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教学反思范文

2023-12-28

孔子拜师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我们就要穿越时空隧道,去打开这扇大门,去认识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孔子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孔子拜师》。

1、教师板书“拜师”,学生读。强调“拜”的书写,学生书空。 (孔子拜师,我们要注意哪个字的书写啊,哦,拜,怎么写?左边是什么啊,右边几横,四横,同学们千万不能写错了,好,都把小手拿出来,我们一起来写一遍。))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孔子拜师,拜师是什么意思呢?好,你来说一下,恩,说的很好,还有没人补充一下,拜师呢,就是认师傅,认老师,就是把你觉得学问深的人让他做你的老师,把他的知识传授给你。)

4、同学们对孔子和老子应该都有些了解了,那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孔子介绍可以结合课文69页的资料袋,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他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据说他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人名气很大。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记录下来,编成《论语》,这本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学们对他们的了解还真不少啊。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受孔子的品行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的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课文读完后,同学们思考下孔子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3、孔子拜谁为师?(指名反馈,板书:孔子、老子)

刚刚同学们都了解了拜师的意思了,那孔子拜师,是要拜谁为师呢。哦,老子。

1、自由读。要求:A、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B、读后交流,孔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 学生交流汇报。

A、读生词。 (大部分同学都应该已经读完了,下面呢,老师要检查同学们的读书情况,看大屏幕,屏幕上的词语谁会读,好,你来,读的真好听,下面我再来请一位同学读一下,刚才两位同学读的非常好,声音也很响亮,证明他们认真读课文了,好,跟老师读一遍。)

纳闷

迎候

等候

请教

风尘仆仆 远近闻名

保留

传授

敬重

相距

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B、孔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谦虚好学)(那读了课文,孔子又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好,你来说说?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

三、走进学生眼中的孔子

1、让我们再一次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看看你是从哪里感受到孔子的这些优秀品质的。读到感动时,读到有体会时,读到有疑问时,可以读读画画,还可以和同桌交流交流。

2、交流。

同学们咱们来交流一下。哪句话最能反映孔子拜师的艰辛。(孔子是怎么拜师的,在课文当中就有一句话写出了孔子拜师过程中的艰辛?有同学找到了吗?) 句子比较:

(1)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从这句话我们怎么看出孔子拜师很艰辛呢,哦,这里面有几个词语,哪几个词语写出了孔子一路走来十分艰辛啊,你说说,上千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从这些词我们怎么能看出呢,他们是什么意思,上千里,出示地图,举例说 (2)曲阜和洛阳相距很远,孔子走了几个月后,到了洛阳。 A、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哪句好?

随机引导理解词语:风餐露宿——在什么地方吃饭?在什么地方住宿。看到他停下来了没有? 日夜兼程——白天、夜晚都在走路。 白天走就算了,夜晚也赶路,他急着去干吗?拜师。可见,他求知若渴。

B、同学们,你们知道曲阜和洛阳有多远?(出示地图)相距上千里。 想问一下体育课,跑 400米的同学,感觉怎样? 换算,100里,相当于5万米。“相距上千里” 说明什么?(路途遥远)

C、途中他可能遇到怎样的困难?引导学生想象。(我们来想象一下,曲阜离洛阳这么遥远,那孔子在路上会遇到哪些困难了,同学们张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好,我们看屏幕,) “烈日当空,孔子冒着酷暑继续赶路。” ( ),孔子( )

D、小结:是啊,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就这样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地走几个月。来,读出一路艰辛:

不管风雨,孔子风雨无阻地在赶路,读:“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不论寒暑,孔子一如既往地在赶路,读:“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不分昼夜,孔子迫不及待地在赶路,读:“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3、同学们,想象一下,他从头到脚会怎样?(衣服被荆棘刺破、黑眼圈非常厉害、汗流浃背、衣服全湿了。)课文用了个什么词来形容?(风尘仆仆)

四、感受老子眼中的孔子

1、孔子风尘仆仆地赶到洛阳,和老子见面了,他们之间是如何对话的?请用横线画出孔子的话,用波浪线画出老子的话。

2、同桌练读,一个读孔子,一个读老子。

3、师生表演读。

4、听了老子和孔子的对话。你想怎么采访他们呀?(预设一:老子您愿意收孔子为学生吗?愿意。预设二:孔子你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为什么还要拜老子为师呢?因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5、写话练习:

A、请你们在课文中选几个你最喜欢的词语送给孔子,就写在孔子的画像上,指名说。

B、把你写得词语串成一段话,描述你眼中的孔子。

6、教师小结:正是因为孔子的学无止境,所以不远千里去求学。正是因为孔子的学无止境,所以成为了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大思想家。

五、感受世人眼里的孔子

1、这里有一组现代人祭拜孔子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哦,原来孔子的影响很大,孔子是个受人尊敬的人)

2、出示《论语》中有关句子,感知孔子在世人眼中的形象。 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板书设计:

孔子拜师 (老子)

上一篇:空中交通管制专业范文下一篇:开展人事人才工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