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半年总结范文

2024-04-01

医院感染管理半年总结范文第1篇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负责本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根据科室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院内感染流行时,或有烈性传染病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或预防保健科),并协助调查原因,积极处理病人。

3、监督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合理使用抗菌素。

4、组织本科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5、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

6、做好对卫生员、配餐员、陪住、探视者的卫生学管理。

7、落实执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检查、 用后的处置。

医院感染管理半年总结范文第2篇

张淑卿

王 彬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河南洛阳 471OO2)

笔者从事消毒管理和医院感染控制T作十多年,对医院感染T作有较深体会。就近几年所见所闻,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笔者认为,要搞好医院感染控制,领导重视是根本,充足的经费投入是保证,合理的人员配置是基础,健全法律法规是前提,严格消毒隔离制度是关键,提高医院全员防控意识是巨大的推动力。这些环节缺一不可,就像最短的木板决定了木桶的容量一样,最薄弱的环节往往限制了医院感染的防控水平。

1.领导重视是根本

由于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从表面上看,只有投入没有收益,加之各级医院领导工作繁忙,事务繁多,经济创收压力大。因此,多数领导把主要精力放到提高医疗技术、提高经济效益上,无暇顾及医院感染控制,二级以下医院尤其如此。有的医院口头上重视,实际上忽视;制定规划时雷声大,实际工作中雨点小;布置工作和总结汇报时叫得响,上级检查时抓得紧,日常T作中放得松。一般都设有相关机构,人员也都有编制,规章制度一应俱全,但大多监管乏力,奖罚不明,致使T作效率低,防范力度小。虽然各级医院领导对医院感染控制付 了不少心血,但仍有纰漏,如西交大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就为我们又一次敲响了警钟。医院管理者应认识到,医院感染控制T作是小投入避免大付 ,小投资堵塞大漏洞,正如铲除蚁穴免溃长堤。医院感染防控,近期投资长远获益,是利国利民利院利患者的事业。说领导重视是搞好防控的根本,是因为领导重视,才能产生强大的执行力,经费、机构、人员配置才有保证,全员意识才能逐渐提高。各级医院领导要真正转变观念,改变“不出大事、不惹官司即可”的被动思想。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要真正履行职责,加大考核力度,赏罚分明,尽职尽责;有关机构部门照章办事;专兼职工作人员遵规工作,环环相扣,层层把关,才能有效提高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质量。

2 .充足的经费投入是保证

随着医院感染防控的规范化,随着院内感染防控技术的进步,检测手段不断更新,医院感染控制所需的设施不断增多,明显提高了防控水平。如今,各级医院都在花巨资引进检查、治疗设备,但在医院感染防控方面的设备投资却明显滞后,且投资额相对较小。有的医院存在实用主义倾向,上级要求的投入一些,面上的投入一些,检查过后,后续投资跟不上。其原因在于检查、治疗设备投资能收回成本,能创效益,而医院感染防控设施表面看是有投入无回报。殊不知,医院感染少投入1元钱造成的损失或许需要1O元来弥补。有统计表明,在预防上每投资1元钱,可以节省以后治疗费用8元钱,“放大效应”在预防T作中最显著。只有合理投入,搭建T作的现代化平台,加上高标准严要求,才能避免差错,杜绝事故,支撑起医院感染防控的大厦。当然,医院感染控制T作者需要勤奋丁作,但巧妇难做无米之炊。要有先进的监测统计分析设备,才能提高监测水平,提高分析研究速度,及早发现医院感染隐患,将感染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所以,经费投入上不仅要下“及时雨”,更要下“透雨”,彻底解除设备投入上的旱情,多出成果,早出成果,取得医院感染控制大丰收。在医院建筑设计、重点科室建设时,要舍得投资使其符合医院感染控制和卫生学要求,减少感染隐患。 3 .合理的人员配置是基础

经过20多年的努力,目前,医院感染控制的观念已深人人心,各级医院都成立了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设置了相应的部门,配备有专兼职人员。但机构、人员开展工作仍不规范,甚至有的部门只是把丁作制度贴在墙上,印在文件上,上级检查时应付一阵子,平时却不能认真履行职责。在人员配备上,医院感染控制人员中,护理医技等二三线人员偏多,医务人员较少,学历层次较低,严重制约着防控水平的提高。因此,在领导重视和经费保证的前提下,一定要健全组织机构,组建合理、合格的医、护、技各种人才俱备的院感防控队伍。医院感染委员会及相关机构部门、专兼职人员应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才能提高监测预防水平,提升科研能力,更好地查找隐患、堵塞漏洞,使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4 .健全法律法规是前提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是关键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有关医院感染的各项规章制度已比较健全,但落实不到位一直是制约防控二r作发展的瓶颈。国外有关事故学的研究证实,每一起事故的背后都有7个事故隐患存在,医院感染的发生也符合这一规律。比如:深圳妇儿医院事件,由于戊二醛灭菌剂配置方法错误导致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原因是厂家产品说明书未标明浓度,致使制剂师错误配置,手术器械灭菌方法错误(应首选高压灭菌),更换消毒剂未更换容器或者未对容器进行灭菌,未按规定每月对使用中的灭菌剂进行灭菌效果监测,未及时发现感染暴发趋势,当出现切口感染暴发后不及时上报,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等,最终导致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由此可见每一起感染暴发事件都有一个关键环节出错,而其它环节均有把关不严的通病。生命和健康的代价警示我们: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贯彻不能搞“雨过地皮湿”,说说算一遍,不能挂在墙上,记在本上,而要刻在心上,落实在工作中。技术规范决不能只是领导念念,员丁听听,而要落实到行动上。每一个节点都执行到位了,防控措施才能织就一张大网,不漏过一个隐患和差错。

5 .提高全员防控意识是推动力

部分医院存在重医疗技术轻医院感染的倾向,多数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像“雾里看花”,知道是美好的事物,但模糊朦胧,看不清真面目。误认为,医院感染防控是专业人员的事,与己无关,对医院感染防控缺乏理解配合,这种防控意识的欠缺,严重阻碍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发展。殊不知,每一个环节都存在医院感染隐患,医疗护理工作的每一个节点都需要防控医院感染,每一个人都有防控责任。齐心协力,共同防范,等于为医院感染防控加上了多保险,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因此,医院要想方设法提高全员防控意识,利用板报、简报、讲座、会议等方法加强培训,搞好医院感染继续教育,使医护人员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到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性,如此才能推动医院感染防控的快速发展。

6 .结语

医院感染管理半年总结范文第3篇

尊敬的院领导、科主任、护士长,下午好:

本人 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 现任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感染性疾病科顺利完成了实现制定的各项医疗目标:

1.带领全科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年活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力开展治理卫生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认真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未出现顶风违纪现象,没有出现任何医疗差错、事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赖,多次被患者表扬;

2.认真学习新的医学理论知识,临床新进展,提高医疗水平;全年门诊病人连续多年超万人次,且逐年稳定增加。积极发放医生名片,对患者全天24小时开放手机,开展门诊专科专病门诊、周日专家门诊,满足广大患者医疗需求。

3.全力应对H1N1甲型流感疫情,协助发热门诊工作 ,在卫生局和疾控中心协助下, 开展了救治甲流感的突发疫情救治演练,明显提高了急性传染病的应急处理能力,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为我院防控甲流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传染病报告率达100%,从未出现迟报、漏报、甚至不报现象。

1 4.大力开展科研教学工作,多次组织院内继教讲课、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 经常翻阅国内外医学杂志,获取最新的医疗资讯,

在感染性疾病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这样和那样不足 2015年将在新的院领导班子带领下,紧紧围绕2015年医院工作的重点,同时做好以下工作:

一、政治思想方面:

坚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开展治理卫生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坚持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规范、职业责任,认真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认真医疗安全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强医疗安全意识。

二、医疗工作:

用我们优质的服务和精湛的技术吸引更多的病人,对老病人应定期电话随访,了解服药情况,要求定期复查,提高患者依从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对新病人积极发放医生名片,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增加病人数量和质量,来提高医务人员的水平,更好地促进科室的发展。进一步开展门诊专科专病门诊,长期开放专家门诊电话预约和网上预约,周日专家门诊,满足广大患者医疗需求。定期参加或组织学术讨论,认真学习新的医学理论知识,学习国内外新的学术进展,了解新的学术动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积极开展新的医疗诊疗项目,加强科研工作,提高科研能力。

三、传染病防治:

2 高度重视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按照国家标准,不断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包括发热、腹泻门诊)建设,要提高其对传染病的筛查、预警和防控能力及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水平,实现对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及时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普及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加强疫情监测,防止甲流感等传染病暴发流行。

四、教学科研:

认真组织备课和授课前的讨论,互相听取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多与其他的教师交流,互相促进,互相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继续申报省、市级卫生项目科研课题,积极参加国内大型学术交流,争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1-2篇论文。积极联系上级医院,在医院整体协调下,争取定期或分次进修学习,提高医疗水平。

在总结2014年工作成就与经验基础上,我们将在新的院领导班子带领下,要认真部署2015年工作重点,不断加强和完善科室建设,抓好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为提高医疗质量、推动医院创新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医院感染管理半年总结范文第4篇

管理及护理措施

早产儿、低体重儿、窒息、吸入性肺炎是新生儿病室收治的新生儿危重疾病,需要在特定区域进行监护和治疗。

由于新生儿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能力不足和各系统发育不成熟,其免疫功能低下,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弱,容易受病原体侵袭,易发生院内感染。

常见所致新生儿感染的部位是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霉菌等,会危害新生儿康复甚至导致新生儿死亡,我院于2007年元月—2008年12月共收住的新生儿319例,发生上呼吸道感染17例,皮肤感染8例、上呼吸道感染率为5.3%;脓疮症感染率为1.8% ,因此加强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控制的管理和护理,有效的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更好的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1、新生儿病室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1.1空气污染:

新生儿病室是近年来逐渐被医院重视和分支出来的科室,存在许多建筑布局及功能不合理的问题。尤其是基层医院,新生儿室房间过小、过于密集,新生儿床单元占地面积不足3㎡,陪护探视人员多,病室人流量大,使病毒及细菌在空气中悬浮使室内空气受到污染监测空气菌落在733cfu/m3,并有霉菌生长。

1.2医疗用品污染:

用于患儿的器械:听诊器、体温表、小儿喉镜、新生儿气管插管、氧气湿化瓶等,会因操作不严密受污染,以致发生医院感染,经监测听诊器、小儿喉镜,氧气湿化瓶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清洁消毒和更换,细菌培养结果均显示为菌落超标。(使用时间24小时)

1.3婴儿暖箱污染:

早产儿、低体重儿、低体温新生儿、置于暖箱内,由于培养箱内

较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加大了置暖箱中的新生儿感染的危险性。对连续使用的暖箱操作窗及圆窗塑料套物体表面细菌培养;菌落超标,有霉菌生长,并于水槽、水杯的入口处监测出绿脓杆菌。

1.4非医疗用品的污染:

新生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婴儿床垫、毛巾被、澡具等用品的污染也是造成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于婴儿床垫物体表面监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以致婴儿脓疮症皮肤感染的发生。奶瓶、毛巾置消毒柜内做消毒和保存,经监测有细菌超标生长现象。

1.5医护人员手的污染:

医护人员手也是造成新生儿院内感染的一个主要途径,是接触传播的一个重要环节,于婴儿沐浴室护理员手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故医护人员在接触新生儿时,做好手卫生是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

2、致危险因素的原因

2.1病室内空气质量不合格:

新生儿室过于密集,陪护及探视人员流动次数多,会带来更多的细菌污染。加上紧闭门窗,室内空气不流通是造成空气污染发生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

2.2医院感染意识淡薄:

医务人员如对控制医院感染的认识不足、忽略一些看似细小的环节,往往形成通过医疗用品及手的传播途径。比如,听诊器、手的污染、致病菌可通过这些外源传播。

2.3婴儿暖箱使用后未及时清洁消毒:

婴儿暖箱培养完婴儿后,不及时清洁和消毒,经监测水槽排水管口、水杯,细菌培养出绿脓杆菌,也是导致新生儿道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因。

2.4新生儿用品置消毒柜内消毒和保存的误区:

消毒柜其温度并不能达到灭菌要求,监测其内毛巾及消毒柜内壁有大量细菌生长,存在医院感染危害。

3、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管理及护理措施

目前新生儿医院感染已引起医院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和有效管理,其有关新生儿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医疗用品及非医疗用品、消毒、灭菌隔离,婴儿暖箱及时有效的清洁,消毒,监测和护理措施,对预防新生儿医院感染,保证医疗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其管理及护理措施为:

3.1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通过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知识的认识和重视。尤其是加强产科、儿科、新生儿病房的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督导他们的无菌技术行为,并认真落实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

3.2新生儿病房的空气消毒:

合理设置新生儿床单元,病室安装空气净化器,每日开窗进行有效通风30分钟,避免直流风。做好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控制陪护及探视人员。对病室物体表面、门把手每日用250mg/L84消毒液擦拭消毒。对隔离新生儿病室采用3%过氧化氢水溶液20ml/m3喷雾消毒。

3.3医疗用品的消毒

氧气湿化瓶及管道每日更换、消毒。湿化液每4小时更换(使用灭菌蒸馏水)听诊器、体温表等用品一婴一用一消毒。

3.4婴儿暖箱的消毒:

做好婴儿暖箱全面及时有效的清洁消毒和监测是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严格执行每培养完一个婴儿,对暖箱必须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制度,尤其是对水槽、水杯、操作窗、垫圈、圆窗塑料套空气输入管及床搁板的清洗和消毒,对以上易受污染,藏污纳垢的关键部件,用500mg/L84消毒液浸泡、擦拭,30分钟后,用清水清洗或擦拭,再用洁净无水布擦干;对操作窗、圆窗塑料套、水槽、水杯采样经细菌培养,均无菌生长,达到清除感染隐患的目的,避免由此引起的新生儿医院感染。

3.5医护人员手卫生:

每个新生儿床单元均放置洁夫柔消毒凝胶一瓶,供操作前后或连续操作时手卫生使用,做到每次接触每次消毒,为切断传播途径起到

有效的控制作用。

3.6非医疗用品的消毒:

奶瓶、奶嘴、毛巾、婴儿用品每次使用、清洗后均选压力蒸汽灭菌方法。做到一婴一用一灭菌,取消消毒柜内消毒和保存婴儿用品的方法。

3.7分组护理:

对隔离新生儿采取分组护理措施,床头标明隔离种类,护理用品床旁固定使用,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对隔离婴儿暖箱用后做好终末消毒,经监测合格,贴消毒合格标示。

3.8加强呼吸道护理:

针对呼吸道的感染因素,加强对新生儿呼吸道的护理管理,保持新生儿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利于痰液流出,吸痰时动作要轻柔、防止粘膜损伤。吸氧时每4小时更换氧气湿化液,鼻腔内有粘液用消毒棉花轻轻擦去,喂养过程中动作应缓慢避免误吸。

3.9皮肤护理:

新生儿皮肤柔嫩,易擦伤感染应保持新生儿床垫、毛巾衣物洁净、干燥、无渣屑,每天清洗,防止肛门周围的粪便污染阴道及尿道,皮肤褶皱处扑上适量婴儿用粉,婴儿用品一婴一用一更换,避免交叉感染。

4.0脐部护理:

脐带脱落前应保持局部干燥。每日检查脐带有无渗血和脓液,涂以75%酒精消毒,用无菌辅料覆盖。

4.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提高产科技术,预防产科并发症,减少侵入性操作,避免外源性感染。

4.2加强监测、监督管理机制:

监测和监督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每月定期监测手术室、产房、婴儿沐浴室、母婴同室、新生儿病房空气及物体表面,尤其是加强对婴儿暖箱的细菌监测,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整改,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

5、小结

医院感染管理半年总结范文第5篇

一、隔离与消毒

1、留观、疑似患者应当采取严格的接触隔离措施,实行单间隔离。

2、患者诊疗与护理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均按照医疗废物处置;必须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采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按照常规程序进行处理。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小面积污染等使用含消毒成分的吸湿材料覆盖并吸收后按医疗废物处置,再进行相应环境与物品的清洁、消毒;较大范围污染的,首选漂白粉覆盖,待液体吸收后清理,倒入污水处理系统。

3、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应专人专用,定期消毒。如遇污染,随时消毒。

4、病房物体表面如床头柜、水龙头、门把手以及各种台面等,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其它符合要求的表面消毒剂(如醇类消毒剂)擦拭消毒;地面每天使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湿式清扫、消毒。如遇污染,随时消毒。

5、留观隔离室的患者的活动应当严格限制在隔离室内,若确需离开隔离室,应当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造成交叉感染。埃博拉出血热患者隔离区域应当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医务人员应相对固定。

6、埃博拉出血热留观隔离室不设陪护。若必须探视时,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做好探视者的个人防护。

7、确诊为留观病例或疑似病例出隔离室后,应及时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

二、尸体处理

患者死亡后,应当减少尸体的搬运和转运。尸体应当立即消毒后用密封防渗漏物品双层包裹,及时火化。

三、废弃物处理

埃博拉出血热患者所有的废弃物应当视为感染性医疗废物,双层封扎,标识清楚,密闭转运,焚烧处理。(按医院医疗废弃物处置规范执行)

四、医务人员防护

医务人员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严格采取接触隔离及飞沫隔离的预防措施。具体包括:

(一)诊疗过程中,应当戴乳胶手套、医用防护口罩、面罩(护目镜),穿防护服、防水靴或者密封的鞋和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避免无防护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受到其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及环境;尽量减少针头及其他锐器的使用,执行安全注射,正确处理锐器,严格预防锐器伤。

(二)医务人员进出隔离病房时,严格按照相应的流程,正确穿脱防护用品,重点注意做好眼睛、鼻腔、口腔粘膜的防护。穿脱个人防护用品时,为减少和避免脱卸过程可能的污染,建议先戴口罩再戴帽子,确保在脱卸时能最后摘除口罩;护目镜和防护面罩应在穿防护服前完成,脱卸时要先脱防护服再脱卸脸面部防护用品。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防护用品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置,可以复用的防护用品严格遵循消毒与灭菌的流程。

(三)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及时正确进行手卫生。

(四)医务人员暴露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应当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皮肤,再用0.5%碘伏消毒液或75%洗必泰醇擦拭消毒;粘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或0.05%碘伏冲洗;发生锐器伤时,应当及时按照锐器伤的处理流程进行处理;暴露后的医务人员按照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医学观察。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

医院感染管理半年总结范文第6篇

管理及护理措施

早产儿、低体重儿、窒息、吸入性肺炎是新生儿病室收治的新生儿危重疾病,需要在特定区域进行监护和治疗。

由于新生儿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能力不足和各系统发育不成熟,其免疫功能低下,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弱,容易受病原体侵袭,易发生院内感染。

常见所致新生儿感染的部位是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霉菌等,会危害新生儿康复甚至导致新生儿死亡,我院于2007年元月—2008年12月共收住的新生儿319例,发生上呼吸道感染17例,皮肤感染8例、上呼吸道感染率为5.3%;脓疮症感染率为1.8% ,因此加强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控制的管理和护理,有效的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更好的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1、新生儿病室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1.1空气污染:

新生儿病室是近年来逐渐被医院重视和分支出来的科室,存在许多建筑布局及功能不合理的问题。尤其是基层医院,新生儿室房间过小、过于密集,新生儿床单元占地面积不足3㎡,陪护探视人员多,病室人流量大,使病毒及细菌在空气中悬浮使室内空气受到污染监测空气菌落在733cfu/m3,并有霉菌生长。

1.2医疗用品污染:

用于患儿的器械:听诊器、体温表、小儿喉镜、新生儿气管插管、氧气湿化瓶等,会因操作不严密受污染,以致发生医院感染,经监测听诊器、小儿喉镜,氧气湿化瓶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清洁消毒和更换,细菌培养结果均显示为菌落超标。(使用时间24小时)

1.3婴儿暖箱污染:

早产儿、低体重儿、低体温新生儿、置于暖箱内,由于培养箱内

较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加大了置暖箱中的新生儿感染的危险性。对连续使用的暖箱操作窗及圆窗塑料套物体表面细菌培养;菌落超标,有霉菌生长,并于水槽、水杯的入口处监测出绿脓杆菌。

1.4非医疗用品的污染:

新生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婴儿床垫、毛巾被、澡具等用品的污染也是造成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于婴儿床垫物体表面监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以致婴儿脓疮症皮肤感染的发生。奶瓶、毛巾置消毒柜内做消毒和保存,经监测有细菌超标生长现象。

1.5医护人员手的污染:

医护人员手也是造成新生儿院内感染的一个主要途径,是接触传播的一个重要环节,于婴儿沐浴室护理员手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故医护人员在接触新生儿时,做好手卫生是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

2、致危险因素的原因

2.1病室内空气质量不合格:

新生儿室过于密集,陪护及探视人员流动次数多,会带来更多的细菌污染。加上紧闭门窗,室内空气不流通是造成空气污染发生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

2.2医院感染意识淡薄:

医务人员如对控制医院感染的认识不足、忽略一些看似细小的环节,往往形成通过医疗用品及手的传播途径。比如,听诊器、手的污染、致病菌可通过这些外源传播。

2.3婴儿暖箱使用后未及时清洁消毒:

婴儿暖箱培养完婴儿后,不及时清洁和消毒,经监测水槽排水管口、水杯,细菌培养出绿脓杆菌,也是导致新生儿道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因。

2.4新生儿用品置消毒柜内消毒和保存的误区:

消毒柜其温度并不能达到灭菌要求,监测其内毛巾及消毒柜内壁有大量细菌生长,存在医院感染危害。

3、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管理及护理措施

目前新生儿医院感染已引起医院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和有效管理,其有关新生儿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医疗用品及非医疗用品、消毒、灭菌隔离,婴儿暖箱及时有效的清洁,消毒,监测和护理措施,对预防新生儿医院感染,保证医疗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其管理及护理措施为:

3.1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通过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知识的认识和重视。尤其是加强产科、儿科、新生儿病房的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督导他们的无菌技术行为,并认真落实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

3.2新生儿病房的空气消毒:

合理设置新生儿床单元,病室安装空气净化器,每日开窗进行有效通风30分钟,避免直流风。做好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控制陪护及探视人员。对病室物体表面、门把手每日用250mg/L84消毒液擦拭消毒。对隔离新生儿病室采用3%过氧化氢水溶液20ml/m3喷雾消毒。

3.3医疗用品的消毒

氧气湿化瓶及管道每日更换、消毒。湿化液每4小时更换(使用灭菌蒸馏水)听诊器、体温表等用品一婴一用一消毒。

3.4婴儿暖箱的消毒:

做好婴儿暖箱全面及时有效的清洁消毒和监测是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严格执行每培养完一个婴儿,对暖箱必须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制度,尤其是对水槽、水杯、操作窗、垫圈、圆窗塑料套空气输入管及床搁板的清洗和消毒,对以上易受污染,藏污纳垢的关键部件,用500mg/L84消毒液浸泡、擦拭,30分钟后,用清水清洗或擦拭,再用洁净无水布擦干;对操作窗、圆窗塑料套、水槽、水杯采样经细菌培养,均无菌生长,达到清除感染隐患的目的,避免由此引起的新生儿医院感染。

3.5医护人员手卫生:

每个新生儿床单元均放置洁夫柔消毒凝胶一瓶,供操作前后或连续操作时手卫生使用,做到每次接触每次消毒,为切断传播途径起到

有效的控制作用。

3.6非医疗用品的消毒:

奶瓶、奶嘴、毛巾、婴儿用品每次使用、清洗后均选压力蒸汽灭菌方法。做到一婴一用一灭菌,取消消毒柜内消毒和保存婴儿用品的方法。

3.7分组护理:

对隔离新生儿采取分组护理措施,床头标明隔离种类,护理用品床旁固定使用,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对隔离婴儿暖箱用后做好终末消毒,经监测合格,贴消毒合格标示。

3.8加强呼吸道护理:

针对呼吸道的感染因素,加强对新生儿呼吸道的护理管理,保持新生儿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利于痰液流出,吸痰时动作要轻柔、防止粘膜损伤。吸氧时每4小时更换氧气湿化液,鼻腔内有粘液用消毒棉花轻轻擦去,喂养过程中动作应缓慢避免误吸。

3.9皮肤护理:

新生儿皮肤柔嫩,易擦伤感染应保持新生儿床垫、毛巾衣物洁净、干燥、无渣屑,每天清洗,防止肛门周围的粪便污染阴道及尿道,皮肤褶皱处扑上适量婴儿用粉,婴儿用品一婴一用一更换,避免交叉感染。

4.0脐部护理:

脐带脱落前应保持局部干燥。每日检查脐带有无渗血和脓液,涂以75%酒精消毒,用无菌辅料覆盖。

4.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提高产科技术,预防产科并发症,减少侵入性操作,避免外源性感染。

4.2加强监测、监督管理机制:

监测和监督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每月定期监测手术室、产房、婴儿沐浴室、母婴同室、新生儿病房空气及物体表面,尤其是加强对婴儿暖箱的细菌监测,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整改,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

5、小结

上一篇:渔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范文下一篇:盐业公司领导述职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