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督导素质教育范文

2024-03-07

教育督导素质教育范文第1篇

浅谈舞蹈与素质教育

作者姓名:

所在学校:

间:

浅谈舞蹈与素质教育

摘要:推行素质教育是学校面向21世纪的重要任务。而舞蹈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舞蹈是集音乐和舞蹈于一体的新型课程,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改革实践。对增强学生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个性发展、审美能力、道德培养、创造能力、爱心教育等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道德培养;创造能力;爱心教育;美育

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它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及身心、审美、劳动素质都得到提高,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艺术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艺术教育,就不是完备的素质教育。

舞蹈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素质教育中它对少儿起着显著重要。可以说舞蹈教育与少儿素质教育的意义在狭义上指的是个人身心艺术修养的教育,在广义上意味人类境界的完善与升华,是对少儿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

一、通过舞蹈渗透对少儿道德培养

教育家陶行知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

舞蹈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少儿舞蹈大都有故事性、情节性及深刻的教育性,孩子们在学习、排练、表演舞蹈的过程中,能学会认识事物的真、善、美。如我校为纪念建党90周年排练的由四年级两个班的小朋友表演的少儿情景剧《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虽然小朋友们领略不了歌词的妙处,但对世俗生活的理解却能够入木三分。尤其是二十一世纪的孩子全都是在蜜罐里长大的,“忆苦思甜”应该成为当今孩子的必修课,让孩子们在每一段歌词描绘的诗情画意中感受旧社会的人民过着苦难的日子,从而激发学生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努力学习。在排练过程中要求少儿不是简单的模仿动作,而是通过少儿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发自内心地将具体的舞蹈动作表现出来,它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再如根据歌曲改编的舞蹈《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曲调自然流畅,歌词朗朗上口,再编配上少儿感兴趣的舞蹈动作,使学习雷锋这抽象、深刻的教育内容,在少儿理解的基础上和少儿边唱边跳的真切表演过程中完成了。少儿通过学习表演,自然而然地懂得了助人为乐、尊老爱幼这些平时需要无数遍说教才能明白的道理。此外,通过舞蹈的学习,不仅使孩子在形体上得到良好的训练,对心灵更是一种美的陶冶。如“集体舞,可培养集体主义思想,团结友爱精神,增强遵章守纪观念。”

二、通过舞蹈培养少儿创造力

我们常说“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这是因为孩子具有创造力,他们天生好动,喜欢新鲜、变化的事物。善于幻想,而舞蹈正是在这方面给他们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为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集音乐感受、身体动作、节奏变化、感情表达于一身,少儿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与训练,掌握了一些舞蹈语汇并具备了一定的表演能力,这时运用即兴舞蹈这种形式来激发少儿的创造力,会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我曾上过《小树叶找妈妈》一课,音乐具体形象,既有风声、雨声,又有树叶被风吹动的沙沙声,上课时在我做了简单的提示后,先安排他们欣赏音乐,然后由孩子们讲述出自己所感受的情景,这时孩子们情绪激动,发言热烈而且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接着,我便组织孩子们一边听着音乐,一边进行小树叶离开大树妈妈和找妈妈的情景表演,经过多次练习后,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表现力明显得到了提高,他们有的随风飘舞,有的随雨水的流淌缓慢移动,有的分散或集中原地旋转、自由舞动,像画一样将“秋天的落叶”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创造性思维是人大脑活动的结果,因此创造力的发挥与智力的开展是相辅相成的。在舞蹈过程中,人会尽力使身体的动作相协调,从而使大脑不断地调整,所以舞蹈能促使少儿的创造潜能得以极大的开发。

三、通过舞蹈对少儿进行爱心教育

在孩子们的心灵纯净如水、生活无忧无虑的时候,正是对他们进行爱心教育的最佳时期。将爱心教育融入舞蹈,通过舞蹈的表现让孩子们真实地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他们爱亲人、爱大家、爱社会、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如舞蹈课本剧《卖火柴的小女孩》,描述了一个没有妈妈,也没有家,生活充满着艰辛的可怜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小女孩生活在那个人剥削人的黑暗社会,既没人来关心她,也没有人来爱护她!通过这样的舞蹈使少儿体会到自己有爸爸、妈妈,有家,有人关心,有人爱,生活得多么的幸福。再让他们和卖火柴的小姑娘的遭遇做对比,从而激发孩子的同情心,使其自发地表现出关心、爱护的情感。类似的舞蹈还有很多,都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孩子明白自己得到了许多人和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关心、爱护,自己也可以去关心、爱护别人,学会在得到的同时,如何去回报,去献出自己的爱心。

四、通过舞蹈熏陶少儿的审美情趣

美育的基本功能就是塑造完美的人格。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康的强大源泉。”美好事物总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吸引力的。爱美是人的天性,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即使是少儿也不例外,舞蹈具有认识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功能,是对少儿进行美育教育的一种良好的形式。如:

(一)舞蹈可以促进少儿的生长发育。运动可以使新陈代谢显着增强,从而促进了身体各部的生长发育。像少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也是骨骼的生长时期,运动可增加骨的血液供给,使骨组织能得到更多的营养物质:运动又能给生长骨骼的骨骺以适当刺激,从而促进骨的生长。因此舞蹈训练促进少儿的身高增长。据统计调查,同样性别同年龄的少儿,参加舞蹈训练的比不参加舞蹈训练的,身高平均要高4-8厘米。

(二)舞蹈训练能够改善改善少儿的形体,带来美的改变。人体的形态与机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先天因素,由遗传决定。但是,后天的影响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舞蹈训练可以使身体变得挺拔,克服弯腰驼背等一些不良的身体姿态;科学化、规范化的舞蹈训练还有助于少儿各围度的均衡发展。研究表明,同性别同年龄的少儿,参加舞蹈训练的比不参加舞蹈训练的,身体各部位的围度测量指标要更匀称。经过舞蹈训练,关节的活动幅度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而关节灵活性的提高,使人的动作舒展优美而协调,从而姿态优美动人。

(三)舞蹈有利于提高生理机能。舞蹈训练过程中全身都在运动,它的跳跃、呼吸的运用能够改善心肺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高心肺系统对运动的适应水平,这将减少患心脏病的危险性,降低血压和增加骨骼密度,同时使人精力和体力更加充沛,不易疲劳。

(四)舞蹈训练还会使少儿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发生适应性的改善,促进视觉、听觉、本体感觉等各种感觉功能的提高,促进思维与智力的发展,改善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提高肢体的协调性、灵活性,使大脑更灵活、健全和细密,反应更迅速,动作更灵敏。

(五)舞蹈能够提高少儿的身体素质。经过舞蹈训练,少儿的力量、柔韧性、控制、稳定性、协调性、灵活性和耐力等方面的身体素质都会得到提高,这使少儿能够灵活自如地把握与运用身体,准确无误地完成日常行动或特殊形式的身体运动,做出各种动作,敏捷地应付突如其来的变化以避免身体伤害。

(六)舞蹈能够促进少儿的心理健康发展。舞蹈使人的听觉、动觉等几乎所有的感觉器官都发挥作用,整个身心都投入了进去,生命机能得到了总动员。因此,能够发泄情感、驱散郁闷、缓解亢进的肌张力和精神紧张,并使大脑皮层得到休息,使人感觉心情舒畅,从而稳定情绪,改善心境。如优美动听的音乐会使少儿在舞蹈的过程变得生动有趣,使其心理上完全放松,无拘无束,没有压力,有助于少儿的身心健康,再是,少儿在学习舞蹈过程中,还可以接触到不同风格的民间舞蹈,了解到许多美丽的民间传说及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等,使其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开阔了眼界。这些都是舞蹈对少儿产生的最直接、最显著的美育功能。

教育督导素质教育范文第2篇

1 素质教育的涵义解析

素质教育,就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才的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人才的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就是表达新时期时代精神的全面发展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在当今社会的实践形态;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实现社会发展目标为宗旨的教育,其核心是使学生学会做人。正确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促进三者协调发展,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关键所在。

1.1 素质教育是以教育对象的素质结构因素为依据确定教育内容和课程的教育

素质教育以学生需要发展的素质因素为依据确定教育的内容和课程,具有明显的“素质化”特征。这就是说,学生需要什么素质,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引导学生发展什么素质。人的素质是分层次的,其中第一层分为生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第二层分为生理结构素质和生理机能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实施过程中,要针对学生所处的层次,分别进行教育,做到有的放矢。

1.2 素质教育是科学化、规范化的教育

传统教育在教育实践中之所以达不到既定目标,主要是因为内容和课程的确定不科学。不能够保证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虽然它强调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素质,但它只能是对知识水平的评价,其本质上只是“知识教育”,只能保证学生“全面知识素质”的发展,而以外的素质如态度、能力、禀性等素质由于处于评价的盲区,自生自长,无法得到发展和完善。所以,现代社会呼唤着科学化的素质教育。

1.3 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生理同化和文化内化的活动

教育是促进人的素质发展的活动,素质发展包括生理素质的发展和文化素质的发展。生理素质的发展,需要从外界摄入营养物质来满足其基本的需要;文化素质的发展,需要从社会环境中接受文化信息的刺激。因此,从素质形成和发展的角度来说,素质教育就是通过科学地促进人的生理同化和文化内化进而促进素质持续、和谐地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而进行的教育。

2 素质教育的路径选择

2.1 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意识观

素质教育是教育思想和教育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进步和突破。知识、素质、能力构成人才培养的三个基本要素。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和结晶,它包含经验和理论素质,素质是在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下,通过认识和实践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基本的素养和品质,它将对人一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综合影响。能力是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素质的基础上,在后天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2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主旨,它是时代的需要。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需要的是人的全面能力的体现,并且贯穿于人的一生。人越能够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2.3 树立教育服务观念

对于确定和落实素质教育目的有着直接的指导性价值树立教育服务的观念,对于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尤其是教育经济理论,具有理论创新价值;对于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可以使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获得经济效益。

2.4 拥有一支具备献身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献身精神是教师人格力量最主要的方面,是教师为人师表的重要标志,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在学生心目中拥有好的口碑。但同时教师也要有创新精神,要知难而进,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学历达标,而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要学习新的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

2.5 建立起适应素质教育的有效机制

转轨经济过程中的素质教育运行机制包括:有效的导向机制、有力约束机制、科学的评估机制及广泛社会参与机制等内容。按照市场的要求对传统教育进行变革,吸收和借鉴其源远流长的教育思想理论,把素质教育的未来发展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中进行整体规划,以体制和制度的创新为支撑实现素质教育的健康及可持续发展。

3 完善教育创新的思路

3.1 教育创新的先导是教育观念创新,它是教育事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教育观念创新是教育主体适应客观教育环境的发展和变化,科学、准确地把握教育活动变化的规律和发展趋势,以正确的方式构建新的思维、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来形成对变化了的教育环境新的正确的认识。

3.2 提高教育的适应性效率

教育的“适应性效率”是指教育创新的能力、持续学习的能力以及结构转换的有效性,它是教育推进社会发展的根本所在。具体体现在:建立选择性高考模式,改变现行的一些模式,增强高效的自主选择权,推动基础教育的根本变革;增强教育的国际服务贸易功能,建立富有特色的国际教育平台,培育自身的指示乃至课程创新的创生土壤;改进知识生产模式,强化研究生教育,是学科发展在综合化、系统化和跨学科的基础上重组和创新,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

3.3 调整和重组我国的教育科研

教育创新应以系统的、客观的科学研究为基础。加强教育科研,提高教育科研的创新水平,是实现教育创新和教育变革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具体表现在:完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机制和程序,把教育科研纳入教育决策的程序之中;建立开放的、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科研系统,吸纳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共同为教育事业出谋划策;发展教育科研的社会中介机构,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和应用;不断扩大研究队伍,是科学研究成为建设学习性组织,提高师资队伍和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

3.4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教育的创新在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普遍应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可以实现教学内容更新,进一步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可以实现教学观念更新,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可以实现测试手段更新,对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促使每个学生成才;可以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求异、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个性的知识结构的品质。

摘要: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全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现代社会呼唤完备的教育体系的建立。构建市场经济的素质教育,需要选择不同的路径,需要不断深化、完善教育创新。

教育督导素质教育范文第3篇

【摘要】关于音乐教育和素质教育,二者的关系密切,相辅相成,音乐教育是一门最为基本的课,音乐教育包含在素质教育之内。音乐教育在于通过传授音乐这门科学艺术,从而认识人们的道德、思想感情。使学习者对这门课有很深的认识,产生很高的兴趣,从而具有对音乐的爱好和创作的能力。主要是要通过音乐教育提高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学生的水平。

【关键词】音乐教育;素质教育;关系研究

自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我国的音乐教育有了很大的进步,无论是教师队伍还是学校器材,无论是大纲和教材,或者各个地方的教育方法,都有了巨大成就。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培育四有公民,即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何为音乐教育?即关于讲授音乐课程的一门学科,大部分同学从小就开始了对于音乐的接触,渐渐的有一少部分学生选择了从事音乐这个行业,而在我们上学的过程中,学校还是会开设一些音乐课程,开展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很大的提高。音乐教育贯穿于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受益一生。

那么,何为素质教育呢?素质教育的提出,最初的设想就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素质教育也是贯彻于学生学习的始终,不管是否在学校接受教育,还是成人继续教育,都贯穿于我们发展的一生,类似于今天所倡导的终身教育。

(一)音乐学科是素质教育

音乐教育就包含在素质教育之中,并且它也存在于审美教育之中,也就是说,音乐教育就是一种审美教育,通过对音乐教育的不断开展,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审美能力,让学生拥有欣赏美,鉴赏美,发现美的眼睛。而且,教师也会在教授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对于提升全民族是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音乐学科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途径

创造性思维,是我们成功路上必须拥有的,通过我们对音乐的欣赏与鉴赏,影响了我们的思维,形成了多元性的、发散的、开放的思维。当思维在提高,我们就会更易于接受素质教育,良好的贯彻素质教育。

(三)音乐学科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

音乐学科应当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给与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人文精神是素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精神能够在各项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得以充分的体现,促进素质教育开展。

二、运用音乐教育来有效开展素质教育的目标措施

(一)提高音乐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教育工作者在教授音乐学科的时候,对于音乐,通过谨慎小心的心理去对待他,鉴赏音乐,并且在教授音乐学科,音乐的课程与音乐教育的体系中,凸出科学体系,音乐文化和音乐在教学中的位置和比例,并且要以这样的一种体系来指导音乐学科和音乐课程的建设。教育工作者要掌握音乐教学的基本方式和方法,拥有成就一名音乐教师所必备的音乐学科基础理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能动作用要充分结合在一起。在其他方面,音乐的基本知识,音乐基本理论和各项的音乐技能也是必备的。拥有厚实的民族文化根基常识和不同的学识,学科综合的知识和教育者技能也是提高音乐教师品格的关键一步。良好的教学技能是发展音乐教学的关键一招。教育工作者还必须掌握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个性的注重实践,提倡创新地音乐艺术理论和教育教学方法。同时,还要有很好的文辞言语表达能力、先进的教学技能和领导操作能力。所以,音乐教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向这些目标不断努力,奋斗。从而让素质教育拥有扎实的基础和平台。

(二)运用合理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认知能力

当下我国在音乐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从客观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教学过程和方法要科学合理,除了在内容上的对音乐基本知识和基本的音乐技能予以特别关注外,还要对音乐作品的缔造历程,历史文化和相关内容进行必要的学习。不仅通过学习这些基础让学生有认知体验的丰富性,并且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对待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提高音乐鉴赏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尊重艺术,提高美感能力。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提高学生对音乐的体验、探究、合作和模仿的水平都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三)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1、体验教学法。体验,即用眼看,用嘴说,用耳听,动手做和用大脑思考。更强调实践探究,参与活动的技术与水平。体验教学法是由直接参与的身体活动而产生的情感意识,体验学习和集体操作进行的方法,使学生学习的知识不再单单是停留在认识阶段,而是使它上升到人格理性方面。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和感受,鼓励学生创新精神,将学习变成集学生个人感受、见解、经历和道德情操于一体的模块。

2、比较教学法。通过对个别音乐作品的欣赏,作品的不同缔造知识,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对照,运用到音乐的教育教学中。这种要领可以提高学习者认知能力,审美能力,并且能促进学生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的水平。从而提高素质教育,因此说,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辅相成,一起促进。

(四)开展积极的音乐课外活动

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好课内的,更要依据学生的具体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不但可以厚实学生们的音乐生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整体发展,并且也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人才,培育人格,增加人与社会协调的关键一步。

三、结语

正如马克思说的那样,“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

首先,通过音乐教学,教育工作者运用演唱歌曲,半歌伴舞和和乐演奏的形式,丰富了教学形式和教学过程,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教育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能力。并且,音乐能改变人们的情绪和心态。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都能体会到这种感觉,听到一些比较欢快的歌曲,使得我们心情愉悦,身心放松,有助于改善我们的记忆。

其次,音乐教育还能够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够唤起学生对于的相关的视觉映像,有关事物的联想和听觉形象等,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让学生尽情畅想草原之夜独特的自然美和莫斯科郊外别具异域风光的境遇美。

最后,就是音乐教育能够非常不错的培养学生对节奏的认知,对音律的喜爱。学生们最容易接受的就是高低起伏的乐感和抑扬顿挫的声音,尤其在摇滚乐和打击乐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身心的协调,增强学生的节奏感,这都非常有助于素质教育的扩展与提升。

音乐也是一种文化,我们来学习音乐就像学习其他课程一样,例如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在学习中让我们的素质有了全面的提升,这也就是素质教育的内涵所在。正如爱因斯坦说的那样,“如果我没有青少年时代的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我现在的科学成就”,是音乐让他充满的智慧、创造力和想象力。他发现的伟大相对论,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就是素质教育的结果。

近年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其实也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也就是国民综合素质的竞争了。因此,音乐虽然不是唯一的素质教育,但他是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没有音乐教育,也就失去了全面提升素质教育的重要武器。所以说,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密切相关,谁也离不开谁,素质教育离不开音乐教育,音乐教育不能缺少素质教育为载体,二者谁也离不开谁。尤其是在提高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一些具体举措都与素质教育密切联系,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文辅相.论大学素质教育的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0,(03).

[2]董中霞.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07.

[3]史秀玉,李以明.浅论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J].电力高等教育,1994,(01).

教育督导素质教育范文第4篇

摘  要:素质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统一,相辅相成才能形成完美的素质教育。当今社会家庭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缺失现象极为普遍,本文从家庭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缺失的原因、家庭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现状、家庭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影响以及家庭教育缺失问题的解决途径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家庭教育  素质教育  人文理念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是人基本素质的摇篮,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优秀的家庭教育可以引导子女形成完美的人格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导师,对孩子的成人成才具有重要意义,有必要重视家庭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影响力。
一、家庭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缺失的原因

(一)家庭物质条件

家庭物质条件是家庭成员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家庭经济条件优越,保护得太好,容易将子女培养成温室的花朵,经不起挫折。反之,如果经济条件太差,生活的压力超过了子女的承受能力,也会使得子女的教育受到影响。因此,父母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需把握好经济尺度,既要创造良好的消费条件,也要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

(二)家长过分溺爱

家长过分溺爱让孩子过分依赖家长,自主能力差,缺乏自信和拼搏精神,让孩子缺乏社会责任感。凡事只想着自己,在学校依赖老师,缺乏乐于助人的精神,导致一部分孩子的行为偏差,乃至影响着整个社会,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三)父母婚姻状况

以父母婚姻状况为核心的家庭人际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家给人永恒的归属感,也是生命的摇篮。和睦的家庭会营造温馨、安全的氛围,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如果婚姻破裂、家庭解体,孩子在这一特殊的环境中成长,可能会出现孤独、情绪化、自我保护意识强等特征,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四)父母家庭作风

家庭作风主要是指父母的办事风格、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父母的言谈举止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内容。每个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在父母身上学到了思想品德和为人处世的准则。事实证明,生活在批评中的孩子,容易学会谴责;生活在敌视中的孩子,容易好斗;而生活在鼓励之中的孩子,内心充满自信。
二、家庭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现状

(一)家庭教育的社会影响力不够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是人的基本素质的摇篮,是孩子成长的基石,但家庭教育的体系不够完善,家长素质不够高。纵观当今社会,家庭教育培训行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对家庭教育的引导非常有限,当今社会也缺乏对家庭教育的重视。

(二)家庭教育重物质轻精神

人格缺陷是傳统家庭教育的弊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显得格外重要。现代社会家庭的教育目标与传统的教育目标严重偏离,集中表现为功利化倾向滋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使得家庭成员最明显的变化是看重物质层面的东西,从重“精神追求”到重“物质利益”,甚至会重“利”轻“义”。

(三)家庭教育疏于陪伴,重智轻德

家长将更多的希望寄托在老师和培训机构身上,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心理及道德养成,诸多家长将素质教育的责任完全丢给学校。家长普遍关心的是孩子的衣食住行,看重考试分数,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情感。这种教育观念造成孩子心理不健康,会导致孩子出现心理偏差和亲情疏远。
三、家庭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影响

(一)家庭教育拓展了素质教育的范围

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具有连续性和长期性。学校教育尽管比较系统,但由于教育过程存在阶段性的特点,而教育工作者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对学生的影响也是阶段性的,不能持续的发挥作用。家庭教育不仅是启蒙教育,更是终身教育,父母也是孩子的终生教师。

(二)家庭教育影响了素质教育的作用

班杜拉认为,在社会情境中,人们往往是通过直接观察别人的行为而进行学习的。在家庭的圈子里,父母展示出来的人生态度和处事原则,会被孩子视为行为规范而加以模仿,继而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三)家庭教育增强了素质的说服力

情感的亲近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前苏联社会学家哈尔切夫曾经指出:“就性质来说,家庭教育比其他任何一种教育具有更多的易感性。”这种易感性是其他思想政治工作者无法达到的感情优势。所以家庭教育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方面是无可替代的。
四、家庭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缺失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1.不要过分保护

过分保护就是父母什么都代劳了,其实质是溺爱。过分保护培养出的孩子是懦弱的、具有依赖性的。在每个家庭里,孩子都是长辈的掌上明珠,想要什么就买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遇到什么挫折,父母都会义不容辞地帮一把。假如当孩子求助于自己时,不要急于帮助孩子解决,给孩子一次独立思考的机会,鼓励他积极动脑筋,想办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这样,当他用自己的智慧成功地解决问题时,便会从中享受到一种成功的快乐。如果我们总是不给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在孩子一次一次的求助面前越俎代庖,久而久之,也就培养了孩子严重的依赖性,会显得孩子懦弱、无能。当我们抱怨孩子的独立性太差,依赖性太强时,请扪心自问,这是谁之过呢?

2.不要过分干涉

家长总是限制孩子的言行,孩子要按父母的意愿去活动,使孩子缺乏思维的批判性,做事没主意,人云亦云。限制孩子的言行,孩子很少有发散性思维,影响创造力的塑造。然而不少家长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对于孩子的主观意识或横眉冷对,或粗暴干涉斥之为“不听话”,强迫孩子改正其路线和行为,结果只会令孩子感到厌烦、恼火,觉得父母不理解他们,遂容易产生出逆反心理,使多少有创造性和主观的火花掐灭在苗头之中。

保护好孩子的想象力并予以鼓励,是发挥孩子创造力的基础。“创造力”是人类宝贵的基本素质之一。而其基础往往就在儿童时代的有主见上。因此,对待有主见的孩子,要尽量减少指使、限制的做法,应更多的采用平等、劝导方法,特别是对那些心理好奇,有冒险精神,有坚持,不怕困难,自信、自立,不喜欢受人约束的儿童,更要善于因势利导,将这一具有创造性人格的倾向导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但这并不是主张对孩子事事顺从,如果按他的方法干下去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如果后果不严重,就不妨让他试一试,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孩子都有益。因此,爱护和善待有主见的孩子,支持他们的探索活动,赞赏他们创造成绩,在正确引导中保护儿童的创造萌芽。

3.不用严厉惩罚

家长教育孩子态度生硬,缺乏感情,言语粗鲁,方法简单,强迫子女接受自己的看法与认识,常挖苦责备,甚至打骂孩子,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这种教育方式使孩子的性格压抑,心理自卑,同时也可能使孩子像父母一样粗鲁、冷酷,没有教养。

孩子由于年龄小,思想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难免会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家长应认真了解孩子犯错误的原因,对症下药,因势利导,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唤起孩子个体内部的自我强化和惩罚机制,使孩子认清所犯错误的危害,切忌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孩子采取严厉惩罚。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所引起的道德震动要比惩罚更强烈。”即使万不得已对顽固不化的孩子进行惩罚,也要尊重其人格,重视其意愿需要,情感和价值观。

4.不让孩子成为“温室的花儿”

家长教育孩子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⑴家长对孩子在学习上要求不怎么多,但在做人上要求孩子做一个正直的人;⑵不要求孩子考多少分,不施加压力,只要尽力即可;⑶为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为此有的家长不看电视甚少说话;⑷从小到大,都没有挨过父母打骂。这一类型的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儿,经受不了风吹雨打,一遇到挫折,就丧失斗志,心灰意懒,孰能想到,這都是家庭“温暖理解”的结果。人的一生历经千重万难,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而此时就必须靠个人意志消除困难。意志坚强的人,其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强。所以时不时要给孩子接受“挫折”教育,这才能让他变得坚强、自信、自立。我们应该教育鼓励孩子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发展,才能为将来报效祖国打好基础。

(二)引导家庭教育价值观

1.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时代精神的价值引领,是思想和行为的灵魂,只有加强社会成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才能在多元化的社会找准价值追求的方向,为家庭教育的开展保驾护航。

2.传承优秀传统家庭价值观

家庭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优秀的传统价值观必然是维系家庭和谐的重要纽带。父母应择其从小对子女进行引导,培养孩子为人处世的准则、家庭价值观等,使其形成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一致的价值取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构建有效的家校联动机制

搭建家校互动平台,形成亲子互动桥梁。建立院系、班级家长QQ群、微信群,方便教师与家长、家长之间互通信息,及时发布学校信息,保证家长准确了解学校的新闻动态,以便与孩子之间进行无障碍沟通。班级群的内容则更为细致,学生的学习、生活、课外活动、主题班会都是和家长交流的素材,家长可以直观感受孩子的在校情况,就个别问题可以与老师进行交流,这些都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有时宽容所引起的道德震动要比惩罚更强烈,即使万不得已对顽固不化的孩子进行惩罚,也要尊重其人格,重视其意愿需要,情感和价值观。

(责任编辑:蓝天)

参考文献:

[1]张淑华. 浅议文化素质教育的创新[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5(08)

[2]周利群.]中学教育家校合作的现状调查与推进策略研究 [D]陕西师范大学,2012.1.

教育督导素质教育范文第5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

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积极倡导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根据兵、师、党委廉政文化进企业的具体的要求,现就廉政文化进企业活动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兵师党委会议精神为指导,结合公司实际推进廉政文化进企业建设。建设项目工

我公司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和兵团纪委六届三次全会、师党委、纪委十三届五次全会会议及团八届四次职代会精神为指导,结合公司实际通过开展廉政文化进企业活动,广泛传递廉政知识、廉政要求、廉政理念等价值取向,促使企业把廉洁诚信作为经营管理的行为准则;通过开展廉政文化进企业活动,促使廉洁诚信成为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的职业操守和自觉行动,建设一支廉洁、高效、团结的员工队伍。

二、公司以廉政文化进企业活动为抓手,更广泛地、更扎实地将反腐倡廉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㈠、公司把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加强领导,成立廉政文化进企业领导小组:

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和主管部门具体抓,做到分级管理、责任分工明确、全员参与、上下联动。xxx年3月1日党支部书记与各部门负责人签订《纠正行业之风目标责任书》和《xx公司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公司各部门了解廉政文化进企业这个活动的意

义,然后明确自己承担的责任,实实在在去做。

(二)、创新活动载体,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注重借助企业文化的优势,精心设计企业廉政文化的有效载体,比如放廉政影视、图片展览、廉政知识竞赛等方式,寓廉政文化于各项活动之中,使公司领导干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三)、充分利用现有阵地进行宣传教育的同时,不断拓展宣传教育阵地,致力于教育长效机制的建设。并进一步建立健全规范的和学习教育制度,力争在集中教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健全自我教育、自觉教育、经常教育的长效机制。今年共出廉政板报7期,制作展出廉政版面4块,完成外发稿件3篇,召开廉政专题会议7次,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7次,开展党风党纪教育活动2次。

三、以廉政文化进企业为契机,更有力地推进廉洁自律、营造廉洁从业的氛围和环境,落实好各项廉政制度。

廉政文化进企业将更充分地发挥效能监察的执行力,更好地监督检查执行企业规章制度和决定、部署等情况,纠正执行不力的行为,进一步落实《廉政准则》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试行)》。在开展廉政文化进企业活动中,有效监督各项制度的执行落实。

(一)、进一步强化财务、资金管理。由支部拟案,并经公司职代会讨论通过《xx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全面推行预算管理,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严格规范财务管理流程,严格财务审批手续,

严格财经纪律,加强财务审计,强化对资金运作的监督,从源头上杜绝“小金库”、账外账。

(二)、进一步规范大宗物资采购、工程建设招标、项目管理等重点工作领域的制度建高设。结合公司开展的标准化活动建立健全物资采购制度,并制定《物资管理流程》、《物料验收标准》等管理办

法,继续提高物资和设备集中采购比重,扩大物资集中采购和招标范围。进一步完善招标制度,规范招标程序,坚决制止和纠正有碍公正招标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这两年通过公开招标采购这一项为公司节约资金约xx万元。

(三)、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认真落实职代会各项职权。深化厂务公开,完善公开机制,规范公开内容,增强公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扩大厂务公开的覆盖面,不断拓宽员工民主监督的渠道。

教育督导素质教育范文第6篇

摘要:针对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际情况,从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出发,探讨了素质教育运用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提出在未来的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可以从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设备更新、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重视案例教学这四个方面来改善目前高职院校中数学素质教育的现状。

关键词:素质教育 高职院校 数学教学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教育行业以及严峻的就业背景下,面对成千上万的大学生、研究生等,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差,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毕业生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在这种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不仅关系着学生本身未来的发展,而且牵动着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逐渐被高职院校所重视。

随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育理念的转变必然引发教学方式的转变。不同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针对不同的学科、不同层次的学生,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同。在高职院校中,教师面对的是即将进入工作岗位的专业性学生,素质教育尤为重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基础,也是创造性才能培养的重要方面。因此,高职院校中数学素质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 高职院校中数学素质教育内容

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是传授基础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高职院校中关于高等数学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有:

(1)对高职院校学生数学知识的教授。数学知识是部分专业知识的基础,是很大一部分专业人才培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对数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直接影响某些专业课的学习。

(2)对高职院校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素质教育的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严密的思维方式、精密的计算能力、敏锐的数学意识等。因此,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必须的,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带领下,以及国家教育部对素质教育的倡导和要求,现在高职院校都在进行教学改革,虽然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中数学素质的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发展势头良好。高职院校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课堂之一,因此,探讨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2 提高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策略

针对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的现状,加强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是必须的。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此,我们结合数学课程自身的特点,提出以下几点措施来改变目前的现状:

2.1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学生素质教育的加强与教师的教学内容有很大关系。数学专业本身具有抽象性,教师应该根据数学专业的特点,以及不同专业对数学知识掌握的要求,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拟定适合专业的教学方法。这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有助于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贯穿。

例如数学函数内容的教学,对一般专业的学生,基础性知识点是教学的侧重点,运用型函数列为了解性知识点即可。而对一些运用数学知识较多的特殊专业而言,如财会专业的学生,就要将分段函数列为重点教学内容,还要增加需求—— 供给函数、成本—— 利润函数、生产函数等内容。而且要结合微积分中的边际曲线、弹性、基尼系数等展开教学,使得学生更好地将数学知识运用在本专业的学习中。

总之,不同专业的数学教学内容不同、侧重点不同,素质教育的培养点不同,高职院校教师应以不同专业对数学知识的需求为培养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将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当然,针对专业的教学内容设定,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为了满足专业课的学习需要,而应该兼顾高职院校教育以及学校对该专业学生的定位和培养目标。

2.2 加强数学教学工具设施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化,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样也被运用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多媒体计算机技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出现并发展,这项技术很快就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新的教学手段的出现能够增加数学教师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优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增加了课堂信息量,课堂教学更形象。多媒体教学节省了教师在黑板上写字的时间,增加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2)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使枯燥的知识更加色彩化、清晰化,课堂教学更加直观、形象。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有助于数学实验课的开展。开设数学实验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空间想象力、数据处理能力等。学生在掌握基础数学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创造性思维能力。

此外,一些其他的教学辅助设备也能够帮助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有利于高职院校数学课程的教学,以及素质教育的加强。

2.3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师不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授之“渔”而非“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讨论式、研究式的方法教学。教师先给定题目,然后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思考或让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方法,逐步掌握问题的分析方法。此后遇到类似题目时,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很快解决问题,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且印象更深刻。此外,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解决数学难题,更能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还能加强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之一。

2.4 注重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数学知识点,经过教师设计及引导,使学生置身于实际环境中,从实践中探索数学知识并解决。这样一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掌握数学学知识点的同时,也学会了用数学思维思考实际问题。案例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增强了师生互动。教学过程必须有学生参与,教师以引导为主,学生的主动性增强。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思维的开发。

如关于定积分的案例教学过程可以作如下安排:

提出案例:一名运动员在练习场地上做变速直线运动,该运动员以速度v=2t(m/s)作变速直线运动,求该运动员在0到4s内通过的路程。

可以引导学生作如下设想,把运动员运行的4s分割成若干小段,每一小段时间都足够短,以至于我们可以认为运动员在这一小段内作匀速运动(假设该小段时间末端的瞬时速度为该小段时间上的速度)。

假设运动员在0.5s内作匀速运动,则运动员在4s内通过的路程的近似值是S=18(m);

若运动员在0.2s内作匀速运动,则运动员在4s内通过的路程的近似值是 S=16.8(m);

……

这样看来,时间段分得越细,所计算的路程的近似值与实际路程越接近。将这种分段、近似、求和的思维过程转化为抽象的数学概念就是分割、近似、求和、取极限,即“定积分”的定义。

经过这样的引导教学,学生很容易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并且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发散了思维,而且理解了数学概念的现实背景,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这样的教学方式真正将素质教育融入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课堂中。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还需要教师们不断的摸索。本文只是对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简单的探讨,要构建全方位、系统性的素质教育体制,还需要社会、学校、学生本身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使高职院校数学教学迈上新的高度。总之,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较强的人才。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勇于创新的良好素质。

参考文献

[1] 李立.高职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探析[J].中国期刊资源网,2009(4).

[2] 薛茂芳.数学教育与国民素质[J].数学教育学报,2007(9).

[3] 张国英.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几点作法[J].发明与革新,1999(9).

[4] 王积建.高职院校实施数学实验课程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7(1).

[5] 郑文昭,试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6(11).

[6] 李小荣,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育人教育[J].创新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2003(6).

上一篇:教学设计角的度量范文下一篇:驾校消防上墙制度范文