水系统的应用, 从而能够为人们提供热水, 这样就在设计当中, 就需要对太阳能热水器型号以及水管合理设计。

结语

在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 建筑行业作为一种资源消耗比较大以及污染比较严重的行业, 加强绿色建筑的设计非常重要。因此, 建筑设计人员就需要加强对绿色建筑的有效认识, 只有确保绿色建筑合理的设计, 才能够将其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降低, 建筑设计才能够在一定意义上和社会的发展是适应, 从而很好的体现出建筑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主要就是能够实现对环境的最大化保护, 以及对能源的合理节约。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转变, 绿色建筑在这当中也很好的和人们的生活相符合。因此, 有关人员就需要在绿色建筑建设当中因地制宜, 确保人们的生活环境舒适舒心。

摘要:绿色建筑的特点主要就是节能以及低碳和环保, 并且和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张略相适应, 能够为人们提供很好的和自然相互协调相处的环境。近些年, 随着人们对于环保工作的重视, 在建筑工程中对于绿色建筑设计思路的合理应用, 在一定意义上为人们提供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 并且也能够合理的满足人们对于绿色生活实际需求。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思路,设计,应用

参考文献

[1] 尹美芳.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 2018 (02) :118.

建筑环境设计应用论文范文第6篇

1.1、疏散人口难度较大

由于在城市中大多的民用建筑高度都超过了24米, 在高层的民用建筑中由于人员数量比较多, 如果有火灾发生, 会伴随着危害人身体的气体排出, 如果安全疏散通道不够, 会造成非常混乱的局面, 真的很难想象。发生火灾后, 在高层建筑中, 如果没有对电管井、水以及垃圾通道进行封堵, 人们聚集在安全疏散通道里, 火势会更快递蔓延, 如果人员在较高的楼层, 逃生起来就比较困难。由此看见在设计民用建筑时不合理造成火灾的危害加重。

1.2、火势蔓延速度快

如果民用建筑的内部发生火灾, 一方面, 如果没有在层间防火分隔上处理好, 火势蔓延的速度就会加快;另一方面, 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很多都是A级, 当火势蔓延时就很难得到有效控制。

1.3、扑救难度较大

对于较高层的建筑, 由于云梯的数量和高度有限, 消防工作就难以开展, 导致高层救援时, 水枪以及水炮就发挥不了作用。一般来说, 在高层的建筑外围都有裙房, 消防人员登高会受到阻碍, 救援难度大大加强。

2、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建筑材料防火性能进行提高是很有必要的, 根据调查显示, 引起民用建筑火灾原因之一就是装修材料的耐火性能较弱。装修设计过程中, 由于所使用的材料燃烧等级比较低, 导致在施工使用过程中, 火灾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发生火灾后, 建筑材料会在燃烧过程中有危害人身体的有毒气体产生, 火灾时气体会严重地使人员在撤离时变得缓慢, 消防工作顺利开展受到阻碍。

2.2、民用建筑的疏散问题

在建筑防火设计中, 最应该考虑的问题就是民用建筑的防火疏散, 为了在发生火灾时确保人员可以安全疏散, 要合理设置疏散设施。主要有控制疏散的距离、设置安全疏散出口以及设计疏散宽度等。

随着社会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城市里大型的商业建筑越来越多, 而且建筑又是人员比较密集的地方, 人员流动大, 建筑商业综合体里面很多都为易燃易爆的商品, 发生火灾的频率极高。

由于在地下室, 因为是封闭空间, 在防火疏散时热量集中, 热量根本无法散出, 产生的气体得不到排放, 发生火灾频率极高。所以, 在防火疏散时, 对疏散设施的等级以及耐火等级进行提高, 把防烟楼梯间和楼梯间封闭起来, 考虑到方便使用, 设置地上疏散楼梯间。为了以免在地下室里的气体蔓延到地上部分, 应该分别设置乙级防火门以及防火隔墙, 以免地上人员进入到地下室内。

2.3、民用建筑设计的平面、空间布局

在民用建筑设计中, 防火设计中, 空间布局以及平面布置很有意义。由于民用建筑使用要求不同, 功能不同, 如商业组合、住宅与商业组合以及办公与旅馆组合等。防火设计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作为设计人员应该针对不同的防火进行设计。比如预防百货商业与影院的火灾, 影院与大型的商业百货组合建筑的防火, 影院之前都是在建筑中独立出来的, 疏散以及防火特点就会有有很大的不同, 每一个楼的疏散特点就一样了, 对于组合设计要因特点而具体对待。第一, 由于在影院, 看电影的人们处于封闭空间, 很难及时了解外面发生的事, 那么设立的疏散区要独立于其它商业。第二, 影院设置防火区域时, 要和商业区进行隔开, 可以通过防火卷帘、甲级防火门以及防火墙等。

尤其要注意在生活中与孩子有关的特殊情况。在大商场里各种与孩子有关的游乐设施以及幼儿教育变得越来越多, 幼儿疏散就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幼儿游乐场所建在高层建筑上, 疏散幼儿时会有大人的陪伴, 没有专业知识, 疏散能力不强。要保证疏散设施独立性, 注意为了对发生火灾时安全疏散幼儿, 其幼儿设施不应该建在三层以上的楼层。

3、民用建筑设计中防火技术的优化措施

3.1、选用防火材料

在选择民用建筑材料时, 作为我国的相关部门要对此做出一些规定。作为建筑商, 国家有相关的购买优惠规定, 合格的防火材料经过抽检才会在市场上出售。无论是小型还是大型的防火材料都要加大检查力度, 如今大型的防火材料主要为孔砖以及钢筋混凝土, 注意应用确保居民安全。

3.2、优化建筑总平面布局

在建筑总平面布局时, 要进行优化。可以设置科学的灭火救援场地、消防扑救面以及消防通道等, 这样当建筑发生火灾消防车可以很快到达, 以此有利于开展消防救援活动。对于火灾要合理设计防火间距, 可以有效控制火灾范围, 当发生火灾有效控制建筑物蔓延趋势。基于自身平面布局, 参考建筑之间的火灾危险等级, 要综合分析其他因素, 如风向、地形以及辐射热作用等。总之在布置建筑总平面时, 要使总布局更加合理化。

3.3、超高层防火设计措施

这几年在我国, 随着高层建筑以及超高层建筑的增多, 人员数量居多, 层数增多以及较高的高度等特点, 要加强实施超高层防火设计措施。超高层建筑高度都高于100米, 超高层建筑中, 《防火建筑设计规范》中明确对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和总平面布局进行了说明。

总之, 民用建筑一旦发生火灾, 迅速蔓延得不到控制。设计创新防火设施, 就会促进火灾发生频率的次数, 使居民的损失降到最低。我们要根据总体设计布局, 在具体工程的每一处巡查, 采取防火措施, 并进行改进技术, 会促进建筑的防火能力的提高, 使人们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促进人们生活环境更加安全舒适。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 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人们在建筑的防火技术上有了更高要求。由于民用建筑占地面积大、楼层高以及人口密度大, 发生火灾, 会导致火势局面难以掌控, 给居民的生命安全以及经济上造成巨大的威胁。众所周知, 民用建筑发生火灾因素较多, 防火设计就是控制民用建筑火灾的关键方式, 我们只有在民用建筑设计上采取行之有效的防火技术以及措施, 来对民用建筑加强防火能力。由此可见分析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很有意义, 基于此, 本文深入研究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以供相关从业人员研究讨论。

关键词:建筑防火技术,民用建筑,设计应用,措施

参考文献

上一篇:深松深翻农业技术论文范文下一篇:建筑施工工程造价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