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审美教育论文范文

2023-10-12

小学古诗审美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小学古诗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改变传统的古诗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才能让小学古诗教学更有效率。本文主要阐述小学古诗教学的现状,古诗教学的有效措施以及反思。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妙法;反思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留给了我们数不尽的经典,古诗便是这经典中的经典。古诗的语言十分凝练,读起来令人朗朗上口,很符合小学生思维和想象发展阶段的需要。另外,古诗教学对学生德育和美育的培养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为学生认识了解中华文化,丰富人文精神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一、 小学古诗教学的现状分析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古诗教学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 重讲解轻感悟

在古诗教学改革大潮之下,一些老师依旧坚持自己原先的教学方法。教学的重心依旧置于字词理解、诗句翻译以及表达思想上,使得原本的古诗教学变成了另一种文言文讲解,而对于学生的古诗感悟和情感体验是忽视的。这种教学模式的陈旧死板会不断消磨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学生一提到古诗学习往往是叫苦不迭或者是抱怨连连。

(二) 重记忆轻理解

因为对古诗的过分解读受到抨击使得很多老师走入了另一个误区,他们认为古诗只需要单纯地背诵记忆,不需要理解。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学生慢慢就会理解。但是小学生往往是记得快,忘得也快,这一切均源于他们对古诗的机械记忆而非理解。学生如果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背诵,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小学古诗教学的出路探微

(一) 變解读为追问

追问,就是追根究底的问。在古诗教学中,就是指在教师发问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再次提问,这是对上一个问题的补充和深入。在古诗的教学中,师生可以在追问中使对话深入下去。但是追问所提出的问题必须使学生的思维和认知有提升的空间。

以王崧舟老师教授的《枫桥夜泊》为例,王老师以“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读完《枫桥夜泊》这首诗的感受、感觉和情绪”发问,学生的回答众说纷纭,有“愁”,有“神秘”,有“幻”,有“朦胧”……王老师启发性地追问:“《枫桥夜泊》这首诗,有人感受到了愁,有人感受到了幻,有人感受到了朦胧,也有人感受到了神秘,我们不妨进行对比想一想,读其他的一些诗时,是否有这样的感受?”学生们通过讨论并结合自身的经验纷纷说出了“没有”这个答案。王老师在此基础上再次进行追问:“同样是诗,为什么《枫桥夜泊》带给你的感觉是愁,是神秘,是幻,是朦胧?”引导学生再一次走进文本去找寻答案。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对这首诗的解读更加深层次、多元化,使学生对古诗有了更加立体化的认识。

(二) 变解读为吟诵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诵读法在古诗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是,这里的诵读是指吟诵而非背诵。古诗讲求音律美,语音及语调上的参差变化都使古诗的语言充满了魅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反复吟诵,摸索诗词中的音律、节奏以及情感,在反复吟诵中,再现古诗的意境,让聆听的学生们陶醉于古诗的学习之中。

例如,《春晓》这首小诗语言平易浅近,但言浅意浓。初读让人感觉平淡无奇,但反复诵读之后,你会感觉其中又是另一番滋味。学生通过一遍遍吟诵,逐步深入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感情。

(三) 变解读为表演

表演是指学生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将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呈现出来。小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他们极其渴望表现自己。因此,在古诗教学时,可以在依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将抽象的诗句变为具体的表演,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有所收益。

《清明》这首诗被安排在练习中,所以教授这首诗时,我决定大胆放手让学生分别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之前布置的任务。原本以为学生会因为没有人指导而踌躇不前,没想到他们最后的表现令我大跌眼镜。他们自己搜集资料找配乐,准备剧本,进行角色分配,制作PPT,甚至还有小组在服装上也别出心裁。学生们一个个投身于诗中,仿佛他们自己就是那个行路人,在细雨霏霏的清明时节,孤孤单单一个人在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赶路,内心充满了孤寂忧愁。

这种学习古诗的方式不但让学生理解了诗歌的含义,体悟了诗歌的意境,还强化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提高他们学习古诗词的热情。

三、 小学古诗教学的反思

(一) 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源于“儿童中心论”,“儿童中心论”是由美国大教育家杜威提出来的。他认为“教育措施是围绕儿童组织起来的”,我们应该将教育的重心放在儿童身上。虽然他的理论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有所忽视,但是对于我们教授古诗还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中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特殊阶段,教师要根据此时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对应的教学,可以采用各种精彩纷呈的方式,让学生在活跃的思维情绪活动中理解认识,然后慢慢喜欢上古诗。

(二) 教学方式多样化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为了提高古诗教学的水平,古诗教学的方式也应该逐渐趋于多样化。单纯的解析古诗大意,再让学生按部就班地背诵默写的教学模式,不但无法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很容易消磨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致。为了扭转学生的错误意识,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古诗的魅力,古诗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也是刻不容缓的。

例如,在教授《泊船瓜洲》时,可以先通过反复吟诵,让学生感受江南的美好春光。然后紧扣“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进行追问,让学生通过换一换的方式,体会一个“绿”字用的精妙之处。最后让学生带着对“绿”这个字的深刻理解,扮演王安石再次进行古诗的吟诵。在吟诵中,体会诗人伴随着春风的脚步和江南的美好春光,希望赶快回家的急切心情。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古诗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更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精心挑选的。教师要重视这些古诗的教学,同时也要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授,让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领略古诗的魅力,从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思.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8(1):51-52.

[2]刘昌海.让学生读进去,方能读出精彩——浅谈古诗词教学中“读”的重要性[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11):78-79.

[3]钱琳.基于视域融合视角的古诗教学变革研究[J].基教与成才研究,2017(2):56.

[4]冯淑连.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6(8):68-69.

作者简介:

张永晶,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栖霞区化纤厂小学。

小学古诗审美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去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与创造美,塑造美的心灵、美的人格,让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这个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这就需要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为培养造就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具有高尚审美情趣的高素质人才而奋斗。

【关键词】小学音乐 审美教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音乐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原来的唱歌型和知识型转向审美型。我们每个小学音乐教师都要在每堂音乐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使每一个小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审美观点、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在愉快地享受美妙音乐的同时陶冶心灵与塑造人格。本文主要探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一、创设优美情境,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

美妙音乐的情境是使学生审美感受的基础, 根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按照小学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再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地创设优美的音乐审美情境,是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获得成功的保证。音乐的教学过程也是师生共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美妙的音乐情境中触景生情,可以获得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小学音乐教学时美妙音乐教学情境的创设, 能够唤起小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是培养小学生的审美心境的需要, 学生在进入优美的音乐环境,面对音乐优美的审美对象,耳闻目睹都优美的音乐氛围,会有一种全新的感受和澎湃的激情,也就会集中全部的注意力。美妙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课堂教学中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对于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创设美妙的教学情境,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作用。优美的情境用于一堂音乐课的开始和结尾,可以创设愉悦美妙的审美环境,唤起学生的审美注意,激发学生的审美渴望;在教学过程中用于连接各个教学环节,可以起到承上启下自然过度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优美的情境,就会使得课程中的审美要素更加丰富多彩,产生更好的审美效应。

二、巧设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到审美活动中去

精巧的教学设计是一堂出色音乐的前提保障,巧妙的构思、诱人的导入、精彩的辅垫、游戏性的变化,精心设计的组织教学可以唤起学生的审美感知。音乐游戏教在学小学音乐课中非常迎合孩子们的口味,小学生的天性是活泼、好动、思想单纯,他们相互之间团结友爱、愿意合作、 齐心协力,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的游戏中实行音乐的审美教育。在音乐游戏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精心组织、积极引导,巩固学生在游戏中建立起来的审美体验,并且使得这种审美体验逐渐发展成为他们自身的性情和高尚的情操。愉悦的音乐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这样使得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改变那种“要他唱”为“他要唱”,变“苦学”为“乐学”,真正体现“乐”(音乐)即是乐(快乐)的至理。对儿童来说任何有趣的事物都极大的吸引着他们的意向,这也是由儿童的心理特征所决定的,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巧妙地创设适应他们年龄特点的欢快的教学情境,运用各种各样趣味性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吸引儿童,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情不自禁地参与到音乐学习和音乐审美活动中去。

如欣赏《动物狂欢节》一课时,笔者精心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太阳、大树、美丽的小鸟及各种动物,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 教师赋予情感地吟诵着导言:“同学们,从我们学校开往森林王国的开心火车马上就要出发了”。在他们眼前马上展现出美丽、神奇的大森林,各种各样的动物在迎接他们,漂亮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在优美的音乐,栩栩如生的画面,教师富有情趣的表情和语言,使得学生完全沉浸在审美的情境之中。学生很快情不自禁地参与到音乐学习和音乐审美活动中去。

三、优化学习过程,让学生学会审美

审美要素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在安排教学的内容和环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方面, 要把学生的审美探索的活动放在首位,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体验,使学生始终处于音乐审美感知和审美想象的状态中。小学的音乐课的识谱教学与音乐审美教育往往产生一些矛盾。部分小学生喜欢音乐,但对上音乐课不感兴趣,喜欢唱流行歌曲和影视歌曲,而不喜欢唱教材中的歌曲,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在识谱教学中。我们有的教师往往把识谱课安排一整堂课,干巴巴地讲解,机械重复的训练,不去挖掘曲谱的艺术性,把生动活泼的音乐课变得枯燥乏味的知识传授课、技能训练课。一堂课下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无, 厌倦心理顿生,更谈不上音乐审美的感受。假如把《歌声与微笑》这首歌先进行识谱视唱练习和机械呆板的节奏练习,再一句一句地学唱歌词,恐怕就没有几个孩子喜欢了。在小学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识谱与唱歌进行优化整合。对于小学生来说“先唱歌后识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先唱歌后识谱”是指在音乐教学中,开始不练习节奏和进行视唱,而是先学唱歌曲,通过听老师的示唱和名家演唱的录音,学生边听边模唱,在学生体验到了歌曲情绪、节拍、力度,达到“似曾相识”但还不十分“熟悉掌握”的状态时,再引导学生识谱。这时视唱唱出的就是富于美感的音乐,而不是干巴巴的音符了。这样就充分利用了音乐本身丰富的音响、色彩和深邃的意境进行识谱教学。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龙港镇海城小学)

编辑/张俊英

小学古诗审美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小学美术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针对如何通过美术教育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审美能力;探究生活;审美教育

由于小学生的认识能力与理解能力不足,对审美的认识只局限于表面化的理解,而对于学习美术是否与自己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并不关心和重视。作为美术教师,要从对小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重要性与学习美术技能的方面入手,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学习美术的意识,进而培养与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让小学生了解自然与生活中的美,认识美术与自然的相互联系

大自然给了人类无穷无尽的奥秘,同时也让人类认识了它的美,美术教师要从大自然的美着手,把小学生引入对大自然美的认识当中,并结合大自然的美让小学生联系并学习美术知识,通过学习美术知识产生认识美与创造美的意识,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美术课堂如果能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同时,为学生选取一些与学习目的相符的自然环境作为学生的活动地点,将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走进大自然”一课的情感价值目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热爱大自然。如果我们让学生把对大自然的美的认识只停留在课堂上,而忽视对学生的实践教育,那这样的教育只能是空谈,根本起不到真正的教育与学习意义。因此,美术教师要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教育意识,把学生的美术学习空间放大,带领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让活泼好动的小学生置身于大自然当中,从中发现美、了解美和认识美,并在美术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并学习美术与大自然的关系,从而把大自然的美运用于绘画中,把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融入自己的绘画创作当中,这才是美术教学的真正目的,也是美术教育的前行目标。

总之,美术教学不只是局限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不是老师按教学模式给学生灌输的传统教学,而应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创新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让学生观察与留心生活中的美和生活、自然中的美术知识,让大自然成为学生学习美术的第二课堂,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结合与相互促进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让学生深入并探究生活,培养审美习惯和能力

小学生阅历尚浅,对生活的观察度也不够,致使对学习美术这门学科的认识不足。因此,教师要和学生多进行思想交流,让学生懂得并明白学好美术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美术绘画技法和技能,还要把自己的认识、理解与感受及思想情感真实地融入绘画中,将自己的喜怒忧乐表现出来,在表现情感的同时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来搜集资料,探究人类劳动工具发展的美术活动或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趣的探究活动,加深学生对美的理解和认识,深刻感受美与生活的关系,才能让学生关注生活美的点点滴滴,从而培养审美习惯和提高审美能力。

三、让学生接触并感受艺术,提高审美的品位与素养

美术课带给学生的是一场丰富的视觉盛宴,让学生接触并赏析优秀的美术作品是美术教师的职责。除了欣赏课,每一种教学活动领域都可以带领和启发学生进行作品的审美。现在的美术教材中附有很多印刷精美、富有情趣的大师作品,如果教师能充分挖掘其中的闪光点带领学生赏析,教学效果会比单纯的传授技法要好。随堂欣赏隐藏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教师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一资源,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同时还能起到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造的积极作用。

总之,作为美术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直接接触各种艺术作品的机会,让孩子从小就开始接受美的熏陶,培养学生较强的艺术审美感受能力,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多观察生活,去发现美并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能单凭美术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要让学生在充分利用美术课堂教学资源的同时,学会发现身边的美和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

编辑 王梦玉

小学古诗审美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音乐是一门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不仅能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还能调节情绪、磨炼意志。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核心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提升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但可塑性非常强,在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为了深入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认识美、感悟美及创造美的能力,小学音乐教师必须不断优化课堂教学,适时进行审美教育的渗透,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其良好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  审美教育  情感

小学音乐是一门培养学生艺术细胞的启蒙课,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对世间的万物还不了解,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优秀的音乐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进行升华,使学生的心灵得到美好的冲击,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本文以多首歌曲为例进行分析,并赏析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音乐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审美情操来提升学生的教养,以音乐课自身所具备的审美优势来熏陶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成为一个懂得欣赏美的人。只有心中懂得欣賞美,生活才会变得愉快。音乐中所表现出来的美好场景能够为学生带来美好的情绪,脑海中对于歌曲中的画面充满无尽的遐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一、以特殊的音乐背景,进行审美教育的融入,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在教《虫儿飞》这首歌曲时,“黑黑的天空低垂,虫儿飞,虫儿飞,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天上的星星流泪,地上的玫瑰枯萎,冷风吹,冷风吹,只要有你陪”,首先教师对这首歌的故事背景进行讲述。从歌词来看,《虫儿飞》这首歌是关于爱情的,可以看到歌词中多次重复了一种孤独的忧伤美,黑黑的夜晚是寂静也是凄美的,玫瑰也枯萎,环境如此凄凉,但是虫儿一直飞。用虫儿独自到处飞去寻找一份真挚的爱情来表达虫对爱情的渴望。冷风吹,在这寒冷的夜晚,虫儿孤独地寻找,锲而不舍,这是一幅执着而美妙的画面。这时教师可以将这个画面用多媒体展现出来。其实虫儿在本质上是无情的,但是人是有情的,因此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虫儿身上,当虫儿飞的时候便带上了人的主观感情色彩,就有了寻找温暖的含义。歌词多次出现了“天荒地老”的画面(此处以动态视频展现),以表达一种凄凉寂寞的感情色调,与美妙温暖的爱情进行对比。用童声的柔和来表现这首歌的温婉情绪。童声又是轻缓有序地,表达虫儿在寻找爱情时的耐心、细心与用心。同时童声又带有纯真,以表现虫儿对爱情的真挚。整首歌曲都以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当看完之后学生对于这样美好的画面充满无限的遐想。而小动物恰恰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音乐寄托的是人的情感,而人将自身的情感转化到动物身上,利用动物来表达这种情绪。学生在这种方式下进行音乐的学习,在感同身受的同时,又会对生活充满热爱,是一种美的享受。

二、利用音乐之间的对比,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赏析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对于音乐的学习是很快的。但是他们对于音乐的赏析能力却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才能正确判断出来,让他们对不同的音乐有正确的认识。下面以《采蘑菇的小姑娘》和《踏雪寻梅》这两首歌为例,进行对比分析歌曲中所表达的内涵。《采蘑菇的小姑娘》这首歌,首先初步听歌的时候可以判断这是一首轻快愉悦的歌曲,里面有小姑娘的朴实童真。然后再仔细品味这首歌的时候,里面有歌词写道“谁不知这山里的蘑菇香,她却不肯尝一尝,盼到赶集的那一天,快快背到集市上,换上一把小镰刀,再加上几块棒棒糖,和那小伙伴一起,把劳动的幸福来分享”。当唱到这句歌词时,可以体会到小姑娘虽然人小却很懂事。不愿意去尝尝采来的蘑菇而是到赶集的时候将蘑菇都卖掉,换来小镰刀,这里说明小姑娘是一个热爱劳动、不被诱惑所吸引的孩子,然后再换棒棒糖和小伙伴一起分享,这里可以看出小姑娘是一个懂得分享快乐、分享自己劳动成果的孩子,是所有学生所要学习的榜样。这首歌教会了学生要热爱劳动,用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不仅如此,还要懂得分享。这首歌就充分地让学生的情操得以提升,在学习歌曲的同时,对其进行审美教育。《踏雪寻梅》“雪霁天晴朗,腊梅处处香,骑驴坝桥过,铃儿响叮当,响叮当,响叮当,响叮当,响叮当,好花采得瓶供养,伴我书声琴韵,共度好时光”,这首歌的歌词很简短,是一首欣赏冬天自然美景的歌曲。梅花不畏严寒,傲然独立,千百年来有不少诗人歌颂雪梅不畏严寒的精神。《踏雪寻梅》写的是一群少年学生骑着毛驴,不惧怕寒冷,迎着雪去欣赏梅花绽放的盛景。歌曲中完全没有严寒的学生,而是以轻快的语调歌表现出少年们赏梅时内心的愉悦与兴奋。这样的一种场景是一种美的享受。当学生们学习这首歌时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与美好,我们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两首歌所表现出来情绪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听歌的时候都能使身心愉悦。用歌曲来感化学生,让他们细细品味歌曲中的深远意义。体会歌曲中所表现出来的美好景象。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具有不可小视的重要作用,它能够在无形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将教育思想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中一切美好的情感,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洗礼,为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供重要帮助。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深入挖掘出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作用,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审美趣味,使学生们一个个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王耔瑄.让心灵与美共栖——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策略分析[J].北方音乐,2017,37(5):214.

[2]吴欣雯.让心灵与美共栖——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策略分析[J].启迪与智慧:教育,2020(001):61-62.

[3]玛丽亚.让心灵与美共栖——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策略[J].参花,2020(18):129-130.

[4]张静.让心灵与美共舞——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8(001):70-70.

[5]宋媛.审美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探析[J].中华少年,2017(13):222-223.

小学古诗审美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课标 》揭示了音乐教育的本质 — ——审美 。 从理论上来看 , 音乐审美是音乐教育的核心, 她贯穿于音乐教育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 也就是说,审美体验为本,知识技能的学习是末。 但遗憾的是, 在我们现实的教育中,却实实在在的是本末倒置。 笔者认为,这种状况最主要的根源来自广大教育工作者陈旧的教育观念。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和评价往往以学生在音乐技能方面达到了什么程度来衡量音乐教育质量的高低,评价重结果清过程,重量化而轻质量。 考级热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们应该明白,真正的音乐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科目(特别是智育)的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教育过程本身比教育结果更为愉快、轻松,但我们所见到的现实课堂教学却并不是如此。 我们常常看到一节课中,老师为了使学生掌握某一技巧唱好歌曲, 而不惜一节课甚至更长的时间来训练,他们认为掌握了技巧也就自然而然有了审美体验。 于是,悠扬婉转的歌曲在学生的口中却成了小和尚口中的无心经了。 其结果虽然达到了技能技巧的熟练,但没有深层次审美内涵和意蕴的表达,其演唱也只是没有灵魂的外壳罢了。

音乐教学活动应重在审美体验,重在感受。 其教学内容除了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还包括音乐感受,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 音乐教育的主要特点就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是以培养人的审美情感为主要目标, 而不是以技能知识获取多少为目标。 而我们的学生在目前课堂教学中, 在现行的评价机制之下,只能说是爱音乐而不是爱音乐课。 老师把“双基”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或唯一目标,又怎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又如何去审美,如何去体验,如何去创造。 音乐的美也就永远无法体现在课堂之中,也就永远无法去感染学生。

1激发学生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的确,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动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绝不是把学生都培养成音乐家,不是搞“精英教育”。 所以,我们一定要勇敢地淡化“双基”,把注意力转向对学生兴趣、情感和创造力的培养,以审美体验为教学核心, 让学生时刻保持着一种对音乐的积极态度和愉悦体验。

2要把课堂让给学生

传统的授课形式中,教师是学习的主宰者、中心点,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学中缺少学生的参与,缺乏民主、融洽、活跃的课堂气氛,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 我们应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根据主体成长发展的需要和现有水平去实施教学计划。 师生之间不应是单纯的知识授课关系,而要树立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把知识融入情感交流活动中来学习, 尊重学生, 重视学生的参与,重视学生对音乐审美的体验,要努力营造这一种和谐轻松, 师生双向交流的宽松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充分投入到各种音乐审美活动中,这样才能“润物细无声”,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也必须优于目前的课堂教学。

3改变评价机制

《课标 》中指出 :“音乐课程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标准的基本理你,着眼于评价教育、激励与完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的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的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因此,我们的评价观念首先要改变,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我们教育的成果绝不是有几个人在某某大赛上获了大奖, 某次检查全部过关等等。 我们的教育不是为几个人,而是为了全体学生。 我们还要认识到,我们要把评价的目光放在过程中,而不是只注重结果。 如果我们用一般学科考试的方式方法来对待音乐考试, 不仅难以对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行科学的、准确的客观的评价,而且也背离了音乐学科自身的规律和特征。 最后,我们还必须改变评价的体系,依照《课标》的要求,依照音乐学科的特点,依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音乐课堂的评价体系必须多元化,只有通过多种评价方式的结合,才能形成准确、公正的评价,这样既能保证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我们只有端正自己的认识,以科学、辩证的眼光来对待音乐教育,还音乐教育“审美”的本质,才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态度和习惯,丰富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意识和情趣,最终促进个性和谐发展,我们的教育才会是真正“为人”的教育。

摘要: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音乐审美是音乐教育的核心。音乐教学活动应重在审美体验,重在感受。在音乐课上要把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权力和方法交给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要把课堂让给学生,最后,还要改变现有的评价机制。只有还音乐教育“审美”的本质,才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态度和习惯,丰富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意识和情趣,最终促进个性和谐发展,我们的教育才会是真正“为人”的教育。

小学古诗审美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小学古诗教学法”是“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内容,它以探究小学古诗教与学为目的,为培养合格小学语文师资服务。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学模式束缚,教学绩效未能较好发挥。鉴于此,本文将直面小学古诗教学法教学,从教学反思切人,反思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教学状态,探寻教学最优化途径,建构一个良性发展的教学生态系统,实现培养基础教育合格师资目标。

一、课前反思是优化教学的前提

 课前反思又称超前反思,是教师对即将进行的教学实践进行前瞻性预测、拟定计划的反思行为,是教学优化的前提,“反映了人类对教学实践合理性的不断追求”。小学古诗教学法教学着重从两方面加强课前反思优化教学。

1 加强教学实践预见性

提高小学古诗教学法课堂教学绩效,学生因素固然重要,但教师课前教学反思能力却决定着整个教学的成败。教师课前教学反思能力强,其教学实践预见性就强,就能对教学内容提前预诊,设计出系统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优化课堂教学。

如,设计“小学古诗教学结构的特点”之教学方案,教师课前须积极反思教学内容、目标及学生情况,采用逐渐分化原则预设4步教学程序:(1)提出问题。设两个学生思考问题:①通过教学见习和模拟课堂教学活动,你认为最优化的小学古诗教学结构应具备什么特点?②请设计一个最优化的小学古诗教学结构案例?(高、中、低学段可任选一个)。(2)解决问题。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方式围绕问题得出结论。(3)验证结论。学生通过“模拟课堂”检验结论。(4)实践反思。学生课后写出教学反思日记。

针对以上预设的4步教学程序,教师本着“应超越常规教学中对课程内容的机械复制,积极对自身的课程与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的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进行预诊,通过统筹归纳小学语文高中低学段古诗教学结构,预设出学生学习最薄弱环节,遵循理论性与应用性相互渗透的原则,结合学科理论知识、学科基础知识以及CAI案例拟定解决方案,设计出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程序,为课堂教学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做到胸有成竹去上课,有的放矢去引导,进一步增强了课前反思意识。

2 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导向功能

如果教师课前对小学古诗教学法教学持有积极负责、开放发展的态度,就能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导向功能,有效将学生教学基本功训练与各种知识基础嵌合,顺利完成后续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如,设计“优化小学古诗教学应着重解决的问题”教学方案,教师课前主动反思教学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以培养基础教育合格师资的目标为导向,预设5步教学程序:(1)理论学习。指导学生自学基本理论;(2)问题提出。针对基本理论提出问题:①优化小学古诗教学的前提是什么?②优化小学古诗教学的核心是什么?③为什么说优化小学古诗教学结构是小学古诗教学优化的关键?④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方法有哪些?(3)观摩CAI案例。学生边思考问题边观摩“CAI案例·教学实录:送孟浩然之广陵”。(4)集体讨论。针对问题启发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围绕“CAI案例·教学实录”进行评价分析。(5)总结述评。教师总结,学生课后写出反思评价报告。

课前,教师对预设的5步教学程序进行反思,客观分析学生主体情况后,围绕培养本科生课堂教学评价能力的目标,找出CAr实录课堂教学案例中的闪光点,预设学生运用已有理论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将遇到的学习障碍,拟出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力图使预设教学程序更具科学性,最终达到学生从业后专业技能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课中反思是优化教学的关键

课中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的反思行为,是优化教学的关键。小学古诗教学法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教师课中较强的应变能力,会促成教师准确寻找反思切入点,捕捉反思灵感,顺应学生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反思切入点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 从实施教学程序的反恩切入

教学程序是教学质量的生命线,小学古诗教学法课堂教学绩效直接取决于教师在课前预设教学程序时能否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转变。因为,教学程序要科学实施,教师必须要建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即以学生为本,教师随时反思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行为,及时检查分析、反馈调节教学程序,保证教学以最佳状态展开,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如,教学“培养小学生理解古诗文的能力”,课前教师以基础理论(①理解诗的字词能力;②理解诗句的能力;③理解诗文结构的能力;④理解诗文表达方法的能力)为基点,预设3步教学程序:(1)理论学习。学生自学基础理论。(2)理论指导。围绕基础理论,请学生自选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一首古诗,针对培养小学生理解古诗能力的目标设计教学方案。(3)理论实践。学生利用“微格”教室模拟教学论证教学方案的可行性并写出教学反思报告。

课堂教学中,教师实施教学程序以“尝试一反思一再尝试”为指针,当观察到学生对“针对培养小学生理解古诗能力的目标设计教学方案”这一教学环节难以深入时,及时反思并调适教学程序,把整体教学设计调整为针对性教学设计,安排学生在如何培养小学生理解古诗的字词句、诗文结构、表达方法等方面能力中任选一项设计教学方案;既帮学生找到深入的切口,也便于教师在“微格”教学中针对性地解疑答惑,使教学朝良性态势稳定运作,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教师教学调控能力,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渠道。

2 从实施教学方法的反思切入

合理实施教学方法是优化教学的关键。在小学古诗教学法教学中实施教学方法不仅要围绕教学目标,而且要把“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落实到位。因此,在小学古诗教学法教学时,教师的教学方法应打破常规模式,围绕“教学理论确立+基础知识渗透+现代教育技术实施+实践反思=教学优化”相互整合的思路,加强对实施教学方法的反思,准确调整教学方法,促进课堂教学优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如,教学“设计提问应注意的问题”,教师课前反思以往学生对“如何精心设计提问”这一难点问题把握不住的现象,设计4步教学程序:(1)确立理论。让学生明确优化小学古诗课堂教学,精心设计提问是关键。(2)提出两个思考问题:①观看“CAI案例·教学实录:望庐山瀑布”后,对教师在实录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如何评价分析;②请学生独立选取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一首古诗,设计如何引导小学生理解感悟古诗的课堂提问方案。(3)实践检验。学生利用“微格”教室模拟教学,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4)实践反思。学生写出“综合陛反思学习评价报告书”

三、课后反恩是优化教学的保证

课后反思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后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经验的再反思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当前教学绩效,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它包括反思教学过程的调控、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情况的把握、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内容。

小学古诗教学法课堂教学优化的保证就是教师能否有较强的课后反思能力.使教学理念从感性升华到理陛,从经验上升到规律。实现这种高层次课后反思能力,教师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个体发展。

1 夯实知识底蕴

小学古诗教学法教师的知识底蕴包括古诗词鉴赏能力、学科基础理论研究能力、教师专业能力等内容。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知识底蕴,才能正确审视教学目标是否达到预设的教育效果,进而制定新的优化小学古诗教学法的课堂教学策略,以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开放发展心态提升教学反思能力。  2 培养反思习惯  教师课后反思是其专业发展的良好习惯和可贵品质,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保证,小学古诗教学法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只有及时准确地将课堂实践体会和感受记录下来,对反思素材进行理性思考,深入问题核心,找出问题症结,更新教学观念,才能逐步养成“发现问题一提出问题一探究问题一解决问题”的课后反思习惯,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综上所述,小学古诗教学法的教育者,假如能遵循这三方面内容完善自身专业素养,把课后反思内化为自身需要,一定会使课后反思能力得到提高,优化小学古诗教学法课堂教学.最终实现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目标。

上一篇:放线管理水利施工论文范文下一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