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基本功训练范文

2024-03-09

声乐基本功训练范文第1篇

[摘要]声乐训练要以正确理论为指导,所以对理论的正确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充分理解了“放松”、“高位置”、“喉位”、“气息”以及“大结构”等声乐术语,声乐训练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关键词]放松 高位置 低喉位 深气息 大结构

声乐要成为一种艺术,必须具备“美”的因素。原本的声音所包含的“美”的成分是很少的,因而声乐艺术必须经过必要的科学训练。而声乐训练必须有正确理论来引导方向。经过数年严谨的声音训练和成功演唱经验,笔者总结出以下几条歌唱者应坚守的要点,以供广大同仁共享。

一、放松——声乐训练的首要条件

“放松”是指歌唱时使不该用力的肌肉彻底松弛下来,防止其因紧张而阻碍或参与发声,但并不是让正常的发声器官松懈下来。歌唱过程除呼吸器官及其肌肉群之外。其它任何肌肉和器官都应该保持放松状态。

在声乐练习中我们要特别注意放松舌头、围绕声带部位的肌肉、嘴部肌肉等肌肉,因为它们是声乐初学者最容易紧张的肌肉,而它们的紧张会直接影响发音的效果,甚至损害声带。同时,一些身体肌肉的紧张也应杜绝。

“放松”是紧张与放松的矛盾统一体。在歌唱发声的肌肉运动中,尽量使两者有机配合,该紧的地方要紧张积极地用力,该放松的地方要大胆地松弛下来。原苏联声乐家阿斯培隆德说过:“歌唱训练的过程是一个淘汰多余动作的过程”,这里的多余的动作可以理解为影响发声的不必要的肌肉紧张。

二、高位置——鼻腔共鸣的重要性

人体共鸣器官有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和窦等,歌唱时。共鸣的运用与声区的形成是密切相关的。我们把声音划分成高声区、中声区和低声区。头腔共鸣在三大声区中均存在,并非只存在于高声区。如果在中声区和低声区去掉头腔作用的话,共鸣是不均衡的,声音就会浑浊,缺乏明亮感,苍白无力。同时在低声区和中声区有“高位置”意识,能使三个声区音质统一起来。不会出现三大声区的断裂,从而避免了各个声区效果不同,为后面的高音解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歌唱过程中,始终保持声音的“高位置”,能够获得良好的声音效果。它不仅能使三大声区贯通起来,而且能够轻松地解决高音问题。具体地说“高位置”是指高位置共鸣,保持“高位置”就是要保持住声音的高位置共鸣点。无论是在高声区、中声区还是低声区,都要确保它的存在,使它的作用贯穿于整个歌唱过程。

三、低喉位——保持相对稳定的喉头

“喉”是人体最重要的发声器官,其内部装着声带。喉头的活动直接影响声带张力的松紧变化。每个音高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张力、厚度和长度。为了能准确的获取音高并保持美妙的音色,歌唱者必须要弄清喉头在歌唱时应保持的位置以及其活动规律。

歌唱时喉位有三种情况:高喉位。低喉位和深喉位。高喉位声音效果往往挤卡、干涩。深喉位发出的声音往往空洞、阴暗缺少明亮集中的音色。只有放下喉头,抬起舌背部,喉咙才能得到最大的空间。使喉头放下,稍低于原始喉位,实际上是为了打开喉咙,从而充分加强共鸣作用。在这种积极状态下工作的声带就可以实现灵活改变音高的目的。

我们在讲话时,喉头是有规律地上升和下降的。但是歌唱发声与语言发声又是不同的,歌唱时要运用共鸣的原则。喉头直接关系到喉咽腔共鸣情况,而这个腔体的共鸣又要取决于喉头位置及其稳定性。所以喉头应该保持相对稳定。

四、深气息——正确的呼吸状态

建立正确的呼吸状态首先必须寻找一个正确的呼吸支点。所谓的呼吸支点。就是支持呼吸的部位,即存气和推气的位置。根据所采用的呼吸支点的不同呼吸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呼吸。第一种呼吸方法把支点定位于胸部。只用胸腔的扩张和收缩运作进行呼吸,这种呼吸法吸气太浅,气息容量小,气息保持不住:第二种呼吸方法则将支点定位于腹部,主要靠隔肌上下运作来控制气息,这种呼吸法很容易将上下腹部的对抗破坏掉,迫使气息总方向改为向下,声带无法得到强有力的气息压力:第三种呼吸法是目前声乐界大多数人认可的呼吸方法,它将呼吸支点定位于上腹部,歌唱时收缩小腹,挺起胸廓,上腹部突起,并将气息存储于此处,从而形成小腹与上腹的对抗,小腹保持向上的推力,上腹则保持一种向下的抵抗力,这种对抗形成了强有力的气息支持,始终使气息源源不断又恰如其分的输出,以应发声之需。

深气息既是发声的动力,又是歌唱的基础和前提。要得到深气息,就必须把气息放下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具体地说就是利用换气的间隙来休息。如果在换气时迅速放松上下腹肌地对抗,使下腹肌迅速还原,就可让气息自动吸入。而非“保持对抗式”的“端着气”。

五、保持“大结构”唱歌——正确处理用气与用力的关系

用力与用气应该是矛盾的统一。二者统一于“结构”,结构是指人的发声状态,结构建造的优劣直接影响用力与用气的统一情况。发声的最佳状态应是一种放松的“大结构”:共鸣腔体处于积极作用状态,口腔肌肉松弛,喉咙打开,气息通畅,力与气相协调。

美声唱法的原则之一是“声音靠在气上”,气息永远是灵魂性因素。每个音高都需要不同的气流量。小气流与低声区相匹配,由于低声区是全声带低频振动,气息压力最小,所需力度也最少:中声区声带振动频率加快,气息压力也逐渐提高,气流量较低声区增大:到了高声区时,声带振动频率到了最快程度,随着音高继续增高,全声带振动无法达到高音所需频率。所以迫使声带减少振动范围。成为局部振动、边缘振动,这样所需气息压力是最大的。气流量也是最大的。由于要制止部分声带不参与振动,因而要增加额外力度,力度也就最大。

可见,每个音高都是力与气协调运作的结果,低声区要求气少力小,高声区要求气大力大,其中气是占主要地位的。

结语

声乐训练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对于构成声乐理论的要素——概念和术语。要有一个客观正确的理解。当然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歌唱实践是歌唱理论的前提和基础。声音是唱出来的,不练不唱永远出不来好的声音。只有多唱多练才能消化、吸收理论,造就一个有修养的歌喉,同时在学习旧理论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演唱实践及个性又能挖掘出新理论,更好地引领我们的学习方向。

声乐基本功训练范文第2篇

针对儿童声乐技巧的训练,只能以生活中的感觉和丰富的想象力,来训练歌唱器官的协调及配合。运用单项练习来进行声乐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声乐技巧。

呼吸练习:最初接触声乐的儿童,不知道歌唱呼吸是怎么回事,开口就唱,把声音全部挤压在喉咙里,胸腹式联合呼吸法更体会不到。如何运用气息呢?我们可以把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回忆感受一下 引导学生做一些表演,如快速爬楼梯或跑步后,气喘吁吁时的样子,模仿的基本像时,问他:现在你能说出身体的感受吗?你的腰部有什么样的感觉呢?你能边表演边发出声音吗?你能在唱不同音高时,同样使用上这些感觉吗?你的声音和腰部是如何配合的呢?儿童能把这些感受记得非常牢固,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声乐技巧的兴趣。

咬字吐字练习:唱歌和说话一样,要求咬字吐字清晰,在唱歌时必需运用歌唱语言的方式来咬字吐字。歌唱语言的拼音是建立在生活语言拼音的基础之上,通过艺术加工(语言夸张的创造),而形成的歌唱语言的拼音规律。在儿童歌曲中,基本上分为两大类型歌曲,即欢快的和抒情的。在表现欢快歌曲时,要把声母和韵母作为两个独立的结构单位互相拼合,在这样咬字吐字方法的基础上,才能把快节奏中的字和旋律唱清楚。表现抒情类的歌曲时,咬字时把韵头、韵腹、韵尾要交代得非常清楚,这就要在拖腔过程中,不急于归韵,过早的归韵就会出现沉重的鼻音,当在快唱完这个字的韵尾处时,再快速归韵,这样有利于歌唱声音的连贯和感情的充分表达,从而提高整部歌曲的完整性。

打开喉部练习:在训练中要求学生喉部打开时,有的学生并不知道“喉”在哪里,只能疑惑地摸着自己的脖子。如何进行喉部打开并放松呢?可以给他们讲个生活小常识,例:当你口中含着水想说话时,你的喉咙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会很好奇的试一试、想一想,然后你告诉他,这就是喉部放松的感觉。

面部自然放松练习:在歌唱时要注意面部的自然放松,如果面部器官有歪、咧现象,同样会影响歌唱的声音及形象。一般来说,当面部保持微笑状态时,面部器官便会处在比较理想的位置,微笑时,笑肌被抬了起来。当笑肌随着微笑抬起后,口腔内部的硬颚和软腭也会同时抬起,喉咙在这种状态下也就自然打开,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歌唱状态。学唱过程中,特别是初学期,要经常对着镜子练习,检查是否有面部紧张状态,同时分辨声音是否松弛、歌唱器官是否协调,当出现不正常的状态时,要及时加以纠正,一旦形成不良的习惯,就很难改掉,这样会直接影响学习歌唱的进度。

声乐教学中的童声训练法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推进,越来越被家长重视的特长教育红火起来。学习声乐的儿童也越来越多,对儿童进行适当的歌唱训练,也是声乐教师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但是,怎样进行童声训练,是我要讨论的话题之一。要让儿童建立起科学的发声方法,必须掌握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头声”是科学的方法之一

中外声乐界有的把儿童区细划分为“胸声区”、“中声区”、“头声区”三个区域。有的则粗划分为“胸声区”、“头声区”两个区域。我们现以后者的划分来讨论问题。

声乐课的训练中,让儿童从c1开始向上唱,唱到f 1时,常常出现声音的“畸变”和生理感觉的不适。我们把这一产生“畸变”和“不适”所对应的音高f 1,

叫做换声点。这个换声点通常被称为儿童的自然换声点。

为了避免这种生理上的不适和声音音色上的不统一,我们把儿童的换声点从f 1向上移至b 1。换声点移高,明显地使胸声区增宽(从a—b1),由原来只含六度的胸声区增宽到九度,而头声区则相应减少。当儿童从c 1唱到b 1时,在这个高度上将产生更加严重的“畸变”和“不适”,以至于听起来声音犹如嘶叫,主观感觉声带几乎被撕裂。长此以往,非但训练不出甜美的童声,还会使他们稚嫩的声带毁于一旦,这是万万不可取的。

在欧美大寺院里很多优秀合唱团没有一个例外,都只有一个声区,即头声区,把换声点下移到d1或c1。换声点的下降,除了a、b处在胸声区外,其它都统一到一个声区上了,即头声区。

综上所述,我们得到的启示是:换声点移低至d1或c1后,头声区增宽了,除了训练中不唱及的a、b外,都统一在一个声区里,它避免了换声点,使两个原本不统一的声区,变成一个声区,这样,声音既协和、统

一、甜美,生理上又感到舒适、轻松。这是童声训练中唯一正确的做法。

用头声的唱法去唱胸声区之所以是科学的方法,因为它与儿童的心理与生理

协和,使其潜在的音乐天赋如春潮般涌动而出。“头声”所需要的气息量少,声带震动范围小,儿童稚嫩的发生器官能够胜任,从而心理坦然、平静、情绪欢愉、振奋。不多的气息可以支持较长的乐句,较高的声音不感到紧张、疲劳,声音连贯、柔和、控制有度。非但不会伤害其尚未发育成熟的发声器官,还会激发他们对唱歌的热爱,增加唱歌的信心。

二、顺从儿童生理规律用轻生歌唱

在童声训练中,轻声是掌握头声最有效的手段,对声音要限量求质。要求儿童在歌唱时音量要少一些,要留有余地,不允许他们习惯性的喊叫似的歌唱。因为儿童正处于生长时期,发生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如横隔膜处幅射形肌肉,尚不结实有力,在呼吸过程中,横隔膜上下运动幅度不可能很大,肺的体积小于成年人。因而,气息的存储量是有限的,作为发声系统的“发声体”的质和量都是低下的,而作为“震动体”的声带,相对成年人的即短、又窄、还薄,发声体在微气流冲击下,其震动的幅度(决定音量)、频率(决定音高)都受到限制,一旦任其主观(习惯性)地放声歌唱,超过了这个客观(生理机能)限量,必然会使其发声器官紧张、疲劳,进而使其失控、失态。这不仅无法使声音统

一、协和,还会使其发声器官因负荷过重而受损,从精神上感到歌唱是一种难忍的折磨。加之他们的胸腔、咽腔、鼻腔、头腔等“共鸣体”同样未发育成型,不能自我控制,

在这种十分紧张的歌唱状态下,他们除了声嘶力竭的叫喊外,绝无其它作为,哪里还谈得上发声器官的正确保持和控制的呼吸呢?自然得不到通畅、柔美的声音了。反之,要求儿童顺从生理规律用轻声歌唱,这样他们的发生器官的运动量才能用而有度,用而有余,不紧张、不疲劳。同时,轻度的生理负荷,使精神得到相对的放松,思想集中,思维活跃,有利于实现发生器官有度的主观控制和正确状态的保持及限气息的合理运用,再通过他们发出声音的反馈,去自觉地使发声器官处于最佳状态及气息的合理运用。

进行轻声训练必须明确的是建立在有呼吸的基础上的轻声,而不是无呼吸、有气无力地挤、卡、捏的声音。这就要求我们,在儿童的声乐教学中,要坚持做一些训练;比如从高至低的练声曲练习、用低头弯腰轻声唱法、哼鸣练习、假声启发等。实践证明,对儿童歌唱进行因势利导,进行必要的、适当的科学训练,童声训练一定能取得可喜的成绩。

[声乐教学]童声训练(2)

2、训练喉咽腔“打开”

由于语言的习惯,我们平时在讲话时喉咽腔是不必充分张开的。而在幼儿或少儿期与成人交谈时无意识的相互模仿,造成许多孩子在说话与唱歌时咽喉部位不自然地收紧,养成了“挤”、“提喉结”等不良习惯。这种不良的发声习惯在未受过训练的孩子中普遍存在着,如不能妥善及时纠正,将使孩子失去真实、自然与动人的童声音色。因此在进行喉咽腔“打开”的训练时教师首先应“从我做起”,在对孩子(特别是小学生)讲话时要使用自然、轻松的语调,千万避免“拿腔拿调”。在检查学生发声时要细心分辨其咽喉部位是否处于自然、放松、打开的状态,是否有不必要的用力,声音是否过分亮(贼亮),发声时脖子上是否有明显凹陷等等。一旦发现不良习惯已在以往有不同程度的养成,就应在训练的

一开始给予坚决的纠正。

我训练过这样一个男孩,嗓音条件不错,但牙关紧闭,舍不得张嘴,还伴有“压舌根”,就更不用说“打开喉咙”了,声音似从牙缝里钻出来。唱较高的音时,下巴与肩膀同时用劲,且声音逼紧,喉结上提。针对这种情况,一开始我就在有计划地训练气息的同时,有意识地让他多做“u”母音的练习,并体会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用嘴说,二是张

开喉咙说。当他体会到用喉咙说出“u ”时,再唱出长音“u

”,要求用缓吸的方法吸气,均匀地用缓呼的方法唱出。同时,多用表扬的方式激励他,使他常保持兴奋的状态。等他能坚持稳定地唱够6拍以上后,从ьB大调开始,

逐音上行连续练习:

1=ьB 4/4 5 4 3 2 | 1 儿童声乐教学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崔宝芬 来源:《幼教博览》2009.07 上传时间:2009-10-15 20:38:58 关键词:儿童,声乐,教学,注意,问题

目前,学习声乐的儿童越来越多,儿童的声乐教学已成为声乐教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儿童的生理发育特点、文化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与感悟能力与成人不同,针对儿童的声乐教学方法也应该与成人有所区别。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知识水平,在想象、模仿等能力上的优势和在分析、理解能力上的欠缺,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在儿童声乐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供读者参考。

采用简单易懂、形象简单的教学术语。

首先,儿童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远远达不到理解声乐理论的程度,因此,声乐理论的讲解,不但起不到帮助儿童学习发声方法的作用,相反,还会给他们带来困惑,给声乐实践制造障碍。因此,在教学术语的选用方面,要采用大胆的设想、形象的比喻与描述的手法,把抽象的方法、位置和感觉具象化,并用十分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最好具体到某一物象,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汇来表达,甚至还可以用手势、动作来表达。如用“闻花”来表达歌唱前的气息准备状态;用“第二个扣子”表示歌唱时喉咙的假想位置;用“关门”来表示关闭唱法等。这种形象、简洁的术语很容易被儿童理解和掌握,能帮助儿童很快抓住感觉并给感觉定位。用很简单的词汇代替繁琐的理论,发挥儿童的优势,避开儿童的弱势,把复杂抽象的声乐教学变得简单而轻松。因此可以说,简洁、形象、准确的教学术语,是打开儿童声乐思维之门的“金钥匙”。从气息训练开始,有步骤、分层次地展开教学。

气息训练是指腹式呼吸训练和歌唱时的气息保持训练。从气息训练开始,是指在正式声乐训练前,应对儿童进行必要的歌唱气息的准备训练,使之先体会到气息的位置,形成一定的气息概念与实践经验。这样,在以后的声乐训练中,儿童可以自觉地用上气息,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很快把气息与其他的方法融为一体,在声乐学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步骤分层次地展开教学,是指根据儿童思维的特点,教师要把气息、喉头位置、声带感觉和头腔共鸣等方法根据儿童的学习程度和理解能力,按照从易到难、先分后总的顺序,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训练。对于每个具体方法的学习,都要先做独立的专门训练,再与其他方法相结合,而不是所有的方法一拥齐上,避免儿童因不能控制多种意念,顾此失彼而找不到感觉。如在学习喉头位置与声带放松时暂时不要讲共鸣,也不要对气息做要求。不做其他任何要求,儿童才能够集中精力来体会喉头和声带的感觉,才能很快体会到并抓住这种感觉。在感觉掌握后,再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

种感觉同以前学习的方法统一起来,就简单容易得多了。事实上,即使教师不作要求,儿童也会不自觉地把以前学过的方法加入声乐实践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要在当前的训练内容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加以肯定,就能收到“鱼和熊掌兼得”的效果。

适当把握声乐训练的时间、强度以及歌曲难易程度

和成人相比,儿童的声带短、薄、韧性差,十分稚嫩,在儿童声乐教学中要时刻注意的就是保护儿童的声带。保护儿童稚嫩的声带,不仅要以正确的发声方法、巧妙得当的教学方法以及对错误发声的及时纠正来完成,还要求在声乐训练的时间、强度和歌曲的难易程度上加以把握。因为,即使发声方法正确,长时间的训练也会使声带疲劳,粘膜受损;即使发声方法正确,大声或高声的重机能发声也会增大气流对声带的冲击力,增大声带的张力。对于儿童稚嫩的声带,长期这样的训练是难以承受的,会导致声带粘膜充血,声带局部增厚,声带小结等病变。因此,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适当地把握训练的音高、音强和训练时间。一般来讲,儿童的声乐训练应以学习和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为目的,以自己的自然声区为基础,音域不超过一个半八度,中等音强,尽量使用轻机能唱高音,每次的训练时间在半小时左右,并且中途要休息两次,让声带得到休息,恢复弹性。另外,还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歌曲。要根据儿童的音域和学习情况及演唱能力来选择在演唱中没有障碍又能充分展示其发声技术的歌曲。因为儿童刚刚学到或掌握一些发声方法,概念还没有形成,位置还没有巩固,额外的发声难度会导致儿童感觉的偏移和发声的失败。对于初学声乐的儿童,一般选择音调适中,旋律优美、上口,没有大跳音,闭口音不多的歌曲。因为这样的歌曲不但不会给儿童增加额外的发声难度,而且还在不伤害儿童声带的同时起到巩固发声方法的作用。

正确认识童声音色,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自然的童声是两片短小的薄薄的声带振动发出的纯净的基音,加上口腔共鸣形成的明亮清脆的个性音色,稚气可爱,非常迷人。但这是一种自然的音色,缺少科学发声方法的支持,头腔共鸣比较少,因此歌唱时高音上不去,喊的成分比较多。学习了科学的发声方法,加入气息和头腔共鸣,音色就会有所改变,变得圆润、浑厚,但会失去一些明亮度和稚气感。但是,解决了高音,并且头腔共鸣能产生一种饱满和通畅的感觉,因此,在儿童的声乐教学中,不能因为怕改变明亮可爱的自然的童声音色而在发生方法上有所保留。学声乐学的就是科学的发声方法,如果因为自然的童声音色好听,就不学头腔共鸣,对儿童来讲,最终会得不偿失。因为,随着儿童身体的发育,自然的童声最终会失去,而科学的发生方法会使他终身受益,是他永远的财富。因此,不盲目追求音高或音色,变尖亮为通透,追求童声的艺术美,把科学的发声方法放在第一位,才是儿童声乐教学的正确的指导思想。

及时的赞美

每个孩子在听到表扬时都会感到兴奋、开心,尤其在唱歌的时候,赞美和肯定会使儿童精神振奋,情绪高昂,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歌唱状态。同时,及时赞美和肯定还能把正确的发声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儿童,不仅起到鼓励的作用,还能稳定他们的发声方法,提高他们对声乐的悟性。

最后综述,儿童具有很强的探求未知世界的热情,有强烈的对美的追求。在声乐的学习方面,儿童的想象能力和感知能力几乎都比成人强。另外,儿童思想单纯,心无杂念,对技术的掌握也比较牢固。因此,只要采用的方法得当,术语巧妙,因材施教,儿童学习声乐不比成人难,甚至有时比成人学得还快。

声乐艺术是一门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用心、用脑、用嗓、用耳去感觉的艺术。声乐教学不只是让小学生学会几首歌曲,单纯地解决一些声音技巧问题;而是培养小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所学知识技巧运用到实践中去。

一、声音训练是基础

在声乐教学中,发声练习必须放在首位。声音的好坏、音域的宽窄,是能否唱好一首歌的关键所在。发声练习时要对姿势、呼吸、发声、节奏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发声技能技巧,正确运用到演唱当中。

1.姿势一正确的歌唱姿势,是歌唱发声的基础。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应反复提醒学生注意姿势,要求他们做到:(1)身体自然直立,全

身保持松驰;站立时两脚自然分开,与双肩平行,两手自然下垂;头部自然保持平稳,双眼平视前方;胸稍向前挺起,腹部微收;面带微笑,身体重心略向前倾。

2.呼吸一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基础和动力。我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静坐练习。指导学生坐正,不要坐满凳,嘴轻轻闭上,将两手贴在助下(约2—3分钟)。当学生感到两肋呼吸的动作时,再向他们说明歌唱呼吸的正确位置。这个练习可避免学生在吸气训练时常犯抬肩、胸口僵硬、鼓肚子的毛病。(2)抽泣练习。启发学生找抽泣时的的感觉,通过反复体会,使他们感到肋骨下端的膈肌随着抽泣声有重庆声乐教育培训资源网弹性地往下往外扩张。坚持做几分钟,膈肌会有累的感觉,让膈肌得到了锻炼,这样快速吸气可用于歌唱时抢气或偷气。(3)闻花香练习。要求心静,注意力集中,用鼻腔慢慢地吸入,好像一直缓缓地吸进腹部、肚脐、腰围处(隔肌),吸满后将气吐掉,这样反复练习,让学生们进一步体会深呼吸的感觉。 掌握了吸气的方法,还要学会控制运用气息。(1)在做深呼吸的过程中,突然停住吸气,这时横膈膜仍保持吸气时的状态,几秒钟后,气要平稳均匀地从牙齿缝里呼出”S”的声音。”S”声始终是弱的力度,这样练习既锻练膈肌保住气息的能力,又练习了有支持有控制的呼气。切断气息的练习。先将气吸人肺底,呼气时上下牙齿自然闭合,随着气息发出”S”的声音,中途将气息长短不一的切断。做此练习要注意气息切断瞬间不要加气。

3.发声——儿童的发声器官尚未成熟,他们用声纤细,音量较小,音域较窄,但声音甜美清脆明亮,歌唱时大都利用头腔共鸣。特别是六至十一岁的童声,可以说是童声最好的阶段,声音清脆、明亮,气息能力增强,音域在十度左右,是歌唱最有特色的时期。因而,抓好这一段发声训练,可为今后增强表现力,提高歌唱能力打好基础。

(1)声音位置——儿童歌唱的发声是高位置的

头声发声,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原则。在训练儿童歌唱发声时,先要考虑的是儿童具有优美动听的音质,而不是一味去模仿成人的发声。为此训练时先用轻声带假声,再以假声找头声,逐渐扩大共鸣腔,去解决自然声的局限。发声先采用下行音阶,用哼鸣进行训练,哼鸣最容易找到头声位置。母音”U”,音色稍暗、柔和,用它进行训练也容易找到头腔共鸣,克服喉音、大声吼唱、位置低、声音”炸”的毛病。

(2)吐字咬字一熟练地掌握咬字技术,不仅是为了把字音准确清晰地传达给听众,更重要的是通过正确的咬字吐字与歌唱发声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咬字吐字方法后,才能很好地”解释”歌词内容,真诚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引起听众的共鸣。因此,在训练时要求学生做到:①平时坚持讲普通话,逐步掌握普通话的正确发音,这是克服地区方言的有效办法;②习惯用奶声、扁嘴说话的学生多用”a”、”o”的母音进行训练。

节奏训练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是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可加强平稳节奏训练、变化节奏训练等。提高学生对节奏变化的应灵敏性,为歌唱打下坚实的基础。

情感训练是关键

抒发情感是音乐最基本的表现功能。美妙的歌声都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情感则是歌声的内涵,它们都统一在所表现的歌曲上。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风格、创作动机、创作手法、歌词的思想性、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音乐的高潮在何处,哪些地方有难度需要注意等。要引导学生深人挖掘作品的内涵,调动好学生的感情,正确地表达歌曲情感,让他们学会用情用心去唱。比如重庆声乐教育培训资源网教学生唱《跨世纪的新一代》这首歌曲时,我通过对歌词的朗读和旋律的配合,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作为新世纪的主人肩负着时代的召唤,人民的期待。通过启发,使他们能以情带声、声为情用,让歌声达到声情并茂的完美统一。

能力训练是保证

声乐教学实际是一个不断发现、分析、解决发声正误的过程。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

练习过程中积极动脑,及时感悟和区别发声对与错的状态。针对出现的错误和问题,教师分析和示范应准确,找出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同时,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用心体会,用心聆听,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敏捷地进行思维,清晰把握正确的状态,把这种状态延续到课后自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逐步培养他们的能力。

声乐基本功训练范文第3篇

声乐

郑萍

2课时 第二章发声训练

11中职

1、

2、3班,11四年专1班

1、选择一些平稳的音阶和爬音练习作为主要练声曲,巩固中音区。

2、建立良好的歌唱状态。

3、通过代表歌曲的练唱,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

正确发声

1、中高音区长气息的练习。

2、准确控制发声。 电钢琴、乐谱。

歌曲《鼓浪屿之波》的视听与试唱。

(一)正确的发声方法。

(二)练声曲的掌握与运用。

(三)代表歌曲练唱。

(四)布置作业。

以讲授、示范、辅导、作业分析等教学方法为主。

一、组织教学,交代本节课教学目标,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组织教学,复习上学期的基础内容。

1、知识点回顾:

1)第二章歌唱发声基本技能的相关内容。 1.1)歌唱的姿势

正确的姿势是歌唱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将会影响歌唱时的呼吸、发音和歌唱的表现。歌唱者不仅要用歌声表达歌唱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通过形体和动作表演塑造各类人物的艺术形象,形成良好的台风,使我们的歌唱表演加完美动人。 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a、双腿自然直立,重心在两脚中间,或形成丁字形,重心放在前脚。

b、腰部挺直,脊椎向上挺。

c、头放正,下颌微收,双眼平视,下巴和颈部放松。 d、自然挺胸,小腹微收,垂肩坠轴,精神积极。 1.2)歌唱的呼吸 主要采用胸腹式呼吸法。 a、 吸气(两肋张开)

b、 保持(维持吸气时的紧张度) c、呼气(放松)

练习: P129《笑一个吧》

- 2

1.5)顿音练习

顿音练习要求短促、轻巧、坚实、脆亮。 5 3 1 | 5 3 1 ||(顿) Mi... ... ma... ... 1.6)灵活性练习

5 5 5 5 5 | 3 3 3 3 3| 1 1 1 1 1 || la le li lo lu... .. ... .. ... .. ... .. ... 1.7)练声要求

从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入手,引导学生进入发声练习。例如:闻花、兴奋、打哈欠等手段。在五个元音字母中,a母音开口音。要求舌面平放、舌尖抵达下门齿,嘴巴张开、声带闭合、气息均匀、发出干净的母音。

2)声乐作品的演唱与处理 2.1)P31 儿歌《小白船》

这是一首很简单的儿歌,旋律较为平稳优美,便于演唱。作为抒情的歌曲,演唱时要特别注意气息的调整,虽然音不高,但是要做到平稳,首先要控制好身体的发力。 练习方法:

分别用“lu”、“hm”、和歌词代入法来演唱。旨在控制气息。 2.2)P45 成人歌曲《花非花》

这是一首行板速度的诗词改编的歌曲。以质朴流畅的民族音调,完美的表现出始终朦胧柔美的意境。演唱时应注意声音柔和,连贯,依据诗中起承转合的力度要求来处理,最后以

- 4

三、 布置作业:

a、歌曲《鼓浪屿之波》的视听与试唱

b、分组并规定儿歌主题、要求进行表演,以此锻炼学生的胆量以及表现力。

- 6

声乐基本功训练范文第4篇

“趣味小篮球活动”是一项娱乐性、健身性的幼儿球类活动。在全民健身运动的背景下,小篮球活动与游戏相结合,非常符合3-6岁幼儿的生理、心理特征,有利于幼儿园的大面积普及。基于上述认识,我园自2006年9月开始进行了“趣味小篮球活动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一)“趣味小篮球活动教学”分级目标的制订

(二)教学活动内容的安排

(三)“趣味小篮球活动”教学程序的构建

“小篮球活动教学”共分活动准备、基本部分、游戏环节、结束放松等四个学习环节,各环节步骤、形式、时间因学习阶段不同而有所变化。

(四)“趣味小篮球活动教学”途径的开掘

在小篮球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基本的小篮球活动、日常生活中的小篮球活动、专门小篮球队活动三大途径来实施。

1.日常生活中的小篮球活动

幼儿小篮球教育也离不开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为了加强体能锻炼的强度和密度,在晨间区域活动时,我们让幼儿在运动区拍拍球,以发展其手脚协调能力;课间放松活动时让幼儿练习徒手拍篮球,以增强幼儿的球感。餐后,我们带领幼儿头顶小篮球沿着塑胶边缘“走小路”;充分利用放学前的时间,下雨天则在教室的走廊里“走直线”,提高平衡、控制能力。把小篮球教育自然地融人日常生活中,幼儿学得轻松、愉快,使小篮球教育的实施更具生活化。

2.基本的小篮球活动

这是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基础上重点开展的系列活动,包括趣味小篮球活动、趣味小篮球游戏两块内容。

(1)趣味小篮球活动

指教师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及动作发展水平而编排的操节和律动,多在早上的课间活动进行。其目的是激发幼儿对小篮球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健康水平。

趣味小篮球包含走、跑、跳、平衡、弯腰等基本的动作,在选择合适音乐的基础上,根据音乐的节奏、速度,配以操节口令,把基本动作编排为成套的简单而又富有艺术性的小篮球操,以培养幼儿身体各部位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发展需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创编、每学期改编一套新的节奏快、动感强的幼儿趣味小篮球操和歌词比较形象、风趣,模仿性较强的韵律操。

在趣味小篮球的创编过程中,我们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①选择音乐:音乐作为幼儿小篮球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编中是不容忽视的。音乐应符合幼儿小篮球的特点,应当是节奏鲜明、热烈活泼,有蓬勃向上的感觉。我们收集活泼的儿童歌曲,节奏鲜明强烈的爵士乐、以及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等等。例如:节奏鲜明、热烈活泼的乐声响起,幼儿就跟着节奏的快慢来表现小篮球的的快慢。

②编排动作:编排趣味小篮球的动作时,我们先根据音乐的风格设计一些具有该风格的、独特的、篮球技术动作,把舞蹈动作与小篮球动作有机的结合,再根据音乐的段落,把动作放在相对应的队形中将它表现出来,给人以活泼、欢快、优美、轻松自如的感受,这样整套

篮球操的动作活泼流畅。在欢快、优美的音乐伴奏下进行的趣味小篮球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对音乐节奏的强烈共鸣,而且对幼儿的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也极为有利,更主要的是它能预防和纠正一些幼儿的不良体态,使幼儿保持挺拔、精神,身体各部位的灵活性得到发展。

(2)趣味小篮球游戏:幼儿最喜欢的小篮球活动之一,它将体育动作与趣味游戏、音乐游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达到小篮球活动的目的。如“对墙拍球”,就是专门用来锻炼幼儿手臂力量的一个游戏,两手都需要一定的臂力,又要相互配合,紧密协调。

3.专门的篮球活动

我们成立了16人的校篮球队,掌握基本技术与素质的学习与训练。包括拍球的“手型手法”、“步型步法”,“手感球感”、“行进运球”、“障碍运球”、“投球”等基本技术并进行简化的小篮球对抗训练,包括“传接球”的配合、“过人假动作”、“二打一”、“场上的跑位”等。在前两阶段的基础上加以编排球操,使幼儿的动作具有实用性与表演性,并加以展示。

(五)教学策略的运用

策略一:“创”其境,“增”其色

我园户外活动场地及彩色塑胶跑道,其颜色鲜艳,场地柔软,不易跌伤,安全系数大,便于开展竞赛活动,尤其适合年龄小的幼儿进行小篮球活动,从小让幼儿熟悉运动场地,增强运动的意识。

为了增强幼儿对篮球活动的兴趣,每班教师都积极创造富有篮球特色的摆放环境。如小一班的教室用彩色的链条制作而成的8个高箩筐,整齐摆放在教室的角落里,不占地方,取放方便。又如中二班教室后面的墙上做了35个篮球的钩子,整个教室就充满运动感。

策略二:“交”其友,“激”其趣

我们积极鼓励幼儿,将小篮球作为”我们健康活动永远的好朋友”,从而达到增强幼儿体质的目的。如开展的边走边拍篮球活动中,小班幼儿活动的游戏化最能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并能较快掌握正确动作,提高锻炼的效果。如幼儿高举篮球手臂走,不能让篮球掉下来,增强他们的背肌、臂肌和腹肌;模仿各种动作,抱球学“矮人走和巨人走”,可锻炼膝关节及周围的韧带、肌腱,发展腿步肌肉的力量和肌肉耐力;倒退走、学“大象”走、开“汽车”,可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策略三:“探”其法,“究”其趣

为了提高幼儿的学习热情,我们采用了多种练习法让幼儿练习。如:为了培养幼儿的球感我们采用了蹲跪拍球、站立拍球、闭目拍球、对墙拍球、拍球走阶梯、深池拍球、“8”字绕球等方法,来增加幼儿的新鲜感,提高练习的兴趣,使幼儿感觉是在做不同的游戏,而且每个游戏都是不同的、新鲜的、有趣的,从内心喜欢小篮球活动、喜爱小篮球的游戏,进而自主进行练习活动。

在曲线运球过程中我们创编了“绕炸弹”游戏:幼儿在曲线运球过程中为了避开障碍而采用曲线运球。我们首先给幼儿放置若干障碍物,比喻成炸弹,让幼儿拍球绕障碍物行进,如果人或球碰到障碍物就被炸弹消灭掉了,退出游戏。该游戏增强了幼儿的球感。

在投篮的分解动作过程中,我们和幼儿做“机器人”的游戏,让幼儿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机器人,来定型动作。这样幼儿本来感觉的单调乏味的练习,变成了快乐有趣的游戏,更乐于、勤于练习了。我们还创编了“坦克大战”做为练习运球的游戏。

策略四:“解”其道,“顺”其趣

在“原地拍球”过程中,我们就让幼儿先练习简单的动作“两脚并拢在体前拍球”,再变成“两脚并拢在体侧拍球”,再递进到“两脚前后分开体侧拍”、“眼看前方原地体侧拍球”,最后到“两脚分开体侧,跟音乐的节奏拍球”。这样幼儿每次只感觉到改变了一点点,难度只是增加了一点点,所以学起来很容易,让幼儿感觉每次新动作只要“踮踮脚”就能完成任务达到目标,对新动作的学习就更有兴趣、更有动力,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增加学习兴趣。

经过三年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育实效:

我园的小篮球活动再创佳绩,荣获浙江省“长鼻王杯”特色体育大赛一等奖第一名。2009年6月,我园特色篮球队受浙江省体育总局的邀请,参加省体育运动会的表演。2009年8月,在浙江省暨杭州市全民健身日活动,我园的32名篮球队队员的“篮球小子活动表演”引起全场轰动。《浙扛省新闻频道》《1818黄金眼》《浙江省少儿频道》《浙江都市快报》《杭州日报》《钱江晚报》《中国宁波网》《东南商报》等新闻媒体对我园“趣味小篮

少儿篮球的基本训练方法

2013-09-16 作者:edianr 来源:11幼教幼儿教育网整理 点击次数::155 导语:体育,篮球运动项目备受世界广大青年所向往和喜爱,如今风靡全球,众所周知的美国职业男子篮球联赛之NBA,无不招来全球数亿球迷的心,无不让数亿的青少年所崇拜和向往。可见篮球运动的魅力无处不在,篮球的价值何等的高贵。

导语:体育,篮球运动项目备受世界广大青年所向往和喜爱,如今风靡全球,众所周知的美国职业男子篮球联赛之NBA,无不招来全球数亿球迷的心,无不让数亿的青少年所崇拜和向往。可见篮球运动的魅力无处不在,篮球的价值何等的高贵。对于喜爱篮球运动的球迷来讲,科比,这位美国篮球超级巨星,也许你对他一点也不陌生吧!他从三岁开始打球,抱着对篮球的一种热爱,高中时代就已经体现出篮球巨星的气势。篮球运动是一项技能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之一,要想学好篮球要从小开始。这就是我要讨论的话题。 篮球运动从幼儿做起,从幼儿园开始做起。在幼儿园开展篮球运动要坚持做到三个基本,就是基本技术、基本素质、基本配合。当今学前教育,有少数幼儿园在做篮球特色园,有的以篮球为特色,有的专门以篮球为主特色园来做。在幼儿园,每个老师都有自我的一种教学方式,千变万化,各展特色。经过在幼儿园多年一直坚守在一线老师位置上,以多年的幼儿篮球教学实践探索和经验,凭借对幼儿心理的理解,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下面谈谈如何在幼儿开展篮球运动以及开展篮球运动的策略。

一、选球与持球方法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能力,从小班到大班,幼儿园的儿童用球为3号小篮球。当幼儿第一次碰到篮球时都会觉得很兴奋,对于幼儿一般选择低手持球方法,高手持球:五指张开,两大拇指朝上,两手抱球。第一次授课时,要讲解示范正确的动作要领,对于有些掌握不好的幼儿要个别指导。最初,各种持球方法都会有。其实,正确的持球方法对幼儿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幼儿掌握到正确的持球方法,幼儿会很容易受到受害,特别是幼儿的手指,例如幼儿持球方法不对,手指戳到球,这对幼儿的手指的伤害是非常之大。因此老师在给初学者的幼儿上篮球课时必须教会幼儿如何正确的持球,这样可以减少伤害,为下一步动作打好基础。

二、拍高球

(一)原地拍高球

对于初学者的幼儿来说,他们对球感,熟悉程度都是比较陌生的。在原有的基础上,针对幼儿拍球要从原地不动拍球开始,简称“原地拍球”,把这种拍球方式看成是幼儿往后学习的出发点和起点。原地拍球顾名思义,就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不移动的拍球。原地拍球的最基本的要素分为一个“基本”和“三个要点”分为原地拍球的基本站姿、原地的右手拍球、左手拍球、双手交替拍球。“基本”讲的是基本站姿,幼儿站在原地拍球的基本站姿。基本站姿的动作要领:两膝盖微屈,腰背挺直,身体稍向前倾斜,刚开始练习基本姿势站立时对幼儿要进行时间上的考验和锻炼,由多到少,可根据幼儿最喜欢的数数来计量。由于根据习惯幼儿也经常喜欢用右手拿东西,因此开始从右手开始练习原地拍高球,原地右手拍高球的动作要领:站在自己的原地,基本站姿站好,双手五指张开,右手放在球的上面,左手放在球的下面托住球,双手托住球持胸前,做好准备拍球姿势,拍球时体会手指(食指和中指)压拨球的感觉,手腕上下用力摇动,每次球拍的高球不要超过胸前,肚子的高度为好。同理,左手拍球动作方法一样。最后是双手交替拍球,在左右手熟悉之后,左右手也会显得是那么的简单,老师做示范动作,只要告诉幼儿左右手各拍一下,交换拍就可,动作方法和左后手拍高球一样。原地拍高球的延伸,老师可准备有节奏的音乐,让幼儿跟着音乐节奏拍球,包括身体的上下抖动,更会显得球与身体结合的动感美。

(二)引导幼儿热爱篮球及原地拍高球的练习方法

尤其是对于刚进幼儿园的幼儿,对于他们来说一切都是新的事物,一切都是陌生的。对于刚进入小班的幼儿,老师不要强加给幼儿一个指标,每个幼儿要拍多少个,起初老师要用自己的方法来吸引幼儿,让幼儿对篮球感兴趣,只要幼儿觉得自己感兴趣,他们就会无穷乐的玩,所以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用适当的方法。

第一种是“诱导法”,吸引幼儿,老师可展现篮球的一些技能,让幼儿在心里有一种崇拜的感觉,提高幼儿对篮球的兴趣。 第二种方法是“示范法”,每次教幼儿前老师一定要示范,一次不行,要多次示范,幼儿会更加老师的动作进行一个形象的模仿,对于这种模仿,幼儿显示出了一种超强的能力。 第三种是“联系法”,幼儿可根据幼儿的入园的生活经历,考验幼儿以前是否有玩过类似于圆圆的东西,比如气球,乒乓球等,都是圆的,有大有小,但玩的方式都不一样,这样就会勾起幼儿的回忆,让兴趣更加浓厚。

小班:针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九月份到十一月份,老师可组织幼儿玩一些关于有趣的游戏,比如滚球,抛球,这些游戏都会培养幼儿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十一月份后,老师要用“示范法”的形式教幼儿正确的拍球方法,首先练的都是拍高球。拍高球的动作要领以上已经讲过,关键是如何能让幼儿掌握这种方法,用这种方法把动作技能练的更好。首先让幼儿在拍的过程中站在自己的位置不动,保持球不会乱跑就好,老师指导幼儿在拍的过程中要慢,特别针对力量弱的幼儿,拍好每一个球,不求快,幼儿能达到这点就算是完成目标了。到了第二学期,对于幼儿的要求要加大,左右手拍球和双手交替拍球。口令数拍:练习时老师先用口令的方式进行教学,有节奏的12345678,按着8拍的节奏练习拍球,每次球落地与地面接触时开始数拍,接触一次数一拍;“音乐数拍”,老师可选择一首非常有动感节奏的音乐,幼儿结合音乐,跟着音乐里的节奏拍球。在拍球的过程中,幼儿的身体亦可跟着音乐抖动,在练习身体抖动之前,要不听音乐的练习。身体抖动练习方法:每次数拍时只要膝盖上下弯曲,连贯幼儿上身的抖动,原地的左右手和双手交替都用此方法来练习。

三、拍高球走的练习方法

中班:经过小班一年的练习,中班幼儿就可以练习拍高球走动了。拍球走分为右手拍高球走、左手拍高球走、双手交替拍高球走。

说到拍球走,有很多人就很迷惑,拍高球走不就是运球,为什么在幼儿园运球叫拍高球走,不叫运球呢?这样理解很正常,也没有什么不对,在篮球运动的课程里面,运球是专业的用词,但对于幼儿角度来讲,运球这个含义他们还不理解。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小,在幼儿园我们只能说他们更懂的词来诠释。

到了中班年龄,幼儿就可以练习拍高球走了。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来练习。

第一、集体分散练习,在一个空旷舒适的地面上,不管是那个幼儿都愿意拍着随意的走动,开始练习时不要要求幼儿一定要走的多好,让幼儿尽情的玩耍。

第二、分组练习,通过老师的示范动作,幼儿完全有能力的模仿该动作进行拍高球走的练习。

拍高球走的练习方法

a:右手拍球高球走:球持于胸前,右手放在球的上面,左手托住球,刚开始练习时幼儿不要太快,走一步拍一次,根据自身身体的协调性习惯的拍高球,每次拍球的高度不高于胸前,到肚子的高最佳,练习时用直线方法练习,多次练习练习拍高球走直线;

b:左手拍高球走,同右手拍高球的方法一样,由于更多幼儿更习惯于右手拿球,因此在练习的过程中,左手要练习的更多

c:双手交替拍高球走,在这个练习的过程,要经过双手的交换拍球,针对中班刚学的幼儿会有点难度,在练习的过程中指导幼儿走的步伐不要太大,慢点拍好每一个球就可。

四、篮球表演练习方法

大班:到了大班,幼儿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技能,对于篮球已经有了不一样的意识。篮球表演一般在第一学期末和第二学期,篮球表演对于幼儿来说也是一种历练的过程。一个篮球表演活动包括了队形、音乐、技能,集中了幼儿所有的优点,因此如果在幼儿园进行一场幼儿的篮球表演也是非常不简单的。

幼儿篮球表演的练习方法可分为几个步骤练习。

第一、让幼儿掌握相应的技能,也就是说,在指定一个篮球节目里,幼儿必须熟练相应的基本技能,必要经历过一断时间相应的训练,包括中班所学内容都会有包含在里面。一场好看的幼儿篮球表演,它里面必须包含了一定技能技巧,而这些技能技巧需要幼儿不断个体练习与整体练习成形,而且还要加以巩固和熟悉,这是表演的最基本条件;

第二、逐个练习动作,一场表演下来,中间需要很多细腻的动作,因此老师在教的过程当中一定要针对每个幼儿,尤其是能力差些的幼儿,特别指导,特别练习,练习过程中针对每一个动作都要整齐、完美;

第三、熟悉音乐,在没有老师的指导,完全需要幼儿听音乐来做动作,哪一段音乐是多少拍,应该做什么动作,每一段音乐都需幼儿去理解和熟悉;

第四:结合音乐和动作练习,因为一场篮球表演包含了许多不同的动作和技能,所以在选择音乐上会有不同,而且形式多样化,不同的动作陪衬了不同的音乐,熟悉音乐,掌握了动作,才能形成一个完整而炫丽的篮球表演。

五、游戏活动与素质练习

幼儿不同成人,由于幼儿的年龄小,在篮球练习过程中需要有一些被吸引的东西才能达到一种比较好的效果。为了提高幼儿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力量,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活动,第二个方面是素质练习方面。在篮球练习过程需要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比如,小班可以设计一项拍球的比赛的游戏,看谁拍的多,中班可以设计比赛拍球跑的游戏,玩接力赛,到了大班,可以设计投篮,半场篮球赛,有能力的话可以设计一整场的篮球比赛。

由于幼儿正处于快速发育期,年龄较小,身体薄弱,力量较差,所以在练习的过程当中要适当的增加一些素质性的锻炼,包括俯卧撑,仰卧起坐,变速跑等等,用这些方式来增强幼儿的体力,增加幼儿的力量,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

六、幼儿篮球比赛练习方法

幼儿园除了开展幼儿篮球表演外,还可以开展幼儿篮球比赛,这些都需要经历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才可达到。在开始篮球比赛之前,幼儿要掌握的一些篮球动作技能。在篮球场上我们随处可见的有传球、投篮、运球、配合、跑位。还包括一些关于犯规动作,幼儿容易犯的错误是拿到球部知如何处理,是传?是投?是拿着球跑?下面将详细阐述幼儿篮球比赛中需要掌握的技能和要注意的事项。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循序渐进的学习要求,比赛一般在大班第二学期开展,但在第一学期就要着手准备,给幼儿灌输一些关于篮球比赛的知识,也可要适当的练习。比赛中幼儿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有传球、投篮、运球走与跑。而传球包括胸前传球和头上传球是幼儿最为常用的传球方法;投篮:以双手胸前投篮为主,双手胸前投篮更适合幼儿投篮,因为通过双手出球的力量会更大,也比较好掌握。需要注意的犯规与违例常识有:拉人、推人、抱球跑、阻挡、运球两次、打手、争球、跑出边线,而在这几点,幼儿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运球两次,第一次抱球,拍球之后抱球再进行运球,这就是所谓的两次,有一种是争球,十个人一个球,或者六个人一个球,都想拿到这一个球,在球场上经常会看到的是争球,两个,三个,四个人幼儿一起争一个球,这时老师要及时的做好裁判工作,若有犯规的就立即停止,若没事,对幼儿没有任何伤害可以继续争球,这也是培养幼儿的一种自我争强的心理,提高幼儿对事物的竞争性,适者生存。

声乐基本功训练范文第5篇

(二)

课时:一课时

授课年级:高一年级

1、教学理念:

进入了崭新的世纪,我们的声乐教学原则也应该有一个新的面貌。人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开拓了许多新的教学原则和新的教育思想,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现在的声乐教学已经非常地多样化,人们思想活跃、思路敏捷,在教育战线上,人人都在为如何使本专业、本课程的建设出新而献计献策。我们的声乐教学也从单纯的提高演唱技巧水平,发展到从教唱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但纵观世界较先进国家的音乐教育,它们早已开始进入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我们声乐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包括大、中、小学生)演唱较有代表性的世界各国声乐作品,从各国歌曲中了解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背景、民族风情等。这不仅能使学生们拓宽文化视野,对音乐课更加兴趣,还会因为有了与不同国家的比较,而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音乐。近几年已传入我国的音乐教学法书籍就有《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依教学法》、《铃本教学法》、《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等。但教学方法是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而教学的基本原则则是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认真遵循的。

2、教学内容:

第二课: 理论的指导

一、导入新课

二、歌唱训练

1、全体同学起立练声



hu hu hu hu a e i o u ma me ni no nu ———

所有母音应放松嘴唇,才能获得更多共鸣。要往后腔体吸着唱,待体会到“声在腔中响”时,再检查字是否清晰,声音是否明亮,共 13531353113531

鸣是否丰满,歌声是否通畅。当然,这是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达到的。

2、继续上堂课《茉莉花》的练习

三、文摘选读(5至10分钟)

在学生对该课程的反馈意见中,这是一个最令他们喜欢、感兴趣的环节。

将一周来学生的感兴趣并与之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收集告知使他们尽早了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四、回顾旧课

1、将上节课新学习的发声方法有哪些收获或不解问题,提出来讨论,最终确立正确认识。

2、交流练唱体会

五、课程小结

以上的教学内容,是在建立正确的发声训练方法的基础上,多加实践结合应用。这不是一成不变的发声方法,而是在教学中不断地总结积累的经验,它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更不可能是,我们应该在现有的原则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出更有效果、更适应学生的发声训练。

七、布置作业 训练题:

声乐基本功训练范文第6篇

【关键词】音乐特长生;声乐;入门;基本方法

声乐教学是一门科学,因为在教学中,必须遵守一些自然规律和教学原则;声乐教学又是一门艺术,因为在教学时,必须运用恰当的语言和巧妙的手法。声乐入门训练的方法,它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

我作为一名在教育战线工作了6年的高中音乐教师,在声乐教学方面,不断钻研、积极探索,并经常听取高等音乐院校教授的声乐讲座,再加上平时教学的不断积累,总结了声乐入门训练的基本方法。

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歌唱的形体、歌唱的呼吸、喉咙的打开、以及简单的发声练习四个方面循序渐进的进行练习。1歌唱的形体对于学音乐的学生不论选择什么专业,都应当适当的进行形体训练,在形体的训练时我常用的是“挺拔而放松”的感觉,当然对于有舞台经验的演员,在台上为了情感的表达,可以来回的走动,但对于初学者就必须有一定的要求:1)两脚自然分开,约5公分,左脚稍稍向前,右脚稍稍向后;2)腰椎挺起,上身直立并略水平前移,身体的重心落在两个前脚掌上;3)两肩不抬不夹,要平展放松,并带动后背、胸口及两臂一起放松。需要注意的是要做到“松而不懈”,必须是一种积极的放松。2歌唱的呼吸呼吸在歌唱中极为重要,所有的声乐老师对于初学声乐的学生都会把呼吸作为重点,呼吸做好了,歌唱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1)吸气我在声乐教学中主要用到的是“闻花式吸气”。这个动作同学们都比较熟悉,但是很多同学容易吸气浅,并肩部与胸部同时上提,为了防止上提我坚持的是让学生平躺在床上或者地上做这个练习,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气,将气吸到肺的底部,吸入气息时使下肋骨附近扩张起来,腹部方面,横膈膜逐渐扩张,使腹部向前及左右两侧膨胀,背部要挺立,脊柱几乎是不动的,同时我会告诉学生感觉好像腰部长粗了。当平躺着的感觉找对了,在站起来做这个吸气的动作。2)呼气 唱歌用气时,仍要保持吸气状态。这点很重要,就好比给自行车打足了气,不能一下子放松了,这里还有一个保持呼吸的问题,要保持住气息,就必须在唱的过程中永远保持吸气的状态,我经常用到的是“打嘟练习”来感受这种状态。保持前面吸气后的状态,用打嘟控制住气息徐徐吐出,要节省用气,均匀地吐气,我们要让声音坐在上面,往下拉,不能让气息往上浮起来,也就是说要把气息拉住,不能让它提上来,同时小腹要给支撑点。

在呼和吸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呼吸僵硬,整个身体表情都应该是积极放松的。紧张的部位就是横膈膜、两肋,两肋就像是一只充足的气球一样。3打开喉咙“打开喉咙”也就是将喉头稳定在正确的位置上,口盖积极向上收缩成拱形,舌根放松,平放在下牙齿后,牙关打开,下巴放松自然放下而稍后拉,这时候的喉咙是打开的。这个练习在我的声乐教学中是属于比较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声音的好坏,在初学声乐时喉咙总是不能全部打开,那么如何能帮助初学者“打开喉咙”呢?(1)“打哈欠”的状态“打哈欠”状态可以让口腔打开自然,放松,口盖抬起,口腔内空间增长增大。所以在唱歌时,咽喉不要闭塞,要使咽喉张开,让气息自如地送出来。“哈欠”状态确实是打开喉咙的好办法,也使歌唱者保证了一个很好的演唱状态。在平时练习时,还可以用闭嘴“打哈欠”,闭口打哈欠的时候,里边的状态也是开的、抬的,如果我们在唱歌的时候都能保持这个状态的话,那你的声音就不会是“白”的、“扁”的了,你的声音就会是“竖的”、“圆的”。(2)用“微笑”状态来打开喉咙我们讲的“微笑”不是光笑,而指的是把“笑肌”抬起来。“笑肌”抬起是要鼻、咽腔打开,大牙关打开,面部两边的笑肌(颧骨)呈微笑状,这样的微笑状态可以使你的喉咙打开,可以使你获得高位置的声音。“歌唱状态就是里边的哈欠,外头的微笑”,这话很精辟。4嘴动腰动这四个字听起来似乎有些不专业,但在我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在掌握了正确的唱歌姿势、正确的呼吸、正确的打开喉咙之后,来做这个练习。嘴动强调的是吸气的动作,打开喉咙的动作,腰动强调的是横膈膜、两肋的动作。

在发声之前一定要正确的掌握这个动作要领。如果学生在做这个练习时有抬肩,提胸,或者腰部没有感觉,可以试着平躺着做这个练习。5发声练习在掌握了以上四个要领后可以做发声练习了,对于初学者,我采用的是先练说,再练唱。1)说母音这个练习采用了戏曲演唱的喊嗓方法。汉字的母音很多,对于初学者我经常用a母音进行发声练习,先吸气嘴动腰动,然后发a母音。a母音是最宽的,很容易发出来,但是要求老师要有敏锐的耳朵,不要让学生发出e的声音,因为发a母音时需要用发e母音的口腔状态,特别要保持发e时的舌头和空腔状态,特别是保持发e时舌头后部略微抬起的状态。再将上颚微微地,兴奋地抬起,有如“打哈欠”起始阶段的感觉,耳朵有张开感,使口腔略宽于发e的状态,然后用气将a音仿佛从耳朵中送出,这样a就集中、明亮了。女生先练习假声,男生先练习真假声。2)唱母音在掌握了单独母音的说法后,就开始训练唱母音的单音练习。为了巩固说母音的方法,我还是建议先说一个母音,然后老师在钢琴上弹奏单音,学生用正确的音准及发声方法唱一个母音,说母音和唱母音两者联合起来训练效果较好。老师要对学生不对的声音及时纠正,如果学生一旦唱一个母音的方法不对,老师就要回过来来再说一个母音,这样反复练习。 练习最初以自然声区为基础,逐步拓宽到中声区的音域。在练好中声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音域,达到声部应有的声音特色和音域。我们平时练声总是用“米”和“妈”等母音反复练习,母音的练习要有目的和方法,不是简单的随便唱唱,练声曲的训练我强调的是气息的运用,初学者习惯用大白嗓子唱,特别是嗓子天生条件好的学生。我建议开始练习时采用下行的,比较简单的的短音练习。例如:

米我训练这条练声曲时会强调三点。第一:张口吸气(不抬肩,不提胸);第二:三个母音,每个母音都要落在气上;第三:喉咙打开。三者的结合就是前面所强调的嘴动腰动。当然老师还是应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程度的进行练习,通过大量的简单练习曲的训练,在运用歌唱正确状态,做大约一个学期的训练后,让学生找到正确的歌唱发声状态。6简单歌曲的演唱有些学生在练声时的状态较好,气息和声音都能达到要求,但一接触到歌曲,就出现很多问题,所以老师选择歌曲时要慎重,一方面要选择有目的地训练某方面的歌唱技术;另一方面要是为声乐训练而创作的,旋律比较声乐化。

如女声的《花非花》、《送别》对于初学者就比较适合,并且要求在开始练唱时,不唱词,用母音来练唱,练唱时老师重点强调气息的运用,母音的演唱达到要求再加入歌词的演唱。7最后强调关于在进行声乐训练的同时,也要培养一些良好的的习惯1)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保持喉头的相对稳定和建立标准歌唱状态。2)训练时要循序渐进。要坚持每天练习,持之以恒。3)训练时要注意情绪饱满、精力集中,充满激情。4)训练中要不断关注自己的声音变化,可以通过经常录音分析、判断发声的质量。5)巩固正确的发声感觉,要把声乐训练过程中的体会运用到演唱歌曲中去。6)初学者不应该去追求大音量及高音,而应该多追求声音的共鸣效果和音质的圆润。以上就是我对音乐特长生进行声乐入门训练时所采用的基本方法,当然在声乐的学习中还有很多技能和技巧,如低、中、高声区的训练,换声区的训练等,在这里就不做详细的论述了,其实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方法,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即兴性和灵活性,因此教必有法,教无定法,艺海无涯,学无止境。

上一篇:水文站实习报告范文下一篇:水利局领导评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