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类论文范文

2023-09-16

大学生类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文章针对近年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普遍存在的论文质量下降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几点思考:对于工科大学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应把握好选题,针对不同类型毕业设计指导时各有侧重,且应加强论文撰写过程的指导,提高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积极性;学校管理部门应配合指导教师加强督促和管理工作,突出本科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强化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的“仪式感”,为培养优秀工科毕业生做好保障工作。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类型;毕业论文撰写;毕业设计仪式感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的质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1,2]。对于工科大学生而言,毕业设计(论文)是四年大学学习过程中时间最长也是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对其在校期间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一次系统检验与评价。然而近年来,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整体水平不断下滑,造假、抄袭、内容注水等现象时有发生,广大教育工作者痛心且无奈,甚至出现“综合性大学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论调[3-5]。造成这一现状的客观原因包括[6,7]:学生在就业与考研压力下参与毕业设计的热情削减;高校扩张后师资受限,一名教师指导多名学生精力有限;学校监督管理力度不够,使得部分学生形成“毕业论文质量好坏不影响毕业”的错误观念,进而以消极懈怠的态度敷衍了事。

相比其他学科,工科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更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10,11],因此需要学生和指导老师都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来完成毕业设计环节。笔者所在教学团队具有多年指导能源与动力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经验。我们教学团队里的多名老师也进行了相关的调研与商讨,并提出以下几点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建议。

一、关于选题

选题是开展毕业设计工作的第一步,选题恰当与否可直接决定毕业论文的质量。关于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许多大学教育工作者都进行了探讨与说明[12-14],基本的选题原则包括,理论联系实际,兴趣结合实践,选题难易适度。

对于工科大学生来说,特别是能源类专业,毕业设计内容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实用性强的题目本身就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但其相应的问题是开展此类研究计算需要的时间也较长。因此,许多老师建议本科毕业论文的开始时间应该提前[8,9,15]。在时间充裕的前提下,学生才可能通过毕业设计过程真正学习到一些技能,指导教师也有充分的时间来把握调整论文质量。

本科毕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此过程使得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本科生毕业设计的选题一般相对简单,但近年来本科生特别是能源类专业的学生选择读取研究生的比例逐年上升,因此,指导老师可在选题时有针对性地提高难度,既完成毕业设计的目标,也使得学生初步接受一些科研训练,为进一步深造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过程指导

工科大学生,以能源与动力工程类专业为例,毕业设计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实验研究类、设计计算类、调查分析类和文献调研综述类。指导教师应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类型的研究内容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

(一)实验研究类

实验研究类的毕业设计对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较高要求。实验设计类毕业设计的流程相对比较固定,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实验,经重复验证后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所得实验结果为客观数据。该类毕业设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实验研究过程,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简单分析问题的能力,适合于计划读取研究生的学生。工科类大学生的教学计划中安排有一定比例的实验或实践课程,但一般学生在参加毕业设计前都未全面系统地接触实验操作培训,对于特定实验,即与选题内容相关的实验的完整操作流程并不熟悉。因此,对于实验研究类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在初期需进行较多的操作指导。一般而言,对本科生毕业设计所开展的实验研究的创新性要求并不高,但实验研究类课题在进行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如由实验误差带来的数据准确性问题以及实验安全问题等。

(二)设计计算类

设计计算类毕业设计对于学生的计算分析及设计画图能力要求较高。该类毕业设计主要流程:指导老师选定相应的设计计算题目,由学生参考相应设计手册进行选型计算,最后将计算结果以设计图纸形式展示。设计计算类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课基础,教师应指导学生理解计算的目的、计算的依据、计算的方法等。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学生对于实际生产的了解不足可能导致计算选型偏差较大,教师应根据实际生产经验等及时对学生设计计算过程进行指导和修正,避免设计结果与实际不符。工科大学生一般都具有制图的学习基础,一般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期间完成制图课程的学习,到毕业前许多基础知识仍需要进行重复和加强。此类毕业设计适合于计划从事设计类工作的毕业生。

(三)调查分析类

调查分析类毕业设计主要流程:学生根据选题内容开展相应的调查,可选用田野调查、问卷调查、地方统计数据调研等,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这类毕业设计的特点是需要学生开展大量的调查,调查样本少时所得调查结果的可靠性较差。因此,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特别是在样本范围的选择,调查问卷的设计,统计结果的分析处理等方面进行指导。调查分析类毕业设计涉及的復杂问题不多,所以难度相对较小,但其中涉及的琐碎问题较多,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耐心,同时,对于学生高度总结概括问题的能力也有一定要求。调查分析类毕业设计可以针对某一问题得到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进而了解某一行业的发展现状、潜力及存在问题等,有助于提高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可对其走上社会参加的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

(四)文献综述类

文献综述类毕业设计内容是根据选题内容,通过文献调研方式对该课题近年来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等进行综合评述。此类毕业设计实际要求较高,文献综述一般需要在阅读大量文献,且对这一课题有多年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所以,发表于期刊上的综述性文章一般均为各个领域内进行多年研究的专家学者所撰写。相对于人文学科类,理工科研究方面文献综述的专业性要求更高。因此,一般不建议本科生撰写此文献综述类毕业论文。工科大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应严格控制此类毕业论文的比例,指导过程中应及时端正学生的态度,加强不同时间节点的督促工作等。

三、撰写指导

(一)论文内容

在指导学生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教师一般会要求学生列出论文大纲或基本框架,先对整体内容的撰写思路进行把握和调整,之后再逐步修改论文的具体内容。工科类大学生的语言组织及文字撰写能力较为薄弱。许多专家学者呼吁大学语文应像大学英语一样成为本科生的公共基础课[16,17],在指导工科类大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我们深有体会,强烈支持这一观点。因为缺少相应的语言组织能力训练,工科大学生的毕业论文初稿中存在大量的基本语法错误,缺少主语、句式杂糅、语义重复等基本描述错误大量存在,这使得指导教师的论文批阅过程工作量大幅增加。建议老师在学生撰写论文前就进行相应的指导,但就具体到每种论文类型、每篇论文、每个段落而言,撰写前的指导可能收效甚微。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学校管理部门、指导教师和学生本身都共同进行长期的努力才可大幅改善。

(二)论文格式

本科生几乎都经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即掌握基本的办公软件操作方法等,这些课程的学习一般安排在大学一年级阶段。对于工科大学生而言,大学二年级和大学三年级的课程学习作业一般为计算、分析和设计类,涉及文字描述和撰写的课程作业相对较少,这也导致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对于基本办公软件显得生疏,继而在论文中出现一些格式错误等。当然,这些错误较为简单,学生经过短时间的熟悉后即可纠正。需要注意的是,受到浮躁社会风气的影响,加上学生对于毕业论文重要性认识的不足,简单的错误反而更容易被忽视。指导教师需要使学生明白,简单格式错误的纠正恰好是正确态度的体现,特别是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毕业生,社会工作中的容错性远小于学校,而及早端正态度则可以避免许多工作误区。

(三)答辩过程

答辩过程是毕业设计的最后环节,主要是展示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这一环节应该是毕业设计中最简单的部分,指导教师不需要进行过多的指导,但需要提醒大学期间较少参加报告的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突出毕业论文重点、熟练掌握报告内容并自信大方地展示。

此外,在指导工科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不同环节都要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对于毕业设计中的关键地方应多次反复强调,使得学生对课题具有透彻的理解,通过毕业设计过程而掌握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把握论文的整体性原则,本科毕业论文虽然内容有限,但应是一份完整的研究报告,通过毕业论文撰写过程提升学生的全面总结问题的能力。

四、对高校管理部门的建议

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优劣在高校评估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18],因此,高校管理部门应配合指导教师加强本科毕业设计的管理与监督。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加强毕业设计的“仪式感”。即使毕业多年的学生也清楚地记得自己参加本科毕业答辩的情形,这正是“仪式感”的作用所在。因为有着强烈的“仪式感”,才可以更多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即会得到提高。由此,建议学校管理部门应加强毕业设计中各个环节的“仪式感”,开题和中期考核不能只是简单地填写表格,应使得学生真正参与其中,通过稍显“隆重”的“仪式”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向学生传达毕业设计的重要性。

五、结语

本文针对工科大学生毕业设计中的普遍问题进行分析,为了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提出若干建议,包括结合不同的毕业论文类型与毕业生就业动态等进行分析,阐述了指导教师应注重因材施教,把握好毕业设计的选题、指导和撰写的各个环节的指导原则;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应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加强监督与管理,即提高毕业设计的“仪式感”等。目的是使得学生通过毕业设计过程切实掌握基本的分析问题和总结问题的能力,为继续深造和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蒋亦华.我国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阐释与建构[J].现代大学教育,2009,(02):101-106.

[2]王德朋.本科毕业论文的功能应重新定位[J].中国大学教学,2017,(05):49-52.

[3]杨卓娟,杨晓东.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存废之辨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9):160-162.

[4]饶家辉,张乃生.综合性大学取消本科毕业论文辨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4,8(03):100-104.

[5]任森春,李菁楠.本科毕业论文存废之争与改革思路[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145-147.

[6]刘波粒,刘泽军.浅析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其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7,(07):89-90.

[7]黄萍.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01):192-193.

[8]陈友华,丁远坤,高华,胡波.提高认识 强化管理 确保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6,(01):42-43.

[9]沈赤兵.提高理工科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02):49-51.

[10]曾桂生,罗胜联,童永芬,罗旭彪,邹建平.理工类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困境与提升策略——以南昌航空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科学,2017,(06):57-62.

[11]赵玉英,王二兵.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论文教学实践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36):54-55.

[12]李代红.毕业论文选题原则[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S1):94-95.

[13]郑周明.毕业论文选题的原则探讨[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98-100.

[14]郑琳.大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存在问题及对策[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04):51-53.

[15]楼盛华.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探索與实践[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8,(03):309-312.

[16]廖旭东.大学语文教学重要性及教学现状分析[J].群文天地,2012,(10):144-145.

[17]张蕾.大学语文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6,(10):218.

[18]马敬峰.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7,(06):36-37.

大学生类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在高校不断扩招、就业制度改革、毕业生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以扬州大学学生为例,结合相关国家政策,分析了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意愿以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到农村就业意愿普遍偏低,性别、国家政策、农村经济条件等因素对大学生就业意愿影响较大。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支持高等教育改革、加强农村经济建设、消除社会偏见等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农村就业;就业意愿;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龚晓琦(1990-),女,江苏南京人,扬州大学商学院本科生。(江苏 扬州 225009)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社会热点问题。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人数从2006年的413万增加到了2010年的630万。与此同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中一直存在着严重的人才缺失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民中绝大部分智力素质较低;为数不多的农村知识青年以及绝大部分有能力考入大学的农民子女,毕业之后大多流向城市;而中高考落榜回乡的青年队伍,虽然属于农民,但往往回乡不久后便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在国家各项政策和优惠待遇的扶持下,许多大学生选择去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就业,形成新的就业途径。

本文对大学生在农村就业问题上的意愿进行调查研究,结合政府相关就业政策及现今农村发展经济状况,分析影响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意愿的因素,以在扬州大学的实地调查为基础,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农村发展状况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针对大学生就业的这种结构性缺失问题,结合调查分析结果以及社会各界已有的相关政策和理论依据,提出符合现今大学生实际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二、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意愿的调查分析

1.调查对象的基本描述

本次调查是以扬州大学为调查对象,共选取了10个专业的在校学生进行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45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436份,有效回收率达96.89%。

在被调查者中,从性别结构来看,男生227人,约占52.2%,女生208人,约占48.8%,男女生比例较为符合现实情况。从专业来看,经管类64人,约占14.7%,理工类56人,约占12.9%,农科类60人,约占13.8%,师范类76人,约占17.9%,医科类63人,约占14.5%,文史哲艺术类67人,约占15.4%,法学类49人,约占11.3%,各专业人数比例比较合理。

2.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有45.6%的大学生不太愿意到农村就业,10.1%的大学生非常不愿意去农村就业,还有15.1%的大学生没有考虑过要到农村就业。调查结果显示的总体趋势表明,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意愿普遍比较低,这与实际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倾向一致。形成这一倾向是受到若干因素共同作用的,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大学生就业首选地是城市而非农村。从地域上看,我国劳动力市场可以分为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小城镇及广大的农村劳动力市场。从图1中数据可以看出,95.0%的大学生的首选工作地点是城市,而选择乡镇或农村就业的大学生仅有5.0%,这直接反映了农村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明显不足。

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中的主力军,势必会选择经济发达的城市作为毕业后的首选地。此外,户籍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影响超过了作为人口统计工具的作用,在劳动力自由流动尚未实现下,户籍象征了地区的吸引力。大城市户口在市场化过程中国家所有制和大集体所有制仍占有一定优势的时期下,带有了一定的价值。即便城市人才过剩,新农村建设人才告急,大学毕业生不选择农村,无疑是实现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巨大障碍。

(2)性别对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意愿的影响。性别对大学生到农村就业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此次调查中,选择愿意到农村工作的男生比例为31.14%,选择到农村就业的女生比例为26.92%,表明选择到农村就业的大学生中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从生理角度看,男生在面对就业时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更能吃苦,更能主动扩大自己的交际圈,能获取更多的信息渠道。面对经济发展不及城市的农村,男生能更快地适应并且积极寻找自己施展能力的平台。女生较为传统保守,缺乏冒险精神,对家庭的依赖感强,更趋于稳定平淡的工作。到农村就业,女生缺乏勇气和信心,并且她们比男生更具有都市白领情节。女生往往心理承受力与团队合作精神不及男生,加上女性生理的特殊性与生育问题,也使得选择到农村就业的女生比例较少。

(3)所学专业的影响。被调查者中,经管类专业有35.4%的学生愿意到农村就业,农科类专业有33.4%的学生愿意到农村工作,师范类专业有38.2%的学生愿意到农村就业,其他专业愿意到农村就业的学生比例不足30%。

愿意到农村就业比例较高的是经管类、农科类以及师范专业类学生,但各个专业类别中愿意到农村就业的学生不到半数。以农学专业为例,从理论上讲,愿意到农村就业的大学生其专业会与农村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本次调查中,农科类专业愿意到农村就业的学生并不是特别多,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农村没有适合其发展的职位。农学专业涵盖范围很广,其中,农村最欢迎的是农技专业的学生,但现实情况是这部分专业的学生特别少,这就造成农村特需人才长期不足和大学生在农村无法发挥才能的矛盾。在调查中有一种现象,由于有些与农村联系较为密切的专业在高招时为了吸引生源,专业分数门槛比较低,这些专业中不乏有些被调剂的学生,他们表示本身就不希望从事本专业对口的工作,更不可能去农村就业。

(4)就业薪酬的影响。大学生对于在农村就业月薪的要求较高,月薪1000~2000元的比例达到46.9%,月薪2000~3000元的比例达到34.4%,但据悉,现在的一般农村工作人员的月薪在1500元左右,而这个标准还是在较发达地区的农村才能达到。在被调查者中有报考村官意向的同学也表明,希望能都在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工作。面对可能到特困村工作的情况,他们并没有做好准备。大学生择业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工资薪酬,在决定是否到农村就业时,工资和福利状况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是导致大学生不愿到农村就业的原因。

(5)农村福利政策的影响。部分学生在考虑了工资薪酬待遇后,也会考虑福利待遇。61.7%的大学生认为农村福利对大学生愿意到农村就业有影响。对在农村就业希望从事的工作单位的选择中,分别有58.3%的大学生选择了政府机关,39.4%的大学生选择了国有企业,35.1%的大学生选择了事业单位,而选择其他的单位或自主创业的学生较少。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国有企业或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拥有很好的福利,工作稳定,社会地位高。当前,我国相关政策主要着眼于鼓励引导大学生走进农村,而如何让大学生留在农村才是更为关键的。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福利待遇以及大学生农村就业保障等方面,相关政策仍不完善。

(6)自身长远发展状况的影响。个人自身长远发展的状况也是大学生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农村就业对其成家立业、能力发挥的影响程度将对其是否在农村就业产生重要影响。在是否到农村就业的选择过程中,大学生通常会考虑到长远发展的问题。

由调查结果得知,58.4%的大学生认为在农村就业会对自己的长远发展产生影响,只有1.4%的大学生认为完全没有影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往往是家庭竭尽财力,经过高考好不容易跳出“农门”,他们身上有很高的教育培养成本。通过四年大学生活接受城市的新鲜事物,感知城市生活的优越,他们再次回到“农门”的可能性不大。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大学生,自身对农村了解不多,难以体会农村的生活实况,放弃相对优越的城市生活条件与待遇较好的就业机会成本也高,并且到农村就业后能否再回到城市,也是他们考虑的重要因素。

(7)大学生对农村工作环境的满意度。大学生对农村环境满意度普遍较低,只有12.4%的大学生对农村环境满意。农村工作环境主要是指农村的科教文卫、交通住宿等硬件条件。值得注意的是,农民素质也是农村工作环境的一个软条件。农民的素质普遍偏低,由于农民认知有限带来的误解以及不公正的评价也是大学生需要克服的。以村官为例,一些村干部有着大学生村官会妨碍自己的领导地位的错误观点,因此,仅仅安排他们做一些端茶倒水的打杂事务,这种现象也极大地降低了大学生对农村工作环境的满意度。

(8)家庭对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影响。调查中65.5%的受访者承认到农村就业都会受到家庭的影响以及舆论的压力。由于我国传统“贫农贱民”思想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会对农村产生偏见。家庭对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的影响,其原因主要是中国社会是以“伦理本位”为特征的“乡土社会”(费孝通,1998),社会关系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调查的大学生普遍对自己的职业缺乏规划,往往乐于听从父母的建议和安排,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不仅是个人的决策而是家庭集体的决策。特别是城市的大学生,家庭交往关系圈较广,人脉较多,往往可以在子女的就业上提供更好的机会和帮助,这也使得子女的就业意向会受到家庭的影响。对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父母在其身上的投资成本很高,很多父母都是希望子女能够走出农村。

三、提高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意愿的对策和建议

要提高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意愿,需要大学生自身、高校、国家、地方政府、相关社会舆论力量共同努力。针对本次调查结果和数据分析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包括以下三点。

1.深化高等农业教育改革,鼓励大学生树立农村就业观

(1)改革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成为高教改革中的痼疾,在农业类高校中这种情况尤为突出。专业不对口、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不足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顺利地在农村就业。由于实践基地不足等原因的制约,很多高校甚至难以保证学生最基本的实习过程。这种条件下培养出来的农业人才肯定是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的。高校必须重视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出来的农业人才能够真正学有所成,从而形成一批热衷于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人才队伍。

(2)改革招生制度,实行部分定向招生,培养面向农村的专业人才。韩国为培养出能够真正扎根农村、服务农业的大学生,在韩国农业大学实行免费培养的特殊政策,条件是学生毕业后必须到农业一线工作6年。这个做法很值得借鉴。中国高等农业院校在招生制度方面可以进行改革,对一部分学生实行定向招生制度,要求他们毕业后到指定的农村地区工作一定年限。同时,在费用上实行减免,由国家和地方财政承担。这样既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的实用型人才,又能缓解一部分就业压力。其实,类似的做法在中国一些地方已经有所尝试。例如,黑龙江省近年来通过实施“村村大学生培养计划”,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人才。

(3)高校正确引导,树立广大学子的正确就业观。在就业形式严峻的情况下,高校应当让即将或待业的大学生理性地认识就业领域,不要仅限于城市的就业领域,也要让其了解农村的发展前景和现行的发展状况。通过志愿者活动、服务三农、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方式,鼓励大学生去广阔的农村中历练,在大地中汲取养分,在尊重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基础上,大力转变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传统想法。

2.扶持农村落后地区,完善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政策

(1)继续实施优惠政策,加大对人才的财力支持。对于到农村就业的毕业生,现在各地普遍采取的扶持政策是减免助学贷款、发放安置费、在公务员及研究生的招考中择优录用等。考虑到农村的特殊性,建议由政府负责在农村就业和创业大学生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服务,提高一次性发放的安置费和生活补贴的金额。此外,为农业大学生到新农村创业免费提供咨询、技术、网络支持以及一定的资金赞助;开辟大学生创业“绿色通道”,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服务。建立回访调查等工会机构,定期调查、关注到农村工作的大学生,了解大学生在农村就业的实际状况,掌握大学生的工作信息。

(2)通过立法为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提供保障。就业立法是西方国家解决就业问题最为常见的政府措施,也是世界各国促进就业的主要手段。在促进大学生面向农村就业方面,中国目前并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主要依据就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印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和人事部2006年颁布的第16号文件《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三支一扶”)。各地方政府按照这两个文件的指示,制定并实施了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的政策,而其他的就业渠道就微乎其微了。在鼓励大学生面向农村创业方面,国家、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但也没有形成相关的法律条文。由于没有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使很多优惠政策都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导致的结果是优惠政策年年推出,受惠的学生却屈指可数,使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大受打击。只有加强这方面的法律保障,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才有法可依。

3.加强社会舆论支持,营造良好农村就业氛围

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深入宣传党和政府有关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树立毕业生在基层创业成才的先进典型,在全体毕业生中形成面向基层就业的良好舆论导向。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动员全社会关心、理解和支持毕业生到农村奉献才智,宣传优秀基层就业和创业典型,大力宣传政府对于基层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以及农村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优势,营造良好的基层就业氛围。

参考文献:

[1]董洪亮.5万余大学生报名参加西部计划[N].人民日报,2006-05-10(1).

[2]綦群高,王英姿.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7,(6):29-31.

[3]吴贻玉,颜剑英.双向互赢: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0):59-61.

[4]楼栋.运用全面创新管理理论引导大学生农村就业[J].中国乡村发现,2007,(12):24-26.

[5]杨伟国.大学生就业选择与政策激励[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83-85.

[6]孔沛球.大学生村官与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思考与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杂志,2008,(3):54-57.

[7]李文,刘彩生.双赢之举:引导高校毕业生投身新农村建设[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3):96-97.

[8]李黎明,張顺国.影响高校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因素分析——基于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双重考察[J].社会,2008,(2):162-180.

[9]杨元妍,邓娜.影响大学生就业政策制定的因素探求[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10):22-24.

[10]楼栋,郭红东.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的实证分析——以浙江省大学生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27-131.

[11]孙庆斌.高校就业政策调整与就业观念转变[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6):107-111.

[12]邢建辉.大学生投身新农村建设: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509-10510.

[13]刘林霞,陈善江,高霞.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陕西省富平县为例[J].中国西部科技,2007,(12):49-52.

[14]王俊刚.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分析与建议[J].中国青年研究,2007,(9):55-57.

[15]郑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一个社会资本的视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4.

[16]Hillage Pollard E Employability:developing a frame work for policy analysis,1998.

[17]Kazushi Nishida Youth Employment Measures in Japan,ternational Affairs Division[J].Ministry of Health, Labor and Welfare,2002.

[18]Albert Bandura.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J].Prentice-Hall,1985.

(责任编辑:李海静)

大学生类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近些年,我国高度重视美育教育,并将学校美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尽管高校美育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理论体系不成熟、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本文以促进美育课程发展的国际视角对比国内外美育课程发展案例,以北京师范大学近两年公共美育通识课程建构及创新实践案例为切入点具体分析高校美育课程改革的现实出路,旨在推动高校美育课程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员美育、全程美育和全面美育的校园美育生态,挖掘与加强美育的时代功能和社会作用。

关键词:高校美育课程 一课多品 云端美育

美育肩负着提升学生整体素养、塑造完美人格的重任。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多份美育相关政策文件,使美育在教育方针中的重要位置越发凸显。特别是2019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和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更彰显了美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然而当下学校美育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在美育课程建设方面缺乏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因此,高校对于美育课程的深化改革无论是从现实依据还是理论层面来说都迫在眉睫。

本文以国际美育课程为参照对比国内美育课程案例,以北京师范大学近两年公共美育通识课程建构及创新实践案例为切入点来具体分析美育课程改革的现实路径。站在“十四五”规划开局的新起点,笔者认为高校美育课程应从加强创新性、落实保障性、彰显综合性、提升功能性等角度来开拓建设思路,彰显美育在新文科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美育对于国家人才培养和提升国民素养的重要作用。

一、高校美育课程的建構背景

何为高校美育课程?

高校美育课程1996年6月13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被正式写进我国学校教育政策方针。同年,国家发布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相关文件,并要求各高校将艺术选修课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在之后的三年时间里,全国多所高校开设了公共艺术课程。1999年8月,在全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研讨会上,来自多所高校的艺术教育专业教师代表针对清华大学“三个层次”(为大一学生开设“音乐基础知识与欣赏”或“舞蹈艺术实践”的限制性选修课、为各年级学生开设可供选择的各种艺术门类的任意选修课、为特长生开设的音乐辅修课)与“三种类型”(理论型欣赏课、实践型技巧课、合作型排练课)公共艺术课程、南京大学增设的七门公共艺术课程、山东大学开设的全员艺术必修课、兰州师范大学与福建师范大学开设的艺术辅修课程等课程教学实践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随着对国民整体素养提升需求的日益迫切,2000年教育部明确提出在人才培养中美育与德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高校“需要拓宽课程内涵,着重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和审美素质”[1]。教育部在2002年和2006年出台的文件《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强调高校必须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并提供参照,还对课程性质、目标、设置、保障做出具体规定,首次提出学生毕业前需研修至少两个学分的公共艺术课程的要求,规定高校公共艺术必修课需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等课程,且“211工程高校”需在当年开齐以上全部鉴赏课程。2015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中首次提出以“美育课程”代替“公共艺术课程”的表述,用于说明科学建构以艺术为主、多学科融合发展的学校美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性,强调美育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二、高校美育课程改革的急迫性

近年来,高校美育建设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与学校的积极配合中发展迅速且成果颇丰,涌现出不少优秀案例。如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依托校内外美育资源,在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中推行的“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打破学科界限,以美育通识教育促进学科交叉、文理渗透,全面培养复合型人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美育课程建设立足理工院校的办学特色,除“至少研修两个学分的公共艺术课程”之外,还开设了“图形设计创意与制作”等公共美育课程,将艺术设计的思维方式与理工科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并定期开展博雅美育系列讲座,邀请名师入校,为全校学生提升艺术素养与审美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华东师范大学自2018年实行通识课程改革以来,在通识核心课程中设置“文化与审美诠释”模块,在创新设立的分布式课程中设置“文艺体育”系列课程。各高校都在深入开展特色美育课程建设,而且大部分高校都设置了专职机构来管理高校公共美育事务。

1.高校美育课程面临的问题

目前,多数高校美育课程的改革路径都是在依照国家政策找出口。高校美育课程在普及过程中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我国美育课程的理论研究尚不完善,缺少具有示范意义的“样板”课程以供参考;其次,自上而下的“美育”概念,仍与艺术教育存在混淆,美育理念的科学建构还不成熟;再次,部分高校开设的美育课程仍以鉴赏与理论课为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且缺乏实践机会;最后,大多数美育课程都还停留在单一的艺术教育层面,与新文科的建设要求以及培育具有综合素养的国民要求不匹配。这些问题阻碍了学校美育课程的科学发展,不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子,也不利于高校更好地服务国家人才培养战略。

因此,在2019年至2020年,国家针对学校美育建设中的问题与不足出台了一系列美育政策,进一步强调了在课程、教材、教学和教师等方面美育建设与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新时代,我们必须找到高校美育课程的最佳发展路径。

2.美育课程应如何建设和深化

笔者认为,美育课程建设应始终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融合“五育”内容,覆盖文、史、哲、理、工学等学科知识,并结合最新科教技术打破常规的课堂形式,营造全员美育、全程美育和全面美育的校园美育生态。同时,美育课程应凸显中华传统美育中的德性修养与品格培育,强调美育人文化成之功能,重实践、重反馈。高校应认清并强化其实践性、综合性和功能性等。

美育在人才培养中具有独特作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主张“以美育代宗教”,认为美育可以“纯然陶养”人们的情感,提起人们的“创造精神”。确实,美育在促进人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提升的同时更能培养他们的家国理想,进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而从事高校美育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应着力推动美育课程的建设改革,使美育“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社会功能真正得到发挥。

3.国际参照

美育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内容在许多国家都得到了重视和肯定。一些国家的美育建设尤其是高校美育课程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已成体系,其中许多理论和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美国一直将美育看作一种终身教育,以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设计课程,强调美育对人形成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以哈佛大学本科生通识教育模块改革为例,改革前,其通识教育的公共艺术课程以“艺术”为课程核心,名为“文学艺术”,可选总课程数不超过45门。改革后的公共艺术课程拓展为“审美与阐释的理解”,以“审美”为核心设置了“艺术批判性”“艺术鉴赏性”等课程,可选课程数目增至60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

英国同样重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普及,鼓励美育课程的跨学科教学。如爱丁堡大学为所有学生(包括艺术类在内)开设了艺术理论公共课,让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可以在相同课题中收获不同思路,提升综合素养,使公共艺术教育更普及、实用。

日本高校开展的公共艺术教育则强调现代与传统并存,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早稻田大学为全校学生开设包括艺术史在内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更设立艺术与经济、艺术与科学、艺术与哲学等组合的模块式课程体系。”[2]日本以传统艺术与西洋藝术相结合为主要的课程内容设计方向。这些国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代表性案例值得我们思考及借鉴。

三、美育课程的发展路径

近年来,国内高校越发重视学校美育工作,并在美育课程改革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下面以北京师范大学美育课程改革为例,通过分析其中的重难点来一窥高校美育课程的发展路径。

1.开拓“一课多品”的课程形式

传统的高校美育课程在教学内容设置上较为单一,通常只教授某一艺术门类,并且只开设一个学期,没有形成系统性、可持续性的教学体系。同时,由于传统艺术理论教学对于从未接触过美育课程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对于美育课程的深度和广度难以把握,导致很多美育课程沦为简单的“艺术读书课”,更缺乏相应的美育实践。以至于学生对美育课程的态度是可有可无的,只是将其视为凑学分的公共课,即使是对艺术感兴趣的学生也很难从中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从2019年起,北京师范大学开始尝试“一课多品”的教学改革,以学生的需求与发展为目标导向,打造“理论+体验+评论”的立体化美育课程教学模式。这种美育课程的开发设计可以简单概括为“三个打破”。

一是打破关系。以“走进艺术”为例,这是一门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的融合多种艺术门类的鉴赏课。在以往的美育课程教学中,师生间大多是“老师介绍艺术,学生被动接受”的单向教学关系,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走进艺术”尽可能地从兴趣培养入手,将课程内容设置为十二节课堂讲授与专题讨论以及四节课的实地观摩、定期的文本作业和三节课的课堂评价,便于学生及时巩固课程知识和教师随时调整课堂内容。这门课尤其强调学生的教学评价与反馈,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了解他们对美育的共性和个性需求,为教学和课程的改进提供依据,形成师生双向互动的良性循环。在满意度问卷调查中,有学生反馈“这门课不仅让我学会了欣赏电影、音乐、画作的一些方法,还解答了我之前的许多疑惑,更重要的是拓宽了我的眼界”。

二是打破内容。这门课程没有停留在艺术鉴赏层面,而是在后续环节中加入了艺术评论课程内容。在经过最初的知识普及和鉴赏方法的教授后,课程将丰富的艺术案例、现场表演引进课堂。如在其中一节课“北京传统曲艺音乐鉴赏”中,单弦表演艺术家赵玉明等名家为同学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京韵大鼓演奏。近距离的聆听和与表演者的互动,强化了同学们对传统曲艺的认知。随后,课程又陆续邀请了影视传媒、音乐、舞蹈、美术与设计和书法等不同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精彩一课”。不同门类艺术魅力的轮番展现,让学生们对于“美”的了解更加深入。期末时,许多学生对于当代艺术的走向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甚至能对一种或几种艺术做深入浅出的评论,还有很多学生能够提出跨学科的巧妙点子。可以说,从书本学习到现场感受,从被动欣赏到主动评论,课程逐步增加难度,将专业技能与美育鉴赏融会贯通,同时向深度、广度拓展,有效打破传统美育课程形式单一、内容浅显的局限。

三是打破空间。调查发现,综合类学校普遍难以提供专业的公共美育教室,这严重影响了后续课程的开展。而“走进艺术”前期在学校阶梯教室上课,后期则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进行实地观摩,曾带学生在国家大剧院欣赏《瓦莱里·阿凡纳西耶夫》钢琴独奏音乐会,在天桥艺术中心欣赏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话剧《叶甫盖尼·奥涅金》等。一位同学在观看话剧后说:“舞台上那种澎湃磅礴的戏剧表现张力,是书本或影像上难以感受到的,这就是舞台艺术的生命力和魅力所在。”美育不是坐在课桌前苦读习得的技能,而是需要把心放飞,调动多种感观去体悟种种不同的美好。“走进艺术”在课程理念上的改革有力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整体素养,应该说是构建新时代高校美育新模式的一次有效探索。

2.搭建全员美育的艺术实践平台

相对于普及性的美育课程教学来说,美育实践活动常被定位为有较高艺术天赋的学生的“兴趣班”。很多高校持有“鼓励而不保障”的态度,忽略了实践活动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一项校内公共美育课程问卷调查显示,在783名学生中有近70%的人认为美育课程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421人认为美育课程应更多地开展大型实践活动如大学生电影节、大型演出等,有315人认为美育课程应包含艺术工作坊等教师讲授与学生展示紧密结合的教学手段,有105人认为美育课程应以学生艺术创作为主。

据此,北京师范大学开设了“综合艺术实践”课程。首先,该课程覆盖全校师生,不仅是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模块课程,也是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自由选修课,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美育学习的积极性。该课程中贯穿了学校多个大型活动,如“四有好老师”奖励计划颁奖典礼、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大型原创舞台剧《往事歌谣》等,涉及全艺术学科。其次,该课程强调在实践中学习。以大型原创音乐剧《往事歌谣》为例,该剧通过校内招募、学生自主报名的形式让学生参与整体创排。围绕音乐剧的台前幕后工作,该剧共设立了11个工作组,从演员组、制作组、舞台监督组到导演组等,几乎涵盖了所有常见的演出部门。这些全部由学生组织而成,教师只给予少量指导,目的是让学生的艺术思维与专业知识得到融合式发展和开拓式提升。如导演组从前期策划到排练准备再到舞台演出,要进行一系列协调工作,大量理工科学生的加入,以更加理性的思维方式为整部剧做了大量统筹规划工作。又如演员组的学生不仅要有松弛有度的音乐表演,还要有真实形象的角色塑造。教育专业的同学在担任演员时将教育心理学知识运用其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让很多老师和专业学生大为惊叹。另外还有历史学、人文社会科学等专业的学生参与进来。作为非艺术生,他们在校内外的学习与实践活动中原本很难接触到这类演艺工作,因此特别珍惜这次的学习机会。此外,还有很多人集中在舞台监督组、制作组。在事后的采访中,他们纷纷表示,参与音乐剧相关工作使他们收获了非凡体验,提高了沟通与统筹规划能力,加强了对舞台表演、音乐和戏剧等方面专业知识的了解。这部音乐剧是为新中国七十华诞献礼而推出的主题教育活动之一。在参与创作的过程中,学生们始终严于律己,在沉浸式美育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本次活动成为一次成功的“美育+思政”的创新实践活动。

3.探索云端课程建设

“在教育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云端教学将在新时代的教育发展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3]云端美育是全民美育的必经之路。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国内的慕课教育已取得可喜的成绩,具有普及性强、“停课不停学”等独特优势与价值。但当下的慕课多是线下课堂的简单复制版,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云端教学的优势,存在知识点不够全面、反馈不足和经典示范课程缺乏等问题。

因此,北京师范大学近年来努力打造云端金课。疫情期间,北京师范大学“走进艺术”的线上微课经“央视频”及校园美育公众号对外传播并向社会推出“京师美育大讲堂”线上课程品牌,以在线直播的方式让本校师生和社会上的艺术爱好者能够同步听课。据统计,每场课程的收看人次均在万人以上,人数最多时有两万人同时观看,可以说是美育课程从校园走向社会的一次成功尝试。

在云端美育课程的整体建设思路下,北京师范大学打造了国民美育素养提升系列慕课,累计开设了十九门美育慕课,线上学习人次超7万。此系列线上课程可以说是全国第一个美育慕课群,是一套系统、优质、涵盖多种艺术学科知识的课程体系。其中,“意在象中——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中国电影经典影片鉴赏”“中国民族音乐作品鉴赏”“中国传世名画鉴赏”四门线上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对国内美育慕课课程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在此基础上,云端美育课也在横向发展,计划将来形成云端矩阵,将完整的系列慕课在智慧树等平台上线,截取精彩集锦通过“BNU美育”小程序等新媒体平台向全社会展示,同时联合学校的新媒体平台、门户网站活跃信息传播,拓宽美育课程的辐射面。

四、对新时期高校课程改革的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美育课程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无论是对美育理论的梳理,还是对课程模式的创新、课程体系的设定,以及对学生考核和评价标准的确立,高校美育课程都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探索。综合上述高校美育课程的建设思路以及国内外美育课程改革优秀案例的分析与探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课程改革与建设:

1.加强创新性

美育应建立全员美育、全程美育和全面美育的校园美育生态,努力突破课程圈层。课程核心应立足育人途径,夯实“课程教学+美育实践+品牌活动+校园文化”四位一体模式,突破单一化、平面化的授课方式,增加沉浸式实践环节,融合环境美育、校园美育和言行美育等美育圈层。

2.落实保障性

学校应建立健全学分保障机制,将美育第二课堂学分纳入学分认定系统,充分发挥学分制的“自主选择”“效能刺激”“主体认定”等功能,从制度上保障美育课程的重要地位。

3.彰显综合性

美育课程应秉持综合性设计思路,从顶层设计打通各学科之间的壁垒,突破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将高科技手段、“互联网+”思维以及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

4.提升功能性

美育课程设计需提高站位,不局限于审美教育,要强调美育对人格塑造的重要影响,注重将美育融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美育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已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从对社会公民的培养到对民族文化的延续,再到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助推,高校美育课程的设计者都应充分发掘美育课程的更多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国是文化大国,高校美育建设者应尽快担当起研究和创新新时代中国高校美育课程的大任,用中华美育精神、中国美育价值、中国美育经验向世界展示中国教育实力。让我们拭目以待!

(樊小敏/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王传琪/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注释与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纪要》的通知[EB/OL].(2001-02-15)[2020-11-30].http://www.moe. gov.cn/s78/A17/twys_left/moe_794/moe_624/ tnull_8581.html.

[2]韩聃.日本高等艺术教育的特点经验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36(12):87-91.

[3]胡智锋,樊小敏.艺术课堂打开线上新空间[J].乐器,2020(04):92-93.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EB/OL].(1996-06-13)[2020-11-30].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 htmlfiles/moe/moe_177/200407/2478.html.

[5]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研讨会纪要》的通知[EB/OL].(1999-11-30)[2020-11-30].http://www.moe.gov.cn/s78/ A17/twys_left/moe_794/moe_624/tnull_8569. html.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3号:《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EB/OL].(2002-07-25)[2020-12-01].http://www.moe.gov.cn/s78/A17/twys_left/ moe_794/moe_795/tnull_8515.html.

[7]全國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EB/OL].(2006-09-30)[2020-11-30].http:// 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794/ moe_624/200603/t20060308_80347.html.

[8]清华大学.向美而行——清华大学研讨“大学美育之路.[EB/OL].(2020-10-15)[2020-11-30].https:// news.tsinghua.edu.cn/info/1013/82594.htm.

大学生类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全球金融危机直接冲击着大学生就业市场,使毕业生供需矛盾更加突出,金融危机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出了挑战,造成大学毕业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但同时也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新的机遇。面对金融危机,高校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毕业生树立新的就业观,加快就业信息化建设,为毕业生提供丰富高效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加强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做好特殊群体毕业生的帮扶工作,以应对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关键词: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影响;对策

文献标识码:A

一、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对我国经济特别是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影响日见凸显。笔者近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郑州大学和黄淮学院4所本科高校的1200名毕业生中就“金融危机对高校毕业生的影响”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经济危机对自己有影响的占56%,基本没影响的占18%,影响很大的占26%;就影响的范围来看,认为在就业方面有影响的占57%,生活方面有影响的占17%;对金融危机关注、非常关注的占60%和32%。从以上数字不难看出,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带来的诸方面影响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社会就业市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和心理素质三个方面。

(一)金融危机直接冲击就业市场,使毕业生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1%左右,特别是经济结构的升级加快,带动了对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高校毕业生的强劲需求,促进了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连续扩招,为更多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促进了教育公平,改进了个人职业发展潜力,促进了我国人力资源水平的整体提升。但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远高于经济增长。据统计,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495万,2008年559万,2009年将达到611万。以河南省为例,2008年高校毕业生32.5万,2009年将达到37万,而河南省每年能提供的有效岗位缺口仅有100万。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经济领域和相关产业受到很大影响,一是经济增长速度趋缓下降,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减弱。国家统计局目前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2008年1~9月份同比增长9.9%,比去年同期回落了2.3个百分点。如果这种局面持续发展,将会进一步影响我国就业增长空间。二是沿海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一些钢铁、服装、纺织加工制造等产业停工、歇业,使得部分农民工失业返乡。三是外资出口型企业出口减速,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部分民营企业用人计划缩水,裁工减员。据2008年《南风窗》报道:“仅珠江三角洲就有250万人失业,农民工占大多数。”以上事实表明,由于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使得大学生就业空间变小、就业难度加大、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数增多,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2008年12月12日~1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沈阳人力资源市场向前来参加大学生专场招聘会的大学生询问求职情况。胡锦涛指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明年我国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无论是高等院校,还是大学毕业生,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就业形势。

(二)金融危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阶段,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教学内容、方法、学生就业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还存在差距。这次金融危机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出了挑战。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指保持工作的能力,包括专业能力与市场能力,专业能力包括知识、技能与态度,知识是专业能力的基础,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操守等态度,是大学生专业能力中的关键。市场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向用人单位展示专业能力的方式以及他们寻找工作的特定环境。为了寻找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大学生必须要了解整个劳动市场,了解职位的职责要求,同时必须改进自己的展示方式,提高展示自我的能力,而大学毕业生的技能、态度和市场能力恰恰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是市场经济最需要而大学毕业生最缺少、最不足的。一些大学毕业生,在技能型就业岗位上竞争不过农民工,就是例证。

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就学校而言,名牌重点大学相对于普通院校,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小一些,就专业而言,财经类、国际金融与贸易、工商管理类的毕业生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大一些。据新闻媒体报道: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对外贸易大学等著名院校,往年毕业生招聘会上门庭若市,而今年也受到了“冷落”,“皇帝的女儿”也愁嫁了。

(三)金融危机造成大学毕业生心理压力过重

据“金融危机对高校毕业生影响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1200名大学毕业生中,金融危机造成心理影响的占20%,担忧找不到工作的占35%,认为对未来发展有影响的占17%。

从以上统计数字不难看出,金融危机造成就业难的严峻形势给一部分大学毕业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具体表现在,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部分毕业生表现出恐慌、迷茫、焦虑、担忧,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心理适应能力差、家庭经济困难、家住经济欠发达区域、依靠父母打工供学费、生活费的毕业生以及一些省辖市地方院校的毕业生心理压力更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金融危机造成就业难的严峻形势认识不足,估计不足。二是择业观、就业观滞后。树立一个正确的就业观是当前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的关键。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许多大学生不能紧跟时代发展而及时转变就业观念。据调查问卷数字显示,有90%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时都选择大中城市,而对于一些小城市的基层单位或县城,很少有人问津,有83%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国家机关、外企、国企、高校,而不愿选择小企业、民营企业和乡镇基层。一部分毕业生好高骛远,择业设计与实际脱钩,理想与现实脱钩,过高地估计自己,没毕业之前总是认为自己干什么都行,但往往实际能力却不尽人意。三是心理素质差,适应能力不强。大学毕业生多是独生子女,条件优越,个性张扬,在家里是“宠儿”,在社会上是“骄子”,一部分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选择,从吃喝到衣物购买都由父母操心、设计,依赖性强,陪读父母屡见不鲜,这部分学生一旦受到挫折便不知所措。

(四)金融危机给大学生就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

挑战与机遇并存,是事物发展的辩证法。金融危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某种机遇。尽管大学生就业还面临着不少困难,解决这些困难可能还需要较长时间,但是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看,大学生就业也面临着一些重大机遇。

大学生不必对就业形势过于悲观。因为我国经济从总体上并没有因为金融危机而发生重大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强劲,2008年前三个季度经济增长还在9.9%以上,全国经济市场运行基本平稳有序,这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了保障。首先,为化解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宏观经济措施,力促经济平稳运行,如最近中央出台了10项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投资4万亿以拉动内需上涨,新增投资44亿用于教育;其次,针对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冲击和影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目前教育等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相关政策,拓展就业领域,疏通就业渠道,为大学生创造更大的就业空间;同时,各高校一方面更加关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市场内涵,正在将就业能力的市场内涵转化为教学创新活动,另一方面,利用学校就业中心的信息网络和校友的人脉资源,举行不同形式的招聘活动,借助讲座、座谈等手段帮助大学生了解职业市场要求,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环境,树立就业信心,改进他们展示专业水平的能力,通过全方位的职业指导与服务,增强就业能力,实现顺利就业。

二、金融危机条件下,实现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在危机中寻求生机,在困境中开拓新的出路,是人生的智慧。基于此,笔者认为,在金融危机的条件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从根本上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第一,高校要把培养大量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教育教学的第一要务,坚持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第二,立足校情,找准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要在知识更新、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等关键环节上下大力气;第三,要增强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大力培育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专业,逐步形成自身的品牌专业;第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第五,掌握知识,积蓄力量,贮存发展后劲。经济史、科技史证明,经济的发展是有周期性的,但是克服经济周期性危机的问题,往往需要依靠科学的力量,知识和科技的力量能够增加人们的需求,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一系列新的变革,从而成为克服困难的更为有力的因素。经济危机并不证明知识无用,反而更加彰显了知识的价值。从这种意义上说,大学生应该努力掌握知识,积蓄力量,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新的就业观

就业是毕业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一步,越是就业形势严峻,越要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要引导大学生客观、理性、辩证地认识就业形势,帮助毕业生解疑释惑、稳定心态;第二,要引导大学生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掌握大学生就业工作主动权[5],科学合理地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恰当分析自己,找准定位,防止“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的极端现象发生,做到先就业,后择业、以就业求生存,以择业谋发展;第三,要形成到基层就业光荣,在基层锻炼成长成才的校园风尚,引导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基层最需要人才,也最能展示人的才华。无数实践证明:凡成就大事业者,必从小事做起,基层是事业的起点,是成才的舞台。第四,要建立宣传、教育、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拓宽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渠道,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好,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健康持续发展。第五,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三)加快就业信息化建设,为毕业生提供丰富、高效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

各高校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就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充分发挥网络在促进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为毕业生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就业信息服务,降低毕业生求职择业成本。要加快实现部门间、高校间、校企间求职招聘信息共享,依托网络开展政策咨询、企业推介、职业培训等多种服务,拓展服务功能,各高校要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通过网络提供个性化、深度信息服务。通过建立多极网络实现就业工作网络化是实现大学生就业工作创新的重要途径,有条件的学校要尽快为供需双方实现远程见面和网上初选提供便利,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进一步完善设施,丰富信息内容,突出网站特色,千方百计收集岗位信息,采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招聘活动形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四)加强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做好特殊群体毕业生帮扶工作

当前,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要重点做好就业政策的宣传和咨询,让毕业生及时全面地了解国家和地方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各高校要根据社会需求和专业特点加强分类指导,针对学生自身情况,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特别要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灾区生源毕业生、残疾毕业生、长线专业毕业生、女毕业生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指导和帮扶工作。要建立就业帮扶机制,实施对口就业服务,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求职技巧上的实际困难,同时对家庭特别困难的毕业生要在求职过程中给予一定的经济援助。对一些心理素质差,心理负担过重的毕业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对一的重点指导、帮扶,并优先推荐就业岗位。

大学生类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一个集光、机、电、算、控等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目前,国内各高校关于该专业的培养方案各有侧重,有的侧重于精密机械,有的侧重于光学仪器,有的侧重于电子信息。西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于2006年建立了光、机、电相结合。以电子信息为主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并建立了相应的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体系。同时,对新生的专业入学教育也进行了加强。

关键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入学教育

前 言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仪器仪表的内涵已发展为包含信息获取、存贮、传输、处理和控制等综合功能的测控系统。因此,教育部在1997年版《工科本科引导性专业目录》中,将原来十几个仪器仪表类专业整合而形成一个新的综合性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该专业是一个集光、机、电、算、控于一体的复,合型专业。目前,国内各高校的测控专业名称虽然相同,但培养目标和侧重方向却差别很大。有的侧重于精密仪器,有的侧重于光学仪器,有的侧重于电子信息。西安工程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于2001年开始招生,采取以电子信息方向为侧重的宽口径通识教育方式。

专业培养目标

从字面上看,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主要研究两方面内容,一是测控系统,二是仪器仪表。从技术基础来看,“测”指测试技术,“控”指控制技术,“仪器”是指仪器仪表技术,如图1所示。将这三方面技术有机结合,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与控制领域内有关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是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测控专业涉及到多种学科,包括光学、机械学、电工电子学、计算机、信息与控制等。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的目标是建立科学的、有自己特色的课程体系。具体做法是建立以电、算、信、测、控五方面为基础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每个模块为一个课程组,以后的课程改革、课程建设都以课程模块为单位。

具体来说,电子技术模块的课程有三电(电路、数电、模电)、测控电路、EDA、电磁兼容设计等。计算机模块的课程有单片机原理及应用、PLC原理及应用、测控系统原理与设计、DSP原理与应用、虚拟仪器分析与设计、ARM嵌入式计算机原理等。信息处理模块的课程有信号分析与处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现场总线技术等。检测技术模块的课程有: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控制电机、现代纺织印染检测技术等。控制技术模块的课程有自动控制理论、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等。

进行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而不是针对某门课单独建设,有利于课程内容本身的衔接与完善,也有利于师资队伍团队的建设和其他各项与课程有关的活动的进行。

实践环节建设

 测控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工科类专业。目前该专业的实践环节包括课程实验、电子工艺实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经过探索、实践,我们认为应从三方面改进实践性教学环节:①课程实验。对于长实验学时课程,如《测控原理与设计》、《自动控制原理》等,压缩验证性实验量,加大综合型、设计型的长学时实验。目前很多实验设备都是“黑箱”式的实验箱,学生只需按实验指导书按部就班操作,并不利于动手能力的锻炼和创造精神的培养。②专业综合实验。应该分别设置检测技术类、控制技术类和仪器仪表类等全面包含专业技术要求的实验内容,通过实验,真正达到具备专业综合能力的目的。同时,综合实验的内容也应足够丰富,以备学生选择。③毕业设计。如果说课程综合性实验是一门课程内容的综合,专业综合实验是课程模块内容的综合的话,那么毕业设计应该是整个测控专业各课程模块之间的大综合。首先毕业设计的选题应该体现“测试技术、控制技术、仪器仪表技术”的专业培养目标,其次在硬件支持、教师指导等方面都应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原则。

其他方面

专业建设的内容还应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管理等与专业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所有内容。

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根本。我们拟制定整体优化方案,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创造必要条件尽快使一批年轻骨干成为学术带头人。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

实验室建设是专业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目前测控专业的基础实验室有两个:控制理论与仿真实验室,检测实验室。在学校的支持下,正在申报测控技术与仪器学科专业实验室。

教材建设方面,我们的原则是尽可能使用获奖教材或规划教材。特色专业课,如现代纺织印染测试系统,则自编配套教材。

对新生的专业入学教育

高校教育的最终成果是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再科学、再完善的教学计划如果不能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能力,都将是一纸空文。而要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充分利用大学宝贵的学习时间,首先应该尽早让他们了解所学专业的内容。因此,专业入学教育对于经过十年苦读、刚进校门的新生来说十分重要。据报道,国外入学教育的受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国内,澳大利亚的一些高校入学教育需要两周时间,哈佛大学等名校更是安排了四周时间,教育内容也很广泛,除了专业教育外,还包括什么是大学,在大学学什么等常识问题。在此,我们为新生编写了一本《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入学教育指南》,主要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应用现状及前景、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已毕业学生的一些经验等等,以期使新生对所学专业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兴趣。

总之,专业建设是一项涵盖教与学的方方面面,又需要不断完善、与时俱进的工作。所有的工作都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教育部测控技术与仪器教学指导委员会,仪器仪表学科战略发展研究报告,200425

[3]潘盛辉,陈政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高教论坛,2005

大学生类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它可以提升境界,陶冶学生情操,增强文化凝聚力,提升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国传统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资源非常丰富,主要从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在工科大学人文教育中的作用,分析工科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依托传统文化推进工科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传统文化;工科院校;文化素质教育

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指出:“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往往具有时代性和主导性,还具有创新性。社会上流行的新观点、新思潮会最先在校园内被师生认可接受,体现了校园文化的时代性。但是高校校园文化不是“无源之水”,它在时代性和创新性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也应该有继承性,它是现实的,也是历史的。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提升境界,赋予专业更多的意义和价值,正如北宋哲学家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活跃思维。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可以增强文化凝聚力,提升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更重要的是大学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全面人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尤其是理工科类的院校,人文素质和传统文化修养更加重要。大学承担着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一、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包括中国哲学、中国历史、中国政治、中国建筑文化、中国文学等,在浩瀚的文化典籍中,包括大量的天文地理、建筑艺术、戏剧书法文学等,作为学术文化从分类上也包括经、史、子、集等众多的文化。在这些丰富的文化典籍中,凝结着几千年中国的智慧,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1.追求“内圣”,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内圣”的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仁”是最高的道德原则,是儒家价值观的核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是中国文化重要理念。“仁”的核心思想就是“爱人”,推己及人,“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第一》)。“仁”要求践行“五德”,即恭、宽、信、敏、惠五德。“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第十七》)恭敬、宽容、诚信、勤敏、惠人。“仁”对他人要行忠恕之道。“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中庸》)。忠恕之道,就是推己及人。每個人要想提高道德修养,是每个人的内在的要求,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在个人道德修养提高方面,更注重“慎独”“莫见于隐,莫显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庸》),就是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每天对自己的言行进行检查,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自觉正意、诚心、修身,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2.达到“外王”目标,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构建理想社会。中国传统文化“正意”“诚心”“修身”,通过加强自我修养,寻求的终极目标是行“王道”达到世界大同天下大治的伟大理想,从而实现个人价值。中国从来不缺乏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儒家道家等都有对理想社会的描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通过理想人格构建的“和谐”社会,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以社会为己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3.由“内圣”达“外王”的具体途径。自强不息、德业日新是中国构建理想社会的基础。中国古代哲人认为宇宙是生生不息、流迁不止的运动过程,君子要像天一样生生不息,自强进取。“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自强不息支撑起我们这个民族乐观向上的精神境界,鼓励每一个中国人自强、自立、好学、上进,是我们民族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又一再崛起的一种精神支撑,更是中国构建理想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途径。效法天地,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信”(《礼记·大学》),即通过自强不息,每天都与前相比有所变化。

宽容厚德、开放包容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易传》中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即要求人们以宽广的胸襟,顺承天道。中国文化几千年没有中断,和中国文化的开放包容是分不开的,中国文化先后经历四次文化融合,正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以宽厚的心态从外来文化中汲取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这种兼容并包的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人宽广开放的胸襟和谦虚好学的态度,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度自信力,对塑造民族性格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

中庸适度的做事方法。中庸之道在儒家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中被视为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目标追求,最终形成了中庸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处事作风与人格境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被人推崇的方法。中庸之道不是平均主义,而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不走极端,适度中正。

道德实践注重知行合一。中国传统文化注重道德修养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终极目的,所以特别注重道德实践。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学”,不专指知识的研究,“知”的最终目的是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的统一。中国的传统理想人格教育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教条,在道德实践中“知而不能行,只是未真知”(《二程遗书》卷十五)。明朝的哲学家王阳明直接主张:“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知是行之成”(《传习录》上)。知行关系是中国传统之人非常注重的一对范畴,也体现了中国对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知行的统一。

二、工科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虽然传统文化是高校文化的重要来源,但是在工科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并不乐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梳理并解决,最终以一切优秀文化尤其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推进工科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工科院校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但是学校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课程设置学时较少;二是课程设置缺少体系。工科院校由于专业特色,在人文课程的开设方面和综合类大学的学校比较起来,课程较少,教学学时不够。工科院校一般没有传统文化方面的必修课,主要开设选修课程。一般而言,工科院校能够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是大学语文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这两门课程。学校对人文教育重视不够,或功利思想作祟,认为这些课程“无用”,学校也不断删减人文课程所占的比例,有些学校甚至取消了大学语文这门课,还有些学校在必修课程无法删减的情况下,不再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选修课。而且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作为选修课,有选修人数限制。这就造成了学生需要量大和学校开设课程不足之间的矛盾。由于教学时间较短,不能系统讲述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很多教师在讲授中都是侧重讲其中一個方面,比如侧重讲儒家思想,而缺少对道家和佛教思想的讲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相对狭隘,内容不成体系。

2.师资力量不够,教学水平尚需提高。工科院校的人文社科类教师数量较少,教学任务较重,开设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的老师,一般还有其他教学任务,有中国传统文化专业背景的教师比较少,且水平良莠不齐。所以教师在讲授传统文化课的时候,只能抛砖引玉,注重知识传授,讲课方式相对单一。

3.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不够,传统文化讲座和活动还相对较少,缺少传统文化的文化氛围。虽然大家学习热情很高,但是学校还是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和文娱活动,在学生宿舍、会议厅、走廊等地方也缺少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氛围。

三、依托传统文化推进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建议

1.建立传统文化传承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社会文化在高校校园中的折射和反映,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3]。校园文化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具有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凝聚功能。第一,在学校各条道路、文化馆、展览馆、学生宿舍、教室以及学校的雕塑、花草等都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精神渗透在里面,把一些名言警句悬挂在教室、文化馆、展览馆中,对学校的道路进行美化,学校的雕塑、文化墙等凸显学校特色。第二,更多地为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讲座,甚至聘请校外专家给学生进行传统文化讲座。第三,成立多种学生社团,组织学生自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并自觉践行。第四,发挥学校媒体、网络的作用。

2.加强师资队伍培养。要搞好传统文化教学,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包括引进具有专业背景的教师以及对教师进行培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吸引力,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在课程设置上,多开一些选修课,甚至可以考虑开一些通识必修课。使传统文化的教学成为系统的教学,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由浅入深,多层次、系统化地开设传统文化课程。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可以成为高校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脱离中国传统文化的校园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要依托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让传统文化成为工科院校能够受益终身的课程,影响工科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1-10-25].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0/25/c_122197737.htm.

[2]张连春,赵宝新,赵丽新,李敏,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情商素质开发的启迪作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93-95.

[3]刘雪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4:93.

上一篇:跟小学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icu护士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