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谐的历史故事范文

2024-02-26

孔子和谐的历史故事范文第1篇

关于孔子的小故事篇一:道听途说

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涂同途)

意为:从道路上听来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就在道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道德作风是要不得的。

有很多类似的玩艺,被人一本正经地转来转去,实际上这些谣言里漏洞百出,只要自己稍微认真想一想、查一查,就能够看出其中的谎言成分,然而很多人却信以为真,乐此不疲。是我们自己太脆弱太轻信还是网络里情绪的煽动太容易?要警惕啊。

关于孔子的小故事篇二:发愤忘食

形容学习努力,工作勤奋。

楚国某县尹问孔子弟子,请他谈谈对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讷小心,一言不发,县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后,很不高兴,怨道:你为什么不说:我的老师是个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的好学者啊!弟子一听马上明白,愧道:"老师,是我糊涂啊,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今后若有人再问我,我必遵师嘱答之。"孔子一听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吹一把,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啊!

关于孔子的小故事篇三:鸣鼓而攻

形容声讨犯罪的人。

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干活,准备试行新法,向孔子请教,孔子刚好是站在保守一边,于是气愤无比,把冉求骂个狗血淋头,冉求一再坚持自已的改革,于是孔子对众徒发出追杀令: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你们一起向他攻击吧!"[论语。先进篇]]"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哇靠,人多力量大,自古都是人多胜人少,以强凌弱的风格早已定型。

你的社会关系如何? 你有硬梆梆的后台吗?你的朋友多吗? 如果没有,可得小心行事,洁身自好呀!

关于孔子的小故事篇四:以强凌弱

凭借强力欺负弱小。

跖,一奴隶起义首领,士大夫蔑称起义者为盗。孔子想游说盗跖走入正途,于是斗胆找了他,不料惹来盗跖一阵乱骂,骂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脸色如土,满怀感羞啊!来,那些看着孔夫子就烦的人们有机会了,跟着盗跖英雄一起骂:"你这死夫子,你不劳动却吃得香,不纺织却穿得好,整日摇唇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虚假做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之举,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贵,你就天下最大的盗。尧,舜兴起后,设立百臣,商流放国君,周武王杀死商纣,从此社会都是以强凌弱。你所说的那一套,是我所唾弃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钻营,虚伪巧诈的东西。

天下人为啥不叫你盗丘,而叫我盗跖!你这个罪大恶极的人,赶快滚回去,不然,我将用你的肝拿来加菜配酒吃了哈!"

关于孔子的小故事篇五:东家之丘

比喻不认识身边著名人物。

孔子名丘,老家山东,几千年来几乎无人不知。然而他在世时,并没有如此名气。[[孔子家语]]说:孔子的西邻住着一老头,却不是邻居是啥大人物,每次提到孔子都会直呼其小名,说是俺东家之丘如何如何。

关于孔子的小故事篇六: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关于孔子的小故事篇七: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关于孔子的小故事篇八: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识,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关于孔子的小故事篇九: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关于孔子的小故事篇十:与人为善

孔子和谐的历史故事范文第2篇

《孔子的故事》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从孔子出生到他初入仕途、问道求政、辗转仕途、周游列国到孔子逝世的经历。孔子的一生颠沛流离、跌宕起伏,但我最敬佩的并不是他面对困难毫不退缩的意志,而是他做事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精神。

在“四出求学”这一章中,孔子跟随乐师师襄子学习周礼中的“乐”。一天,师襄子传授了孔子一首乐曲,孔子练习了四天,师襄子觉得孔子练习的很好,便想继续传授孔子下一首曲子,孔子却说自己想再练习几天。几天后,师襄子来找孔子,孔子说自己还要再练几天。数日后,师襄子经过孔子屋门口,立即被那动人的乐声所吸引,令他不能自拔,许久才缓过神来。进屋后,却发现疲倦的孔子刚刚睡着。师襄子拿了一件外衣给孔子披上,孔子猛然惊醒,告诉了师襄子作曲人的心境,令师襄子惊叹不已。孔子学习音乐,不仅仅是学会,更重要的是,他想弄懂作曲人的意图,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弹奏境界,而这种境界,绝对不是一天两天能弄清的,为了这一天,孔子刻苦练习,反复用心体会,凭着这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弹奏出了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曲子,令人赞叹不已!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正是需要这种执着和坚持吗?但事实上,有些人做一件事,总是只要做了就行了,从来没有想过把一件事做精、做细,完全不去思考与挖掘事物的深层含意。生活中,缺少的就是能把一件事做精、做巧、做细的人,不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能从中看出一个人将来的成功与否。如果一个人,对待任何事都能一丝不苟地完成,认真地对待每一件小事。这样的人,何愁不会成功呢?

《孔子的故事》这本书给了我一次灵魂的洗礼,我永远不会忘记这本书给予我的教诲:“把小事做到极致,把小事做成经典。”我们要从身边做起,做好每一件事,成功一定会眷顾我们。孔子的故事读后感2

电影《孔子》已经放映好久了,可我一直没机会看。昨天下午,学校说全体师生一起观看《孔子》电影,我一听,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孔子和他的弟子的故事,很感人,很好看。

在这部电影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们在坚硬的、冰冷的冰上艰难地行走着。孔子最喜欢的弟子颜回驾着马车,马车上装满了书。突然,冰裂开了。刚刚好,颜回、马和书一起,“扑通、扑通”地掉进了刺骨的湖水中。颜回不顾自己的性命,将沉入湖底的书一点一点地捞上来。连爱书如命的师父孔子都对他大叫:“回来,回来!”但颜回毫不理会,继续捞书。最终,颜回永远地沉睡于湖底。

看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想到:有时候,我家里的书也会“生病”:比如,书皮烂了呀,书皮折角了啊等等,数不胜数。我见了,很少给它们“治病”,置之不理。它们一个劲儿地哀求我,我也不理……想到这里,我的脸微微有些发热。颜回不顾自己的性命,还要将书捞上来;而我呢,书生了病,我也不理,真是相差太远啊!

于是,我暗暗下定了决心:以后一定要爱护书,见到书“生病”了,马上就给它“治病”,我相信自己能做得到。孔子的故事读后感3

孔子是历史上一个很有名气的人,他一生桃李满天下。我很崇拜他。今年,刘老师让我们买了一本《孔子的故事》,这本书介绍了孔子一生的历程,使我们更加了解,更加熟悉孔子了。

这本书中最让我回味无穷的是;孔子从政的那部分。孔子刚开始当中都宰,把中都治理得井井有条。接着,鲁定公又让他做司空。任司空时,他和他的弟子一起调查农业生产情况,还兴修水利。司空没做多久,孔子又被升任为司寇。任司寇时,他实施一些法律,还创了最早的陪审团。他断父子互讼案,智救大野泽,又在夹谷和齐国会盟取得了胜利,又诛杀可正卯,还抑三桓堕三都。孔子为政的时候,民心归服,一派政通人和的景象。

我合上书本,闭目沉思:孔子可真是个清官呢!他忠心中力为老百姓办事,用一颗仁爱之心对待百姓,不贪污百姓财产,他可真是个清官。孔子曾经说过:“做官就要身体力行,为老百姓做出模范,还要勤政爱民,永不懈怠。”只要这样做,才算得是个好官。

可是有些官却不这样做,比如众所周知的成克1杰,他身为一名国家高级干部,本应为民谋利,为民造福。可是贪婪的私欲导致他滥用职权,肆无忌惮地收受贿赂,谋取非法利益,而且数额特别巨大。像成克1杰这样的人就是贪1官,我们不可以学习他。郑培民说过:“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应该记住: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我们应该永远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让我们从小学好文化知识,为长大后为人民服务打下扎实的基础。孔子的故事读后感4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叫《孔子的故事》,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军事家。这本《孔子的故事》就记录了他的一生。

孔子的祖先原是宋国(在河南江苏交界的地方)的贵族,如果再往远说,他们还是殷代贵族的后代。孔子的父亲叫纥,字叔梁,是鲁国一个职位不大的武官,他很有力气。孔子的母亲姓颜,叫徵在。

孔子30岁时他已经有了3000多名学生了,可是,他认为自己的学识不够渊博。如果谁有知识,谁哪里有他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真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安贫乐道,直道而行的人哪!

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孔子,是春秋时期最有学问的学者之一,他的言行举止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的故事》讲了一系列关于孔子的事迹,它告诉我们,学习的魅力,带领我们一同感悟圣人传给我们的思想精神。

在孔子对他的学生的教育中,对于学习的篇章有不少。它告诉我们许多学习的方法,同进也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而这种快乐,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因为它能提高自身的修养、素质。反复的学习是为了便于熟练的掌握,不懂就问,可以提高知识水平。我们作为一个学生,就更应该要认真学习,熟练的掌握,它不仅能够充实自己,也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圣人孔子最注重的是“仁、礼”。崇高的道德思想,是从古至今君子的作为。人与人之间,礼尚往来、互相关爱、互相包容,那么,这个世界就会是个美好的乐园。

本书告诉我们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活得充实。用道德充实自己,用知识填充自己,有抱负、有追求,积极向上,既使早早的就离世了,那么他也就无憾了。

现在,美味可口的家肴,令我们情不自禁;琳琅满目的衣物,更使我们留恋忘返。然而,在生活日益富裕的现在,我们更加需要用知识来填满自己,用道德来包裹自己。孔子的故事读后感5

孔子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备受后人赞扬。今天,读了《孔子的故事》,我懂得了许多……

孔子一生都在学习,不论身处何方。有一次他被妈妈送到爷爷家,仅仅在爷爷家停留了短暂的几年时间,他就一口气读完了爷爷的所有藏书,懂得的知识甚至已经超过了爷爷。尽管如此,他还是虚心向别人请教。我们应该学习孔子这种不骄傲自满,低下头来听从别人教诲的精神。我平时总很自大,不愿意听从别人,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正是因为骄傲自大,所以犯了不少错误,但通过读这本书,我下定决心要改掉这个毛病,要像孔子一样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态度。不仅如此,孔子还有股子坚毅不拔,顽强拼搏的毅力,他不论做什么事,都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而我呢?常常看书只看一会儿就睡着了的,孔子的学习态度与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我不能再这样了,我要在学习的时候有一种钻劲,只有肯钻研才能更好的运用学习的知识,才能更优秀。

孔子还十分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礼节,不论贵贱,见了都会先行礼。尽管孔子是一个赫赫有名的教育家,但他还是俯下身来关心人民。他没有现在的某些当官的那么傲气十足,而是体恤民情,想方设法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尽管孔子做的事有许多我做不到,但是我可以从小事做起,以后也要多多帮助他人,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爱。孔子就是以这些好品质才受到了人们的敬仰,我也十分佩服孔子,佩服他的虚心,佩服他的坚毅顽强,佩服他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品质。

读了这本书,我改变了很多,我以后要多多向孔子学习,将他的好品质发扬光大!孔子的故事读后感6

四月份,我们班进行“名人故事比赛”。我读了《孔子》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孔子的成长过程。

《孔子》这本书主要讲了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孔子一生的故事。从孔子小时候到他年老的时候,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在这本书上体现得一清二楚,让人充分了解孔子,了解他的生活。

在书中,印象最深的是,孔子自小失去父亲,家里很穷,他的学问都是自学学到的。在二千五百年前那个时代的孔子就懂得了自学,真了不起啊!我也要学会自学,特别是语文预习。通过看课外书,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

孔子的学习于别人不同,别人学一两天就坚持不住回家了,而孔子跟他的老师老子学习时,不懂就问,谦虚好学。一步一个脚印,老子也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学问全部传授给孔子。

孔子谦虚好学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有一次,我碰到一道奥数题,怎么想也想不出来,然后向爸爸请教。

以后,我碰到困难,一定要虚心请教,并学习孔子好学上进的精神。孔子的故事读后感7

孔子,我相信这个名字大家都不陌生吧,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他的一生中,无时不闪现着他仁爱、好学的影子,他的一生固然坎坷,但仍阻止不了他对知识的渴望,除此之外,孔子还有一个伟大的梦想——使世界和平。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孔子在各国之间奔走,曾在许多国家做过官,但总觉得这官职不适合自己,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就一一放弃了。为了和平,他曾去过楚国等一些大国,他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已经成为华夏精神的一种内涵,已经溶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之中,我可以不夸大其词地说,孔子文化思想是我们中国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是孔子在《论语》中告诫我们后人要忠心,讲诚信,常复习所学的知识。

孔子在他那个时代得不到的和平,我们今天拥有了,可在他那个时代几乎人人都有的品格,我们今天遗失了,不过也不能说遗失了,只能说是拥有的少之又少了,倘若把这些东西找回来,那么就真的是太好了。

在《孔子的故事》这本书中,我最赏识孔子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孔子可以在那个时代不论富贵贫贱,不论年岁地位,只要你好学,他就愿意教,教任何人,使古代诗人倍出。可与之相比呢?现在的辍学儿童、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和这些儿童相比,我真是太幸福了,有父母的疼爱,有老师的教育,这是这些儿童所无法享受到的啊!

孔子在普及文化教育的事业上做了很大的贡献,我由衷地期望我们这个时代也能有更多像孔子这样的人,以实现我们的美好愿望:使幼有所爱,中有所为,老有所养,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孔子的故事读后感8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知者也。”我想:这不是对孔老夫子勤奋好学最好的诠释吗?

在孔子的一生中,一直是刻苦学习知识的,连小时候都是这样,每天央求母亲教自己新的内容,之后不断地去温习,以至于小时候就已经聪慧过人了。到了长大之后,孔夫子更是凭借着自己的勤奋与刻苦,成为了一位闻名天下的著名学者。其实,关于孔老夫子勤奋好学的例子真是数不胜数啊!无论在哪一方面,都可以看到他勤奋的影子。在官场中,勤奋工作;在施教时努力教书。

看完了《孔子的故事》后,我真觉得受益匪浅。记得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是靠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这就说明,世界上没有一生下来就是天才的人,想当天才就得靠不懈的努力和勤奋,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受人爱戴的真正的天才。以前我们总认为那些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伟人,都是有天生的才能,而忘了他们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其实,他们的成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学习的点金术,就是勤奋。

孙敬悬梁,苏秦刺骨,匡衡凿壁偷光,孙康囊萤映雪……”“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这也……”而同样,我们的祖国之所以繁荣起来,和人民群众的勤奋是分不开的。曾几何时,人们一贯的唯我独尊,使中国有了上百年的耻辱。如今,人们觉悟了,勤奋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地创新发展,才使中国一步步走向成功。归根结底,中国人民惟有勤奋,才能抹去“东亚病夫”的牌匾,成为响彻世界的东方巨龙!人们惟有勤奋,才能成为人上人。

以前,我做作业总要妈妈一催再催,现在我都能很主动地完成。是孔老夫子勤奋好学的精神感动了我。让我们像孔老夫子一样,做个终生学者,在勤奋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孔子的故事读后感9

一个人最重要得就是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每一件事。

最近,我认识了一个人——孔老夫子。他教给了我不少做人的道理,其中有一样就是宽容处事。孔老夫子在《论语》里也说了:“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之。”是啊,孔老夫子就是因为有着一颗宽大为怀的心,所以才被百姓们称为“圣人”啊。读了《孔子的故事》后,我更加坚持这个观点了。《孔子的故事》这本书主要写了孔子的出生到去世时所发生的一系列的事。读这本书时,我仿佛身临其境,孔老夫子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由于孔老夫子对弟子们的熏陶,所以孔老夫子的弟子们也有一颗宽容的心。孔老夫子有弟子三千,哪一个没有犯过错误?但孔老夫子不都原谅他们了吗?

在生活中,宽容这个字眼都是被人们抛弃在一个角落里的,所以,很难会有人会有人得到一颗宽容的心。世间许多人都因为不宽容人家而反目成仇。比如我的表姐,有一次我一不当心打碎了她的花瓶,我一连说了好几个对不起,可是她却依旧我行我素,仍旧生着我的气。这就是不宽容的表现。

宽容是人类生活中至高无尚的美德。因为宽容需要一颗崇高的心灵;为宽容需要像大海一样的胸怀。在宽容别人的同时,也让自己的胸膛更宽广了。宽容是种美德!孔子的故事读后感10

“感悟圣人的思想精髓,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这就是我们班同学的奋斗目标。今天,我读完了《孔子的故事》,真正感悟到了圣人的思想精髓,并提高了自己的品德修养。

孔子热爱学习,一生饱读诗书,他认为:只有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这样的读书才是有效的,书中的知识在生活中才能得到合理的运用,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好学。

子木就是这样的人。有一次,他和同学外出郊游,天气晴朗子木却带着雨伞,大家都很疑惑。子木便说自己昨晚见月近星毕,第二天就会大于下个不停。同学们在子木的劝说下半信半疑地带上伞,旅途中果然下起了雨。子木正是运用了《诗》中的知识:月亮靠近毕星,大于下个不停,得到了孔子的大力赞赏。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学以致用的重要性,否则那次郊游大家就要被淋成落汤鸡了。

孔老夫子坚持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常常用到书中的知识,不忘记用书中的知识来教导学生。做到学用结合,才能真正领悟书中的知识。其实学用结合和劳逸结合是一样的。劳逸结合是人生心愉快,同样学用结合能使人进步。学以致用,可以使你得到赞扬的掌声;可以使你感到知识的伟大;可以是生活过得更加充实……学以致用是多么重要,所以我们应该在生活与学习中,处处用到学以致用。

生活中,的确有人做到了学以致用,我也是其中的一个。我在课堂上新学到了什么叫积云,卷云,层云,它们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我就根据云的不同和云的变化来穿衣,带伞,并且预测天象。这真使我这个不懂天文的小丫头感到大自然的神奇。

孔子和谐的历史故事范文第3篇

摘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源之一的儒家文化因其被长期的封建统治者所奉行而深深地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和价值观念。同时,因之而形成的相应的民族心理和价值观念作为一种“历史的既定”,往往在中华民族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着不同的历史作用。而作为这种“历史作用”特定的一维,儒家哲学精神文化的阻滞性又以其“仁”的“超现实性”、“礼”的“代法律性”和“中和”的“准评判性”三个不同的维度依次展开,并分别形成了价值哲学上的理想主义、政治哲学上的等级主义和实践哲学上的折衷主义三种不同的精神文化倾向。同时它们又反过来分别在观念领域、制度领域和实践领域起着巨大的阻滞作用,并体现出儒家精神文化强烈的阻滞性特征。

关键词:儒家哲学精神文化;阻滞性;“仁”;“礼”;“中和”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4.02.026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包容性强的特点而著称于人类文明发展史,其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源之一的儒家文化又因其被长期的封建统治者所奉行而深深地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和价值观念。同时,因之而形成的相应的民族心理和价值观念作为一种“历史的既定”,往往在中华民族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着不同的历史作用。在综合国力竞争日益加剧而民族文化因素又日益凸显的今天,深入探讨作为“儒家文化之精华”的儒家哲学精神文化①的阻滞性问题,从而深刻反省自身民族的“观念羁绊”,无疑对中华民族“继续解放思想”,走向民族“文化自觉”,又好又快地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深远。

一、“仁”的“超现实性”维度:价值哲学上的理想主义

儒家文化虽历经数千年的风雨沧桑与分化流变,但其自身的精髓依然接通生命的起点,并赋予了儒家文化永恒的生命力。这个精髓便是“仁”。“仁”作为儒家文化的核心,深刻地反映着其性质与目的。

“仁”规定着儒家文化的“质”,离开了“仁”,就不能称其为儒家文化。人们通常又称儒学为“仁学”就是对其“质”的一种肯定。孔子与其学生曾子对话时也曾高度概括过自己创立的学说。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1]41

这里,曾子只把孔子“一以贯之”的“道”理解为“忠恕”,显然是停留在制度文化这样一个“术”的层次上,并未深入触及孔子所谓的“道”,孔子这里所谓的“道”,应指涉的是“仁”的精神文化层次。“忠恕”只是实现孔子“仁”的方式方法。这段对话以“子出”而后“门人问”“曾子曰”的方式,而非孔子直接答对的方式,目的是留给后人理解与想象的足够空间,真是耐人寻味。

“仁”彰显着儒家文化的初始目的,离开了“仁”,就会失去儒家文化的“魂”。生逢乱世的孔子面对“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1]197的社会现状,站在“士”的角度,试图通过儒家学说的创立、施教、影响来使社会上人人向“仁”,人人成“仁”,进而寻求对当时社会的变革,达到“救世安人”的目的与功效。孔子关于“仁”的涵义阐释及通达途径等方面的言论可以佐证其学说的要义。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1]146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36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1]136137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1]37

孔子在回答颜渊等四人有关“仁”的问题上,分别从“仁”的涵义、通达途径等不同角度展开,反应了孔子对其学说在“元哲学”层次上的深入思考。其中使“天下归仁”在不经意间一语点破了孔子“立说”的理论旨趣和现实指向。

然而,尽管孔子始终将自己创立的儒家学说面向现实问题,并力求服务现实,但由于其学说是建立在“抽象的人性论”与“客观唯心主义”之上,其学说从价值哲学上看就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从而使“仁”生成脱离实际的“超现实性”维度。

首先,我们来看儒家学说的“抽象的人性论”基础。孔子很少与人谈论人性问题,“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1]52,但从“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210这样的寥寥之语,我们则很难理解孔子对人性的看法。但从孔子提倡和信守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17中可以这样猜度,也许孔子在人性问题上遭遇到了理论瓶颈,故而采取了“回避”式的合乎“仁”的态度,也体现了孔子“严谨治学”的可贵品格。不过,我们可以从“仁者,人也”[2]41一语中推测,孔子没有试图把“人性”从“人”中剥离出来,而是使用“人”这个大概念并以“仁”来进行对等解释之。由是观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模糊不清的“抽象的人性论”泥潭之中,这个理论问题直至后世的儒学也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解决,可以说是儒家学说先天的“痼疾”所致。

其次,我们来看儒家学说的“客观唯心主义”基础。孔子与对待人性问题一样,也很少论及天道问题,但他却清晰地意识到“天”的存在。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1]205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1]178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1]179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1]124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1]100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1

孔子尽管在上述不同的场合以“天”、“命”和“天命”等概念来描述他心中的那个不可触及、不可违拗的“客观”,但他却没有大胆地走向这个“客观”,解剖这个“客观”,而是像对待“鬼神”一样,“敬鬼神而远之”[1]69,并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1]125来打压这类的学术探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可以说孔子儒家哲学的本体论实质上是一种“人本论”。这种“人本论”同时具有“客观”(天命不可违)与“唯心”(为仁由己)两大基因,它们共同定下了儒家学说最初的理论基调。

由于儒家学说从一开始就携带着“抽象的人性论”与“客观唯心主义”这样两大“先天痼疾”(理论的不彻底性),注定了儒家学说必定步入“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超现实性”境地,也注定了实现“仁”的理想的理想主义理论色彩。正如孔子所言“道之不行,已知之矣”[1]227,并哀叹“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1]102。可见,其学说在当时并未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与接纳。但是,后世的历代统治者出于自身的政治需要,却不惜牺牲中华文明的健康发展而蓄意放大儒家学说这些“先天痼疾”,而使“宿命论”和“唯心论”作为儒家学说两大经线发展下去,进而使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和价值观念杂芜丛生。抗战时期“速灭论”(“宿命论”)与“速胜论”(“唯心论”)的出现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而在“仁”的实践上的各种“假仁假义”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更是不胜枚举。而这种“丛生的杂芜”作为一种阻滞性力量随着历史的不断沉淀而变得日益强大,强大到后人为开拓新的历史道路不得不用大量的鲜血与生命来清洗,以此重获思想的解放。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仁”具有的“超现实性”维度而导致中华民族在价值哲学上陷入了理想主义的泥沼。解决此,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来重新认识“仁”、“人性”与“天命”,树立起科学的价值哲学思想,让儒家哲学“上通天,下达地”,从而实现儒家学说“仁”的价值再造。

二、“礼”的 “代法律性”维度:政治哲学上的等级主义

孔子在创立儒家学说过程中不仅提出了代表最高追求的“仁”的范畴,而且提出了具有规范性的“礼”的范畴,达成孔子“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11的治国思想。这里的“德”与“礼”均可理解为实现“仁”的手段,“德”是实现“仁”的自我约束手段,“礼”则是实现“仁”的外部约束手段。孔子对“礼”有诸多的谈论,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礼”。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1]26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136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1]182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11]71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1]245

子曰:“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2]38

孔子在这些言论中给我们描绘了“礼”的丰富内涵:“礼”不仅可以对应现代的“法律典籍”(如“夏礼”、“殷礼”等文献),而且可以对应现代的“祭祀习俗”(如郊社之礼)、“社交礼仪”(如非礼勿言)、“制度规范”(如约之以礼)等。但是,这些内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具有外部的约束力。“礼”这个范畴就是对所有具有这种外部约束力的事物的总称,而非现代意义上的“礼”。孔子之所以提出这样一个“礼”的范畴,是因为他在当时就已经清醒地意识到仅靠“德”治来达到“仁”的目的尚有欠缺,对于那些“冥顽不化”的人而言,“德”是苍白无力的,这时正是“礼”发挥其效用的地带。“以礼治国”的思想作为“以德治国”思想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孔子儒家学说,构成了其学说“仁”“德”“礼”三者合一的明显特色。同时,“礼,主要是等级制度。”“礼是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仪式,特别是处理君臣关系以及君臣与民的关系。这些关系主要也是政治关系,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3]53

首先,“礼”构建了儒家学说严格的等级思想,为其政治哲学的等级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孔子不仅在思想上倡导“克己复礼”“吾从周”[1]28,在言论上提倡“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而且身体力行,并体现出随“位”的不同而不同。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1]112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1]112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1]112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1]113

由上观之,孔子在不同场合对待不同的人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态度和举动来对待。对“君”是“言似不足者”,“屏气似不息者”,“踧踖如也”,显得恭敬不安的样子;对“上大夫”是“訚訚如也”,显得委婉和乐的样子;对“下大夫”是“侃侃如也”,则显得刚毅正直的样子。孔子曾坦言:“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1]211,其真正目标是恢复东周时期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42的等级秩序。这一等级思想不仅符合统治者维护政权与既得利益的根本需要,也迎合了统治者“江山永固”的心理需要。

其次,“礼”替代了法律规范,并泛化了其法律性。孔子的儒家学说诞生于“礼崩乐坏,社会陷于混乱,各诸侯纷争,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人民陷入苦难的深渊”[3]53的乱世,基于当时社会与政治的现实需要,孔子为了寻求天下太平,与“德”的治“本”作用不同,他提倡的“礼”主要是为了治理当时混乱局面的“标”而设计的。在一定意义上,这个“礼”起着现代法律的作用。如上文提到的“夏礼”、“殷礼”与“周礼”,其本质就是这些王朝的法律制度。当然,当时的法律制度肯定与西方近现代意义上的法律制度大有出入。这种“出入”从一开始就与儒家学说有着密切的关系。与西方追求的以制度约束君王甚至取代君王的政治追求不同,孔子的儒家学说则强调君王的主体自觉,强调臣民的主体自省,强调“唯天为大,唯尧则之”[1]96。因此,在儒家政治哲学思想中,更注重的是“内圣外王”的英主的开明之治,而非把“礼”的法治化建设放在首位。由于根本的政治设计理念不同,孔子走向了与西方完全不同的另外一条治国之路,即“德主礼辅”的政治思想。同时,由于着力点不同,孔子把“德”的疆域大大侵入到“礼”的领土,而把“礼”的作用力也融入到“德”的范围之内,使二者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有时难以分辨,最终导致“德”和“礼”的双重泛化,即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

孔子儒家学说中的“礼”在维护封建统治等级秩序的同时,也生成了自身“代法律性”的维度。而孔子创制的“礼”天生是带有强烈“身份”偏见的。譬如: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焉用稼?”[1]151

这里樊迟只是向孔子讨教了一下“稼”“圃”之事,就招来孔子“小人”之斥骂,可见,孔子是不屑于论及农事的,只醉心于其士大夫“治国安民”的理想之中,并不想“屈尊”深入到社会下层的生活实践之中去,而且对处于他“下位”的学生樊迟来说显然是“无礼”的。同时,由于孔子儒家学说不仅以“礼”替代了法律规范,而且泛化了“礼”的适用范围,导致后世“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封建等级制度”、“封建家长制”等思想与制度的滋生与蔓延,这些思想与制度又反过来在漫长的封建统治过程中大大奴化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与性格,大大窒息了中华民族自身的创造力,大大阻滞了中华文明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唯一值得称道的是它把中华民族所长期经营的农耕文明尤其是其封建专制体制发展到了几近极致的地步。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我们有必要从根本上铲除儒家“礼”的腐朽成分,割除封建等级思想,严防它们以新的形式出现,同时,科学划分道德与法律的界限,防止“以道德之名行法律之实”或“以法律之名行道德之实”的现象发生。

三、“中和”的“准评判性”维度:实践哲学上的折衷主义

孔子在其理论体系建构的过程中,将“仁”设定为目标,将“德”与“礼”设定为道路,而将“中和”设定为准绳。“中和”,又称“中庸”。《中庸》篇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2]1如果达到了“中和”的境地,天地就自然会正常运行,万物就自然会生长发育,国家也就自然会太平无事了。“中和”作为儒家学说中处理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关系的最高准则,强调“过犹不及”[1]127皆不合“中庸之道”。它要求人们立定“中”道,在好、坏两个极端之间进行折中,做到不偏不倚,既不过分也不要不及。并要求人们安于自己的社会地位,不做越位非分之事。身居上位不骄傲,身居下位不背叛。只是端正自己,不去责求别人。不怨天,不尤人。[4]孔子同时反复强调了坚持“中和”之道在当时的稀缺性。譬如,“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1]72以及类似语“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2]7等。他又把“中庸”分为“君子中庸”与“小人中庸”两类,分别指出其不同。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2]5最后,孔子将“中庸”和“礼”结合起来探讨,并通过有子之口表述出来。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7其最终的理论旨趣在于为人们论证“中和”的社会价值以及“中和”作为人们处理人际交往问题的最佳尺度的地位。而“中和”的这种价值尺度的功能正折射出其“准评判性”维度,体现出孔子儒家学说在实践哲学上的折衷主义。

对此,一代伟人毛泽东在肯定“中庸”思想“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5]146,强调其“肯定质的安定性,为此质的安定性而作两条战线斗争,反对过与不及”[5]141积极意义的同时,也指出了孔子“中庸”思想“没有这种发展的思想,乃是排斥异端树立己说的意思为多,然而是从量上去找出与确定质而反对‘左’右倾则是无疑的。”[5]146“本来有折衷主义的成分,它是反对废止剥削又反对过分剥削的折衷主义……不是‘被人曲解’,他本来是这样的。”[6]364“是反辩证[法] 的。他知道量变质,但畏惧其变,用两条路线斗争方法来维持旧质不使变化,这是维持封建制度的方法论。”[6]380等消极因素。

而“中和”的“准评判性”维度及其内含的折衷主义因素在孔子身后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政治实践中非但没有加以科学合理地运用,而是遭遇了进一步的曲解与滥用,使之消极作用扩大化。

首先,“中和”的僵化。孔子创立“中和”的范畴,是追求的不加“任何外力”影响的“自然政治”的理想状态,是追求的“其身正,不令而行”[1]152的德治之道,而“中和”就是对这种理想状态的定性描述。从这一点上,可以发现孔子是有意无意地承认事物运动变化的“相对静止性”及其“平衡点”的客观存在。同时,当时的孔子由于身处诸侯混战的乱世,对治理国家的追求并不高,只是一味强调“文武之道”[1]238,回归周朝的社会秩序。因此,孔子不是以一个试图“富国强兵”的改革家的思想来创立儒家学说的,而是以比较静止的眼光来为人们设计一个低水平的原始和平的社会图景,这一点从他极端崇拜“尧舜之治”而可窥其一斑。总体来说,孔子看待事物的眼光是“向后”的,他没有用“发展”的动态眼光“向前”看,没有清醒地认识到“事物运动的绝对性”与“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这与孔子儒家早期哲学的发展水平不无关系。但是,由于随着后世对儒家学说的不断神圣化,孔子最初的这些“瑕疵”也被不加分析地“教条化”,从而使“中和”思想不断走向“僵化”。这种“僵化”又进一步演绎成“终极真理”不可增添或损减。孔子儒家学说具有了“超越一切时代和地域的全称判断命题的性质”[7]。其“中和”的“准评判性”也位列其中。这就客观上造成了“中和”思想与标准遏制改革创新思想,反对进步求变实践,陷入固步自封、消极保守的精神文化之中,进而在事实上导致中华民族处于长期缓慢发展的封建专制社会。孔子儒家学说“中和”的“准评判性”维度及其在实践上的“僵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之大,可谓难以估量。

其次,“中和”的俗化。孔子儒家学说“中和”的“准评判性”维度除被后世“僵化”之外,“俗化”是其在后世发展过程中的又一个趋向。“僵化”是对孔子儒家学说“教条化”的必然结果,而“俗化”则是对孔子儒家学说“经验化”或“实用化”的必然结果。“中和”的“俗化”所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可小视的。毛泽东在其《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中所具体列举的十一种人里面,第一种“因为是熟人、同乡、同学、知心朋友、亲爱者、老同事、老部下,明知不对,也不同他们作原则上的争论,任其下去,求得和平和亲热。或者轻描淡写地说一顿,不作彻底解决,保持一团和气。结果是有害于团体,也有害于个人。”[8]359第三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8]359第六种“听了不正确的议论也不争辩,甚至听了反革命分子的话也不报告,泰然处之,行若无事。”[8]360第七种“见群众不宣传,不鼓动,不演说,不调查,不询问,不关心其痛痒,漠然置之,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把一个共产党员混同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8]360第八种“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愤恨,不劝告,不制止,不解释,听之任之。”[8]360第九种“办事不认真,无一定计划,无一定方向,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8]360以上加起来共六种人,占了一多半。而在这六种人中体现出一个大致共同的特点:他们都大体上奉行“中庸之道”,讲究安于现状,排斥打破局面,主张消极待人处事。“保持一团和气”、“明哲保身”、“泰然处之”、“漠然置之”、“听之任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生动形象地揭露了这些人的“中和”实践哲学。要知道这些问题是出现在经过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大革命”洗礼后的无产阶级先锋队之中,更难以想见那些没有经过“革命启蒙和熏陶”的一般民众中的“中和”思想了。可见孔子儒家“中和”思想的俗化危害之烈之深。

“中和”的僵化与俗化从两个方向放大了其固有的折衷主义缺陷,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中和”作为“准评判性”尺度的真理性意义。欲解决此“痼疾”,必须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彻底改造孔子儒家“中和”思想,使其在重构的基础上再放光辉。

综上所论,儒家哲学精神文化的阻滞性以“仁”的“超现实性”、“礼”的“代法律性”和“中和”的“准评判性”三个不同的维度展开,并分别形成了价值哲学上的理想主义、政治哲学上的等级主义和实践哲学上的折衷主义三种不同的精神文化倾向。它们又反过来分别在观念领域、制度领域和实践领域起着巨大的阻滞作用,并体现出儒家精神文化强烈的阻滞性特征。韦伯作为一个“局外人”也清醒地意识到:“中国现代性的内在阻滞力主要来自以儒教为代表的文化传统主义。”[9]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强调,要划清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那么,深刻认识作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思想的儒家精神文化的阻滞性,并努力避免或消除其阻滞性在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所造成的严重阻滞力,必将是中国社会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与现实课题。

注释:

①精神文化是为了满足超越自己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而产生的新的对创造性和自由的需要,由人类实践创造出来的,以意识、观念、心理、理论等有形或无形的形态而表现着的,以张扬和追求自由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客观存在。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哲学精神文化就是以哲学意识、哲学观念、哲学心理和哲学理论等形态表现着的一种客观存在。

[参考文献]

[1]杨伯峻,杨逢彬.论语译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9.

[2]杨洪,王刚.中庸[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

[3]周桂钿.政治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中心[J].哲学研究,2000(11):5355.

[4]刘俊田,林松.四书全译[M].禹克坤,译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21.

[5]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6]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7]萧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中国近代士大夫与西方挑战[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74.

[8]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衣俊卿.论中国现代化的文化阻滞力[J].学术月刊,2006(1):816.

(责任编辑文格)

Key words:the spiritual culture of Confucian philosophy;retardancy;benevolence;manners;harmony

孔子和谐的历史故事范文第4篇

1 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历史教学中, 教师是传授者, 学生是接受者;教师是主动者, 学生是受动者。甚至常常出现课堂气氛死气沉沉, 教师在上面讲, 学生在下面记, 课本和笔记就是考试过关法宝的现象。这中“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已经不再适用于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 新的师生关系应运而生。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以下简称《课标》) 中建议“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 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 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 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以上就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1 关爱性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 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 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爱, 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通常, 学生会在心理上与教师保持一定距离, 所以, 教师只有发自内心地去关爱学生、感化学生, 主动与学生沟通, 才能与学生之间产生思想共鸣, 才能逐步被接受、被爱、被信任。

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会更加积极地学习, 甚至从教师的举止言行中学会关爱他人、关爱集体, 更加积极地生活;同时, 教师也会被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带动起来, 加倍努力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1.2 民主性

构建和谐教学环境, 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教学中的角色, 成为教学的主导;要求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环境下, 教师要站在教育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的角度, 本着尊重学生的原则, 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思考, 创造更多的教学活动机会, 营建足够的学习空间, 给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 同时, 教师也要兼顾学生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教师要积极营造气氛,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踊跃发言, 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融于教学过程中去, 使学生意识到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的重要性。

1.3 开放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并不局限于课堂上、教室里, 由于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外延, 拓展了教学内容、形成了多样的教学方式及教学途径, 最终使师生关系也具有了一定的开放性。

“教学相长”, 教师的意义也不完全为教, 学生的性质也不全然为学。只有在开放性的前提下, 才能造就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之, 构筑和谐的师生关系, 是教师与学生双方面的需求, 也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为教师完成历史课程的教学任务、达成历史教育功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 也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平台。

2 优秀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 初中历史课程要改变以往“教教材”、“死读书, 读死书”的现象, 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多种教学资源, 引导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 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 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 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 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 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下面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和课程要求, 分析有效运用教学资源的几个方法。

2.1 常规教学手段的运用

2.1.1 设疑提问, 引出主题

教师可以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一些问题, 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快速进入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找到一个切入点, 将学生引入相关情景之中, 使学生经过“好奇-探求-深思-解决问题”的过程, 以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2.1.2 实物器具的运用

实物器具, 是指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关内容的教学物品。例如, 有一定教学价值的古钱币、古器皿、文物及其赝品、挂图等。这些物品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准确、清晰的表象。教师利用实物器具创设情境, 加以生动地讲解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和了解。

2.1.3 历史情景剧的表演

教师可以指定几名学生或让学生分组自由组合, 表演历史情景剧。通过表演前对历史人物和特定环境的分析、揣摩, 以及表演过程中对不同角色的情感体验, 学生不仅深刻理解相应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也在查找和分析资料中提高了能力。

2.2 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

信息技术具有常规教学手段望尘莫及的优势, 找准整合点运用恰当的信息技术手段, 可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2.1 情景再现, 重塑历史

历史课所讲授的内容具有过去性, 不可能再现, 所以如何接近客观实际、求得历史真实就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困难。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实物、历史情景等, 可以再现历史、引人入胜, 加深学生印象,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2.2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事件、人物和现象都是具体的、鲜活的、个性的, 没有任何相同的两个个体。正是历史的这种具体性, 造就了历史课中所出现的任何事物、人物和现象的固有特点, 通过影视资料、音频资料和动画资料的渲染和刺激, 可以凸显讲授内容的特征, 冲击学生的各种感官, 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

2.2.3 动态展示, 串联线索

历史是一个发展过程, 任何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出现、发展、演变和消失都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以时间为轴线, 显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在历史学习过程中, 把握过程发展的基本线索、内在联系和阶段特征, 才能更好地认识历史。

2.2.4 积极互动, 游戏巩固

历史学科的内容繁复, 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生活、科技、文学、艺术等, 而这些内容彼此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历史学科的综合性加大了知识巩固和复习的困难, 而信息技术的介入, 却使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习者和学习对象之间, 产生了积极地互动, 并以游戏的方式、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 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正所谓“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不管运用什么手段、何种资料, 教师只要针对历史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设计课, 就能产生最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 构建初中历史和谐教学环境需要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三方面协调运作。教师要善于学习教学理论、研究教学实践, 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勇于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合理运用教学资源, 与学生在关爱、民主、开放的氛围下共同营建和谐的教学环境。

摘要:和谐的教学环境是新课程理念下完成初中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保障。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教学环境的基础, 优秀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是构建和谐教学环境的必要手段。本文试从师生关系和教学资源两个方面探索构建初中历史和谐教学环境的有效途径。

孔子和谐的历史故事范文第5篇

1 创设融洽的情感气氛, 营造和谐历史与社会课堂氛围

教学活动就是在知识与情感的两条对流线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中进行并完成的。创造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 不仅能够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 而且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快乐的情境体验, 体会到“享受”的味道。微笑创造了情感交流的前提知识的交流就变得非常轻松, 正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也。

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分享是创设融洽课堂气氛的最直接体现。学生在交流中分享教师的情感, 教师则在交流中感受学生的心跳, 沟通学生的体验。对学生而言, 交流意味着主体的凸现, 个性的张扬, 创造力的展现。对教师而言, 交流意味着上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而是一种分享和理解。在每一次上课前, 教师都应保持最佳精神面貌进入课堂;对于学生的任何回答, 我们都应细心、小心处理, 正确的回答应予以积极肯定, 不完整地甚至错误的答案, 如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正确结论也应积极肯定, 如果学生一时答不出来, 也应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 而不是急风暴雨似的要学生立刻做出回答。遇到每一次争论时, 教师首先做到的是认真的聆听;当然遇到不会的知识或者自己犯错误时, 则应坦白承认。在历史课堂上, 学生可以坐着回答问题, 也可以随时提出疑问和反驳;有时师生甚至会围绕一个观点进行激烈的争论, 可大家脸上依然面带微笑。如果能够让所有学生自觉主动地喜欢上我们的课, 和谐的教学氛围也就自然产生了。

2 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 在民主平等中构建和谐课堂

愉悦、宽松的和谐课堂, 是教师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教学实践证明, 分组合作学习, 既是构建和谐课堂、改进教学组织的基本步骤, 更有助于形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针对不同的学习主题, 按照兴趣相聚、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互补、人数相对均等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 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得彼此支持, 创设学生之间互学互补互促的学习氛围, 而且还能让学生分享知识, 分享快乐。

分组合作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改变。通过小组合作竞争, 每个小组为了集体的荣誉,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 小组的每个同学都会努力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尤其是原先学习兴趣不浓、对学习无所谓的同学也不得不跟着学习, 当他们有了一点进步时, 同学的鼓励、老师的表扬, 就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培养他们学习兴趣。

3 开展自主探究学习, 在教学互动中构建和谐课堂

自主探究学习是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的核心, 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具体表现。自主探究学习主要是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 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去讨论、去探究。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对知识的进行理解, 让学生进行充分互动, 使学生的学习天性和主体性就得到充分的体现, 使课堂成为学生群体自学和团结协作的一个舞台。例如, 在《丝绸之路的开辟》这一课上, 一是通过学生的课堂3分钟的自主学习, 在教材中找出本节课要完成的知识目标, 即丝绸之路是怎样走的为什么叫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所起到的作用;二是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 对自己小组的专题内容进行探究, 主要是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 或激励学生用自己的脑子去发现问题。

如地理组的同学主要从丝绸之路的自然环境来探究: (1) 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到达的最远点; (2) 昔日商人若从长安出发到大秦, 经过了哪些地形、地貌? (3) 丝绸之路径过的地方跨越了哪两个大洲, 穿越了哪些国家? (4) 中国境内经过哪些重要的城址?这四个问题的设置探究的目的是既掌握本课地理部分的知识点, 还回顾七年级所学的知识, 同时提高了学生读图、画图的能力历史组的同学探究的是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 选取了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古城 (1) 帝王之都——西安古都; (2) 消逝的繁荣——楼兰古城; (3) 佛教艺术的宝库——敦煌艺术; (4) 西方文化之根——罗马古城;商贸组的同学探究的是张骞所走的这条路为什么称为丝绸之路, 再现丝绸之路上的商品贸易以及交通工具;人文组的同学探究的是张骞出使西域, 唐高僧玄奘到天竺取经的过程, 以及古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状况;时政组的同学探究的是今天的丝绸之路上, 中东地区出现的冲突与战争、贫穷与落后所带来的思考, 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状况与邻国的和平外交关系等。

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方法有了改进。原先, 人们一向有个错误的看法, 人文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就是死记硬背就行, 其结果是学生学的累, 记不住, 教师教的辛苦, 效果又不好。在《丝绸之路的开辟》这一课的教学活动中, 我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 来组织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 解放学生的嘴, 创造机会让学生说、讲;解放学生的手, 搭建平台让学生写、做;解放学生的脑, 创设情境, 让学生思、疑。结果五个小组的同学均从不同方面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不仅学生乐学, 掌握了知识, 更增长了能力;而且老师乐教, 课堂上不再是声嘶力竭, 而是师生互动, 适时点拨, 少讲精讲, 整个课堂内洋溢着一种和谐的气氛, 形成愉快的教学心境。这种良好师生的情绪互相传递、互相感染、互相作用, 不仅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 也有利于教师自己教学能力的提高。

总之, 和谐课堂是新课改下全体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一个和谐生动的课堂, 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一种享受, 使学生在平等、愉快、民主、积极的气氛中,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主动发展。我们只有做好教育教学领域的和谐工作, 才能形成真正的和谐教育。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与推进, 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的共识。本文根据具体教学实践体会, 从创设融洽的情感气氛、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开展自主探究学习等方面探讨了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和谐教学理念的应用, 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和谐教学,历史与社会课堂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光寿.论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的科学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6, 24 (2) :121~124.

[2] 钟启泉, 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 乐敏芬.“小组合作学习”在新课程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探索, 2006 (7) :20~21.

孔子和谐的历史故事范文第6篇

相传很久以前,熊岳城郊是一片海滩。海边有一户贫苦人家,只有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母亲十分疼爱儿子,一心盼望儿子勤奋读书,将来学业有成。为了供儿子读书,她白天下地耕种,晚上纺纱织布,辛苦劳作。儿子也很听母亲的话,决心苦学成才。母子苦熬了十几年。这年,朝廷举行大考,选拔人才,儿子决定进京赶考。临行前,母亲对儿子说:“孩子,你安心去考吧,考上考不上,都要早早回来,别让娘担心啊!”儿子说:“娘,放心吧,我一定好好地考,一考完就回来,您就等着我的喜讯吧。”

儿子乘海船赴京赶考去了。母亲昼耕夜织,等待儿子归来。但是,一直没有儿子的音讯。母亲着急了,就天天到海边眺望。一年,两年,三年... ...南飞的大雁秋天去了,春天又回了。母亲的头发都花白了,却不见儿子的身影。七年,八年,九年... ...夏天的烈日火辣辣,冬天的寒风呼呼吹,母亲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可她每天望见的仍然是烟波浩淼的大海,来去匆匆的船帆。可怜的母亲,一次又一次地对着大海呼唤:“孩子呀,回来吧!娘想你,想你呀......”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年迈的母亲倒下了,化成了一尊石像,也没有盼到儿子归来。原来,他的儿子早在赴京赶考的途中,不幸翻船落海身亡了。上天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在母亲伫立盼儿的地方,兀地矗立起一座高山;大地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让母亲洒下的泪珠,化作了一股股地下温泉,滋润出无数红艳艳的苹果;乡亲们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把那拔地而起的独秀峰叫做“望儿山”,在山顶建了慈母塔,在山下修了慈母馆,好让子孙后代缅怀母亲的平凡而伟大的恩情。

上一篇:考研普通地质学真题范文下一篇: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